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2024-05-01

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精选8篇)

篇1: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选软件网打造真正CRM管理软件专业选型平台

近来,中国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试用基地“选软件网”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热点。首页全新换装后,蓝白相间的页面设计,视觉效果十足,用户体验跃上新台阶。选软件网覆盖财务软件、OA办公系统、进存销软件、ERP、CRM管理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数十个管理软件品类,涉及几十个热门行业,包含用友、金蝶、管家婆等百余种品牌,入驻商家近千个,产品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需求。企业在选软件网选购软件,只需注册会员,就可以免费在线试用,试用效果满意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不浪费一分钱,保证每一款软件100%为正版软件。选软件网秉承“帮企业选择管理软件”的宗旨,面向全国4500万个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提供专业的软件选购服务。目前,通过选软件网选型企业用户已超过十几万家,90%以上用户都通过此平台选定了产品、确定了供应商,花了最少的钱,选到了最合适的软件。

杭州卓科贸易有限公司吴小姐想为企业选择一套进销存软件,在选择软件前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品牌、何款软件,既能符合企业规模又在预算范围内,更不确定选择哪个口碑较好的供应商为自己实施,直到她发现了选软件网,才体会到选型原来如此轻松,很快通过多款CRM管理软件在线试用,参考进销存软件选型指导,选定了管家婆普及II代,也确定了杭州美迪这家实力供应商负责实施。

广州观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余小姐今年8月份通过在选软件网试用,在这个平台中选定了用友财务通产品并选择实力较强的正规授权代理商广州南软公司正功实施。“财务软件品牌、种类太多了,如果不是选软件网的在线免费试用,我根本没办法比较各款软件的优劣,无法准确找到最想要的软件及供应商”。选型的困惑,在中小企业间普遍存在。因此,选软件网除了提供免费在线试用,还将软件软件评测、选型指导、产品信息、用户点评内容加以整合,为企业用户提供选型指导。

选软件网改版后,新增了“资讯”栏目,发布软件评测、选型指导、厂商动态、解决方案等参考性资讯,帮助用户提高对管理软件的选型认识。

选软件网CEO罗群辉说:选软件网创办的目的除了要为中小企业选型提供专业服务以外,还希望给广大的管理软件供应商提供商机,选软件网也在招募更多的管理软件供应商进驻平台,为终端用户和软件供应商打造一个沟通的桥梁。

登陆微软官网,了解更多CRM客户关系吧。

篇2: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按照电气工程师协会的一个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用来控制或监视机器、装置或工厂等的大规模系统的设备。具体说来,它是电脑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从而能够适应实际应用中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不能使用通用型计算机,而且运行的是固化的软件,终端用户很难或者不可能改变固件。而Linux也早已成为IT界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字。概括说来,将Linux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有如下一些优点:

① Linux自身具备一整套工具链,容易自行建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交叉运行环境,并且可以跨越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仿真工具(ICE)的障碍。

② 内核的完全开放,使得可以自己设计和开发出真正的硬实时系统;对于软实时系统,在Linux中也容易得到实现。

③ 强大的网络支持,使得可以利用Linux的网络协议栈将其开发成为嵌入式的TCP/IP网络协议栈。

2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过程

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析、设计和实现。分析阶段是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及需要完成的目标,也常常被称为“需求阶段”;设计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完成用户的要求;实现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在所选择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协调实现。在分析阶段结束后,通常开发者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选择,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现阶段的任务完成。

通常硬件和软件的选择包括:处理器、硬件部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硬件调试工具、软件组件等。

在上述选择中,通常,处理器是最重要的,同时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也是非常关键的。处理器的选择往往同时会限制操作系统的选择,操作系统的选择又会限制开发工具的选择。

3 硬件平台的选择

3.1 处理器的选择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经超过1000多种,流行体系结构有30几个系列。但与全球PC市场不同的是,没有一种微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公司可以主导嵌入式系统,仅以32位的CPU而言,就有100种以上嵌入式微处理器。由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差异性极大,因此选择是多样化的。

调查上市的CPU供应商,有些公司如Motorola、Intel、AMD很有名气,而有一些小的公司,如QED(Santa Clara.CA)虽然名气很小,但也生产很优秀的微处理器。另外,有一些公司,如ARM、MIPS等,只设计但并不生产CPU,他们把生产权授予世界各地的半导体制造商。ARM是近年来在嵌入式系统有影响力的微处理器制造商,ARM的设计非常适用于小的电源供电系统。Apple在Newton手持计算机中使用ARM,另外有几款数字无线电话也在使用ARM。

设计者在选择处理器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① 处理性能。一个处理器的性能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时钟频率,内部寄存器的大小,指令是否对等处理所有的寄存器等。对于许多需用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来说,目标不是在于挑选速度最快的处理器,而是在于选取能够完成作业的处理器和I/O子系统。如果是面向高性能的应用设计,那么建议考虑某些新的处理器,其价格相对低廉,如IBM和Motorola Power PC。

