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的阅读答案

2024-04-07

大先生的阅读答案(精选9篇)

篇1:大先生的阅读答案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⑧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1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所在。(2分)

20.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仔细阅读③④两段文字,概括“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样的特点。(3分)

21.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赏析。(5分)

22.根据上下文语意,在第⑩段的▲处,填入相应的.词语。(2分)

23.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西方的谚语说“只要看见你的容颜,我便仿佛来到你的心灵深处”,对于“相”和“心”,结合以上文章,谈谈你的想法。(4分)

参考答案:

19.①鲁迅先生长得好看。②鲁迅先生很好玩

20.①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②各有各的可圈可点③一个个都是书生文人的本色

21.①运用了比较的手法。

②更加突出了鲁迅先生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和西方文豪比,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22.心胸狭窄、不知宽容(意思对即可)

23.(1)“相”和“心”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常常反应着他的内心状态。(老师有老师的范,屠夫有屠夫的范。)

(2)“相”和“心”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一个人的容貌体态并不能判断他的心灵是高尚还是卑鄙。(卡西莫多模样丑陋,心地善良。)

(从任何一个方面回答,或两方面都有兼顾,能自圆其说,均可给分。)

篇2:大先生的阅读答案

赵 威

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

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给口水喝吧。”三婶仔细一瞧,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先生。

③后来,村里人知道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理小学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

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

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

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点点头,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他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政策,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13.阅读选文,依次概括大先生为村里人所做的有益的事。(3分)

14.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选文第②⑥⑦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3分)

(1)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眼睛变得浑浊了。

(2)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

(3)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16,阅读选文,说说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7.选文结尾言简意丰,独具匠心。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4分)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3分)

A.第②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人物出场做铺垫

B.村里人改称“手艺人”和“先生”为,“大先生”,表现了他们对大先生的敬重。

C.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我”的所见和所感多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本文文风朴素,朴素中又不乏淡淡的幽默,读来饶有兴味。

答案:

13.为村里人做木工活;在村里小学做先生,教孩子读书;用退休工资设立助学金,赞助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

14.外貌描写。描写凌木匠的衣着,表现了他的穷困、窘迫(落魄),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他作铺垫。

15.(1)对三叔三婶的感激。 (2)对家乡的思念。 (3)对国家给他补上退休待遇的感动、激动。

16.大先生是一个手艺精湛、学识渊博、知恩图报、善良(乐于助人)、纯朴、不善表达的人。

17.写大先生去世后,“我”查明“床”的含义,印证了大先生的博学,含蓄地表达了“我”对大先生的敬佩与怀念之情,照应了前文大先生讲课的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篇3: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这个不起眼的事实隐藏着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 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 是教育总长, 是北大校长, 是中央研究院院长, 足可谓位高权重, 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在他波澜壮阔的人生中, 他选择了什么?

辗转寻求救治中国的秘方

“行在山阴道上,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令人应接不暇。”蔡元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在这美好的风景中度过的。

虽少年失怙, 但家有慈母。母亲仁慈而恳切, 激励着蔡元培在旧教育中求学取仕, 走着一般士子通常的道路。

直到1894年, 甲午惊雷, 让他感受到民族之痛。依他对家国的赤诚, 他让自己成为一个救天下人之病、救国家之病的勇士。

虽然救治的方法他也不清楚, 就如同割肉救人那样盲目, 但他没有后退, 他边走边思考:中国的黎明在哪里?

戊戌变法中六君子被杀, 康、梁远走海外, 蔡元培甚为愤懑, 离开翰林院, 回到故乡绍兴, 任绍兴中心学堂总理, 即现在所谓的校长。后来成为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就是当时学堂的小学生。在这里, 蔡元培开始了教育生涯中第一次教育改革, 但不久就离开了, 随后的几年里, 蔡元培仍在教育界, 但这时他的目的意在为中国寻找出路, 成为一名革命者。其间, 他兴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 担任中国教育会会长。中国教育会是当时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 从事政治活动。在当时的蔡元培看来, 破坏旧的社会, 暴力革命与暗杀乃是重要途径。蔡元培是以暗杀和暴动为主要革命手段的光复会的第一任会长, 后加入同盟会, 在东京习制炸药。有文章记录说, 那个时期的蔡元培, 大口喝酒, 酒酣把碗扔到窗外, 去制造炸药。这时候的蔡元培有着“以身许国, 功成身退”侠客式的报国情怀。

