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2024-04-09

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精选10篇)

篇1: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人民医院

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按照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关于开展2013年四川省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的通知”要求,院感办及时向分管院长作了汇报。在分管院长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在医疗管理部各科室的协助下,通过全院13个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现将此次调查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调查前准备

1.院感办在接到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的通知后,及时向医院分管领导汇报了情况,分管院长作了指示和安排。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调查领导小组,确定了13个调查组和调查人员,明确了各调查人员的职责。

2.院感办提前一周起草并向全院临床科室下发了调查通知及调查工作安排意见,说明了现患率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以及时间安排等,并强调必须提前4-7天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辅助检查。

3.由院感办组织了现患率调查相关知识的培训,所有参与调查工作的人员共38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4.调查前一天,院感办根据各科室住院病人总人数,印发了“调查个案登记表”和“床旁调查表”。

二、实施调查

7月18日,由各调查组负责对7月17日0点至24点所有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病原体检出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各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对本病区病人进行了床旁调查,医疗管理部所属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病历调查和调查表的初审及收集,院感办人员到各临床科室进行了指导。

三、资料审核与录入

1.院感办对每份调查表进行了检查,对填写内容不齐全及字迹无法辨认的调查表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2.院感办于8月1日开始在“四川省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平台”录入合格的“现患率调查个案登记表”,8月28日完成了全部599份资料的录入工作。

3.院感办对录入的个案登记表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后,上报了四川省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

四、统计分析 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应调查住院患者599人,实际调查599人,实查率100%。其中医院感染病人9人,医院感染现患率1.50%;社区感染病人195例,社区感染患病率32.55%。

2.医院感染情况

各科医院感染情况为:内一科1例、外一科3例、外三科1例、外四科(含ICU)4例。

医院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1例、下呼吸道4例、表浅切口1例、深部切口1例、皮肤软组织1例、泌尿道1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2例,该项感染率为250‰;发生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1例,该项感染率为10‰。

医院感染主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其他不动杆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其他克雷伯菌1例、肠杆菌属1例、其他真菌1例。

3.病原菌送检情况

发生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共计204例,细菌培养送检55例,检出54例,送检率26.96%,检出率98.18%。

4.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使用抗菌药物共计299人,使用率49.92%。其中治疗用药161人,占53.85%;预防用药96人,占32.11%;治疗+预防用药42人,占14.05%。一联使用283人,占94.65%;二联使用15人,占5.02%;三联使用1人,占0.33%。在203人治疗用药或治疗+预防用药中,53人治疗药物送细菌培养,占26.11%。

5.分析如下

(1)医院感染现患率1.5%与日常监测结果1%左右基本相符;发生感染的主要科室为外一科和外四科(含ICU),与日常监测结果相符;感染的主要部位为下呼吸道,与日常监测结果也相符。

(2)病原学送检率低,感染病人送检率为26.96%,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送检率为26.11%,虽较去年有所上升,但两项指标离国家要求的50%和30%尚有较大的距离。

(3)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去年下降明显,一联使用率上升也明显。

院 感 办

2013年8月28日

篇2: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我院于2015年7月7-9日进行住院病人患病率调查,根据我院各科住院病人情况拟定调查计划和做好培训工作,绘制、印刷各种调查表和汇总表,于7月6日下午2点半利用院周会的时间在四楼会议室召各科主任、护士长会议,把这项工作的重点、意义做一重点要求,各科室临床医师完善病例和各项检查。要求各科感染小组质控员第二天下午3点来四楼会议室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病率调查方法及调查表项目填写要求,说明调查目的,重点强调这次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调查重要性,在一个时间段内以点带面的通过横断面观察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掌握医院感染的动态,以便宏观的采取控制措施,要求临床科室主任对科室所有管床医生完善住院患者各项与调查有关的检查:血、痰、尿、大便等实验室检查和X线、超声波、CT扫描等辅助检查,且与调查前一天得到其检查结果,资料准确可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次调查,否则就失去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感染办人员负责这次调查的全部工作,共22人分3个大组,各科的质控员负责本科的调查工作,并把个案调查表、床旁调查表根据病区人数的多少发放表格进行登记。

