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生的阅读答案

2024-04-13

于先生的阅读答案(精选9篇)

篇1:于先生的阅读答案

①于先生的眼睛很亮,但他喜欢眯着。于先生给我们上课时,曾对他的眯眼习惯做过解释。于先生从前是公社的公安员①,公安员要经常凝视生活,他就顺理成章地养成了这个不好也不坏的习惯。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于先生凝视着我们,开始了他的作文课。

②于先生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于先生教我们写作,常常要我们在文章的末段用抒情手法。啊于先生把头往后一仰,胸脯挺起,两臂像扇子一样张开却又停住了,然后改变一个姿势,俯身在讲台上,竖了一根手指(往往是右手的 食指,因为用红笔批作文,他的食指往往是红的)在嘴前,于先生悄声道:抒情,是的抒情是味精,要使文章有韵味,一定要抒情。于先生教我们写作,他自己也写,于先生的文章发表得很多。于先生一发表文章,总要拿到班上读给我们听。于先生要读自己的文章,神色有点诡秘,又有点羞涩。于先生的稿费领到不少,我听我们班一位姓黄的同学说(黄同学是教工子弟,家住于先生隔壁),于先生一领稿费,就要他老婆炒个鸡蛋给他补脑子。所以每次于先生一掏他的上衣口袋找稿子,我心里就想,今晚于先生肯定又有炒鸡蛋吃了。于先生读他自己的文章时,我们静悄悄的,但快到末段时,全班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头往后一仰,就像一片稻穗被风吹了一下,齐声发出了一声啊。为什么知道于先生要念末段了呢?因为于先生在念末段前,总会稍稍停顿一下,清一清嗓子再念。后来我们和于先生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于先生读末段前的那十几秒时间,于先生用来清嗓子,而我们则用来酝酿发啊声的情绪。啊我们喊一声,于先生笑了起来。

③于先生教作文教出了名气,十年前,于先生的一批弟子曾经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及县、校、年段等各种各样的.学生作文竞赛奖。于先生把我们从初一带到初三,我们班学习园地里,总是贴满了作文奖状和一页页在风中哗哗作响的范文。于先生的弟子可以冠于家军的美名。我虽不是于家军中的人,但我当年是真心为于家军感到骄傲的。于先生也曾表扬过我的作文。我记得是一篇《学校的一天》,开头我这样写景:校园操场边有一排合欢树,它们大概是因为合欢,才紧紧地长在一起吧?于先生在这句话下面给打了一条醒目的波浪线,还把文章 拿到班上读给大家听。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后来我当了语文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来源:学_科_网Z_X_X_K]④于先生的弟子中最出色的应该算那位姓赵的女生,她是我们那一代少年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于先生还宠爱过一位姓潘的山区孩子,潘同学性格内向,喜欢玩手指,常常十指叉在一起捏 得满手嘎吱嘎吱响。赵同学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潘同学后来好像落第,此后杳无音讯。我不知道当年于先生的作文弟子们,是否还记得于先生那时的眯眼动作,感叹词啊,以及那些激动人心的红色波浪线。

⑤至于于先生,我是前日刚刚遇上的。人胖了些,穿一套漂亮的西装,还是喜欢凝视人,而且让我快乐的,是他还记得我。我问于先生的近况,他告诉我,在台湾街买了店面,做水暖设备的生意。我替于先生高兴。于先生有了钱,这是好事。

【注释】①公社的公安员:公安员负责公社的治安和调解工作。

20.第①段写文章也是这样,要凝视生活!一句中凝视可用 这一词语来替代。(2分)

2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 。(4分)

22. 如何理解第③段的画线句我最爱用又最吝啬用的评点符号,也就是这种红色波浪线?(4分)

23. 于先生作为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文章中能看出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6分)

(1)于先生是一个 的老师,因为 。

(2)于先生还是一个 的老师,因为 。

24. 以下各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着重描写了于先生令人发笑的举动,引起读者对于先生的好感。

B.作者描写了于先生在课堂中的言行,以此来体现他可笑的教学方式。

C.作者写的第①、第⑤段和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毫无关系,放在文中多余。

D.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于先生,体现他对于先生的喜爱之情。

25.文章最后,作者说于先生做生意有了钱,是好事,你认为呢?谈谈你的阅读感受,80字左右。(8分)

