托福口语教学大纲

2024-05-06

托福口语教学大纲(共9篇)

篇1:托福口语教学大纲

托福听力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第一周:第一题的答题结构分析,模板设计

第二周:第一题的答题结构分析,模板设计

第三周:第二题的答题结构分析,模板设计

第四周:第一二题独立话题与第三四五六的综合答题的能力重点提高,衔接 第五周:第三题答题重点分析,技能解析

第六周:第四题答题重点分析,技能解析

第七周:第五题答题重点分析,技能解析

第八周:第六题答题重点分析,技能解析

第二阶段:第九周:第一题高分解析,语言表达高分转换分析

第十周:第一题高分解析,语言表达高分转换分析

第十一周:第二题套题训练,高分语言解析

第十二周:第三题得分点剖析,高分语言表达模板设计

第十三周:第四题得分点剖析,高分语言表达模板设计

第十四周:第五题得分点剖析,高分语言表达模板设计

第十五周:第六题得分点剖析,高分语言表达模板设计

第十六周:综合复习,模考,带学生自我纠错找茬

篇2:托福口语教学大纲

1.教学目标:

参照新托福口语考试标准,帮助学生掌握综合模拟练习5-8中的相关内容、各种题型以及相关练习;

2.教学方法: 老师讲解,分组训练,全班纠错,情景对话。

3.教学内容:

A.独立口语题,学生就所熟悉的话题进行短暂的自由陈述,时间控制在45秒之内;

B.情景题,以听力和阅读材料为基础,学生回答相关内容,阅读材料只含一个自然段,阅读时间为45秒,听力材料可能是对话,也可能是讲解,长度大约为1分半钟,考生有 30秒准备时间,60秒回答问题时间。

C.学术题,以听力和阅读材料为基础,学生回答相关内容,阅读材料只含一个自然段,阅读时间为45秒,听力材料可能是对话,也可能是讲解,长度大约为1分半钟,考生有 30秒准备时间,60秒回答问题时间。

D.针对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2人一组分组训练,学生自己选择熟悉的话题,进行对话,互相计算时间,纠正错误,提高学生快速进入语境的能力。

E.每次课程挑选2-3名同学到台前,由老师出题,当场测试学生口语水平,全班同学统 一评判,最后老师点评。

4.每位同学自我总结每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老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点评。

篇3:托福口语教学大纲

关键词:新托福考试,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人类学习语言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进行人际交流。美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认为,人类通过交际活动所获取的信息,45%来自于听,30%来自于说,11%来自于读,9%来自于写(W.M.Rivers, 1966)。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中的听与说的能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反观当前国内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却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在校生读写能力明显强于听说能力的现象长期普遍存在。部分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却依然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这种现象对我国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亟待变革。具体到目前方兴未艾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学生面临参加托福、雅思等国际化英语能力考试的任务,这些考试对口语能力的要求无疑更高,如果要确保口语考试不会成为扯后腿的一个单项,那么我们日常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就必须有机结合托福、雅思的口试进行相应的优化和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达到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为托福和雅思考试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有机结合新托福考试指导优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托福口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二、托福考试的变革

托福考试(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际英语水平考试之一,从创始至今,在形式上历经传统纸质考试到机考乃至网考的几度变革。在考试的内容与效度信度等方面,托福考试曾经饱受质疑,其根源之一就是许多在托福考试中取得高分的考生在英语国家的真实语言环境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这使得托福考试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基于此,2005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及时对托福考试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关键是用交际语言教学理念替代认知型的结构主义语言教学理念,在这一教学理念转变下形成的新托福考试加强了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实现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真正的有机结合。其中,新托福增加了口语考试部分,对照以往传统的口语测试形式,新托福口语考试具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题目类型新颖多样。

口语考试一共有6题。在这6个题目中,只有第1、2题是独立任务题(Independent Speaking Tasks),即采用单一的问答形式,要求考生讲述个人经历或者表达个人观点。这种形式在大学英语平时的口语练习中经常采用。后4个题目则结合了对听、读能力的考核,也就是综合任务题(Integrated Tasks),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或再听一段对话,然后对所读到和所听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比较或发表个人见解。

2. 口语话题真实实用。

新托福中的口语话题都紧扣大学校园日常生活场景,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口语题目的前两题要求考生讲述个人经历或就某一熟悉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四道题目可以分为两类:专业学习方面(Academic courses topic)和校园生活方面(Campus situation topic)。也就是说,口语出题范围覆盖了在英语国家的校园里可能遇到的各种真实的交际情景。

3. 口语难度逐步提高。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网考这一新的考试形式决定了新托福口语考试是一种人机对话的形式,时间总共为20分钟。开始考试后,每一个问题的准备和回答时间都是由计算机自动按秒计算的,6个问题的难度递增,相比较于传统的与考官面对面的测试形式,新托福口语考试对考生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对考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新托福口语考试旨在对考生的各项口语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包括对事件的描述能力、对某一话题进行讨论的能力、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复述和概括的能力、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的能力等。

