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

2024-04-28

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共5篇)

篇1: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

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 ——守望蓝天志愿者服务队员季晓荣事迹材料

季晓荣,男,1965年1月出生,1982年10月参加教育工作。为了农村“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查阅了许多资料,走访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考察,忧心忡忡。于2014年5月成立“守望蓝天志愿者服务队”。

自成立“守望蓝天志愿者服务队”以来,尽管工作很忙,我总是坚持每周抽出2到3小时,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经常夜间出入在网吧、游戏机室。有时,还应“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邀请一同外出寻找夜不归宿的判逆顽童。为了“留守儿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积极倡导成立校外辅导站。经常跑政府、跑派出所、跑网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镇关工委一起号召“五老”发挥余热。在我的执着感召下,复兴全镇“五老”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机室、网吧管理,基本上解决了未成年人进出网吧的情况。31名守望蓝天志愿者服务队员,人人都能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休息时间走访全镇“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孩子状况,询问监护人有什困惑,还留下孩子父母号码,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据志愿者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了解的情况看,“留守儿童”大多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交际能力;学习品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一、生活中亲情缺失,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许多“留守儿童”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玩皮任性、冲动易怒,甚至因情感饥饿而产生厌世自闭,最终导致精神崩溃。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3%的人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41%的人偶尔与别人交流。在受到欺负后,28%的人表示无所谓,16%的人表示会“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人格发育造成严重后果,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高度重视。

(二)好习惯难以养成,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启蒙老师。“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亲属生活在一起,一般都是满足吃饱穿暖,不出事,而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加上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代沟,沟通交流困难,产生明显的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这些“留

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宣传使“留守儿童”的父母转变用金钱弥补愧疚的心态。除了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外,切忌过度物质满足。以避免不仅没能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反而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而走上歧途。另外父母还要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在身边,也应固定一位专人负责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和完整。当父母双方都出去时,更需要改变亲情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引导和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鉴于“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隔代监护的种种局限,“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注意加强与孩子沟通联系,可利用视频、手机、电话、书信等不同方式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很多父母在电话或视频里只是一味的训导,孩子也往往只是违心的迎合,应付了事。有的后面话还没说,孩子早知道要说什么了。这种刻板式的对话,对孩子的教育根本起不到作用,有的还造成逆反心理。只有通过不同形式,定期不定期的、经常的变换方式,尤其是使用已不为绝大多数人使用的书信表达,往往能诱发出孩子真正的精神需求。或有意识的日记交流,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不包括刺探孩子的隐私)。

(二)营造校园关爱氛围,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1.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农户,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仔细的调查,将其在校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尤其是要抓住点滴细微的闪光点,有效放大,激励“留守儿童”成长,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

2. 开通“两线一室”,增强心灵沟通。

所谓“两线”,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在外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的家长随时和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把握孩子在校的情况。所谓“一室”,即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学校要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还要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基本素质,积极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知心话吧”、“心灵驿站”网上咨询,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正面引导,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惑。

1.各级党委政府不能总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口头上喊喊口号。

各级党委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如横幅标语宣传、电视台播报、会议推动、活动引领,切实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2.地方政府要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的结合起来。

没有父母愿意抛下孩子漂泊异乡,忍受分离之痛。只要家乡有适合自己,能够务工谋生的岗位,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是愿意选择在家乡务工的。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优惠政策。积极组织招商引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进程。动员能人返乡创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3.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建立校外辅导站。

离、退休老同志是又一个特殊群体,各种人才都有,是一个丰富的人才库。“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是这一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心“留守儿童”的重要力量。各学校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动员“五老”参与加速推进融文化、科技、艺术和信息技术于一身的青少年校外辅导站建设。校外辅导站可打破学生年级、班级界限,以村居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由本校高年级素质较好的学生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招募一至三名“五老”志愿者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开展每周一次的集中活动。可以通过讲革命史、家乡发展史,丰富一下孩子们的生活阅历。还可以采用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会”、“演唱会”、“游戏”、“网上冲浪”等形式,让孩子在自娱自乐中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发掘潜能。“五老”与儿童是隔代亲,他们会像爷爷、奶奶一样对孩子关爱和呵护。“五老”在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方面有很大优势,他们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亲历者。由他们向儿童进行宣传、教育,更具有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⑤其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门和组织都难以取代的。

