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2024-05-24

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通用8篇)

篇1: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六年级班级科技活动计划

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学校科技节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一定的平台,在全校掀起一阵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科学风,让学生的奇思妙想得到实践,双手的灵活性得到一定的锻炼,审美情趣得到一定的提高。

结合学校科技节活动的开展,特将我们科技节活动计划制定如下:

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科技与梦想齐飞

活动口号:关注生活,变废为宝

活动内容:

一、科普宣传

(一)利用黑板报出一期科普教育黑板报。

(二)利用晨会和班会向学生进行相关的科普教育。

二、科普实践

(一)利用班队活动,开展各项科普活动竞赛。

(二)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科普实验、饲养、栽培活动。引导孩子进行实践和观察,写出观察日记。

(三)组织学生读科普读物,并结合语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科普读物读后感。

三、科普比赛

(一)和美术老师合作组织学生每人画一幅科学幻想画。

(二)组织孩子全班办一期科学手抄报。

(三)引导孩子学科学、用科学,每人完成一件科技小制作。要求:

利用各种纸盒、饮料瓶、泥土、花草、木材边角料等各种环保材料创作平面或立体的创意科技手工作品,尺寸不限,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美观性。在班里评出一、二、三等奖,班级推荐一件作品,参加校级比赛。

(四)、白蚁知识竞赛。

四、活动要求

(一)每项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活动,利用活动的契机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科技素质的提高。

(二)在科技节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2.9.3

篇2: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升华、凝华。教 具

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小段树枝、玩具小樟脑丸、玻璃杯、屋、泥土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模仿雪的形成,制造人工“雪景”。

二、准备好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樟脑丸、玻璃杯、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小 段树枝、玩具小屋、泥土等。

三、动手做

1、铁皮中心放置几颗樟脑丸,周围用泥土围住,并用树枝和玩具小屋布置成景物。

2、用玻璃杯倒扣在整个景物上,杯口边缘围上一圈泥土。

3、将布置好景物的铁皮放在支架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火焰,使加热位置对准樟脑丸。

4、等樟脑丸变小后,熄灭蜡烛。

待杯中温度慢慢下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四、知道吗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雪”是从哪儿来的呢?

1、升华

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萘。实验中,蜡烛火焰给樟脑丸加热,是樟脑丸中的萘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漂浮于杯里的空气中,所以,杯中樟脑丸越来越小。萘,固体,—— 受热 萘,气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 熄灭蜡烛后 ,杯中的空逐渐冷却,萘也由原来的气体状态受冷直接变成固体状态,附着在树叶、泥土、小屋及其他物体上,就好像下一层薄薄的雪。萘,气体,——受冷 萘,固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有气体状态直接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五、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其他物质是否存在升华和宁化的现象吗?

第二课,神奇的力量

教学目的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解释生活中人们利用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重点、难点

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教 具:乒乓球、广口瓶,两张一定距离的桌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乒乓球被一个广口瓶罩在桌上。不准把瓶翻过来,更不能用手接触乒乓球,你能把乒乓球从这张桌子移到1米远的另一张桌上吗?你会使用什么方法?

二、动手做

把乒乓球放在桌上,上面倒扣一个广口瓶。

握住瓶子贴着桌面做快速饶圈运动,带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做旋转运动。在乒乓球不断旋转的同时,提起瓶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乒乓球也被带过来了。在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旋转时,手有什么感觉,如果你用空瓶子做饶圈运动时,手有这种感觉吗?

三、研究

我们准备下面的材料,做一个轻物吊起重物的实验。一块橡皮,中间打孔,、一根牢固的绳子,一个线轴、一枝钢笔,或其他重物,用绳子穿过线轴的孔眼。将橡皮和钢笔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橡皮在上端,钢笔在下端。一只手握住线轴,另一只手握住底下的绳子。然后开始在头顶上旋转线轴,旋转时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使上面的橡皮也旋转起来。注意安全,千万别伤着别人和自己,观察下面吊起的钢笔有什么现象。

试一试,用橡皮旋转产生的力量最大可以吊起多重的物体

四、知道吗

乒乓球在瓶内进行旋转运动时,瓶壁对它施加了摩擦力。当摩擦力大小等于乒乓球重力大小时,乒乓球就不会从瓶口掉下来,而可以被瓶带到任何地方。在线轴带动橡皮做旋转运动时,细绳中的拉力悬吊起钢笔等重物。当橡皮旋转速度减慢时,拉力变小,钢笔因为受到地球引力而向下运动。

第三课 滚回来的乒乓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乒乓球滚回来的原因。

2、使学生明白乒乓球滚回来受到的两种力。重点、难点

乒乓球滚回来的原理。

教具:乒乓球、呼啦圈、铁环、圆形瓶盖、足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常,我们用力向前推某种物体时,被推动的物体会向前运动,运动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可是乒乓球不一定听“使唤”,它滚出去后还能自己滚回来。你相信吗?

二、动手做

将乒乓求放在平整的地面,用手沿着它的边缘向下猛压。猜一猜,乒乓球会怎样运动,试一试,乒乓球是怎样运动的。乒乓球朝前滚了一段距离后,却自动地滚回来。难道乒乓球不受力的控制了吗?

我们换一些方法把乒乓球弹出去,乒乓球自己会滚回来吗?

三、研究研究

a)这是不是乒乓球的特性呢,别的物体也能这样滚回来吗,用呼啦圈、铁环、瓶盖、足球、篮球等物体试一试。

想一想,怎样用力的?做一做,这样用力,它们滚回来了吗,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认为还有哪些物体能这样做?

b)你能不能让乒乓球向后运动一段距离后,又沿原路返回呢?

四、知道吗

乒乓球真的不受力的控制吗?原因在于我们对乒乓球的用力方式。当我们沿着乒乓球的边缘向下猛压时,使乒乓球受到了两个力,一是向前运动的力,二是向后滚动的力。

乒乓球开始运动时,向前运动的力大于向后滚动的力,所以球向前滚动。在向前滚动的路程中,向前运动的力逐渐与接触面的摩擦力相抵消,力量逐渐减小。等到向前运动的力小于向后滚动的力时,乒乓球就会向后滚回来。

第四课 感受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目的

1、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 具

小苏打水、醋、勺、玻璃瓶、图钉、一根约50厘米的木条,两个同样的塑料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氧化碳气体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可我们却看不见它,摸不着它。让我们用一些小实验来感受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二、动手做

在木条的两端分别挂上一个塑料袋,把木条的中点架在图钉的钉尖上,借助桌子边角,组成一个简易小天平,并调整它的平衡。把一勺小苏打放进玻璃瓶,再倒一些醋,瓶中立即出现泡沫,说明有气体产生这就是二氧化碳。把瓶子向其中一只塑料袋中慢慢倾斜,别让瓶中的液体流进塑料袋,观察天平有什么现象,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三、研究研究

