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起步教学随笔

2024-05-03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随笔(通用8篇)

篇1:小学作文起步教学随笔

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研究随笔(2011-04-08 17:41:28)

转载

标签:

xkt1131

4商桔琴

教育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事,而让那些呀呀学语的孩子们学习写作,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经过一年多的钻研,不但让我改变原先的想法,更我相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起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句话。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理论和实践的实施和创新,习作教学方法千变万化,五花八门,新的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只要是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并写出一篇篇发自肺腑的文章,那就是好方法。在实践中,我利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树立其信心;通过多种途径,勤于练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立分层教学目标等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积累语言,完善习作,用上修饰语把话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主要成果如下:

一、摸索出一套适合低段习作教学的新路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在和孩子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的不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藏着诗。在一二年级中,我就注意开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到了三年级刚开学,我提前给学生上了“早课”,开始了习作训练。在这个学段,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树立其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只要对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变

被动为主动,变无心为有心。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了,他们的写作素材就丰富了,这样,写作积极性随之提高,作文教学就能顺利地进行。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如把自己的文具、玩具带到课桌上仔细观察;春暖花开时,让学生在校园里实地观察,把校园内的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习作素材;科学实验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动手做的有趣的小实验,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节假日,让学生跟随父母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细心观察一笔买卖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也可以把自己买东西的心情、想法、挑选过程记下来„„这些都成为学生们倍感有趣的观察作业,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多种途径,勤于练笔

1、说后写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说(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的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丰富。实验教师把教材中的每一次的口语交际的内容,都让学生写出来。而且还利用晨会、班会,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汇报会”、小演讲等说的活动。然后启发学生把所讲的故事、新闻、有趣的事写下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玩后写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除了自己做游戏之外,学校也经常组织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参加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如:我们学校三年级同学的课间锻炼项目是踢毽子。刘晓莹老师就引导学生把毽子的外形写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把毽子的玩法写出来。学生喜欢踢毽子,喜欢做这项活动,而且是自己亲身参与的,他们既熟悉又感兴趣。这样,一篇很好的写小物品的小短文就跃然于纸上了。

3、学后写

教科版的课文大多是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儿歌等。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人物、事件既熟悉又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课文是学生练习写话难得的素材和范文,所以我们安排了多种方式的练笔,以达到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目的。

(1)随文续写。

对于想象的空间比较大的课文,像《坐井观天》《小珊迪》《掌声》等实验教师都安排了续写,而且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这是学生喜欢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若干年后,当铁罐已经慢慢氧化的时候,他会对陶罐说些什么呢?它们之间还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以及生活的阅历,就会续写出精彩的故事来。

(2)随文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文学既久,自然纯熟。”可见,古人把模仿范文作为最初学习作文作诗的方法。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版教材更是文质兼美,都是值得学生模仿的范文。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去仿写课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巩固、提高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助写、读写相得益彰的训练效果。

(3)随文改写。

改写不同于续写和仿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对文章的再悟。如:《宿新市徐公店》是一篇意境优美的古诗。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之后,实验教师李艳杰就抓住“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一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二、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改变了教师对于习作教学的方式。

教师对习作教学思路更清楚了,大家普遍将习作教学分为:指导课、评改课、欣赏课、交流课四种课型。指导课重在激发习作兴趣,打开习作思路,指导写作

方法;评改课重在指导学生自我评改、相互评改;欣赏课重在发挥班级学生的榜样作用,并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学生习作中的优美片断;交流课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尝到习作成功的喜悦。全校教师有200多篇关于习作教学方面的论文在区市省级获奖。习作教学指导课、评改课、欣赏课、交流课的基本模式已初步形成。

三、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促进了学生习作的进步

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学一个字、一个词到写一段话,再到写一篇文章。实施的过程,虽然非常艰辛,可孩子们的进步,却让我惊喜。以三

(1)班作为研究的实验班,从第一学期到现在第二学期,他们在习作上,有明显的进步。刚开始习作,孩子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语句不通,没有标点符号,意思模糊。经过一年的训练,除了都能写一篇完整通顺的文章,能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还能恰当地用上新颖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我还做了个案研究。

