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2024-05-01

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通用9篇)

篇1: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附件1

《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申报单位

三、项目实施单位

四、项目建设期限

五、项目实施地点

六、项目建设内容

七、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二章

项目背景

简要介绍与项目有关的背景资料。包括社会背景,实施地情况,欲在项目中应用、推广、示范的技术情况,目前应用推广情况,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必要性等等。第三章

项目目标

简要文字说明项目实施后预计达到的目标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

简要逐项说明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的项目,规模,建成后可实现的目标。项目的示范性、创新性(技术创新或机制创新)以及公益性描述。

第五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运行机制 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要利用附表中的数据,简要说明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第七章

预期效益分析

简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论述,尤其注意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方面的效益分析。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附:项目详细成本表(项目预算)(必须参照省办下发的样表,按照模版做,不得变更格式)

注:1.要特别注重项目与农户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内容和项目实施过程对农户的组织方面

2.因为是垫付报账制,项目建设内容应实事求是,不要假、大、空,否则是报不了账,不能真正拿到世行贷款的。

篇2: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2.建设规模与目标

3.主要建设条件

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暂不做)

(三)问题与建议

二、城 市 交通及服务、市政管线 需 求 的 预 测

(一)预测的依据和范围(如:社会经济发展五、十年计划等)

(二)项目影响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 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2. 项目影响区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

(三)项目影响区内现状路网满足交通及服务、市政管线设施

要求的能力分析

(四)预测期内,影响区对本项目交通及服务、市政管线设施的需求预测。

三、建设规模、技 术 标 准

(一)初步确定道路建设规模、标准及其理由

四、沿 线 建 设 条 件

(一)场址现状

1.地点与地理位置

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二)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要求

9.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0.施工条件

(三)场址比选(可选)

(四)场址推荐方案(绘制场址地理位置图,可选)

五、工 程 方 案

(一)工程方案

1.道路平、纵、横断面及桥涵布置方案及选择

2.道路推荐方案的各主要管线工程方案及选择

3.推荐方案的主要建、构筑物工程规模一览表

5.与方案相应的征地拆迁情况

六、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环境现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初步保护方案

(四)分析环境是否影响项目的立项

七、项目实施进度

(一)初步确定建设工期

八、投资估算

(一)初步估算项目建设投资(推荐方案)

1. 项目投入总资金初步估算汇总表

2. 单项工程投资初步估算表(含征地拆迁费用估算表)

3. 分年投资计划表

九、融资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

(二)债务资金筹措

(三)融资方案分析(可选)

十、国民经济评价(暂不做)

(一)评价依据

(二)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财务(影子)价格

(2)计算期与运营负荷(交通量)

(3)社会折现率

(4)其他计算参数

(三)盈得能力分析

1. 初估国民经济效益

2. 项目工程投资费用调整计算

3. 初估国民经济费用

4. 计算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

十一、社会评价(可选)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 不同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2. 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三)社会风险分析

(四)社会评价结论

十二、风险分析(可选)

(一)初步识别主要风险因素

(二)初步分析风险影响程度

十四、结 论 与 建 议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二)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

(三)结论与建议(存在问题等)

附图、附表、附件

(一)附图

1. 城市总体路网规划图(或相应区域路网规划图)

2. 项目地理位置图及项目区域位置图

3. 场地地形地貌图

4. 道路平、纵、标准横断图(横断含管线布置)

5. 大、中桥布置图。

(二)附表

1. 投资估算表

(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主要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小项目可两表合一)

(3)分年投资计划表

2. 国民经济评价报表(暂不做)

(1)国民经济效益计算表

(2)项目工程投资费用调整计算表

(3)国民经济费用计算表

(4)全部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三)附件

1. 项目建议书编写委托书

2. 与项目有关的有权部门的文件等

篇3: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一、部门预算项目支出评审工作组织实施

此次评审选择了包括公安、国土、教育等30个被评审部门, 共计197个预算单位, 涉及行政政法、社会保障、教科文、农业、企业及综合法规等七个业务支出处室对口管理的单位。评审预算单位的面达到66.78%, 评审部门项目支出额占全市所有部门项目支出总额的61.97%。

