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2024-05-16

关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思考(精选4篇)

篇1:关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的实践探索与问题思考

考试具有评价、诊断、激励、引导等功能,是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其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在构建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时,必须通过准确把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育内涵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这一原则,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管理等方面努力提高考试的时效性,充分发挥考试的各种功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推进考试改革。

一、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的实践探索

根据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专业对考试内容、考试模式、考试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改革,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 采用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查相结合的模式, 以适应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变过去主要对基础知识的的考查为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行政领导学的考试中,老师把所有考题都设计为案例材料分析题,共安排了5-7段长短不一,内容各异的阅读材料,主要考查了行政领导的领导素质、领导方式、领导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案例材料分析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同时材料的选取由具有现实针对性,因而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归纳、推理、分析能力。案例材料分析题一般让考生根据给出的材料情节,综合运用所学的行政领导学专业知识和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材料进行诊断和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方案,以达到检测考生学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比较政党制度的考试老师则采用半开卷式的考试方式。所谓半开卷式的考试也就是允许学生携带一张8开的纸张进入考场考试,纸张考试前一星期加盖公章发放。这张纸上学生可以摘录自己认为需要的知识点或材料以供考试时参考,纸上的内容必须学生自己整理抄录不允许复印,从而在整理材料时就锻炼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凝炼能力,逐步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敏感度。为防止学生偷懒复印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用两种以上的色笔抄录,并在考试结束后收缴这张纸。半开卷式的考题一般与闭卷考题相比更为灵活多变,多为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这种考试方式由于不要求学生死记知识点而是让学生把精力放在如何使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上,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锻炼很有好处。

(二)充分应用口试这种考试方式,培养学生的现场机变能力和临场表达能力。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而且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参加国家和地方各级的公务员考试,本专业学生就需要具有很强现场机变能力和临场表达能力。而我们在与毕业生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笔试成绩很好,而在面试环节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表现欠佳,还有些同学则是口头表达能力不佳,说话无逻辑缺乏条理,甚至个别同学在面试过程中头脑一片空白,连一句流畅的话都说不出来,可见很多学生的现场机变能力和临场表达能力不高,无法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们在考试改革中引入以前主要使用在语言类考试中的口试方式,又与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模式特点相结合,形成具有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特点的口试模式。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口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现场组织出符合专业要求,合理适应专业知识,逻辑通顺,条例清晰的语言,口头回答老师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给出分数作为学生的该门课程的实践成绩或期中成绩。另一类则是充分模仿公务员面试的特点,安排出安静的考场一间,考场一端设置考官的坐席,考场中间设置考试的坐席,一般面试考官安排2-3人,每位考生的考试时间因人而异5-10分钟不等,根据考生的临场表现考官调整问题充分考查学生的现场机变能力和临场表达能力。考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的掌握,另一部分则是提供一段案例要求学生现场分析回答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这两部分考题都是考生现场抽取的,考官还经常随机对问题进行深入或衍射,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现场机变能力。

(三)改变成绩比例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查。

过去学生成绩只是有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形成,而评述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没有纳入成绩评定体系再次部分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讨论不积极,作业应付差事,考试中投机取巧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学费和考风。针对这一问题,在考试管理中专业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查,方法时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在成绩中的比例,要求所有课程成绩必须至少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平时成绩,一部分期末成绩。两学分以上的课程则必须增加一个期中成绩。为了确保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评价激励作用的发挥,则明确要求平时成绩是由学生的考勤、课题表现、作业质量组成,期中成绩则是由实践成绩、小测验成绩组成。

通过几年对考试改革的不断探索,我校政治学与行政性专业的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形成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在推进考试改革的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思考

(一)各类考试改革主要由任课教师单独进行而整个专业没有形成一个考试体系。在考试改革探索中,本专业的教师都能积极投入考试改革的实践,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各项改革中也都能遵循考试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到学科和课程的特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模式。目前我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进行各种考试改革的课程达到专业总课程的近一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各任课教师的考试改革多为单打独斗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更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考试体系。考试体系是教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体系中的课程体系中各专业课程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如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政治学原理就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的准备和铺垫,而后者又是前者问题的深入分类探索和细化研究。又如中国政治制度史与中国政治思想史又是相互印证相互服务的,从而体现思想是制度的基础,制度是实践的思想。既然课程体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那么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的各门课程考试又怎么能够彼此孤立呢?

