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24-05-24

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共8篇)

篇1: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防治船舶污染水环境,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指导环境管理与科学治污,促进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订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中国籍船舶和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外国籍船舶(军事船舶除外)营运中产生的含油污水(船舶机器处所油污水和油船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生活污水(包括黑水和灰水)、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和船舶垃圾的污染防治。压舱水、锅炉及废气清洁系统的洗涤水、除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和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之外的其他洗舱水、除船舶垃圾之外的其他固体废物(如核废物)、大气污染物和噪声的污染防治不适用于本技术政策。

(三)本技术政策中含油污水是指船舶营运中产生的含有原油和各种石油产品及其残余物的污水,包括机器处所油污水和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生活污水是指船舶上主要由人员生活产生的污水,分为黑水和灰水两类,其中黑水包括:a)任何形式便器的排出物和其他废物;b)医务室(药房、病房等)的洗手池、洗澡盆,以及这些处所排水孔的排出物;c)装有活的动物处所的排出物;d)混有上述排出物或废物的其他污水。灰水包括来自洗碗水、厨房水槽、淋浴、洗衣、洗澡池和洗手池下水道的排水,不包括来自货物处所的排水。有毒液体物质是指对水环境或者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会对水资源利用造成损害的物质,包括在《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BC规则)的第17或18章的污染物种类列表中标明的,或者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Ⅱ 第6.3条暂时被评定为X类、Y类或Z类物质的任何物质。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是指船舶由于洗舱等活动产生的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船舶垃圾是指产生于船舶正常营运期间,需要连续或定期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各种塑料废弃物、食品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废弃食用油、操作废弃物、货物残留物、动物尸体、废弃渔具和电子垃圾以及废弃物焚烧炉灰渣,《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Ⅰ、Ⅱ、Ⅲ、Ⅳ、Ⅵ所适用的物质除外,也不包括以下活动过程中的鲜鱼(含贝类)及其各部分:a)航行过程中捕获鱼产品(含贝类)的活动;b)将鱼产品(含贝类)安置在船上水产品养殖设施内的活动;c)将捕获的鱼产品(含贝类)从船上水产品养殖设施转移到岸上加工运输的活动。

(四)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船舶营运中产生水污染物的源头预防、船上处理与回用、船上收集与转运、岸上处理与回用等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和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防治船舶水污染及相关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五)船舶水污染防治应遵循预防优先、分类管控、船岸并用、以岸为主、强化监管的综合防治原则。

(六)推进船舶污染防治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船舶垃圾的收集、处理及回用等污染防治设施的专业化配置,推动船舶绿色发展。

(七)逐步建立船舶水污染防治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体系。

二、源头预防

(一)鼓励生产企业开展船舶的绿色生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水污染物的产生。

(二)机器处所油污水、油船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的收集或排放系统应单独设置,各自专用。

(三)燃油、滑油及其他油类装卸管路的甲板接头处,应设置封闭式泄放系统的滴油盘。

(四)燃油沉淀柜、滑油柜和其他日用油柜应设有高液位报警装置,防止溢流。

(五)除经型式认可能够同时处理黑水和灰水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外,黑水与灰水的收集或排放系统应单独设置。

(六)鼓励船舶采用真空便器等节水装置。

(七)剩余寿命较短的老旧船舶因空间限制、难以承受改造成本等因素既不能安装船上污水处理装置,也无法安装收集装置的,应逐步淘汰。

(八)船舶垃圾应实施分类收集、贮存。

(九)清洗货舱、甲板和船舶外表面时,应使用不含有危害海洋环境物质的清洁剂或添加剂。

三、船上处理与回用

(一)一般要求

1.船舶向环境水体排放含油污水、黑水、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船舶垃圾,应满足《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中规定的排放控制要求。船舶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地方政府有更严格要求的,从其规定。

2.船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防污染管理体系或制度的要求,建立船上水污染物处理与回用设备管理程序。

3.船舶营运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货物作业、设备操作和使用,做好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船舶垃圾的处理、排放与回用情况的相关记录,以便备查。

4.船舶应定期对船上水污染物处理与回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含油污水

1.逐步实现内河水域新建造船舶的船舶机器处所油污水全部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其他船舶或位于沿海水域时则应达标排放或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

加快实现内河水域全部油船、沿海水域150总吨以下油船的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全部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沿海水域150总吨及以上油船的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应达标排放或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

2.拟进行达标排放的船舶机器处所油污水的船舶,宜安装符合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并经型式认可的油水分离器,采用重力分离、聚合分离、吸附过滤或膜法过滤等处理技术及其组合工艺。船舶含油污水的排放管路应设置标准排放接头,不应设有任何其他直接舷外排放口。鼓励在装置出水口安装15 ppm舱底水报警装置(油份浓度计),当处理出水含油量不超过15 ppm时方可排出舷外。

3.拟进行达标排放含货油残余物的油污水的150总吨及以上油船,应安装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并经型式认可的排油监控系统。

(三)生活污水

1.船舶可以根据管理要求、运营特点、经济成本等因素对黑水自主选择“船上收集岸上处理”或“船上处理即时排放”的处理方式。

2.船上收集岸上处理的方式适用于短程运营航线以及需较为频繁地停靠港口的船舶。船上处理即时排放的方式适用于吨位较大、载运人数较多、管理水平较高、经济条件较好、运营航线停靠港口间隔较长的船舶。

3.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以及400总吨以下且经核定许可载运15人及以上的船舶黑水,根据安装(含更换)船舶黑水处理装置的时间和排放水域,应达到《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相应排放控制要求。在内河和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内(含)应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或达标排放;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12海里以内(含)海域,应经打碎、消毒并在一定船速和排放速率条件下排放;在12海里以外在一定船速和排放速率条件下排放。严格控制客运船舶向内河排放黑水,推进船舶黑水岸上处理。

4.船舶黑水处理宜采用膜生物反应器、接触氧化法、电解法、膜过滤、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及其组合工艺,减少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耐热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和总氯(总余氯)的排放。

推进新安装(含更换)黑水处理装置的客运船舶,向内河排放黑水时增加高效的脱氮除磷一体化处理工艺,达标排放。

5.应逐步实施灰水管控,船舶灰水处理宜采用模块集成处理装置。

6.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宜具有集成度高、一体化、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稳定等特点。

7.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宜采用污泥产生量少的技术,应将污泥及时排入接收设施或排至适用的船上焚烧炉。

8.应建立有效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作业程序,并对生活污水处理与排放进行详细记录。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不得排放生活污水的水域内,应采取将生活污水收集储存在船上相应装置内并关闭排水阀等控制措施,防止生活污水进入环境水体,并按规定对相关控制措施进行记录。

(四)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

1.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不得向内河水域排放;在沿海水域,应达标排放。根据污水中有毒液体物质类别(《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的第17或18章的污染物种类列表中标明的,或者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Ⅱ 第6.3条以及国际海事组织每年发布的“液体物质的临时分类”(MEPC.2/Circ.XX通函)暂时被评定为X类、Y类或Z类的物质),分别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

2.如不能免除预洗,船舶在离开卸货港前应按规定程序预洗,预洗的洗舱水应排入接收设施。其中,X类物质应预洗至浓度小于或等于0.1%(质量百分比),浓度达到要求后应将舱内剩余的污水继续排入接收设施,直至该舱排空。预洗后,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方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排放。