此后, 光复会的重要成员徐锡麟、秋瑾都走上了以身许国的道路。但蔡元培更多时候是一名书生, 他的救国理念和徐锡麟、秋瑾还是不同, 他觉出这种革命的无效, 蔡元培后来回忆说:“孑民在上海所图不成, 意颇倦。”他更希望通过改造旧的教育塑造新的国民。

1907年, 年届不惑的蔡元培远渡德国, 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 这一转折事关风雨飘摇的中国的走向。

很多年后, 蔡元培向他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这是救治中国的“秘方”。1919年, 他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说:“我们输入欧化, 六十年矣。始而造兵, 继而练军, 继而变法, 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

摧枯拉朽奠定近代教育基石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孙中山组阁, 邀请留学回国的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最初教育部只有3个人, 没有办公场所, 蔡元培向出任南京市长的马相伯借了3间空房。

1月25日, 《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颁布, 内容包括小学废止读经、初等小学可男女同校、废止旧时奖励出身等。2月, 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 提出了实施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大教育方针。

当时, 临时政府各个部都在安排革命元老, 教育次长景大昭是个“不羁的文学家”, 不问部事。蔡元培担任迎袁专使到了北京, 景大昭突然安排了十几个文学界的人到教育部任职, 闹得其他人辞职, 蔡元培遂将委任状送还总统府。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胡汉民对蔡元培不肯提拔党内老同志很不满。但胡汉民也无奈, 有人请他介绍进入教育部时, 他说:“别部则可, 教育部不能。”

很快, 教育部吸引了当时的英才:范源濂、夏曾佑、蒋维乔、许寿裳、王云五、黄炎培……

1912年9月、10月, 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专门学校令》《大学令》《师范教育令》, 1913年8月颁布《实业学校令》,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设置、学校设备、入学条件、教职员任用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子曰诗云的旧教育被推下时代飞驰的“列车”, 中国近代教育开始高起点起步。

蔡元培认为:“教育有二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 曰超轶乎政治者。”他倡导教育求远效, 要有独立性和超越性, 教育要指导社会而非随波逐流。

在抱残守缺的年代, 蔡元培以超前的眼光为中国教育安放下包含现代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石。

不久, 袁世凯专政, 群魔乱舞, 一切又慢慢回到从前。

蔡元培又辞职, 远走法国。

北大重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916年是个不平静的年份。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死了。黎元洪当上大总统, 被袁世凯差点浇灭的共和之火又有了希望。

冬天, 时有大风雪。上海《中华新报》刊发北京专电:蔡孑民先生于二十一日抵达北京, 大风雪中, 来此学界泰斗, 如晦雾之时, 忽睹一颗明星也。

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事渐平, 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但北大还是老样子, 是个“臭虫窝”、“大染缸”。当时有一种说法, 说风月场所八大胡同的主要“顾客”是“两院一堂”的“人杰”。“两院”指的是临时政府的上议院、下议院, 而“堂”指的是京师大学堂。这就是当时政界和文化界精英的基本状态。

对于北大这种状态, 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 教育宜急”打动了蔡元培, 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917年1月4日, 蔡元培踏入北大, 学校校役列队迎接。蔡元培脱帽向校役鞠躬致意。

从此, 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 北大重生。蔡元培告诫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责, 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 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 他倡导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随后, 陈独秀来了, 胡适来了, 梁漱溟来了……一时间, 北京大学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一个民族的文化、科学等诸领域的精英都会集北大, 这所维新变法遗存下来的旧书院摇身一变, 成为当时中国现代大学的楷模, 成为新思潮旋风的中心。蔡元培会聚无数英才, 共同撕破了旧习俗, 鼓动着青年们为中国寻找新的方向。

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 1918年, 毛泽东从长沙师范来到北大, 成为旁听生。

罗家伦说, 从文学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这一个大波澜虽然是种种时代的动量促成的, 但是当时蔡孑民时代的北京大学, 是一切动力的发动机……”

蔡元培的影响远远不只在教育界, 他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教授治校北大自立的法宝

蔡元培留学德国, 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 “德国革命以前是很专制的, 但是它的大学是极端平民主义的。”而且, 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大的波动, 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 校长和各学科长由教授会公选出来。

