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2024-04-11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精选12篇)

篇1: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技术资料管理的分工、归档范围、资料借阅、底图管理及提晒发放、技术管理、图纸更改、备件图册等内容与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

2.1 本公司设备技术资料由档案室管理。

2.2 档案室负责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保管、复制、提晒工作。

2.3 设备自制备件的图册由设备使用单位技术人员确认,交资料员描制成底图保存,对无原始图纸的备件由设备使用单位技术人员测绘后资料员描晒保存。

2.4 机械图纸按照GB4457.1-84和GB4457.2-84的要求及其它国家标准执行, 电气图纸按照GB321-64及机械工业部标准执行。2.5 图纸收集工作

设备的图纸由档案室负责收集,不能收集的向生产装备部提出清单,由生产装备部组织进行收集整理后,转入档案室保管。备件图册

备件图册内容:设备总图、部件装配图、易损零件图、全部零件清单传动原理图、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原理图、•液压原理图中修需更换的零件图等均应列入备件图册,备件的编号按设备分类编号统一要求进行。管理规定

4.1 公司设备的说明书、检验卡及图册、备件的图册等技术资料的管理由档案室负责,业务上接受生产装备部指导。4.2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的规定 4.2.1 设备技术文件归档范围

外购设备开箱时,档案室资料员将设备技术文件、资料收档案室保管;设备订货时,技术人员根据公司设备图册情况向供货单位索取设备维修所需要的全套技术资料,资料员将收集来的设备技术资料及文件材料及时整理、归档。4.2.2 归档手续及要求

技术人员接到蓝图后,认真审查确认准确时,交资料员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并分类存档。

4.2.3 归档后的蓝图,底图保管

归档后的资料,蓝图应建立总台帐、分类台账,存放整齐;底图应扎边,按顺序入柜存Q/DFCP 1111-2003

放;•技术资料的保管应做好“七防”(即防潮、防光、防尘、防火、防盗、防污染、•防有害生物)。

4.3 技术资料的借阅

本公司职工借阅设备说明书,均办理手续并填写借阅情况,借阅期为10天,如延期需办理续借手续;借阅者妥善保管资料,如有丢失必须说明原因,按价赔偿;仅存一份资料的技术文件,只供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查阅,概不外借;外单位查阅图纸资料者,须经生产装备部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4.4 底图的管理

4.4.1 设备底图必须完整成套,不得破损。

4.4.2 备件图册必须完整,易损件必须确保有相应的底图。4.4.3 底图一律不外借,只能提晒。

4.4.4 外单位提晒重点设备资料,须持本单位介绍信,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方可提晒。4.5 提晒和复印图纸的规定

4.5.1 需用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申请手续,设备备件蓝图的提晒必须填写提晒申请单,经生产装备部主管领导批准后交档案室提晒;

4.5.2 设备机械备件对外委托加工和机加站加工零件的复印由生产装备部提出,填写图纸提晒申请单,备注“复印”字样交档案室复印。

4.5.3 档案室接到提晒申请单后,必须在申请交图时间内交图,以保证备件的正常加工。4.6 技术资料的更改

当设备备件发生更改时,必须由授权更改人员同时更改相应的底图和蓝图,并有明显的更改标记和更改人签名及更改日期。4.7 技术资料的保密规定

对重要设备的技术资料由生产装备部部长审批后,方可借阅;技术资料丢失,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根据所造成的情况作出处理;科技保密项目应严格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漏。技术资料的销毁

对已经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以及报废设备的技术资料,由资料员根据设备管理员提出的设备报废清单提出资料销毁申请,经生产装备部主管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管理员、资料员共同鉴定批准后执行销毁。责任与考核

6.1 责任

6.1.1 生产装备部负责对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6.1.2 资料员对设备资料归档后的保存的齐全、有效负责。

6.1.3 资料员必须按要求向申请单位提供齐全有效的蓝图和复印图。6.2 考核

6.2.1 对保管不善造成设备技术资料损坏、丢失的出现一次考核责任者50——1000元。6.2.2 对没有按已批准的提晒申请提供图纸的,出现一项次考核责任者20——200元,造成影响生产的按影响生产的程度考核。

6.2.3图纸在更改后必须按规定更改相应内容,发现未按要求更改一次考核责任者50元。

篇2: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22.1 设备技术资料室对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包括说明书、修理手册、原图、底图、精度检验标准等)按机型分类,建立账卡。设备图纸资料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之完整、准确、及时地为维修服务。

22.2 设备说明书:包括传动系统图、润滑系统图、电气系统图。

22.3 设备单台档案:包括设备装箱单、安装记录、设备附件及工具清单、精度验收单、固定资产拨交单、精度普查记录,大修理移交单、一、二级保养验收单、设备事故报告单、开动台时记录、大修理更换件明细表、封存、启封及变更记录等。

