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桥承重试验教学教案分析

2024-04-15

纸桥承重试验教学教案分析(共5篇)

篇1:纸桥承重试验教学教案分析

《纸桥承重试验》教案分析

活动目标

1在亲自实验过程中,认识纸桥的形状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

2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采取分组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有序的工作能力;通过成品展示、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既合作又竞争意识。

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他们不畏艰难,不循旧规,敢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对桥的造型设计,提高创作模型的技能、技巧及可观赏性。

6.学习科技制作、理解桥的主要结构的作用,通过纸桥的设计与制作在探索中理解材料的强度与它的几何形状有关(折成皱褶状原理:有助于分散力,使力发散开来,有助于承受重力。折成三角形原理:等边三角形是做坚不可摧的图形了,你可以自己做实验。折成圆筒状原理:折成圆筒状纸之间留出一定空隙,亦可很好的分散力)。

活动重难点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的剖面形状有关系。

活动时

活动材料

6张A3复印纸,1瓶胶水。工具:剪刀、小刀、直尺、铅笔、橡皮、双面胶。

活动要求

用6张A3的复印纸做一个跨度为30(两个桥墩近点之间的距离),高度6(桥面与地面的距离),宽度为7的纸桥”。

学情分析

教育教学中要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创新潜能的开发、能力训练的实践,个性特长的发展。不仅从理论上让学生有所得,更要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的魅力。这既是该程对老师的挑战,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开发并逐步发展的机遇。所以,开展实践有助于教学和实现该程的真正的教学价值。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导入,创设情境

、欣赏桥的图片

2、认识桥的组成(板书:桥)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再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桥,想想桥有哪几部分组成?生:由桥面和桥墩组成。(桥面:为人、车辆所用的部分)

3、想办法自己搭桥

(1)师:生活中的桥都是用哪些材料造的?可是现在我们没有水泥、石头等材料,你能利用我们现有的东西也来搭一座桥吗?(可以利用我们组桌上的东西,就用纸做桥墩,也用纸做桥面)

那我们搭的是一座纸桥(板书题:纸桥)

(2)师:现在老师先来搭一座纸桥。我拿两个字典做桥墩,这里老师强调一点,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必须为30。(师量距离)接着我用一张A3纸来做桥面。

4、认识平面桥的力量很小。

师:看,桥搭好了,那这桥怎么样呢?我们来试一试。老师手上有一个钩码,现在我把它放在桥面上,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桥面塌了)

师:桥面为什么会塌?

、提出问题

师:平面桥真是太不结实了,连一个砝码都承受不了,能承受的重量太小了。但是一座桥最重要的是什么啊?要能够承受足够的重量。(板书:承重)

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不改变桥墩的距离,还是用这些纸,重新设计桥面,让它能承受住更多的钩码呢?

那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纸桥承重比赛,请同学们做设计师,看哪组同学设计的桥面承受的钩码数多,承受能力强。

二、设计、制作桥面

1、纸桥要求

(1)用一张A3纸制作桥面(折、裁、剪、粘、贴)(2)把桥面架在两个桥墩上,距离按要求做。(3)在桥面上放钩码,承受钩码最多者为优胜。

2、猜想那种形状的桥面承受力最大

明确了而制作要求和比赛规则后,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纸桥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看看谁的想法最奇特,与众不同。

3、小组合作制作桥面(1)小组制作一个桥面

(2)各小组推选出本组最好的桥面进行承重测试(3)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安全

三、纸桥承重试验

1、请各组代表带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介绍完后开始摆砝码,进行承重测试。

2、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刚才的实验结果,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因为桥面形状不同。你认为桥的承受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生:与桥面形状有关系。

小结: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的形状有关

四、联系生活(总结)、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发现什么?

2、师总结

生活中改变物体形状的做法不光运用在造桥中,还有好多的地方应用了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很多物体,为了增加承受力,往往要改变它的形状。

只要大家平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最后,有一句话,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勉:不断尝试,不断探索,这就是科学发现的魅力。

纸桥承重试验

目标

器材

要求

步骤

1画出草图

2开始制作

3纸桥承重测试结果

作业

1如何提高纸桥的稳固性?

2本次活动的感受?