沈尹默在文章中提到他和蔡元培先生的一次长谈。他说:“蔡先生, 这次北洋政府借您的招牌来办北大。到了有一天, 您的主张和政府有所不同, 他马上会赶您走。”沈尹默建议蔡元培改革要稳, 他提议北大成立评议会。“中国有句古话,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 与其集大权于一身, 不如把大权交给教授, 教授治校, 这样, 将来即使您走了, 学校也不会乱”。

早在1912年, 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 如第十六条提出:“大学设评议会, 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 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议会, 自为议长。”

但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 北大仍没有评议会, 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次蔡元培据理力争, 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 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规则》, 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面的事。同时, 北京大学还设立了行政会议, 作为全校最高的行政机构。随后, 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在北大各学科 (系) 设立教授会, 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 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所取代。经历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教授治校的洗礼, 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春风化雨伟大的人格垂范

直至今日, 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 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 但人们往往失望地发现, 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领袖风范, 先生的人格魅力, 先生的学问等等, 这一切都是北大在那个时代得以辉煌并成为影响中国走向的重要因素。

可以回顾几个细节:1919年7月27日, 蔡元培在日记里记下蒋梦麟在北大演讲时对自己精神的概括, 其中说他“温良恭俭让”, 可见对蒋梦麟的概括, 他是认可甚至有些自得的。他是一位谦谦君子, 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1922年10月, 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 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拢了几百名学生, 起哄呐喊, 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 他向学生吼道, “我跟你们决斗”, 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这是他的底线, 他理想中的大学唯研究学问为要, 既不是从政经商, 又不是试验革命的地方。而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也是以学术为前提。

更多时候, 先生是个“老好人”, 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蔡元培给他们如沐春风般的教诲。大家都知道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 哪怕只有一面之缘, 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 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 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 到回到教育, 蔡元培怀着救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 努力培养大写的人, 为时代营造风气。

北大因他而重生, 中国因他而改变。

篇4:《大先生》:李静的探险

一个解释,是知识传统的意义,每在其外表之外。比如中国的易学,要是说能从易的经传中钩索出什么不得了的道理来,我是不信的,但我得承认,在这一过程中,许多零碎的、本来难以立足的观点或思想方法,寄身易学,托赖以传。这一点与本书的题旨无关,不多说。

为什么是鲁迅?世有所谓名山大川,而又有无数的山丘,连名字都无福拥有。我们购买可恶的门票,摩肩擦踵地挤上某个名山之顶,而在它周围,翻翻滚滚的大小诸峰,只成照相的背景。这不是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世界便是如此结构,我们便是这样一些人。虽然山峦的本质并无两样,虽然每个灵魂的分量都是相同的,然而不得不承认,其中的某一些,确较另一些,更有丰富的呈现,更能激发我们求索的欲望,而在探索的过程中,更提供享受。

人类的探索在两个方向上运行,一是对物理世界的探索,一是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人文方向上的工作者,看到科学家有条不紊的事业,看到他们建立起来的可靠体系,一步步取得的巨大成就,或该有些嫉妒。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考察,古往今来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知识,可惜这类知识在多数情况下仍呈碎片的面貌,我们没有前者所拥有的那种可靠的工具,我们没有一种满意的手段,来判定哪些结论是足够充分的,可以放心地作为基石来使用,我们没有信心,来敢于宣布哪一些记录和观点是过时的、没有实际价值的。我们也曾从科学家那里借来分析的方法,然而只是发现根本没办法决定哪些参数是重要的,哪些又是无关紧要的;而不管通过哪种途径,既已建立的理论体系,无不像外观过于规则的包裹,试图装入极不规则的、过多的物品,略一用力,便捉襟见肘。

有时我们不得不回到直觉,回到想像。李静在本书中提过“灵魂的想像”,我想她是指想像传主的内心。这如同试图潜入他人的梦境,有经验的读者,当知是多么艰难甚至凶险的事业。这基本上是一种文学性、而非学术性的工作方式,不过我又相信,在人文的研究领域,这种想像的欲望或能力的有无或高下,是否尝试去在想像中建立传主的浑然整体,能否使断续的文本和事迹融为某种圆满、而不仅仅是在概念工具中勾搭粘连,在很大程度上区别着杰出的成果与庸作。当然,不管取哪一种途径,没人奢望能真的再现传主的精神世界,那是只属于他自己的;研究他人的意义,仅在于发现人类精神的共性以及我们自己的个性。