4. 能力考查综合全面。

新托福考试不再对英语的各项能力进行孤立的考查,而是倾向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在口语考试的6道题中,除了第一、第二题是独立任务题型之外,其他的题型均为综合能力题型,在测试口语能力的同时也测试了考试听力与阅读能力。对于所给出的听力与阅读材料的理解,必将影响到口语的发挥,充分体现了新托福考试对考生各项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视。

三、新托福口语考试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新托福口语考试可以说是对沿袭多年的口语测试模式一次彻底的变革,它以交际语言教学理念为指导,综合考查了考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实际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这无疑对我国大学英语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教学树立了新的目标并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的日常口语教学许多有益的启示。

1. 充分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

旧托福考试没有口语部分,这被认为是一项严重的缺陷。因为托福考试的目的是测试非英语国家考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从而保证他们能够在英语国家的高等院校中顺利地完成学业,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而这些考生将来在英语国家的学习及生活中与当地师生居民的口头交流恰恰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所以,新托福考试特意加大了对口语的考查力度,许多英语国家的高校也将托福口语考试成绩作为申请入学的一个单项标准。无独有偶,多年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将教学的理念放在“考试语言”而不是“运用语言”上。结果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即便考试分数很高,还是不能在实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如地用英语进行交流。现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教育部也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就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应更注重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2. 借鉴新托福口语材料,加强文化导入与适应能力的培养。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的用法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的实际运用离不开特定的情景、语境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对大学生的口语训练中,如何选取合适的材料,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想开口说的欲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新托福历次考试所采用的口语材料无疑是十分宝贵的资料。首先,新托福考试的口语材料与于教育部2007年出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对学生的口语要求相契合。《要求》对学生的口语要求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最高要求。一般要求是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托福口语考试的第一题就是要求考生就某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的发言。较高要求是能用英语就一般性话题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托福口语考试的第二题就是要求考生对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第三、第五题都是要求学生描述听到的事实和观点。最高要求是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新托福考试的第四、第六题就是要求考生在听到或看到某一篇幅较长的专业资料后进行概括和归纳,并回答专业问题。由此可见,这些题目分别与不同层次的口语能力相对应,因而,教师可以在日常英语口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口语水平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些题目。其次,新托福考试的口语材料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具体到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及将来到合作方学校继续学业期间将会有大量用英语教授的专业课程,那么大学英语阶段的口语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口语教学中利用这些材料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训练,这种方式学生也会积极参与。

3. 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的启示。

新托福考试中将听、说、读、写综合起来考查,并运用了木桶原理,如果某一部分基础薄弱,也势必影响到别的技能的发挥。以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各种单项语言技能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各项技能之间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着按照新托福的模式,借鉴新托福口语考试的相关话题材料,将口语与听力、阅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并且学会将听到和看到的常用单词、词组和句型在口语中熟练使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注意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决定语言,而语言又会影响思维的表达。目前学生大部分还是习惯于汉语思维,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低于思维能力的。英语口语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和能力,而要想达到新托福口语考试的要求,在新托福口语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文秋芳教授就此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1)设计的口语活动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具有挑战性。口语课既要训练语言技能,又要培养思维能力,要让学生表达对某些有争议性的问题的看法,最好让他们从全新的角度进行考虑,以扩大其思路。(2)设计培养归纳和抽象能力的活动。(3)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活动。学生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归根结底还必须提高语言能力(文秋芳,1999)。

此外,在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适当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新托福口语考试采用的是人机对话,学生的口语表现会被录制下来,送给考官评分。如今,大多数的高校都启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便利的科技手段,更好地帮助学生练习口语。如学生在语音室练习口语时,可以启用实时录音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回放,对自己口语的各个方面进行反省,如发音、语调、节奏和断句等。当然我们也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更多地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比如使用电脑中的录音软件及MP4、MP5等方便携带的学习工具随时对自己的口语练习进行录音和回放,发现和分析自己口语表达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人机对话这种考试形式的适应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托福强调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它对我们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和启发。新托福口语测试能考查出受试人真实的英语口语水平,其教学理念不仅与大学英语教学一致,而且在教学内容上对口语教学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必须有机结合新托福口语考试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刘润清, 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语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李翔一.试论真实语料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8) .

[4]Rivers, W.M.Listening comprehension[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66, 50:196-204.

[5]泰德教育集团.新托福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J].21世纪, 2004, (1) .

[6]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 (双语版)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篇4:托福口语教学大纲

关键词:情境教学;托福口语教学;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在托福口语教学中一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到了学生学习托福口语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教学质量,不利于国际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托福口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托福口语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情境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适当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在托福口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托福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在托福口语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就我国当前托福口语教学来看,许多学生羞于开口,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性的语句激励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说话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托福口语一直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托福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开展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引入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而不是教师给学生解答,只有转变那种陈旧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托福口语教学中,教师布置教学任务,每2个学生为一组,自编一段对话,然后由两人进行演讲,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演讲完成后,教师对学生的对话进行点评,点评多用鼓励性的语句,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说英语。

3.加强口语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英语口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大的联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而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学生还没有给出答案,教师就公布答案,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利用情境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利用角色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要创建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结语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打下基础。在托福口语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情境教学,根据教学需求,营造合理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雷晓慧.情境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1):137-138.

