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现代诗歌的格式

2024-04-08

写现代诗歌的格式(精选8篇)

篇1:写现代诗歌的格式

诗是隶属于青春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我们作为诗性民族中的一员,和诗一定有着不解之缘。然而什么是诗?如何去写诗?却成了我们一个打不开的谜团,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诗充满向往却又常常被它拒之门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走近诗歌,怎样让诗歌为青春点缀光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现代诗歌的格式,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诗?

假如现在有人问起我什么是诗?也许我只有这样回答:“我知道什么样的文字可以算得

上是诗,也知道什么样的文字不是诗,但我却不知道什么是诗。”诗歌是没有定义的。但起码得有个大概吧!是的,其实诗歌也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简单地说,心象(情)+物象(美)=诗。如:

细细的枝条,像一根根电线;

小小的黄花,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大地,像一个

春天的发电厂。(张诗筠《迎春花》)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大地”是心象,而“电线”、“电灯”、“发电厂”是物象,这样美妙的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喜爱之情,然后通过想象,把心象比喻为物象,使情与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当然这不是诗固定的模式,诗是自由的,诗也是多样的,而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诗,仍需我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创作中去领会。

二、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创作现代诗显得

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此外,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通过对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那么在创作中我们又必须注意些什么?

三、怎样写诗?

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张开你的大嘴巴,为人民服务。(何舟《剪刀》)。

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出来的诗歌是干涩的。想象能使一件细小的事物显示出惊人的魅力。如: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繁星》)

花儿长在墙角本来就平凡,且容易被人们忽视,倘若只欣赏自己的美貌,它便变得更加渺小了。诗人在这里通过想像,以花喻人,从一件平凡的事物得出了不平凡的道理。没有想象,是写不出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诗句的。

其次,诗的情必真,只有真的东西它才可能是美,要能从生活中找到能打动自己的内容,然后再以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去抒写它。这样才能让人产心灵的共鸣,也使诗变得有意义。如:

你是那么渺小

在黑夜里奔跑

……

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

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卜聪《萤火虫》)

小诗人在诗的最后感情饱满的一句“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对奉献者发出了深情的讴歌。但这样的诗句是需要从心去体验才能得出来的,如果小诗人对萤火虫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没有用心灵与萤火虫进行对话,没有把自己换位成萤火虫来体验萤火虫的生命和生活,他是不能写出这样精警的诗句来的。

有想象这张翅膀,情感的力量,诗的美也会应运而生。

但我们要清楚,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其它手法的运用,就不一一举例详谈了,有待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会运用。

我们上面还提到诗在语言的组织上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打破常规的组合,这种组合有时能使诗歌语言,使诗意达到跳跃性的效果。

诗的语言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律,它具有跳跃性、显著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它组合灵活,比如我们可以把不同官能的修饰语进行交错搭配,可以说“乌黑的叹息”“浮着油沫的梦”“粉红的回忆”“温暖的寂静”“乳白色的歌声”等等,用这种常规上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当然这也是修辞中的一种叫做通感的手法)。

词性的转用也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常规手法。如洛夫的诗中“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小雪》)“我们风过霜过”(《湖南大雪》),这儿就是把名词用作了动词,不仅能激起读者相应的形象感觉,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验体会。“荷”字给人以热烈与衰败的感觉,“蝉”字给人以浮躁与凄凉的形象,“风”“霜”二字,给人磨难与成熟的人生体验。

掌握了一些创作之后,我们还得有“锤字炼句”的功夫,也是我们平时作文中的修改。这一点对我们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杜甫一生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白则被人称为“才大语终奇”,诗人们大多都是锤字炼句的能手。如: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这些“看”、“风景”、“装饰”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令人深思。另外,如一首中学生的诗歌《教室的窗》(田欣)中有这么一节:

教室的窗

内外两个样

它不允许(我那么)迷茫

我要远航

在滚滚长江(中)逆流而上

括号中的字是未发表前存在的,发表时被编辑删去,小诗人为了追求形式美而损害了诗意,但删去括号中的字之后,变得精炼优美,读起来琅琅上上口。

我们写诗,在驾驭语言、推敲字词上既要着重修辞学意义上的准确生动,也要努力站在精神体验的高度,寻找最能体现人们情绪的字句,营造和谐的、诗意的氛围。

其实语言也是为诗的思想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突出物象和事象,为了营造诗的意境,也就是为了表情达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诗歌要写诗必须具备三个元素:想象、情感、语言。可以这么说,想象是蓝图,情感是方向,语言是方法。

四、功夫在诗外

学写诗者,掌握诗歌写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的,然而,要真正要把诗歌写好,仍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方能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歌来。

青春需要诗歌,写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一位诗人曾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现在,你可以拿起笔,用诗歌托起青春的太阳。

篇2:写现代诗歌的格式

一、什么是诗?