22.4 备件图册:应能满足设备修理需要。

22.5精度检验标准:设备大、项修精度检验由技术组主修技术员在修前准备中根据使用条件,技术状况,服役年限,参照省厅《机械设备精度 QG/AC标准》提出各项精度修复技术等级及验收标准。检查科根据技术验收标准逐项验收。

22.6 传导线路图:包括供电系统图、电缆走向坐标图、变、配电布置平面图,蒸汽管路图、压缩空气管路图、上、下水管线路图、乙炔管路图等。

22.7 底图、兰图:国产设备可向制造公司索取图纸。

22.8 图册资料的积累:

设备维修时应积极组织力量测绘。进口设备积累资料更为重要。自制设备在移交时必须将全部资料、图纸归档到设备科。

22.9 设备技术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和要求:随机技术文件开箱验收移交后,随即归档;安装、大修、保养、改造等形成的文件材料,每项工作结束后,随即整理归档;综合性的技术文件,年终整理归档。

篇3: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关键词:设备,润滑管理,诊断技术

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井下生产设备种类多, 机械化程度高, 加上生产的规模化、连续化、集程化, 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停机, 影响生产, 因此, 设备的维护保养很重要, 尤其是设备的润滑管理。

一、润滑管理的现状

兴隆庄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润滑一直沿用计划检修、定期维修的方式, 对润滑部位油品的选择、加油量还缺乏一整套规范、统一的标准。近年来, 矿井开展了设备润滑年活动, 出台了《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设备油脂润滑管理规定》, 同时举办了兴隆庄煤矿首期设备润滑管理培训班。经过学习设备润滑知识具有了清晰的设备润滑理念以后, 引用了以设备状态监测技术为基础的设备状态维修方式, 对设备进行了全优润滑管理的尝试。

二、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

实践证明, 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据此对设备的润滑状态和不良状态通过监测仪器进行了识别监测。润滑状态的识别采用的仪器是CMJ—3型电脑冲击脉冲计、红外线测温仪和YTF-6双连分析式铁谱仪。具体识别方法如下。

1. 冲击脉冲技术识别

在监测时, 脉冲计出现两个数值, 1个是最大值, 1个是地毯值, 一般情况下会根据冲击值的地毯值识别轴承的润滑状态。新轴承在加油运行1周后进行第1次测量, 所测冲击值的地毯值作为初始值, 以后再按周期继续进行第2次或N次监测, 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地毯值比初始值增加10~15dB, 可以认为该轴承将要脱离良好润滑状态, 即从初始值到最后1次监测的地毯值为识别轴承润滑状态的范围。如1台新电动机轴承加油后运转到第2天, 开始测得初始冲击值为-5dB, 第2次测得是-1dB, 连续几次测得冲击值为1, 3, 6, ……11dB。当地毯值大于10dB时, 认为该轴承将脱离良好润滑状态。监测分析员要写出状态监测报告, 下达给设备使用单位, 要求安排维修人员做加油或换油的处理。

如果是使用时间较长的轴承, 如1年以上, 加油后所测初始地毯值大于5dB, 再经过连续监测几次后地毯值若大于15dB, 这时认为该轴承已经脱离良好润滑状态, 也要下达状态报告单, 应通知设备使用单位安排处理。如果加油后第1次监测初始值本身就很高, 就要考虑润滑脂的牌号、黏度指数选择是否符合要求, 或者轴承本身有无问题等。

2. 红外测温仪的识别

红外测温法主要用来测量轴承的温升变化, 以此来判断轴承的润滑状态。如定期对井下的煤流运输设备滚筒进行温度监测, 一般情况下测得温度值为35~45℃范围, 这是经过类比分析以后总结的结果。如果有的轴承经过监测大于45℃, 结合冲击脉冲值的大小, 就确定该轴承已经脱离了良好的润滑状态, 按照监测流程会下达状态监测报告单, 通知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处理。

3. 铁谱分析技术识别

周期监测或日常巡检中发现监测点有以下情况的就要采集油样做铁谱分析:

(1) 冲击值偏大;

(2) 振动值依据ISO2373标准振动烈度值达到7.1mm/s以上时或类比分析偏大的;

(3) 转动部位有异响;

(4) 轴承部位有油溢出且外观油脂颜色变黑和变红, 手捻油时没有滑腻感。如铁谱分析发现金属颗粒较多, 说明轴承已脱离良好润滑状态, 建议更换新油, 如果有明显大于25μm的特殊金属颗粒应考虑换新油。煤矿所用减速机基本上都是采用飞溅润滑, 对减速机良好润滑状态的识别可直接监测润滑油。

对润滑油的监测, 首先可直接进行表面观察, 如果润滑油有乳化现象, 要换新油;润滑油污染严重, 有变黑或变红、不透明、有菌臭味或有金属颗粒等, 都要考虑换油。其次如果做简易理化指标分析, 黏度有明显变化, 酸值有铜腐蚀现象或大于0.5mgKOH/g、水分达到0.5%, 都要考虑换新油。减速机良好润滑状态的识别, 其监测周期是:用CMJ—3型电脑冲击脉冲计监测滚动轴承一般每月1次;用眼观察润滑油, 每半月1次;润滑油做简易理化指标分析, 铁谱分析开始无明显变化时, 每两个月1次, 如果发现有明显变化, 可缩短至1个月。