吴秀栋同学非常活泼好动,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可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强。他刚开始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语句不通,标点符号不用,乱用。可是经过个别辅导,他在习作上大有进步,他的文章经常收集在班刊里,还在校园网站和七彩校园上发表。

郑仪同学个性内向,不爱说话,但是爱观察,爱看课外书。刚开始习作的时候,就能写一句通顺的话。在此基础上,针对性个别辅导,让她成了本班的小作家,她不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还能在文章里表达自己的高见。她的文章新颖独特,有感染力,曾多次参加县级征文比赛。

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拓宽了学生习作交流的渠道,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热情。打破了课内教作文的传统做法,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走进社会,融进生活,经常性地进行即时作文、即兴作文的训练,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学生的优秀习作推

荐发表。借助“校宣传橱窗”等开辟学生习作专栏,及时发布、更新,使更多的优秀学生习作得以展示。全校有多篇学生习作在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四、通过习作教学方法的研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通过习作教学的研究,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在日记中讲真话,吐真情。每次点评我都格外认真。比如班上的方鹏风同学在日记讲述了爸爸妈妈争吵这件事,令她非常的烦恼,她妈妈一气之下,去了外婆家,她不知如何是好。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安慰她,并告诉她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令我没想到的事,第二天,她在日记上写到:“我把日记本给妈妈看了,妈妈看了老师的评语,哭了,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哭了,可是我很高兴,妈妈回来了。老师,你真好,谢谢你!„„”这件事情令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感动。从那以后,我更加仔细地批改着学生的日记,那是学生吐露心扉的窗户。在批改日记的时候,我不仅仅是个老师,也是他们的倾听者,我细心地呵护他们的幼小的心灵,为他们排忧解难。自从学生开始习作,我和学生的感情日见深厚,同时学生在自我管理、学生等各方面都有个明显地进步。

通过作文起步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使我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的新路子。让我最高兴的是,学生喜欢了写作。同时,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赢得了老师们青睐,他们纷纷加入进来,一起探讨作文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起步的作文教学,应放开胆子让学生去写,去实践。学生果真对写作不害怕,没有心理障碍乐意写,自觉自愿地写作文,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必须运用各种作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的习作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引导学生顺利地走上习作之路。此课题研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运用并探索各种适合作文起步阶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为学生敲开了今后的写作之路大门,也为我以后的作文教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总之,作文教学只有起步没有止步,而科研工作一样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当好小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让小学生在习作的起跑线上感受到精彩,体会到乐趣,引领他们轻松迈入习作之门,学生们就一定能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

篇2:小学作文起步教学随笔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在完成拼音、识字,再经过一段阅读教学的训练之后才开始的。这主要是受识字量的制约,在学生没有掌握一定数量汉字的情况下,无法将其所见、所闻、所感用书面表达出来,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而采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教材后,就完全可以克服识字量不足而不能进行书面表达的弊端,使作文教学提前起步。为此,我在进行“注、提”实验班教学时,从儿童开始学习拼音起,就着手进行作文的预伏工作,先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到几句话,然后让学生将所说的话用拼音写下来。这样,当拼音教学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就已基本学会写话了。在此基础上,我边教“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看图学文”等课文,就边让学生在识字、学词、造句和阅读的同时,借助拼音和已识的汉字练习写纯拼音或拼音加汉字的句子和短文。并注意从低年级儿童语言训练的整体出发,紧密联系课文,联系学生实际,将观察、口述和写话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写话内容,激发了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说写习惯,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观察入手练习说话。

说和写是语言表达的两种不同方式,但都是以认识世界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能有所表达。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在观察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积累素材、奠定说写的基矗为此,我根据一年级儿童好奇、爱模仿和爱学习的特点,从拼音学习阶段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观察事物的习惯。不仅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观察内容,而且教给观察方法,指导他们进行具体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先口叙观察内容,再用拼音写出来。如学生们观察了学校建筑及课余活动后,就写出了“我们学校里有教室,有宿舍,还有大操常”“下课了,我们都在操场上玩起来”等句子。学生郭旭雄还用拼音写出了《我的家庭》一篇短文:“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爸爸在印刷厂工作,妈妈在县医院工作,我在一年级上学。爸爸妈妈很关心我的学习,他们很爱我。我爱我的爸爸、妈妈,爱我的家庭,更爱祖国。”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我还让学生用拼音写自己在幼儿园学会的儿歌,写他们知道的谜语,对此学生的兴致很高,有的学生一写就是两三首。我把孩子们好的作品,在班上朗读,并贴在教室后的专栏中,同学们深受鼓舞,感到非常自豪,说写的兴趣更浓了,并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好多同学都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写下来,写话的质量也逐渐提高了。我培养学生写话的良好习惯,是从观察入手,在“从孝从早、从严、从实”的前提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一开始,先通过观察实物写一两句话,学生觉得很轻松,很有意思,就爱写;再让他们写熟悉的儿歌、谜语,他们又觉得很有趣,很方便,便更爱写,一点儿也没感到写作是一件难事。加之学生用拼音写话,不受汉字束缚,学生可以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为作文的提前起步尊定了良好的基矗。

