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2024-05-22

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共12篇)

篇1: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飞船号性质飞船构成火箭型号发射时间着陆时间在轨时间在轨圆轨道

圈数(千米)任务航天员性别民族藉贯出生毕业院校入伍军衔

神舟10号载人

神舟09号载人

神舟08号无人

天宫一号在轨

神舟07号载人

神舟06号载人

神舟05号载人

神舟04号无人

神舟03号无人

神舟02号无人

神舟01号无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附加CZ-2F-段、逃逸塔Y10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逃逸CZ-2F-Y9塔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逃逸CZ-2F-Y8塔实验舱、资源舱CZ-2FT1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逃逸CZ-2F-K塔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留轨CZ-2F-K舱、逃逸塔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附加CZ-2F-K段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附加CZ-2F-K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CZ-2F-K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CZ-2F-K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CZ-2F-K2013.06.11 17:382012.06.16 18:372011.11.01 05:582011.09.29 11:162008.09.25 21:102005.10.12 09:002003.10.15 09:002002.12.30 00:402002.03.25 22.152001.01.10 01:001999.11.20 06:302013.06.26 17:382012.06.29 10:002011.11.17 19:322008.09.28 17:372005.10.17 04:332003.10.16 06:282003.01.05 19:162002.04.01 16:512001.01.16 19:221999.11.21 03:41360小时303小时23分157小时34分68小时27分115小时32分21小时162小时162小时162小时21小时11分*********10834314343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聂海胜男汉族湖北省枣阳1964.09长春飞行学院1983.06少将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张晓光男满族辽宁省锦州1966.05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大校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试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王亚平女汉族山东省烟台1980.01长春飞行学院1997.08少校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4.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1.首次验证手动交会对接技术,进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1966.10空军航空大学1985.06大校一步验证自动交会对接技术;2.全面验证目标飞行 器保障支持航刘旺男汉族山西省平遥1969.03长春飞行学院1988.08大校天员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组合体管理技术;3.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和补给;刘洋女汉族河南省郴州1978.10长春飞行学院1997.08少校4.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及有关关键技术试验。首次验证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为后续自动交会对接和人工交会对接做准备;搭载科学试验,进行国际合作。1.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8号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试验;2.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3.开展空间应用(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战技术实验等;4.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为建行空间站积累经验。翟志刚男汉族黑龙江龙江1966.10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大校1.首次太空出舱活动;2.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及景海鹏男汉族山西省运城1966.10空军航空大学1985.06大校技术实验。刘伯明男汉族黑龙江依安1966.09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大校1.打开返回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科费俊龙男汉族江苏省昆山1965.05长春飞行学院1985.06少将学实验;2.脱掉航天服实验。聂海胜男汉族湖北省枣阳1964.09长春飞行学院1983.06少将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后,第3个有能力将人送入太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省绥中1965.06长春飞行学院1983.06少将空的国家。载人前的模拟实验,为载人做准备。

篇2: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指中国将于2016年10月17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2016年10月17日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男性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在此之前,将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4月中旬,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1]

2016年8月13日,飞船从北京空运至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曾透露,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它的规模不会超过国际空间站。基本型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艘货运飞船、一艘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总重量在100吨以下。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只有当我们)具备了20吨以上运载能力的火箭,才有资格发射核心舱。为此,我国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3]

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

2016年10月中旬,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2013年的在轨实验时间是15天);

此后,还将在文昌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通过考核后将于2017年4月中旬,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相关试验。[8]

神舟十一号飞船拟在10月17日发射,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中国航天精神

2016-05-31 15:56 来源: 光明网

编者按:4月14日10时52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梁思礼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最为外界熟知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他曾坦言:“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

光明日报长期以来对梁思礼院士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早在1998年4月14日,长征火箭系列第50次发射时,梁思礼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自力更生”是航天精神的根本》,指出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就是发愤图强和自力更生。此后,梁思礼相继在光明日报刊发多篇文章阐述中国航天精神。现在,我们将五篇文章再次刊出,共同追忆梁思礼院士。

