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系统

2024-05-24

综合评价系统(共8篇)

篇1:综合评价系统

湖北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在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大力推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发的,由湖北省教育厅基教处、湖北省教研室监制,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研制而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专用软件。

系统分为自评、互评、班评及综评四个评价阶段,每个阶段按18个要素进行评定,每项指标分A、B、C、D四个等级,满足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科学性的需求。

系统科学、简洁、方便、高效、实用,一节课可完成师生以前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工作,满足了

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性的需求。

系统的功能特点表现为:

一、流程清晰。系统分十大操作流程,每一流程操作完毕,系统将自动提示进入下一流程。

二、标准科学。评价标准符合教育部要求。系统评价内容分为“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 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维度,共有18个评价要素,每个要

素分A、B、C、D四个等级。

三、操作简便。评价过程中的选项、提交,互评和班评时的提示,均采用流水线自动化操作。

四、省时省力。系统实现了师生同时异步操作,因而往往一节课便可完成整个班的评定工作。而且实现了评定资料电子化保存,有利于资料的查询和共享。

五、公正安全。由于消除了许多人为因素,因而增加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安全性。

六、输出便捷。评价结果既可以用word输出,也可以用excel输出。

系统的应用,将实现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大大减轻师生的工作量,能方便快捷地完成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目前,湖北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有两种版本,分别适用“积分制”和“降级制”两种评定方法,适应于全省学校。

南京十三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简介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一套专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管理系统,评价体系和评价方式完全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而设计,为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解决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一套基于B/S结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运行于服务器端,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如IE)即可使用本系统。系统依托网络、凭借站点,利用当前信息技术,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流程都架构在信息化的平台上,通过评价手段的更新来提高评价过程的效率与效益。

一、特点:

1、系统操作简单、评价流程简洁。

2、评价过程克服了评价者的心理因素干扰,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3、评价系统自动检索恶意评价信息和非正常数据。

4、评价系统依托网络教室(校园网)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师评,自动汇总、统计各项评价数据。

二、主要功能:

1、组建评价小组

2、邀请评价人员

3、学生自我评价

4、学生相互评价

5、教师评价学生

6、监控评价进程

7、评价信息查询

8、评价数据导出

三、操作流程:

管理员操作流程 班主任操作流程 登录及更新口令 登录及更新口令 管理教师信息 录入学生信息 导入学生信息 导入学生信息 管理学生信息 管理学生信息 监控评价进程 组建评价小组 审核评价结果 邀请评价人员 查询评价结果 监控评价进程 统计评价数据 评价学生素质 导出评价数据 查询评价结果 清空评价数据 统计评价数据 学校领导操作流程 导出评价数据

登录及更新口令 评价教师操作流程 监控评价进程 登录及更新口令 查询评价结果 评价学生素质 统计评价数据 查询评价结果 导出评价数据 学生操作流程

登录及更新口令 自我素质评价 评价同学素质 查询评价结果

一、成长档案袋

操作视频地址:

http://gzkg.e21.cn/html/2009/12-14/12605060***4.htm

1、问:学生成长档案袋提交信息的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是老师填还是学生填?

答:无具体截止时间,一直使用到学生高三毕业。主要是学生填。

2、问:学生成长档案袋里学生性别怎么是女?班级之类的怎么都是空的而且填不上?

答:这些基本信息全来自于学籍系统,是由于当初学校的学籍系统管理员没有正确录入学生信息,请联系学校的学籍管理员修改。

3、问:学生在成长档案袋修改了自己的密码之后为什么综合课系统上不去了?

答: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综合实践课系统是相关联的,二者密码一样。

4、问:学生体质体能健康标准测试登记卡谁来填?体育老师还是班主任?

答:目前是由老师来填。一般是班主任,因为只有一个用户名密码。

5、问:学生密码丢失怎么办? 答:由学校的学籍系统管理员在省学籍管理系统里初始化。(进入学籍系统->学生基本信息->查询->初始密码)

6、问:请问学生现在登陆网站时,提示修改密码,然后出现循环问题是为什么?

答:因为新密码与初始密码相同,现在学生第一次登陆必须要改密码。

7、问:成长档案袋主要是干什么的?和其他几个系统有什么联系?

8、问:学生成长档案袋里的学生作品之类的,学生必须填写吗? 答:不一定要填写。但是填写了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证明材料。

9、问:学生成长档案袋中,学生现在可以上传自已的照片吗?对像素及大小有什么要求

答:照片标准为:1英寸(25mm*35mm)大小28k以下

格式为:jpg 或 gif

上传方式:以市州为单位,按规范存放好照片后打包与我们联系,暂不提供用户单独上传通道。

10、问:成长档案袋里能否修改学生班级? 答:每学期开学的头一个月学生可以修改自己成长档案袋里的班级,学籍管理员任何时间都可以改。

11.问:成长档案袋或者学籍系统里能否学生自己修改班级等信息 答:考虑到数据安全性和准确性的问题,不可以这样操作。

12、问:成长档案袋有哪些地方需要学生填? 答:

13、问:学生写的初中阶段自我介绍了,如果提交给老师后才发现有错怎么办?

