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2024-05-03

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精选6篇)

篇1: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为了进一步营造我校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弘扬中医传统经典学术思想和灿烂传统文化,在我校首届“仲景文化艺术节”期间,将邀请校内外的名师、名医、名家为大学生作系列学术报告,以活跃和丰富我校校园文化氛围,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激发同学们学习和研究的激情,打造具有我们中医药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现将所邀请专家的简介、所讲内容及时间安排公布如下:

篇2: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题 目:让生命充满爱 主讲人:谭玉兰

时 间: 4月9日(周三)15:00—16:30 地 点:三水校区办公楼322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副教授。

谭老师从事教育事业35年,曾担任广州市家庭教育协会特聘专家;广州市公务员培训中心特聘专家等等。曾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州市先进个人三等功”,“广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三十多篇,担任4本书的副主编,参与省政府立项课题并获优秀奖。她研究的“珍惜生命:当代生存观的觉醒”的课题,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电视台均作过报道。

内容提要: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但更要学会付出爱。“爱祖国、爱老师同学、爱父母、爱自己”。

爱祖国---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靠它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如果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

爱老师和同学--人的一生用到学习上的时间大概要用掉四分之一的光阴,而在段光阴里,你的老师和同学在陪伴着你成长。这里有真挚的友谊,有谆谆的教导。

爱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带给我们温暖,像一把大伞为我遮风挡雨。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在成长中学会回报父母的爱。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爱自己的父母。

爱自己----生命不仅仅属于你个人,对自身、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学会对生命的热爱、尊重、珍惜。每天虚度 年华,那叫糟蹋自己,学会爱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

篇3: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这句话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造物的总法则。听我一项项道来。

1,顺应自然

中华传统造物讲究顺应天时地气,顺应自然。《荀子·劝学》里说,"以为轮",制轮牙要利用木性,行驶于沼泽地的车轮要木心向外制轮牙,轮牙才比较柔滑。《考工记》则说,做箭杆要选圆的树干,圆的树干中要选重的,重的树干中要选没有结巴的,没有结巴的树干中要选颜色深的。多么合理节约的造物观啊!这些年,从国外刮进了一次性用具之风,把森林里的大树劈成一次性筷子,毁坏了生态,造孽啊!一次性用具制造了大量垃圾,垃圾与人类展开了争夺地皮的大战。中国的漆器用天然树汁大漆髹涂,大漆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之下才能干燥,战国时候,楚国的气候适合大漆髹涂,所以,楚国的漆器登峰造极。日本今天还保留着从中华学来的木材烧瓷工艺;木材劈好要分堆:向阳的一面年轮比较疏,放一堆;背阴的一面年轮比较密,放一堆。有的瓷器窑烧的时间要长,就用纹理缜密、耐火的阴木;有的瓷器窑烧的时间要短,就用纹理疏松、不耐火的阳木。充分利用大自然造就的物性,多好的文化传统啊!现在,用各种人工手段强迫自然改变运行方式,打乱运行规律,大自然从万能的造物主沦落为人类的奴婢,大自然在哭泣!作为我国水利部门负责人的钱正英,眼见塔里木河上建起西大海子水库大坝以后,西面碧水盈盈,东面河道干涸,下游成为沙漠,悲痛地问自己:"难道断流才是我们治河、用水的最终结局?"从而提出"将水资源投资的重点转向节水,防污和环保"[3]。人类在饱受大自然惩罚以后终于认识到,还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好啊!

2.取自自然

中华传统造物,材料都取自自然。古代漆器工艺著作《髹饰录》里有一段话叫"大化之元,不耗之质",就是说,自然材料最终都变为泥土而不会污染环境,泥土是永远不会损耗的,它是万物生长的基础,万物就是这样,通过泥土循环不息。中国的乐器用土、木、丝、竹、金、石、皮、葫芦做成,农业社会人们使用的家具、竹篮、漆器、藤编……哪一样不可以变为泥土?甚至粪便可以肥田,树叶可以沤泥,一切都在合于规律地循环,没有大自然消化不了的垃圾。现在,大量的化工材料污染了环境,昨天建、今天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建筑,更制造了汪洋大海般的混凝土垃圾,真要把人类吞没!