(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03年10月17日 第C1版)

作者:梁思礼

在我小的时候,中国国内军阀混乱,国家衰败,民不聊生。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受尽帝国主义欺压、凌辱的国耻史,中国人也被帝国主义国家称为“东亚病夫”。我当时住在天津租界里,曾亲眼看到在英国租界一个公园的门口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后的今天,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瞩目的航天强国,从与狗并列到用自己的飞船送宇航员上天,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

作为中国的第一代航天人,我经历了我国航天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亲身感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感人的航天精神。这个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24个字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而是对中国航天事业46年实践经验的高度理论概括和总结,也是我们航天事业的传家宝。

回顾46年航天史,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对此,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永远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老五院”(航天部门的前身)建院方针的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自力更生的本质就是要有民族自信心,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国航天事业也是由仿制开始的,后来面对国际上的封锁、扼杀,我们非自己干不可。虽然非常艰苦,但走通了,而且路越走越宽阔。因为我们走了自力更生的路,所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航天事业中排在世界前几名。

现在实行对外开放是否就不需要靠自力更生?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聂荣臻元帅曾在某试验成功后说过“四个现代化靠买是买不来的”。在高技术领域中,日本的方针是在技术上使中国落后10年以上。美国、欧洲动不动就制裁,不发许可证。这就是科技领域斗争的现实。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

(二)大力协同,全国一盘棋,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像航天这样的高技术是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大系统工程,已经不像牛顿、爱因斯坦时代那样,只是个人或少数人在实验室内孤立地进行研究。它需要成千上万的研制人员和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协同动作,需要高度的组织性和计划性。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投资只是美、苏、欧、日的几十分之一,可是我们搞出的导弹、卫星和运载火箭相对投资而言并不少,能做到这一点,集中领导、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恐怕是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对航天工业也是强调集中统一。例如美国在搞北极星导弹核潜艇计划时,就采用“计划评审技术”的模式,高度集中统一,组织非常严密。

(三)严谨务实,发扬实干精神

“老五院”建院初期谁也没有见过导弹、火箭,更不懂怎么设计和生产导弹。不懂就学,边干边学。中国的航天史告诉我们,每攀登一级更高的新技术台阶时都需要攻克大量的技术难关,每次飞行试验的故障分析和排除不知要付出多少个不眠之夜。

(四)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根本

20世纪60年代,“老五院”各分院的科研办公大楼每晚都灯火通明,绝大多数的同志都自动来加班或学习,直到深夜。那时候是没有加班费和夜餐的。当时领导来到办公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说服动员大家早些回家休息,但是往往赶也赶不回去。

篇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2003年10月15日5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 “问天阁”。 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 问天阁” 前的广场上, 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 专家们来了, 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来了, 捧着乐器的军乐队来了, 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 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 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 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 这时广场上响起欢快的 《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聂海胜和翟志刚组成。 在此之前, 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 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suí)宁县。 大学文化,中校军衔。 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 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的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 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 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hàn)太空。

今天, 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

“出发! ”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 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 几多期待。

“是! ”

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 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 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 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 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5时30分,杨利伟深情地注视着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 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 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 向发射塔架驶去, 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篇4: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飞船发射升空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神舟”飞船安装有逃逸救生装置,当运载火箭在待发和发射阶段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事故时,逃逸救生装置能迅速将飞船拉离火箭,到达安全位置,然后用降落伞安全着陆。在轨运行时若遇到不可克服的飞行故障及航天员患病等情况,均可按预定方案紧急返回地面。为保证飞船安全回收,除设有主着陆场外还设有备用着陆场。另外“神舟”飞船是由三个独立的可分离的舱段串接而成的,这种结构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当一个舱段发生问题时不致于影响其它舱段的工作。

