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企业战略

2024-04-28

知识产权企业战略(共6篇)

篇1:知识产权企业战略

企业的专利战略

河北工业大学 贺杰

专利战略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将来的进一步发展,合理利用专利法所提供的法律保护,以使其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并保持自己优势地位所采取的谋略。

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如果不了解、不制定、不实施专利战略,就会使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和占有范围逐渐减少。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国内的装载机、平地机、推土机等产品由于种种原因,初期的主要生产厂家没有进行专利战略部署,也没有对所开发产品的专有技术申请专利保护,致使这些产品在全国“遍地开花”,研制者不仅失去了应有的市场份额,也引发了后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大战”;挖掘机市场也不例外,国外和合资企业产品的挖掘机“一统天下”,他们生产的挖掘机2002年销售量占市场挖掘机总销售量的90%左右,国产挖掘机厂家的产量仅占7%左右。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企业对专利战略的考虑不周或者说根本没有考虑不无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专利局申请的有关挖掘机技术的专利总量中,仅日本的日立建机、神钢建设机械、小松等企业的专利申请就占五分之一强,韩国大宇等国外公司也申请了许多有关挖掘机技术方面的专利。国外公司在华实施的专利申请战略与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量的占有份额之多有很大关系。

专利战略的目标就是将企业的自主产权资源经过市场的运作来转化为使财产最大限度的增值,获得最大限度的市场回报。实现这一战略,有多种操作方法,如专利申请、专利引进、失效专利的利用、专利合作,以及专利收买等等。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是将新产品技术方案抢先申请,使产品进入市场前获得法律的充分保护,使竞争者无隙可乘。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上,应该将现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后能很快占领市场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申请。因为这两种专利申请费用不大,专利授权较快,可以很快地使新产品获得法律的保护,同时企业也可以很快地赢得市场回报。

例如,天津鼎盛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稳定土摊铺机,在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首先在供料和控制系统等方面就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摊铺机的新型料位传感器”(专利号ZL01267793.0)、“一种新型料位传感器传动装置”(专利号ZL02243673.1)、“摊铺机”(专利号ZL02370503.5)。由于采用了自主的专利技术,改进了产品质量,并以其突出的技术特点和外形设计获得了用户的青睐,扩大了市场占有量。另外,该公司所研究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群施工过程智能化控制方法”等技术其后也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申请号:02121500.6),这只是出自于对未来市场的战略部署考虑。

又例如,中联重科、长沙建机院围绕在市场已经占有的混凝土机械等各类新产品申请了多种类型的专利,到2003年已经拥有了140多项专利,既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又防止了新产品被他人仿制。该企业的部分产品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并开始进行国际化专利申请战略的规划。

因此,专利申请战略的目标制定一定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取得市场实效为目的来

进行,以保护产品市场份额来确定申请专利类型。检验专利申请战略目标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产品在市场上的成功占有率。专利引进

专利引进实际上就是购买他人的专利技术。据国内外经验,引进他人的专利技术开发产品能够很快地看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成效。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实施工业振兴战略,日本的企业付出了570亿美元,使用欧洲和美国的专利发明人所持有的25 000件专利。企业以这些花钱买来的“基本专利”为基础,研发出了许多实用的专利技术,改进了自己的产品,培养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日本工业的起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国内的许多工程机械企业都购买了国外专利技术,有的也与国外公司合资建立了工厂,生产国外的具有专利技术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例如:小松山推挖掘机、烟台大宇挖掘机、陕建ABG摊铺机等产品,国内企业借用国外专利技术的优势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了很大的份额,市场销售形势很好。

在引进专利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在一般专利技术中常含有专有技术(技术诀窍或技术秘密)。企业在引进专利技术时,要特别注意了解对方是否包含专有技术,即技术诀窍或技术秘密。因为申请专利时,有些技术诀窍不会包含在专利说明书中。所以在签订转让协议时,不能只满足专利说明书中的内容,还要考虑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技术要素,以便保证企业在引进专利技术后能够正常实施。此外,在引进专利技术之前,一定要通过检索来查明引进的专利技术是否有效,以及是否申请了中国专利或取得了中国专利权。如果没有申请中国专利或申请了中国专利但没有取得中国专利权,或该中国专利权已被行政视为撤回、被行政撤销或被宣告无效,则在中国使用该专利技术是不用支付专利使用费的。这种对引进专利技术法律状态的了解可以有利于和对方谈判,要求对方降低引进时的专利技术费用。

在引进专利过程中,还要搞清楚所引进的技术在世界各国的专利申请情况。企业在引进专利技术时,应通过专利文献检索了解该技术在世界各国专利申请的情况。这主要是从市场角度考虑,今后该专利技术产品要出口到这些国家是否还有市场保护或者是否会发生专利侵权等问题。另一方面,要考虑国外同类专利产品是否会通过进口方式占领国内市场。这些问题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影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引进专利技术以后,在这些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并研发出自己的创新技术和相关改进技术,并且申请自己的专利是非常重要的。“专利技术引进门,创新全靠自己人”,只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振兴就有希望,专利战略的目标就能很好地完成。失效专利的利用

失效专利有三类:一是他人现存的失效专利技术,目前国内有近三十万件失效的专利;二是尽管已批准专利权但运用专利法的相关条文可以被宣告无效的专利;再就是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国外专利技术。使用这些不用交费的专利技术,只要方法得当也可以使企业受益,并

有可能获得自己的专利技术。UPRIGHT公司是世界上最大一家生产建筑脚手架的制造商。该公司在国外有多项专利技术,但在中国没有申请专利。北京某公司在销售代理其产品的过程中就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同时开始研究在国外专利的技术方案上进行创新改进工作。此后在改进脚手架的技术上申请并取得了“快装脚手架”(专利号ZL00263143·1)、“炉内快装脚手架”(专利号ZL01218702·X)等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权。2000年北京某公司以低于UPRIGHT公司市场价的50%在市场销售自主专利技术开发的脚手架并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某企业一件专利也没有,但他们通过检索专利文献和调研发现,国外有家企业的一项中国专利十分适合本单位生产,而且市场前景很好,该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利代理人仔细分析研究发现这件专利的撰写存在极大漏洞,完全有把握运用专利法中的宣告无效的有关规定,使该专利权无效。于是该企业开始实行一边组织产品开发研究,一边启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结果是专利无效宣告成功,产品也进入了市场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事例都是充分运用失效专利利用战略的特性去开发市场的成功经验。当然,如果企业不在失效专利技术基础上创新并取得自己的专利,则不能限制他人也使用该技术或生产同类产品。结束语

