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024-04-24

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共6篇)

篇1: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2007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部长陈竺

(2007年11月20日)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会议将总结近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卫生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始终把人人享有健康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全国各族人民勾画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也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做到既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又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造福人民健康的事业,其公益性质不容置疑。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重要思想,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了健康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包括卫生在内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领域的投入力度。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逐步覆盖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设已经展开。卫生工作成为“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提出,为我国即将全面开展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卫生部经认真研究,提出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其主要目标分为三步: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健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健康是人力资源的基本保证。要全面建设小康,就必须发挥健康事业的保驾护航作用,即“健康护小康”。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保驾护航。

疾病预防控制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推进改革发展,大力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清醒地认识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

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体系,强化公共职能意识。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性、本底性的调查工作,把握基本情况,科学确定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总体思路、策略和措施。要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把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保障生命安全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作为积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每一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都应时刻牢记疾病预防控制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卫生工作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希望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继续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支持力度,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代化建设,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坚持中西医并重,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加强医学研究,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就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党和国家有关方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策略,针对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危害人民健康的重点疾病,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措施、技术和方法,动员和组织群众共同参与,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改善环境和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对不同生命阶段的人群提供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不断提高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保障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也就是履行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疫情报告和健康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干预和控制、实验检验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研培训技术指导等基本公共职能的能力。

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通过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学管理能力、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能力、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的管理、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使得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工作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完成度,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14.9%、10.5%和

6.3%,平均公共职能完成度增加了8个百分点,达到54.8%;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综合评价满意度达到62分。这些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应该得到高度肯定。但这仅仅是初步成绩,离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62分的社会满意度更不应该是我们引以为荣的成就。

履行公共职能不足,凸显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软件”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以科学、规范管理和培训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职能、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规范化管理,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完成好各项疾病预防控制任务,保障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今后一个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近几年,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解决多年来影响和困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与发展的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机制上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为了维持日常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仍大量开展有偿技术服务。“投入不足导致公共卫生职能偏废”依旧是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的关键问题。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缺乏稳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人员能力达不到工作要求。三是疾病预防控制设备简陋、数量不足,检验能力有待提高。在政府投入不足的状况下,检验监测项目的设置存在偏重有偿服务的倾向。四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达不到政府和社会的期望。

同时,我国正面临着疾病流行模式快速转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多并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因素等问题。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等五类主要疾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我国城乡居民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HIV感染和艾滋病发病仍然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尚未得到明显控制;鼠疫、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寄生虫病等仍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传染病时刻威胁着公共安全。此外,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卫生保障工作也需要我们全方位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我们要更加努力,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一)完善机制、落实职责,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向前发展。

进一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继续完善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基本公共卫生职责的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法制化进程,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要特别重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集中力量和资源,对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技术骨干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都有一批开展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中坚力量。尤其要抓好中青年重点学科、管理带头人的培养,形成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梯队,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科技含量。要提高对地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项目管理能力和对国家政策与规划的理解与执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增加的业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对于传染病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要加强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成一支有高度的科学技术水平、有素质的、能打硬仗的队伍。要下气力研究人才管理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留住、稳定人才的措施和办法。同时,也要探索人才制度上的“有进有退”,对不符合准入标准、不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人员,要研究制订转岗、分流或培训的办法。

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涵建设,完善运行机制,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工作,建立整体、有效、持久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继续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全面落实结核病控制策略,统筹推进农业、林业、水利和卫生等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狂犬病的防治。一个时期以来,狂犬病的死亡率一直居于急性传染病死亡率第一位,最近这个势头还在上升,卫生部门要与公安、农业部门联手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要求。继续做好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的综合防控工作,推广和实施适宜技术,做好维持健康体重和血压管理技术在社区的推广,扩大癌症早诊早治的范围和受益面。推进精神卫生的立法进程,加快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试点工作的经验推广和成果转化工作,促进心理卫生服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要与农村、社区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有机结合。要让改革成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驱动力量,要认识到改革能否得到群众的支持,得到社会的认可,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卫生工作的水平、质量是不是有了真正提高。

(三)认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形势下要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要求。坚持社会大卫生观念,在城乡广泛开展卫生城镇创建、环境整治和除害灭病等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大力改善城乡卫生面貌,积极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贯彻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现场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爱国卫生运动里,农村卫生是工作的重点,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是公共卫生的基石,是最基础的工作。

(四)认真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5亿元,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项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公益性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高度关注民生、保障儿童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是控制和消灭对群众危害极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亲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具体实践,在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国在落实计划免疫工作方面,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疫苗的接种率距要求相差很大。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使得人群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束缚,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最近在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卫生指标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传染性疾病问题,还有妇婴保健等问题,比如婴儿死亡率在东部一些大城市有所上升,经仔细分析,就是流动人口造成的。国家免疫规划是一个国家项目,要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成为国家整体的行动。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多年的工作和不懈努力,我国在控制脊髓灰质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按期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这表明,计划免疫工作在地方应该成为一把手工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目前,我国的麻疹发病率比较高。国际上对中国的期望值很高,希望我国能够早日实现消灭麻疹的目标。中国有特殊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能够做到一些西方国家难以做到的事情。要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治工作力度,使之成为疾控工作的重点。在中西部地区、人口分散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不够完善和卫生队伍相对较弱地区,我们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靠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同志们扎扎实实地做好规划和计划工作以扭转不利局面。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覆盖乡村,基层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的力量进一步加强,防治麻疹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落