在3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分别按照水和雪碧的不同比例盛上等量的混合液。然后在各个杯中同时放入1颗葡萄,观察杯中的葡萄分别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四、知道吗

当瓶子里产生二氧化碳后,将瓶子往塑料袋慢慢倾斜时,瓶子里的二氧化碳像倒水一样被倒入了塑料袋中。由于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天平失去平衡,向倒入了二氧化碳气体 的塑料袋一端倾斜。

在平时喝的雪碧、芬达等一些碳酸饮料中,充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把葡萄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汽水时,二氧化碳气泡便附着在葡萄的表面,气泡附的多的葡萄,浮力增大,就浮上来了。葡萄浮到水面后,二氧化碳气泡消失,浮力减小,所以葡萄就再次沉下去,等到蓄积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它又会浮上来,如果不挪动它,这样的沉浮现象可持续一天左右。

第五课 舌的分工

教学目的

1、了解舌的不同部位的味觉的敏感性。

2、了解舌哪些部感觉最敏捷。重点、难点

测试舌的不同部位感觉程度。教 具

浓糖水、浓盐水、浓咖啡、醋各1小杯,冷开水2杯,干净毛笔1支,或筷子1根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

人的舌可以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舌的各处所尝的味道都一样吗?舌是不是也需要“分工合作”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仔细感觉吧!

二、动手做

把毛笔浸湿,蘸取浓糖水去碰舌尖、舌的边缘和舌的根部。

1、你认为舌哪个部位对甜味感觉最灵敏,2、开水漱漱口,在另一杯冷开水中洗净毛笔,再蘸点盐水去碰舌的各个部位。

3、分别用浓咖啡和醋重复以上实验。思考:

根据以上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三、知道吗

经科学观察,人的舌头上有四种基本味觉,甜、咸、酸和苦。在舌头品尝食物中的各种味道后,它要负责把味觉的信号传给味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分管这四种味道的味蕾,分布在舌头表面,但并不均匀。

分管甜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部位,而分管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位,所以我们舌尖对甜味很敏感,对苦味却并不敏感,舌根部位则对苦味更敏感些。分管咸味的味蕾遍布舌面各处,而分管酸味的味蕾主要集中在舌的边缘。

第六课: 跳

教学目的:

1、用易拉罐学做一只会跳动的狮子。

2、学会制作的方法和原理。重点、难点:

制作的方法和原理。

具:易拉罐2只、木筷1根、铁丝、橡皮筋、剪刀、尖嘴钳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狮子号称百兽之王,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动物,利用废旧的易拉罐,我们就可以做成一只威武的雄狮。

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一只会跳动的狮子。

二、动手做

1、截取易拉罐的三分之二段,在其正上方剪出一条10毫米宽的连接架,其余部分分别剪成3毫米宽的窄条。

2、用铅笔分别将剪成的窄条卷成上下间隔的卷毛状作为狮子的头。再在罐顶靠近中心的拉口两侧各扎一个小孔,孔距约为20毫米,作为狮子的眼睛。

3、将易拉罐余下的部分按图分别剪、折成狮腿,狮尾和螺旋桨。

4、用尖嘴钳将铁丝弯成一个“凸”形结构,将下面的方框固定在木筷的一端作为螺旋桨支架。用铁丝将螺旋桨安装在支架上,为了转动灵活,还可以在螺旋桨与支架之间装一个小垫圈。木筷的另一端装上尾钩,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动力部分。

5、取另1只易拉罐,在罐上相应位置分别切出安装狮头、尾、腿的刀口。在罐底中心处挖一个与木筷截面相当的方孔,用来固定动力部分,然后在方孔下开一条供铁丝转动的小槽。

6、拆开螺旋桨,将木筷从拉口处穿入,木筷尾端插入罐底的方孔内固定。然后把螺旋桨上好。将狮头、狮尾及狮腿分别插入相应的刀口里,让螺旋桨稍长于后腿,这样,一只玩具“跳狮”就做成了。

三、试一试

将玩具“跳狮”的橡皮筋饶紧,放在桌子上,让螺旋桨转动起来,因为螺旋桨长于狮子的后腿,当螺旋桨转过桌面时,“狮子”就会不断地跳跃起来。

第七课:投篮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使投篮的命中率高。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重点、难点:

提高投篮的准确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教

具:

易拉罐4-5只、弹性钢丝1根、瓶盖1个、瓦楞纸、海绵双面胶、小刀、小锉刀,胶带等。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

1、裁一块长60厘米,宽30厘米的瓦楞纸作篮板。把投篮板下端折出翻脚,并沾合好,以形成三角形支撑架,使篮板能够平稳地立在台上。

2、把易拉罐从中间切成两截,用小锉刀把切口修光,再沿切口包一圈胶布,以防割伤手指。做成接球容器。

3、将做好的接球容器用海绵双面胶分别固定在篮板不同的部位。再根据接球难易程度,在每个接球器下方标上不等的分值。

4、把弹性钢丝弯折后用塑料胶带纸固定在易拉罐身上,在它的前端用海绵双面胶固定一瓶盖,做射球器。

5、用泡沫塑料割成直径大约3厘米的塑料圆球5-6个。

二、试一试

先把射球器放在篮板的正前方,再将小球放在发射器的容器里,把弹性钢丝拉向后面,然后快速松手向篮板上的接球器方向弹出小球,你投中了多少分?

第八课

琥珀标本的制作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重点、难点:

制作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教

具: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玻璃棒,镊子,白松香,凡士林,装有酒精的半截易拉罐,挂历纸,蟑螂。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你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吗?