设备良好润滑状态的识别方法, 是根据有关润滑的一般常识及仪器所带资料, 结合煤矿的具体情况和经验所得。建议类似单位在工作中, 要建立自己的相对标准、类比标准, 以建立更好更贴合实际情况的识别标准和识别方法。

三、设备润滑的定置管理

为了提高设备效能、降低设备润滑故障, 便于现场设备的润滑监测, 按照润滑“五定”、“三过滤”的原则, 对现场设备的每个润滑部位进行了定置管理, 润滑点进行润滑标示, 进行定点、定人、定期、定量、定质“五定管理”。

矿井针对设备的润滑管理还专门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和标准, 并要求现场张挂设备润滑管理系统图, 注明润滑部位、使用的油脂牌号、补油量、更换油周期、责任人及设备加注润滑脂的方法和保养规范。表1为矿井提升系统中装载皮带机的润滑管理图表。

1. 设备润滑部位保养规范

(1) 例行保养。运行期间由皮带机司机完成。

(1) 每班按规定对各轴承进行检查, 温度不超过65℃, 运转无异响, 无振动。 (2) 每班按规定对电机进行巡查, 电机运行平稳, 无明显振动, 温度不超过125℃。

(2) 一级保养。每周由维修人员完成。

(1) 检查各轴承润滑脂, 并根据润滑脂情况进行手工加脂。 (2) 检查润滑脂是否变质, 必要时进行更换。 (3) 更换润滑脂时对轴承的滚柱、内圈及外圈进行详细的检查。 (4) 检查电机冷却风翅固定及运行情况。

(3) 二级保养。运行1个月后由维修人员完成。

(1) 完成一保内容。 (2) 检查各轴承润滑脂是否变质, 必要时进行润滑脂全部更换, 并详细检查轴承滚柱、内圈及外圈是否有麻坑、剥落等情况。

(4) 补充润滑脂方法说明。

(1) 对所有润滑部位加润滑脂前需打开注、排油孔, 加润滑脂时排出部分旧润滑脂。 (2) 加润滑脂时应充填各轴承内部自由空间的2/3。 (3) 加润滑脂完毕后, 必须对现场的旧润滑脂进行清理。

2. 装载站减速机润滑部位维护保养规定 (表2)

(1) 例行保养。

(1) 检查减速机各轴承部位, 温度不超过65℃, 运行无异响, 无异动。 (2) 检查减速机呼吸孔是否通畅, 齿轮表面应平洁光滑。 (3) 检查减速机内齿轮油油位, 若低于油位, 应及时进行补油。

(2) 二级保养。运行1年后由皮带机司机完成。

(1) 完成一保内容。 (2) 对减速机进行拆检, 检查轴承滚柱、内圈、外圈及齿轮表面是否有麻坑、剥落等情况, 轴承保持架是否完好。 (3) 减速机100#极压齿轮油更换周期为2年, 提前3个月提出对减速机齿轮油进行油质化验, 根据化验报告决定是否更换。

四、结语

通过应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润滑管理以后, 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万吨故障率仅为0.02%, 实现了设备维修过程管理的科学化, 保证了设备安全运转的全优润滑, 为矿井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4: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摘要:设备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基层管理水平与效果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基层单位面貌与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TPM设备管理技术,推行全员、全系统、全效率设备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基层设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TPM;基层;设备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影响一个基层单位形象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员工的精神面貌,二是以设备为代表的物的状态。人的精神面貌可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手段来提升。而设备的状态则需要采取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与手段来解决。但是,长期以来,受专业分工的影响,设备管理被认为是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与设备操作人员没有什么关系,因而,形成了一种设备管理与设备操作分离的态势。设备操作人员不负责设备管理,而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的人员不负责设备操作。设备管理水平一直难以得到提高,设备效率难以得到最大化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设备综合效率OEE偏低;二是设备运营成本偏高;三是设备MTBF和MTTR偏低,四是设备现场管理状况不尽人意,导致环境糟乱,影响基层管理形象,给人以不好的印象。

因此,如何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设备管理技术与方式,提升设备管理水平,降低因为设备故障率增加而产生的维修费用和产量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就显得非常关键。通过参加中石化集团公司TPM设备管理技术培训班,我们系统学习了TPM设备管理技术,发现这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好技术。之后,我们在本单位推行了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TPM设备管理技术简介

支撑TPM设备管理技术的内容有八项,人们称之为“八大支柱”,分别是:促进设备效率转化的个别改善,以操作者为中心的自主维护,以维修部门为主的计划维修,以导入新产品与新技术为主的初期管理,以构筑品质保全机制为主的品质保全,以提升间接管理部门效率为主的事务改善以及以提升安全、卫生与环境管理水平为主的环境安全。