[2]郭天宇.情境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47-148.

[3]骆彩燕.论情境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2(2):70.

[4]徐杨.情境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海外英语,2011(8):160-161.

篇5:托福口语教学大纲

新托福口语考试对学生的要求除了“怎样说”外,更重要的是“说什么”。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新托福考试的宗旨:测试考生在真实的校园生活和学术环境中交流的能力。与现行的托福考试相比,新托福考试把运用语言或文字表达个人观点的主观题作为主导,而以往占很大比例的客观题(如选择题、是非题)则很自然地退居到次要地位。以往那种靠语言知识判断,仅仅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回答“Yes”或“No”的考试不再复返。这样一来,考生如想通过新托福考试,真正凭借的将不再是“正误选择划勾”(正确几率占25%)的能力,而是自如驾驭语言实现交流的真本事!具体体现在新托福口语考试中,就是让考生阅读文字信息,听一段课堂演讲或发生在校园里的对话之后,针对内容综合复述,回答问题,实现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相对关联,从而判断出考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新托福口语考试的设计是建立在语言技能综合循环,培养“交际能力”的概念上的。因此,它要求考生进行语言交际训练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合理口头表达,还要注意口语表达的内容是必须通过听读的输入技能获得并循环于意识中,通过意识加工创造表达出来的。显然,这类以语言内容为重点的考试要求考生不仅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知道怎样说),同时更重要的是还须具备语言以外的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知道说什么)。新托福口语考试完全模拟真实的校园生活与学术交流环境,话题将会涉及众多领域:社会、文化、科学、历史、宗教等等。因此,它要求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一定要“很渊”,但一定要“较博”,也即要有内容可讲,要知道“说什么”并且能够说出来。

其实,做到“知道说什么”较容易,但要通过另一种语言(非母语)清楚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则不是件易事,特别是在没有多少时间去考虑、去组织语言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在托福考试这样较高水平的语言测试中,语言不应只是“Baby Sentences”,而应追求“简洁、准确、流畅”的更高境界。新托福口语考试众多领域的话题为考生拓展了彰显语言能力的空间,而在这广大的空间里考生是否有所作为,当然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即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广博的知识面。

因此,既“知道怎样说”(包括应试技巧),更“知道说什么”(实质内容),这样的考生才能适应新托福口语考试的要求,才能在“注重能力、淡化技巧”的新托福口语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托福口语考试20个加分句型

1 it’s just my cup of tea.(正合我的口味,指人,事等)

2 Take it easy. easy dose it.(慢慢来,别着急)

3 Do as i said.(照我的意思做)

4 Let’s roll up our sleeves.(大家一起干吧,有时候指大家一起拼搏)

5 Put it in my hands.(交给我好了。有时候指帮助别人做一些琐碎的小事)

6 ..is now in season.(正是吃...的好季节,比如一些刚刚换季的水果)

7 Let’s grab a bite to eat.(让我们赶紧吃点东西吧,一般指时间很紧张)

8 This food is out of the world.(此食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吃)

9 What a bummer!(太扫兴了,也指对一些事情期望过高但事实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10 First things first.(先做要紧的事,很多场合都很适用)

11 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杞人忧天)

12 Did you get the picture.(你明白了没有?适用于给某人讲解一些东西后问其是否理解)

13 Be back in.。.minutes!(必须在。..分钟内回来!命令的口吻。通常是指领队人对队员说的话)

14 Time is running out.(没时间了)

15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16 Get going!(赶快动身吧!用在开始行动时)

17 We’ve got to hit the road.(我们要赶快了,hit the road表现出紧急,很形象)

18 I can’t place his face.(碰见某人和你打招呼而你不记得他是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句子)

19 Once bitten,twice shy.(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篇6:托福考试解析:托福口语题型详解

一.托福口语题型介绍

托福口语考试分为两部分,Independent Task和Integrated Task。考试时间为20分钟。

在Independent Task中,Personal Experience和Personal Preference题目考察同学们面对不同话题是否能够展开去说(这部分都是个人话题)。

Integrated Task是学术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可以表达个人观点,能否适应国外学习生活和能否听懂上课内容。具体来说:

Campus Situation会给出一篇阅读文章,听力部分为教授根据阅读文章举出一些例子,考生须复数教授讲了什么。这个题型考察的是高级搭讪方法,考察学生在校园或者教室里怎样跟别人沟通;

Topic & Examples考生拿到给出的文章,阅读并作答;

Problem & Solution题目为两人对话,没有阅读文章,考生需找出其中一人的问题是什么,帮其想出解决方案。题目会给出两个解决方案,考生可选择其中一个方案,也可以选择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建议选择已给出解决方案,并给出相关理由(从优劣两方面考虑)。

