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2024-05-20

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精选8篇)

篇1: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小学语文阅读试题

“美人鱼”,这个美丽而浪漫的名字,曾经使许多人产生过美好的幻想。其实,“美人鱼”的确存在。不过,它不是人,而是一种珍稀动物。它同我国的大熊猫、东北虎一样需要人类的保护。读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使你想到了什么。

暴风之夜的“美人鱼”

“美人鱼”在人类的传说中是一种具有鱼尾的美丽生物,它妩媚、善良,常常在浩瀚的大海上为所爱的情人凄婉高歌……事实上“美人鱼”就是生活在大西洋及印度洋海域的海牛,也有人称它为“倪艮”。

39岁的`西班牙海洋动物学家凯特被关在海船里。这艘海船本来是帮助凯特来这“美人鱼”岛研究“美人鱼”的。可前两天,船长肖兹克突然与臭名昭著的专门偷猎珍稀动物和钻法律空子的非蒙尔公司的季克联系,合谋捕捉“美人鱼”。在他们收网的时候,凯特用香水机智地搭救了海牛,结果被他们关了起来。

这个晚上,两艘船上的水手们在甲板上喝酒、玩闹,凯特却闷在船舱里想着怎样制止肖兹克的行动。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渐渐逼近他们。

深夜,凯特忽然被一阵剧烈的颠簸惊醒,她马上意识到“淘斯特”号遇上了海上风暴。凯特拼命砸着舱门,混乱中有人给她打开了门,大概怕她无法逃生。凯特冲上甲板,只见海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空中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两艘船在大海中上下颠簸,就像两片树叶微不足道,而更可怕的是风暴的势头越来越大,显然,两艘船误闯进了风暴的漩涡!

“淘斯特”号上,肖兹克和四个船员乱成了一锅粥,他们不知道哪里是风暴的中心,哪里是风暴的边缘。只能凭经验顺着浪头满舵前进,不料船头的浪却越来越高,已达3米以上。

正在这危急时刻,凯特好象听见了一阵歌声,她心头一惊,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但歌声却绵延不断,并且似曾相识。在海涛声中,一阵飘渺的歌声婉转凄凉,若隐若现,仿佛一位痴情的少女在等待夜归的情郎。凯特猛然醒悟了——那是海牛在歌唱!凯特脑中电光一闪,神话传说中“美人鱼”能预测风暴,它会将海船引领向安全海域。凯特立刻跑向驾驶舱,朝着掌舵的肖兹克喊道:“你听!是它们!是海牛……”肖兹克一脸疑问。凯特顾不上给他解释,抢着打开探照灯,在海面上仔细地寻找着。船越过几个波峰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看见,在距船2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群黑压压的动物在海中随波浪起伏游泳。

肖兹克命令船加速驶近。这果然是一群海牛,大约有十几头,正努力往一个方向游去,边游还边回头张望着渔船,仿佛在招呼他们快去。

凯特大叫道:“跟着它们走!跟着它们走!”

肖兹克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命令船员道:“全舵前进,跟着海牛!”并向季克也发出了尾随的信号。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海牛们在前边游着,两艘船在后面跟着,他们似乎胸有成竹,不紧不快,优哉游哉,随着波浪一起一伏,仿佛在海水中冲浪——那是怎样的一派景象啊!凯特暗暗感慨造物主真是公平,即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在特定时候竟也不如表面看来愚钝无知的动物。

也不知过了几个小时,海面上的光线越来越明亮,海面也越来越平静。终于,凯特说:“你知道吗?希腊神话中,人们历来就说‘美人鱼’可以给亲近它的人带来好运,也会让亲近它的人变得更美丽……”肖兹克久久没有说话,只是转头喊道:“转舵,返航!”

