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极致

2024-04-25

把工作做到极致(精选9篇)

篇1:把工作做到极致

把工作做到极致

《把工作做到极致》一书是我受益匪浅,那么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呢?想想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以前没有去想。态度是决定所有事情的主因,不要忽略小事,着重细节,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很多人都不难发现,自己每天经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一件件的琐碎小事构成的。特别是我们综合事务部,每天都有许多你能够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小事,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例如:传真的收发,接收传真时能否及时有效的汇报给领导及相关人员,电话接通时轻声的问上一句“请问这是发给哪位的传真?”以便及时准确的传递给领导;发送传真时,一定要在传真结束后再次确认对方是否收到。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却不容易,正如书中所说的“每天甩手300下”一样。也许某天,我们在发送投标澄清时,没有确认对方是否收到,而对方没有收到,致使未中标。就是因为这个小事没有做到极致,没有注重细节二失败。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就像书中的“做到60分不够,100分才算合格。我们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满足于60分及格,要做就做到最好。温水升到99℃,还不是开水;若再加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在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次在工作中我们不能说“这事差不多”,不行的是就是不行,可行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说 “这事我能做,并且已经做好”。

服务就是一种关注小事的艺术。服务无小事,一切在细节。“一只小小的卡片,一枝康乃馨”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综合事务部,同样需要做到这些细节,特别是在公司的会务组织上,更是要注重细节,会议指南上的温馨提示,座位上的一杯清茶,临行是的一个电话,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每个人脸上的笑意。

归根结底做工作就是责任,就是要实事求是的把每个小事做好落到实处,并把每个细节考虑到位,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美的体现自我价值

《把工作做到极致》读后感

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迫不及待地想看它,因为我看过很多有关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如何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书籍。相比这本书,我更喜欢看有关职场类的书,比如《杜拉拉升职记》、《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浮沉》《职场》等等,因为它们是比较具体化的,实实在在的,不像这书的名字,这么空洞,我猜一定又是一些理论化的、没有实际性和操作性的长篇大论。

之后的某天晚上突然失眠,睡不着觉,正好书放在靠近床边的桌子上,就想拿这本书当安眠药使了。没想到后来我竟然爱上这本书了,也导致我最后半夜一点多才睡着,被室友烦个透。

这本书开篇引用了比尔盖茨的话:“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力争高效地完成,不是为了看到老板的笑脸,而是为了自身不断的进步。”我很认同他的话,做任何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作者李国强李老师(笔名墨墨)可能明白我们中国人生性浮躁,所以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写一些枯燥的理论性的东西,而是每一章都列举了大量的丰富有趣的故事,有寓言,有真人真事,古今中外,无所不有,逐层伸进,从而引出不论做任何事,都要重视细节、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这个主旨。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第五项修炼》,它也是引用了大量生动的故事来讲述创造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不同的是,《第五项修炼》中的每一个故事的最后都没有引导性的总结,而是让我们自己思考其中的道理。

看完这些故事,我很有感触。小事决定成败,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修养,“用十分的准备迎接三分的工作并非浪费,而以三分的态度来面对十分的工作,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构成,但不能因此而对这些小事敷衍了事。我相信那些有名的成功者比如李嘉诚、王永庆、亨利福特、比尔盖茨等,都是注重细节的人,看看他们的成功史就可以发现,他们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最终走上了成功的巅峰。

我非常赞同书上的引言部分:“在好高骛远的人看来,小事太过琐碎,根本不值得做。长期保持这种观念,变得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做不成。所以成功自然也无从谈起。”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手中的小事,就从现在开始!

把工作做到极致》一书是我受益匪浅,那么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呢?想想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以前没有去想。态度是决定所有事情的主因,不要忽略小事,着重细节,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很多人都不难发现,自己每天经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一件件的琐碎小事构成的。特别是我们综合事务部,每天都有许多你能够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小事,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例如:传真的收发,接收传真时能否及时有效的汇报给领导及相关人员,电话接通时轻声的问上一句“请问这是发给哪位的传真?”以便及时准确的传递给领导;发送传真时,一定要在传真结束后再次确认对方是否收到。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却不容易,正如书中所说的“每天甩手300下”一样。也许某天,我们在发送投标澄清时,没有确认对方是否收到,而对方没有收到,致使未中标。就是因为这个小事没有做到极致,没有注重细节二失败。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就像书中的“做到60分不够,100分才算合格。我们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满足于60分及格,要做就做到最好。温水升到99℃,还不是开水;若再加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在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次在工作中我们不能说“这

事差不多”,不行的是就是不行,可行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说 “这事我能做,并且已经做好”。

服务就是一种关注小事的艺术。服务无小事,一切在细节。“一只小小的卡片,一枝康乃馨”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综合事务部,同样需要做到这些细节,特别是在公司的会务组织上,更是要注重细节,会议指南上的温馨提示,座位上的一杯清茶,临行是的一个电话,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每个人脸上的笑意。