4.加大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完善的社区监护体系。

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学校周边的交通运输、娱乐场所、餐饮商店进行拉网式搜查,制止未经许可的“非法接送学生车辆”运营,以确保儿童,特别是“ 留守儿童”出行安全;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清除“三无商品”、“过

强,师德水准高。2000年10月提出的“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的理念,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和赞誉。

二、立足课堂,从教育教学实际中寻找课改突破口。

三十年来,我能坚持代主科,在教学过程中,能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并能将平时学到的先进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任教的学科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镇前茅,为此多年被评为镇“先进教育工作者”。

平时工作中,我能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关注教师成长,善于捕捉课堂信息,针对出现的问题,查阅资料,或带着问题拜访名师、名校,再撰写成文稿,为教师作讲座。我在镇、片、校作的《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语文教学与新课改》、《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作文教学的评价手段与作文指导》等讲座,每每令人耳目一新,事后总能掀起一个教师学习的高潮。在我刻苦学习、执着追求的精神感召下,学校十多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本人辅导的青年教师李春标、马德兵分别在区英语、数学公开教学中获一等奖、二等奖。邱海峰、郑兴芳、蔡跃明在镇青年教师说、上、评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一等奖。与此同时,我还能带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综合实践课、社会综合实践课的开发。通过课本剧的编排、带领学生亲临入海道、畅想家乡发展思路、参观农田管理、考察养鸡场等形式,使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校本课程,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建构了农村小学独有的办学特色。

三、以人为本,规范管理,确保学生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三十年来,我能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为准绳,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一份档案,特别是借读生、留守学生更是一着不让,全校246名留守儿童,我都能带领教师通过召开监护人会议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定期不定期的与家长取得联系。校内经常组织学生谈心交流,掌握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校外聘请校外辅导员,监督、引导学生行为。在学校管理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做到“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真心,真心要关心”,对全体师生的管理体现人性化、人文化。我校能注重社会、家庭、学校结合网络的建设和对学困生、贫困生的帮扶,重视对全校师生的法制教育,聘请派出所的干警为校法制副校长。所以,在校学生无违法犯罪现象。教育是一种服务,教育好差优劣,应由教育的服务对象来评判。通过“三评促教”工程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社会声誉很好。2000年,所负责的学校被评为“区常规管理先进单位”、“镇常规管理示范学校”,2001年被评为淮安市

篇2: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

记得刚入岗时,每当看到孩子入园,哭闹不止,父母焦急万分时,我总是手忙脚乱的,孩子哭,家长急,我更慌。而现在的我总能从容的去应对这一切状况!然而我知道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爱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感到幼教工作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自信让我找到作为人师的支撑点,是他们给予了更多执着幼教事业的理由;我的成长也离不开每天见面的同事们,她们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了我榜样的力量,我的成长离不开默默支持我的家长朋友,她们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我感到教师职业的无上荣光。

清晨,当我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幼儿园里,微笑着接待那一张张扬起的小脸时,我就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看到一双双明亮的小眼睛,摸着一颗颗温热的.小脑瓜、拉着一双双温暖的小手,我没有办法不去爱他们,我将我的心融进她们所在的每一个角落。在有的人眼中我们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因为我们要管理孩子的吃喝拉撒,可孩子们不这样认为,我们在孩子眼中那是仅次于妈妈,甚至比爱妈妈更爱的老师,因为老师除了像妈妈一样照顾她们外,还会和他们一起做很好玩的游戏、还会给他们讲很好听的故事、还会带着他们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这个世界!而我的使命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用青春和誓言诠释幼教职业的本质-----“爱与职责”.我是一名青年,也许在“三晋名镇舒心三甲”的建设中我不能够做出凸显的成绩,也许在家乡的建设大军中我毫无名气,但是在家乡的幼教事业中我可以立足于平平淡淡的真诚、实实在在的耕耘,我以我的渺小来做好孩子们受教育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是我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师者的责任,用我的爱与尊重去照亮孩子心灵窗户里的那盏盏烛光。