Lecture Summary部分为讲座总结,听一个讲座,复数教授讲座内容。

注意:Topic & Examples和Lecture Summary不可以用第一人称,复数时尽量对原文进行更改和替换。

二. 托福口语考试答题时间

第一题和第二题属于独立题,准备时间为15秒,回答问题时间为45秒。

题型要求考生就某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问题会被朗读出来,同时会出现在屏幕上。

第一道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原因。第二道题要求考生在两个相反的事物中选择一个并解释原因。

第三、四、五,六道题均为综合题。

第三题和第四题是集合了读,听,说的形式。阅读时间为45秒,听力时间为60秒-120秒,准备时间为30秒,回答时间为60秒。也就是先阅读一篇文章,听一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阅读材料为一个自然段,75-100个单词,听力材料是两个学生的对话,是对阅读材料中提出的问题的评论。第四题就是学术题,学生学习方面的,阅读材料为75-100个单词的长度学术性材料,托福听力材料是老师的课堂讲解。考生可以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做笔记来帮助答题。

托福备考之口语的四种评分标准

托福口语评分标准一、准确性

准确性强调要准确挖掘与获取听、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与细节内容,不能任凭主观臆想;同时还要注意用准确的语言输出。

托福口语评分标准二、完整性

托福考试口语的完整性指的是:一要全面采集与应用听、读材料的信息,特别是不能遗漏任何重要的细节;二是所提供的答案语言要完整。

托福口语评分标准三、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要客观陈述材料内容,不能妄加主观评论(除非有这样的要求)。

托福口语评分标准四、简洁性

简洁性强调的是要采用简练的口语进行复述,不应过分堆砌辞藻。(当然了,几十秒钟的时间也不允许这样做。)语言要朴素,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说出与主题无关的话语,更不能车轱辘话来回说。

托福独立口语范文:选择专业的时间

Which do you think is better? Deciding on your major before entering college or after taking some courses?

托福口语范文:

篇7:口语备考托福口语需要提升能力

能力一:推理能力。对于中国考生学英语来说,就是2个文化差别较大的语言碰到了一起,结果完全靠猜肯定是靠不住的。但是有时几个单词并未听明白,整个语段其实可以根据相关语境进行合理的判断推理,得出对方想要表达的含义,这是很可行的。否则交流就容易中断,没有办法进行完全的沟通。

能力二:表达能力。在托福口语考试中,要将题目中的内容表达出来,才能获得高分。因为托福口语的特殊性,平时考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可以不及,所以练习的相对也较少,如此长久,将会严重拖托福考试成绩的后腿的。所以一到考试的时候,很多考生的表达中大多数按照中文的思路来答题,也就是所谓的中式英文,这样的口语答案很难赢得考官的青睐,自然获得不了太高的分数。

那么考生要如何练习呢?因此考生在平时准备时,最好每天都把3个比较复杂的句子翻译一次,中文翻译成英文。这样的练习,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从中体会到中英文之间的差异,选择使用十分地道的英文表述方法。另外,特别提醒要多留意一些生活里的感触,能够给大家的回答增加不少的内容。

能力三:传译能力。很多同学认为,想要学好英语,那么从逻辑和观念上就要抛弃自己母语的思维方式。但此方法是不正确的!衡量口语的关键的标准是传译。若想让口语练习有效果,一定要理解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于中英文的不同,把握大方向的前提才能够取得有效的进步。所以在托福口语的练习过程中传译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能力四:词汇积累能力。在整个托福考试的备考过程中,大家都一直在强调词汇的重要性,特别是一些学术类专业词汇的出现,比如像生物学、医学类等专业词汇,考生一碰到就蒙了。所以考生在备考托福词汇的时候,针对这些专业类词汇要特别注意一些,很多大牛都总结了各科的考试的专业词汇,大家可以集中的去背一背,就算你不会拼写,也要做到“眼熟”、“耳熟”,别使得这样生涩的词汇让你在口语考试里的表现受影响。

托福口语:零基础怎样复习

虽然很多人中国的学生在口语、作文这两个部分上总是显得一筹莫展,但是由于我们是后来者,我们其实也是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后发优势”。那么什么是“后发优势”呢?很简单,比如说有两栋楼,一栋楼1990年盖的,使用的是很传统的水费计量系统,每家采取的是均摊水费的方式,由于每个人都担心吃亏,都无节制的用水,因此水费很高;另一栋楼建于,全都采用最新式的水费计量系统,每家每户单独计费,为了降低支出,因此每家每户都节水,这样每户人家的水费开支少了,同时整个社会也开始节水了。这个20建的楼就是很明显的“后发优势”。

我们既然是0基础开始学习,就可以避过前人很多的错误,少走很多的弯路。在我们以前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只注重记忆以及阅读,根本就不注重说以及写。这是时代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的产物,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应该注重实际应用的能力,但是无奈条件所限,当我们的老师都不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我们自身又怎能具备这种能力呢?因此,当我们从0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我们首先就该注重说与写的能力的培养。