住在太空

由于太空是高真空、高缺氧、强辐射和超低温的环境,条件极为恶劣,人如无防护暴露在外面,是无法生存的。

“神舟”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等部分组成,返回舱是航天员在飞船起飞升空和返回时的座舱,轨道舱是航天员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舱段,航天员的工作、饮食和睡眠都在轨道舱内进行。轨道舱和返回舱都制作成严格的密封舱,飞船内设有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在舱内为航天员创造一个人造小气候。航天员在舱内工作、生活时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通过供气调压、通风净化、温湿度控制、测量控制等子系统,将密封舱内的大气总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温度和湿度等关系航天员生存的大气环境指标,控制在与地面大气环境参数基本一致,接近地面大气的生存环境。从而保证航天员在太空正常工作和生活。

食在太空

飞船上的生活保障,主要是解决喝水、吃饭和大小便问题。

吃饭、喝水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在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中,航天员的饮食就显得十分复杂而奇妙,航天员的营养需求、食品制备、供给和他们的进食方式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在地面生活的饮食有着很大的不同。

为防止水在失重状态下四处飘逸,航天员在飞船上饮水,是通过压力将储水容器中的水挤入口内。航天员一日三餐,食谱由营养学家制定,食品为各种罐头和复水食品,米饭、水果都以真空脱水的状态贮存,食用前可以复水,也可用加热设备加热。

飞船上还安装了类似吸尘器的残渣收集器。飞船上采用气流冲刷的办法使航天员的便溺物进入储存系统,同时,气体被风机吸入除臭装置,经净化后再送入座舱。

穿在太空

为保证航天员的绝对安全,飞船在发射升空段和返回着陆段航天员要穿上航天服,飞船入轨后航天员便脱掉航天服,换上工作服,但当舱内发生泄漏,压力突然降低时,航天员要及时穿上航天服。

航天服远非一般意义上的服装,它实际上是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个人救生设备,由头盔。压力服、通风和供氧软管、手套、靴子等组成,使用时接通舱内与之配套的供氧、供气系统,服装内就会立即充压供气,并能提供一定的温度保障和通信功能,保证航天员在飞船发生故障时能够安全返回。航天服的研制涉及到机械、纺织、化工和测控通信、人机工效、热、电等诸多领域,具有很高的技术密集度,我国航天科技人员为此付出了难以估量的心血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疆域的拓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篇5: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教学内容:(词语)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词语的字音、字形,词义和用法。2.过程与方法:掌握词语的用法,能灵活运用在练习与生活实践当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爱科学,关心祖国的科技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的词义和用法。

难点: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将能灵活运用在练习与生活实践当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鼓励法,提问法, 讲练结合法。教学用具:课本,黑板,词典 教学步骤与内容:

前提测评:测试学生复习与预习情况。1)让学生听写课文二的词语并用指定的词语造句。2)抽查学生的练习本,看看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读词语并大家一起来进行解释。(老师纠正错误,学生造句)。

词语:

1.【卫星】:(名)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本身不发光。太阳系除水星、金星尚未发现卫星外,其他行星已发现有卫星,已证实的地球有一颗卫星、火星有二颗、木星十六颗、土星二十三颗、天王星十五颗、海王星八颗、冥王星、一颗,还有一些尚待证实。如:测地卫星,导航卫星,电视卫星。

2.【航天员】:(名)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工作人员。

如:他是“神舟五号飞船”的航天员。

3.【军衔】:(名)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如,元帅、将官、校官、尉官等。

4.【理论】:(名)①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如:理论家;没理论;文学理论。

②辩论是非;争论;讲理。如:他正在气头上,我不想和他多理论。

5.【出征】:(动)出外作战。

如:率兵出征。

6.【公寓】:(名)能容许多人家居住的房屋,多为楼房,房 间成套,设备较好。

如:这是研究生公寓。

7.【俱乐部】:(名)进行社会、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的团体或场所。

8.【通道】:(名)来往的路或供上下的楼梯。9.【朝夕相处】:(组)天天在一起。

如:同学们朝夕相处建立了很深的友谊。

10.【梯队】:(名)①军队战斗或行军时,按任务和行动顺序区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梯队。②指企事业单位或某项事业的后继接班人。