以下时间性安排:7月7日0时到24时开始至7月9日完成临床科室调查工作,8月底完成网上病例录入工作,网上完成汇总表相关内容,进行资料统计汇总、分析及总结工作。

一、资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 2015年7月7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专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2、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由感染办专职人员和各临床科室感染质控小组护士或医生组成,感染办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调查前一周内,感染办对这项工作进行组织培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调查方法、表格填写及注意事项。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

3、诊断标准 依照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诊断。

4、统计方法 由医院感染办人员负责资料的整理、统计,模板为省卫计委下发的医院患病率调查模板。

二、结果

1、患病率 经过为期4天时间的组织、调查,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21个临床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对全院各科应查人数730人,实查人数729人进行了个案调查登记,实查率99.9%,感染病例21例,感染发病例次为21例,感染患病例是2.88%,感染例次患病例是2.88%。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感染11例,其构成比为52.38%;其次为泌尿道4例,构成比为19.04%;内科212人感染9人9例次,例次感染率是4.25%,外科187人,感染7人7例次,例次感染率是3.74%。

2、感染部位分布

2.1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部位居首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占72.7 %,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27,3%。

2.2社区感染部位分布 实际调查729人中,社区感染221人221例次,感染率及例次感染率是30.30%,其中下呼吸道203例,占27.8%。内科449人感染189人189例次,例次感染率是42.1%,外科187人,感染32人

32例次,例次感染率是17。1%.3、病原菌分布 3、1医院感染病原菌 医院感染菌株数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3株,占75%;泰洛肠杆菌1株、木糖葡萄球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例,占75%;泌尿道1例,占25%。3、2社区感染病原菌 社区感染菌株数7株:大肠埃希氏菌1株、真菌1株、粘质沙雷菌1株、芳香沙雷菌1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其中有些是污染菌,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例。占42.9%。

4、抗菌药物应用

实查病人729人,410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56.2%。其中内科262人使用抗菌药物,送标本培养120例,送检率是45.8%;外科155人使用抗菌药物,送标本培养11例,送检率是1.7%。治疗用药321人,占78.3%;预防用药89人,占21.7%;治疗+预防用药15人,占3.7%。抗菌药物一联用药327人,占79.8%;抗菌药物二联用药83人,占20.2%。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131例,同期治疗用药321例,感染病例标本检测率40.8%。

三、分析讨论

1、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情况:

医院感染例次患病率同去年相比如下表:

2013

医院感染现患率2.13%,2014

医院感染现患率2.88%。

本患病率比日常发病率监测是增高的,我院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总体情况是良好的,无医院感染暴发。各部位医院感染例数与上年相比见下表:

泌尿道感染

表浅伤口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2014年 4 2 26 2015年 4 0 11 位于医院感染部位前二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与往年相比较,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有所下降。病原微生物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发现多重耐药菌费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详见舞阳县人民医院患病率调查病原体情况)。但近几年社区感染有所上升,感染部位大部分是泌尿道和下呼吸道。

2、医院感染部位科室分布:

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综合ICU、神经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呼吸科发病率多为社区感染。

2.1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 医院感染部位中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占75%与国内许多报道相似,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医院感染患病率感染占首位的科室是综合ICU、收住的多是神经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病人,大多是高危、昏迷、气管插管、免疫力低下、使用抗生素种类多、时间长病人,是出现多重耐药菌及真菌的感染原因。还有深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泌尿道插管、呼吸机、气管切开)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使用呼吸机及气管切开是得下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干扰了正常防御机制,增加了感染概率。要求科室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流程,消毒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到位,严格对医疗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除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