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样做的问题。当我们准备这两个部分的时候,首先应该审视我们自己所知用的母语——汉语。当我们学习说话的时候,我们都是从牙牙学语起步的。当我们学习写作文的时候都是从“我今天上学了”这样的简单句说起的。因此当我们准备英语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要注重的是模仿,要做到从简入难的模仿。

当我们说道模仿的时候很显然是需要一套由简入难的教材的。这是很多人都会想到那套经典教材——新概念New concept。新概念确实是一套很好的由简入难的教材。但是很显然《新概念》已经被人太多提起,而且里面的内容稍显僵化。

因此如果除了《新概念》之外,我们最好再针对托福考试增加一些辅助性教材,在口语这个部分,着力推荐VOA与美剧。这里面VOA分为慢速(special)与标准速度(standard)。美剧的话,着力推荐经典的《六人行》,当然我们现在流行的《Lie to me》以及《Big bang theory》也都很好,但是在对于字幕的整理以及分析上面却较之于《六人行》相去甚远。

VOA我们不仅可以用来做听写,其实拿来做口语的模仿材料也是很好的,因为VOA里面绝大多数的播音员都是在美国本土,而且咬字清晰,十分适于模仿。美剧也是类似,由于里面的口语都是最生活化的,而且用词也都很fashion,与托福考试十分的接近,因此也是很适合我们来进行模仿,当然我们既然是0基础开始学习托福,还是要把语音跟单词结合起来,当我们背单词的时候,最好是听着这些单词的朗读来背,千万不要再走以前只记拼写不记读音的老路,切记切记!

当然我们在用这些材料的时候,要做的就是跟读,而且最好能把自己的读音录下来,跟原来的读音进行模仿,只有跟VOA,跟美剧一遍又一遍的比对、矫正,才能让我们的读音不至于“致命”。

至于作文部分,我们听过很多人说,只要把新概念都背下来,那么作文就一定没有问题了。但是很遗憾,这种幻觉性的说法多见于很多培训业的教师吹嘘自己经历所用,而且从来都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让他履行一下自己的承诺,把任意一篇新概念背一下。为什么说遗憾呢?因为从来没有人揭穿骗局,但是骗局往往是美丽的,就像很少有人看刘谦表演完成之后觉得自己被骗一样,被骗的一瞬间总是幸福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最好也是像口语一样,首先进行模仿,除了模仿《新概念》之外,我们最好再专门的看一下《Economists》这本杂志,以及托福作文满分范文。

托福口语:如何规划好时间

托福口语考试题型分别是情景题和学术题。最后的5、6道以听力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首先,考生掌控时间能力的强弱对这个部分成绩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前两道题的准备时间为15秒,回答时间是45秒;3、4题的准备时间是30秒,回答时间则是60秒;最后两道题目的准备时间是20秒,回答时间为60秒。大部分考生都反映口语部分的准备时间利用效率低、做答仓促。新托福口语考试时间比较紧张,考生要适度把握:

如第1、2中的题目属于日常话题,这两道题本身难度比较小,所以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时间的分配问题,在这45秒钟里,一般用5~6秒完成topic sentence, 接下来的40秒应以每一个detail或者example不超过3~4句话的规律完成该话题,也就是说大致20秒完成一个detail或example的表述。如果考生能在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锻炼自己的口语思维,积累常用的details或examples,考试时就会从容许多。

篇8:托福听力教学中讲座结构思路分析

攻克托福考试是广大考生拿到北美大学offer的首要目标, 自2006年新托福考试 (TOEFI i BT) 在中国正式推广以来, 它受到了考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新托福考试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 每部分占总分值的25%。而听力作为托福考试中的重头戏, 横跨其他两“科”, 在写作和口语部分中均有涉及。可谓“半壁江山在听力, 得听力者得天下”, 这对很多考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托福听力考试包括两种题材:对话 (conversation) 和讲座 (1ecture) 。其中讲座部分占整个托福听力内容的三分之二, 通常为较长的学术性篇章, 对很多考生来说很难攻克。笔者认为, 把握篇章的整体结构是应对托福听力讲座材料的重要途径。

二、讲座听力的结构特点

托福听力讲座是美国大学课堂真实场景的反映。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独白——教授对学术知识的独自讲解;多角色讨论——师生对学术知识共同探讨。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讲座中很难抓住材料的重点。但如果仔细探究讲座文章的框架结构, 其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暗示性。下面笔者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托福听力考试中讲座结构的“叙述体”和“比较体”进行分析。

1.叙述体。作为托福听力中的讲座中的主要部分, 叙述体结构又包含时间结构、描述结构、平行结构、理论演变四种。这种结构首先给出一个话题, 然后通过解释和举例来说明它, 接下来再给出一个话题重复前面的步骤。笔者发现, 一篇讲座通常会给出四个话题, 各个话题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特别紧密。每个话题之后都有解释和举例。对于考生来说, 这就意味着听不懂话题A不代表听不懂话题B。因此对于这种结构, 考生要切记“拿得起, 放得下”。如果第一个话题没听懂, 那就放弃, 千万不要影响听下面的部分。