我们一起来欣赏农业社会的中国古代民居。我国北方大量可见的是生土建筑。所谓"生土建筑",就是不用烧砖,而用土敲成土坯砖。陕北、陕西、豫西、陇东的生土窑洞,有地坑院,有靠崖窑,还有一种平地垒叠而成的锢窑。它们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不破坏自然生态,地坑院还有庭院,供人采光,生息。我去过新疆和宁夏,那里的生土庭院围墙不高,屋面低平,以减少风害;门特别大,以方便骡马进出;墙体很厚,只开天窗不开壁窗,以抗风沙,抗温差。赣西、福建、两广等省山地的土楼,有非常好的防卫功能,适应了家族聚居和防御外敌的需要。大家熟知的福建圆楼,大门里面有许多家,每家各据扇形楼层,有分有合,也是生土建筑。

砖、木、石灰等自然材料,手摸上去触感温暖,给人可亲可近的美感,江南民居的材料,主要是砖、木、石灰,人们常常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来形容江南民居。我在婺源的青山绿水之间行车,不时看见山凹里一丛徽州农舍(像山凹里长出似的!我用"一丛"来形容,算是妙手偶得),灰墙黑瓦与青山绿水是那么谐调,墙上的石灰经过风雨剥蚀,有水墨画般的美。歙县是当年徽州州府所在地,上世纪我去看,老房子前面就是水泥马路,马路两边的住家和店面都用造厕所的瓷砖砌造。频繁的政治运动把老百姓折腾到了锅底朝天,马马虎虎活着吧,马虎到好像明天就要搬家,后天就要地震,有房子住住就不错了。现在,中国人终于富起来了,人们终于重新忆起了中华祖先精致生活的方式和悠闲生活的趣味了!我们喜欢江南小镇,因为自然材料的建筑与自然如此地和谐,烟雨之中的江南到处像水墨画,给人亲和感与家园感。南京秦淮河边,当年河房栉比鳞次,夏日的晚上,推开临河的排窗,明月清辉,清风徐来,秦淮河波光粼粼,桨声灯影,画船箫鼓,真是"天地入吾庐"啊(图14)!;石头冰冷,缺少人情味,被中华古人大量用于阴宅也就是陵墓建筑。

湘西的吊脚楼,用竹杆、木棍高高低低地插在山坡上,上下木板一架,房子就成了。如果炸平山地建房,要多少工本、多少人力?吊脚楼省钱省力,仿佛深情地偎依着湘西的山水,与山水达到了水乳交融。它是苗家适应山地的创举。西双版纳潮湿炎热,傣家竹楼就地取材,楼下四面透空,人住上层,潮气不到,虫蛇不入,大挑台四面透风,大披檐挡住了太阳。我见某体育馆,仿傣族竹楼又有新创,上层大披檐供来宾观礼,下层是运动员更衣室,民族文化活在了当今。今天的人就该这样,不是照搬洋人,而是在消化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

近三十年来,西式建筑反客为主,在中华大地全面开花,本民族、本地区乡土建筑退让,城市千城一面,百姓直把故乡当他乡,这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最大失误。许多景点竖起发泡塑料搭成的假山,刷的是化工涂料,塑料瓦搭建的棚子横在公园里,太煞风景了!人到风景区来,是亲近大自然的,不是来亲塑料的!搞几个草棚子,原木柱子,不必涂漆,多温馨!现在好了,各城都知道珍爱并且挖掘自身在历史中形成的文化个性了。

三、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是怎样形成的?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的成因,主要得追寻到中国的农耕文化和中国的哲学。

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农耕文化为主。中华古人每天感受到的是天地混沌,四时交替,阴雨明晦。年复一年,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每日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伴随着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昼夜交替而作息,养成了人与自然特殊亲密的关系.人不能不感觉自己的渺小,感激大自然的恩赐。《春秋繁露》记载,汉代就有求雨舞龙的习俗,我国各民族都有"祈雨"的民俗活动,北方干旱地区更有句话叫"望天收"。请看这幅清代桃花坞年画上,赫然题着"靠天吃饭春牛图",请注意,这是在苏州,在风调雨顺的江南水乡。可以想见,在打井都出不了水的中国西北,农人是怎样地畏惧苍天了。这种对天地感恩、敬畏的自然崇拜,久而久之,积淀成为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靠海洋经济起家的西方,怎么可能有农耕生活中的人们"望天收"的深切感受?孔子说"天、地、君、亲、师",对天地的畏惧和敬仰在君、亲、师之上。李大钊把东西方文明归为南道文明和北道文明。他认为,南道文明也就是农业文明受自然赐予厚,所以与自然和解;北道文明也就是工商文明受自然赐予少,所以与自然奋斗[4]。我则以为,"民族"才是文化面目差异最为重要的因素。而民族个性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中华哲学共同铸造。中华哲学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其中两个时段最为重要:一个是先秦,百家争鸣;还有一个是宋代,系统整理了儒家学说。