各预算单位“一上”后, 业务支出处室对“一上”项目筛查过滤一遍, 将根本不成立或财力不可能的项目挡在评审范围之外, 筛查通过的项目才进入下一阶段即我中心实质性评审环节。

具体评审操作中, 先审阅资料, 后深入到各预算单位, 补充收集证据 (包括法律法规、文件、合同、会议纪要、市级领导批件等) 。设备物资以市场价格或报价单价格为依据进行审核;外购服务项目以双方过去签订的合同为依据, 参照国家相关行业收费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活动类、调研类、宣传类、特殊事务类等无严格标准的项目, 以被评审单位以前年度的实际支出情况为基础, 评审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把握适当调整;相同项目的上年度预算数也是本次评审的重要对比指标。

二、评审结果

30个部门计197个预算单位2011年“一上”申报1 349个专项, 经业务支出处室筛查后剩下1 205个项目后进入财政评审实质性评审, 经评审整合成为1 007个项目。审定总金额与“一上”数同口径对比核减率49.45%;与业务支出处室筛查后的“一上”数同口径对比, 核减率38.81%。

三、评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 项目专属性不强, 许多项目与基本支出的内容重复混淆, 或者说不构成专项。

这种现象, 几乎所有预算单位都存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1) 项目支出分解为支出明细要素后, 评审人员发现项目没有主题核心, 支出明细组成与项目内容缺乏相关性。例如某系统, 所有相关工作及职责无一例外均以项目名义申请专项经费, 项目围绕着“经费”设置。 (2) 因为部分预算单位申报项目支出的组成内容中能体现项目核心用途的项目直接费很少, 大量的交通费、招待费、工作会议费、办公费等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一般性的外出学习、考察、调研等费用, 并非部门 (单位) 专项工作必需、合理的费用, 有的甚至为了压减当年的“四费”, 项目上年故意不列支出, 结转到下年列支。

2.“零基预算”没有落实到部门项目支出预算中去。

依照往年惯例设置专项的“味儿”很厚重, 部门项目预算并未真正做到完全以专项工作为中心。预算单位老是在打要钱的报告, 支出处室总有写不完的签报, 原因大致可归结于此。依照惯例预算项目支出, 客观上不能调动预算单位编好编细部门项目预算的积极性, 因为他 (她) 们清楚如果老项目增加金额以及新报项目, 几乎都会被“枪毙”掉。依照惯例安排预算的做法, 可能已经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效益。

3. 政策制度的某些不合理性, 导致资金分配失衡, 支出差距较大。

一是临聘人员待遇差距大:有收入来源的比没有收入来源, 例如, (1) 临聘人员数量与薪酬标准, 一些预算单位依照相关文件制定的工资水平太低, 请不到专业人员, 同时反映编制及劳动人事部门核定的临聘人员数量无法满足预算单位业务发展需要, 临聘人员经费不够怎么办, 情急之下, 预算单位只得凑报项目来弥补, 甚至将专项中的商品与服务费指标改换为临聘人员经费。资金的现实供给与单位真实需求这一矛盾无端增添了预算单位的工作量和烦恼。 (2) 学校这一块, 一般财力保证教师工资福利, 另加每生每年150元~180元拨付公用经费, 学费收入则全部原路返还到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这一政策规定, 使得学校之间经费投入差别很大, 强者愈强弱者更弱, 一般职业教育比义务教育好, 纯高中比有义务教育的高中好, 名校比普通学校好, 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 民众不能享受教育公平。 (3) 某考试院, 事业单位参公务员管理, 财政按每人1.5万元拨公用经费, 该院组织各类考试年收入3 000多万元, 除上缴省院1 000多万元, 其余2 000多万元化为“项目”以考养考, 也是现有政策的某些规定导致财政不能统筹调整。

4. 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报、评审的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的做法是, 预算单位每年制成电子文档表格 (项目申请书, 项目明细表) , 每年复印大量立项依据及测算依据的材料, 一式两份报财政部门, 修改调整后“二上”又报一次, 年年这样报周而复始。进入评审程序, 再次补充完善依据材料。半手工化操作, 不仅效率低, 还消耗大量纸张与电脑辅材。