菌素,尽量缩短住院日,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2.2社区感染的发生 社区感染部位与医院感染部位相同,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27.8%,其次是皮肤及软组织。

3、医院感染病原菌 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最多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与国内报道相类似,属于污染菌的占多数,沙雷菌属 2株,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巴唑敏感率在50%。阿米卡星敏感率在100%。肠杆菌属2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巴唑敏感率在60%以上,其他不动杆菌2株对美满、多粘菌素、左氧氟100%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苯唑西林00%敏感。有一例多重耐药菌株,要求科室做好接触隔离的措施实施,落实手卫生措施、严格消毒隔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环境质量的卫生清洁。

四、改进措施:

1、根据患病率监测情况,不断改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加强重点部门的监测;下一步对综合ICU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力度加大。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如医院感染诊断、多重耐药菌监测与控制、手卫生的培训。

3、加强环境质量,保持环境清洁,地面、物表清洁消毒到位,切实做好病区的终末消毒工作。

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标本送检率。

5、院感科把这次调查分析总结后,把存在的问题纳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

篇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调查2012年10月9日0:00—24:00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患者, 不包括当日入院患者。

1.2 调查方法

院感科于调查前5 d培训各科感控员, 调查采用床旁询问病史与病历调查相结合, 逐一填写床旁调查表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表, 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1]。

1.4 统计方法

由院感科负责核对, 使用Excel2003工作簿, 进行数据筛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调查当日1 614人, 实际调查1 614人, 实查率100%, 发生医院感染38人次, 42例次,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 例次从事感染率2.6%。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最高的为下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上呼吸道、切口、泌尿道感染等。感染部位分布为下呼吸道感染20例占47.62%, 上呼吸道感染5例占11.91%, 切口感染4例占9.52%, 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各3例, 各占7.14%, 其他部位感染4例占9.52%。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

该次调查医院感染38人次。分离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3株, 其中大肠埃希菌4株占30.76%、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23.08%, 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5.38%, 肺炎克雷伯菌1株占7.69%, 其他3株占23.08%。

2.4 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65%。其中治疗用药占48.21%, 预防用药占35.26%, 治疗加预防用药16.53%。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高发科室

该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 例次感染率2.6%, 低于文细毛等[2]等报道的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感染病例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性报告中3.6%的现患率及3.86%的例次感染率。ICU、脑外科的现患率较高, ICU病人病情重、侵入性操作多、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脑外科的病人大部分为颅脑外伤, 急诊手术多、术前准备不充分。提示对感染高发的科室应重点加强监控, 加强病房内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 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等预防控制措施。

3.2 医院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 与施茜等[3,4]的报道一致。与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等因素有关。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正确率,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 避免或减少侵入性操作, 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3.3 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

38例医院感染病例中, 病原菌送检33例, 送检率86.84%。居首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 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泌尿道等。提示这些病原菌已成为医院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应加强常见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5,6]。建议采集标本在使用抗菌素治疗前, 以提高病原微生物正确送检, 推动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3.4 抗菌药物应用

该次调查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65%。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诱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确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院感科要及时掌握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对不合理抗菌药物的科室进行警告和限期整改。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情况, 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 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 614人次, 医院感染率为2.35%, 例次感染率2.6%。感染科室以ICU、脑外科高发,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首。结论 对感染高科室重点监控,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 (5) :314-320.

[2]文细毛, 任南, 吴安华.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感染病例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 (1) :1-6.

[3]施茜.2009-2011年某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 (6) :448-450.

[4]王晓青, 盖海云, 周宁.2009-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8) :3809-3811.

[5]贺换平.加强多部门合作促进医院感染管理[J].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 (1) :77-88.