1、给下列字加上拼音。

颠簸( ) 漩涡( ) 痴情( ) 预测( )

2、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美人鱼”在海洋中向前游的句子。

4、将下列划线的词语换个说法。

(1)它常常在浩瀚的大海上为所爱的情人凄婉高歌。( )

(2)在波涛汹涌的海面,海牛们在前边游着。( )

5、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6、将下列句子中带点的部分用成语形容。

(1)正在这危急时刻。( )

(2)凯特猛然醒悟( )

(3)船越过几个波峰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

7、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1)两艘船在大海中上下颠簸,就像两片树叶微不足道。

(2)凯特脑中电光一闪。

8、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终于,凯特说:“你知道吗?希腊神话中,人们历来就说‘美人鱼’可以给亲近它的人带来好运,也会让亲近它的人变得更美丽……”就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10、“肖兹克久久没有说话”,他在想什么呢?

11、你认为季克会改邪归正吗?为什么?

12、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篇2: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一、我家的金鱼缸里养着三只小甲鱼,我喜欢观察它们。小甲鱼的眼睛小得可怜,耳朵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牌子只微微出一点鼻孔。整个头显得小巧玲珑,就是嘴大了一些,有些不相称。小甲鱼的整个身体是黑褐色的,在鱼缸里显得十分清晰。它的`脚上有五只坚硬的爪子,可厉害啦!它有背上驮着一个壳,尾巴细而短尾端像针一样尖。

1、用“‖”把短文分成两层。

2、填上数量词一眼睛、一()耳朵、一()鼻子、一()鱼、一()头、一()嘴。

3、写出反义词喜欢——()、坚强——()、黑——()、尖——()、细——()、短——()。

4、用横线画出描写颜色的句子

5、短文具体写了小甲鱼的眼睛、耳朵、头都很小的特征,整个身体颜色是_______,脚上有_________,尾巴__________。全文是按观察的顺序从_____到______依次记叙的。

二、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但是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复杂()痛苦()矮小()战争()

2、用“简单”写一句话:

3、用“~~”画出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送温暖小松鼠生病住院了,小动物们都前来看望她。小猴带桃子,小蜜蜂带蜂蜜,小白兔送白菜,小牛送牛奶。百灵鸟唱起歌:“祝你快快好起来!”黄鹂也亮开嗓子:“祝你回到我们中间来。”小松鼠看着满屋子的伙伴,激动地流下了泪。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生病住院。小猴、小蜜蜂、和黄鹂来看望她。

3、想一想,小松鼠为什么流下泪?请你在括号里“√”出正确答案。

(1)小松鼠觉得身体很不舒服。()

(2)小松鼠觉得伙伴们对她太好了,很激动。()

(3)小松鼠很喜欢伙伴们带来的礼物。()

四、我家养了很多鸡,其中一只公鸡最美丽。它的羽毛金黄色,像披上一件金袍子一样。头顶上长着一个红红的冠子,好像带着一顶皇冠。圆溜溜的眼睛好象嵌(qiàn)在玉石上似的。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描写了公鸡的()、()和()。

3、用“~~”画出描写公鸡羽毛的句子,读一读。

4、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学小作者一样用几句话写写它的样子。

五、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紧盯()著名()

篇3: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一、试题体现科学性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 阅读试题编制首先要保证其科学性,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 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 抓住关键, 指向阅读能力核心, 科学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 把准年段目标

【试题传真】

例1:小动物们的汗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用线连一连。

牛的汗脚上

猫的汗鼻子上

马的汗舌头上

狗的汗身体上

———一年级试题《找汗》

例2:文章写的是父子之间的故事, 却通篇用“草鞋人”“皮鞋人”加以代称, 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六年级试题《担子》

【命题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是阅读试题命题的准绳。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各学段的“精读”评价建议:

可见, 三个学段的“精读”评价建议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 由感性到理性, 从词句逐步走向篇章及文体, 从初步感知内容、把握文意, 逐步走向对文章表达形式的领悟。阅读试题的命题, 应在总目标的引领下, 仔细区分各学段目标之间的异同点;同时注意学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不致造成学生的“浅读”或越位性的“深读”。

上述例1试题, 重在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 侧重于对文本字面意思理解的考察。要求学生寻找辨识相关信息, 架构信息之间的准确关联, 吻合第一学段评价目标。例2试题, 要求学生着眼篇章整体, 关注表达上的风格特点, 在检视文本内容及情感的基础上, 就文章特殊的表达方法进行鉴赏和评价。