篇3:身献幼教终不悔的“水晶”

一、磨难与巧合踏上幼教路

闵传华老师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生后父母便为其起名闵白莉,希望她能像白雪公主一样的美丽与幸福。就如童话故事里的白雪公主的命运一样,在幸福降临之前,人总是要先承受各种各样难以预知的磨难。

闵传华老师的父亲曾在湖北私立第十二中学就读,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1944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研究院。 浓浓爱国之心,促其学成归国,准备开创一番事业。 可是,噩运却悄悄降临在这个一 样原本幸福的家庭。1951年,父亲和一个日本工程师去淮安煤矿采矿,身背很重矿石的父亲因为下雨路滑不幸压坏脊椎,两次手术都没有挽救年轻的生命。

父亲的离世,让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本已考取高中的闵传华老师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在偶然一次巧合中,听到了二女中校友关于幼儿师范的介绍后,便毅然选择了读幼师,因为她觉得那些问诸如“蚯蚓是不是蛇的儿子啊”的孩子是如此有趣。从此,不到十五周岁的闵传华老师便踏上了幼教路!

二、热爱与执着谱写幼教曲

对于闵传华老师来说,谈起幸福,那都是源于对孩子浓浓的爱,对幼教深深的情。爱与执着,谱写着闵传华老师的幼教曲。

闵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浓浓的。在她的眼里,每个孩子都 是独一无 二的个体,都是富有 潜力的个 体。作为教师,要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她常说:“小朋友,你对他充满爱,他也对你充满爱。”在1989年10月的一天,她参加完扬州幼教年会回到幼儿园,小朋友就追着她诉说最近发生的事情:“我和王浩玩警察叔叔的游戏。”“昨天我爸爸妈妈一起来接我的。” “闵老师,陈老师是不是为我们做玩具生病的?”“你请了好几天假,我们大家想你的。”“闵老师早,我告诉你,你没来,王兆容和秦真把脚放进自行车给夹伤了。”“我好几天没看到你了,你去扬州出差,我爸爸去北京出差了。”“这个菊花是不是你从扬州带回来的啊?”“我们学会了唱《让座》这首歌。”……孩子们滔滔不绝的话语,让闵老师沉浸在被思念、被爱的幸福之中,让她忘却了每天披星戴月的辛苦。她也敏锐地把这些爱用笔记录下来,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人听到,让更多的教师和父母去认识儿童,感受儿童的爱,给予孩子更多的爱!

闵老师对孩子的爱,是忘我的。谈起闵传华老师,所有的曾经一起工作的老同事都认为,她工作起来是“忘我的”。在活动课程研究的搭班同事陈蓓老师曾说起,闵老师真的很不容易,她从早到晚都在班上,从来不串班。她不是那种讲究的人,她就是简单的粗茶淡饭,搞完就在那里写啊写。她对孩子很了解,因为她全身心投入在观察孩子、跟踪了解孩子上。她曾说过,她都是怀着“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工作,非常谨慎、非常慎重。因为,她要让家长放心,让领导放心,让孩子放心,让自己放心。她做什么准备工作都是很早就开始,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至少三天前就开始。她就是一个“紧张”的人,她就是一个 “认真”的人,她就是一个工作起来“忘我”的人。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孩子的爱!

闵老师对幼教的执着,是善于钻研的。她家橱柜里高高垒起的泛黄笔记本便是最好的说明。在闵老师工作的年代,没有现代化电子设备,她都是借了资料后 ,发动全家 人动笔帮 她摘抄好 的文章和 案例。而从那密密麻麻的勾画与注释中,我们看到了她善于钻研的“背影”。闵老师对科学教育思想、方法的不断实践、思考和总结提升过程,还可以从她在期刊、杂志上发 表的一系 列文章中 看到清晰 的脉络。1978年,她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上儿歌课,提出了制作活动幻灯片和配乐朗诵录音磁带的设想和构想。1981年,她选择了《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的研究课题,提出幼儿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82~1984年,她围绕《提高儿歌课的教育质量》课题,从指导思想、教材教法、课堂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把幼儿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突破了以往教学中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1984年,她围绕如何运用上课这一教学手段发展幼儿的创造才能,提出了要给孩子留有创 造的余地 和施展才 能的机会 ,要正确处 理 “教”与“不教”、“实”与“活”的关系。1985~1986年, 在开展幼儿讲述活自己的作品,促进及发展大班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活动中,她认识到幼儿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创造的主体。

