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关于学习

2024-05-10

论语心得关于学习(精选7篇)

篇1:论语心得关于学习

论语学习心得(五)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话有两个解释:一是晏平仲这人善于交友之道,与人相处时间越久,越让人感到尊重;另一个解释是晏平仲这人善于与人交往,与人相处越久,越对别人尊重。

对于第二种说法,我倒有一个切身的体会。

话说浩然居士到这单位两年了,与一些同事渐渐熟识了。有一天一群同事没什么事,在一起闲侃,其中一位同事姓蔡,当时他拿我打趣,忽然我想起一事,记得以前看书,说有人给曾国藩写过一副对联:天子预开麟阁待,相公新破蔡州还。有人说以麟对蔡,对仗不工整,曾国藩气愤地说,蔡是灵龟,以灵对灵,有什么不工整?后来我查了字典,蔡字确实有龟的意思。

于是当时灵机一动。就拿他的姓名开涮,说“知道蔡姓的来历吗?古汉语中,蔡是龟的意思....”——朋友,你知道我说完后的结果吗?对了,那人勃然大怒,不欢而散。回头一想,这事确实是我不对,因为我犯了说话的大忌——没有顾及人家的尊严。后来就找机会向这名同事表示了真诚的歉意。

语言就像是一把倚天宝剑,拿在武功高的人手里,可以行侠仗义,可以铲恶除奸。但是最可怕的就是让一个小孩子拿到这把宝剑,他可能会随意挥舞,一不小心就会害人害己。

看看上面的现金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是对语言的重视,“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对语言的态度。

在古代,有人主张干脆就少说甚至不说话,我想现在来看未免可笑。我们应当尽量成为语言的高手,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服用,只是与人说话时要慎重,不论是单独谈话还是在众多的场合,都切记千万不要信口开河,就像一个拿着宝剑的小孩胡乱挥舞!

另外还有一事要注意,中国人过去有句话讲,“熟而忘礼”,这真是人的通病,我们对初认识的人,一般来说都能做到慎言,但是一旦日久天长,相互熟悉了,有时就无所顾忌了。其实不管是熟人还是生人,说话时都要维护人家的尊严,要慎言。所以要学人家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这一点浩然也做得不好,说出来这些心得,与大家共勉吧!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易经》上说:“天高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不错,古人所言不虚,我们的社会并非平等,而是有贵有贱,有尊有卑。过去不是说三教九流吗?就是说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何者为尊,有权者为尊,何者为贵,有钱者为贵。既无权又无权的小民,自然要自卑而下贱了。所以饭店的服务生见了经理难免唯唯诺诺,门卫见了大款总要点头哈腰。像子路这样,穿着破布袍子和有钱人在一起,不卑不亢,实在难得。

要我看,尊卑贵贱虽然是一种事实,但却是最不合理的地方。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上天的眼里,人都是平等的,每个的生的时候,没有唅着金子出生的,死的时候,上帝也不会为大款高官派专车。所以在上帝的眼里人并没有贵贱之分

我们人类号称是万物之灵,其实从亿万年的眼光看,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宇宙中可怜的过客?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有这样石火电光中论尊卑贵贱,有什么意义?

所谓的尊卑贵贱都是以势力的眼光看的结果,其实一个人干什么,能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自己能把握的不多,不能不承认有很大的命运因素。所谓富贵莫强求是也。但是从人性上来看,就是众生平等,没有贵贱区别。

可是现实世界,毕竟是一个尊卑的世界。这也是个事实。陶渊明当县令要接见上司,就得卑躬屈膝,可是他终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是隐居了,这是惹不起躲的起的哲学。多少有点消极逃避的味道。相比之下,子路既不躲起来隐居,又不卑不亢的与权贵交往,这样的境界要更高。

怎样达到这样的境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也,就是保持平常心,凡事通过正当的努力,能成功就成功,不成功就算了,不做非份之想,不做非份之想,就能保持人格的独立。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的尊卑意识更强。还记得有一位作家出国后,看到白人青年器宇轩昂的干着清扫工的活,清理着草坪;看见门卫不卑不亢地为大人物开门。觉得非常惊讶。其实如果承认生命是平等的,这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不管人是干什么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况且小人物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偷不抢,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就很了不起了,有什么好自卑的?这一点,我们真应当向人家学习。

所以,见了大人物,见了大款,不要自卑,要有自己的尊严。生命是平等的,人性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自卑呢?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命运,但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自尊。我们没有钱没有权,这的确不是件另人高兴的事,但如果既没权又没钱,再没有了尊严,那岂不是更输得一干二净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下一页更多有关“论语学习心得”内容

篇2:论语心得关于学习

小时候,妈妈让我看《论语》,我看了好几遍,也能背出几句来,可我却没有理解任何一句话的意思。

我是独生女,所以大人们将我视为“掌上明珠”。小时候我不懂事,吃饭时,一遇到不好吃的菜就往外公碗里扔。妈妈见了说:“亏你还读了那么多遍《论语》,怎么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呢?”我一知半解地把菜放回碗中。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妈妈训斥了我,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

二年级的一个中午。我们班发生了一场“鱼丸**”。我班的二号胖子小陈,看着他碗里的美味佳肴—鱼丸,差点流出了口水。但他的同桌小窦看着鱼丸却皱起了眉头。小陈看见了皱着眉头的小窦,拍了拍她的肩膀,在她耳边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话。说完后,小窦眉开眼笑地把鱼丸一股脑儿地倒给了小陈。我和一些同学见状,也把自己不要吃的鱼丸倒给了小陈。没过多久,小陈的碗里矗立起一座宏伟的鱼丸金字塔。这时朱老师进来,看见小陈苦着脸,捂着饿扁的肚子,对着“金字塔”无从下手。朱老师急忙走过去,从他碗里扔出了许多鱼丸。终于让小陈吃到了饭。当朱老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在黑板上写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并且对我们讲了这句话的由来。这时,我听了朱老师的话,我才渐渐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自己不要的东西,不能强行别人。我们这么做,给小陈添了很多麻烦。

通过这些事,我明白了,孔老夫子写的《论语》蕴含着许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还会再读《论语》的。

篇3:于丹《论语》心得之心得

而在这之中,于丹《论语》之说成为了众矢之的,各种声音不绝于耳,褒贬不一,其中不乏出于某些阴暗心理而投放的“生化核武”。但不论演员演技如何,终归还是混了个脸熟,这不能说是件无益于学术的事。如同“吾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做法已使纯粹的学术处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尴尬之地,总要有媒妁之言才能有所婚姻吧,我想于丹最起码也是一位很成功的“媒婆”。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相对于其他男性学者的刚健狷狂,于丹以端庄温柔俘获了大众的心。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白话诠释经典,讲述自己从《论语》中获得的为人处事之道,而她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即图书版《于丹〈论语〉心得》[1]也以60万册的惊人首印出版问世,超过了《易中天品三国》[2]的55万册首印量。观众评价于丹讲《论语》,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登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从易中天开始,后有纪连海、阎崇年,而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以《论语》系列再次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大学教授。曾经最早接受“百家讲坛”是从金正昆、阎崇年开始,印象很深。后来又推出很多“续貂”之作,不免驳杂。但于丹已悄然用《论语》成功争取为“百家讲坛”的全新商标,而她也已经以“新人”的姿态一夜成名,荣登学术界“当家花旦”。不论其初衷是怎样设计的,整个过程有否享受折扣或VIP服务,可她已经在此次购物中获得很多超值赠品了。至于于丹所讲《论语》的新内容,确是起到了酷似“文化下移”的作用,让识字的不识字的人都知道了有一部古书叫《论语》,有位老者叫孔子。从这一点看来,她又是一个合格的推销员,把自己多年的库存成功出售且供不应求。那些靠推销知识为生的人,通过于丹知道了:原来《论语》还能这么推销。其实,即使是一位学术工作者(简称学者),也不会在讲大道理时有所创新,这其实很正常,除了有些人在滥竽充数地搞什么歪说、斜说、正说、反说、麻辣、水煮。有人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却落得个“学术畸形儿”。但倘若能因地制宜地根据经典的具体情况,在每篇之后皆附上时代的新注脚,也会成为一种全新的诠释经典的模式和理念,使其旧貌换新颜,即使“换汤不换药”,无疑也是一种成功。

《于丹〈论语〉心得》分七大部分:天地人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人生之道。各章独立成篇,衔接有道,育人于无形。书中的大道理自不必说,耳提面命二十多年,已经疑似审美疲劳。但在书中用来阐述大道理的小故事意义却更为深刻,也给了我更大的启示。合上整本书,留在我脑子里的好像都是一个个故事中生动的片段、画面,一个个活生生的寓言中的人物,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可以这样说,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于丹讲经———用例子说话。

说实话,对于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我不是太感冒,毕竟咱是中国人,更是文学院的中国人,以后要靠这糊口的,所以早在很久以前,公主、王子还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年代,就已从理论上掌握了,但要全部科学应用于实践,可能下辈子也做不完美,但是于大师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古老而神秘的羊皮卷,便是用例子说话。她在全书中引用的例子很多,不论范围、类型都使我折服,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物理的、化学的……无不为她所用,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学科的框锢,把一个个鲜活且妥帖有深意的寓言、故事甚至于笑话,都伏贴地牵连在了每一条《论语》的灰色理论上,让它们各得其位,使理论与实际完美搭配。照于丹所说,所有真理皆灰色,那么所举例子丰富多彩,加上“百搭”的灰,所构成的图画该多美……孔老先生看见也许也会微笑吧。说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似乎又近了马、恩二老的身了,在中国此二位可是相当吃得开,成为中国各行各业所标榜的金字招牌,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于大师便可笑傲江湖了。

若说深刻,既然于大师用例子说话,那咱也用例子来表达。在众多的实例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个和尚们的故事。通常在说理文章中,“和尚”都是个点击率很高的词儿,说家们总是喜欢拿和尚说事,一提和尚就必有玄机,这些佛门高人总是字字珠玑,点拨世人,许是他们沾了佛陀的灵光。这点于大师也没能脱俗,她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老和尚背了一个姑娘过河,等过去了便放下了她,而小和尚甚为不解却不敢询问师傅原由,走了二十多里地后才鼓起勇气问师傅为什么这么做,这难道不是犯戒吗?师傅只淡淡一句:“我背过了河就放下了姑娘,可你背了二十多里地还没放下……”故事戛然而止,留下的空白让我不想填满,只想享受如此停顿,让我一下子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匆匆地只顾赶路,路上需要这样一盏暖茶清酒濯去一身浮华与躁动;汲取一瓢清冽的泉水来滋养我们心灵的花园。

在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于丹用她时而顿挫有力,时而温婉柔和的话语给了我们一道心灵光芒来照亮你我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她并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辞藻,也全无矫揉造作的表演来给我们描绘一个戏剧般的画面,只有只言片语,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充盈。坦白说,个人一直以来都不想去读于丹的《论语》,这是需要勇气的。感觉就好比喜欢的衣服都穿在别人身上,喜欢的人跟别人结婚了一样,心里有些难过。不是嫉妒,是实在不想看见咱家里的宝贝古董被人拿去当烟灰缸……而真正手不释卷地读完了《于丹〈论语〉心得》,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却如沐春风,以前从未对某本正经八百的书读起来会舍不得放下,独此一回。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 2007.

篇4:《论语心得》之心得

《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生活秩序,找到人生坐标。

第一,人在社会中要生活快乐,就应该有坚定的信仰,真正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也”,“人不堪其忧,而我独不改其乐”。告戒生活中的每个人要能承受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朋友的不理解,领导的不重用,同事的误解、欺骗等等。其实谁都想过富足,殷实的好日子。但仅仅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极大满足不可能解决心灵快乐的问题,反而会使心灵更加的空虚,更加无法满足。这样的人不管他生活得怎样,他都不会快乐的。

第二,每个人应有一片理想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因为理想带给我们未来和希望;每个人都必须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从每件小事做起,这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有点点滴滴的收获。

人活着要感受到幸福,就要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人造成伤害。即使别人给自己造成了伤害,也应该尽量宽容他,要用自己的言语、行为、品德去感化他。在你宽容别人的同时,你内心才有安慰,这就是于丹老师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再就是要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快乐。正是“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永远比获取更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到快乐,从内心有一种成就的喜悦感。

人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他人。我们听过,看到过多少舍己救人、舍己为人、舍身为民的英雄事迹。5.12四川大地震中,涌现了数不清舍己为人,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所以,我们现今社会中的每个人应该是处处为他人着想,提倡孔子的精髓“恕”和“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我们的生活才会富足,我们的人生才会快乐,才会幸福!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篇5:论语心得关于学习

儿时读书的时候也算是一个爱学习爱看书的学霸,那时就经常接触到《论语》里面的一些经典语句,很多语句还被作为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张贴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当时就感觉这些语句都说得多么的有哲理啊,只是由于没有条件,也没有想过去系统化的学习《论语》,现在想想是多么的遗憾啊。

好在通过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熙华国学院的国学公益班,想到不要让自己的遗憾再遗留到下一代,所以给小孩报名参加了国学班的学习,而自己也通过蹭课开始逐步系统化的学习《论语》了。

通过半年的《论语》师资班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一、在系统化学习《论语》之前,经常听到很多人说什么孔孟之道是迂腐的儒家思想等等,会让人觉得这些都是陈旧的老思想、老古董,但是直到深入的学习之后,才发现这里面原来是这么的富有智慧与哲理,而不像那些只看到皮毛之人口中所说的那样的,这也提醒了我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深入了解的事物,一定不要轻易的去下结论,免得被人所耻笑。