答:教师有“驳回”和“通过”的功能,驳回给学生之后学生可以继续修改填写,但若教师审批通过了将无法修改。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

1、问:哪儿有系统的操作方法说明?

答:操作视频地址:

http://gzkg.e21.cn/html/2009/12-08/***53969.htm

登陆综合实践课系统,首页便会看到“教师操作说明”和“学生操作说明”,包含有授课ppt和系统操作每一步骤的flash讲解。群共享中也有。

2、问:清空这次的测试数据了以后还会有测试平台么?

答:测试年1000年会保留,老师仍可由此进去操作培训。

3、问:为什么系统登陆时类型里没有选项?

答:F5或右键刷新一下页面。

4、问:为何小组长进去之后创建自课题时在“选择一个课题”看不到可选内容?

答:教师没有“启动”课题。

5、问:教师为何不能点评开题或结题报告?

答:小组长填完开题或结题报告之后,未能点击“申请开题/结题”。

6、问:活动记录表中的状态为何一直是“填写中”,而且老师不能点评?

答:学生的活动记录表未填写完整。注意:填完表最后要勾上“添加”和“提交给教师审批”的选项,这样状态才会变成“待审”,教师方可点评。

7、问: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怎样才算是做完了? 答:学生将课题每个部分提交填写完毕,教师审核完毕。

8、问:为什么总是提示我自评互评没做完不能结题? 答:每个参与小组课题的成员学生都需要做自评和互评。

9、问:不小心在2009年份里做测试了,怎样把数据删掉?

答:请各位老师一定注意,培训和测试操作均在测试年1000年里操作,否则在真实年份里的操作都会保留,无论学校、区县、市州管理员都是无权限随意删除的。

如果还有学校需要删除真实年份里数据的,请写情况说明加盖学校公章传真给e21,传真号027-87122590

10、问:只要不提交就是可以删除的吧?添加课题启动后发现有错误可以删除吗?

答:可以,只要学生还没有参与创建子课题研究。

11、问:如果学生中途想换个课题原来的不要了怎么办?

答:不可以随便换。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比较严肃的事情,事先学校需要做规划的,不是学生想换就换的。

12、问:我是教师用户,但登录综合实践课系统后说没有该用户,这个是怎么回事?我能进教师培训系统但是进不了综合实践课系统?

答:可能是没有将自己的任教学科里选上“综合实践课“或者是没设置好班级。教师需要在进教师培训管理系统时将个人信息里的任教学科选上“综合实践课”,任教班级选上班级和“综合实践课”,然后才有权限进入综合实践课系统。

13、问:综合实践课题是不是本学期一定要完成一个课题?

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相关文件综合实践活动课23分(研究性学习15分),系统只会在最后毕业时候判断是否完成,但是期间学校怎样进行课题这个您咨询一下教研室或市州教育局。

14、问:比如说我兼有高一所有班的综合实践,学校搞了军训,高一都参加了的,我只要发布一个课题就行了(不分班发布)?我将学生分组还是各班指导老师分组或者都可以吗?

答:谁创建课题谁点评。也就是说,如果是您想做最后所有点评和全局结束工作,那么您直接发布一个课题就可以了。也可以创建课题的时候,附带添加一个老师做指导,但是只有创建课题的这个老师才能点评。

15、问:学分怎样录入?到哪个系统操作?

答:目前还没有启动学分录入系统,因为现在教育厅课题组方面还有确定下最后的学分认定方案。请各位老师先学习和完善综合实践课等系统操作。

关于综合课学分给定的问题:(1)、综合实践课学分,在综合实践课系统里面进行操作。(2)、学生记录不完整,学分将无法赋予。请各校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网上记录工作。

(3)、综合实践课学分认定方案,课题小组正在讨论,讨论定稿后才能开发。各校可根据本校情况,先记录好学分,等功能上线进行录入。其他学科的学分认定到时候会在专门的学分录入系统。

16、问:我们老师在把研究性课题挂了网上时,还要选学生,还要指定组长,我觉得不妥,应该是老师把课题公布到网上后,学生先根据兴趣去选择老师的课题,然后我们老师再根据学生选择情况进行分组,指定组长,能不能改动一下先后顺序?

答:老师公布课题,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课题,这些都在网下进行。网上只是记录做后结果。

综合实践课程在课程理念上是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性。这种自主选题、自主分组、自主研究等,都可以在网下沟通和协调。网络系统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不能取代教师日常的在网下的跟踪和指导。

17、问:我校有学生重复提交了活动记录,怎么删除呢?

答:教师如果没有点评的话可以选择“退回”提交的活动记录,学生进行修改或删除。

18、问:我添加的小组里的学生为什么选择不了课题?

