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污染防治

2024-05-07

流域水污染防治(精选十篇)

流域水污染防治 篇1

关键词: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

长期以来, 我国对河流的利用仅限于防洪和灌溉的简单管理。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20多年粗放式的快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加, 人们对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和消耗水平逐渐上升, 水资源的稀缺性加剧, 水污染问题严重。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 总体上Ⅳ类 ~ 劣V类水质占28. 3% , 其中黄河、松花江和海河为中重度污染, Ⅳ类 ~ 劣Ⅴ类水质平均占到40% 以上。湖泊 (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太湖西部沿岸为中重度富营养化。由于水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 使我国本来已经短缺的水资源越发不堪重负, 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在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管理中, 由于流域水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 需要政府的干预和管理。但在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下, 流域水污染管理职责涉及众多机构和部门, 包括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这些机构和部门之间出于各自的理性和利益, 各自为政, 难以实现协商和合作。当前严重的流域水污染可以说是一种政府治理失灵的结果。虽然说在一些地方尝试了政府协商机制, 如在闽江流域设立的闽江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1]、珠江流域设立的泛珠三角水事协商机制[2]。但这种松散的议事方式并没有真正打破部门之间的藩篱, 在实际管理中很难发挥真正的实效。

而公众参与作为政府行为的补充, 是流域管理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制定的《21世纪议程》, 就提出“建设一个新型的、根本性、更多群众参与的流域管理模式”[3]。之后各国纷纷加以落实。国际范围内, 公众参与在流域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无论是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地区资源管理委员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的“社区咨询委员会”, 还是法国的“水议会”、西班牙的“水文联盟”等, 公众作为成员之一, 参与由多方代表组成的流域管理组织, 共同参与流域管理。国外在流域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 公众参与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可以有效地动员多方力量, 形成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合力, 同时促进公众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和环保工作的有效进行。[4]

现实中, 我国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高, 但同时又表现为受污染损害个体“极端化”的参与;公众参与组织化程度不高, 也缺乏广泛而有影响力的民间组织的引导;同时水环境信息公开程度还不高, 限制了公众获得有效的信息。这些因素限制了公众参与, 成为我国促进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公众参与现状

公众参与是西方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关注点[5]。源自西方的参与式民主理论, 是公众、流域水资源使用者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理论和思想源流。当今世界, 在不同的国体、政体的国家, 公众参与是公民利益诉求的表达, 是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参与式治理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是参与式民主/协商民主的实践[6]。本文所讲的公众参与其实是“参与式治理”, 即在行政立法和决策过程中, 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包括受影响人和一般社会公众, 就立法和决策所涉及的与利益相关或者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问题, 以信息共享、意见磋商、共同协作甚至伙伴关系的方式参与立法和决策过程, 以提升行政立法和决策公正性、正当性和合理性。而具体到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公众参与, 指公众通过合法、公开、公平的程序和渠道, 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参与方式, 参与到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政策制定和有关项目管理中, 实现良好的流域治理, 最终改善流域水环境。

当前, 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公众参与的涉及面比较宽泛, 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1 在政府的引导下规范自身的环境行为

公众个体良好的环保意识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对流域水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小柳[7]以大理洱海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为例, 发现流域内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和排水情况与流域水污染直接相关。在太湖流域的调查中发现, 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中, 公众在政府的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和激励下, 从自身行为着手, 在生产生活中注重减少污染, 或者将产生的污染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后再排放, 有效减少了污染源。但前提是政府为这些“环境友好型行为”买单, 如农药化肥减施工程由政府出大部分的资金对农户进行补助, 污水管网的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主要由政府出资, 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也由政府部门出部分资金补助。但如果完全由公众承担费用, 绝大部分公众在流域环境保护和自身利益中更倾向于自身利益。

1. 2 对污染违法行为的监督

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对污染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控制法》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 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行为进行检举”。丁宗凯等[8]在淮河/太湖流域开展了水污染防治监管机制的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全民监管机制的缺乏是影响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全面落实的主要因素, 加强水污染监管体制建设, 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环保统一监管、企业具体治理、新闻舆论监督、公众积极参与”的流域水环境监管机制, 是有效控制流域水污染的重要保障。在现实生活中, 公众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 对企业的违法行为深恶痛绝, 出现了很多举报违法排污案例。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12369”环保举报热线“2013年群众举报案件处理情况”, 2013年受理的环境群众举报共1960起, 比上年增加了26% 。另外, 还有公民个人或者环保组织为保护流域公共环境利益而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

1. 3 参与流域管理决策

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决策与管理可以有效克服政府单方面决策的失误或缺陷, 因为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制定需要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 而广泛的公众参与可以让政府比较全面地了解情况, 做到科学、合理决策。在制定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流域管理相关政策和指南、流域环境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批过程中, 通过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 广泛征求、听取普通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 有利于做到正确决策。例如, 以《国务院2013年批复的七大主要流域综合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为例, 在“流域综合规划”提交国务院批准之前, 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环节, 组织了座谈会、听证会和网络公示等形式, 收集公众的意见和评论, 并对意见的采纳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

1. 4 调和多重利益团体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主要采取政府管理体制, 采取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难以调和各种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复杂的利益冲突, 而公众参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调和矛盾的方式。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一些公众参与调和流域水污染防治冲突的实践。例如在江苏省的一些地区开展了社区污染报告会[9], 就是通过组织该社区内的公众、污染者和政府主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商, 来促进污染者改善环境行为、提高环境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推进公众在环境事务上的参与水平。在一些国际合作项目中, 如澳发署资助的“中澳环境发展伙伴项目”中, 在太湖流域的常州试点, 成立了“社区磋商小组”。该小组向社区成员宣传建设项目或规划对社区的影响, 听取社区成员对项目或者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社区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谈判及告知社区谈判结果。但是, 从大范围看来, 目前公众参与流域矛盾解决的事件并不多, 社区污染报告会和由国外引进的“社区磋商小组”的实践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2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公众参与现状的整体评价及原因分析

根据美国学者谢尔·阿斯汀 (Sherr Arnstein) 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还属于比较低层次的参与, 仍是以“政府主导型参与”为主。公众何时参与以及如何参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意志。虽然在实践中有案例使公众作为“听证代表”参与进来, 作为个体化的公众难以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决策和管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缺乏真正代表公众的组织, 与政府、排污企业等其他强势利益群体进行平等的对话和磋商, 使流域水污染防治符合公众利益。笔者认为, 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 1 流域环境信息公开程度不够

知情权是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公众只有获得客观、真实、全面的环境信息, 才能有效地行使参与和监督等权利。中央主要涉水部门, 如环境保护部在其网站定期更新和公布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的重要断面水质;水利部定期发布水资源公报。但在地方上,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避重就轻、规避风险, 选择性地进行环境信息公告, 或是发布方式单一、发布周期长, 无法让公众及时、方便地了解环境状况。尤其是越到基层, 公众很少有便捷的途径获取流域水环境信息。

2. 2 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参与能力不高

目前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程度很低。公众参与程度低, 与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能力低分不开。我国公众目前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意识, 也多是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多数群众只有在危害到自身的权益时才有比较高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公众较高的环境意识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另外, 与我国长期以来的体制、文化等因素分不开。首先, 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其次, 官本位观念深入人心, 而自由平等观念总遭压迫;再次, 行政支配社会的观念相当发达, 而民主监督行政的观念仍很薄弱;还有民主法治意识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公众作为政策制定主体应有的作用。

2. 3 公众意见的效力有限

我国目前的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还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缺少对公众的信息反馈机制的规定, 公众自己的意见是如何被政府机构或建设单位理解和把握的、是否得到了考虑和采纳, 公众并没有获知的途径, 这无疑会影响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而且会影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2. 4 公众参与相关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完善

虽然在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政府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问题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006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明确了公众参与的程序、具体形式和时间期限等。但具体到流域水污染防治方·52·

面, 公众参与的规定还处于原则层面, 未对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具体内容、具体形式和参与途径进行详细的设计。另外, 与公民环境权息息相关的“环境权益保护法”和“环境损害赔偿法”以及公益诉讼制度等还没有建立起来[10]