二、从理解词义开始展开说话。要让学生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从理解每一个词义开始,并要注意设计好启发题和描写顺序与层次。

如在一年级语文里学习“容易”这个词时,我就以举例的方式对学生讲“小朋友,你们在教室或学校里看见废纸屑、烂果皮,拾起来放在纸篓里。这件事,对你们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都能做到。因为这件事做起来很„容易‟。如果我们一

年级小朋友用车拉土,平整校园,做起来就很难。因为你们年纪小,做这样繁重的劳动就不„容易‟”。这样讲解,学生对“容易”的涵义很快就清楚了。词义一理解,运用起来就自然容易得心应手。如有个学生听我举例讲解了“容易”的词义后就说:“刚进学校,学写汉语拼音字母,我感觉很难。当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写字母的方法后,就觉得„容易‟多了!”一次,我给学生讲《小学生守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守秩序是什么意思?”我针对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引导学生自觉说出了“我们班的课堂„秩序‟很好”这句话,学生显然清楚地理解“秩序”的词义了。为了巩固学生所学,我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试着把他们说的这句话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

理解的目的在于运用,而在运用的过程中,又可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基于这种认识,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说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义和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说写训练的同时得到了同步发展。

三、创造情景广泛说话。低年级学生想象比较丰富,为此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需要的实际情景,给他们以更多的联想、想象的机会,以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广泛开展说写训练。创设情景的第一种方法是结合课文让学生扮演角色大胆想象,尽情表演,以丰富说写内容,激发说写兴趣。如《美丽的公鸡》一课,人物角色多,对话有趣,学生积极性高,一看图就能想象出人物的语言神态。我就分别请小同学扮演公鸡、青蛙、老牛和蜜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登台表演,其余同学认真观看,并将表演的故事口述出来。表演者演得有声有色,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有欢乐之中大家兴致勃勃地纷纷叙说情节。为了让全班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除了让个别学生面向全班说话外,我还让同座或一个小组的学生互相表演,轮换叙说。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口述表达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最后让学生把讲过的故事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这样,就使口语和书面语言都得到了谐调发展。

创设情景的第二种方法是以简单的画面和富有启发性的话语,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我坐上飞船》是一篇图文对照,生动有趣的课文。我在教“我坐上飞船,飞向蓝天”一句时,先出示了活动幻灯片,再读课文进行图文对照,学生们仿佛被带到神奇无比的天空之中。此时,再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自己坐上飞船到宇宙间旅行,将会看到一些什么?于是,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可能会看见木星、水星、土星、水星、太空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等。我告诉学生:“现在科学发达了,已经有人上天,上月球考察了。只要同学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会坐上宇宙飞船去天空遨游,实现自己愿望的。学生情绪高涨,纷纷表示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争取将来做一名天体考察科学家,为祖国争光。

四、联系课文续编故事。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占的篇幅较多,这些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点和好奇心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我根据这些课文情节生动,结构层次清晰,复述比较容易,学生学起来兴致高的特点,在每次上课前做好设计,上课时先让学生学文,然后要求复述。往往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想象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和以后的情况中,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就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续编故事,然后再写下来。如结合阅读课本,我让学生续编了《狐狸与乌鸦》———狐狸骗走肉后的情景和乌鸦的想法;编了《狼和小羊》续篇———《聪明的小

羊》等。在学生续编故事时,我不时的给予插话、引导、补充,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编的故事有顺序的写在练习本上。