篇4: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确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2012年8月16日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为制定合理的监控措施提供依据,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2012年8月16日0:00~24:00全部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调查方法:以医院感染办专职人员及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为主,采取查阅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各科调查人员填写表格,医院感染办专职人员统计汇总。

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结 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住院患者825例实际调查816例,实查率98.91%,发生医院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92%,科室感染率最高的为神经内科一,其他依次是综合内科ICU、神经内科三、儿科一等。见表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泌尿道居首位(25%),其次是下呼吸道和胃肠道。

抗菌药物使用:本次调查816例患者中,有563例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69%,其中治疗用药300例(53.3%),预防用药140例(24.9%),治疗+预防21.8%;单用药有386例(68.6%),二联用药163例(29.0%),三联用药的有12例(2.1%),四联以上用药2例(0.4%)。不同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见表2。

医院感染病原体情况:300例全部在院感染患者的治療用抗菌药物中,仅有19例送检标本,其中医院感染病例5例,3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5例送检标本,送检率15.6%,检出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白色假丝酵母菌1例,标本来源为切口分泌物、痰液、尿液。

讨 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院现患率3.92%,高于日常监测结果,提示日常监测中存在一定的医院感染漏报现象,应加强管理,增强临床医师的填报意识。

现患率比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综合内科ICU、儿科。分析原因:神经内科、内科ICU的老年重症患者多,住院时间长,长期卧床,自身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并发症,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儿科患者年龄小,免疫力低,不注意卫生,也易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为主,与我院日常监测相似,提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仍在于减少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的感染。

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69%,与 表1 现患率调查科室医院与感染汇总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率≤50.0%的要求略高,说明我院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还要规范,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及联合用药指征,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本次调查3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有5例进行致病菌培养,送检率较低,说明我院临床医师的病原学检查意识较弱,仍需进一步强化管理,要把抗菌药物管理,开展病原微生物检测,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加强对耐药菌监测及提高微生物培养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减少交叉感染,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桂芬,要玲利.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776-2777.

2 芦德玲,赵霞,范亚君,等.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770-2771.

篇5: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二甲评审”的活动深入,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减少漏报率,提高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按照省中医感控中心要求,制定了调查计划和具体活动安排。经院感委员会会议讨论同意。于6月24日对全院临床科室所有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此项活动由院感科组织,护理部,医政科支持,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安排,采取个案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位病人进行了调查和登记。对重点病人由科主任亲自到病房会诊和调查。经过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此次调查活动。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现患率情况:

应查人数162人,实查162人,调查率为100%。通过床旁调查和个案调查登记,进行分析总结,最终结果为:应查162人,院内感染1人,感染现患率为0.62%。院内感染病人为肿瘤科肿瘤病人。

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6月24日全院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59%

预防用药38例:妇产科11例、外科14例、骨科13例

治疗用药58例:儿科19例、内科10例、急诊科7例、骨科4例、外科5例、肿瘤科13例。

一联用药:儿科19人、内科5人、急诊6人、骨科13人、外科14人、肿瘤科13人、妇产科11人。共81人,构成比为84% 二联用药:内科5人、急诊科1人、骨科4人、外科5人。共15人,构成比为16%。

无三联、四联用药。

三、抗菌药物使用中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情况

儿科17人、内科2人、骨科1人。共20人

其中儿科送检率为90%、骨科送检率为5.9%、内科送检率为20%,其余科室为0

四、手术情况

Ⅰ类切口:外科6例、骨科1例

Ⅱ类切口:妇产科8例、外科7例

Ⅲ类切口:外科1例、骨科10例

Ⅳ类切口:骨科2例

篇6:现患率调查总结分析

1、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即指病人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社区感染的定义:病人入院时已经存在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诊断:填写病人当前诊断

3、感染包括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

无论社区感染还是医院感染,“存在”是指:1)调查日新发生的感染;2)过去发生的感染,在调查日该感染仍未痊愈的病人或部位。“不存在”指:1)过去发生的感染,在调查日已经痊愈的病人或部位;2)没有感染的病人。

如调查分次完成,则“存在”和“不存在”指各科室相应调查日期内是否存在感染的状态(包括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