归根结底做工作就是责任,就是要实事求是的把每个小事做好落到实处,并把每个细节考虑到位,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完美的体现自我价值

《把工作做到最好》是一本励志书,我看完后,心潮起伏不平。是的,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想想很简单的道理,又有谁细想过?而恰恰工作态度却是决定你的人生的转折点。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工作,是一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好舞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做、用心去做,总会有收获,这是不变的真理。书中古罗马哲学家们早已给人类提供了最伟大的见解: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具体来说,也就是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能否取得成功则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态度!它有助于我们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

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千里马的潜质,但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磨练、培养、挖掘,才能成长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而另一些不愿意吃苦、没有毅力、不愿超越自我的,就成了扼杀自己潜质的“驽马”。不要怨自己的工作平淡无味,不要怨你的上司不赏识你,不要怨你的同事不认可你,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业绩和能力,因为你的努力还不够。那些还没有做多少工作就开始抱怨工作的人,永远不可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曾经有两个旅游者在沙漠中迷了路,他们在沙漠里走了一天一夜,没有喝到一滴水,第三天的时候,他们在沙漠里拣到了一个瓶子,第一个人拣了起来,说:“唉!找了这么久,只有半瓶水!”第二个人看了后说:“太好了!我们找到水了!”。结果如何?不言自明。后来,第一个人绝望了,不肯继续走下去,最后只有第二

个人走出了沙漠。态度决定一切。对待工作也是一样的,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也许现在老板还没有赏识你,也许你的薪水还不称心,也许你的工作能力能胜任更高的职位,也许„„但是从乐观的态度来看,至少我们从工作中学到了什么。比起昨天,我对工作更加熟悉了;比起上一次,我没有了失误;比起上个月,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这些就是收获。

归根结底,作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矗我认为我们工作中也一样,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必要时应该作出自己更多的牺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单位利益才能不受损害,集体荣誉才能永远保持,同时自我价值才能不断得到体现。

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想一想那些曾经给你提供发展机遇,曾经为你铺设搭建人生舞台的大家庭,你就应该好好地工作,更应给予感恩和回报,这既是道德更是责任,当然这种责任不是强迫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只有内心充满这种责任感才能真正促使你在工作中做到尽心尽责,不断前进。

把工作做到极致,书一直放在手边,总是有各种原因,没有翻起,直到这个周末才拿起细读,一读之下,竟一口气翻完,书中的道理似乎都熟悉,但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窜起来立刻将枯燥的道理说得直入人心。

通读把工作做到极致全书,小事,如何做好小事,小事对全局的影响,小事让平凡变得精彩,让平庸变得杰出,一切都从小事开始。

在自己的工作中,那句 1% 的失误造成 100% 的失败对自己触动尤甚,我的职业和经济责任相关,每天都在盘算资金、费用,资金够不够,会不会出现断档;业务处理的对不对,会不会造成税收失误;这笔钱该不该花,超出预算没有?如何避免这 1% 的失误?决定这一切的就是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件件小事。

例如每天上班,花一点时间,将每个账户的资金情况检查一下,然后记下几笔,和昨天的记录比对一下,可以知道资金盘子的变化,这个记录是个小事,但长期累积下来就可以明白收付款规律,让自己对资金安排心里有底。

每天花一点时间上网看看经济新闻,看看别人怎么说,一天一天积累起来就可以感知到金融走势,对自己在融资时决定融资期限、融资手段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看到好的分析就顺手保存下来,放到资料文件夹,这事做起来不显眼,时间长了就累积了很多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在分析问题时不在感到无从下手,不致出现判断失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把工作做到最好》是一本励志书,我看完后,心潮起伏不平。是的,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想想很简单的道理,又有谁细想过?而恰恰工作态度却是决定你的人生的转折点。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工作,是一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好舞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做、用心去做,总会有收获,这是不变的真理。书中古罗马哲学家们早已给人类提供了最伟大的见解: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具体来说,也就是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能否取得成功则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态度!它有助于我们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

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千里马的潜质,但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地磨练、培养、挖掘,才能成长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而另一些不愿意吃苦、没有毅力、不愿超越自我的,就成了扼杀自己潜质的“驽马”。不要怨自己的工作平淡无味,不要怨你的上司不赏识你,不要怨你的同事不认可你,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业绩和能力,因为你的努力还不够。那些还没有做多少工作就开始抱怨工作的人,永远不可能实现他们的理想,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曾经有两个旅游者在沙漠中迷了路,他们在沙漠里走了一天一夜,没有喝到一滴水,第三天的时候,他们在沙漠里拣到了一个瓶子,第一个人拣了起来,说:“唉!找了这么久,只有半瓶水!”第二个人看了后说:“太好了!我们找到水了!”。结果如何?不言自明。后来,第一个人绝望了,不肯继续走下去,最后只有第二个人走出了沙漠。态度决定一切。对待工作也是一样的,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也许现在老板还没有赏识你,也许你的薪水还不称心,也许你的工作能力能胜任更高的职位,也许……但是从乐观的态度来看,至少我们从工作中学到了什么。比起昨天,我对工作更加熟悉了;比起上一次,我没有了失误;比起上个月,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这些就是收获。

