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2024-05-02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共11篇)

篇1: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考试前,要合理安排复习

1、选择一个好的培训点参加辅导。参加辅导的好处是:理解了难点,知道了重点;每次上课能正点学习,充分利用时间;随老师一起学习,效率肯定比自己看书要高得多,尤其是参加知识水平高,辅导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辅导,短短几句话,就能击中要点,事半功倍。

2、按计划进度复习。对于一般的学员,应该用四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规划出每天应该完成的读书和做题时间,一般每天不能少于2小时。做出计划后,最关键的是严格执行,即使再苦再累也必须完成,这是最重要的一条。

3、适度做些练习。现在综合题题量大,难度也大,平时要作练习,考试时才能从容应对。一般是读书占70%的时间,练习占30%的时间,效果较好。经济法复习的关键在于记忆知识点,做题只是检验的方法,所以不一定做很多题,但是必须把近三年的题做通,目的在于:一熟悉问题的方式和答题的思路,二掌握知识点,经济法考试的重复率还是很高的,做题时一定要触类旁通,如选择题中考试通常只考某一条款中的几条,做题时一定把其他几条都要关注。

篇2: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1、注意休息、饮食,保持良好心态,并准备好必要的考试工具: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因为要考试了,而开夜车,更不要打乱了生物钟,要以平常心对待这场虽然对您很重要,但并不是您生命中的唯一的一场考试;考试,80%是平时的知识积累,但还有20%是临场的发挥,紧张、恐惧、焦燥对复习对考试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准备好2B的铅笔,卷笔刀,橡皮,位数达到十二位的计算器(不能带文字储存功能),一个电子表(用于做题时把握时间),钢笔,蓝黑圆珠笔,签字笔,(建议多带几只,以防万一),准考证,身份证及其他要求携带的物品。

2、考试前三天,新的计算题和综合题可以不再做了,但您需要把参加考前培训班时老师发的模拟试卷和考前冲刺模拟题的解题思路总结好,而且经常复习相关的思路,这样对您在正式考试中应对综合题,计算题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要求各位学员在最后三天,对各科考试要背的内容,需要全面的去背了,这样在客观题(特别是在多选题)中就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篇3: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一、会计类课程考核的现状与问题

1. 评价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会计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以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如“初财”的最终考核成绩为综合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一般占30%,由考勤、回答问题和作业几部分组成;期末成绩一般占70%,一般采用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为主。期末考试试卷多为标准化试卷,主、客观命题比例统一要求,题型要求五种以上,一般由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计算及综合题组成。由于平时考勤、回答问题及作业的成绩评定难以把握,因此同学之间的差距不大,最终成绩的高低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

2.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一方面,在以试卷为主的单一考核方式下,过于注重期末考试成绩。期末时,任课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命题,考前一般会划范围圈重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好复习大纲后其他学生复印。不管平时学习是否认真,只要考前突击复习,背好要点,不仅及格容易,还可能取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太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缺少一个量变的过程投入,实质是缺少贯穿教学过程的过程化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助长了学生的惰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1]。

另一方面,平时成绩评定不严谨,存在随意性。如“初财”是学生进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存在教师讲解难,初学者理解会计术语难、运用会计方法难等教学难点,讲解过程需要详细具体才能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学中花费课时要多。而现在上课基本是大班,考勤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每次考勤会因所花时间太多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考勤一般是以抽查为主。平时所布置的作业又无法杜绝抄袭现象,导致平时成绩评定的准确性欠缺,所以学生之间的平时成绩差距不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热情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鼓励,学习热情就会慢慢消退。因此,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不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

3. 学生学习状态信息无法及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来调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两者有机结合,循序渐进。而考核是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快速途径。目前会计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无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反馈信息以对教学内容及进度进行修正。学生也无法了解自己对该门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结果出来时,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已经结束,任课教师再调整是对下一个学期、下一门课程而言了。学生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也就听之任之,不会想办法去补救。这种考核方法没有对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二、会计类课程过程化考核的实践策略

1. 使用无纸化考试及作业管理软件。

该软件分为教务管理和学生考试及作业两部分,主要栏目有“班级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设置练习”、“作业管理”、“测评管理”、“作业查看”、“成绩管理”、“试题错误率统计”、“在线提问”等。相比传统的考评方式,无纸化考试系统可以动态地管理各种考试信息,只要准备足够大的题库,从该题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考题生成考试试卷,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考试作弊,相互抄袭的弊端。此外,考试时间灵活,可以在规定时间段内任意参加考试;同时,阅卷快,可以当场给分,给考生以公平感。而且作业管理中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网完成并提交作业才会有平时成绩,避免了抄袭。