(1) 时间结构。这种结构按照时间的变化顺序层层递进来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原因以及背景。对应的细节可能会考到排序题。这种结构一般在Art和History学科中考得较为频繁, 但也有可能穿插在Astronomy等学科中。在平时的托福听力练习中要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

(2) 描述结构。在这类结构中, 教授一般会描述一些艺术人物、事件、动植物等等。一开始引出描述对象, 在主体段中描述对象的一系列不同特征。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描述的细节以及专有名词的解释。

(3) 平行结构。第一、这种结构属于逻辑最简单、信号最明显、入门最快速的一类。一般来说, 教授会在引出讲座主旨之后, 通过并列的几个方面来描述某种现象、解释某种原理等。每一个方面会有具体深入的解释和说明举例。第二、还有一种是平行结构的衍生-假设结构。主要的特点是教授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的解决方案或者产生原因提出了猜想和假设。

(4) 理论演变。这类讲座侧重的是理论演变过程, 结构上不太容易识别, 且细节跳跃, 难度较大。例如TPO 21 Lecture3中关于毒蛇的祖先问题, 教授结合了传统理论引出了最新的研究 (based on DNA) , 并比较了两种理论的优缺点。

2.比较体。比较体的讲座通中通常会出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非常接近的概念, 讲座要通过作比较的方式让考生明白两个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 这种题型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解题思路, 那就是只要听懂了概念A, 概念B就可以推断出来, 因为两者通常是相反的。

对比结构是讲座听力中比较体常见的结构, 这种结构比较清晰, 一般教授会在开头引出两个或三个概念, 在主体段逐一进行介绍。在听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比列举的信号, 以及对比的结果 (包括相同点和不同点) 。讲座中所列举的点可能比较零散, 一定要记好笔记, 这种结构比较容易出表格题。

三、结语

和阅读材料相比, 对于考生来说听力材料的一大难点就是难以对材料中的整体框架、语义走向进行宏观地把握。在阅读材料中, 我们单从文章的分段中便可大致划分出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界限, 但是在听力文章中, 我们却无法做到如此“一目了然”, 只能通过对整体信息的理解和一些提示性语句来自行分段、分类。而托福听力中讲座是以教授为中心展开的, 教授的讲解, 教授的讲课方式, 教授预期和特殊语音现象等这些考点都要掌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握命题特点, 树立“整体理解, 局部把握”的观念, 并对不同类型的讲座结构思路进行分析, 学生在完成同一个学科的听力后要学会总结一些思路, 并培养良好的“听感”。

参考文献

[1]顾红曦, 陆道夫.从新托福考试看英语听力训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 .

篇9:新托福口语备考攻略

• 题型介绍 •

新托福口语共六道题,其中第1、2题为独立回答题,问题均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要求考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考生有15秒的准备时间, 45秒的回答时间。第3~6题为综合回答题,其中第3、4题为“读听说”题,要求考生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再听一段与阅读材料相关的听力材料,最后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第3题是校园生活场景题,第4题是学术内容题。考生有30秒的准备时间,60秒的回答时间。第5、6题是“听说”题,以听力材料为基础,要求考生回答相关问题。考生有20秒的准备时间, 60秒的回答时间。

虽然ETS对口语六道题目的评分重点不完全相同,但共同的基本要求是:(1)所表达的内容连贯、意思明了、结构完整,有充分的细节支持;(2)能较熟练地使用词汇和运用语法知识;(3)发音清晰,表达流畅。

• 题目解析 •

• 独立回答题(第1、2题)

独立回答题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熟悉的学习、生活类话题,内容难度不高。但对考生来说,该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极具挑战性,因为考生几乎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在短短的15秒准备时间之后就必须开口作答。而且,考生的回答内容必须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整体,也就是说,考生必须在45秒钟的答题时间内给出一个有头有尾、观点清晰、论证充分的完整回答。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准备时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第1题

第1题需要考生谈及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地点、物体、事件。在回答此类型题时,笔者推荐用“T-S-T”结构,即:

T: topic sentence (主题句)

S: supporting reasons (有2~3个细节支持理由)

T: transitions (理由与理由之间的层次区分)

这个模板结构比较适合有关地点、人物和物体的话题使用。事件题则不需要分理由论述,而是要注意整个事件表述的合理性。第1题只有45秒的回答时间,因而无法进行非常细化的主旨论述和细节展开,而且其基本属于日常话题,本身难度比较小,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时间的分配。在这45秒的时间里,一般用5~6秒完成主题句(topic sentence);然后在接下来的40秒内以每一个细节或者例子不超过3~4句话的标准来完成该话题,也就是说,大致20秒完成一个细节或例子的表述。如果考生能在考前进行充分准备,锻炼自己的思维,积累常用的细节或例子,考试时就会从容许多。在第2题中也需要这个能力,因为第2题的回答结构和第1题基本相同。

