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防护—说出背后的故事

2024-04-27

针刺伤防护—说出背后的故事(精选9篇)

篇1:针刺伤防护—说出背后的故事

针刺伤防护—说出背后的故事

针刺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心理危害医务人员在受到针刺伤后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 有时还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为了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关人士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与规范操作流程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有学者通过对临床的观察与思考制定出一些临床小技巧;各产品制造商也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从而生产出安全型新品代替普通型,大大降低了针刺伤的危险性。1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丢弃用过的针头时;(2)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3)针头用完盖帽时;(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2.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2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2.3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2.4 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3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如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护士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4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员工报告有针刺伤,由于自我感觉良好,通常也未进行随后的治疗;关注的职责应延伸到医护人员之外,改变落后的操作方式;帮助被刺伤的员工而非责备,给他们时间去参加A&E、职业保健及安排随访等工作还需要去进一步完善。

篇2:针刺伤防护—说出背后的故事

手术室护士刘二缓用一张张真实生动的图片,再现了工作中的一个个场景以及针刺伤的预防、处置中的经历、经验、效果以及医院的管理措施、标准落实。演讲内容丰富,情景展示真实,讲解通俗易懂,突出手术室特色,获得评委一致好评,荣获优胜奖,全院表彰。在此也希望通过此次竞赛让更多护理人员真正掌握针刺伤标准预防及处理,提高防护意识,减少执业暴露性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工作执业安全。

深州市医院

篇3: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防护及处理

收集我科自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全体护士及实习护士208人, 采用一人一卷不记名的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208人中有152人次有不同程度的针刺伤, 152人中有78人被污染的针头刺伤, 152人中有126人为实习护士及N0、N1级护士。

2 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2.1 缺乏防护意识

临床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因此, 必须要有较高的自我防护意识, 但是事实上许多医院的临床护士的防护意识较低, 采取的防护措施不恰当[1,2,3]。在静脉采血、输血、注射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是不戴手套, 即使在手部有伤口时戴手套的临床护士也未过半。有报道指出, 刺伤前有82.14%的护士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尤其是低年资、工龄在5~10年、低学历、低职称的临床护士, 更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4,5]。

2.2 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是造成针刺伤的重要因素。如:丢弃用过的针头时、给患者注射时 (特别是给不配合的患者注射时) 、针头用完盖帽时、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 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大多数的针刺伤都发生在整理用毕的用物时

2.3 不安全的医疗用具

有报道称使用没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及其他医疗锐器造成的损伤比医务人员不小心造成的损伤的概率大得多。

2.4 护士工作繁忙

常处于超负荷状态, 进行疲劳操作, 容易刺伤。

2.5 未有系统的防护知识学习

缺乏自我防护能力,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门新兴学科, 各种病原体的有效杀灭方法及正确防护措施, 针刺伤后的紧急处理知识明显不足。

2.6 职业防护管理缺陷

我国医院的职业防护管理起步较晚,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出严格的防护机制, 防护意识不强。

3 预防

3.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 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医院要定期对医护人员尤其是新进的医护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避免出现一些不安全行为, 使医护人员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从而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6]。比如说, 临床护士要注意手套的使用, 注意医疗锐器的处理, 当发生医疗锐器刺伤的现象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处理, 有效避免染病现象的发生。

3.2改善医疗操作环境为了有效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现象的发生, 医院需要改善医疗操作环节, 比如说:减少尖锐的医疗器物的使用, 采用一些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要在现有的医疗环境下, 充分考虑到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现象的发生。

3.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院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统一的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 要设置固定的焚烧医疗废弃物的场所, 有效杜绝传染源的传播[7,8]。而在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中, 难免有医护人员与传染源直接接触, 这个时候就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流程, 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在规定要求内进行医疗废品的处理, 避免传染源流入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当医护人员发生医疗锐器刺伤或黏膜接触患者血液现象时, 及时将此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 并进行处理。相关部分对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职业感染现象。