(五)船舶垃圾

1.船舶垃圾不得向内河水域倾倒。根据船舶垃圾类别和海域范围,分别执行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在任何海域,对于不同类别船舶垃圾的混合垃圾的排放控制,应同时满足所含每一类船舶垃圾的排放控制要求。

2.宜采用液压打包等技术,利用船用垃圾压实机暂时收存船舶垃圾。

3.在距最近陆地大于3海里且小于等于12海里的海域,宜采用双轴破碎等技术,通过污物粉碎机粉碎或磨碎食品废弃物,当粉碎或磨碎后污物最大尺寸≤25mm时排放。

4.船舶应制定船舶垃圾管理计划,设置船舶垃圾告示牌,按要求填写并保存垃圾记录簿。

四、船上收集与转运

(一)对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船舶垃圾实施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时,应在船上设置含油污水贮存舱(柜、容器)、船舶生活污水集污舱和船舶垃圾收集、贮存点。

含油污水贮存舱、船舶生活污水集污舱应防渗防漏,设置高液位报警装置。

船舶垃圾收集和贮存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保持卫生,不发生污染、腐烂和产生恶臭气味。

(二)向接收设施转移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的船舶,应设置相应的标准排放接头。

(三)从事船舶污染物、废弃物接收作业,或者从事装载油类、污染危害性货物船舱清洗作业的单位,应当具备与其运营规模相适应的接收处理能力,并将船舶污染物接收情况按规定报告。

(四)应逐步建立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联单制度。

五、岸上接收与处理

(一)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修造厂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要求,统筹规划建设船舶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转运和处置设施,宜与其他市政设施衔接,集约高效运行。

接收设施包括水上接收设施和岸上接收设施。接收设施应设置标准接收接头。

港口应建设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设施,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在港口建设船舶含油污水处理和回用设施。

加强内河船舶含有毒液体物质的污水的接收和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严格执行排放控制要求,防范环境风险。

(二)港口码头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向环境水体排放水污染物应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证要求。

港口码头建设的污水接收设施或处理设施排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应执行间接排放标准或满足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预处理要求。

(三)岸上处理处置污泥、船舶垃圾,宜送交市政设施处置。

(四)鼓励建设国际公约中要求的其他船舶污染物的接收与处理处置设施。

六、鼓励研发和推广的新技术

(一)鼓励研发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全自动运行维护、出水含油量更低的机器处所油污水处理技术。

(二)鼓励研发船上安装的沉船防油泄漏设备。

(三)鼓励研发处理周期短、占用空间小、无或较少二次污染、运行维护简单,适应船舶运行、处理稳定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技术。如高效膜生物反应器(EMBR)、黑水和灰水一体化处理技术等。

(四)鼓励研发能够高效脱氮除磷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五)鼓励研发可对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排放实施在线监测并能控制排放口开关的技术与设备。

篇2: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医 疗 废 物 污 染 防 治 技 术 政 策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一)为提高医疗废物处置水平,引导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技 术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 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医疗废物的分类、贮存、运输、处理 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污染防治,可作为指导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规 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三)医疗废物的污染防治应建立以城市为核心的医疗废物管 理和处置体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与生 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处置设施统筹规划和建设,实现处置技术的优 化组合及技术与管理相衔接。

(四)医疗废物的污染防治应采用基于全过程风险控制的总体 要求,遵循集中处置、焚烧技术与非焚烧技术相互补充的原则,坚 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处置医疗废物,实现医疗废物无害 化和减量化的技术路线。

— 6 —

二、分类、收集、运输及贮存

(一)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 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 421)对医疗废物进 行分类和包装,并推进医疗废物源头分类与本辖区内医疗废物处置 技术的适用性相衔接。医疗废物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有权拒绝接纳 不符合分类及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

(二)不适宜处理的医疗废物应遵循以下收集包装原则: 1.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应单独收集包装,交由有相关资质 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或原药物生产单位处理处置。

2.可辨识的病理性废物如成形的人体组织、器官和动物尸体等 应单独收集包装,并送往专门的处置机构进行处置。

(三)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应采用周转箱或一次性不易破损 的包装物及专用运输车辆。鼓励采用电子标签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等先进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废物周转、运输过程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四)医疗废物的运输应严格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鼓 励运输距离较远的地区建设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中转暂 存库房,中转暂存库房宜设立在具备暂存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内。运输距离较远的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可按要求就近将医疗废物运送至 中转暂存库房,再统一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五)医疗废物贮存场所的设计、选址、建设、安全防护等应 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HJ ***)的相关要求。

— 7 —

(六)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灾害期间,医疗废物应采用一次 性双层包装物由专人进行收集包装,专车运输,专场贮存,就近快 速处置。

三、处置技术

(一)应综合考虑医疗废物的特性、产生量、热值变化、本地 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水平和社会可接 受程度等因素选择切实可行的工艺和技术路线,合理确定医疗废物 处置设施的规模。

(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选择:

1.医疗废物产生量大于 10 吨/日以上的城市宜优先选用回转窑 焚烧技术。

2.医疗废物产生量在 10 吨/日~5 吨/日的城市宜优先选用自控 好、能实现稳定燃烧的热解焚烧技术,也可采用包括高温蒸汽处理、微波处理和化学处理等非焚烧技术及其组合技术。

3.医疗废物产生量在 5 吨/日以下的城市宜优先选用非焚烧技 术。

(三)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应用:

1.采用焚烧技术应避免含 PVC 和含汞医疗废物进入处置工艺,以减少二 英及汞的排放。

2.采用非焚烧技术应避免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及可辨识的 病理性废物进入处置工艺,以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四)禁止将没有经过消毒处理或消毒处理不合格的医疗废物

— 8 — 噁

混入生活垃圾或其它废物进行填埋处置。

(五)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可根据当地卫生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的要求自行就地处置,且满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相应要求。四、二次污染防治

(一)废气的污染控制

1.采用焚烧技术处置医疗废物的烟气净化系统应具有控制二 噁 英、脱酸、除尘等功能。

a去除酸性气体宜优先选用半干法或干法烟气净化技术。b去除烟尘宜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禁止采用静电除尘器。c控制二 英和重金属宜采用急冷和活性炭吸附组合技术,鼓励

采用选择性催化反应(S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及组合技术去除二 英。

2.采用非焚烧技术处置医疗废物的废气处理装置应具备控制颗 粒物、微生物,重金属和VOCs等功能。

a废气净化装置宜采用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 器,确保有效去除废气中的微生物、VOCs、恶臭、重金属等污染物。

b根据具体技术及排放情况可安装脱臭装置。

3.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应安装废气自动连续监测装置,依据选用 的处置技术设置相应的监测项目。对于无法采用自动连续监测装置 监测的污染物项目,应按照相应的监测管理要求进行测定。

(二)残余物的污染控制

1.采用焚烧技术处置医疗废物产生的飞灰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 9 — 噁

和处置,焚烧残渣可按一般废物进行处置。

2.采用非焚烧技术处置医疗废物产生的残余物可按生活垃圾进 行管理和处置。

(三)废水的污染控制

1.消毒废水、清洗废水、初期雨水及少量处理工艺中排放的废 液等应收集至污水消毒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

2.执行预处理标准时,宜采用一级处理或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 艺;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 工艺。

