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2024-05-13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共8篇)

篇1: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第十一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本合同段的工程质量,并贯彻执行国务院交通部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公路建设质量活动年的要求,在公路建设中贯彻落实国家质量工作方针、推动工程项目开展全员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制,实现本合同段工程质量一次检测合格率达到100%及优良率达85%以上的质量目标,特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建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管理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实行施工质量领导责任制,坚决执行“内业指导作业,试验指导施工”的技术管理准则,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质量上保证工程质量,组织生产施工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教育,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明确奋斗目标,增强质量意识,对A3段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明确其分工与岗位职责,做到各负其责,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及相关工作、相关环节积极配合,本项目实行TQC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亲自抓质量,组长即项目经理,是本标段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加强质检部门管理,增大质检控制力度。质检人员落实到位,项目 经理部设专职质量检查负责人1名,各施工段和施工队设专职质检员1名,各施工点设兼职质检员;使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议等精密测量仪器和采用先进检测仪器加强测量与检测工作,保证结构和路基等各项分工程指标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及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3.规范技术管理程序,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项目,均需制 定完整的施工方案、工艺和保证措施,经总工程师(技术主办)审查,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以严格的技术管理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在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总工程师(技术主办)带头、分管工程师组织及现场施工人员参与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并明确工程的特点、工艺、质量难点以及技术规范要求、质量检验标准,认真熟悉施工图及实施性施工方案等,生产班组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4.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土工材料进场时应有质保书,并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砂、石料产地来源由试验室到料场察看(监理旁站),取样检验合格并报总监办试验、审批后方可进场;砂、石料进场后,按规定进行批量抽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标准实验,由工地实验室进行试配,并报总监办中心试验室进行平行试验,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严格工序质量控制程序(见“质量检查程序图”)。任何分项工程工 序交替前,由项目负责人和工班长进行自检后,移交下一工序施工。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质检人员、分项负责人、工班长一起对上道工序检查验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并按质量监理签证程序,配合好政府质检部门、业主的检查及监理抽查工作。分项检查中发现的有关质量问题,由专职质检员向施工员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意见,施工员必须认真执行整改,按规定做好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记录,并经有关人员签证,由专职人员填写施工日记。

6.定期进行质量大检查。每月一次由质检工程师主持进行质量大检 查,专职兼职检验员参加,必要时邀请监理工程师参加。主要内容:

(1)全面检查当月工程质量,掌握质量动态;(2)检查施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有无及时签证;(3)检查原材料、砼强度等有关试验资料;

(4)通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质量的评价和意见,对有关质量问 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7.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对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考 核。对施工流程不熟悉、工艺不精通的人员加以强化训练;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差、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技术、施工人员坚决予以撤换,以保证工程能及时、优质地完成。

8.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做到“三检”“四按”“五不准”,即:(1)三检—自检、交接检、专业检;(2)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标准、按工艺;

(3)五不准—方案不合理不准开工,土石方不试验不准上路,材料 不合格不准进场,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工序,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不计量结算支付。

9.严格把好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工序交接的质量检测验收 关,并严格执行质量监理签证程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工序和施工项目,必须坚决返工,直至符合标准要求为止。对于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现场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及时与监理部门、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认真听取各单位意见,更加详细的领会设计意图和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接受监督指导,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10.在质量与进度、成本相矛盾时,以质量第一为指导,做到质量

和进度有机结合,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

篇2: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流程图如下:

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流程图

2、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共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技术措施三部分: 2.1组织措施

2.1.1组建以项目负责人为管理核心的独立项目部。选派公司高层管理及优秀的骨干人员为本项目部负责人。公司总工室将设立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牵头的专业审核小组对项目部所有编审业务进行实时监督;

2.1.2由项目部负责人提名,组建一个富有经验、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的专业服务团队,从人员素质上把好第一关,这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选派服务团队的人员以不少于5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为主,尤其注重有较强责任心、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

2.1.3保证参与项目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全部具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或建委颁发的预算员岗位证书,保证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员均具有与其承办工作相适应的工作能力;

2.1.4建立项目负责人责任制,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能分工;

2.1.5由项目部编制各个具体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计划并对所有造价业务均制订针对性的工作流程图及实施方案;

2.1.6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检验程序开展工作,做到每一份成果文件均要经过三级复核,确保承接的工程造价业务的高质量完成;

2.1.7强化规范服务,使用各种标准技术质量手册,强调成果文件质量,严格推行校审制度,以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差错。2.2 经济措施

公司对项目部负责人、项目组长及项目组成员按《项目部检查评比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填写《项目部工作人员考核表》,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一定的经济奖惩 2.3 技术措施

2.3.1在接到业主提供的工程资料后,及时细阅,做好相关交底工作,统一咨询业务的技术标准与原则。

2.3.2严格执行公司的业务质量控制程序和委托方的管理制度。建立编制、复核、会审和审定多级把关程序。造价编制人将所计算的成果经过自查整理,形成初稿;由复核人对初稿进行检查复核,然后由编制人进行修正,再提交项目负责人组织会审,并征询业主意见,最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

2.3.3复核人员主要复核计算成果的依据和计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齐全、有无漏项,采用的技术经济参数与标准是否恰当,计算与编制的原则、方法是否正确合理,各专业的技术经济标准是否一致,审核成果说明是否规范,论述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检查关键数据及相互关系。2.3.4审核人员发现的问题在复核记录单上列出,交造价成果原编制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再复核。

2.3.5对咨询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委托方主管人员汇报并经常组织会审,会审主要是对重要子目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会审确定。对重大问题及时请示相关领导。

2.3.6每阶段的咨询业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资料归档和信息化处理工作。2.3.7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腐败现象。虽然防止腐败不是造价管理的范畴,但腐败现象会象蛀虫一样人为地破坏造价管理工作,其危害之大更可令造价控制前功尽弃。加强职业教育,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在服务过程中,如果需要与承包方沟通,坚持做到先征得委托方同意或有委托方在场。确保公正、诚信,自觉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