归根结底,作为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每一个职位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就是一份责任,你从事这份工作就应该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所担负的责任充满责任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我认为我们工作中也一样,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必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工作,必要时应该作出自己更多的牺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单位利益才能不受损害,集体荣誉才能永远保持,同时自我价值才能不断得到体现。

无论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想一想那些曾经给你提供发展机遇,曾经为你铺设搭建人生舞台的大家庭,你就应该好好地工作,更应给予感恩和回报,这既是道德更是责任,当然这种责任不是强迫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只有内心充满这种责任感才能真正促使你在工作中做到尽心尽责,不断前进。

把简单做到极致”这句话可以分解成三个词汇:一是“简单”,二是“做到”,三是“极致”,每个词汇都有令人玩味之处。

先说“简单”。简单与复杂都是相对的,从辩证的观点来说,复杂之中有简单,简单之中有复杂,它们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过程。其实,“简单”并不简单,计算机再怎么复杂,归根结底也就是0和1。可以说,科学研究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变复杂,管理就是将复杂变简单。在世界管理史上,都说“泰勒制”开启了科学管理的先河,其实,泰勒的作法很简单,就是把生产过程的每个动作分解出来,制定科学的标准。真理是简单的,所谓“大道至简”。你看中国先哲老子的《道德经》,五千之言,博大精深,是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切来自于“一”又归结于“一”,够简单的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易经》,后人将其精髓总结“三易”,即“简易”、“变易”和“变易”。经商之道人们讲了很多,但李嘉诚就归结为两个字:诚信。由此可见,说简单就是美,是很有道理的。

次说“做到”。马克思说过:“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讲明了“做到”的意义。海尔从亏损150万的小厂达到今天的规模,可以说是“做到”的结果。比如海尔的作风就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与此相适应,海尔 “日日清”工作法要求所有的体系、所有的员工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标准逐日进行清理,对工作中的成绩与缺陷严格奖惩。许多企业对于这些羡慕不已,因为他们的规章制度不可谓无,也不可谓不严、不实、不细,但往往说在口头上,写在纸上,订在墙上,就是不能“做到”。所以,海尔总裁张瑞敏有一句名言:“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而省公司文总经理对白沙局、文昌局的典型经验概括为“苦干、实干、巧干”,不是对“做到”很好的诠释吗?

再说“极致”。所谓“极致”,讲得俗一点就是所谓的“绝活”“绝招”。这方面的例子随处可见,走路谁不会,但刘翔却走出了当前的“极致”;投递信报确实不复杂,但王顺友却被誉为“中国邮政”的“绝唱”。“极致”讲得玄一点就是“无”。因为把“复杂”做成“简单”已经所剩无几,再把“简单”做到“极致”那就只能是“无”了。当然,这里说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做,而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无形的价值观的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无形资产可以产生有形的资产。你看,麦当劳凭着两片面包夹一片牛肉,为什么可以进入世界500强?可口可乐凭99.5%的成份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水加不到1%的配方,为什么能够维系一个多世纪的荣光,凭的就是“做到极致”后的“无”,凭的就是强大的品牌。所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在1967年就敢于宣称:假如可口可乐所有工厂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毁,但它能很快起死回生,因为凭着可口可乐的牌子,许多银行就会排队向可口可乐贷款。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奥秘”的话,这个奥秘就是“把简单做到极致”!

综上所述,“把简单做到极致”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其中,“简单”是前提,没有“简单”就无法“做到极致”;“做到”是保证,如果把箭拿在手里,口中连说好箭,就是没有射出去,不但无法做到“极致”,连“简单”也变成了复杂;“极致”是方向,决心大、方法对还要方向明,如果方向搞错了,只会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记得武侠小说中提到炼剑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第二重是“心中有剑、手中无剑”;第三重是“心中无剑、手中无剑”,也就是练成了绝世武功。把这“三重境界”套用在“把简单做到极致”上,是比较贴切的。

战略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海南邮政“二次创业”,将为我们搭建想干事擂台、会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奖台。当然,我们每天面对的并不总是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种平和含蓄的简单,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平凡,一种循序渐进的积累。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胸怀全局,立足岗位,真正“把简单做到极致”,并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