实责任制,让预防接种工作进入每个社区、每个乡村。要把防治麻疹和肝炎作为龙头,带动整个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随着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疾病控制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大幅度增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要切实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需要,提高执行国家免疫规划的能力。

(五)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与社区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的有效合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社区是医疗卫生的前沿阵地,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和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法加强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切实落实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国民健康素质,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职能之一。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第一关口,我们要抓住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找准定位,切实使疾病预防控制保障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社区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容,与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社区为平台开展疾病综合防控,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卫生机构在肝病防治,艾滋病、结核病控制,代谢综合症防治,常见癌症防控,心理健康、亚健康干预,应对人口老龄化等行动计划中的作用,使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性的工作能够在城乡落到实处。

在这方面,各地的同志们要继续进行有益探索。比如,如何使在县以上不同条线的卫生工作,到了社区层面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一个面的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局面和部门观念,实现医疗卫生改革目标,推动医学模式转换,从以治疗医学为主向以预防医学为重点的转移。

(六)认真做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和2010年世博会的卫生保障工作。办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和2010年世博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千年期盼。举办高水平有特色的盛会,充分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提供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卫生保障,卫生系统责无旁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健康护小康”的一项非常具体的工作。

即将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和2010年世博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国际交流活动之一,具有人员多、流动大、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做好卫生保障工作是这些活动成功举办的前提。做好奥运会保障工作已经绝非是北京和其他举办奥运项目地区的事情,而是全国的事情。我们要全体动员,共同参与,以更高的热情、更强的责任心投入这项工作,确保北京2008年奥运会卫生保障万无一失,切实体现北京2008年奥运会“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内涵。为确保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疾控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鼠疫人传人的防治工作,不能发生严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有重大闪失。工作要做在前面,争取主动。从现在到2008年,要进一步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救治工作,尤其要重视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和能力建设。一般情况下,首先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是医院。医院的早期诊断能力和处置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后续的疾病控制工作进程。因此,2008年应该把医院的门急诊特别是急诊的公共卫生知识普及和基本技能训练作为

“医院管理年”的重要内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同志,要有全局观念,因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整个卫生系统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七)建立良好的疾病预防控制职业道德文化。

每一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紧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围绕建立良好职业道德和全面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要注重实践,贴近现场,切实加强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强化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增强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文化。

近年来,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系统得到很大改善,很多年轻同志能利用电脑工作,这非常重要。同时,我国老一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建立了注重实践,贴近现场的光荣传统。像马海德先生这样的国际主义战士,当年为了麻风病控制工作,常常去基层,下现场,深入到贫困地区村庄去做工作。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要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重点放到农村,必须要发扬老一辈卫生工作者的这种精神。在这样一种职业道德的氛围里,加上现代科技手段,就能够较快地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在医疗系统有像白求恩、林巧稚、吴孟超先生这样的典范,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也应该弘扬前辈们这种伟大的职业精神,树立这样的典范。

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卫生工作的实际,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到核心工作上来,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让我们共同努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科学管理,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全身心地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和推动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篇2: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努力开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桂 建平(2008年3月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经验,研究部署2008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7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展情况

2007年,是全省国资系统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的一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一年,是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全省国有企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省国有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

-1-极贡献。

2007年,省属企业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78.9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190亿元,增长57.3%;上缴税金160.9亿元,增长23.7%。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7户,其中,马钢突破500亿元,铜陵有色超过400亿元,分别达到520.7亿元和420.3亿元。从9月份开始,省属企业的月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企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利润超过10亿元的有6户。有7户省属企业入选中国500强企业。到2007年底,资产总额达到3891.8亿元,增长26.8%;净资产达到1208.7亿元,增长15.2%。有11户企业资产总额超过百亿元,其中,马钢集团公司达到793.5亿元。省属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拉动和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过去的一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全面加强

一是全省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截止目前,省辖市全部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部分县也建立了国资监管机构。2007年,市县国资监管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制度建设、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市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省政府去年专门转发了我委制定的《关于加强市县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安徽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为核心,以省政府和省国资

-2-委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框架体系,为依法监管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进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二是出资人财务监督进一步加强。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稳步推进。省属企业财务动态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财务报表编制管理不断加强;扎实开展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统计稽核、会计规范、审计监督三结合的财务监督,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发挥了较好的基础作用。

三是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进一步落实。修改完善了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省属企业第一个三年任期业绩考核工作进展顺利,省属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深化,企业年金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规范管理得到加强。企业重大投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2007年,省国资委备案和审核投资项目46项,涉及总投资25亿元。