反思

此次活动我定了一节的时间,但是从实际制作的情况来看时间比较紧张以后要将学生的准备工作提前进行这次活动学生参与性很好,堂上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动中胶水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有的同学因为胶水抹的太多一直不干,造成结构连接的不紧密,承重能力大大下降。另外,此次纸桥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桥墩与桥身的连接采用什么样的结构进行连接,连接是否合理。

篇2:纸桥承重试验教学教案分析

活动目标:

1、在亲自实验过程中,认识纸桥的形状不同,承受力大小也就不同。

2、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活动重难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桥的承受力大小与桥的剖面形状有关系。活动准备:

1、A4纸(每人一张)

2、砝码若干

3、直尺、剪刀或小刀、胶水或双面胶或透明胶、字典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导入,创设情境

1、欣赏桥的图片

2、认识桥的组成(板书:桥)

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再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桥,想想桥有哪几部分组成? 生:由桥面和桥墩组成。(桥面:为人、车辆所用的部分)

3、想办法自己搭桥

(1)师:生活中的桥都是用哪些材料造的?可是现在我们没有水泥、石头等材料,你能利用我们现有的东西也来搭一座桥吗?(可以利用我们组桌上的东西,就用字典做桥墩,用这些纸做桥面)

那我们搭的是一座纸桥(板书课题:纸桥)

(2)师:现在老师先来搭一座纸桥。我拿两个字典做桥墩,这里老师强调一点,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必须为18cm。(师量距离)接着我用一张A4纸来做桥面。

4、认识平面桥的力量很小。

师:看,桥搭好了,那这桥怎么样呢?我们来试一试。老师手上有一个砝码,现在我把它放在桥面上,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桥面塌了)

师:桥面为什么会塌?

5、提出问题 师:平面桥真是太不结实了,连一个砝码都承受不了,能承受的重量太小了。但是一座桥最重要的是什么啊?要能够承受足够的重量。(板书:承重)

那你们能不能想办法,不改变桥墩的距离,还是用这些纸,重新设计桥面,让它能承受住更多的砝码呢?

那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举行一场纸桥承重比赛,请同学们来做设计师,看哪组同学设计的桥面承受的砝码数多,承受能力强。

二、设计、制作桥面

1、出示比赛规则

既然是比赛,那就要有比赛规则,请同学们注意比赛规则。(课件)谁愿意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1)用一张A4纸制作桥面(折、裁、剪、粘、贴)(2)把桥面架在两个桥墩上(字典),距离为180mm(3)在桥面上放砝码,承受砝码最多者为优胜

2、猜想那种形状的桥面承受力最大

明确了而制作要求和比赛规则后,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纸桥来参加比赛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看看谁的想法最奇特,与众不同。

3、小组合作制作桥面(1)小组每人制作一个桥面

(2)各小组推选出本组最好的桥面参加比赛(3)各小组给本组的桥面取一个响亮的名字(4)使用小刀、剪刀时注意安全

三、纸桥承重比赛

1、各组上台比赛,记录结果

现在我宣布五()班纸桥承重比赛正式开始!

请各组代表带上你们的作品到前面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介绍完后听我口令开始摆砝码,其他同学一起来为他们加油鼓劲好不好。

2、揭晓比赛结果

经过紧张的测试,我们的比赛结果终于出来了:XX组同学设计的XXXX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让我们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3、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刚才的实验结果,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禁的棋子数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

师:同样的纸,同样的棋子,是什么原因使得桥面禁的棋子数不同? 生:因为桥面形状不同。

师:你认为桥的承受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生:与桥面形状有关系。

小结:桥的承受力大小与它的形状有关.四、联系生活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发现什么?

2、师总结

生活中改变物体形状的做法不光运用在造桥中,还有好多的地方应用了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很多物体,为了增加承受力,往往要改变它的形状。让我们看一段小录像,(课件)注意看,哪些物体它的哪个部分应用了我们今天学的道理。

篇3:纸桥承重试验教学教案分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亲身感知不同的纸桥与承受力之间的变化。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不同的折叠方法纸桥的承重力也不一样。

2、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探索纸桥的承重力的兴趣。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有过做纸桥的经验、纸条,垫板,积木,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纸桥,都有些什么桥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波浪桥和水槽桥,你们觉得这两座桥哪座最牢固(幼儿猜想。)

(在这之前,幼儿已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桥面,对于桥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只停留在形状的不同上,这次通过选择了两种桥面来让幼儿探索它们的承重力,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较水槽桥和波浪桥的承重力大小;

(1)、讨论应该怎样做承重比较实验;(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通过讨论,幼儿得出了哪个桥面上放的东西越重,说明桥就越牢固。)

结论:我们只有放同样的东西才能比较出哪一座桥牢固,而且东西要放在桥的中间。

(2)、交代实验要求和记录要求。

(3)、出示记录表讨论如何记录。

(在这里记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绘画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符号来表示,相对于以前以选择的方式来记录这次幼儿的记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儿实验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他们正确实验。

(虽然实验要求已说明,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实验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三、展示记录单,交流实验结果;

1、哪座桥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块积木。

2、为什么波浪桥最牢固?