参考答案:

20.(2分)观察

21.(4分,每空2分)比喻 形容同学们仰头的动作整齐划一,表明人人都熟知于先生要抒情了。(体现了学生们和于先生关系融洽)

22.(4分)要点:最爱用是因为于先生当年给我的波浪线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于先生的红色波浪线太迷人了),成为我最爱的符号;正因为这个符号代表着最美好的评价,能配得上的少之又少,因此最吝啬。

23. (6分,每小题1分+2分)例如:

(1)善于教学 他教的很多学生获得了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奖/他在课堂上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和吸引学生等

(2)一视同仁 他关爱学生不问出身

24.选D得4分 选A得2分

25.(8分)观点(2分):认为是好事或不是好事都可以分析(4分):认为是好事:从 我这个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情感出发,联系到学生对老师转行的理解。 认为不是好事:从于先生擅长教学,不从事教育工作可惜了之类的角度分析。语言(2分):通顺、连贯

篇2:于先生的阅读答案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

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的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茶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

“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的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客人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竟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的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

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

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房,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稍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

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的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

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

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微妙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答案: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C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实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的人。E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来,和我的言行关系不是十分的大。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

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学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1.于先生阅读答案

2.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3.《藤野先生》阅读答案

4.追忆杨人F先生阅读答案

5.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

6.《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7.《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答案

8.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9.文言文《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篇3:于先生的阅读答案

关键词: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始于夸美纽斯、成于赫尔巴特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更早期的个别化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主要得益于班级规模。 然而在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教育趋于多元化的现时代,大的班级规模日益成为制约教育质量的因素。 美国田纳西州STAR项目(Student-Teacher Achievement Ratio)证实:小班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学生态度、学生课堂参与、人际互动等均可产生积极影响。[1]“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是我国高中课堂教学的通病,也是大班规模现实下难以根治的顽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着力扭转“三中心”倾向,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势在必行。

主要受西方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影响,国内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先后尝试过分层教学、 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这些变革体现了“学生中心”理念,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样因为受限于大的班级规模而在现实中难以推广。 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近现代教育,试图从土生土长的中国教育思想中吸取灵感以克服当前高中教育的弊病。 上世纪二、三年代,陶行知在经费不足、师资奇缺条件下为改造中国乡村教育、普及平民教育,首创并大力推广“小先生制”,取得巨大成功。陶行知主张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认为普及平民教育必须培养并发挥千万个“小先生”的即知即传作用(小先生学会了赶快去教人,教了再学,学了再教)。[8]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前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深刻启示作用。 高中生逻辑思维及言语表达能力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尤其学优生接受和发现知识的能力很强,完全可以充当学困生的“小先生”。 充分发挥学优生的教育资源作用、让学优生充当小先生,在教师主导下实施分组教学能否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病呢? 有学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研究。以往“小先生制”教学改革类研究多停留于思辨性论述层面,缺乏实证;有限的定量研究对教学改革效果的量化比较单一,多限于学生学习成绩。本课题组尝试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引入高中英语课堂(高中英语相对易教易学,初次试验选取该学科),以河南省登封市实验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 进行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收到了预期效果。本研究对高中英语乃至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可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实验设计

本研究为准实验研究:实验学校高二年级16 个普通班为平行班,共9 位英语任课教师,其中7 位英语教师各承担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 从这7 位英语教师中挑选出3 位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配合完成本教改实验(选取多名教师参与实施教改实验,旨在增加教改实验的内部效度)。为调动实施教改教师的积极性,项目组给予经费支持。上述3 位英语教师所承担的6 个教学班即为本研究对象。

自变量为课堂教学模式,有两个水平(level):传统教学模式、“小先生制”教学模式;每位参与教改的英语教师随机指定自己所带的一个班级为实验班(采用“小先生制”模式教学),另一班级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 因变量为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使用英语学业测验试卷于学期末教改结束后统一施测。 尽管各实验班、对照班为平行班,但在教改实施之前实验班、对照班英语成绩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对学生现有英语基础这一额外变量在实验结束后运用协方差分析技术进行统计控制: 以教改前最近一次统考英语成绩为“基线成绩”,以教改后英语学业测验成绩为“后测成绩”,在进行后测成绩比较时,以基线成绩为协变量。为更全面评估教改效果,教改实验后期还对实验班、 对照班的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使用《学习自主性量表》《学习投入量表》测评学生学习状态。