② 技术指标。当前,许多嵌入式处理器都集成了外围设备的功能,减少了芯片的数量,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开发费用。开发人员首先考虑的是,系统所要求的一些硬件能否无需过多的胶合逻辑(GL,Glue Logic)就可以连接到处理器上。其次是考虑该处理器的一些支持芯片,如DMA控制器,内存管理器,中断控制器,串行设备、时钟等的配套。

③ 功耗。嵌入式微处理器最大并且增长最快的市场是手持设备、电子记事本、PDA、手机、GPS导航器、智能家电等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些产品中选购的微处理器,典型的特点是要求高性能、低功耗。许多CPU生产厂家已经进入了这个领域。今天,用户可以买到一颗嵌入式的微处理器,其速度像笔记本中的Pentium一样快;而它仅使用普通电池供电即可,并且价格很便宜。如果用于工业控制,则对这方面的考虑较弱。

④ 软件支持工具。仅有一个处理器,没有较好的软件开发工具的支持也是不行的,因此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对系统的实现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⑤ 是否内置调试工具。处理器如果内置调试工具可以大大缩小调试周期,降低调试的难度。

⑥ 供应商是否提供评估板。许多处理器供应商可以提供评估板来验证理论是否正确,决策是否得当。

3.2 硬件部件选择的其它因素

① 生产规模。打算做1套?多套?还是规模生产?如果生产规模比较大,可以自己设计和制备硬件,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反之,最好从第三方购买主板和I/O板卡。

② 开发的市场目标。如果想使产品尽快发售,以获得竞争力,此时要尽可能买成熟的硬件;反之,可以自己设计硬件,降低成本

③ 软件对硬件的依赖性。软件是否可以在硬件没有到位的时候并行设计或先行开发。

④ 只要可能,尽量选择使用普通的硬件。在 CPU 及架构的选择上,一个原则是:只要有可替代的方案,尽量不要选择 Linux 尚不支持的硬件平台。

4 软件平台的选择

图1所示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流程,主要涉及到代码编程、交叉编译、交叉连接、下载到目标板和调试等几个步骤,因此软件平台的选择也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4.1 操作系统的选择

(1)操作系统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硬件方案确定之后,操作系统的选择就相对轻松了。硬件的不同,会影响操作系统的选择。低端无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存储器管理单元)的CPU,要使用uClinux 操作系统;而相对高端的硬件,则可以用普通的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uClinux 和普通的 Linux 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可用于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操作系统很多,但关键是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开发项目的操作系统。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① 操作系统提供的开发工具。有些实时操作系统(RTOS)只支持该系统供应商的开发工具,因此,还必须向操作系统供应商获取编译器、调试器等;而有些操作系统使用广泛,且有第三方工具可用,因此,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② 操作系统向硬件接口移植的难度。操作系统到硬件的移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按期完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选择那些可移植性程度高的操作系统,避免操作系统难以向硬件移植而带来的种种困难,加速系统的开发进度。

③ 操作系统的内存要求。均衡考虑是否需要额外花钱去购买RAM或EEPROM来迎合操作系统对内存的较大要求。

④ 开发人员是否熟悉此操作系统及其提供的API。

⑤ 操作系统是否提供硬件的驱动程序,如网卡等。

⑥ 操作系统的可剪裁性。有些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可剪裁性,如嵌入式Linux、Tornado/VxWorks等等。

⑦ 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

(2)几类嵌入式Linux系统的比较

(本网网收集整理)

嵌入式Linux系统方面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专门为Linux的嵌入式应用而做的。如何让Linux更小、更容易嵌入到体积要求和功能、性能要求更高的硬件中去,是他们的产品开发方向,如MontaVista的MontaVista Linux等。第二类是专门为Linux的实时特性设计的产品。将Linux开发成实时系统尤其是硬实时系统,应用于一些关键的控制场合(不仅仅是信息电器)。如,Fsmlabs公司开发出来的RT-Linux产品已经用在工业控制的很多方面;葡萄牙的Coimbra大学已经利用RT-Linux实现了化工生产控制厂里用来控制反应和程序控制的系统。第三类的产品是将实时性和嵌入式方案结合起来的方案。很多公司都这么做,并且提供集成化的开发方案,如Lineo、TimeSys等等。

因此选择操作系统时,要根据自己的嵌入式要求和实时性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嵌入式Linux;同时,和选择硬件的原则一样,如果可能,尽量选择使用普通的嵌入式 Linux 系统。

4.2 编程语言的选择

编程语言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 通用性。不同种类的微处理器都有自己专用的汇编语言。这就为系统开发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使得系统编程更加困难,软件重用无法实现。而高级语言一般和具体机器的硬件结构联系较少,多数微处理器都有良好的支持,通用性较好。

② 可移植性程度。汇编语言和具体的微处理器密切相关,为某个微处理器设计的程序不能直接移植到另一个不同种类的微处理器上使用,移植性差;而高级语言对所有微处理器都是通用的,程序可以在不同的微处理器上运行,可移植性较好。