2. 5 公众参与组织体系不完善

目前, 我国的公众参与多为政府主导型的“自上而下”的形式, 这种公众参与的方式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参与主体多为受影响的个人或者受影响群体的“代表”, 没有专门的代表公众利益的团体和组织, 未能形成广泛的整体力量, 在与建设方或企业发生利益冲突时, 往往不具有足够的能力与之抗衡;而且参与的程度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受主管行政部门的态度影响, 政府支持则参与效果良好, 反之则差;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 如果不涉及公众自己的根本利益, 公众很难将自己独立的立场充分表达出来, 因此公众参与很容易流于形式, 导致参与的效果不明显。

2. 6 非政府组织 ( NGO) 力量薄弱

非政府组织 (NGO) 在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但目前我国对公众参与有着积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的NGO数量还不多, 特别缺乏专业的、影响广泛的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的NGO。

目前我国对NGO实行双重审批制度, NGO在登记注册时, 既需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批, 也需行政主管单位的审批, 这导致NGO很难取得合法身份。合法地位的缺失是NGO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环境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由于不具备合法地位, 导致NGO组织制度不健全, 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NGO在环境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3 机制构建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参与主体的界定、参与环节和参与程度、参与方式等方面不明确, 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而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为载体。

3. 1 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关于公众参与和介入的有关细则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公众参与的依据和前提。虽然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的权利进行了程序性规定,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 规定了“在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 但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细则保障公众或其代表参与到其中。特别是需要将这种程序性权利落实到流域水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以及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设计、实施、监测评价和验收等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尤其需要明确公众或公众代表或其组织在什么时间节点、以什么方式参与进来, 以及对公众意愿和诉求的回应和采纳, 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效力。

3. 2 设立相应的组织平台, 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参与流域水污染治理

组织是实施制度安排的必要保证。当前, 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部门和强势的利益主体, 如污染企业。原子化的、松散的公众并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代表他们的利益与其他强势集团进行博弈。发达国家在流域管理组织设计上值得借鉴。上文提到的这些发达国家都成立了流域管理局或流域管理委员会或水文联盟等, 从组织上保障公众参与。而且这些机构在性质上独立于政府或者是“半政府性的”, 具有权威性, 同时与各级政府是分工合作关系。委员会是流域内成员的政府合伙机构, 能保证流域成员参与决策, 每一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都有权发表意见。采取“协商 + 参与”的管理模式。如澳大利亚的墨累 - 达令流域, 依据法律及协定, 流域的主要管理机构包括墨累 - 达令流域部级理事会、社区咨询委员会和流域管理委员会。其中社区咨询委员会来自流域内4个州、12个地方流域机构和4个特殊利益群体的代表, 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社区咨询委员会负责流域委员会和社区之间的双向沟通, 其宗旨是“确保社区有效参与以解决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和环境问题”。

3. 3 在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中纳入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和公众参与

项目平台是落实国家流域资源管理各种规划、政策、计划的载体, 也是国家公共资源配置的渠道。因此, 在项目层面引入“社会影响评价机制和公众参与”是落实公众参与的最佳途径。“社会影响评估”识别任何公共或私人项目对特定区域内的个体或群体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通过与利益相关人的参与和磋商, 提升项目的正面影响, 寻找和消除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 尽可能地消除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广泛地应用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项目中, 也应该引入国内的公共资源管理项目中。国家每年有大量的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上马, 以此为入手点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引入公众参与。首先, 在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的立项过程中, 公众参与的环节应作为公共资金的配置和下拨的前提条件之一, 无公众参与的项目不会得到项目立项审批和获得资金。其次, 在项目设计阶段, 识别项目的主要利益者, 了解项目可能对当地社区和公众产生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公众参与计划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诉求, 并将之反映在项目设计中;同时, 在项目实施、监测和评估中, 将公众或其代表作为项目管理方之一, 全程参与整个过程。

4 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的建议

综上所述,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的建议。

4. 1 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机制

要想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防治, 首先必须解决水环境信息公开的问题。水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污染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若没有水环境信息披露和信息发布机制, 公众就无法准确获知水环境信息, 无法真正参与到水环境事业中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 包括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板报、标语等方式, 提高信息的公开性和对受众群体的可达性。

4. 2 健全法律法规, 提高法律法规的有效性

如上文所述, 有关的法律法规应强化公众合法的参与权利, 详细规定公众参与的范围、环节、步骤和途径等;重视对公众意见的处理, 对公众意见进行综合全面的整理和分析, 有针对性地吸取或采纳公众提出的合理的、有建议性的意见, 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并采取污染防治措施。

4. 3 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

单个的公民难以实现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实质性参与, 需要将松散的无组织的公众联系成团体, 形成整体的参与力量。公众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 代表公众就流域环境问题, 与政府、企业、专家进行平等对话。当不同利益团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 能够作为公众代表, 与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磋商、谈判, 就流域水污染防治达成协议, 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多重利益矛盾, 共同致力于社区和谐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4. 4 发展非政府组织 ( NGO) , 提高其在促进公众参与方面的能力

区别于政府机构和一般商业企业等组织, NGO组织具有公益性、民办性和草根性的特点。国内和国际的民间环保组织、专业协会、社会公益组织在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流域污染监督和治理中, 发挥着积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公众在社会公益行动中的主动精神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倡导和实践, 是政府社会动员的一个有效补充。因此, 应改革和完善现行NGO登记注册和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有利于NGO发展的公众参与等规定, 解决目前NGO资金短缺的问题;深入调查, 分类指导, 为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4. 5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是保证公众参与权利实现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现行法律的缺失, 在司法实践中公益诉讼往往不予立案受理。实际上, 除政府以外, 其他社会成员也与环境公益的维护和增进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环境公益诉讼将日益增多, 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在流域管理领域, 公益诉讼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形式。诉讼主体不应该有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限制, 任何公民和社会团体都可以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单位和个人提起诉讼。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有关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价值目标:环境公开、环境公正、环境民主。[11]

4.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篇2

(1998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通过,2014年7月1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巢湖流域水污染,保护和改善巢湖水环境,促进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活动。本条例所称巢湖流域,包括巢湖湖体,巢湖市、肥西县、肥东县、舒城县和合肥市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长丰县、庐江县、含山县、和县、无为县、岳西县、芜湖市鸠江区、六安市金安区行政区域内对巢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的汇水区域。

第三条 巢湖流域水环境实行三级保护。巢湖湖体,巢湖岸线外延一千米范围内陆域,入湖河道上溯至一万米及沿岸两侧各二百米范围内陆域为一级保护区;巢湖岸线外延一千至三千米范围内陆域,入湖河道上溯至一万米沿岸两侧各二百至一千米范围内陆域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巢湖流域水环境一、二、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第四条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有效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生态治理,减轻巢湖湖体富营养化,促进巢湖水质根本好转。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设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水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巢湖水污染防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依法公开巢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水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突发事件、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等水污染防治的公共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宣传巢湖水污染防治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议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

合肥市人民政府对巢湖流域水环境质量负总责;根据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导、协调、督促辖区内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水污染防治职责。六安、安庆、芜湖、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及有关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巢湖流域水环境质量负责;保证巢湖流域出界河流断面水质符合水环境质量要求,实行跨市、县行政区域边界上下游断面水质交接责任制。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入湖河道截污、清淤、保洁、生态修复等综合整治,实施建立垃圾、污水收集处置系统等农业和农村污染控制措施。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巢湖管理局负责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内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并履行省人民政府确定和合肥市人民政府委托的其他职责。

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水行政、财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渔业、林业、卫生、工商、旅游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巢湖流域水环境,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1-2] 第二章 监督管理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国家制定的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省巢湖管理局应当根据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组织实施水环境一级保护区水污染防治措施。

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规划。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需要,结合巢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和省巢湖管理局,根据国家核定的本省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要求,以及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拟订流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逐级分解落实到巢湖流域市、县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巢湖流域市、县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十二条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和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予审批。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附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附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机关不予审批。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水污染物处理设施应当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环境质量监测。水功能区的水资源质量状况监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规划和设置水环境质量监测点,在巢湖湖体、出入巢湖的河流和跨设区的市行政交界断面,设立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省巢湖管理局承担巢湖湖体、主要出入巢湖河流的出入湖口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报告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将监测结果通报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统一发布。

