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2024-05-06

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精选8篇)

篇1: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内容提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和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以及省府《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方案》的精神,为解决现行交通行政执法模式中存在的诸多执法体制弊端,提出了构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的设想,并从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两方面对此模式的构建进行可行性论证。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系统特点和监管体制现状,从行政立法、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等主要环节提出构建综合性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交通 行政综合执法 现状 对策

目前,我国的交通领域主要包括交通、公路和航道部门三大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均具有行政执法职能。

交通行政执法是指交通部门及交通领域事业、企业单位为执行有关法律规范,依照法定职权,就公路运政、水路运政、公路路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规费稽查等方面行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职能。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公路法》、《广东省公路条例》、《广东省路政条例》、《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广东省港口管理条例》、《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授权的执行部门有交通厅(局)、航道局、公路局。根据省人民政府粤府办〔2005〕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方案>的通知》中“归并同一政府部门下的多项执法职能和执法机构工作”的要求,如果要实行综合执法改革,则也应由交通、航道、公路部门一齐联办。

一、交通行政执法现状和弊端

根据我省交通行政执法职能的现状,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机构重叠。全省的交通行政执法共有六大门类,涉及交通、公路、航道等部门,全省的交通行政执法从业人员达两万多人,队伍庞大。其中,除道路运政和水路运政外,其他的行政执法职能均存在有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和机构重叠的现象,如:以xx市为例,截至2006年末,公路系统的路政行政执法人员为107人,规费征稽行政执法人员为286人,共393人;交通系统的路政行政执法人员为51人,规费征稽行政执法人员为154人,共305人,总计598人。

2、管理混乱。由以上可见,目前我省交通行政执法管理模式中,管理较为混乱,一是同一性质的行政执法,或同一类型的行政执法,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单位同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如:同时行使公路路政行政执法职能的交通厅(局)和公路局;二是在同一个单位内有多个行使不同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如:交通厅(局)内,分别设立了行使路政、运政、航道等行政执法职能的机构;三是路政、运政、规费征稽行政执法人员穿着同一款式的制服(制服基本相同,只是臂章上标明的路政、运政和征稽文字不同)、佩戴同一款式的行政执法证件,但各自受权的行政执法职能却是完全不同的,等等。

3、执法水平低、素质不高。由于历史原因,以xx市公路局为例,在目前全部393名行政执法人员中,虽然都具有省政府和交通部门核发的执法资格证,但具有干部身份的只有77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56人,其中法律专业的12人,据了解,全省公路系统的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单位“以工代干”的现象和做法较为普遍。由此可见,我局的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并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的行政执法案件尚能勉强应付,但遇到棘手、复杂的,往往就是束手无策、无处下手了。

4、行政效率低下。由于机构设置和行政执法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各自单位部门利益的影响,造成交通行政执法的效率较为低下,如:某人或某单位在某路段申请公路作业的行政

许可,但在老百姓当中,人们难以分辨和判定,这条公路到底是归交通局或公路局管的,因此,只能靠运气瞎撞,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效率低下,与我们所提倡“执政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

5、执法地段不同。公路路政是唯一一支可以拿巡查牌上路执法的队伍;稽政可以在省政府指定的50个稽查站检查;水陆运政主要是站场、港口执法;公路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主要是在固定站点联合执法。

因此,很有必要改革现行的交通行政执法模式。

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1一、改革现行交通行政执法现状的对策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深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调整职能,归并机构,精简人员,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行政执法体制,建设廉洁务实、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

(二)原则:

1、依法行政、规范管理

2、精简、统一、效能

3、整体运作、协调推进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三)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1、《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这是我国首次在行政管理领域确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法律规定,旨在解决行政管理领域中比较混乱的行政处罚行为,根源于行政机构精简和行政处罚执法法治化的要求。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势必涉及到行政机关机构调整和执法模式的改革,由此行政综合执法就应运而生,它是根据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解决行政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执法主体不明、职能交叉割据及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等问题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是实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重要步骤。

2、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和《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56号),以及省人民政府粤府办〔2005〕9号《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方案>的通知》中,对归并同一政府部门下的多项执法职能和执法机构的工作作明确规定:整合省、市、县交通部门及交通领域事业、企业单位的公路运政、水路运政、公路(含高速公路)路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规费稽查等方面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按照行业管理特点,在省、市、县交通行政机关内设立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3、根据《公路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但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

4、省人民政府粤府〔1989〕13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规定:“市、县公路局下放当地政府,归口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管理,行政上接受当地政府和上一级公路局的双重领导,以当地政府为主。”(实际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

由此可见,我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符合其构成要件,也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此模式的构建是可行的。

(四)改革的关键环节

1、要建立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要按照国办发[2002]56号文件的要求,组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有关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赋予交通主管部门、交通业务管理机构的检查处罚职能。

2、要明确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职能。开展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按照决策指导职能和检查处罚职能相对分离的原则,合理划分交通主管部门、交通管理机构与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

3、要明确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和编制。根据国办发[2002]56号文件的规定,新组建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应定为行政机构,由交通局归口管理,其编制使用行政执法专项编制,经依法批准成立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具有交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4、要明确建立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经费渠道。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经费,按照国发[2002]17号文件的规定,由财政予以保障。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严格实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没收入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制定的票据,并全额上缴。

5、要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按照公务员和交通行政执法职业特点进行管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执法人员主要从现有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中选用,也可以适当向社会公开招录。所有被录用的交通行政执法人员,都应当按规定参加岗前培训,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取得交通行政执法证后,方可上岗执法。

(五)具体改革方法的初探

以下以我市为例,提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改革方法:

1、成立两支综合执法队伍。在公路局设一支路上执法队伍,将交通局的地方道路总站,以及相关的路政、运政、规费征稽等职能划归公路局管理,由公路局承担全部的公路路政、规费征稽行政执法职能;在市航道局设一支水上执法队伍,归并水上的各项行政执法。把执法重心一个放在公路局,一个放在航道局。即在路上和水上进行分类执法,经费在交通规费中列支,执法行政监督权设在市交通局。

好处:精简机构和人员,职责明确。

难点:一是省、市财政部门对规费管理和使用未达成一致共识;二是仍然是多头管理,未能完全体现全省综合行政执法的初衷和方向;三是航道局、公路局目前尚无相关职能,需取得法律法规的授权。

如:2005年7月省交通厅在没有完全征询全省公路系统的情况下,单方面制定了《广东省交通(公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粤交人函〔2005〕865号),向省编办提交审核。由于该方案考虑不够全面、不够细致,如:没有很好地考虑公路系统“以条为主”管理模式,机械地分割省、市、县公路局的关系;仓促地限期将公路养护单位企业化并推向市场,使大批道班工人和公路职工面临分流的境地等,因此该方案遭到公路系统的强烈反对,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张德江书记的批评,最终被有关部门否决。

2、综合行政执法。将现有交通局、公路局、航道局的执法队伍全部归口市交通局管理,成立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综合行政执法职能。

难点:实际上是收编航道局、公路局的行政执法职能,其中有悖于《广东省公路条例》第三条:公路管理机构对所管辖的公路行使管理职能。公路局对公路只能养护,不能直接行政执法管理,引起执法扯皮、推诿,容易挫伤公路局工作积极性。

好处:一是统一了交通执法队伍,相对集中了行政处罚权,避免了多层执法、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为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创造了条件。二是精简了执法机构和人员,如:实行综合执法初步测算我市路政、征稽执法人员至少可精简1/6(约100人),提高了执法的效能,优化了执法的资源,加大了执法的力度。三是解决了交通行政执法队伍长期以来存在的性质问题、级别问题、编制问题、经费渠道问题,强化了执法的主体地位,为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奠定了基础。四是规范了执法队伍管理。

如: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成立于2005年6月29日,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56号)等有关规定,按照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权责一致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将原属重庆市公路局、重庆市道路运输管理局、重庆市港航管理局、重庆市交通征费稽查局履行的行政监督处罚职能和重庆市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总队承担的综合执法职能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而组建的隶属于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并统一行使交通监督处罚职能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3、整合交通公路部门,综合行政执法。

