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文化内涵及意义浅谈

2024-04-09

合规文化内涵及意义浅谈(精选8篇)

篇1:合规文化内涵及意义浅谈

培育合规文化,就是通过定期的教育、约束、实践,使合规的观念、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行动之中,员工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能够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合规,合规在系统内形成一种习惯、风气、信念、精神,最终成为农村信用社健康长远发展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武器。

深入分析合规文化的内涵,它包含有以下几个层次。

合规文化

首先应该指的是农村信用社建立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等,有助于推进信用社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且各项制度之间能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成为一个协调、完整、有力的体系。

第二层意思是农村信用社的一切活动都要依章办事、合规操作,确保自身的经营行为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内控制度等相一致。员工要在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每时每刻按照自己的职责要求、岗位规范和工作流程来执行,绝不可放松思想,违章违规。

第三层意思是合规操作、合规经营在农村信用社形成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成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合规意识贯穿于每位员工的思想之中,形成牢固的经营理念、坚定的精神信仰、无形的鞭策力量,使整个团队形成强烈的合规操作和合规管理理念,形成一种合规经营光荣、违规操作可耻的浓厚的合规工作氛围。

培育合规文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它包含以下三点:

一、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要

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合规文化包含职业道德、价值观念、企业制度、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内容,它对信用社企业文化系统的建设,对信用社整体价值趋向的构建,对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合规文化是防范案件、降低经营风险的根本手段。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发生了一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就是员工职业道德缺失、合规意识淡漠、规操作不到位。在合规文化建设中,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培育合规理念,使员工自觉地、习惯地遵规守纪,这样案件的发生、经营风险的产生就从可以根本上得到控制。

三、合规文化是农村信用社稳健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合规文化不仅能推进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促进业务发展,而且能统一思想、凝聚合力,加强信用社员工队伍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合规文化就像信合大地上的两根铁轨,农村信用社这趟列车只要步入了这条正确的轨道,就能安全快速地驶向更远的地方。

篇2:合规文化内涵及意义浅谈

企业合规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将合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合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合规管理与法务管理既有交叉之处,亦有不同之处,总体而言,合规管理的内容多于法务管理。那么,企业合规管理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合规管理是什么

何为合规管理?顾名思义,合规管理即为合乎规范的管理,而这里的规范小则包括合规手册、公司规章制度,大则上升到地方、行业乃至国家法律法规。

合规管理被认为是与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并驾齐驱的企业管理三大支柱之一,财务管理是通过回顾企业三大报表,通过各种方法为下一报告周期的决策提供财务支持,告诉企业应该做什么。而合规管理则不同,合规管理旨在告诉企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应当怎么做,具体到怎么合理的做,合规的做,合法的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合规管理更显的尤为重要,因为上市公司必须要坚持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公平公正就必然离不开对相关事项的合规化管理。

二、企业合规管理的意义

1、合规管理是企业稳健经营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防范违规风险的基本前提,是每一个公司都必须要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保障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内控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合规化的管理及操作,这样方能让企业内控制度效用最大化。

2、合规管理是规范员工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建构科学的企业合规文化以及合规体系,有利于让员工养成合规化的习惯,避免违规风险。同时在在制度层次向广大员工普及合规管理的相关条例,有利于让员工自觉自律的避免违规化操作。

3、合规管理可以防止决策失误,领导者的权限较大,再小的决策都有可能引发公司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合规化管理通过约束高层领导人员的相关行为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决策失误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三、企业合规管理的内容

1、企业要进行合规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避免合规管理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而表面是合规,其实质却是应当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制的,或者说是不被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所批判和否定的,那样就无从谈起合规了。

2、企业进行合规管理要将企业内部的相应合规制度收集和建立起来,合规管理和其他类型的企业管理一样,其人为因素很多,只有建立起来相应的合规制度,人们才会尊重和遵循合规制度而办事,否则没有制度作为依据和保障的合规将是难以想象的。