闵老师对幼教的执着,是勇于改革的。她曾说,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爱孩子、爱事业还必须体现在锐意改革、勤于实践、善于积累、精于总结、努力探索幼教工作规律、敢于走幼教改革创新之路上。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于1987年,便和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郝和平、周欣、肖湘宁三位专家合作进行“活动教育课程”研究。据闵老师回忆,当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到“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之后,她感到非常困惑:小朋友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能力,怎么办呢?正当她急于找到一种能让每个孩On The Road of China Early Education走在中国幼教路上

子都能得到很好发展的方式之时,与南师大郝和平老师的交谈让闵老师找到了研究的思路。于是,在鼓楼幼儿园领导、同事的支持下,“活动教育课程”研究就这样开始了。经过一系列谨慎而周密的研究, 收获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成果。闵老师一直说: “我觉得老师就应该是创造,幼儿园就是一个很能让你创造的地方。我觉得老师是可以大有所为的,不是高级保姆。”

正是这种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成就了她的显赫荣耀。在从事幼儿教育38年中,闵老师在教研领域硕果累累。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和文章6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20余本。2008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幼教名师》栏目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传承与发扬编织幼教情

常怀感恩之心。闵老师为幼教奉献的一生,常念的人是中国幼教鼻祖、鼓楼幼儿园的创始人陈鹤琴以及和她一起工作的领导、同事。鼓楼幼儿园建园80周年之际,她以《回忆与纪念》为题,表达了自己对鼓幼、鼓幼精神、鼓幼领导与同事的感激。她说, 有时候,一句话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陈鹤琴就是改变她命运的那个人。她正是在研读了陈鹤琴先生的著作后,才萌发了认识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研究儿童的愿望。也正是陈鹤琴的学生、鼓楼幼儿园领导、同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端庄优雅的言行举止、循循善诱的工作热情、求真求善求美的氛围,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她在敬业、乐业、 专业、创业上的无限追求。

勤勉身边他人。端庄优雅的闵老师是一位“严厉”的老师,更是一位榜样先行的老师。对于和自己搭班的年轻教师,她的要求坚定而严格,遇到问题直言不讳。而这让年轻教师“心服口服”的力量正在于她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她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在说明着一切,勤勉着他人。南京市第二幼儿园的陈学群园长,当时是闵老师的徒弟。她现在还清晰记得与闵老师搭班时,闵老师在记录儿童卡片时专注耐心的表情和阅读幼儿成长卡片时快乐的模样。用陈学群园长的话来说:“在我看来,她是在享受这个幸福的过程。”

篇4: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

童卫东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父母都从事艺术工作,父亲在四川省歌舞团做指挥,后来当过省舞蹈学校和“五七”艺校的领导,母亲是名舞蹈演员。童卫东八岁那年,父亲帮别人家的小孩买了一把小提琴,没想到琴买来后那个孩子又不要了,父亲说:“既然别人不要了,那我们就自己学吧。”就这样,童卫东与小提琴结下不解之缘。

“八岁才开始学琴,在现在看来已经有些晚了,但在当时,尤其在我们那个地方就算早的了,而我是一起长大的省歌舞团子弟中唯一坚持学下来的。”

童卫东的启蒙老师是四川省歌舞团的汪缮修老师,之后又跟当地颇有名气的小提琴家杨通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来,父亲从省歌舞团调到省舞蹈学校当校长,童卫东一家也搬了过去。巧的是,他家和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教授住在同一层。当时,但昭义老师经常邀请他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时的专业老师、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教授到舞蹈学校讲学,因此,“中央音乐学院”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深深烙在了童卫东儿时的记忆里。后来,但昭义看到童卫东拉得有模有样,便把他介绍给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四川音乐学院胡惟民教授(法籍华裔小提琴家胡坤的父亲)。1980年童卫东小学毕业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到成都招生,他前去应考,却遗憾落榜,随即报考了首度招生的四川音乐学院附中,这一次他如愿以偿,进校后继续师从胡惟民教授。1984年,文化部在成都举办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经选拔童卫东代表川音参赛。当时,他的年龄正好跨在少年组和青年组之间,参加青年组比赛有点吃亏,但还是拿了第五名,为川音附中争得了荣誉。在比赛中担任评委的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隋克强教授对童卫东颇有好感,很想收他为弟子。借此机会,父亲找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当时的老院长赵沨,希望儿子到全国最高音乐学府学习。于是,童卫东作为川音的代培生插班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高二,师从隋克强教授。最终,童卫东从附中顺利升入大学,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正式学生。