(1)将市交通局和公路局整合,组成新的交通局。

(2)或重组市公路局,与交通局属下的地方道路总站合并后,组成新的公路局,作为交通局的直属(或下属)事业单位,直接归交通局管理。然后以交通局为主体,收归航道局的执法职能,成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由于公路局和交通局的职能,特别是公路局与交通局下属的地方道路总站的职能基本相同(地方道路总站原来也是公路局的一个科室,于1993年划归交通局管理),因此两者的合并成为可能。

难点:一是地方财政压力增大,由于新成立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为公务员编制,势必需要增加相应的定编和办公、人员经费,使地方财政的开支增大;二是由于目前公路局是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近似垂直管理模式,如果把公路局并入交通局,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那么存在地方政府占用、挪用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的风险。

好处:基本同上一点,而且综合行政执法的难题迎刃而解。

综合意见:

笔者认为选择第3种之(2)的意见,即是将公路局与交通局下属的地方道路总站合并成新的公路局,作为交通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再实施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至于难点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拨款、加强公路建设资金监管、严格控制编制使用等方法去解决,具体操作也符合《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方案》中“归并同一政府部门下的多项执法职能和执法机构”的精神和要求。

目前上报的方案是:

2、综合行政执法。将现有交通局、公路局、航道局的执法队伍全部归口市交通局管理,成立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承担综合行政执法职能。

这个方案已经被否决:、整合交通公路部门,综合行政执法。

(1)将市交通局和公路局整合,组成新的交通局。

(2)或重组市公路局,与交通局属下的地方道路总站合并后,组成新的公路局,作为交通局的直属(或下属)事业单位,直接归交通局管理。然后以交通局为主体,收归航道局的执法职能,成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由于公路局和交通局的职能,特别是公路局与交通局下属的地方道路总站的职能基本相同(地方道路总站原来也是公路局的一个科室,于1993年划归交通局管理),因此两者的合并成为可能。

篇2: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标志着法制工作已成为当今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我们交通行政执法工作应如何适应挑战,运政执法部门如何树立安全行政、科学行政、高效行政、和谐行政的理念。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难点

1、道路稽查取证难。道路运政稽查是运输市场检查的重要手段,是运输行业源头管理的有效延伸。由于运输行业管理对象流动性较大,违法运输行为持续时间较长,违法运输过程跨地域较广等特点,部分经营业主法制意识淡薄,逃漏规费现象较普遍。我们的执法人员在检查征费过程中,经常有业主逃费、闯卡事件,执法人员遭辱骂、被殴打是普遍现象。执法人员在依法拦截违章经营车辆时,大部分运输经营者根本不予配合,群众不理解,乘客不配合,加之我们行政执法部门各方面的取证器材跟不上现行执法体系的需要。执法人员还存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制作的文书跟不上现行执法的要求。使我们对违法的证据难以取得,证据不充分,就无法实施处罚。执法队伍内部还存在吃里爬外,向管理对象透露不该透露内部情况,使我们在取证时无法取到现场证据。造成违章经营行为无法及时纠正,行业监管职责无法履行的尴尬局面。

2、行政处罚执行难。实施行政处罚是交通行政执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普遍存在着处罚文书送达难,执行更难的现象。一是行政处罚文书送达时一些违章当事人故意躲避,执法人员往返数次都不能送达;二是投资环境建设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难度。对违规行为按章处罚,投资者不满意,投资者不满意当地政府就不会满意。个别车主公开表示,如果你敢处罚我就到你们的上级领导那里去胡搅蛮缠,他们烦了就会让你们放行;三是如果不按规定进行查处,必将形成不平等竞争。群众就举报交通部门不作为,甚至将你告上法庭,合德镇黄海路一个门市无证从事汽车维修因扰民,群众举报给交通部门,交通部门因查处不力,居民将交通局行政不作为上告到县政府;四是目前部分当事人(车主)经济承受人力差,无钱交罚款;五是递条子,说情风较严重。找你不成,找你亲戚朋友,找你上级领导,有的甚之把县太爷都搬出来疏通关系。我队查处一辆教练车,因未经许可擅自在我县境内从事驾驶员培训活动,在证据确凿充分的情况下,我们拟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的两倍处罚,违法行为通知书作出送达后,驾培学校托人找关系,有市组织部门的,还有县分管领导都是要求减轻处罚,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给予减轻处罚,当事人仍不满意,只好再来一个分批付款,欠缴的罚款无人过问、无人追讨,弄得雷声大雨点小,罚了个皮毛不了了事。六是说情不成耍无赖,有的找来社会上的无业游民俗称痞子,对执法者进行恐吓和威胁,有的找来家里老小到你班上要求对查处的“黑车”放行,否则,就死在你单位等等,来威胁执法者,有的甚至要到执法者的家去闹事。

3、源头监管实施难。客、货运输市场是交通行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构建“统一、竞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是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县道路运输企业依然处于规模小、粗放型、低层次状态,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存在着市场发展不平衡,机驾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规违纪较为严重,经营不规范,运输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部分经营业户法律意识淡薄,对行业管理存有抵触情绪,导致我们无法对运输企业实施有效监督。客运集散地的“黑车”冲击运输市场较为严重,单凭几个执法人员去检查形不成气候,导致围攻、谩骂执法人员的有之,和你打游击战的不乏其数,合法经营者苦不甚言,我们执法者也很难处理好此局面。

4、执法目的到位难。交通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运输市场环境,谁破坏了运输市场秩序和环境,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因此,处罚便产生了。处罚是一种手段,是为执法目的服务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局是条块共管单位,人事组织受县领导,业务上受市交通局指导,我们在编的行政事业编制人员近200人,人员经费全部实行自收自支,难免有时因为经费问题导致执法目的是为执法手段服务的,往往是一罚了之,能罚到就一点行了;另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对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缺乏严肃性,执法时有简化、避难化的倾向。在思想上存在着畏难、畏权、畏情、嫌烦、怕错的情绪,致使“重过轻处”、“有过不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我们执法人员工作作风不严谨,该纠正的违章没有纠正,以罚代教较为严重。

二、对策措施

1、强化自身建设,适应形势的需要。保证交通行政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保证行政执法工作顺利的开展,我们首先应加强一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行政执法的顺利开展,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错案率就会下降.对不适应现行执法需要的人员应当进行调整.对有损交通形象和有碍交通行政执法的人员,应调离执法岗位。其次需加大对执法取证方面器材配臵,现在已逐步向法治化社会迈进,行政处罚首要的就是证据,不要因为我们缺乏现场证据,导致行政复议被撤消和行政诉讼败诉。在近段时期因证据不足发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没少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只有配臵好所需的取证器材,才能使我们取到现场的一手资料,有了现场的证据才能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去实施处罚.还需建立一个案件审查小组,人员应选择业务强有一定的见解能力的人员参加,主要对大案、要案的证据的审查,发现瘕疵及时纠正.开展正反辩论,对证据不足及时补充。要清楚认识到,你平时的工作干得再多再好,只要你一有疏忽等待你的将是100-1=0的道理。只有这样才不致于行政复议被撤消和行政诉讼败诉,俗话说:人是饭、铁是钢、打仗要有枪的后勤保障,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行政执法工作走向良性发展.2、坚持法律至上,排除执法的干扰。法是国家的重要表现形式。法所体现的意识既不是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少数人的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共同意志。而社会主义法正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坚持法律至上实际上也是坚持了“人民意志至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表述意志的最基本的途径和形式是制定法律。行政机关也就是执行法律的机关。依法行政才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如在执法过程中,有的人往往觉得当事人生活困难,值得同情,而使国家的行政法规得不到贯彻执行,这一点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利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应理顺执法体制,摆脱经济利益挂钩的执法体制,减少执法队伍的中间管理环节,做到查处分离,征管分开,对较严重的违章行为实行集体研究,对处罚的结果予以公开,增加执法的透明度。