3.消毒剂应根据技术经济分析选用。

五、资源化

(一)鼓励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过程中对热能的回收利用。

(二)医疗废物的资源化应限于在医疗废物处置系统内循环,严禁资源化的医疗废物进入其他渠道。

六、鼓励研发与推广的新技术

(一)鼓励研发和引进医疗废物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如电子辐照技术、高压臭氧技术等,并促进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 备国产化。

(二)鼓励研发新型尾气净化技术,如耐高温耐腐蚀的在线监 测技术。

(三)鼓励研发和应用新型监测技术,如二 英等污染物的快

速监测技术。

— 10 —

七、运行管理

(一)医疗废物产生、运输和处置单位应建立完备的记录、存 档和报告制度。

(二)医疗废物运输、处置单位应制定应急处置预案,防止危 及公共安全的事故发生。

(三)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定期对处置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不得随意停止运行。由于紧急事故或故障造成设施停运,处置单位 应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对处置设施设置自动上料、卸料装 置,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医疗废物及包装物。

(五)医疗废物产生、运输、处置单位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

八、监督和监测管理

(一)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产生的污 染物排放及处置效果的定期监测。

(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 和日常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监督。

(三)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废物源头分类的监 督和管理,以确保医疗废物的减量化,并与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使 用范围相衔接。

篇3: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硫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提出了防治硫酸工业污染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 包括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研发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文件提出, 合理控制总规模, 提高硫资源自给率;对于硫磺制酸和硫铁矿制酸, 倡导酸肥一体化布局。推行“源头削减、过程控制、余热回收利用、废物资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术路线。

政策鼓励从含二氧化硫的烟气中回收硫资源生产硫酸, 优先利用有色金属冶炼烟气生产硫酸;鼓励采用低含砷量的高品位硫铁矿 (硫精砂) 作为硫铁矿制酸的原料。鼓励采用"两转两吸"硫酸生产工艺, 鼓励采用高效催化剂。鼓励利用废碱液或电石渣处理酸性废水。水循环利用率不宜低于90%。

鼓励研究、开发和推广以下新技术、新材料:性能优良的国产钒催化剂生产技术和装备;高浓度二氧化硫转化技术;高浓度二氧化硫制酸的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废水中砷及重金属污染物先进治理技术;尾气中二氧化硫和硫酸雾治理新技术;砷及重金属废渣治理技术;高效设备及耐用材料。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原则和方法, 包括源头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其他污染物排放控制、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等内容。

《钢铁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钢铁工业污染防治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 包括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噪声污染防治、二次污染防治、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内容。

篇4: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国内铅回收工艺技术概况

经调查,目前我国再生铅企业约有300余家,并涌现出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截至目前,再生铅年产量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6家,年产量1~7万吨的企业有6家。在采用的工艺技术方面,有的企业已拥有先进的富氧底吹鼓风炉炼铅工艺,有的企业已经掌握预处理分选的无污染再生铅新工艺技术,而有的企业则已采用先进的预脱硫—电解沉积全湿法工艺以及新型固相电还原工艺。再生铅行业典型工艺技术有三种类型:

1.火法冶炼工艺生产再生铅

蓄电池的废料大部分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设备有鼓风炉、竖炉、回转炉和反射炉,多数情况是这些设备的两种或三种联合应用。再生铅的新工艺和设备主要有瑞典的布利登公司的卡尔多炉熔炼法,澳大利亚的澳斯墨特和艾萨法。这些工艺都有环境条件好、产能高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已有较广泛工业应用。

2.全湿法工艺生产再生铅

全湿法典型工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固相电解技术,该工艺先将废铅酸蓄电池用分离机分成塑料、隔板、板栅和铅泥四部分。塑料可直接出售;隔板无害化焚烧处理;板栅进行低温熔化并调配其成分,制成六元铅合金锭,用于生产新的铅酸蓄电池;铅泥经处理后涂在阴极板上进行电解,还原出铅,再经熔化、锭铸,供给蓄电池生产厂用。另一种是预脱硫—电解沉积工艺艺,该工艺能实现对铅泥预先脱硫处理,脱硫液再生,然后对脱硫料酸性浸出,用富铅电解液进行电解沉积,得到析出铅,最终熔化得电铅锭,该过程中的贫电解液返回浸出工序。

3.在原生铅冶炼厂生产再生铅

该工艺是能实现废铅酸蓄电池碎料在原生铅冶炼厂与铅精矿混合处理,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典型实例,其主体设备采用富氧底吹熔炼炉,铅膏中的硫直接制酸回收。

以上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相对较为先进的再生铅冶炼方法。但是,从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技术来看,普遍采用常规的反射炉、鼓风炉等熔炼工艺,工艺大部分还停留在原始的火法工艺,小型再生铅厂没有收尘设施,缺少分选处理工艺,环境污染严重。铅的回收率最高仅为85%,其余15%的铅以废渣或废气的形式排入环境。由于废蓄电池中的铅约有50%以上以硫酸铅形式存在,因此在火法冶炼过程中除产生较严重的铅污染外,还存在着很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

二、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过程污染源分析

1.铅还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源分析

废铅酸蓄电池铅还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来自拆解和分离过程含的铅污染

因为废铅酸蓄电池拆解后分离的主要工序是以水力为基础的,因此整个过程比较湿。如在此过程中物质输送措施不当,就可能有潮湿或泥状物质从传送系统中溅出或掉出。另外,这些物质经过干燥后产生的粉末也会象普通的铅尘一样给工厂及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来自浮渣的铅污染

浮渣是在熔炼过程中形成的,其作用是去除不易还原成粗铅的物质。但是.浮渣里仍然含有可回收的铅物质,浮渣在送回到熔炼炉的过程中,其传输过程会产生铅尘。

来自过滤器的铅污染

过滤器是铅还原过程中重要的环保措施,其过滤出的物质中通常会含有约65%的铅。此外,过滤器的使用不当会使过滤器失去功效而降低过滤功能,进而带来的逸散铅尘也是污染的重要来源。另外,因铅还原过程中采用的熔炼炉是个开放系统,熔炉和浇铸系统产生高温烟气含铅量较高,极易为人体吸收。

二氧化硫污染

铅还原过程中以二氧化硫的形式排放的污染物不仅取决于熔炼炉本身,还取决于净化系统拟去除物质的组成,如果所用的熔炼介质成分主要是含钠的化合物,二氧化硫的产生量就会较小,如果采用硬橡胶作为熔炼介质,含硫量在6%~10%之间,将其投入炉内后就会增加二氧化硫的逸出量。

炉渣排放

炉渣是铅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物。一般来说,大约每生产1吨再生铅就会有300~350千克炉渣产生。其产生量取决于还原工序中的特定因素和炉渣的组成(含有钙或钠的浮渣),炉渣中有大约5%左右的含铅化合物(质量比)。因此,应结合炉渣的用途确定相应的贮存方式,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酸雾或碱雾

在铅还原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会产生电化学热能,随着电解溶液温度的升高,会产生酸雾或碱雾。

2.铅精炼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源分析

铅精炼过程中造成环境危害的几个常见的来源:

铅蒸汽:铅精炼过程中,铅被直接送到了高达1 000℃的精炼炉中。此过程会产生铅蒸汽。

二氧化硫:在高温下,硫遇到氧气很容易被氧化,而在去除同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硫,这就增加了二氧化硫的产生量,其逸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浮渣:在精炼过程中去除不需要的金属时会产生浮渣,因为浮渣具有有毒有害特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通常含有一定百分比的铅和其他金属的干粉尘是有危害的,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三、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过程污染控制要求