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需要将技术、经济、法律相结合考虑,因此,研究专利战略是一个软科学的系统工程问题。专利技术是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一个主要部分,应当属于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统筹安排之列。鉴于专利战略本身所具有的局部性以及和企业整体效益的相关性,所以专利战略的目标要服从ERP的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专利战略的单一作用也不能无限夸大。

企业在技术创新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创新技术尽快处于合法化阶段。精心策划“专利战略”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创新技术方案及时申请不同类型的专利。

利用专利战略来创造市场效益是一种系统工程方法。不同企业和不同产品应根据具体情况按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策划,不能千篇一律。专利战略谋划的要点应该考虑到绕过他人的专利壁垒,不侵犯别人的专利权,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投入市场扩大销售量,取得较高的销售利润

篇2:知识产权企业战略

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

(简要版)

二〇xx年x月

xxx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微观基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XXX和黄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制定《XXX公司知识产权中长期战略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战略规划”)。

一、战略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及转移,以权力独占和信息利用为其本质特征的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日益突出。

XX行业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民族产业,我国XX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在于确立XX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而使XX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快速提高的关键则是完善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因此在新形式下建立企业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实现XX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XXX有限公司经过“九五”、“十五”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业内具 1 有一定规模及行业影响力的中药制造企业。企业优势产品、品牌、专利产权等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新时期,建立和制订与企业自身特点和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的,规范、可行的具有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1、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服从、服务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全局。

2、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贯穿于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应用保护的全过程。

3、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联动,整体推进,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4、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要从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入手,推动企业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组成部分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形成与XX企业自身经营发展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力争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有重大突破,企业主导产品、潜力品种及关键技术领域拥有 2 必需的核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的投入、产出、拥有量和产业化方面达到行业内先进水平。努力把企业建设成知识产权意识强、富有创新活力、转化效果显著、效益产业集聚、吸纳环境优越、维权措施得力、产权交易顺畅和专业人才齐全的创新性企业。

2、主要内容(1)知识产权创造

——在经费投入上,到2010年,企业目标是在对知识产权(IP)经费的投入上要占企业全部研发资金(R&D)投入的6%;2015年,企业目标是在对知识产权(IP)经费的投入上要占企业全部研发资金(R&D)投入的10%;到2020年,企业在知识产权经费投入应占企业全部研发资金投入的15%。这其中包括专利的研发、申请及维护,以及对相关研发人员的奖励经费。从而在经费上充分保证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及市场运作。

——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与企业经济增长相适应。2006-2015年,公司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保持在5%左右,2010年达到15件,2015年达到35件,以产品新配方、新功能、新标准为主。在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50%以上,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量占95%以上。2016-2020年,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2020年达到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50%以上,重点及核心领域的自 3 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专利的拥有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都有较大提高;每百万元R&D投入产出的专利授权量及实施效率有明显提升。

——商标注册申请量:2006~2015年期间,企业商标注册申请量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到2015年,达到 10件以上,其中市驰名商标和广东著名商标总量要有新的突破,分别达到10件和5件。2016-2020年,商标注册申请量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2020年达到15件以上,并争取获得国家著名商标和实现一批商标到境外或国外注册,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拥有1个全球知名品牌,3个以上国家著名品牌。

——知识产权进出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量,到2020年实现企业所有驰名、著名商标和专利在海关总署办理进出境海关保护备案,企业所有的商标及专利都力求能在海关总署办理进出境保护备案。

——技术标准制定,到2020年,企业较多参与国内和国际组织技术标准的制定,在中医药行业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知识产权交易市场:2006-2015年,企业不断从实践上探索知识产权交易的可行性;到2016-2020年,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交易、评估、抵押等相关业务,积极进行知识产权国际交流服务等相关活动。到2020年后,知识产权交易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2)知识产权管理

——在2006-2010年期间,重新修订和完善《专利管理工作实施规定》等相关制度,对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实行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增加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或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兼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科研成果、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实行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制度。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培育体系,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努力提高公司各类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公司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

——在2011~2020年期间,建立专门的专利信息数据库,使相关人员能熟练使用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企业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等其他数据文献系统,及时收集、分析研究专利信息,为企业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战略制定提供依据及对策。

(3)知识产权保护

——在2006~2010年期间,建立企业查处与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盗版、假冒等违法行为的相关制度与专员,及时查处针对我司产品的各类知识产权违法情况。对商业秘密全部实行规范化管理,建有相应的保护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

——在2011~2015年期间,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预警及应急的公共服务平台与机制,确保企业的经济安全。实现将专利、商标保护扩展到所有产品,并且将保护范围开始从产业链的上游及下游拓张,从国内延伸到国外。

——到2020年,争取企业所有自主知识产权全部在海关总署申请备案保护,从而促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和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产品在我国口岸进出境。

(4)知识产权应用

——2006~2010年,建成信息完备、功能齐全的企业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企业能够自觉利用知识产权信息为其研发、生产、维权、口贸易,以及根据市场需求,为制定“后发优势”战略服务。

——在2011年~2015年,企业所有技术产品都拥有部分或者全部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额占总产品额的比重达到60%以上,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的提升。

——到2020年,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占公司利润来源20%以上,基本实现核心产品的知识产权的垄断。

四、建立企业知识战略体系与保护措施

1、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

通过对企业员工商标、专利、版权保护等培训;企业产品及关键技术科技展板的宣传普及;以及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手册和典型案例分析等,充分利用“3.15”、“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科技活动月”等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 6 普及活动,大力提高企业高层领导和研发人员的产权意识,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及创造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2、构建及完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

构建及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整合优势创新资源,着力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白云山和黄的自主知识产权双创之路(集成创新+吸收创新)。

3、加快基础性知识产权战略资源的创造和储备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专利的申请量和质量,努力实现专利申请量及质量的同步增长。同时争创行业内产品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及名牌产品等。通过持久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打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企业饮誉海内外的商誉

4、加速吸引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尽快培养和集聚一批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必须的各类专业人才,包括: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知识产权管理人才;技术、法律兼备的企业专利工程师和企业知识产权实务操作人才;能够从事并胜任知识产权代理、评估、交易、咨询、诉讼和专利检索等高级服务人才。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批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