第十五条 出入巢湖的河流水污染防治,实行河道(段)长负责制。由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担任行政区域内出入巢湖的河流的河道(段)长,组织对河流的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巡查,监督检查河流水污染防治计划的落实。

第十六条 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考核评价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1-2] 第三章 污染防治

第十七条 巢湖流域水质适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巢湖湖体和丰乐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裕溪河入湖水质按Ⅲ类水标准保护,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入湖水质按Ⅳ类水标准保护。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巢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产品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限期淘汰污染巢湖流域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第十九条 水环境一、二、三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

(二)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水泥、石棉、玻璃等水污染严重的小型项目;

(三)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严格限制在水环境三级保护区内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水泥、石棉、玻璃等水污染严重的大中型项目;确需建设该类项目的,应当事先报经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 水环境一、二级保护区内除执行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水泥、石棉、玻璃等水污染严重的项目;

(二)新建、扩建除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以外的排污口。第二十一条 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内除执行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二十条规定外,还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禁止的其他危险化学品;

(三)设置剧毒物质、危险化学品的贮存、输送设施;

(四)从事网围、网箱养殖;

(五)利用机械吸螺、底拖网等进行捕捞作业;

(六)设立畜禽养殖场。

合肥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明确期限,拆除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内现有排放水污染物的生产项目。

第二十二条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设规范化排污口,设置标注单位名称和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数量等内容的标志牌,在厂界内、外排污口分别设置排污取样口。

排污单位间歇排放水污染物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时间排放。排放水污染物的时间应当向社会公布。

新建、改建、扩大排污口,应当依法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第二十三条 禁止下列排放水污染物的行为:

(一)私设暗管排放;

(二)将废水稀释后排放;

(三)在雨污管道分离后利用雨水管道排放;

(四)将废水通过槽车、储水罐等运输工具或者容器转移出厂非法倾倒;

(五)擅自改变污水处理方式、不经过批准的排污口排放。第二十四条 城镇污水应当集中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环境保护、水行政等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新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同步建设除磷脱氮设施;现有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没有除磷脱氮设施的,应当限期增设,具体期限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合肥市各类工业园区未配套建设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园区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第二十五条 在合肥市公共排水设施覆盖区域内,排水户应当将雨水、污水分别排入公共雨水、污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除楼顶公共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外,阳台、露台排水管道应当接入污水管网。

在公共排水设施未覆盖区域内,排水户应当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或者自建排水管网接入公共排水设施。

现有排水设施未实行雨水、污水分流的,应当按照排水管理机构规定的期限和要求进行分流改造;自用排水设施与公共排水设施的连接管由排水户负责建设。

第二十六条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经费不足的,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

排污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应当专款专用。

第二十七条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应当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对汇水范围内排污单位的排水进行取样检测时,有关排污单位应当提供便利条件。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发现排水水质超过排放标准的,应当及时告知排污单位,并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 城镇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贮存、清运,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采取防渗漏等措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应当达标排放。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逐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并实行集中收集、分类处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使用缓释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组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指导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保护对水生态环境有益的水生生物和底栖生物,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业部门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污水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或者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合理规划开发利用水产资源,推广标准化水产养殖技术,科学确定流域内水产养殖范围、规模、品种、密度和方式,预防和减少水产养殖对水环境污染。

从事水产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合理使用饵料、药物,防止造成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三十三条 在巢湖湖体开展水上旅游、水上运动、水上经营等开发利用活动,不得污染水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省巢湖管理局的意见。

港口、码头应当设置污水污物收集、转运和处理装置。

入湖船舶应当设置污水污物存贮装置、集油或者油水分离装置,不得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或者排放船舶残油、废油。

第三十四条 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单位的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产生的危险废液,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单独收集、安全处置。

第三十五条 贮存液体化学原料、油类等地下工程设施的单位,应当采取防止渗漏的有效措施。

进行地下勘探、采矿、工程降排水、地下空间和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可能干扰地下含水层的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1-2] 第四章 生态治理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流域生态功能的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建设生态保护带、隔离带。采取森林与湿地建设、生态清淤、水塘拦截等生态处理方法,降低氮磷等污染物入湖总量。

流域内水资源调度应当维持地表水的合理流量,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生态功能。

第三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建设调水引水工程,加快巢湖水体交换,改善巢湖水环境。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保护,增强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能力。

利用湿地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或者生态旅游活动,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保护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肥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确定环巢湖生态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建设环巢湖生态湿地,构建湖滨缓冲区。第三十九条 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不得缩小水域或者滩涂面积。因建设防洪、抗旱、供水、水环境生态修复等项目确需占用的,应当科学论证,经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同时兴建等效替代工程或者采取其他功能补救措施。

在水环境一级保护区内因保护需要建设环湖湿地、环湖景观林带、污染治理项目等,应当经省巢湖管理局审查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水污染防治技术,积极开展蓝藻防治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在巢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四十一条 省巢湖管理局应当加强对巢湖湖体蓝藻的监测,监测结果报告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巢湖湖体蓝藻的预警和预报;发现异常的,应当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并通报当地有关人民政府。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打捞巢湖湖体蓝藻,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轻蓝藻对巢湖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交易,落实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优惠政策,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1-2]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完成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二)未依法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三)未规划设置水环境质量监测点的;

(四)未按规定公布水环境质量信息的;

(五)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不依法责令限期治理或者不按规定责令关闭、停产的;

(六)接到对水污染违法行为的举报后,不依法及时处理的;

(七)未按规定实施行政处罚或者违法采取其他行政措施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三倍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第四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在水环境一、二、三级保护区新建化学制浆造纸企业,或者在水环境三级保护区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水泥、石棉、玻璃等水污染严重的小型项目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批准在水环境三级保护区新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水泥、石棉、玻璃等水污染严重的大中型项目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在水环境一、二级保护区新建、扩建制革、化工、印染、电镀、酿造、水泥、石棉、玻璃等水污染严重的项目的。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在水环境一、二、三级保护区销售含磷洗涤用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万元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在水环境一级保护区新建、扩建排放水污染物建设项目的,由省巢湖管理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五十万元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在水环境一级保护区从事网围、网箱养殖,或者利用机械吸螺、底拖网进行捕捞作业的,由省巢湖管理局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六项规定,在水环境一级保护区设立畜禽养殖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以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五倍罚款;未限期治理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十万元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排污单位未按规定建设排污口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间歇排放水污染物的排污单位未按照规定时间排放水污染物的。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在河流新建、改建、扩大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以十万元罚款;逾期未恢复原状的,强制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以五十万元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排放水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或者停产整治,并处以十万元罚款;逾期未整改的,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未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单独收集、安全处置实验室、检验室、化验室产生的危险废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并处以十万元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1-2]

第六章 附 则

区域联动防治流域污染 篇3

流域水环境保护事关重大。构建流域污染防治的区域联动机制,目的是为平衡上下游的利益,协调上下游的行为和行动,预防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以最有效的手段,和最低的成本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2年,环保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流域污染防治统筹、流域协商、跨行政区断面水质考核、区域水污染机制处理等区域联动机制,并要求流域所经各省级政府形成治污合力。

但是,由于上述规定和部署原则性较强,难以为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流域水环境监管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机制。

在国家部委的指导性原则下,一些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了区域联动机制的探索性尝试,如湖北省2014年1月通过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提出,“建立健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江河、湖泊、水库上游地区以及有关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2013年4月,广西和广东省环保厅联手,建立了珠江流域上下游水环境联防联治管理、省区污染事故应急协调处理等合作机制;此外,江苏等省试点实施了排污权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环境政策,河南省焦作市对流域水环境质量的行政区域考核和补偿做了规定。

国家层次的联动体制、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具有普适性的特点,既应放眼宏观和长远,也要立足基础和基层。

在统一规划方面,制定各省级、市级和县级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小流域与中流域的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中流域与大流域的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

在统一规范方面,建立流域内统一的水环境质量环境评估和治理验收规范、水环境监测规范、水环境保护信息平台;明确本行政区域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动的目的、责任追究等问题;统一市场准入条件;建立统一的上游对下游的水污染补偿标准,及下游对上游的水环境改善补偿标准。

