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木桩施工工艺

2024-04-12

圆木桩施工工艺(精选5篇)

篇1:圆木桩施工工艺

压松木桩的施工工艺

目前国家专业规范中对一系列复合地基设计和施工工艺作出了规定,但对松木桩的成桩受力机理及设计、施工工艺、处理措施未作出规定。本文对压松木桩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提供参考。

压松木桩是一种处理软基的有效手段。压松木桩前,先清除基地以下 30cm 淤泥,使基础顶面大致平整。松木桩间 距 50cm,梅花形布置,预留桩头 15~20cm,松木桩打入完成后,在桩间夯填 30cm 厚片石灌碎石,加以夯实,使桩与桩之间挤紧。为了在打桩时能顺利贯入地基,减少阻力,保护桩头,将松木桩尾部削成尖锥状。根据打桩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人工打木桩和机械打木桩。常用的打桩机械有 手摇卷扬机和柴油打桩机,液压挖掘机亦经常用于打木桩。用液压挖掘机打桩时 需两人扶桩就位,将挖斗倒过来扣压木桩,将木桩压入地基一定深度自稳,然后 让扶桩人走开,由挖掘机将松木桩压下去,一般每 3~5min 即可打一条桩,工效 较高。为了使挤密效果好,提高地基承载力,打桩时必须由基底四周往内圈施打。桩的布置以梅花形为好,桩间距离不宜小于 3 倍桩径。打桩完毕后应按设计高程 锯平桩头,使每根桩的桩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清挖打桩时挤出的淤泥,在桩顶铺设 20~30cm 厚级配砂石褥垫层并加以压实,然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以 保证基础通过褥垫层把一部分荷载传到桩间土上,调整桩和土的分担作用。在基 础下设置褥垫层可减小桩土应力比,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即可增大 β 值,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通过改变褥垫层厚度,调整桩垂直荷载的分担褥垫层 越薄,桩承担的荷载占总荷载的百分比越高,反之亦然。如果不设褥垫层,则不能发挥桩间土的作用。

篇2:圆木桩施工工艺

范围

1.本适用古建筑修建工程的石桩、木桩打压桩工程,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石桩、木桩及嵌桩石: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液压压桩机、反铲挖土机、桩帽、运桩小车、压重材料、索具、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了预检手续。桩基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善加以保护。

2.2.2处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2.3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

2.2.4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

2.2.5 压试验桩。施工前必须压试验桩,其数量木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2.2.6要选择和确定压桩路线及顺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桩机就位 →起吊木、石桩→稳桩 →压桩→送桩 →中间检查验收→移桩机至下一个桩位

3.2就位桩机: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3.3起吊木、石桩: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住桩上端,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器起吊木、石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

3.4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将桩压入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木、石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在压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3.5 打压桩:用液压压桩机或反铲挖土机将桩缓缓压入,。

3.5.1打压桩顺序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依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由于桩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间向两个心向对称进行或向四周进行;也可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3.6 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3.7检查验收:每根桩打压到设计标高要求时,应进行中间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好施工记录。如发现桩位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然后移桩机到新桩位。

3.8打压桩过程中,遇见下列情况应暂停,并及时与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3.8.1贯入度剧变;

3.8.2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3.8.3桩项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

3.9待全部桩打压完后,开挖至设计标高,做最后检查验收。并将技术资料提交总包。

3.10冬期在冻土区打压桩有困难时,应先将冻土挖除或解冻后进行。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打压桩的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中心位置偏移边缘桩a/3拉线和尺量检查中间桩a/2拉线和尺量检查标高桩顶面标高±30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嵌桩石顶面标高±30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桩的垂直高度3H%吊线和尺量检查

5.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1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5.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5.2.1清除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整平施工场地,认真查清地下管线,给排水管道等情况。

5.2.2施工时,司机应思想集中,服从指挥,并不得随意离开岗位。

5.2.3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2)电器安装后经经验合格后方准接通电源使用。

3)多机作业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和一闸多用。

4)施工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6.成品保护

6.1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6.2妥善保护好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控制桩。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动而位移。