昆虫被松树流出的新鲜树脂包住后,因某种原因埋入地下,经过千万年的演变,最后形成琥珀。利用一些常见的材料,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块琥珀。

二、动手做

1、裁一张9厘米×11厘米的长方形挂历纸,做成一个5厘米×3厘米×3厘米的纸盒。

2、在盒子内壁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或食用油。把事先处理好的蟑螂或鞘翅目昆虫固定在盒子正中。

3、截取一段易拉罐作容器,放入松香,并加上少量酒精。把容器放在酒精灯上慢慢加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直到松香熔化。待容器中的酒精蒸发完后,取下容器稍稍冷却。

4、把松香慢慢地浇入事先放好昆虫的纸盒内。浇制应该一次性完成,才不会产生层次交界的痕迹。

5、当松香凝结变硬后,小心去掉纸盒,用快刀削去标本四周的多余松香。这时,琥珀标本仅上面一个面是光滑透明的,其余五个面均呈半透明状。用手指蘸少许酒精快速地把五个面分别摩擦到透明为止。

三、试一试

制作其他各种形状的琥珀标本。

第九课、带“锁”的衣架

教学目的:

1、了解带“锁”的衣架功能原理和结构;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带“锁”的衣架的功能原理、结构与制作。教

具:

普通衣架1个、铁丝、废圆珠笔筒1个、钳子、直尺、小刀等。教学过程:

一、导

晾过衣服的同学都知道,当用普通晾衣架晒衣服时,遇上大风,衣服往往会连同衣架一起被吹落。怎么办呢?如果能给衣架安上一把“锁”,将它牢牢“锁”在竹竿上,那该多好啊!一起来试试吧。

二、准备好

普通衣架1个、铁丝、废圆珠笔筒1个、钳子、直尺、小刀等。

三、动手做

1、取一个普通衣架,先用钳子把它的挂钩拉直,变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2.用小刀从1支废圆珠笔筒上截取35毫米长的一段,作为滑动的套管(见图2)。3.如图3所示,在滑动套管的两头,各固定一根相同长度的铁丝作为横杆,再将两根铁丝的另一头各弯成一个小圆圈。调整铁丝,使两个小圈在一条直线上,上下相对。

4.把滑动套管穿入衣架拉直的铁丝中,并将铁丝加工成如图4所示的形状。其中一个圈套在衣架的开口铁丝上。另一个圈置于第一个圈的正下方。晒衣服时,竹竿从两根铁丝横杆间穿过,在上面的铁丝横杆会通过滑动套管带动下面的横杆向上运动,将挂钩开口处封闭。这样竹竿被“锁”在挂钩内,衣架就不会被风吹落了(见下图左)。

收衣服时,只需将衣架往上一推,下面的铁丝横杆会滑下,开口打开,衣架便可以取下了(见下图右)。

四、知道吗

你还能有什么办法让衣架防风吗?

五、拓展训练 还有一种情况,刮大风时,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往往被吹得紧贴在一起,很难干透,你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吗?

第十课、转基因技术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转基因技术的科学知识。教

具:

相关知识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没有见过衣服褪色的现象?一件大红的棉布衣服洗一次就褪一点色,慢慢地就几乎变成了白色。因为棉花和用棉花织成的布都是白色的,红色是染出来的,如果地里能生长出红色的棉花,那么加工出来的衣服会不会越洗越红呢?如果能根据需要让棉花有多种颜色不更方便么别笑我,这不是幻想,运用转基因技术是可以实现的。

二、知道吗

基因存在于DNA上,是能够影响遗传的物质,你能长多高、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很小,用显微镜也无法看到。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科学家能对基因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比如说观察它各个部分的排列顺序,对基因进行切割、复制,等等。科学家还发现一种基因进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也有可能正常发挥它的功能。有些植物是有特殊优点的:如不怕冷、不怕虫……我们可以用转基因技术把需要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中,从而改变它的遗传情况,使它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像这样体内含有其他生物基因的植物,就叫转基因植物。

用转基因技术把能呈现红色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中,就可能长出红色棉花来。在美国有55%的大豆作物是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的,这种大豆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还可以减少杂草、减少杀虫剂的使用,这种大豆产品的用途也更为广泛。还可以把动物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比如说把萤火虫能发出荧光的基因转移给某种植物。这种植物也可能发出好看的荧光。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从地里长出“塑料”来、种植比玉米还高的水稻、栽种可以储藏主长时间的方形的西瓜……都有可能在我们的身出现。

也许你会着急地问,为什么人们还不能随心所欲地种植转基因植物呢?有一种原因是:人们还担心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食品会产生新的问题。

用转基因技术也可以改良动物,并且人们已经用各种转基因动物解决了许多困难问题,尤其在医学上。有人预言,在今后的一二十年中,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让牛长得同大象一般大,体重超过4000千克。如果用转基因技术让猪产生人所需要的血液,那么人们就不会因为血源不足而着急了。当然,我们希望科学家认真研究,在早日实现这些愿望的同时,保证这些技术不会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

2009年1月9日,首例经遗传筛选而不带有乳腺癌基因的婴儿在伦敦降生,经基因筛选后的小女婴,不再携带父系家族中遗传的乳腺癌基因,减少了患这种病的风险。

三、拓展训练 想一想:知道有转基因这种技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比如说想用这种技术改良某一种植物……

第十一课、人造种子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人工制作种子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人工制作种子的科学知识。教

具:

相关知识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植物的种子是从哪儿来的呢?对了,是在植物结的果实里找到的。如果说有些种子是人造的,你相信吗?

二、知道吗

植物的身体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这种植物所有的遗传信息。在合适条件下,一个细胞可以发展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生物家利用植物细胞的这个特点,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种工作是在细胞上进行加工完成的,人们把它称为“细胞工程”。利用细胞工程,可以把植物的一片叶子、一个根尖、一个茎尖培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植物生长时期,细胞中的基因(能够影响遗传的物质)完成相应的工作,比如说:叶细胞中的基因负责长叶子,使每一片叶子都长得像它母亲身上的叶子;根细胞中的基因就负责根的生长……细胞中其他的基因功能都“沉睡”着,如果在植物身上取出一小块组织,在植物体外进行培养,细胞中所有基因的功能都会被“唤醒”。也就是说一个细胞中既有基因负责叶的生长,也有基因负责根的生长……使这个细胞变成一个新的生命体。人造种子有许多优点,它可以保证播种的种子出芽的棵数比天然的多,可以更好地培养优良品种……

在你见过的植物中,哪种植物产生的种子最多,大概能产生多少粒种子?现在有许多农作物的种子是需要占用专门的农田育种的,人们需要的种子越多,占用的农田也就越多。如果使用人造种子,一株植物就可以制造出几百万粒种子,可以节约许多的农田。

有许多花卉是很名贵的,用传统的方法很难使它们大量繁殖,如果通过细胞工程,生产人造种子,培养繁殖的数量和速度可就大不一样了。

更神奇的是,还可以采集两种植物的细胞,比如说一个番茄的细胞、一个马铃薯的细胞,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用它制造出来的种子长成植物后可以地上长番茄、地下结马铃薯,我们把它叫做番茄薯。

第十二课、天文望远镜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科学仪器----天文望远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科学仪器----天文望远镜。

具:相关知识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

听过张衡数星星的故事吗?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张衡观测记录了2500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能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很难想像,凭着在地面上用肉眼观察,加上缜密的分析,张衡能在天文学上获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跟张衡相比,现代天文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获得更多的天文学信息,有人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各方面性能的改选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知道吗