5、拓展行业内国际和区域间的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

篇3:知识产权企业战略

1 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有关IPR研究的文献主要是集中在法律和经济领域, 涉及管理领域的则相对较少;涉及企业IPR保护的文献较多, 而运用IPR创造价值和IPR战略管理流程方面的文献较少。

IPR主要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和版权等。目前除了商标之外, 大多数文献则集中在专利方面, 专利管理成为企业IPR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目前制药行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 专利产品已占企业销售总额的80%到90%。另外一些依赖于风险投资的新兴行业 (如生物技术) , IPR保护往往是他们能为投资者提供的唯一抵押品。专利战略在化学工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 德国的巴斯夫股份公司 (BASF) 成为防刮涂料的领先地位主要归功于其专利权;而在塑料制造行业, 方法专利使企业蓄积和创造竞争优势[4]。专利一直被学者视为保护创新而不被模仿的重要工具, 但是专利保护并不是专利管理的唯一目的, 如果使用得当, 专利管理能够支持企业发展和推动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 如专利权运用 (通过许可等) , 评估收购对象或合作伙伴, 并进入新的市场[2,5];通过专利许可获得直接收入[5], 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6], 衡量创新绩效, 提升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 减少诉讼风险[7]。IPR资源 (专利) 的价值性决定了IPR管理的重要性。IPR管理是企业IPR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IPR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IPR资源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 IPR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企业产品、服务中知识含量乃至市场价值的高低, 进而也决定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的高低。

但是IPR本身只是一种静态的资产权利, 不会自动地产生价值, 需要从管理上考虑如何推动IPR的商业化运用, 才有可能实现收回投资成本和实现盈利。在大多数企业中, IPR更多的是属于法律部门而非管理部门的事务。通常情况下, 法律部门往往是对IPR发挥最大限度地保护作用, 而不是利用IPR创造价值[8]。因此, 本研究认为, IPR管理的关键在于对IPR战略进行正确的定位和战略制定与实施, 把IPR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关键的业务流程之中, 才能利用IPR创造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本文基于Friese等研究的基础上, 从管理学的视角, 对企业IPR (专利) 战略定位以及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进行探索, 介绍企业遵循五个步骤的方法系统地制定和实施IPR战略 (见图1) 。

2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定位

2.1 战略定位内涵

战略定位 (Strategic Positioning) 是在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有机的、系统的联系。战略定位理论起源于安德鲁斯的研究, 主要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强项与弱项和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 探讨企业“可能做的”和“能够做的”两个方面问题。波特认为, 战略定位是指寻找和确定适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想位置。从本质上讲, 战略定位是选择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经营活动或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类似的经营活动等。从广义视角, 企业战略定位应考虑四种关键因素, 即企业的强项与弱项、产业机会与威胁、关键实施者的个人价值、广泛的社会期望, 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战略定位能否取得预想的结果[9]。在同一产业中, 战略定位相对于竞争对手战略与结构上的差异, 往往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回报的重要来源[10]。实施IPR战略是企业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 而战略定位正是企业IPR战略管理的核心与灵魂。

2.2 企业IPR战略定位的核心与基点

对IPR战略进行科学定位, 应首先了解IPR战略的内涵。国内学者吴汉东等认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运用知识产权及其制度去寻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战略;冯晓青认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企业为获取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谋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策略与手段。所以, IPR战略应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地位及经济效益相关。IPR战略定位是企业对IPR资源的全局性谋略。企业愿景与使命描绘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对IPR战略定位具有指导作用。IPR战略定位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 它既是企业领导层 (战略决策者) 认知、构想的过程, 又是全体员工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 除了发挥领导层作为IPR战略定位主体重要作用之外, 还应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重要参与作用, 因为他们不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也是顾客价值创新活动的主体, 同时也是顾客价值创新能力的载体。不同的企业由于经营性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IPR数量与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不同, 其IPR战略也各不相同。市场导向、顾客价值创新和IPR价值创造是企业IPR战略定位思维的基点和核心。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研发与技术创新, 通过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和有效运用, 为顾客提供更具价值 (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物美价廉) 的产品或服务, 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与偏好, 实现顾客的价值创新, 从而获得顾客对企业的忠诚, 使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IPR战略定位的基点应主要着眼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资源包括IPR资源和人才资源等, 其中资源是企业制定和实施IPR战略的基础, 能力主要指IPR获得、管理、运用和保护的能力。通过对IPR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对能力的整合, 形成IPR的差异化和成本领先, 这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IPR有多种形式, 最重要的形式有商标、版权、专利、商业秘密和域名[3]。其中, 专利往往成为大多数企业IPR战略的重点, 主要是因为专利权不仅是一种财产权, 而且具有法定的垄断地位, 能够控制第三方对企业专利租金的威胁。

2.3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定位考量的因素

企业IPR战略定位不但要考量自身IPR的强项与弱项、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 而且还要考虑领导者个人价值观和广泛的社会期望, 所以, 管理者获得一个当前企业更为清晰的IPR位势是非常重要的。企业管理者通常对技术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行为有一定的了解, 但很多企业仍缺乏对IPR领域的全面了解。用现代专利数据库分析专利数据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例如, 通过查询中外专利数据库 (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欧洲专利局、世界IPR组织专利数据库等) , 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聚合视图, 管理层可以将自身IPR资源与竞争对手相比较, 仔细评估并掌控自身IPR优势和劣势。这通常帮助他们分析并判断:为了获得商业的成功, 是否应充分发挥一个强大的IPR位势杠杆作用?是将目前自身处于相当薄弱的IPR地位而努力赶超, 还是放弃这个领域?这将有助于管理层进行多种选择。在对IPR机会和风险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 选择有开发前景的IPR项目。

3 创建企业知识产权位势透明度

创建IPR位势透明度是构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环节。为了创建IPR位势透明度, 企业应认真分析自身IPR位势 (优势与劣势) , 诊断目前IPR存在的关键问题, 并充分了解自身IPR状况。主要包括: (1) 目前哪些是IPR热门话题? (2) 谁拥有这些专利? (3) 哪些是企业现有的、关键的和应当受到保护的专利? (4) 与竞争对手相比, 哪些是企业自身IPR优势和劣势? (5) 哪些将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或潜在的技术?