篇3:谈小学作文的起步教学

学生的作文没有内容, 缺乏真情实感, 缺乏具体的实例, 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平时没有注意积累写作的素材, 没有留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不善于捕捉, 指导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于是我把写日记作为一项作业, 让学生养成动笔的习惯, 记录下生活的点滴。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 对学生放低要求, 不要求学生写多长, 不要求学生写得有多么生动、够不够精彩。我只要求学生能把一个句子写完整, 把一个句子写通顺就行。在批改学生的日记时, 与学生进行文字交流, 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有一次黄亦欣同学写自己在家动手做了一个实验。她把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海棉宝宝”在水里能变得胖胖的, 离开水晒干之后就会渐渐缩小的神奇变化和自己的惊喜描写了出来。我在她的日记中写到:“你能让老师也看看吗?”学生很愿意老师能分享她的快乐, 当天就带着实验品给我看。

当姚鸿斌同学写周末时, 自己在家里同妈妈学着包水饺时的情景。在妈妈手把手的帮助下, 他终于掌握了包水饺的方法, 包出的水饺像一个个将军挺着个肚子站立着。我看了写下“你真棒!”这样的评语。在批阅学生日记时, 选出一两个句子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进行修改病句或进行句子训练, 减少犯同样错误的机会, 日记中写得精彩的句子在同学面前宣读, 给与表扬。我们都知道写日记有好处, 但有的时间可能学生作业多或没有时间, 为了避免学生记流水账, 有时间隔一两天。

二、指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课外阅读密不可分。大文豪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棒的作品是跟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有关。会写作文的孩子一定是个爱看书的孩子。本学年结合语文组开展的海量阅读的读书活动,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同学们在说读课上开展读书汇报活动。大家挨个儿站在讲台前用自己的话介绍书目和主要内容, 并说说自己读完书后的收获和体验。我对学生不作太高要求, 力求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当学生说完之后, 先肯定他的优点, 再善意地提醒他, 可以把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更精彩。鼓励学生把看书的感受或心得, 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既可以完成作业, 也可以积累素材。

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 在书目的选择和阅读上进行引导。避免阅读课外书的误区。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作文写不好, 就买了一大堆的作文书给孩子读, 其实这样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推荐学生看一些童话和历史故事书如,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上下五千年》和成语故事等

三、指导学生写好片断

1. 引导学生练习写好人物外貌。

要想写好人物, 描写人物外貌是必不可少的。我花了两周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去收集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或语句、采用分类的方法, 收集描写小学生, 如:1:收集描写人物外貌2:收集描写小男孩外貌3:收集描写女孩外貌的句子。让学生把自己每天收集到的2-3个句子作为日记内容写在本子上。利用说读课等机会, 上台宣读优美语句。学生虽然有些害羞但很有成就感。在学生对描写人物外貌有一定的认识之后, 让学生观察本班同学, 选一个自己要写的同学作为模特, 运用自己积累的语句, 把同学的外貌写下来。在教师批阅时挑出几个范例, 再次进行集体批改, 修改句子。改完之后的句子, 学生们读起来美多了!这样训练一段时间, 学生对描写人物外貌有明显的改变。“……是……”的句式减少了。有些同学还能写出人物外貌的特点。

2. 指导学生描写植物。

要想写好植物, 可以抓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进行观察并细致描写。现以描写植物的果实为例。每年的五月份正是四季豆成熟之际, 这四季豆是同学们常见、常吃的一种蔬菜。如果直接让学生写, 可能有不少孩子无法把它的特点写出来。于是我购买了一些新鲜的四季豆让学生观察实物, 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首先指导学生从四季豆的外表进行观察。四季豆的颜色:翠浅或淡绿、绿中透着少许白;我除了让学生用视觉看, 还让学生用手去触摸豆子的外表。学生们能够说出嫩的豆子平滑, 较老的有些鼓起来, 最后再请同学们把她头尾两端的蒂和筋撕下来, 学生能够看到两条比皮肤深一些的丝。把它折成一寸左右的段儿, 观察内部那淡绿色的果肉和带点儿白的豆籽。请学生回忆刚才观察到的结果,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在说的过程中, 我适当提示学生可以用上我们积累的好词, 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的口头叙说, 学生已经胸有成竹了, 再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写出来的稿子放声读给同学或老师听, 听完之后再听取建议, 再适当地加以修改, 一篇精彩的文章就出来了。