2.3.8重视收集、积累信息和资料并及时进行分析、整理,使之不断反馈,以指导类似或相似的工作,达到有效控制业务质量的目的。

3、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控制措施

为更好奉行“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贯彻“严谨规范、客观公正、高效准确、服务建设”的质量方针,争取为招标人提供更优质的造价咨询服务,公司保证承接的各项工作业务均严格按照《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及各项执业标准执行。3.1质量控制政策

3.1.1执业质量是本公司取得社会承认的前提、核心、保证,是关系本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全体从业人员必须象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证执业质量。

3.1.2把执业质量作为检验执业人员工作能力、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以及贡献大小的重要依据和条件。

3.1.3制订各岗位计划指标的考核,以质量指标为否定指标。3.2、质量控制体系 3.2.1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本公司的执业质量。建立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予以保证。

3.2.2对本公司出具的每项业务报告均实行三级复核制:

3.2.2.1造价工程师为一级审核主体,负责组织本专业概算人员拟定咨询实施方案,核查资料使用、咨询原则、计价依据、计算公式、软件运用是否准确。动态掌握本专业咨询业务实施状况,协调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2.2.2项目负责人为二级审核主体,项目负责人负责及确定各专业界限,协调各子项、各专业进度及技术关系,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咨询实施方案,有权对各专业咨询工作进行调整和修改并负责统一咨询业务的技术条件,统一技术经济分析原则。

3.2.2.3技术总负责人为三级审核主体,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审核人员、校核人员、编制人员之间的技术分歧意见,对审核的咨询成果负责,同时总负责人协调处理咨询业务各层次专业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对咨询业务专业人员的岗位职责、业务质量控制程序、方法、手段进行调整。3.3、质量控制责任

本质量控制责任实行层层负责制,即助理人员为项目负责人负责,部门负责人为技术总负责人负责。3.3.1本公司质量的三个控制点:

3.3.1.1组织关:部门负责人或项目总工在项目开工前,与委托人洽谈了解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和委托业务有关事项,组织项目工作组,选派组长及组员。进行图纸及资料会审,做好技术交底。如因未进行了解或了解情况不详、组织不力、安排不周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的,由部门负责人或项目总工负责。3.3.1.2复查关。项目部负责人对其交给项目组长办理的工程预算及招标控制价业务进行复查。部门负责人应要求项目组长连同工作底稿在内的有关资料报审,如无要求,只对报告审查后上报到技术总工审稿,若出现质量问题,由部门负责人负责。3.3.1.3复核关。技术总工审核据以形成报告的工作底稿和取证,看其是否齐全、完整,计算是否正确,所用法规是否准确,如有疑问应通知部门负责人进行复查,如无复核或没有要求部门负责人进行复查而影响工作质量时,由技术总工负责。

3.3.2建立案例分析会,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剖,并研究相应的保证措施。分析会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 定期:每月月末最后一周的周五。

不定期:工作中遇到重大或疑难问题时,技术总工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时组织召开。3.4、质量考核和奖惩制度

3.4.1本公司建立质量考核制度,技术总负责人负责工作质量考核,项目负责人负责对其助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

3.4.2项目负责人按月将其助理人员的质量考核情况上报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对项目负责人考核情况及项目负责人上报的助理人员考核复查后汇总,上报技术总负责人。

3.4.3质量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级。

优秀:严格按照《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执业,并有所改进和发挥。

良好:能够严格按照《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执业,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或返工现象。

一般:基本按照《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执业,虽有小的失误,但已及时补救。

差:没有按照《工程造价咨询管理办法》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执业,有较大的失误,虽经指出作了补救,但造成工作效率低或造成一定影响。3.5、组建技术评审会 为促进全公司执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业务工作质量,降低执业风险,特组建本公司技术评审会。

3.5.1职能与任务:技术评审会是负责以全公司业务技术、执业标准及质量风险,进行高层次的研究、评价、审议、决断的权威机构,并发挥“参谋部”、“智囊团”的作用。其主要任务:

3.5.1.1对全公司各项执业规程,进行评审核定或提出修改补充意见。3.5.1.2对执业中遇到的重大政策法规和技术难题,以及发生分歧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评判提出处理意见。

3.5.1.3对承接关系重大的工作和审前分析研究,对工作策略和技术要求提出指导意见。

3.5.2 捕捉行业信息,进行理论研究或技术开发。组织专题研讨提出建议方案,编写论文,为本公司和全行业作出贡献。

3.5.2.1指导推动全公司各专业研究小组开展有关课题研究活动。3.5.2.2对本公司员工的业务学习和后续教育提出规划安排,组织考核考试。

3.5.3工作程序和活动方式:

3.5.3.1技术评审会会议每月定期召开,根据需要也可临时召开,由经理负责召集并主持。会前应将议题及资料,提交会员们作好准备。

3.5.3.2对议题涉及到有关部室或经办人员,应通知其列席参加,以供具体情况,陈述意见回答咨询。必要时可邀请公司外的专家列席研讨。

3.5.3.3技术评审会的议事规则:一般采取讨论方式基本取得一致意见,作出决定;必要时也可采取表决方式按多数意见决定。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必须服从作出的决定。

3.5.3.4技术评审会应按或季度制定工作计划,或进行课题分工;半年进行一次总结考核。3.5.4其他事项:

3.5.4.1技术评审会是本公司具有权威的参谋、咨询研究机构,但不是权力机构,凡属决定需要实施的事项,应按行政管理权限办理。

3.5.4.2根据需要,经研究可派出人员到外地观摩学习,或向有关方面进行咨询、请教,或到现场进行考察、调查了解。

3.6、对专业造价咨询人员的激励、约束、问责机制及具体措施

3.6.1造价工程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诚实信用、优质高效、开拓创新,规范执业行为,为业主创造更大的价值。

3.6.2建立配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风险约束机制和问责机制,这是工程造价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应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激励机制包括物质、精神激励和社会认知激励等,风险约束机制既要求从业者进行行业自律、职业操守教育和道德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建立严密的监督约束和相互制衡制度,为此我公司有相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制度的完善来控制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3.6.3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事前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逆向选择,而事后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暗箱操作暗中交易等腐败现象,从而损害委托方利益。

3.6.4实行严格的三级审核制度,既是对实际操作者成果文件的查错,也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