篇2:把工作做到极致

《把工作做到极致》一书是我受益匪浅,那么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呢?想想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以前没有去想。态度是决定所有事情的主因,不要忽略小事,着重细节,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很多人都不难发现,自己每天经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一件件的琐碎小事构成的。特别是我们综合事务部,每天都有许多你能够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小事,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例如:传真的收发,接收传真时能否及时有效的汇报给领导及相关人员,电话接通时轻声的问上一句“请问这是发给哪位的传真?”以便及时准确的传递给领导;发送传真时,一定要在传真结束后再次确认对方是否收到。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却不容易,正如书中所说的“每天甩手300下”一样。也许某天,我们在发送投标澄清时,没有确认对方是否收到,而对方没有收到,致使未中标。就是因为这个小事没有做到极致,没有注重细节二失败。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上进的还是无所谓的,直接影响工作的好坏。就像书中的“做到60分不够,100分才算合格。我们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不能满足于60分及格,要做就做到最好。温水升到99℃,还不是开水;若再加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在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次在工作中我们不能说“这事差不多”,不行的是就是不行,可行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说 “这事我能做,并且已经做好”。

服务就是一种关注小事的艺术。服务无小事,一切在细节。“一只小小的卡片,一枝康乃馨”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综合事务部,同样需要做到这些细节,特别是在公司的会务组织上,更是要注重细节,会议指南上的温馨提示,座位上的一杯清茶,临行是的一个电话,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每个人脸上的笑意。

篇3:把工作做到极致

———“最美龙江档案人”评委会推荐词

郝静, 一名普普通通的档案干部。1998年调到哈尔滨市档案局工作, 一干就是十几年。因为是聘任制干部, 这十几年来没有职级, 但她以高度的责任感, 扎实的工作作风,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 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勤奋学习刻苦练兵

在市档案局学习讲坛上, 有她学习汇报的身影;在局机关组织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赛中, 她被评为“技术能手”;在档案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 她认真备课, 登上讲台, 为基层档案员授课。为了更好地完成档案业务指导工作, 全面掌握指导工作要领, 当得知基层档案部门要询问图纸的归档方式及叠法时, 她利用周六周日两天休息时间研究图纸的整理方法,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练习次数多, 手指上全是被图纸割破的小口子。通过学习和努力, 她成为了档案工作的行家里手, 赢得了同志们的认可和尊重。

恪尽职守默默奉献

她在学习上有股钻劲, 工作上有股闯劲。在建立全国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和全省各级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的半年多时间里, 她在库房中与各种霉菌、粉尘为伴。因为库房条件不好, 带口罩眼镜上霜看不清东西, 带橡胶手套又怕粘坏了珍贵档案, 皮肤又痒又痛, 所以只能一边点着脱敏药, 一边进行民国档案著录。她从来没向领导诉苦, 一个人默默地完成了工作。

在哈尔滨市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期间, 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她早来晚走, 下班还加班工作, 严重的颈椎病使她颈椎变形手指发麻, 但她还是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在充分研究馆藏档案内容的基础上, 她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加工, 形成各种专题资料29本, 200余万字。

在馆藏档案数字化录入工作期间, 她已经怀孕数月, 但看着处内均为老同志,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她还是穿着防辐射服, 独自保质保量完成了全处的著录任务。

舍己为公冲在一线

只要有热血, 就会有激情燃烧;只要热爱, 就能铸就一份事业。她以满腔的热情, 一心扑在工作上。近几年来, 在市档案局开展“档案服务新战略新跨越、服务民生星级竞赛”活动、“双五十”工程、民生档案示范基地建设、金融业银行业档案业务指导服务工作中, 郝静奔波在档案指导服务一线, 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作节奏快, 压力大, 家庭负担重, 她却从没有耽误工作。3年前, 她父亲得了淋巴癌, 周五去北京, 周日返回。同年, 她公公又得了脑梗, 2012年, 70岁的老母亲, 又是胆结石手术住院治疗, 她都是白天上班, 晚上到医院去护理。2012年, 女儿得了大叶性肺炎, 嘴烂得饭也不能吃, 她也无暇顾及, 只能晚上下班后到医院照顾女儿, 白天依然工作在岗位上。

篇4:把慈善做到极致

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可是,学生们却深信不疑。因为,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谁也没有坐过飞机。不过,在教室的后面坐着一个经常坐飞机的人,这个人就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崔永元。

这件事发生在2006年。女教师的“错误”让崔永元觉得做智力慈善比做金钱慈善要重要得多。他想,如果让这位乡村女教师坐飞机去一趟北京,那么,这位女教师就不会告诉学生乘客是坐在飞机的翅膀里了。

崔永元回到北京,就开始运作智力慈善,于是“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出台了,这一做就是五年。乡村教师培训的费用全部是崔永元自己募捐来的。2007年夏天,那位女教师与其他99位乡村教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女教师在机场见到崔永元,不好意思地说:“崔老师,那次我讲错了。原来乘客是坐在飞机的肚子里呀!”崔永元笑了,说:“你能知道乘客是坐在飞机肚子里,那我们这次培训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这100名乡村教师的收获远远不只是找到了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他们亲眼看到了天安门,目睹了升国旗仪式的全过程,更巧的是,他们还赶上了观看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天鹅湖》。在实话实说现场,崔永元问一位男教师观看《天鹅湖》的感受,那位男教师红着脸说:“她们穿得那么少,距离我又是那么近,慌得我不敢正眼看。”

男教师的话引起了嘉宾们哄堂大笑。可是,崔永元没有笑,他哭了。他掏出纸巾抹了抹眼泪说:“这是我们这次智力慈善的最大收获。这位老师说的是大实话,我真的很感动,乡村教师太需要出来走走了!”

