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湘江》《绝句漫兴(一)》阅读练习答案及对比赏析

2024-05-04

《渡湘江》《绝句漫兴(一)》阅读练习答案及对比赏析(共3篇)

篇1:《渡湘江》《绝句漫兴(一)》阅读练习答案及对比赏析

《渡汉江》《回乡偶书》对比赏析及阅读答案

一: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从情绪上看,甲乙两诗有何不同?

(2)联系两首诗的具体情境,结合自己的想象,将作者的情绪、心理加以推衍。

参考答案

(1)甲诗描写的是远谪另外重返家乡,情怯;乙诗描写的是宦达荣归,惊喜。

(2)提示:甲:作者远谪岭外,多年未接家中书信,不知家中情况,推想凶吉多少,

父母妻子生死不知,想问又不敢问,据此推想。乙:作者在外为官,老归乡里,从乡音不改,故乡情深去想。

二: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对比赏析

《渡汉江》是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篇2:《渡湘江》《绝句漫兴(一)》阅读练习答案及对比赏析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诗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2)第二句中的“点”、“叠”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自己怎样的心情。

答:

参考答案:

5、【答案】(1)描写的是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

(2)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

篇3:溪村即事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溪村即事

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绝句

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1、周诗的颈联和王诗的起首两句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2、元代文学家欧阳玄称赞周权的.诗“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请就《溪村即事》的颔联,说说周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参考答案

1、(1)两都都使用了“竹”“梅”的意象;(2)视觉与嗅觉相结合,通过写竹的影子和梅花的香味来表现环境的清幽;

2、颔联使用的意象有鹤、松、雨、僧、石栏、云等意象,这些意象平凡至极,前人经常入诗,毫无奇绝险劲之处;飞鹤缓步在松树林立的小路上行走,一位僧人倚靠在石栏之上抬头观云,描绘出一幅悠然雅静的山野图景。作者借些图景来表达对高洁孤傲的品质的向往和悠然自得的孤远心情。

简析

上一篇:党的政治优势下一篇:我爱北京天安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