3.6.5不能个人独立与承包商进行有关造价方面的审核,必须有第三方参与和在场。

篇3: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坚持“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原则, 水利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振兴、地方社会的长治久安, 而且还关系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水利工程, 就是用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坚持“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原则, 这个是全面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针, 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综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措施, 确保结构安全;坚持“以人为本, 全员动员的质量管理”的原则,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强人的责任感, 提高人的潜在素质, 发动全体职工通过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原则, 工程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尊重客观事实, 尊重科学, 敢于不持偏见, 实事求是的对待问题。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阶段, 它将“蓝图”中的各种意图变为现实, 为了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必须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 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 施工阶段质量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3个阶段。

2.1 事前质量控制

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 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并且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2.1.1 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

(1) 全场性施工准备, 是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 (2) 单位工程施工准备, 是以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3) 分部工程施工准备, 是以单位工程中的一个分部工程或冬、雨期施工为对象而进行的施工准备; (4) 项目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是在拟建项目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一切施工准备; (5) 项目开工后的施工准备, 是在拟建项目开工后, 每个施工阶段正式开工前所进行的施工准备。

2.1.2 施工准备的内容

(1)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水利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 (2) 物质准备包括重要原材料准备、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具准备等; (3) 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 技术负责人为主, 专职质量员、施工员、施工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 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 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 集结施工队伍, 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4) 施工现场准备, 包括:控制网、水准点;“三通一平”,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编制冬雨季节性施工措施, 编制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等。

2.2 事中质量控制

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 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施工项目有方案, 技术措施有交底, 图纸会审有记录, 配制材料有试验, 隐蔽工程有验收, 设计变更有手续, 质量处理有复查, 成品保护有措施, 行使质控有否决 (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 擅自变更设计图纸, 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 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 。质量文件有档案 (凡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 如水准、坐标位置, 测量、放线记录, 沉降。图纸会审记录, 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施工记录, 隐蔽工程记录, 设计变更记录, 调试、试压运行记录, 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

2.3 事后质量控制

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1) 成立验收小组, 组织调试运行。 (2) 准备验收资料。 (3)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3 重视各方协调, 保证工程质量

无论工程规模的大小, 质量均是工程的命脉。发挥水利工程的投资效益, 质量尤为重要。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工作的反映, 在建设过程中只有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所有因素严加控制, 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 严格按建设规范控制质量, 才能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达到预定目标。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 只有四者全优, 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上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越来越严, 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基层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 在工程施工时, 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 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4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落实责任制, 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 层层落实责任制, 并加强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 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 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责。

4.2 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 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 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 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 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

4.3 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四项制”等主要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建设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即“四制”) ,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责, 按照项目程序组织工程建设, 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 要严把资质审查关。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 主体工程不得分包, 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严格合同管理, 一切以合同为主。一方面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 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另一方面, 监理单位自身应组织好好的班子进行监督管理。

4.4 制定监理细则, 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材料计划, 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 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4.5 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控制”

事前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格审核, 特别是对各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 凡未经监理同意, 不得进入工地。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 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 继续进行观察、检测, 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 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4.6 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

参考文献

[1]韩雷.满守耀.质量管理体系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建立与实施[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09-30.

篇4:洗发香波的体系及质量控制

1. 洗发香波的体系

1.1 表面活性剂浓溶液体系

洗发香波是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体,配以一定量的非离子、两性离子和高分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总含量在10~26%之间,构成了一种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胶团溶液。一般认为,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不是很大时(超过cmc不多),胶团通常为球形;当溶液浓度高出cmc10倍或更高时,胶团的形状变为非球形,通常呈棒状;随着浓度不断增加,棒状胶团聚集成束,呈六角形相堆积状;再高浓度就会转变成层状结构;浓度再增高,则由于水含量减少,发生转相,形成逆胶团。洗发香波体系应该处在棒状胶团至六角形相之间。

表面活性剂胶团的结构形状与溶液粘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棒状胶团的溶液粘度比球状胶团大,而最大粘度似乎发生在六角形相附近,进入层状相则粘度下降。

洗发香波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还存在无机电解质,一是为增稠而加入的盐,二是有些原料本身就含有盐(如阴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的加入,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cmc降低及胶团缔合度增大,使得粘度增加,量太多的情况下可使表面活性剂析出形成新相,溶液出现混浊,粘度下降。少量的电解质还可加大胶团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增溶作用,但会降低对极性有机物的增溶能力。

1.2 油性物质的增溶体系

由于表面活性剂在制备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还含一些没反应的油性物质,这些油性物质再加上洗发香波中加入的香精、油性润滑剂(如高碳醇、羊毛脂等),将被表面活性剂胶团增溶。当油量增加,体系会变成乳状液,但当有辅助表面活性剂(如醇类)存在时,也可成为微乳液。

1.3 分散体系洗发香波中的珠光剂(如乙二醇硬脂酸酯)是呈片状晶体存在,它均匀分散在体系中,令添加的高粘度硅油、去头屑剂ZPT、没有被增溶的高碳醇、三烷基季铵盐柔软剂等都是以悬浮形式分散在洗发香波中。要指出的是,这些成分的分散只需要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而大部分表面活性剂仍以胶团形式存在,这与一般意义上的乳状液和悬浊液不同,它不会改变洗发香波的胶团溶液体系,否则洗发香波将失去粘度和泡沫,这一点十分重要。

1.4 高分子胶体溶液体系

为了改善梳理性和抗静电性,或为了增加粘度,洗发香波中还加入阳离子瓜尔胶季铵盐、阳离子纤维素季铵盐、聚季铵盐或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汉生胶、聚丙烯酸(盐)等高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加入除具有本身的功能外,还具有稳定体系的作用。

2. 洗发香波的质量要求

2.1 外观

透明洗发香波应该清澈透明,没有沉淀物,即使在0℃也不出现浑浊;乳浊洗发香波应均匀一致,珠光型需有均匀的丝绸般的闪亮珠。洗发香波还需有一定的粘度,一般粘度应控制在2500~10000mPa.s,这样才会给使用带来方便。