3、合规制度的建立要以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落后或者太过超越于企业现有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经营规模,并且合规制度的建立应当是全面而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否则丢三落四或者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世界工厂网线上生态学院:制造公司开展线上业务的加油站

世界工厂网线上生态学院

合规制度是难以发挥实际效用的。

4、企业建立的一切合规制度都要进行评估,每项制度的建立都需要进行实际的评估才能正式投入使用阶段,否则未经评估就投入到使用则会出现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说“水土不服”问题,可能不仅没有起到实际的效用,反而还会拖企业发展的后腿。

5、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的工作内容和风险管理模式,而作为合规工作自然也会成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领域,那么企业在建立合规制度,进行合规管理时自然不能绕过审计部门的审计评价环节。

6、企业合规管理工作要尽最大的努力建立起来流程,将各个合规管理的节点纳入到整个流程之中,一方面会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另一方面会节省时间成本,使得合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7、合规管理工作,虽然可以通过建立合规流程合规制度以保障合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但也有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承担合规管理工作的人员方面需要特别注意,慎重进行选择。

总结:

合规管理旨在告诉企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当怎么做,具体到怎么合理地做、合规地做、合法地做。有效的合规管理有助于企业应对不确定性、风险和机会,有助于保护和增加股东价值,降低未预期损失和声誉损失的可能性。

篇3:浅谈合规文化建设

一、合规文化建设的意义

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规文化对外是企业一面旗帜, 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凝聚着整个企业员工合规守法、安全经营的思想。合规文化作为我行员工的一种行为规范, 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 这就要求我们员工必须培养自己的合规意识, 让每个员工都懂得合规经营、合规管理、合规操作的重要性, 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规定, 让合规成为道德约束的行为规范, 成为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当所有员工都在合规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 整个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才能高效有序地运转, 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把合规文化建设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构建之中。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 市场经济下金融行业内的竞争不仅仅是客户市场占有份额的竞争、资金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的竞争。金融服务质量是合规文化优劣的体现, 金融服务体现着金融合规文化的水平, 当金融业机构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也就是合规文化建设。因此, 我们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行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农信内控体系, 才能真正实现以合规文化推进企业文化的企业管理战略目标。

二、合规文化建设的内容

合规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着整个企业合规经营理念、员工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我行的合规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只有当有形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无形的精神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时, 并且作为全行员工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贯彻时, 合规才会有效。因此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工作, 就必须按照我行合规经营管理的要求, 建立和完善相关合规管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并把绩效考评体系作为我行合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而使内控管理形成“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的良好经营环境。合规文化建设以内控管理为依托, 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理念。如果在当中的任一小环节没有按照合规的标准进行, 那么必将造成“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的局面。因此, 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合规, 而这里的合规不仅仅是在大的制度方面合规, 更重要的是在执行上合规, 合规不仅仅是制度得到落实, 更应该是相关操作人员的以身作则。

三、合规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精辟论断, 在经营成功的企业里, 居第一位的并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利润指标, 更不是计算机或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 而是企业文化。因此, 我个人认为加强员工合规文化教育, 需要同时从多方面协同开展。

1. 明确合规文化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在合规文化教育中, 促进员工守法合规意识是重点, 是根源, 是关键, 要紧紧抓住合规文化教育, 促进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带动我行的合规工作,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开展合规文化教育。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员工合规文化教育的领导, 把员工合规文化教育纳入我社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 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各职能部门、各信用社各施其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二要通过举办合规文化教育专题讲座、表彰先进、宣传模范、树立典型等活动加强员工合规文化宣传, 提倡人人合规。三要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员工合规文化教育制度, 强化教育力度, 力行员工合规文化, 建立合规文化教育考评制度, 将员工合规文化教育的表现列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严格考核管理, 建立合规文化教育建设的长效机制。