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望远镜。他是用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这种光学系统称为伽利略式望远镜。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指向天空,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天文学从此进入了望远镜时代。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伽利略式望远镜和开普勒式望远镜都属于折射式望远镜。

此后,不断有科学家研制出新型望远镜,有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现代大型光学望远镜,等等。

2009年6月4日,距离北京城东约170千米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通过国家验收。

1997年4月,由原国家计委批准了LAMOST的项目建议书,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LAMOST凝聚着我国老中青三代天文学家的期望与心血、智慧与汗水,国家投资2.35亿元,设计、研制周期长达16年。LAMOST望远镜最突出的特点是大口径(4米)兼大视场(5度——相近口径的常规天文望远镜视场不超过1度),以及4000根光纤组成的超大规模光谱观测系统。LAMOST被国际上誉为“建造地面高效率的大口径望远镜最好的方案”,建成后使我国的大规模天文光谱观测研究工作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研究领域中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奠定了基础。

三、做一做

了解还有哪些类型的天文望远镜。

第十三课、反过来想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正向、反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认识“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教

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

世界上的许多问题,不可能都用一种思路去解决。有的时候要反过来想,反过来解决问题,这种思维方法叫“逆向思维”。实例1 倒走迷宫 实例2 吸尘器

吹变吸 实例3 穿针器

穿针变接线

实例4 无跟袜

不分脚掌脚背的袜子

二、说一说、做一做

(1)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给你的启示。

(2)戴眼镜一般是镜框搁在鼻梁上,眼镜腿勾住耳朵。请你用反过来想的思维方法,对这种眼镜进行改造,设计出一种新式眼镜。

第十四课、“自动化”发明法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自动化”发明的原因;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创造科学的科学世界观。重点、难点:

了解“自动化”发明的原因。教学过程:

一、想省力时是创造的开端

用手推动石头太费力——发明了杠杆。往楼顶搬东西太费力——发明了起重机。爬楼费力——发明了电梯。

与外国人说话费力——发明了通用译话机。

二、知道吗

人们进行发明创造,就是为了图省力、图方便。现代社会,各种门类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更给人们省力、方便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一吹口哨收音机就会自动打开播报新闻;穿起皮鞋往踏板上一踩,就会自动擦鞋;走进办公室,只要迈上台阶,大门就会自动打开;当你坐在办公桌前的时候,电脑会主动向你报告发生的一切事情;看电视抓住遥控器可以任选频道。这就是我们说的自动化!提起自动化,人们总以为这是现代技术发展的结果,其实不然,自动化的发明,古已有之。实例

浑天仪

浑天仪是一种专门用于观测星星等天体方位的仪器。

三、自动化的目的

人们进行自动化的发明,有着许多目的,下面介绍四种。(1)使用方便——手工机械化

①肉类切片机

②电烙铁

③电推子

④电动剃须刀(2)控制精确——程序自动

①望远镜

②交通信号灯(3)测试直观——显示数字化

①数字血压计

②秒表(4)舒适省事——生活省事、省力

①录音电话

②洗衣机

四、动手做一做

(1)下面这些用品和工具自动化以后可能是什么? ①自行车;

②幻灯;

③蜡烛; ④帆船;

⑤马车;

⑥钢笔。(2)下列这些用品和工具哪些可以自动化? ①门;

②锁;

③饭锅;

④书; ⑤洋娃娃;

篇3: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2009年11月10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特大型梯级水利水电工程安全及高效运行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负责) 和课题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参与) 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宜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功召开。范维澄院士、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刘铁民院长和张兴凯总工程师到会指导。

会议认真听取了各专题负责人及各专题主要任务负责人就本年度所开展的工作及计划执行情况、已取得的成果情况 (包括已取得专利、已发表论文、成果应用情况等) 的报告, 与会专家对两个课题总体研究情况提出了相关问题及建议。

篇4: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1.通过课题准备阶段的研究,了解学生对科技创新发明活动的主观兴趣度。掌握学情,为科技创新发明活动(以下简称“科创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初步确定“科创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要形式。

2.通过课题实施阶段第一环节的研究,探索“科技创新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索各种类型“科创活动”的具体方法、策略;在总结学校大型“科创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活动模式。

3.通过本阶段研究,初步探索科技创新发明活动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开发与实施的途径。

二、阶段研究内容

进行与“科创活动”、“校本课程”等有关的理论学习与探讨。(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太原市尖草坪科技小学”、“太原市66中”在“科创活动”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对“科创活动”的认知情况和主观兴趣度。(调查研究)通过设计并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科创活动”,研究 “科技创新发明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实践研究)在初中生物、初中物理、初中美术、高中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探索“科创活动”与学科课程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方式。探索在部分学科课程中开展“科技创新发明活动”的途径。(实践研究)

三、阶段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分析,明确了学生对“科创活动”非常浓厚的兴趣。形成了“太原六十三中学生对科技创新发明活动主观兴趣度”的初期调查报告。初步形成在本校组织和实施大型科技创新发明活动的有效模式。初步探索出“科创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途径,形成了“中学生创新发明课” 活动方案和“平地起高塔”活动方案。初步形成“科创活动”与学科课程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的方法;形成子课题研究案例或论文共4篇;初步探索出部分学科教学中开展“科技创新发明活动”的途径。

四、阶段研究存在主要问题

(一)课题研究经费问题。在课题所涉及到的学科“科创活动”的子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是各子课题负责人自行根据学科课程情况,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有需要经费支出的情况时,因学校经费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使各子课题的研究过程受到影响。学校承办省级大型“科创活动”的经费完全由学校自支,学校承担能力有限的问题。由于缺少经费,整套太阳能板依旧封存于学校库房,不能施展作用,也丧失了由此可以开展的关于太阳能应用的“科创活动”内容。

(二)学生活动场地和活动的组织工作问题。由于我校仍处于“百校兴学”的基础建设阶段,实验楼一直未交付使用,学生活动场地受限,经常与学校的正常活动产生场地冲突。另外,在学校大报告厅组织大型“科创”讲座和辅导活动,涉及学生的组织、管理等多方面问题。使平时的“科创活动”的受到困扰。

(三)“科创活动”与学生常规课程的课业时间冲突的问题。中学生面临中考、高考压力,无论学生和教师,都担负着很重的学业压力,按照太原市中学学科科目、课时规定,只有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可以利用,而课外活动时间学生还需要进行很多其他事务,只能选择部分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科创活动”。这就导致“科创活动”与学生课业时间的冲突问题。同时,也因为场地问题和时间问题,“科创”兴趣小组的活动难以进行。

(四)在当前社会“唯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评价一所中学优劣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广大师生对“科创活动”对学生、对学校发展的价值的认识问题。