3.5安全处理针头, 勿将针帽套回针头, 如果一定要套回时, 使用单手套法;传递锐器时, 勿将锐利面朝向他人和自己, 以免误伤[9,10]。

3.6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当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多时, 发生医疗锐器刺伤的现象也增多。因此, 医院需要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为了有效避免医疗锐器刺伤现象的发生, 医院需要给医护人员提供安静、灯光明亮的工作环境, 同时患者也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使医护人员集中精神治疗, 有效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现象的发生。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有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 而护士面临的针刺伤的危险因素既是客观存在的, 又是可以预防的。因此, 护士要遵守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增强防护意, 规范技术操作流程,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 远离针刺伤害, 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此外, 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单位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制度,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 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范措施, 保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避免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护理人员针刺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比例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针刺伤直接发生的原因分析, 主要为未规范处理用后的针头;护理人员针刺伤后的心理压力大。结论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针刺伤的危害,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落实防护措施, 建立、健全防护针刺伤管理制度, 确保身心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防护,处理

参考文献

[1]戚品品, 沈美玉.22例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分析及防护措施[J].天津护理, 2006, 14 (5) :296-297.

[2]胡斌莲.沈亚儿.护士锐器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 :49.

[3]龚光明.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5) :680-682.

[4]丁汀, 历琼, 沈莉.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上海护理, 2009, 9 (4) :80-83.

[5]李文珠, 苏冠华, 赵越, 等.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自我防护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19) :3697-3699.

[6]陈长香, 李建民, 张艳, 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7) :15-16.

[7]李红梅, 李文涛, 肖叔贞.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意外刺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8, 18 (1) :9-11.

[8]金晓霞.护士发生针刺伤的防护及处理方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11 (21) :103-104.

[9]许素平, 郭薇, 王卫力.临床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防控[J].华西医学, 2010, 25 (3) :635-636.

篇4: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

【关键词】 针刺伤;护士;防护;危害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2602

在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健康体检逐渐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自觉行为。目前我国县级医院体检中心所接待的体检人数正在不断增加,护士在提供体检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极易引起职业损伤[1]。针刺伤是体检中心护士常见职业损伤之一,发生针刺伤后可带来严重危害,所以应重视并加强防护。本文分析了护士针刺伤的危害与防护问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体检中心的1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人,女10人,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378±31)岁;工龄在3~33年之间,平均(18±12)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2名;学历:中专1名,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5名。

12 方法 为避免体检护士在进行医疗操作过程中遭到针刺伤的伤害,采取了以下防护措施。

121 个人防护 体检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各类体检者发生接触,因此,必须重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首先,体检前及体检过程中应与体检者进行交流、沟通,如主动问候、给予微笑等,以便与体检者建立良好关系,使体检者能够信任护理人员,从而有效避免因体检者不配合或不合作而导致针刺伤事件的发生[2]。其次,应注意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如明确体检者携带有感染因素,则在实施有创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体液、血液等隔离制度;对于未明确携带有感染因素的体检者,也应重视个人防护,在护理操作前应对自己的皮肤,尤其是手指进行认真检查,如存在破损情况,则在破损部位使用医用防水敷贴,并注意戴手套进行操作,以有效预防针刺伤。

122 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 体检时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主要有:将针帽重新套上使用过的针头;从注射器中将体检者的体液标本或血液标本注入到容器内;在使用针头后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等。对于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护理管理人员应注意进行引导,并同时纠正错误操作行为与高危操作行为。如:严禁将针帽重新套回使用过的针头,若必须将针帽套回,则先在治疗台上放好针帽,随后单手拿注射器套上针帽即可。( 针对套回针帽)要注意禁止直接用手对针头进行分离或直接弄直、弄弯针头,针头使用后及时放入到耐刺容器,如锐器盒中,当锐器收集容器容积的3/4已经被针头填满时,应立即采用新的锐器盒收集容易造成针刺伤的锐器[3](针对针头分离及针头使用后处理不当)。此外,护理人员在传递锐器的过程中,应避免锐利面朝自己或他人,以免引起误伤。

123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针对拔针后处理的措施) 针刺伤发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是降低其危害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在针刺伤发生后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立即用手挤出刺伤部位及周围的血液,随后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对刺伤部位进行冲洗,冲洗之后将浓度为3%的碘酒溶液涂在刺伤部位。为防止乙肝病毒感染,可在针刺伤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如存在丙肝病毒感染风险,则应用药物叠氮胸苷进行处理。其次,应注意在针刺伤发生后及时报告,以便对体检者与受伤者进行乙肝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及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以明确是否已造成感染[4]。最后,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以减轻针刺伤对护士造成的心理创伤,应关心爱护及帮助针刺伤护士,同时积极与护士进行沟通,疏导恐惧心理及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在针刺伤发生后不幸感染HIV的护理人员,应注意长期给予帮助与关爱,并对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

