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

2024-05-14

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精选18篇)

篇1: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

大自然赐予春天鸟语花香,赐予夏天欣欣向荣,赐予冬天洁白无暇,它还赐予秋天精灵的化身一-----叶。

清晨,朝霞透过金黄的银杏叶洒落在地上,这时银杏叶亮闪闪的,就像一把把小巧的,洒着荧光粉的蒲扇。我走出房门,来到银杏树下,秋风一吹,叶子落下来,像无数位身穿金黄色舞裙的仙子在比舞,我看着,仿佛自己也是一位仙女,情不自禁地在树下翩翩起舞,一片叶子落到我的手上,我停止了舞蹈,细细的端详着手上的这片银杏叶,它还没完全退去绿衣裳,像一把淡绿的小扇子,我忍不住低头闻了闻,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我顿时神清气爽,精神多了,我又摸了摸,感觉就像摸在丝绸上,那样地光滑,冰凉,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收藏起来,让秋色永远留在我心中,

我爱秋天,但我更爱秋天的落叶。

点评:这篇文章的语言清新活泼,作者在描写秋叶时有动有静,富有情趣,“我看着,仿佛自己也是一位仙女,情不自禁地在树下翩翩起舞,”表现了作者置身其中,也被眼前的美景所感染。

篇2: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哪火虹的枫叶了。你站在枫树下面,一片又一片的枫叶似一只只宽大的手掌向你伸来。一簇有一簇的枫叶轻轻摇动着,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烈火,让人感到温暖。

我问爸爸绿阴的枫叶为什么在秋天变成红色的呢?爸爸告诉我:春夏两季树叶中的绿叶素较多,所以叶子呈现出绿色,一到秋天,叶片中的叶绿素被破环,大多数树叶中的叶黄素显示出来,所以变成了红色。望着那一簇簇的枫叶,不由想起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和枫叶的红叶相比,银杏叶显得格外柔美,你瞧,它们多像一把把精巧的小蒲扇呀!秋风中,银杏叶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丽的黄地毯。

篇3: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经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笔者整合了第二册的《画叶纹》和第三册的《树叶的拓印》这两个有关联的教学内容开展“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 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 通过对叶子的收集、观察、了解、表现、应用, 全身心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 感受探究的乐趣, 寻求探究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既保持美术学科特色, 又实现跨学科的综合, 使学生有充分的审美感受和创造表现。

[课堂实录及教学思路]

一、课前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叶子, 并对感兴趣的叶子做进一步的了解, 比一比, 谁的知识多。

(为新课做铺垫,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课中

1. 欣赏、谈话导课

师:同学们, 春天到来的时候, 树枝吐出了嫩黄的小芽儿, 到了夏天, 满树都是重重叠叠、深浅不同的绿色。秋天的时候, 叶子又变成了红的、黄的、黄中带绿的。等到冬天, 树叶纷纷飘落, 给大地盖上厚厚的棉被。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 让树叶变得如小精灵般可爱。我喜欢它们, 很多的画家也喜欢它们, 让我们去看看画家是怎样表达喜爱之情的。 (欣赏名家的画)

学生观看四季变化的图片, 自由表达此刻的心情。

(综合语文的学习。用优美的语词以及教师有感情的表达吸引学生注意。用画家的作品创设人文情境, 激发学生对树叶的好奇与喜爱, 对美术作品的美产生由衷的热爱, 对学生审美做初步的引导。)

师:我们一起举起自己最喜欢的叶子, 互相欣赏一下吧。谁愿意说说你采集的叶子?

生1:这片叶子叫薄荷叶, 可以用来做糖, 还有牙膏。

生2:我的叶子叫芦荟, 它可以治病的……

生3:这片叶子发出的气味还可以驱赶蚊子呢……

(这实际上是跨学科的综合, 同学、老师介绍的有关叶子的知识, 可进一步拓宽本课的学习维度。)

师:请大家用手仔细地摸摸你的树叶, 有什么感觉?生1:滑滑的。

生2:有点刺手。

生3:……

(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由“看、闻”引入“摸”, 加强肌肤的感受, 使学生的感官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师:请各小组互相欣赏, 看看你们组有多少不同形状的树叶?请说出它的特点。 (板书:叶形)

生1:像三角形, 像……

(提出教学要求, 使学生的学习回归美术本位。)

2. 拓印增趣

师:现在, 让我来变个魔术。 (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拓印示范) 每位同学都来试试吧, 看你能变出来吗?

(建议各小组用各种笔试试拓印, 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1:我印得有深有浅, 有变化, 好美哟。

生2:我用水彩笔印不出来, 为什么?

生3:你的笔太多水了, 要用铅笔才好呢。

生4:油画棒也可以的。

师:认真观察了老师的“魔术”的同学都印得成功了, 不成功的同学知道原因了吗?哪些同学能当小老师帮助他们?

生1: (扮演小老师) 印的时候要用硬的笔, 要按紧纸和叶子。

生2: (扮演小老师) 不能用水性的笔。

师:很好, 还要把笔平放, 让笔心跟纸挨得紧一点。这样就能印好了。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寻求答案, 解决问题, 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师:经过拓印, 树叶美丽的花纹出现了。叶纹好比我们人类的血管一样, 通过它, 提供叶子生长的养料。 (板书:叶纹) 这些叶纹都有自己的名字…… (板书:主脉, 网脉) 让我们来欣赏用叶脉和叶子制作的拓印画。 (课件呈现)

学生自由表达感情……

(综合科学的学习, 明白叶纹的作用。欣赏资料充分开阔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3. 明确任务, 布置作业

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叶子, 让我们一起随着季节的变换去看一看。 (课件附带优美的音乐)

(综合音乐的学习, 学生体会叶形、叶纹的变化美, 季节变化的节奏美, 为后继创作做准备。)

师:同学们, 老师有一个难题需要你们一起用美术的办法来解决。

教师指着教室里放置的一棵没有树叶, 只剩树枝的枯树, 播放讲述大树悲惨遭遇的录音故事, 呼吁同学们帮助这棵受环境污染掉光了叶子的大树重新拥有美丽的衣裳。

师:同学们, 一定会有好多我们没有见过的叶子。它们的形状、花纹和颜色又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来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我们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来帮助大树爷爷着装, 老师现在就第一个行动。 (说到这儿, 教师在树枝上贴上了自己制作的几片不同叶子作为示范。)

(情景创设:卡通化设计大树的造型, 利用嘴型的变化来表现树的怒和喜。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件、优美的音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鼓励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4. 展示作品, 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评议

师:树爷爷在大家的帮助下, 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你知道它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吗?