在统一协调方面,建立由各行政区域分管负责人参加的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下设若干个工作组;建立统一的流域水污染物排放交易与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在统一责任方面,核算流域的环境容量,分配各行政区域和各行业的水污染排放总量。对于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超标的,支付污染损害补偿;对于水环境質量明显改善的,下游应当支付生态收益补偿;若发生跨区域水污染事故,使区域联动责任真正得到落实。

在统一监测方面,组建统一的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数据定期向社会公布,按时报送预警信息。

流域水污染防治 篇4

一、环境税情况概述

1. 环境税产生的背景

环境税 (Environmental Taxation) , 也有人称之为生态税 (Ecological Taxation) 、绿色税 (Green Tax) , 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才兴起的概念, 至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 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 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环境税的产生背景是由于环境的持续恶化, 已经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可持续经济发展,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我们国家越来越突出。PM2.5的出现更加凸显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发达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有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5种。我国从2008年开始研究征收环境税这项工作, 2010年已经确立环境税征收方案初稿。并选择了试点进行征收环境税这一方法。

2. 环境税的概念

环境税也可称为生态税、绿色税。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 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 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由于国情和税收政策的差异, 各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 但其基本内容通常都由两个部分所构成:一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 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特定行为课征专门性税种, 一般称之为环境保护, 它是环境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二是其他一般性税种中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种税收调节措施包括为激励纳税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所采取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和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所采取的某些加其税收负担的措施。在环境税收制度中, 后者通常是作为辅助性内容而存在, 配合种专门性环境保护税发挥作用的。

3. 环境税产生的作用

环境税的征收对于企业的转型, 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它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拓宽税收的调节领域, 能够促进平等竞争, 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水污染防治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正在面临着水污染日继严重、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短期三大严重问题。水环境问题将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和障碍。虽然政府建立并完善了有关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 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管理手段。但是,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急剧增加, 远远超过了各种采取的水污染防治能力负荷, 从而使得水环境质量的改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对水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为:

1. 化工工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 各种化工企业、工厂甚至小作坊等遍地开花, 已变成广大群众们工作增加收入的一条主渠道。但有许多的化工企业尤其是民办企业往往将废水废料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水废弃物等。

2. 在日常化工行业生产中的污染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日常化工行业生产中的污染因素首先指的是在生产中各个环节中的许多化学物品和生产中形成的废弃物品。化学物品有试剂、燃烧物、药物、矿物原料等。目前在广大化工企业的生产里, 已经对化学物品产生了很强的依赖。虽然这些化工物品的使用对化工生产有着十分关键的效果, 但若是过多或不科学使用, 同样会导致化工行业环境的破坏。

三、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现状

1. 湘江流域水污染状况

我国流域污染状况的特点决定了污染治理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具体就湘江流域来说, 湘江流域面积达9.46万平方公里。过去湘江一直保持着优良的水质。然而近年来, 湘江水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根据相关环境保护部门测评, 矿物和化学污染是最为重要的污染源, 当然还包括其他工业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在对湘江河段进行监测中, 水质达标率非常低。并且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 这表明湘江水已经不能饮用。湘江流域的水质污染速度之快, 影响着流域人们的正常饮水和工业生产。

2. 湘江流域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针对湘江流域如此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各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导致水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微量元素, 直接将其排入湘江影响了湘江的水质, 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笔者以遵义湘江工业园区的污染情况为例, 在2011年该区所有化工企业所产生污水废水量高达526万吨, 其中所含最多的超标污染物为沉积物、酸碱性溶液、油污、挥发气体、废渣等;产生的废气高达1.28万立方米, 其中这些废气中含量最多的超标污染物为各类粉尘、浓烟、有毒挥发物等;有形的固体废弃物许多被直接丢弃, 其量高达80万吨。二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湘江流域城市众多, 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活废水污染这几大污染源加剧了湘江流域的水质恶化。

四、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税现状评估

湘江流域点源污染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面源污染的问题仍然很严重。湘江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有了改善, 但湘江流域总体水质仍未好转。据统计, “八五”以来, 湖南省在湘江流域累计投入工业水污染治理资金约40亿元, 尽管如此湘江流域环境污染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据测算, 目前湘江流域治理需继续投资167亿元。

在治理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管理机制和执法手段, 难以对湘江流域水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例如湖南省十年前就出台了《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但这一条例主要针对湘江流域水污染的防治, 各地方政府虽然都有治污责任, 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 导致流域各行政区的污染责任不清。加之现行法律法规对水环境违法行为设置的处罚过轻, 无责任追究缺乏量罚标准, 起不到抑制环境违法的作用。[4]其中不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也是治理水污染的瓶颈之一。对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不够。相关法律、法规都规定加大水环境保护等的投入、增强研发能力, 但缺乏保障措施。由于对湘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科技项目的经费投入较少, 基础数据缺乏, 污染防治技术储备严重不足, 没有形成稳定的流域水污染防治投入机制。许多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环保欠账太多, 难以适应解决复杂流域环境问题的需要。

五、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税政策制度框架设计建议

1. 修改现行税制, 开征环境税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虽然对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环境税制的出台与实施都还处于初级阶段, 建立更加完整的环境税制存在着必要性。明确环境税征收范围和类别, 调整环境税的税率和税目, 引入差别税率、减税与免税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解决环境问题仅仅依赖市场的调节作用是行不通的, 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环境税收体制来进行宏观调控。现阶段, 我国环境税试点主要有湖北, 湖南, 江西这几个省份。试点方案成熟后, 应该加快推进我国环境税的实施进程。这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湘江水污染问题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 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力度来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纳税意识, 尤其是相关企业领导队伍的思想意识。笔者认为, 必要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进行培训, 让各企业领导真正理解环境税的意义与方式;其次是体现竞争, 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 对环境工作做的好的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再次是强化纪律监督, 避免各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要及时对环境税进行审计和财务监督;最后是相关部门对于治污能力不足和素质低下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及时调岗或更新, 避免出现更大的污染, 致使治污成本一涨再涨。

2. 与地区经济结构相结合

要解决以上矛盾, 除了管理方面, 还要战略性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实现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使资源环境压力减小, 协调区域发展, 缩小地区之间不平衡;大力推行生态化经济运行模式的, 运用经济的机制刺激和鼓励各经济主体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具体来说, 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把自然价值纳入经济价值之中, 综合“经济——生态”价值, 将其作为统一体共同发展。产品的成本中应将资源的天然价值重点衡量考虑, 应遵循着资源投入产出最优的原则。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先进科学技术, 投入更少资源, 实现更大的产出, 提高资源利用价值, 形成抑制浪费有限资源的经济机制。二是提高社会能量转换的相对效率, 以其评价经济行为效果。可持续发展要求应当依据净能量消耗来测定生产过程的效率, 把利润同能量消耗相互结合, 从而提高社会能量转换的相对效率。三是建立一种有效经济机制抑制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的活动是产生“负价值”的活动, 应当予以惩罚, 因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本身就具有一种“环境价值”。例如, 汽车的成本中不仅应当包括耗费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价值, 而且还应当包括汽车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危害等负价值打入汽车的成本当中, 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危害资源、环境的惩罚, 形成对损害环境经济行为的一种抑制效应。

国际经验中, 实施具体人员责任制, 笔者认为是一条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治污质量和环境税情况, 提供符合环境要求的生产方式和资金, 这是环境税的第一目标与最终目的。而好的行政质量取决于人, 人的工作效率取决于制度, 因此, 实施具体人员责任制, 用明确的标准与责任来促使参与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与工作状态, 并将成本支出与他们的报酬、提升相挂钩, 是发挥人员能动性、自觉性的必要保障。

六、结语

综上所述, 环境税的有效性是一个国家、地区制定和有效实施环境污染防防治的重要举措。我国近年来一直采取稳健的税收政策, 它是在宏观环境保护和运行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也成为环境污染防治的一项有效措施。科学完善的环境税必将为增强污染单位监督性以及推动环境治理做出新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 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 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不够环境投入, 更不能为了绝对的环保而不顾经济发展。环境税的效益表现了环保与经济共同促进的本质目标, 并体现着环境税的核心思想, 环境税的状况是环保措施推进的重要而客观的标准, 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改善环境税状况, 提高应用效率, 才能保障环境污染防治效率, 只有经济效益增长了, 环保工作才有实际意义。

摘要:近年来湘江流域水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工业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农药和农民的不合理开矿采砂行为是导致水污染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针对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征收环境税也已经在计划中。本文将对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环境税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 进而对环境税的现状与实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湘江流域水污染,环境税,现状分析,评估,意见

参考文献

[1]我国开征环境税:为税制添“绿色”.http://www.cusdn.org.cn/..[1]我国开征环境税:为税制添“绿色”.http://www.cusdn.org.cn/..