虽然夏商先民对于天地的崇拜已经潜伏了天人合一的原始模式,而"天人合一"成为一种学说,肇始于先秦。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徐无鬼》);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荀子说:"大乐与天地同和"(荀子《乐论》)。儒家与道家都强调天人相通,天尊人卑,人必须合天,不同在于:儒家立足于人,道家立足于天;儒家强调人的能动性,道家提倡顺应自然。

我要向各位郑重推荐《易传》,我越读,越觉得这是了解中华传统哲学、了解中华传统艺术的一把钥匙,除了诸子的书,《易传》是先秦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了。我研究中国艺术几十年,越研究到后来,越通到中国哲学,越通到《易传》。《易传》说,人类活动应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也就是说,应该遵循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什么呢?"兼三材而两之"。"三材"是天、地、人;"两之"指阴阳之气,天、地、人都要按"道"也就是阴阳相调的规律运行。不仅世间万物必须效法天地,人的立身行世也应该效法天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把道家的天道与儒家的人道糅合了起来,推天道以明人道,观天文以成人文。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华民族整体观照的思维方式、中华传统艺术浓厚的形而上意味、中华传统艺术中的宇宙大生命感、中国人朴素的辩证法乃至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都可以到《易传》去寻找源头,寻找理论依据。孔子都说五十岁学《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对《周易》,我到今天也没有全部看懂。怎么看?对人生、对艺术有了些感悟了,再看《易》;再行万里去考察,去感悟,再回头看《易》。看了再跑,跑了再看,如此反复……我就这么读《易》,慢慢地,懂多了。

汉代出了个大儒叫董仲舒。他把初始阶段的"天人合一"学说推向了"天人感应",以人的身体与天比附,说人有十二个大关节,与一年的月份相当;有三百六十六个小关节,与一年的天数相当;五脏相当于五行,四肢相当于四时他还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也就是说,"天"规范着人世间的一切运动变化。同学们,我们不要把中华形象思维的话语体系简单理解成为迷信,也不要拘泥地数一数自己的骨头是不是三百六十六块,而要学会全面地理解中华话语体系,全面理解董仲舒对于天人关系的强调。"天人感应论"有一定的合理内核,人的生理节律与自然规律确实有某种对应,如女人有月经,如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各国科学家对长寿老人进行研究,发现老人长寿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强求自己,而是顺应自然节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董仲舒把"天"从自然偷换成为君王,是为维护皇权的安定,为君权神授制造舆论。他把"天人合一"引向了神学唯心主义的泥坑。所以,董仲舒被后人称为"官儒"。

如果说董仲舒只是个效忠君王的"官儒",宋儒则把儒家的政治学说引向了道德和审美,也就是说,宋儒以后,儒家学说真正为整个中华民族服务了。这是宋儒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宋儒张载首先写下了"天人合一"四个大字,提出了"民胞物与"这个命题。什么是"民胞物与"呢?"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宋]张载《张子正蒙·乾称篇》),老百姓都是我的同胞,天下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儿的"与"不是助词,是名词"朋友"。《中庸》说"与天地参",已经有了强调人参与天地运行的意思,宋儒邵雍说得更好,"与天地参"要"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强调人的作用是"参天地之化育",担负起"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使命([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之二》)。各位,"参天地之化育"这句话好生了得,它比"为人民服务"境界更高,思想更深邃!"为人民服务"好啊,但是,"人民"的内涵和外延是用阶级分析的眼光划定的,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到底谁是"人民",为谁服务,是服从政治需要的;而"参天地之化育"是要参与天地的运行,在领会大自然运转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之下,帮助自然,平等化育众生。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前两句也隐含着"参天地之化育"的使命。这可是全人类的永久使命啊!经过宋儒的解释,"天人合一"靠近了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晚明,中国出现了一股情感美学思潮,李贽提出"童心说",汤显祖提出"唯情说",公安派三袁提出"性灵说"。他们接过宋儒天人合一的旗帜,在合天的旗号下行张扬天性、解放个性的实质。他们所说的"天人合一",不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也不是庄子的"绝圣弃智",更不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摆脱封建束缚,大胆张扬人欲。

以上可见,"天人合一"的内涵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中华民族对"天"的解释越来越宽,有指宇宙,有指自然,有指天理,有指天性,有指命运,"天"成为一切非人为因素的总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里的"天",就是指非人为因素的总和。新儒家冯友兰把中国人对"天"的理解归纳为五个方面:物质的,主宰的,运命的,自然的,义理的,他说,"中国的哲学特别突出地讲人。它主要讲的是人有天地参的地位,最高的地位,怎样做人才无愧于这个崇高的地位"[5]。中国的哲人都知道,人类只能"与天地参",不能与天地对着干!