③ 执行效率。一般来说,越是高级的语言,其编译器和开销就越大,应用程序也就越大、越慢;但单纯依靠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带来的问题是编程复杂、开发周期长。因此,存在一个开发时间和运行性能间的权衡问题。

④ 可维护性。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可维护性不高。高级语言程序往往是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固定的。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很快地将问题定位到某个模块内,并尽快得到解决。另外,模块化设计也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充和升级。

几种开发语言的比较: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种类很多,比较广泛应用的高级语言有:Ada、C/C++、Modula-2和Java等。Ada语言定义严格,易读易懂,有较丰富的库程序支持,目前在国防、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应用比较广泛,未来仍将在这些领域占有重要地位。C语言具有广泛的库程序支持,目前在嵌入式系统中是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占重要地位。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目前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GNU C++。Visual C++,是一种集成开发环境,支持可视化编程,广泛应用于GUI程序开发。但C与C++相比,C++的目标代码往往比较庞大和复杂,在嵌入式系统应用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Modula-2定义清晰,支持丰富,具有较好的模块化结构,在教学科研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虽然该语言的开发应用一直比较平缓,但近两年在欧洲有所复苏。J

ava语言相对年轻,但有很强的跨平台特性,目前发展势头较为强劲。Java语言的“一次编程,到处可用”的特性,使得它在很多领域备受欢迎。随着网络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Java及嵌入式Java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但是Java消耗硬件资源较大。

4.3 集成开发环境考虑的因素

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 系统调试器的功能。系统调试特别是远程调试是一个重要的功能。

② 支持库函数。许多开发系统提供大量使用的库函数和模板代码,如大家比较熟悉的C++编译器就带有标准的模板库。它提供了一套用于定义各种有用的集装、存储、搜寻、排序对象。与选择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原则一样:除非必要,尽量采用标准的 glibc。

③ 编译器开发商是否持续升级编译器。

④ 连接程序是否支持所有的文件格式和符号格式。

4.4 硬件调试工具的选择

好的软件调试程序可以有效地发现大多数的错误,但是如果再选择一个好的硬件调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的硬件调试工具有以下几种:

① 实时在线仿真器(ICE,In-Circuit Emulator)。用户从仿真插头向ICE看,ICE应是一个可被控制的MCU。ICE是通过一根短电缆连接到目标系统上的。该电缆的一端有一个插件,插到处理器的插座上,而处理器则插到这个插件上。ICE支持常规的调试操作,如单步运行、断点、反汇编、内存检查、源程序级的调试等等。

② 逻辑分析仪。逻辑分析仪最常用于硬件调试,但也可用于软件调试。它是一种无源器件,主要用于监视系统总线的事件.

③ ROM仿真器。ROM仿真器用于插入目标上的ROM插座中的器件,用于仿真ROM芯片。可以将程序下载到ROM仿真器中,然后调试目标上的程序,就好像程序烧结在PROM中一样,从而避免了每次修改程序后直接烧结的麻烦。

④ 在线调试OCD或在线仿真(on-chip emulator)

特别的硅基材料以及定制和CPU引脚的串行连接,在这种特殊的CPU芯片上使用OCD (On-Chip Debugging),才能发挥出OCD的特点。用低端适配器就可以把OCD端口和主工作站以及前端调试软件连接起来。从OCD的基本形式看来,它的特点和单一的ROM监测器是一致的,但是不像后者那样,需要专门的程序以及额外的通信端口。

4.5 软件组件的选择

有些软件组件是免费的,有些软件组件是授权的。授权软件组件的费用一般都很高,但大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可靠性高,调试时间短。现在也有一些免费的自由软件组件,它们的性能、可靠性也很好。因此开发人员在选择的时候要加以权衡,确定哪种方案更好。

5 展 望

篇3: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按照电气工.程师协会的一个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用来控制或监视机器、装置或工厂等的大规模系统的设备。具体说来,它是电脑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从而能够适应实际应用中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概括说来,将Linux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有如下一·些优点:

1) Linux自身具备整套工具链,容易自行建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交叉运行环境,并目.可以跨越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仿真工具(ICE)的障碍。

2)内核的完全开放,使得可以自己设计和开发出真正的硬实时系统;对于软实时系统,在Linux中也容易得到实现。

3)强大的网络支持,使得可以利用Linux的网络协议栈将其开发成为嵌入式的TCP/IP网络协议栈。

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过程

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可以分成二个阶段:分析、设计和实现。分析阶段是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及需要完成的目标,也常常被称为“需求阶段”;设计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完成用户的要求:实现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在所选择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整个软、硬件系统的协调实现。在分析阶段结束后,通常开发者面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选择,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现阶段的任务完成。

通常硬件和软件的选择包括:处理器、硬件部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硬件调试工具、软件组件等。

在上述选择中,通常,处理器是最重要的,同时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也是非常关键的。处理器的选择往往同时会限制操作系统的选择.操作系统的选择又会限制开发工具的选择。

三、硬件平台的选择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经超过1000多种,流行体系结构有30几个系列。但与全球PC市场不同的是,没有一种微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公司可以主导嵌入式系统,仅以32位的CPU而言,就有100种以上嵌入式微处理器。由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差异性极大,因此选择是多样化的。