13 观察指标 比较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变化情况,同时对比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感染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检验法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针刺伤防护措施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见表1。endprint

【摘 要】 目的:分析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危害与防护措施。方法: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结果:实施针刺伤防护措施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伤可对体检中心护士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针刺伤所造成的危害,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职业防护。

【关键词】 针刺伤;护士;防护;危害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2602

在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健康体检逐渐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自觉行为。目前我国县级医院体检中心所接待的体检人数正在不断增加,护士在提供体检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极易引起职业损伤[1]。针刺伤是体检中心护士常见职业损伤之一,发生针刺伤后可带来严重危害,所以应重视并加强防护。本文分析了护士针刺伤的危害与防护问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体检中心的1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人,女10人,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378±31)岁;工龄在3~33年之间,平均(18±12)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2名;学历:中专1名,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5名。

12 方法 为避免体检护士在进行医疗操作过程中遭到针刺伤的伤害,采取了以下防护措施。

121 个人防护 体检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各类体检者发生接触,因此,必须重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首先,体检前及体检过程中应与体检者进行交流、沟通,如主动问候、给予微笑等,以便与体检者建立良好关系,使体检者能够信任护理人员,从而有效避免因体检者不配合或不合作而导致针刺伤事件的发生[2]。其次,应注意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如明确体检者携带有感染因素,则在实施有创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体液、血液等隔离制度;对于未明确携带有感染因素的体检者,也应重视个人防护,在护理操作前应对自己的皮肤,尤其是手指进行认真检查,如存在破损情况,则在破损部位使用医用防水敷贴,并注意戴手套进行操作,以有效预防针刺伤。

122 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 体检时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主要有:将针帽重新套上使用过的针头;从注射器中将体检者的体液标本或血液标本注入到容器内;在使用针头后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等。对于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护理管理人员应注意进行引导,并同时纠正错误操作行为与高危操作行为。如:严禁将针帽重新套回使用过的针头,若必须将针帽套回,则先在治疗台上放好针帽,随后单手拿注射器套上针帽即可。( 针对套回针帽)要注意禁止直接用手对针头进行分离或直接弄直、弄弯针头,针头使用后及时放入到耐刺容器,如锐器盒中,当锐器收集容器容积的3/4已经被针头填满时,应立即采用新的锐器盒收集容易造成针刺伤的锐器[3](针对针头分离及针头使用后处理不当)。此外,护理人员在传递锐器的过程中,应避免锐利面朝自己或他人,以免引起误伤。

123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针对拔针后处理的措施) 针刺伤发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是降低其危害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在针刺伤发生后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立即用手挤出刺伤部位及周围的血液,随后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对刺伤部位进行冲洗,冲洗之后将浓度为3%的碘酒溶液涂在刺伤部位。为防止乙肝病毒感染,可在针刺伤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如存在丙肝病毒感染风险,则应用药物叠氮胸苷进行处理。其次,应注意在针刺伤发生后及时报告,以便对体检者与受伤者进行乙肝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及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以明确是否已造成感染[4]。最后,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以减轻针刺伤对护士造成的心理创伤,应关心爱护及帮助针刺伤护士,同时积极与护士进行沟通,疏导恐惧心理及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在针刺伤发生后不幸感染HIV的护理人员,应注意长期给予帮助与关爱,并对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

13 观察指标 比较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变化情况,同时对比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感染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检验法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针刺伤防护措施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见表1。endprint

【摘 要】 目的:分析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危害与防护措施。方法: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结果:实施针刺伤防护措施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伤可对体检中心护士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针刺伤所造成的危害,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职业防护。

【关键词】 针刺伤;护士;防护;危害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2602

在生活水平及保健意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健康体检逐渐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自觉行为。目前我国县级医院体检中心所接待的体检人数正在不断增加,护士在提供体检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极易引起职业损伤[1]。针刺伤是体检中心护士常见职业损伤之一,发生针刺伤后可带来严重危害,所以应重视并加强防护。本文分析了护士针刺伤的危害与防护问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体检中心的1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人,女10人,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378±31)岁;工龄在3~33年之间,平均(18±12)年;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2名;学历:中专1名,大专5名,本科及以上5名。