四、“天人合一”哲学观是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最为杰出的贡献

如果不是人类已经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不会反躬自省。谢天谢地,人类终于忏悔了!还来得及。

(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当今,全球变暖,台风和海啸加剧。抵抗台风的英雄事迹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台风还会卷土重来,没有被英雄事迹吓垮!这就需要人类反思,台风怎么会愈演愈烈了。近一百年来,人类对自然的毁坏,超过了人类诞生以来毁坏自然的总和;近一百年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超过了人类诞生以来掠夺资源的的总和。由于全球变暖,威尼斯在不远的将来,将从海面上消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超高速增长,片面地强调走西方工业文明道路,用虐待自然的方式开发科技。农村化工使环境严重污染,遍地放牧使植被破坏,挖地寻金使水土流失。大批农民进城打工,种粮变买粮,带来儿童留守、老病无依、田园荒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民和农民工的心理亟需慰藉!留守农村的,改种田为进厂,高污染、高损耗的乡村企业,毁灭了许多田园诗般的村庄。要治理污染,挽救生命,恢复村庄的自然面貌,需要投掷的费用远远超过几十年来的赢利!《新华文摘》披露说,20多年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已经给中国人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统计显示,中国1/3的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的2/5成为劣五类水,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到安全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500万人因此得上支气管炎和呼吸道癌症"[6],"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高消耗、高成本的破坏环境的高增长经济,是一种自杀式的经济发展模式"[7]。

近三十年来,城市刷新,多拆快建,市民与噪音、粉尘、立交桥、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玻璃幕墙相伴。玻璃幕墙的写字楼,门窗密闭,能源浪费,对市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行政机关的空调,冬天开到像进炕房,夏天开到像进地窖,哪管它全球变暖,空调费用成为全年最大的办公开支。中央台十套节目说,中国的肺癌上升了四倍。记者采访医生,说以前看到五六十岁的病人还是粉红的肺,现在看到三四十岁的人就是灰黑的肺,不吸烟的人也得肺癌。我拟了个提案:打开江南的窗户,限制公共建筑空调使用日和使用温度,没出笼就被枪毙了。又据中央台披露,"地王"囤积土地抛荒,房价超过了市民接受能力,造成房屋空关。当人们用水泥大量覆盖地面的时候,人们有没有想过,泥土里有无数无辜的生命?有没有想过,少铺一平方米水泥,就挽救了一平方米的生灵?有没有想过,当代人是在欠债——欠后人的债。用完了土地,用完了石油,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如果地球全部为建筑和公路覆盖,没有了森林、湿地和沼泽,地球也就走进了坟墓。

想想过去吧,中华先民曾经如此地节用每一寸土地!他们把土地和资源都留足了给后人,让他们"可持续发展"。去年,许倬云院士来南京参加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座谈会,他在发言中说:"人类曾经像恐龙一样称霸地球,也使地球走向毁灭。人类如果不思悔改,最终难逃像恐龙一样的命运。"我在我的书中,也曾经向社会发问:"我们是否需要照搬别人的现代化?""难道现代文明的价值,在于以人生为代价,远离悠闲生活的趣味?难道现代文明的价值,在于以生命为代价,再也、难喝到洁净的水,吃到洁净的菜,呼吸到洁净的空气?"[8]今天我们再谈"天人合一",已经有着几多沉重,几多忧虑。人类首先是要生存,是要活命,然后才谈得到"诗意地栖居"。"天人合一"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必须!进一步说,自然作为存在,是否仅仅是为人类所用?有没有它自身自为的意义?