2. 强化合规文化教育的执行力

全面落实联社制定的员工合规文化教育方针, 完善合规文化教育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切实加强对员工进行合规文化教育的过程管理和监督。我个人认为管理是否严格并不全取决于制度是否严厉或者违纪后处罚是否严重, 而更在于对违纪后能否即时发现并即时教育、纠正。往往一个员工被发现违纪时就已经不只一次了。有的作案人员作案时间跨越数年, 作案次数也不止一次, 然而当这些案件曝光后, 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员在继续作案, 甚至已经被处分的人员还要继续作案。这主要的是作案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许多作案人员被抓住后, 并不是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 而更多的是埋怨自己的运气差, 作了十次案, 就被抓住了这么一次, 在他们眼中, 还有很多人都没抓到, 当然他们还是要再犯, 特别是对这些合规意识水平低, 自制力本就差的人员来说, 这很正常。如果当他们发现有十人作案, 就有九人被发现并被立即处理, 那么他们就会真正感到管理严格, 就可能会考虑不再作案了。

3. 坚持员工合规文化教育的长久性

坚持员工合规文化教育, 长期的合规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 一个人前进一小步就会是社会变革的一大步。长期的合规文化教育必然会使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紧紧抓住合规文化教育这一重要环节, 经常开展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 有针对性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不断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 利用金融系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 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篇4:合规文化内涵及意义浅谈

一、何为“人本柔性”管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本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依据企业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和精气神、文化氛围进行人格化管理,在研究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影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动,并行之久远。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而人本“柔性”管理本质属于一种“人本”主义管理模式,强调人是“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关键是满足员工社会欲望,提高员工士气,而不是纪律强制和物质刺激。在实际工作中,“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提炼和升华。

二、合规文化的内涵

合规文化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员工都要有足够的职业谨慎、具有诚信正直的个人品行以及良好的风险意识和行为规范,银行内部要具有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所有员工理所当然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并为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自觉主动负责任的氛围,进而逐步升华凝聚为银行的合规文化。2005年,银监会刘明康主席在上海银行同业公会举办的首届合规年会议上指出:合规管理文化是以风险控制为指导思想,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确保各项活动合乎内外部规则,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促进银行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建设合规文化,就是要以风险防控为基本目标,采取先进、有效的行为手段,确保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行为合乎内外部规范、规则。一个高效的合规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员工对银行所适用的法律、监管规定、规则、银行业协会制定的有关部门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的掌握和对违规的高度敏感,它要求合规意识贯穿在银行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中,成为一种自觉和必然的行为准则。

三、人本柔性管理与合规文化的内在联系

合规文化的创建依靠全体员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其演绎是处处体现以“人”为中心;而“人本柔性”管理恰恰也是强调以“人”为中心,是对人性的再培育、激发和启用,其实质是培育积极的人性特质,剔除消极的人性劣质,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主动性和创造性,铸就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而推进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持续、良性发展。

人本柔性管理与合规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促互进、首尾衔接的内在密切联系:合规文化是“人本柔性”管理的人文基础,而“人本柔性”管理是实现银行合规文化的必由之路。两者之间至少存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人本性。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同时,也是合规文化的演绎者和践行者,因此,“人”是管理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中,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还是执行者,都是构成管理关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离开人而谈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激励性。无论是“柔性管理”,还是“合规文化”,最大特点主要在于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而是依赖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无形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它们都具有明显的人文驱动性和激励性。

3、内在性。企业界有句名言说:“三流企业拿产品做业务,二流企业靠服务做业务,一流企业用文化做业务。”无数事实表明:用企业文化打动了的客户才是最忠诚的客户;同样,“柔性”管理也要求员工把外在规定转变为内心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行动,只有当企业规范转化为员工自觉意识,企业目标转变为员工自发行动,从而形成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才会形成强大而持久影响力。