篇4: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一、帮助学生克服“作文恐惧症”,激起学生写作信心

提到作文,学生害怕、恐惧的心理表形于色,完全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健康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一个人的先天禀赋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基础,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才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放在首位,帮助他们克服作文的恐惧心理,激起他们写作的信心,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的道理。许多学生把作文看得高深莫测,认为只有作家、教授才能写出好文章,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这一误解,清楚认识到作文就是先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心里话,然后,在用自己的笔把心里话写出来,让学生感受到作文其实就是用笔写一件自己看到的或遇到的十分简单的事,切忌用“作文难”之类的话吓唬学生,使之谈“文”色变,导致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严重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其次,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作文信心,要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成为激发学生走向成功的无穷动力。因此,教师要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作文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哪怕只使用上一个准确的词,写出一句优美的句子,一段流畅的话语,以及工整的书写,正确的标点使用都不要放过。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赞扬声中体会到“作文原来如此,我也会写”,从而产生写作欲望。

二、寓作文指导于活动之中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活动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而且能加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汪潮教授说:“活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是意识能动性和个体能动性的高级形式,只有学生从事活动,才能达到目标。”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应该在活动中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懂得“写什么”“怎样写”。

(一)在活动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千变万化的大自然,绚丽多彩的生活,充满欢乐的大课间,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作文材料。但是,学生对这些往往熟视无睹,提起笔来仍觉得无从着手,或只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等简单模糊的字句带过,有的学生干脆抄袭作文。因此,在活动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或参与的某项活动,学会或由上而下,或由近及远,或由景到人,或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观察。如,写《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在写作前,先给学生讲清写作的要求,知道去“写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一场拔河比赛,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活动场面:比赛前,双方队员的精神状态怎么样?比赛时双方队员怎么样?后来发生了怎么样的局势?在场的观众怎么样喝彩?双方队员为了集体荣誉是怎么样奋力拼搏的?结果如何?自己有何感想?并要求学生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教他们学会从前到后,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也就是教学生去“怎么样写”。活动结束,立即让学生即兴写作,并让学生运用好词好句,因为学生参加了活动的全过程,写出内容就会真实而又充实。

(二)在活动中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如果单纯地观察,把观察的事物都罗列下来,如同记流水账,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活动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外,还要教给学生立意、选材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用多种感官去感受。如:写《一次野炊活动》。在活动时,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活动的顺序怎么样?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要抓住一个什么中心思想?要突出一个什么主题?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各自确认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有的学生认为“没学习一种本领都要付出劳动。有的学生认为“父母真辛苦,要为父母减负”。有的学生认为“野炊活动真有趣,很快乐”。学生有了切身体会,他们在活动中看到了听到了也做到了。有了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感受,写出来的作文不但生动感人,而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在活动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口语的表达。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外,还要注意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育学生先说后写,怎么说就怎么写,鼓励他们多用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多写日记,积累知识。教师要对学生的日记或家庭作文,做到常检查,常抽查,进行鼓励和指导,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情感思维,帮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捕捉好写作时机,激发写作兴趣。如写《校园一角》之类作文,可带学生置身与其环境之中,一边感受美的生活气息,一边倾听教师悉心的点拨和指导。如写《家务劳动》之类的作文,可先布置学生亲手操作实践。如写《一个物体》或《一种植物》之类的作文,可将物体或植物带入教室,现场指导观察,加强直观,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眼见为实的经历,写作激情大增,写作素材有血有肉,那么写出的作文大多有真情实感。

阅读积累也很重要,宋代文学家苏轼说过:“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论说都说明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教科书学作文,模仿练习。这主要是指导学生把课本中所学到的作文方法技巧活学活用。如读了《白鹅》一文,就可以把学到的方法,用来观察描写鸡鸭狗最为合适;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用来仿写一处景物或树木四季不同的特点。这些联系,可口头描述在书面写作。文字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独立成段,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模仿好的写作方法。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一种语言和格式的规范化训练。使学生在不断的模仿中,将学到的知识逐渐内化,形成写作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篇5: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心得