郭美美事件后,国家红十字会的菩款大幅度下降,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很可怕的。崔永元很快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原来,人们不是对慈善产生了信任危机,而是对慈善机构产生了信任危机。造成这个信任危机的最大原因就是慈善不透明,成本过大。那么,慈善能不能做到零成本呢7慈善机构的回答是,不可能。因为,慈善的执行是靠人来做的,而这个执行行为必然要产生费用。

崔永元不信,他开始寻找这个零成本的慈善。崔永元做了一个“为乡村学生加一个莱”的慈善。这个慈善从购买菜的价格、运费、厨师的工资全部晒到了网上。人们诧异,账目中怎么没有执行费?慈善机构要去监督这个慈善的执行,需要车,需要吃饭,这笔执行费用从哪里来?崔永元一语道破了天机,执行费是另外一种慈善,也就是次生慈善。因为,去执行这个慈善的人本身就是在做慈善。崔永元成功了,他实现了慈善零成本。捐款者的每一分钱全部吃进了学生的肚子里。

2011年夏天,第五届乡村教师培训班开始了。这次,崔永元一改过去用网络或者微博募捐现金的办法。他把这次培训班的每一个环节拆开,变成许许多多的小慈善。譬如,飞机票可以认捐,住宿可以认捐,与乡村教师结对子可以认捐等等。崔永元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慈善。

崔永元的这个方案公布后,手机便一时间被人打爆。有一位个体老板说,崔老师,你何必这么麻烦呢,这100张飞机票我全包了。崔永元说,不行,每人只能认捐一张飞机票。特别是“与乡村教师结对子”这个慈善,更是引起了北京市民的兴趣。这是培训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的规定是,一位乡村教师到一户北京居民家中居住一天,这一天的生活费用全部由这个家庭负责。许多人托人情,让崔永元“开后门”,给他们一个做慈善的机会。崔永元感叹说,善良是人的本性,慈善是挡不住的呀!

当然,在这次慈善中,也有一个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这100名乡村教师中,有两名是教育行政干部。被人从网上揭发后,崔永元不仅讨回了“假教师”花费的所有费用,还在网上曝了光。

把慈善做到极致,这就是崔永元。2011年的冬天,“崔永元+慈善”成了网络流行语。人们在感叹“慈善难做好人难当”的时候,不妨想想崔永元。像崔永元那样去做慈善,一定会把慈善做到极致!

篇5:把工作做到极致读后感

读《把工作做到极致》有感

在企业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实际上,句话不止在企业里很流行,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流行。态度是决定所有事情的主因,不要忽略小事,着重细节,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很多人都不难发现,自己每天经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由一件件锁碎的小事够成的。特别是我们服务台,每天都有许多你能够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小事,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了我们每天的日常工作。例如,接待顾客的投诉,为顾客正确的指路,接待顾客的热线电话等等,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小事,但是真正能够做好却不容易。

服务就是一种关注小事的艺术。服务无小事,一切在细节。“一只小小的卡片,一枝康乃馨”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我们服务台同样需要做到这些细节,特别是在接待顾客的投诉,更是要注重细节,可能你的一个微笑都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每个人脸上的笑意。

工作,是一个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好舞台,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沉下心来做、用心去做,总会有收获,这是不变的真理。书中古罗马哲学家们早已给人类提供了最伟大的见解: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具体来说,也就是我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能否取得成功则取决于我们的工作态度!它有助于我们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人生的伟大和成功是从小事开始的,只有静下心来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业。因此,不要因为做小事而懊恼,而应让小事成为你成功的开始。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小事决定未来,这话一点都不假,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反应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修养,用十分的准备迎接三分的工作并非浪费,而以三分的态度来面对十分的工作,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小事往往决定着大事的发展,不做好小事难以成大事

无论是人生还是工作,就如同登梯,只有一阶一阶,才能登上高处,没有谁能够一蹴而就,成就大业要靠一步步的努力,没有踏踏实实的努力,也就无所谓成就大业。所谓奇迹也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一步步的努力,就是量的积累,奇迹则是质变的结果。我们不能被“一蹴而就”的奇迹晃花了了眼睛,而应该看到这奇迹背后的汗水和努力,更要看到其中还有挫折与失败

最后我用“极致“书中序言,比尔.盖茨的一句话再次勉励自己: “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力争高效地完成,不是为了看到老板的笑脸,而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