专利信息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相关技术领域中专利技术的现状、重点技术、技术生命周期, 监测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核心专利分布等。例如, 一个食品添加剂制造企业, 其传统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较低的利润率, 该企业面对强大的市场价格压力, 不得不试图开发甜味剂技术以加强传统的发酵业务。管理层意识到, 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技术领先者的游戏, 估计到自己的甜味剂技术水平落后于竞争对手, 处于第二位, 尽管是自身进行研发的专利技术, 但目前自己在商业方面只取得了适度的成功;而这时业界开始流传竞争对手打算接管一个小公司的传言, 企业管理层决定重新考虑其IPR战略[4]。首先, 该企业通过在各大专利数据库的专利文件中搜索“食品添加剂”, 利用搜索结果形成该领域技术专利地图, 分析自身在食品添加剂领域IPR位势。经查询发现, 在2000—2005年期间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专利达5 000多项, 根据能够读取的单词和短语经过复杂的运算, 对集群专利绘制了专利地图。通过对专利地图的研究, 管理层形成了对食品添加剂领域专利分布状况的概览。其次, 仔细观察和分析发酵和甜味剂技术专利。通过对每个主题背后的数据分析, 发现甜味剂专利的数量是发酵的两倍。随后通过查询每年公报所公布的年度专利总数, 结果发现发酵专利数量一直比甜味剂增长得更快, 原因是甜味剂被认为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技术, 而最近发现发酵技术新的应用导致了研发活动的激增。最后, 企业通过对专利拥有者获得专利的频率进行排名, 发现自身在甜味剂比较成熟的领域曾经有很多专利, 而在发酵领域却远远落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

一个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仅仅是判断其IPR (专利) 位势的一个粗略的指标,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专利质量。在关键技术领域, 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专利往往比拥有几十个低质量的专利更具有价值, 因此, 判断IPR位势的另一个步骤是评估专利质量。哪些技术使企业目前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区分?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这些技术吗?这些评估通常需要运用法律、技术和企业专门管理知识和技能。事实证明, 对于食品添加剂制造企业, 企业在甜味剂方面拥有一个强大的IPR位势和识别一些关键的专利是非常重要的, 完成此阶段的任务, 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获得对企业IPR (专利) 位势 (优势与劣势) 一个更清晰的画面, 这对IPR战略的选择和战略发展将带来直接的影响。

4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

企业IPR战略制定是根据企业的愿景和使命, 基于IPR位势透明度基础上, 即通过评估自身IPR优势与劣势, 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风险, 描述如何确定IPR任务, 建立长期目标, 制定备选方案, 利用IPR工具创造价值, 实现企业愿景目标的方案。企业IPR战略主要包括: (1) 未来我们想实现什么目标? (2) 面对开放的市场环境, 基于企业目前的IPR位势, 要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应该进行什么样的选择? (3) 是否意识到自身IPR优势所具有的市场和战略潜力? (4) 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IPR创造价值?

基于IPR透明度分析, 管理人员对于自己拥有的核心专利技术应重新考虑专利战略。例如, 基本专利战略、专利转让或许可战略等。基本专利战略指企业基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为保持自己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优势, 将核心或基础研究作为专利来保护, 并控制该技术领域的发展。专利转让、许可战略指企业将其所拥有的专利权有偿转让或许可给他人以获取专利租金的战略。通过专利转让或许可的方式, 不仅可以收回研发投资, 而且有时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例如, 日立公司靠出售专利许可证, 每年收取的使用费多达70亿日元。

一般情况下, 企业转让或许可自己的非核心专利, 而保留核心专利。例如, 甜味剂专利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对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未来成为必不可少的核心专利, 这些都应该保留, 且应进行定期的审视;另一类是根本不能创造价值的专利, 这些都可以立即抛弃 (或捐赠给一些研究机构) 。杜邦公司是最早系统地清理不创造价值的IPR公司之一, 通过这项活动每年大概可以节省6 400万美元的专利维持及管理费用[4]。当技术周期是在一个成熟的阶段 (或很短的周期) , 或者当技术不是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 可以采取专利转让或许可的方法。但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被许可的合作伙伴不能够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企业的声誉及品牌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识别自身IPR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并保持IPR位势。例如前面所介绍的食品添加剂制造企业, 考虑到其自身在新兴的发酵领域的劣势, 要么选择加强其IPR位势, 或者摆脱技术本身的劣势。为了进行更好的选择, 关键是要首先了解造成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第一, 创建自己的IPR。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研发部门有可能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产生误判, 因此可能导致研发朝向错误的方向;另一种解释是, 法律部门没有对自身技术进行适当的保护, 专利说明书要么使其他人员能够识别其技术潜力, 或者专利律师不知道如何在专利说明书中要求权利保护的范围。此外, 企业可能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和利用专利组合从而削弱了竞争。在未来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流程中应进一步调查并适当地解决这些问题。第二, 进行对外技术和IPR合作。在技术快速变化的背景下, 如对发酵专利技术, 企业仅依靠自身的努力可能会花费太多时间, 可以通过合作开发、技术许可甚至收购IPR,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减少研发成本和节约时间, 提高组织效率。例如, 日立化工最近获得了一个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封装基板等耐磨材料的基本专利, 作为耐磨材料的领先生产商, 日立化工不得不通过收购专利改变自己的技术, 打造了耐磨材料的专利网, 以保持其目前的优势地位[4]。

5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企业IPR战略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IPR战略方案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为了确保IPR战略的有效实施, 企业应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 何时做何事? (2) 谁来做? (3) 高管人员的角色是什么? (4) 战略实施的影响是什么?