假如现在有人问起我什么是诗?也许我只有这样回答:“我知道什么样的文字可以算得

上是诗,也知道什么样的文字不是诗,但我却不知道什么是诗。”诗歌是没有定义的。但起码得有个大概吧!是的,其实诗歌也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是诗,简单地说,心象(情)+物象(美)=诗。如:

细细的枝条,

像一根根电线;

小小的黄花,

像一盏盏发亮的电灯;

大地,像一个

春天的发电厂。(张诗筠《迎春花》)

这首诗中,“枝条”、“黄花”、“大地”是心象,而“电线”、“电灯”、“发电厂”是物象,这样美妙的诗句,是因为看到了春天里绿色的枝条和黄色的花儿后心里产生对大地之春的喜爱之情,然后通过想象,把心象比喻为物象,使情与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产生的。

当然这不是诗固定的模式,诗是自由的,诗也是多样的,而要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诗,仍需我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创作中去领会。

二、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对于现代诗的创作,首先必须了解一下现代诗的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创作现代诗显得

异常重要,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现代诗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而成的语句群体。

所以,现代诗是写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的感受,并且是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的——这是现代诗最基本的特点。

此外,相对于初中生来说,现代诗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

1、内容上: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

2、思想上:要写出动人的情意。就是说,要加入个人的情感和体会;

3、格式上:要分行,可以依句分行,也可以依内容分行。

通过对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了,那么在创作中我们又必须注意些什么?

三、怎样写诗?

诗歌是美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想象是美的源泉,也是诗意的仓库。

一个好的想象,它本身就是一首诗。如:

张开你的大嘴巴,

为人民服务。(何舟《剪刀》)。

只有发挥想象才能创造出鲜明的形象,诗歌的生命力是想象赋予的,没有想象,写出来的诗歌是干涩的。想象能使一件细小的事物显示出惊人的魅力。如: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繁星》)

花儿长在墙角本来就平凡,且容易被人们忽视,倘若只欣赏自己的美貌,它便变得更加渺小了。诗人在这里通过想像,以花喻人,从一件平凡的事物得出了不平凡的道理。没有想象,是写不出这样富有启发性的诗句的。

其次,诗的情必真,只有真的东西它才可能是美,要能从生活中找到能打动自己的内容,然后再以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去抒写它。这样才能让人产心灵的共鸣,也使诗变得有意义。如:

你是那么渺小

在黑夜里奔跑

……

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

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卜聪《萤火虫》)

小诗人在诗的最后感情饱满的一句“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对奉献者发出了深情的讴歌。但这样的诗句是需要从心去体验才能得出来的,如果小诗人对萤火虫没有进行仔细的观察,没有用心灵与萤火虫进行对话,没有把自己换位成萤火虫来体验萤火虫的生命和生活,他是不能写出这样精警的诗句来的。

有想象这张翅膀,情感的力量,诗的美也会应运而生。

但我们要清楚,诗的格式也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能增强诗的生命力,大胆打破常规组合(即不按语法要求搭配)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可太过滥。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独到之处。比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兴的运用可以让读者自开篇就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于深情和韵味;而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给诗歌注入更新鲜的血液,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而不会让人感觉意思朦胧暧昧,晦涩难懂,使读者真正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象征手法,则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比如冰心的《纸船》象征了对母亲的思念,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小河”象征了对爱情的追求。平常我们也爱用象征,如用“梅花”来象征坚贞不屈,用“蜡烛”来象征默默奉献。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中用“海”和“山”来象征“理想”与“追求理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下面这几种物体的常用象征意义你知道吗?太阳、蜜蜂、苍蝇、蚊子、雪花?(光明、无私奉献、肮脏、剥削、纯洁)。

其它手法的运用,就不一一举例详谈了,有待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去学会运用。

我们上面还提到诗在语言的组织上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打破常规的组合,这种组合有时能使诗歌语言,使诗意达到跳跃性的效果。