赴德留学化茧成蝶

大学期间,童卫东依然跟随隋克强教授学习。四年时间转瞬即逝,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从学生到老师,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而真正能够理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这个岗位上培养出一个个优秀的小提琴家,童卫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刚毕业时,并没有安心教书,不是和几个同事一起演奏四重奏,就是进棚录音。”过了几年,原中国广播交响乐团指挥家袁方到澳门组建澳门交响乐团,童卫东和几个同学前去应聘,顺利被录取。然而,就在他准备南下时,他申请的德国DAAD基金会奖学金批下来了,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去德国留学。

“如果当时去澳门的话,我可能早就和其他同学一样发财了。” 回忆那段往事,童卫东笑着说,“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命吧。”

去德国留学,可以说是童卫东艺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有高额奖学金,生活上不成问题,但是学习的艰辛还是让他感到有压力:“从一天到晚钻录音棚到每天练琴,还得突击学习德文,人的整个状态都不一样了。”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三年后获得硕士学位重返母校执教的童卫东已然化茧成蝶,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德国学了很多东西,有专业上的,包括对音乐的理解和教学的理念,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留学经历给童卫东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德国人认真严谨的处事态度,童卫东的老师是德国著名小提琴家沃尔夫冈·扬教授。“第一次上课,因为我没有他们所用版本的谱子,教授就不让我上课。我说我能不能复印,他说不行,上他的课,就必须要用他指定的版本。那些谱子一本就要四五十马克,他一定让我去买。但是当我按教授的要求买回谱子,照这个版本标注的弓指法、音乐的断句一拉,莫扎特就真的不同了。这件事让我第一时间领教了德国人做事的严格、缜密,深深体会到演奏一首乐曲版本很重要。咱们国内用的大都是美国和俄罗斯的版本,如皮特版,而我们的学生出国比赛,如果版本不好,风格和感觉不对,第一轮都过不去。”童卫东说。

将工作变成一生的事业

如果说德国留学让童卫东在音乐观念、教学理念上受到了一次洗礼,那么真正把他引上小提琴教学之路的,则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耀基。

林耀基教授被誉为小提琴界的“金牌教练”、“冠军教授”,他带领着一个个中国小提琴选手走向世界,登上了最高领奖台。童卫东对林耀基教授仰慕已久,从德国留学回国以后,他感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于是又重新回炉,作为林耀基教授的学生和助手,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从这位大师身上,童卫东感受最深的是林耀基对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和敬业精神。