12 方法 为避免体检护士在进行医疗操作过程中遭到针刺伤的伤害,采取了以下防护措施。

121 个人防护 体检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各类体检者发生接触,因此,必须重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首先,体检前及体检过程中应与体检者进行交流、沟通,如主动问候、给予微笑等,以便与体检者建立良好关系,使体检者能够信任护理人员,从而有效避免因体检者不配合或不合作而导致针刺伤事件的发生[2]。其次,应注意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如明确体检者携带有感染因素,则在实施有创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体液、血液等隔离制度;对于未明确携带有感染因素的体检者,也应重视个人防护,在护理操作前应对自己的皮肤,尤其是手指进行认真检查,如存在破损情况,则在破损部位使用医用防水敷贴,并注意戴手套进行操作,以有效预防针刺伤。

122 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 体检时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主要有:将针帽重新套上使用过的针头;从注射器中将体检者的体液标本或血液标本注入到容器内;在使用针头后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等。对于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护理管理人员应注意进行引导,并同时纠正错误操作行为与高危操作行为。如:严禁将针帽重新套回使用过的针头,若必须将针帽套回,则先在治疗台上放好针帽,随后单手拿注射器套上针帽即可。( 针对套回针帽)要注意禁止直接用手对针头进行分离或直接弄直、弄弯针头,针头使用后及时放入到耐刺容器,如锐器盒中,当锐器收集容器容积的3/4已经被针头填满时,应立即采用新的锐器盒收集容易造成针刺伤的锐器[3](针对针头分离及针头使用后处理不当)。此外,护理人员在传递锐器的过程中,应避免锐利面朝自己或他人,以免引起误伤。

123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针对拔针后处理的措施) 针刺伤发生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处理是降低其危害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在针刺伤发生后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立即用手挤出刺伤部位及周围的血液,随后采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对刺伤部位进行冲洗,冲洗之后将浓度为3%的碘酒溶液涂在刺伤部位。为防止乙肝病毒感染,可在针刺伤后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如存在丙肝病毒感染风险,则应用药物叠氮胸苷进行处理。其次,应注意在针刺伤发生后及时报告,以便对体检者与受伤者进行乙肝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及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以明确是否已造成感染[4]。最后,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以减轻针刺伤对护士造成的心理创伤,应关心爱护及帮助针刺伤护士,同时积极与护士进行沟通,疏导恐惧心理及缓解心理压力;对于在针刺伤发生后不幸感染HIV的护理人员,应注意长期给予帮助与关爱,并对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

13 观察指标 比较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发生率变化情况,同时对比防护措施实施前后针刺伤感染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异检验法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篇5:输液针刺伤防护演练

一、目的:考核采血人员被锐器刺伤后采取的处理措施及防护知识

二、实施时间:时间 :2015年4月9日

三、应急预案演练评委:徐晓红

四、参加人员:全体人员

五、采血针刺伤防护演练

1场景:输液中心,王某为病人采血时,不小心扎伤手指。2过程: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在伤口旁端,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对伤口进行局部挤压。伤口清洗后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2)如病人是HBV阳性,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6月间隔离)

篇6: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时间

2008年9月5日。

1.2 对象

调查我院100名临床护士, 女95人, 男5人, 年龄18岁-39岁;工龄1年-20年, 平均15年。中专学历62名, 占62%, 大专学历21名, 占21%, 本科学历及本科在读17名, 占17%.

1.3 方法

自行设计“护士防护调查表”, 内容为: (1) 护士所在科室、学历、参加工作时间; (2) 是否发生过针刺伤及受伤次数; (3) 针刺伤危险因素; (4) 护士防护知识培训情况及刺伤后采取措施。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率100%.数据输入计算机, 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

护士针刺伤共计100例, 最多为拔针后的处置占46%, 见表1.

2.2

针刺后采取措施, 100名不同学历的护士针刺伤后采取的防护措施情况构成比, 见表2.