3、寻求综合执法,加强源头管理。客、货运输市场是交通行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外窗口。构建“统一、竟争、有序”的客货运输市场,仅我们交通部门一家用赶、撵、看的方法是无济无事的。我们应寻求多方合作,针对我县客、货运输市场点多、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整治方案,同时借全市“打黑”的东风,提请县政府组织,政法部门牵头、公安、城管、工商、交通等部门参加,对全县的车站、要道路口、客货集散地进行集中整治,对查处的“黑车”从重从严处罚。交通部门加大向社会宣传法律、法规的力度。使广大群众都知道乘坐“黑车”的危害性,在整治期间要加大新闻媒体的跟踪爆光,直至其退出运输市场为止。交通内部应建立违法行为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经营要立案及时查处。对查处情况属实的,要严肃处理,决不迁就。对查处举报的违章处理结果及时向举报的群众反馈,要让我们交通行政工作在群众心中树立诚信。通过阶段性的整治以后,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职,长期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和谐稳定的运输市场秩序。

4、坚持公平、公正、文明执法。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也在不断加强和提高,懂得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公平、公正、文明执法正体现执法为民。作为执法人员着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执法行为,杜绝违法执法、随意执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碰到违章的车辆,我们一方面加强宣传,责令整改:另一方面从严执法不偏私,在处罚上坚持公平、公正,以违法行为的情节、后果及违法行为是否有主观过错,根据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等依据,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大案、要案要制定统一尺度的处罚标准,在性质和情节相同的情况下,不论被处罚者的地位、权势、名望以及与执法人员的关系如何,都一视同仁,决不用感情代替法律,不能孰轻孰重,对经济有困难分批缴纳罚款的,应当有专人负责,及时追回。即使个别经营户不理解不配合,我们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个别态度野蛮,动手打人者我们也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做到文明执法。对情节恶劣,诉讼法律追究其责任。

5、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体现人性化执法。群众利益无小事,执法就是服务。在实施执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一宗旨,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严格执法、廉政执法、人性化执法为核心,以公正与效率、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处罚与教育、监督与责任相结合为原则,正确处理执法动机与执法效果、社会形象与部门利益、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关系,着力推行人性化执法、文明执法、有情执法。一是处罚人性化。对在违章行为的处罚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惩戒与教育相结合,讲清道理,充分听取群众申辩,坚决不一罚了事,不罚态度款。处罚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认识其违法的行为及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就应该得到对其处罚。对群众有困难的,在查处中关注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帮助解决。二是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充分展示交通执法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强化交通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拓宽交通法规的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和板报画廊、宣传车、咨询点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反复宣传,使交通法规从单纯的执法依据转变为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准则,以争取社会支持和配合,达到改善交通执法环境维护交通秩序。三是推行人性化管理。由单纯执法向执法服务转变,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要便民。要在服务中履行职能,在履行职能中强化服务,不仅要文明礼貌,充分尊重管理对象的权利,而且既有原则性,又有人情味,有理有节,让管理对象从内心深切感受到执法的透明、公开、公正。要把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作为执法工作的立足点,达到执法为民,管理亲民,服务便民的目标。

篇3: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问题研究

交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相当于血管对于人体, 交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交通运输管理是否规范有序, 对一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交通运输执法, 又被称为交通行政, 是指又换国家交通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对社会交通事务进行管理活动。交通行政主体是各级政府中的交通主管部门、被授权的组织以及委托授权的组织。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 条关于相对集中处罚权的规定, 全国开始开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的试点与推广, 试点工作重点在北京、重庆、广东开展, 北京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主要特点是: 首先, 城管的这部分职能是从交通委划转的一部分。其次, 划转的职能不是一次性完全划转, 而是北京市政府根据社会交通事务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 就划转职能的内容开看, 主要涉及了违法占用道路的行政处罚权、非法从事出租车经营、小公共汽车和认了三轮车业务行为的行政处罚权以及有关停车方面的行政处罚权等, 其它的有关交通行政职权仍然由北京市交通委、区交通局及其所属的各公安交通支队行使。而重庆模式又与北京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重庆主要有一下特点 ( 1) 按照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权责一致和精简、统一的原则, 试点实行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督处罚职能相对分开, 在市级将路政、运政、港航、征费稽查、高速公路五个方面的交通督促处罚职能进行整合。交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 ( 2) 对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分别对待, 主城区进行了五项职能的整合, 非主城区进行了三项职能的整合。 ( 3) 市、区县两级交通综合大队尽管存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但是其职能划分具有相当的明确性。广东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与重庆市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广东市的主要特点是调整、归并统一领域内的职责及机构。

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权责划分不明

权责划分模棱两可的交通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比较明显, 国务院根据《行政处罚法》授权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将社会根源和城管的执法能力考虑在内, 这样尽可能多的把政府应负责解决的社会问题, 纳入到城管的职权范围内, 这种“物尽其用”的解读是不可取的。从维护交通运输秩序、保障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的角度看, 这“一刀切” (1) 式的规划方式无可厚非, 但是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暴力抗法的事件发生。还有就是在无证经营存在的前提下, 城管能否管得了。

( 二) 执法依据不明

对于城管这一个同一的行为主体, 各地政府的规定却各不相同, 虽然说在《立法法》上对于有关于法律、法规等规范新旧、层级之间的法律法规产生冲突的解决办法, 但是对于处于一线执法的城管执法队员来说, 未免要求过高。城管执法队员的素质一直是民众关注的重点, 在执法程序的掌握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何谈对冲突规制了然于胸, 运用到执法的实际过程中。

三、完善方法

( 一) 划分各执法主体的职权, 明确职责

城管在交通执法领域容易与公安交通执法部门冲突, 因而, 应当在法律的层面明确“到底谁管谁”的问题, 而不是交给城管执法局的“执法协调机构。” (2) 当需要部门间的联合行动或者共同管理时, 应当明确主管的部门, 并明确具体的配合部门, 实现真正的综合管理, 及时处理, 提高办事效率。交通运输执法依据过多地依赖于市发的规范性文件, 尤其是在职权扩张方面, 这些是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决定, 应当由法律或者法规规定。在现有的实践基础上, 有必要也是可以对现行的交通运输执法依据做一个统一的整理, 并出台一个汇编行的文件, 一次来规范交通行政执法的依据, 或者为交通行政执法确定一个比较确定的行为规范。

( 二) 提高城管交通执法人员的理论能力

城管执法者是一线的执法人员, 也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执法者, 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治理念的贯彻落实。交通行政执法与其他的执法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涉及机动车辆和道路安全。这对执法的时效要求和安全要求要比其他执法领域高得多, 因而需要具备良好的法理学理论来支撑整个执法的过程, 以减少各种危险的发生。除此之外, 执法者就是服务的人, 而不是管理者, 在不违反执法理念的原则下, 应本着服务的态度来处理违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强制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2]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法律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农业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农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农业行政执法还需加强,执法队伍素质还需提高。

关键词: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存在问题;应对对策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法律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农业行政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是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农业执法体系不断完善,执法水平也逐渐提高,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农业行政执法还需加强,执法队伍素质还需提高。

1 农业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

1.1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人员编制

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中人员编制的数量多,但在岗出勤的人员数量较少,人员大多分散在各个股站室,不集中,不利于调遣。

1.2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大都不是法律专业人员,都是经过后期培训的,对农业法律法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执法知识不够完善,没有熟练的执法技能,业务不精通,所以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执法速度慢,用时较长,办案效率低。

1.3专项整治不到位

1.3.1农资打假执法工作方面。对农资检查力度还不够,由于执法人员出动力量不够,致使检查的农资经营单位不够全方位,只是重点对一些门店检查督促,其余单位不能真正地整顿规范。

1.3.2较大种植户的监管方面。近几年虽然对高毒农药在蔬菜、水果上的禁止使用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核心生產区管理上,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记录上,还存在欠缺,不够完善,或者是有记录但保存不完整。

1.3.3对农资经营户的素质提高不够。对农资经营户的培训力度小,使人们在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肥料、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常识,进货渠道及进货质量上不能自己进行检查,自己不能很好地把好质量关,进销货台账记录不全,给执法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2 执法工作应对对策