因此,TPM设备管理技术涉及企业各个部门以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管理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三、基层单位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过程简介

既然TPM设备管理技术对提升设备管理水平非常有效,我们就在集团公司TPM设备管理培训项目组的指导下,在胜利油田分公司热电联供中心下属的河口热力大队热力一队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推行。具体做法是

(一)成立TPM設备管理技术推行领导小组。我们在队班子会议上对TPM设备管理技术的作用、效果与意义进行了系统学习,统一思想,进而成立了以书记为主的TPM设备管理技术推行领导小组。

(二)全员发动。为了统一全队员工思想,使大家认识到改善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在请中石化TPM培训项目组给全队员工进行TPM设备管理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员工有针对性的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建立保障机制。任何技术的推行都需要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保障。为了使TPM设备管理技术在我单位得到有效推行,我们对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从而建立了一整套与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建立了5S管理制度。为了确保设备管理现场整洁有序,我们实施了现场5S管理,在对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基础上,将设备5S保持状态列入职工考核指标,对各个操作岗位进行考核,借以提升职工素养。

二是建立了点检制度。按照点检12个环节的要求,我们请设备管理人员为每一名职工所操作的设备列出了关键点,要求每个班次都要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检查,并将点检情况记录在案。考评则根据记录情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进行。

(四)强化培训制度。TPM设备管理既是一项技术,也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机制,其核心是通过推行此技术,提高一线生产人员的基本素养,并使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

对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一是涉及技能与理念提升的问题,我们聘请集团公司胜利培训学院等单位的专业培训师来解决;二是涉及习惯养成方面的培训,我们通过晨会、班会、队会等途径解决;三是涉及新技术问题的培训,我们请相关专家解决等。

四、基层单位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取得的效果

通过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我单位设备管理水平、员工精神面貌、现场状态、设备综合效率等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具体概述如下

(一)现场状态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于推行了现场5S管理,所以,热力一队生产现场设备整齐划一,一尘不染;环境井然有序,卫生清洁。看到这种变化,职工们自己感到,“在这样的环境工作,可以多活20年。”

(二)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现场状态与人的精神面貌呈正相关性。在未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之前,由于现场状态较差,所以职工精神面貌低迷,表现懒散。推行此技术之后,职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了。

(三)设备综合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由于点检工作、自主保全工作、目视管理等工作做得好,所以,设备综合效率OEE得到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延长了一倍多;设备平均维修时间间隔MTTR增加了一倍多等。

五、结论与建议

以上是我们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的一点做法。实践证明,TPM设备管理技术确实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行。当然,在推行此技术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有人认为,TPM设备管理技术适用于这样的企业,不适用于那样的企业。实践证明,作为一项管理技术,TPM设备管理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企业。之所以有人会提出以上问题,是因为惧怕采用这样的技术会给企业增加负担,根本原因是对此项技术不了解。

二是财务制度制约此技术作用的发挥。尽管采用此项技术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财经纪律中的专款专用资金制度的限制,节约的成本不能用来激励职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工积极性的激发与调动,因而制约了该技术作用的发挥。相反,如果是在私营企业,由于其财经纪律比较灵活,可以将推行此技术所节约的成本中的一部分提取出来,作为奖励基金,所以,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此技术的作用。

三是推行TPM设备管理技术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文化。实践证明,三流的管理靠人管人,二流的管理靠制度管人,一流的管理则需要文化管人。推行TPM技术的核心在于提升员工素养。

篇5: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

3、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加以指导,协助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旧档的组织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双方在移交清册签字。

4、负责整理、归档各部门移交档案室的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做好档案借阅登记工作,注明借阅档案的名称、密级、借阅方式、数量、期限。

6、为需要查阅利用档案的各部门提供档案原件查阅、复印工作;提供文献索引资料。

篇6:设备的技术管理

(一)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设备常规管理的起点。验收是了解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建立原始档案的过程。对于未能通过验收的,应及时地退还供方。通过验收的,日常使用前还要对设备进行核查或校准。

仪器设备的验收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准备工作

查找并熟悉相应技术标准,必要时对实验室进行改造以满足设备安装要求,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共同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主要包括验收那些指标、采用什么方式、使用那些标准物质),选择有技术能力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性能测试。对于大型精密设备,在选型阶段应与供方协商确定验收方案。

2)核对凭证

为确保购进的仪器设备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相符,应就装箱单所述的生产单位、型号、规格、批号、数量等与采购单据进行核对,同时检查其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性能与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凭证核对完成后才能进行实物的验收。

3)实物点验

(1)数量点验和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附件、配件的数量是否正确,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附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