根据人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本柔性管理与合规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及特征,决定了人是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性的好坏,对银行业控制风险具有很大的影响,对银行而言,合规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银行全体员工,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才能实现。从员工队伍建设来看,人人合规,合规绝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者合规人员的事情,全体员工才是合规建设和合规机制运行的最主要执行者,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中,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形成普遍性的合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员合规、人人合规,才能有效控制合规风险,确保银行的经营不偏离目标,实现银行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合规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合规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双向过程,其首要职能就是要让员工既要“认同”企业文化,又“自觉遵循”企业文化。然而不管是从“认同感”还是“自觉性”来讲都离不开人性。俗话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它能引导人的行为,支配人的行为。人本柔性管理思想的本质已经不是单纯的形式管理,它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以人性为中心,激发员工潜能,引导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并实现自我价值,这对促进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如何以人为本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合规文化建设是一个双向过程,让员工既要内心认同合规文化,又自觉遵循合规文化。银行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以增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为主题,夯实合规文化建设基础。

(一)以“规”为准,建设完善的激励机制。合规的“规”要在实践中得以贯彻执行,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把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履行工作职责中仅有微小偏差或偶然失误、且未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免责或从轻处理;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形成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工作氛围,使“合法合规经营、严格按制度办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并落实到日常业务操作中去,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合规风险文化。

(二)以“情”动人,从本源上推进合规文化建设。一是倡导柔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员工、爱护员工、理解员工、信任员工,不断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逐步营造合规氛围。二是营造民主平等的经营管理环境。营造民主、平等的经营管理环境,既是实现合规文化的基础,也可以满足员工受尊重的心理需要,为银行的柔性管理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开展行务公开,加强银行民主建设;实施民主监督,营造民主、平等的经营管理环境;引导员工参与管理,使其产生肯定性情感和态度,产生一种内在的行为动机和驱动力,自觉规范操作,实现良性循环管理。三是因势利导,强化感恩教育,增加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把员工个人努力、个人贡献和银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力争达到企业文化与个人文化的趋同与和谐,增强员工合规行为的主动性。

(三)以素质为重点,加强员工整体的教育和培训。一是按照合规文化必须全员参与的原则,从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着手,组织开发持续有效的合规风险培训和教育项目,加强员工合规教育和培训,深化对合规政策、合规意识和合规职责等字面要求及其精神实质的理解,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真正让合规的观念和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血液中,实现全员合规、人人合规,有效控制合规风险,确保银行的经营不偏离目标,实现经营价值的最大化。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稳定员工思想,疏通信访通道,及时化解员工的误解和不满,实行基层员工最低工资保障标准,科学确定一线员工工作考核标准,合理明确临柜人员绩效挂钩比重。另一方面,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培训机制,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尤其是通过研究开发电子考试系统,强化员工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技能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倡导感恩、奉献、合作的企业文化,从精神层面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篇5:浅谈合规文化建设

——浅谈银行合规文化建设

2015年以来央行连续五次降准,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利率市场化时代利率管制的保护作用将消除,银行业将逐步迈入市场化竞争时代。农信社在产权不够清晰、法人治理不够完善、经营管理相对滞后、社会责任负担较重、服务经营成本高、员工素质差、电子信息化程度低、结算服务功能弱等诸多现实条件下,面对利率市场化的“登场”,将面临新的考验和压力。新的金融环境下,又是我们农信社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我深深体会到加强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是信用社体制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变的需要。我们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是正在向商业银行转制的银行,从银行内部管理、经营理念、管理手段等多方面还不尽完善,我们现有的管理制度、经营方式、员工素质都不尽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过去时期规章制度不健全、员工合规意识淡薄等现象并未随着我们转制过程而消失。因此,作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处于最低端的信用社,合规基础比较薄弱,违规违法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巨大。加之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所以建设合规文化,不仅是我们农信社积极响应银监会号召、贯彻落实监管政策的具体体现,更是农信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加强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是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农信社是一个正转制的新兴银行,它将不断发展壮大,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合规文化建设就必不可少。因为加强合规文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金融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合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商业银行特有的文化,要站在文化的角度认识合规问题,树立合规理念,把合规文化和企业文化统一起来,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让合规合法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合规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是农信社长治久安的基础,合规产生效益,合规创造价值,加强管理、做到合规也是提升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努力建设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的良好的法制和合规基础,增强农信社发展后劲。