(二)学优生、学困生、中等生的操作定义

英语基线成绩班内排名前20 者为“学优生”,排名末20 者为“学困生”(临界处有成绩相同现象,实际学优生、学困生人数大于或等于20),其余学生为“中等生”。为防止对部分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不将学生类型划分情况告知学生。

(三)“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界定及操作

“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界定:将全班划分为若干教学小组, 各组设1 名“小先生”(从学优生中选拔,一经确立即相对固定)负责本组内的“日常教学”工作,另设1 名“次级小先生”(亦由学优生充当);整体课堂教学仍在教师主导下进行。 每周2/3 英语课时使用“小先生制”模式组织教学:教学计划的制定由教师主导、小先生全员参与;教案由教师撰写,小先生在授课前利用自习课认真学习、领会;教师每周召集小先生两次:对一周教学内容进行辅导性面授,还对小先生进行教学方法指导; 教师每节课只用很短时间(不超过20 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并告知当节课的学习任务及知识重难点, 其余时间由小先生支配; 小先生对本组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与答疑并负责作业讲评; 小先生授课时教师在各教学小组间巡回:悉心观察学生活动,维持课堂秩序,搜集反馈信息; 教师统一布置作业, 但只批阅小先生的作业,其余学生作业由小先生批阅;次级小先生课堂内外对本组学困生进行“一对一”帮扶。

“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班主任于学期第1 周将英语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意义等告知全班学生并动员英语学优生报名充当小先生;英语教师于第2 周对报过名的学优生进行简单“面试”并从中挑选10 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学优生为小先生。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将全班划分为10 个教学小组,每组6 人(个别小组7 人);将各位小先生分配到各个教学小组, 各小组推出另外一名学优生充当次级小先生。 班主任根据小组划分情况安排学生座位,小组成员座位相邻。

(四)测量工具

英语学业测验试卷:依据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严格遵循学绩测验编制程序(编制双向细目表,命题、预测试、项目分析、组卷)编制学业测验试卷;根据对另一城市(平顶山市)282 名高二学生施测结果计算的同质性信度为0.81,实证效度(以最近一次统考成绩作效标)为0.93,表明所编制的学业测验试卷效度、信度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

学习自主性量表:庞维国编制,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监控三个分量表。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介于0.73-0.86。[3]采用五点制计分法,“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越高。 因目的在于评估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自主学习水平, 故将原量表中的“学习”换成“学习英语”,例如将“学习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我主动求助他人”改为“学习英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我主动求助他人”。

学习投入量表:Schaufeli等开发, 包括“活力”“奉献”“专注”三个分量表。 该量表可用于测量中学生的学习投入且效度、信度符合测量学要求。[4]采用七点制计分法,“0”表示“从来没有”“6”表示“总是如此”;得分越高说明学习越投入。 因目的在于评估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投入度, 故将原量表中的“学习”改为“学习英语”,例如将“学习时我感到精力充沛”改为“学习英语时我感到精力充沛”。

三、研究结果

(一)实验班、对照班英语自主学习水平及学习投入度比较

实验班在学习自主性量表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对照班; 自主学习总分也高于对照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班在学习投入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班; 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教改之初实验班、对照班为随机确定,根据“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逻辑,因变量差异归于自变量,即“小先生制”教学模式提升了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水平及学习投入度。(见表1)

注:实验班、对照班人数分别为n1=193,n2=192

(二)实验班、对照班英语学习成绩比较

从图1 可以看出:实验班基线成绩(前测成绩)低于对照班,而学业成绩(后测成绩)却高于对照班。经检验实验班、对照班基线成绩差异不显著(t=-0.66,P>0.05),而学业成绩差异显著(t=4.70,P<0.01)。 说明“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小先生制” 教学模式大幅提升了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成绩。