2.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开展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增强执法人员的培训,使执法人员更多了解农业法律,熟知法规知识,定期不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法规条律,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过硬,高效廉洁的专职执法队伍。

2.2进行农资打假执法,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2.2.1农资打假执法,根据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主抓农业投入品的销售旺季,根据地方具体情况,主要制定春、夏、秋三季的农资打假方案,出动执法人员,进行拉网排查农资经营单位,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立案查处,进行调查,追溯源头,有效的规范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2.2查处“三品一标”产品。临各大节假日,出动执法人员对各大超市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该农产品进货时索要的认证证书,进货票据,记录,没有认证证书的“三品一标”产品杜绝上架销售,规范认证农产品市场。

2.2.3监管种植业大户。深化水果、蔬菜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投入品的科学使用,全面了解水果、蔬菜种植基地农业投入品的生产使用情况,告知种植基地、核心生产区禁用、限用农药的名称、范围,监督种植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建立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记录,并妥善保管。

2.2.4提高农资经营户的业务素质。定期召集农资经营户进行农业法律、法规知识,肥料、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常识,进、销货注意事项,高毒农药的禁、限用等知识培训,把好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关,消除隐患。

作者简介:

篇5: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初探

我国关于行政综合执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6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该规定为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此精神的指导下,交通部在2004年年初制定了《关于开展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明确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内涵,即在交通部门内部将制定政策、规范制度、规划协调、行政指导、行政审批、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与实施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职能相对分开,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独立、集中若干交通执法门类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能的行政执法机构,实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

因此,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本质就是“行政管理的决策和执行职能相对分开、行政执法职能综合统一行使”,即将交通部门下设的多个行政执法机构归并为一个机构,将各交通执法机构的交通行政处罚权、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对集中交由经整合设立的交通综合执法机构行使。

2.构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的建议

2.1机构设置在宏观层面,交通行政分为公路交通行政和水路交通行政。

其中公路交通行政包括道路运政、公路路政、公路收费稽查行政、公路交通规费稽查;水路交通行政包括水运行政、航道行政和港口行政、水路交通规费稽查。考虑到公路、水路是两种独立的运输方式,可以在交通运输厅内部设立公路及运输管理局和港航管理局,分别履行公路、水路交通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将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规费征稽、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船舶检验、质量监督等执法门类的相关任务合并,组建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作为全省交通行政执法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各专业管理机构所有的交通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职权集中划入执法总队,审批许可职能仍留在专业管理机构。地市及县级管理机构可根据与省级行政管理机构大体一致的原则,结合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和行政地位相应设置,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2.2责任划分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的机构设置可以概括为“一厅二局一总队”模式。公路及运输管理局承担本辖区内公路的建设、养护、路政、运政、规费征稽等行政管理职能,港航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水运及港口、航道的行政管理。根据管理审批与检查处罚适度分离的原则,管理审批、质量监督检查等职能由二局内设的各专业机构负责。省级交通行政执法总队侧重于全省范围内行政执法的监督指导和重大执法活动的协调;交通行政执法支队侧重于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重点水域的行政执法;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侧重于农村公路(县乡道、村道)的执法检查、乡镇基层客货运输市场的监督检查。

交通行政执法机构与各专业机构既要分工明确,又要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案件移送制度,不断完善交通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协调、高效的交通管理体制。

2.3经费保障经费问题是关系到行政执法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改革试点中,有些省市采取“罚款返还”的方式解决办案经费和工作人员的劳资问题,导致“招人为罚款,罚款为养人”的恶性循环,有违改革初衷。关于办案经费的问题,可以借鉴徐州市的做法。徐州市在处理经费问题上,采取“两步走”的方法:第一步实行各专业管理局自筹经费,办案经费由各专业管理所按人头比例划给执法大队。第二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在两步走过程中,由于执法大队对各专业管理所的管理审批具有监督职责,第一步解决办案经费的方式不能实行得过于长久。从长期来看,逐步实行执法大队的办案经费由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比较可行。

3.构建交通综合执法体制的配套措施

3.1逐步开展综合执法立法工作完善的交通立法是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依据,尽快出台一部综合行政执法法是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行政处罚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要对综合执法进行有效的规范,单靠一部法律是远远不够的。目前,短期内制定出具体规范综合执法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与调整、监督和指导的法律、条例也是不现实的。可以采取单项现行的办法,先制定综合执法机构组织法,以确保机构设置的合法性以及职能、人员、编制的法定性。同时,清理和规范现有关于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修改不符合推行综合执法的内容,废止与推行综合执法相抵触的法律条款。

3.2完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监督体制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监督体制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实现执法监督垂直管理,以实现监督主体地位的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在目前实行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垂直管理体系条件尚不具备的条件下,可以考虑改变过去由省级交通法制工作机构对下监督的内部层级监督模式,明确由交通监察部门负责执法监督职责,加挂交通行政执法监督处牌子,实现交通执法机构与监督机构相分离。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步实现自上而下垂直领导体制,可考虑市、县两级交通执法监督人员由省厅监察部门提名,经当地监察部门任命。

篇6: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以黄浦区为例

彭述刚

黄浦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面积仅4.16Km2。截止1999年6月底,有上海市户口的常住人口达239,000人,人口密度在所有城区中最高,达近60,000人/Km2。黄浦区内有融购物、旅游、商务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蜚声中外的南京路,有融行政、金融、商业、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民广场,有可供人们抚今追昔、展望未来的上海外滩,因而区内流动人口数量甚巨,高峰时每天达270~300万人,平时每天亦有150万人左右。巨额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对黄浦区的公共设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对行政执法提出了挑战。

一、黄埔区综合执法体制试点的网状

1995年以前,黄浦区设立市政管理委员会作为区政府的协调机构,以解决环卫、环保、园林、建设等执法部门之间管理上的冲突。1995年3月,中央决定在黄浦区进行城区综合执法试点。指导思想是精简机构,撤局建委。于是撤环卫、环保、建设局,建立具有一定市政管理权限的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为加强对几个特殊地区的管理,1994年设外滩风景区管理办公室和人民广场管理办公室,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1997年两机构划归市政委管理;1998年8月设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1997年,区政府又依法设立了四个街道监察队。

目前黄浦区的综合执法体制仍处于建构过程中,基本上是划分了若干执法区,形成点(外滩、人民广场)、线(南京路步行街及区内15条主要道路)、面(街道)分离执法的局面。就执法方式而言,在区市政委内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并存,在外滩、南京路步街街、人民广场(以下简称“三大块”中),外滩只不过实行的是更小范围内的专业执法;就管理区域而言,区内各管理部门执法区域泾渭分明,分离明显,但区域划分明显不合理;从编制上看,区市政委管理范围大,而其执法人员在专业执法这一块数量不足,如园林部门只有三人,一天跑15条主要道路,执法效果可想而知;就主管部门而言,街道执法实际上自成体系,不受区市政委管,街道监察队预算由区政府支出,与区市政委无关。可见,要实现由区市政委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其综合执法功能,还有一段路要走。

就执法依据而言,由于目前全国仍然是部门立法为主,这与市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发生了冲突。目前区市政委并无法定的执法权,主要是通过各部门的委托来执法。此外,在同一个区内,虽然各执法队伍在执法性质与内容上相同,但在执法依据上却存在很大差别。街道监察队主要依据《上海市街道监察处罚暂行规定》执法;市政委市容环卫监察队主要依据《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执法;“三大块”的监察队则主要依据市容、市政、环保、公安、规划等领域的专业性法律法规执法。

二、当前黄埔区综合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黄浦区在综合执法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存在着不少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执法体制混乱。