诗的语言超越一般的语法规律,它具有跳跃性、显著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它组合灵活,比如我们可以把不同官能的修饰语进行交错搭配,可以说“乌黑的叹息”“浮着油沫的梦”“粉红的回忆”“温暖的寂静”“乳白色的歌声”等等,用这种常规上不可思议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代人复杂的情绪(当然这也是修辞中的一种叫做通感的手法)。

词性的转用也是诗歌语言的一种常规手法。如洛夫的诗中“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小雪》)“我们风过霜过”(《湖南大雪》),这儿就是把名词用作了动词,不仅能激起读者相应的形象感觉,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验体会。“荷”字给人以热烈与衰败的感觉,“蝉”字给人以浮躁与凄凉的形象,“风”“霜”二字,给人磨难与成熟的人生体验。

掌握了一些创作之后,我们还得有“锤字炼句”的功夫,也是我们平时作文中的修改。这一点对我们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杜甫一生追求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李白则被人称为“才大语终奇”,诗人们大多都是锤字炼句的能手。如: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这些“看”、“风景”、“装饰”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令人深思。另外,如一首中学生的诗歌《教室的窗》(田欣)中有这么一节:

教室的窗

内外两个样

它不允许(我那么)迷茫

我要远航

在滚滚长江(中)逆流而上

括号中的字是未发表前存在的,发表时被编辑删去,小诗人为了追求形式美而损害了诗意,但删去括号中的字之后,变得精炼优美,读起来琅琅上上口。

我们写诗,在驾驭语言、推敲字词上既要着重修辞学意义上的准确生动,也要努力站在精神体验的高度,寻找最能体现人们情绪的字句,营造和谐的、诗意的氛围。

其实语言也是为诗的思想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突出物象和事象,为了营造诗的意境,也就是为了表情达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诗歌要写诗必须具备三个元素:想象、情感、语言。可以这么说,想象是蓝图,情感是方向,语言是方法。

四、功夫在诗外

学写诗者,掌握诗歌写作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必不可少的,然而,要真正要把诗歌写好,仍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方能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歌来。

篇3:写现代诗歌的格式

1. X、Y的语义关系

从语义关系上看, 该格式对X、Y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很多情况下即使X、Y属于同类语法属性的成分也无法同时进入该格式。X和Y在语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并不是任意关系的X、Y都可以进入该格式。通过对语料的分析, 我们发现格式中X、Y间的语义关系共分为以下4类。

同义关系, X、Y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分。如:大叫大嚷、大吹大擂、大富大贵等。反义关系, X、Y为意义相反的成分。如:大雅大俗、大喜大悲、大进大出等。类义关系, X、Y为表示同一类属或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成分。如:大风大浪、大红大紫、大喝大嚼等。X、Y可组合成词。如:大帮大派、大模大样、大颠大簸。它们分别是由双音节词“帮派”“模样”“颠簸”拆分然后嵌套进“大X大Y”格式形成的。

2. 格式的语义整合度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 我们发现“大X大Y”格式中的变项“大”与不同性质的X、Y搭配会体现出不同的意义来, 有时表示基本义, 有时则表示引申义, 同时该格式的语义对语境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 而这种对语境依赖性的不同是由格式的整合度造成的。本文认为“大X大Y”格式的整合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

(1) 低级整合。这一层级的“大X大Y”我们可以看作是自由组合的临时短语, 它们多是根据具体的语境需要而临时产生的, 结构的凝固性很差, 格式义基本上可以从两个变项X、Y推知。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属于基本的层次范畴。这类格式中的“大X”和“大Y”独立性很强, 都可以脱离格式单独使用, 并且意义不会发生改变, 格式中的“大”表示的是其基本义 (与“小”相对) 。

(2) 中级整合。这一层级的“大X大Y”可以看作是类固定短语。类固定短语是介于自由短语和成语之间的一类形式, 多是通过仿拟成语而产生的。从形式上看它们很像成语, 但是结构和语义上都不像成语那样凝固, 但在整合度上要比临时短语高一些。格式中的常项“大”表示的已经不是其基本义, 其意义必须结合着具体的语境来理解, 同时“大X”和“大Y”基本上都不能脱离格式独立使用, 即使能脱离格式其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3) 高级整合。这一层级的“大X大Y”可以看作是成语, 其格式整合度最高, 整个格式都具有了引申义, 并且意义都已固定下来, 格式义不会随语境的改变而改变, 结构上十分凝固, “大X”和“大Y”不能独立使用。