(二) 指向能力核心

【试题传真】

例1:短文第3~7自然段具体写了水葫芦来到中国后的哪几方面内容?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内容填写完整。

———五年级试题《水葫芦的自述》

例2: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有关“鲸”的知识, 你更愿意读哪篇文章呢?请根据其中一篇或两篇的写作手法解释作答。

———六年级试题《“鲸”主题阅读》

【命题思考】

阅读评价考察的应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关于阅读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PIRLS、PISA的层级能力要素, 结合小学阅读教学实际, 确定阅读测试应考察的四种基本阅读能力:

这四个层级目标,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第一学段可侧重于提取信息和整体感知;第二学段可侧重于整体感知 (概括) 和形成解释;第三学段可侧重于形成解释、作出评价与完成任务。特别到了第三学段, 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评价, 形成独创性的反思评价能力。同时, 还要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问题。

上述例1试题, 要求从文中提取多个明显的或隐含的信息进行概括, 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例2试题, 指向最高层级的阅读能力领域, 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经验, 在对比中扩展思维, 个性化地对文本的形式进行评价, 超越了文本具体的内容。

(三) 控制区分度

【试题传真】

例:这篇小说也可以取名为《借钱》或《凑钱》, 但作者却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 你能说说这样拟题的用意吗?

———六年级试题《那年冬天好大雪》

【命题思考】

就阅读试题编制的科学性而言, 仅有能力要素是不够的, 还应该有效体现区分度。区分度相对高的阅读试题, 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

首先, 试题设置层级化。一般一个阅读材料设4~6个试题, 其难度比例可分配为5∶3∶2, 即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容易题占50%左右, 考查综合运用的能力题占30%左右, 较难题占20%左右。这样, 既有基础性的检测, 又有少量富有较大挑战性的题目, 梯度体现恰当。

其次, 答案设计等级化。改变答案非此即彼的现状, 尝试对部分试题进行分等级分项给分。如上述例题, 考察对文本题目的评鉴能力, 答案包含三层: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二是暗指农民工生活的艰辛;三是反衬农民工兄弟在艰辛中互帮互助的温暖。大部分学生停留在第一层次水平, 少部分能够回答完整, 命题具有一定区分度。

二、试题体现学科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试题的编制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遵循母语教育规律, 在凸显“语用”的同时, 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重视母语特点

【试题传真】

例1:批注, 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你从画线的A.B.C三句中任选一句, 关注带点的部分, 写下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A.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 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

B.我还没有发作, 我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

C. 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 慢慢地放松了。

我选择第______句, 我的理解和发现:。

———六年级试题《原谅》

例2:“那妇女没有说话, 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 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 细细看去, 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句中的“托”字可以用“放”来代替, 作者却选择用“托”, 为什么?

———四年级试题《一根项链》

【命题思考】

语文课程是唯一以言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 阅读评价理应关注文本表达, 凸显语用, 培养语感。我们发现目前部分阅读试题机械照搬PISA、PIRLS的命题方式, 只考察对文本内容和内涵的探求, 而忽略对语言的揣摩品味, 这种现象让人堪忧。我们的测评应该在借鉴国际阅读评价先进理念的基础上, 重视母语特点, 关注“言意兼得”, 做好两者的对接交融。

上述例1试题, 不考察修辞知识, 而考察对修辞语句的具体理解, 学生需要根据语境探求表达效果, 形成自己的解释, 检测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捕捉信息、综合理解和体验领悟的能力。例2试题, 紧扣“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 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评价目标, 引导学生在比较品评中作出解释, 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二) 展示阅读智慧

【试题传真】

例:先静下心来阅读短文,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选其中一项作答) 。

1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概括:______。

2梳理梅子、朵朵、梅子的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___________。

3我用其他方法 () 进行概括:_________。

———四年级试题《你瞧, 我好看吗》

【命题思考】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阅读试题在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 应更多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使之成为学生展示阅读智慧的平台。如梳理和勾画学习时的思维轨迹, 归纳和整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生成、积淀阅读智慧, 提高语文素养。