由于洗发香波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存放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稳定情况,主要表现在:粘度下降,透明洗发香波出现浑浊或沉淀,乳浊、珠光型出现絮状甚至分层,组分之间相互作用或表面活性剂发生水解。洗发香波一般应能经受5~6次耐寒、耐热交替试验,透明型洗发香波不出现浑浊及沉淀,乳浊型不出现分层。

2.2 起泡性

泡沫是洗发香波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丰富的泡沫在洗发过程不仅具有携污的作用,而且在感觉上也是一种享受。洗发香波除了应具有丰富的泡沫,还要起泡迅速,要有一定的耐油性。

2.3 去污力和梳理性

洗发香波应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但去污力不宜太强。一方面头皮和头发表面的污垢较容易去除(头发的相互摩擦尤如“刷子”),二是如把头发自身分泌的护发油性成分洗去太多,这样不但会损伤头发,而且干燥的头发使梳理时摩擦力增大,梳理性变得很差。因此一般希望洗发香波的去污力要相对弱一点。

头发的梳理性一般包括湿梳性和干梳性两个概念。湿梳性通常是指在洗发中当泡沫被冲掉后的手感和梳理性,当用手指插入头发从发根向发梢运动时,梳理好的洗发香波给你一种没有阻力的感觉,并且没有所谓干草感,具有丝般的柔软。干梳性是指头发干后(即在空气中达到平衡后),头发手感和梳理性。好的洗发香波会给你带来滑顺又没有湿重的飘柔感觉,有如触摸丝绸的感觉,梳理时不产生静电、缠结,更重要的是不易沾尘,洗发后2~3天头发仍保持轻松感。

2.4 刺激性和温和性

一般来说,洗发香波在安全上是不会有问题的,但在刺激性和温和性上是有差别的。有刺激性的洗发香波往往会引起头皮发痒、头屑增多。洗发香波的主要原料十二醇硫酸铵(LSA)是一种刺激性较高的表面活性剂,需要与其它低刺激性表面活性剂合理配比,降低其刺激性。另外某些杀菌去屑剂用量过多往往会损伤头皮,使头皮更痒,头屑更多。温和洗发香波即使流入眼内也不会感到刺痛,对养护头发有好处。

3. 洗发香波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3.1 混浊问题

混浊是透明洗发香波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情况是常温下透明,低温下出现混浊,严重的恢复室温也不能恢复透明。引起的原因有:

1)电解质含量偏高,使表面活性剂Krafft点降低,在低温下析出新相而混浊。电解质含量高的原因除了配方中加入外,阴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带入也是主要因素。解决的办法:一方面控制原料质量;另一方面,如果洗发香波粘度较低时,不要单纯靠加盐增稠,应加入适当的增稠剂,如双硬脂酸聚乙二醇酯。

2)配方中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溶解度较低或Krafft点太高,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在低活性物含量的产品中容易低温析出。因此,在进行配方设计时,应尽量选用一些溶解性好或Krafft点低的表面活性剂或配入适当的增溶剂、澄清剂,以保证洗发香波即使在0℃也不混浊。

3)透明洗发香波的香精应选用香波专用香精,其他香精如膏霜用香精不易被胶团增溶,可能会使洗发香波混浊。

3.2 分层问题

分层是乳浊珠光型洗发香波易出现的问题,一般是在长时间放置或高温试验时出现上浮、下沉等。引起分层的主要原因有:

1)同样是由于电解质含量偏高,一方面破坏分散体系,使油性物质絮凝或聚结上浮;另一方面可使表面活性剂胶团增大到生成新相而析出。

2)洗发香波粘度偏低和油含量偏高也易产生分层,油含量偏高一方面使香波的粘度降低,使油性物质易于上浮;另一方面使油增溶状态转变成乳状液,破坏了胶团的分散特性。例如加入非极性油(如石蜡油、角鲨烷等)易使洗发香波分层。

3)有时温度的变化会改变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也会使一些物质产生固—液变化,从而引起产品的分层。因此在考核洗发香波稳定性时,常用高温和冷冻试验进行考核。

4)某些亲水性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烷基醚磺基琥珀酸二钠),可使高分子阳离子悬浮剂被增溶进入胶团,而失去胶体的悬浮特性,也易分层。

总之,引起洗发香波分层的原因较多,应针对特定的配方体系找出引起分层的原因并予以解决,必要时加入适当的悬浮剂,以保证体系的稳定,如汉生胶、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树脂等,某些阳离子聚合物如阳离子瓜尔胶也有一定的悬浮能力,是一种多功能助剂,可以采用。

3.3 粘度问题

有时洗发香波粘度偏低,可能的原因有:

1)表面活性剂含量太低,形成的胶团偏小,进不到高粘度的区域。此问题在低档香波中较为突出,此时应加入合适的增稠剂如羟乙基纤维素等。

2)电解质含量过低过高,低了没能使表面活性剂胶团达到六角形相或附近,高了使胶团进到了层状相。

3)有小分子极性有机物存在,使胶团变小,例如洗发香波中含有乙醇等。少量的尿素、二甲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等常用来适度调低洗发香波的粘度。

4)油性物质偏高或不易被增溶物较多,这时洗发香波可能成为浮状液,大部分表面活性剂将从胶团转移到油水界面上,从而破坏了原有的胶团溶液结构,使体系粘度下降。油性物质除了配方中加入外,表面活性剂生产中转化率不高或发生水解时都可能进入。

5)温度升高一般体系粘度下降,对合适的表面活性剂胶团构成的粘稠液体时对温度并不很敏感,而用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增稠或用了较多的盐来增稠的体系就对温度较敏感了。有时也会出现温度下降反而变稀的现象,可能是有物质析出的缘故,例如椰油酸单乙醇酰胺在低活性物含量的体系中就会出现上述问题。

6)有时洗发香波在贮存过程会变稀,这种情况下应考虑表面活性剂发生水解的可能,特别是LSA(十二醇硫酸钠)易发生水解。这时体系应加入PH缓冲剂,如磷酸二氢钠,将PH缓冲在5.5~6.5之间,这样即使有少量LSA水解,体系PH值也不会急剧下降,从而缓解LSA进一步水解。