“大X大Y”格式是一种处于整合进程中的格式, 它的成员对外语境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语言的活力在于人们对它的使用, 所以任何一种新语言形式的生命力的强弱都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使用频率。而“大X大Y”格式作为是一个整合进程中的格式, 其整合度的高低自然与人们的使用频率有很大的关联, 当人们对它的使用频率较低时, 它的整合度也会较低, 这时格式对外语境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当人们对它的使用频率增高时, 格式的整合度也会不断提高, 对外语境的依赖也会不断减小, 最后它会完全固化, 这时它的整合度达到最高, 便会完全脱离外语境而独立存在。

3. 格式义简要分析

通过对语料的观察, 我们还发现该格式的语义可以从基本格式义和个体引申义两方面来考察。所谓基本格式义指的是某个格式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意义, 它是从格式整体角度而言的, 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大X大Y”的基本格式义为规模大、程度深。而个体引申义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的, 带有个体性的特点, 它指的是某个个体性的语例在实际的语用中产生的独立于基本义之外的更加具体的意义, 这种意义除了具有它所在格式类的基本意义以外, 还会有独立的使其区别于其他成员的特殊意义, 因此个体性语义更为具体形象化。

语言中的意义可以分为静态性意义和动态性意义两类。“静态意义”指语言最基本、最典型的意义, 是不需要结合任何语境就可以得到的意义, 四字格的基本格式义都可以看作是一种静态性意义。“动态意义”则是一种浮现意义, 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获得, 四字格的个体性语义可以看作是一种浮现意义。在实际的语用中四字格经常表现出基本格式义以外的意义, 这些意义并不是其格式本身所固有的, 而是在特殊的语境中产生的语境义。

参考文献

[1]薛松馨.“大X大Y”型词语的考察[J].科技文汇, 2010 (32) .

篇4:现代汉语“VNV的”格式浅析

关键词:VNV的 重动句 说明原因

一、“VNV的”格式的由来

(一)什么是“VNV的”格式

本文所要讨论的“VNV的”格式指的是下面的语言现象:

(1)A:他眼睛为什么红红的?

B:他一天到晚抱着电脑,肯定玩电脑玩的。

(2)A:你的牙怎么这么黄?

B:抽烟抽的。

(3)A:我今天腿酸疼。

B:估计是昨天打篮球打的。

(4)A:这几天你瘦了,是不是想珍妮想的?

B:哪有,我刚来中国,有点儿水土不服。

(5)我肚子不太舒服,可能吃羊肉串吃的。

该格式中的“de”,有两种不同的写法:“的”和“得”。考虑到“得”作为补语标记常出现在句中,所以本文选择用“的”。“VNV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一定出现在口语交际中,常作为回答句出现在对话中,如例(1);有时也可用于对话中的自我表述,如例(5)。

2.说明原因是该格式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对话的问句中常有“怎么”“怎么这么”“为什么”这样的疑问代词出现,如例(1)、例(2)。

3.“VNV的”所产生的结果是听说双方已知的,即对话中说话人A所提及的情况一定是双方都已知的信息。但有时是说话人自己说明产生该结果的原因,如例(5)。

4.根据说话人对该原因的认可度的不同,“VNV的”可与像“是不是”“可能”“大概”“吧”“肯定”等词语连用,如例(1)~(5)。

(二)“VNV的”格式产生的可能性

通过与致使义“得”字句(S+V+N+V得+R结果)进行比较,可以推断“VNV的”格式很可能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例如:

(6)玩电脑玩得眼睛疼。

(7)他抽烟抽得牙特别黄。

(8)他今天打篮球打得特别累。

(9)吃羊肉串吃得肚子不太舒服。

如果对上面句子中的结果部分进行提问,当询问“你的眼睛怎么了?”时,根据例(6)的回答是“玩电脑玩的”。当询问“为什么你的牙这么黄?”时,根据例(7)的回答是“抽烟抽的”。例(8)、例(9)同理。

表达致使义的“S+V+N+V得+R结果”,是由两个独立事件合成的一个因果事件。其中,“V+N”表原因,“R”表结果。因此,“S+V+N+V得+R结果”的语义结构可以概括为“原因+得+结果”。它在表义方面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当结果符合预期时,整个结构表达的是直接因果关系;第二,当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原因与结果之间有时仍表达直接因果关系,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或然的或间接的关系。例如:一个人通过骑自行车锻炼身体,这个动作可能产生各种不同层次的结果:第一,他瘦了。这是直接的、符合预期目标的结果。第二,他的腿酸疼。这是直接的、但不符合预期的结果。第三,他晒黑了。这是间接的、不符合预期的结果。如:

(10)他骑自行车骑得整个人都瘦了。

(11)他骑自行车骑得小腿酸疼。

(12)他骑自行车骑得整个人都晒黑了。

显然,在因果事件“S+V+N+V得+R结果”中,结果是凸显的,作为新信息出现,而原因只作为已知的背景信息。也就是说,说话人知道“他骑自行车”这个事实,而“瘦了”“小腿酸疼”“晒黑了”都是说话人以前不知道的信息。也正是由于结果比原因更显著,更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才使得“VNV的”格式得以产生。只不过前者侧重说明原因事件“V+N”所产生的结果“R”,而“VNV的”侧重说明促使结果事件“R”产生的原因“V+N”。可以说,二者在语义上是互补的。我们常常在看到结果后才去询问原因。比如,当我们看到朋友的眼睛红红的,才会问他眼睛怎么了;当我们看到朋友瘦了,才会问他怎么瘦了。此时询问者最关注的是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因此完全不需要在回答中将这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再赘述一遍,这也符合交际中的经济性原则。如针对例句(10)~(12)提问,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对话:

(13)A:你怎么瘦了?

B:骑自行车骑的。

(14)A:怎么还腿疼了?

B:骑自行车骑的吧。

(15)A:你怎么晒这么黑?

B:天天顶着太阳骑自行车骑的。

除以上原因外,“S+V+N+V得+R结果”也完整地保有“VNV的”格式,因此,我们初步认为“VNV的”格式是在其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由于“VNV的”结构简单,具有极高的经济性,而且不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都可以用其来作答,这使得其在口语中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它在任何场合对任何结果进行解释,它也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

二、“VNV的”格式的语义特征

(一)“VNV的”格式成立的条件

1.“V+N”应对某人或某物造成影响/结果,大多数影响是消极的,即不符合预期的,但也可以是积极的。例如:

2.原因与结果中的名词不能同指。

(16)A:你怎么瘦了?

B:骑自行车骑的。

(17)A:为什么你的眼睛红红的?

B:玩电脑玩的。

(18)A:你的嘴怎么出血了?

B:被我咬的。

*咬嘴咬的

(19)A:电脑怎么坏了?

B:*他玩电脑玩的。(如果是他玩坏的)

例(16)、例(17)成立,但例(18)和例(19)却都不能成立。例(18)中,结果是“嘴出血了”,原因是“(我)咬嘴”,这里原因与结果中的名词同指,都指“嘴”。所以,此时无法用“VNV的”格式解释原因,用其他方式来说明更适用。例(19)同理。

(二)“VNV的”格式与动词的选择

1.“VNV的”格式中“V”的音节限制

“VNV的”格式中的“VN”可以代表组成动宾短语的动词和名词,也可以是组成离合词的动词语素和名词语素。当“VN”是动宾短语时,鉴于“VNV的”是一个口语色彩很浓的格式,“V”多为口语中常用的单音节动词。此外,口语中常用的离合词也适用。因此,下面的例子都不合语法。

(20)*污染空气污染的

(21)*打扫房间打扫的

(22)*发展经济发展的

(23)*提高生产提高的

2.“VNV的”格式中的“VN”具有持续或连续义

1)动词本身具有连续义,表动作持续。例如,

(24)A:你眼睛怎么这么红?

B:熬夜熬的。

(25)A:这个房间怎么这么潮?

B:下雨下的。

2)动词本身没有连续义,但可表示连续事件。例如,

(26)A:为什么最近村子里人心慌慌的?

B:死人死的。

(27)A:今天胳膊酸疼。

B:怎么弄的?

A:昨天挂灯笼挂的。这几个房间里的灯笼都是我一个人挂的。

3)动词本身没有连续义,但可表示该动作所造成的结果状态持续。例如,

(28)A:这个房间怎么这么冷啊?

B:开空调开的。

(29)A:你身上怎么这么香啊?

B:她给我喷香水喷的。

以上三种语义类型中的动词或动词性结构都具有连续义或持续义,都具有无界性。鉴于此,下面的对话就不能成立。例如:

(30)A:你的腿怎么破了?

B:*摔倒摔的。

(31)A:你怎么灰头土脸的?

B:*掉沟里掉的。

(32)A:他的公司怎么没人上班了?