二、对于《论语》的理解真的是博大精深,各不相同,这也就考验我们的判别能力了,如果误入歧途的话,那可能就会对《论语》有错误的认知,从而给自己带来错误的思想行为,这样是很危险的。我们有幸能跟着熙华国学院学到真知灼见的《论语熙解》,确实是很幸运的,《论语熙解》不迂腐,能与时俱进,还有一些独特的新解,这些都是与众不同的,而且还能与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共修,就更加的难能可贵了。

三、学《论语》到底是学什么呢?是学以前的君臣礼仪吗?是学以前的各种历史吗?都不是,是学如何修身达己利人的品德,是学如何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学如何去做一个谦谦君子,是学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四、以前对于《论语》的印象是散乱的,一句一句单独的,通过这半年的学习,也逐渐了解到它是有体系的,是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有时候还是前后呼应的,或者是有随着孔子的年龄成长轨迹而变化的。

篇6:《论语》学习心得

——开启国学知识宝库的钥匙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一直把视线投向了西方的发达国家。经济上的模仿和制度上的移植,被国人戏称为“打着左灯向右转”。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传承最完整的国家,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无穷的知识宝库。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热”的逐渐兴起,曾经抛下的经典又被我们今朝重新拾起,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祖先的遗产和圣哲的智慧。从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到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从于丹的论语心得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让我们领略了国学的魅力与精彩。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等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篇7:论语学习心得

《论语》一书共有20篇,均以每篇首句前两个字或者前三个字命名,约两万余字,完整而充 分地反映了孔子的如下思想:

1.克己复礼,修养仁德从而成就圣贤君子。

2.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

3.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4.有教无类、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等等。

学习《论语》的意义:

对当今人们的道德伦理重建和感情操性陶冶,培养智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有所裨益,从而真正感受到人的尊严和幸福。

《论语》学而篇第一要义

这一篇学而,是以篇首“学而”二字命名的。

(1)孔子热爱学习,重视学习。

“学而时习之”的“学”是学习、学习无废业,所以是很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孔子一生所做的努力看,这第一句话,应理解为“我的学说被天下人所学习效法,难道不喜悦吗。”

孔子对他的弟子要求很严,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他们都成为君子和圣人。君子是指人格上的完善,圣人是指仁义上的教化。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给别人做的,是要关系到自己的人生和境界。首先要完善自己,然后再宣扬大道,传播真理,造福人类。无论是对私对公,都要顺其自然,不为外境改变自己的初衷,这才是君子圣人。

孔子很注重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两个理由,第一:提出家庭和社会中实践自己的人生真理时,如果还有优裕的精力,那就要去学习文化。探讨古代典籍遗文,整体上会有一个道的思想体系,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去给他人传授真理,教化天下。第二:君子不是生下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干的。所以需要去学习,这个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智慧,一个是实践智慧。经常去学习和实践,便会把自己的思想或者学说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那么就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由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以便顺应规律,适应自然。人与人本来没有多大差别,关键在于处理问题事务的方式不同。同样的名利,一般的人是争夺,结果往往得不到。智慧的人不争夺,却往往名利随之而来。

(2)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所谓的仁,从人从仁,两个人相处就是仁。仁就是人,真正的人就是爱人,所以才说仁者爱人。人是在与人相处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的。而人类的各种关系孝悌之道便是根本。(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哥哥。)

(3)对父母兄弟所尽的孝悌,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没有任何虚伪与造作。巧言令色就是虚伪了。巧言就是背离了自己的本心而造做出来的语言,令色就是与自己的本质不合的美好颜色。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对待上司、父母、兄弟、朋友,那就是虚伪了,或者是别有用心。

孔子的弟子曾子是与巧言令色相对的。他每天要反省自己三个方面。对君王上司,为人谋事尽忠心了没有,这是做臣子的职责。对朋友同事,守信用了吗?这是做朋友的本分。对自己的人格要求,老师讲习的真理实践了吗?

曾子三省的,就是一个孝、一个悌还有一个是仁。能够实践老师所传授的真理,才会被社会所承认,并且拔荐为管理人才。

如果管理有千乘车辆的诸候大国,就要抓住仁爱,讲究信义。把家庭中所行的孝悌推广出去,落实在天下人身上。

(4)孔子参与政治靠温、良、恭、俭、让。

子贡是几个得意弟子之一,对于老师的思想为人有着深刻的理理解和认识,子禽问夫子是追求参与政治呢?还是别人主动让他去参与的呢?但 子贡却回答说是夫子是因为温良恭俭,让而得到的。避开了求和与直接提出了得,说明是非求非与。是因为夫子的德性和本领而自然得到的。

孔子懂得参与政治的条件,就是温和、善良、肃敬、勤俭、谦逊这五种德性,这五点是一个从政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孔夫子都具备了,所以会得到参政的机会,无需要去乞求。更无需统治者的赐予。

(5)孔子所追求和宣传的一个核心,就是克己复礼。对于礼的实行,以和为贵。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秩序。是一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便有可能造障碍和争夺,社会的秩序受到破坏,天下大乱,对认谁都没有好处,受到损害的是人类自身。

孔子毕竟是大圣明师。其境界的确难于估量。他虽然认可了子贡的境界。但却可更进一层,提出贫困却乐于人生之道,富贵但却实践人生礼仪,才是真正的君子。

(6)孔子主人为人格的培养要如对玉石象牙攻冶那样切磋琢磨。

人生的真正目的,无非就是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那就是君子。

子贡受到启发,便想到了诗经中的如切磋,如琢如磨。以为君子修养自身,就是要砺砥德性,超越现状,切磋琢磨专指对玉石和象牙的工攻治,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越切磋越精细,越琢磨越微妙。人格的修养与磨炼也是一样,越修养越圆润,越砺砥越完美,最后会成为一个君子。

《论语》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各章大意

(1)讲学习是快乐的,讲朋友来是快乐的,讲人不知己不怒是君子。

(2)讲孝悌是仁的根本点。

(3)讲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的。

(4)孔子的弟子曾子与巧言令色相反,吾日省吾身。

(5)讲孔子认为治理有千乘兵车的国家要谨慎从事、守信用、爱惜民力费用、调动民力要有时节。

(6)讲修养有剩遗精力,那么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这里也有修养比学习文化更重要)这章讲两点,一讲修养,修养是什么?养就是守孝悌、仁德。二是学习,学习包括学智慧和实践两方面。

(7)讲子夏讲要爱贤人,轻美色要努力孝顺父母,舍身服侍君主,诚信与朋友交际,说话要守信用。

(8)讲孔子主张,贤人君子要持重,立足诚信,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不要害怕改正。

(9)曾参认为慎办丧事,追怀远祖,百姓的德行就归于仁。

(10)通过子禽对子贡的请教知道 孔子参与每个国家的政治,是非求非与,而是以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得到的。(11)讲孔子对尽孝的解释:父在时要看他的志向,父死后要看父之道行,三年时间不改变父亲所走的路。

(12)讲礼的运用与和关系,和就是恰到好处,礼的运用以和为贵。要达到恰到好处,也要以礼为节制。

(13)讲实行符合道义的诺言是可以实践恭敬合乎礼仪的准则,可以远离羞耻,依靠且不离开自已的亲族也是可尊崇的。

(14)孔子提出对圣人君子的要求和对好学的又一种解释。对圣人君子的要求:食不求饱,住不求适,敏捷办事,谨慎说话,近有道之人,匡正错误。

(15)讲孔子在认可了子贡的境界,即贫穷不谄媚,富贵不骄傲后,更进一层提出贫穷乐于人生之首,富贵但却实践人生礼仪(为什么孔子能够更进一层,因为孔子是圣人,圣人的境界更高)于是子贡从此受到了启发,想到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专指对象牙和玉石的政治,人格的修养与磨炼也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君子。讲人格修养,坚持切磋琢磨。

(16)孔子讲不要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为政篇第二要义

(1)天子要垂拱天下,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

这一篇由为政开始。主要谈论如出世立身,施展自己的社会职能。政指的是政治,也就是政府治理,君主是天之子。政府也就成了天下万邦的中心,万民百姓仰慕肃敬。如果天子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环绕北斗一样。而天子则能垂拱而治天下。

(2)孔子讲述了自己实践道德人生的经历和过程。提出了道德礼教治国的可行性。(解释孔子的经历)他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礼仪道德。

三十而立是说礼仪道德经过十五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就,说明从礼仪道德的学习和实践阶段,进入了传播和教化的时期,有了真正克已复礼的事业,四十而不惑,说明经过十年的传播和教化,在学中知不足,在教中知困,而且有不足就补充,有困惑就解决,十年之后,便可以教学相长,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无所困惑了。五十而知天命,是说自己再经过十年地教化传播,便知道天地自然的命运以及自然所赋予万物人类的命运,六十而顺耳,是说再经过知道天命而作的十年,从而使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觉得顺当了。当你明白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执着什么了,耳朵也就顺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凡所行事言语,如同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样,无善无恶,无人无我,没有规矩,也没有无规矩,自由自在无不合乎规矩。

(3)孔子对颜回的认识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整日与孔子相对言语,却从不提出问题,没有积极的反应,好像大义,什么都懂,好像愚钝但并不愚蠢,这种境界就如老子说的大智若愚,由此引发开去,只要你观察所走的路,再看到他所安心立命的事业,什么东西都隐瞒不了的。

(4)对温故而知新的解释

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并列句,是说温习探索过去的史实,并且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光知道过去是不成的,因为时代在变化,还要知道新的,既知过去,又知现在,便可以给人做师表了。(师表:给人学习的表率)

(5)孔子说真正的君子不是一个器物。

凡是器物,都是只具有一定的用途,而真正的君子不执着一用,无所不用,无所不通,才能应用无穷。

针对子贡的实际,孔子提出君子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思同步。

孔子针对子贡的实际,提出真正的君子是先把自已的想法干出来,然后再说出去,因为人类在交往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两种,一言一行,有的人言多行少,有的人行多言少,或者只言不行,或都只行不言,任何一种,都不是言行平衡的,既然言行都不可少,那么真正的君子就是言行等同,先行后言,真正的君子,应该是言行一致,学思同步。言行一致,便能表里发中。学思同步,就能身心平衡,学即是实践,思即是理论,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升华出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论相统一,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成就君子之德。

(6)孔子教子路怎么才能做到智慧

子路正直憨厚,而且勇敢,所以常跟随着孔子,也常常受到教育,这次明确教诲子路的,是怎么才能做到智慧,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和就说知道,不知疲乏 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可见达到智慧的途经很简单,就是一个诚实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百姓与长官的分别,长官少而重,百姓众而轻,官不是不可以去做,而是怎么去做,怎么去做好的问题。(7)孔子提出怎样去做官,怎样去做好

孔子的看法很简单,一条是多听少说,就是说也要谨慎,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后悔了,不懂的东西,或都说是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最好是少说或者不说。另外一条就是多看,多去观察,凡是危险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就是不危险的事情做起来也要谨慎,看得多了,就能够知道其中的奥妙,观察细了,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关节,做起来就不怕什么危险了,如果再加上行动谨慎,就不至于成错事。后悔不迭,当了官可以,但当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那一些奉禄。

(8)怎样得到百姓的服从和爱护。

哀公发问,官该怎第去当,才能管理好老百姓,治理好天下,孔子的回答很简单,选拔录用正直的人罢黜那些邪恶的人,百姓就服从了。选拔录用邪恶的人,罢黜那些真正刚直的人,百姓就不服从。正直的就应该受到重视,形成风气,那恶的就应该得到惩罚,严励打击,如此以来,社会的秩序就正常健康了。

怎样得到百姓的爱护

要得到百姓的爱护,就首先得爱护倔们。所以,孔子说,你对百姓庄重严肃,那么百姓就会敬重你,你对他们表现出了孝顺父母,慈爱子弟,他们觉得你是一个君子,才会忠诚于你,你选拔录用贤良的人去教导那些愚昧不好的人,百姓就会努力奋斗了。

《论语》为政篇第二 共24章各章大意

(1)讲孔子主张仁德政治,实行政德管理,百姓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斗一样,而天子就能垂拱而治天下。

(2)讲孔子认为诗经三百来篇,用一句话把它概括起来,就是思想没有邪念。(就是诗经是可读可学的。)

(3)讲孔子认为统治者靠政令和刑罚来统治,人民将会集中精力去避免政令与法律的处罚,而将变得没有道德和厚颜无耻,如果用仁德来加以引志,那么人民就会懂得羞耻,而使自己的人格符合道德原则,使自的行为完合符合正义的规范。

(4)孔子讲述了自己实践道德人生的历程。

三十而立,孔子说他十五岁的时候便立志建立自己的学说,到了三十岁就建立了,就是道德礼仪。四十不惑,经过十年对学说的传播教化,已不疑惑了。

五十而知天命,再经过十年,就知天命之始终。

六十而顺耳,再经过十年,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就是顺耳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再经过十年,能够从心所欲,无非法,即不违背规矩。

(5)孔子对孝涵义的回答,回答孟孙,就是违背,回答樊迟说不违背就是:父母活着,按照礼仪孝敬父母,死后,按照礼仪安葬父母,祭祀父母。

(6)讲孔子回答孟武伯请教孝道,对父母,只担心他们的疾病。(共也方面不要管得太多)

(7)讲孔子回答子游请教孝道,现在奉行孝道的人,只是能够奉养,如只讲奉养,就同犬马畜生没有区别了。

(8)讲孔子回答子夏请教孝道,(学生对老师应尽的责任),孔子认为这是一个令许多人迷惑难解的问题,有了事学生多替他们操劳,有了酒水饭食给老师,难道认为这是行孝了吗?