笔者综合分析了近两年本专业各门课程的考试总结和试卷分析,发现这个问题随着考试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进行改革的课程门数增多逐渐凸显了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各自对考试的作用的理解存在差异,造成各门课程考试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甚至彼此矛盾。一般来说,考试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手段其评价标准应该是一致的,不同甚至矛盾的评价标准会让学生无所是从,从而降低考试对学生的激励、引导功能。

第二,由于老师在考试改革过程中沟通不足,造成一些改革中形成的效果较好考试方式改革没有坚持下来。近两年来我校本专业教师流动频繁,一些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多次更换。任课教师的更换造成许多课程进行的本来已经卓有成效的考试改革半途而废,这种状况十分令人惋惜。

第三,一些教师在考试改革中的选用考试方式态度随意,或频繁更换考试方式,或仅为改革而改革并不注重考试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

由此可见,考试改革中出现的各门课程考试各自为政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推行,也妨碍了考试各项功能的发挥。为确保考试改革的作用充分发挥,真正落实考试改革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宗旨,构建一个具有政治学与行政性专业特点,彼此贯通,相互联系,统一管理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的考试体系已势在必行。

(二)考试改革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而教师的投入在考试改革中的工作量无法认定影响了教师考试改革的积极性。

随着市场经济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普遍推行,教师这一职业的奉献光环也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教师把仅仅把教书育人当做一个普通的获得收入的职业而非“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

业”来看待。这种状况既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也是当代人才价值评价标准的必然结果。高校教师科研压力是非常大的,一个教师的价值和在学校的地位主要通过其获得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体现。同时,现行的职称评价体系也主要考查教师的科研成果,具体表现为课题经费的数量,学术论文的数量和等级,以及学术专著的数量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投入的精力是很难被认定的,投入而没有回报,势必影响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在社会和学校的教师价值评级体系现行标准下,要求教师无私持续的在考试改革等一系列教学研究工作中不断投入也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不断向上级部门反映要求对现行教师价值评价体系的完善外,更现实的做法则是在院系等小范围中构建一个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激励评价体系,对教师在考试改革等教研工作中的投入给予经济和荣誉上的认定,在这样一个能鼓励教师不断投入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评价系统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才能不断发挥,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才能得到保证。

(三)学生在专业的考试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试改革的效果。

考试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考试改革的成败也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现代的教育理念普遍会把学生和教师平等的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上来说考虑,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但在考试改革中,由于传统的考试模式形成了教师的思维惯性,教师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管理进行改革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都一样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促进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发挥。通过近两年在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会中的跟学生的谈话,笔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考试改革的理念不理解,不知道考试真正的综合性功能,而把考试当做被动应付的事情,片面看待考试成绩。学生在专业的考试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就会在考试和学习形成不良的学风考风势必影响考试改革的推行,也会从多方面妨碍到考试功能的实现,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学生对作弊问题的“坦然”。学生片面把考试与考分挂钩,考分由于综合测评分数挂钩,而综合测评分数的高低则决定了学生能否拿到奖学金,由于荣誉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学生对高分有着畸形的偏好,普遍存在的作弊现象现行也就不奇怪了。其实,在考试改革的初期笔者就考虑到作弊的因素,为所以才推行了一系列考试方式的转变和成绩比例的组成,通过口试、半开卷、开卷等形式尽力降低死记硬背在考试中的作用,又降低期末成绩比例增加总成绩中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的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学生通过期末考试中的作弊获得高分的畸形依赖。但是通过近两年对学生考试状况的观察和总结,笔者发现学生中的作弊现象确实在大大减少,但依然无法杜绝,看来不改变考试中学生的被动地位,作弊现象还将是影响考试效果的痼疾。

第二,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而忽视平时学习过程。在笔者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中有一种奇怪的心态,认为只有期末考试才是“实在”的成绩,而老师不断强调的平时的学习过程都是虚的。笔者曾经批评过一位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告诉他上课玩手机不仅是对任课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谁知这位同学不服气嘟囔道:“我心里有数,不会影响期末考试的。”笔者哑然,可见这位学生的心里平时的学习都是手段,只有获得最终的期末成绩才是最终目的。笔者不想对这位同学有太多的指责,因为在学生中这种把考试和学习本末倒置的心态是普遍存在的。相信在许多高校老师都有这种经历,就是开学伊始第一堂课学生就询问教师课程的考试方式,课程结束后又询问考试范围。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在长期的升学指挥棒影响下形成了对学习和考试普遍的错误认识,为了推进考试改革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考试的真正功能,改变学生的错误考试观将是我们今后考试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的要务。