(五)如何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科研意识的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以及许多其他教师都实际参与了课题研究,但是大多数教师对“课题”的含义感觉模糊,做了很多实际具体的工作,但是当进行课题总结和交流时,很多教师对于“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达感到为难。这显示出大多教师从事着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的实际工作,但是因为缺少科研意识,而难以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可见,如何提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科研意识也是一个困扰课题研究的问题.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

篇5:下学期六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文体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活动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下学期六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计划。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科技文体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它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究竟,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结合校本课程及大队部活动等非指定领域,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科技文体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开放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和创造精神。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风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发展家乡的责任感,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

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科技文体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小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学期工作计划《下学期六年级科技文体活动计划》。

5、形成对自然的关怀,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1、认真备课、上课,提高教学质量。在每堂课前,必须认真学习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材,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备课;在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并区别对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2、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利条件。其中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重要因素。

3、教育方法得当,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由于这一阶段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心理特征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此时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而不能对他们采取敌视鄙夷、讥讽嘲笑或挖苦的态度,否则会使他们悲观、失望、自暴自弃。

4、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内课外体育锻炼的结合的各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并组织部分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体育训练工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认真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工作;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累资料,探索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5、科技文体活动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通过科技文体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自主学习和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6、学生通过科技文体活动,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7、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做事,发展创新精神和科技文体能力。

篇6:六年级一班科技活动总结

(一)班2007年度科技活动总结

科技辅导员:栗亚莉

伴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圆满完成了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本班的科技辅导员,我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悠悠万事,经济为大;莽莽经济,科技唯先。科技是经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是经济增长的“生长点”和“火车头”。现代新昆明建设,离不开“生长点”和“火车头。学校是培养各种人才的重要阵地,科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肩负着这一重任。2007年,按照学校的各项计划,我们认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汲取经验,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对这一年来的科技工作进行如小总结。

一、按照学校计划,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参加第22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首届西山区科普节活动。

2007年3月17日上午,我们带领学生到西山区碧鸡广场参加了第22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首届西山区科普节活动。本届大赛及科普节的主题是“节约、创新、和谐、发展”。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第2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二是首届西山区科普节系列活动。作为本次大赛的东道主,我们有机会参加了开幕式,亲眼目睹了来自昆明市14个县市区的科技作品展示,通过参加这样一个规格高、规模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下午,我们回到学校,根据各班情况开展了主题科技活动。我班

学生已经进入了高年级,针对学生在课外积累的一些科技知识,我们

开展了“谁认识的科学家最多”的知识竞赛,竞赛中,学生兴趣盎然,特别是当中国科学院院士周俊爷爷莅临我班参加活动时,学生更是激

动不已,很多学生还当着周爷爷表态:自己要从小好好学习,将来长

大了也要当科学家,为做过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2、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创新报。

为了配合我区搞好这次科普节,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结合学校科技活动工作安排,3月份我们还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科技手抄

报,并参加学校举办的科技手抄报设计比赛,比赛中,我班学生新颖的设计赢得了大家的好评,获得了一等奖。当然,在今后的科技活动

比赛中,我们应当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3、组织学生撰写科幻作文,科学小品文,积极参加昆明市科技创

新大赛以及昆明市200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科普法》,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纲要》,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按照中国科协总体要求,围绕“节约

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活动主题,结合昆明实

际,2007年9月15日至19日,我市开展了 “全国科普日”活动,活

动中,我们组织学生撰写了科幻作文,科学小品文,并配合美术老师

组织学生进行科幻绘画比赛。通过参加活动,增强了学生节约能源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意识。

此外,我班开展的主题科技活动“垃圾问题ABC”还参加了昆明

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申报,当然,结果还未出来。

今后我们会多参加各种科技活动的。

二、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如何开展小学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积极参加各种科

技活动外,我们还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如何开展小学科技活动,力

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成绩。我觉得,开展小学科技活动可以从一

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我们应该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及旺盛的求知欲,采取正确的思想

教育方法,使他们的求知欲愈烧愈旺。同时从青少年的心理和年龄特

点出发,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技活动,吸引青少年参加。这对保持和激

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2、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培养科技能力

通过科技活动这一载体,使参加活动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无论是小组活动,还是其

他形式的教育活动,辅导教师都要结合学科或项目的特点和儿童、青

少年实际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相关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3、课外、校外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科技活动

课内教育是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班级授课,以室内为教学场所。

它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接受教师传授的间接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对大面积地向受教育者普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

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它在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却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广泛地开展课外校外科技活动,使之与

课堂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为全面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科学

素质,全面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有机会

我们还是要多走出学校,做到校内外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

当然,如何开展小学科技活动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去继续探

索、学习、归纳。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小学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因为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它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使之成为国家

建设的有用之材,这是素质教育的明显特征。在小学开展科技活动是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方法,并大胆

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篇7: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灯

活动一:和灯做朋友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灯的种类及功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灯的有关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 了解灯的各类和功能。

三、活动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灯的信息,了解灯的功能。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介绍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的资料。(学生准备)查找各种灯的的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单元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灯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灯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灯的资料,让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2)让学生观察课本第二页的图,说说它们的外形及功能。(3)将各种灯进行分类整理

2、准备交流的材料

(1)确定各组的交流方案,可以参考课本第17页。(2)根据方案进行准备发言材料。

3、班级交流

(1)交流前做好准备(2)展开交流。

(3)交流后进行评价。

三、完成课本第21页“学习单”

四、课后延伸:收集有关灯的信息。

活动二:节能灯宣传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节能灯的种类、标志及含义。

2、知道宣传和使用节能灯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节能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调查和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节能意识。

二、活动重点 了解节能灯的种类、标志及含义。

三、活动难点 收集节能灯的有关信息,制作宣传展板。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查找有关节能灯方面的资料。(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节能灯的种类、功能等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灯和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节能灯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查查看看

(1)课前布置查找节能灯的资料。

(2)观察记录节能灯与白炽灯的区别。(3)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小调查

(1)调查节能灯的使用和销售的情况(2)设计采访记录。调查节能灯的销售的情况 调查节能灯的使用情况(3)小组交流调查结果。

3、确定展版内容

(1)讨论确定展板内容。

4、设计和制作展板

(1)小组讨论版面的布局并设计简图(2)小组分工,制作展板。

三、完成课本第25页的“学习单”

四、课后延伸:向家长和邻居们宣传节能灯的好处。

活动三:路灯巧设计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路灯的组成、种类和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路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设计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点 了解路灯的组成,自行设计路灯。

三、活动难点 路灯的设计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路灯的方字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观察并收集几种路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前2节课我们学习了灯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自己设计一些美观、实用的路灯。

二、观察路灯

1、收集和交流各种各样的路灯图片。

2、比较这些路灯在外形、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异同点。

三、实地考察

1、考察放学回家路上的路灯。

2、交流考察的结果。

3、分析不同场所对路灯设计的不同要求。

四、设计路灯

1、选定不同场所,设计几种不同类型的路灯。

2、交流各自的设计。

五:完成课本第29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继续完善自己的路灯设计。

第二单元 漫步建筑长廊

活动一:南北居民大不同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收集民居资料,了解我国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有关民居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在考察中获取信息的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了解我国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三、活动难点 南北民居各自不同特点的造成原因。

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介绍中国民居的书籍、图片和录像。(学生准备)收集各种民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从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民居建筑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什么是传统民居?