答:首先确定教师是否已启动该课题,开题和结题报告只有小组长身份可以填。

19、综合实践活动课简明操作流程

1、老师进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完善个人信息(任教学科和班级)。

2、学生完善学生的成长档案,做好密码保护。

3、教师进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课题布置,设置组员组长,启动课题。

4、学生小组长进去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开题申请。

5、老师进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点评开题报告。

6、学生填写活动记录表并提交给老师。(状态“待审”)

7、老师进去点评活动记录表。(状态“已审”)

8、学生进行自评互评.9、学生小组长进行结题申请。

10、老师点评结题报告。

20、问:学生的活动记录表显示都是“待审”但是教师登陆进去没有“添加”点评的按钮?

答:检查教师任教和学生的班级是否一样。教师可能调整过自己的班级,让老师把这个班级加上,就可以了,学生没有关系。

21、如果学生转学了,那么上个学期这个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课程如何转呢?涉及到班主任,小组等等一些内容要不要转?

答:无需转换。系统已经将记录与学生本人关联。

22、问:综合实践课的开题报告和活动记录分别是谁填?是不是要求每个组员在每个课题中必须有活动记录呢?

答:开题和结题报告必须是小组长填,活动记录表不限制。

活动记录每个组员都要参与,在“研究性学习”里每个活动记录表有一个学生代表填就行;但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里,所有参与该组社区服务的同学,均需提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

23、问:怎样看课题的进度知道哪些课题没有完成? 答:小秘书功能

24、问:综合实践课里

是不是代表这个课题全部完成了?那么课题结束时间已到而结题会显示什么?

答:是的。

那个时间只是说明课题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网上的是记录时间。

25、问:综合实践课里的研究性学习的老师姓名后面有个“无”字,这是什么意思?

答:无其他指导老师。有的课题是两个老师指导的。

三、综合素质评价

1、问: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里的数据是如何来的,是独立的系统么? 答:

2、问:综合评价平台A等只给每班百分之三十的名额吗,我们这分了几个尖子班,很吃亏怎么办?

答:这个是在第六学期终结性评价里面有这项强制要求,前五个学期属于过程性评价系统里没有要求。这个功能暂时还没有上,课题组还在讨论。目前先让学生自己评,老师不要刻意引导学生如何填,这样得到最真实的数据,课题组也方便以此参考来做决定。

3、问: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中的班级审查,年级审查和学校认定有何要求?

答:班级审查。班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班主任任组长。评价小组的人数以5~7人为宜,其教师代表须是本班任课教师(授课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诚信品质。小组成员名单要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一周前向全班学生公布,并得到2/3以上学生的同意。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真实性和学生自评、互评结果的客观公正性进行审查,并对获A等和D等学生的情况进行复核。班级评价小组在尊重学生自评和互评结果的基础上,对有争议的结果,可根据学生档案袋材料和实际表现重新评价,并注明理由。

年级审核。年级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年级组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年级组长任组长。年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审核各班级评价结果,组织咨询和复核。

学校认定。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成员由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校长任主任。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方案和标准,组织和指导评价工作,认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和申诉申请。

4、问:“初始化综合素质评价”是清空评价信息吗? 答:不是,是修改测评参数的意思。

5、问:如果我们没有搞那个综合素质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答:大致是这样的趋势:

综合素质评价记录不完整->无法打印高考毕业证->无高考资格

6、问:班级、年级和学校评价审查或认定的等级选项,班级以上的评价只能是认可自评和互评的结果吗?如果发现有的学生不够A等,但学生既不能修改,班级以上级别又不能评定,岂不是任其作弊?

答:前五个学期的过程性评价,记录的是学生自互评最原始的评价记录,如:某评定指标,班级内A30%、B20%、C40%、D10%。这种记录是最原始的数据记录,是学生自发评价的结果呈现。班级年级和学校认定时无法修改。第六个学期的总结性评价,系统将根据一定算法,将上述的“A30%、B20%、C40%、D10%”折算成具体的A/B/C/D,假设折算成了A。在班级审查的时候,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成B,年级审查和学校认定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学校认定完毕后,学生可查看最终的认定结果。

7、问:综合素质评价系统里的“证明材料”是哪里来的?

答:学生登录学生成长档案,可以在日常发布自己的作品和特长情况,并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证明材料。

8、问:问题是我原先是高二,高二没有搞综合素质评价,过段时间后复学到高一,高一已经搞了综合素质评价,那就不是比高一的一般学生少了一次或多次综合素质评价吗?

答:这个情况教育厅基教处正在研究具体办法,我们这边也会随时将情况向厅里汇报,希望能及时解决大家关心的问题。

如果有这种情况的学生,请您将学校编码和学生学号发给我们先记录下来。

9、问:综合素质评价第一项“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里的“待评定”是什么意思?是提交了还能修改吗?