生1: (上讲台带头饰, 扮演树爷爷) 我最喜欢这片红纸做的叶子了, 叶脉用毛线来粘, 很好看……

生2: (带头饰, 扮演树爷爷) 我想唱一首歌来谢谢大家。“我得到了好多叶子, 好多叶子……”

师:同学们, 老师看到你们这么有爱心, 又这么团结能干, 真高兴。如果我们能够永远保持这样一颗环保的心,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永远是美丽的。

(角色扮演既有趣, 也调动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此环节巧妙地将“欣赏·评价”学习领域与思想品德、人文﹑表演学科进行综合。)

三、课后

在随后的两周, 不断有学生拿着自己新“发明”的叶子来找我分享, 我认真地听他们的介绍, 也给一些自己的意见。还有学生把拓印的方法用到其他物品上, 并兴奋地给我描述过程。他们都盼望着老师能再上这样有趣的课。

[教学后记]

这是我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上的一节“综合·探索”课, 是一节“好玩”的课。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特点, 设计了不同的兴奋点吸引学生, 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综合的、立体的、跨学科的知识。

上完这节课, 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 即教师在课堂上巧于给学生设置恰当的难题,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解决,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本节课设计的拓印游戏, 我在示范的时候并没有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来, 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看似简单的示范动作, 然后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问题, 再通过小组讨论,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并发现更多种类的笔可以用来拓印。

学生在创作一片叶子的时候, 我也没有逐一讲述画叶子的步骤, 而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实践证明, 一年级学生具备初步造型能力, 完全能够完成“型”的塑造, 作业成功的关键是创意。整节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年级学生课堂自控的能力、上课的注意力相对高年级来讲要弱一些。要想使他们上课形神俱在, 教师一定要有课堂教学机智。在一个班上课时, 我播放配乐课件, 传出儿歌《小燕子》的配唱, 一学生突然说:“怎么是小燕子?春天来了?”他的话引来课堂的哄笑, 我随即说:“大树爷爷得到这么多小朋友的帮忙, 小燕子也很高兴啊, 春姑娘也赶来了, 不是很热闹吗?”诸如此类的插曲在课堂中时有发生, 我觉得这也是锻炼自己应变能力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成为课堂的另一种“强心针”, 使课堂活而不乱, 收放有度。

篇4:由学生叶子引起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关爱;长处与优点;健康成长

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许多具有独特性的学生,叶子(化名)就是我在二十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所遇到的较为特殊的一位学生,她的学习表现、成长经历与人生轨迹,都让我深深地思考。

叶子是在三年级第一学期转到我们班的。她个子要比其他同学高出半头,座位就只能安排到最后一排。叶子脸上总是带着羞涩,不敢直视老师的眼睛,不敢大声回答提出的问题。三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她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数学、语文均不及格。在家访中,我得知叶子的父母是从陕北来石嘴山打工的农民,父母在市场打饼子为生,生意做得不错。我想从山区转来的孩子,一时不适应跟不上也是有的,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但事与愿违,我发现她每次听写生字几乎没有几个对的,即使照着书写也是缺点少横。有时猛一看是对的,仔细看却缺胳膊少腿。作文更是一塌糊涂,满篇作文没有一句通顺的句子。这样,越到后来,叶子的各科成绩越差,我们班的平均分被叶子一人拉下去不少。

我又气又急,每天下午都把叶子留下补课,并积极与家长商量对策,家长也十分配合,在家里请了辅导老师。同时,叶子也非常听话,你让读课文我就结结巴巴地跟你读,你让写几遍生字我就写几遍,绝不偷懒。可是我越给她补课,发现的问题越多:叶子不但生字没有掌握,就连拼音都不会,学过的课文大都读不下来。这时,我认识到这已经不是补课的问题,而是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在我的一再询问下,家长也说出了实情。叶子确实在五岁的时候得过脑膜炎,虽然病是治好了,但是记忆力非常差,特别是文字、数字等一些抽象的东西更是记不住。

有一天听写生字,叶子痛苦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我。她紧缩着眉头,咬着嘴唇,看着周围同学轻松地书写,她更加着急,用手使劲揪头发。像叶子这样的孩子,她的确不是不想学习,而是这些抽象的文字、数字、公式她确实是学不会。如果是打扫卫生,帮班里修理桌椅,帮父母干家务活,甚至是做饭,她都做得有模有样。这样的孩子我们还能用其他孩子那样的考试方法来评价他们吗?老师的课后辅导、家长请的辅导老师补课对她有用吗?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叶子的教育,我不能再过分关注叶子的学习成绩了,家长、老师对叶子成绩的关注只会给叶子在成长的路上增加痛苦和自卑,毕竟我们的教材是针对大多数智力没有问题的孩子编写的,对叶子这样智力有缺陷的孩子的确是太难了。