(9)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好像愚钝,其实并不是愚蠢。

(10)讲孔子认为,审视他们的所作所为,观注他们的所从所来,考察他的所安所居,人那里能隐藏呢。

(11)讲孔子认为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领会新的知识,也就可以作为师长了。(温故知新是一个很的句子)

(12)孔子认为贤人君子不是一个器物。凡是器物都是具有一定的用途,而真正的君子不执着一用,而是无所不用,无所不通,才能应用无穷。

(13)讲孔子回答子贡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的话,成就以后,再去讲说。为什么孔子这么回答,因为人类在交往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言一行两种,真正的君子应是言行一致。

(14)孔子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以道义团结人,而不互相勾结人。

(15)孔子讲学与思的关系,他说,学习但却不去思考就会迷惘。(不思就不知其义)思考但去不去学习,就会疲殆。(不学没有内容。)

(16)讲孔子反对异端邪说。因为人们都来攻击异端邪说对他人思想行为所造成的有害影响也就可以结束了。(17)孔子讲诚实得知慧。孔对子路的教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真正的智慧就在这里。可见达到智慧的途径很简单,就是一个诚实。

(18)孔子教子张学习怎样去求得禄位,多听道理,保留疑问,谨慎谈论其他的话,就会减少过错,多看情况不干险事,谨慎去做其他的事,就会减少后悔,说话很少过错,做事很少后悔,禄位就在这里。

(19)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怎样去做,百姓才会信服?孔子答,要举用正直置于邪曲之上,反之百姓就会不服。

(20)季康子向孔子请教,要怎么做才能使百姓恭敬忠诚而又上进?孔子答,能庄重地对待他们,就会恭敬,教敬慈善,就会忠诚,表彰先进然后教会能力差的,就会上进。

(21)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去从政做官?孔子答:尚书说过,孝敬,只有孝敬才能友爱兄长小弟,施行在家政之中,这也是治理政事,何必一定要去从政做官。

(22)孔子讲信用,他说一个人没有信用他是怎样的?这正如大车小车没有具有行走所必要的工具怎么能正常运行一样。

(23)子张请教孔子,十个世代可以知道吗?孔子答,即使百个世代,也可以知道。(要懂历史)

(24)孔子认为,不是自己的祖先去祭祀,是谄媚,见到大义而不去做,是没有勇气。

《论语》八佾篇第三要义

(1)孔子对季平子乱用礼乐的不满。

在礼乐制度极严密的社会里,礼乐的等级就标志着社会的秩序,然而鲁国的大夫季平子既然在家庭的宴会上使用了天子的音乐歌舞,其野心是可想而知了。连这样的事他都能做得出,他还有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出呢?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反映了孔子对于扰乱社会者的无比愤慨。便成了后世义愤至极的代名词了。

(2)仁是人的标志,礼乐是仁的外化和规范

仁者人也,仁就是人的标志,做不到仁者爱人,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人是在跟人的接触中显示自己的人性的,而礼仪乐章正是对这种人性的外化和规范。这就是仁。礼乐的根本决不是为了形式而已。它一定是人们善良心灵的一种表现和外化。

(3)孔子对诗经石人中的句子的评价,提出了绘事后素,即素先画后,从而使子夏联想到礼乐在仁义的认识之后。

季氏只能祭祀自己国内的山川,既然竟去祭祀泰山,是超越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孔子认为是非礼,巧笑倩兮是说笑颜可爱美目盼兮是说美丽的眸子黑白分明,素以为绚兮是说雪白的面容焕发光彩,这是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在赞美一个美丽的女子。子夏请教,是要问出孔子由此所产生的联想和认识。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思无邪,每一句都可以引出微言大义来,那么,这硕人中的句子,便使他产生了认识,绘事后素。

直接来源于素以为绚,由素变成了绚,绚就好像上了颜色。那一定是在白素的绢子上做的,绘画总是在白布上画的,所以素总是在先而绘画在后,子夏再由此联想发挥,得出了礼后的认识,礼乐是辅助人生仁义的手段,自然产生在仁义的认识之后,有了人类便会有对自身的认识和规范,那就是仁和义,为了使人类的行为都合乎规范的仁义,所以才制造了礼乐。由素以为绚引伸出绘事后素的观点。再发挥出礼乐后仁的思想,都 是由一点很普通的事理引发出了很深层的道理启发我的,是子夏啊!

(4)孔子为什么要克己复礼

中国古代有一种观念,就是古代的制度都好,人民的生活相对都幸福,所以一定要恢复那时候的制度,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5)祭祀神灵要无比忠诚

祭是古代祭祀始祖神的一种大型祭祀活动,祭祀的目的即是确定自己的身份和与被祭祀者的关系,说到底是给其他活人看的。但是,这也应该真诚地对待自己的祭祀对象,既然祭祀了,就应该无比诚敬,好像祖先或者神灵就在自己面前的上方,享受着自己的供养祭献,任何祭献都是摆设或者样子,只有诚实的心灵才是最最真实的。所以祭献给祖先神灵的,是自己的一颗诚心,没有诚心就跟没有祭祀是一样的,就不能感格神灵。如果说自己不参与祭祀,而是请他人代祝,那么就如没有祭祀是一样的。因为只有在祭祀的时候,你的心灵才能够净化,与祖先神灵在一起。(6)为什么文明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东西,为什么孔子进入宗庙都要请教。

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前朝的历史延续,所谓文明或都文化,就是代代相传的东西,包括典章礼乐等等,周代居於夏殷之后,自然继承了前二代的一切文化遗产,版图更加扩大,物产更加丰饶,肯定丰富发展了礼乐典章和文明教化。便是郁郁乎文哉。所以孔子要遵循周礼,孔子为人师表,克己复礼,所以凡所言所行都以合乎礼仪为目标,每次进入大祖的宗庙,凡事都要请教,这是礼仪的表现。但是有些人不知其中的奥妙,便认为孔子不知礼仪,什么都不懂,都要虚心去请教,这也难怪人们没有他那样的深入地研究,自然进入不了他的境界,不理解他也是很正常的,孔子所说的,是礼也。正是对于弟子和天下人的教育,知礼不知礼,他行的就是礼,礼不是为了知,而是为了行的。

(7)用射箭比赛同言行是否合乎礼仪作比较

射箭比赛,只要射中就行,不一定非要穿透靶心才算胜,因为人的力气不同,所以不能同样去要求都能射穿皮靶,比赛射箭,就看能不能射中靶心。人生言行,就看能不能合乎礼仪,只要合乎礼仪也就行了,毋须再讲过与不过,过与不及都是一样的,而且人与人的具本情况不同,都要像天子那样或者像孔子那样去实行礼仪,那就太过分了。

(8)孔子提出君主对臣下必须讲礼仪,诗经是合乎礼仪的。

作为君主,对于臣下的使唤一定要合乎礼仪,那些事情该是臣下做的,就臣下去做,从君王与臣下这相对的两方面来说,君敬王才能忠,臣忠君才能敬。关睢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从诗无邪的角度出发,孔子所讲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实际指的是音乐的感觉。诗经都是能够歌唱的,所以听上去快乐却不淫靡,悲哀却不感伤,这便是合乎礼仪和乐仪的典范。

(9)孔子提出“礼”的“三个不要。”

孔子认为,已经做了的事情,不要再去加以解释了。已经完成了的事情不要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再也不要去追究了。也就是说,宰予的说法怎么样且不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沿袭了多年的事情顺着做就是了,不要再去讨论它到底是为了什么了。

(10)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孔子对于管仲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的。但从他自己的学说出发,管仲的器量就小了,因为他完全可以去实行王道,而不是实行霸道。管仲相济桓公,九合诸候,所行就是霸道,功劳大是大了,但不是王道仁政,所以说他器量小。

(11)孔子谈自己的音乐感受

孔子推崇仁义礼乐,自然会对礼乐有所研究,有所实践和体验。孔子对鲁国的音乐大师谈自己的音乐感受,一开始演奏,会繁美热烈,展开后会和谐纯美,渐渐分明。连绵不绝,最后成就一个乐章,表达一个完整的情景和意象。音乐也像文章一样,所以才叫做乐章,有一个完整的结果和层次,传达的是一个整体的意思和情绪。

(12)封疆大臣对孔子的评价

仪地的封疆大臣要见孔子,因为他见过的各式各样的人多了,所以一见孔子就可以看出他的使命前程和命运,他出来对孔子的弟子说,你们还担心什么呢?孔子即使失去官位,或者说做不了官,那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上天就是把孔子当成了教化的木铎,让他来巡迥于道上,教化天下的百姓,来恢复人间的正道,官是给天子做的。而木铎是给上天做的,传达的是上天的教令。这是在高度评价孔子,谒力鼓励弟子们努力弘扬孔夫子的事业。

(13)孔子对韶、武音乐的评价

韶是舜时的乐章,天下和平,人民幸福,所以音乐也是雍雍穆穆,(和谐恭敬)尽善尽美。武是周武王的乐章,歌颂他的征伐殷纣王而获胜,虽然美妙,叫做尽美,但是听上去,声音之中难免杀伐之气,勇武之慨,作用于听觉会有刺耳之声,所以没有达到尽善,因为孔子所主张的音乐,应该是和平优雅,所以只有韶合乎准则,武还不够。

(14)孔子的追求

孔子所追求的是天下的太平,人生的和睦,所以强调社会的秩序,各个阶层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保有自己的身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天下的秩序便会健康正常地发展。

《论语》八佾第三 共26章各章大意(1)这一章是孔子对季孙氏僭礼行为的批评。(僭礼:超越礼仪)孔子是周礼的坚决维护者,他试图用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当时无序的社会变得有序。

(2)是孔子对鲁国三家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僭礼行为的批评。

(3)孔子提示了仁与礼、乐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

(4)孔子阐述礼的根本,主张礼仪与其奢侈,宁可节俭;丧礼与其过于治办,宁可过于悲痛。

(5)孔子的着眼点在礼乐制度,他认为文化落后的夷狄虽然有君主,但没有礼乐制度,还不如中原国家没有君主,但有礼乐制度好,也就是说一套礼乐制度比一个独断专行的君主对治理国家更有好处。

(6)孔子对季氏去祭祀泰山。因为季是大夫,不够资格。

(7)孔子倡导礼让。孔子认为,君子无所争。即使争也要争得有礼,谦让是儒家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

(8)孔子与弟子子夏讨论礼的起源,礼的本质。孔子用“绘事后素”揭示了仁义与礼的关系。礼在仁义之后。礼源于仁,礼的本质就是仁。

(9)孔子自述其学习夏、殷两代之礼的情况,孔子在这里强调文献的重要,孔子虽好古敏求,但文献不足,也不可妄言。孔子的这种求实和审慎精神值得提倡。

(10)孔子对禘祭中越礼行为的不满。

(11)孔子对鲁君行禘祭时违礼不满,为了避讳,不便说明,所以对禘祭道理之问,便推说不知道。

(12)讲孔子对祭的虔诚。

(13)孔子义正严词地指出,心怀不下,巴结谁都没有用,如果得罪了上天,就没有地方去祈祷了,体现了孔子的光明磊落,心地坦荡。

(14)孔子盛赞周朝礼仪制度的丰富完美。周朝的礼仪制度继承夏商两代的礼制,可以说集上古文化礼制之大成,所以得到孔子的高度称赞。孔子说:“吾从周。”(15)这一章记叙了孔子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虚心好问,诚实恭敬这本身就是知礼的表现。

(16)以射箭作比喻,记叙孔子尚德不尚力。(见要义)

(17)记叙了孔子对周礼的竭力维护。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爱惜那种礼。”

(18)孔子慨叹时人事君无礼,反而以为行礼是谄媚。

(19)孔子阐述君臣关系,孔子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礼与忠的基础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孔子没有单方面强调臣下对国君的绝对忠诚与所谓的“愚忠”是不同的。

(20)孔子称赞《关瞧》这首诗情感表达适度,不过头也无不及,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孔子将理智融入情感之中,使理智与情感合一,让人的情感升华,真正使人的情感有别于动物本能性宣泄。

(21)孔子对宰予回答问题不慎重提出批评。对宰予说周代用栗树是“使民战栗”表示满。这里孔子提出三条意见,这三条意见也可以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成事:已经做了的事,不解释;逐:已经完成的事,不劝阻;既往:已经过去了的事不追究。)

(22)孔子对管仲某些行为提出批评,认为管仲器量小,不知礼。但管仲相桓公霸诸候,孔子也盛称功业,曾以仁人相许。这一章可与《宪问篇》孔子评管仲章参读。

(23)孔子描述音乐的演奏过程,从此可知孔子对音乐的精通。

(24)通过仪地边防官之口,对孔子进行了崇高的礼赞,孔子周游列国,栖栖遑遑,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

(25)孔子对《韶》与《武》两种音乐进行评价,提出了美与善两条标准。

(26)孔子对实行礼治提出了三条标准,居上位的以宽为本,行礼以敬为本(敬:庄重认真),临丧的哀为本。

《论语》里仁篇第四要义

(1)这一篇讲里仁,是行礼的目的,强调的就是伦理道德的完善。里仁为美,一个人如果能够生活在仁德的环境中,那么一定会感到幸福与安祥。当然,我们要深层地理解一下,如果我们交往的朋友都是仁厚长者的话,那么,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幸福自在的。