B:*破产破的。

(33)A:他怎么住院了?

B:*犯心脏病犯的。

像“摔倒”“掉沟里”“破产”等一类词或短语表达的是有界的一次性动作或事件,本身不具有连续义,也无法像“死人死的”一样能合理地表达连续事件,所以这类词不能进入“VNV的”格式。

三、“VNV的”格式的另一表现形式——“V的”

表致使义的“得”字句还有一种表现形式——“S+V得+R结果”。与句式“S+V+N+V得+R结果”相比,少了“N”。有时“N”在听说双方已知的情况下习惯被省略,有时“V”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接名词。这就为“V的”格式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与“VNV的”相比,二者产生的基础相似,语义上都用于说明原因,因此在动词选择上也相类似。“V的”中的“V”也多为口语常用的单音节动词。例如:

(34)A:你怎么满头大汗的?

B:跑的。这不是着急赶回来嘛。

(35)A:他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B:玩的呗。

(36)A:你的脸怎么了?

B:晒的。昨天在海边玩了一天,今天就这样了。

四、结语

“VNV的”格式是口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与其他解释原因的结构相比,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功用。它极强的简捷性,使其成为日常口语中说明原因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结构。对这一格式的深入分析,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自身的特点,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3[L12DYY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范晓.V得句的“得”后成分[J].汉语学习,1992,(2).

[2]项开喜.汉语重动句式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7,(4).

[3]杨玉玲.重动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4,(3).

[4]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5]陈家隽.现代汉语致使性重动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6]魏扬秀.重动句原因解释功能分析[D].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篇5:写收据的格式

人民币大写金额:伍千圆整

开票人及收款单位(加盖公章)

收款日期

★ 收据范文

★ 收据

★ 收据参考

★ 收据范本

★ 诉讼费退费收据怎么写

★ 发票收据精选范本

★ 收据的范本精选

★ 买房收据样本

★ 收据丢失证明怎么写,需要登报吗

篇6:证明的格式怎么写

兹证明我单位xx同志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

属无房户。

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公司

(公章)

年 月 日

很巧的人们问我什么是辞职证书的格式,又或者证书是如何写辞职,所以收集到一些辞职证书格式,而且我希望做不知道如何用辞职的朋友帮助证书!!!

辞职证书一个样品。

辞职证书

先生/夫人/小姐xxxx年从工作上,xx xx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的助理的职位,人力资源,xxxx xx月,因为个人原因为xx留下,没有坏在这儿的性能,该公司决定,同意其离开,已办理离职手续。

没有签订相关保密协议有选择的权利。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辞职证书模型2:

辞职证书

兹证明xxx先生/女士/小姐原是我们的市场部门员工,在职时间xx日xxxx xx月xx月xx天xxxx。现在所有的离职手续办理。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离职证明格式 离职证明怎么写

月xx天。xxxx xx

样品辞职证书三:

辞职证书

某先生/女士/小姐…,因为在××××__(日期(日)在我公司作为一个主要命题(系)…位置,因为活下来的原因提出辞职,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证人!!!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7月31日

样品辞职证书四

劳动关系解除/终止确认

甲方:(单位名称)

乙方:身份证号码:

乙方在甲方的主要命题(系)…(位置),XX年日经3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确认解除劳动关系。

现在双方经济补偿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所有的人都同意,并已一次性广场。与此同时,甲方为乙方离职手续办妥。

离职证明格式 离职证明怎么写

特此证明。

甲方(签名):乙方标记:

篇7:写书信的正确格式

一样平常书信由信封和信瓤两部分构成。信封是表现于外的工具,信瓤则是信的注释。

信封上应正确填写下列内容:

书信分为一样平常书信和公用书信两大类。一样平常书信重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乡信类书信,朋侪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拜托类书信、劝戒类书信、假贷类书信、庆祝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小我私家和小我私家之间。公用书信重要有表彰信、谢谢信、约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元与人、单元与单元之间。

信封的誊写款式

信封分为竖式信封与横式信封两种。如今所通用的则是横式信封。

信封上应正确填写下列内容:

邮政编码 中国海内,除台湾省外,曾经开端利用同一的邮政编码。邮政编码是由阿拉伯数字构成,用来表现邮局和它的投递地区的公用代号。如今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构成。比方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的邮编是一三零零六一。誊写邮政编码时要细致,信封正面左上方空格内应填写收信人地点地邮政编码,而右下方的空格则是发信人地点地的.邮政编码。