第2题

从题型上来看,第2题比较接近第1题。考生会有15秒的准备时间和45秒的回答时间。但是,与第1题不同的是,这道考题并不是要求考生单纯就一个话题进行论述,而是给出了两种观点,要考生就这两种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确定自己的立场。至于其余内容,只需按照第1题的“T-S-T”的结构回答就可以了。在论述的过程中,考生能否给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是能否得分的关键,但相比第1题只能从自己的正面角度来论述理由,做第2题时,考生还可以采用“抨击”另一种观点的方式(即可以采用反面理由)来论述理由。

第2题虽然仍属于生活类话题,但话题的覆盖面相当广泛,常见的话题有:教育类、环境类、工作类、休闲娱乐类等。所以,建议考生复习时多总结这些方面的常用词和句型。常用词和句型是口语表述的基础,没有词句,就是有再好的想法也无法用英语有效地表达清楚。

• 综合回答题 (第3、4、5、6题)

综合回答题突破了原来口语考试单纯考查考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局限,综合加入了对阅读和听力能力的考查。在此部分,记听力笔记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每道题目记笔记的方法都不一样。

第3题

第3题要求考生在45秒之内读完一则校园生活类的短文,然后听一段对话(个别情况是单人独白)。在听力材料中,某一说话者将就阅读材料里提到的事件发表看法,并给出自己的理由。而题目通常是要求考生对这一说话者的看法和理由进行复述。下面来分步骤解析该题目:

第一步:读

对于中国考生来说,45秒之内读完一篇75~100字的短文没有什么难度,但正因为如此,有的考生就希望将阅读的内容都记下,以便在答题时加入大量从阅读中获得的细节信息。殊不知,这样做会让评分人觉得你的回答重点不明确,反而会影响最终的得分,绝对是吃力不讨好。其实第3题的阅读部分只起提供背景知识的作用,考生只需记住主题信息即可(即学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等细节,根本不需记录,也不需在回答中复述。

正确的训练方法:考生要做到在45秒内读懂阅读短文的全部内容,并且记录下主题句中的关键词。

第二步:听

如果仔细看看第3题的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第3题只针对一个人的讲话内容提问(即只要求考生复述一个人讲话的内容)。考生所要做的就是在听听力材料时找出问题中要问的那个人,把他/她的话记录下来即可。第3题所提的问题都是要求考生说出某个人对于阅读部分的主题表达了什么态度(一般非支持即反对),并且给出了什么理由。所以考生在听听力材料时,应着重听发表看法和给出理由的人的话。而另一个人的话是不需要记录的,否则会影响记笔记的速度,还会被其所说的信息误导。

正确的训练方法:考生刚开始听的时候,先不要忙着记笔记,而是先听一两个回合的对话,分清哪个人发表了个人看法,后面就只记录这个人所说的理由即可;而另一个人说话的内容仅仅是作为分隔不同的理由而存在的,考生不必记录。

第三步:回答

根据问题的要求,第3题的回答只要表达清楚问题所问的那个人所持的态度和所说的理由就可以了。如果笔记记得完整到位,第3题的回答应该难度不大。但同时笔者也提醒考生注意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复述信息过于简单。第3题因为本身内容的关系,不会太复杂,再加上复述时又只需复述听力材料中一个人的情况,结果导致有些考生的回答过于简略,只有态度外加几个理由寥寥数句,三四十秒就讲完了,后面留出了大段的空白时间,这在评分时是很吃亏的。

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在准备时间内,根据所记笔记,预判自己回答时能够讲多长时间,如果觉得讲不到50秒的话,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原文相关的细节信息,以扩充回答内容,也可以匀速放慢语速或多使用一些较长的复杂句型。

2.“he”“she”混淆。这是很多考生常犯的低级语法错误,但考生自己常常感觉不到。在第3题的口语表达中,考生如果男女不分,会让考官困惑,以为你没有仔细审题,搞错了陈述对象。所以大家平时练习时应尽量避免混淆这两个词。

3.复述阅读部分的细节。有些考生认为第3题的阅读和听力材料同样重要,以为复述阅读部分的内容同样可以得分,但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仔细看看题目就会发现,除了主题信息,阅读的其他细节都不需要在回答中提及,而且,如果因为复述阅读部分的细节而占用了复述听力内容的时间,就更得不偿失。

第4题

第4题是关于学术讲座的复述。这个部分要求考生在45秒之内阅读一段100词左右的学术短文,然后听一段60~90秒的教授讲座。通常情况下,阅读材料的内容是介绍某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或术语,而听力材料则是对这一概念的详细讲解和说明。考生的任务是用听力中的例子或细节来解释阅读中的概念。评分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考生能否按要求准确无误地概括阅读和听力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下面来分步骤解析该题目:

第一步:读

在阅读时要争取记下材料中提到的学术词、相关定义或者某科学现象的分类和发展阶段等重要信息。应主要记录定义句或主题句,注意有时定义句和主题句两句合一。

第二步:听

在听听力材料时,考生要对材料中教授的举例和分类作重点记录。记笔记,尤其是记学术笔记,是今后留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必要的了解和操练不仅有利于备战新托福口语,也为日后的学习作好了准备。对于无法将笔记记得面面俱到的考生而言,不必苛求全面,而是要有所选择地来记,下面两种可取其一:对数字敏感的考生可以记录数字及事实,用以占据篇幅;对动词敏感的考生可以记录连贯性动作描述,然后按照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复述。