上述试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静下心来阅读短文”, 重视的是过程, 展示的是智慧;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提供思维的路径和方法, 同时尊重学生个性, 留有一定空间, 使阅读智慧更具个性化。

(三) 体现人文关怀

【试题传真】

例:1.短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菱鲆鱼和______都具有变色的本领。

2.短文中加点的“这样做”是指。

3. 叶鱼像枯树叶似的漂浮在 水 面 上 , 它 这 样 做 是 为 了 ( ) (选项略)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想想鱼是怎样变色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5.判断题。 (题略)

———三年级试题《会变色的鱼》

【命题思考】

阅读试题在保证命题科学的同时, 还应关注阅读材料和试题形式的人文性。首先, 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做到文质兼美, 可读性强,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让学生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成“人文教化”, 同时材料难度要求应略低于课文。其次, 题型设计要合理科学。要兼顾封闭型和开放型题目, 避免全为封闭型的客观题, 也要谨防陷入“语言表达”误区, 过多设置表达类的主观题。

上述试题中的阅读材料《会变色的鱼》涉及学生的未知领域, 难度适宜, 富有趣味性。在题型设置上,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一般阅读规律, 适当减少语言表达类试题,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

三、试题体现开放性

语文学习要开放视野, 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获得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试题命题应在“大语文”视野的观照下与时俱进, 加强与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一) 开放选文视野

【试题传真】

例:阅读一组短文, 完成练习 (短文略) 。

(一) 蝉和狐狸 (二) 狐狸和葡萄 (三) 狐狸和乌鸦

第一部分:分别阅读第1~3则寓言故事, 完成基于单篇阅读的试题。

第二部分:结合三篇短文写出寓言故事的特点, 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则故事中的狐狸形象。

———六年级群文阅读试题

【命题思考】

选择合适的文本是编制阅读试题的重要一环。阅读选文在来源、题材、体裁、组织形式等方面要开放视野:一要兼顾课内外, 以课外为主;二要平衡文学类和资讯类选文。可以借鉴PISA测试理念, 既有文学类文本 (如叙事故事、小说、童话) , 又有资讯类文本 (如常见的说明文、实用文) , 以全面考察学生阅读不同文本的能力;三要关注非连续性文本, 引导学生从相对较多的语言材料和信息中, 认真筛选、判断, 掌握获取、处理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四要丰富选文组合形态, 适度介入群文阅读, 努力使阅读测试“增量”“增值”。

上述试题根据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 选择了三篇与狐狸有关的寓言故事进行组合, 既有基于单篇的阅读试题, 又有对比性、综合性的评核学生综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信息丰富, 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具有广度、深度的阅读实践。

(二) 走向生活阅读

【试题传真】

例:小明打算星期一去图书馆办卡借书。阅读材料, 给准备出门的小明发短信, 帮助他办卡、借书。

———五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去宁波图书馆借书》

【命题思考】

阅读既是语言的认知过程, 更是满足读者实际生活需要和参与未来社会活动的一种工具。贴近生活阅读, 在生活中阅读, 为生活而阅读, 应该成为阅读教学和评价的理念之一。因此, 阅读测试要缩小与常态阅读之间的落差, 多关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篇4: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测试题

1.给文中的空处加上标点。(6分)

2.用“~”画出最能表达本段意思的句子。(2分)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

( )( ) ( )( )

作溜

( )( ) ( )( )

4.填一填,写一写。(4分)

我发现“来来往往”既是叠词,而且里面还含有一对反义词,我也能写四个这样的词 、、 、 。

5.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形态各异”的理解,并用它说一句话。(4分)

(1)形态各异

(2)

古人的诗文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清热去火。荷叶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它总是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我更爱荷叶。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1)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2)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写近义词。(3分)

确实——()保护——()保存——()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5.用“~”画出文中写荷叶用途的句子。(2分)

6.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写出荷叶的特征。(6分)

颜色 ,形状,质地 ,整个自然段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的生长习性。你能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吗?