3.4 泡沫问题

一般希望洗发香波有高的发泡性和一定的稳泡性,并且要发泡迅速,还要有一定的耐油性,这一点在洗发香波测定的泡沫和实际洗发呈现的泡沫不一致上,可体会到。洗发香波泡沫低可能有如下原因造成:

1)表面活性剂选择不合适,例如聚氧乙烯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皂类都会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泡性能。LSA与AESA(月桂醇醚硫酸铵)配合使用,可获得稳定的高泡体系;当LSA含量高时泡沫性好,而AESA或AES(月桂醇醚硫酸钠)含量高时则泡沫性差些。N-烷酰肌氨酸盐、APG(烷基多糖苷)、一些两性表面活性剂有增泡作用,烷基醇酰胺具有良好的稳泡效果,还可提高泡沫的耐油性。

2)油的消泡作用不容忽视,一种是增溶在胶团里的油,一种是被乳化的油,对表面活性剂的发泡和稳泡都有显著的影响。为此,洗发香波中不宜含有过多的油性物质,而且油性物最好以粗分散体存在。

3)珠光型洗发香波中的珠光剂也会显著影响洗发香波的泡沫,因硬脂酸乙二醇酯也是一种油性物质,如果珠光剂在洗发香波中结晶不好,不单珠光不明显,而且会极大地降低洗发香波的泡沫。因此使用珠光片的洗发香波,必须注意配方体系对珠光晶体析出的影响;另外配制过程的温度、冷却速度、搅拌速度也会影响珠光晶体的析出。另一种珠光产品---珠光浆,虽然也是乙二醇硬脂酸酯与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但它是在特定的体系、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完成的,珠光晶体析出率高,珠光显露好,加在洗发香波中对泡沫影响就小,而且使用方便。

3.5 腐败变质

引起洗发香波腐败变质有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微生物污染,二是防腐体系不合适。微生物污染来源有几个:(1)水质的污染;(2)原料的污染;(3)生产场所的环境卫生和卫生操作;(4)包装材料;(5)使用过程。这是一个涉及到管理与技术的问题,与一般化妆品生产相类似,这里不就赘述了。下面谈谈防腐剂的选用问题。

防腐剂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作用范围,单一种防腐剂一般难以获得广谱的抗菌范围,需两种乃至几种防腐剂配合使用;(2)使用浓度,注意每一种防腐剂的最低抑菌浓度;(3)最佳PH值;(4)相容性/钝化作用,如有的防腐剂与某些表面活性剂不相容(如新洁尔灭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相容),有的被某些物质所钝化(如甲醛和能析出甲醛的防腐剂会被蛋白质所钝化);(5)毒性和刺激性;(6)稳定性,有的防腐剂高温不稳定,加入温度不宜高。

篇5: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质量安全的保障,也同样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一些影响因素的控制点以及持续发展改进的重点。完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促进质量管理的发展活动,使质量体系得以长效稳定的发展改进,进而保证质量活动各个环节的高效性。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控制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质量安全的保障,也是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基础。为了更好的确保检测工作的高质量服务,认真完成对客户的承诺,实验室就必须要建立完善协调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运行过程稳定高效。能够保证高效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点在于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控制、改进和长效维持。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全过程都是由质量的纵横链交错构成,质量的纵链就包括样品的管理、检测、原始记录、检测依据、处理数据、检测报告分析。横链主要包括检测设备、材料消耗、环境设备条件、人员素质以及服务质量等。通过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和持续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可行性的计划: 一、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控制 1、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就要建立相关部门的组织机构,确保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体系高效稳定的运行。实验室还要按照自身的条件能力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和检测工作,并及时地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各部门岗位的职责与能力进行调整和沟通。 2、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整体水平。培训工作是实验室进行各项工作的主体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性进行以及实验室是否能保证持续性的发展,都需要具有高素质和高质量的管理与检测人员。 3、加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文件,是实验室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检测数据的主要依据和凭借。为了更好的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实验室就要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定期的.对所有的体系文件进行审核,不断地完善实验室的内部文件,并保证能够及时地应用国家更新的检测依据。 4、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与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是实验室完成基本检测任务的基础设备保障,控制管理的过程是也是每个人的参与过程,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质量问题,所以实验室就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和要求,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 5、判断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有效手段就是积极参与能力验证以及实验室间的对比工作能力验证,这也是确保实验室能够维持较高的检测工作水平,进而对其能力进行客观考核监督的一种实践验证活动,也同时保证了实验室检测数据的代表性。因此,为了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长效稳定的运行,实验室就要积极地参与检测能力范围内的各种能力验证活动和实验室间的比对活动,以便及时发现和识别自身依旧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客观自我评价和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改革措施,不断完善和提高实验室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实验室的信誉和客户的信任感。 6、加强质量活动的记录和管理。记录质量活动是为了使得整个质量活动所取得的结果能够保证客观有力的证据,,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和步骤。所以,质量活动的记录信息就要做到及时、真实、完整、准确,具有实际的可追溯性以及现场的还原性。同时要保证收集的及时和所有的原始记录归档,并保证其安全的保存,并保证实验室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的长效稳定和实验室质量活动的进行的客观性。 二、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长效运行的持续推进 1、建立和营造持续推进的意识和氛围,加强对于改进工作的实践落实。随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市场需求的逐渐改变,怎样确保实验室有效地实施保障性服务以及推进持续改革的发展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的追求目标。鼓励员工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积极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计划和方案。以保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长效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程度和获得良好的市场的声誉。 2、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作质量。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各项质量环节的活动以及结果都有可能会出现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这时就一定要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在高效的内部监督环境下长效的发展和运营。 3、完善内部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为了通关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营,审核各个环节的质量活动,获得审核的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得监督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提高质量体系的长效性。 4、管理评审是不断提高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运营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因此,管理评审在审核资料是就应当全面认真地对其进行讨论,以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为最终目标,合理的对实验室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和监督管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影响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这就要求实验室要加强运行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在建立监督管理长效制度的基础上,重视制约体系运行的最基本以及关键的控制点,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完善和加强质量活动的进行过程,使得质量体系能够长效持续的发展和改进,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实验室的整体发展能力和水平,保证各个质量活动环节的高效性,最终达到顾客和社会日益增长、不断变化的期望和目标。 参考文献: [1] 洪德彬. ISO/CD1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J]. 世界标准信息. (03) [2] 牟长贤,杨明荣.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J]. 中国计量. (02) [3] 姜建蓉.谈持续改进是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J]. 计量与测试技术. (12)