以“四个抓手”为重点,合力建设合规文化。

以提高员工思想素质,增强员工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为抓手,建设“以人为本”的合规文化。从近年来分析整个银行业屡屡发生的一些案件得知,案发人大部分在基层网点,而我们农信社的基层网点覆盖面最广、网点又最多,其中风险不言而喻。所以,要在全联社员工中灌输合规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要提倡员工每天从自己的岗位做起,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各种违纪、违规、违章行为,要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视制度如生命,纠违章如排雷,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以梳理优化规章制度,为合规经营提供制度保证为抓手,建设“人治”转“法治”的合规文化。梳理、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尽可能的使之合理、科学、可操作。关于制度,国内外有优秀银行不乏各种先进的管理制度,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因为他们的好的制度是基于他们员工素质、客户群体、文化底蕴而逐渐形成的。我们要结合我们农信社的具体情况梳理完善,使之使用于我们银行现状,从而保证我们农信社的经营活动顺利高效的进行。要创建科学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就必须从银行整体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扁平化、流程管理、岗责体系、绩效管理等方面入手,梳理、整合和优化农信社的规章制度,建立专业化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确立清晰的报告路线和问责制、举报制等,真正在我们农信社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合规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乃至整个银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以领导率先垂范为抓手,从关键部位入手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在合规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率先垂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化经营角度看,银行管理层的使命就是创造合规文化。一般而言,商业银行非道德行为的出现,多是由于管理层对制度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管理层要通过提炼合规价值观念,为整个银行合规文化的塑造定下了调子。要充分认识非合规行为给银行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短期得到的利益。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领导要身体力行,从关键节点、重点人员和突出问题入手开展合规文化建设,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举一反三,抓小防大,警钟长鸣。不违反规章制度,给员工树立合规经营、树立对制度的信心,从而维护合规价值观的权威性。确保农信社平安,支行、部门平安,员工平安,家人平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平安。以渗透式实施为抓手,让方方面面都体现合规文化。要将合规文化理念渗透到业务条线和基层岗位员工之中去。加强合规文化的教育要从上至下树立合规意识,以管理人员的合规理念感染和引导员工的合规行为。如要使员工熟练掌握合规知识,并能应知、应会、应用。要把合规管理要求结合到各业务条线的操作流程中,实现流程控制、外部检查、员工自律三者有机的结合,尽量减少各类不应有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

总之,“合规文化”的建设与实践绝非一朝一夕、一人一事便就可以完成,它需要我们共同恪守、长期不懈的坚持,正所谓“循规蹈距一日易,遵章守制千日难”,保持严肃谨慎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之上,慎于思、谨于行、安住心、守住身,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在全农信社积极倡导合规文化和合规理念,使其“合规”成为农信社一切经营活动的自觉规范行为,也只有这样,农信社才能将风险减到最低,良好的合规文化才能成风气,才能为成功转制做准备,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银行业有一席之地。

排山分理处--毛灵伟

篇6:浅谈文化创新的意义及运作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生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和因素。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文化创新史。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文化创新与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一起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说明文化创新对于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创新是应对全球文化竞争,营造文化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文化竞争优势,就意味着失去政治优势,导致政治影响力的萎缩甚至丧失。当今世界,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传播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文化的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迅速营造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才能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捍卫中国文化的战略利益,在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时保持特色,扩大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文化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推进,全面实施。文化创新的先导是文化观念的创新。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培养顽强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扬弃旧义,探索新知,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开创未来。

文化创新的根本是文化人才的创新。文化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人才是文化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文化创新最终取决于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于文化人才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创新。没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人才,就不可能创造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产品,不可能经营具有创造性精神的文化企业。文化人才包括文化行政部门的领导人才、文化产品的创作人才、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当前,尤其要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思想解放、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人才。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吸纳才才、留住人才和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建立识才、爱才、用才的育人机制,千方百计改善文化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文化工作者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为文化创新施展才华。

篇7: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浅谈

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风险的企业。作为风险管理重要内容的合规管理,它既是银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银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银行的合规文化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界定。合规文化就是为了保证一个单位、一个团队里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做到依法合规,而在单位内、团队里确立合规的理念、倡导合规的风气、加强合规的管理、营造合规的氛围,形成一种良好的软环境。