四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强化。2007年初,省政府颁布省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办法,省国资委会同省财政厅及时出台了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实施细则。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进展顺利,当年组织征收国有资本收益8.03亿元。淮南、合肥两市市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开始起步。

五是国有产权管理进一步规范。全省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企业国有产权评估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已按照新的制度规定进行监管。企业国有产权进

-3-场交易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2004-2007年底,4家省里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共完成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458宗,交易金额71.8亿元,溢价增值7.8%。

六是监事会工作进一步改进。深入开展过程监督,监事会监督时效性得到提高。2007年,监事会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10份质量较高的监督检查报告。这些报告揭示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监事会监督工作对促进企业规避经营风险,规范经营行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事会创新监督方式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充分肯定。

(二)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

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先后完成了江汽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整体改制工作;完成了巢东集团公司向英国昌兴矿业公司和海螺水泥股份公司转让巢东水泥股份公司全部国有股权工作;省石化集团公司、省军工集团公司的改革方案正在组织实施。马钢集团公司等省属企业的整体改制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中小企业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全省列入《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改革规划》的企业,2007年底实现改革任务过半。其中,列入规划并给予省级特定政策补助的268户国有工业企业,已完成56.3 %。马鞍山市国有、集体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淮北、池州、亳州等市中小企业改革进度较快;蚌埠、宿州、六安等市中小企业改革积极推进。

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和改革脱困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省属工

-4-业企业所办中小学校移交已完成了93.3%;省农垦企业所办中小学移交工作基本完成。省属企业公安、供水、供电等社会职能基本移交完毕。省级党政机关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改革扫尾工作继续推进,57户脱钩托管企业第一批改革专项补助资金已经到位,有望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

上市融资和不良金融资产打包处置工作进展顺利。由于我省45家上市公司股改完成并率先享受到了资本市场融资的优惠政策,自2006年5月资本市场恢复融资以来,我省共融资约220亿元。其中,2007年融资约147.4亿元,有6户企业首发上市,融资约34亿元,国元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全省不良金融资产分包处置工作已大头落地。目前,已有淮北、阜阳、合肥、池州、亳州、淮南、芜湖、滁州、安庆等9个市签署了分包转让协议,巢湖、铜陵、宣城、黄山等4个市初步商定分包方案。

(三)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省属企业兼并重组迈出较大步伐。先后完成了省建工集团公司与路桥集团公司、省国贸集团公司和省进出口股份公司、中煤三建集团公司与中煤特凿公司3对重组项目;完成了省国贸集团公司对省丝绸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8所对长安电子集团军品部分生产经营的托管工作;淮南煤机厂破产后的有效资产重组工作已经结束。

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进展顺利。自2006年以来,全省有50个项目进入国家正式计划。其中,省属企业下属单位列入国家正

-5-式破产计划的有33户,目前已破产终结3户,进入破产程序16户,其他企业正在进行破产前期准备。

(四)省属企业“4321”行动计划进展顺利

省属企业按照规划,继续抓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2007年,省属企业计划内重大投资项目300多个,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4321”行动计划中的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竣工投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省属企业提前完成“4321”目标已成定局。10户省属企业自主创新示范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工作有较大进展,省属企业全年共引进外资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

(五)企业党建和稳定工作不断加强

企业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搭建一个平台、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一个创新、实施一个延伸,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江汽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富有时代特征、体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省属企业积极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活动。

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大交流力度,领导班子活力明显增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2007年,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的8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走上省属企业领导岗位,实际效果良好。

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建立健全了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6-规定,建立了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谈话、述职述廉制度和廉洁从业档案。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积极开展省属企业效能监察活动,强化监督约束机制。注意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和监事会监督的作用,创新监督体制机制,探索国有企业巡视制度,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

企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围绕强化和落实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五大机制”,即信访和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机制,信访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重大信访案件领导靠前处理机制,信访隐患定期排查和信息报告机制,信访和维护稳定形势定期分析机制。开展“开门接访”活动、领导“带案下访”活动,实施“温暖帮扶”工程、“信访为民”工程等,增强了维稳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

2007年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国有企业锐意进取、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大胆探索、扎实工作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抗雪防冻救灾中,全省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广大国有企业快速反应,紧急行动,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生产、保生活”,在实现交通顺畅,确保煤电生产和供应,确保安全生产和职工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等方面,体现了保障能力,履行了社会责任。我代表省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向奋战在全省国资战线和国有企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国资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国资监管法规体

-7-系尤其是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国有企业改革深层次问题还比较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个别企业管理还比较粗放,部分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还有待加强,市级国资监管工作开展得不够平衡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2008年的国资监管工作思路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也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年。做好2008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要通过解放思想,把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上来,集中到推动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王金山书记在省委八届六次(扩大)会议上强调,以解放思想扫除障碍,以观念突围开辟空间,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王三运省长在省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解放思想体现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必须把自己摆进去,必须把本地区本部门摆进去,必须把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摆进去。就新一轮解放思想问题,我讲4点意见:

一是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增强搞好国有经济的信心。解放思想,是增强搞好国有经济信心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曾培炎副总理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