(2)仁爱的人心存善良,热爱同类,以及其他,所以会安于仁道。

小聪明的人为财而害人,终于害己。大智慧的人为仁而富贵,利人终於利己。没有了仁的实质,标志着自然也就没了作用。因此,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即使匆忙急促之间、颠沛流离之际,他也不会离开仁德,可以说,仁德是君子的真实生命,他的一切事业和成就都是依靠仁德的结果。正是因为仁德之难行,所以行仁德者才为君子。小人是不行仁德的,放眼望去,茫茫人海,孔子没有看见喜好仁德的人,也没有看见什么憎恶不仁的人,所以不胜感慨。喜好仁义,行为完善贤良,天下的人都会逐渐响应,自然再好不过了。不喜好仁义,只要厌恶不仁道,那也好啊。他不喜欢那些不仁道的事情被施加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不仁道的事情也会慢慢绝迹的。只要你努力去实施仁德,天天进步,没有谁力量不足的,仁德只是一心,只要诚心诚意办任何事情,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力量。

(3)实行仁德就会有力量,有成就。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那就是说天下的任何人都可以实行仁德之道,而且会有所成就,就看你去做不做了。孔子一生努力,便是在寻求人生之大道,传播人生之大道,所以他会有深切的体会和感受。白天听到了人生之道,晚上死去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可见,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认识、知道这个大道。这个大道就是人生的大道,是宇宙自然之道,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合乎了这个规律,便是一个真正的人,无论是生是死,已经无所谓了。只有君子圣人才会去争夺仁义道德,努力实行奉持礼仪,天下人都争于利益,但却归于仁德,如果用仁德治理国家,所以小人都会听信顺从,因为仁德的人才会给他们最合理的利益,所以他们都会拥护仁德政治。行礼是对天下人的尊敬,反过来会得到天下人的爱戴,推让能给予天下人以合理的利益,反过来自己却会赢得天下最大的利益,因此以礼让治国,天下会太平,垂拱而治。不以礼让治国,统治者会很痛苦的,从统治者来说,不害怕自己没有职,怕就怕自己没有担任那个职位的才能德性。所以要想干禄进入仕途的人,首先要培养的是自己的才德,同样,人不要害怕没有知己,因为只要你有被人们认知的才德,自然会有知己的。

(4)孔子的人生之道就是忠恕。

孔子的人生之道是一贯的,而且始终贯穿着一个根本的原则,就是“忠、恕”。孔子对曾参说了,曾参似乎明白了,所以答应了一声,孔子再没有往下说,是因为简单,还是因没有办法用语言去讲述。忠字从中从心,心之中或者中正的心就是“忠”。谓用中正的心去从事事业或者对待他人。恕字从如从心,一样的心或者心里一样,就是“恕”。凡事都该从自己的心里去替别人想想,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等,都由此而来。忠是对待君王上级,恕是对待朋友下级,忠于事业,恕以待人。忠诚于自己所崇敬的人和事,就能够完成自己的社会价值。宽恕地对待自己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讲,曾子所谓的忠恕完全可以贯穿人的一生去实践了。

(5)君子能够用忠恕待行事待人。

能够用忠恕行事待人的,那一定是君子,而君子行事所把握的尺度,就是一个合理或者适宜。这就是义,义者宜也。做事得宜,合情合理就是义,君子明白道义,所以才能实行道义,小人正是因为不能够着眼于道义,只图眼前小利,所以才被命名为小人。为了成为君子,而不至于进入小人之流,那就应该学习和实践,向君子看齐。生活中一定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有的人智慧而仁义,有的人愚蠢而邪恶,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了贤良的人,那就想法赶上。见到了邪恶的事情,回过头来反省一下,有没有做这样自己都讨厌的事情呢?常常这样,自己也就远离小人而成为君子了。

(6)要孝顺父母。

父母在我们小的时候,不分昼夜地照看我们,所以在他们年老的时候,我们也要尽力去回报他们,尤其是他们年老的时候,身边需要有人照料,儿女就应该守在身边,从这个角度讲,子女一般不应该远游他乡,所以父母在,子女不远游,即是远游,也一定要讲清楚自己的去处,好让老人放心。古人有句话说,即使是离开父母在外,独 立三年,也不会改变父亲所教导的人生之道,那才叫做孝顺啊!孝子非常关心父母的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女的心情会是一喜一忧。喜的是父母高寿,自己可以克尽孝道,忧的是父母越来越年老体弱,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更需要自己的愁心照料。

(7)要谨慎言语。

什么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言必信,行必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就坚决不说,生活中常见那些信口答应许诺的人,往往没有兑现的日子。而那些金口难开的人,就往往一诺千金,诺言必信。所以古人说话总是谨慎,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到啊。

(8)要谨慎行为。

谨慎语言,更要谨慎行为,言行不二,但要三思而行,凡事以礼仪约束自己,那么很少会有失信于人或者失败的。的确,当你还没有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那就一定要谨慎行事,才不致于招致过错。只要你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德性,言行一致,那么一定会有知己的,因为道德是天地万物自然的德性,人皆有之。行德一定有德报,当天下众人都认识了这一点的时候,天下归德,行德的人如何能够孤独呢?

(9)实行正义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对待君王或者朋友,一定要明白他们会认识大道的,千万不要屡次揭露他们的短处,人都有脸,有耻辱感,而且一口也吃不了胖子,凡事不要着急。所以,劝谏君王,一旦着急,次数多了,就会招致羞辱,因为他一时还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劝谏朋友,也不能着急,否则时间或者次数多了,连朋友也会疏远了。所以正义是一个事情,实行正义则是另一个事情,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里仁篇第四 共26章 各章大意

里仁:(里:居住)居住有仁德的地方。

(1)孔子教人选择居住的环境,昔孟母三迁,用心良苦。正是考虑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要健康成长,离不开好的环境;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2)孔子认为只有仁者才能够安于现实,体运自如,不因富贵而淫,不因贫穷而移,在这一章论述了仁者与不仁者的处世态度。

(3)孔子阐说只有仁人才能心地坦荡善恶分明,不因私欲而好恶。(4)孔子阐述立志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立志于仁,这样就会存心善了。

(5)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指出君子不可以须臾离开仁,而且仁应该贯彻到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之中。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是在伧促匆忙中是这样,在流离颠沛中也这样。

(6)孔子强调行仁德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不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只是立志去做,是可以做到的。

(7)孔子提出了认识人的一种途径。即通过考察一个人的过失来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孔子认为人的过失有不同的类型,从而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个体的人格特征。

(8)叙述了孔子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孔子强调追求真理,不应贪恋世俗享受。

(10)孔子阐述君子行事只求合于义,而不是非得这样或不怎样,不固执,不教条,这才是君子的态度。

(11)孔子指出君子与小人品格不同,他们所思虑和怀念的事情也不一样。“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孔子指出个体行事的标准应合于义,而不是一己之私利,如果做事都考虑到个人的私利,必然会招致许多怨恨。“放于利而行,多怨。”

(13)提出以礼让治国的政治主张。

(14)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孔子认为应该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掌握立身处世的本领,而不应怨天尤人。

(15)曾子指出孔子学述的基本思想是忠 和恕。孔子说过:“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大慨是忠恕罢。”

(16)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对义利的不同认识。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懂得)

(17)孔子阐述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18)孔子阐述做儿女的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一方面要委婉地劝谏,另一方面又不要冒犯,不要怨恨,不要伤害父母的感情。他说:“事父母几谏,不见志不从,不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孔子阐述孝喘父母的一个方面。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孔子讲孝的一个方面,他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已见《学而篇》第11章)

(21)孔子讲做儿女的要关心父母的衰老,关心他的健康。他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孔子讲谨慎说话的重要,轻诺则寡信,夸夸其谈则往往言行不一。

(23)孔子指出约束自己可以减少错误,对自己严格要求,谨言慎行,这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他说:“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孔了讲君子的一种品格,说话谨慎,做事敏捷,也就是要少说话,多做事,埋头苦干。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25)孔子鼓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指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的。他说:“德不孤,必有邻。”

(26)孔子指出一条为人处世的原则,无论事奉国君还是对待朋友,都不能过于繁琐。他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要义

这一篇讲述评论孔子的弟子的德性和本事。谈论古今人物的得失。

(1)对公冶长的评价

公冶长是他的弟子,曾经被关过监牢,但孔子不嫌弃他,认为那不是他的罪过,但却对他人受过而无怨言,所以宁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见这位公冶长一定是位仁厚之人,值得依赖。

(2)对南容的评价

南容也是孔子的学生。叫做南容适,为社会尽力贡献,国家混乱没有章法的时候,他却能够免遭刑戮,这样的人,正学会中庸之道,顺其自然,明哲保身,是值得孔子赞叹的人物,所以自己也许没有女儿,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3)孔子不赞成愚忠 由孔子对南容的评价,可以见到,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决不赞成什么愚忠,而是智慧地生存,合乎自然规律地处世。

(4)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子贡很有才华,虽然平时不露锋芒,只是在孔子的身边安心学习,但是在关键时记得却屡次显示出他的政治本领,所以孔子多次提到,赐也达,可使从政,于是孔子把他比喻为器,器有大器有小器,所以子贡会问何器,孔子说是瑚琏,建阳祭祀用的尊贵之器,以此来赞叹子贡的才华与德性。他为了鲁国免于大国的欺凌,竟然挑起大国之间的战争,孔子的晚年生活全靠子贡的照料,而且在夫子死后,竟然庐墓守丧六年,孔子的确没有看错。

(5)孔子对冉雍的评价

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则认为,做人不见得都要有口才,一旦用口辩去与人争夺,结果常常会受人憎恶,所以孔子连说几句焉用佞(佞:宁)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是不能靠巧辩争胜的。

(6)孔子对漆雕开的评价

天下的人因为看惯了官场的利益,所以往往都想去当官,或者期望儿女长大能够当官有势。漆雕开不想当官,但也不想违背老师的期望,所以便说道,自己对当官的事还没有信心哩,委婉地拒绝了孔子让他当官出仕的使命,的确,像漆雕开这样的人实在难得,孔子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7)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孔子的目的是宣传他的政治和人生主张,但总是到处碰壁,难于实现,有一次,孔子说,自己所推行的人生大道行不通,那干脆乘个筏子到大海上去吧,而跟随他去的,一定是子路吧,子路一听很高兴,这是对他的赞赏啊。但孔子却说道,子路喜欢勇猛超过了自己,敢于乘桴去浮于於海,但可惜的是没有地方去驰骋他的才能啊。因为孔子的只是仁政德治,不需要勇力杀敌,所以也替子路惋惜,只能让他做个车夫。子路有勇,不见得有仁,所以即使有管理国家,最多只能做个管理兵赋军政的工作。他的勇力只能用在这里,至于心怀仁德,孔子总是讲不知,还没有发现,当然这勇和仁,既关系到各人的学习实践,更关系到人的本性,子路的勇,大概是本性如此。

(8)对冉球、公西赤的评价 冉球可以担任大夫采地的行政长官,公西赤可以立于朝堂接待外宾,都可担当一面,但是说到仁德方面,孔子都不知回答,足以说明他不认可,推荐自己的学生出仕为官,都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长,真是知弟子莫若师了。

(9)对子贡、颜回、宰予的评价

子贡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当夫子让他与颜回作对比的时候,他很实事求是地回答道,颜回是闻一知十,他自己只是闻一知二而已,所以无法对比,孔子很肯定他回答道,是啊。我们两个都不如他啊。宰予白天午休,孔子知道了,便有些不高兴,他很感慨,腐烂的木头,的确没有办法雕刻,粪土的墙壁没有办法粉刷,比喻这宰予如此浪费光阴,本来就无可救药了,自己都不努力,老师又有什么办法呢?