答:“待评定”是专家给的说法,在这里是“不合格”的意思。提交了就不能修改了。如果学校有误操作的请整理好学校名称、学校编码发给我们技术人员修改。

10、问:转出校的学生可能做过自评互评怎么办,能否清除? 答:把这个学生的自互评信息删除,会产生这样的后果,(1)、本校本班学生可顺利完成(2)、这个学生需要在别的学校重新自互评。

老师需要确定一下,这个学生是否已经到别的学校去了。

11、问:“湖北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评价报告单”是每个学生必须填写的吗?什么时间上交呢 答:这是毕业生第六学期填的。

篇2:综合评价系统

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对现有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进行改善,首先应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和评价,找出问题的`根源,为系统改善提供依据.探讨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计算的具体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作 者:肖红波 Xiao Hongbo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刊 名:交通科技英文刊名: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U4关键词: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篇3: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关键词: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系统

成绩测评管理系统使用Visual C++和Accsee数据库技术, 从软件设计和开发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 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该系统包括:评测表管理模块、班级学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成绩管理模块等4个子模块, 详细介绍了各个子模块的设计和功能特点, 以及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高校同样受到冲击, 尤其是属于常规管理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 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来实现本身新的价值。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的信息化和信息化的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 正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有关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信息化的步伐也逐渐扩大。

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总共分为班级表、学期表、评测表等。详细介绍如下。

Class:{班级名, 专业名}。其中班级名是主码。

班级:{学号, 姓名}。其中学号是主码。

Semester:{学年, 学期, 班级, 考试课程数, 考查课程数, 是否有体育课, 是否有德育课, 考试课1名称, 考试课2名称……考试课8名称, 考查课1名称, 考查课2名称, 考查课3名称, 考查课4名称, 体育课名称, 德育课名称}。其中学年, 学期和班级是主码。

评测表:{学号, 考试课1成绩, 考试课2成绩……考试课8成绩, 考查课1成绩, 考查课2成绩, 考查课3成绩, 考查课4成绩, 体育课成绩, 德育课成绩}。其中学号是主码。

2.系统模块结构

为了使本系统结构清晰, 便于调试, 易于实现, 系统设计部分采用了软件工程学的模块设计思想, 将整个系统按功能划分为几个主要功能模块, 在每个主要功能模块内部又按功能细划分为若干个子功能模块, 然后按“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逐一实现, 完成全部设计。整个系统划分为四大功能模块:评测表管理模块、班级学生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成绩管理模块。

评测表管理模块:管理评测表包括创建新的评测表、打开评测表作为当前评测表进行操作、打印查询出来的评测表信息。

班级学生管理模块:管理班级和学生信息, 包括创建删除班级、向班级里面添加学生的基本信息。

数据管理模块:备份数据和恢复数据。

成绩管理模块:输入各门功课的成绩。

3.算法分析

创建评测表

void CTableCreateDlg::OnBnClickedButtonCreate ()

{

//向学期里面插入一条学期信息

CString strSql;

strSql.Format ("insert into semester values ('%s', '%d', '%s', '%d', '%d', '%d', '%d'",

m_strYear, m_nSemester + 1, m_strClass, m_nECSum, m_nCCSum, m_nGym, m_nMoral) ;

for (int i = 0; i < MAX_EC_SUM; i++)

{

CString ecName = "";

this->GetDlgItemText (IDC_EDIT_EC_1 + i, ecName) ;

strSql = strSql + ", '" + ecName + "'";

}

for (int i = 0; i < MAX_CC_SUM; i++)

{

CString ccName = "";

this->GetDlgItemText (IDC_EDIT_CC_1 + i, ccName) ;

strSql = strSql + ", '" + ccName + "'";

}

strSql = strSql + ", '" + m_strGym + "', '" + m_strMoral + "') ";

CADORecordset recordSet;

if (!recordSet.Open (strSql, theApp.m_DBConnection.m_pConnection) )

{

MessageBox ("插入学期信息失败!", "错误") ;

return;

}

// 创建该学期的评测表

strSql.Format ("create table %s%s%s成绩表 (ID VARCHAR, EC1 INT, EC2 INT, EC3 INT, EC4 INT, EC5 INT, EC6 INT, EC7 INT, EC8 INT, CC1 INT, CC2 INT, CC3 INT, CC4 INT, Gym INT, Moral INT, Primary Key (ID) ) ",

m_strYear, (m_nSemester == 0)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m_strClass) ;

if (!recordSet.Open (strSql, theApp.m_DBConnection.m_pConnection) )

{

MessageBox ("创建评测表失败!", "错误") ;

return;

}

MessageBox ("创建评测表成功!", "成功") ;

}

本系统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主要是被界面占用。由于系统的数据全部在数据库中存储, 内存的占用比较少。大型的系统实现时把界面和系统的主要函数分离, 只有在用到某个功能时才去调用它, 从而大大减少了系统所占用的内存空间。我们在开发我们的系统时, 由于考虑到系统附加功能不是太多, 为了方便没有像大型系统那样把界面和主要函数分开, 所以在这一方面占用的内存大一点。

参考文献

[1]严蔚敏, 吴伟民.数据结构 (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2]伍俊良.Visual C++课程设计与系统开发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3]王育坚.Visual C++面向对象编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4]陈志泊.Visual C++程序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

[5]李博轩.Visual C++6.0数据库开发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6]白瑜.实用Windows2000编程[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1.