2. 建设课程试题库。

我们建立了“初财”课程试题库。“初财”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多,初学者理解会计术语难、运用会计方法难,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反复做题才能较好地掌握知识点,所以“初财”过程化考核的重中之重就是题库的建设。我们课程组教师经过多次讨论和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了一套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的题库。题库内容丰富、完整,包含每一道题的习题解答与解析、习题难易度和重要性以及知识点。该题库涵盖了初财课程重要的内容体系,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强有力的保障。

3. 逐步完善过程化考核的测评标准。

“初财”过程化考核总评成绩由平时出勤、作业、阶段测验以及期末综合考试分数几个部分加权平均得到,具体内容及比重如表1所示。

4. 以课程组教师为核心实施过程化教学管理。

课程的过程化考核目的是为了教学管理的需要,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任课教师,过程化考核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具体安排落实。一是在无纸化考试及作业管理平台上,督促学生可在课后登录个人账户进行每章练习及自测,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在线提问”为学生解疑释惑,充分实现师生在网络平台上的互动。二是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安排阶段测评。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课程要求,随时在该平台上根据章节的难易度进行知识点权重的分配,提前设置好试卷的组合要求,实现学生分批次的网上抽题测评。

三、会计类课程过程化考核的实施效果

1. 实现“以考促学”。

实施“初财”过程化考核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一是改变了一些学生平时学习松懈,期末突击复习应考的现状,营造出“全程紧张教学过程”的良好学风,促进学生全过程都能积极投入自主学习。二是转变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观念,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或不足,学习积极性有较大的提高。三是促使学生时时刻刻边学边总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会计专业术语及相关的会计方法,培养会计理念,为以后的“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

2. 实现“以考促教”。

实施过程化考核后,教师教学质量得以提升。过程化考核中,任课教师通过了解学生阶段考核结果,可以更好地对阶段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发展情况,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考核评价结果的分析,可以让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优化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关于过程化考核实践的几点思考

1. 教师观念要变革。

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对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必然会对教师的传统观念产生冲击。任课教师课堂上不能仍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于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按课程大纲及教学计划的要求清晰有序地向学生讲解清楚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基于过程化考核的课程,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将其运用于实践为教学目的的实现,完善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师的付出会更多。

相对于传统考核方式,过程化考核中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很多。如“初财”教学中,平时每章的练习题学生自己要进入平台完成,否则三次过程化考核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学生在课后进行网上互动。平时测评次数增多,且每次测评时要加强过程监控,确保公平公正;要制定更多更细的标准以用于对学生全过程、多维度考核;要组织学生到机房统一考试并及时对成绩进行详细记录,对考试结果进行总结以便对后面的教学进行指导修正,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3.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的高校一般是重科研轻教学,对教学的激励机制较少,造成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教师缺乏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过程化考核,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可能会使部分教师产生畏难和消极情绪。学校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改革教师工作量计算考核办法,将过程化考核合理折算工作量,让真正付出辛勤劳动和做出贡献的教师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的改革[3]。

总之,教师是实施课程过程化考核的主导者和设计者,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实施过程化考核,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摘要:文章从会计类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会计类课程进行过程化考核的实践策略,并分析了过程化考核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会计类课程,过程化考核,初级财务会计

参考文献

[1]陈琪华.“过程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以瓯江学院经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品牌,2015,(6下).

[2]高飞,刘羽楠.开展过程化考核模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

篇4: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关键词: 初级会计学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考核

“财务会计”是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而“初级会计学”是该语言的基础。所以,初级会计学不仅是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大类中工商管理、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对学生知识架构搭建和知识面扩大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教好该课程,对教师提出挑战。

笔者认为在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应做好如下几个关键点。

一、在思想上使学生认识到学好该课程的重要性。

按照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一般安排在一年级。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学生,对大学课程的态度常呈现出明显差别:有的学生以新起点、新起跑的态度,对课程充满热情;有的学生则还没从高三超负荷运转带来的疲倦中恢复,对课程表现出冷淡。无论学生对初级会计学的态度如何,教师都应该引导他们从思想上正确对待。

(一)阐明学好该课程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如询问学生:是否想了解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赚钱能力?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逐步给出答案: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赚钱能力可以通过财务报表表现出来。那么,财务报表是怎样编制的?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类似“问题导向”的指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

(二)阐明该课程的特点。

不同于高中语数外数理化等理论课程,初级会计学是一门直接面向企事业单位经济工作实际的实用课程,重点在于理解和动手,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学习过程中,不能秉持“应试”心态硬抠书本,而应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主动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解。