1目前,市一级领导对如何改革执法体制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据了解,区一级提综合执法模式,而市里则定两地管理模式,强调从小块而不是从整体着手。目前人民广场、外滩、南京路步行街,以及区外的陆家嘴、虹桥等地,均实行块块管理。块内管理好了,但块外更加混乱,宏观管理效率并不高。在机构设置方面,市政委不是政府组成部门,市政委主任也不是人大任命,实际上很难使市政委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2目前的执法体制实际上是条块(块块)分治的体制,形成了大量的管理盲区,同时也缺乏应变能力。如人民广场地区实行综合执法后,该地区秩序明显好转,但大量无证摊贩转往人民广场外围,外围秩序混乱,延安路一带也出现类似现象。再如根据《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第2条,步行街监察队的执法区域有明确界定。12月初,一市民在南京东路外墙转角刚超出监察队管辖范围的地方违章悬挂横幅,由于该地属区市政委直接管理范围,而区市政委只有四人管户外广告,人手不足,结果步行街监察队管了,对违章公民予以处罚。受处罚者不服,以处罚主体不足为由提请行政复议,结果复议时只得撤消原处罚决定。

3部门之间责权利不分,缺乏综合考虑统筹协调,导致管理内耗,效率低下。“三大块”地区的监察队的执法权是基于其它专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如果仅有规章规定专业行政机关必须授予某些权限,若某些专业行政机关并不办理委托手续,监察队就不能行使相关的执法权。通过大量专业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来使监察队行使执法权,由于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责权利很难划清,各部门也并不见得愿意委托,这将使市、区政府付出很高的监督成本和执行成本。如根据《上海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第12条,对于在广场内卖艺、兜售物品的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广场监察队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但据了解,工商部门至今仍未委托,原因在于工商部门担心被提起行政诉讼。因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而监察队的用人权在区市政委,区工商局无权干预。市工商局曾发文,要求各区工商对于下岗摆摊一律不管,而人民广场地区无证摊贩方面的管理由广场管理办承担责任。这种专业行政部门有权无责,综合执法部门有责无权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综合执法的效率,使广场监察队管理无证摊贩无法律依据,因而也就不具有合法性。其结果是广场地区无证摊贩泛滥,每年仅小摊贩兜售风筝一项,就导致300多只广场鸽被缠死、缠伤,并引发过一起停电事故。实践证明,市政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无证摆摊现象。另据调查,在人民广场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无证设摊。加强管理后,现在无证摊点聚集在广场外的西藏路一带,同时虹口、闸北等区也因黄浦区加强综合执法力度而成了无证摆摊的重灾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讲,市政管理所营造的良好的市容市貌是一种公共产品,但当黄浦区加强块块执法后,大量摊贩转到其他地区,破坏了其它地区的市容与秩序,给上述地方的居民带来诸多不便,这实际上产生的是一种消极的外溢效应,对其他地区是不公平的。这需要由市政部门来统管全局,消除这种负效应。建议在理顺体制后,由市政委带头,统筹规划,将本区一些无交通功能的通路,如永安路、新永安路等封闭,建成集市,这样即可缓解无证摆摊带来的管理上的压力。再如人民广场共有43条公交线路在此交汇,有18个公交起点站,游客极多,每天约有100辆外地旅游大巴在此停泊。人民广场地下车库有600个泊位,但由于车库限高2.5米,中巴、大客车进不去,每天只有70~80辆轿车进库,这使该地乱停现象根本无法解决。这是市政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所产生的恶果。

2.由于我国专业立法体制的影响,再加之黄浦区目前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执法体制,这加剧了立法上的混乱,使当前的行政立法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

1在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上处罚标准混乱。

这种立法上设定处罚标准的混乱状况,易导致公民产生执法不公平的感觉,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是加大了综合执法的难度,加剧了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

2市政府规章中存在大量疏漏,增加了综合执法的难度。如《人民广场地区综合管理暂行规定》第11条规定,对随地躺卧、露宿、在喷水池中洗澡等违章行为,广场监察队应当进行劝阻或者予以制止,但并未制定罚则。国外在这方面处罚是相当重的。如在罗马,在市内喷水池冲凉者被判五天到三个月监禁和40万里拉(约合300美元)以下罚款[1]。此外,有些规定未考虑到执法上的可操作性。仍以上述规章为例,该规章第7条规定,任意停放非机动车辆的,由公安机关委托广场监察队予以处罚,但对机动车辆违章停放未作规定。由于公安部门不进广场处理,而监察队无权管,法律规定不适应管理需要,结果机动车违章停放屡禁不止。而《街道监察处罚暂行规定》第18条将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混淆,只规定了按一般程序来处罚。此外,在市容管理方面也无细则可供参考。

3.监察队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目前监察队员在执法过程中被打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甚至被打残。由于监察队是事业编制,当监察队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纠纷或监察队员被打时,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其当作民事纠纷来管;而当监察队员被打伤时,法院则依照《刑法》规定和《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将之作为自诉案件处理,由被打监察队员自己举证。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监察队员执法的积极性,也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

据了解,南京路步行街由于违章现象多,而监察队员不愿管,步行街管委会只得规定罚款指标,逼着监察队员管。

4.由于执法人员对某些法条理解不透,使得执法过程中的某些行政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这意味着即使相对人真的违法,执法部门也有败诉的可能,并可能由于重新作出处罚决定而直接导致管理成本攀升。典型的例子是行政复议主体的资格认定问题。区市政委与各管理办,实际上未将委托、授权、派出机构等名词的涵义弄清楚,认为受委托执法的“三大块”的监察队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对外独立承担行政责任。当笔者问及为什么区市政委有权复议“三大块”的监察队的部分处罚决定时,得到的答复是:“三大块”的监察队是区市政委的派出机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5条的规定,对派出机构的行政处罚决定,设置该派出机构的行政部门有复议权。为将这个问题弄清楚,笔者查看了一份人民广场监察队的处罚决定书(号码为B NO:0025051)。处罚决定书上清楚地写着广场监察队部分受区市政委的委托,这与区市政委的解释矛盾。实际上,广场监察队不是法人,也无权以自己的名义处罚,而只能就受委托部分以区市政委的名义作出处罚决定(处罚决定书上的落款为监察队也是违法的)。由于当前未设上海市市政委,复议机关应当只能是区政府法制办。而如果假定设了市市政委,对监察队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一状告到市市政委,从管理角度来讲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关于建立上海市全市综合执法体制的建议——一个法律学与管理学角度的构想

1.以实现法律规定协调、行政流程畅通为目标来整合整个综合执法体制。可将整个综合执法架构设置如下格局。

在示意图中可以看到,由区市政委统一领导和监督各下属管理委员会,各下属管理委员会作为区市政委的派出机构,对外享有综合执法权;对于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则可规定只能由区市政委来作出处罚决定;对区市政委的处罚决定不服可由市市政委或区政府法制办来复议。同时,取消街道办对街道监察队的领导,取消市政府对“三大块”管委会的领导。各管委会的管辖范围从全区管理便利角度出发,由区市政委划分,区市政委保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的权力。区市政委一般不再直接执法或派执法队执法。所有人、财、物的调配权均在区市政委,所有市政综合执法的责任也由区市政委全部承担。管委会与监察队之间是委托关系,监察队仍为事业编制。当然,这个执法体制在整个上海市得以运行的前提是设立上海市市政委,且根据法律规定其拥有市政综合管理与执法权。

1为什么不应由街道办领导和管理监察队?发达国家街道承担的是社区服务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发育与成长是一条必经之路。没有社区的凝聚力与服务功能,城市社会将来稳定与否难以预料,整个城市秩序也将难以控制,这意味着街道行政功能的弱化与服务功能的强化是必须的。上海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形成安定安全的社会治安秩序、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网络、团结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并为建成配套设施齐全、环境舒适优雅、管理规范有序、保障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社区奠定基础”[2]。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公众中形成的共识,以及中国城市的历史因素等综合条件,决定了街道必须在社区建设中起领导促进作用。从实际需要看,各管委会的管辖区域划分应以街道为基础,兼顾全区。办公地点可设在街道,这样有利于二者之间的配合。同时,对管委会负责人的任免、调动、考核、奖惩,应规定街道有会签权,以建立街道对管委会的制约机制,强化二者之间的配合。

2就黄浦区而言,建议保留外滩、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三个管委会。这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区域流动人口多,直接代表了上海形象,在整个上海市容市貌的对外展示中具有举止轻重的地位。

3法律上的可行性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要使所设想的执法体制具有合法性,必须解决两大问题:

(1)使市政委机构职能配置合理合法;(2)使行政执法(尤其是行政处罚)权限配置合理合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4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依此,可由上海市政府制定一个具体方案,将上海

市环保、环卫、园林、建设等部门合并或进行职能分解,同时将其它部门的可以综合的执法职能并入,精简人员,合理设置内设机构,组建成上海市市政委,报国务院审查批准。上海如能领全国风气之先,亦可为全国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第二个问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第16条规定,“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建议由市政府牵头,联合市人大、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现有专业性行政法律加以梳理,从中理出可以由上海市市政委行使的处罚权,并列出详细清单,由市政府上报国务院请求批准。如果能获得国务院授权,则在行政处罚权配置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也更具可操作性。

从法律上理顺关系,也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利于监督综合执法队伍。目前体制下,行政复议部门有各专业行政主管部门、区市政委(前面已讲过其按法律规定无复议主体资格)、区法制办,让行政相对人无所适从,也不利于对监察队伍的监督。而整合之后,综合执法的复议机关只剩下区市政委和区法制办,有利于行政相对人明了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途径,也利于实施行政监督。此外,整合后可考虑针对全市范围统一立法,立法任务大大减轻,并可避免立法上的混乱与矛盾。

4管理上的科学性及市政府必须采取的对策。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政架构的优点在于其保持了整个行政流程的通畅,它使决策、执行、反馈、监督成为一个闭合回环,使管理具有系统性,使决策与执行分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实际上香港也是采取类似做法。香港的市政管理由市政总署和区域市政总署来执行,它们分别是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的执行机构。

此外,考虑区市政委设派出机构,主要是因为这样便于市市政委集中精力进行全市性宏观决策,也便于区市政委进行区级中观决策。两级架构三级管理也便于将来市政委管理领域进一步扩大后仍能照常有效管理。

政府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私人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一个政府机构追求的是预算的最大化。“对官员的激励:薪水、职位、享有的东西、公众中的名望、权力等,其所有这些目标与预算的规模有着正向的和单调的关系。”[3]维持预算最大化的冲动意味着每个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都不愿轻易放弃权力、缩减编制。通过立法实现机构合并与职能分解,可一次性剥夺部分专业行政部门的可以加以综合的执法职能,最大限度地削弱专业行政部门的谈判能力,降低行政成本,这与委托执法有很大的区别。

2.通过请求最高人民法院作司法解释,或请求全国人大作立法解释,以保证事业编制执法队员的人身权益。这样才不致于导致综合执法部门行政编制恶性膨胀,也利于调动广大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1979年刑法第15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修订后的刑法对犯罪对象作了修改,即将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工作人员。有些学者对此的解释是:“本罪主要是保护公务活动不受侵犯,将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述更准确,也更符合本罪的特征。”[4]笔者认为这种修改在犯罪对象的界定方面仍有疏漏。实际上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编制的执法队伍和受国家机关委托的事业编制的执法队伍在工作性质上均为执行国家公务。建议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就妨碍公务罪的适用范围作出司法解释,或由市政府、市人大或全国人大召开期间的上海市人大代表团向全国人大主席团建议,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作出立法解释。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适用范围,也可采用相同的办法,对其中第19条“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或适用范围作出司法或立法解释,从法理上和实际需求来说,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相信不会遇到大的障碍。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

注释:

[1]夏书章著:《市政学引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238页。

[2]黄菊:“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载《解放日报》1996年3月16日。

[3]缪勒著:《公共选择》,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58页。

篇7:浅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现状与对策

【篇一】

**年春运,在省总队、市支队的统一部署下,我大队经过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春运服务保障工作任务。经统计,今年春运**全县共投入春运服务各类客运车辆204辆,其中班线客车79辆,出租车88辆,城市公交33辆;共出动执法人员540余人次,执法车辆175辆次,道路巡查1493公里,检查各类型车辆1924辆。春运期间未发生道路运输源头安全管理责任事故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未发生重大运输服务质量事故,实现了春运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春运组织领导到位

为切实抓好今年春运工作,大队成立了以大队长任组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机构、人员,明确了分工职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春运工作机制,为确保全县交通春运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大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于1月22日召开了**年春运交通执法工作动员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总队、支队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大队长在会议上提出了春运交通执法7大方面工作要求,对今年的交通春运工作做了全面动员和安排布置。

二、措施落实,春运服务保障得力

(一)提前进入春运工作状态。**大队在市支队的统一部署下,于1月22日制定了春运工作方案,提前进入春运工作状态,进行调配执法资源,制定值班备勤表,开始有序组织开展春运保障工作,保证了节前旅客及时、有序、安全运输。

(二)积极响应省厅、省总队“情满旅途,福运到家”的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大队办公楼设置志愿服务阵地标志,联合主管局、公安交管、汽车站等部门,在汽车站、册下公安检查站等固定点为旅客免费提供方便面、热开水及一些急救药品等;二是组织汽车站安排服务人员专门负责为老、弱、病、残等特殊旅客服务,帮助他们购票上车并加强站内客流组织和秩序维护,保证旅客进出站安全有序;三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通过宣传单、宣传横幅等方式公布大队春运服务质量举报电话,及时受理旅客投诉,查处违规违章行为。

(三)严格执法,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一是贯彻省总队、市支队春运视频工作会议提出的对“三客一危”等重点车辆的监督,要求农村客运班车及时配备车载灭火器、安全锤,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加大对“非法运营”行为的打击治理,注重提醒广大旅客系好安全带;二是加强值班备勤,大队领导带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根据县道安办要求,每天安排两名执法人员入驻册下公安春运服务检查站,重点监督农村客运班线以及七座以上客车超员超载情况,另外保证5名工作人员做好道路安全巡查工作,特别是加强对辖区内国省干线、旅游公路、冰冻灾害路段的巡查治理,严防占道经营、侵害路产路权行为的发生;同时要求夜班备勤值班人员每天18:00到21:00

期间加强对城区火车站、汽车站、农工商、新华都等路面巡查,对非法网约车、私家车喊客拉客、外地出租车巡游拉客等行为的震慑和治理。三是联合运管等部门,结合大走访活动的开展,积极进企检查,要求汽车站、出租车企业加强运力调配,保障我县春运期间,旅客出行安全有序稳定,加大对机动车维修、货运企业的检查力度,对未取得经营许可的机修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要求停业整顿;四是通过不定期不定时检查等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加强对岭崇渡口的现场监管,及时排除渡口安全隐患。今年春运期间,**大队共走访、检查各类企业10余家,发放春运宣传材料1400余份,立案12起,结案12起(其中道路运政10起,公路路政2起),合计处罚6600元。

(四)强化宣传,营造春运和谐良好氛围。一是在单位办公区、车站、乡镇等地悬挂了宣传标语、横幅。二是利用大队办公楼LED屏等,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片,向社会公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三是每天制发了交通春运工作信息、简报等,并积极向支队、总队微讯号投稿宣传。春运期间,全系统共悬挂宣传标语3幅,编制各类信息、简报40余篇。

今年,**大队严格依照春运方案,较好地完成了春运期间交通执法保畅通保安全工作。但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乡镇、农村非法客运行为仍然存在,单交通执法部门开展打击治理,取证存在一定难度;二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够落实,少数驾驶员安全意识较差,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超速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出租车与网约车竞争较激烈,矛盾较突出,存在隐患。在以后的工作中,**大队将进一步加强路面安全巡查和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本县道路运输市场治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篇二】

县人民政府:

XX年春运于3月10日已经结束。今年的交通春运工作,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在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局的领导下,我局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奋力拼搏,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春运工作任务。全县共投入春运客车598辆,其中班线客车387辆,出租车150辆,城市公交61辆,累计发车65306班次,其中加班2986班次,安全疏送旅客228.6万人次(其中农民工10.71万人次);水上运输共投入客(渡)船188艘,安全运送旅客11.8万人次。与去年同比,道路客运量增长约7%,水上客运量增长约5%。春运期间除发生城乡公交路面行车一般事故一起外,未发生道路运输源头安全管理责任事故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未发生重大运输服务质量事故,实现了春运目标,现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春运组织领导到位