企业IPR战略实施关键路径包括:确定活动计划, 明确人员的角色与职责, 实施战略方案, 跟踪战略的进展及评价战略的影响。首先, 确定IPR战略实施的具体行动计划。明确人员的角色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包括CEO) , 系统地将IPR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虽然多数企业聘请了专利律师, 但仍有部分企业还没有全面整合IPR资源。其次, IPR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员工真正认识到IPR的价值。这需要CEO清晰地陈述和指明企业愿景目标及战略方向。再次, 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应促进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在IPR问题上的合作。许多情况下, 各部门在IPR问题上的合作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各部门和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关于同样的技术问题使用不同的语言 (专利律师, 技术人员, 业务经理) , 但是, 当企业通过健全组织结构和规范业务流程之后, 能够激励他们就某一共同的IPR项目进行交流与合作时, 就可以克服这些障碍。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IBM公司创建了所谓的发明团队, 最初建立了统一的专业精神 (最佳创新馆) 激励员工的创新行为, 然后利用金钱激励员工的行为, 尤其是实行IPR项目部门经理负责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监控与评价

由于IPR战略是在一个动态复杂的环境中实施的, 企业应加强对IPR战略执行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情况下, IPR战略的监控与评价包括建立控制系统、监控衡量绩效、发现偏差和采取纠偏措施四个环节。为了确保IPR受到重视和创造价值, 企业必须定期衡量并报告IPR战略的实施情况, 其内容主要包括: (1) IPR价值回报。IPR是如何给企业创造价值的 (如通过价格优势) ? (2) IPR对竞争对手的影响。IPR能给竞争对手的行动设置障碍了吗? (3) 预见新出现的威胁。能够发现竞争者即将或正在进入你的IPR领域吗?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上述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定性和量化, 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虽然目前缺乏统一适用和最佳的评价指标, 但有几个IPR价值创造的测量指标可以参考 (见图2) 。

注:来源于Friese等 (2006)

上述测量维度是为了跟踪企业IPR相关的价值创造和IPR管理的有效性。到目前为止, 少数企业在IPR生命周期内真正尝试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所拥有的IPR获得相关收入作为一种测量无形资产的方法, 为了确保有效的合作, 企业还应该评估其业务部门对IPR部门的满意度。

7 结论

目前大多数企业比较重视IPR保护, IPR管理 (研究迄今主要集中在技术和法律领域, 但是, IPR管理应属于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结构化的分五个步骤的方法, 以便于企业制定和实施IPR (专利) 战略:进行科学的IPR战略定位是成功构建IPR战略的首要环节;在企业专利活动中创建IPR更高的透明度是成功实现专利战略重要步骤, 一旦企业高管和员工理解IPR愿景所描绘的战略构面, 更容易识别和选择IPR战略方案;企业应评估利用IPR机会与风险, 以价值创造为导向, 并最终找到正确的IPR战略方案以获取价值;IPR战略制定是IPR战略实施的基础, IPR战略实施阶段应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明确IPR管理人员的角色和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职责, 将IPR战略方案转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IPR战略监控与评价有利于领导层了解IPR战略实施状况, 找出偏差, 采取纠偏措施, 确保IPR战略的动态调整和有效实施。总之, 企业将IPR作为战略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有利于企业构筑未来的竞争优势地位, 也是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摘要:知识产权 (IPR) 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IPR管理是企业实施IPR战略的基础, 企业只有对IPR进行有效的管理, 才能将IPR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然而,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将IPR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所有的关键业务流程之中, 因此没能实现企业IPR价值最大化。文章旨在说明企业如何能够系统地进行IPR战略定位并制定有效的IPR战略, 介绍企业制定和实施IPR战略流程的五个步骤。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定位,战略管理,专利战略

参考文献

[1]RIVETTE K G, KLINE D.Rembrandts in the attic[M]//Unlocking the Hidden Value of Patents.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2]REITZIG M.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4, 45 (3) :35-40

[3]TAO J, DANIELE J, HUMMEL E, et al.Developing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assets[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January-February, 2005, 48 (1) :50-58

[4]FRIESE J, JUNG U, ROHM T, et al.Intellectual property:An underestimated and undermanaged asset?[J].Journal of Business Chemistry, 2006, 3 (1) :42-48

[5]RIVETTE K G, KLINE D.Discovering new value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 78 (1) :54-66

[6]GRINDLEY P C, TEECE D J.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Licensing and cross-licensing in semiconductors and electronic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7, 39 (2) :8-41

[8]ANAND B, GALETOVIC A.How market smarts can protect property right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 (12) :73-79

[9]PORTER M E.What is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6 (11-12) :61-78

篇4:知识产权文化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在所有贸易壁垒中,对中国企业限制最大、范围最广泛的无疑是知识产权壁垒。DVD专利收费案断绝了大部分中国DVD厂商的出口之路,而中国3G牌照又因为专利费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而一再延后,更有不断发生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都在证明着知识产权在今天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

知识产权对于中国而言是个新的课题,但是,该制度的存在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西方企业娴熟地运用这个制度,并且远在GATF和WTO之前,就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了阻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要障碍,并且正在中国范围进一步压缩中国企业的本土化生存空间。

如何认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关系?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包含了哪些方面?本文尝试从几个方面简要述之。

1 企业商业模式与知识产权战略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看,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永恒不变的法则。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者,是每个企业领导者都要思虑的核心问题之一。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竞争理论的日趋完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

一般而言,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方式,以及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商业模式包含了很多的要素,其中,既有众多企业共同采用的红海部分,也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蓝海部分,而恰恰是这两者的有机组合,构建成了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商业模式基础。

事实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商业模式中的重要内容,正在由少数企业所采用的蓝海战略演变成为所有企业都采用的红海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缺乏对于一个高度依赖知识产权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灾难。即使是知识产权弱相关的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也将会损害其市场竞争能力。

知识产权对于不同企业的价值区别仅仅在于是进攻还是防守、是关键性战略还是支撑性战略。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知识产权在商业模式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变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不可回避的要素,也必然成为中国企业商业模式中的核心内容。唯其如此,才有机会成长,并进一步成为长青藤企业。

2 企业文化与知识产权文化

如何保证企业有机协调地发展,并进一步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一般认为,稳定而有效的制度流程体系是达成该目标的核心手段,但事实上,真正能够影响和决定商业目标的,不仅仅是制度流程,企业文化在其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关于企业文化,其定义有很多。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在其所著《企业文化塑造》一书中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就是企业文化”,而特伦斯和阿伦合著的颇具影响的专著《企业文化》中对企业文化所作的定义则是:“用以规范企业人多数情况下行为的一个强有力的不成文的规则体系”。概括而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活动中的价值观及其相应行为的无形规范体系。

企业商业模式是达成企业关键商业目的的基础性因素,知识产权则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商业模式中的重要因素,相应地,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商业模式推行、达成企业商业目的的核心要素,那么,知识产权文化也应该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和互动性。