这样的思考使我释然,也不再因为叶子拉低了我们班的平均成绩而懊恼。随后,我让叶子担任了班里的卫生委员。在叶子的积极带动下,班里的教室卫生、环境区的卫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不爱劳动的学生也逐渐变得爱劳动了。叶子也在同学们中的威信一天天高起来了,脸上常常挂着灿烂的笑容,看我的眼神也充满了自信。从叶子的转变中我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像叶子这样的孩子考高中、考大学这条路肯定是走不通的,我们就不能在学习科学知识这一条路上跟孩子较劲,如果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会得不偿失的。虽然这样的孩子考不上学,但他可以学会烤饼子、学会修车子、学会做厨子等,也一样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如果人人都当设计师,谁去当建筑工人?如果人人都去当将军,谁去当士兵?教育就是陪伴、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难道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比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重要吗?于是,我和叶子的父母约谈了一次,说出了我的真实想法。初中毕业后,叶子就被父母送到了职业中学学习厨师。

一年后的教师节,我在校门口被一群孩子围住了,那是我的学生回母校来看我了,其中就有叶子。在交谈中,我得知她烹饪技术掌握了不少,现正在一家饭店实习。这家饭店有意让她留下,她也愿意。听到她的人生规划、看到她充满自信的样子,让我觉得我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我用自己的教育信念、人生阅历,促进了叶子的健康成长。同时,叶子的健康成长,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

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成人,二是成才。对每一个学生,教育者都要促使他们既成人,又成才。但由于个体差异特别是先天差异的客观存在,一些像叶子这样智力有缺陷的学生,我们常常会碰到。对这些智力缺陷学生,教师与学校就不能太功利化,把平均分、及格率、升学率看得过重,忽视这些孩子的个体差异,忽视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譬如,为了提高班里的成绩,许多教师热衷于给学习成绩差的孩子补课,占用美术课、音乐课、活动课等课。一些家长反映这些孩子课余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全都在盯着他们补课,回到家里遇到认真的父母也会接着请辅导教师补课,使得孩子疲惫不堪,苦不堪言。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对待?我认为,首先要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具有真心尊重、平等相待的教育行为

因先天因素造成成绩不好的如叶子一样的学生,常常在学校会受到同学的歧视与教師的嫌弃,在家里有时也会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也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教师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就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因为只有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才能促使他们战胜自卑、增强信心,走向未来,走向成功。

三、教师要掌握多表扬鼓励、少批评贬抑的教育技巧

如叶子一样的学生,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如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一般就要好一些,对取得成功的自信也强一些;反之,则会对这些学生不甚坚强的内心造成更大的创伤,使他们内心微弱的奋斗之火逐渐熄灭,彻底丧失信心与奋斗的动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理念与法律规定都告诉我们,学校与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时应该辩证、综合地考虑。科学的方法是,应该把学习成绩只作为一个重要参考,而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自信、乐观、向上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复合”的评价标准。否则,小学教育就只是“教”而没“育”了,如叶子一样的学生也就难有发展提高了。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片岩石,无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教师用真情收容每一个学生,无论其优劣,所以我们才桃李满园。因此,让我们包容每一位学生,用心关注他们、促进他们成长,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为之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善峰.破解“差生”成长的错位困局[J].江苏教育,2010(02).

[2]郑伍.关爱差生,促进成长[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11).

[3]谢琳.丹“心”育人善待差生[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8).

[4]贾永元.学校教育能为“差生”做些什么[J].学周刊,2013(05).

篇5: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

海曙外国语学校 夏冬

秋高气爽,我独自走在小区的马路上,落叶就缓缓落到了我的头顶,由慢慢滑到鼻尖,最后又飘到我的手心。它那红黄相交的叶片加上深黄近枯的叶柄,让我爱不释手。

这是一片快要干枯的樟树叶,表面穿着深红色的外衣,背后有着浅黄色的背心。它小,还没我三只手指大,那粗糙的表面有着被风雨欺凌过的痕迹。

看着落叶身上的每一个伤口,都会在脑中印出每一个故事。它可能在风雨中被打湿过,可能在动物的啃食口留下永久的伤痕,也可能在狂风之下被冷风吹得直打哆嗦。看着落叶身上每一个痕迹,每一块伤痕,仿佛它的每件事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它的悲欢离合让我牵肠挂肚。

落叶终于在昨晚失去了光泽,把最后一丝绿意投到我的眼里。此时,它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面容苍白地坐在椅子上,虽然已是生命力的最后一刻,但还是保持对世界微微笑。看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无论自己多么难看,无论自己多么单调,它还是相信着世界,相信着自己的母亲,相信着自己的同伴。

我还是想把手中的落叶,落叶归根,它也终于合上了自己的眼睛,一点一点化成了泥土。

篇6:描写叶子的作文

秋天是五彩的,而让秋天五彩的一部分——是树叶。

银杏树叶,原来在树上快乐地跳舞,听大树唱歌。披着绿油油的迷彩。可自从秋风和秋雨双胞胎来了以后,他们用手擦掉了银杏树叶上的迷彩。有些树叶不幸被抓住,擦去了迷彩,露出金黄的皮肤。有些虽然被抓住,但仍逃脱了,留下了一半的迷彩。还有些可机灵啦,一看见秋风过来,早就跑没影了。银杏树叶的形状可奇怪了,站起来看像扇子,倒过来看像女生的裙子,横过来看又像蝴蝶的半边翅膀,稀奇古怪。然而,最与众不同的还是它的脉络。其他树叶的脉络是一根主脉,然后伸向四面八方。可银杏树叶的脉络是单独的一根一根,跟别的树叶一点儿也不一样。

枫叶是最能代表秋天的。

远看像爪子,近看还像爪子。叶子从根部开始向上分叉,多为单数(分叉的叶瓣)。脉络清晰。

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甜栗子树叶。

边缘有着利齿,其他……一样(与别的树叶)。

篇7:描写叶子的作文

天空一片蔚蓝,小鸟在我眼前飞过。阵阵微风吹,听,春姑娘的脚步声更近了。

冬爷爷走了,春姑娘来了。一切就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地张开了眼。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躺在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芳香。各种花香,都弥漫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

鸟儿用清脆的嗓音,唱出婉转的曲子,跟着微风流水应和着,嘹亮的歌唱。

在这个春天有多少欢声笑语,树叶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耀眼。

在乡下,在田野的小路上,在古老的石桥边,有慢慢走着的老人,有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