3 讨论

3.1 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

3.1.1 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有报道定期对护士进行在职教育, 严格执行标准可防止>30%针刺伤发生[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 能提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 减少暴露的发生。本资料显示:常见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如针头分离重戴针帽发生率不高, 占14%, 可能与我们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操作程序、编制印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及护理应急预案手册》全员学习有关, 这些措施对预防职业危害有一定作用。

3.1.2 针刺伤的发生与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有关

由表1可见, 引起针刺伤最多的是分离针头和拔针后处置, 分别占23%和46%, 调查分析:一是我们的护士采血时未按规定一人一用一处置, 养成几个甚至十几个用后进行集中处置的习惯, 忙而乱, 情绪急躁, 易发生针刺伤;二是拔针后操作不当: (1) 输液完毕后护士拔除输液针头, 使针头无固定处于游离状态, 在回收处置分离输液针头过程中碰撞, 容易导致针刺伤; (2) 护士在分离针头时, 针头与输液皮管、胶布粘在一起, 造成分离困难, 直接用手去分离, 存在不稳定因素, 容易导致针刺伤。

3.1.3 缺乏防护意识

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缺乏防范知识,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个别护士对医院及科室举办的医院感染防治知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培训不重视、不参加。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针对护理人员状况和需求, 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成员负责讲课、培训, 将职业安全培训纳入医院的三级培训内容和新调入、实习生岗前培训的必备课程。使其在护理技术操作中, 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正确掌握防护技能和避免针刺伤的技巧, 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4.2 规范操作流程, 实施标准预防

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CDC) 规定, 医务人员操作时, 常规实施标准预防, 因此我们进一步规范了锐器操作流程,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 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 接触患者的血液及体液时应戴手套;当手或其他皮肤黏膜表面被血液及体液污染时, 应立即彻底冲洗;摘除手套后清洗双手等, 养成良好的操作行为[2]。

4.3 建立监测系统, 完善报告流程

健全科室预防针刺伤制度, 严格执行登记报告制度。如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 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1) 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 如有伤口, 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 应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 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 建立职业暴露监测系统,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调查表”报告感染科, 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并进行跟踪随访。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和改革方法, 能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按照流程执行, 达到自觉改正不良行为, 主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减少针刺伤发生, 降低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毛秀英, 吴欣娟, 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6) :422-425.

篇7:针刺伤防护—说出背后的故事

关键词:护士 规避针刺伤 危害 防护措施

加强护士执业防护培训,规避针刺伤的发生,这一课题的探究对于医护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针刺伤现象主要是指护士人员在进行血液等样本的采集时,不小心被取过病人血液的针头刺到,这就可能会经过血液感染到疾病。护士被感染成乙肝和艾滋病等疾病,这种现象在医护人员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被感染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医护人员成为感染人群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护士的防护培训,来规避针刺伤现象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针刺伤所带来的危害及防护,增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

1 针刺伤现象发生的原因

护士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部分是由于病人情况比较特殊,工作速度有时候会比较快,紧张感增加,这样就导致了护士出现失误的几率大大提升。除了这个环境因素原因之外,还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针刺伤现象的出现,主要的原因是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到位,职业上的防护漏洞暴漏出来,就导致了护士在扎针的时候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其次还与不规范的操作相关联,针刺伤发生最多的地方就是护士在处理拔针后和对针头进行分离的时候,这就表明了护士在进行采血的时候没有完全的按照所规定的要求进行,采血时为了节省时间而把采血病人集中在一起,这种情况就会使采血现场比较混乱,导致针刺伤现象的出现。

还有就是护士对拔针后的针头没有及时的处理,导致针头裸露在外,护士在周围来回走动的时候,这样就很容易被刺伤;最后一点就是护士在进行拔针的时候,由于针头以及输液管用胶布粘在一起不容易整理,这时有的护士就用手去整理,这样就会加大被刺伤的几率。

2 针刺伤现象发生的危害

2.1 针刺伤容易感染疾病

一些疾病的传染大都是依靠血液的传染,比如乙肝和艾滋病等这些疾病,而被针头刺伤是最容易被传染的一个途径,针刺伤的感染性远远高于其他的传染方式。比如乙肝病毒,据调查乙型肝炎疾病通过针刺伤的方式感染的几率为6%~30%,其中也包括被针头刺伤的护士成分。还有就是对于艾滋病的感染,目前对于艾滋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感染艾滋病之后死亡几率已经达到了90%,而医护人员中有艾滋病的几乎都是护士在被针刺伤而感染上的,由于艾滋病的传染主要通过血液的传播,而护士在进行扎针或者拔针的时候没有依据相应的要求,就可能导致被针头刺伤,从而感染艾滋病。因此如果被扎过以上疾病的针刺上的话感染疾病的几率很大,死亡系数也很高。