7.“荷叶是美的”指的是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心灵美”指的是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赞美荷叶或荷花的诗句 , 。(8分)

在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爬行类动物,那就是恐龙。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是错的。恐龙有的很大,比十几头大象加在一起还要大;有的却很小,和一只鸡差不多。有的恐龙飞,我们称做翼龙;有的恐龙生活在水中,我们称做鱼龙;有的恐龙就像牛呀、马呀,只吃树叶和草类,那是草类恐龙;有的恐龙就像老虎、狮子一样,专门捕食别的动物,我们称做肉食类恐龙。恐龙的种类有好几百种,样子千奇百怪。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8分)

称心( ) 称赞( ) 对称( ) 称职( )

称雄( ) 称号( ) 称快( ) 称谢( )

2.照样子组字、组词。(6分)

例:龙:拢(靠拢) 茏(葱茏)胧(朦胧)

是:() ()()

会:() ()()

3.在错字下面画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绶慢()冀龙()哺食()

4.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深: A深度B深奥C(感情)深

(1)这本书很深,我们还看不懂。( )

(2)他们两个人常在一起,感情很深。( )

(3)这口井有8米深。( )

5.写近义词。(3分)

庞大()错误()缓慢()

6.根据短文填空。(6分)

恐龙种类有 种,样子。文中介绍了, ,。

7.用“~”画出描写恐龙大小的句子。(1分)

1.成语妙答。(5分)

(1)成语 是说蛇本来没有脚,但画画的人却给它加上脚。

(2)“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是 从秦王那里要回了和氏璧。

(3)炎帝的女儿游泳时淹死在东海,化为鸟,衔来西山的木石想填平大海。这个故事就是成语 的来源。

(4)一般来说,“昙花一现”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2.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3分)

(1)“匡庐天下秀”赞美的是()

A.嵩山 B.泰山 C、.庐山 D.华山

(2)下列不属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峨眉山 B.普陀山 C.五台山 D.恒山

(3)“五岳归来不看山,()归来不看岳”。

A.泰山B.华山C.黄山 D.天山

3.心系奥运。(8分)

(1)连一连

郭晶晶体操冠军

张怡宁射击冠军

杜丽跳水冠军

杨威乒乓球冠军

(2)填一填

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 。

4.吟诵古诗。(4分)

看到春天的美景,你会吟诵古诗:

, 。

看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你会吟诵古诗:

篇5: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试题

(一)_________________ ①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

② 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③ 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个小时。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④冰水擦身,是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手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⑤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⑥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件事不明白,你骂国民党,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连死也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你究竟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要损害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⑦ 他的道理讲得很透,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作,也都开始锻炼身体,投入更艰苦的斗争中去。练习:

1.短文可以分为三大段,请选出一个正确的分法,在()里打“√”。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2.文中的第②自然段与第③、④、⑤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

3.“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这里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王若飞在狱中有哪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他为什么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① 王若飞 ② 为了真理

③ 监狱里的锻炼 ④ 王若飞和他的难友们(二)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î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ï dîng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 fèn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练习:

1.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下面的括号里。níng zhîng nuï dîng qīng cuì qì fèn()()()()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入迷?? 知晓?? 振奋?? 3.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 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问题。

① “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篇6: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4分)

慰藉(jiè)咀(jǔ)嚼潜(qián)伏戛(jiá)然而止 负荷(hè)炽(chì)热揩(kāi)拭脉脉(mò)含情

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迫不急待(及)穿流不息(川)一泄千里(泻)世外桃园(源)再接再励(厉)一愁莫展(筹)如愿已偿(以)走头无路(投)

三、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20分)

1、从短语的结构关系上看,下列有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B)

A、粗制滥造B、自鸣得意C、虎啸龙吟D、美味佳肴

2、选出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D)

A、经过18年的卧薪尝胆,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力克对手,又一次问鼎奥运冠军。