-8-用。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在调整中比重虽然有所降低,但是总量和质量大幅提高,国有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撑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全省经济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一成果的取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得益于解放思想。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还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也是提高我省综合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为一定的量、一定的规模,更要体现为控制力和影响力。从安徽来看,要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领域,保证国有资本的绝对控制地位,如煤电产业;要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高速公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发挥国有企业的骨干作用;在一些竞争性产业中,也需要发挥国有企业的排头兵作用,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增强影响力。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实力。

二是在解放思想中创新企业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是国有企业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的负责同志更应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解放思想与加快企业

-9-发展大讨论活动,以大讨论促进思想的大解放,推进思维方式的大转变,实现企业的大发展。要通过大讨论,实现“五破五立”:破除单纯追求经营规模、粗放发展的观念,树立更加注重质量的科学发展意识;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的观念,树立敢闯敢试、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破除无所作为、消极等待的观念,树立抢抓机遇、开拓奋进的进取意识;破除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的观念,树立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忧患意识;破除只顾眼前、不顾企业长远发展的观念,树立着眼长远、放眼全局的战略意识。解放思想,就要拿出敢于突破的勇气和决心,开拓发展的空间,寻找跨越的路径。要全面加强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从战略上和全局上谋划企业的发展。

三是在解放思想中抢抓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是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安徽要牢牢把握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王金山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省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形势严峻、总体有利。必须辩证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和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确前进方向,找准工作重点,在宏观调控下争取主动,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因此,各级国资监管机构和全省国有企业要在解放思想中发现机遇,把握

-10-机遇,用好机遇。当前,要牢牢把握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宝贵机遇,在中部地区“三大基地、一个枢纽”的定位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能源、原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大交通枢纽建设上大显身手。要抓住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市场融合、资本对接、发展高新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在产业的承接中和广泛的合作中谋求新的发展,实现大的跨越。要抓住抗雪防冻救灾,恢复生产加快发展的机遇。50年一遇的雪灾,给我省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样也带来了大灾之后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弘扬抗雪救灾精神,加快恢复生产,实现新的崛起。

四是在解放思想中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解放思想,是国资监管实践的前提和先导。全省国资委系统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中国特色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的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要求,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效能。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权履责,保证出资人在所出资企业中权利到位、义务到位和责任到位;尊重和保护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与经营自主权,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创新

-11-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规范监管行为,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坚持以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第一要务,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全心全意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

按照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发展的部署,2008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重组,推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监管机制,实现做强做大,加强企业党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促进国有企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安徽做出更大贡献。

三、2008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上述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2008年全省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要重点从以下6个方面推进:

(一)促进保值增值,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进一步推进出资人制度建设。首先是要完善市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探索县级国有资产监管的有效形式,推动国有资本出资人层层到位。抓住当前国资监管中的关键问题和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运营模式。完成省属企业第一个三年任期目标考核,落

-12-实新的三年任期目标。继续完善业绩考核奖惩办法,完善以年薪制为主体的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员收入分配中长期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法规体系。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继续推动地方性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建设。在严格执行现有的法规规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规章制度。加快国有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加大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章程管理,组织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章程修订,发挥章程在维护国有资本权益中的作用,提升依法治企水平。

(二)完善监管机制,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产权管理。继续做好产权登记、界定和纠纷调处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资产评估工作监管水平;研究探索混合产权的监管方式和方法;加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管,规范企业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有序流转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继续认真落实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研究探索全省产权市场整合工作,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应有作用。

继续强化出资人财务监督。完善统计稽核、会计规范、审计监督三结合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建设,推动总会计师职责到位;抓好财务预决算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推动企业完善内控体系,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加强出资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监督效能;促进企

-13-业加强账销案存资产管理。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完善省属企业经营预算、利润分配、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经营预算与企业领导人员考核使用相结合,与企业分配、投资规划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经营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加强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工作,建立省属企业利润分配方案审批制度,对省属企业及其重要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实行备案管理,确保国有资本的“同股、同权、同利”。各地可参照省里的做法,结合实际,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事会工作。规范监事会工作程序,逐步形成和完善制度体系,保障过程监督有效运行。加强日常监督,及时掌握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情况,提高监督时效。加强对重点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重大决策及其程序合法、合规性的监督,增强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和灵敏性。必要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敏感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增强警示作用。要继续搞好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运用。各省属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认真落实监事会的知情权。

(三)深化企业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要在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下功夫,不仅要做好存量改革的文章,更要做好增量改革的文章。加快推进集团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形式多样,一企一策,不搞

-14-单一化的改制模式。继续推进劳动用工市场化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

大力促进全省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加快企业整体改制上市和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步伐。积极推进《安徽省“十一五”企业上市培育规划》的实施,每年首发企业不少于6户,力争达到8-10户。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规范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行为,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上市后备企业在股份制改革中探索建立多种方式的股权激励,支持已上市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股权激励。

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从今年起,凡进行改制或重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要同步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已实现产权多元化的企业要尽快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确保国有产权代表到位。探索建立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公司外部董事制度。今年,省国资委将启动这项工作,选择2-3户省属企业进行试点。试点企业要逐步增加外部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优化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