选择处理器时考虑因素有:1)处理性能。2)技术指标。3)功耗。4)软件支持工.具、是否内置调试工具、供应商是否提供评估板。

四、软件平台的选择

1)操作系统提供的开发工具。

2)操作系统向硬件接口移植的难度。

3)操作系统的内存要求。均衡考虑是否需要额外花钱去购买RAM或EEPROM来迎合操作系统对内存的较大要求。

4)开发人员是否熟悉此操作系统及其提供的API。

5)操作系统是否提供硬件的驱动程序,如网卡等。

6)操作系统的可剪裁性。有些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可剪裁性,如嵌入式Linux、Tornado/VxWorks等等。

7)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

五、编程语言、硬件调试、组件的选择

1)通用性的选择。不同种类的微处理器都有自己专用的汇编语言。这就为系统开发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障碍,使得系统编程更加困难,软件重用无法实现。

2)可移植性程度。

3)执行效率。一般来说,越是高级的语言,其编译器和开销就越大,应用程序也就越大、越慢;但单单纯依靠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带来的问.题是编程复杂、开发周期长。

4)可维护性。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可维护性不高。高级语言程序往往是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固定的。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可以很快地将问题定位到某个模块内,并尽快得到解决。

5)系统调试器的功能。

6)支持库函数。许多开发系统提供大量使用的库函数和模板代码,如大家比较熟悉的C++编译器就带有标准的模板库。它提供了一套用于定义各种有用的集装、存储、搜寻、排序对象。与选择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原则一样:除非必要,尽量采用标准的glibc。

7)编译器开发商是否持续升级编译器。

8)连接程序是否支持所有的文件格式和符号格式。

9)实时在线仿真器(ICE,,In-Circuit Emulator)。用户从仿真插头向ICE看,ICE应是一个可被控制的MCU。ICE是通过一根短电缆连接到目标系统上的。

10)逻辑分析仪。逻辑分析仪最常用于硬件调试,但也可用于软件调试。

11) ROM仿真器。ROM仿真器用于插入目标上的ROM插座中的器件,用于仿真ROM芯片。可以将程序下载到ROM仿真器中,然后调试目标上的程序,就好像程序烧结在PROM中·样,从而避免了每次修改程序后直接烧结的麻烦。

12)在线调试OCD或在线仿真(on-chip emulator)

13)有些软件组件是免费的,有些软件组件是授权的。授权软件组件的费用一般都很高,但大都经过严格的测试,可靠性高,调试时间短。现在也有一些免费的自由软件组件,它们的性能、可靠性也很好。因此开发人员在选择的时候要加以权衡,确定哪种方案更好。

小结:随着计算机大大量普及和应用,特别是软件:的开发与运用中,Linux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利用价值,很多公司和大学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这个方面的兴趣。有理由相信,嵌入式Linux的发展将带领我们进入嵌入式系统的新时代!更好的发挥计算机潜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春雷《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美)March J.Rochkind著王嘉祯等译《高级UNIX编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3]、马忠梅,李善平,等.ARM9&Linux嵌入式系统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4]、孙天泽,袁文菊,等.嵌入式设计及Linux驱动开发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田泽.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篇4:企业移动管理平台选型五原则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MDM(移动设备管理)软件供应商几乎平均每3~6个月就会给其产品增加一次新的功能。另外,市场上围绕MDM、MAM(移动应用管理)的并购不断涌现。近期虚拟化巨头VMware就收购了MDM供应商AirWatch,将AirWatch纳入到自己的终端计算整体战略之中。

实际上,目前MDM工具已经演变成企业移动管理(EMM)套件中的一部分——EMM是一套软件组合,涵盖了从移动设备的策略控制到应用、内容、网络和服务管理所有方面。

不少业界人士认为,今年是那些想占领企业移动管理市场的厂商最后冲刺的一年,除了在产品上要稳定,在市场规模上也要达到一定目标,这对确定其未来在这个市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企业而言,今年也是重新评估企业EMM战略的好时候,如果还没有,也有必要制定一个。不过,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这样做,也并不孤单。据Aberdeen Group 2013年5月完成的针对320家企业IT负责人的调查,75%的企业已经支持BYOD,但一半的企业采用的“怎么都行”的方式来管理它们,也就是说,这些企业很少或根本没有针对移动设备和应用的管理。

这其实对企业信息安全是一个大的威胁,而EMM能帮助企业来管理它们。相信随着移动设备和应用从企业不太关注逐渐演变成为企业关心的一个核心IT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考虑采用EMM软件。

选型原则1:立足当下的需求

找到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EMM套件,不仅取决于厂商提供的EMM套件是否具有很多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具有最符合企业要求的功能组合。

不过,在产品功能方面并没有一个单一和公认的列表,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功能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重要和不重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比如,企业对某个移动平台不感兴趣,那EMM在这个平台上的功能再多、再强对这个企业也没有意义。因此,软件选型时应该先从你想支持的业务入手,弄清楚什么工具和什么样的功能集是必需的,然后再考虑其他需求,比如可扩展性、安全性等。