合规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它们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合规文化的建设要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中去考虑。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将各个部分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在企业文化的其他部分建立的同时,合规文化自然而然的就建立起来了。合规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能促进整个企业和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的员工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在人员素质上居于下风。虽然由于所处地域等关系还没有与其他银行展开充分竞争,但竞争的开展是不可避免的事,如果不能及早开始行动加以改进,到时将面临很困难的局面。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合规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和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银监会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精神,在信用社全体员工中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守法就是信誉”的合规经营理念、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为案件查防打牢思想基础。为此,银监会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和工作安排,信用社也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其内容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前在合规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社会细胞,不可避免地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其原因既有体制上的,也有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还有社会方面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把合规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的建设相结合,从人员培训、内外部监督、法制教育、与客户互动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使之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梳理、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尽可能的使之合理、科学、可操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合规工作中,好的制度是前提。首先要明确职责,支行内部应有严格的授权、监督机制,还要形成违规责任必究的氛围。并且在对网点、部门和员工的奖励安排上,兼顾短期化的激励措施和长期激励机制的协调。

其次,领导率先垂范,从关键部位入手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在合规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率先垂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化经营角度看,信用社管理层的使命就是创造合规文化。一般而言,商业银行非道德行为的出现,多是由于管理层对制度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管理层要通过提炼合规价值观念,为整个信用社合规文化的塑造定下了调子。要充分认识非合规行为给信用社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短期得到的利益。在日常业务经营过程中,领导要身体力行,从关键节点、重点人员和突出问题入手开展合规文化建设,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举一反三,抓小防大,警钟长鸣。不违反规章制度,给员工树立合规经营、树立对制度的信心,从而维护合规价值观的权威性。

再次,对农村信用社员工进行培训。要注意既要对其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也要对其进行风险的警示教育;在灌输要保护企业利益和客户利益的观念的同时,更要教给员工如何保护企业利益和客户利益;在为员工提供学习进修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更新知识结构的机会的同时,也要定期进行法治理念的教育,使其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奖罚得当。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建立良好的风险预防机制比完善的事后救济机制更有利于企业的健康高效发展。要增强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使

其能依法独立有效、不受掣肘地行使监督职能。

第四,注意发挥农村信用社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力,在管理层进行积极引导的同时,要发扬民主,鼓励广大员工献计献策,积极参与,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作为管理层,要主动、积极地鼓励员工的这些行为,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要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特点出台一些规定。

最后,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保障制度的执行力。要通过设立合规部门或专职合规岗位,界定其功能和职责,独立于信用社的经营活动,对发现有违反法律、规则和标准的操作行为,信用社管理层能够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纠正,确保从业人员的行为自觉服从制度,努力营造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工作氛围,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理念,促进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为信用社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逐步实现管理上由“人治”向“法治”转变。

篇8:浅谈群众文化的发展措施及意义

1 群众文化的内涵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 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价值, 成为与全体国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形态。群众文化独具个性, 群众文化的主体是所有社会实践者。它通过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以各种形式传播于社会各个阶层, 而且完全不受民族、区域、年龄、季节、地点等限制,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带有全民性质。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文化。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它是包含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队伍建设在内的具体概念。在“文化”这一属性的概念下, 群众文化与其它类型的文化有着根本性区别, 从其内部特性来说, 人们的“自我参与”与“自我开发”等等, 而职业外则是它的外部形态。

自我参与, 在群众文化中, 显现着的自我为主体, 自愿、自由、自为的个体意识。同时, 也活跃着自我对群体的加入, 自我意识的欲望和其他人的互相作用的聚集意向, 也是自觉自愿与一定文化的群体的融合。

自我娱乐, 是人们对一种基本精神生活的需求, 它是群众基本文化活动, 也是群众文化生活发生的重要因素。人类在生产劳动之余, 需要自我娱乐、实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 而被文化生活需求所驱动, 就以活动的形式消除疲劳, 达到愉悦的功效, 然后便产生了群体文化, 群体性的行动, 以获起自身的满足和快乐。