11.【综合】:(动、形)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如:综合治理;综合平衡。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2.【演练】:(动)训练;演习;操练。

如:1.运动员们正在演练各种技巧动作。2.小演员们加紧演练,为国庆献礼。

13.【空间站】:(名)①一种围绕地球航行的载人航天器,设置有完善的通信,计算等设备,能够进行天文,生物和空间加工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

②设置在月球、行星或宇宙飞船等上面的空间通信设施。也叫航天站。

二)疑难词语的解释: 1.【奉命】:(动)接受命令;遵守命令。如:奏命出发。2.【指示】:(名、动)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如:1.局长指示我们必须按期完成任务。2.我们要执行上级的指示。3.【下达】:(动)向下级发布或传达(命令、指示等)。

如:1.上级部门已经下达命令了。4.【专用】:(组)专供某种需要或某个人使用。如:这是专用电话。5.【袭人】:(组)侵袭到人;熏人。如: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6.【瞩目】:(动)瞩目。举世瞩目;万众瞩目。如:奥林匹克是举世瞩目的活动。7.【从容】:(形)①不慌不忙;镇静;沉默。如:举止从容;从容不迫;从容就义。②宽裕。如:时间很从容,可以仔仔细细地做。8.【稳健】:(形)稳而有力;稳重。稳健的步子;办事稳健;稳健的性格。

如:他迈着稳健的步子上了台。9.【浩瀚】:(形)①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海;湖水浩瀚。②形容广大,繁多。浩瀚的沙漠;典籍浩瀚。10.【庄重】:(形)不庄随便,不轻浮;态度庄重。如:太严肃的场合你要放庄重点儿。11.【定格】:(动)①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②固定不变的格式;一定的规格。如:写小说并无定格。12.【刚劲】:(形)(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笔力刚劲。如:1.枣树伸出刚劲的树枝。2.爸爸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13.【风采】:(名)风度;形象。风采动人。如:他夺人风采,常常浮现在我眼前。板书设计: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综合(动、形)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如:综合治理;综合平衡。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演练(动)训练;演习;操练。

如:1.运动员们正在演练各种技巧动作。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抄写词语,背词语课题: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内容: 课文一,(练习)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理解本课课文内容及课文中词句的意义和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教育学生爱科学,关心祖国的科技发展。

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③.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和结构。

难点;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述方式,理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提问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词典,教科书。教学步骤与内容:

1.前提测评:让学生听写词语并读课文。2.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 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为了这一天,多少航天人付出了心血!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做为中国第一位飞天宇航员,杨利伟倍感光荣和自豪;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杨利伟深感责任重大。杨利伟的出征意义非常,记录下他飞天前的出征经过,也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三,教学步骤

1)朗读课文: 1.抽查学生的朗读预习情况,指名一两名学生读课文。

2.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

3.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4.查字典,扫除阅读障碍。

解释课文中的新词语。

1.【乘】:(动)坐(车、船、飞机)。2.【怀】:(动)心里存有 3.【乳白色】:(形)象奶汁那样的颜色。4.【迈】:(动)跨。5.【极限】:(动)最高的限度 6.【登】:(动)有低处到高处步行。7.【印】:(动)留下来痕迹。8.【太空】:(名)极高的天空。10.【几多】:(数)询问数量(表示不定的数量)。11.【史册】:(名)历史记录 12.【征服】:(动)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制服。13.【致意】:(动)表示问候之意。14.【深情】:(形)感情深厚。15.【率】:(动)带领。16.【随后】:(动)表示紧接某种情况或行动之后。17.【护送】:(动)陪同前往使免遭意外。18.【穿过】:(动)通过。19.【渴望】:(动)表示迫切地希望。如:1.她多么渴望自己也有一把小提琴。2.全世界的人民都渴望和平。同义词“希望”。“希望表示心里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可作动词,也可以做名词,“渴望”只能作动词。“希望”所表达的感情没有“渴望”强烈。