4、感染部位:医院感染部位和社区感染部位都按下列分类标准填写;汇总时归类如下: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包括:感染性腹泻,食道、胃、大小肠、直肠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腹腔内组织(包括:腹膜炎、腹腔积液感染),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血管相关,血液(菌血症、败血症),皮肤软组织(包括: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褥疮感染、乳腺脓肿或乳腺感染、脐炎、新生儿脓疱病、烧伤部位感染),其他[胸膜腔感染,病毒性肝炎(仅指医院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输血相关感染,非手术后颅内脓肿,无脑膜炎的椎管内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骨、关节感染,生殖道感染,口腔感染等]。

5、病原体:指感染部位的病原体。一个感染部位若为混合感染则有多个病原体。在感染部位的病原体中特别注意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6、ESBLs:参照美国CLSI(临床实验室判断标准)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头孢曲松等)、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和氨曲南耐药。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主要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

7、手术:调查对象在入院后的手术,都填为是。

切口分类:

I类切口:即清洁切口,手术切口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无创伤、无感染、无炎症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II类切口:即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泌尿生殖道手术时尿培养阴性,肝胆手术时胆汁培养阴性。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阑尾、阴道、口咽部手术属于此类。

III类切口:即污染切口,开放的新鲜切口,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涉及泌尿生殖道且有尿培养阳性的手术,胆汁培养阳性的胆道手术,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的手术;有坏死组织、异物、排泄物污染的切口,脏器穿孔,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

8、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指相应调查日的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日之前的不计。不包括抗结核治疗药物;不包括抗菌药物的雾化吸入;不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无环鸟苷、病毒唑等);不包括眼科(抗菌药物滴眼)、耳鼻喉科(耳、鼻的滴药)、烧伤科(烧伤部位抗菌药物覆盖)等局部用药。不包括抗真菌药物。

9、目的:单纯用于治疗者归为治疗用药,单纯用于预防者归为预防用药。不能确定者,可询问病室主管医生。

10、细菌培养:凡治疗用药者均必须注明是否送细菌培养。单纯预防用药和未用抗菌药物者不必填写。

11、调查注意事项

1)注意调查过的患者是否存在转科情况,已经调查过的患者不要重复调查。

2)每一调查对象均需填写个案调查表。

篇7: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与对象

2010年8月23日 (0:00~24:00) 我院所有住院患者, 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 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调查前要求各科室完善所有住院患者的各项相关检查, 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1], 逐一填写《个案登记表》, 最后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1.3 诊断标准

参照执行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现患率

应调查住院患者525例, 实际调查525例, 实查率为100% (符合现患率调查实查率应高于96%的标准) 。其中男318例, 女207例, 发生医院感染14例, 15例次 (其中神经外科1人为2个部位感染) ,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 占46.67%;其次是胃肠道感染, 占26.67%;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各占13.33%.见表2.

2.3 病原菌监测

本次调查发现医院感染15例次, 病原菌送检11例, 送检率为73.33%, 标本来源于痰和大便。见表3、表4.

2.4 抗菌药物应用

调查日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4.86%, 其中治疗用药占63.19%, 预防用药占28.82%, 治疗+预防用药占7.99%.一、二、三联使用率分别为44.79%, 54.51%, 0.69%.见表5.

例 (%)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

本次调查显示, 我院的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7%, 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86%, 低于吴安华等报道的193所医院感染率5.22%和例次感染率5.58%[2], 但高于我院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提示以往全院综合性监测中, 存在临床医生有漏报医院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加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培训, 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疗质量考核项目, 与科室质量考核相结合, 加大监管力度,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3.2 医院感染部位与科室