以意逆志在本质上是不可能的,而又是极有价值的工作。剧本《大先生》中有句台词:“我将在空虚的镜子前,好好端详自己。”我们自己是自己的空镜,然而在他人身上,我们看到自己。凝视自己深渊一般的内心,是不祥的事,有人看得多了,结果发疯;观照他人,特别是主动提供了精神样本的人,正是我们理解自己的常规方式。然而他人的内心,同样是世上最崎岖的地区,多行一步,便有失足之虞,而死者是不受伤害的,那么,探险者只能以自身为赌本了,所以这样的事,唯勇者能为之。

篇5:《马裤先生》的阅读答案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C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实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的人。E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来,和我的言行关系不是十分的大。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

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学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1.于先生阅读答案

2.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3.《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4.追忆杨人F先生阅读答案

5.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

6.《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8.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9.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篇6:《带套袖的孙犁先生》阅读答案

评分:共4分,每小题1分

16.不能删去,作者与孙犁先生书信往来中,孙犁先生谈了对纸张的珍惜,这是通过另一个生活细节来体现孙犁先生对劳动的珍惜,生活质朴勤俭。表现了孙犁先生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评分:本题4分,两个要点,每点2分。

17. 示例一

截取孙犁先生生活中带套袖的典型细节,作者借助“套袖”带套袖这一细节,刻画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的优秀品质。

示例二

动作描写“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另外,写带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等行为,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

篇7:《带套袖的孙犁先生》阅读答案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 “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15.作者写了三次见到孙犁先生,孙犁先生都是带着套袖,孙犁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带套袖?分别带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觉?阅读完文章以后,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 况

作者的感觉

第一次

捡豆粒时带着套袖

①第二次

第三次

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16.文章第⑧段作者叙述与孙犁先生书信往来的内容,似乎与孙犁先生的套袖无关,这一段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4分)

篇8:大先生的阅读答案

一.写人手法

这两篇都是怀人散文。在写人物的手法上存在着异同。其相同之处有:他们都运用了平实的写人记事手法,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回忆与师友的一些交往,记叙人物的一些平常的待人之举,列举人物日常所做的一些小事。其不同点: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以刻画人物细节为主,平淡、自然,但又很好的表现出了人物的本来面目。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了金先生的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的性格特点;汪曾祺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寥寥数笔,在简短的篇幅中,就写活了这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而季羡林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则运用追忆式的手法,追忆了胡适先生和自己的交往,从一些细节小事着笔,将胡适先生的待人处事、幽默风趣、治学态度、政治信仰、书生气、奖掖后进等一一道来,见微知著,胡适先生一代学术大师的形象如在目前,使人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由平常之事显其不平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留有空白和余地,反引人回味不尽。如:“文中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作者用了留白,让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散文写人的方法主要是勾勒,捕捉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寥寥数笔,使人物传神。金先生本身就具有夸张性,本文采用亲切热情的漫画笔法,并未进行有意的夸张,照直写出就达到了生动活泼的效果, 汪曾祺的散文写人重视“神似”,着力渲染人物的神采风骨和主要特征。

而《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作者用了平实的记事手法,同样也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这篇文章里的人物大多是学界的名人,然而作者没有对他们的成就做过多的赞美,而是采用平铺直述的手法,回忆与师友的一些交往,列举人物日常所做的一些小事,尽力表现他们做人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却更令人感到可信、可敬、可亲。

二.语言特色

两文的语言各显特色,《金岳霖先生》一文的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少造作,把人物塑造得有个性。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语言平淡,无大悲大喜之流露,而再读之后,即可感觉到蕴藏在其中的对于所追忆者的仰慕与赞叹。在运用语言方面,他们的语言清新流动,朴素易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中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流转,语言气韵生动,口语色彩浓厚,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使文章增添了典雅之美;而且还适当地运用了方言,像口语一样朴素而有表现力,却俗而能雅、臻而化境。如:“文中的金先生的回答:‘我觉得它好玩。’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一个跳骚,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所用的语言平淡,就像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的口语化,话语平常又饶有趣味。

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语言朴实精炼、庄重典雅,同时讲究韵律与节奏感,明白晓畅,不故作高深,在叙事抒情的过程,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隽永耐读而朴实的文字中泛着幽默与智慧,含有深刻的生活见解和人生哲理。

三.情感表达

两者的情感表达不尽相同。从《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再到第二段的“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由“趣”、“怪”字引出下面作者想要表达对金岳霖先生的感情,作者的感情从心灵涌出,他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真实的笔法写出金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由于对金先生十分熟悉,也很有感情,对人物有精细的观察,善于捕捉细节、再现人物风神。