有些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在这个春天我们无比快乐幸福。

篇8:小学生描写叶子的优秀作文

片段一:一片绿叶

今天, 天气晴朗, 我的心情格外高兴, 我的动作也格外灵活。

评点:这是我班谢翔同学在写寒假生活中一件愉快的事的开头。说起谢翔同学, 大家并不陌生, 他不是优秀学生的代表, 而是后进生的一员。他的性格活泼好动, 喜欢玩这玩那, 特别喜欢上体育课, 每节体育课上, 我都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他的这句话确实印证了这一点:心情跟天气有关, 动作跟心情有关。天气越好, 心情越是高兴;心情越是高兴, 动作越是灵活。所以我由衷地感受到, 孩子的天真是一片非常绿的叶子, 显得很真实, 有个性, 有活力。

记得斯霞老师曾经说过:“孩子和大人毕竟是不同的, 孩子天真活泼, 有他自己的想法, 有他自己的语言, 孩子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的习作, 没有空话、假话、套话, 读起来就感到亲切有味, 甚至有时候老师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这就是孩子的习作特点。”的确, 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 也是跟着小伙伴们一起玩长大的。

片段二:一片金叶

一阵微风吹过, 小草随着春的旋律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沙沙沙, 唰唰唰……”;花儿见了, 也扭动着细腰, 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河边的柳树, 披着长长的秀发, 正在逗着鱼儿玩哩……

在活泼的欢声笑语中, 孩子们兴奋地把自己的杰作送上了蓝天。它们有的低空盘旋, 有的扶摇直上, 有的直冲云霄……突然, 一只“银燕”穿过“彩蝶”, 超过“蜻蜓”, 显得高高在上, 仿佛在说:“瞧, 我飞得多高!”

(这是唐琴同学在改写《村居》中一段想象描写)

评点: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小学生年龄小, 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 想象力特别丰富, 常常有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在闪烁。小作者唐琴能够透过古诗的字里行间, 从诗人高鼎的身上找到同呼吸的器官, 能够感受到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风光和儿童散学竞放风筝的欢快场面。

这种想象, 是儿童天性的一种文化, 是源于生活而又超脱于现实的奇思妙想, 是儿童智慧的象征, 是创新的萌芽。所以杨再隋教授认为:“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 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 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的界线, 决不要武断地指责孩子们的‘无知’。正是这些想入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 造就了崭新的儿童文化, 显露了儿童文化的天性, 是智慧的花蕾, 是创新的萌芽。”你说, 这片叶子是不是来得非常重要, 应当把它作为“金叶”来珍藏。

片段三:一片红叶

我是谁?一个平凡到不能在平凡的问题了。但仔细想想, 这又是一个挺深奥的话题。我真正地认清楚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动作笨手笨脚, 但仍拼命地在篮球场上奔跑的人。明知投篮不进, 但一次又一次死命地投, 最后, 我累倒了。可是, 我心里十分的舒服, 因为我的活泼开朗和执著给了我信心, 我相信, 不久的将来, 我一定能凭着一叶扁舟, 航行于激流风浪之中。到那时, 我就是真正的勇者!

评点:这是我班唐伟杰同学的一段精彩论说。从中, 我们不难发现, 他喜爱篮球, 他的活泼开朗的性格给了他自信执著的勇气, 同样也激发了他乐观向上的热情。这点热情, 不是与生俱有的, 而是赏识教育的结果。他甘愿撷取生活中的一份坦然, 能够从中领悟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哪怕是一千次跌倒, 他也一千零一次站起。这就是勇气, 这就是信念, 这就是一片红叶, 燃烧得更旺、更热烈。

两点思考:

1.作文批改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一开始就说明了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可是传统的作文评价,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作文批改评价时, 很多教师大脑中早已勾勒了一张“社会统计图”。在一个班集体中, 只有几位是“富翁”, 大多数是“平常人家”, 还有几位是“特困家庭”。作文批改评价的目的, 就是把少数“富翁”拿出来独自玄虚一番, 能够体验到“钱多”的滋味。而其他学生呢?眼巴巴地望着, 等待有一天, 地上有个大洞, 钻进去算了!你说, 这是否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对创作的热情?还有什么资格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保证每位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热情是十分必要的, 应当加以鼓励和呵护。

2.作文批改评价应当如何来评?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 我们清晰地看到有的老师走马观花, 轻描淡写, 草草了事, 而有的老师真是用心良苦, 上面圈圈点点, 横横画画, 有眉批和总批等, 确实写了许多。但效果如何?扪心自问, 还不是做了事倍功半的事, 学生的进步实在太小了, 这怎能完成每个年级段的习作目标呢?

在这里, 我并不是否定有些教师的辛苦做法, 但一定要提醒是:脑子能不能转个弯, 做个轻轻松松、实实在在的事。《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不是说了吗?“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形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如从每一位学生的习作中, 寻找每一处闪光点, 把它作为档案资料来贮存和保管。以上三片美丽的叶子, 就是作者从不起眼儿的学生习作中挑出来的。他们有活力, 有个性, 有想象力, 有激情, 有价值。于是, 我兴奋地告诉他们:“你们的名言、名段、名作已载入老师的相册和你们的成长记录袋 (相册和成长记录袋里有孩子与我共同设计的精美图案) 。希望你们以此为努力, 创作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争取发表或出书!”从此, 班级孩子一发不可收拾, 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名言、名段等。

试想一下, 照这样发展下去, 学生不就是一个个小诗人、小作家吗?