篇8:试论现代汉语“X哭了”格式

关键词:X哭了,传统义,扩大义,X呆了

1.引言

近年来, 各种表示高程度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 例如“X哭了”、“X爆了”、“X炸了”、“X毙了”等等。我们发现, “X哭了”格式与其他格式有较大的不同。“X爆了”、“X炸了”、“X毙了”等格式在其出现之时, 就已经被用来表示程度之深。如“美爆了”, 其出现到现在, 语义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一直被用来表示高程度。而“X哭了”并不是如此, 它出现伊始, 表示的是某行为或感受让某人哭泣, 如“痛哭了”表示疼痛之感令某人难以忍受因而使其哭泣。但随着人们的日常使用和网络语境的影响, 其语义逐渐有所迁移, 也可用来表示程度高。如“美哭了”, 它只是表示美的程度很高, 而不一定美得让人流泪。我们把“X哭了”中, “哭”的行为确实发生了的, “哭了”表示其行为结果的称为其传统义;把“哭了”只表示程度, 而“哭”这一行为未必发生的含义称为扩大义。

本文试图从“X哭了”格式入手, 描写其构成限制和结构特征, 再分析其语义的转变和扩大, 紧接着谈谈其语用价值, 最后简要对“X哭了”和“X呆了”作一个比较研究。

2.“X哭了”中X的构成限制

通过语料库的检索, 我们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 对X成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语法性质类别, 二是语义特征。

2.1“X哭了”表传统义时X的构成限制

1) 从语法性质类别来看

(1) X为动词:

看哭了、笑哭了、吓哭了、唱哭了、听哭了。

(2) X为形容词:

辣哭了、冷哭了、疼哭了、难过哭了、恶心哭了。

我们可以看到, 以上“X哭了”格式, “哭了”都是实在发生的行为 (部分短语如“笑哭了”等, 既可以理解为哭了, 也可仅理解为一种程度, 这样的情况我们暂且同时包括在两种情况之中解释) , 例如典型的“看哭了”, 我们可以将其补充为“看得哭了”, “难过哭了”我们可以补充成为“难过得哭了”。

2) 从语义特征来看

我们发现, 当“X哭了”表传统义, 且其X成分是形容词时, 这个形容词以中性词为主。

如:“辣哭了”、“冷哭了”、“疼哭了”等, 都是描述客观情状的词, 并不带有主观的褒贬意味。偶有“恶心哭了”、“不爽哭了”等说法, 但其使用相较中性词来说较少。

2.2“X哭了”表扩大义时X的构成限制

1) 从语法性质类别来看

X主要为形容词:

矮哭了、美哭了、丑哭了、冷哭了、疼哭了、激动哭了。

我们发现, 当“X哭了”表示一种高程度状态的时候, 其X成分通常为形容词。如“你怎么找了这么矮的对象啊!真是矮哭了”, 试问, 说话者真的因为对象的“矮”而发生了哭的行为吗?恐怕不见得。说话者用“矮哭了”这个短语只是为了表达其所述对象矮的程度很高。再看一个例子:———“你疼吗?”———“你说呢?疼哭了!”这个话轮中的“疼哭了”, 其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说话者疼得哭了, 还是只是非常疼但未必哭了呢?我们认为, 这样的情况, 须把“X哭了”格式放在具体的语境中, 探讨其语境义。而单独拿出来分析时, 是可以同时具备传统义和扩大义两种含义的。当我们将其理解为扩大义时, “疼哭了”中的“哭了”意义相当于“极了”, 表示疼的程度很高。

2) 从语义特征来看

我们发现, 当“X哭了”表扩大义时, X成分表示褒义和贬义的, 即用来表示极端义的用法比“X哭了”表传统义时明显要多。例如“美哭了”、“丑哭了”、“爽哭了”、“厉害哭了”等, 都能明显看出主观的情感褒贬取向。

3.“X哭了”格式语义转变的发展机制和动因

3.1语言的经济原则

我们认为, “X哭了”格式的扩大义的广泛运用, 是语言的经济原则的体现。具体而言, 我们认为, “X哭了”格式表扩大义时, 有一部分是“X得快哭了”格式的省略说法。举例来说, “冷哭了”可以理解为“冷得快让我哭了”, “累哭了”可以理解为“累得让我快哭了”。那么, 既然“冷得快让我哭了”省略为“冷哭了”既可以清晰地表达清楚原本的意义, 又能够让人少费口舌, 为什么不采用这样的说法呢?这就是语言的经济原则的体现, 我们认为, “X哭了”格式的发展和普及有这方面的原因。