例如, MDM策略控制是一个基本需求,但除此之外,企业是否还需要应用程序或内容管理?要支持BYOD以及公司自有的手机吗?如果企业中有人使用的企业统一购买同时也允许个人配置的移动设备,那就要考虑是否需要EMM提供一种类似沙箱的功能,能将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隔离,从而确保企业信息安全。

企业的员工可能会出国旅行吗?如果是这样,还要考虑是否需要EMM提供能基于手机的GPS定位来自动变更策略管理,以符合驻留国家的相关隐私法规的规定,这是很多企业目前还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需求。

同样重要的还有,要了解你要管理哪些人所使用的移动设备,是仅仅有员工的设备,还是需要包括承包商、临时员工、业务合作伙伴甚至客户的移动设备?

另外,还要留意需要管理的设备类型,这是一个未来几年都要持续关注的问题。的确,大多数EMM都支持iOS和Android ,但对于Windows Phone和新的Firefox的操作系统是否支持?如果你觉得这些用不着考虑,那就回想一下,早在2009年没有几个人会想到黑莓、 Symbian和WebOS的衰落,也不会想到诺基亚会被收购,而采用Windows Phone作为其核心平台。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EMM套件是否具有足够的可扩展能力支持其他无线终端设备,如移动打印机和扫描仪?甚至可以考虑对谷歌眼镜的支持。随着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的流行,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内我们也许就能看到它们被用在企业中。这个问题换个角度说就是要超越智能手机,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我们要管理的终端类型日趋多元化,也许只是一个温度传感器或一个地震传感器?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即使对未来的一年内哪些设备将流行我们也很难预知,所以需要EMM软件供应商能跟上新终端类型的最新变化,提供支持。对企业而言就要选择那些能跟上潮流的EMM厂商。

选型原则2:整体适合而不是单体最佳

对于EMM的选择还要从整个套装软件的角度来考察,也就是要找最好的组合,而不是最好的单个工具。因为管理员并不希望有多达8种不同的工具来分别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这就是整个市场还将继续整合的原因。基本原则是:你所看重的EMM的某项功能也许在某些人看起来并不惊人,但它在这点上做得做好,同时,别的方面也不错,这就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EMM在具体功能的交付方式上可能会不同,这要基于软件供应商对EMM功能的整合程度。供应商通常会开发出EMM中的大部分功能,而另外一些则是通过并购来获得,或者通过集成第三方的软件来提供。

一般而言,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是更安全的选择,它能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排除在某些重要功能最好的单一工具,如果你选择的EMM套件在一些关键领域没有你需要的这些功能,这不失为一个选择。比如,你选择了一家厂商的MDM解决方案,但在移动应用管理(MAM)上可能要选另外一家,因为这家MAM提供了你所需要的功能。

但底线是,你不能花去你太多时间来整合5、6种产品,通常有一个或两个就好了。所以如果你对现有的工具很满意,最好在其基础设法增加功能,而不是再购买新的工具。

选择一个整体合适的套件而不是让每个工具都是同类最佳的一个缺点就是,该套件在某些功能上可能落后于那些小而灵活的竞争对手,好在一些大厂商(如SAP和IBM)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完善其EMM套件,而选择大供应商的一个好处:它们可以提供企业级的支持、整合甚至开发服务。

选型原则3:用户体验最重要

BYOD的流行已经把最终决定权交到了最终用户上,因此在套件全面部署之前亲自动手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为了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必要步骤。

实际上,就EMM而言,用户体验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不幸的是,许多供应商提供的MDM中策略控制对用户并不是太友好,比如,像用户自行配置和移动应用的交付都应该是简单和可扩展的,而很多MDM并没有做到。

用户应该能够带自己的设备来上班,也就是BYOD,但必须遵守公司的各种安全策略,同时这项工作也不应该成为员工和管理员的一项负担。

不过,如果企业没有能力专门建立一个移动设备和应用的支持团队来支持EMM服务,有一个选择是采用基于云的服务,由托管服务提供商来完成这些工作。事实上,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基于云的EMM可能是它们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这种方式具有灵活的定价模式、比较好的集成能力以及恰当的移动应用程序管理功能。

除功能之外,用户界面设计也是一种考察重点,同时也正在成为EMM下一个竞争热点。用户期望的EMM应该是易于使用、直观,能通过自助服务提供基本功能,如果需要帮助只是按一个按钮或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选型原则4:统一管理移动终端和PC

坚持多平台战略不仅仅意味着要确保你选择的EMM套件支持当下流行的所有移动设备和移动操作系统,还要能融入到企业已有的桌面终端管理之中。目前,手机和移动设备还是独立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系统的一个辅助管理系统,但正在成为企业核心IT功能的一部分。

有些供应商已经在EMM中支持通过单一的管理控制台中来统一管理企业所有移动和桌面设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会进入企业,移动管理套件最终必定会融入企业的整个IT系统之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Wi-Fi已经成为企业网络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样。而此前传统的桌面终端管理套件已经错失了一次良机。现在,传统桌面终端管理套件供应商正在迎头赶上,努力在其产品扩展移动的相关功能。