如:1.他们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2.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20.【执行】:(动)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

如:1.军人应该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2.他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21.【期待】:(动)期望;等待 如:1.父母期待他早日学成归国。2.我期待着再次见到他。22.【标准】:(名、形)衡量事物的准则。如: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你的汉语发音越来越标准了。

5.质疑问难。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第一、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说明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2、第二部分重点写的是什么?(送行的场面的)

3、(1)课文是怎样描写送行的场面的?(点面结合)(2)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热烈而庄重)

(4)用了哪些方法描写杨利伟?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勇敢、自信)

(5)杨利伟行军礼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请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三)探究质疑 教师指导语: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成就了杨利伟的光彩人生。此文体裁上的独特和选材上的巧妙也成就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精彩文章。下面我们就这则新闻的体裁与选材作进一步的探究。

1、此文与我们所读过的消息、通讯相比,有何独特之处?这种独特性赋予了这则新闻什么样的优点?

讨论明确: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作者抓住一个场面的速写的形式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更集中报道,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多样。

2、文章8—11插叙交代有关的背景资料,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吗?这些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第八段:简要介绍宇航员的挑选。第九段:介绍杨利伟的简历。第十段:介绍人类的飞天历史。第十一段: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

这段插叙,既提供了读者渴望知道的有关信息,也使文章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行文看,也使文章的节奏更富有变化。四)品味鉴赏

(1)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并找出议论抒情的语句。(2)师生共同讨论议论抒情句的含义作用。(3)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1、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好好揣摩,可从句子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修辞、语言的精炼等角度来赏析。例句:

①“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这一句普通的话语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的”这一个限制语中充盈着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②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员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这是一个记叙、描写和抒情、议论高度融合的句子,三个“定格”构成排比,一层进一层地揭示了杨利伟这个军礼所象征的历史意义。五)句型学习1.排比。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意义相关、语气一致、字数相近的短语或句子成串排列,表达相近或相关内容,起强调作用,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排比。

例如:(1)晚会上,来宾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唱歌跳舞,气氛很热烈。

(2)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由+动词,引出动作的主体。如:“由„„组成”“由„„担任”“由„„(来)主持”“由„„(来)完成”

(1)一支由少先队员组成的队伍走过主席台。

(2)班长由热夏提来担任。

课后练习。

一,选择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1.B 2.A 3.B 4.B 5.C 二,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1.我渴望参加汉语水平考试。(渴望)2.我们从各部门选拔出来一批后备干部。(选拔)3.从容地走上讲台,开始演讲。(从容)4.大家十分信任他。(信任)5.我们期待着他取得好成绩。(期待)三,用制定的词语回答问题。

1.由艾力和买买提组成的前锋线将首发上场。(由„„组成)2.他们正努力地学着各门功课。(着)3.我们这儿不具备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具备)

4.有的在家复习功课,有的去逛街,有的在家看电视。(有的„„有的)5.家乡的天空越来越蓝,街道越来越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 好。(越来越)

四,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1.A 2.B 3.B 4.D 五,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我渴望参加汉语水平考试。(渴望)

由艾力和买买提组成的前锋线将首发上场。成)

布置作业:做练习册

课后反思:

(由„„组课题: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教学内容: 课文二(嫦娥从月亮城起飞)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理解内容及课文中词句的意义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 :掌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的深刻意义。向学生普及航天知识,宣扬航天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中的词语并理解意思 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鼓励法,提问法 教学工具:教科书,词典 教学过程与内容:

1.测试学生复习与预习情况。

2.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过有关嫦娥的故事吗?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吧!解释文中的疑难词语:

1.【海拔】:(名)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也叫拔海。2.【系列】:(名)成组的事物:一系列|系列化|系列故事。3.【三维】:(形)

4.【同步】:(形)1.同时起步,协调一致。2.物理学名词。两个或几个随时间变化的量,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相对关系。

5.【探测】:(动)1.探求测度。2.测量。

6.【类型】:(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7.【含量】:(名)一种物质中所包含的某种成分的数量:这种食品的脂肪~很高。

8.【分布】:(动)散布(在一定的地区内):人口~图ㄧ商业网点~得不均匀。

9.【奇妙】:(形)稀奇神妙;美妙

如:我觉得她的歌声最奇妙的,我最喜欢他。10.【依靠】:(动)依靠别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如:依靠集体的力量,我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11.【最终】:(副)最后。

如: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最终还是客队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12.【修正】:(动)改正,修改使正确。

如:他修正了文章中存在的几个不太严谨的论点。13.【预计】:(动)事先估计或计算。

如:这项工程预计要花费100万人民币。

14.【分析】:(动)将事物的现象、概念等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从中找出属性及关系等。

如:老师特别注意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解课文:

(1)老师范读,领读、齐读、抽读,老师及时纠正。

纠正学生在发音上存在的普遍性错误,使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文章记述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的过程和对中国航天史的意义。意义: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不能脱离课文内容。

2.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明确: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加以赏析。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3.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明确:(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有关词语是: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18时29分、未来两周内。)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2)学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

1、嫦娥一号从环地球卫星变为月球卫星要经过哪几个过程?

明确:18时29分,嫦娥一号离开托举她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开始了100多万公里的奔月之旅。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思考题

2、嫦娥一号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明确:在预计为期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亲”的嫦娥一号要完成四大任务: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4万公里至40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思考题

3、嫦娥一号的升空有何重大意义?

明确:嫦娥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整整38万公里。这一数字,使嫦娥一号成为中国发射的距地球最远的卫星,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表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

板书设计: 第七课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修正:(动)改正,修改使正确。

如:他修正了文章中存在的几个不太严谨的论点。嫦娥一号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布置作业:练习册

篇6: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导学案

冉店中学曹琪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的过程,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2.学做小记者,报道现场情况,捕捉重要画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场面描写。

2、体会通讯的特点,精心选材,体现中心。

3、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学法指导

1、何为通讯

这是一篇报道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前的情景的新闻小故事(小通讯)。

通讯同消息一样,也是报纸上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们有共同点,都讲究“实”“真”“新”。通讯要求比较详尽、具体地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展开情节,描述具有典型意义的场面;写法手段比较多样,除叙述外还适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通讯具有时效性、典型性、真实性,篇幅较长。

2、资料助读;

1961年3月23日,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飞行时,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一、预习导学

1、给加点字注音。

绥中县()载人()

翟志刚()问鼎苍穹()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创设情景,“录制”通讯感受气氛。

2、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件,主要人物是谁?

3、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在文中画出关键词)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释疑:

1、走近人物,感受风采 :文中是怎么描写杨利伟的?你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吗?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作好圈点勾画,同桌交流。)

2.送行的队伍中到底出现了哪些人?他们各自心情是怎样的?这么多人来送行说明了什么?

3、做小记者,进行一次现场直播,你们要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记者,用记者的口吻说话。〔提醒〕报道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四、当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题

1、字音互填 瞩目()载人(问鼎.)苍穹()浩瀚.(2.说说下列句中加横线的短语的作用。...)