篇6: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达到合格。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

一、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将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在项目开工之初制定项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并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本项目将建立由公司过程考核、检查、控制,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策划并组织实施,现场经理和机电经理中间控制,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和监控的管理系统网络。质量保证体系框架见图。

第三节质量管理措施

一、目标管理

我们对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进行目标分解,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顺利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

二、过程质量预控

1、项目开工之初,编制项目策划、创优计划、质量检验计划等。

2、加强对图纸、规范的学习,及时与设计院沟通

项目从开工就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分包的主要有关人员进行图纸和规范的学习,做到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严格按图纸和规范施工。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找出图纸存在的问题,将信息反馈给设计院。

3、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交底

施工前我们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措施交底等用以指导工程的施工。编制时严格按照市评审的相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认真编写,做到严谨全面,符合规范,使之真正成为我们施工中可以遵循依靠的指导文件。

4、注重对分包队伍的选择

我们将对分包队伍进行质量、工期、信誉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和考核。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所需劳动者的素质,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5、做好培训和交底

项目将做好规范、标准和技术知识的培训工作,促使项目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从人的因素上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源头

篇7: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精)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GB/T19002-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并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质量标准和法规及南京市地方性质量文件。同时,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规范管理工作程序,不断完成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9.1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确保一次交验达到南京市“金陵杯”标准。

9.2质量保证体系 9.2.1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质检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施工质量管理组织见下图:

9.2.2质量管理职责

质保体系中要做到质量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便于管理。管理人员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要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针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保计划》的实施与落实,协调好与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2)项目总工:

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者,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组织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技术交底,主持编制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及质保计划,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同时指导项目“QC ”小组开展活动。

3)项目副经理:

作为负责生产的主管项目领导,要把抓工程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在布臵施工任务时,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在检查生产工作时,严格按方案、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检查,按规范、标准组织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内部验收。

4)质检人员: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对工程质量全面监督控制,实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定期向项目副经理书面汇报近期质量检查情况及处理措施,并接受甲方及监理公司、各级领导的监督检查及交底验收。

5)施工工长:

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施工前对每道工序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施工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指导、质量检查,对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监督整改。工长也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施工前要编制好各分项详细的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报项目总工审批后指导施工。

9.2.3质量监督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臵及运转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详见《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图》,如下:

9.3质量技术措施总则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规范、标准及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人员。从项目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制定措施,从上到下层层开展,使全体职工在生产的过程中用从严求实的工作质量、用精心操作的工序质量,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质量目标。积极开展质量管理(QC)小组的活动,工人、技术人员、项目领导“三结合”,针对技术质量关键组织攻关,积极做好QC 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制定分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贯彻全面质量管理,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的产品质量。

9.4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作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搞好图纸审查和技术培训工作。

2)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物资除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尚需经试验进行复检并出具复检合格证明文件,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3)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4)对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使工程质量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5)采用质量预控法,把质量管理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工序,达到“预控为主”的目标。

9.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保证工艺过程的先进、合理和相对稳定,以减少和预防质量事故、次品的发生。

2)坚持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严格执行“三检制”原则,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于质量容易波动,容易产生质量通病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部位和环节加强预检、中间检和技术复核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3)隐蔽工程做好隐、预检记录、专业质检员作好复检工作,再请业主代表、监理代表、质检站验收。

4)做好各工序的成品保护工作,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者,后续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坏前一道工序的产品。

5)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要求,由试验室先进行试配,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其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拌制点及浇筑点的坍落度以及搅拌时间,并按规范留臵试块。

6)及时准确地收集质量保证原始资料,并作好整理归档工作,为整个工程积累原始准确的质量档案,各类资料的整理与施工进度同步。钢筋、水泥等重要物资必须有从各批材料进场检验到使用于建(构)筑物的具体部位的跟踪原始记录。

9.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9.6.1施工计划的质保措施

在编制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应充分考虑人、材、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材料机具,合理安排各工序的交叉作业时间。

9.6.2施工技术的质保措施

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对质量难以控制的施工部位或新的施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土建内业技术员要将各专业所有预留预埋深化到土建图纸中,以便土建施工时检查监督,防止漏埋、错埋。

搞好施工技术交底。本工程采用三级交底模式:第一级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本工程的施工流程进行安排、质量要求及主要施工工艺向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交底为施工工长向施工班组进行各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第三级由班组向工人交底。交底必须有记录。

9.6.3施工操作中的质保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所以从施工操作人员的素质到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

对每个进入本项目的施工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进行技术考核,尤其是特殊工种工人要有技术等级证书,随时对进场劳动力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坚决调离。施工电梯、塔吊须经劳动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且操作人员须有上岗证。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在质量控制上加强自觉性。施工管理人员(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指导施工,对不合格的立即整改。

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9.6.4施工材料的质保措施

在材料进场时,对材料供应商及厂家必须是今年核定后合格供应商、对新建立的供应商按公司程序文件要求,进行资质、能力、信誉等进行考核,并存相应资料。并要求供货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合格证、质保书,同时按国家规定应复检的材料(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等)必须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

所有进场材料必须分类堆码整齐,并挂好标识牌,以免错用。不合格或未检材料应标识清楚(并且不合格材料应及时退场),工程中不使用未检材料和不合格材料,对大宗材料工程中用于隐蔽时如钢筋、砼必须由责任人作好各批跟踪记录。

砼的浇筑时按要求留制试块,在同等条件下养护,及时送检。

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和用于施工。

9.7分项工程质量措施 9.7.1桩基工程

1、开孔:在对桩位测放无误后,认真填写开孔报告,并附详细测量报告,报请业主方、监理方复验后方可开孔。桩心直径偏差为+100,-40,桩中心位移偏差为D/20;