最后, 我还要再次地说明, 学生的习作, 尽量少改, 万不可求全责备, 有时需要适度模糊, 经常用凸透镜来查看优点。千万别像大夫一样, 拿着手术刀, 那样会扼杀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以至失去对习作的兴趣。所以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提倡自主命题, 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篇9:作文结尾:最后的叶子

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我们在习作和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种结尾的方法。

那么,“欧·亨利式的结尾”通常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一般来说,通常指作家在文章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其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欧·亨利式的结尾,用中国话来说,就是最后抖包袱,让读者读到最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欧·亨利的著名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说的是一个病得很厉害的女青年琼珊,从窗口看到秋风里树上的叶子不断落下,每天数着那些叶子。她绝望地说,等到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她的生命就完了!琼珊的好友苏艾为了挽救琼珊,偷偷把这事告诉了一个老画家,老画家用塑料画了片绿叶,夜里趁琼珊睡着了,别到树上。天亮了,阳光照进窗口,树上那最后一片“叶子”是那样的油绿!它唤起了琼珊生命的希望,她的病,慢慢地好了。

这篇《最后一片叶子》,是典型的意料之外的结尾。小说一开始把戏做得很足,让琼珊根本不知道留在树上的那片绿叶是画的,直到最后,琼珊看着生命的绿色活了下来,小说才告诉读者,那片叶子是假的。

欧·亨利式结尾,就是把最精彩的亮点放最后,让读者两眼一亮,感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其实,“欧·亨利式的结尾”在我们的习作片段也常见。例如:

片段一:暑假的某一天,我新染了头发。上了公交车,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人们的反应。可车上的人都避开了我的目光,一个个装作没看见我。后来,一个外国人站了起来,接着几乎全车人都站了起来,非要我坐下不可,怎么解释都不听。天哪,我才十几岁呀,别以为我是老头啊。以后我再也不敢把头发染成这么前卫的白颜色了……

片段二:有个同学天天在学盲文,老师不解地问:“你眼睛好好的,干嘛要学盲文呢?”那同学回答:“我不过是想在晚上看书的时候能省点电。”

片段三:不久前,我看见有家药店在销售药品时,几乎把所有过往行人都“拖”了进去。因为药店在门外挂了一块醒目的牌子,上书:“奉赠一万元!”见此牌谁又能抵御诱惑呢?进入店内又见一牌:“凡发现本店出售的药品,如有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不合规格的,本店奉赠一万元。”这是关于“奉赠一万元”的详细说明。据此,那些想发一笔“意外之财”的人必定十分失望,可不管怎样,谁都会对该店药品的质量和信誉产生深刻印象。如果什么时候要买药,难道首先想到的能不是它吗?

篇10:描写叶子的作文高中

他们生长的地方,可以是池塘边,可以是原野上,可以是道路旁,也可以是峭壁间。他们从不挑剔,不愿服输,从苏醒的那一刻起便有了共同的梦想——长成一颗苍天大树。一个梦想的实现,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一个世纪的风雨,有多少人能够承受?而在他们身上,这不仅是个目标,更是心灵的向往。

第一年,他就像一个孩子,稚嫩的叶儿不停的往外窜,青得亮人的眼。叶脉中流敞着充满清新的血液,晶莹的露珠,伴随着他,共同欢舞歌唱在微风下。他还是一个劲儿的往上跳,跳过了板凳,跳过了窗台,他已经有一米多高啦,他骄傲,自豪,阳光暖暖地照射着他。

从身旁小路经过的人很少,但总会有人时不时地瞅他几眼。他依旧管自己长着。除了又长高一点外,幼嫩的树皮依然暴露着他还是个孩子。不知为何,他平安生长到现在,过去的几年里没有干旱没有洪水,风雨并不至于可怕地将他袭走。他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担忧。只能说他选了一个好地方,无狂风无暴雨,没有任何的灾难吧。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他已经由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棵真正的树了,他一直长过了屋檐。树干上精致的树皮留有青春的气息,蚂蚁在上面肆意地攀爬。原本青嫩的叶子也被染成了绿油油的颜色,只是树干还是细了点……他不忘初心,坚持着原来的梦想,还差两年,他就满十岁了,他望着那明媚的阳光,笑了。

就在几个星期后,小路上的人突然多了,他们背着大包,提着箱子,总会停下脚步,拍拍身边那些大树,露出奇怪的笑。他也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着危险的气息,“吱——吱——”紧接着又传来了“轰”的一声,如一声凄惨的呐喊,传出方圆几里。林中的每棵树,都害怕地擅抖起来,叶子“哗啦啦”地落下。

又有几棵树倒下了。

他感到地在震动,一片片浓绿的叶子,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绕了又绕,最络落入了灰黄的大地中,一瞬间,它们也融成了土黄色。

逃不过了,他知道。难道一切要从头开始吗?原本的树桩里又发出浓绿的树芽吗?

他好不甘心。

他闭上了眼,感觉一根针刺进了自己的心,然后,就像沉入了一个梦,他想呐喊,却也喊不出来了……

清晨,一滴露珠砸在他头上,他猛得睁开眼,还是那熟悉的阳光,可是周围那儿原本郁郁葱葱的世界已经不在了,剩下的有一个个干枯的树桩。他想痛哭一场,却哭不出来,他好恨那些人。曾经的那个约定,还算数吗?他对自己说过,要长成一棵苍天大树!

现在,他又成了十年前的那棵小嫩芽,生命的旅程要即将开始,一切从头再来,他不怕困难,又一次下定决心,十年后一定要长成一棵大树。他比曾经更加努力地奋斗。

可是就在一年后的一天,天突然黑压压的,地上的尘土被卷得漫天飞舞。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只听见天空一阵咆哮声,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大地上抽,雷也越来越响,风在吼,雷在咆哮,天空在怒吼!乌云越来越多,雨也越来越大,紧接着一阵闪电劈掉了一棵树。

他惊呆了,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叶落了一批又一批……身体像被无数刀割,痛不欲生。只见身旁的一颗棵小树被风连根拔起,消失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风中留下的,只有他们无尽的呼喊,以及那一片片凌乱的叶子。