[7]李俊.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科学化[J].交通高教研究, 2000, (2) :90-91.

篇4:综合评价系统

关键词 间作 ;橡胶园 ;生态效益 ;林下经济

分类号 S794.1 ;S567.1+9

橡胶树分泌胶乳炼成的天然橡胶是中国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可再生资源,是国家紧缺的重要战略物资。截止2013年,我国橡胶树的种植面积已达近70万hm2,其中海南省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达到53万hm2,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区。然而,回顾60多年发展走过的艰辛历程,海南的台风、云南的低温寒害以及全国植胶区普遍发生的死皮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灾害,加上橡胶种植非生产期长、单位产值偏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和制约着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1]。同时,单一胶林模式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

间作是指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水分利用率[2-3],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根据各自优势间作可产生良好的互补作用。为了解决单一橡胶林地凸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同时充分发挥胶园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胶园的综合效益,胶园间作已成为提高橡胶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4]。其间作复合系统的主要模式有:橡胶-茶、橡胶-甘蔗、橡胶-菠萝、橡胶-胡椒、橡胶-咖啡、橡胶-肉桂、橡胶-砂仁、橡胶-益智、橡胶-茶-鸡等[5]。然而对于胶园间作研究多局限于生产力、生态、水分、化感作用、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与能量流动及经济效益上,而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成年胶园间作南药益智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寻找出一种适宜海南胶园较大面积推广的胶园间作模式,在给农民带来较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改善胶园气候小环境,有利于胶树生长的一种复合生态系统,这样既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又能提高胶园整体效益,为建立适合海南生态环境的胶园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试验区域地处于海南省琼中县红毛镇境内,该地区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2℃,年平均日照时间1 600~2 000 h,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5%,年平均降水量为2 200~2 444 mm。土壤属于砖红壤土,土层厚度约95~110 cm。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供试橡胶栽培品种为PR107,橡胶林段栽植橡胶时间为2000年,株行距3 m×6 m。本试验分为单作橡胶和橡胶-益智间作两种种植模式处理,每个处理各3次重复,共6个种植带(小区),随机区组排列。种植带的规格为12 m×30 m,在每个种植带四周设置保护行。2012年6月,将成年益智植株整株移栽的方式种植在6 m的橡胶行带下,每橡胶行带种植1行益智,益智株距1.5 m。益智植株株高1.5~2.0 m。试验期间,单作橡胶和橡胶-益智间作处理均按照橡胶树生产日常管理,期间不清理胶园杂草,种植至2014年6月益智果实收获。

1.2.2 测定方法

土壤养分和含水量的测定: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分别在2012年6月和2014年6月对每个小区按S型布置10个点,分别采集0~20和20~40 cm 土层的土样,各自混合为一个样,用四分法缩至500 g左右,采用常规分析法进行分析化验。其中半微量开氏法测定全氮;速效钾含量测定用1 mol/L醋酸氨光焰光度计法;速效磷含量测定用碳酸氢钠提钼锑抗比色法;有机质含量测定用油浴加热—K2CrO7(重铬酸钾)容量法:pH值测定用pH计,含水量测定用烘干法。

杂草防效调查:每处理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1 m×1 m样方。观测60、120、180和240 d橡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

控草效果(%)=(单作橡胶区杂草株数-橡胶-益智间作区杂草株数)/单作橡胶区杂草株数×l00%

作物产量测定:由于间作在橡胶林下的是益智成年植株,2014年6月间作的益智产量恢复到了成年植株的产量,此时测定个处理益智产量。橡胶干胶产量按照该地区原有的割胶制度下测定年干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胶园间作益智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胶园间作2年后各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如表1所示,橡胶-益智间作与对照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橡胶林下间作的益智对土壤养分的储存以及随收获果实移走部分养分,土壤养分会下降,但是橡胶-益智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并没有显著下降,可能一方面是橡胶树施肥管理弥补了土壤养分的转移;另一方面是间作益智后提高了土壤保肥能力。王世敏[6]研究成龄橡胶间作益智试验发现,间作胶园的土壤肥力有提高的趋势;周再知[7]在橡胶与砂仁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间也表明,种砂仁可明显增加林分植物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间作林中营养元素总积存量达3 447.07 kg/hm2,是纯胶林的2.53倍。见表1。

2.2 胶园间作益智对土壤含水量和pH值的影响

间作益智后土壤的含水量比对照区的略有升高。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了21.4%;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了27.1%。其原因主要有:块根系植物益智能够更好地起到涵养水分的作用;在种益智时挖的种植穴对降雨也有节流作用,加强了土壤对水分的涵养能力。土壤水分与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间作后土壤含水量的升高有利于橡胶树生长。见表2。