6.3打压桩时如发现地质资料与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停止施工,并与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6.4在邻近有建筑物或岸边、斜坡上打桩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确保避免因打桩振动而发生安全事故。

6.5打压桩完毕进行基坑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试桩或试验记录。

7.2填写石、木桩打压桩质量检查表

篇3:圆木桩施工工艺

1 墩台基底检验及混凝土垫层浇筑

1.1 基底检验

明挖基础开挖完成后需进行基底检验,基底检验内容: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

(2)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3)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如图1所示b点为5个探溶孔,孔深5 m,利用探钩深入探溶孔内仔细感觉有无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类型,并查看钻孔记录。

(4)基坑检验方法按地基土质复杂及结构对地基有无特殊要求,可采用直观或触探方法。一般泥岩、页岩不易产生溶洞,可以不钻探溶孔,石灰岩必须钻探溶孔。

(5)基底高程容许误差:土质±50 mm,石质+50~-200 mm。

1.2 混凝土垫层浇筑

基底检验合格后即开始浇筑1层10 cm厚的C20素混凝土,作为承台钢筋及混凝土施工的底模,因此素混凝土必须平整。可在四周做明显标记,并拉工程线控制平整度,同时在垫层混凝土中按墩身体型埋插定位钢筋(如图2)。

2 墩台混凝土施工

首先依照测量放样安装接地钢筋及其它钢筋,应保证接地钢筋的可靠焊接,利用万用表自测两极电阻值不小于2.2Ω。

模板加固采用内拉法或外撑法。内拉法模板拆除后及时切除拉杆头,并用水泥浆涂刷防止锈蚀。

墩台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其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均按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要求进行。墩台混凝土采用C30具有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配合比,严寒天气在保温下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采用连续斜面薄层推移式浇筑方法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0 cm以内,用Φ70 mm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在最后1层浇筑时墩台顶部高程一定要严格控制,并按墩身混凝土体型布置加固墩身模板的埋件,具体位置见图3。

3 墩身钢筋安装

墩身钢筋的安装采用设计加工好的钢筋绑扎模具绑扎。以提高工程质量及进度,达到规范施工、标准化作业的目的。

3.1 钢筋绑扎模具的设计依据及特点

钢筋绑扎模具设计主要依据桥墩墩身结构图和钢筋分布图。选用材料充分考虑强度、刚度、稳定性。

钢筋绑扎模具耗用成本低廉,可重复使用。每榀总重60 kg,分2×13 kg和2×17 kg 4个支体。采用钢管及圆钢、螺栓等简单器具进行加工,人工定位安装,见图4。

采用绑扎模具安装的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基线流畅,工效提高了1倍以上,且促进了钢筋安装工艺的提高。

3.2 钢筋绑扎模具安装定位

工艺流程:现场放样→模具校验(安装前单件)→模具安装→模具校验(安装完成后按照墩身位置)→模具加固→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模具施工工序:

(1)测量放样,确定桥墩轴向位置。在垫层浇筑时安装的定位钢筋上安装与墩身体型相同的环形架立筋,并保证墩身主筋的低部高程在环形钢筋上。

(2)依据放样成果,依次由低向高安装模具。一般垂直高度3 m设模具1榀。必须安置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底上。

(3)初步调整模具的设计位置,必须保证每榀钢筋绑扎模具在同一高程上水平放置,多榀模具垂直投影相吻合,主要采用吊线坠的方法检查,并保证受力杆件的垂直度。

(4)加固模具时不得破坏和扰动原位置。应采用主、附分离的原则,模具的垂直杆件不能替代施工作业中的脚手架等措施。

(5)根据已安装好钢筋模具,操作人员只需将钢筋按序放进模具的卡槽内绑扎即可完成。

(6)模具拆除遵循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进行。严禁抛扔模具、不允许用猛烈敲打及强扭等方法拆除模具。对其进行检测校正,并分类妥善存放。