[2]唐文清, 刘利, 冯泳兰, 曾荣英, 许金生, 张幸.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06) .[2]唐文清, 刘利, 冯泳兰, 曾荣英, 许金生, 张幸.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评价——以湘江衡阳段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 (06) .

[3]雷鸣, 曾敏, 郑袁明, 廖柏寒, 朱永官.湖南采矿区和冶炼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8 (06) .[3]雷鸣, 曾敏, 郑袁明, 廖柏寒, 朱永官.湖南采矿区和冶炼区水稻土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8 (06) .

[4]孙漪璇.国外水污染税制度比较及构建我国水污染税制的设想[J].济宁学院学报.2008 (04) .[4]孙漪璇.国外水污染税制度比较及构建我国水污染税制的设想[J].济宁学院学报.2008 (04) .

[5]王乔, 伍红, 试点水污染环境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当代财经, 2011, (12) :26.[5]王乔, 伍红, 试点水污染环境税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当代财经, 2011, (12) :26.

[6]征收水环境税促进环境税改革.http://tax.tianhenet.com.cn/2013/0221/425055.shtml.[6]征收水环境税促进环境税改革.http://tax.tianhenet.com.cn/2013/0221/425055.shtml.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篇5

【发布日期】2005-04-01 【生效日期】2005-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1日修订,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5年4月1日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防治湟水流域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湟水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湟水干流、支流及流域内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第三条 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污染物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制度。

第四条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领导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湟水流域州(地、市)、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采取防治措施,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湟水流域乡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国土资源、卫生、建设、农牧、林业、市政管理等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第六条 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范围;辖区水环境质量作为考核和评价政府及主要负责人政绩的主要内容,具体范围和责任追究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本行政区域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湟水流域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对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举报污染损害水环境的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八条第八条 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防治规划和调整方案,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达标排放的要求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制定本辖区水污染防治计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保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省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人民政府查清原因,采取措施,限期整改。

第九条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对湟水流域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核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应当按照季节核定水环境容量,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湟水流域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湟水流域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分配的指标,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第十条 直接或者间接向湟水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实行许可证制度。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必须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污。

排污者应当依法建立水污染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处理设施的,必须经发证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排污者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污染物,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如实报告情况。

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发生重大改变,超过许可范围的,应当在发生重大变化的二十日前到发证部门重新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排污口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设立排污口标志。重点排污单位必须在重点污染物排放口安装监测装置。

湟水流域内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事先经水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管理机构同意,环境保护部门方可审批。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湟水流域排污口、污染防治设施、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设施及有毒有害物品的贮存、堆放场所进行环境安全监督检查。检查发现的违法排污行为或者污染隐患,应当责成排污者限期纠正。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湟水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依据本行政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审批向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得突破本行政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批准建设项目。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依法实行污水排放收费制度。排污者直接向湟水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缴纳排污费;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已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不再缴纳排污费。

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加倍征收排污费,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治理。

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污水处理费必须用于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不得侵占、截留或者挪用。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对湟水流域水质进行监测,定期发布湟水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并向社会公布违法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名单。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违反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依照本条例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

环境保护部门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工作,排污者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采取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查阅或者复制相关资料等措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被检查人和公众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三章 污染防治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针对不同情况,制定水污染分区防治措施。

湟水水源区域应当加强水源涵养保护和源头水污染防治,西宁市和流域内其他城镇应当加强工业污染监督管理和生活污染防治,农村和牧区应当加强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本行政区域水污染防治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湟水流域各类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标准,按照《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保护水源和防治水污染纳入城镇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建设、完善城镇排污管网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应当达标排放。

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现有造成水污染的企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或者限期搬迁,消除污染危害。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监督破产或者迁址的企业,清除可能污染水体的遗留物。

破产企业确因资金等原因,无力完成污染物清除工作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负责完成污染物清除工作。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广防治水污染的先进技术成果,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企业应当采用原材料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淘汰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并加强管理,减少水污染物的产生。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湟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组织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发展生态农业,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和调节、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统筹兼顾,保持湟水的合理流量,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排污者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污染,消除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水污染危害和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六小时内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饮用水源及保护区受到严重污染,发生威胁供水安全的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勘探、采矿、开采地下水和兴建地下工程,必须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向湟水流域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应当保证其下游最近的灌溉取水点的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禁止向湟水流域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类、碱类和有毒有害废物、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禁止向湟水流域水体倾倒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

建立渣场、垃圾场,必须远离河道和其他地表水体,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方可办理其他建设手续,防止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及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必须设置生产过程废弃物的贮存设施和场所,对贮存场所地面采取硬化等措施,防止因废弃物渗漏、散落、溢流、雨淋等原因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湟水流域内的餐饮、畜禽产品加工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排放废水,应当设置隔油和残渣过滤装置。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向湟水流域水体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饮用水源保护区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或者现有造成水污染的企业未按期治理或者搬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关闭,由环境保护部门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新建有污染的建设项目或者扩建、改建增加污染负荷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由环境保护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本省污染物排放标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或者关闭,由环境保护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造成水污染危害的排污者,应当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依照本条例被处罚的排污者,不免除其承担治理污染、缴纳排污费、超标准排污费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

完全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并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水污染损失的,免除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作出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违法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五)侵占、截留或者挪用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的;

(六)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管辖权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纠纷;管辖权

一、流域跨界水污染及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概念和特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却令人堪忧,而流域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则更是其中的一大难题。流域跨界水污染是指发生在同一流域空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之间的水污染。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是指发生在同一流域空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之间的因水污染而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其特点是:

第一,污染范围的流域性、跨越性

流域水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但却被人为行政区划分割所破坏,因此,流域跨界水污染具有跨行政区域性。

第二,污染矛盾的长期性、叠加性

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因跨越了不同的行政区域,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处理起来相对较为困难,容易导致纠纷久拖而得不到解决,同时常常存在着旧的纠纷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出来的情况,使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具有长期性和叠加性的特点。

第三,污染原因的复杂性、交叉性

流域跨界水污染除了水污染事故以外,大部分污染是由于企业排放大量污染物而导致的。造成污染的可能是一家企业排污所致,也可能是多家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混合后形成的,污染的原因呈现出复杂性、交叉性。

第四,流域跨界水污染影响的广泛性

水为液态,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但凡污水流经的地方,流域周边的居民、单位、工厂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流域跨界水污染往往侵害到许多的单位、个人、工厂的切身利益,因此纠纷的影响具有广泛性的特点。

二、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的管辖权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辖权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行政手段

我国新《水法》规定:“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发生水事纠纷的,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裁决,有关各方必须遵照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也规定:“流域的水污染纠纷,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从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主要由行政手段解决。

2.污染源监管不利

从排污许可来看,流域内各地方政府虽设有排污许可制度,但仍有许多小型企业无证排污,即使有了排污许可,超量排污仍屡禁不止。从排污收费方面来看,排污收费起点较高,额度较低没有达到预防作用,企业变本加厉即可超额盈利。行政处罚力度也没有达到与当地水域污染现状相结合,惩戒作用不够明显。

3.联合执法缺陷

地域限制会导致执法上的差异再加上我国法制建设时间较短,联合执法虽然在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案件中有明显作用,但很少被人使用。跨区域行政执法中的行政协助依然停留在松散的、临时的和缺乏法律保障的层面上。在国家法制统一与立法缺失无法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一体化制度平台需求的背景下,行政协助机制和磋商沟通机制能够成为跨区域、多主体的法制建设和法律实施活动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效路径。

(二)司法管辖权存在的问题

1.行政干涉司法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行政权总是要强于司法权。行政干涉司法,使司法得不到独立,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从而使司法管辖权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行政管辖权的影响,尤其是小城市的地方政府,更是一幅天高皇帝远的架势,司法机关要看“县长”的脸色行事。更有甚者,由行政直接代替司法。