2.3 胶园间作益智对胶园杂草防控效果

间作益智对胶园杂草生长影响研究表明,胶园间种益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杂草的生长。间种后60 d与对照比较杂草抑制率达到了42.3%;随着益智植株分蘖生长,益智植株占据了橡胶树行间的大部分空间,间种240 d时对杂草抑制率达到了75.2%。对杂草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胶园间作益智对杂草抑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完成的:一是益智植株具有发达的根系和地上茎遮荫作用,对光、热、水的竞争明显高于胶园杂草,使其他杂草籽粒在土壤中萌发受到抑制;二是生态位先占原理,即益智植株抢先占据了幼龄胶园的空白生境,其他杂草难以侵入。

生产实践证明,实行间作、套种或混作,既可充分利用光能、土地面积、空间和有效生长期,又能克服病、虫、草对单一栽培作物的危害,从而提高几种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是栽培上的良法[8]。小麦与鹰嘴豆间作,不但可以增加土地利用效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田间杂草密度和生物量[9]。在墨西哥,香蕉间作大豆或玉米,不仅能增加玉米和大豆产量,还能有效的控制杂草,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10]。在尼日利亚西南地区,当地普遍使用的甘薯与玉米间作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玉米田间杂草的密度和干重,并且能够增加玉米的产量[11]。因此,研究探索对杂草抑制效果比较明显的间套作体系是农田杂草控制的生态途径之一。见图1。

2.4 胶园间作益智的经济效应

橡胶园间作益智两年后,每公顷收获益智干果270 kg,按照2014年益智干果80元/kg计算,橡胶园每公顷因间作益智增加经济收入约2.16万元,除去投入成本种苗费和人工费共计7 500元,纯收入增加1.41万元。2014年干胶价格为14元/kg,间作胶园收获的干胶经济收入仅为2.205万元/hm2。橡胶园间作益智后经济收入增加了64%,显著提高了橡胶园经济收入。而且间作益智只需要第一年投入种苗费,以后20~30年只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是一项投入成本低,收入持久稳定的产业。近年胶价持续低迷,由2011年的3.6万元/t降到现在的1.4万元/t,胶价的走低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导致胶农经济收入低,严重影响了橡胶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过胶园间作益智提高胶园经济收益,弥补胶价低迷对胶农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障了橡胶产业健康发展。见表3。

3 讨论与结论

橡胶-益智间作复合生态系统提高了胶园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胶园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在海南垦区,水热光等自然资源丰富,坡地、林地是橡胶园种植利用的主要土地资源,实施胶园间种南药益智是橡胶产业与特色南药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开展橡胶林下间作益智试验表明,成年胶园间作益智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0~20 和20~40 cm土壤层含水量分别提高了21.4%和27.1%;间作益智对胶园杂草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间作240 d时对杂草抑制率达到了75.2%;胶园间种益智能够显著提高胶园经济收入,间作2年后每公顷增加经济收入约2.16万元,增幅达到64%。

我国橡胶树的种植面积已达近70万hm2,利用林下空间进行胶园间作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胶-茶间作、胶-南药间作模式更是成功的典范。但从90年代后胶园间作便一直在走下坡路,但随着市场物资不断丰富,胶园间作生产在规模效益、产品品质上受到挑战,由于相关市场开发不足等原因,一些间作生产如橡胶-茶叶、橡胶-益智等逐渐退出了舞台[4,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作为药食同源的南药益智被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导致益智价格近年来一路攀升,这些因素使得胶园间作益智的生产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胶园间作要因地制宜,并结合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如橡胶-益智、橡胶-砂仁、橡胶-茶等多种模式,通过间作不同组合构成的多种作物、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复合群体,有效地发挥林中的光、肥、水、气、热等资源的生产潜力,使间作中各作物在空间与水肥上相互利用与相互补充,可获得比单作更好的效果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维锐,赵国祥,张洪波. 应用生物多样性理论构建新型胶园复合生态系统的思考[J].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5):57-61.

[2] Agegnehu G, Ghizaw A, Sinebo W. Yield performance and land-use efficiency of barley and faba bean mixed cropping in Ethiopian highlands.Eur[J]. Agron, 2006(25): 202-207.

[3] Yang G, Duan A, Sun J. Crop coeffici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spring maize strip intercropping[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9: 65-73.

[4] 林位夫,周钟毓. 我国胶园间作的回顾与展望[J]. 生态学杂志,1999,18(1):43-52.

[5] 曹建华,蒋菊生,梁玉斯. 胶-农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比较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07, 27(6):1-4.

[6] 王世敏,施守蓉. 成龄橡胶园间作益智试验初报[J]. 热带作物研究(热带农业科学),1988(02):23-26.

[7] 周再知,郑海水. 橡胶与砂仁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5): 464-471.

[8] 杨友琼,吴伯志. 作物间套作种植方式间作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192-196.

[9] Banik P, Midya A, Sarkar B K. Wheat and chickpea intercropping systems in an additive series experiment: Advantages and weed smothering[J]. Europ J Agronomy. 2006, 24: 325-332.

[10] Anaya A L, Ortega R C, Rodriguez V N. Allelopathy: basic and applied aspects[M]. New York: Chapman & Hall, 1992.