4 模板安装

墩身高度低于10 m的桥墩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方案,超过10 m的桥墩可采用墩身和顶帽分开浇筑的方案施工,但顶帽模板宜在墩身浇筑前全部安装完成。

墩身模板采用定型无拉杆整体钢模,见图5。

(1)模板自厂家加工完成运到工地后,先在预先浇好的平整基础上进行试拼。对模板的刚度、桁架的稳定性、焊缝的安全性、拼缝的允许偏差以及各连接杆件、紧固件的数量、质量逐一进行检查和试用,对不满足设计要求、使用要求和设计不合理的须提请重新设计加工,保证满足施工需要。

(2)试拼合格的模板作好编序工作,采用汽车运输至墩位附近进行充分除锈,采用角向磨光机安装钢丝轮除锈,再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晾干后用滚刷涂刷BT-20模板漆,涂刷时滚刷上可套上薄丝袜,防止滚刷上毛絮粘在模板上,模板漆:速干剂的比例可按10∶1混合。

(3)模板现场吊装前,在墩台基础上进行墩身轴线放样,现场划出模板就位线,用水准仪测出模板设计安装高程,用素砂浆找平基础面。模板用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与承台预埋件连接固定。模板采用整体吊装时, 其吊装高度视吊装能力并结合墩台施工分段而定, 一般宜为2~4 m,并应有足够的整体性与刚度。模板整体拼装时要求错台小于1 mm,拼缝小于1 mm。局部拼缝1~3 mm的可用腻子塞平,再粘上透明胶带处理。所有拼缝中间均应夹上一层双面胶带密封,防止漏浆。安装好的模板用Φ8 mm无油钢丝绳做缆风绳固定,端部用手动葫芦调整拉紧,同样用挂线坠的方法对模板各面的垂直度进行自检,最后利用全站仪测量模板的位置和高程。

(4)承台混凝土浇筑前,桥墩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表1。

顶帽模板安装、检查方法、允许偏差、加固方法同墩身模板。排水槽模板待顶帽钢筋安装完成后再进行安装。

(5)顶帽钢筋安装采用汽车运输至墩位附近,用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再调整好相应的钢筋保护层即可。

5 混凝土工程

桥墩混凝土浇筑前对墩身模板底部用素砂浆作塞缝处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浆液流出,造成“烂根”现象。

5.1 混凝土的泵送

混凝土采用集中生产,混凝土输送泵运输混凝土入模,泵送前用水泥砂浆湿润输送管道,以防堵管。注意混凝土泵管严禁紧靠墩身模板。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20 cm左右以便泵送,仓内采用悬挂溜筒卸料,溜筒出料口距混凝土面的高度以小于1 m为宜。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其自由下落高度小于1 m,浇筑时视情况设置在顶网钢筋上开几个“天窗”作工作孔使用,方便施工人员进出,浇筑到顶面时补焊截断的钢筋。

5.2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墩台范围内的杂物积水进行全面清理,对模板、钢筋、预埋件位置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位置准确。

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为30 cm。由两边向中间浇筑。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中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禁漏振。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 cm,并不得碰撞钢筋和模板。振捣时应快插慢抽,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避免因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或因振捣时间过长而出现振捣性离析的情况。

浇筑过程中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汇集的泌水,如在浇筑过程中遇到降雨,应用彩条布遮盖桥墩上空。

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初凝之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收汗,以减少混凝土表面早期产生塑性裂缝。

6 桥墩混凝土的养护

夏季浇筑完成后,表面用麻袋覆盖并洒水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侧模外挂麻袋保温,且不小于72 h。冬季主要采用保温法施工。

拆模后的混凝土立即使用保温保湿的无纺土工布覆盖,外贴隔水塑料薄膜,使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不间断养护,避免形成干湿循环,养护时间14 d。

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且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大于15℃时,方可拆模。

7 支承垫石施工

支承垫石施工前实测墩顶标高,并根据实测标高,调整垫石高度,支承垫石在支座安装前再安排浇筑完成。支承垫石施工时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应控制在3 mm以内。