(1)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2)今天,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

二、阅读分析题

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 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大学文化,中校军衔。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1.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三、课外拓展

篇7: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二十“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辩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

2.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场面描写是重点,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意义,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导人:公元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首位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讯,了解当时人们为英雄送行的场面,理解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作者介绍。

让学生起来介绍: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

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要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4.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5.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2。)

绥宁瞩目苍穹瞬间问鼎浩瀚

要求:让一学生站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站起来纠正。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文章记述了人们为英雄杨利伟进行首次航天载人飞行送行的场面,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意义:此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方面的长足进步,“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不能脱离课文内容。

3.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明确:引导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加以赏析。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4.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明确:(.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有关词语是:年10月15日、5时28分、5时30分。)

5.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同位交流。(同位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6.重点研讨课文第3、4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3。)

①找出选文中的记叙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并分析其作用。

③文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杨利伟和送行的人们;人们为英雄杨利伟送行。

②“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作用:天气的寒冷和人们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崇敬。(意思对即可。)

③排比。)

五、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不进行。)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伸延”部分。

七、布置作业

《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廖文根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

篇8: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公会中学

苏志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热烈而庄重的出征场面;学习杨利伟自信、勇敢、沉着等精神和品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探究、研讨等形式,理解精神,感受气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热烈而庄重的出征场面。教学难点: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设想: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激发。教具: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重温经典,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播放“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视频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师提示:人/事+干什么/怎么样

三、亲临现场,感受气氛

师:播放杨利伟出征前实时录像,让学生到现场去感受,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送行的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2、用两个词语概括送行时的气氛。

场面:热烈

庄重

(板书)

3、选派学生代表朗读。(选读,要求读出热烈而庄重的感觉)

师提示:朗读语气―――干净利落、斩钉截铁、刚劲有力

4、找出表示这次出征意义的句子,并朗读。

5、广场中来送行的人很多,假如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

师提示:用动情简洁的语言

四、走近人物,感受精神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描写杨利伟的句子,并分析其心理、精神、品质,作好圈点勾画。

a、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风采,每一种结论都必须有依据和自己的分析。(重点在“受命”、“踏上征程”两个场面中)

b、学生代表先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2、你对航天员的训练了解哪些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

3、人物小结(播放神五降落的视频)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幻灯片展示)

―――2003感动中国杨利伟颁奖词

人物:自信

勇敢

(板书)

五、了解航天,激发豪情

探究题:你还了解多少中国或世界的航天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六、小结

教师深情小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播放《歌唱祖国》,下课)

七、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办一期以“航天”为主体的手抄报。板书设计:

场面:热烈

庄重 人物:自信

篇9: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天员载入天空。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2012年6月18日执行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篇10:神舟飞船系列简介(范文模版)

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并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中国在原有航天测控网的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5神舟二号 2001年

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6神舟三号

2002年 试验项目

“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这次发射,逃逸救生系统也进行了工作。这个系统是在应急情况下确保航天员安全的主要措施。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7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

中国第一艘可载人的处于无人状态的飞船。8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 航天员:杨利伟

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航天员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9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2005年

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技术应用:飞船的种类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卫星式载人飞船。神舟六号飞船有以下特点:

首先是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 其次是一船多用,航天员返回后,轨道仓可以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作为卫星继续利用半年,甚至可以在今后进行交会对接实验;第三是返回舱的直径大,最后是飞船返回,非常安全,在这方面已经进行过全面的测试。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主要反映在:首先是新材料领域,其次是电信领域,第三是图像技术,第四是特种食品,第五是特种纺织材料,第六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进步,第七是生物医学体系的进步 飞船改进

神舟六号的改进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围绕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改进。

二、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

三、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

四、持续性改进。

五、10神舟七号 发射时间:2008年

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飞行任务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11神舟八号

发射时间:2011年

主要任务:与天宫一号对接

飞船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神舟八号将基本成为我国的标准型空间渡船,未来实现批量生产。

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飞船的降落伞系统和着陆缓冲系统也进行了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神八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12神舟九号 2012年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飞船在轨飞行十余天,计划安排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交会对接,第一次为自动交会对接,第二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前约20天,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开始降轨调相,进入高度约为34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建立载人环境,等待与飞船交会对接。