2、交流收集的民居图片资料。

3、选择一组南北民居进行比较。

(1)北方民居:北京民居------四合院 陕北民居-------窑洞

(2)南方民居:福建民居------土楼 江西民居-------赣南围屋

4、对选择好的民居进行深入的了解。(1)主要出现地区:(2)建筑材料:(3)建筑外观:(4)内部结构:

5、展示与交流。

三、完成课本第36页的“学习单”

四、课后延伸:进一步收集我国民居的有关资料。

活动二:纸结构承重比赛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不同结构承重也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和制作纸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2、通过测试和改进纸结构,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点 设计和制作纸结构

三、活动难点 纸结构的制作

四、活动准备(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建筑的承重柱子的形状和结构。(教师准备)了解不同形状柱子的承重能力,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建筑图片)

2、这些建筑美吗?在刚才的建筑中,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它们的柱子有什么不同?建筑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3、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纸柱承重比赛,请同学们来做设计师,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纸柱承重能力最强。

二、设计制作纸结构

1、请同学们读一读制作要求及比赛规则:

2、怎样才能在比赛中一举夺魁呢?我们要多设计几种纸结构,在小组内先测试一下,看看哪种结构承重课本最多,然后选出承重能力最强的纸结构参加班级比赛。

3、为了比较每一种纸结构的承重能力,我们可以怎样做?

4、为了鼓舞士气,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称呢?赶快讨论一下,看看起个什么名称好呢?

三、纸柱承重比赛

1、选出一名裁判员和一名记录员。

2、现在请各组组长把你们小组同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收上来。

3、请第一小组同学带上你们的纸结构到讲台前面来,请裁判员开始测试。请记录员把他们的成绩填写在这份记录单上。

四、比赛疑问与灵感

1、同学们,在刚才的比赛中,你有什么发现?到底什么样的纸结构承重能力更强一些呢?

2、如果让你继续改进你的作品,你觉得怎样做才能让它的承重能力更强?

五、完成课本第40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纸结构设计。

活动三:老建筑的去和留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建筑的历史价值。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能对老建筑的去和留提出自己的观点。

2、通过撰写辨词,培养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 了解老建筑的历史价值,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活动难点 根据自己的对老建筑去留的观点展开辩论。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查阅资料,正确认识老建筑的历史价值。(教师准备)教给学生一些辨论的方法与技巧。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前2节课学习了建筑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老建筑的去和留。

二、教学新课:

1、成立辩论小组:(正方组员和反方组员)

2、确定辩论观点

正方观点:应该保留并保护好老建筑。反方观点:不应该保留并保护好老建筑。

3、收集材料与交流。

4、整理论据。

5、撰写辩词:

一辩陈词 二辩提问词 三辩发言材料 四辩总结词

6、模拟辩论:4人分成两组,进行模拟辩论。

7、展开辩论。

三、师小结

四、完成课本第44页的“学习单”。

五、课后延伸:收集世界民居图片,自己设计理想的住宅。

第三单元 走进自行车王国

活动一 自行车的秘密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质疑,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升学生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活动重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

三、活动难点 对自行车各部件的质疑。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各种类型自行车的图片,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教师准备)收集自行车相关知识、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揭示研究课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是怎样来到学校的?你们都会骑自行车吗?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小就都学会骑自行车了,那你对自行车了解多少?你想知道最早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吗?

自行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成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不但实用性强,而且越来越美观。同学们请看,这些自行车的设计是不是很独特?(课件:各式各样设计新颖的自行车)

看到这里,你对自行车是不是更加感兴趣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自行车王国,去探寻自行车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小组确定研究问题

1、确定本课研究问题:

2、小组选择研究

三、小组确定研究途径

四、小组制定研究方案

五、小组汇报研究方案

六、总结:

师:今天在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与他人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充实完善自己,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国又素有自行车王国的美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自行车的知识,做一名优秀的自行车驾驶员!在这里,老师预祝同学们的活动方案可以顺利实施成功!

七、完成课本第51页的“学习单”。

八、课后延伸:收集自行车有关信息,特别是骑车应注意哪些方面。课后反思

活动二:制作安全骑车手册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知安全骑车的基本要求

2、小组合作制作《自行车安全手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安全手册,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熟知安全骑车的基本要求,制作《自行车安全手册》

三、活动难点 《自行车安全手册》和制作。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常见违规骑车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案例和交通安全知识。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自行车的有关知识,自行车给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交通带来了便利,但是交通安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份骑车安全手册。

二、小组合作制作骑车安全手册 1、制定计划。

2、收集一些资料。3、策划考试内容。

三、明白安全手册的意义。

四、初步调查:

1、问:你是如何保证骑车安全的? 2、需要检查哪些方面呢? 3、讨论:

(1)手册包含了哪些内容?

(2)了解骑自行车时碰到了哪些问题?

五、制定安全手册。

六、展示成果

通过实用性、全面性、美观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制作的《自行车安全手册》。

七、完成课本第55页的“学习单”。

八、课后延伸:向同学们和家长宣传安全骑车的重要性。

活动三:自行车驾驶执照考试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安全行车的知识,掌握安全行车的技能。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自行车驾驶执照考试,进一步掌握安全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安全守法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策划考试的的内容。

三、活动难点 模拟自行驾驶执照考试。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汽车驾驶执照考试的信息。准备模拟考试所需器材。

(教师准备)收集汽车加强执照考试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制定行动计划

制定一份自行车驾驶考试行动计划

二、收集信息

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收集一些关于汽车驾驶执照考试的信息

三、策划考试内容

1、设计自行车驾驶笔试考试内容和考题形式。2、初步论证活动方案。

(1)场地和环境是否适合活动的开展?(2)活动参与者是否对活动感兴趣?

(3)活动参与者是否有能力开展并完成活动?

(4)是否排除了危险性活动?是否提供了应对危险的措施和方法?