8 沉降观测

不均匀沉降观测主要观测墩台身后沉降,墩身拆模养护结束后由测量人员定期观测。

9 结语

篇4:松木桩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桐梓县燎原大道及

燎原南路市政工程

编 制: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___________________

中城建第六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 03月 31日

一、项目概况:

燎原大道于K3+150~K3+495,因特殊不良地质路段处治深度大于4米的深层处理措施,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能确保国家相关规范和路基施工技术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和特点,采用松木桩加固地基成桩处理措施,对成桩受力机理和施工工艺,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利用桩间土和桩周侧阻力承受,适当考虑桩端承载能力,发挥松木桩的挤密作用和桩间土作用,对结构整体加固强度,满足结构可靠性和使用年限。

二、使用标准及规范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JTGF10-2006 《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三、本工程特点及难点分析

由于道路行车场区软土淤泥质层较深、强度较低、压缩性高、地基承载力不足,在自重作用和动态变化下即发生加大沉降,必将会导致路堤的坍塌和失稳,容易产生不均匀、不稳定和滑动面,因此采用轻便的技术措施对软土淤泥质土层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四、施工平面图

(见附图)

五、松木桩的成桩机理分析和设计

1、在清表换填处理时,当土层挖除后出现淤泥质情况,应加挖深4米左右采用进行松木桩施打。

2、根据道路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填筑荷载约7KN,约170KN,场地地面标高3米左右地下水较发育,不考虑抗拔要求,采用松木桩体材料和土体材料强度比,桩顶受荷载后,先由桩体部分受力,桩尖部分土体屈服后应力向周边土体传递。

3、借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对松木桩进行验算,按等边三角形进行松木桩布置,考虑桩间土和桩周侧阻力,确定桩的分布间距,重点桩的挤密性作用,并适当利用松木桩本身的桩身强度,通过实验验证挤密后的物理参数。

4、经初步设计松木桩按梅花性布置,桩长度6米,桩基间距为60㎝,松木桩梢径确定取直径15㎝,并从路趾加打松木桩加固周边的土体(按路面设计高程坡比计算),为了提高路基结构整体稳定性,松木桩顶铺设稳定层石屑或碎石(粒径不大于3-5㎝)高3米,要求桩顶崁入稳定层1米。

六、主要机械和材料

1、柴油打桩机2台;

2、圆锯;

3、松木桩L=6M、直径150MM,数量17160根。

七、施工工艺

1、施打松木桩前,应在施工区域填筑30㎝厚石屑层,轻碾压,满足柴油桩机在基底工作移动方便。

2、松木桩的施工采用小型柴油桩锤打入,要求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0.5%,所选用的松木桩不能存在虫眼和节眼。

3、施工顺序的选用,优先进行重要部位的施工,按照先外后中的流水顺序进行施工,先施工行车道外侧往中间施打推挤,最后进行行车道中间的施打,当木桩施打满足进深为5米和阻力较大时,收锤击数连续增加,则可以移开桩机。

4、建议进行试打,确定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指标方法。记录在打桩过程中进深每米需要的锤击数,明确收锤所需要的锤击数,有无出现桩突然下沉和地面沉降现象,在施打工作完结后现场进行土工试验检验土体的物理性能指标,根据检验土体的物理性能指标和对松木桩打入时参数与施打过程中存在的阻力时,设计桩长或桩间距布置适当调整,松木桩施打完毕后,进行填筑桩间稳定层碎石和 3

石屑级配至桩顶位置进行碾压,桩顶以上填筑材料可选用片石或碎石进行碾压。

5、施工完毕后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的孔隙比,并通过小型静载试验确定中间距土的承载力作为结构设计依据,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满足使用安全要求 七缺陷性分析。

由于松木桩必须处于地下水位较发育的位置,完全置于水中等比较真空的状体,若由于季节性影响,导致水位枯竭时对松木桩的耐久性带来受木腐菌侵害所致,木材腐朽,引起结构失效,因此松木桩的防腐问题是否需要采取特殊工艺处理,并考虑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否满足结构可靠度要求。