以教学模式、学生类型为自变量,以基线成绩为协变量,对实验班、对照班的英语学业成绩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教学模式主效应显著,表明控制基线成绩差异影响后, 实验班英语成绩仍显著优于对照班。 进一步证实了“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将基线成绩、 学业成绩均转换为标准分(Z分数)并进一步线性转换为T分数(T=10Z+50);以学业成绩、基线成绩T分数差值作为增值分数(Added Value,AV),结果:实验班4 个亚组(小先生33 人、学优生35 人、中等生69 人、学困生56 人)英语成绩均呈正增长(见图2)。 对各亚组平均增值分数进行ANOVA分析,结果差异显著(F=10.96,P<0.01)。LSD事后检验(见表3):小先生组、学困生组成绩增长幅度最大,该两组增值均分差异不显著;学优生组、中等生组成绩增长幅度较小, 两组增值均分差异亦不显著; 但前两个亚组与后两个亚组的增殖均分差异显著。综上:“小先生制”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实验班各层次学生的英语成绩,其中小先生组、学困生组成绩提升幅度最大,学优生组、中等生组成绩提升幅度相对较小。

(三)自主学习、学习投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结构模型

以自主学习三个因子为外生潜变量,学习投入、英语学业测验成绩为内生潜变量, 构建递归饱和模型和非递归饱和模型, 基于对饱和模型的修正获得两个竞争模型;综合比较竞争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非递归模型胜出(路径系数见图3)。 从图3 可以看出:自主学习因子既直接影响学习成绩,又以学习投入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共解释学习投入总变异的56% ;学习投入正向预测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自主学习三个因子、 学习投入共解释学习成绩总变异的75%。 综上:实验班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升原因在于“小先生制”教学模式改善了学生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水平提升、学习投入增强)。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小先生制”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与希尔伯曼的研究[5]结果一致:希尔伯曼基于一项大规模调查对七种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视听并用、教师演示、学生讨论、学生实践、学生教别人)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教师讲授效果最差,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仅为5%;学生教别人的效果最好,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平均回忆率高达95%。 本教改实验所在学校班级规模普遍超过65 人;而班级规模适度研究认为理想的班级规模应在20 人以下。[1]大班规模条件下,教师通常根据成绩中等学生的学情实施教学, 因此很容易置学优生、学困生于“陪读”状态;“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实施分组教学, 在学有余力的学优生与学力不足的学困生之间建立“师生”关系,双方合作、共赢,有效消解了困扰教师的“陪读”现象。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倾向明显,漠视教学的民主性,压抑了多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内化的主体,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为学生创设适当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6]“小先生制”教学模式顺应了知识内化规律,落实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运用。

本研究发现“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对小先生与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幅度最大。 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7]本研究也证实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及学习投入度可以有效预测学习成绩。 据参与本次教改实验的教师反映,“小先生制” 教学模式调动了实验班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而尤以扮演教师角色的小先生们最为“投入”,他们主动查阅资料、悉心领会教师讲解、潜心钻研习题并不吝请教他人,这无疑是高质量的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下学困生受忽略,他们极其缺乏学习责任意识。依据群体动力学的责任分散理论,群体规模减小,群体成员责任意识加强。[8]“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实施小组教学,教学单位规模大大缩减,有利于学困生增强学习责任意识进而有利于他们增强学习动力, 学困生学习成绩提升反过来又促使他们学习更为投入,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在“小先生制”教学模式下,学困生获得的帮扶力度也最大。 故学困生学习成绩提升幅度较大。

本研究证实教师主导下的“小先生制”教学模式适用于高二英语课堂。 初次实验未将全部英语课时(1/3 课时仍主要由教师支配)均采用“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后续研究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完全采用“小先生制”教学模式。“小先生制”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主动性,预期对高中学段的其他学科也具有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秦玉友,李生滨.美国班级规模减缩项目:取向与讨论[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11):70~76.

[2]范彦君.推行“小先生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96~98.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6.

[4]石雷山,陈英敏,侯秀,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71~78.

[5]希尔伯曼.积极学习.陆怡如,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

[6]阚维.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转向及反思:知识内化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4,(11):35~40.

[7]]孙朝仁,吴海宁.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连云港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之道[J].上海教育科研,2013,(7):68~70.