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所以这种桥最牢固。

(将桥面的波浪比作一个个的小巨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的承重力的大小,也为再次实验感知波浪多少与承重的关系作好铺垫。)

四、第二次实验:感知波浪(巨人)多少与承重的关系;

1、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都是波浪桥,承重力却不一样。

师:(1)为什么同样都是波浪桥,放的积木却不一样多呢?

(2)幼儿观察比较两座波浪桥,发现两座桥的波浪不一样多。

(在这里由于都是波浪桥可能幼儿对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强,幼儿一时说不上来,可以让幼儿一起来数数大家分别有多少波浪,这样幼儿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实验要求,并讨论折的不一样的波浪桥的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实验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现的实验错误已没有,说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4、集体讨论,刚才在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论:波浪越多,放的积木越多,桥越牢固。

总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实验不仅知道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而且还发现波浪越多桥越牢固。

(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表现的很有兴趣,实验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通过质疑、猜想、操作实践、最后得出结论。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了纸桥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桥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因为幼儿对两种桥已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引出了两种桥,请孩子们比较这两种桥的不同之处,并大胆猜想:波浪桥和水槽桥哪座桥比较的牢固?再请孩子们进行操作前,我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请孩子们用积木,将之放在桥的中间,来比较。可是我却忽略了判断桥的承重力的标准是什么?到底是桥塌下来了?还是桥倾斜了?故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判断标准也不同。好在两种桥的承重力区别较大,所以没有对实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在孩子们操作完后,我们发现波浪桥明显比水槽桥要牢固,可是在我的总结,对于概念却有些模糊,没有明确的讲出波浪桥牢固的原因。对于原理的梳理不够。

在第二次的操作中,是比较两种波浪不同的波浪桥。孩子们的操作得出,波浪多的桥比波浪少的桥,承重力会更加的好。同样的在总结概念时,我也讲的不是特别的清晰。而姐妹们给我的意见是:在每一次的概念梳理中,是不是在黑板上表示下会比较的好。在最后的讲评中,教师也应该明确下,进行最后的总结。

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让我们两位老师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从对方的活动发现其特色和亮点,再由自己的活动中进行改进。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磨练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篇4:纸桥承重比赛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文化氛围,营造活跃、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氛围。我院“科技文化艺术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过多届,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活动目的:

充分锻炼和培养同学们的创新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充分激发同学们对科普的热情与探索精神。

活动内容:

纸桥承重——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它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每一种纸都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因此也有各自不且能承受尽可能大的重力。本次竞赛要求用普通的纸作为材料搭建一座“桥梁”,并规定时间内充分展现自己在知识积累﹑创意设计﹑动手制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活动宗旨:

通过该活动烘托出同学们健康、活泼、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现同学们的青春风采,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主办单位:XX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承办单位:XX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学科部

活动时间:3月20日18:00

活动地点:翔宇(待定)

活动对象:XX工程学院13级各班同学

活动前期准备:

1.各干事将此活动通知到各自的班级,并做好宣传工作,统计参加人员的名单。

2.每班要求至少要有1人参加,至少去10个同学作为亲友团。

3.各干事联系好参赛选手,并告知他们时间,地点。

4.买好奖品,礼物。

5.租借好场地,物品。

6.参赛选手应在比赛前30分钟到场。

7.各干事每人准备20个硬币。

活动规则:

1.以报纸为材料,要求所做的桥外表美观且承受能力强。

2.承重能力的检测:在桥上放一个盒子,盒子里面放硬币。(总成绩=桥上放的硬币数+亲友团赢得的硬币数+预测环节中胜出赢得的硬币数)。当总成绩相同时,则由每位参赛者投票选举。

3.每组材料有A3报纸8张,双面胶一卷,小刀和直尺各一把。

4.桥面宽度须不小于10cm,跨度不得小于25cm,高不得小于5cm。

5.在规定的30分钟时间内,参赛者用现场统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制作一座可以承重的“桥梁”。