(二)全世界对中华传统哲学的重新发现

西欧在资本膨胀、饱尝工业文明恶果之后,返身回顾传统,寻找与大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德国美学家海德格尔在《追忆》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诗意地栖居"这一美学命题;在《筑、居、思》这篇文章中,又提出了"拯救大地"。什么叫"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就是回归自然,审美地生活,它与"技术地栖居"相反:前者身心自由,后者身心疲惫。什么叫"拯救大地"?大地需要摆脱人类的征服与控制,休养生息,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循环运转。"诗意地栖居"就是"拯救大地",只有"拯救大地",才能"诗意地栖居"。实际上,海德格尔的话只取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之一杯。中国古代,人们汲山泉,烹茗茶,会邻里,问桑麻,看樵夫晚归,夕阳在目,牧童短笛,山歌盈耳,就是"诗意地栖居"。李白当年下山问农,伴随他的,是层层叠叠的绿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面对原生态的自然,李白能不诗兴大发吗?他不是在空调酒吧里喝酒,烛光幽幽,卡拉OK吼着,汗臭味和香粉味拌着;他是在"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的自然环境之下,在星星和月亮的柔光之下,在松影和竹浪里喝酒!我好羡慕李白,他一生都在"诗意地栖居"。王安石当年常在紫金山麓的定林寺读书,山门上挂了一副他写的对联,"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只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这就叫"诗意地栖居"。现在皖南、浙南的山村,仍然是家门一推就见青山绿水,农民们"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真正令城市人羡煞!

人类在过往的活动中,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的主宰,无度地糟蹋自然,无度地戕杀其他生灵,人类已经被大自然推向了道德法庭,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环境伦理、"生态美学"、"共生美学"成为新兴的热门学问。西方发起了绿色食品运动、包装净化运动,先行研究无垃圾包装和垃圾的回收利用。德国要求工业产品每一个零部件都要标上材料成分和销毁方法,以达到工业无垃圾的目标。西方曾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客对立,率先以工业文明毁灭了自然文明,又率先于发展中国家觉醒,发现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哲学观是多么地既合情又合理,为"可持续发展"预留了无限的空间。今天,我们的民族也终于重新觉醒,重新发现了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天人合一",知道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才会给人健康的生命、轻松的生活和无尽的收获。

应该承认,西方今天的觉醒,并不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完整照搬。西方"环境伦理"、"生态美学"、"共生美学"等等,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依据是科学;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依据是直觉。中西方都想用"天",西方人重视的是物质层面;中华民族不仅重视物质,更有着"诗意地栖居"的传统,人在和大自然"合一"的过程之中,人自身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愉悦。

想想已经失落的昨天吧,那些天然材料的手工制品,曾经给我们多少人情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想想已经失落的昨天吧,谢灵运有东山别业,王维有辋川别业,白居易有庐山草堂,王安石有半山园。我们的先人就是这样,每天每日与大自然共生息,欣赏着青山绿水、夏蛙秋虫、天光云影、日出日落,享受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现在和将来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这是一项道德原则。"[9]关心其他生命,也包括曾经被列为四害的麻雀。人类从自然的征服者转而成为地球生物中的普通公民,人与其他生物动态平衡,人与自然良性循环,和谐一致,被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回归自然,成为人类永远的守望。

(三)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于人类最大的贡献

现在我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文化最为杰出的贡献,不会有同学提出异议吧?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东西,比如民胞物与的思想、厚德载物的胸怀、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尊重与亲和、诗意的生活态度等等,都要通到"天人合一";我在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发现中国传统艺术所有的文化特质、包括我下面要讲的各讲,几乎都通到"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命题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包括"天人合一"的许多支命题,比如民胞物与的思想、厚德载物的胸怀、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尊重与亲和、诗意的生活态度等等,成为拯救人类、疗救工业文明痼疾的灵丹妙药。季羡林说,"东方文化之精髓在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只能为友,不能为敌。'敌'、'友,二字之分,实即东西方文化根本区别之所在。如能弘扬此种思想,实能济西方文化之穷,并使东方文化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未来造福,使人类免于破坏大自然之灾难,其意义不可说不大矣"[10]。

我要以布道者的虔诚大声疾呼,同胞们,节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掠夺,放慢追赶工业文明的脚步,改糊涂地赶路为安闲中沉思,重铸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重建审美的、诗意的生活态度,营造一个和谐、平衡、健康、安全、体现人与自然互相尊重的生存环境!

第一讲结束了。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参天地之化育!请回忆一下我刚才讲的话,"参天地之化育"是怎样一个至高无上的伟大使命?谢谢!