1.预处理过程污染控制

废铅酸蓄电池的预处理一般包括机械打孔、破碎、分离等几个步骤。机械打孔过程应采取防溅出和液体泄漏措施;破碎过程应保证电池中的铅板、连接器、塑料盒和酸性电解液等成分在后续步骤中易被分离;分离过程可通过筛分、水力分选、过滤等方式使铅的氧化物和硫酸盐从其他的原料中分离出来;分离后的废塑料应进行清洗,清洗至基本不含铅后方可回收利用。

预处理过程应积极推进采用自动破碎分选设备进行,整个预处理过程的目标是要将塑料、铅电极板、含铅物料、废酸液等分离,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后续处理;对于隔板、废硫酸电解液等废物应分类计量且对各自的去向有明确的记录;废铅酸蓄电池中的废酸液应收集处理,不得将其排入下水道或排入环境中。

2.铅回收过程污染控制

经预处理后的含有金属铅、铅氧化物、铅的硫酸盐以及其他金属(如钙、铜、银、锑、砷及锡等)物质的电池碎片可采取火法冶金法或湿法冶金法把金属铅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铅回收过程应采用技术装备先进、设备产能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环境保护好的先进工艺,应禁止采用设备单产能低、处理能力小、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落后工艺。

火法冶金法一般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先预脱硫后高温冶炼还原铅;另一种方法为直接熔炼还原回收铅,同时进行硫的回收处理工艺。其中第一种方法的预脱硫过程可通过与碳酸铵或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或三氧化二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等反应来脱硫,脱硫产生的硫酸钠溶液可进一步纯化生产高纯度的盐。第二种方法的冶炼过程可对含二氧化硫的烟气进行收集制酸,其尾气应经净化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上述两种方法在设备上可采用回转窑、鼓风炉、电炉、旋转窑、反射炉(不含直接燃煤的反射炉)等,该过程应严格控制熔炼介质和还原介质的加入数量,以保征去除电池碎片中所有的硫和其他杂质以及还原所有的铅氧化物。另外,整个冶炼过程应在密闭负压条件下进行,以免有害气体和粉尘逸出,收集的气体应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湿法冶金一般包括两种工艺方法,一种是预脱硫—电解沉积工艺,另一种是固相电还原铅工艺。其中,采用预脱硫—电解沉积工艺的,在浸出前应采用碳酸铵或碱金属碳酸盐等脱硫剂把铅膏中的硫酸铅脱硫和二氧化铅还原,转化为易溶的铅化合物;脱硫料可采用硅氟酸或硼氟酸电解液浸出得到电解液,电解液应进行电解沉积进而得到产品电铅,贫电解液返回浸出,然后将脱硫液蒸发回收副产品。采用固相电解还原铅工艺的,可采用氢氧化钠作为电解液,采用不锈钢板作为阴、阳电极板,但阴极板两面附设不锈钢隔板,经过氢氧化钠浆化的铅膏填装于阴极板两面的框架中,电解时铅膏中的固相铅化物质从阴极表面获得电子而直接还原为金属铅。另外,整个工艺过程应在封闭式构筑物内进行,排出气体须进行除湿净化,达标后排放。

3.末端污染控制及环境监测

大气污染控制方面,对于铅回收厂的所有工序排放出来的粉尘可根据污染控制要求,采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陶瓷过滤器或湿式除尘器。收集好的粉尘可以直接返回铅回收生产系统;对于二氧化硫的消除,可采用干式、半干式、半湿和湿式等方法。

对于酸性电解液和溢出液,其污染控制若采用中和处理,应达到中和渣无害化,铅回收厂应建有污水处理站,用以处理流出回收厂的污水、雨水、废铅酸蓄电池仓库储存时的溢出液等,未经处理的电解液严禁直接排放。

对于残渣污染控制,资源再生厂产生的冶炼残渣、废气净化灰渣、废水处理污泥、分选残余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可送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处置,禁止将资源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等任意堆放或填埋。

另外,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再生装置除应设置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控制系统外,还应配置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装置。

铅回收厂运行过程中主要监测对象包括污水、大气、土壤和植物、健康检查等。污水监测应对经污水处理站处理的出水进行监测,监测指标至少包括pH、含硫量和有代表性的重金属物质。新建厂应安装连续监测设备,对铅粉尘、硫酸雾等进行在线监测,应对资源再生厂周围进行环境监测。

四、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相关政策和管理要求

我国在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已经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2003年,原国家环保局颁发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政策适用于废电池的分类、收集、运输、综合利用、贮存和处理处置等全过程污染防治的技术选择,并指导相应设施的规划、立项、选址、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引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相关内容包括其中; 2006年,国家标准《铅及铅合金废料》颁布,为该行业原料的分类提供了技术支持;2007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对再生铅产业发展从企业布局及规模和外部条件要求、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监督管理等方面均做了较为明确的规范,基本上符合指导和规范再生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009年,《清洁生产标准 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颁布实施,该标准将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清洁生产指标分为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同年,《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和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颁布实施,该技术规范规定了废铅酸蓄电池蔷收集、贮存、运输和资源再生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要求,以及资源再生厂运行管理要求,适用于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运输、处理等资源再生利用全过程的污染控制,并可用于指导资源再生企业建厂选址、工程建设以及建成后的污染控制管理工作。另外,《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获得颁布实施,该标准对再生铅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规范,并具有强制性。

上述相关规定及标准反映了我国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业的相关环境管理手段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随着我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国家也必将在优化涉重金属产业结构、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等等方面取得更为深入的进展,为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奠定坚实基础。在该过程中,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的污染防治相关稽核和管理水平也将得到逐步升级。

铅再生冶炼是一个重污染的行业,如果不能提高科技含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从生产的源头减少污染,就很难切实解决再生铅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还要建立在良性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因此,从国家层次,还应不断建立和完善全过程管理体系,建立基于风险和全过程管理的废铅酸蓄电池管理体系,推进最佳可行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的建立和完善。

篇5: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技术政策的制定背景

(一)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现状 1.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畜禽养殖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连续20 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1983 年至2006 年的20 年间,肉类从1402 万吨/年增长到8051万吨/年,增长了4.7 倍;禽蛋的产量从332 万吨/年,增长到2946万吨/年,增长了7.8 倍;奶类的产量从不足300 万吨/年,增长到3303 万吨/年,增长了近10 倍。我国畜牧业的构成主要是猪的饲养业(占50%),其次是家禽饲养业(占30%),牲畜(牛、羊饲养业和奶业)则约占20%。2006 年,我国畜牧业的收入已经占据了全部农业总收入的31.4%,但距离发达国家的肉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80%的产业结构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由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业的时间比较短,总体上讲,污染物收集处理、粪便资源化装备水平较差。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畜禽养 殖都采取扶植态度,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是对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没有把畜禽污染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内容,也没有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作为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些造成了我国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十分惊人。据环境保护部统计,畜禽粪污的有机污染负荷(COD)早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早在十年以前(1999 年),我国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达到了19 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 倍;仅污水中COD 一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就高达7118 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排放的总和,是全国污水排放的COD总量的5.3 倍。而这一数字到了2005 年,全国的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跃升到了25 亿吨;到了2006 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高达27.5 亿吨,折合COD 总量约为1 亿吨,是目前全国污水排放的COD总量的7.3 倍。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 的流失量分别为797.31 万吨、580.87 万吨、155.88 万吨、46.76 万吨和407.14万吨。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COD、BOD、总氮、总磷总量分别为647 万吨、600 万吨、87 万吨、34.5 万吨。实际上,大部分高浓度的畜禽养殖粪便随同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了非常广泛的面源污染,导致我国绝大部分水体环境的水质不断恶化,湖泊水库的富营养现象非常普遍,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受到严重威胁。3.我国畜禽养殖的经营模式概况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畜禽养殖小区和分散型畜禽养殖户。分散型畜禽养殖户又分为畜禽散养密集区和畜禽散养户两种情况。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规模化畜禽养殖厂一般指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型畜禽养殖生产企业。据统计,我国规模化、万头(只)以上禽畜养殖场达8 万多个,每年排放的粪便及粪水等总量就超过20 亿吨,再加上集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冲洗水和私宰乱屠的污水等10 亿吨左右,预计到2010 年,粪便排放量将达45 亿吨,畜禽粪便中含有机氮、磷量分别为1597 万吨和363 万吨,相当于我国同期化肥使用量的78.9%和57.4%。