B、印度洋海啸于2004年12月26日袭击了亚洲和非洲的10个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场海啸灾难。

C、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今天就国内一些地区发生涉日游行示威活动发表谈话,提醒广大群众应依法行事,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D、为了防止病树造成危害,园林工人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逐一进行排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

①本人昨天下午在2路公交车上不慎遗失了一个黑色公文包,有拾到并归还者,本人愿付酬金200元,决不。

②任何一种药物都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常用抗生素的大多为6小时。③杨老师这样地劝你,你还不说出实情,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④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蔓延没有吓倒人们,更加坚定了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A、失言实效苦口婆心不但/而且B、食言时效苦口婆心非但/反而

C、失言时效语重心长 不但/而且D、食言实效语重心长非但/反而

4、每首诗有四句,每句有五个字的古诗体裁叫(A)。

A、五绝B、五律C、四绝

5、有一位作家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是(C)

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A)”

A、阴山B、边关C、燕山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C)。

A、春色B、梨花C、雪景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的意思是指(B)

A、失去的人B、消逝的时光C、流淌的水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A)的诗句。

A、王维B、王之涣C、王勃

10、子曰:“工欲(A)其事,必先利其器”。

A、善B、擅C、行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C)”。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

12、下列各句中不是谈学习态度的是:(C)

A、学而不厌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杜威

1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B)

A、补习B、阅读C、训练

15、《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指出要解决教师的时间问题,最主要的是要看(C)

A、工作时间能否减少B、工作效率能否提高C、工作本身的方式和性质

16、《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一文主要论述了(B)

A、如何让小学生愿意学习

B、如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孩子都取得进步

C、如何克服负担过重现象,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17、《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一文提出年轻教师每个月要买三本书:

1、关于所教学科方面的书;

2、可以作为青年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事迹的书;以及A

(A心理学B教育学C 社会学)方面的书。

18、下列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知识”能够转化为能力。B、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C、知识就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9、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我”是怎样将一个名叫费佳的“后进生“培养成“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的”。他的“转化”策略就是让费佳这样的孩子更多地(B)(A 听故事B 阅读c 参加课外活动),为此,他专门编了一本特别的(B)。(A 作文集B习题集C 连环画)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新课程反对接受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3、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

4、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

识。

(√)

5、“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礼记》。

(×)

6、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累计为3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

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8、《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

9、“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称赞孔子的话,“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成为“启发式教学”的最早来源。(√)

五、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杜甫少有开心的诗,从来都是忧国忧民,但是他“生平第一快诗”却一反他平日的沉郁顿挫,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他们常常被人合称为“小李杜”,他们是 李商隐和 杜

牧。

3、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近年风靡全球。

4、《皮皮鲁和鲁西西》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近年创作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三国演义_____》的开篇词。

6、“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红楼梦

_______》

7、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吴用__,也被称为“赛诸

葛”。

8、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9、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0、五、六年级学生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1、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早就有了精辟的论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 传不习

乎?”

1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论语》中关于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有不少。其中,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他说“求(冉求)也退,故进之; 由(子

路)也兼人,故退之。”

16、《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__莎士比亚

__________的著名喜剧。夏洛克是这出喜剧中塑造的一个_吝啬鬼___的形象

17、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18、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手法写水、田、山的殷殷之情,可谓神来之笔。

1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出自《春日》,作者朱

熹。

★20、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21、英国作家笛福的著名小说 《鲁宾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海上遇险,荒岛余生的故事。

2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下句是润物细无声,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下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出自宋代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

24、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原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25、论语中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作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有力佐证。

六、语言运用。(8分)

1、对对联:[4分]

篇7: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一、课内阅读(40分)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玩赏、欣赏)过水平如(静、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暇)的翡翠(chuìcuì)船桨(激、击)起的微波扩散(sànsàn)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1、“波澜壮阔”中“澜”的意思是(2分)

2、选择正确的字、词和读音,在文中的括号里打“√”。(6分)

3、请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两对反义词。(4分)

()——()()——()

4、这段话写了漓江的水的三个特点,分别是(3分)