考试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期间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也是改革中不可避免,想要一蹴而

就的解决问题或通过某个点子和方法就能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只有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才能使考试改革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篇2:关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可以界定为, 学生在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适应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能实际处理地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工作岗位中的政务、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社区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具备以下六个特征:其一, 具备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理论基础;其二, 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 更突出“应用”;其三, 有较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其四, 具备调研能力;其五, 具有创新与应急能力;其六,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1]笔者认为, 在界定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内涵基础上,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能力、行政职业能力、综合能力三种基本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是贯穿于整个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对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和培养目标选择、本科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指导、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基本理念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因此,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指导作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应凸显其“应用性”, “应用性”的体现是“专业知识能力、行政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因而,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注重和加强对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 构建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 行政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为导向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予以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其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时, 更多的是参照了国内重点大学关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而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 因而, 出现“水土不服”是很自然的现象, 学生的反馈是专业理论教学内容过多, 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课时偏少。另外,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大都由从前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师资的缺乏, 课程设置往往以老师研究的方向和兴趣而定, 由此产生了随意性”, “不少高校在政治学与行政学教学体系中直接加入大量热门课程, 课程体系缺乏内在联系, 内容交叉重叠太多”[2]。笔者认为, 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 行政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为导向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下述建议课程根据需要, 可设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 具体分析如下:

1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群

掌握扎实的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理论知识是对该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基本要求, 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性”的一个基础, 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群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群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 侧重于基本理论知识课程设置, 一般包括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宪法学、地方政府学、公务员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政策概论、市政学等。

2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在强调人才的专业知识性特征的同时更加注重本科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特征。因此,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回应社会的需求, 设置相关课程群, 突出该专业学生的行政职业能力培养。可以说, 专业能力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基础, 行政职业能力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外部体现。行政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的设置一般包括社会实践与调查、行政文书与秘书、公共关系实务、管理沟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演讲与口才、政务礼仪、情绪管理等课程。

3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课程群

综合能力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业务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该能力培养一般通过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来予以完成。

(二) 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 在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总是作为主体来组织教学, 学生则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 很少直接和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而且很少表达他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如何, 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学生的能力培养受到很大限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必须对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堂课教学模式改革, 真正意义上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与相关疑难知识的阐释者, 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开放的交流与探讨的教学环境氛围中, 从而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授课教师可根据所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灵活采用“小老师”课堂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案例式研讨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等多种具体教学方法。

(三)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是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与关键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的这一教诲道出了实践对于理论的重要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在获取基本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上, 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实践教学, 通过严格系统的实践教学, 方能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行政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一般而言,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其一, 专业培养实践学分偏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由毕业见习、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组成, 实践学分大约占专业总学分的15%左右, 在转型背景下, 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距甚远;其二, 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举步维艰。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依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 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社区、行政机关、街道居委会等合作沟通较少, 加之实践教学经费的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 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尽如人意, 甚至有的高校没有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三, 缺乏专业全程实践教学计划,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实践教学往往只注重毕业见习、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纯实践性课程, 而缺乏一种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培养计划, 导致的结果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 甚至出现为理论而理论, 为实践而实践这种最坏的结果。

针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1专业全程实践教学

专业全程实践教学计划一般包括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学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及评价等内容。

2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增加和地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办等单位的合作和交流, 依托上述单位的资源, 开展“共赢”合作, 建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 为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满足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需要,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采取多种有效保障措施以提高专业任课教师自身实践能力。首先, 根据专业任课教师的学科背景, 鼓励教师从事应用型的、实证型的科学研究;其次, 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并开展相关执业实践, 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最后, 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校可聘请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有实际行政管理经验和行政执法经验的工作人员作为兼职讲师或不定期做专题讲座。

参考文献

[1]黎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 .