组合体飞行期间,由目标飞行器负责飞行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3名航天员在飞船轨道舱内就餐,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神舟十号

中国的第十艘太空飞船,与前两艘神八和神九相比,它是一艘载人飞船,按计划它将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就表明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将对后续的天宫二号即第二代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射时间】2013年

【任务实施】有三名宇航员,任务时间15天 【航天员】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飞行任务主要目的】1.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

2.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能力; 3.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篇11: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2.品位本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难点 重点: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难点:品位本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2分钟左右)

1、由检查预习导入:“神舟”五号飞船的相关知识引入。

2、出示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收集资料:关于作者及杨利伟。

(2)正读课文,读准停顿和字音,积累词语。

(3)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情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杨利伟“夺人风采”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5)杨利伟此次出征有何重大意义?

2、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见教参)

(1) 杨利伟,男,汉族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身高1.68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2)瞩目  苍穹() 浩瀚() 蕴含() 问鼎()军衔

(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场面。文章以时间为序安排材料,条理清晰。

如:5时-5时28分----5时30分。

(4)a“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微笑的神情”:表现了杨利伟的沉着老练和极为优秀的心理素质,更表现了他承担这样一个光荣任务的自豪和对圆满完成任务的自信。b 申请出征的报告:干净利落,斩钉截铁,刚劲有力。c  “标准的军礼”: 不仅表现了杨利伟优秀的军人素质,也表达了中国宇航员征服太空的无声誓言和永不动摇的决心。d “激动地”“握手拥抱”和“不停地”“挥手致意” :融会着千言万语,交织着丰富的感情,有为自己、为战友、为民族共同梦想就要实现的无比高兴,有对人民和战友的信任的感激,有绝不辜负战友和人民重托的决心。e 对五星红旗的“深情”“注视”: 是一个战士在出征前对祖国行注目礼,他用自己的目光向伟大的祖国表达着决不让祖国失望,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凯旋的誓言,果断的“转身”动作,表现了他坚毅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气概,他用这个动作在向太空宣告:我来了!中国人来了!

(5)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们中国将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文题中“出征”本义是“出外打仗”,能否换成“出发”呢?将载人航天探险试验比作“出征”,形象贴切,为全文创设出庄严的、热情有气势的氛围,突出“神五”飞船发射的重要意义。

2、结合课文谈谈作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坚强的意志    丰富的经验  强健的体魄    爱国的情怀 从容的心理    果敢的作风

五、课堂小结:

结合目标谈谈收获。可以先从内容上总结,再说说写作上特点。

六、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

完成基础训练 讨论补充

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侯晓旭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12:神舟系列飞船及航天员资料

舟系列

伴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将对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频繁出现的航空航天科技常识做一详细解读。

神舟飞船,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俗称“三舱一段”。整个飞船由13个分系统组成,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该发射卫星中心地处祖国内陆深处的大漠戈壁,是中国成立时间最早,目前发射次数最多,中国唯一一个可以载人发射的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其他三个卫星发射中心分别位于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和海南文昌,神舟系列飞船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自1999年11月20日06时30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开始,截止到2016年10月17日0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完成,神舟系列飞船总计成功发射十一次。其中,神舟一号和神舟二号属于无人飞船;神舟三号、神舟四号和神舟八号属于模拟搭载人;神舟五号至七号和神舟九号至十一号都是载人飞行。

在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航天员,他们不怕艰难险阻,极具挑战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例如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翟志刚,截止目前为止景海鹏是唯一一个三次参加航天任务的航天员,刘洋成为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同时她也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参加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最后一位是王亚平,她是首个在太空进行授课的女航天员,展示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他们一起进行了宇航员在太空中期驻留的试验,驻留时间首次长达30天。神舟十一号飞船是第六艘载人飞船,已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说到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天宫。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也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天宫二号,即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研制天宫三号,随着我国

上一篇:梦的1/4旅行周记下一篇:沙雅县维吾尔医医院组织干部职工观看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