四、对提高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工作的建议

1. 财政部门可尝试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标准, 还原部门

项目支出预算的专项属性, 力戒项目专款被一般公用费用化。该市目前公用经费按在编人数每人每年1.2、1.5、2、2.5、3.5等五个档次标准控制, 虽简便易行, 但预算单位普遍认为控制标准远少于实际需要, 只得以“项目”来“折腾”。对比外省某市的控制标准, 由二块组成, 一部分按在编人数每人每年1.9、2.1、2.5、3万元计, 另一部分按实有车辆数每辆每年3.15、3.7万元计。该市已尝试在农口单位 (水务、农业、畜牧) 2011年的项目支出中不列交通费, 改在公用经费中按在编车辆数再给予每台车每年1万元~2万元的交通费预算, 成功地迈出了完善公用经费标准的第一步。还应根据各预算单位的职责、业务特点、有独立办公院址还是集中在政府机关大院等不同情形, 制订出更为详细可行的公用经费标准来, 不再发生要用专项经费去弥补一般公用经费的现象, 项目就是实实在在的专项工作, 专项经费就是项目实实在在需要的费用。

2. 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中引入支出结构模型。

无论是部门项目还是公共项目, 任何项目费用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项目直接费, 它是项目总支出中的直接部分, 单位不同, 项目性质不一样, 甲项目与乙项目的直接费完全不可比;二是项目其他费用, 它是指承担专项工作或任务, 一般会导致预算单位在限额公用经费之外增加耗费, 专项越多耗费越多, 是项目总支出中的间接部分。项目其他费用与项目直接费形成一定的数值比例关系 (例如1.5%~6%) , 如同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设工程第一二类费用总和的1.5%计取一样。项目支出结构如此定量化以后, 安排到预算单位的项目其他费用完全取决其承担专项 (包括公共项目) 的多少, 不须再常年性设置“系统业务费”等专项。

3. 在预算单位中, 实行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申报权等级制。

例如, 信息网络化运行建设及维护类项目实行一级单位和市信息中心联合申报制;一级单位才有位宣传调研会议活动类项目的申报资格, 基层单位则不能申报;物业管理类项目及房屋和设备大中型维修改造类项目, 均集中在机关事务管理局申报, 其他预算单位则无权申报该类专项。

4. 不同情形的预算指标结余, 应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收付制度, 而有的预算单位当年竟然还在使用数年前的预算结存指标。项目年度预算, 经历了“二上”“二下”后, 国库集中支付环节按已明确的支出细项控制支付, 防止项目之间调剂使用, 项目内支出细项不应“窜”用尤其不能窜为“四费”。对经常性行政事业类项目预算指标结余, 年终全部“清零”;对一次性跨年限的基本建设类项目预算指标结余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5. 改造“E财”部门预算管理系统, 为每个预算单位设置档案盒长久保存立项依据和测算依据。

借助改造后的“E财”, 网络报送网络审核, 预算单位不再报送纸文本, 下年度只需补充新的立项依据和测算依据即可, 甚至只需传送扫描图件。预算单位“一上”申报, 业务处室筛查, 中心实质性评审, 预算处复核汇总, 四个层次独立又相互衔接, 责任明确, 提高效率且节约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审成本。

摘要: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确定的年度事业发展项目, 并依据具体工作内容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强化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质量, 是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在对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审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更好地编制部门预算项目支出提高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编制水平的对策建议。

篇4: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摘 要:施工图预算是建设单位在施工建设期间安排资金年度计划,拨付进度款及办理竣工结算等方面的依据,其作用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与竣工验收阶段。文章阐述了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内涵以及编制依据,从而分析出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施工图预算;编制;准确性;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72-2

0 引言

工程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中施工图设计是对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施工图预算是依据施工图、预算定额、各项取费文件、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技术、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所编制的造价文件。在招投标项目中,施工图预算是建设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依据,是施工单位确定投标报价、编制进度计划和控制施工成本的依据,同时也是政府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监督工程实施情况、测算造价指数的重要依据。所以,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关系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各方的经济利益,因而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1 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1.1 工程设计对施工图预算的影响