(2)畜禽养殖小区

畜禽养殖小区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又称养殖园区或养殖单元,是在专业户养殖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农户屋边饲养的畜禽按村落或地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畜禽舍,实行分户或联户的养殖方式。畜禽养殖小区是现阶段畜禽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畜禽分散式饲养向规模化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据统计,全国各类养殖小区已突破6 万个。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主产区,也是养殖小区发展较快的地区。2005 年,山东省各类饲养小区已迅速发展到近2 万个,全省肉鸡标准化饲养比重达70%,生猪达50%以上;河南省各类养殖小区 也达3295 个,发展养殖小区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分散型畜禽养殖户

分散型畜禽养殖户是我国最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由农户自家经营,成本小、经营灵活,养殖份额仍然在全国畜禽养殖中占据较大比重。

(二)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发展现状与问题

畜禽养殖生产排放的污染物与各养殖单元的养殖方式、养殖规模以及其生产工艺、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条件等均有很大关系,这些差别集中体现在养殖经营模式上。

1.规模化畜禽养殖厂

建设大型、集中式畜禽养殖厂,走规模化养殖道路是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由于集中式经营生产模式,在粪便资源化效率、污染防治方面都明显好于分散养殖,而且规模化养殖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也更易于实行各种治理技术的更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的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但在一些具体的技术层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粪便收集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清粪工艺主要有水冲式、水泡粪和干清粪三种形式。水冲粪和水泡粪都是耗水量大的工艺,排 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粪便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进入到废水中,给废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相对而言,干清粪是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粪便收集方式仍以水冲式为主,干清粪方式普及率不高。

(2)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资源化方式主要有:利用厌氧反应池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对粪便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两种方式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但某些地区由于养殖场周围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耗沼液、沼渣、有机肥或沼气得不到充分的使用,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使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形成二次污染。

(3)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我国畜禽养殖场对污染治理方面重视不够,很多养殖场将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对环境的面源污染。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厌氧、兼氧两段生物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技术普及使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养殖场废物污染问题。

2.畜禽养殖小区

养殖小区的模式特点决定了它在解决人居环境、疫病防控、生产效率提高等问题上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标准化养殖小区管理规范、流程合理,饲养的畜禽质量较高且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养殖小区推行的时间还不长,现有畜 禽养殖小区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养殖小区管理混乱,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密相连,这为疫情传播创造了机会和可能。从污染防治技术角度说,养殖小区明显落后于规模化养殖场,很多小区中还沿用着传统分散养殖技术,清粪方式大多没有集中清理设备;资源化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小区都建有集中厌氧沼气池,但沼渣、沼液利用率不高,直接堆放到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污染防治设备严重缺乏,没有对养殖废水、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

3.分散型畜禽养殖户

基于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的基本国情,分散型养殖模式仍会长期存在,并在畜禽养殖业中占相当比重。在国家对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大力扶持推动下,小型沼气设备进入了很多农户的家中,这为解决农村能源、畜禽粪便资源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单户使用,沼气设备小(多为8-12m3 沼气罐),很难满足养殖粪便处理需求。在堆肥利用方面,由于鸡粪有机质含量高,生成有机肥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所以鸡粪多能被企业集中收购利用。而其他农家肥施肥效率远低于化肥,农户自家堆肥,自己使用热情不高。对于未利用的沼液、沼渣、畜禽粪便大多随意堆放造成面源污染。

(三)制定技术政策的基本考量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颁布意在引导排污企业和用户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和适宜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和措施,避免 企业和用户在实施污染防治时走弯路。对于规模化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引导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的方向,使技术开发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对于集约化程度不高的养殖小区或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促进其技术更新,抛弃传统分散养殖的简单技术,采用先进的集约化污染治理技术,达到污染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效果。

二、技术政策条文释义

本技术政策分为9 章,共计61 项条款。1.关于总则

1.1 阐明了编制技术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法律依据。1.2 明确了技术政策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1.3 阐明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要求。

1.4 提出了6 条污染防治技术原则,基本显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执行的技术路线:

(1)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对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要求;(2)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应优先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3)提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污染防治,并给予分类指导,采取多种不同的污染治理模式;

(4)坚持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以此保障末端达标排放;(5)强调还田利用应就地消纳,散养户应实行“种养平衡”,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6)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搞好设施运营管理。1.5 提出了四个结合,以此作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指导思想。

1.6 明确了本技术政策的执行者的责任。2.关于污染物收集与清洁生产模式

2.1 明确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方针——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2.2 和2.3 提出了逐步发展干清粪的清洁生产方式,为后续的畜禽养殖废水的减少和高效、低成本的处理,以及畜禽粪便的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2.4 提出了在畜禽养殖圈舍投加垫料,垫料可以吸收畜禽尿液和粪污,粪便与垫料的混合物,也有利于好氧堆肥运行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5 推荐了一项先进技术——生物发酵舍畜禽养殖零排放技术。该项技术将益生菌拌入垫料和饲料,将垫料层作为一个生物处理反应床,随时将畜禽粪便尿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清理和更换垫料层,废弃物去好氧堆肥。养殖过程中,不清粪、没有臭味,不冲洗圈舍、不排放污水。最为重要的是,使用该技术的畜禽养殖年末存栏数已达到2000 万头,生物垫料的销售量已经达到2000 万立方米。因此,这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技术。2.6 提出了畜禽粪污的运输、贮存的技术要求。3.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2008 年,我国的畜禽粪便排放量高达27 亿吨,对我国的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畜禽粪便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值得利用的氮磷资源——有机肥。因此,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定位在“无害化处理与有机肥利用并重”。但是,由于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落后,大多数的畜禽养殖场不具备规范化进行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能力,有机肥的利用尚停留在生产土肥的落后状态,多数沼气池和厌氧发酵处理装臵,产生的沼气、沼渣和沼液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反而形成较为严重的潜在的二次环境污染。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发展现状,必须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和相应的技术,去应对各种不同的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力求在不同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污染防治目标。因此,3.1 强调了这一观点,明确了应择优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技术政策针对一些不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

害化处理能力,更不具备生产高品质商品有机肥的情况,提出了“鼓励发展大规模、专业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厂(商品有机肥制造厂)”的观点。3.2 和3.3 体现了这一内容。建立集中式畜禽废弃物处理场,接受畜禽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的委托处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为无害化地处理畜 禽废弃物提供了保障;采取“高温好氧堆肥工艺”,集中式处理场为规模化的制造高品质的有机复合肥和肥料的市场销售提供了可能;采取“厌氧发酵——固形物好氧堆肥工艺”,可以规模化地将处理畜禽废弃物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有效利用。技术政策在3.3-3.8 中对此作出了规定。