(10)对申枨的评价(成:)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刚强的人,而有人谈及申枨可以是刚强的了,但孔子认为申枨欲望太强,怎么能够刚强呢。可见,在孔子眼中,无欲才能刚强。

(11)子贡对孔子的赞扬

子贡说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希望别人别加给自己,所以也不希望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的核心精神,孔子说他还做不到这一点,是在勉励他,所以子贡赞叹他的老师道,他所讲的是文献学说,大家都能听得他,就是夫子所说的人类本性和自然规律,他们都没有办法听得到。孔子并不是不懂天地自然规律,他曾经问礼与道於老聃,而且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看,夫子一定讲过性与天道,只是孔子一贯主张人间秩序,所以强调仁与诚,而一般不语怪力乱神,老子谈道与德,孔子知道与德而专谈德,所以才有子贡的感叹。(哦什么子贡感到听不到孔子讲自然之道,因为孔子重点放在宣传他的人生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12)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子路好勇,行善也以勇猛著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会有任何的含糊,完全是一副军人的作风,所以当他听到一件善事而去做的时候,只害怕听到别外一件善事,因为那件还没有做好,不敢开始做另外的事情,这似乎也太有点拘泥了,可是也憨直得可爱了。

(13)文是什么,对孔文的评价 孔文之所以被谥(视)作文,照孔子的理解,是因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原因。人只有机敏而且喜好学问,而且不以下问那些卑贱的人而感到羞耻,那么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这就是孔子所崇尚的文化精神,每一个人类分子都这样的话,那么何愁人民不照理,天下不太平呢。

(14)郑国子产的美德

郑国的子产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政治家,而且很有仁德,孔子总结为四种,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待人谦恭和气,这是人与人交往的首要美德。二是奉事自己的君上非常恭敬,因为他的位置居於自己的上方,尊敬他就等于尊敬自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三是教育培养人民十分惠顾,百姓只要得到生活利益,自然会感恩载德,忠心顺服。四是使唤百姓,一定合乎道义。

(15)对臧文仲的评价

自然物中,龟麟龙凤叫做四灵,就是因为他们见首不见尾,或者长寿,或者罕见,臧文仲崇拜神龟,所以给龟盖下大宅院,华屋子,但乌龟又与他臧文仲有什么关系呢?崇拜神龟又能给他增添什么智慧,所以孔子认为他很愚蠢,与其崇拜神龟,不如增长自己的智慧。

(16)对尹子文的评价

令尹子文多次出仕楚国为令尹宰相,多次被罢免,上任的时候 没有喜色,罢官的时候没有怒色,而且还必定给新令尹交待政事职务。这样的人,在大多人看来就算可以的了,但在孔子的眼中,仅仅是个忠臣而已,并不能算什么仁德之臣,仁德之臣应该指明统治者的政事得失,不能让人说罢就罢,说用就用。总得有个出处之道啊。

(17)孔子主张忠而有智

孔子不主张愚忠,要忠而有智,也不主张滑清,要清而有仁。这些都是一个大臣应有的品德和修养,不能只是明哲保身或者随波逐流而已。

(18)颜回的不贰过,子路的闻过则喜。

人之所以能够言行,是因为受到自己思想的支配,能够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至少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所以极少数人能够看到自己的过错并且内心加以反省的,如果人有智慧或者正义感,以伦理道德作为言行的准则,那么一定会知道自己的过错,知道了就会想着如何去消除,然后就能够象颜回那样不贰过或者子路的闻过则喜,从而成为圣人贤者。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共28章各章大意

(1)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公冶长仁厚代人受过,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2)孔子称赞南容的处世之道。他不因治世而埋没自己的才能,也不因乱世而受刑罚,这需要很好的道德修养,也需要很高的智慧。

(3)孔子称赞子贱的品德,同时说明鲁国有成就子贱品德的环境,也说明子贱善于学习。

(4)孔子以瑚琏比作子贡,既说明子贡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指出了他不是孔子所希望的全才,没有达到“君子不器”的高标准。

(5)孔子不看重能言善辩,他多次表示,要谨言慎行,少说空话。也许巧言是时风所尚,所以孔子一再地说起。这一章讲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6)孔子对漆雕开不汲汲于注禄位的态度表示赞赏,并为漆雕开有谦让的作风而欣喜。

(7)孔子慨叹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即使有子路这样的学生相伴也无所用。

(8)孔子对子路、冉求、子华(公西赤)三个学生的评价,指出其各有所长,可见孔子知人,也可见孔门多贤。

(9)孔子一方面赞赏颜回,一方面激励子贡,让子贡与颜回的对比中充分认识自己,找出差距,努力提高自己。(孔子以使学生在对比中认识自己是个很好的教育方法。)

(10)孔子批评宰予白天睡 大觉的懒惰行为,指出宰予言行不一,由此孔子引出一种认识人的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批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孔子阐述欲望太多就不能成为刚强的人,所谓无欲则刚。(这章是对孔子学生申枨的评价。)(12)这一章子贡所言,应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通,这是实践 “仁”的重要方法,孔子认为子贡还做不到这一点,希望他努力去做。

(13)通过子贡的赞美,说明孔子学说深微广大,孔子屡言知天知命,子贡乃对其精义不可得闻。

(14)记叙子路勇于实践的品格。《礼记*杂记》说:“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可见,闻与学的最终目的是行。

(15)孔子称颂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姝熹说:“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有如孔文者实属难得。

(16)孔子称赞子产有四种君子的德行。

(17)孔子称颂晏平仲善于交友。他与人交友很久,仍能够保持恭敬而不失礼节。(久而敬之)

(18)孔子批臧文仲的迷信、愚昧。时人都称文仲为智者,孔子指出臧文仲谄媚邀福的人,怎么能称作聪明呢?

(19)孔子以令尹文为“忠“,以陈文子为“清”不以仁相许。可见孔子对仁的要求是很高的。

(20)孔子对季文子办事过于谨慎提出再思就可以了,不必每件事都反复考虑。当然孔子这里是针对季文子这个别例子而言,孔子并不反对“三思而后行。”

(21)孔子盛赞宁武子的处世艺术。孔子自己虽然能处在乱世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也认同宁武子的洁身自好,保身全生,认为这也是一种智慧。

(22)孔子在陈国受困,决心回国讲学的情况。孔子游历他乡念念不忘故乡的学生,可见孔子对学生的爱心敦厚。

(23)孔子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说明微生高为人不直爽。虽然这一举微生高并无不是。(人家向微生高讨点醋,他不直说自己没有„„)但也可见微生高这人做人不真实,有委曲世故,博取虚名之嫌。

(24)孔子称赞伯夷,叔齐的品德,指出不念旧恶,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就很少。(25)孔子指出自己同意左丘明认为花言巧语、虚容假色、过分恭敬,把怒恨藏于心中,表面上却对人友善的这些行为是可耻的,从反面来说明为人要真实,要表里如一。

(26)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渊各言其志,子路显示了重义轻财的豪勇气慨,颜渊体现了谦虚谨慎的自我修养,孔子则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平治天下的抱负。

(27)孔子指出,能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人是很难得的。

(28)孔子强调学习,并指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孔子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而是反复强调自己是学而知之。

《论语》雍也篇第六要义

这篇讲什么?

上一篇(公冶长篇)开始谈论自己的学生和其他人物,在评论人物的同时,反映了孔子的人生主张和政治观点,这一篇雍也照样如此。

(1)孔子对冉雍、子桑伯子的评价

一开始便说冉雍可以做为首领,仲弓就是冉雍,孔子在定了冉雍可以为国君之后,冉雍便请教对子对子桑伯子的评价,孔子认为他还可以,只是一个简练干脆,仲弓则认为,简练干脆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有一个分别,态度恭敬而能行为简练,然后处理百姓事务,那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态度简朴然后行为简练,岂不是什么都太简易了吗?因为孔子讲究文化礼仪,即人生态度要文明恭敬,然后办事简练干脆,所以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听了冉雍的话,孔子便很高兴,给予极大的肯定。

(2)对好学的注释

不迁怒,不贰过就是对好学的注释。

(3)对颜回的评价

孔子认为自己的弟子之中好学的人,除了颜回以外再也没有别人了。

颜回的生性完全与孔子相同,仁义之中充满了智慧,因为他明白了仁义的意义及实行仁义的妙处,在意识上真做到了归仁,所以以能够自觉地与仁同体或者说成了仁道的自觉载体,这样以来,也就根本谈不上归仁或者违仁了。毋宁说,在颜回自己来讲,已经没有仁与不仁的概念,仿佛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的贤良,正是从他的日常起居中体现出来的,他家境贫寒至极,但却极乐无穷,虽然一箪一瓢,身居陋巷斗室之中,但却心怀天下,逍遥自在,任何人看了,都感觉他太可怜了,替他忧愁,可他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心里上的快乐。这样的生活,就是安分守己,乐天知命,顺其自然,乐在其中。

(4)对子路、子贡、冉球三人的评价

子路勇敢果断,子贡通达智慧,冉球才艺美胜。对于政治管理来说,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季康子问三人能否从政,孔子提出了他们三人各自的特点,肯定了他们对于政治的把握,但却并未将三人推荐给季康子,既体现了孔子对于学生的了如指掌,又表现了对于季氏僭权越权的否定。(僭:见。超越)

(5)对闵子骞、伯牛的评价

闵子骞身为孔子的学生,深知老师憎恨越礼之人,所以当季氏派人来聘请他们出仕的时候,便让使者替他委婉谢绝,这都表现了孔子教导弟子,先以人格为重,不为权贵折腰的气节。伯牛得了不治之症,孔子亲自前往探望,从窗里伸手进去,与之握别,那种情景的确令人感动。因为伯牛的德性很好,仅次于颜回,深得孔子的赞赏,生离死别之际,难免会连声哀叹,这样的好人竟然会得这样的恶疾啊。师生之间,感情真执,动人肺腑。

(6)对子羽的评价

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十分丑陋,曾经做过孔子的学生,但未受重视,后来回家专事修行,被武城的长官子游所发现,他有两点善行仁德,一是行为正直,不走歪门邪道。二是没有公事,决不登子游的门,毕竟两人都是同学,按理应该来往,别人巴结还来不及哩,所以深得子游的赏识,还向孔子做了汇报,说明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后来,南游讲学,弟子三百余人,声名大震,孔子知道后,非常感叹,便说出了两句有名的话来:“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从容貌上看人,竟然看错了子羽,没有想到他有这样的品德和造诣。

(7)孔子赞美的美德

孔子赞美的品德不是嘴上说说,或者是有意为之,而是很自然而然的本质,就是说,他所推崇的仁,一定是融合在人的本质中,所有的行为都是自然的流露。比如说,孟子反从来不誇耀自己的美德,军队败退的时候,他在后边殿后掩护,等到了城门下的时候,他不想让人们意识到他是英勇无私的,所以才打了一马鞭,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不是自己敢拖在后边,而是这马不快点走,一种英勇无比的行为,却轻描淡写地打了个马虎,这才是真正的美德啊。

雍也篇第六 共三十章 各章大意

这一篇雍也同上篇公治长一样,是谈论孔子的学生和其他人物,在评论人物的同时,反映了孔子的人生主张和政治观点。

(1)孔子认为冉雍的德行适合做官。

(2)仲弓将行简分为”居敬而行简"和“居简而行简”,对事简有了全面认识。仲弓(冉雍)的这种分析对当政者很有借鉴意义,若“居敬而行简”,则不烦民民不忧;若“居简而行简”,便无法度可守了。

(3)孔子对颜回的品德,尤其对他的好学深表赞赏,对他的英年早逝,深表惋惜,孔子除了说自己好学之外,就只有称颜回好学了。孔子说:“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4)孔子指出帮别人,要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他说:“君子周急不继富。”

(5)孔子教导原思救济穷人,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6)孔子以梨牛之子比喻仲弓,说明仲弓虽然出身贫贱,但他的才能依然为社会所用,这里孔子不以出身论人才,唯贤是举,体现了孔子进步的人才观。

(7)孔子特别称颂颜回能长久地不离开仁德。朱熹说:“三月,言其久,仁者,心之德。心不违德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

(8)孔子用一个字概括了子路、子贡、冉求各不同的参政才能,可见孔子对学生非常了解,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知人善任,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能因材施教。(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于从政手何有?)

(9)记叙闵子骞辞官不做的决心,表现了闵子骞坚决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依附季孙氏的品格,季孙氏处处违礼,而闵子骞是有德行之人,所以他不愿与季孙氏同流合污。

(10)记叙孔子探望生病的学生冉伯牛的一个生活片断,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学生即将离去的痛惜。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之间的深厚的师生情谊。

(11)孔子盛赞颜回在艰苦的怀境中还能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享受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有着深刻的影响。(12)孔子一针见血地批评冉求所谓能力不够是懒惰的托词,批评他主观不努力,自己不肯向前。

(13)孔子将儒者分为君子儒和小人儒,勉励子夏做君子一类的儒者。宋代刑昺说:“言人博学生之首,以润其身者,皆谓之儒。但君子则将以照道,小人则矜其才名。”

(14)记载了子游善于识别人才以及他的重品行,重自我修养的人才观。澹台灭明因形貌丑陋,虽在孔子门下并未引起孔子注意。澹台灭明回到武城,得到子游的赞赏。孔子感叹:“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15)孔子称赞孟子反不居功自傲的品德。

(16)孔子感叹时风好佞。

(17)孔子劝勉人们立身于世要行仁义,这就好像从屋里走出不得不通过房门一样。

(18)孔子阐述“质”和“文”要配合得恰当才好,不能偏重任何一方,我们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管做人或者作文都应该如此。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孔子阐述正直是人生生存的条件,不正直是侥幸免于祸害,也就是说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20)孔子对于学问事业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孔子阐述因材施教的原则,认为不同的人智力程度、接受能力有差异,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区别。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22)记载樊迟三次问仁,两次兼问知,每次回答都不相同,孔子大概根据樊迟每次提问的具体情况作答。

(23)孔子用山、水类比,形象地指出智者和仁者在性格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孔子阐述他的政治主张,孔子认为鲁国的政教高于齐国,鲁国再前进一步,就可以复兴周礼,施行仁政了。(25)孔子感时伤世,借物抒情。用瓢不像瓢,讽喻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名不符实的现象。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孔子为此而感伤。

(26)宰我向孔子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有仁德的人会不会跳下井去救人?这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跳下井去会牺牲自己的生命;不跳下去,又会陷自己于不仁。面对这两难的问题,孔子回答很巧妙,救人为什么非得跳下井去呢?有德的人不是傻瓜,不是可以被随意欺侮陷害的。

(27)自述君子不离仁德的两条方法:一是广泛地学习文献,一是在行为上以礼来约束自己。

(28)写子路在孔子要见南子而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孔子的形象真正是跃然纸上,从中可见孔门师生关系绝非师道尊严。孔子去会见有淫乱名声的南子,也见孔子与后世的假道学不同,他没有装腔作势,也没有道貌岸然。

(29)孔子强调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不过这里孔子说的中庸不是调和折中,而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

(30)孔子解释什么是仁道、实践仁道的方法,以及仁与圣的区别,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人,是可以努力去做到的,而圣人则难于企及的,就是尧舜也还愁难于做到。

孔子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就是“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述而篇第七要义

(1)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观点。

孔子所讲述的学问,是以六经为教材的,是以古圣王为榜样的,他认为自己的话都是有来历和出处的,并不是他自己创作,而是古人早已认识到了的,所以他讲话时往往会引用成语典故,格言谣谚,这是他研究了古代文化以后所得出的结论,古人既然已经认识了,讲述出来了,后世的学者把这讲述出来就行了,又何必炫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另起炉灶呢?