篇3:关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首先,科学选定专业必读书目,制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读书制度。专业必读书目必须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多学科门类。重点涉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该读的蕴含政治理论及丰富的行政思想的中西方书籍。同时,不能忽视其他相关的专业综合类图书。由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是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因此,在选择书目时应扩大范围。大一新生一入校,专业教师就要给他们讲授专业书的重要性,介绍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必读书目,同时初步介绍专业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进行专业阅读入门练习。有必要的话,可以把必读书制度列入到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当中。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班级的辅导员要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配合起来,规定各年级读书的数量与书目,并要求学生参与必读书阅读考核,把考核计入政治学读书报告训练总学分,以此来督促学生认真读书。

其次,教师要加强引导,形成学生热爱阅读、勤于思考、争相讨论的读书氛围。专业教师在自己长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阅读经验与知识,这对刚刚入门还在书海中苦苦挣扎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教师准确深入的指导对学生的阅读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书训练不但要重视学生个人读书的过程,而且更要注重学生群体读书中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可以集思广益、质疑探讨,从而使学生阅读的内容融会升华,提高读书训练的教学价值。由此可见,专业读书训练必须与导师制和小组学习法相结合。

最后,把政治学读书报告集中实践环节打造成学生一年来读书成果的展示会、宣传栏。小学期指导学生根据各自在一年中的读书情况分组,保证每组读书的相关性和补充性。然后,根据小组汇报活动,各组推选出优秀代表参加全班的读书报告会,指导老师随机组成现场指导小组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在汇报结束后,评选出阅读明星,并给予表彰。

二、夯实学生学术创新的基石,加强学生文献综述写作训练

文献综述一般要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以便预测发展、研究的趋势或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

培养学生学术思考的问题意识,在对某个学术问题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文献综述训练,把文献综述与所要研究问题联系起来,文献综述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界研究现状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在于,能够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的价值和方向。在学生进行文献综述撰写训练之前,经验丰富或有写作功底的教师要作专题课,讲授文献综述的基本写作要领,并结合学生情况点评一些范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献综述好坏的差异,从中汲取经验。专题课结束前,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同时又适合学生学术水平的选题,让学生文献综述训练更有方向性。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文献综述撰写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在小学期的两周中,每个文献综述训练小组开展2~3次,中期教师指导检查活动,对学生的撰写情况进行督促,解答出现的问题,纠正出现的错误,使学生的文献综述撰写训练的实效性更强。为检验效果开展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现场提问、现场修改的文献综述的考核方式。

三、与实务部门联合共建开放式公文写作训练模式

首先,构建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公文写作训练内容体系。除了国家规定的13种公文,常用公文则更多地包括简报、简讯,计划、总结,讲话稿、致辞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常见的形式。一般应用文还涉及到简历、学术论文、各类申报书的撰写等。这些文体在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十分常见,学生学了就有用,学了就能用。因此,加强学生此类应用文的写作训练,不仅能扩展学生公文写作训练的影响面,也能调动学生写作训练的积极性。

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针对同一写作训练项目反复练习,不断把握公文写作的规律和语感。学生在这种反复训练中,写作水平逐渐提高,熟练掌握一种公文写作从而对其他公文形式触类旁通。训练过程中,强化团队学习,表彰优秀成果。对团队训练的成果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团队训练成果进行宣传展示,并使其成为下一轮训练的模板素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增强实效性,让学生有组织地进入政府机关各部门进行短期实训,使学生对政府机关的公文特点有亲身的直观感受。

篇4:关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试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思考

河南省公安厅在2010年8月底召开了全省公安机关警务机制改革会议。会议要求全省公安机关要以“做大做强派出所、做专做实警务室、做优做精市局机关”为重点,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提升公安机关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即通过将全省、市、区设立的公安分局和派出所撤销,建立新型警务机制的派出所,由各地市公安局直接领导,变过去的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派出所三层管理为市公安局、公安派出所两层管理;对交警、巡特警、治安警、刑警等警种实行“四警合一”,打破警种分工,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增加一线基层警力。

河南公安的这次警务机制改革把握住了社区警务警力改革的方向这一世界警务革命的大趋势,顺应了警务改革规律,可谓是第四次警务革命的继续和深化。

但与此同时,改革新机制也将带来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派出所面临的行政复议问题即是其中之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同属行政救济,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因此意义重大。

1 行政复议中被申请人的确定

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具有行政复议权利能力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必须是行政主体;

(2)被申请人必须是实施相应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

(3)必须经行政复议机关通知。即被申请人资格最终由行政复议机关确认。

警务机制改革中涉及的被申请人主要有两类:一是申请人对公安分局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直接申请复议,该公安分局是被申请人的情形;二是派出所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复议,该派出所是被申请人的情形。