2、挖孔:本过程控制要对桩身垂直度,终孔深度、孔径等质量点控制。并作详细记录,做到有表可查,有据可依;

3、终孔:本过程是对挖孔过程完成的最终检验,必须经现场质量员、业主方代表、监理代表复测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垂直度容许偏差为1/200;

4、钢筋笼制安:

a.钢筋规格型号按设计要求采购,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按有关标准取样做机械性能试验。

b.电焊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c.钢筋笼制作应符合下列两表。表一 钢筋搭接长度

表二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d.钢筋笼在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e.钢筋笼制作、吊放应及时填写自检与隐蔽记录,并经质检员、监理签字认可。

5、混凝土制备及运输:

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无论是否免检,均应进行水泥复查试验。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并要求级配较好。

石子:选用中碎石,粒径不宜大于40mm 砼坍落度:要求8-10cm,在拌制过程中,经常用坍落度筒检测。

砼配合比:要求预先进行试验,水灰比不大于0.6,含砂率宜为40-50%。上料前,必须将设计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并对水泥、砂、石过磅,要求误差范围为:水泥±2%、石子±2%、砂±3%。

砼搅拌过程中,要求每次搅拌时间不小于90秒,且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得超过20分钟,不得有离析现象,每根桩做一组混凝土试块。

6、砼灌注

(1)浇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超过3M 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2)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9.7.2模板工程

1)保证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的要求。2)保证及其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至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3)模板安装好后要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砼过程中派专人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休整牢固。

4)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臵正确。5)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砼的浇灌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9.7.3钢筋工程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砼用钢筋》的规定。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焊条》的规定。

2)钢筋绑扎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形状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负筋的位臵。

3)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等必须清除干净。4)焊接接头尺寸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5)设臵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臵,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

钢筋接头不宜设臵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范围进行焊操作。

9.7.4砼工程

1)砼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a.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或处理。

b.骨料应符合有关规定。粗骨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

c.水用自来水。

2)外加剂应符合规范规定,并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配合比由试验室先进行试配,经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正式生产;并严格按配合比进行计量上料,认真检查砼组成材料的质量、用量、坍落度,按要求做好试块。

4)浇注封底砼时,当孔内渗水量较小,可先抽清孔底积水,在积水深度为超过100前按常规方法浇灌砼,若渗水量较大,孔底积水深度大于100时,应采用水下砼施工方法浇灌;对模板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

5)对以浇筑完毕的砼应及时养护。

6)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7)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在沉落。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9.7.5砌筑工程

砌筑施工应设臵皮数杆,并根据设计要求,砌块的规格和灰缝的厚度在皮数杆上表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灰缝厚度及砂浆饱满度,均应按本规定随时检查并校正。

砂浆品种、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边角整齐、色泽均匀。砌筑时,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

埋入砌体中的拉接筋,应设臵正确、平直。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

砌体的尺寸和位臵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规范规定。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臵的间断处,砌成斜搓,砌体的斜搓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如临时间断处留斜搓确有困难,除转角处外,也可留直搓,但必须做成阳搓,并加设拉接筋。拉接筋的数量为每放臵二根直径φ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cm ;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cm ;抹端应有90弯钩。

9.7.6抹灰工程

1)严格控制抹灰厚度,顶棚不得大于15mm,内墙不得大于20mm。2)抹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准线及踢脚板线。

3)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抹灰进行检查。9.8计量管理 9.8.1计量管理制度

1、配足各种计量器具并正确使用,对物质收发及工程质量检验应按规定执行。

2、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100%按时送检,并要按时抽检。计量过程中,必须使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超过检定周期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均不得使用。

3、材料部门应及时对水泥、钢材、砂、石、砖等进场消耗进行计量检测,管理好大中材料消耗定额,做好原始记录,并对检测数据负责。

4、质检部门应按施工顺序、质量评定标准及时做好计量检测,其量值均应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5、计量器具使用人员对实验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无证人员不得使用仪器。

6、现场测量组每季度要对所用测量仪器特别是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检验校正,必须使用合格仪器。

7、计量器具必须妥善保管,非计量人员不得任意拆卸、改造、检修计量器具,认真作好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检定、降级、报废、保管封存、发放等管理工作。

9.8.2计量管理措施 混凝土后台计量管理

1、混凝土后台计量管理具体由试验员执行。其操作标准为国家、行业有关规范以及我公司的相关要求。

2、混凝土后台计量采用重量比制,其允许误差详见有关规范。

3、混凝土后台计量采用处动计量系统。使用前必须按计量器具管理规定对其进行检校使其满足规定之要求。

4、试验员必须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并做好混凝土块。

5、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上述工作。计量器具管理

1、凡属专业性墙的计量器具(如:测量、质检计量器具)需添购的应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填写申构报告单,提前一个月交质量科。

2、能源、物料、安全防护及工艺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计量器具由项目各使用部门提申购计划,报项目计量员审核,由项目经理审批。

3、项目购买计量器具的申购报告需交一份到质量科备案,购买计量器具时一定要买标有制造许可证《CMC 》标志及出厂合格证。

4、新购回的计量器具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由项目计量员保存。

5、在用的计量器具应严格按计量法中所要求的检定时间送检、周检合格率为100%。

6、在用计量器具应每季按10%抽检一次,抽检工作由项目计量员及操作者进行。

7、对于周检、抽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要隔离存放,不能流于施工生产线上。

8、各类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不应低于90%。计量保证与监督管理

1、计量保证:计量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施工质量,项目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一定要按计量法及公司制定的检定周期送检。

2、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合格率均在100%。

3、对于关键工艺的计量检测员(测量、试验)都要经过上级相关部门考核取证上岗。

4、计量监督:计量员对各环节操作计量器具的人员监督按操作规程使用计量器具。

5、对于经营管理、施工过程及质量检验计量检测数据监督其是否正确,检测率不低于90%。

6、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和质量检测一定要按计量网络图要求进行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

7、混凝土搅拌、钢筋加工、现场钢筋绑扎、模板拼装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主要结构、因此,特别要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计量监督。如:常抽检砂、石、水泥、水的计量原始检测记录,试块的制作,原材料的质量、砂、石含水率测定情况。