(2)内在质量检查

重点在于计量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功能是否正常,通常由选定的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并出具检定/校准证书。一般还要试用一段时间,试用检查包括使用标准样品和实物样品。两者的差异在于,用实物样品试验时存在“干扰因素”,可以检查仪器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通常由供方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调试完成后再由实验室现场验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还应由国家授权的检定/检验机构派出的专家验收。

4)建账归档

验收工作完成后应编制验收报告,同时将各种验收记录与验收报告一并归档。对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建立专门的账目和档案,移交使用部门并进入日常运行管理。

仪器设备验收中常见5个问题的处理对策

(1)物、证不符。一种是仪器设备与采购单不符,应予退货或换货。另一种是与采购单相符,但与随机的资料不符,此时应迅速与供货单位联系,待资料齐全后再行验收。

(2)验收不合格,应予以退货。

(3)属于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负责调试的,如达不到要求,应要求换货。更换后重新调试,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索赔。

(4)由于其他因素延误验收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向有关方面交涉,并酌情索赔。

篇7:机电设备管理技术复习资料

1、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P3 重点: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实现设备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

2、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P4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设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

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设备管理的范围包括:P6包括生产、运输、化验、科学等系统的设备,如工艺生产设备、采暖通风设备、动力设备、传导设备、化验科研设备、生活用设备等。

4、设备管理的内容:P7合理购置、正确使用与维护、检查修理、更新改造、安全经济运行、生产组织六方面。

5、做好设备综合管理的措施:P8-9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

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操作人员的四懂三会,润滑五定(人、点、时、质、量)。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维护保养原则。设备管理要进行技术经验交流,领导重视是重要前提与保证。

6、设备数据管理包括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原始数据记录与统计,处理传递储存数据,运用

数据。P127、管道内的介质用(管外的涂色)表示清楚P188、设备选型的总原则: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能源消耗少、生产适用、运行可靠、便于维

修。P309、影响设备维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设备不发生故障的可靠度和排除故障难易的维修度。

P3110、设备使用期的日常管理包括:安装验收与移交、设备租赁、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进口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与公害、设备封存与保管、设备保费等。P38-4511、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

篇8: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设备寿命期管理理论的基本定义是:设备寿命期管理就是研究设备从诞生(制造出来)到使用再到衰亡(报废)的全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更具体地说,把过程阐述得更细一点,设备寿命期管理理论就是研究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试车、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

对于我们煤矿基层来说,我们只涉及到安装、试车、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面对如今井下设备老化,事故多等各类问题,如何管理设备才能使设备少出故障,提高生产效率,是我们目前须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设备的这个过程及其规律进行的研究。有许多的管理理论都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理论的应用。设备寿命期管理理论同样涉及到其它重要理论学科。它也是一个理论体系,我们就从下面三个方面来阐述:前期管理、运行维修管理和更新改造及报废。

1 设备的前期管理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规划决策、计划、调研、设计、制造、购置,直至安装调试、试运转的全部过程。

煤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地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煤矿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符合国家的安全、产品的性能、产品的质量等要求。在选构设备时,根要据井下的条件,考虑经济、适用性还要考虑其安全性、稳定性。设备前期管理是设备寿命期管理中的一个毕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设备精细管理的具体要求和体现。设备寿命期管理不是对寿命期的笼统的管理,而是细分了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在保障各种因素的时候,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和操作标准,其中,许多有关机械、电气、液压等方面的工作内容,还要做到具体化和量化。设备寿命期管理是设备的信息管理。在设备寿命期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对设备信息的跟踪和记录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尤其是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的信息掌握和分析处理。可以说,没有设备信息,就无法对设备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设备寿命期管理也是设备的质量管理和效率管理。对基层来说,设备寿命期管理的落脚点在设备井上下检修管理,以设备寿命期管理理论为指导,对机电设备“四检制”进行完善和提高“四检制”是过去历年检修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随着工作的深入,应赋予“四检制”新的内涵,要求也要提高,也就是哪些内容可继续传承,哪些内容要赋予新的量化指标等等。

针对这些新要求,我们以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井上下检修为重点,强化了设备检修的基础工作。针对新投入的设备,我们建立完善了设备信息档案,包括设备的编码、名称、型号规格、供应厂商、生产厂家、规定使用年限、机械和电器系统、技术参数等。除此以外,主要建立完善了设备在使用和运转过程中的信息记录,我们规定检修班组由专人负责填写每个班的工作日志,包括井上下检修工作内容,并专门针对目前正在服役的每个工作面的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掘进机等建立了检修和使用维护记录,这些检修记录包括日常周检和月检的巡检情况以及出故障时的处理情况。我们对井下设备检修进行每月、每周排计划,科管技人员排班盯岗,坚持做到每次巡检都能有内容、有程序、有标准,上井后还要详细填写检修记录。这些都是设备投入始用前的准备。