认清这一点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尤为重要,它们在选型之初应该考虑到未来多种工具之间的集成。无论是PC还是移动终端都通过统一的界面进行管理这对管理员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样对最终用户而言,通过一个统一的界面就可以管理自己的所有设备也是非常方便的。目前,不少供应商厂商已经在其产品中提供这样的能力,比如IBM、SAP还有AirWatch等。

选型原则5:兼顾未来发展

虽然移动设备管理逐渐成熟,但EMM中的其他功能还在不断演进之中。现在,人们比较关注移动应用的管理,但是随后人们会将关注重点逐步细化到内容、数据管理以及情景管理。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移动战略都是从控制设备入手,然后到文件同步再到安全访问通信录、日历和电子邮件等。接下来,再将移动应用整合到业务流程之中,以改进沟通和协作的效率。

另外,移动管理还会逐渐向工作空间拓展,允许用户已经从任何端点设备访问相同的资源。例如,思杰就通过ShareFile、XenApp、XenMobile和XenDesktop来提供文件共享服务,VMware也通过Horizon套件提供类似功能。它们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虚拟化来提供统一的用户体验。这样,当通过iPad来访问发布到Windows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它能从以键盘和鼠标为交互主体,自动转变为iOS应用程序中的以触控为主要交互方式。

篇5: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面向全国客户:省、市、县政府、财政局、地税局、管委会等政府综合治税部门。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以下功能仅供参考。

综合治税是由地方政府多部门通力合作的税收征管及监控活动。推进政府税收保障工作、加强综合治税力度是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强财政实力的重要保证,尤其从目前征管现状来看,由于涉税信息传递不畅,部分行业、部分税种特别是一些地方零散税源跑冒滴漏现象还较为突出,一定程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充分依托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能,建立健全税收保障工作机制,对于实现涉税信息共享、推进综合治税工作、培植壮大税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堵塞税收漏洞、有效防止税收流失,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合治税平台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的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到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房管局、市供电公司、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市人事局、市残联、市国资委、市物价局、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外经局、市发改委、市劳动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统计局、市城管局、市审计局等(以下简称涉税部门)相关市直部门的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整合、应用开发。

客户使用案例:山东济南、济宁、青岛、德州、菏泽等地区;河南郑州地区;江苏徐州地区;湖北恩施州地区;湖南常德地区;贵州遵义、毕节地区; 系统部分功能点介绍(以下仅是系统部分功能,详细方案联系客服)

一、数据上报、采集、查询(涉及40 个部门左右)

二、绩效管理

三、指标报送详情、统计等

四、数据比对(包含地税分析系统、国税分析系统、营改增分析系统等)

1、户籍比对

2、国地税、国税公司信息比对

3、地税工商信息比对

4、出租房屋(房地产税收管理)

5、根据国税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地税的营业税,三者税款根据税款缴纳比率,计算出三个附征税款的缴纳数,同附带的三个附征税进行比对。同时进行比对,计算出差额。从而找出遗漏的税款。

6、土地信息比对

7、用电、用水、用气信息比对

8、医保刷卡信息比对

9、酒店、住宿业信息比对

10、交通行业信息比对

11、驾校信息比对

12、房屋销售信息比对

13、股权变更信息分析

14、房产税分析

15、商品房销售情况分析

16、车船税分析

17、其它行业、税种信息比对,可根据地方需求定制开发。

五、疑点欠税问题分配处理、绩效考核等

六、税收查询分析

1、一户式分析、规模企业分析、高新企业分析、重点税源分析等

2、数据综合查询统计分析

3、纳税排名

4、重点企业重点税种同比分析

5、国地税收入行业税收对比

6、分行业、区域、税种、级别、机关单位等税收统计分析

7、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图形展示税收情况。

七、财政收入分析 1 金库报表查询分析 收入报表查询(一般预算收入分析、全口径、分行业、区域、税种等分析,同

比、环比等分析)3 非税收入分析 4 重点项目查询分析

八、税源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1、纳税企业标注功能

2、纳税企业地图查询

3、纳税企业一户式查询、统计等功能

九、掌上应用平台app

1、纳税排名

2、税收情况分析

篇6:深海半潜式平台选型研究

深海半潜式平台选型研究

以第六代半潜式平台为母型,建立了4个半潜式平台模型,通过水动力性能、稳性、拖航阻力和用钢量的对比研究,为设计时半潜式平台的选型提供参考.