参考文献

[3]钱正英、马国川.中国水利六十年.读书, 2009(09-10)

[4]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季刊, 1918(03)

[5]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140页

[6]冰点时评.中国青年报,2005-12-2

[7]邓隶文.中国正为环境付出惨重代价.扬子晚报,2005-12-3

[8]长北.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5页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见:保持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篇4: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朱玉麒教授以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为例,解析了这艘沉船上所装载的长沙铜官窑瓷器上题写的唐诗。他运用对比的方式,生动说明了瓷器上的唐诗与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王维、李商隐之相关诗作的相近点,并推测这批唐诗可能是民间诗人依据名家作品再行创作的成果。另外,朱先生从吐鲁番文献中的《诗经》、废弃的官文书、官文书背后的南朝诗歌、唐代诗人岑参的材料、唐玄宗的詩歌等多方面阐述了吐鲁番文献的重要学术价值。朱先生总结说,大量的丝路考古印证了丝绸之路既是经济贸易之路,也是文化影响和交流之路。

赵声良先生以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和莫高窟第296窟的过桥商队为开篇,讲述了丝路的凿空与繁盛。并强调说,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方与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尤其对中国、印度及中亚诸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赵先生运用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大量比对印度、中亚、西亚和中国的一些石窟建筑型制、佛教造像风格、佛教人物的绘画技法、一些装饰图案等,说明西方文化是如何对莫高窟,乃至中国其它石窟产生影响的。赵先生总结说,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佛教艺术,既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融汇的结晶,又是丝绸之路中外文化艺术交融取得成就和所作贡献的记录,从中国佛教艺术中可以摸索丝绸之路文化的发展轨迹。

此次讲座由敦煌研究院张先堂副院长主持。来自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和兰州各界的文史爱好者百余人聆听了讲座,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两位主讲人进行了互动交流。

篇5:临床医学系系列学术讲座小结

本学期伊始,临床医学系在系领导的关怀领导下,在各院系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大学生学术系列讲座活动。从10月8日到11月15日,本次系列活动一共举办了各类主题讲座13讲,每周一讲;讲座专家阵容强大,邀请了全校12位知名的专家、学者,他们都常年工作在教学一线和研究前沿,在各自的领域内有所成就;12位老师中,包括医学博士廖有祥,使同学们得以一睹博士风采;各位老师的讲座都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

讲座内容涵盖临床专业的热点和经典问题,比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邝爱玲老师向同学讲授了儿童内科的相关知识;神经内科主任华力明老师讲解自己对脑梗塞、脑出血等脑中风的治疗方法,与同学们分享对周围神经病、颅内感染、肌肉疾病的心得,讲座采取老师主讲与学生提问相结合、讨论互动的形式。主讲老师讲得精彩、听讲同学问得积极,讲座的会场气氛都非常热烈。

讲座的重点既注重在医学各领域有所深入和提升,向同学们介绍了医学领域的最新探索和研究成果,同时,讲座立足普及和沟通,比如:我们邀请科系主任李晓毛老师谈论医学生在学医过程中将面对的问题,以及我们医学生所必备的奉献精神,系列讲座为我校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最新学术动态的平台,也为学生相互交流开辟了一个窗口。学术讲座增进了广大医学生的医学知识,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并提高了其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充分体现了我校研究生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永恒的主题。

学术系列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第一场讲座到最后一场讲座,同学们听讲座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很多讲座座无虚席。系列讲座在研究生中间也逐渐成为一个“品牌”;大家在老师讲完后纷纷提问,有的在结束后还与老师热烈讨论。据会后调查,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这样的讲座很好,希望讲座能够继续举行。讲座教师、各院系辅导员老师、教务秘书老师等都对系列讲座做出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为提高同学们的学术热情和学术修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篇6:仲景学术思想及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学术讲座

题目: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及急诊处理

主讲:唐晓平教授

时间:5月29日(星期二)3:00 PM

地点:图书馆二楼西侧研究生教室

主讲人简介:

唐晓平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神经外科学”负责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川北医学院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充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约编委,中华航海医学及高气压医学杂志、川北医学院学报编委。

对神经外科疾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颅脑肿瘤、脊髓肿瘤、颅脑畸形、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颅内动脉瘤、颅脑肿瘤、脊髓肿瘤和高血压脑溢血的显微手术和微创手术,多次实施重大疑难手术,多次成功抢救濒临死亡的患者,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川东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第一主研完成或正在进行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主研身份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医学会等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四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医学本科教材一部,参与编写专著三部,是川东北地区神经外科临床和学术的带头人和召集人。

研究生处

上一篇:标枪训练下一篇: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