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做好不良金融资产分包处置工作。今年工作重点是抓紧与尚未落实分包协议的各市继续商谈,尽快完成分包转让。同时做好省属企业分包处置工作。加快分包处置资金回笼工作,千方百计降低不良金融资产处置成本。进一步做好困难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加快脱钩托管企业改革步伐,减少国有企业亏损源。

(四)加快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结构

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认清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道理,加强和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资源禀赋确定投资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一五”全省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要求,突出结构优化,突出做强做大,研究全省国有经济需要发展壮大的行业和领域,组织制定全省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战略规划。

进一步调整省属企业“4321”发展规划。充实一批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调整省属企业“4321”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继续抓好省属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一批重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得利。加快建成淮南矿业集团丁集、顾北和望峰岗煤矿等、江汽集团年产6万辆MMPV乘用车、合淮阜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淮北矿业集团煤化盐化一体化、江汽年产10万辆A系列轿车、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海螺集团在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铜陵有色境内外办矿等项目建设;做好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马钢集团重组合钢的结构调整项目和淮南矿业集团循环经济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加强地方国有企业之间以及地方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民营优势企业的合资合作。把省属企业的兼并重组与优化结构结合起来,与做强做大结合起来,促进

-16-国有资本更多地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向大公司大集团的主业集中,做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做强一批富有特色的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排头兵,发展壮大一批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通过重组,在2-3年内,省属企业户数减少到30户左右。

加强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按照构建母子公司体制要求,进一步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大非主业、非盈利项目的清理力度,退出不符合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缺乏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长期亏损的子企业和业务,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主业、优势企业和优质业务,优化资源配置。

(五)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开展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年”活动 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战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重点领域,选择主攻方向,排出重点创新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小组,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系统攻关。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加强自主创新的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深入推进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年”活动。着力实施省属企业“631创新计划”,即在省属企业大力推进煤电煤化工、冶金、建材、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军工装备、建筑交通等领域6大创新板块建设,重点抓好30个创新项目,到2010年,省属企业的高新

-17-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0亿元。要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省属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工程实验中心)研发能力。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汇聚创新人才,壮大研发力量。加快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库建设。每个企业至少要确定1-2个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省国资委将采取企业自报的办法,参照国家重大技术创新的要求和产业政策,建立省属企业自主创新项目库。要将省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纳入经营业绩考核范围。积极筹措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和产业化项目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省国资委将对这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进一步加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各企业一定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省国资委要把省属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之中,对重点耗能企业,考核“万元GDP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或单位产品能耗等指标;对“一般性”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特点,设置定性考核指标。依据考核情况,严格进行奖惩。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纳入全国千家安徽省百家重点节能企业中的省属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要求完成任务。

(六)加强企业党建,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要以改进领导作风为重

-18-点,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要切实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切实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个环节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具体程序和方式。

进一步推进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探索建立省属企业领导人员定期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作用。探索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的模式,制定省属企业领导人员聘用、任期制和试用期制暂行管理规定。完善省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加大面向社会招聘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力度,做好2008年公开招聘省属企业领导人员的有关工作。

进一步加强企业党风和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和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申并提出“七不准”的要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企业领导人员的法纪意识、廉洁意识。加大办案工作力度,重点查处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在企业改制重组中隐匿、私分、转移、贱卖国有资产以及严重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继续

-19-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完善反腐倡廉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省属企业巡视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监事会监督和巡视组巡查作用,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围绕企业的效益、效率、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开展效能监察。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推动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健全和完善企业稳定工作机制,继续强化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企业信访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和对企业信访稳定工作的督查督办,建立重大信访稳定事件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等制度,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篇3: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直接抽上隅角的方法主要是用一种设施, 将上隅角瓦斯封住, 不让它涌出, 再用两趟抽排管路, 将瓦斯抽出。封堵瓦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1 风幛法

在末排柱从上巷上帮沿工作面向下设一挡风幛, 然后将抽排管伸人上隅角采空区里, 管口对准高瓦斯点进行抽放。效果情况:此法操作简单易行, 在开采初期, 瓦斯涌出量相对较小时, 采用此法可取得一些临时效果。但存在下列问题。首先风幛无法完全封严, 漏风严重, 抽排瓦斯浓度低;其次每一循环都需进行移风幛, 缩抽排管工作, 这期间隅角瓦斯大量涌出, 造成回风流瓦斯超限, 危险次数增加。而且风幛与上巷相交的转角处, 瓦斯经常超限, 必须再设一道引风幛, 将风流引向转角处, 冲淡瓦斯, 两道风幛的安设与现场施工相混杂, 对施工不利 (见图1) 。

1.2留煤柱

由于风幛法存在着漏风大, 抽排瓦斯浓度低, 风幛移动频繁, 危险机会增加的缺点, 为了增加安全可靠性, 又采用了留煤柱法。具体方法是在工作面上部即上巷3~5m, 平行上巷每间隔15m掘一条新上巷, 与老上巷贯通形成新出口。之后, 将老出口以里的设备、管路、支架、回收, 迅速在新出口靠老塘侧, 施工永久密闭, 并将200mm瓦斯抽排管路严密砌在密闭里。管口距密闭2m左右。要求密闭必须封堵严密, 然后就可以进行抽排 (见图2) 。