篇6:把工作做到极致读后感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这是我看完《把工作做到极致》后的第一心得。也体现出了此书中的精髓之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于把眼睛盯在大事上,往往忽略小事,而事实上大事每个人都会刻意注意,偏偏容易忽略小事。久而久之,小事也就成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养成习惯于自然地根源,往往好的习惯会助你成功,而坏的习惯则会阻碍你成功。说不定还要对这件小事引发的后果付出惨重的代价。

曾经就有一个实例发生在我身上了,而且发生不止一次,以前我每次回家习惯于开门后,将开门的钥匙随手就放在桌上,而突然间有事,起身就走出去,待办完事回到家门前时,才恍然大悟开门钥匙没有,于是,焦急的在门口思来想去,钥匙哪里去了?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寻找专业的开锁师傅上门开锁。进门便发现所谓钥匙就在眼前的桌上放着。这是个很小的事情,不值得提起的小事,然而我的坏习惯,让我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浪费了电话费不说,还要付给开锁师傅的开锁费用,如果我习惯于把钥匙带在身上,本来这些是完全不应该发生事情。却体现出了工作无小事,成败在细节。

现实中即使如此,那么,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呢?记得我经理当初把这本书拿给我时,我是随手接过就放在那里了,当时并没有太在意或者闲时去翻阅他,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待我闲时之日便常常翻阅了此书,直到今日读完此书,让我深有触感,书中的事例阐述,及有声有色的解说,让我明白,任何时候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小

细节往往成就大未来。现在看来这和我们的日常工作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我将受益一生。《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本书紧紧围绕“把工作做到极致”这一主题,书中运用简单易懂的词语和特别鲜活的案例故事,全面生动而又系统化地总结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实践例子,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必要的极具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做事思路。读完此书,吸收书中的要点,不难会在脑海中涌现出此书里的许多耳目一新的做事理念,例如:“想好不如做好,把小事落到实处”,“服务就要细心,做好小事更贴心”,“速度但不疏忽,做事不要贪大”;“简单不等于容易,做好小事不简单”,小的细节能决定最终的结果。“要把事情做好,先让自己变好”,“做小事要细心,做大事要小心”等等,本书中成列出独特的做事理念,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运用的,我们是做服务行业的,这一系列的理念只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到工作当中去,我相信就能把工作做到极致。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对自己负责,是一种对工作全力以赴、务求完美的态度。我想真正的“星级员工”就是秉承“在自己工作范围类的,就要把它做到极致”这一观念的员工。

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管理者,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所以做什么事,如何做,是否做正确的事,是否正确地做事,这些都关乎自己及本部门的发展。在本部门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在保证公司安全营运的前提下,要做的事有很多,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呢?比如公司上下主抓品质管理之际,做为负责公司安全的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对自身自纠,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相关培训,杜绝任何不安全的

隐患存在,看似这一简单的要求,如果没有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落到实处,品质管理就会体现不出来。让客人来了,感觉不到安全的娱乐环境,从而输掉了自己的良好口碑,一旦没有客人来公司消费,我们还会这么热情吗?因此,事情固然简单,但要做到极致却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态度端正,始终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团结协作,切实增强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使自身能力全面提高。把工作做到极致,是一种对工作全力以赴、务求完美的态度;是不取巧、不敷衍,是凡事精益求精的体现。“把工作做到极致”既要求我们认真投入、全力以赴,也要求我们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地去解决问题——优秀的职场人士总是会先从重要的事情做。在工作中,大多数事情都难免会千头万绪,如果想把工作做到极致,优秀的职场人士都懂得分清工作主次,统筹安排精力和时间,将其用在最具价值之处。这样,才能从有限的工作时间中找到无限的工作空间。

通过读完《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本书,更让我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在我平时的工作中,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习惯,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和敬业精神,在公司上下齐抓品质管理的条件下,习惯会约束人的心灵,让人生活在固定的框框里。只有注意生活的中细节,打破那些不合时宜的枷锁,才能拥抱美好工作环境,才能真正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力量,把工作做到极致。

周兵

篇7:把工作做到极致读后感

——《把工作做到极致》读后感 工作以后,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心情和时间去看书了。拿到《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本书的时候,我随手翻阅了一下,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了。

《把工作做到极致》不是枯燥乏味的长篇大论,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讲述了一些大道理。书中一再强调“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道理也许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落到工作上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很好。在一些好高骛远的人看来,小事太过琐碎,根本不值得去做。有的甚至认为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事,反而会降低自己的身份。然而,就是这些容易让人忽略的小事中,恰恰蕴藏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价值。正是通过一些小事,往往更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更能反映一个人深层次的素质修养。看看书中许多成功者的发展史,就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注重细节的人,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累积起来,最终达到成功的巅峰。