2.司法管辖公正与效率冲突

流域跨界水污染民事和行政诉讼都极易发生管辖权冲突,从司法效率和部门利益片面考虑,管辖权经常推诿与争夺,异地管辖与级别管辖、指定管辖、移送管辖常常不按诉讼法受案。司法管辖秩序的相对混乱导致公正难以实现,诱发司法诚信危机引起法制危机,因而,不能不重视。

3.司法介入不足

目前,我国处理水污染纠纷的最主要法律依据是《水污染防治法》。该法确立了两大类水污染纠纷,一是流域跨界的水污染纠纷。二是水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水污染防治法也对两类纠纷制定了不同的处理机制。对于流域跨界的水污染纠纷,法律规定由相关地方政府协调解决,或由其共同的上级政府协调解决,即建立了一种行政解决机制,而司法则被排除在外。

三、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管辖权问题的解决机制

(一)完善行政管辖权

1.行政整合实现有限责任政府

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应严格遵守水污染防治总体纲要,其中对流域跨界水污染监管要求做到细致、可行。上级部门应明确流域内各行政区域有关部门职责,分清具体权限,在法律范围内优化有关流域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实行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利益。

2.加强水源保护

各级政府应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和收费制度,重点规范中小型企业,从当地水域污染现状出发合理设置收费起点和额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由管理水污染取得的款项一定做到专款专用。污染源监管对维护管理水源保护区十分重要。防治污染原则是预防为止,重在管理。

3.建立完善的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

执法协助,也称为职务协助,是指不相隶属的行政机关,就其职掌权责范圍内,无法独立完成时,请求其他机关予以助力,彼此互为协助,而使请求机关得以顺利完成任务或简化业务之执行。联合执法可以共同利用更有效的,更广泛的便利条件解决问题,优化区域行政资源,积极探索和实行联合执法是解决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案件的有效途径。

(二)合理调整管辖权

具体管辖权划分为:

第一,级别管辖。对级别管辖作出调整,除了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流域环境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可以除外,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案件应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直接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对于有些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案件,如果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指定到本辖区其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再能够保证公正审判的前提下,可以由基层人民法院进行审理。

第二,地域管辖。从审判效益上看,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法院皆可有管辖权。由于流域跨界水污染行政案件特殊性,侵权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从举证责任方面出发,侵权行为发生地更有利于进行管辖。

第三,指定管辖。对流域跨界水污染行政案件指定异地管辖。指定异地管辖,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管辖的第一审流域跨界水污染行政案件,经原告申请、基层人民法院提请或者行政区域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决定,由上级人民法院将案件指定到本辖区内其他无利害关系的基层人民法院或污染流域内另一区域基层法院管辖审理。

第四,管辖权的转移。管辖权的转移则是指经由上级法院决定或同意将流域水污染行政案件管辖权由下级法院移交上级法院或由上级法院移交下级法院。行政诉讼法对指定异地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均在立法上有规定。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案例辨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16.

[2]蔡震荣.行政执行法[M].元照出版公司,2002: 70.

[3]曾宪义,王利明,周柯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97-301.

[4]赵来军.我国流域跨界水污染纠纷协调机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5]张梓太.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两点思考[J].法学杂志,2004,1: 6-7.

[作者简介]杨世超,男,河北大学2010法律硕士;高妍妍,女,燕山大学2010级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流域水污染防治 篇7

一、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 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 积极开展环境审计。我国环境审计以政府审计为主, 从1983年起步至今历经三个阶段。1998年审计署设立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 专门负责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审计署吸收国外环境审计经验, 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 扩展环境审计领域, 环境审计呈现多元化态势, 逐渐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审计署2008年公布《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将资源环境审计列入六大环境审计类型之一, 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 2012年初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截至2012年4月, 审计署共公布了13个审计结果公告, 占公告总数量的10%左右。环境审计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环保资金的投入规模相比, 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13份公告主要涉及水、自然资源和节能减排, 其中有关水资源的环境审计占到54%, 水资源环境审计成为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重点, 审计工作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尚需进一步统筹安排, 以实现环境审计监督的常态化、规律化。

(二)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困难与问题

1.环境审计缺乏舆论和理论基础。由于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 对环境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环境审计的推广困难重重。环境审计在我国的起步较晚, 仍处于初级阶段, 其基础理论仍处于探索之中, 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框架, 加之很多政府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不了解, 导致在实务操作中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2.环境审计目标单一、范围狭窄。与国外相比,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审计目标单一, 偏重于对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环保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监督, 对绩效审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关注不够。在审计范围上, 政府环境审计限于对政府环保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对重大环保项目、生态建设项目关注不够。

3.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不明确。近年来, 我国在建设环境审计指标体系方面做了许多成效显著的探索, 发布了6部环保法律, 13部及395项环境标准, 但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源状况的具有权威性、普适性的审计体系和评价指标尚未建立。由于缺乏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的具体指标和标准, 审计人员在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价时有难度, 审计风险加大。缺乏审计依据, 严重制约着当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

4.环境审计急需技术方面支持。现阶段, 审计机关从事环境审计实务的人员主要以财会专业为主, 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他们能熟练应对一般的财务审计问题, 但遇到与环境科学相关的专业知识时往往力不从心。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滞后性, 构成了我国开展审计实务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构建

(一) 政府环境审计的定义

对政府环境审计如何定义的问题, 目前尚无权威性的解释。2010年发布的国家审计准则仅指出, 审计机关在监督财政收支的效益时需考虑环境问题, 但就环境审计及内容未做具体说明。参考环境审计工作组 (WGEA) 的解释, 环境审计与审计机关其他类型的审计并无区别, 可能涉及到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对政府环境审计给出如下定义:环境审计是为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政府审计机关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

(二) 政府环境审计的主体

由于环境的公共资源属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仍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环境审计具有极强的权威性, 能吸纳环境方面的人才参与实施环境审计, 保证了环境审计的质量。面对企业环境行为时, 审计主体是审计署和环保部门, 两者应加强合作, 重点审计环保资金的使用和审计污染管理情况;面对政府环境管理行为时, 审计主体是审计署, 重点审计其他部门环境管理的实施情况。

(三) 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

我们将政府环境审计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目标、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三者呈现“金字塔”式的层次关系。政府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起着统领、指导全局的作用。一般目标为环境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环境财务审计旨在确认政府财务报表是否正确反映了环境资产、负债和成本;环境合规性审计旨在评价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环境方面相关的法律、政策和开支授权;环境绩效审计旨在确定政府是否经济、效率和有效地实现环境目标。具体目标则是对一般目标的具体和细化, 根据内容不同, 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四) 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

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应与其目标相一致。环境审计重点关注了资金、政策、管理、项目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 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治理保护资金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2) 资源环境政策法规、制度的科学性、健全性、执行的有效性。 (3) 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履行服务、管理、监督责任, 及实施各项管理措施的情况及其成效。 (4) 资源环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运营及其效益情况。审计署2011年发布的第36号公告, 是针对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及相关工作情况开展的财务、合规性和绩效审计。在资金征收管理中, 部分省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欠缴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 资金的筹集、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污水治理项目进度缓慢或未达标;24个建设项目开工前未取得相关河道主管部门批准, 部分建设设施不符合防洪要求, 未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从整体上来看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实施, 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进, 黄河干流水质总体好转, 水资源统一调度得到加强, 基本满足了流域内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

(五) 政府环境审计的实现机制

1. 积极开展合作审计。

政府环境审计不受地域、部门的限制, 涉及范围广。在对黄河流域进行审计调查时, 跨流域的7省区审计机关应树立“一盘棋”思想, 从整个流域的审计角度出发, 积极开展合作审计, 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涉及到发改委、水利部、财政部等各级主管部门, 应建立和完善审计机关与主管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实现数据共享, 提高审计质量。