篇4:有感于钱理群先生的反省

钱理群先生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一文读后,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为数不少的“地方院校”的安身立命。钱先生的文章正值北大百年庆典,这样热闹关头提起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的滑坡、教育精神价值的失落,并回到起点上反省大学教育本身,这当然显得冷静非凡。对于真正谈得上“北大传统”的北京大学,这样略显古旧的追问(如“什么是大学?”)与庆典仪式上的堂皇之辞相比自然更具逼近真实的力度。但是,毋庸讳言,一大批地方院校谈不上拥有什么传统,因为传统毕竟不仅仅是“校训”。这样,摇摆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大学理念纠葛,总让人有某种空疏无力感。

钱理群先生的反省表明了一种站立于讲桌前的坚定,带有理想主义的气息:渴望某种“思想家”教育与“实践家”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阅读之中感受到钱先生对“急功近利”的深深排斥。这种坚定的带有信仰式的热烈,也是一种让人感奋的敬业的师道精神。可是坐在讲桌下面的我们,除了孜孜不倦之外的困惑还有另一种切肤之痛:正当本世纪结束之前,我们必须面对“生活的挑战”,毕业时的食不知味、寝不安枕是每个人必修的“反思”。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为什么难以顺利地“进入社会”?除了我们个人的原因之外,大学并未像它所应具备的职能那样成为一股社会力量也许是更重要的因素。普遍地缺乏参与意识而未能在社会中施加影响、发挥有力作用,使得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感发展为无力感。尤其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这种带有“普及性”的大学教育如不能提升地方素质、促进地方进步就真堪称“百无一用”。人格塑造与思想性的培养,让人想起儒家的“内圣外王”,总是缺失着行动、参与这关键的一环。什么时候才有大学与社会良好的合作机制?这也许是讲桌下面不少人更关心的问题。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纷纷见到讨论“北大传统”的文字,觉得总还缺少一点什么,深信这个多元时代里的大学教育并非北大一家的事。钱理群先生文中也提到“多样的教育模式”,只可惜点到为止,很希望能见到进一步的阐发与反省之后的解惑。

篇5:《带套袖的孙犁先生》阅读答案

评分:共4分,每小题1分

16.不能删去,作者与孙犁先生书信往来中,孙犁先生谈了对纸张的珍惜,这是通过另一个生活细节来体现孙犁先生对劳动的珍惜,生活质朴勤俭。表现了孙犁先生珍重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评分:本题4分,两个要点,每点2分。

17. 示例一

截取孙犁先生生活中带套袖的典型细节,作者借助“套袖”带套袖这一细节,刻画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的优秀品质。

示例二

动作描写“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另外,写带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等行为,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

篇6:《带套袖的孙犁先生》阅读答案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 “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15.作者写了三次见到孙犁先生,孙犁先生都是带着套袖,孙犁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带套袖?分别带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觉?阅读完文章以后,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情 况

作者的感觉

第一次

捡豆粒时带着套袖

①第二次

第三次

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16.文章第⑧段作者叙述与孙犁先生书信往来的内容,似乎与孙犁先生的套袖无关,这一段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4分)

篇7:《害羞的V先生》阅读答案

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姑娘

⑹他一下子把报纸浸到了咖啡里,把一个羊角面包往腋下一夹就飞奔来到了街上。车上依然如故:他沉默不语,她埋头看报。

⑺又一天,出现了这则启事:

致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姑娘:

篇8:于先生的阅读答案

一、张大千在其书画艺术中的创新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张大千的画风先后经历数度改变,他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泼墨荷花,墨中有水,水墨交融,被称为“大千荷”。张大千“泼墨泼彩”的结构,不论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现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充分的发挥了中国笔墨精神,使他在驾驭笔、墨、色、水、纸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并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表现道路。

张大千除了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翎毛和精鉴赏,富收藏及能诗文以外,书法也极有造诣。他的书法师从清末民初的著名书家李瑞清,并以超常的临摹天赋很快掌握了李的书法特点和精神,以至能够逼真地临摹其书作。一次,张大千写了一副对联,拿给善摩李瑞清书迹的李健看,同时开玩笑地说,这是老师所书但未署款。身为李瑞清侄儿,也曾在叔叔身边学了许多年的李健,细细看了起来,竟然分不出其书作的真伪!在李瑞清病重卧床无法写字时,社会上送来的笔单大多由张大千代书。三十年代以后,张大千的书法开始酝酿变化,他参以明代大家黄山谷的笔势,追求拆杈和屋漏痕之妙,融合了山水画的意境,愈发跳荡灵动,清隽奇肆。仔细鉴赏张大千的墨迹,看上去笔笔有力,但这种力并不是一味求其表面上的张场外露和剑拔弩张,而是使力与感情相融合的,藏于笔墨之中的锥沙印泥之妙,可以说是达到了“骨力”与“内美”的和谐统一。后人称为“大千体”