3.2以夸张表程度深

“X哭了”在表扩大义时的运用, 带有夸张的意味。例如“冷哭了”, 实际情况可以是并没有冷到令人哭的地步, 运用“哭了”的说法, 是一种对X成分语义的扩大化, 以表示程度之深。

3.3语言发展的内部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 表程度深的“X了”的格式近年来一直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从最开始的“极了”到现在的“爆了”、“炸了”到我们所研究的“哭了”等等。这种现象是语言内部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人们使用“极了”等表程度深的补语类说法太多, 当“爆了”、“炸了”等既形象、又能够让人印象深刻且很好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说法出现, 人们难免会乐意使用, 于是这样的说法就普及开来, 被广泛地运用。同样的道理, 当“爆了”、“炸了”等说法被人们过度使用, 大家在使用时觉得有些厌烦或单调的时候, “哭了”的出现又让人们看到了新意, 于是“X哭了”表程度深的说法也迅速蔓延开来, 其含义也就从最初的表示行为结果的哭到表示程度之深。

4.“X哭了”格式的语用意义

4.1丰富了表程度补语的表达形式

在“X哭了”这种格式出现以前, 人们用补语表达程度很高时通常会使用“X极了”格式, 如“好极了”;或者是后来出现的“X爆了”格式, 如“美爆了”;抑或是“X炸了”格式, 如“气炸了”等等。如今“X哭了”格式的出现, 人们在需要表示程度深的说法时, 除了上述表达形式, 又多了一种形式, 这就意味着“X哭了”格式丰富和补充了表程度的补语。

4.2使语义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相比于“X极了”这样的表达形式, “X哭了”更为生动形象。举例说明:

(1) 这件衣服真是美极了!

(2) 这件衣服真是美哭了!

相比而言, 听完第二种说法, 我们脑海中大致会浮现出衣服令说话者边说边激动到近乎哭泣的画面, 这样一来, 表达的程度就更深一步, 相比于“美极了”的说法, 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5.“X哭了”和“X呆了”

我们发现, 除了“X哭了”有语义转移的现象, 即上文提到了传统义和扩大义, “X呆了”也有这样的现象。为了更好地掌握“X哭了”格式, 我们在这里对二者做一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分析出以下几点:

1) “X哭了”中“哭了”可以和褒义词和贬义词搭配, 如“美哭了”、“丑哭了”。而“X呆了”中“呆了”只能和褒义词搭配, 不能和贬义词搭配。如我们可以说“帅呆了”, 不能说“丑呆了”;

2) “X哭了”中“哭了”可以和双音节词搭配, 如“激动哭了”、“难过哭了”, 而“X呆了”“呆了”不能和双音节词搭配, 只能和单音节词搭配。如只能说“帅呆了”, 不能说“帅气呆了”;

3) “X哭了”中“哭了”可以和表人的具体感受的词搭配, 如“激动哭了”、“厉害哭了”, 而“X呆了”“呆了”基本不能和这类词搭配。如不能说“激动呆了”、“厉害呆了”。

4) 某些固定搭配中, 只能使用“X呆了”, 而不能使用“X哭了”, 如可以说“惊呆了”, 而不能说“惊哭了”。

5.2语义特征

当“X哭了”和“X呆了”被用来表示程度深时, 即它们都表扩大义时, 我们认为, 它们所表达的程度几乎是等同的。例如:

(1) 这部剧的男演员真是帅哭了!

(2) 这部剧的男演员真是帅呆了!

我们经过在语料库中对“X哭了”和“X呆了”进行搜索、分析和比较, 发现两者在表达程度深时并无语义上的差别, 即所表示之程度几乎相同。

6.结语

本文就“X哭了”的本义 (传统义) 、其在网络语境中产生的的新义 (扩大义) 以及其发展机制和动因做了一定的探究, 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了阐释, 最后将其与“X呆了”格式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前人对“X哭了”格式的研究尚且没有, 笔者就此空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有任何不当之处, 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储泽祥.强调高程度心理情态的“一百个 (不) 放心”类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 2011, 01:58-68.

[2]马冬晴.网络新语“X爆了”结构考察[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 2013, 08:83-85.

上一篇:市饲料监察所三治的活动方案下一篇:酒友相聚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