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他之所以述而不作,是因为信而好古,越研究越觉得古人了不起,什么问题早就看透了,谈明了。实在没有必要自己再去创造什么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和教学相长,孔子是第一个私人教育家,他在杏壇创办了第一所私立学校,曾经培养过三千弟子。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有好处,但也会有些不利因素。无论什么人只要交得起学费,他就会去教诲。那么也有那些虽然有钱但却没有才能的人来就学,往往不能达到予期的教学目的,对于这样的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办法,教与学要互相促进,不能光靠一方面的努力。

(2)孔子从管理政务的角度,对起用与不起用的态度。

孔子认为,一旦被人起用,就去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大道。如果被人抛弃,那就退隐归私独善其身,一切顺其自然,决不自寻烦恼。能够做到这样的,只有他与弟子颜回。这就是能让做就做好,不让做就拉倒。

(3)孔子对颜回一问的回答,老师统帅军队能够与谁一道?

孔子说:那么能够赤手打虎、赤脚淌河,至死不悔的英雄豪杰,他不要。一定要的话,那就是面临战争而惊惧,善于谋划而成就大业的人。

惊惧就会用心,成就大业就能够取得最后胜利,勇敢的人是需要的,但是过分的勇敢就会破坏战争,其至为了一时的冲动而毁了整体战局,所以在真正的战争面前,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勇敢,而是谋略与机智。

(4)孔子对痛苦与险阻的态度。

孔子在传播自己学说大道的过程中,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的确受了不少苦,但是这些痛苦与险阻,与他的人生大道与教化复礼的事业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也许生活事业中的磨难,正是对他自己的考验和砥砺,所以他都从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克服,时刻体现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倾向,因而激励着一批批仁人志士去奋发向上,弘扬大道。

(5)孔子五十岁开始学习易经。

孔子真正被易经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谛所吸引,竟然韦编三绝,维系简书的牛皮绳断了三次,证明他读易经的次数之多,无法计算了。学习易道的结果,使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运行的规律,无论是变易或不变,都能够平常安定,泰然处之,所言所行,自然也就没有大的过错了,他曾经说过的五十知天命。肯定与他学习和研究易经有关。

(6)孔子的教学态度与教学内容

孔子对他的弟子门,毫无隐瞒,诲人不倦,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大方面,那就是文明礼仪、社会实践、忠诚事业,遵守信誉。文明和礼仪能让人继承文化,成为真正的知识份子和栋梁之材;社会实践是一切学问智慧的落脚点,对于大道的领悟境界的获得都不能离开人生的实践和行证,这两方面(礼仪和实践)包括了人生的言与行,文即是言,而语言正是人类诞生的标志,行是行为,是对语言的落实,离开了实践,那些语言文明都会落空,离开了言语,所有的行动都会失去意义。

(7)求仁仁至,修道道成

人皆有惰性,所以修道难就难在退步容易进步难,其实大道并不远人,是人自己要远的,的以古人常说,道不远人人自远,孔子通过自己的修养实践,得出了一个道理,求仁仁至,修道道成,关键在于自己努力诚意与否,无论修道做人,都应该有恒心,坚持不懈,自有成就。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孔子作为圣人,要传播文化和知识,所以要不停地讲述教育学生,从这点来看,他躬行实践的可能就会少一些,并不是说他的躬行实践就不如人,而相对于自己说的,做的是少了一点。这是对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客观评价,也是对自己注重躬行实践的鞭策,他谦虚的说自己不敢想着去做圣人、仁者。但是始终却在努力朝着这方迈进。躬行不厌,教导学生不知疲倦,从这个角度说自己还是可以的,就是这一点,又谈何容易。所以公斯华才会感叹道,正是这一点,是我们这些学生所学不到的啊!的确,孔子在他的人生教育,完全潜易默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才会有那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脱 颖而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济济人才,洋洋大国,首先就靠的是一个言行一致,智慧仁圣的老师。

(8)孔子认为做人的四条标准

孔子说过,道德如果不能修行,学问如果不能讲求,听到正义但却不能实践,不善之处但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最犯愁的啊。

这一篇述而记载孔子的仪态风姿,行事准则和教学内容,还有提出了做人的四条标准与其他弟子的对话。

述而篇第七 共38章各章大意

(1)孔子讲自己对中国文化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柳治微在他的《中国文化史》中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2)孔子自述他的学习方法(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默而识之”。)学习态度(学而不厌)教育态度(诲人不倦)。

(3)叙述孔子所忧虑的四件事。这四件事也是做人的标准。

(4)叙述孔子在家闲居时既端庄又舒缓的神态,可见孔子与那些整天板着面孔,令人望而生厌的道学先生全然不同,他给人的感觉是舒坦而自然。

(5)孔子对周公的敬仰,感叹行周公之道不能实现。

(6)孔子阐述他的教育思想声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阐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古代学在官府,入官才能学艺。孔子私家讲学之风,并提自行束脩未赏无诲,这样使得颜渊,原思这样的贫家子弟也有求学的机会。

(8)阐述孔子的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反也。)

(9)说明孔子有恻隐之心。

(10)说明孔子的吊哭有真情的投入,不只是形式而已。

(11)孔子称赞颜回与自己一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批评子路有勇无谋。孔子指出用智用谋才能克敌制胜,教育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12)孔子指出财富并不是想追求就能求得的。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不可强求,就不要汲汲于财富,而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3)记述孔子谨慎对待的三件事,战争和疾病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孔子自然特别谨慎,而斋戒涉及鬼神,所以孔子也特别慎重。

(14)记叙孔子对《韶》乐的赞美,同时也说明孔子对音乐的专注和痴迷。

(15)孔子称赞互相推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兄弟为古代贤人,自然也反对卫出公与父亲争夺君位了。

(16)孔叙孔子安贫乐道,追求精神上的快乐,轻视不义的富贵。《吕氏春秋·慎人篇》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首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17)孔子强调通过学习《周易》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减少自己的过失。(18)记叙孔子用雅言的情况,钱穆先生说:“孔子之重雅言,一则重视古代文化传说,一则抱天下一家之理想。”(《论语新解》)

(19)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孔子是一个勤奋、快乐、超脱的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孔子强调自己悄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孔子从不炫耀自己聪明,而是反复地表白自己的勤奋、努力、孜孜以求。孔子以此教育学生,体现了他作为教育家的知慧。

(21)记叙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鬼神,说明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关注现实人生,同时重道德教化,反对武力争夺。

(22)孔子阐述谦虚好学的态度,指出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并能从别人的不足中吸取教训。(他说:“三人行,秘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表现了孔子在暴力面前临危不惧,对自己的人格品德充满信心的气概。

(24)孔子表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教给学生,体现了孔子作为老师的可贵品德。

(25)记叙孔子的教学内容,孔子不仅教学生书本知识,还注重社会实践,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子以四教:文、忠、行、信。)

(26)孔子阐述四种不同层次的理想人物:圣人、善人、君子、有恒者。就一般人来说,能够不断地追求仁德,长久地保持好操守的算不错了。

(27)说明孔子有仁爱之心,不竭泽而渔,不射归巢之鸟。

(28)孔子阐述求知的方法,强调多听多看,择善而从,反对一无所知而凭空造作。

(29)通过孔子接见故乡的少年,说明孔子与人为善,能辩证地看待一个人的成长,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鼓励进步。

(30)鼓励人们努力地追求仁,说明仁并不是高不可攀,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31)记叙孔子巧对陈司败的指责,显示出孔子心地光明,涵容广大。其实同姓不婚,昭公失礼,孔子自然知道,只不过昭公乃鲁之先君孔子不愿直说鲁君失礼,所谓为尊者讳也。(32)通过孔子唱歌的一个细节,说明孔子对音乐的爱好,也说明孔子虚心学习。

(33)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这里孔子强调社会实践,说明知易行难。

(34)孔子评价自己:学而不厌,侮人不倦,这是孔子的真实写照。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何其难!所以公西华说:这正是学生们所不能学到的。

(35)孔子反对向鬼神祷告,说明他不迷信鬼神。

(36)孔子认为“奢”与“俭”都不好,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反对“奢”。

(37)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心境以及不一样的生活境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不安。)

(38)描述了孔子的仪容风度。(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泰伯篇第八要义

(1)礼仪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礼仪?

礼仪是节制人们之间为伦理关系等级的标准和限度。没有礼节就不可能有秩序,比如说恭敬地过了分,就会劳苦而成苦役;谨慎地过了分,就会害怕畏惧而变成懦夫;勇猛地过了分,就会盲动而变成莽汉;正直地过了分,就会尖刻而伤害人民。所以任何善良的事情,也一定要有礼仪节制,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2)孝的意义

曾子是颜渊之后,得到孔子衣钵真传的弟子,他在病重的时候,把门人弟子召集起来,让他们打下自己被底下的的手脚看一看,有什么损伤的地方没有,一旦手脚完好,那就是说得自父母皮肤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尽孝。过去,惩罚人的刑罚很简单,那里犯罚就在那里惩罚,偷人斫手,甚至刖脚,叫做刑残之人。这样的人,便为自己的祖先脸上蒙上了耻辱,便是不孝子。他之所以教导学生,并且让他的学生看他的脚手和身体,就是要让他们小心谨慎地生活,保护好父母留下来的身体皮肤,免遭法网的刑戮,合乎道德法律地生存。这便是曾子一生中最大的体会,所以才会临终前对他的弟子现身说法,他愿他的学生理解他的苦心。

(3)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要传承什么。

知识分子的标志,就是文化的承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礼乐,这里的礼就是诗经,是先代留下来的诗歌总集,又是孔子用来进行教育的教材和诗经三百篇,都是可以演奏并且歌唱的,所以孔子可以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而且他还可以歌诗去给学生上课,这就是所谓的音乐课。是孔子的三千弟子的必修课。而且人在关键时候,往往会吟诗唱曲,以抒服自己心中的感受和情绪。礼呢?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进入社会的关系网中,就必须加以注意和学习。不懂礼,可以说就无法与人进行交流相处,因为礼正是各人的身分的标志,合乎礼仪,就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否则就难于合群,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修学人生大道。坚定信仰,持守正道,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接受自己大道和学说的国家,就去帮助治理,危险的国家不进入,动荡的国家不居住,因为进入居住,都会给自己和教化天下的事业带来灾难,自己的肩头承载的是人类的文明,保住自己,也就是保住了文明的火炬。

(4)知识分子怎样才能保住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节。

天下有了道德,政治开明的时候,那就现身做官,治理百姓。天下无道,黑暗残暴,那就隐藏退休,不为暴君出力。国家有道开明的时候,如果自己还是贫穷寒贱,那自己一定没有尽力宣扬教化,传播文明,这是可耻的事情。国家没有道义,暗无天日,而自己反而富泰显贵,这一定是自己出卖灵魂,亵渎人类的文明圣洁。(亵渎:写读,不尊重)

正是这种气节,才让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流传了五千年不改不移。就是因为有一支意志坚定而且训练有素的知识分子队伍。这支队伍,始终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系统,决不是任何势力的附庸,所以才能制衡社会从而保持健康发展。

泰伯篇第八 共21章 各章大意

(1)孔子盛赞泰伯三让天下而不务虚名,认为他的品德已达到极顶。

(2)孔子强调礼的重要,同时指出,在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则,为百姓做出榜样,这样才能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孔子说:“恭而无视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思,胆怯),勇而无视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绞:说话尖刻刺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时结交的人。偷:刻薄,不厚道。)

(3)曾子告诫学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谨慎处世。(4)曾子阐述处在上位的人处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让孟敬子相信并接受他的话,曾子用了一个比喻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在上位的人要注意三方面的道德:“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信矣”。是什么意思,就是:使自己的容貌端庄,就可以避免粗暴和懈怠;使自己的脸色端庄,就容易使人相信;说话时多考虑自己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免避粗野和过色。

(5)曾子追念颜回谦虚好学,宽以待人的美德。

虚心好学,宽以待人的表态:“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曾子阐述在上位的人所应具有的才能和品格。

(7)曾子阐述读书人应具有的刚毅品格,否则便无法实现自已的理想。

(8)孔子阐述《待》礼、乐对于个体立身处世以及性情,品格培养的作用。(振奋精神在于《待》,在社会上立得住在于礼,成就完备在于音乐。)

(9)孔子阐述对待民的态度。(这章历来争论很大。)

(10)孔子阐述导致祸害的两种情况。

(11)孔子注重德才兼备。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

(12)孔子称赞一心向学,读书三年而想到做官的人难能可贵。在古代“学而优则仕”是一种风尚。不为“仕”而学,纯粹为自修德行,也是读书的一种境界。

(13)孔子阐述立身处世,进退荣辱之道。孔子虽然强调进取,但也讲隐不主张胡乱去献身。虽然强调安贫乐道,但以认为政治清明,仍贫且贱,是耻辱。可见孔子非但不迂,反而充满了智慧。这也许是孔子思想的魅力所在。(迂:迂腐,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的时代。)