原则上,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的基础上开展的。但目前很多项目为了抢时间争工期,经常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即施工图预算是在图纸尚不完整的情况下编制的[1],无法在预算中体现实际使用的工程技术,计算得到的经济指标准确性较差。

此外,设计不全面,设计修改和变更的次数频繁[2]。一个项目的建设会受很多因素的制约,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各专业对工程的详细情况没有一定的把握,地下管线、电缆等资料掌握不充分,在设备选型、材料使用的之前没有考虑项目所在地设备材料的供应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增加设计变更的风险,甚至引起索赔,影响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

1.2 造价人员业务水平对施工图预算的影响

编制施工图预算时,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凸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其编制预算文件的质量。很多造价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是目前大多数项目存在的共性问题。其对施工图预算文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工程量计算不准确

计算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并经的步骤。工程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的专业有很多,如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工业管道、通信、消防等。不同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同,如果编制预算的造价人员对相关专业工程量计算规则不是很了解或了解不够,都会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致使常出现错算、漏算及重复计算的现象。

1.2.2 定额套用有误

目前,国内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依据是预算定额,不同行业采用相应的预算定额,如石油行业安装工程目前采用的定额是《石油工程建设预算定额》(2013版)。预算编制过程中,定额子目错套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项目是跨省、跨地区甚至跨行业开展的,各地区、各行业相应的造价定额和取费标准有所差异,造价人员编制预算文件的时间要求紧迫,没有时间熟悉、了解要使用的定额及相关取费,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定额子目的错套。另,施工单位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以小套大”“就高不取就”[3],直接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 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准确性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施工图设计的管理

在初步设计之前,建设单位应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设计方案的选择实行招投标制。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能够平衡质量、工程、成本、安全、环保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项目价值达到最大化。因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当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工程项目,尽可能地通过招投标,通过技术分析、经济分析等各方面比较,选择满意度较好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招投标过程中应采取相关的途径,为投标单位营造公平、公正的投标环境。设计方案完成招标之后,建设单位应就项目定义和定位、功能、系统构成等方面与设计人员沟通,让设计人员充分了解项目的详细情况,掌握地质勘查资料、相关标准规范等,尽可能使设计图纸较为全面,减少设计变更。

②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指项目的下一阶段按照上一阶段的造价限额设计,即初步设计是按照已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施工图设计则是按照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金额。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建设项目涉及的各个专业应在确保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限定的投资金额进行方案的分析和比选。同时,限额设计应考虑业主要求、工程质量等各方面因素,不能一味地考虑投资金额。

2.2 重视造价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2.2.1 优化造价人员的知识结构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要求造价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并且应该兼具工程师与经济师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涉及的相关专业,如总图、建筑、电气、暖通、通信、管道等,掌握各专业工程量计算规则。

根据施工图进行工程量计算时,造价人员首先应熟悉施工图设计总说明,认真读懂工程项目的总平面图,与各专业的设计人员保持沟通,随时了解他们的设计意图,掌握设计细节和设计方案的变更情况。其次,应熟悉预算定额总说明、册说明、章说明、节说明和定额子目的具体包含项。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2.2.2 加强继续教育

预算定额和相关取费标准是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之一。知识都有一定的衰减过程,工程造价也不例外。工程造价专业的知识更新比较快,预算定额和相应的取费标准可能几年甚至几个月更新一次,地方材料价格信息有些省份一个月更新一次。如石油行业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预算定额的材料费和机械费进行了调整,其他费也进行了调整,即预算文件的费用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还有相关设计标准规范的变更,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均会对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产生影响,需要造价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继续教育。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及时更新现有知识储存,正确计算工程量,正确套用定额子目,提高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2.2.3 提高造价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的意识

深入施工现场,掌握项目的第一手资料非常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造价人员到施工现场能够了解并掌握很多有用的资料,如现场施工条件、通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法、施工机械的调用,设计可能发生的变更等。目前,很多项目在工程结算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经常发生争议,很大程度上在于建设单位没有深入施工现场,从图纸上了解到的信息无法完全反映出现场的实际情况,且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不被建设单位认可。因此,提高造价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的意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造价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认识,计算工程量时避免重算、漏算,确保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