八、附图

1、松木桩加固示意图

篇5:木桩围堰施工方案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宁海城市中心区。现施工图设计范围东接桃园北路,南临金水路,西至调蓄湖西岸,北至调蓄湖北岸。其中不包括东北侧宾馆保留用地和城市阳台部分。设计总面积为251924平方米,绿地面积为214881平方米,园路铺装停车场面积为34696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2347平方米(原设计,建筑图纸暂时不出)。此外,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资料,为营造较好的驳岸景观效果,调蓄湖的控制高程为14.200米。

木桩围堰主要用于亲水栈道一、二、三,亲水廊架一、二、三和码头用房外亲水平台。施工围堰本工程基坑开挖的辅助工程,根据现场勘察,采用木桩围堰施工方法,围堰长度按实际长文秘助手,入持力层2.5米,水面外露0.5米。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纸

2、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三、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

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在围堰施工处布置1艘水泥船,围堰施工所需材料在河道边有序堆放。

2)、技术准备

组织项目有关专业人员认真勘察现场实际情况,掌握本工程特点、施工程序以及本阶段与后续工程的相互关系,为进场后能立即展开施工作准备。

施工现场配备有施工经验负责人一名,施工员1名,技术员1名,安全员1名,材料员1名。

2、木桩围堰施工工艺

木桩围堰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施工准备→测量定位→同时打入两侧围堰木桩→围堰顶部平整→围堰两侧木桩采用Ф8的钢筋对拉内箍梢径≥150松木→竹片→内外满铺双层彩条布→优质粘性土填实

3、施工方法

为了便于施工,采用人工将木桩逐个打入。围堰采用两排梢径不小于150的松木桩,宽度为1.5米,桩中心距离0.33米,圆木桩标高至水平面以上0.5米,围堰松木桩两内侧铺设竹片(满铺)再用双层彩条布,围堰内双层彩条布满铺到堰底。底部采用∅8椭圆型箍筋隔桩设置,上部木桩采用∅8@500钢筋对拉,钢筋箍在横向放置梢径不小于150的松木上。采取边打桩边填土,围堰松木桩每往外打1.5m,即用优质粘性土人工回填,并用人工夯实。在围堰靠基坑一侧用人工抛石反压,以保证围堰承受水位差造成的水压力。为缩短工期采用两边向中间同时施工。

4、拔桩

木桩拔桩前,先将围堰处箍筋从下到上陆续拆除,先逐个将木桩拔出,后将围堰填土挖除及外运。

5、木桩打设拔除注意事项

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木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同时在围堰上预留木桩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

开始打设的一、二块木桩的位置和方向应保持精确,以便起到样板导向作用,故每打入1m应测量一次。

施打顺序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由东向西。施打时宜先将木桩逐组施打到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施打至设计深度。

施打时,应随时检查其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纠正或拔起重新施打。

拔桩前,应先易后难,逐个将木桩拔出。拔出来的木桩应进行检修,堆码保存。

四、安全措施

针对木桩围堰的安全措施如下:

1、措施组织机构

总负责:

现场负责人: 现场设备及物资调动:

现场人力调动:

现场管理:

施工负责:

2、现场措施

(1)施工期间,我们将根据施工现场及工程进展情况制定阶段性安全措施计划,并提交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2)为了防止土袋淘刷流失,同时减少渗漏量,拟在围堰内侧铺设土工布,由于圆木桩之间有一定间距,围堰外侧采用木板或竹片紧贴木桩,形成整体受力面,以确保围堰局部不变形。

(3)施工期间随时收听天气预报,并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及应急材料。

(4)做好防雷、防电、防漏工作,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5)施工期间委派专人对现场临时设施、机电设备、临时线路等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具体问题上,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

(6)施工期间,施工现场交通做好排渠,施工现场交通贯通,并派专人进行疏通,确保现场交通贯通。

围堰突发事件的抢险措施

(1)现场医药器具到位,随时用于伤员的临时抢救。

上一篇:初二物理光的反射试题下一篇:成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