四、模拟考试

根据设计的方案,模拟自行车驾驶考试,并对模拟考试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五、提交方案

根据模拟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同学们的意见,对考试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提交学校德育处。

六、总结、反思和评价

七、完成课本第59页的“学习单”。

八、课后延伸:了解世界各地的安全骑车规定,进一步增强安全骑车意识。

第四单元 飞天圆梦

活动一 拜访太空的使者——“神七”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神七”飞船的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神七”飞船的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重点 了解“神七”飞船的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特点

三、活动难点 神七”飞船的功能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与“神七”有关的各种信息

(教师准备)为学生提供介绍有关“神舟”系列飞船的各种媒体报道和网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观看一段录像片(课件:神七发射(8分27秒处)

2、是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又是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完成了的太空之旅,在飞行了顺利返回,令世人为之瞩目。

3、同学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强大与昌盛,你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吗?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飞天圆梦”这一课,去拜访太空的使者——“神七”。(板书课题)

二、汇报查找资料

1、上节课,老师让你们查找的关于“神舟六号”飞船的资料,你们查到了吗?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课件:神六资料)

汇报内容:(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简介;(2)神舟七号飞船人物;(3)神舟七号发射过程;(4)神舟七号在轨过程;(5)神舟七号着陆;(6)神舟六号技术改进;(7)神舟七号创下的“第一”。

2、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小,查到了这么多资料,真是了不起!神七飞天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骄傲。

3、可是对于神舟六号,有许多同学还不太了解,你想不想为它做一份精美 的小档案,然后做一名小解说员,在班级和学校里作介绍,让同学们都来重温一遍“神七”的太空之旅呢?

三、制作神七档案:

1、下面请各小组组长带领你的组员一起讨论一下,在你们的神七档案中,都需要采用哪些内容?档案的封皮怎样来设计?你的档案要加插图吗?可以怎样加入插图?(如:绘画、剪贴)

2、展示档案。

3、档案制作好了,你打算怎样介绍给大家呢?

4、对,我们可以在校内开一个“神七”介绍会,请你们来做解说员,把你们的档案展示给大家。

5、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你在介绍会上可以做哪部分工作呢? 首先,要确定谁来做解说员;其次,如果听众提出临时性问题,由谁来解答?

6、关于介绍会,你还有哪些想法?(可以制作一个神七模型,边演示边解说;还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视频、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在多媒体教室给大家解说„„)

四、总结:

1、神舟七号飞船在我们的热切期盼中凯旋归来了,这里凝聚了多少等待、紧张、兴奋、感动、自豪,神舟七号飞天的过程也是我们的心随之“飞行”的过程,此刻,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对伟大的航天员说些什么吗?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你还有哪些感想与愿望?

2、是啊,千年飞天梦,今朝梦可圆。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世界显示了强大的航天实力,也显示了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同学们,请你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里也会留下你的名字!

五、完成第66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收集有关“神舟”系列飞船的资料。

活动二 自制水动火箭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水动力火箭模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次的水动力火箭的试射探究,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体验设计制作的艰辛与乐趣。

二、活动重点 了解火箭发射基本原理,并根据原理制作水动力火箭模型。

三、活动难点 水动力火箭模型的制作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准备制作水动力火箭的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水动力火箭制作的各种资料,供学生查找学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神七”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自己制作一个水动力火箭模型。

二、了解水动力火箭的制作方法

1、小组分工。

2、了解水动力火箭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结构、形态和功能是怎样的。

3、了解水动力火箭的简要工作原理。

三、制订制作计划

1、了解水动力火箭的基本制作步骤。

2、画设计草图。

3、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4、制订制作计划。

四、制作模型

1、制作水动力火箭模型。

2、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想办法解决。

五、测试与改进

1、进行发射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2、讨论解决发现的问题。

3、调整后再进行测试

六、比赛和总结交流

1、各级进行比赛。

2、交流比赛心得。

七、完成课本第70页的“学习单”

八、课后延伸:进一步完善自己设计的水动力火箭模型。

活动三 到火星上去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火星的状况和人类生存所需的环境和条件。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的畅想,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宇宙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科学畅想的方法,激发科学探索的热情和探求未知的兴趣。

二、活动重点 了解火星的状况和人类生存所需的环境和条件。

三、活动难点 对火星上生存的畅想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查阅介绍火星的资料,了解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概况。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火星探索、太空生存、生物圈实验等有关地球以外人类生存系统实验的信息,以及科学家设计的太空城市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2节课我们了解的火箭的有关知识,并制作了水动力火箭模型,今天我们来畅想一下到火星上去情景。

二、分析研究任务

1、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生存的所需环境和条件。

2、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有关科学家开展太空科学实验的资料,进一步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任务。

三、探索火星状况

1、查资料,了解火星的基本情况。

2、用卡片的形式比较火星和地球情况的差异。

四、畅想火星生活

1、根据科学家的设想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所需,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发,对火星生活进行大胆设想。

2、从解决火星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设想。

五、制定火星移民方案

1、从衣食住行等角度考虑如何制订移民方案。

2、互相交流火星移民方案。

六、完成课本第74页的“学习单”

七、课后延伸:收集有关太阳系和外太空生命的信息。

第五单元 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活动一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防洪措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家乡防洪措施的了解,进一步增强防灾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防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 了解洪灾的危害和预防洪灾发生的措施

三、活动难点 了解本地的防洪措施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洪灾的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觉洪灾的资料和预防洪灾的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然灾害有很多,我们以前也学过了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知识,今天我们来了解洪灾的有关知识,以便更好地预防洪灾。

二、了解洪涝灾害

1、了解洪涝灾害的成因。

2、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危害。

3、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

三、了解本地的防洪措施

1、制订采访计划

根据采访的旷目的,确定采访的时间、内容和人员。

2、实施采访

采访本村和本镇水利工作人员,了解本村和本镇的防洪措施,并做好采访记录。

四、交流采访

1、把采访到的本地防洪资料向同学们介绍。

2、教师对学生的采访进行评价。

五、完成课本第81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进一步收集有关预防洪涝灾害的信息。

活动二 消灭蚜虫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蚜虫的有关知识及如何预防蚜虫侵害。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蚜虫有关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防灾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防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 蚜虫的危害及蚜虫灾害的预防措施。

三、活动难点 如何预防蚜虫的危害。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蚜虫的资料和蚜虫危害的图片与文字。

(教师准备)收集蚜虫危害的图片与文字和预防蚜虫灾害的措施。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师:自然界的危害很多,除了前面所学的地质灾害外,还有一些动物性的危害也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危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蚜虫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蚜虫的危害。

二、收集和整理蚜虫有关资料

1、查找有关蚜虫的资料。

2、了解蚜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3、了解蚜虫的防治办法

三、设计防治蚜虫的实验方案

1、小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并根据同学意见修改方案。

四、实施实验

1、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2、根据实验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五、汇报实验成果