效果情况:由于密闭容易封堵严实, 漏风量减少, 抽放浓度达到15%以上。采用两台泵抽放, 每台泵抽出风量35m3/min, 合计抽出瓦斯10.5m3/min, 将回风瓦斯降到0.75%以下, 保证了采面正常回采。缺点是依然存在缩抽排管砌密闭期间, 回风瓦斯超限的问题, 只是次数比风幛法减少, 另外工作面停产送巷道, 直接经济损失大。

2 顶板抽放法

为了克服上隅角抽放法, 缩抽排管期间, 瓦斯超限的弊端, 减少送巷道损失回采量, 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矿又采用了顶板钻孔抽放法。

利用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 实际上就是通过抽放泵产生的负压来改变采空区的瓦斯流向, 使采空区瓦斯由单一向上隅角一带涌出变为由上隅角及通过冒落带、裂隙带由钻孔抽出, 从而减少上隅角的瓦斯涌出, 达到降低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浓度的目的。

顶板钻孔抽放的钻场, 钻孔参数设计为:钻场布置在距煤层顶板l0m处, 钻场规格为4m×3m×2.5m, 每个钻场布置5个钻场, 孔径为!91mm, 孔深l00m, 钻场间距80m, 钻孔L终端距煤层顶板15m, 钻孔终端距上巷水平距控制在20m以内, 将钻孔口用钢管聚铵脂封好, 安上抽排管路即可开始抽放, 只用单台泵 (见图3) 。

效果情况:顶板5个钻孔, 用单台泵抽放时, 每个钻孔瓦斯浓度一般在10%~70%之间, 抽排管抽出绝对量大于12m3/min, 比用双台泵抽上隅角效果好, 且与工作面生产互不影响, 不出现回风超限问题, 有效解决了采面上隅瓦斯积聚问题。但也存在下列问题:首先在采煤工作面过钻场时, 要加强顶板管理和钻场瓦斯管理, 同时对打钻的技术性要求较高, 即必须将钻孔打在裂隙带中, 而且要准确判断钻孔的有效和无效长度, 这样才能在设计上保证钻孔的连续有效抽放。还必须在裂隙带形成之前, 打完所需要的全部钻孔, 否则对钻杆回撤不利。

3结论

篇4: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吹响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进军号角,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同时,深刻揭示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全面部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并对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予以高度关注,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全省扶贫系统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决心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按照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进取,进一步增强搞好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落实科学发展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以扶贫开发实效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为我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创造良好条件、奠定扎实基础,不断开创全省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一、立足基本国情,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党的十七大全面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10条宝贵经验,明确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并对新时期通过扶贫开发所取得“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作出了我国现阶段“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的科学判断。同时,立足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冷静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肯定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问题。这些立足国情的重要论断和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扶贫开发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的历史任务,为我们正确判断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全面落实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前进的方向,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七大立足基本国情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完全符合江西的实际。从扶贫开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我省贫困地区贫穷落后面貌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按统计口径已由820万人减少到70多万人,扶贫开发与全国同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总体而言,我省当前仍然属欠发达省份,农村尤其不发达,特别是农村还有一些地方和相当数量人口处于贫困状况。现阶段,国家在我省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有21个,占21.2%;全省确定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村分布于全省99个县(市、区)中的92个县(市、区),其中:重点乡有563个,占40.2%;需扶持的贫困村有5000个左右,占29.2%,其中被确定为重点村得到扶持的有3000个村,还有2000个左右的贫困村尚待扶持。按现行国家规定的贫困标准和扶贫部门对全省贫困户调查摸底及建档立卡反映的情况,全省农村还有130多万户、500多万人处于绝对贫困和低收入状态,约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5%,其中仅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含21个重点县)中,地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距公路3公里以上需实施移民扶贫搬迁的贫困人口就有67万人。且江西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贫困地区因历史的、地理的等多方面原因,基础设施落后,抗灾防灾能力脆弱,每年都有不少人口因灾返贫。全省扶贫系统决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国情、把握省情、心系民情,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落实科学发展,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

党的十七大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号召全党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这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全省扶贫系统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扶贫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坚持通过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把发展作为搞好扶贫的第一要义;必须立足发挥扶贫对减少贫困人口、缓解贫困程度的直接功能,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最大限度发挥扶贫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拓展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认真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大力营造“大扶贫”的氛围,改进和规范政府的扶贫行为,完善和落实全社会扶贫的共同责任,把握和运用好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扶贫开发的部署上、落实到推进扶贫开发的实践中、体现到扶贫开发的成效上,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处理好提高效率与社会公平、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以发展增加贫困地区物质财富、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活,以发展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快贫困地区建设和谐社会步伐,进而为全省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按照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扶贫开发重点是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认真落实全国扶贫开发“一体两翼”(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任务,扎实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赋予全省扶贫系统需办好的5件实事。