2 运行维修管理

掌握设备结构原理、熟练操作技能是设备寿命期管理的前提条件。成功的设备寿命期管理,是以操作员工对采掘设备的结构原理的掌握及正确使用和维护为前提条件的,离开这个前提条件,设备寿命期无法实现,更别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积极与设备制造厂家和基层生产单位配合,组织好设备使用、维护、检修方面的培训。认真组织了班组检修人员的培训,掌握了设备的结构原理、使用和维检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班组长和工人技师首先吃透,为接下来的日常班组技术培训课打下了基础。这个过程是设备寿命期管理中的重要部分。

3 更新改造及报废

我们的设备报废基本比较正常,但还是要注意,这是设备最后发挥效益的地方,也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不仅体现在设备一生管理的三个阶段,还体现在它是煤矿企业现代管理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煤矿设备管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领导在煤矿企业现代化管理中不可忽视设备管理工作,并使全寿命周期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

通过设备寿命期管理技术的应用,我矿完成了延长了设备的寿命目标,寿命期管理越来越多地被操作员工所理解和认同,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越来越显现。今年我矿又多次组织培训,学习寿命期管理相关内容,也把《四检制》、《润滑五定》、《包机制度》等内容在培训过程中重新学习,让员工有了新的认识。使我矿的设备管理技术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设备寿命管理的基本职能为切入点,论述了设备寿命期管理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并对设备寿命期管理技术如何在企业进行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篇9:设备技术资料管理

【关键词】设备诊断;全员有序;状态监测

0.概述

设备管理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管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发展。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成为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设备管理经过几代的发展后,已经进入了综合集成管理时期,各种维修策略及体质层出不穷。

近年来,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方法。灵活运用振动监测诊断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技术,可以准确、迅速地解决短期、局部的设备问题。但是,企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可持续性,需要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疲软、生产成本不断升高的局面下,必须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改善经营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水平来增加经济效益。

我们在实践中有机地把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企业规模、设备条件和经营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企业管理系统良性循环、协调发展,最终取得良好效益的设备管理模式。

本文就基于状态监测及设备诊断的全员有序设备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1.设备诊断

设备诊断技术的概念:

1.1概念

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是设备诊断技术的两个组成部分,既联系又不同。状态监测是对设备状态进行初步识别;故障诊断则是对该状态的进一步分析和判断。

1.2设备诊断技术的分类

1.2.1简易诊断

概念。

简易诊断就是使用简单的方法,对设备状态快速作出概括性评价的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使用各种简单、便于携带和便于在现场使用的仪器及检测仪表。

(2)由设备维护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

(3)仅对设备有无故障、严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作出定性预判。

(4)涉及的技术知识比较简单,易于学习和掌握。

(5)需要把采集的故障信号储存建档。

1.2.2特点

设备简易诊断适宜于安装调试阶段用以检查和排除运输过程及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缺陷,以及在使用维护阶段进行状态监测,发现事故隐患,掌握设备的劣化趋势。

1.3精密诊断

1.3.1概念

精密诊断技术是使用精密的仪器和方法,对简易诊断难以确诊的设备作出详细评价的技术。一般包括一下几个特点:

(1)使用各种比较复杂的诊断分析仪器或专用设备。

(2)由具有一定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专家在生产现场或诊断中心进行。

(3)需要对设备故障的存在部位、发生原因及故障类型进行识别和定量。

(4)涉及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比较复杂,需要较多学科配合。

1.3.2特点

近些年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备诊断系统和人工智能与诊断专家系统等,也都属于精密诊断技术范畴,一般多用于关键机组和诊断比较复杂的故障原因。

精密诊断一般除用于设备的开发研制过程外,更多用于维修阶段,由于它所需费用较高,一般只在当简易诊断难以确诊时选用。

1.4设备诊断的现场开展

(1)定机组—把停机损失和维修费用大的设备選定为对象,并根据人力情况,确定一定数量的可管设备。

(2)定参数—结合拟用诊断方法,把最能表征设备技术状态和故障发展趋势的参量,选定为参数。

(3)定测点—把能对设备技术状态作出全面反映,以及距敏感点路径量短和便于测量的点列为选定测点。

(4)定周期—根据不同设备和测点及劣化情况,选择定期、随机和长期监测,根据故障频度确定监测周期。

(5)定路径—使用简易仪器或数据采集器进行巡检时,为提高工作效率,需要选定工作路径和建档方法。

(6)定标准—根据设备有关标准,分别选定绝对、相对和类比判断标准。

(7)定仪器—根据选定参数,选择可靠性好便于使用的仪器。

(8)定人员—为积累经验和便于比较,应固定检测人员,或实行区域承包制。

2.全员有序设备管理

2.1概念

全员有序设备管理模式将设备管理的范畴由传统以管机为主,扩大到管理设备人机系统,并特别关注人机系统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设备相关人员(操作和维修)对设备的意识、与设备关系,具体操作、保养和维修设备的能力。