认真读完这本书之后,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想比别人优秀,就要在小事上下功夫”。记得文中写了一个在工厂里擦皮鞋的小女孩,赚了很多钱,甚至连工厂里的一些管理员的收入都不如她。而在她之前有一个小男孩也做过这个工作,结果却没有赚到钱。同样的一份工作,为什么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因为这个小女孩热爱这个工作,并且勤奋练习,拥有了一流的擦鞋技巧,所以她可以赚到相当不错的收

入。在我的眼里这个小女孩已经是一个成功者了,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她身上学习很多东西。想想自己以前也总是好高骛远,总是抱怨学的专业不好,做的都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繁琐的工作,尤其是看到有些朋友的工作和职位很好,心里羡慕之余又为自己愤愤不平,闷闷不乐,觉得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对自己的工作也提不起兴趣和热情。看完这本书后,我真正明白了工作无贵贱大小之分,无论自己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什么职位,只要用心去做,把每一个小事都做精做细,总会收获到很多东西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不起眼或者是职位低,就不去认真对待,应付了事。其实应付工作也就是在应付自己,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尽心做好,从长远来说就是对自己人生和未来的不负责任。

篇8:把用户需求做到极致

徐建华:通过互联网这一个工具和大数据可以实现一个精准的营销。我觉得“互联网+”最主要的就是实现了整个资源的社会化配置这个最大的作用, 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第二个, 我觉得“互联网+”可能更多的是个体公司的一种升级, 与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我觉得一定要区分开来。作为土巴兔, 也是以技术为导向的互联网家装公司, 我们从2008年7月份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了七年多、将近八年的深耕。

◎记者:那么这些年来土巴兔为提升家装水平都作出了哪些努力?

徐建华:从2008 年最早做家装, 解决了最早的撮合式的交易, 也就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次, 2011 年我们推出了一个担保式的交易, 也就是说客户在我们的平台能实现这一种监管, 包括装修后满意付款, 也就是说资金托管。第三个, 2013 年开始实现我们对低端的改造, 与我们合作的装修公司的施工的质量、服务等都得到了极大的这一种提升。

2014 年、2015 年我们对整个的产业链进行重塑。现在大家在探讨最大的一个问题, 就是O2O寒冬的来临, 我觉得要从这一个角度去看待, 我们已经完成了C轮的融资。而且C轮的融资是迄今为止我们整个互联网家装里面最大的一笔投资, 有三家投资机构, 第一个就是A轮的经纬创投, 第二个B轮的是红杉投资, 包括C轮的58同城, 三家共投的有2 亿美元的资金。

资本的介入之后, 如何按照我们战略的布局去把这部分钱花好, 我觉得尤为重要。

◎记者:公司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发展?

徐建华:我们2011年推出的“装修宝”这一个模式, 其他公司也在做。我想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这一个核心的源泉, 其实商业模式我们也不断地在迭代, 不断地提升自己, 应该讲土巴兔从今年开始是按照以往的速度的三倍在发展。

◎记者:您认为这种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徐建华:我想是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 我想土巴兔在这个行业深耕了这么多年, 应该讲我们的服务产生了很大的口碑效应。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任何一个行业就是一个马太效应, 一个互联网思维, 强的越强, 弱的越弱, 多的越多, 少的越少。这个马太效应仍然适合于我们家装这个行业, 土巴兔厚积薄发, 以往的细细的能量在这一个时间不能说爆发, 我觉得是释放出来了。第二个, 八月份我们投放这一组广告, 第一个是品牌固化, 第二个品牌价值的提升。特别今年三月份我们跟58 同城的战略投入, 他不仅仅是资本的投入, 还有资源的投入。我想作为58 同城的这一种战略的投入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前两轮的风投, 可能更多的是资本市场巨鳄, 这一轮不仅仅是资本的巨鳄, 还是互联网的巨头。

◎记者:与您所说的这一千多家横向比较一下, 土巴兔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

徐建华:我想一家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来自于他的文化, 来自于价值观。土巴兔这一个团队的企业文化, 土就是简单可行, 巴就是相互协作, 兔就是动如脱兔, 快速有效, 积极进取。应该讲这一个团队对公司的企业文化, 对公司的价值观的认同, 我觉得是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就是刚才我谈到的技术, 我们在整个互联网家装的这一个平台, 就是用技术去改变生产, 提升生产力。因为我们的CEO王国彬是1982 年的, 有着十五年的创立经历。作为技术出身的年轻的BOSS, 他会把互联网的跟传统的、跟技术更好地完美结合。

◎记者:那您觉得“互联网+”对于这个传统家装企业有什么启示, 或者说您有什么建议。

徐建华:装修这一个行业, 毕竟是手艺活, 手工活。在中国, 家装的标准化、家装的工业化, 刚才杨部长在致辞的时候说, 我们离日本的差距都是20 年, 包括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 我觉得需要一个过程。但作为传统的家装行业, 互联网家装平台出现了, 应该说对他们也有一个很大的压力。互联网家装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还是改变以往传统家装行业不阳光的, 给客户很多痛点的方面。我想整个的互联网家装到现在有一千多家, 包括资本有四十亿进入到互联网家装这个行业。既然有这么多人涉足到这个行业, 证明这个行业的水有多深, 痛点有多痛, 阳光有多不阳光。所以我觉得对传统的家装来讲, 就是把自己的施工, 把自己的设计, 把自己的质量做好。应该讲互联网家装对传统的家装来讲也是对他们以往的经营模式, 也会产生巨大深远的一种影响。

◎记者:请您畅想一下这个互联网家装的未来走势。

篇9:把细节做到极致

没错,这就是我妈的职业之初。我生下来的时候,她的背景资料就是这样的,起点就是这么低。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办?