二、张大千形成其书画创新的主要因素

张大千的绘画历程,是一临攀,二写生,三创作。即先师古人,再师造化,最後以师己心为的,以求独创为最高宗旨。

1、人生积淀,性情豪放。

张大千的人生经历充满传奇:他出生于四川省的书香门第兼官宦世家,但却成了举世闻名的一代画王;他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但却被迫“落草为寇”,做了一百天的土匪师爷;他是一个自愿“削发为僧”的沙弥,但却又是一个娶了四位夫人的大丈夫和儿孙满堂的“老祖宗”;他是一个公开宣布已经被枪毙了的中国人,但却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笑嗤胡虏漫披猖”;[1]他一生旅居海外几十年,却坚决乡音不改,并在巴西圣保罗市郊购地建中国式庭院“八德园”;他与二哥张善孖共同兴办“大风堂”画室,培养许多著名弟子,但他却用毕生精力创作书画,仅存世画卷即为三万多幅…纵观张大千的一生,他对艺术的感情十分深挚,他自言:“视艺事有若性命”。接著又从师从造化,行万里路,遍览名山大川,入大千之胸,将天下美景,尽汇笔下。所以大艺术家最高的境界是他直接在宇宙中观照得超形相的美。[2]张大千丰富的人生积淀和生性豪放的性格,是促成其“泼墨泼彩”独特风格的因素之一。

2、临摹名画,熔铸古今。

张大千一向强调“七分人事三分天”。他认为学画必须学习传统,在基础上下功夫非常重要。纵观张大千的学画经历,一生摹古不辍,他从清代石涛入手,一直追踪到明人、宋人、唐人的画迹。由近及远,由粗转细,再由远返近,由细返粗,循环往复,形成笔墨和风格的多变,这种手上的功夫,主要是从临摹得来。以至于他在学习古人方面竟能达到以假乱真之地步,他临摹的石涛画作曾被当时称为上海滩最权威的鉴定大师黄宾虹误以为真,因此有“大千石涛”之称。张大千临摹古人之多,上至南朝梁的张僧繇,下至清代乾隆年间的新罗山人、金农等,时间跨度在1200年左右。如若将他临摹的壁画计算在内,其时间跨度还要长。他临摹壁画最早的为十六国时期,那么时间跨度就达1400年左右,为其他画家所不及。张大千通过两年零七个月敦煌壁画的临习与研究,不但促进了自己独特国画风格的形成,对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价值的遗产也进行了发掘整理,为后世研究敦煌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3、修养深厚,广结师友。

张大千曾说:“我常言,有些画家舍本逐末,专在技巧上讲求,却不知要回过头来多读书,才是根本的变化气质之道。”[3]读万卷书、博览名作,使他在创作时具有了渊博的学术修养。他还喜欢广结师友,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取长补短。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他还常告诫其弟子们说:“你们不能只学一门,应广泛地学习,要山水、人物、花鸟都能画,笔墨是融会贯通的,各种画都要学好,这才能成为一个大家。”学无止境、多改以求精进的思想使张大千在一生中总是非常用功,手不释卷,脚不停步,笔不停挥,掌握了绘画中的十八般武艺,不断地突破古人,超越别人,并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自己,终於成了世界上的一代艺术伟人与巨匠。

4、中西对比,敢于创新。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与西方著名画家毕加索同誉为“分踞中西画坛的巨子”。当年毕加索看张大千临摹的先人画作后说:“我要看你自已的东西”。想不到这句简单的话给张大千以巨大震撼,从此他独辟蹊径,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渐渐形成了自己“泼墨泼彩"独特的风格。此种画法是他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在中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上享有盛誉。他除创作泼墨泼彩山水外,另具代表性的还有他那泼彩朱荷墨荷,此种风格主要来源于石涛的“气”和八大山人的“韵”,因他早就掌握八大山人“面”的泼墨形式来发挥水墨,所以他可以让点线面在任意泼洒中奇妙贯通,大面积中有线条,各线条中有色相,墨色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律,创造出意气飞扬的画风。经过他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张大千的这种艺术创造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