为切实抓好今年春运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机构、人员,明确了分工职责,制定了完善的工作预案。局下属各单位、运输企业也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的春运工作组织机构。全系统建立起上下衔接、左右协调、运转灵活的春

运工作机制,为确保全县交通春运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我局于1月5日召开了全系统交通春运工作动员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对今年的交通春运工作做了全面动员和安排布置,并下发《关于认真做好XX年交通春运工作的通知》,局下属各单位、运输企业也分别层层组织职工和从业人员召开了春运工作会议,结合实际做了相应的安排部署,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方案。

二、措施落实,春运秩序优质有序

(一)提前进入春运工作状态。针对今年春运前客流高峰启动早、增长快、来势猛的新情况,我局全系统在市交通局的统一部署下,于1月6日全面启动春运方案,提前进入春运工作状态,有序地开展春运组织工作,保证了节前旅客及时、有序、安全运输。

(二)及时启动应急运输预案,圆满完成应急运输任务。一是保障了节前客流高峰应急运输。1月23日,针对麻柳方向乡镇客流陡增的情况,南客站及时调整部分线路发班密度,并抽调运力进行增援,保证了节前旅客及时、安全返乡回家。二是圆满完成节后客流高峰应急运输。1月30、31日(正月初五、初六)石梯、石桥、麻柳等乡镇突发旅客高峰,我局再次启动了道路旅客应急运输预案,调集公交车17辆、班线客车3辆,实行运管人员专门护送,企业人员跟车管理的“保姆式”应急运输方式,及时、安全、有序输送旅客千余人次,受到了旅客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大力开展交通送温暖活动。南客站增设了售票窗口,开设了民工、学生专用购票窗口,延长了售票时间,方便旅客购票;为旅客免费提供热开水、感冒类等急救药品等;安排服务人员专门负责为老、弱、病、残等特殊旅客服务,帮助他们购票上车;给有困难的旅客免费提供食宿和车票;严格执行春运运价规定,不乱收费、乱涨价;加强站内客流组织和秩序维护,保证旅客进出站安全有序。运管所设立了春运服务质量举报电话,及时受理旅客投诉,查处违规违章行为。

(四)严格执法,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运管、渡管和海事部门加强了执法检查,对客车(船)超载、出租车组合拉客以及自用车(船)非法从运、非法组客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路政大队加大了公路巡查,严格治超治限。春运期间,共查扣非法营运“黑车”26辆,水陆运输违法违规行为260辆(艘)次,维护了水陆运输秩序。

【篇三】

根据州交警支队《临夏州XX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临州公交支发【XX】12号文件精神,在今年为期40天的春运安全宣传工作中,临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示精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狠抓源头管理,强化宣传教育,开展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大队以“压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以“和谐、平安、迎春运”为主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力以赴开展了春运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了春运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实效,大队成立了由临夏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马旭东任组长,教导员王虹霞、副大队长马小龙、江青玉、秦文鹏、副教导员石小军任副组长,各室、所、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宣传中队。通过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有效的增强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安全意识、从源头遏制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强化源头管理,狠抓预防工作,切实把紧把好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一道防线。

大队将“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冬季交通安全宣传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到了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形成了集中宣传态势,从源头上防范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1月19日春运第一天,大队联合当地文明办等有关部门举办了“XX年春运交通安全宣传启动日”活动,启动仪式当天,临夏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杨国宗、副支队长石建华、州支队法制宣传科科长娄仲彦等出席仪式,并组织各运输企业及相关单位300多人参加了会议。通过开展文明交通倡议、宣誓、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拉开了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序幕。在随后的1月28日、2月10

日、2月20日专题宣传活动中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加强对客车、校车、出租车等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和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强化驾驶人提高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意识,对一些安全意识不强,不同程度发生过责任事故的客运驾驶人进行了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减少事故隐患;二是组织民警深入到客运企业、单位检查督促春运工作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组织召开客运企业领导、管理人员、车主、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会,观看宣传展板、宣传光盘、散发宣传资料,巡回举办道路交通事故图片展等,力求教育面达到了100%。

三、夯实“春运安全宣传”落实,加大交通安全教育力度,突出“多、新、全”为春运宣传开辟广泛阵地。

大队加强了重点场所的宣传教育,在车管分所、事故处理室、违法处理岗位等窗口单位设置了春运交通安全宣传区,悬挂、张贴了宣传标语横幅、展出事故展板挂图,滚动播出宣传光盘、散发宣传资料,大队利用新安装在中心广场、北滨河东路、单位各大厅门口的led显示屏全天候滚动播放了春运安全警示语。以“五进”宣传为基础,大力加强了客运企业及其驾驶人、农村群众和中小学等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把执法、宣传、服务三者结合起来,突出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宣传效果。

四、加强对事故黑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在春运正式启动前,大队再一次对辖区内所有道路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事故黑点路段和安全隐患做到台帐清楚,心中有数。对已经排查出来但尚未得到治理的隐患路段和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及时设立警示标志,改良通行条件。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措施到位。

春运期间,大队积极部署,抽调警力组成工作组,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切实高度负责,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查、了解、指导春运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春运工作不失控,不失管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交通安全宣传到位、源头管理到位、巡逻管控到位、违法行为查处到位、督促检查到位。

根据统计,大队在春运期间累计出动警力57人次,出动警车21台次,悬挂横幅8条,拱门1个、立柱2组、展出展板50张、散发资料11000,受教育23023人次。同时,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还在饭店、餐馆、酒吧等易发生酒后驾车的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宣传。

春运期间,临夏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认真履行了各项工作职责,全力以赴,严格落实各项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狠抓路面交通秩序管理,立足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这个主战场,全力打好了XX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之战。

【篇四】

**年的春运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春运办的指导下,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有序,优质便捷”的春运工作指导原则,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隐患排查,整治和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等多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了春运期间公路、铁路、水路旅客运输秩序良好,实现了无道路运输死亡安全责任事故,无旅客滞留,圆满完成了今年春运工作确定的安全、有序、快捷目标。**年春运自2月4日到3月15日,历时40天,我县共完成客运量103.714万人次。其中:公路班线客运共投入运力4.475万班次,完成客运总量81.514万人次;水路完成客运量16万人次;铁路完成客运量6.2万人次。现将**年春运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月28日,县政府召开了宣汉县**年春运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县春运工作。成立了以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旭东为组长,副县长吴成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负责春运工作的统筹协调、情况收集、信息报送、督促检查,生产要素保障及日常工作。县经信局(春运办)、县交通局、县公安局等部门提前制定了春运工作应急预案,应对及处理春运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情况和突发事件。县级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迅速落实了**年春运、铁路护路工作会议精神,建立了相应工作协调机制。

二、加大督促检查力度

2月4日,春运伊始,副县长吴成带领县政府办、县春运办、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交警大队、县公安交巡警大队、县运管所等部门负责人对我县春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仔细查看了各重要路

段春运准备、执勤、巡查、道路管养及安保设施等情况,看望了春运工作人员。要求县春运办做好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履职尽责,密切协作,共同推进我县春运工作平安有序进行。

春运期间,县春运办协同县公安局、县交运局、县交警大队、县交巡警大队、县运管所、县路政大队等部门多次对宣罗路、宣胡路、宣南路、南樊路、南峰路沿线进行了交通运输安全大检查。同时对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北门码头等地进行了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县春运办及时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落实了整改措施。

春运40天来,县公安部门投入警力2532人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389起,排查整改道路安全隐患98处,查扣非法营运的各类车辆23辆。县交运部门一是投入各类营运车辆418辆,有效保障了运力;二是整治各类安全隐患51处,查处超载超限车辆62台次,强制切割非法改装改型车辆10余辆,及时消除了隐患。均确保我县春运工作的正常秩序。

三、强化运力保障

在科学预测需求的基础上,县运输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统筹安排运力,并根据实际客流情况,适时提高车次密度,满足了旅客出行需要。春运期间,我县公路客运投入运力4.475万班次,日均投入车辆1110车次,完成客运总量81.514万人次,同比增加34.2%。宣汉火车站共计开行临时客运列车48列,其中开行始发去往广州东10列、上海13列、北京西7列、西安临时客车18列,发送旅客6.2万余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00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客流运输压力。宣汉县航务