本次调查中,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占46.67%, 应作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本次调查医院感染率排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 (18.52%) 、心血管科 (7.32%) 、神经内科 (6.45%) , 科室分布与日常调查情况基本相同, 提示现患率较高的科室, 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科室收治的患者大部分存在病情较重、侵入性操作多、呼吸机应用、气管切开、插管、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免疫力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住院时间长等因素有关[3]。我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泌尿道的医院感染率一直较高, 已纳入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科室之一。应积极采取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指导患者正确咳嗽, 必要时翻身、叩背;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口腔、会阴部护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使用呼吸机及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及时评估各种置管的必要性, 缩短留置导管时间等预防控制措施, 降低医院感染率。

3.3 抗菌药物使用

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6%, 使用目的以治疗为主, 高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率<50.00%的要求。其中妇产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4.62%, 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9.45%, 说明我院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严重, 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次调查中, 医院感染部位细菌培养送检率为73.33%, 社区感染细菌培养送检率仅为30.54%, 说明我院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大部分为经验性用药, 忽视病原学的检查, 这可能与临床医生送检意识较差以及检验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等因素有关[4]。通过本次调查,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与药剂科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我院制定的《抗菌药物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规定, 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及管理, 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3.4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预防与控制

本次调查中检出1株铜绿假单胞菌为多重耐药菌株, 标本来源于痰液。多重耐药菌感染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极易引起交叉传播甚至暴发流行, 医院感染管理科将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纳入考核目标, 及时指导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避免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科室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实施方案》, 对患者采取单间隔离, 限制陪护, 在病历、一览表、床头分别有醒目的蓝色隔离标示, 固定诊疗器具;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和处理分泌物、排泄物之后均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增加物体表面的消毒频次;加强对陪护及保洁人员的宣教;规范处理各种医疗废物;及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该患者住院期间同一病区其他住院患者无交叉感染发生。

通过此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发现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目标性监测, 以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保障患者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 为有效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的方法, 于2010年8月23日对我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525例, 医院感染现患率2.67%,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 占46.67%;医院感染率排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86%, 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4.07%.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 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控, 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 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淑敏, 朱熠, 娜伊兰.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4) :656-657.

[2]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193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8) :561-564.

[3]马桂霞, 富秀玉, 张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3) :436-437.

篇8:某二甲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为充分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目标性监测提供有力的依据,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改进感染控制措施,我院感染科工作人员于2011年9月19日(0:00-24:00)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9月19日0点至24点期间我院8个病区共计472例住院病人的感染情况、病原菌检出和耐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1.2 调查方法

1.2.1在调查开始前3天,对各个科室发出通知,说明调查目的,要求各科对住院病人完善各项与感染性疾病诊断有关的检查。由医院感染科负责整个调查的实施工作,除2名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外,还在各个临床科室兼职监控医护人员共16名,共8个小组,提前培训,统一方法、统一时间。

1.2.2 采取床旁询问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逐人逐项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感染情况、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最后由2名医院感染科专职人员进行汇总分析。

1.2.3 诊断标准:按照我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医院感染病历的诊断。

2结果

2.1全院应查人数472人,实查人数468人,实查率为99.15%;发生医院感染6例,未查出感染病例漏报。根据感染病例发生的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2例,占33.33%;下呼吸道1例,占16.67%;皮肤2例,占33%;泌尿道1例,占16.67%。

2.2 本次调查的住院病人中共280人使用抗菌药物,全院平均使用率为59.83%,高于卫生部规定的50%的上限,其中单联160份,二联109份,三联11人,抗生素使用率偏高,从整个调查中发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如下:

(1)部分术前给药时间不当,未在术前0.5—2小时给药,未在手术室给药,而是在术前2小时之前给药或术前未给术后给;(2)担心患者感染,凭经验用药,药物选择不当,主要问题是预防用药选择硝基咪唑类,超过卫生部2009年38号文件规定可选药物的范围;(3)用药档次过高,比如选择头孢霉素类(美咯西林、头孢硫咪、头孢呋辛、奥硝咗、加替沙星等)预防术后感染;(4)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低,对细菌、耐药性甚至多重耐药菌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凭经验用药。部分严重感染病例也未及时做病原学检查;(5)部分醫生随意使用三线抗生素或三联抗生素,且无用药依据,病历中无分析记录。