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淡化作文的程式,老师要精心设计,悉心指导,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教会他们表达的方法。从“阅读、范文以及讲评”这几方面做好具体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主题课文《五彩池》,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感。作者抓住五彩池“神奇”的特点,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课文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局生动的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读、比赛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好引路文

课本是范本,课文是范文,每次作文指导,抓住课本上的抓住课本上的范文,给学生引好路。细心的老师要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让教材充分发挥范文的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其中对语言表达方法的积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渗透表达方法的积累训练,充分发挥语言表达方法的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人教版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

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四、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a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篇6:浅谈农村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也是一关键阶段,为小学高年级,中学阶段,乃至一生的写作都奠下了基础。如教师不谨慎对待,会极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而在农村,起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农村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性格也比较内向,不爱开口说话,更不愿意借助习作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个别学生虽然活跃,但提及作文,却往往面露难色,感觉无话可说。因而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常常空洞无趣,缺乏真情实感和想象力。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起步作文,让学生能够真正爱上写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农村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写作欲望,进行美育渗透

作文是块难啃的骨头,难在哪?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内在的写作欲望,没有乐于表达的冲动和激情。布鲁姆有句名言:“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而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勉强作文,写出的作文也是流水账,缺乏新意,了无生趣。所以,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合为时而作”,作文应是对生活的反映,离开了生活就如无泉之水,失去了源头动力。大自然是美丽的发源地,只要孩子仔细观察,其笔下的文字自会有一番动人之处。四季轮回,风雨变幻到处都体现着自然带给我们的新奇与感动。只有发自内心地发现美,学生才能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悟的美和乐趣诉诸笔下,作文才能具有美,充满乐趣。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贴近自然。农村本身就是个广阔的天地,教师没有必要非要带领孩子走出农村,走出大山,去欣赏路途遥远的外面的世界。而是应学会就地取材,通过游戏、参观游览、走农田、问农时、干农活等活动,不断渗透美的教育,挖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美丽”的题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有了体验,有了素材,写作时才能变得积极主动,促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作文起步教学,是个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贯穿一至三年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说是写的基础,在小学低段,说话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说话训练,首先还要重视朗读训练。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认为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之中,有布置有检查。特别是早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而且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

用词造句是学生学习说话、写话的最早起步,是作文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不应只是让学生造一个句子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应该通过比较句子、复述、质疑、讨论等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训练。如有的学生滥用“好”字,造句说“老师多么好!”评价同学朗读说“某某同学读得好”,学完了课文谈感想说“某某同学很好”。这些都是由于儿童语言积累少,理解不深入,无法把内心所想表达的更具体。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肯定孩子说得对,然后再积极引导:“老师(读书的同学)怎么好?好在哪里?”学生顺着教师的点拨往往能把自己说的话改具体,如“老师多么关心我们”,“A同学读书声音大,有语气”,“B学习很认真”等。

儿童大脑思维缺乏逻辑顺序,因而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给人以杂乱无章之感。因此,讲读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如:先……再……最后……、开始……后来……终于……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懂得说话写字要按一定顺序,方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另外,农村学生多为外地学生,普通话间杂方言现象非常普遍,教师在进行说话练习时,要尤其注意让学生说普通话,请要求说准确规范,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使用正确的书面语言。

三、说真话,诉真情

教育家于漪说过,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创新和求异,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东西,是不必质疑的,更是不可失缺的。这个精神的东西就是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内心对社会、人生、生活的真实感受,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要能写出真情实感,首先必须寻找“感动力”,大胆写“我”。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其次,要选好文章的“动情点”。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要求写人记事,但很多学生苦恼身边的都是常事,无特别可言。但是平凡的生活却往往是最动人的,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得眼睛。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起于细微。”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作文中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就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

四、积累内化,活学活用

对于小学生,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读”的少,“见”得不广,对于“读”和“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常学常用。许多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常常有词不达意,语言平淡,不流畅等现象,这就要注意平时的语言积累。