看着眼前惊心动魄的画面,他不说话,曾经的一幕幕在脑海中一晃而过,就像放影片一样。忽然,他用最后的力气,丢出了自己的最后一片叶。

篇11:描写叶子的经典作文

我们一起捡树叶。我捡到了一片像“枣”一样的树叶,这片树叶非常大,这片叶子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黄色的,另一种是棕色的,我在上面画上了笑脸。

我又捡了一片枫叶。它的叶脉像我们人类的血管,我也给枫叶画上了笑脸。

篇12:描写叶子的初一作文

满目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绿色铺满了我眼中的天,阳光从缝隙间传过来,地面上有斑驳的影子,每个影子都是一个小太阳。

每天,我望着天空,透过小小的缝隙,看那风云变幻,我在风中伸向清凉的空气寂寞地摆动,和我弟兄弟姐妹们一起响,哗啦啦,天地间最宁静的歌谣。

一天一天,平淡幸福。

我有个哥哥,比我大八天,他就在我旁边,每天给我唱歌听,轻轻刮我的鼻头说“小傻瓜你又在发呆了”。然后我笑得很灿烂。

那天我碰到一只蝴蝶,叫庄周的蝴蝶。他说他要去北冥看鲲鹏,那是他最好的朋友。看着他一扇一扇翅膀飞得那么美丽,我很羡慕。为什么我不会像他一样?哥哥刮我的鼻头:“小傻瓜,我们是叶子啊,不会像蝴蝶那样飞的,别瞎想了。”我笑了。

有一只松鼠很喜欢在树上玩,在我们之间跳来跳去,很可爱,与她在一起的是一只猴子,很奇怪的搭档不是吗?他们每天在一块做任何事,很快乐的样子。有时我问他们问题,他们总会喊出同样的答案,然后望着彼此的眼睛微笑。我问哥哥那是什么,他说那叫“默契”。他笑得纯真像小孩子一般。

一天一天,平淡而且幸福。我每天仍望着缝隙后的天空发呆,伸出手臂在清凉的空气中寂寞地握一握,再握一握。

风越来越凉了,透过缝隙,天空越来越蓝了,有时空荡荡的,像远方那一片海,蓝得耀眼,蓝得让我心惊。

蝴蝶回来了,满脸的忧伤。“鲲鹏死了。”他说。“他为了自由,飞向太阳的.方向,飞得那么高,终于是死了。”他有些语无伦次。我问哥哥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有些人为了自由,可以连生命都舍弃的。”笑容中有隐隐的哀伤。我沉默了。

松树又来了,但猴子没有在她身边。她说猴子去求师了。她说他不是普通的猴子,他是一只石猴,天地的儿子,怎么会和这座山中的其他猴子一样。“这座山没办法羁绊他,任何一座山都不能。”我沉默了。

我想自由,我一直渴望拥有自由,我钦佩鲲鹏和石猴,他们是为了自己的追求敢付出一切代价的。

叶子缝隙中的天空是破碎,我一直在想,完整的天空是怎样的呢?

风又吹来了,突然间我有了种想展翅飞翔的冲动。哥哥的声音想起来:“去飞吧,你想要的自由就在你的眼前。这棵树不会成为你的羁绊,我也不会。”我转头,他在微笑,干净纯真的笑,像个小孩子。我纵身,叶柄脱离了树枝,我依赖了一生的树枝,柔软清新的空气把我紧紧地裹住。我终于看到了天空,完美的天空,那样纯洁的蓝,清澈透明,一丝一缕的白云变换着形状。我微笑。我自由了。就像蝴蝶,鲲鹏,还有石猴那样。尽管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尽管我最终会干枯腐烂,但我幸福,因为我曾经自由。

篇13:细节描写让学生的作文更出彩

但是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有许多作文的内容不丰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平淡无味,自然也就无精彩可言了。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细节描写是目前作文教学中一大困惑。如果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有助于文章中心内容的细节,学生就不会对作文缺乏自信,也不会对作文感到难了,更能让学生的文章出彩。以下四点是笔者在作文细节描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活用课程资源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教材中的许多选文都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从选材立意到文章风格,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如果能活用课程资源,领悟经典细节描写的方法,创设读写结合的机会,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七上语文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蔡老师举起教鞭好像要打人,但“轻轻地敲在石板上”,而且随着大伙的笑声,“她也笑了”。这些对举动、神情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和爱。面对学生的淘气,她似乎发怒了,但是“轻轻地敲”表明她的怒是假,爱是真,于是师生都发出了会心的笑。两个“笑”字,把师生的感情融化在一起了。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叙述事情过程的字里行间,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间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再看杨绛的《老王》中的一段神态描写:“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他简直就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老王这个人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作者从神态的细节描写入手来突出老王这个人物的性格,一个善良的普通人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好的细节描写,就好像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就能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起来。

鲁迅曾经说过:“如要创作,第一要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学生学写细节描写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只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模仿,就能演绎出自己作文的精彩。学生也曾仿写出这样的片段:“爷爷老了,那苍白的头发稀稀疏疏的,那张苍老的脸上一条条的皱纹平“地”而起,如果有一只蚊子落在上面,只要爷爷皱一下眉毛,那皱纹就把它夹死了,粗而密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慈祥的眼睛,但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爷爷真的老了。”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真切、自然。