2.3 强化施工图预算的监督和审查

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监督和审查工作应尽快介入。审查工程量的计算,避免工程量计算范围、计算规则方面的错误,避免多算、漏算和重复计算。审查定额的套用,定额子目是否错套、重套、定额单位是否正确、单位换算是否正确。审查取费的合理性,取费依据是否合理、取费系数的计算是否正确、费用重复支付等问题。加强EXCEL数据链接等低级错误的监督和审查。

3 结论

工程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一门复杂且综合的学科,集技术、经济与管理为一体。施工图预算无论是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还是工程造价管理中心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施工图预算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影响预算文件编制准确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设计方案实行招投标制、推行限额设计、优化造价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继续教育、强化施工图预算的监督和审查等对策建议。从而,提高施工预算的准确性,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吕亚卿.影响建筑工程预结算编制准确性的要素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3(33):183-186.

[2] 刘克宇,谢虎辉.提高工程预算准确性的对策分析[J].施工技术,2013,42:181-184.

篇5: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项目建议书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为扶持对象,以贴息、补助等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手段,坚持公开竞争择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努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地要按照当地编制的《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扶持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设,优先扶持以基地建设、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与推广、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1.1.2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1.3 经营情况 1.1.4 带动情况 1.1.5 财务状况 1.2 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

1、项目名称:

2、项目负责人:

1.2.2 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期限

1、建设性质:

2、建设地点:

3、建设期限: 1.2.3 产品方案及规模 1.2.4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产品品种

2、技术

3、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1.2.5 土建工程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投资结构:

2、资金来源: 1.4 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6 综合评价

1.6.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6.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条件

2、项目原材料可行性分析

3、项目可行性

4、项目运营期可行性分析 1.6.3 风险评估

1.6.4 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1.6.5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是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需要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2.2.2 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2.2.3 是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的需要 2.2.4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2.2.5 是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 建设地点选择

1、选址原则和依据

2、项目选址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本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 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1、政策条件

2、项目区资源概况

3、项目技术来源

4、基础设施条件

3.2.2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国内外XXX制品市场情况 4.1.2XXX国际市场分析 4.1.3国内XXX市场分析 4.1.4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4.3 市场风险分析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第五章 方案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5.1.1 产品方案 5.1.2 建设规模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5.2.1 总平面布置原则 5.2.2 总体布局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5.3.1建设标准 5.3.2产品标准 5.4 技术(工艺)方案 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5.4.3 主要技术参数 5.5 设备选型方案 5.5.1 设备选型原则 5.5.2 设备选型方案 5.6建筑方案 5.6.1 主体工程方案

5.6.2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 5.7 实施进度安排

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 6.1 环境影响评价 6.1.1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1.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6.1.3评价与审批 6.2 节能评价

6.2.1 项目综合能耗情况 6.2.2 能源供应保障情况 6.2.3 综合节能措施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7.1.1 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 7.1.2 项目运营期组织机构 7.2 劳动定员 7.3 管理措施 7.3.1 建设期管理措施 7.3.2 运营期管理措施 7.4 技术培训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5.1 劳动安全、卫生 7.5.2 消防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8.1 投资估算依据 8.2 投资估算 8.2.1 建设投资 8.2.2 流动资金 8.3 资金来源 8.3.1 中央财政资金 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 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 8.3.5 其他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8.4资金使用和管理 8.4.1 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8.4.2 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 8.4.3 其它

第九章 财务评价 9.1 财务评价依据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9.2.1营业收入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 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 9.3.3 经营成本估算

1、原辅材料、燃料、动力

2、工资及附加

3、修理费

4、其他费用

5、经营成本合计 9.4 财务效益分析 9.5 不确定性分析 9.5.1 盈亏平衡分析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9.5.2 敏感性分析 9.6 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10.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10.2 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10.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10.3.1 带动基地