与大型专业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厂相比,一般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不具备与之相同的能力和手段,处理畜禽废弃物制取的土肥只能就近还田利用,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难以完全有效利用。针对一般畜禽养殖场的生产情况和污染治理情况,本技术政策确定此类畜禽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处理技术路线应紧密结合还田利用,其周边应有足够的可消纳肥料和沼气、沼液、沼渣的农田。技术政策在3.9-3.10 中对此作出了规定。技术政策在3.11-3.13 中对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废弃物的处理作出了规定,对处理畜禽废弃物使用的技术和利用方式提出了适当的要求。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臵技术,考虑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技术政策基本确定了生态养殖与简易处理的技术使用原则,规定了厌氧消化、传统堆沤、传统自然堆积发酵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4.关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政策对畜禽养殖场的排水体制进行了明确规定,4.1 规定了实行场区的雨污分流制,以防止雨水的混入引发周边环境污染。在4.2,技术政策规定了水污染控制的环境要 求;4.3 规定了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因子;4.4 提出了畜禽养殖污水应实行“就地、分质”处理的技术路线:所谓就地,是希望养殖污水在场内范围内实行处理,以防止长距离管线修建和疫病的传播;所谓分质,是要求应根据污水的水质,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此外,技术政策从发展循环经济角度,将污水的回用要求提出于4.8 条。畜禽养殖污水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圈舍的冲洗水和 冲粪水。畜禽养殖污水如果混入大量畜禽粪便,将使污水的有机污染负荷和有机氮负荷过高,使处理难度、处理流程、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成倍增加,且较难做到达标排放。如果畜禽养殖贯彻干式清粪,或污水采取固液分离的预处理,污水中的COD 负荷、BOD 负荷和有机氮负荷大为降低,废水由于可生化性良好,污水的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则达标的把握性增强,经济性能上升。对于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目标污染物是碳源有机物和氮源有机物,还有磷。基本的技术路线应该是:厌氧发酵——好氧/沉淀——杀菌消毒。其中,好氧沉淀的处理,应该是具有较强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此类工艺,我国已经拥有许多实用技术,也积累了大量工程经验。技术政策的4.5、4.6 和4.7 等条款,对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的污水处理技术选用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对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技术政策另作出了规定,推荐了适合农村畜禽散养小股污水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厌氧消化、稳定塘、土地渗滤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工艺选 择(见4.9 条)。

5.关于畜禽养殖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畜禽养殖形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恶臭的污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针对我国畜禽养殖的实际情况,本技术政策给予了不同的技术指导。

(1)在远离城镇及乡村居住区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畜禽散养密集区,以及地处乡村的畜禽散养户,在对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主要应采取布局调整、建立绿化隔离带等生态措施或加强圈舍通风、严格废弃物管理等措施来防治畜禽养殖恶臭对空气的环境污染。为此,技术政策的5.1、5.2 和5.3 条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2)对于大型集中式处理厂和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则应加强恶臭的空气污染防治。如5.4 规定了适宜选用的工艺技术和恶臭气体收集的要求;5.5 明确了恶臭气体污染控制要求。

6.关于畜禽养殖二次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的二次污染防治重点是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物形成的潜在环境污染,包括:无法尽产尽用的低品质土肥,过量施肥带来的农田土壤污染和可能形成的面源环境污染,厌氧发酵产生的无法全部有效利用的沼气、沼液、沼渣等排放的污染等。技术政策对上述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为此进行了必要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实施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必须妥善选择处理技术,防止二次环境污染的产生。为此,6.1、6.2、6.3 针对还田 利用提出了二次污染防治要求。畜禽养殖业是一特殊行业,卫生防疫是至关重要之事。6.4 针对病亡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提出了有关技术要求。对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无害化处臵也在6.6 中一并提出了技术要求。

7.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技术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应该奉行的技术原则。

8.关于国家鼓励开发的新技术

技术政策应对国家鼓励开发的污染防治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出技术发展方向。

9.关于术语

对重要术语的含义进行规定,是必要的。

三、贯彻、执行技术政策需要配套的管理政策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已经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技术层面考虑,目前已有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基本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但要在不同类型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中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还受到经济成本、传统习惯和知识水平等社会要素的制约。因此,解决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仍需要相关配套管理政策的支持: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方面,可执行的法规只有原国 家环保总局于2001 年5 月8 日公布实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而《办法》的管理目标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即指常年存栏量500 头以上的猪、3 万羽以上的鸡和100 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在此规模以下的小型养殖或放养养殖不在《办法》管理范围之内。且《办法》规定违反相关规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 元以上3 万元以下罚款的权利,法律威慑力明显不足。农村小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涉及范围广,虽然个体养殖量少,但总体数量却不可忽视,大部分地区小型养殖场数量总和远远超过规模化养殖场,且大部分未治理或未彻底有效治理,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广大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这些小型畜禽养殖户是一个较为特殊群体,非个体工商户,也不具有法人资格,是国家法规上的盲点或空白点。因此,必须尽快调整、修改、制定出台顺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项法规,并提高可操作性。

2.做好畜禽养殖规划,合理安排养殖布局。科学的养殖规划是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实施的前提,合理的养殖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养殖的环境风险,提高污染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将大量分散小型畜禽养殖场集中,整合资源和能力,形成合力,集中治污。而从目前我国的现状看,一方面,养殖规划缺乏科学性,所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缺乏科学依据,很难做到从源头控制污染;另一方面,养殖管理的职权分散在农业、卫生、环保等部门,职责分工也不明确,所指定的养殖规划实施主体不明确,难以实施。因此,必须尽快出台养殖规划制定的技术规范,并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划的实施主体。

篇6: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

(环发[2010]150号 2010-12-30实施)

2010-12-30

一、总则

(一)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降低电解锰行业资源、能源消耗,削减污染物排放强度,加强污染防治,促进电解锰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订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电解锰生产企业的规划、环评以及污染防治和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管理。本技术政策所指电解锰为电解金属锰。

(三)鼓励电解锰行业集约化发展和规模化污染综合防治,电解锰行业发展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上大压小,控制总规模;新(改、扩)建电解锰项目应采用国家推荐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

(四)电解锰行业对以下污染物进行重点防治:铬、硒、锰、氨氮、酸雾、工业粉尘、锰渣、阳极泥、硫化渣和铬渣。

(五)电解锰企业应采用原辅料源头控污、主要工艺环节过程减排、锰渣、废水末端循环和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清洁生产技术,推行以节能减排为核心,以污染预防为重点,以工艺清洁化、设备密闭化、操作机械化、计量精准化、水循环利用和水平衡等为特征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路线。