二、精选恰当词语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好的细节,往往可以“窥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精心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力求一字传神。如琦君的《春酒》中有一句“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着一大包回家。”“蜜蜂”这个词用得妙不可言,既写出了小孩子肚子吃得圆鼓鼓的心满意足、憨态可掬的模样,而且蜜蜂又让人联想到采蜜,采蜜又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春酒之香甜。同时蜜蜂每天飞到东飞到西勤劳地采蜜,而“我”则是走东家串西家地去喝春酒,这种忙碌和欢喜正体现了小孩子特有的天真幼稚!体现了独特的细节之美。又如课外语段《鸟的天堂》中:“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堆”“照耀”“颤动”寥寥几个词语生动地突出榕树的叶子绿、密、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在细节描写中,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用精炼的语言,反映出丰富的内容。文学大师福楼拜曾教导他的学生莫泊桑时这样说:“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你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找准这个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为止。你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似是而非的语句去敷衍。”可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是每个作者应该担当的责任。有学生这样写“菲特台风”时的片段 ----雨一直在下着,地上的水已经涨到了一米多高了,我从楼上的窗户凝望着下面的水,心里想着:“为什么这雨老是下着呢?要这样下去又该怎么办呀?”那时候,家里断水又断电,没有灯,没有电视,又没有电脑;更要命的是,家里的粮食都已经快没有了,难道我们要活活地被困死在这栋小楼里面吗?“菲特台风”带来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洪水侵占整个姚城,这段话中的“凝望”一词真切地写出了那时全余姚人的心绪:迷茫、无奈、无助、害怕……从神态的细节描写中可以感知人物的精神状态,这也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三、积累生活细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像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我们的文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熟悉各种人物,留心各类事物,学会观察、捕捉、积累,才可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丰满、真切,刻画人物和书写情怀,才会生动、传神。学生作文如日常生活中做饭,如果不能自己拥有一块水田,尽情去耕耘、播种、管理、收获,哪来的“米”做出香喷喷的饭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细节,日积月累,才能提炼出典型的细节,写作时就有素材可写。endprint

细节描写犹如文章中的花朵,想使花朵漂亮,就要进行细节描写。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如果用好我们的眼睛,再细心地去感受生活,我们生活的花朵同样会鲜艳灿烂。学生有习作如下:每次发完试卷,同学们总有不同的表现:优秀的学生脸上神采飞扬,嘴里哼着小调,两只手晃来晃去,好像乐队的指挥员,眼睛盯着试卷上满意的分数,眉梢都往上翘了;而考得差的同学,脸上像是被一场暴风雨打了,变得很僵硬很僵硬的,全身的骨头好像被一根根挑掉了一样,软软地趴在桌子上,看不到他的脸,唯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只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加以夸张演绎,文笔之花就会越开越灿烂。

四、提升写作能力

学是对信息的吸收,写是对信息的输出,二者可以使语文知识进入周转流通状态,形成语文学习一个完整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并让他们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还得在感悟写法的基础上多多进行实践操练,提升写作能力。

本人课堂上曾做过这样尝试:

出示例句:1.有个硬币落在地上。

2.有个硬币,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问题:1.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

2.你说说第2句比第1句增补了哪些内容?

运用这样直观的例子进行比较,学生容易发现细节描写的魅力,并且也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教会了学生这些,再让学生把下面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有多“差”?其次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发挥想象。最后学生进行局部描写。

曾有学生这样写:“我看见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瘦瘦黑黑的脸,瘦弱的身上穿着破旧的衣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见学生颇受启发,效果不错。

“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其实,大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它便是风景;握在掌心,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它便是温暖;写在笔端,它当然是精彩。总之,灵活、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某些特定的人或物,会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学生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士力.架起文本和写作的桥梁[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篇14:描写秋天的叶子作文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片灿烂燃烧着枫树林,从远望去,犹如一座火焰山。走进枫树林,热亲洋溢的枫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在向我们点头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我蹲下来捡起一片枫叶,细细的观察起来,一片枫叶上有七个小小的叶瓣组成,它的边有些毛糙,红色的茎细长细长的,像一只张开的手掌,枫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变化的色彩,春天的枫叶是绿色的,可是一到秋天就渐渐变成红色,火红火红的,美丽极了!

出了枫树林,我闻到了一阵阵清香,循着香味,我恍然大悟,秋天里还有一种我喜欢的叶子,那就是桂花树上的叶子,我不禁喜欢桂花叶,也喜欢桂花。我们走进桂花林,桂树苍劲挺拔,桂花香一个小姑娘,羞答答的地,桂树叶子密密麻麻呈椭圆形,它的边缘时锯齿形,全身都是绿油油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翡翠色,还发亮。我喜欢它的香味,还喜欢它的样子。

在这些树叶中,最有趣的还是银杏树的叶子,它也是绿色的,像一把扇子,又如一把小伞,上面还有一条条细细的花纹,很美丽。因为到了深秋,树叶的边有一些枯黄,仿佛给它加上了花边,当一阵风吹过,会有许多银杏树叶从树上飘飘悠悠的飘落下来,飞飞扬扬,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篇15:描写秋天的叶子作文

远远望去,枫树叶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又像一团团鲜红的火焰;近看,枫叶像一只只红色的小手一样;风一吹,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在向你招手;枫叶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鲜红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飞翔。捡起一片仔细端详,柄把茎脉伸展到叶子的四面八方,如同一张大网吧树叶团团围住。茎脉周围呈黑红色,茎脉比叶肉微深一点。

银杏树叶也变成了金黄色,一阵风吹来,银杏树叶纷纷落下,铺在地上,成了一条巨大的黄地毯,十分漂亮。我捡起一片,观察着,小巧的树叶在风中抖动着,犹如一把精致的扇子,不停的扇动。如针织般的茎脉光滑无比。

篇16:描写春天的叶子的作文

秋风嘶吼着,恶狠狠地扑向人间万物,眼看槐树就要“家破人亡、身首异处”了。你看,那堆积着的片片树叶,像铺了层地毯。只有三片还顽强地挺立在枝头。

地上的叶子议论纷纷:“落叶归根,这是我们叶子的命,你就老老实实认命吧!”

“是啊,我们总要凋落的,兄弟,你还是想开点,快点下来吧!”

“是呀!生命总是不完美的,你何苦死要面子活受罪呢?”

“你别犯傻!我们叶子家族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的,你何苦费那个劲呢?”

落叶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树上的三片叶子,谁也没吱声,他们中哪一片最顽强呢t他们能否熬过漫长而艰难的冬季?他们能否战胜得了命运的安排?要知道一片叶子想熬过寒冷的冬季是多不容易!