(14)孔子反对越职为官,因为它可以徒劳无功,还会招来祸害。

(15)孔子对音乐的赞美以及对音乐的陶醉。

(16)孔子指出生活中不可理解的几种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17)孔子指出学无止境,不进则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8)孔子赞美舜和禹一心为民,为天下百姓劳的品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19)孔子对尧给予崇高的礼赞。

(20)孔子称赞周朝的美德,阐述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

(21)孔子称颂夏禹薄于自奉而心力为民的高尚品格。

《论语》子罕篇第九要义

(1)孔子对利的态度。

孔子不大说利,因为利易误人,讲说利益,会让学生沉浸其中,往往会见利而忘义,所以不讲或者少讲。

(2)孔子对言的态度。

孔子认为不能多言且言之无益,及是天道自然的结果,如果多言(不努力去做)往往会造成人们什么都归之於命而放弃奋斗,所以不言或者少言。仁是孔子所追求或者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不便轻易示人,整天把仁吊在嘴上,容易被学生看轻,便不会在切记铭心上下功夫,得不到实际效果,所以不言或者少言。

(3)孔子的思想境界,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子的思想境界是学道修道顺其自然,与天道同化,所以决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自然规律就是顺应万物各自的规律,因此孔子的人生态度处世方法就是决不随意猜测,也不主观武断,也不固执己见,更没有自我。一个人一旦做到了无我,那就可以绝对地无私了。

(4)孔子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他对问题善于分析。

孔子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更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他所有的就是人生的智慧,他有的是教导他人的智慧和方法,即使对于自己不知的问题,但根据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把前后左右进行历史空间的考察分析,然后就能够给进行深思中的他人以启发和开悟,就比如说一个老师,他不见得把每一行当里的事物或者问题都能够认识或者回答清楚,但他就有一种方法和解释事物的能力,知道该从何处下手,通过何种程序加以破解,这就是智慧。(智慧是什么,就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5)孔子教化礼仪,也是一腔仁人之心。见到有凶丧的人,仿佛是自己新身感受一样,到贵族子弟或者是瞎子,不管他们年纪多大,都会起立作揖表示尊敬或者同情,尤其是那残疾人,生活的艰难,与自己对比起来,总是会心生恻隐,不忍正视,所以一定会加快步伐走过。

(6)孔子对自己目标的态度。

孔子因为自己早已拥有了人生的志向和追求目标,所以一切言语行为都围绕着这个大目标,决不会为任何不良习惯而破坏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他的目标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正是因为如此,他走入社会出仕为官可以忠诚事奉君王公卿,回到家里可以孝顺地侍奉父母兄长,遇丧事能够竭力操办,但却不会沉湎于酒精之中。这些德性对于他来说,决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和表现。

(7)珍惜时光为什么,关键在哪里?

关键要修行仁德,做个真正的人,但是在他的眼里,从来没有见过有仁德的人啊,即使是有,那也没有他们爱好美色那么用心和专注啊。的确,食与色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劳动过程,就连天子本人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8)对孔子的一句话的解释来看修行仁德能否经得起考脸。

孔子的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丝毫没有出奇之处,但却道破了人生的一个根本真理,就是无论什么人,什么道理,都要在关键的时候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本性的,是不是岁寒之友,那就得到冰雪地里去检验一下,经得住的就是真正的君子,否则就是小人一个。而对于修行者来说,自己的德性能不能经得住各种各样的恶劣环境的考验是个关键,因为修行的结果若是经不住考验,那岂不是很可惜。而经得住考验,那的确需要不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从心灵根本上认识道德的价值与可贵。

子罕篇第九 共31章,各章大意

(1)孔子很少谈论功利,赞同天命与仁德。(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2)达巷地方一个人说孔子博学,同时又叹惜孔子无一技之长。而孔子对此一方面赞成,另一方面又不赞同他所谓的一定要有一技之长。(为学不可惑于美誉.)

(3)孔子对传统礼制的态度。

(4)孔子的自我修养:杜绝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孔子以传承文化为己任。(为什么子畏于匡?匡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孔子周游列国,从卫国到陈国,途经匡地。匡人曾经遭受过鲁国阳虎的攻打,因孔子的相貌很像阳虎,匡人误把孔子当作阳虎,于是囚禁了孔子。)

(6)孔子纠正子贡的说法,认为自己的多才多艺不是天上赋予的,而是在贫贱的生活中学来的。

(7)记叙孔子掌握许多技艺的原因。(因不曾被国家任用)

(8)孔子说明自己不是无所不知,相反有些问题是一无所知,但自己喜于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从中也收获颇多。

(9)孔子感叹世道衰乱而自己的主张不被当权者用,失望而无奈。

(10)叙述孔子日常行为恭敬有礼。

(11)表达颜回对孔子的不可企及的崇敬感。(通过什么来表达?1.称颂孔子的学问道德。2.孔子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的精神。)

(12)通过孔子对子路的批评,说明孔子注重实事求是,不愿做欺诈违礼之事。

(13)孔子回答子贡不要把美玉藏在盒子里,而是要卖给识货的商人,表明自己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

(14)孔子阐述君子不会因环境改变而改变品行,反过来可以改变环境。

(15)孔子自述其对音乐文献的整理。

(16)孔子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已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有礼有节。

(17)孔子感叹时光的流逝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18)孔子阐述对道德的追求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并不像喜好女色那样是人的一种本能。

(19)孔子以比喻说明学习和修养都是靠个人的自觉。(为仁由己)

(20)孔子称颂颜回勤勉的求学态度。

(21)孔子痛惜颜回英年早逝,称赞他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22)孔子以比喻说明为学要持之以恒,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满,否则昙花一现,秀而不实,终将无成。

(23)孔子对年轻人寄予了希望,勉励年轻人珍惜年轻,奋发有为,成就声名。(24)孔子说明对批评和表扬的正确态度。

(25)见学而篇第一第八章(本章重出)

(26)孔子说明人的志向是不能随便改变的,鼓励人们守志不移。

(27)孔子称赞子路不嫉妒,不贪求,同时提醒子路不能仅仅停留于此。

(28)孔子用松柏比喻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

(29)孔子分析智者、仁者、勇者不同的特性。

(30)孔子阐述为学的几个阶段,指出其中个体的差异。

(31)孔子用比喻说明仁,只要你真的追求就能求得,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乡党篇第十要义

(1)孔子对乡人的态度

孔子在家乡,对父老乡亲恭敬和顺。丝毫没有显示出多么有学识而且了不起的样子,以他那样的学问和身份,但却谨慎和谦虚,这样就能接近亲友和乡邻,至少会得乡亲的理解与支持,然后才能力能向外发展,这条路子走得很对。

(2)孔子上朝的进修尊守规矩。

他一切合乎规矩,顺乎朝堂的自然要求,该侃侃而谈就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地谈),该诚恳恭敬就诚恳恭敬,就连在君王前走起路来也显得谨慎不安的样子。时刻体现对君王的尊敬与对其他大臣的尊重,因为君王代表的就是人民的利益,是上天自然规律的代表,所以尊重天子,也就是尊重上天,同时也是在尊重自己。

(3)孔子对待外宾的态度。

他在接待外宾时,是壮严但却和悦,恭敬但却亲近,既代 表了一个国家的尊严,也表示了对邻国的友好。这个时候的礼节很关键,稍有不慎,流露出傲慢之色便会引起邻国的不满,甚至会爆发战争。一但过于谦卑,则有失国体,更何况接待对外的礼仪正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礼貌教育。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素质,所以孔子特别重视,他出使外国的时候,手里拿着国王的玉圭,仿佛就是代表国王本人,所以责任重大,诚惶诚恐,举手投足,都要合乎礼仪,不失体面,时刻体现着礼仪文明之邦的风范和礼仪。

(4)孔子以人为本。他对自己的生活很讲究,也对别人的生活很关怀。家里的马棚失了火,他先不问有没有烧房子,有没有失马匹,经济损失有多大,而是先问有没有伤人,当然这不是说孔子就不关心自己的家财,而是说人的生命比其他更重要,这种精神,正是他克己复礼而归仁的志向的真实写照。

(5)孔子对君王的态度。

君王所赐的任何东西,他都会很重视,因为这代表着君王对於文明礼仪的尊重和推崇,君王召唤他会连车子都没有驾好,就赶紧步行上朝。

(6)他进入太祖庙堂的态度。

他进入国之太祖的庙堂,每次都要请教祭祀,本身就是礼仪的一种表现,因为太祖庙祭祀的是周公旦,他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仪法度,所以日思周公,夜梦周公。即使到了太庙,所有礼仪请教过许多次了,还是每次到来都要请教,这样对他来说,仿佛是在同周公对话,所以在他看来是非常神圣并且重要的。

(7)孔子对朋友的态度。

他很重视朋友的情谊,而且也有很多穷朋友,遇到没有亲人收敛的朋友死亡,自己出钱给安葬。朋友送来的东西,他也不会假惺惺地拒绝,即使是再贵重的东西,比如车马等,他也不会受宠若惊,自然接受,除非是送来的祭肉,那是朋友祖先祭祀用过的肉食,所以才会拜揖接受。(揖:拱手行礼。)

(8)孔子在生活细节上很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很重视仪表形态,因为他自己已尽力推行的就是克己复礼,而自己如果仪态不整,那么也就没有什么说服力了,也就是说,孔子自己推行的复礼主张,首先是从克己而来,由自己做起的。

乡党篇第十 共25章 各章大意

(1)记叙孔子在不同的场合,言行举止有不同的表现。

(2)孔子在上朝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时不同的情态。

(3)叙述孔子在按待外宾时的动作仪态。

(4)孔子面见君王时的举止情态。

(5)记叙孔子聘问邻国,行聘问礼时的礼容。(6)记叙孔子的服装衣着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先秦的服饰也很有价值。

(7)记叙孔子斋戒时的生活方式。

(8)记叙孔子对饮食的讲究,从今天的角度看大体上是科学卫生。

(9)叙述孔子非常注意祭肉的保鲜食用。

(10)孔子食饭睡觉的生活习惯。

(11)记叙孔子的生活细节,说明他处处认真。

(12)席不正,孔子不坐。

(13)通过孔子让老人先行这一细小的行为,反映出孔子尊老敬老,待人有礼。

(14)孔子敬神驱鬼的一种具体表现。

(15)通过一个小的细节说明孔子为人恭敬有礼。

(16)孔子不随便吃药,说明孔子为人谨慎。

(17)孔子重人轻物,反映出孔子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

(18)孔子对待君主的一些礼仪。

(19)孔子卧病在床恭迎国君的情形。

(20)孔子对国君的忠诚、恭敬。

(21)八佾篇第三节十五章。

(22)孔子对朋友有情有义。(主动料理朋友的丧葬。)

(23)孔子与朋友交往时把握礼节的尺度。

(24)孔子家居时的仪容态度。

(25)记叙孔子所遵循的日常生活礼节。

(26)描述孔子乘车时的一些行为规范。

(27)孔子由野鸡的自由飞翔,联想到自己处处受挫,满腹经纶不为当政者用,所以感叹野鸡得其时。(这一章异解很多。)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要义

(1)什么是先进。孔子赞成先进。

所谓先进,是指学习礼乐与仕进为官两个方面,先进於礼乐而后进於仕官,就是普通的在野人士。后进於礼乐而先进於仕官,就是世袭门阀的人仕。在野人士先准备了礼仪道德,然后被选拔为官,由己及人,这样的道路很正常。贵族子弟先做了官,然后再去研究礼仪道德,己不正而正人,往往是很危险的。所以孔子会赞成先进的。

(2)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门功课。

一是道德品行;二是言辞口辩;三是政治事物;四是文献学说。

(3)对颜渊的评价。

颜渊是亚圣,目的在于修习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并不在于孔子的教育事业,孔子评价他不是帮助自己。教育或者实行自己人生主张的人,而是凡是孔子所说的他都喜悦听从,并且努力实践,但却提不出改进意见。或者帮助去推行的。其实,这也就够了。有了颜渊,为他的三千弟子甚至是天下人,都树立了一个榜样,所以说颜渊并不是不帮孔子,而是靠的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则,教化天下,这者真的导师。颜回好学,可惜短命而死,令孔子非常痛惜。论语中多次提到,颜回在世的时候,孔子真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死的时候,父亲颜路想把孔子的大车卖掉给儿子买外棺下葬,孔子婉言拒绝了,说他的儿子孔鲤也是先死了,但也只有内棺而没有给他买外棺啊。更主要的是卖掉车子,自己作为鲁国的大夫就得步行,那就不符合礼仪了。他爱颜渊,所以才会说,天丧予,天丧予,而且哭得很伤心。因为颜回的死,仿佛断了他的一条臂膀啊。

(4)要先认识人生,再谈鬼神。

鬼神之事,乃是圣人为了统治人民而设立的教化而已,所以总是有了人类以后才可能有鬼神,鬼神都是人为造的,从这个解度来讲,人还做不好的时候,怎么能去事奉鬼神呢?当然,也正是因为人类还没有被教育好,所以圣人才要抬出鬼神来让人警惕,不敢胡作非为。不过,从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讲,一定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孔子认为人生存的时候,一定要先把生的道理认识清楚,然后再去谈鬼谈死。而一个明白宇宙真理的人,或者说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是无所畏惧,笑对生死的。

(5)孔子对自己亲近的弟子十分了解。

比如说高柴愚蠢,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只有颜回道德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惜总是很贫穷。子贡自谋生路去做生意,竟然常常出奇制胜。还如子路,冉求只能做一名充数的臣僚,但却不能够算作大臣,虽然充数,但是关键时刻,比如说叛逆弑君的行动,他们是不会做的。