作 者:陈新权 刘振辉 谭家华 CHEN Xin-quan LIU Zhen-hui TAN Jia-hua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30刊 名:中国海洋平台 ISTIC英文刊名:CHINA OFFSHORE PLATFORM年,卷(期):23(1)分类号:P752关键词:深水 半潜式平台 水动力 稳性 拖航阻力 用钢量

篇7: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作 者:康海贵 翟钢军 李玉成 徐发淙 作者单位:康海贵,翟钢军,李玉成(大连理工大学)

徐发淙(大连海事大学)

篇8:软件开发平台选型方案

(一) 企业简介

A企业已成立6 年, 是集游戏业务平台运营支撑、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配合甲方游戏业务的发展, 该企业已经成立了南京、上海、成都、西安、沈阳、广州等分公司。

目前公司600 多人, 其中

技术部近300人

◆运维类近40 人, 保障平台稳定运行及升级维护

◆平台维护研发100 人左右, 平台软件维护及新需求的开发

◆客户端开发运营50 人左右, 客户端产品门户开发及运营

◆游戏开发20 人左右;新业务拓展尝试

◆规划支撑中心70 人左右, 负责数据挖掘、拨测、需求管理、后台技术支撑、规划建设

综合管理部门30 人左右, 主要负责公司人力资源、法务、行政、培训、材料

财务中心7 人, 负责出纳, 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业务中心300 人左右, 主要负责平台的游戏业务引入, 业务运营, 业务产品营销, 移动省分公司合作营销, 客服及分省合作管理

◆产品创新中心40人左右

◆业务运营中心90人左右

◆市场营销中心100人左右

◆客服与合作管理中心70 人左右

(二) 企业文化

公司秉承“用户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的宗旨

公司口号:服务赢得信任!

企业价值观:互相尊重/ 工作负责/ 客户至上/ 业务过硬/ 鼓励创新/ 强调执行/ 团结上进

(三) 总结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 该公司的机构设置完全是为了服务运营商的游戏平台, 实际上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即为该平台而来, 4、5 年来通过突飞猛进爆发式从无到有的发展, 已经成功过渡、承接取代了前期的平台支撑运营商, 从这个方面来看不得不佩服公司高层的腾挪手段。一方面企业有中远期被重新取代之忧;另一方面由于运营商方面的合作策略改变, 由利润分成过渡到按人头付费, 公司由此经历了人员膨胀期, 吸纳了大批低薪经验少的员工, 目前已经发展到需要控制风险的规模。这种情况的利润挤压, 使得公司的利润增长进入瓶颈期, 公司高层有意拓展自身业务, 增加收入渠道。

二、企业发展措施

(一) 卖点

该公司从成立之初至今, 始终将游戏业务作为战略中心, 通过参与对网络游戏的运营支持和手机游戏业务的咨询服务, 在手机游戏运营、互联网游戏运营以及相关技术开发领域形成了较深厚的业务知识和技术积累。该公司目前已具备游戏业务平台运营咨询、电信级平台开发运营能力, 客户端开发运营能力、游戏开发能力几大卖点, 但是中移动对合作厂商有一定排他性措施, 所以这一市场开拓有一定限制, 可能需要成立新公司。

技术部门的游戏开发部已经尝试2 年, 但由于基础薄弱, 游戏行业门槛较高, 投入较大, 回报期长, 目前并没有好的成果, 并一直处于投入无回报状态。

(二) 举措

高层在拓展类似平台开发运营项目之外 (项目周期较长, 前期净投入, 一般按运营成果获得收益) , 近期准备出台政策, 拟用回扣激励方式促使各部门拉项目到公司由公司复用现有团队成员完成, 扣除成本之后的利润公司拿30%, 团队成员分70%。

部门则拟在分省合作销售人员的帮助下拿到移动分公司招投标等项目, 移动全国分省招投标项目不少, 但由于合作销售人员少, 关系一般, 主要从事游戏平台合作事宜, 且各分省移动合作供应商多, 连续性的项目较多, 内定的情况也不少, 目前想介入的难度大, 效果不理想。

三、营销方案

下面拟从STV角度分析该企业营销现有问题, 而后给出建议方案。

(一) 现有问题

1.市场目标定位不明确

企业目前在由平台支撑维护为主业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分出项目大部分利润的刺激举措达到开拓市场的目标, 可见企业开拓市场的迫切性。这实际上也显示出企业高层对于目标市场的不明确, 抑或悲观;对于企业自身产品抑或能力认识不清, 或是不够自信。

企业并未找准市场方向, 从大的方面来说, 目前公司具备游戏平台业务运营的咨询能力, 平台服务端/ 客户端开发维护能力, 游戏开发能力, 企业想输出这几大能力。但是平台业务运营咨询, 平台开发维护这些能力地域性强, 一般客户都要求现场支持, 本地现存的客户较少;同样, 企业也缺乏市场定位, 这种拉项目的方式只能锻炼队伍, 对公司的长远方向性发展并无益处。

2.缺乏市场销售团队及手段

该公司并未为欲新开拓的市场建立营销、销售团队, 而是试图复用平台支撑维护的分省合作人员, 甚至动员全员拉项目, 而且属于隐形操作。企业作为平台支撑商的新军, 对市场上提供平台支撑维护、平台开发的供应商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如老牌的卓望、飞信传媒、亚信、联创、焦点科技等品牌, 企业品牌影响力较小。