就知识产权文化的概念而言,目前较为主要的一种观点是“知识产权文化是人类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影响知识产权事务的精神现象的总和,主要是指人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方式。”具体到企业而言,知识产权文化也可以作类似的阐述,就是在知识产权战略及其相关活动中,企业和企业员工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态度,信念、价值观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为总和。这可以理解成为对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广义理解。而笔者更愿意从狭义角度看待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简言之,就是一致性的知识产权认知、协同性的知识产权思想和层次,一生的知识产权价值观。而知识产权行为则更多地从可测量的角度体现为知识产权战略的体系内容,是知识产权文化的自然表现。

相对于企业的产品,服务。甚至于企业的制度,流程而言,企业文化乃至知识产权文化均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无形性。作为一种文化,无形性确乎是其必然具备的特征,但是,文化也同时具备另外一个特征

渗透性。无形性和渗透性是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事实上,知识产权文化是企业在知识产权活动中的各类思想和行动的总和,是企业从上而下的一种氛围和活力程度体现,也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无形载体。

3 知识产权文化的战略价值

当知识产权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重要内容时,就必须适时拟定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鉴于知识产权具有滞后性的若干特点,知识产权战略往往更需前瞻性,也就是说,当知识产权尚未成为企业商业模式重要内容时,企业领导者就应有预见性地启动知识产权战略),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产权不至于成为商业竞争的短板,甚至于有机会帮助企业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而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推行,绝非简单的目标和数字可以概括,需要上下一致的知识产权战略目标,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组织形态和简洁明确的知识产权行动能力,这些往往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有形因素,缜密有序的知识产权策略和管理,一个是无形因素,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知识产权文化。

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往往是企业领导者的性格体现,即使是成熟企业,企业文化也会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深深烙印上现任高管的性格特征。而企业知识产权文化较之企业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了当前企业领导者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和决心。作为一个耗资甚巨、耗时甚久的体系,知识产权战略往往更需要企业高层的关注与支持,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高层对知识产权战略的认识和支持程度,往往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内涵和渗透力。所以说,企业知识产权文化,首先是决策层文化,进而形成贯彻到全企业范围的知识产权文化。

另外一方面,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自身的内容往往不很复杂,战略关注更多的是一种愿景、一组目标,或者包括一些数据。而对于企业而言,不仅需要战略去“做正确的事”,同时也需要知识产权策略和管理去“正确的做事”,否则推行战略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归于失败。

知识产权策略主要确定了知识产权业务的实体内容,如专利布局策略、商标部署策略以及软件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等,这些策略必须围绕战略的核心目标而制定,进攻型的战略目标必须有以进攻型策略措施支撑,防御型战略目标则又需要防御型策略措施给予支持,但是,就策略本身而言,并不意味着进攻型战略下的策略都具有进攻特性。在具体策略的制定中,企业文化往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温和敦厚的企业很少会制定进攻性极强的知识产权策略,而一个嗜战好斗的企业也很难制定出温和稳健的知识产权策略,知识产权文化在策略的制定中往往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是尊重知识产权概念。知识产权需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全球化和完善化的今天,尊重知识产权已经不再是道德范畴的问题,而是更多地体现在市场竞争法则中。不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将会在诉讼和纠纷的泥淖中难以自拔,不尊重自己的知识产权,则将丧失自己的竞争优势。尊重知识产权绝不简单地意味着交费,更需要通过有效策划降低费用甚至避免,并设计长期竞争路线,扭转知识产权的劣势。

第三个是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深刻理解国际和各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并把这种理解结合到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则将获得更多的知识产权活力和优势,这种优势或者体现在成本的降低,程序的简化,或者体现在风险的管理、投资的多样化等等。

知识产权管理主要确定了知识产权业务的程序内容,包括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流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支撑体系等内容。这些制度流程决定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策略能否形成一个通畅的“绿色通道”,进而以一个高效、准确的方式向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传递知识产权策略和文化。

其实,知识产权对企业各类业务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如在采购环节,需要关注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瑕疵和知识产权担保,进一步考量能否通过知识产权措施提高供应商的忠诚度或降低采购成本,再如在研发环节,需要关注知识产权风险的辨识和预防、知识产权财产的积累与组织,而在市场与销售环节,则需要关注知识产权风险的控制和机会的挖掘。虽然关注的侧面有所不同,但是知识产权战略对于公司各类业务的价值是毫无疑问的——或者是成本降低,或者是市场准入,或者是差异化优势的保持,等等。事实上,通过知识产权业务对公司主营业务的支撑,也在有效地向各个业务单元传递着知识产权文化。

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无形载体,必须渗透到知识产权策略和管理中,才能更好的窥其价值所在。文化无形,文化也无处不在。知识产权策略与管理,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形载体,与知识产权文化这一无形载体互为倚角,共同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4 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与培育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企业对知识产权依赖的程度。以此为基础,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首先取决于企业高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决策,其次,知识产权战略对各业务单元的渗透与支持也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良好的社会性知识产权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培训与教育,同样也是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公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文化同样也脱离不了社会性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氛围。目前而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形成,同时在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助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社会的知识产权环境对于企业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财产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制度性体系化的知识产权环境,企业很难从知识产权战略中收获到实质的利益,也不会在侵犯知识产权的过程里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更不用说重视知识产权,形成企业的知识产权文化。从人员的角度看,进入企业的员工如果在社会上没有形成知识产权的初步认识,则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促使其形成知识产权基本认识,再进一步使其融入到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中。而在此过程里,企业员工仍然受社会知识产权环境的影响,而相对较差的社会知识产权文化会削弱其在企业氛围里的认知。可以看出,社会知识产权文化和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当强的互动性,彼此之间的影响既有可能是正向的、也有可能是负向的。

与此同时,企业知识产权文化的形成,必要而有价值的培训和教育体系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产权概念的灌输,而是一个分层次,分阶段的持续教育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紧密围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就一个企业而言,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理解的层面和方向一定是有所区别的。企业高管需要在战略和方向把握上获得更多的专业支撑:而中层管理者则更需要在战略落实、策略部署等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对于基层员工,如何将智力资本转化为知识产权、如何防范风险发掘机会等实务性技巧和技能成为其最需要获得的知识。就一个员工而言,进入企业之初,其需要的是知识产权基本概念的灌输,而在其随后的工作中,需要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知识产权理解深度,逐步提高知识产权素质和能力。在这个知识产权教育过程中,需要每个员工都能够理解知识产权战略,并把这种理解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形成渗透到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员工的知识产权文化。