对于季羡林先生而言,胡适先生既是“有知遇之恩的恩师”也是自己的良友,追忆往昔,两个人天各一方,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季羡林先生与胡适先生曾在北大共事几年,因此交往比较深,作者对胡适比较了解,对胡适的为人和学风也很佩服。作者站在一代学术大师胡适先生墓前,深情地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敬重,站在胡适墓前,对其他的六位,只是略写一点,但是写胡适则比较详细。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中,作者主要追忆了胡适同自己的交往,感情真挚沉郁,其文满溢着追思怀念之情,他站在胡适墓前由景生情,睹物思人而作,尤为真切动人。季羡林先生站在胡适墓前,回忆起逝去的光阴,多少年过去了,时间仿佛未停止,点点滴滴注入心头,可往事不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这样的记忆让人心痛,作者用记叙人物手法来表达自己对胡适先生的怀旧感情,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对逝者怀旧,更能激发思念感情。作者在墓前的感情真挚沉郁,文章句句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怀念感情。

四.结构方式

《金岳霖先生》的结构和布局别致新颖,文章写了对金岳霖先生最深的记忆印象片段,就像摄影师,选出最精彩的镜头,先写金岳霖先生的外貌,后写其行为;同时又先写课堂上的金岳霖,后写生活中的金岳霖。作者把最深的印象写在前面,把一般印象写在后面,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前面,把次要的材料放在后面。文章还隐约按时间安排材料,由远及近地描写人物,先写西南联大时的金岳霖,后写解放后的金岳霖,体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与跨度。全文围绕着金岳霖先生在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由他的外貌到行为无不展现着金岳霖先生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这篇文章读起来有感情而自然,能引人深思。

而季羡林的《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以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站在一代学术大家胡适之先生的墓前,虽为后学却也已经学贯中西的作者深情地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清华大学读书时的陈寅恪,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时的瓦尔德施密特、西克,执教于北京大学时的胡适之、傅斯年、汤用彤先生,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敬重、感激的拳拳之心鲜活地跃然于笔端,呈现于字里行间。站在胡适之先生的墓前,引出对六位恩师的怀念,这是全文的结构线索。季先生在对前辈的怀念中,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其中用墨最多的正是胡适,主要追忆了胡适同自己的交往,其次是西克,陈寅恪。因而结构布局紧凑浑成,又满溢着诗情,既讲究结构安排,又注意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构造,既有平铺直叙的笔调,又细语如歌。

这两篇文章里的人物都是学界的名人,作者往往都是记述几件有意味的事件,见微知著,表现出这些人物的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总有着异乎寻常的人格和品行,从他们的可敬甚至可笑处展示出名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摘要:《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与《金岳霖先生》都属于怀旧忆人散文, 通过比较阅读, 可发现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既有共同点, 又有不同之处。本文从写人手法、语言特色、情感表达、文章结构等方面论述两篇散文的同与不同。

篇9:读陈丹青的《大先生》

大先生

陈丹青

鲁迅先生的相貌长得不一般。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时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鲁迅的时代,中国的文艺差不多衔接着西方18、19世纪。人家西方18、19世纪文学史,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歌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样子,20世纪的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闹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光的脑袋,古风倒是有了,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非常摩登:“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对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洋派,也非老派,他长得是正好像鲁迅他自己。

我记得20世纪70年代《参考消息》报道联合国秘书长见周恩来,叹其风采,说是在你面前,我们西方人还是野蛮人。这话不管是真心还是外交辞令,确是说出一种真实。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练,那种“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这也好比中国画的墨色,可以将西洋的七彩给比下去。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的模样摆在一起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儿不嚣张。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历史已经给了鲁迅伟大地位,他的模样已经被印刷媒体引用了七十多年,早已先入为主成为后世公众的视觉符号。是的,很可能是的,但这形象效应是互为因果的:时代凝视这形象,因这形象足以换取时代的凝视,这乃是一种大神秘,全然宿命,宿命会刻印在模样上——托尔斯泰那把大胡须,是应该写写《战争与和平》;鲁迅那把小胡子,是应该写写《阿Q正传》。当托尔斯泰借耶稣的话对沙皇说“你悔改吧”,这句话与托尔斯泰的模样很配;当鲁迅随口给西洋文人看相,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副苦相、尼采一副凶相、高尔基简直像个流氓”这些话,与鲁迅的模样也很配——大家要知道,托尔斯泰和鲁迅这样子说法,骄傲得很呢!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那年萧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萧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赏析】