10.3.2 带动农户、农民增收 10.3.3 带动就业分析

10.4项目对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的作用 10.5 对比分析

一、附表:

附表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2-2: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2-3:科技投入明细表 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4-1: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1:单位成本估算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9: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10:资产负债表

二、附图

附图1:地理位置图 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

三、附件:

附件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附件2: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单位近两年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3:土地使用证明

附件4:环保部门出具的意见或证明材料 附件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篇6: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设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文化馆建设项目概况

(一)、文化馆建设项目名称

(二)、文化馆建设项目规模

二、文化馆建设项目必要性

(一)、文化馆建设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文化馆建设项目必要性

三、文化馆建设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文化馆建设项目进度安排

四、文化馆建设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文化馆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篇7: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停靠站项目建议书

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项目有以下比较优势:

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 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 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 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PPP项目在第一个项目识别阶段,项目发起时需要提供《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步,尤其对于投资规模大、社会影响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项目建议书主要是从项目自身的客观条件方面考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项目发起人向发改委部门报送,提出立项申请,发改部门审查通过后下达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作为拟建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单位应为国家或地方发改委。

项目建议书大纲

一、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概况

(一)、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名称

(二)、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规模

二、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必要性

(一)、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现状及预测

(二)、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必要性

三、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规划

(一)、拟建地点

(二)、建设方案

(三)、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进度安排

四、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政策条件

(二)、建设区建设条件

(三)、建设技术条件

五、城市公交停靠站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投资估算

(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六、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一)、经济效果

1、财务评价

2、国民经济评价

(二)、社会效益

1、环境影响

2、社会影响

篇8: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关键词:水土保持,开发建设项目,方案编制,惠州

为规范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范围、审批权限及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危害,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惠州市政府于2009年10月以市府办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 对今后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规范管理, 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目前, 惠州市已经建立了以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为审查组织单位、市水务局为方案审批单位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体系, 并配备了水土保持专职管理、技术人员, 为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打了良好的基础。近两年来, 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开发建设项目逐年增多, 方案的编制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 但在方案技术评审过程中发现编制的方案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标准规范的理解还有待加深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依据主要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标准》 (GB50434-2008) 、《土壤侵蚀分类标准》 (SL190-2007) 等。在审查过程中, 发现多数建设类项目方案只计列整个项目试运行期的防治目标, 而未列出施工期的防治目标, 也未按防治分区的建设内容和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情况对各分区的防治指标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知道, 开发建设项目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施工期, 确定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有利于正确预测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效益, 指导施工期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个别项目的方案甚至错误地把降雨量的增加作为扰动土地整治率、拦渣率的调增因子, 缺乏对标准和规范的认真解读。

1.2 对项目及项目区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

由于主体工程设计资料中除地形地貌、地层地质等资料较全外, 其他资料相对欠缺, 需要方案编制单位和人员对项目及项目区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调查, 收集第一手资料, 在技术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方案编制人员缺乏对项目及项目区的深入调查, 存在着以流域或市域情况介绍替代项目区概况介绍的情况, 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意义;由于对项目涉及行业的缺乏了解, 项目情况介绍有漏项或叙述不清楚, 缺少对辅助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布置情况介绍。

1.3 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不准确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的大小受项目建设区及其周边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地质等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内容、施工工艺的影响, 由于未进行实测和调查, 方案中主要靠经验主观推测, 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是进行典型设计的基础, 应依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地形地貌等进行分区, 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有的房地产项目仅简单地将防治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混淆了防治责任范围和防治分区的区别。如某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处理项目的方案, 仅将防治分区分为开挖边坡防治区、填方边坡防治区、平地建设区, 而未能依据工程布局和施工工艺特点对平地建设区进行二级分区。

1.4 防治措施的布设和设计针对性不强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和设计是否合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弃土 (渣) 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两年在实际评审中发现有个别方案存在针对性不强, 缺乏必要依据的情况, 如惠城区某输变电项目变电站的弃土场设置在沟谷边, 方案采用浆砌石挡墙加浆砌石护坡, 但则于未进行汇水面积测算和沟谷的水力分析, 浆砌石挡墙和护坡的设置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 措施布设不够合理。