2.2意义

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往往非常细小。通常设备出现故障会有前兆,这些前兆实际上给予很多机会来提前处理。这些征兆一路往下发展的过程,用设备保养的专有名词来讲,叫做劣化。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一个很主要的方式就是实现对设备劣化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避免设备劣化拖延成大的设备故障。

2.3实际的结合

2.3.1设备故障的常规应对措施

通过在现场调研总结,结合设备故障五种原因的应对措施来进一步说明全员参与设备维护的意义所在。针对设备出现故障的五种原因,一般可以相应提出以下五种解决对策。

(1)基本条件的整备:基本条件的整备是指针对设备自主保养的三大基本条件,即清扫、给油和螺栓再紧固、制定操作基准并进行培训。

(2)使用条件的遵守:使用条件的遵守指的是,要想办法让员工遵守公司制定的措施。依照“培训→监督→考核→追踪”的机制来执行。

(3)劣化复原的展开:在制定了合适的规则,并保证员工能够遵守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方法。例如,让一线人员明白螺丝螺帽松了就要紧固;润滑油没有了就要加油;设备脏了就要清扫。

(4)弱点对策的实施:弱点对策的实施是针对设备设计上的弱点进行的整改对策。它的关键在于产品和设备怎样重新改造。(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5)人为失误的防止:运用防呆手法降低执行的难度,进行相应的培训,避免人为失误。

2.3.2解决问题的效果

随着设备技术水平的进步,设备的精密程度和复杂性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操作人员负责生产过程的操作,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状态管理和故障排除的局面。由于体制和分配机制的原因,很多企业的操作员工关注的只是生产计划的能否按时完成或超额完成,经常使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的状态,设备常常出现人为不当操作和维护不周导致的故障停机;而设备维修人员,长时间忙于设备停机后的故障排除和生产恢复,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执行更多设备预防性维修的工作和预防维护计划制订。由于操作人员不需要对设备的状态好坏负责,尽管他们天天使用设备,了解设备的日常信息和状况,仍然不能很好地将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给维修人员。维修人员虽然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维修经验,但由于并非天天接触设备,加上一些专业维修队伍常常负责企业内众多的设备维修工作,却又获得不了他们维修这些设备所需要的日常状态变化的准确信息。此时设备状态信息的准确传达出现了隔绝,常常导致设备状态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有效消除设备故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及时识别设备的劣化进程。

(2)对操作人员的基本维护技能建立标准,并培训到位,执行到位。

(3)充分暴露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4)对设备的劣化及时复原。

(5)员工要清楚地知道操作使用设备的规则并执行到位。

(6)有针对设备设计缺陷进行持续改善的机制。

(7)积极防范人为失误。

3.总结

篇10: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加强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建立设备档案,是管好设备的基础工作。因此,厂设备主管部门要建立设备台帐,填写设备名称、台数、规格型号、重量等。设备增减需及时登记。各类设备必须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主要内容是:

⑴目录

⑵安装使用说明书,设备制造合格证及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设备调试记录等。

⑶设备名称和编号、规格型号、附属设备的名称与规格、主要技术数据和性能,主要易损另件的图纸目录。

⑷制造单位,出厂日期、安装、试车记录等。

⑸检修、试验及结构改进记录。

⑹累计运转时间。

⑺事故和缺陷。

⑻润滑记录。

⑼设备技术状况(设备完好率、泄漏率)。

⑽主要设备(装置)运转状况(运转时间、停机时间)⑾设备检修状况设备事故等。

记录要及时、准确、清晰、完整。

二、竣工图纸、安装试车记录、说明书、检验合格证、等应 装入档案中。

篇11: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

第1版

签发: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规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建立、健全公司设备技术档案工作,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公司的设备技术档案,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公司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特制订本规定。

1.2 本公司设备技术档案是指与本公司设备相关的所有应当归档保存的设备图纸、设备使用说明书、电子文档、照片等技术资料。1.3 按照集中统一管理设备技术档案的基本原则,生产部设立专门的文件柜统一放臵,有设备管理人员兼职管理。1.4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

2设备技术文件资料的归档:

2.1 每一台设备安装竣工验收完毕,都要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技术文件资料,并以每台设备为单位,将所有的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卷、代、册、盒),由设备主管审查后及时放入相应的文件柜内。

2.2 项目部向生产部移交设备技术档案或技术文件资料时,交接双方应形成技术资料交付清单并签字确认,交付清单归档备查。2.3 凡外来、外购回公司的图纸资料,随仪器、设备入厂的图纸、使用说明书、电气线路图等在开封前,须通知生产部设备管理人员参加清点,如数归档。在未办理借阅使用手续前任何人不得据为私有或拿走。

3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

3.1 认真贯彻公司技术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钻研业务,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设备技术档案工作任务的完成。

3.2. 科学地管理公司的设备技术档案,负责设备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的收集,进行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复制、借阅、发放、鉴定、统计以及绘制检索工具等工作。