“林老师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为人和教学方面的。林老师的修养非常好,为人友善,淡泊名利。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浅显易懂,总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浅出地用生活中的常识启发学生。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到学生身上,天天陪着学生练琴,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别人很难做到。林老师特别重视基本功和技术训练,每有学生参赛,如果技术不过关,他绝对不允许学生上场。除了重视技术,林老师在音乐上也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琴声要像丝绒一样柔软而光滑,音乐要自然流畅。在他的严格要求下,他的学生掌握任何艰深乐曲都易如反掌,演奏起来出神入化,无论技术、声音还是音乐,在国际上都得到很高赞誉,获大奖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谈到已经去世五年的恩师林耀基教授,童卫东依然满怀敬仰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小提琴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胡坤、薛伟、吕思清、李传韵、陈曦等人先后在国际重要小提琴赛事上斩获大奖。但近几年来,特别是林耀基教授逝世(2009年)以后,这种势头有所衰减,韩国和日本的乐手却乘势而上。对此,童卫东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的大环境变了,现在的社会太浮躁,人们的功利心很强,很少有人还能像林老师那样全身心投入教学,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而且现在的学生也不像我们以前那样刻苦。我在德国留学时曾接触过日、韩的学生,这几年参加一些国际赛事,包括去韩国担任首尔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我对韩国古典音乐的突飞猛进感到非常惊讶。他们真的是太用功了,每天要练七八个小时,因此成为世界各大比赛的佼佼者不足为怪。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认为我们的技术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音乐成为主要解决的方向。但回顾一下这几年小提琴界的状况,发现我们在技术上依然没有过关,因此林老师强调技术有他一定的道理。对于外国选手来说,音乐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融入其血液里的,这是中国选手天生就欠缺的,如果再没了技术,你还拿什么去和外国人比。技术是音乐的本钱,有了技术,音乐才能够得以充分表达。中国的孩子比较刻苦,可以先从技术抓起,而音乐则需要一个后天养成的过程。对此,小提琴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提出要把音乐放在首位,认为林老师太过于强调技术了。记得在一次比赛中,评委们的分歧比较大,最后还是著名作曲家吴祖强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是一步一个阶梯上来的,缺了哪一个阶梯都不行。’我想只有音乐和技术达到完美的统一,齐头并进,才能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童卫东的言谈中,不乏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nlc202309091106

跟随林耀基教授以后,凡是林老师学生的音乐会,童卫东都会去听,中央音乐学院学生参加国内、国外的重要比赛也都是由他带队。耳濡目染,大师的人格魅力、学者风范如春风化雨般感召着他,他说:“对我来说,对林老师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他的衣钵,踏踏实实地把小提琴教师这份工作做好。”

将中国小提琴事业薪火相传

在林耀基等老一辈小提琴教育家的感召下,童卫东在小提琴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并且长期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学科教研室主任。他的学生岳麟、朱可、郭思言、何畅等曾在“文华奖”全国艺术院校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文化部主办)、“金钟奖”全国小提琴比赛(中国音协主办)、CCTV电视大奖赛小提琴比赛等国内重大比赛以及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韩国首尔和伊蔏云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国际高水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看到学生们的成长,童卫东深深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荣耀与责任,也愈发喜爱上这份工作。

2013年,童卫东被学院任命为管弦系副系主任,主管弦乐和外事工作。从一个专业教师到一名管理者,从一个人干到带领大家一起干,童卫东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担任行政管理工作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影响到自己的教学,但童卫东还是把这副担子挑了起来。

“当老师比较单纯,只要想怎么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做了管理工作以后,还要思考如何加强学科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搭建起与国际高水平小提琴教学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年轻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把全国的专业小提琴教学带动起来。”

谈到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发展,童卫东认为学生和老师都很重要,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最为关键。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从学生来讲,天分、才能和学东西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看学生比较看重人品,对人对事都要真诚,而不是虚头滑脑的。其实国内不乏有才能的学生,但是仅有才能远远不够,还要勤奋努力、做事执着认真以及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如果你的脑子是空的,不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内容,你的演奏怎么会有说服力?”童卫东说。

另一方面,学生的成长进步也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我们鼓励学生毕业后出国留学继续深造,但是送出去学,人才最终还是人家培养出来的,所以,只有国内的老师能够真正达到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朱利亚音乐学院老师的水平,我们的小提琴教学才是世界水平的。这几年有很多年轻教师留学归国,他们都很优秀,我希望他们能够传承老一辈教师的优良传统,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人才。”

经常到国外参加各种国际比赛和大师班的童卫东深知我们与世界高水平小提琴教育的差距,他认为除了学生和老师的因素,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要与时俱进和国际接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学生的不足主要在音乐上、演奏手法上和对作品的理解上,而这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在基础方面,比如说巴洛克音乐、奏鸣曲、室内乐,这些都是西方音乐的根基,而我们拉得很少,接触和研究比较晚;其次在和声织体的感觉上,我们也有着先天的不足(中国音乐主要是单声思维或线性思维)。再加上我们的学生与乐队合作机会很少,使他们对作品整体的把握有所欠缺,特别是在协奏曲的演奏上比较吃亏。这几年世界小提琴潮流在不断变化,而我们演奏的曲目很少,风格比较单一,音乐修养的积淀远远不够。2008年,我带学生去英国卡迪夫参加第二十五届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规定的参赛曲目在国内很少演奏,而且风格多样。”