读过不少描写鲁迅先生的文字,说实话,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很多。但陈丹青先生的《大先生》却是例外。其独特的视角、洒脱的行文、新奇的语言、似是信手拈来而又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文化掌故……方方面面,无不令人叹服。

关于相貌与人的关系,古今中外多有论述。古人云:“相由心生。”林肯说过:“一个人过了40岁,就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叔本华也曾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科学道理我无从知晓,但丹青先生的《大先生》中对鲁迅先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品味却是令我服膺。

文章开头以“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这段新奇之语总写出鲁迅的特点,立体而全面。这段话一扫我们听惯看惯了的对鲁迅的“正面加平面”式评价的流俗。尤其是“慈悲”“风流”“俏皮”等词语,生动传神地揭示出鲁迅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的另一面。

文章第二段回顾了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通过与国外诸多文学巨匠的对比,不无自豪、不无幽默地宣称:“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这并非仅仅夸赞鲁迅先生的那张脸,更是对先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骄傲和礼赞。

文章第三、四两段探讨了“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原因。通过与一系列中外文化名宿的比照,文章点出鲁迅先生“非常地‘中国’”、“非常地‘五四’”、“非常摩登”的“既不洋派,也非老派”的特点。这些,当然是鲁迅相貌上的特点,但更是鲁迅作为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思想家所体现出的特点。鲁迅先生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兼收并蓄与博大精深、鲁迅先生身上所展现出的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特色的“高贵的消极”的气质,鲁迅先生卓尔不群的个性……其实都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扬弃密切相关。

文章第五段指出了鲁迅先生的“相貌”与“地位”之间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时代凝视这形象,因这形象足以换取时代的凝视,这乃是一种大神秘,全然宿命,宿命会刻印在模样上。”表面看,这似是一种“相貌决定论”;实际上,则是在揭示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和事业、成就间的某种必然联系。画家每每要通过人物的仪容、举止去揭示人物性格、人物命运,而本文则是将蕴含在人物相貌中的常人难以言传的内容以语言的形式展示了出来。这在一般人或许难以做到,但对于画家出身的陈丹青来说,就是他的熟门熟路了。

最后,作者以一句警句式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收束全文,韵味无限。既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肖像里读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人品精神、甚至他的过往与未来,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实乃至理名言。

读罢本文,除了钦佩陈丹青先生洞穿万物的慧眼、入木三分的文笔之外,另一个收获恐怕就是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这张脸了,因为那可是透露出你的一切秘密的一张没有文字的名片啊。当然,作为一名写作爱好者更值得琢磨和效法的还是作者透过表象见精神的写人的方法。

【阅读练习】

1.阅读文章第2、3自然段,简要分析其写作手法及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2.如何理解第4自然段中“高贵的消极”一语?结合文章,谈谈“高贵的消极”在鲁迅身上的体现。

3.文章结尾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作者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一结论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4.通读全文,你认为标题中的“大先生”的“大”字体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1.文章第2、3两段,主要采用对比手法,其中第2段将鲁迅先生的相貌与外国文学家作对比,意在突出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第3段将鲁迅先生的相貌与国内文化名流进行对比,突出他“非常地‘中国’”、“非常地‘五四’”、“非常摩登”的“既不洋派,也非老派”(即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精神)的特点。

2.“高贵的消极”指的是一种优雅而古朴的气质,一种由内到外的儒雅,一种浑然天成常人难以企及的风韵。表现在鲁迅身上,指的是他“骨子里的儒雅凝练”,一种雍容典雅的“士大夫气”,一种“文气逼人,然而一点儿不嚣张”的气质。

3.作者以一句警句式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收束全文,既然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肖像里读出他的内心世界、他的人品精神、读出他的兴趣爱好、甚至他的过往与未来,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实乃至理名言。正如古人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相貌虽然不能和他的为人完全划等号,但至少人的气质、风度、边幅是多少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的。

4.“大”指的是鲁迅先生形象的高大、相貌的不凡,更指的是鲁迅先生在思想、文化、文学诸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当然也指他在中外人士面前所表现出的大气和自信。

【作者简介】

王淦生,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上一篇:守秩序防踩踏下一篇:游古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