3.3 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做好安全保卫工作。3.4 严格执行技术档案的保管、借阅、发放制度。3.5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要及时修补和提出复制。

4设备技术档案的鉴定和销毁:

4.1 认真做好设备技术档案的内容、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因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复制后,原档案保管期限为半年。因修改内容而更换的档案,原档案报废,保管期限为一年。

4.2 凡要销毁的技术档案,必须造具清册,经生产部部长审批后,在指定监销人监督下进行销毁,防止失密。有关鉴定报告和销毁清册必须及时归档。

5设备技术档案的保管和借阅: 5.1 对设备技术档案进行分类、编目、登记、统计和必要的加工管理,编制《档案查阅目录》,做到定位存放,妥善保管,方便利用。5.2 认真执行设备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帐档一致。并于12月30日以前整理出检查报告,交设备主管审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3 做好设备技术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并履行批准和借阅手续。5.4 设备技术档案的保密制度:

5.4.1 全公司职工必须严守机密,维护设备技术档案的安全。凡借阅重要的档案(包括外来、外购的资料,随仪器、设备回公司的文件资料,原始底图等),要由设备主管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者必须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5.4.2 设备技术档案如有丢失、被盗、泄密等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作妥善处理。

5.4.3 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翻阅设备技术档案。5.5 技术档案的借阅:

5.5.1 凡本公司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因生产需要都可借阅设备技术档案。由设备管理人员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借阅人员签字后,方可使用。用后按期归还,经设备管理人员检查后,方可办理注销手续。

5.5.2 设备技术档案和各种设备说明书等,均在公司内控制使用,档案原件不得借出存放室,仅供在室内查阅。若需借出室,应办理手续,借出副本。如无副本时,需经设备主管批准方能借出。5.5.3 经同意借出之档案,每次最长时间为三天。如工作需要,到期后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续借手续。如遇假期,必须将所借技术档案退回。到期未归还或未办理续借手续者,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催收,并要求其限期归还。到期还未归还,由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所借资料的实际价值(各类书籍按标价、资料按制作价格)报生产部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送公司财务部,对档案借阅人进行处罚。事后借阅者如能归还所借档案,根据其时间的长短,可按处罚金额的1/2至全额返回。

5.5.4 借阅者应保持档案的完整、安全、整洁,不得转借、拆散、涂改、抽换和丢失。借、还双方应共同清点份数、页数,并检查完整情况,做到认真负责。如发现问题或有损坏者,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根据其完整或损坏的程度及档案的重要性进行处罚,由设备管理人员报生产部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送公司财务部,对档案借阅人进行处罚。技术档案的复制和技术资料的发放:

6.1 凡归档的设备技术文件资料,一般应存档一份。重要的和使用频繁的应复制备份一份,供日常借阅或发放使用,备份文件发放后,应及时复制补充完整。

6.7 因工作原因,需要发放设备人员使用的技术资料,应在设备技术档案交接后次日以后发放给专业人员保管。并编制《设备技术资料发放清单》,设备主管签字后存档备查。发放时注明发放人员、发放号、发放日期、是否受控等,并有接收人员签字。

6.8 发放给专业人员使用的设备文件资料,使用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或丢失。因受条件限制,破坏或污损至无法使用时,可申请换取新文件,原破坏或污损文件资料回收后报废处理。凡使用者无法提供原文件资料,而要求重新发放时,文件使用者应承担重复发放文件的资料费用,其金额按复(晒)制资料的实际价格核算,由生产部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送交公司财务部。7 设备技术档案和受控技术文件的更改:

7.1 当设备管理人员需对技术档案实施更改或补充时,应统一做好修改标记,标明日期。同时在修改清单中注明。

7.2 设备技术档案更改后,应及时通知相关的使用人员,以保证文件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

篇12: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封建迷信、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内容;不得利用互联网进行破坏民主团结的活动。

二、教师不准以任何理由、借助任何工具、采用任何手段进入校园网服务器系统或恶意攻击校园网络设备端口。不得随意改变机内设置的任何参数(包括IP地址);如私自更改参数,造成机器不能正常使用或造成网络系统混乱者,将追究其责任。

三、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机器及相关设备带离学校。

四、严禁自行拆卸计算机,或维修零部件。

五、不得随意调换他人计算机的某些部件,电脑配置型号我们已经严格备案,不能私自更换好的零部件作其它用途,一旦发现使用者要付加倍的赔偿费用。如遇自己解决不了的故障,请与信息处联系,由信息处检查维修。

六、计算机上不得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教师在上班时间利用计算机打游戏、聊天或做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相关的事。

七、学生不得使用办公室的计算机,若帮教师进行录入等工作,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八、应保持计算机和电脑桌的清洁,注意防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清洁工作,抹布要拧干,防止机箱、显示器内进水。

九、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下班时务必切断插座电源,确保用电安全,关好窗,锁好门,以防被盗。

上一篇:改革开放40周年简报下一篇:瓢虫的家园的优秀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