为此,童卫东担任副系主任以后,不仅要求系里的小提琴学生尽可能地去听专家课,而且鼓励老师们去听,他希望尽量多安排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加强学术上的交流与沟通。“我们要有一个学习的态度,学院聘请专家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水平,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同样重要,去听、去研究、去感受,会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童卫东说:“有的人可能认为有些外国专家也不行。也许,他们在某些方面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永远是优于我们的,在音乐的处理、品味和风格的把握上,可以说很多方面都比我们强。我在附中担任教研室主任时,所有的专家课我都陪着,对我来说,这都是学习。”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事业的发展需要后继有人,不是一个人,是一批批的人、一代代的人。童卫东希望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能够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童卫东 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系主任,小提琴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理事,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组评委,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秘书长(第三届)、评委(第四届),2012梅纽因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总监,2012年首尔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2013香港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会主席,青岛国际音乐大师班艺术总监。

名师访谈

作为中国小提琴教坛新一代的领军人物,童卫东默默耕耘、潜心教学20余年,在小提琴专业教学和青少年小提琴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如今如此浮躁的社会中,是什么力量支撑他?采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执着和坚持,而这也是童卫东在小提琴教学上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所在。成功源于坚持,坚持需要一颗执着的心。

篇5:衣带渐宽终不悔,矢志不渝献教育

无私奉献热血谱华章

——吴大观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吴大观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通过对新旧社会的比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并把加入和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他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他认为党员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才是无限的。在入党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病重期间还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离休后,他坚持拄着拐杖去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每年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和个人总结。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相信党、关心党、爱护党,总想为党奉献更多,而不向党索取回报,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

吴大观同志一心为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所有的精力,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了他深深热爱的祖国。1947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毅然回到内忧外患、贫困落后的祖国。他以航空报国为毕生追求,先后领导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和试验基地,主持研制了第一个喷气发电机型号,编制了第一部航空发电机标准规范,培养了几代航空发电机技术人才,为我国航空发电机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地工作,就是要让我国自己的飞机装着自主研制的发动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为了省钱支援国家建设,上世纪60年代,他就两次给组织写报告,要求把自己工资降下来,病重期间还多次拒绝组织上安排的转院和深入治疗。

吴大观同志严谨求是,敬业勤奋,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不计名利,把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都当事业,以工作为最大幸福,以攻关胜利为最大快乐。他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于负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不到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死不瞑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他一生撰写了上百万字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对每一张设计图纸、每一份计算报告他都认真审查,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返工。吴大观同志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去救济生活困难的职工,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洁,除了工作,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作为一个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他有贡献而不居功自傲,有条件而不贪图安逸,有权利而不搞特殊化,创造了累累硕果却不断反省自己。他生活俭朴,从不追求奢华,克己奉公,利益面前从不伸手。

吴大观同志用一生的执著和奉献,忠实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言,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的统一、思想与现实的统一、做事与做人的统一。

吴大观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通过对新旧社会的比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并把加入和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他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他认为党员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才是无限的。在入党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病重期间还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离休后,他坚持拄着拐杖去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每年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和个人总结。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相信党、关心党、爱护党,总想为党奉献更多,而不向党索取回报,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

真正的信仰,是在风雨中不动摇,在考验下不改变。在九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中,吴大观面临过无数考验,有过困惑,也有过彷徨,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具备正视艰难险阻的勇气,更应该具备在艰难险阻中明辨方向、坚持信仰的理性。吴大观就是这样的共产党员。在困惑中思考,吴大观最终坚定了前进脚步。

信仰是人生的旗帜,信仰是奋斗的动力。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坚定的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经受种种考验。坚持理想信念,就要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利益实现融合在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进程之中。

吴大观一生执着于共产主义理想,最终百炼成钢,成为一名高尚的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们学习吴大观,就是要学习他对崇高信仰的追求,学习他在挑战中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精神。

上一篇:4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用教案下一篇:淮师到华联商厦的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