2.2 造成护士的心理疾病

如果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刺伤的话,就会担心自己是否被感染,一直处于惶恐和害怕中,而这种对护士的心理伤害是永恒的,会让他们一直在心理对自己施加压力,由于又不确定是否被感染一直在自我怀疑中,这就会出现抑郁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一些护士被阳性的艾滋病的患者扎過的针头刺过的话,会产生一些相应的负面情绪,使情绪变得悲观,最终导致没有无法继续工作。所以被针头刺伤的话,不仅对护士的身体会造成危害,而对心理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3 针刺伤现象的防护规避措施

3.1 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培训

针刺伤现象的发生,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很薄弱,还有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过度的压力紧张,以至于护士在扎针的过程中不小心会被针刺伤。所以对于平时一定要加强护士的防护培训,对护士普及防止针刺伤的常识。在对护士进行防护意识培训的时候要包括多方面的内容,结合一些由于针刺伤感染疾病的病例来进行强化防护意识,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到医院来进行讲座知识的普及,或者组织一部分的护士人员出去学习,让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有防范针刺伤的意识,所以让护士加强对自我的防护意识是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被针刺伤的基础。

3.2 规范护士工作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在针刺伤现象产生的原因中提到过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护士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的要求来进行。护士在把使用的针头应该及时套上针套,最大限度的避免被针扎伤的几率。不用的针头应该放在比较安全的地方,注意一定不要把用过的针头弄弯或者随意乱放,在进行拔针和针头分离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操作的步骤,不要随意的用手进行分离针头。还有护士在进行扎针的时候一定不要面向人,防止被针刺伤。因此一定要规范护士在工作过程的操作要求。

3.3 要健全针刺伤后的检查项目

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被针刺伤的现象虽然做过很多的防范措施,但是要想完全的杜绝针刺伤现象是有困难的,所以还是会出现被针刺伤的现象,因此针对一些针刺伤的现象医院可以设定健全一些检查的项目,及时的对针刺伤的护士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 ,减轻针刺伤带来的危害。在医院里健全针刺伤的检查项目能够第一时间对可能感染的医护人员进行身体各项的检查,这样能够及时进行治疗。

3.4 护理器材要使用性能良好的

针对针刺伤现象的调查研究,针刺伤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空心针头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医院在护理器材方面要使用安全性能良好的,良好的护理器材能够减轻被针刺伤的几率,对于先进的护理设施,可以引进一些无针头的注射器,或者一些针头能够收缩的等器材,这些器材对于针头都有良好的保护设施,安全性能比较高,所以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被针头刺伤感染疾病。选择一些安全性能比较好的针头器材,能够让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减少被针刺伤的可能。

3.5 普及被针刺伤后正确的处理方式

被针刺伤后一定要正确及时的对伤口进行处理,让护士掌握基本的处理步骤:首先如果不小心被刺伤之后一定要挤压出被刺部位的血,用乙醇洗受伤的部位,之后要把碘酒涂在受伤部位上。这个步骤在对护士进行防范培训的时候一定要作为重点的培训内容。

4 总结

针刺伤的现象主要是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产生的,由于护士对于自我的防范意识不够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在护理过程中对施针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都是导致针刺伤现象的出现。被针刺伤的话有可能会被传染一些疾病,比如乙型肝炎疾病和艾滋病等这些没有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这些感染病通过针头在血液中进行传染,对医护人员的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是死亡。所以为了防止针刺伤现象的产生,一定要加强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多对护士进行防范培训,以及要健全针刺伤后的检查项目和选择性能良好的护理器材。总而言之,针刺伤带来的后果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一定要规避针刺伤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爱萍.浅议护士针刺伤及其职业防护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9(02).