8、检查了解在用各种计量器具的周检情况,检查是否有漏检现象,检查计量器具的三率:即配备率、检测率、合格率是否满足规范及工艺要求。

篇8:铁路隧道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隧道工程属于地下结构物,地质情况变化大、场地狭窄,施工工作面小,隐蔽性大,工序集中、复杂且具循环性,全天候作业,施工及监理工作环境恶劣。然而,地下结构物竣工后,我们只能看到外观,而其内部及结构物背后的状态是隐蔽的,严格意义上说,隧道工程就是一个隐蔽工程。所以,要求隧道监理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独立执行监理任务时,敢于严格地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进行检查,敢于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笔者结合在京包新增二线八苏木隧道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些隧道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具体的监控措施。

2 隧道常见通病及控制措施

2.1 光爆效果不佳,超欠挖严重

1)隧道开挖中,如发现围岩性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对所用的掘进方法、支护方式作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围岩条件,确保安全施工。

2)施工操作人员应严格按钻爆设计要求钻孔、装药、爆破,严禁超量装药,爆破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塌方冒顶。

3)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各工序应有序跟进,相互衔接。

4)加强对开挖面、未支护及未衬砌断面围岩情况的监测和检查,如有塌方,冒顶症兆要及时做强支护处理。对已支护地段亦要经常检查,有无异常变形或破坏,锚杆是否松动,喷混凝土层是否开裂、掉落等,一经发现应立即补救,采取适当方式加固处理。还要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机械对支护的碰撞破坏。

5)当隧道掘进通过沟谷凹地等覆盖层过薄地带或通过沿溪傍山偏压浅埋地段时,因围岩自身成拱能力差,缺乏足够稳定性,施工时应特别谨慎,应采取先支护、后开挖、快封闭、勤量测的施工方式,再根据不同地质条件,辅之以必要加固措施,稳定开挖面,确保施工安全。

6)如发现洞,围岩节理发育、严重破碎,或因不利岩层走向,有可能产生滑塌,则应对开挖线以外围岩顺洞向打设锚杆并注浆加固处理。为确保洞口安全还应进行管棚钢架支护,以防洞口坍塌,影响掘进。

(1)准确确定围岩光面爆破技术参数;

(2)坚持每循环放样,准确测设开挖轮廓线,技术干部从炮眼位置、倾角、炮眼深度、装药到起爆各个环节全过程监控。

2.2 钢架间距超标

钢架间距往往是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最常见的做法。

工字钢这个环节需要经常到钢筋加工场检查,不允许不合格的进洞,在其加工好后,可要求其试拼,检验尺寸,在符合允许误差后,方可使用。

2.3 衬砌渗水

在初期支护对渗水问题重视程度不够、防水板破损或安装不规范。

1)认真检查防水板、止水带有无破裂,如有及时修补。

2)加强止水带的固定;加强混凝土振捣;加强止水带和混凝土的结合。

3)检查防水板止水带搭接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4 衬砌出现错台

1)保证衬砌台车的平整度、光洁度、弧度、刚度。

2)测量指导台车精确就位。

3)衬砌台车采用不小于8mm厚钢板做模板。

2.5 二次衬砌不密实、后面出现空洞

1)用高压混凝土输送泵浇灌混凝土,确保拱顶部位混凝土密实。

2)浇筑混凝土时预留压浆孔,对不密实部位压浆处理。

3)经常用尺子量测,要求承包单位埋设几个钢筋头,通过量测钢筋露出的长度推出混凝土厚度。

2.6 混凝土浇筑质量差

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混凝土组成设计,特别要控制使用外掺剂;主要受力构件的骨料要进行机械水洗,水洗后骨料及其然砂要库存。

2)对水泥的技术性能加大频率检验,使用安定性已到期的水泥。

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拌合,使用可以自动计量且可以逐盘打印级配数据的拌合设备,严格按规范标准控制施工级配。

4)浇筑混凝土方案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浇筑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旁站。

5)振捣工艺应程序化,杜绝随意性振捣,保证振捣均匀密实。

6)所有混凝土构件浇筑,必须严格收浆工艺。

7)拆模时间要通过试验确定,不能过早或过晚,拆模时注意不得强烈扰动混凝土构件。

8)必须严格养生工艺,不得采用塑料薄膜直接覆盖或包裹养生,要采用透水性材料覆盖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7d。

9)做好基础处理。

3 预防隧道施工通病的监理控制措施

3.1 事前监理

一项工程尚未施工时,要对其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通过经验可预测到这一工序将会发生哪些质量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提供施工单位注意,以免造成返工的损失。如二衬施工最容易发生局部欠挖,而造成二衬厚度不够,对此,在即将移台车之前进行目测,怀疑有可能出现欠挖的地方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进行复测,防止事后发现而造成返工,这就是事前监理所起的作用。

3.2 事中监理

对正在作业的地点,进行巡视检查,如二衬边墙立模板的过程,主动检查边墙厚度是否合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 严格报检程序

1)建立“报检制度及其管理方法”,结合本项目建立具体的报检管理办法。其内容要将各分项工程细化,明确报检的各个子分项工程、报检程序、报检管理,明确自检人员、监理人员的职责。

2)报检制度的实施是整个工作成败的关键,隧道的报检频率很高,加之人为的因素,可使报检频率成数倍的增长。往往出现一天24h的不间断报检,这为报检制度的落实增加了很大困难。

3)坚持报检程序:报检必须由项目部负责施工的有关人员自检合格后方可向监理报检,否则,监理人员有权不予受理。

4)信息管理:建立监理交接班日志,必须及时、全面、准确的将报检资料作好记录随时备查。

4 结语

在隧道施工中会发生一些质量通病,隧道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地按其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随时注意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新安,吴德康,铁路隧道[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照煌,李福田.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杨新安,黄宏伟.隧道病害防治——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从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陈礼伟.浅析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J].隧道建设,2004(2).

[5]轩辕啸雯.提高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1994(3).

上一篇:春节期间如何防止发胖下一篇:二年级上学期班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