二、原辅料选择与污染防治技术

(一)鼓励使用高品位锰矿,逐步减少吨电解锰产品锰渣排放量。

(二)选用总锰含量低于18%的贫锰矿作为电解锰生产原料时,一般应采用浮选或磁选等富集预处理技术。

(三)2013年之前,吨电解锰二氧化硒用量不高于1.2千克,2013年起,全行业逐步实现无钝化或无铬钝化、无硒电解。

三、生产过程污染控制技术

(一)磨粉工序应选用封闭负压粉碎技术和密闭输送系统,严格控制粉尘污染。

(二)化合工序须配备酸雾吸收装置,防止酸雾排放。鼓励采用空气、双氧水等清洁环保型氧化剂。

(三)一次压滤工序应选用二段酸浸洗涤压滤等高效固液分离工艺技术,实现锰渣中可溶性锰含量低于2%,锰渣二次压榨含水率低于25%,淘汰不能达到上述目标的压滤技术。

(四)电解工序应优先选用低硒、无硒电解技术;鼓励采用无钝化和无铬钝化技术,加快淘汰重铬酸盐钝化技术。

电解工序宜采用阴极板出槽-钝化-清洗-烘干-剥离-洗板-抛光-入槽等流程的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电解工艺废水循环利用,淘汰传统的人工出槽和钝化方法。

(五)节能节水技术

1.新建和改建企业应选用节能型电解槽、阳极液断流器等节能节电

技术和设备,2013年之前,吨含硒电解锰直流电耗不应高于5800千瓦•时,吨无硒电解锰直流电耗不应高于7200千瓦•时;2013年起,吨无硒电解锰直流电耗不应高于6800千瓦•时。

2.电解锰企业应在各用水节点安装计量装置,加强对用水量的监控,吨电解锰新水用量不应高于3吨。

四、废水、废渣末端循环及处理处置技术

(一)2013年之前,生产企业应逐步淘汰以铁屑还原法和石灰中和法为主的废水处理工艺,对含铬、锰离子的废水宜采用离子交换法等先进技术处理,实现铬、锰资源化循环利用。

(二)锰渣应综合利用,鼓励以锰渣为原料生产建材原料和制品,鼓励研发规模化利用锰渣制备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

(三)在条件适宜地区,应采用先进技术提取和回收硫化渣中钴、镍等有价金属。

(四)2013年之前,生产企业应加装脱除氨氮的废水深度处理装置,鼓励采用氨氮循环利用技术。

五、二次污染防治

(一)锰渣的处理处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锰渣库的建设和管理,防止锰渣渗滤液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二)加强铬渣的安全处置和二次污染防治。厂区内铬渣的暂存及转运应符合国家有关危废处置的相关规定,应定期交有处理资质的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与一般固废一起堆存。

(三)严格预防和控制锰矿选矿、阳极泥利用、锰渣堆放、铬渣堆

放以及资源化利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四)加强废水、锰渣中硒、锰等有害物质浸出、流失所导致的二次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评估。

六、鼓励研发与推广的新技术

(一)加快研发和推广无硒电解、无铬钝化和无钝化生产技术。

(二)加快研发和推广提高电解效率的节能新技术。

(三)加快研发以低品位二氧化锰矿为原料的还原工艺技术及设备。

(四)鼓励研发高附加值锰系产品,延长电解锰产业链。

(五)鼓励研发离子交换法等回收及循环利用废水中铬、锰离子的先进技术,以及回收利用氨氮的先进技术。

(六)鼓励研发电解锰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捕获、封存、回收再利用技术,实现全行业低碳生产。

七、运行管理

(一)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安装总锰、悬浮物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以及pH值的在线监测装置,在车间或处理设施排放口安装六价铬的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污染监控系统联网。

(二)企业应建立电解锰生产装置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及检修规程和台账等日常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建设硫酸、液氨、电解液、阳极液的事故应急处理设施,包括事故围堰、应急池、双阀门控制设施等。液氨储罐安置应符合国家危险化学品的有关规定。

(三)企业应加强厂区环境综合整治,厂区的车间地面采取防渗、防漏和防腐措施;优化企业内部管网布局,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和

管网防渗、防漏,在生产过程中严控跑、冒、滴、漏现象和无组织排放行为。

(四)企业应加强电解锰生产噪声环境管理,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五)鼓励企业委托第三方进行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

八、监督管理

(一)应重点加强对企业的磨粉、化合、压滤及废水处理等工序的日常监测、控制与管理,严防无组织排放及偷、漏排行为发生。加强电解锰厂、锰渣库(场)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监控。

(二)应加强对电解锰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三)应对申请关闭的电解锰厂区和退役的锰渣库(场)及其周边进行环境评估。对已退役闭库的锰渣库(场)进行定期跟踪监测,督促企业恢复生态。

篇7: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 2013年 第31号 2013-05-24实施)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用。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VOCs物料和含VOCs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VOCs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VOCs污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VOCs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VOCs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VOCs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VOCs的替代产品或低VOCs含量的产品。

(五)通过积极开展VOCs摸底调查、制修订重点行业VOCs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VOCs监测和治理、推广使用环境标志产品等措施,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VOCs污染防治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VOCs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

(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

2.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VOCs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

3.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VOCs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七)在煤炭加工与转化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并重点识别、排查工艺装置和管线组件中VOCs泄漏的易发位置,制定预防VOCs泄漏和处置紧急事件的措施。

(八)在油类(燃油、溶剂)的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宜配备相应的油气收集系统,储油库、加油站宜配备相应的油气回收系统;

2.油类(燃油、溶剂等)储罐宜采用高效密封的内(外)浮顶罐,当采用固定顶罐时,通过密闭排气系统将含VOCs气体输送至回收设备;

3.油类(燃油、溶剂等)运载工具(汽车油罐车、铁路油槽车、油轮等)在装载过程中排放的VOCs密闭收集输送至回收设备,也可返回储罐或送入气体管网。

(九)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鼓励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水基型、无有机溶剂型、低有机溶剂型的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等的生产和销售;

2.鼓励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分类收集后处理。

(十)在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鼓励使用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

2.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应尽量避免无VOCs净化、回收措施的露天喷涂作业;

3.在印刷工艺中推广使用水性油墨,印铁制罐行业鼓励使用紫外光固化(UV)油墨,书刊印刷行业鼓励使用预涂膜技术;

4.鼓励在人造板、制鞋、皮革制品、包装材料等粘合过程中使用水基型、热熔型等环保型胶粘剂,在复合膜的生产中推广无溶剂复合及共挤出复合技术;

5.淘汰以三氟三氯乙烷、甲基氯仿和四氯化碳为清洗剂或溶剂的生产工艺。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宜密闭收集,有回收价值的废溶剂经处理后回用,其他废溶剂应妥善处置;

6.含VOCs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废气收集措施,提高废气收集效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与逸散,并对收集后的废气进行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

(十一)建筑装饰装修、服装干洗、餐饮油烟等生活源的VOCs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

1.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推广使用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建筑涂料、低有机溶剂型木器漆和胶粘剂,逐步减少有机溶剂型涂料的使用;

2.在服装干洗行业应淘汰开启式干洗机的生产和使用,推广使用配备压缩机制冷溶剂回收系统的封闭式干洗机,鼓励使用配备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干洗机;

3.在餐饮服务行业鼓励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倡导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方式。

三、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

(十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鼓励VOCs的回收利用,并优先鼓励在生产系统内回用。

(十三)对于含高浓度VOCs的废气,宜优先采用冷凝回收、吸附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利用,并辅助以其他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

(十四)对于含中等浓度VOCs的废气,可采用吸附技术回收有机溶剂,或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当采用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技术进行净化时,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十五)对于含低浓度VOCs的废气,有回收价值时可采用吸附技术、吸收技术对有机溶剂回收后达标排放;不宜回收时,可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生物技术、吸收技术、等离子体技术或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等净化后达标排放。