2. 积极开展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是审计监督工作应对环境治理周期长, 项目多, 涉及到责任部门多等特点的背景下产生的。与常规审计相比, 跟踪审计在环境管理规划之初便介入, 对环境保护进展及时跟进, 连续审计。跟踪审计对规划的起草、审批、工程实施的各环节、过程及相关资料及时进行动态审计, 全程跟踪。针对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工程项目, 审计机关要从检查程序的履行情况、报批手续的完备情况及批准权限等入手, 对重点工程项目和里程碑事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跟踪审计。针对黄河流域环保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 检查污染防治项目的目标是否符合国家环境标准, 财政部及各级主管部门是否及时将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拨付给使用单位, 是否存在挤占挪用现象。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 应积极探索使用GPS等多媒体检测技术, 充分利用水环境监测数据对黄河干支流水质数据进行分析, 确定审计重点延伸区域和行业, 为分析水污染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水环境变化趋势提供依据。

三、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若干建议

(一) 增强环境审计意识

加大环境审计的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宣传, 如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传播渠道, 使公众深切认识到环境审计的重要性, 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各级审计机关应积极有效地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 通过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加强对资源环境审计监督, 维护环境安全,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 明确环境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绩效审计

开展绩效审计是未来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顺应了社会公众的需求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国环境审计要想与国际接轨, 必须从合规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各级审计机关应在环境政策执行、环境项目建设、环保设施运营、环保资金使用、环境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方面积极探索绩效审计。

(三) 加强政府环境审计队伍建设

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环境审计人员有关环境知识方面的后续教育和培训, 帮助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 优化结构。适当吸纳环境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 打造复合型专业化审计队伍。另一方面积极聘请外部专家, 开展与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 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 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以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为例, 审计署上海办根据项目需求, 在组建审计调查小组之初, 便抽调了行政事业、投资、计算机、法规等四个处室业务骨干加入, 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 构建政府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一个科学系统工程, 应遵循可行性原则、分领域与分项目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全面原则, 针对每个领域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加快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快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和制定, 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和评价标准。与环境审计相关的问题, 需综合考虑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 并将二者紧密结合, 形成生态效率指标。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十二五”及相当长的时期内, 应将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新的关注点, 不断提高政府审计的能力, 改进审计方式, 提高审计实效, 发挥环境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功能。

摘要:随着一场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浪潮席卷全球,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监管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出发, 通过研究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从审计定义、主体、目标、内容和实现机制五方面构建政府环境审计理论框架,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黄河流域,政府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丁镇棠, 程书萍, 刘小峰.大型公共工程环境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 2011, (6) .

[2].黄道国, 邵云帆.多元环境审计工作格局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 2011, (3) .

[3].陈波, 吴微.我国环境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J].中国内部审计, 2011, (4) .

[4].李华, 瞿义, 华王锋.环境审计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 2010, (11) .

[5].何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 2009, (2) .

流域水污染防治 篇8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内涵

目前,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大主要污染源。研究发现, 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转化和迁移是污染物从土壤圈向其它圈层, 尤其是水圈的扩散过程, 是一种污染的扩散。其具有时空范围广、随机性大、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等特点, 因而对其研究、治理和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1. 畜禽粪便

近年来, 由于我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大量禽畜粪便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 是导致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这些粪便中含有许多的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 同时, 大量的氮、磷混合物渗入湖泊或地下水, 直接污染了饮用水。

2. 农药

目前, 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居世界第1位。2001年来, 全国平均农药 (有效成分) 使用水平为12.7kg/hm2, 农药总使用量每年约23万t (有效成分) 。农药喷施只有8%~15%吸附在植物体上, 利用率极低, 其余有10%~35%悬浮于空中, 有40%~55%沉降到地面, 下渗土壤、污染水域, 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3. 化肥

据统计, 2008年我国化肥总施用量为4653.8万t, 并快速增长, 我国化肥使用量占世界总施用量的32.8%, 是世界上施用化肥最多的国家。有相关资料显示, 化肥过量地施用, 导致土壤的理化性质严重破坏。并通过淋溶、地表径流、附着、反硝化作用等方式进入环境, 导致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

4. 塑料薄膜

近几年, 塑料薄膜使用量逐渐加大, 残留在农田中的薄膜不断增加, 使土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土壤的透气性下降, 使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代谢受到影响。截至目前, 耕地平均使用量为200.9 kg/hm2, 能够分解的仅为5.3%, 回收利用率为58.7%。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影响水体环境质量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 其它特点包括:

一是广泛性。由人工生产的化学物质使用量十分惊人, 对自然界影响严重, 对生态环境影响更是深刻而广泛。

二是潜伏性。以农家化肥为例, 在耕地中使用后, 在无降水或灌溉的情况下, 降水和灌溉的时间是引起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是随机性。由于气象因素的不稳定性, 对面源污染的起因和过程分析, 区域的降水过程与面源污染密切相关。

四是模糊性。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农家化肥的施用, 但其施用量、农作物种类、作物、土壤理化性质、季节环境、使用方式不同, 不同因素又相互影响, 导致养分和农药含量的流失会有很大的差异。

四、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措施

1. 提倡多施农家肥, 少施化肥和农药, 尝试发展有机、环保、生态农业。

在防治病虫害方面, 提倡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主要包括利用耕作方式、栽培方法等农业措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基因科学技术消灭农业有害生物;利用电、光、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

2. 推广精确农业, 提高利用率, 减轻污染程度。

通过针对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 使土壤潜力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使之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又减少环境资源的浪费。

3. 加强立法管理, 完善政策和管理制度, 通过进一步完善生

态保护法律法规、农村政策和管理体制, 提高对造成面源污染当事人的处罚力度。

4. 树立科学发展观, 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健全农业技

术推广体系, 加强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农业水平, 使面源污染防治得到普及。

参考文献

[1]纪丁愈, 王庆安, 佘红英, 等.川中丘陵地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水环境容量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 22 (4) :81-84[1]纪丁愈, 王庆安, 佘红英, 等.川中丘陵地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水环境容量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 22 (4) :81-84

[2]张海文.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 2011, 6 (6) :64-65[2]张海文.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 2011, 6 (6) :64-65

[3]曹艳春, 冯永忠, 杨引禄, 等.基于GIS的宁夏灌区农田污染源结构特征解析[J].生态学报, 2011, 31 (12) :3468-3477[3]曹艳春, 冯永忠, 杨引禄, 等.基于GIS的宁夏灌区农田污染源结构特征解析[J].生态学报, 2011, 31 (12) :3468-3477

[4]周军, 叶珍, 马云, 等.牡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管理, 2011, 36 (2) :46-48[4]周军, 叶珍, 马云, 等.牡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管理, 2011, 36 (2) :46-48

流域水污染防治 篇9

近几十年来, 淮河流域的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 人口膨胀,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长, 沿淮流域水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并且对其周边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一定危害, 半个世纪以来, 国家以及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对沿淮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整顿治理, 采用防控与治污相结合的方法, 有效控制了污染情况, 淮河流域也是第一个由国家调控, 依法进行治理的流域, 成为我国在水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中的典型案例。目前, 相关文献对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研究多数是围绕防治技术、水质分析等展开, 对防治能力的研究较少, 尤其是对其在空间差异性的分析缺乏。如果能对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规律性进行有效分析, 划分各区域防治能力等级, 将会有利于经济产业的布局、生态系统的针对性补偿、以及合理地分配治污资源。

2 水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及原因

2.1 水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取样, 分析各地区数据, 结合软件先进的分析技术, 大致上将淮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划分为5个等级, 分别是: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 以便于日后社会各部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目前, 分析结果显示, 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1 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空间差异

一般来说, 水污染的控制处理主要针对工业污水以及生活污水而言, 其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点源污染工程的控制程度。结果显示, 淮河流域下游地区的控制处理能力较强, 大部分中上游区域处理能力都较弱, 其中能力最低的地区主要有河南周口、南阳, 安徽亳州、宿州等。总体来说, 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按由强到弱排序, 依次为:下游、中游、上游。

2.1.2 水污染管理监督能力空间差异

随着企业与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 对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工作也正不断强化。例如, 政府勒令相关重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改造, 当排放量达到标准才予以资格重新进行生产运营。由于不同流域的企业素质不同且政府管理监督水平有限, 水污染的管理监督能力在淮河不同流域也呈现出空间差异, 数据分析显示, 淮河干流地区的管理监督能力要远远胜于支流。

2.1.3 水污染治理投入能力空间差异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各方面资源能力也有所差距, 一般来说上游经济发达地区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物力等角度来看, 投入能力都大于下游地区, 并且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