1、深入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平台,在贫困地区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进一步完善全省“十一五”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重点把握两项基本要求,即:突出发展生产,推进“一村一品”扶贫产业建设,切实帮助重点村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突出整治环境,改善重点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基本目标。(2)深化贫困群众参与式扶贫方式,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发挥贫困群众首创精神,保障贫困群众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发展为了贫困群众、发展依靠贫困群众、发展成果由贫困群众共享。

2、全面推进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对地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继续实施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并将实施范围由21个重点县扩大到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按每年搬迁安置5万人精心制订实施规划,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移民扶贫搬迁安置贫困群众25万人以上。按优化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要求选择扶贫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整合力量加强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移民扶贫搬迁安置对象“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基本目标。

3、切实抓好“雨露计划”的组织实施。围绕改善民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大“雨露计划”实施力度,切实抓好贫困地区“就业扶贫”这一民生之本。(1)全面掌握贫困地区劳动力底数。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村尚未转移就业劳动力全面建档立卡,逐户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台账,并加强动态管理,为实施“雨露计划”转移就业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性工作。(2)全面加强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按每年培训转移就业对象6万人落实“雨露计划”及培训补助资金,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培训30万人以上。(3)整合转移培训资源。多渠道加强与用工单位、培训机构及相关部门的对接、合作,提高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转移培训的针对性和转移就业的稳定性。(4)灵活开展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十一五”18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开展“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转移创业技能示范培训,每年每村安排补助一名贫困户子女接受职业院校技能教育培训;开展“雨露计划”走进乡村活动,引导培训机构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就近就地开展转移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增收目标。

4、着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在贫困地区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依托全省发展现代农业“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在贫困地区培育壮大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扶贫支柱产业及龙头企业,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方式,着力提高产业化扶贫的层次和水平;(2)以服务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载体,加强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建设,着力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3)以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奖补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等试点和扶贫到户、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方式改革等工作为契机,着力创新壮大扶贫开发产业、服务贫困群众增收的新机制;(4)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产业扶贫服务体系为途径,着力提高产业扶贫的组织化程度;(5)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根本,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和能力,着力发挥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5、深入开展社会扶贫工作。重点抓好以“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部门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各级部门定点扶贫工作组的作用,帮助贫困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搞好扶贫开发。继续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包户扶贫活动,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落实到扶贫开发的实效上。

三、提高工作水平,又好又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

党的十七大着眼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要求全党齐心协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明确要求“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立足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明确要求“逐步提高扶贫标准”;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明确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党的十七大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论断,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全省扶贫系统将坚定信心和决心,牢记责任和使命,紧密结合我省贫困地区的实际,以又好又快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措施和成效,为全省到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而努力奋斗。

1、营造“大扶贫”的浓厚氛围。对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全省实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以来的扶贫开发形势进行一次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症结所在、谋划长远发展。坚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综合治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和指导扶贫开发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合力搞好扶贫开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宣传发动工作,吸引各行各业、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贫困地区、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在以往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计划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积极营造、巩固和发展“大扶贫”的良好工作格局。

2、强化扶贫开发工作的机制。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不改变,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摇摆,推进扶贫工作的力度不削弱。(1)加强扶贫资源整合机制,认真落实好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充分运用好各项惠农政策,整合力量和投入搞好扶贫开发。(2)完善扶贫开发瞄准机制,进一步落实和规范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坚持解决温饱与巩固温饱并举,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和目标。当前重点是处理好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的关系,坚持以扶贫开发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实施农村低保进一步创造条件,为稳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供有效保障,并为国家适时提高扶贫标准提供依据。(3)强化贫困群众参与机制,赋权于民,在扶贫开发的过程中锻炼提高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素质,并为贫困群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4)健全扶贫开发监测评价机制,全面、系统、动态掌握扶贫开发进程,准确考核评价扶贫开发成效,及时纠正扶贫开发偏差,科学决策扶贫开发工作。

3、创新提高扶贫开发水平的方式。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积极适应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扶贫开发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前瞻性,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扶贫开发不断推上新的台阶。当前,重点是继续深化正在开展的贫困村建立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小额到户贷款“奖补资金”、“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合作制订和实施贫困村扶贫规划等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绩效考评等制度;规范扶贫到户贷款和扶贫项目贷款贴息方式改革等工作。同时,广泛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反贫困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为我所用,外借资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

4、加强革命老区的建设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的重要部署,针对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区、现有贫困地区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革命老区的实际,抓住机遇,加快江西老区的建设和发展。重点是全面认真地开展全省老区现状情况调查,按集中连片开发思路做好制订规划的准备,为国家实施扶持老区贫困地区建设发展战略举措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赣南中央苏区先行开展老区集中连片开发建设试点,将江西老区的建设发展纳入全国扶持的重点。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理顺我省老区建设的工作职能,在工作机构上为组织实施全省老区的扶贫开发和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实践扶贫宗旨,全面加强扶贫干部队伍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