(十六)含有有机卤素成分VOCs的废气,宜采用非焚烧技术处理。

(十七)恶臭气体污染源可采用生物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吸附技术、吸收技术、紫外光高级氧化技术或组合技术等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恶臭气体除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外,还应采取高空排放等措施,避免产生扰民问题。

(十八)在餐饮服务业推广使用具有油雾回收功能的油烟抽排装置,并根据规模、场地和气候条件等采用高效油烟与VOCs净化装置净化后达标排放。

(十九)严格控制VOC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于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氯等无机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冷凝、生物等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机物废水,应处理后达标排放。

(二十)对于不能再生的过滤材料、吸附剂及催化剂等净化材料,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处置。

四、鼓励研发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

鼓励以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

(二十一)工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减少VOCs形成和挥发的清洁生产技术。

(二十二)旋转式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高效蓄热式催化燃烧技术(RCO)和蓄热式热力燃烧技术(RTO)、氮气循环脱附吸附回收技术、高效水基强化吸收技术,以及其他针对特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等。

(二十三)高效吸附材料(如特种用途活性炭、高强度活性炭纤维、改性疏水分子筛和硅胶等)、催化材料(如广谱性VOCs氧化催化剂等)、高效生物填料和吸收剂等。

(二十四)挥发性有机物回收及综合利用设备。

五、运行与监测

(二十五)鼓励企业自行开展VOCs监测,并及时主动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监测结果。

(二十六)企业应建立健全VOCs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规程和台帐等日常管理制度,并根据工艺要求定期对各类设备、电气、自控仪表等进行检修维护,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

篇8: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防治污染, 保护和改善环境, 促进水泥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 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 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 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相关工作中参照采用。本技术政策提出了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原则和方法, 包括源头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协同处置固体废物、其他污染物排放控制、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等内容。

(三) 本技术政策所称的水泥工业是指开采水泥原料和水泥生产的过程。

(四)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宜采取源头控制与污染治理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工艺运行的稳定性和污染控制的有效性,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五)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遵循的原则:

1.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淘汰能效低、排放强度高的落后工艺, 削减区域污染物排放量;

2.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配套完善污染治理设施, 加强运行管理, 实现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有效利用石灰石、粘土、煤炭、电力等资源和能源, 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余热等进行回收利用;

4.水泥生产设施运行过程中应确保环境安全。

(六) 水泥工业污染防治目标:到2015年水泥工业重点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NOx排放量控制在150万吨以下, 颗粒物排放量 (含无组织排放量) 控制在200万吨以下;到2020年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控制, 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源头控制

(七) 按照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区域布局要求, 开展水泥工业项目建设。对新、改、扩建项目所在地区的高污染落后产能实施等量或超量淘汰, 削减区域污染物排放量。

(八) 水泥工业企业的建设选址应与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协调一致, 并处理好与保护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和实现环境功能区要求的关系。

(九) 水泥矿山开采需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的相关要求。宜合理规划、有序利用石灰石、粘土等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新建水泥生产线应自备水泥矿山。

(十) 选择和控制水泥生产的原 (燃) 料品质, 如合理的硫碱比、较低的N、Cl、F、重金属含量等, 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可合理利用低品位原料、可替代燃料和工业固体废物等生产水泥。淘汰使用萤石等含氟矿化剂。

(十一) 提高水泥制造工艺与技术装备水平, 应用新型干法窑外预分解技术、低氮燃烧技术、节能粉磨技术、原 (燃) 料预均化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技术等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实现污染物源头削减。

(十二) 采用新型干法工艺生产水泥, 淘汰能效低、环境污染程度高的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等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装备。

(十三) 安装工艺自动控制系统, 通过对生料及固体燃料给料、熟料烧成等工艺参数进行准确测 (计) 量与快速调整, 实现水泥生产的均衡稳定, 减少工艺波动造成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

(十四) 建立企业能效管理系统。采用节能粉磨设备、变频调速风机和其他高效用电设备, 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优化余热利用技术, 水泥窑热烟气应优先用于物料烘干, 剩余热量可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生产蒸汽或用于发电。

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十五) 水泥窑窑头、窑尾烟气经余热利用或降温调质后, 输送至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或电袋复合除尘器处理, 使排放烟气中颗粒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其他通风生产设备和扬尘点采用袋式除尘器。

(十六) 加强对除尘设备的设计与运行控制, 提高设备运行率。袋式除尘器应控制适宜的烟气温度, 防止烧袋或结露;采取单元滤室设计, 具备发现故障或破袋时及时在线修复的功能。静电除尘器应与工艺自动控制系统联动, 采取可靠措施保证与水泥窑同步运行。

(十七) 逸散粉尘的设备和作业场所均应采取控制措施,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宜优先采用密闭、覆盖或负压操作的方法, 防止粉尘逸出, 或负压收集含尘气体净化处理后排放。通过合理工艺布置、厂内密闭输送、路面硬化、清扫洒水等措施减少道路交通扬尘。提高水泥散装比例, 减少水泥包装及使用环节的粉尘排放。

(十八) 根据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加强水泥窑NOx排放控制, 在低氮燃烧技术 (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燃料替代等) 的基础上, 选择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 (SN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SCR) 或SNCR-SCR复合技术。新建水泥窑鼓励采用SCR技术、SNCR-SCR复合技术。严格控制氨逃逸, 加强液氨等还原剂的安全管理。

(十九) 针对SO2、氟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较高的水泥窑, 宜采取湿法洗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措施和采取窑磨一体化运行方式, 实现达标排放。

四、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处置固体废物

(二十) 在确保污染物排放和其他环境保护事项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并保障水泥产品使用中的环境安全前提下, 可合理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处置工业废物、生活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及受污染土壤。

(二十一) 利用水泥生产设施处置固体废弃物, 应根据废物性质,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采取相关措施, 并做好污染物监测工作, 防范环境风险。

五、其他污染物排放控制

(二十二) 水泥生产中的设备冷却水、冲洗水等, 可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

(二十三) 鼓励采用低噪声设备, 并对设备或生产车间采取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措施, 降低噪声排放。宜通过合理的生产布局、建 (构) 筑物阻隔、绿化等方法减少对外界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

(二十四) 对水泥生产中的废矿石、窑灰、废旧耐火砖、废包装袋、废滤袋等进行分类收集处理。除尘系统收集的粉尘应回收利用。不宜使用铬镁砖作为水泥窑的耐火材料, 废旧耐火砖需妥善处理, 防止受到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侵蚀。

六、鼓励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材料

(二十五) 研究开发高效低阻低排放的新型熟料烧成技术、高效节能粉磨技术与装备、高性能低氮燃烧器。

(二十六) 研究开发可减少石灰石用量和降低烧成热耗的低CO2排放技术, 以及CO2回收利用技术。

(二十七) 研究开发水泥生产设施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技术、二次污染控制技术。

(二十八) 研究开发适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窑的高效烟气脱硝技术, 如高尘SCR技术、SNCR-SCR复合技术等;研究开发高性能催化剂, 以及失效催化剂再生与安全处置技术。

(二十九) 研究开发高性能过滤材料、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材料。

(三十) 研究开发水泥窑用生态环保型耐火材料和耐磨材料。

七、运行与监测

(三十一) 按照相关规定, 在水泥生产设施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和传输设备, 并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联网, 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上一篇: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方案下一篇:××街道四项举措强化路域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