[11] Aladesanwa R D, Adigun A W. Evaluation of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ive mulch at different spacings for weed suppression and yield response of maize(Zea mays L.)in southwestern Nigeria[J]. Crop Protection. 2008, 27(6): 968-975.

篇5: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本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3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6个城市的生态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城市生态化程度较高,成都、西安、兰州城市生态化程度一般,乌鲁木齐市城市生态化程度较低.根据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乌鲁木齐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作 者:杨永春 钱翌 蒲春玲 李雪艳 YANG Yong-chun QIAN Yi PU Chun-ling LI Xue-yan 作者单位:杨永春,钱翌,YANG Yong-chun,QIAN Yi(新疆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蒲春玲,李雪艳,PU Chun-ling,LI Xue-yan(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篇6:综合评价系统

一、学生操作说明

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192.168.0.252/pj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为学业水平测试号:10123701011****(10,代表入学年份,12370101代表学校代码,1代表男生,2代表女生,后面四位不同),密码1234,选择学生登陆,进入评价系统页面

1、实证材料:

在某个评优维度有证书的同学可以填写,拖动滚动条,选择添加按钮

1)选择相应的维度:公民道德素养要求校级及以上,交流与合作要求县级及以上,其它的要求市级及以上;

2)填写格式:

公民道德素养:“2010年获得校级三发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全A” 注意时间和级别,时间以证书内容上的时间为准,如2012年-2013年上学期获得则填写2010年,级别以证书上的公章为准;

3)同一维度有多个证书的只填一条,如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两项证书都有,则在公民道德素养里选填两项证书中的一项;不同年份获得的多个同一种类型的证书,只填一个年份获得的证书,如2010、2011年均获得校级三好学生,则选填“2010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或“2011年获得校级三好学生”;

4)其它栏目不填,拖动滚动条并保存;

2、自我评价:六个维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但不能填写不合格选项,每一个维度

填好后应保存,最后一个维度填好后注意保存并提交;

3、评语填写,对自己进行评价,0-100个汉字;

4、互评:班主任审核完实证材料后即可进行互评。

二、班主任老师操作说明:

1、审核实证材料:

1)审核内容:是否有证书、证书的时间、证书的级别;

2)点击审核按钮;

2、对学生进行评价;

3、实时监控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完成状态;

4、合成成绩;

篇7: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学生自评操作

1、带好本人“学业水平考试考生证”、“身份证”;

2、填写所有评语时,评语应简短,太长则打印“个人综合评价表”时易

出问题;

3、带个人小于17KB 的1寸照片分辨率大小为高240宽180;

4、有获奖情况的,带好自己的获奖证明数码照片;还应记好自己的获

奖年份、获奖内容等;

5、按照下面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学生自我评价、1.登录:网址:172.16.40.7/xx2012,选择身份“学生”,输入用户名

“学籍号”,初始密码“123456”,首次登录强制修改密码,密码统一改为:123。

2.填写学生基本信息(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点击“学生信息”,填写和选择相关项目以及上传照片(如果有照片则不用传,照片大小应小于17KB),点击保存。注意:学生还需记录下联系电话后四位留待家长身份登录时使用。

3.填写学生简历(学生信息管理→学生简历):点击“增加”,填写和选择相关项目,点击“保存”。应填写身份证号。

4.填写抚养人情况(学生信息管理→抚养人情况):点击“家人情况”,填写和选择相关项目,点击“保存”。

5.填写基本素质评价(基本素质评价→素质评价):选择班级、学年,点击“增加”,写入等级和评语,点击“保存”。此处等级不受个数限制。组长可以给自己和组员进行小组评价,组长本人的自评和小组评价是一致的。

6.填写综合实践活动体验与收获(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评价):选择相应综合实践类别和综合实践名称,点击“修改”,填写体验与收获,点击“保存”。注意: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种综合实践活动需分别填写。

7.填写获奖情况(奖惩管理→获奖情况):点击“添加荣誉”,填写获

奖年份、获奖内容以及上传获奖证明图片附件。注意:获奖情况需通过班主任的审核方有效。

家长评价

1.登录:网址:172.16.40.7/xx2012,选择身份“家长”,输入用户名“学生学籍号+联系电话末四位”,初始密码“123456”,首次登录强制修改密码,密码统一改为:123。

篇8: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区域物流系统, 是基于特定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域, 以实现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标, 由域内及区域之间的物流活动构建形成的系统整体。区域物流系统承载了区域内以及区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换, 从而有效支撑起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物流系统又可对区域经济形成良性反馈, 并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与带动。区域物流系统的健康运行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2.1 区域经济拉动区域物流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认为, 在经济发展初期一般首先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出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形成一个“增长极”, 由“增长极”带动本地区进而引领其他地区发展。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以物流作为媒介, 简单的物流活动伴随需求的不断扩大, 以及经济与信息发展水平的提高, 逐渐演变成为区域物流系统。

2.2 区域物流系统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物流产业自身的进步, 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