第三步:回答

在提问之后要利用30秒的准备时间对阅读和听力的笔记进行合理组织。建议考生抓紧时间标记出主题句的关键词及相关细节,并将它们编号,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第5题

第5题是“problem & solutions”题型。该部分要求考生听一段60~90秒的对话,对话双方中有一个人说遇到某个困难,而另一个人给出两个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方案是一人说一个,或者两个解决方案都是遇到困难者自己所说)。考生需要复述清楚听力材料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案分别是什么,然后在两个方案里挑一个,并说明为什么觉得这个更好;说明的原因既可以是听力材料中提到的内容,也可以以自己的经历为出发点。准备时间为20秒,回答时间为60秒。下面来分步骤解析该题目:

第一步:听

做第5题时,记听力笔记并不复杂,只要记录下材料中所说的困难和两个解决方案即可。但考生需注意的一点是,应一并记录每个解决方案具有的优缺点,这可以作为回答时的理由使用(优点可以作为选这个解决方案的正面理由,缺点可以作为选另一个解决方案时的反面理由)。

第二步:回答

第5题的问题一般都要求考生首先描述困难,然后复述两个解决方案,最后挑选其中的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因为回答内容的结构比较简单,评分者就更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理由的合理性。

常见误区一:有不少复习材料认为只要准确复述原文的内容即可,理由只需象征性地讲一个,用1~2句话带过就行了。其实,第5题评分的关键就在于理由部分讲得是否充分合理。否则大家皆复述原文,都讲得差不多,如何能评出高低优劣呢?

正确的训练方法:时间控制的合理与否决定了理由部分是否能够讲充分。第5题用于讲述理由的时间应当控制在30~40秒,这样才能保证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并且每个理由后面都能有1~2句的细节进一步说明该理由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时间,考生可以再往下说其他理由。

常见误区二:在回答第5题时,不少考生会机械地按照笔记顺序将每个解决方案后面的优缺点直接跟在解决方案后讲述。这样做的问题在于会将复述原文的时间拉得很长,从而挤占了陈述理由的时间。而且,这些本可以作为理由使用的细节信息在复述方案时就被说出来也显得非常“浪费”,因为后面的理由部分就无法使用了,不然有重复之嫌。

正确的训练方法:考生在复述困难和解决方案时应跳过这些优缺点信息,将其保留到后面的理由部分使用。考生应注意合理安排理由的主次和正反顺序,不要机械地按照对话的行文顺序来讲理由:应当将最主要的正面理由放在最前面,次要的正面理由随后,然而是主要的反面理由,而次要的反面理由只是作为补充放在最后。这样就能够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首先说出最充分合理的理由。

第6题

第6题是一道学术总结题。这部分在记笔记方面和第4题很相似,文章结构多是“总—分”结构,问题一般是“explain the main concept or issue of the lecture, using points and examples that were given in the lecture”。与第4题在复述时强调细节不同,本题注重考查考生捕捉和归纳每个段落中心句的能力。听听力材料的时间一般为90~120秒,准备时间20秒,回答时间60秒。下面来分步骤解析该题目:

第一步:听

在听听力材料时,考生要注意捕捉每一个层次的中心句,记好笔记,记录要简明清晰,便于复述。其他细节考点的记笔记方法和第4题基本一致。

第二步:回答

听完听力材料后,在准备时间内,考生可以根据本题所提的问题来整理笔记,因为问题本身就具有纲要性。在回答问题时,考生只需按照原文的“总—分”结构,复述每段的中心意思即可,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适当增加其他细节内容。

常见误区:考生在回答第6题时往往不注意控制时间,对主题和细节不加区分,常常讲到哪里是哪里,结果导致前面的内容讲得很细,后面的很多内容却都来不及讲,从而在评分时因为结构和主要内容不完整而吃亏。

正确的训练方法:预判和控制时间在第6题里很重要,如果时间控制不好,哪怕笔记记得再完整也无法回答到位。笔者建议各位考生平时多训练预判时间的能力,做到能在准备时间里判断出哪些笔记内容需要讲,而哪些内容自己没有时间说,应该剔除。

Stuck in an Elevator

Three guys and a woman are stuck in an elevator. While they are stuck, they strike up a conversation.

The first guy says, “I”m a Y-U-P-P-I-E, you know ... Young, Urban, Professional, Peaceful, Intelligent, Ecologist.” The second guy says, “I”m a D-I-N-K-Y, you know ... Double Income, No Kids Yet.” The third guy says, “I’m a R-U-B, you know ... Rich, Urban, Biker.”They turn to the woman and ask her. “What are you?”

She replies: “I’m a W-I-F-E, you know ... With Idiot for Ever!”

上一篇:医学检验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神奇的小雪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