篇5: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3年1月9日

知识产权概述、知识产权与企业

从法律角度而言,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 ①,即是一种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并且具有专有性和地域性。这项权利的取得也必须经过法律直接确认。一般来说,知识产权可分为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版权两大类。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主要是工业产权,企业可以通过申请专利权来保护自己的科技成果不受侵犯,同时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来扩大财源。众所周知,美国的微软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是靠收取专利技术许可费获得的,由于其知识产权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也不得不下令对其进行分拆。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研究本行也及相关行业专利的状态来制定本企业技术、经营投资等发展战略目标以求得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另外,企业也可通过法律对商标权的保护,打击假冒本企业的伪劣商品、保护市场;对本企业商标权进行使用许可,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收入。

• 目前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态度

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的态度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企业为特别注重发展本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将对知识产权的研究与发展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甚至制定企业的专利发展战略,并将该战略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通常这类企业有两种极端,一种是本身比较重视知识产权的作用,并从中获得大量利益。另一种企业恰好与前一种相反,这些企业往往因不重视知识产权而遭受过重大损失,惨痛的教训使这些企业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因此纷纷制定了自身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第二类企业为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的企业。这类企业既没有从知识产权中尝到过甜头亦没有因知识产权遭受过巨大损失,领导集团的认知能力、知识更新较差,因此对此并不感兴趣,其发展也必将受到限制。

第三类企业为极不重视甚至及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企业,这类企业仿制他人的产品,看市场上产品热销就跟风做什么,质量不能保证不说还坑害消费者。这类企业虽然能短期获取利益,但也是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及政府部门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对象,最终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的带来的后果

中国大多数工业企业走的是仿制之路,仿制就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侵权。另外在技术开发方面也不注意分析专利成果,往往造成重复开发、浪费开发资源。即使研发出新的技术,却怠于申请专利保护,最后是丧失专利权,反倒被专利权享有人先申请禁止使用该专利技术。例如,中国是最早发明 DVD的国家,发明人却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结果被国外的知名企业抢先申请专利权。等到中国的DVD生产初具规模,日立、松下、三菱电机、AOL时代华纳、东芝、JVC 6大技术开发商(简称6C)结成专利保护联盟给中国的DVD生产商下了最后通牒,声称中国的DVD生产商如不支付给他们每台2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就将中国的生产企业告上法庭。当时国内的DVD平均市场售价才90美元,扣除经销利润、零售税收及流通费税,生产商的实际所得不会超过80美元,如果再把每台20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打入成本,中国的DVD制造商只好喝西北风去。

• 中国入世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加入 WTO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不再是关税壁垒,而是知识产权壁垒、技术标准壁垒。能否加快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而要占有知识和智力资源,最根本的是依法取得高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而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掌握运用的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不高。① 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一些我国本应取得专利保护的重大发明没有能够取得专利权。② 我国企业到国外申请的专利更是微乎其微。③ 职务发明专利申请原地与非职务发明申请。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又不重视运用专利制度进行保护,使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如果中国的企业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尽快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水平,那么中国企业不仅不能成功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就连国内市场都保不住。• 企业如何运用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发展自身

• 将知识产权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

• 学习、利用专利法及相关国际规则为企业发展服务。

1)在企业投资、合作方面

对要进行投资或合作的企业进行专利检索,通过分析该企业的专利分布、权属状况及其他知识产权情况充分评估其无形资产、核心技术以权衡与该企业投资、合作能否受到实效。

2)在技术开发方面

首先,企业应该在对开发项目预研究时进行专利检索,防止重复研究开发,并确定研发方向。其次,应当积极与科研能力强的单位或个人合作,在最短时间内对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改进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此外,思想观念要放活,对那些已经获得专利保护的先进产品技术可以作二次开发,在无法对其核心技术进行改进时,在其外围、不重要的地方进行改进,并把改进部分申请专利。最后还要注意已经超过保护期的专利有没有可用之处,如有可用之处稍作修改便申请专利。

3)专利申请方面

对于确定需要专利保护的新产品、技术,应尽早积极的向国内外申请专利,以便获得最大范围的保护,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而保护市场;如不及时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则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将在他人的剽窃中付之东流。如海尔公司不仅申请国内专利,还申请了外国的专利保护,所以海尔发明的小神童洗衣机几乎没有被仿制的麻烦,同时也保护了本企业的国内外广阔的市场。

4)专利防御战略方面

① 集中攻关,重点突破

② 抢先申请,占领技术阵地

③ 收集证据,请求宣告专利无效

④ 绕过对方专利,避免侵权(在生产开发与专利产品类似的产品时,采用避开专利保护内容的方案。)

⑤ 利用专利,争取实施许可和再转让

⑥ 在可能侵权的情况下,及时向包括国家知识产权部门在内的各相关政府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

• 理想的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构建模式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知识产权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查查专利、申请专利,企业要想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就要制定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知识产权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通过对专利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的研究和分析,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并把它们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企业欲建立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并配备专门的、了解企业和行业技术状态、拥有良好的知识产权素质及法律素质的高级管理人员。其次,必须融合知识产权与经营管理,将知识产权部门在企业组织架构中摆在适当的位置。知识产权部门在企业组织架构中所处的位置应该既能比较直接的了解企业最高决策的意图,又能与企业研发部门与生产经营活动距离较贴近,有利于发挥对各方面的参谋与服务作用。企业的各个相关部门也应该与知识产权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贯彻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综合管理体系。目前国内的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如中兴通讯、华为等知名的高科技企业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部门,这些企业每年申请专利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深圳的富士康集团的智慧资本战略更将知识产权与安全性策略、人事管理、市场信息获取、经营决策、技术开发相结合,将知识产权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

下面笔者将尝试构建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粗略的理想模式供大家参考。

首先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通过检索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的状况,配合市场信息,技术开发部门的立项建议提出本企业的研究课题,知识产权部门对该课题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分析、法律分析、经济分析,确定企业的年度发展计划草案。最高管理层进行讨论决策后,有企业发展部门正式下达本年度企业发展计划。