2.3 医院感染各个科室分布情况:调查病区共8个,分布情况如表1。

3整改措施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现患率为1.28%,低于卫生部规定的二级甲等医院感染率≤8%的要求。与我院日常的连续性检测接近,说明我院的日常检测到位。但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容乐观,针对此次调查,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技术、无菌操作、卫生洗手的管理和检查,保证诊疗用品消毒灭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3)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4)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预防用药,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高病原微生物送检率。(5)掌握好用药指征,减少预防用药,控制用药时间,预防使用尽量控制在5天以内。抗感染治疗如果三到五天没有控制,应及时送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6)医院院感科不定期抽查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在用药指针和剂量、给药频次是否合理等。

参考文献

[1]任南,文细毛,吴安华.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1(6):17-18.

[2]张文菊,徐丹.注重关键要素有效实施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16-1418[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16—1418.

[3] 徐秀花.临床医院感染学(修订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813—814.

篇9: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0年7月14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院、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应查人数为360例,实查360例,实查率为100%。

1.2 调查方法

于2010年7月13日由院感染科负责,抽出每个临床科室的院感监控护士1名,进行集中培训,讲解个案调查表填写方法及相关要求,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要求统一行动,统一标准。

1.3 诊断标准

采用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进行诊断。

1.4 统计方法

使用北京民科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的软件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360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3例,感染例次1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例次感染率为3.9%。科室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见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医院感染14例次,部位总计以下呼吸道居首位5例,构成比为35.7%;皮肤软组织3例,构成比为21.4%;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2例,构成比为14.3%;生殖道和胃肠道各1例,构成比为7.1%。

2.3 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查

本次调查共发生医院感染13例,感染14例次,院感病例送病原学检测6例,医院感染病例病原学送检率为46.2%。送检标本分别为:痰液3例,宫腔分泌物2例,伤口分泌物1例。检出病原体5株,分别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软组织)1株,白色念珠菌(痰)2株,洛非不动杆菌(宫腔)1株,产检杆菌(痰)1株。

2.4 科室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见表2。

2.5 主要经血传播病毒携带情况

见表3。

2.6 侵袭性操作情况

本次调查的360例住院患者中动静脉插管9例、泌尿道插管73例、使用呼吸机1例。13例感染患者中,有1例动静脉插管,8例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1例。

3 讨论

3.1 医院感染现患率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360例,感染13例,现患率为3.6%,感染例次为14例,例次现患率为3.9%。符合“指南”[1]的要求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10%的标准。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现患率排在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外二科(以神经外科患者为主)12.5%、内二科(神经内科)5.6%、骨科4.3%。因本院未设ICU及血液科,外二科和内二科重患者较多,侵入性操作多,加上患者患有基础疾病,抵抗力下降,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因此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加强目标性监测,做好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

3.2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从表2看出本次调查共发生医院感染14例次,以呼吸道为主与任南等的报道相同[2]。感染部位构成比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35.7%、皮肤软组织21.4%、上呼吸道和泌尿道14.3%。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为基础疾病较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活动受限、咳嗽无力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呼吸道黏膜损伤,屏障功能降低,故而容易引发感染。

3.2 医院感染病原体 医院感染13例,送病原体检测6例,共检出病原体5株,白色念珠菌2株,占首位,并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因此必须提高治疗用药送检率,加强对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做好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工作。

3.3 抗菌药物使用 本次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7%,超出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力争控制在50%以内的要求。治疗用药占36.6%,预防用药占47.1%,治疗加预防占16.3%,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5.5%。其中治疗用药以内科、儿科为主,预防用药以外科、妇产科为主与徐欣欣等的报道一致[3],主要是手术患者未执行围手术期用药,多数采取预防用药至患者出院,使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太高,显示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存在滥用现象。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太低,大多数医生采取经验用药,其结果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导致医疗费用的上升,而且还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极大地降低了抗菌药物的疗效[4,5]。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中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应用的规章制度,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确保规章制度的实施。降低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提高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根据药敏结果用药。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大量研究表明,只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4]。

