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泡沫调剖试验效果分析

2023-01-21

近年来, 非烃类气驱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华北油田雁翎油田、胜利油田、江汉油田及辽河油田沈阳油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非烃类气驱试验, 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将沈阳油田与黄沙坨油田进行对比发现, 油藏类型、储集空间类型、油藏埋深、地层压力等参数接近, 因此认为该油田可以进行氮气泡沫调剖试验。同时, 在后期注氮气泡沫试验过程中, 从试验结果出发, 继续深入对比各项参数, 分析影响效果各项因素。

1 黄沙坨油田基本情况

黄沙坨油田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铁匠炉构造西侧, 南部与欧利坨子油田接壤。主体含油层位为沙河街组沙三下段, 含油岩性为粗面岩, 构造上东高西低、南北狭长, 东西高差近400m, 地层倾角20-30°, 岩性脆, 易碎, 内部断层不具有封闭性。储集空间复杂多样, 储集性能差, 非均质性强。油田经历了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及非烃类气驱开发阶段。截止目前已累计生产原油147×104t, 采出程度13.1%, 综合含水89.5%。

2 氮气泡沫调剖实施情况及试验效果分析

2.1 注入情况

小12-13井组氮气泡沫调剖措施共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试注水, 该井于2013年5月26日上午10时开始进行试注水, 历时13天, 于6月7日下午15时停注, 累计注水910m3, 试注过程中, 各生产井计量及含水情况正常。

第二阶段:注氮气泡沫, 氮气注入时间:6.21-9.17, 历时89天, 累计注氮气182.6×104Nm3, 折算地下体积1.56×104m3;泡沫注入时间:6.21-8.30, 累计注泡沫药剂5292m3, 9.22日停止注水, 累计注水7177m3。

2.2 数据监测情况

在氮气泡沫注入期间, 对氮气注入压力、井组计量、含水、动液面、示踪剂等动态参数进行了监测。

2.2.1 地层吸收能力监测

通过对小12-13井吸水能力和吸水剖面分析可知, 当注入压力达到14MPa时, 地层才开始吸水, 说明小12-13近井地层渗透性差。通过地层吸水剖面可以看出, 该井底部吸水强度大, 层内矛盾大、非均质性强。

2.2.2 注气压力变化及分析

从注入压力变化曲线可以看出, 在平均注气速度为1200m3/h条件下, 注气初期井口注入压力快速上升, 变化较大。3天后压力趋于平稳, 在19.3MPa左右波动。整个过程的压力变化呈快速上升、平稳期两个阶段。

2.2.3 井组生产井计量、含水、动液面变化及分析

小12-13井组在试注水阶段及氮气泡沫注入初期, 除去改变冲次、洗井的影响, 各生产井液量、含水无明显变化。在累计注氮气20天后, 部分井液量出现波动上升, 含水出现波动下降。通过对各生产井动液面的观察发现, 各受效井动液面变化反应不一, 小13-13动液面有下降趋势, 小平2动液面有上升趋势。

2.3 试验效果分析

将受效井按照构造位置及油井类型进行细分, 在此基础上分析见效所控因素。分析认为, 构造高部位的小11-10、小11-13、小11-15和小25主要是由于氮气驱替剩余油导致的增油, 根据氮气注入量所对应的调剖半径而言, 虽然此调剖半径是根据砂岩储层而确定的, 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认为, 氮气在构造高部位形成气顶的可能性不大, 构造高部位的生产井所受氮气压水锥效果不明显。

对于构造中部位的小13-13和小13-11而言, 根据示踪剂结果显示, 两井与小12-13之间存在良好的渗流通道, 泡沫药剂会对其产生选择性封堵, 因此产生了小13-13液面下降、液量下降、含水下降的效果。同时, 这两口井的生产层位低于氮气的注入层段, 根据氮气向上运移及氮气注入量而言, 在这两口井之间形成气顶的可能性不大, 但氮气驱油对其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对于小平1和小平2这两口水平井而言, 由于小平2水平层段较长, 其边底水能量强, 这算地下体积1.556×104m3的氮气量不足以压制住强大的边底水, 因此认为该井见效的原因为氮气的驱替作用。

3 结语

小12-13井组氮气泡沫调剖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因此认为, 对高含水的裂缝型火山岩油藏而言, 实施注氮气工艺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为下一步其他井组开展氮气泡沫调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摘要:氮气泡沫调剖见效快慢和效果好坏与试验井组的构造位置、储层连通性、油藏的剩余油分布、注入井段位置、单井采出程度等有关。位于构造高部位、单井采出程度低、储层连通性好、低注高采的方式效果明显。黄沙坨氮气泡沫调剖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对高含水的裂缝型火山岩油藏而言, 实施注氮气工艺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为下一步其他井组开展氮气泡沫调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氮气泡沫,高含水,压力,液量

参考文献

[1] 王大钧译.氮气和烟道气在油气田开发中应用[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2] 王国民, 高江取, 刘孔章等.复杂断块油藏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J], 特种油气藏, 2004, 11 (3) :46-48.

[3] 周玉衡, 喻高明, 周勇等.氮气驱机理及应用[J], 内蒙古石化, 2007, 6:101-102.

上一篇:“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研究下一篇:探究影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