首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来积累,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写作的素材。通过平常的点滴积累,就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把每天所有的活动和喜怒哀乐忠实地记录下,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俗话说的好:“笔不用就生锈了”。长期不动笔的人,话说不清楚,文章就写不顺达;而常读书,常写文章,就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写日记同样有利于学生不断反思自己所写的文字,不断发现自己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克服弊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此外,课外阅读也能扩充学生视野,为写作做好铺垫!苏轼曾说过:“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农村的孩子由于资金的短缺是很难读到课外书的,所以学校图书馆里的书对学生来说充满着吸引力,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及时进行思维充电,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一气呵成。

五、重视作文评价

农村的孩子学习基础比较差,如果教师以很高的标准来衡量学生,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常常使用“不”等否定字眼,无疑会挫败孩子的写作欲望。所以,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学会用放大镜找出学生每次作文中的优点、进步之处,多多地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继续写好作文的信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表扬,教师应带动学生鼓励和表扬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让他们有种成功的喜悦感,不断激发自己的创作动力。对于作文中的不足,教师应委婉地提出来,并针对不足给予建议,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改正不足,写好作文。比如可以这样评价:“这次作文你写得很好,如果及时把不会写的字查查字典就更好了,还能得一颗星呢!”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习作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一点点进步,引导他们大胆写,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篇7: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不假,一提起三年级作文,作为刚接手三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叫苦不迭。学生们觉得白纸一张,茫茫然无从下手。我通过一学期执教三年级语文,倒觉得白纸一张好比划,要使学生不怕作文,不为作文头疼,在作文教学中是有一些门道的。

一、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孩子们经过小学两年的学习,观察,脑子里积累了不少的材料、优美词句。可是由于刚进入三年级,习作要求由一、二年级时问答式,改成文章的格式,很不适应,对作文感到头疼,无所适从。因此作文教学时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材料,对学生作文相当重要。在三年级的第一次作文教学时,我就规定了孩子们习作内容,全班同学都写同一个内容和主题,我带领着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最后把各部分连起来,就组成了第一次学生作文。通过这次作文后孩子们对作文有了一定了解,同时也觉得作文不可怕,反而觉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逐渐改变方法,慢慢的由第一次的全班一样的作文,变为学生有独特感受的作文。

二、积累写作材料,是写作之源。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修订版《小语课标》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1/3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我用科学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经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写作开启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次作文教学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去观察体验与这次作文相关的事物和事情,必要时我会亲自给孩子们找材料。如要求学生写花,可是在我们这里有时很多花都没开放,于是我通过网络搜集图片介绍有关知识,让孩子们对这些花有感性认识,这样一来孩子就有材料可写了。如动物小档案,我想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羊、狗、鸡、鸭、猪之类,了解他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以及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这样一来作文就不难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只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积累,才能写出这样情真意切的文章。同时,我让学生开辟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采取多种形式激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三、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加上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是观察不得法,在写作中普遍存在“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可感可看的事物,教给观察方法,我先让学生观察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文具盒、台灯、教室、自己的房间等。接着,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如指导写“我们学校的花坛真美”片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如有个学生这样写:“这个花坛座落在教学楼的前面,一条马赛克铺成的小路直通教学楼,把花坛分成大小不等的两边。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儿探出了嫩黄的脑袋,圆球型的小榕树伸展着腰枝,假槟榔露出春的笑脸,好像在和教室比高低。花草们有的围成圆形,有的围成棱形,有的手拉着手头挨着头,在窃窃私语。只要你细细一瞧,还有蝴蝶和蜻蜓在翩翩起舞呢!”学生观察清楚了,就得让学生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这常常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是写话,把要说的写下来就是文章。”因此,把观察到的事情说出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经常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按要求说一、二段话,同桌互说互评或通过口头作文比赛,赛后评议。学生说的,其实也是形象画面的观察在头脑中建立之后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述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反过来解决学生观察时因受时间、地点、角度的限制而产生的困难,可应用思维方法去完善事情的全过程,丰富写作内容,使表达更完整。

四、教师下水作文,是学生习作之蓝本。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因此例文就成了他们学习的模本,在每次作文时,我都会写或选择相关文章,让孩子们学习,找出那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孩子学习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之中,毕竟是三年级初始作文,孩子的创新根本没有,能够仿写,并达到一定的要求就相当不错了。