3.4 经血传播病毒携带情况 本次同时调查了住院患者乙肝、丙肝及HIV病毒携带情况,实查乙肝214例,阳性13例,阴性178例,未回23例,乙肝病毒检出率为6.07%与报道一致[6];实查丙肝117例,阳性1例,丙肝病毒检出率为0.85%,实查HIV129例,均阴性。从调查情况可以反映出医务人员接触经血传播患者的几率相当大,因此医务人员要认真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发生职业伤害。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7月1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并将资料输入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360例,发生医院感染13例,现患率3.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7%,其中治疗用药36.6%,预防用药47.1%,治疗加预防用药为16.3%。结论:神经外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加强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调查,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任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3.

[3]徐欣欣,杨雪松,申玉玲,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16-1118.

[4]张雪,罗阳,黄君富,等.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36-438.

[5]陈明桥,明德松,吴一波.4种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单独和联合体外抗菌活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0):1158-1159.

篇10:医院大内科感染现患率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医院大内科;感染现患率;调查;原因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12-01

对于了解医院感染情况而言,对医院的大内科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为医院的感染研究提供合理的依据。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医院感染的报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医院大内科感染现患率的调查进行分析,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与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大内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30日,排除调查期间内新住院的的患者、新发病例和没有治愈的病例,包括调查当天出院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的方法

采用横断面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自制调查表,调查内容和患者的病历与情况相结合,包括患者的感染情况、病原体检查情况以及使用药物情况等等,逐一详细记录。调查小组的主要人员包括感染科人员、大内科科室的感染控制人员,其中感染科科长为总负责人,感染科派出专门人员作为各个小组的负责人,所有人员分成调查小组的形式,在总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始进行调查。在调查之前需要对调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调查的方法、内容、填写的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所在的病区安排调查小组,现场调查,每个调查对象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上、20分钟以下,保证时间的充分和调查的全面性。

1.2.2诊断标准

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者的调查情况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3、结论

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帮助医院了解院内感染的具体情况,为医院防止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有用的数据,提高防治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本文调查分析可见,院内感染的科室包括肿瘤科室、神经科室、心内科室、肾科室;感染部位包括呼吸系统、皮肤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各个科室都有使用抗生素,总的抗生素使用率為47%,在卫生部标准的正常范围内。

根据感染的部位的分析,呼吸系统受到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皮肤系统受到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年龄较大,长期卧床修养,过度制动,导致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皮肤感染因此而发生;泌尿系统受到感染的原因在于导尿管的长期留置,尤其是昏迷患者。因此,影响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包括(1)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做好无菌操作的措施,操作缺乏规范性,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无菌护理意识;(2)患者由于年龄大,身体免疫能力下降,加上老年患者多数患有基础疾病,容易在住院期间受到感染;(3)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操作缺乏足够的规范和人性化的管理。

针对上述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主要的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对护理人员进行关于院内感染的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防范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技能操作;(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定;(3)对老年患者加强观察,积极主动和老年患者进行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的主诉,帮助老年患者解决基础生活问题,帮助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翻身,条件允许的患者可以下床活动,避免压疮的形成。

最后,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面,抗生素的使用率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依然较高。应当注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由于抗生素使用所致的感染情况发生。医院在运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当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对于药物过敏患者应当不使用抗生素药物。

综上所述,对医院院内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对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对调查的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降低感染漏报率。

参考文献:

[1]钟瑜华. 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生素使用的调查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14)

[2]钟振锋,萧帼穗,王宏.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03)

上一篇:供电局安全生产反违章大反思大讨论活动总结下一篇:2024日本个人旅游签证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