党的十七大教导全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扶贫开发面对的是最落后的地区和最困难的群体,肩负的使命更加任重道远,要求扶贫干部惟有时刻保持加倍的警醒、扎实的作风和更加务实的工作,才能把党和政府这项涉及改变千百万人贫穷命运的德政实施好、落实好。全省扶贫系统将遵照党的十七大告诫全党的“四个一定”的要求,不断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思想、工作、作风上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事业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1、牢记宗旨,心系扶贫,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要求全省扶贫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以实践扶贫宗旨落实党的宗旨,密切党与贫困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深化对扶贫开发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增强搞好扶贫开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端正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过硬的作风,把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对老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怀落在实处。

2、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健全和完善科学决策的工作制度。要求各级扶贫办总结、部署工作,要做到调查研究先行,不调研不决策,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从制度上规定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必须经常深入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倾心听取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意见,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把握动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3、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组织实施扶贫开发的工作能力。要求全省扶贫系统积极适应扶贫开发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工作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积极主动地思考和研究一些涉及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问题,不断创新机制、探索新路,以对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齐心协力把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

篇5: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解决自身问题、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进团结、提高工作能力,12月19日上午,商务局召开2011民主生活会,商务局秦局长主持会议并带头发言。

这次民主生活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联系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党性修养、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增强宗旨意识、履行职责使命和抓好工作落实等方面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秦局长要求党组成员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分管工作的实际,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局班子成员继续发扬团结合作、求真务实的精神,既要维护好集体领导的权威,又要认真负责、大胆工作,共同为商务局的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局党员干部都能够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畅谈个人认识和体会,深入剖析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达到了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增进团结的目的。

篇6:陈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中共广州市委文件

穗字〔2007〕9号

中共广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党委,市直局以上单位党委(党组):

认真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扎实努力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中发〔2007〕12号)和省委关于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深入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通知如下。

一、深刻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蓝图的大会。大会批准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次大会,对于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履行执政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入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上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举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沿着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二、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首先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特别是原原本本学习好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全面准确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以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要在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的主题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根本立场上真正做到信仰坚定、知行合一、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二是要在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文章由裤子(http:///blog/)收集

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三是要在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四是要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五是要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六是要在深刻领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努力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七是要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使广州继续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列。八是要在深刻领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把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和学习贯彻党章修正案紧密结合起来,深刻认识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对党章作适当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理解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坚定不移地以党的总章程指引和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紧密联系广州实际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紧密联系广州实际,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开创我市经济协调发展、民主法制健全、科教文化发达、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富裕安康的改革发展新局面,把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阶段。

(一)坚持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有新进展,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有新突破,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要有新拓展,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体制改革要有新举措,始终保持城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经济国际化水平要有新提升,增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二)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牢牢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实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岭南文化优良传统,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力度,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四)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建设和谐广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深入地贯穿于增进民生福祉的全部实践,把关注民生、情系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执政使命、政策取向和政绩追求,更加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加强平安广州建设,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

(五)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不断深化固本强基工程;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四、大力抓好宣传动员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各级党委要制定宣传方案,加强组织协调,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宣传工作,使十七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组织十七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基层,面对群众,做好宣讲辅导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和各种宣传文化阵地开展宣传,积极组织、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运用专题、专栏、社论、评论等多种宣传报道形式,大力宣传十七大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大力宣传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大力宣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七大的热烈反响和学习情况,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推动改革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风貌、新实践、新进展、新成效。宣传报道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做到全面准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市属社科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单位要加强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论研究,紧紧围绕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过程中提出的热点问题,紧紧围绕广州推进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列出一批重点选题,组织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解答干部群众提出的问题,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理解十七大精神,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切实加强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安排。各级党委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出发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工作计划,提出具体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抓好落实。要及时了解学习宣传贯彻情况,总结推广经验,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组织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

神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宣传部门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形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浓厚氛围。纪检部门要把报告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党风党纪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源头治腐工作。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作为干部培训和轮训的重要任务,周密安排、认真落实。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企业、农村、机关、学校和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党章修正案,教育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脚踏实地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工作。各级统战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广泛联系各界群众的优势,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会,开展各具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

(二)区分不同层次,加强分类指导。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为重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领导干部要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十七大精神,广大党员和群众要掌握十七大精神的基本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作为中心内容,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联系实际,带头学以致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在认真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加强自学,认真研读,深刻领会,力求多学一点、学深一些,带头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十七大精神。各地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班、培训班、学习班,集中一段时间分期分批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轮训一遍。同时,注意抓好离退休党员、农村党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学习,使学习教育覆盖到各个社会群体。

(三)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各地各部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同我市改革发展实际、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用有所成。在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奋斗目标,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着力解决与十七大精神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坚定自觉地以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当前工作。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要认真对照年初工作安排,尤其要针对当前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能,讲求工作实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再抓紧、落实再落实,确保66条惠民举措逐一落到实处,以造福于民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加大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保障安全生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由市委办公厅牵头,会同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市委。

中共广州市委

二○○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上一篇:食品配送实施方案下一篇:金奖章公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