3.品牌建设缺乏

该公司从成立之初一直服务同一运营商同一业务, 品牌知名度较小, 行业影响力相对较淡。企业对于品牌的建设缺乏, 这和客户要求的排他性服务条款有关, 对公司的成长造成较大影响, 也是公司发展的风险。

(二) 建议方案

鉴于以上问题, 提出以下建议。

1.营销战略

从变革的大趋势来看,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IT高新技术行业, 经济发展及改革转型需要IT行业的助力, 社会人群逐渐适应IT产业带来的生活便利, 手机app等软硬件的使用甚至成为一种时尚, 技术发展上随着国外开源的兴起, IT行业门槛及成本开始降低, 技术趋于成熟。总的来说IT行业处于机遇远大于威胁的发展时期。

从竞争者来看, 软件平台开发运营商地位一般比较稳固, 和客户合作关系紧密, 特别是大型软件平台, 一般被取代时客户付出的代价较大。

从消费者来看, 国企、政府、事业单位的情况比较特殊, 一般是统一采购, 对资质等要求较高, 合作关系也比较稳定;相反民营中小型企业则需求比较混乱, 往往采用最低价产品, 由企业一把手主导, 对IT行业往往认识不足, 也不够重视。运营商的招投标市场则一般比较规范, 地区供应商比较稳定, 一般有“内部消息”。

从企业现有情况来看, 企业仅对下载类软件平台开发运营支撑有经验, 对其他行业平台软件缺乏足够经验, 企业急需拓展行业平台软件的能力, 提炼产品线, 形成开发、支撑、服务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 由于IT行业的介入往往对传统行业形成革命性变化, 对传统做生意的方式、过程产生巨大变革, 企业虽然其他行业经验不足, 但可以和有志于引入IT行业来积极改革自身、提升自身的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 加强合作, 初期可以先选择一个企业做战略合作, 做试点, 然后由点及线, 由点到面逐渐形成行业竞争力, 积极拓展市场空间。

在大平台开发维护的客户少, 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 企业需要考虑降低身段, 以自身电信级开发运营商的经验先从本地企业的平台软件开发支撑、维护需求做起, 充分发挥业务技术全面支撑, 电信级服务质量, 当地7X24 响应的竞争力, 逐渐扩大行业影响力;确立:

(1) 拓展中小企事业单位平台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的市场, 特别是民营企业;

(2) 复用现有分省合作人员, 充分挖掘运营商软件支撑市场, 各运营商各省公司软件开发及运营需求;

这两类客户。

在定位上避免走低端路线, 由于地域性软件外包公司很多, 挤压了低端利润空间, 只能利用自身电信级支撑经验走中高端品牌路线。

2.营销策略

战术层面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新业务的营销团队, 即使是复用团队, 也应该有负责人, 实际上企业既然要拓展业务, 必须要配置相应资源, 特别是人力, 财力, 拟组建。

(1) 企事业单位软件平台营销团队;

(2) 运营商软件营销团队;

两条线, 争取获得订单。

在营销组合 (4P) 方面, 企事业服务软件欲通过渠道销售目前还不成熟, 基本没有渠道经验;价格促销方面应坚持中高端的差异化, 捆绑企业具有优势的运营咨询, 全面支撑服务, 也可采用产品免费试用期策略;产品开发方面应坚持电信级高标准, 高质量, 快速交付, 及时响应, 根据需求定制等优势。

对于省公司的招投标软件, 企业应该依据现有分省合作人员大力挖掘, 这本身契合企业经验, 也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亦容易组建销售渠道。

差异化方面突出电信级平台开发运营商及全面支撑服务的特点。

3.价值实现

企业在拓展业务同时必须加强品牌建设, 跟随甲方扩大曝光率, 赢得眼球。企业全面支撑服务甲方平台的内容, 从业务设计, 咨询, 平台开发, 运营维护, 需要提炼, 具备输出复制能力。整个服务过程则是企业具备解决方案能力的一个场景, 一个案例。

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为客户、员工、股东带来持续不断的价值回报, 首先要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才是企业发展的推手;其次, 员工是实现企业目标的践行者, 是企业的伙伴, 企业的最大资产;创造客户价值、利润回报股东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既然选择了远方, 就要准备好风雨兼程;业务拓展, 战略目标的转移可能必然带来企业的阵痛, 企业高层及员工必须要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摘要:文章通过对A软件平台开发、运营企业的现状及发展措施进行概括总结, 分析企业的历史与现状, 而后以STV三角营销体系模型角度审视企业营销问题, 从战略、策略、实现三个层面分析现有缺陷, 而后据此又提出了建议方案。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有业务拓展、转型的企业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件营销,STV方案,业务拓展

参考文献

[1]周华庭.基于STV三角模型的我国高尔夫市场的开发与营销[J].经济论坛, 2011, (03) .

[2]龚丽敏.基于STV三角模型的奢侈品营销策略研究——以CL高尔夫俱乐部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1) .

[3]毛伟民.4P理论视角下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策略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 (07) .

[4]王勇.用友软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上一篇:高层管理人员年薪管理办法下一篇:强盗和巨人初中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