自我开发, 是人们自我参与文化活动, 并依托群体文化的演变, 面对生产技能的认识和改善, 使人们的智能得到进入与提高发展的这一效应, 而这一效应, 恰恰推动了群体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这样使之产生了良性循环。人们思维能动性的发挥, 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高, 可以说这是群众与文化紧密联系产物, 从而, 又产生了群众对文化活动涌动不息的自我参与, 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群众文化学, 是当代兴起的一门整体研究客观规律的年轻科学, 这几乎贯串了整个人类的文化发展, 渗透到世界各民族。生活、生产活动之中。群众文化学换句话说, 是来自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物质的、非物质的、形态的, 非形态的以及意识形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这门科学在今社会已成为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有力武器。

2 群众文化的几个特性

2.1 群众文化的民主性。

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在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那里, 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过程中, 主要处于文化受众的地位, 文化参与显得十分被动。这正是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文化专制意味的展现。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 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 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2.2 群众文化的传递性。

从群众文化的当代文化格局来看, 它处于中间位置, 即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主流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渠道, 把其价值观念和内涵直接传递给人民群众。由于具备主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 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 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 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方面, 主流文化需要利用群众文化的“文化亲和性”, 一方面, 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主体价值实现”渠道。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这一特殊地位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即:实现了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3 群众文化的传承性。

群众文化是一种真正面向广大群众的文化。它在活动内容上对民间、民俗文化的充分利用, 使它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神。群众文化所涵盖的群众艺术与民间、民俗文化所涵盖的核心形态——民间文艺, 在形态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民间文艺的自在性、原生态属性, 反映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 就呈现出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现象。所以在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文艺过程中, 形态成熟、主体自觉的群众文化, 就成为既能让民间文艺保持民间文化特性又能让民间文艺获得主体价值观念支撑的必然选择。群众文化对民间文艺的传承, 让民间文艺如:中国龙舟、狮灯、风筝、灯谜、雕刻、剪纸、泥塑、蜡染、刺绣、皮影、木偶、陶艺、秧歌、杂技、山歌、小调、薅秧歌等等脱离瑕疵、形态结构进一步完善、获得现代意识。这种传承是自觉的、更加成熟的传承。因此, 群众文化是传承中国优秀民间文化, 延续传统文化精神, 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认同感的生动和富于人性的社会文化。

3 发展群众文化的措施及意义

3.1 发展群众文化的措施。

3.1.1 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重心由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产品领域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 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为百姓喜爱, 群众的参与度越来越强。实践证明, 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能够陶冶情操, 愉悦身心, 温润心灵, 对人们充实精神世界, 提高生活质量, 舒缓心理压力, 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精心组织“送欢乐下基层”活动。

3.1.2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和演出特别贴近生活, 反映时代变化迅速及时, 许多作品是现编现演的。他们把对时代的感怀, 对理想的追求, 都浓缩在火热的创作激情之中。尽管有的作品还略显稚嫩、粗糙, 但却有厚重的生活底蕴, 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真实可信, 清新可爱。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潜能, 使文化发展大繁荣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要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 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 鼓励群众自编自演, 自娱自乐, 让人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的生活。要加强对业余文艺爱好者的辅导、培训, 注重发现人才。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使各种文化人才展示才华有空间, 实现理想有舞台, 让群众文化的创造活力竞相进发。

3.1.3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一词, 最早是2000年中“关于‘十五’规划纲要”提出来的。最简明的解释是“文化与经济相结合就是文化产业”。它划分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等结构成分:发展文化产业,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迅速上升, 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现有的文化产业规模狭小、重复建设、资源分散、效益低下, 为此, 我们必须遵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备投资者, 繁荣文化市场, 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2 发展群众文化的意义。

群众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新城镇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群众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群众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 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 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 促进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责任编辑:宋义

摘要: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租发电机合同样本下一篇:断电了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