接下来,根据正式的企业发展计划,知识产权部门配合各个部门开始展开工作,为各个部门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知识产权问题提供帮助。技术开发部门依计划进行自主开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对外资进行消化吸收。企业发展部门同知识产权部门合作依计划落实本年度的企业合作、资本运作项目。人事管理部门与各部门配合落实企业的人才招收、解聘、培训计划并同知识产权部门合作解决好本企业因人员流动产生的技术秘密安全问题。

技术开发部门完成计划后,知识产权部门配合技术评估部门对新技术成果进行考察验收,并通过国内外专利保护方式或其他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申报权利,如发生其他企业抢先申请等情形,视情况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宣告他企业专利无效或用其他方法保护智力成果。市场部门在市场开发、销售中遇到本企业的成果被其他企业侵权,应同知识产权部门协作,收集证据,警告对方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或提起诉讼维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部门还可就市场部门或企业发展计划部门与他企业技术使用本企业技术的技术使用费方面提供协助。

最后知识产权部门再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知识产权分析,提供计划草案,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篇6:知识产权企业战略

摘 要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随着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逐年上升,知识产权资源对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保护和运用好知识产权,实施符合企业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不但能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更能促进企业创新、保持企业的长久生命力。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 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

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E-Business,EB),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它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企业的市场竞争方式和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就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企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对国际大公司对国内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包围的战略,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战略,对于我国企业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内涵

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市场环境,主动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情报信息,推进知识产权技术开发,控制知识产权技术市场,为取得知识产权竞争的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

知识产权战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进攻性知识产权策

略(Offen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和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Defen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进攻性战略的基本精神就是夺取主动,以达到在竞争中压制对手,使本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化。为此就要求对新技术进行抢先申请,或异议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使其申请不符合专利要求的新颖性、创造性或是实用性。此外,还可以对拥有特定专利的企业实施收购、兼并等措施,掌握专利控制权从而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属于此种类型的专利战略有基本专利战略、外围专利战略、专利收买战略以及商标申请策略等。防御性专利战略则主要是在公司内部实行,目的是防止由于公司本身的原因而导致的知识产权的权力损失。具体如对已申请专利的基本发明创造进行改进,申请与基本专利相关或与周边技术相对应的改进专利,使最低的投入能够获得最大收益。它包括交叉许可战略、公开战略、取消战略等。国外企业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成了刺激技术进步和开发,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实施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使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是最为成功的。美国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创始国,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日本则是在二战后遭遇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攻势后急起直追的,最终形成与美国知识产权战略攻势相抗衡的知识产权战略。

美国实施“企业进攻性”知识产权战略。美国为了维护巩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实现其维护技术优势和谋取经济利益,实施企业进攻性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利用专利法的发明原则和实质审查制的规定将先发明创造成果予以保密,最大限度地限制竞争对手的利用;美国企业为了维护其技术优势,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将专利战略融于其贸易政策之中。阻止侵犯美国专利权的国外进口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中,面向全社会的经营性律师事务

所承担了公司企业和个人的大部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日本实施集专利技术开发、引进、转让于一体的主体化知识产权战略,是日本企业经济实现飞跃的成功经验。日本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被视为企业发展、竞争、再创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视知识产权为一种经营资源。其知识产权战略主要包括:重视海外专利申请,进攻他国市场;注重技术的消化与吸收,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将专利战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专利发明商品化发展。日本在专利实施这方面一直居世界前列,其平均实施率为52%,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企业面临“知识产权战略”的新挑战

就目前国内企业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尚不能成为有效管理和推动“科技专利”发展的手段。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还仅仅是初创阶段,还不能利用网络有效开创新的专利,还不能通过网络有效利用别人的专利发展自己,还不能利用电子商务的各项新技术建立起行业的“专利网络”。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产权战略无措施。在我国,设置专门知识产权部门、安排专职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而且企业不注重自身智力劳动成果的保护,有发明不申请专利保护,不知道创造与积累无形资产。

(2)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特别是涉及高新技术领域专利标准严重缺乏。2003年,江苏省新增内资出口企业3 034家,相当于全省历年内资进出口企业总数的3/4,但其中2 701家私营企业的出口总额只有30亿美元,平均每家只有110万美元,而且绝大部分出口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核心专利、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申请不到国外申请的25%。

(3)专业专职人员缺乏。美国的IBM公司仅专利工程师就有500余人,德国西门子公司在外围为知识产权服务的工作人员达1 500人。而我国配备专职人员管理知识产权事务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没有任何配备的企业仍占不低的比重。

(4)资金投入少。我国企业一直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急

功近利,不愿在核心技术领域投资,进行自主研发,更没有及时地将技术专利化、将专利标准化、将标准许可化。从研发投入上说,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上的投入,一般在GDP的3%~5%以上,一些中等水平的国家也在2%以上,而2001年我国用于研发的投入仅占GDP的1%,仅相当于西门子一家公司用于研发新产品的高新技术上的投入。

(5)政府工作滞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性较差,专利侵权诉讼时间过长,已经严重损害了企业申请专利的信心。一部分企业已经不敢申报专利,而采用技术秘密方式加以封锁保护。4 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以知识产权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施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战略,这是入世后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电子商务无疑为建立这种模式提供了最现代化手段。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应该从五个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知识产权意识战略。企业要设有知识产权部门,负责收集在全球范围内与企业有关的情报和信息,及时了解整个行业中发生的变化、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以帮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要有创建有利于加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制度环境意识,通过扩大工业企业的对外经营自主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要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2)知识产权创新战略。①专利创新策略。企业要加强自主专利的研究,大幅度提高我国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专利研究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并在取得研究成果后,及时申请海内外知识产权;②标准策略。专利标准,在世贸组织规则中对我国企业影响是最大的。专利标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利用世贸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多边协议与协定中允许的保护措施,大力保卫企业贸易,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加大打假力度,保护企

业知识产权。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要尽快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防止被跨国公司抢先注册专利、知名商标、窃取商业秘密。

(4)知识产权应用战略。包括:企业合作,组成战略联盟;善于将无形资产转化成资本;跨国申请专利;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并举,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5)知识产权人才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关系重大。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步伐。企业要培养知识产权创造人才,让更多的发明创造者能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此外要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以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增强企业的科学决策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知识产权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公平合理、有效运行的激励机制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一篇:闪烁着温暖300字作文下一篇:2010年证券从业考试证券交易练习题最新考试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