四、看准作文类型,在选择题材上注意写具体,这是写作之巧。虽然三年级只是作文的起步,但各种类型的作文基本上已露出“原形”。我在指导上很注意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文等五种形态入手,抓住它们最普遍的规律进行归类指导,在选题上注意专一性训练。如我让学生用总述句写一段话或一件事,先总后分,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写具体。又如,用总结句“妈妈真是个勤劳善良的人”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让学生根据总结句从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条理地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关心与被关心,爱与被爱中找到妈妈的可亲之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灵魂,想象作文是新生的又是极有潜力的作文流派。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类作文的指导。如编写童话故事,展开想象续写结尾等。我抓住少年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捕捉材料,运用夸张、拟人手法来编写童话,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他们在童话中受到教育。

篇8:浅谈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 教师必须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起步作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为作文教学奠定坚实基础。但从目前来看, 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的效率并不高,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并没有得到真实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师要做好起步教学, 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起步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 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起步作文教学与正式作文教学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 起步作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写作方面进行起步, 针对的是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发展与潜力, 是为后续的作文教学进行铺垫。更进一步说, 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写”的愿望, 引导孩子愿意用文字表达。比起“说”, “写”要难得多, 在作文起步阶段, 一定要放宽心, 让孩子慢慢来, 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 能写多少是多少。其次, 还需要提醒孩子文从字顺, 因为孩子在说一件事情时, 往往无所顾忌, 难免啰嗦重复, 甚至逻辑颠倒, 虽然能让人听懂, 但写下来一看就会让人发现问题之所在, 所以要注意表达方式。再次, 培养阅读兴趣, 丰富知识, 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合理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以上工作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丰富积累, 为正式的写作教学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 兴趣导引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作文课时, 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石榴》一文的课后练习中, 要求学生品尝一种水果, 写一段话。那怎样写好一种水果呢?在教学时, 我就带了几只橘子到课堂, 先让学生看橘子的形状, 外皮的颜色, 摸一摸皮上的纹理, 再把自己所见所感说出来, 说的同学就赏一囊橘子吃, 学生见有的吃, 就争前恐后站起来说。说完后, 我又让学生说说剥开外皮后的橘子又是什么样, 并聊一聊品尝后的味道以及吃了橘子后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有序的观察方法, 下笔时自然有话可写。学生A在习作中写到:一囊橘子入口, 酸溜溜, 甜津津的, 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二) 多媒体教学法

起步作文教学中, 学生只有带着饱满的情绪和充分的动力面对作文教学, 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写作教学中, 才能够真正将写作当作抒发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出作文的魅力, 让学生产生学好写作、写好作文的心理, 让学生能够更主动的面对写作教学, 并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进行素材的积累与收集。

例如, 教师可以在起步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优美的写景作文。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作文中描绘的美丽风景, 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以及绘声绘色的朗读, 学生就恍如进入到作文描写的美丽景色中,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字和作文的魅力。此外, 学生将对作文有新的认识, 不再认为写作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而是一种充满趣味的精神性劳动。

基于此, 学生会产生学好写作、写好作文来创新美丽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的意识, 为正式的写作教学提供支撑。

(三) 小组交流学习法

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在起步作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完成学习,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探究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 分享自己的观点, 同时借鉴其他同学的表达方式。

例如,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要求学生相互修改个人的作文。在此过程中, 学生就会仔细去寻找其他同学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 在面对自己拿捏不准的情况时, 学生就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交流与讨论进行肯定。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某种标点符号的使用将会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使学生在相互批阅作文的过程中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更上一层楼。

又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收集素材的方法。部分学生提出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会将优美的词句记录下来, 并有意识的在写作中进行模仿和借鉴,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部分学生则表示自己喜欢面对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进行思考, 利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进行表达, 可以是对某件事的看法, 也可以是对美丽事物的描绘。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作文素材的收集。

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学生就能会拥有更多的方法进行作文素材的收集, 这对于学生的素材收集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 学生的基础将变得更加扎实, 对于日后的写作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 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是对正式作文教学的支撑与铺垫, 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教师需要明确起步作文教学的目标, 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起步作文实践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总结与交流, 提出更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策略, 推动起步作文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为正式作文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高丽.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方法谈[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2 (Z3) .

[2]缪黛娟.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方法谈[J].高考 (综合版) , 2014 (01) .

上一篇:mba自荐信集合下一篇:《羞羞的铁拳》小学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