1.5 方案概 (估) 算标准混乱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是水利部2003年1月发布实施的, 由于存在人工工资明显偏低、企业利润偏低、子目缺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 实际操作中有些编制单位直接采用主体工程定额, 有些采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定额, 有的采用水保定额套用建设工程信息人工价, 造成了概 (估) 算标准混乱。审查过程中考虑到水保工程价格与主体工程相比过低的话有可能无法实施, 我们一般建议尽量与主体工程定额保持一致, 但还是存在着独立费必须采用水保定额、标准混乱的问题。

2 对策与建议

(1) 结合新《水土保持法》学习宣传活动加强对方案编制单位编写人员的水土保持专业知识和标准规范的培训工作, 提高编写人员的业务水平。

(2) 按规范统一方案的编制、审查标准, 加强对施工期水土流失的预测和预防, 优化防治措施。取土场、弃渣场的选址及其防治措施应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 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 方案编制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深入了解项目及项目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充分理解主体工程土石方的调配、施工组织与施工工艺, 充分理解项目的组成和布设, 为编制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奠定基础。

(4) 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方案编制过程中要重视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除了必要的工程措施外, 应充分利用表土资源和乡土植物资源, 采用植物措施进行生态修复, 条件适合的要进行复垦。要敢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在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强化生态和社会效益。对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项目, 要适当提高水土保持绿化标准, 使之与主体工程的园林绿化相匹配, 提高环境质量。

篇9:中学地理图册编制建议

关键词:中学;地理图册;编制建议

教学地图册是各种教学地图中最基本、用途最广的地图作品,将较为完整系统的教学地图汇集起来,内容比一般的教学挂图丰富、详细,由教学中的各种地图和图表等组合而成。我国的中学地理图册依据中学地理课本和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是中学地理教师进行地理教学和中学生学习地理不可或缺的地理教材[1]。在我国,地理图册基本是随着地理教科书发行的。中学地理图册除了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等要求外,还有很多其它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重点内容,加强针对性

中学地理涉及内容较多,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地理内容,有一些难度比较大,如“地球的运动”,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只有透彻地理解了地球的运动及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才会对该章节内容有全面了解。此外,该部分内容还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足见其重要性。突出重点一方面是为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师生不必要的教学负担,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所以,中学地理图册的编制必须首先突出重点内容。

中学地理图册必须拥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图册的每一幅图设置安排都是有目的和有用的,都是针对某个地理现象或过程展开的描述和讲解。缺乏针对性的图册如同在没有射击靶的射击场进行射击练习,其训练的要求必然难以达到。导向性是指图册中某一幅图或者某几幅图的设计宗旨最终是导向某个地理问题、原理、核心知识点。如同靶心,无论站在哪个方位、距离多远、从何处射击,最终的目标都是靶心,也就是终极目标。中学地理图册应当在针对性和导向性方面下功夫,做到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核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过程图、示意图比重,凸显趣味性和直观性

中学地理图册作为教科书之外最主要的地理学习教材,应当充分发挥图册本身的功能提高地理过程图示和示意图的比重。教科书受篇幅和承载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有详细的讲述,课本中难以展开的地理过程或者原理都可以在中学地理图册当中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高中地理中一些相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例如,涉及自然地理部分的地球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循环等体现地理过程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应当增加过程图、原理图、示意图等图像类型,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讲述、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学地理图册承担了部分教科书难以体现的功能,提高过程图和示意图的比重使得图册和教科书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中学地理图册中的趣味性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幅地图,可以是一幅漫画,也可以是一小段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文字。例如,中图版初中地理图册就专门设置了“趣味地理”栏目,由简短的一至两段文字再配以一两幅图片组成,讲述的都是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地理知识内容,如地理图册七年级上册中的“冰火两重天——在澳大利亚过圣诞”、八年级上册中的“孪生同胞谁大谁小”等。这些内容的安排不仅让学生对图册的兴趣大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对学生的发展十分有益。