1.1警务机制改革前以原有的公安分局为被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复议

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若是针对警务机制改革前原由公安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的,则建议仍应以该公安公局为被申请人。警务机制改革涉及到撤销公安分局重新设立派出所,依相关行政法律的规定,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的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申请人。这里的“撤销”可以是合并,也可以是分立。据此,警务机制改革前以原有的公安分局为被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复议,似乎应以合并后的派出所为被申请人,但这里的“被撤销”此时应理解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公安分局被撤销为宜。当然,关于公安分局是否是行政主体本身也存在争议,但此争议伴随警务机制改革后分安分局的被撤销而不再有现实讨论意义。

笔者赞同对原公安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仍以该公安公局为被申请人的理由如下:

(1)公安分局与派出所的权限不同。根据人民警察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分局主要有刑事、治安行政、安全保卫、治安行政等方面的职权;派出所主要履行发现、控制、维护、处置、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单就在行政处罚权限比较而言,公安分局可以进行的治安管理处罚为警告、罚款、拘留三种;而派出所仅被授权警告及500元以下的罚款。因此,公安分局能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大于派出所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范围。故作为被申请人的被复议范围超出派出所作为被复议人的复议范围。若此时把原为公安分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变更为以派出所为被申请人,将造成行政复议内容名实不符。

(2)这样做并不防碍其复议结果由合并后的派出所承担。

1.2警务机制改革后的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警务机制改革后的行政复议中,由于公安分局与派出所的合并,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即派出所是否有作为被申请人的资格?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规定,派出所既不是城市街道或乡镇政府的基层组织,也不是一级公安行政机关,而是县市级公安机关依照法律和授权,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的派出机构。派出所这一派出机构无法充当行政被申请人,除非基于特定的授权。比如,派出所享有警告及500元以下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权,针对这两类行政行为派出所可以为被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而合并后的派出所其职能、权限发生的变化,社区警务新机制要求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例如刑事与治安管辖权限不分,则派出所将有必要行使原公安分局的刑事拘留权,若派出所直接承继公安分局的权限,则原来法律法规中的派出所法律属性与职能均应被赋予新内涵与外延。

基于行政法的合法、便民原则及现实的需要,应当赋予派出所匹配其扩大权限后的行政被复议人地位,重新界定派出所的性质与职能,以便对合并后的派出所能对其作出的相关行政行为当然合法地充当行政被复议人。

2 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

2.1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行政复议机关的规定

行政复议机关是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复议权,并对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复议法规定,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机关大体有以下几类:一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所属的人民政府;二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三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自身。

2.2警务机制改革前后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

(1)警务机制改革前,对原公安分局作出的可复议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的,仍以所属市局或区政府为行政复议机关。关于公安分局的行政复议机关历为颇有争议,这与对其法律属性、设定机关的不同理解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冲突有关,在此不再讨论。

(2)警务机制改革后的派出所作出的相关具体行政行为,其复议机关如何确定?基于第一部分的讨论,派出所应当被及时赋予与其权限扩大后相称的合法的行政主体资格。则此时,派出所具备了被申请人的行政主体资格,对其的复议理应由派出所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市公安局承担。

但仅具备相应的行政主体资格还远不够,如何厘清派出所的法律属性、设置设立、外部关联等问题更为重要和急切,这将涉及针对派出所进行行政复议的复议主体问题。合并前,对公安分局所为提出行政复议应当受理的除市公安局外还包括其所属的人民政府;合并后,对派出所所为提出行政复议应当受理的除其上一级行政机关-市公安局外,是否还存在其“所属的人民政府”?如果有则“所属的人民政府”是区政府还是市政府?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救济权利的行使。原本对公安分局所为提出行政复议应当受理的除市公安局外还包括其所属的人民政府,警务机制改革后,倘若对派出所定性不准取消了“其所属的政府”,则等于对公民行政救济这一法律权限的缩小,涉嫌对公民权限的侵犯;倘若仍存在“其所属的政府”,则该政府由于改革后派出所权限的增大,也必将承担比之前更重的行政复议任务。

3 其他

除以上讨论的问题外,警务机制改革后还面临行政复议受案范围、行政复议管辖的相应调整,行政复议机构的相应增设与调整等,在此不再赘述。做好这些相应的调整,警务机制改革才能做到深入、科学。将社区警务与中国特色的“标本兼治”相结合,将中国公安工作的整体评价指标和世界警务改革大趋势结合。则本次警务革命的目标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39.

上一篇:车工技师、高级技师试题(答案)下一篇:【精】空乘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