5、文中最后一句话写了作者荡舟漓江的 的特点。(4分)

6、短文中写水“绿”的语句是 3分)

7、请写出几个描写水的四字词。(4分)

8、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6分)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4分)

10、这段话主要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4分)

二、课外阅读(60分)

公园一角

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园的一角。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别致的假山。池里的水清润(rùn)得宛如一块天然的翡(fěi)翠,平滑无瑕,清澈见底。当微风拂过水面时,水面上就泛起层层鱼鳞般的波纹。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假山顶端喷出一股又细又高的水柱。那水柱喷出后,又斜落下来,成了一串银白的水珠,晶莹耀眼。微风吹过,犹如点点白梅撒在水面上,荡漾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yī),飘散在空中,仿佛给假山披上一层轻纱,格外美丽。

池中有许多色彩斑(bān)斓(lán)的金鱼,它们互相嬉(xī)戏,好不自在。瞧,一条花尾金鱼刚浮到水面上,嗖的一下,转头又钻入水底下去了。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会。它昂着头,不停地摆动着尾巴,像是在炫耀自己:“瞧,我多漂亮!”

喷水池的周围,摆着一盆盆绽蕾吐艳的菊花。粉红色的花蕊嵌在金黄的花瓣中,在绿

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微风吹来,菊花就像一个个少女在翩翩起舞。

小池.、假山、金鱼和菊花,构成了公园一角这幅美丽的图画。

1、填空。(6分)

“翡翠”的“翡”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第一画名称是;

“翠”与“翡”相比,从“羽”的写法上,你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8分)

好: a、非常 b、很多 c、表示同意 d、优点很多(1)它们互相嬉戏,好自在。()

(2)池中的假山是由好几块奇石巧妙地堆成,很精巧。()

盛: a、用力很大,程度深 b、兴盛、旺盛 c、盛大、隆重(1)春天是月季花盛. 开的季节。

()(2)看,又来一条,眼睛大大的,鼓鼓的,穿着黑色的晚礼服,好像是要去参加隆重的盛.

会。()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8分)(1)夸耀。()(2)新奇,跟平常不同。()(3)形容轻快地跳舞。()(4)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8分)

()的波纹披上()()的花蕊钻入()

5、用下列词语造句(6分)

格外显得

6、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最少三处)。(6分)

7、、读短文,填空。(14分)(1)短文有顺序地向我们介绍了公园一角。先写______、,再写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写____________,再具体写____________。由面到点,具体细致,表达了作者对金鱼的____________之情。

篇8:小学语文阅读竞赛试题

关键词:NAEP,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试题题型数量比较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和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题型与数量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NAEP2011八年级阅读共测试了三篇文章, 30道题, 其中选择题16道, 主观题14道, 两种题型几乎平分秋色, 平均每篇文章至少10道测试题。而北京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也是测试了三篇文章, 共8道题, 都是主观题, 没有客观选择题, 平均每篇文章最多测试三道题。很明显, 两者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评价目的不同。NAEP阅读测试框架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 包括理解书面文本, 发现和解释含义以及根据相应的文本类型、目的和情境使用这些含义”。这个定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从对阅读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NAEP阅读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查找/回忆、整合/解释和批判/评价等能力。每篇文章充足的题量可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 而这些能力的考查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又可以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很灵活。我国的“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并没有对阅读进行明确的界定, 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记忆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项中列出了11个能力考查要点, 由于每篇文章测试的题目较少, 这些要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考查。

二、问题设计的比较

问题和指导语又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来明确答题的要求, 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来明确答题的任务。问题和指导语设计得清楚与否, 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度。

2012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按照文体的不同测试了三篇文章, 记叙文测试的第二道题, 试卷中的第16题, 是这样表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4分)

记述文测试题的第三道题, 试卷中的第17题, 表述如下: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 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 (7分)