[2]王海荣.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

篇8: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与职业防护

1针刺伤危害

目前, 艾滋病及乙型肝炎等血源传播性疾病流行日益严峻。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高发国家,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0%, HBV感染成为医务工作者最常见的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危害之一[2,3]。我国艾滋病病毒 (HIV) 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HIV阳性报告例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HIV阳性者累计达到大约100万, 且艾滋病的流行正处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三期[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操作, 接触针头的机会较多, 发生锐器伤的概率也相对较大, 60%~90%的锐器伤发生于护理人员[4]。有调查显示, 80.6%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 年人均3.5次, 其中74.5%是被污染的针头刺伤[5], 0.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 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的几率为1.8%[6]。针刺伤已成为护士职业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 护士的健康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

2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2.1 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 护士人力短缺, 超负荷工作, 致使护理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疲劳状态, 不仅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而且也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7], 导致心理疾病 (焦虑症、抑郁症) 等增多, 从而增加了针刺伤的可能性。

2.2 自我防护意识差

尽管绝大多数护士认识到针刺伤的结果是各种血源性传播疾病, 但是对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不足。有44%的护士认为几率很小, 其中有3.5%的护士认为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存在侥幸心理;7.3%的护士对针刺伤无所谓, 这是非常危险的[8]。护士对针刺伤后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认识不足必然导致防护及针刺伤后处理等行为上的不重视。针刺伤几乎发生在操作全过程, 所以全程防护是有必要的。但是仍有部分护士认为只有在临床证实或患者有相关症状时才会提高警惕, 而普遍性预防明显缺乏。而早在1987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就提出了“全面性防护措施”, 即普遍性预防, 在这个概念指引下, 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都等同视为血源性传染疾病的传染源而采取防护措施。

2.3 常规操作, 应急处理欠规范

有调查显示:护理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 约86%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 (碘酒+酒精) , 能较规范处理的仅占4%左右, 有0.33%的护士未做任何处理[9];注射后针头处理不当 (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及重套针冒) 所致针刺伤占刺伤总数的62.68%[9], 王红红等[10]报道护生实习6个月就有72.6%的人被刺伤, 其中79.4%的是被用过的针头刺伤。孙伯英等[11]调查22所二、三级综合医院, 仅有9所医院有上报制度, 上报率为21.15%。说明护理人员既缺乏管理, 又缺乏主动报告意识。

3对策与措施

3.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创建护理安全文化

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是有效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12]。除对新上岗的护士和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外, 还应对在岗护士每年进行1~2次培训, 对“标准预防”的概念、方法、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进行讲解, 对HIV/AIDS职业暴露重点强化对“窗口期”的认识, 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性。制定各种预防职业损伤的工作指南、防范制度, 改变护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并把职业安全作为护理人员在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考核内容。护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思路, 营造一种氛围, 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不仅仅是只给患者提供安全, 无差错的护理, 还包括在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损伤、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建立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必要的预防接种。

3.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缓解缺编问题

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5-2010) 》指出:到2007年, 全国的三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 全国85%的二级医院的编制护士应达到护士的配备标准。护士缺编问题的缓解将有助于为护士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 缓解其紧张状态。

3.3 规范护理工作行为

安全处置针头是防止针刺伤的重要措施。针头使用后重新套上针帽是导致针刺伤最常见的原因, 应禁止污染针头回套针帽内, 必须回套时尽可能单手操作;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 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 将头皮针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输液穿刺失败时, 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滴管上, 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为不合作的患者治疗时, 必须有他人帮助。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不要把针头放在地板上、床单或者床垫上、垃圾袋里或其他任何不适当的地方, 不要用力将锐器放入已经过满的容器里。

3.4 掌握戴手套的指征

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 均应戴手套。传统的教育中, 过分强调护士要有奉献精神, 有时给护理人员造成错觉, 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不讲奉献, 戴手套等防护措施被认为是怕脏嫌弃患者, 是不敬业的行为。研究表明[13], 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 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量比未带手套减少50%以上, 戴双层手套可使血液接触率由戴单层手套的11.84%降至4.69%, 且内层手套的穿孔率仅为0.52%。针通过两层有弹性的乳胶手套刺入皮肤, 其感染率仅为0.20%~0.25%[14]。但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正确的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3.5 正确掌握针刺伤后的处理流程

发生针刺伤后, 应立即采取措施,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 黏膜污染时,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冲洗后用2%的碘酒、75%的酒精进行消毒、包扎并及时上报, 同时检测相关抗体, 接种疫苗或预防性用药。有研究表明[14], HIV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干预措施能降低81%的HIV感染。可见, 发生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预防补救措施, 是保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3.6 建立建全针刺伤报告系统, 加强暴露后预防