6.要求重物在纸桥停留5秒钟以上,并且纸桥不塌落为通过,记下其所放的硬币数。

7.桥的形式不限,但须附上桥的信息(如:桥名、班别、作者等)。

活动流程策划:

1.工作人员先在教室中摆放好桌子,并在桌位上贴上参赛选手姓名和参赛号。

2.每位参赛者在工作人员处签到并领取参赛号。

3.参赛选手到各自的座位上等待活动开始。

4.当比赛开始时,参赛者应在规定时间内现场独立完成作品的制作,工具不得自带。

5.参赛选手制作纸桥时,进行一首歌曲演唱表演。

6.在自己班的选手在制作纸桥时,亲友团可以参与小游戏,每个小游戏胜出者有小奖品并且能为自己班的一位选手提高成绩(提高3个硬币数的承重能力)。

注:为活跃气氛将插入多个小游戏(亲友团做)

7.再次进行一首歌曲演唱表演。

8.当作品完成时,请在作品的较明显处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班级,之后请安静地等待评比。

9.当所有参赛人员都完成作品后,每位参赛者通过观察可凭借自己的预测能力来预测一下哪一位选手的纸桥上放的硬币最多,并将其预测的参赛选手的号码写在纸上交给工作人员,对于猜对者,将其纸桥能承受的硬币数加3。

10.评比时加载重物完毕,选手双手离开作品和操作物时,工作人员开始记时,重物必须至少在桥上停留5秒为通过。

11.把纸条都收齐之后,由工作人员逐一来检测每位参赛人员作品的承重能力。

12.每位参赛选手可以让桥最多进行2次承重能力的检测,最后取最好成绩。

13.测量纸桥承重能力时,重物必须放在桥中间。

14.工作人员通过硬币在桥上叠放来测量纸桥的承重能力(承重能力大小用硬币数来反应)。

15.最后统计结果并且公布成绩。

16.宣布获奖名单

17.请置办该活动的工作人员发表对此次活动的总结

后期安排:

1.工作人员清理比赛现场。

2.整理发票,返还租借的物品。

3.写活动总结。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活动预算:

奖品:100

小奖品:20

其他:50

篇5: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纸桥承重

——2011级19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结题论文

撰写人:于思嘉

现今,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挑战极限渐渐也成为了一大乐趣;加上我们这些同学对结构力学和工程学有兴趣,我们便选定了这个以项目制作为研究方法的题目。

以此为题原因有许多。首先,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自然希望能涉及自己曾经有所涉猎的领域;再者,研究此题不但有助于我们的物理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是我们高中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成就,还可进行推广。

于是,在开始研究前,我作为组长做了相当详细周密的计划,包括对未来困难的预计。可是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例如在第三周我们进行纸桥的初步承重实验时,纸桥的承重量只达到了预想的1/4;在进一步的承重实验中发现承重杆的连接处过于脆弱;由于设备匮乏无法在研究实验中很好的控制变量等等。但我们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迎难而上,经反复讨论和研究找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结构设计存在致命缺陷,交叉连接的方式不适合承重杆的连接,以及设计方案时考虑不周等,并制定了解决方案将困难一一击破。

当然,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在第二周研究时,本着绿色环保的原则,把纸桥制作的材料由原先的白纸改成了废旧报纸;承重实验公开,在吸引了大量同学参观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本题的作用,当然,也收获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从最终结果来看,我们制作的纸桥承重量为197.5kg,远远超过了目标预期,完成研究任务。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发现只依靠中心承重或是两端承重无法起到较好的效果,只有结合两种方式才能提高承重量,我们还发现在制作纸桥时不能只注重承重量,也要注意提高其稳度;在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积累方面,我们发现以项目制作为方法来研究时需要提前准备好良好的硬件条件,如设备、场地等,在制定计划时要对未来的困难有充分的预估,要在时间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当然,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积累了很多作为研究性学习小组组长的经验。像招募组员时应根据研究的课题和组员的自身条件进行甄别,对于不作为的组员要及时给予批评、作出处理,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宣传及征求意见与建议的活动等等。相信有了这些经验,在下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会完成的更加出色的。

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个人的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相信和我一起走过来的组员们也是这样想的。我坚信,我们会在今后的活动中书写更绚丽的篇章。

上一篇:捐衣服倡议书怎么写下一篇:师徒结对徒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