第16题题目设计简单明了, 学生读后不会出现歧义, 明确是结合全文来回答问题, 不能限于一个段落中。但是这篇文章语言诗意化, 有很浓的抒情色彩, 与考生平时的阅读有很到的差异, 题目有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来回答, 所以难度很大。第17题是考查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赏析文章的第三段, 但是前半句的描述很笼统, 中考说明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了解即可, 学生对描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有所了解, 那如何用来赏析呢?为防止死记硬背的情况, 不妨把描写和议论做一下细致的说明。在两道题对学生的限制太多, 学生都必须要结合原文, 这样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很少了, 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想法和见解。

NAEP阅读主观题非常注意问题的设计。下面以NAEP 2011 八年级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来进行简要说明。

第2题: 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

第11题 你认为参政扩大运动中的女性可能对文中最后一部分的描述——“渐变”, 会有怎样的感受?用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和对事件的看法, 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或是用文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 这两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题干中“你认为”更是在强调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观点, 并且言之有理即可。由此可见, NAEP阅读测试更侧重的是学生自己解读文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NAEP每一道试题都有清晰的能力和难度定位, 具有特定的难度等级和能力要求, 考试指向非常清晰。

三、评分标准的比较

在语文测试中主观题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对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但是答案的开放性却给语文主观题的评分工作带来了困难, 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下面我们以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和NAEP2012八年级阅读试题中, 第2题的评分标准为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市中考语文第17题的评分标准

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 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 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 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 又爬起来, 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 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 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第2题的评分标准

2.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数及描述:

第一, 完全理解。

这一级别的回答, 能通过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的特殊联系或者通过对文章开始与下文如何联系的理解, 来解释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述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

①我认为这是开始文章的好方法,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1776年阿比盖尔·亚当斯就已经想为妇女争取平等权, 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

②我确实认为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好方法, 应为它说出了妇女权利运动最开始的情况。

③是的, 它为让你为下文的阅读做好准备。在开始讨论为独立而战和文章将要谈及的事有关。

④是的,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女性有取得和男性平等的决心。

⑤不是, 他们应该以1848年女性想要获得投票权来开始。

第二, 部分理解。

(1) 这一级别的回答要求能够提供基于文本的概括, 来解释对亚当斯的描写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他们不用说明对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关系的理解。

①我想是因为这一事件为文章的开始做准备。

②是的, 因为它让你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在妇女平等方面的言论, 并且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是的, 因为它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并且告诉我们将要读到的内容。

④是的, 因为引用历史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或者

(2) 解释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 但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描写, 这么描写是否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这些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表达个人的意见。

①我认为这是文章开始的好办法, 因为讨论了独立权。

②不, 不完全是, 因为阿比盖尔所说的是女性还没有机会参加选举。

③她希望女性独立。

④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希望人们能起来反抗。

第三, 几乎不理解。

这一水平的回答提供不相关的信息, 或者无法支持个人的见解, 或者仅仅是简单的复述问题。或者是简单回答阿比盖尔·亚当斯的话而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①不是, 它会把一切弄乱。

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它读起来非常枯燥。

③是的, 阿比盖尔做了一个很好的陈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④可能它们应该和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有一点儿联系。

⑤是的, 因为她敦促她的丈夫“记住这些女士们, 对她们要比以前更加支持女性们。

仔细对比两个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

北京市中考语文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是按要点给分, 答对一个要点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然后把分数相加就是该题的最后得分。这种评分方法非常灵活, 便于操作。如第17题中, 答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找出议论的句子给一部分分数, 对这些描写、议论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一部分分数, 整个题目的语言表达又要占一定的分数。

NAEP的评分标准是按照等级来给分, 只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NAEP阅读评分标准的制定是非常详细的, 把学生可能的答案尽可能的列举出来, 将这些的答案进行归类, 作为打分的分界线。第二题中把学生的答案分为完全理解、部分理解和几乎不理解三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又包括对回答的具体描述与说明、所得分值以及相应的样例。根据这些具体的描述与说明增加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也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方云龙.开放性试题质量分析 (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2, (9) .

[2]姚永夫.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其解法初探[J].中学文科, 2001, (8) .

上一篇:高考前的心理辅导报告下一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创业之星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