在做好安全注射的同时, 应建立一个简便、合理、有效的针刺伤报告体系。从社会层面而言, 需要加强整个社会对针刺伤的关注, 建立并完善针刺伤类医疗职业损伤的法律法规, 使针刺伤防护得到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 国家卫生部门应建立国家级针刺伤网络上报系统, 并对针刺伤防护设专项支助基金。从医院层面而言, 医院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针刺伤报告制度, 建立简便的医院职业报告系统, 以便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患者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能向有关部门报告, 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此外, 医院设立职工心理咨询室, 为针刺伤者提供心理支持, 缓解针刺伤者的自责心理和对暴露的恐惧心理, 指导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针刺伤。

护理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神圣性和职业的风险性。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和护理工作, 加强法制化管理, 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 》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尤其是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明确了护士的权益, 规范了护理行为, 进一步完善了职业防护策略和措施, 对于积极依法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起到了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应认真学习并加以贯彻和落实, 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加强自身防护, 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篇9: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害及防护

1 针刺伤的危害

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类型之一, 据调查发现有87.5%医务人员有过锐器伤的经历, 他们在操作中不慎被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感染者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 其感染率分别为6%~30%、1.2%~10%、0.2%~0.5%[2]。另外, 针刺伤的另一个危害是对受伤者的心理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严重而持久, 尤其是HIV感染患者血液污染所致针刺伤, 多数受伤者会因此产生重度或中度焦虑和悲观情绪。而对于患者感染状况不确定也会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 在确定自己是否被感染以前, 受伤害者感到焦虑、情绪不稳定,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2 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 发生针刺伤的护理人员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有关操作规范。另外, 护理人力不足, 使护士工作时过于繁忙和紧张, 可增加护士针刺伤的几率。防护意识淡漠、操作时光线不足、环境受限、抢救和处置患者时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等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3 针刺伤后的应急处理措施

如不慎被锐器刺伤, 应立即挤出刺伤部位的血液, 并在流动水下反复冲洗后用络合碘消毒并于伤后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 再根据患者的检验报告情况,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进行血液的基线测定和跟踪调查。

4 防护措施

4.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要加强对护士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教育, 在医务人员工作中开展普及性预防, 在临床工作中无论面对的患者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 均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面临潜在的危险, 在护理操作中注意每个细节, 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各种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积极改善工作条件, 合理配置人员, 减少护士因工作忙乱而引起的损伤, 鼓励护士在接触血液和体液操作时戴手套。

4.2 加强防护工作, 规范操作

护士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锐利器械, 在工作繁忙或抢救患者时, 忽略个人防护, 受到针刺伤害;而在工作中规范安全操作流程, 掌握锐器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针刺伤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1)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2)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 要保证足够的光线, 尽可能减少伤口的出血。 (3) 千万不要把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盖上针头套, 不要用手销毁用过的注射器。 (4) 切勿将锐利废物同其他废物混在一起。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 尽量避免手与锐器直接接触, 用过的针头等锐器必须丢弃在锐器盒内, 锐器盒应放在经常使用锐器的地方, 以使操作者在需要时能马上就近丢弃用过的锐器, 锐器盒用至2/3或3/4满时, 要及时更换。

4.3 使用安全的医疗器具

提供先进、安全的医疗器材, 如普及使用真空采血系统静脉留置针无针密闭输液接头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

5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建立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以便医务人员在针刺伤意外或黏膜接触患者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能向有关部门报告, 各科室应对不慎被锐器刺伤的医护人员进行登记、报告、管理;此外, 还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安全产品和技术, 加大投入, 为医护人员购置防护用品和设备, 加强护士等特殊人群的防护教育和岗前培训, 向临床护士提供计划免疫等。护理安全文化是一种护理管理思路[3], 加强预防和控制由锐器刺伤所引起的血液性疾病感染, 使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6 尊重患病的护理工作者

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要努力护理好每一个患者, 不能因其所患的疾病而歧视患者同样也不能因为一个护士可能或已经患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或其他的传染性疾病而遭到歧视。国际劳工组织指出, 一个护士感染HIV不是他职业生涯的结束, 只要他身体健康, 我们就应当保护他继续工作的权利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危害,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子兴, 郭仙斌.实习护士针刺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J) .临床护理杂志, 2006, 5 (1) :2.

[2]申良荣.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研究现状 (J) .护理进修杂志, 2005, 20 (3) :216.

上一篇:摸摸我吧杂文随笔下一篇: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