(6)孔子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

孔子当日与弟子的关系和睦无间,孔子让各位弟子各抒己见,孔子所培养学生的,除了培养学生的伦理礼仪素质外,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与树立,可见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健康活泼,健康向上,利己利人的圣贤。

先进篇第十一 共26章各章大意

(1)孔子阐述其用人观。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2)孔子追思往昔,怀念当年在陈蔡两国与他共患难的弟子。

(3)从四个方面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别说明了十个学生的特长。

(4)孔子委婉地指出了颜回的不足。同时也表明自己希望别人批评指正的态度。

(5)孔子称赞闵子骞的孝行。

(6)孔子非常重视谨言慎行。孔子因为南容懂得言语谨慎的道理,便把侄女嫁给他。

(7)孔子称赞颜回好学,叹惜他的早逝。

(8)记孔子维护贵族身份立场。所谓大夫不可以步行,恐怕也是当时的礼制。

(9)孔子为颜渊的早夭悲痛。

(10)孔子对颜渊的厚爱,为颜渊的死过度悲伤。

(11)孔子喜欢颜回,却反对厚葬。

(12)孔子对子路两个问题的回答,表明孔子关注现实人生,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13)描绘孔子与弟子平日相处的一个片断,其间透着浓浓的师生之情,孔子爱护学生,也深深地了解学生。

(14)孔子称赞闵子骞说话中肯。

(15)孔子不喜欢子路的弹瑟,但也肯定子路的人品学问。

(16)孔子提出“过犹不及”的论断。(17)孔子批评冉求为季氏搜刮民财的行径。

(18)孔子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

(19)孔子将颜回与子贡进行对比,客观地指出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状态,孔子既称赞颜回的学问道德,也欣尝子贡的聪明才智。

(20)孔子分析善人的表现,意在强调学习的重要。

(21)孔子提出认识一个人,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要透过现实看本质。

(22)记孔子与弟子的一番对话,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

(23)孔子与颜渊的对答,把老师对学生的担忧和牵挂,能让学生对老师的忠挚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他们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24)孔子批评仲由与冉求未能尽为臣之责。

(25)孔子强调要先经过很好的学习再去做官,而子路则认为不一定读书才算学习。两人说得都对,其实孔子也重视实践。

(26)记述子路等四个学生围坐在孔子身边畅谈自己理想的情景,那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其乐融融的气氛,仿佛就在眼前,令人神往,从孔子对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想法的倾向性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国主张与政治理想。

《论语》论颜渊篇第十二要义

(1)真正的君子不忧不惧。

为什么?因为内心反省,顺乎自然,合乎伦常,不会患得患失,无私无我,所以才会没有忧虑,也没有恐惧。人的本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天地间万物的生死规律,由不得自己,都是具有一定的定数的,就好比那计算机的运算所设计好的程序。受到先天环境的影响,命运是自己的命运,并不是说有个上帝来管你,而是你自己的条件环境决定了你自己未来的一切,天是天性,也是你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真正的君子顺乎自己的自然条件,胸怀天下,对待天下的人都能够恭敬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不就都是自己的兄弟朋友了吗?

(2)国家政治应注意三条。①首先应该得到民心的拥护。因为国家的第一职责便是保护国民的利益。②得到民心,然后再解决口粮问题,有吃有喝,民得富足。③为了保护这些富足,便要强大的国防充足兵员装备。这三条是任何政治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但最关键的还是一个信字,没有百姓的拥护,那个政治必定是失败的。治理天下的君王,往往不明白为什么百姓要推举自己坐天下,总以为这是祖宗遗传,自然而然的,所以不会感激百姓,甚至还常常与百姓为敌,无限盘剥,最后导致百姓造反,国破家亡。统治者如果做出榜样,天下人自然会风行响应。

(3)为什么会有盗。

国家本来无盗,就是因为统治者的策划,设计了许多名利诱饵,让人上钩,然后为己所用,君上贪得无厌,奇货可居,家中富有。然而百姓家中 屡空贫乏,就会造成强盗的挺而走险,劫富济贫,如果君上根本就不会贪婪,官廷与民众一样,你就是悬赏让他去偷盗他也不会的。只要你有可以偷盗的东西,那么肯定就会有强盗。

(4)制止强盗的办法。

就如同老子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刑杀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不是说司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杀人,天下的人都知道不去损人害物的时候,自然也就用不着司法了,君上只要能行德风,那么百姓就会风从。良好的环境是君上和百姓共同创造的。若要用杀止杀,那么越杀越多,若要以德止杀,那么就会越杀越少,以至于不杀,司法不杀而天下道德风行,应该说这才是人类社会的目的。

(5)对通达与闻名的解释。

闻名是自己在一定圈子里具有名声,通达却是在任何领域里都可以行得通。通达是修养的功夫,名声是猎取的功夫,两者是不同的。但是通达的人不见得没有大名声,大名声的人不见得有真修养。先去做事,自然而然得到好处。

(6)提高品德的办法。

与那么先说后做或者光说不做的比来,先去做就是提高品德,攻治自己的过错,不苛责他人的过错,也就是克服无刑的罪过了。人谁不明白道理,但到事中却往往难于克制,一时的怨愤可以无名火中烧,不顾一切,甚至连累自己的亲人,坏掉自己一生的事业和前途,甚至生命,这样做的确是迷惑了。

(7)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仁者爱人,就是说仁德的人心中对世界人类充满了爱意和慈悲。智者知人,认识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分辩得出各种各类的人,然后选择正直善良的人去管理那些不善良正直的人,这样以来,就可以使那些不善良正直的人变得善良正直了,天下的人都变得善良正直了,仁德的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颜渊篇第十二 共23章 各章大意

(1)孔子阐述仁的内涵,以及实践仁德的德动指南。

(2)孔子继续阐述达到仁的境界的具体行为标准。

(3)孔子曾多次强调言语要谨慎,这一章,孔子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再一次地教导他说话要谨慎。

(4)孔子阐述君子应该心怀坦荡,问心无愧。

(5)子夏用君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劝慰司马牛。

(6)孔子阐述对明智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是否明智,要看他对谗言和诽谤是否看得清楚明白。

(7)孔子阐述治国方略,尤其强调取信于民的重要。

(8)子贡阐述文与质的关系,指出文与质同样重要。如果没有礼节仪式这些外在的形式,作为君子又怎么能体现呢?

(9)有若向哀公阐述君与民的关系,指出只有民富才能使君富的道理。

(10)孔子阐述怎样提高道德修,并分析怎样辩别迷惑,这里孔子指出爱恶无常,缺乏理性,这就是迷惑。《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那位抛弃妻子的丈夫也应该是处于迷惑之中了。

(11)孔子阐述伦常秩序在治理国家,稳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2)孔子称赞子路直率、果断、信实的品格。

(13)孔子指出没有诉讼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意在强调道德教化,防患于未然。

(14)孔子阐述为官之道,指出为官要勤勉、忠诚。

(15)雍也篇第六第二十七章。

(16)孔子从待人的角度分析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君子关心他人,希望他人往好的方面发展,小人则恰恰相反。

(17)孔子阐述为政者首先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才能令人信服。

(18)孔子认为季康子贪财聚货本身就是盗贼猖獗的原因,劝导季康子自律,以感化民众。(19)孔子阐述为政之道,孔子反对暴政,主张德治,尤其强调统治者应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去影响民众。

(20)孔子阐述“闻”与“达”的区别,强调读书人应该务实,不要骗取虚名。

(21)孔子阐述有关自身修养的崇德,修慝,辩惑的问题。

(22)孔子阐述“仁”和“智”的内涵,提出了“爱人”和“知人”的观点,而爱人和知人又体现在用人上。

(23)孔子论述交友的一个原则,朋友相处,应互相促进,但也不能强加于人,否则反而会损害友谊。

(24)曾子论述交友的方式以及交友的目的,朋友之间声趣相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种友谊才长久,珍贵。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要义

(1)官吏如何为政。

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然后才能让劳动人民去服役,自己不能为而让他人去做,久而久之必定生厌,政治就难办了,如此行政,还得长期不倦,坚持不懈,才能保持国家政治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2)孔子行政强调什么。

强调层次和秩序,一步步稳扎稳打,决不突击政治或者急功近利。

①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端正名分,也就是各人自己的职守要明白,各人都明白了自己的职守本分,那么说话也就顺畅了,然后做事也就能够成就,礼乐教化也就因之而兴起,礼乐教化得以实行,道德标准也可以建立,便能够辅助以刑罚法律,道德礼仪教人如何去做,刑罚法律教人什么不能做,这样以来,百姓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②从政的人,身正是个关键,因为大家的眼睛都在看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是标准和命令。身正不令大家都跟着行。身不正,虽然三令五申那也没有人听。

③君子治理国家,不能搞突击,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以孔子的德才智慧,治理一个国家,也得一年时间才能改变面貌,三年才能成功。这样的治理,除了进行礼乐教化外,还得辅以刑罚法律,才能做到。而真正善良的人来治理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对百姓加以功导教育,是不可能去掉刑法杀戮的司法手段的,即是真正的圣哲之王当政即位,那也一定得有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德政治普及开来。

(3)治理天下有什么难处呢?

治理天下以至于世界大同有什么难处呢?只有你身行端正,什么事情办不到呢?为什么有难处呢?就是因为当政者的私心与贪婪,暴虐与残酷,身行不端正。

(4)如何理解“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孔子认为一言可以兴邦这句话的效力不可能这样,但接近这样效力的话,或许是有的。如果懂得做国君难,就会严肃认真地去做,国家就逐步好起来。这不就差不多是一句使国家兴旺起来的话吗?

一言可以丧邦。孔子也认为这句话的效力不可能这样,但接近这样效力的话或许是有的,例如,有的国君认为唯一的快乐是自己的话没有人敢反抗,如果他的话不正确而又没有人违抗,这不就差不多是一句话使国家灭亡的话吗?

(5)为政要以德,不能急,不能贪小利。

为政以德,那么国内的人会喜悦高兴,国外的人会络绎而来,天下就富庶了。因为任何政治都是以经济基础和道德基础为前提的,功夫不到,千万不能性急,同样,不能为了贪图小利而废了大业,凡是贪婪小利的人,都不可能成为有成就的政治家。这个成就决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就。

(6)孔子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三个等次。

一等的是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感,出使到天下四方,能够不辱没君王的使命。二等的宗教里的人称他为孝顺父母,乡党里的人称他为敬爱兄长。三等是说话守信,办事果断,虽然是耿直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差等的知识分子了。

子路篇第十三 共29章 各章大意

(1)孔子阐述为政之道,孔子这里强调为政者要勤政,以身作则。

(2)孔子继续阐述为政之道。这里具体谈到怎样选拔人才。

(3)孔子阐述其“正名”的思想。这里孔子针对蒯辄,蒯聩父子争夺君位破坏名分而说的。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名分混乱,孔了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正名”,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这样才能保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4)孔子认为樊迟要求学种田、种菜,志向大小,这并不是读书人的追求。他希望樊迟能学一些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5)孔子强调学以致用,反对脱离社会实践的书呆子。

(6)孔子阐述执政者自身行为表率的重要,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则,要下面的人服从,就很难了。带兵要身先士卒,执政,要身先百姓。

(7)孔子评述鲁国和卫国的政治。

(8)孔子称赞卫国大夫公子荆居心不贪,知足常乐。

(9)孔子称赞卫国的目标和步骤,这里孔子提出“富之”和“教之”,这应该是治国的根本,孔子认为先“富”后教,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0)孔子表明对自己治国才能的高度自信。

(11)孔子表明道德感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12)孔子指出即使“王者”,推行仁政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可见实行仁政,不能急于求成。

(13)孔子强调执政者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14)孔子将政务与一般的事务区分开来,既教育学生,同时也说明孔子关心政治。

(15)孔子辩证地分析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两种说法,总结出一些治国经验,很有意义。(16)孔子从百姓的角度来谈论政治,如果百姓都很满意,生活得很快乐,远方的人都想来投奔,这种政治还有什么不好呢?

(17)孔子教导子夏,为政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小利。不只是为政如此,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实在是至理名言。

(18)这一章涉及社会公德与家庭伦理情感问题,也就是法与情的冲突的问题。孔子注重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所以他反对儿子告发父亲。

(19)孔子具体从生活、工作、待人三个方面教导樊迟追求仁德的方法。

(20)孔子分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士人的品行,并表示对当时执政者的不满。

(21)孔子分析狂狷之人的品性,指出真正言行合乎中庸的人是很少的,能与狂狷之人交往也可以了。

(22)孔子阐述恒心的重要,没有恒心将一事无成。

(23)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待人的不同,君子保持个体的独立,不盲从附和,但与人和谐相处,而小人则刚好相反。

(24)孔子指出不能简单地以他人的评价作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好人对他的评价,也要看坏人对他的评价。

(25)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在工作、待人、用人等方面的不同做法。

(26)孔子论述君子与小人在仪容态度上的不同。

(27)孔子指出接近“仁”的品德。

(28)孔子从日常伦理关系着眼对世人进行界定。

(29)孔子指出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不仅可以富国,还可以强兵。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加强国防力量。

(30)孔子强调军事训练的重要,指出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送上战场,就等于糟蹋生命。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要义

(1)知识分子应在什么时候出山。

上一篇:综合应用能力d下一篇:建筑工程系学生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