1、不同小组之间交流实验情况。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六、完成课本第85页的“学习单”。

七、课后延伸:上网查阅其他动植物危害的信息。

第六单元 毕业啦

活动一 暑假你有安排吗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班学生的暑假安排。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卷设计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对调查资料汇总、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二、活动重点 问卷调查,了解毕业班学生暑假安排。

三、活动难点 分析问卷调查得出结论。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了解设计调查问卷的要求和方法,准备采访工具。

(老师准备)收集一些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的样本,供学生参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最后一个小学的暑假你们准备怎么过的呢?今天同学们来自己调查一下你们的暑假安排。

二、设计调查问卷

1、小组讨论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

三、进行问卷调查

1、对本班和其他六年级班级的学生随机选取男、女各1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2、汇总调查问卷,根据有效问卷进行调查统计。

3、认真记录调查时产生的新问题。

四、开展进一步的调查

1、针对前面调查中产生的问题,讨论需设计哪些访谈问题。

2、对毕业班学生再次进行访谈。

3、对六年级家长进行采访。

4、整理分析访谈记录。

五、撰写调查报告

1、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调查报告所包括的内容,学习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2、依据调查资料,按照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撰写调查报告。

六、完成课本第92页的“学习单”。

七、课后延伸:对自己的暑假进行合理的安排。

活动二 策划小学毕业典礼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策划一场小学毕业典礼。过程与方法

通过策划一场小学毕业典礼,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策划小学毕业典礼,增进同学之情和爱校之情。

二、活动重点 策划小学毕业典礼。

三、活动难点 策划一场好的小学毕业典礼。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小学毕业典礼的有关信息。(老师准备)收集一些毕业典礼方案,提供给学生参考。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你们即将小学毕业,回首6年,我们的心中一定充满感激,我们今天就来策划一场小学毕业典礼方案,以表达同学们对学校浓浓的情意。

二、小组分工

1、根据任务自由组成小组,确定组长。

2、在组长的主持下讨论分工。

二、讨论毕业典礼的主题

1、分小组讨论毕业典礼主题。

2、各小组交流毕业典礼主题。

三、确定毕业典礼活动内容

1、各组交流根据主题确定毕业典礼活动内容。

2、对毕业典礼上的一些活动进行安排。

四、设计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1、对小组成员的各种想法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共识。

2、依据讨论结果,完成最终的毕业典礼活动方案。

五、完成课本第96页的“学习单”。

六、课后延伸:模拟毕业典礼活动。

活动三 设计未来校园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情况,能结合实际进行合理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加深关心、热爱母校的情感。

二、活动重点 对母亲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活动难点 制作模型。

四、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准备画图和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准备)为学生提供有关建筑设计的书籍和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们对生活了六年级学校应该比较了解,在即将毕业之时,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拿起你你们的画笔,为学校的未来设计美好的蓝图。

二、考察校园环境

1、考察校园现有建筑、设施及其分布情况。

2、采访学校有关人员,了解学校远景规划。

3、画出校园平面图。

三、对学校的未来进行创意设计

1、小组合作,对学校未来的建筑、设施进行创意设计。

2、画出创意设计的示意图。

四、制作模型

1、确定设计的建筑和设施的占地面积、方位,完成未来校园的布局。

2、根据创意设计制作模型。

五、交流展示

1、各小组交流设计的模型。

2、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3:完成课本第100页的“学习单”。

六、结束语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的课程也到此告一段落。老师提前祝贺你们即将升入初中,也希望你们今后能继续努力,好好学习,为母校争光,为社会添彩。

七、课后延伸:每位同学为母校写一句寄语。

篇8:六年级科技活动计划

我们注意到,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 十分突出“体验”一词。作为新课标的直接实践者, 在作文教学中, 如何去理解“体验”, 实施“体验”, 进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实质的突破, 则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关注体验:作文学习的一个背景

传统语文教育始终围绕着课本下力气, 在课堂的小天地里“打转转”。实际上, 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生体验的浓缩,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学生就不可能培养出丰厚的语文素养。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

体验, 使现实世界和文本世界得以沟通;体验, 使文体在孩子的内心成为鲜活的形象;体验, 使现实世界在孩子笔下成为富于个性的习作。

二、唤醒体验:作文学习的一种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活动或开展语文专题活动, 如演讲, 办学习报, 开展主题队会、班会、辩论赛, 当小记者去实地进行各类采访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综合课程教学的目的。

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 而是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一门独立的课程, 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课程。综合性学习改变了过去单纯依赖于教师传授知识的弊端, 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了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实践机会, 为培养具有开放的视野、全面的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强化体验:作文学习的一条通途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体验, 其教学的过程, 无疑是将这些体验加以细腻化、精致化的过程。阅读时, 读者将文字转换为体验, 在头脑产生鲜活的表象;作文时, 又将平时最有触动的体验用文字记录下来。强化了体验, 能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强化了体验, 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深, 保证文本的互动质量更高。在实施作文教学的时候, 我们要摒弃以往的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的主题、范围、策略和方式, 培养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为了参加惠州市小论文比赛的活动, 在教师的支持下, 六 (1) 班的学生策划了几个综合性学习的课题就说明了这一点。

1. 激发兴趣, 开展调查活动

(1) 集思广益, 拟定调查方案, 开展调查活动。

组号组长课题题目

第一组黄晴惠州市住宅小区调查报告

第二组周一冠南坛小学学生饮食习惯调查报告

第三组李婧琪惠州城市景观调查报告

第四组钟正达电脑的产生与发展调查报告

第五组肖丹惠州变化调查报告

(2) 老师提出成果要求: (1) 每组须完成一份调查记录表; (2) 每组须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3) 学生分组调查, 明确分工。一周时间完成调查, 一周时间完成调查报告和成果展示的准备工作。

2. 初步反馈, 指导成果展示

(1) 交流调查情况, 各组组长简要汇报调查对象、目的、过程、结果等, 组员补充谈调查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及感想, 教师简评。

(2) 汇总意见, 形成总报告, 并针对所调查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 师生总结学习情况, 重点关注调查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得失。

在这次比赛活动中, 周一冠组荣获区级一等奖;肖丹组荣获区级二等奖;钟正达组荣获区级三等奖。

综上所述,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 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人。自主的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社会环境中, 学会了合作、增长了社会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这也是强化体验学习的优势所在, 语文学习因亲身体验而精彩。这些走出课堂的孩子们, 当他们自觉地使用语言文字去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时, 当他们在做调查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时, 当他们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时, 语文便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上一篇:关节炎中医怎么治疗下一篇:我的父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