2.1.4 水污染综合防治能力的空间差异

通过对上述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处理能力、监督能力、治理投入能力综合评价, 并对分析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处理, 可以得出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性的一般规律: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最高的是下游东部地区, 其次是中游中部, 最低的是上游西部地区。

2.2 水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的成因

根据综合数据分析显示, 可知, 淮河流域各省市的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整体水平较低, 且不同地区的防治能力也存在空间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很大一部分跟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有关。通过分析可知, 防治能力较低的大多是中上游地区, 这些地区的特点都是经济不太发达, 但传统重工业企业分布又多, 导致水环境污染防治处理力度跟不上污染程度。为了响应国家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化发展的要求, 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转移, 沿海地区一批高污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这一举措, 虽然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但也为当地环境带去了严重污染, 并且由于中西部地区缺乏对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经验, 资金投入水平有限, 水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3 结语

本文在针对前人对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其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以及形成原因, 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我国淮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整体偏低, 在不同流域见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 流经的四省之中, 综合评价指标最高的江苏, 其次是山东、安徽, 最低的是河南。 (2) 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整体来说, 淮河流域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东部在水环境污染问题上的防治的能力要比上游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周亮, 徐建刚, 孙东琪, 倪天华.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解析及分类控制[J].环境科学, 2013 (02) .

流域水污染防治 篇10

1 牡丹江林口县流域概况

牡丹江流域地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是松花江第二大支流,河流全长为726 km,呈南北走向,总落差为1 007 m,流域总面积为37 023 km2。牡丹江发源于吉林省敦化市,从宁安市西南部的镜泊湖进入牡丹江市境内,经温春镇入牡丹江市,由柴河镇进入海林境内,再由莲花湖上游入林口县境内,最后由林口县北部出境入佳木斯市境内,在依兰县汇入松花江。因此,对牡丹江流域的污染控制对松花江的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东北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工业废水、沿岸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农业面源污染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已使得牡丹江沿岸部分河段遭受严重污染。林口县是牡丹江流域牡丹江市区段最后一个控制单元,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北部,地处张广岭和完达山脉交接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9°17′~130°46′,北纬44°38′~45°58′,东与鸡东县、鸡西市相邻,西与方正县、海林市相连,南与牡丹江市、穆棱市交界,北与依兰县、勃利县接壤。林口县9个镇3个乡200个行政村,全县人口43.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3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70.96%。

2 牡丹江流域林口县沿江面源污染源

在林口县最终排入牡丹江的3个主要排污口采集水样,对主要污染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和NH3-N进行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水体均为劣V类。因此,进一步弄清牡丹江流域林口县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途径对于治理整个牡丹江的水体污染至关重要。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一些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随降雨以及地表径流最终汇入牡丹江,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化肥与农药污染等。林口县的三道通镇、莲花镇直接排污进入牡丹江干流,对控制单元林口有直接的影响。

2.1 农村生活污水

牡丹江流域沿江分散着很多村落,农村生活污染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农村城市化发展,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污染数量日益增长,资源回收率低,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渗滤液对水体的污染。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卫生环境状况差,绝大多数农村无排水和垃圾清运系统。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有的直接排入水体,有的排入土地系统,直接危害着汇入区的饮水及食品安全。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露天堆放是主要的处置方式,缺乏垃圾收集和处理处置系统,不仅占去了大片的耕地,还可能传播细菌、病毒,在雨水的冲刷下,大量渗滤液进入水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威胁。根据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计算得出牡丹江林口县沿河村镇生活垃圾、污水产生量及其主要污染物的贡献量(表2)。

根据国家推荐的COD产生系数(60g/人·d)、氨氮产生系数(7 g/人·d),以及北方地区每吨垃圾的渗出液占垃圾总量的15%,垃圾渗出液的COD含量为50 kg/t计算可知,牡丹江林口县区段沿江村镇年生活污水与垃圾产生的COD贡献量为788.13 t,年生活污水产生的COD和氨氮的贡献量分别为711.09、82.96 t。

2.2 畜禽养殖污染

牡丹江林口县规模化大型养殖和小户养殖都比较多,但是相当部分的农村畜禽养殖场都存在设施简陋、管理不善的情况,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和污染问题严重。绝大多数的小户养殖畜禽粪尿更是没有经过处理肆意排放,有些直接排入河道,有些露天堆置。根据调查、分析与相关标准测算[2],得出林口县直排牡丹江的2个镇的畜禽养殖情况以及禽畜粪便污染情况(表3)。

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测算[3],牡丹江市林口县COD年贡献量为477.59 t,BOD年贡献量为388.02 t,氨氮年贡献量为47.21 t,年总氮的贡献量为112.60 t,年总磷的产生量为21.90t(表4)。

(t/a)

2.3 化肥与农药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粮食产品的增加,我国化肥的生产和使用不断上升,已成为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4]。盲目地过量使用化肥以及施肥不合理,使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每年农田养分被植物利用的部分很少,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35%~50%[5]。大量未被利用的化肥通过地表径流、淋溶等方式污染了地表水环境。农业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磷、钾3种,由于施用量不当及施肥方式不合理,导致很多化肥的浪费,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牡丹江林口县沿江农田每年施肥量大约为577 t,据计算,流入牡丹江量为371.30~397.15 t,严重影响牡丹江水质(表5)。

(t/a)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药生产和消费量都居世界前列。据统计,我国每年施用的农药达50万~60万t,其中约有80%的农药直接进入环境[6],农药污染已成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种有机污染。据计算[6],牡丹江市林口县的三道通镇和莲花镇每年农药施用量为45 t(其中,三道通镇30 t,莲花镇15 t)流入牡丹江量36 t(其中三通镇24 t,莲花镇12 t)。农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的增产、保收和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也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受到污染,毒物累积在牲畜和人体内引起中毒,大部分农药残留于环境中,造成潜在的环境威胁。

3 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3.1 建立缓冲带,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污水的截留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含量,减少生活污水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建造成本及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效果好、适用面广、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应用研究颇多。赵建刚等[7]分别以砾石和土壤为填料构建成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处以较大水力负荷的污水处理,比较了2种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潜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都优于表面流湿地。

3.2 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

与工业污染源不同,畜禽粪便含有丰富的肥源,牡丹江市林口县畜禽养殖业COD年贡献量为477.59 t,BOD年贡献量为388.02 t,氨氮年贡献量为47.21 t,年总氮的贡献量为112.60 t,年总磷的产生量为21.90 t,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既减轻环境的压力,又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3.3 科学施肥,防止肥料污染

控制化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既要控制其施用量,又要严格执行使用规程。目前,林口县氮、磷、钾肥年施用量分别为268、142、167 t,流入牡丹江量为371.30~397.15 t,应根据气候、土壤类型,按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规律,科学预算作物需肥量中氮、磷、钾的配比。适时适量施肥,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减少化肥在土壤中的流失和污染。

3.4 加快无毒、低毒农药的开发研制,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推广利用食物链以虫治虫的技术,筛选生物工程菌种,加快土壤中残留农药的分解速度,加大生物农药开发力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实施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及有机食品。在农田中建设树篱和沟渠,形成具有很高生态环境价值的人工网络系统。加强立体农业生态模型的研究,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农业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施肥、喷洒农药等,以防治和减轻农业非点源污染影响,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对牡丹江流域林口县区段沿江面源污染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牡丹江流域林口县进行水质污染状况评价,通过推算得出牡丹江流域林口县沿江村镇年排放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化肥、农药分别为1 185 155.00、15 407.02、52 311.41、371.30397.15、36.00 t,根据产生的污染物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面源污染,现状,防治对策,牡丹江流域,黑龙江林口

参考文献

[1]王海云,王军.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4):53-55.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43号关于减免家禽业排污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EB/OL].(2004-03-05).http://www.zhb.gov.cn/epi-sepa/zcfg/w3/fa2004-43.htm.

[3]王建美.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及防治[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27(2):19-21.

[4]张宝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努力防治面源污染[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7):3-5.

[5]唐莲,白丹.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水环境恶化[J].环境保护,2003(3):18-20.

[6]宋秀杰,陈博.北京市农药化肥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J].环境保护,2001(9):30-32.

上一篇:城市给排水设计下一篇:最小均方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