冬天,风更大了,天更冷了,三片叶子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他们的养分越来越少,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他们也越来越憔悴。终于,第一片叶子挺不住,一头栽在地上,就再也没醒过来。

滴水成冰的日子开始了,周围一片死寂,连小鸟的叫声也听不到了。世界仿佛回到了恐龙灭绝的那个时代,几乎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第二片叶子终于认命了,他叹息着扑向大地的怀抱。

只剩最后的一片叶子了,他孤单地吊在半空。落叶们纷纷议论:“落下来嘛好了,逞什么能?出什么风头?有了根,来年还能发芽长叶,你还是自己掉下来,别被人嘲笑你自不量力。”可他依旧无言,他积蓄内心所有的力量,告诉自己:我一定能渡过这生命中最残酷的冬季!我一定要看到花红柳绿的春天!

篇17:谈初中学生作文中的描写

关键词:初中作文 描写 兴趣

几年来,笔者在教育中发现: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写作文时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叙述多而描写少,更谈不上正确的抒情和议论了;有时学生甚至全文都是自己的叙述而无描写。不可否认的是,这与学生对记叙文的认识不够和没有掌握正确的描写方法有关。

众所周知,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和描写是其主要表达方式。叙述是基础,而能否把文章写的生动、形象则取决于描写,一篇文章如果只有叙述而没有描写,让人读起来自然会如同嚼蜡。因此,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描写方法。

应该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写方法呢?笔者认为应从素质教育入手抓好作文教学的几个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一、展示优点,激发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把“读”与“写”结合起来,通过“读”来提高“写”的兴趣。教材上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篇篇都是范文,教师可以选出最精彩的、最有特点的描写片断,让学生反复去读、去体会他的最美妙之处,理解描写的重要性及实用性。

例如,在《夜走灵公峡》这篇文章中的场景描写:“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只看见巴掌大的一片云。”、“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文字虽然不多,却感觉到了天气的恶劣,烘托出了工人的冲天干劲儿,为文章增色不少,突出了中心。这一点,学生通过朗读是不难体会到的。这时,再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如果不用描写只用叙述怎样?很显然,单说天气的恶劣那自然就没有这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了。

二、认真观察,积累素材

学生只认识到描写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他们应用到写作中去。而学生这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头脑中缺少描写的主题和形容的词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人或事仔细地观察、体会、分析、研究,学会积累素材。

比如,有一次在写《我的同学》这篇作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必须把主人公写成自己的同桌,提前一周就布置了这个作文题目。结果,在一周时间内,每个同学都非常留意同桌的一言一行,努力去发现同桌的特长和优点,而每个同学这时也就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争着做对班集体有益的事,来给同桌一个好印象。文章写好后,每个同学在课堂上轮流朗读自己的文章,由全班的其他同学听完后进行评判:文章描写的人物和本人是否在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一致,是否体现了本人的性格特点等等。由于是熟知的人,每个同学都有东西可写,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互评、互改、互学,同学们都认识到仔细观察的重要性,这次作文取得了双倍的成功。通过这样多次练习,同学们逐渐养成了认真观察、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三、勤写多练,培养能力

仔细观察与勤写多练是分不开的,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多写多练,尤其是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把自己看到的有特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用最准确地语言纪录下来,力求做到准确、生动、形象,同时把教学与写日记结合起来。

比如写《难忘的一课》,有的同学不知写什么,可是有一个同学写了一堂生物课,就描写得很好,原因在哪里呢?原来他当时上完课后就把实验室的环境、课堂上的气氛、同学们的表现以及教师生动、活泼的讲解都记录了下来。因为观察仔细,受到感染,所以写出来的作文语言生动、情景真切、思想深刻。由此看来,勤写多练是提高描写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另外,在描写练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描写与中心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描写是为体现中心内容服务的,不要只为追求生动、形象而使描写过多、过滥,有损主题的表达,影响文章的表达能力。

四、评讲结合、提高水平

勤写多练是一种量的积累,要想有质的飞跃,还需要在多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讲。

(一)讨论评议,共同提高

除了前面提到的课堂讨论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找几个不同水平的学生选出自认为最精彩的描写片断到课堂上诵读,其他学生来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都拿出自己小组的统一意见来,小组再派出代表来讲一讲评议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但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描写水平在讨论评判中得以提高。

(二)互相对照,学优补差

让学生写好作文后,在课外互相比照,特别是描写运用的是否准确、生动。让学生互相学优补差,学生不清楚的地方,教师稍加点拨即可。

(三)多鼓励,少批评

有些同学,由于写作基础比较差,往往有自卑心理,尤其在评议别人的作文时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即使观点错了,也要肯定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增强其自信心。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关于描写只要有一两句切中主题的就可以表扬,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营造浓厚的鼓励氛围,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篇18:描写叶子的作文400字

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知道银杏叶吧?如果不知道没关系,你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能活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听说银杏树还被称为活化石呢!因为它见证了地球的历史。

我家楼下就有一棵银杏树,那棵银杏树高大挺拔,像个威武的战士。银杏树的主干很直,枝杆直得像把剑。其中银杏树的主干是褐色的,在这高大挺拔的树木上长出了无数条枝丫,就像一条条伸出来的手。在银杏树笔直而又粗壮的手上长出了一片片茂盛的树叶,金黄的颜色,十分鲜亮,它们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把银杏叶拿起来闻一闻,哇!我闻到了春雨的味道,闻到了夏天晴朗的味道,还闻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味道。我喜欢这沁人心脾的味道!秋天的银杏叶最惹人喜爱,因为秋天的银杏叶是金黄色的,像天空中的一片片火烧云。

还有叶子上一条条密密麻麻的叶脉,如同那天空中一道道美丽的彩虹。银杏树啊银杏树,我爱你,爱你那高大挺拔的身姿,爱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想到这里,我也想做一棵挺拔的银杏树,做一片芳香无私的银杏叶。

上一篇:清洁人员辞职报告下一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