管理处投入机动客船81艘,2731座,完成水路客运量16万人次。

四、落实安全措施

交通运输部门及企业对投入春运的运输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整治,严禁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运输设施投入运行。春运开始后,县春运办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车站、码头、重要路段等重要场所进行了专项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一步落实措施,加强巡查,严防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同时,县公安部门加强了对车站、码头的治安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倒票贩票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县汽车站严格落实

“三把关、一监督”及“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县航务管理处严格安全管理,杜绝了无序客运和超员现象。

五、提高服务质量

篇8: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之我见

一、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目标

1. 规范执法的合法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即对于当次运输发生的同一违法行为, 已经由一个运输管理机构处罚的, 沿途其他运管机构不得再次处罚。而目前交通各执法机构按专业进行设置, 公路路政、公路稽征、道路运政、水上航政等执法队伍只负责各自的执法内容。由于执法目的不同, 都可以实施检查和处罚, 于是出现了一条路上交通部门多头执法状况。多头执法容易产生执法不公问题, 容易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就是要有效克服目前交通行政部门存在的处罚不到位、多头处罚的弊端, 合法的、有效的对违法行为进行管理。

2. 加强执法队伍监督管理。

在现行管理模式下, 从事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队伍, 他们既肩负着审批审核职能, 又肩负着监督检查职能, 在审批审核与监督检查之间无法形成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机制, 难以保持执法的公平性。实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 使交通行政许可与交通行政处罚、监督检查职能分离, 实现机构分离, 形成交通行业内部监督机制。

3. 提升执法效率。

公路交通各分支执法机构之间存在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的问题, 例如治理超限运输, 公路路政治超, 道路运政也治超, 公安交警也治超, 大家为一个目标, 却分头去执法, 而且, 每家执法的依据不同、处罚力度不同, 执法程序也不一样, 常常导致矛盾和混乱。增加了行政执法的难度, 使行政执法应对事件反应慢、执法不及时。交通行政综合执法要形成执法合力, 有效地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率, 增加应对事件的反应能力;有效地减少分散执法各机构之间存在的职责交叉和分工不明。

4. 降低执法成本。

在多头执法体制下, 交通各执法机构分别配备人员, 对执法客体进行重复检查, 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加大了管理和执法成本, 制约了交通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应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 降低执法成本。

二、国外实施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基本情况

1. 美国。

美国沿海水域和内陆水域的交通行政执法由设立于运输部的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 统一执法。USCG在海上和陆地设17个执法区域, 战争或应急时归海军部指挥。USCG是美国海上的惟一执法力量, 覆盖全部海上管理业务。美国海关仅负责货物进出口管理, 反走私行动由司法部协调, USCG对抓住的走私船舶, 只负责看管和待交司法部门处理, 涉及没收由海关处理, 从而保证了海上执法的统一性, 避免了多头执法的弊病。在道路运输方面, 美国由联邦公路管理局 (FHWA) 主管全美公路规划、建设、养护、运营及汽车运输事务, 下设38个分支机构负责辖区公路的运营管理。美国的高速公路已开始大量使用电子信息系统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各地交通部门一般都设有联网的交通管理中心, 当地交通警察机构多与这些交通管理中心合署办公能有效地监控数百公里道路及车辆情况。

2. 荷兰。

荷兰分水路、陆路两块实施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水路设航运检查官实施航运综合执法, 包括安全、环境保护、船员工作条件和船员适应性, 并负责海船和内河船的标识、登记和丈量事务。陆路设国家交通检查官在客运、货运领域实施综合执法, 以对法定有效期、危险品运输、机动车辆超载、列车安全等实施监督和控制。从2001年起, 航运检查官和国家交通检查官集成为运输、就业和水管理检查官, 实施大综合行政执法。

3. 日本及其他国家。

日本将国土和水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事务管理全部综合于国土运输省。博茨瓦纳将运输、就业与建筑、通信与邮政管理事务综合于一个部。牙买加于1998年成立就业与运输部, 对该国的就业、公用事业和运输实施综合管理。新加坡将电信及信息技术、全部运输业管理综合于交通与信息技术部。

显然, 行政综合执法的优势已被许多国家广泛认同和运用。我国也应根据国情和需要, 加紧对现有行政执法模式作出相应改革。

三、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措施

交通执法体制改革, 应当紧密结合交通执法体制现状, 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 权责一致, 两个相对分开”的原则, 重组交通动态执法机构, 实行综合行政执法。

1. 建立完善的综合执法体系。

建立完善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 首先要加强管理, 健全各项制度,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严格交通依法行政。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 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这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前提;另外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用制度保证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基本稳定和交通行政执法的正常性。严格实施交通行政执法责任制, 层层签订责任书, 结合政务公开, 将执法的工作目标具体分解到人, 明确执法岗位、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责任, 严格依法行政, 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内容标准化、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制度规范化、执法监督经常化、执法管理制度化。其次, 通过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权责分明、政令畅通、工作规范、统一协调, 符合交通行政执法特点的行政综合执法管理部门。

2. 提高执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涉及不同专业领域, 因此要求执法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执法知识和技术, 严格选拔执法人员, 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目前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水平有限, 很难适应多个领域综合执法的要求。为此, 开展交通综合执法, 必须重视队伍建设。结合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条件, 从现有执法队伍中公开考聘, 确定素质较高的具体执法人员。上岗后仍然要坚持定期的政治和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 以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文明、规范、高效的执法服务。

3. 健全综合执法保障体系。

行政综合执法工作, 涉及面广、震荡大、矛盾多, 健全和完善各方面的保障机制尤其重要。一是要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保障, 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潜心研究, 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 同时应密切关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加强信息反馈, 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要重视制度建设和程序规范, 通过完备的配套制度, 统一规范行政综合执法各环节事项, 加强对行使具体职能的单位的法律监督, 保障行政综合执法的各项工作纳入依法运作、依法监督的轨道。三是执法机构所需经费必须予以保障, 例如海上综合执法中, 可以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执法人员构成由海事与地方财政按比例承担, 在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前提下, 禁止从罚没收入中返还作为经费来源或补充, 真正做到权力与利益完全脱钩。四是加强后勤保障, 整合现有资源, 减少重复投资。

4. 加大综合执法宣传力度。

交通部门倡导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并且在一些地方也进行了试点,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真正要改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 进行实实在在的推进, 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有效推开, 关键在交通内部上下能否形成共识;关键在交通各级能否从全局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出发, 真正树立起创新意识、规范意识和效能意识;关键在交通各级领导能否准确及时把握住改革的机遇。

四、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 行政执法职责界定问题。

行政执法体制调整后的具体情况, 对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认真的梳理, 对各执法岗位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分类排序、列明目录, 做到分类清晰、编排科学。按照综合行政执法各岗位的配置将其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规定的职权, 分解到具体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 逐项列出行政执法各层级现有各项执法职权相对应的法律依据。为确保区、县 (市) 行政执法协同与配合, 科学合理地分解了职权, 防止了平行执法机构和执法岗位的职权交叉重复, 增进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根据有权必有责的要求, 在分解法定职权的基础上确定执法责任, 做到行政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和违反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具体明确, 确保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 以免重蹈覆辙, 在此出现多头执法的局面。

2. 现有执法部门处罚权处理问题。

对于原有行政机关处罚权处理的问题, 应当根据当地自身情况选择, 切勿换汤不换药, 比原来的“多头”还要多“一头”。目前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进行的一些试点改革中, 采取的方式是本来拥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处罚权, 以此保证处罚主体的唯一性和处罚的不重复性。

3. 综合执法部门与原有部门的协调配合问题。

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规范执法, 提高执法效率。因此, 综合执法部门与原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不应互相扯皮, 推卸责任, 应积极协调, 互相配合, 做到责任明确, 分工到位, 有效地、及时地完成执法任务。

上一篇:改写拟人句的步骤方法下一篇:酒店年终总结—总结报告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