三、张大千的书画创新对后世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张大千一生中,在全面继承中国美术博大丰厚遗产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地求新求奇求变,以致於“大千多变,每变必兴”。他在自己不断地达到了一个个新的高度的同时,也弘扬着民族艺术,推动与繁荣着中国美术事业。他艺术上的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能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技法突破与创新,创造的大泼墨、大泼彩技法如今已被人广泛的应用;其经典大作的问世和高尚的画外修养都不愧为这样的评价说:“国画家能够上承古代美术遗产,兼摄世界美术之长,使国画的技巧境界向上延伸一步的,在今天只有张大千。”

参考文献

[1]林彬.一代画王张大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5.2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411

篇9:有感于启功先生的“为师之道”

去年八月,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书画鉴赏家、教育家启功先生在北京去逝。这样一位名满中外、著作等身的学界泰斗,生前在谈及社会给予他的各种头衔称谓时,曾郑重其事地说:“我这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我只不过是一个教书匠。”这是何等谦逊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人们只知道启功先生是当代杰出的书法大师,却不知道他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一教师,更不知道他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因为这些被他的书法光环所遮没。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条崇高的教师行力准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启功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的时候,从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中归结出,并敬题给母校做为校训的。最近读了著名作家鲍文清写的《启功杂忆》这本书,书中关于启功先生谈到的自己“为师之道”的一些话,让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深受教益。

一、评价学生:“以激励夸奖学生为主。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的学生,都要尽力找出他们的一点点好处,加以夸奖。对学生不可有偏爱、偏差,万不可讥诮学生。”

启功先生的这段话包含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为什么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呢?启功先生当年没有做进一步的阐释,但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足以证明,先生的话是多么的正确。因为,根据心理学的规律,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个性和人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外部力量尤其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往往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进而形成积极的性格——认真、勤奋、乐观、沉着、刚强、进取、大度、慷慨、坦诚、谦逊和热情等。相反,负面的评价,尤其是一些简单的斥责往往会使学生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内心懊悔,伴随而来的便是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进而形成消极的性格——阴郁、敏感、懦弱、冷漠、自私、狐疑、狡诈、狭隘、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等。所以说,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往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几十年前启功先生的前瞻性的认识在今天已经成了我们共识,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启功先生也指出了激励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尽量找出学生的一点点好处一一从细处着眼。这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要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观察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细小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抓住时机,激励他们。

二、课堂教学:“教师要懂得疏通课堂气氛,不要老站在讲台上讲,要适当的到学生中间走一走,一方面可以知道学生在干什么,有没有偷懒、睡觉、看小说的?顺便看看自己板书的效果好不好,学生记下了没有,没有记下的就顺便指导他们一下;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设置一种深入他们的气氛,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觉得你平易近人,可亲可近。”

启功先生在这段话中指出的,其实正是现今我们所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一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平等问题。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将现成的知识和技能硬性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只是被动的洗耳恭听,而是应该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一是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听课,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从而打破那种教师台上居高临下的一人独白,学生台下万马齐喑的倾听的局面,创造出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双方在平等中积极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启功先生关于课堂教学的认识是朴实感性的,但却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所提倡的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吗?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一条所明确指出的:“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味先生多年前的这些教学感悟,我们又怎能不对先生肃然起敬!

三、作文评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不要详改,详改还不如教师替学生做一篇,何况改多了学生也不看,要改重要的关键处。”

启功先生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作文评改的态度:不提倡精批细改,注重批改效率。长期以来,作文批改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一本本的批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是劳而无功,学生只看一下分数了事,这次指出的错误下次照犯。启功先生的这一观点和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叶圣陶先生也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他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随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少改。”

实践证明,两位先生的说法确实是真知灼见。写作教学中的“精批细改”,不但使教师疲于奔命,而且使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不会自觉主动的进行大量写作,写了也不去自行修改充实,从而致使写作水平普遍低下。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中要勇于放弃精批细改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一方面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使他们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另一方面,要改变批改方式,采用诸如重点批改学生作文的关键错误、指导学生自改、互改等多种富有实效的批改方法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做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启功先生的学历只是中学,也没有搞过什么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学,但他从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这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却是非常中肯实在、行之有效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阅读启功先生的这些“为师之道”,无疑会给我们一些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很有借鉴价值。

上一篇:群介绍范文下一篇:马祖村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