直观性是一本好的地理图册的重要属性之一。直观性强的地图往往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掌握该幅图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地理学科往往有体现动态变化的内容,某个或若干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往往有快与慢、多与少、大与小、强与弱、深与浅、高与低等一系列指标属性的对比,直观性强的图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就上述指标属性做出准确判断。

三、增强地图美感,体现艺术性

尽管图册的图像类型有多种,但其主要图像形式仍然为地图。因而要增加地理图册的美感和艺术性,首先增加地图的美感和艺术性。地图美感具体包括:符号美、色彩美、注记美和整体美。

地图通过特有的符号系统表现各种复杂的空间和非空间对象。要增加地图产品的美感,增强其艺术特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去完成使用地图的目的,就必须在地图符号的设计上合理应用一些美学原理,设计出成功的符号,给人以美的享受[1]。一般而言,地理图册都具有相对统一而完整的符号体系,且在版本之间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此,在设计统一图例符号时,首先就应将符号美的设计理念植入脑海中。

色彩作为地图的一个视觉变量,本身包括色相、亮度、饱和度,通过色彩的整体效果、等级感效果、差异感效果设计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增强地图的表达能力,使地图的各要素层次分明、清晰易读,丰富地图的图面效果,增加地图的艺术性。地图中的色彩具有以下作用:提高地图的视觉感受和传输效果;使图形符号简化和要素清晰;提高地图的艺术价值[2]。利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均衡、层次与结构等构成方式并结合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之间的不同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地图注记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地图注记的功能与特点、注记字体的分类与特点、地图字体的设计与排版、地名的解译和译名要求、地名注记的配置要求等。地图的注记主要有标识地图的作用、指示制图对象的属性和说明符号的含义三种功能。因此,注记的字体、字大、字色、字位、字向、字隔(字距)、内容、排列方式等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2]。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才能使整个图面有层次感和美感,才能容纳更多的地图内容,使知识点能够清晰并完整地传递给学生。

地图作品是科学、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体,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审美价值。地图也要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协调统一,既要有漂亮的外观以提高其艺术价值,更不能缺少其内在美,即版面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1]。在今后的图册编制过程中,应当提高对图册的主要构成要素——地图整体美的重视。

四、加大图册编制理论研究,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

一些专家、学者对中学地理图册的研究或者一些师生在使用地理图册后的感受与建议是地理图册编制者的重要信息和参考资料。例如,李书伟、唐芝在《编制教学地图册的新思路》中给出了教学地图册编制的思想和原则:①忠于课程标准;②节约资源,避免浪费;③减少内容重复,提高用图效率;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3]。邹小福在《浅谈新地理图册的特点和几点建议》中就给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增加地图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内容;二是可以增加一些优秀的地理主题漫画;三是一些人文地理资料应该标注年份等[4]。这些意见与建议实际上是给编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对于提高地理图册的质量有很大帮助。

相对于地理教科书,对于地理图册的研究相对要少一些,但是仍可以看到一些编辑人员或者地理研究人员对国内外地理图册的关注。例如,余凡在《英国柯林斯学校地图册系列评介》一文中指出了英国地图册的特点:框架结构设计注重能力培养;栏目设计亮点突出;内容选取繁简相宜;多种图像类型组合运用等。并强调该系列地图册在图册结构设计、内容选取、呈现方式、图幅负载量大小(图幅密度)、图面配置、图例设计等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编制原则——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依据,充分尊重并尽量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所有要求[5]。此外,李红梅在《英国初中地理图册编制风格研究》一文中也对英国初中地理图册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系统性强,自成体系;抓住典型,以点带面;资料翔实,注重能力;简单明了,主题突出等[6]。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曹一冰,付洪贝,潘志超. 地图设计中的美学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1).

[2] 王光霞等. 地图设计与编绘[M]. 测绘出版社,2011.

[3] 李伟,谢超,吴增红等.电子地图符号设计中的美学研究[J].北京测绘,2008(4).

[4] 邹小福. 浅谈新地理图册的特点和几点建议[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

[5] 余凡. 英国柯林斯学校地图册系列评介[J]. 地理教育,2011(6).

上一篇:饱经沧桑造句下一篇:稀有材料有限公司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