(1) 降低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成本, 提高财政收入。

区域物流系统以实现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 通过整合区域内外物流资源, 降低了实际经济成本;同时, 实体的物流过程通过规模经济效益作用, 也降低了整个区域的交易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率。

(2) 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区域物流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部门的迅猛发展 (如仓储、配送、包装以及咨询服务等) , 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

(3) 辐射周边区域。

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认为, 经济进步并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 而是在一个或几个经济实力中心首先发展, 通过辐射作用, 促使区际间经济成长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物流系统的形成必然作用在这种不均衡的基础上, 间接带动共同进步。

3 区域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立足于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区域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4 区域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PP (Projection Pursuit, 投影寻踪) 方法是国际统计界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技术, 是统计学、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交叉领域。PP方法将高维数据投影到低维子空间, 依据投影向量分析被评价系统的特性, 依靠投影目标值分析系统总体水平, 因此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高维观测数据, 尤其在非正态非线性高维数据的处理上, 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

4.1 指标预处理

假设各指标值的样本集为{x* (i, j) |i=1, 2, 3, …, n;, j=1, 2, 3, …, p}, 其中x* (i, j) 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值, n, p分别为样本的个数 (样本容量) 和指标的数目。

采用式 (1) 进行极值归一化处理:

undefined (1)

采用式 (2) 进行中值归一化处理:

x (i, j) =|x* (i, j) -xmid (j) |/xmid (j) (2)

xmin (j) , xmax (j) , xmid (j) 分别为样本集中第j个指标值的最小值、最大值、最优中值。

4.2 建模原理

PP模型的建模过程包括:构造投影指标函数、优化投影函数与结果分析。

构造投影指标函数。把p维数据{x (i, j) |j=1, 2, 3, …, p}综合成以a= (a (1) , a (2) , …, a (p) ) 为投影方向的一维投影值z (i) :

undefined (3)

a为单位长度向量, undefined。 (4)

指标函数:Q (a) =SZ

undefined (5)

式中:SZ——投影值z (i) 的标准差;

undefined—序列{z (i) |i=1, 2, 3, …, n}的均值。

优化投影指标函数。通过求解投影指标函数最大化问题估计最佳投影方向。

maxQ (a) =SZ (6)

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与优化是比较复杂的, 选取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输出评价结果。式 (6) 求得的最佳投影方向a*代入式 (1) 后即得各样本点的投影值z* (i) 。按z* (i) 值从大到小排序, 据此可对样本集进行分类或评价。

5 实证分析——怀柔区域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5.1 怀柔地区发展概况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北部, 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少、资源丰富的区域。其周边区县有顺义、昌平、密云、延庆, 是京北地区货物进出其他城区的重要通道。

相关资料显示的统计数据如表2、表3、表4所示:

[JZ]表3 怀柔区区域物流系统指标数据

5.2 区域物流系统评价

按照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依据式 (1) 、式 (2) 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后, 以式 (6) 为待优化目标函数, 以向量式 (4) 为约束条件, 式 (3) 、式 (5) 为中间传递函数, 选定父代初始种群规模为n=200, 交叉概率P=0.80, 变异概率P=0.80, 运用遗传算法优化工具箱进行优化迭代。输出投影向量:

a*= (0.3060, 0.2455, 0.2758, 0.21601, 0.1852, 0.2181, 0.2140, 0.2282, 0.2748, 0.3025, 0.1967, 0.2307, 0.2819, 0.2621, 0.2516, 0.2550, 0.1710)

将投影向量代入式 (3) 即可得到各年份总体投影指标值:

z (i) = (1.2762, 1.6697, 1.5501, 1.8539, 2.0383, 2.1373, 2.6588)

综合投影指标值, 可知怀柔区域物流系统总体评价值呈稳步上升趋势, 且评价结果进步明显。物流系统当前的运作模式与发展战略是适宜本区域经济增长的, 二者正在形成一个愈加良好的作用机制。

拉动物流需求的各项指标:区域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收入, 在总体评价中作用要远远大于评定系统水平的区域物流供给系数、电信业务量和系统反馈区域经济的区域财政收入、产业产值系数等。说明怀柔区物流经济发展为物流业开拓了极大的空间, 然而当前物流水平尚不能充分满足需求。

6 结 语

本文从理论、模型和例证三方面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系统评价问题, 研究方法对于怀柔区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区域物流系统具有借鉴意义。由于知识水平所限, 论文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比如指标体系的建立, 涵盖内容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并且对于PP模型自身, 其发展也尚不成熟, 日后应进一步加强上述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明菲, 李兰.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作用机理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3) :40-42.

[3]张建军.浅析我国区域物流的发展[J].决策探索, 2007 (4) :93.

[4]谢鹏, 王健.试论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J].物流科技, 2006 (10) :30-32.

[5]汪波, 杨天剑, 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 2005 (1) :84.

[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2006—2007) [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7]王硕, 张礼兵, 金菊良.系统预测与综合评价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退出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一篇:虚拟语气的基本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