她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做过的最高职位是公司的副总,而且是北京和上海两个地区分公司的副总。她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洗车工—库管小工—供应科科长(相当于现在的采购部总监)助理—供应科科长—分公司副总。

这还不是最彪悍的——后来年纪大了,从副总的位置上下来后她已经五十多了,先创立了学校的私人小食堂,后来又开了两年的幼儿园,当了两年幼儿园园长。后来我创业的时候,她来给我管理财务和库存的账目。我创业结束后,她回到老家,自己又开了个服装店,我现在是她的兼职员工,我这个月过得好不好有一半的决定权在她手上。

你可能会说,时代不同了,她的经验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不灵了。但是,如果我把我妈的生涯发展过程拿出来仔细剖析你就会发现,其实不管时代发生什么变化,有些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比如一个人想改变的决心有多强,行动力有多强,一个人想为自己的生活投入多大的精力,他内心中坚守的信念和希望,他对本职工作的踏实勤恳,他为了抓住机会所做的努力。这些所有关于个人部分的努力,在你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管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依然重要,而且是至关重要。

我爸告诉我,我4岁那年,妈妈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表现得很有条理,被车间主任调去做库管小工,告别了又脏又累的洗车工的工作。我不以为然地说,洗车工不就是用车床加工零件嘛。放一块铁,然后一推,车床咣一声,压出一个零件,就这么点事儿。我爸很不屑的白了我一眼,说:“嗯,你要干这活,你这辈子可能就完了,因为你和其他工人没差别。你妈特别爱干净爱整齐,别人加工完的零件都乱扔在地上。你妈每天下班前,会把今天加工的零件一个一个堆整齐,堆成一小堆,摆放好。”

就是因为她这个喜欢收拾和整齐的好习惯,给她带来了一个生涯变化的机会,车间仓库保管员的职位有个空缺,车间主任就想到了我妈,一个二十多岁的喜欢整齐做事有条理的人,很适合。就因为她比别人多做了一点点,把零件堆整齐,恰好体现了她的才干,而这点才干又是一个库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把仓库里的零件和产品归类、整理、条理化。所以,她从一个又脏又累的工人,变成了一个库管。她不用每天重复那个机械劳作的工作了,那个她做了六年的重复性工作。

你以为你那些优秀高贵的品质要怎么让领导知道,当然是你要做点事情出来啊,不然领导再火眼金睛,也看不到啊!而且,得坚持!

新的工作有新的任务,库管二级账她不会,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财会,上了一个财会的中专。我晚上趴在饭桌上画画、写字儿的时候,我妈坐我对面写写算算。我想,乐于学习是她的另一个关键而又核心的才干吧。

同样,因为她做事有条理,加上她又自学了库管二级账那些知识,全工厂八个车间中她所管理的这个车间仓库的零件和产品最有条理,供应科员下车间来提料的时候,在她这里最省时最快捷,她的库管账目最清晰。就在她做库管的第三年,这些给她带来了第二次生涯的转换。这次,看中她的是工厂的供应科科长。这次,她彻底脱离了车间这个环境,进入了办公室,成了一名科长助理,可以每天穿干净漂亮的衣服,坐在宽敞有阳光的办公室,自己有一张大办公桌,准点上下班,不用加班,不用倒班。她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她当了供应科长助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她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反复发挥和打磨她的那几项核心才干——乐于学习、做事有条理、细致、追求极致。这些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因为她要管全工厂的原料和零件供应,所以,一个庞大的类似数据库的东西装在她的脑子中,甚至细致到一个小小的零件放在库房的哪个架子上的第几个格里,这一点,在她们工厂又是无人能比;她做的账目,从来不会出错,管理的资金每一笔进出都清清楚楚;她这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后来助理的工作内容有所增加,要协调和管理采购人员的出差和工作安排,所以她又自学了管理知识;甚至到电脑普及的时候,她一个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人去报班学电脑操作、五笔打字、office、qq,后来还学会了淘宝的后台一系列操作(当时给我打工需要)。她的人生演绎了一句话: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只要做就行了!

所以从我妈身上,我学到的第一课:做好你当下的事情,做到极致,机会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砸到你头上,你想躲都躲不开!

上一篇:望谟县民族中学下一篇:童晓莲老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