(一)将“基本理论”讲解透彻的关键:使学生深刻理解“会计对象”的内涵。

刚离开高中校园的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一般仅有感性认识而缺乏理性的归纳总结。他们往往认为资金就是钱、财务就是管钱。教师应该在学生已有相关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为他们做理性分析。钱是资金,但资金并不仅是钱,二者的关系为:“钱是资金的一种形式。”资金指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财产物资,如厂房、设备、产成品等都是资金,资金可以分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等多种形态。各种形态之间的转变构成“资金运动”。而“会计对象”指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及运动,即会计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将资金及其在各形态中的转换用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只有将“会计对象”的内涵理解深刻了,才能理解后续的具体知识点。

(二)结合学生自身经济生活实际,讲解“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和三个会计等式。

教师举例:假设大学生张三某月1号所有的财产物资为现金2000元,系由其父母提供;当月,张三勤工俭学获得1200元,在勤工俭学过程中,车费、餐费等开销了200元,当月净赚了1000(收入1200元-费用200元=利润1000元)元;由此,当月30号月末,张三就拥有了财产物资3000元。该例虽然很简单,但它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景带入感,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关知识点:张三当月1号拥有“资产”2000元,来源于“负债”2000元(此处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经济支持视为负债,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其时“所有者权益”为0元;经过一个月的勤工俭学,张三成为“利润”1000元的所有者;当月1号,张三的财务状况是“资产2000=负债2000+所有者权益0”,而由于勤工俭学,当月30号月末,张三的财务状况则变为了“资产3000=负债2000+所有者权益1000”。

借用上述案例,既可以说明会计对象可以细分为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两大方面,又可以使学生获得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的感性认识,以及这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上的恒等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對会计要素、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动静结合的会计做具体理论分析和讲解,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和难以理解了。

(三)紧扣“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个动静结合的会计等式,讲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如果要系统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仅将“会计对象”具体化为六大“会计要素”,过于粗放,还需要对会计要素继续进行细分,由此形成“会计科目”。反之,会计科目虽然数量众多,但可以按经济内容划归到六个会计要素中。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作为可以记录金额增减的空间,是会计科目代表的具体内容,而且在理论学习时,我们人为地将它从水平方向一分为二。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左边称为“借”方,账户右边称为“贷”方。比照上述动静结合的会计等式,分属等号左边会计要素的会计科目,其账户结构为“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分属等号右边会计要素的会计科目,其账户结构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在上述讲解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细节讲解,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借贷记账法。

三、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实物、多媒体和网络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操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实务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是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由于财务会计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报表形式多样,所以需要广泛应用实物、PPT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对这些常用的财务会计工具有感性认识。并且在详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基础上,提供常用的证、账、表实物,对学生进行实训。此外,目前网络上初级会计学教学网站和资源很多,甚至微信中也有很多有关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微信公众号,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以搜集并提供这些资源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四、在教学考核上,应将传统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相结合,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初级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多数高校对该课程采取以闭卷考试为主、参考平时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理论知识点的记忆,轻动手能力训练,不能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为此,笔者建议:提高期末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的比重,如闭卷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而平时成绩则以实训成绩为主。这样就便于培养学生实训的积极性,主动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对于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的高校学生而言,初级会计学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做好上述几个关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初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总结

《初级财务会计》实习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系别

专业 商学院 会计学

班级406

学生姓名周新宇

指导教师

成绩评定

一、实习目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二、实习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十六周——第十七周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内容(可参照以下内容)

《初级财务会计》实践教学是以一个中型工业企业——长春市万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例,通过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工作环节,全面地、系统地、连续地完成企业基本业务处理。

(一)实习操作过程

(二)操作要领

1.期初建账:

(1)建总账时,(2)建明细账时,(3)建日记账时,2.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

3.编制记账凭证

4.登记日记账,5.登记有关明细账。

6.编制科目汇总表

7.登记总账

8.对账

9.结账

10.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1.整理归档

五、实习体会

篇6: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问题:购买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职称辅导课程,可以用支付宝支付吗?

回答:可以用支付宝购买课程。购买中华会计网校辅导课程或软件,有多种支付方式,其中包括在线支付、汇款/现金支付、学习卡、微信支付。学员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方便的支付方式。

相关推荐: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考指南

篇7: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问题:中华会计网校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课程更新完了吗?

回答:部分单班次课程已更新完。

中华会计网校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课程设有预习班、基础学习班、强化提高班、习题精讲班、考点串讲班、模考点评班等多个单班次,目前预习班、基础学习班、强化提高班已经全部开通,习题精讲班已开通至第一章。学员想要及时准确地了解网校课程开通情况,可随时关注网校课件更新纪录。

相关推荐:

2016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考指南

篇8: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作为考证的必考科目,《初级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也就成为我们中职和高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同时又能学会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这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电算化教学实践,对当前江苏省的《初级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

一、当前初级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1. 教材内容陈旧,新旧会计制度不衔接

目前,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仍然基于OFFICE2000的环境进行,很多知识点仍然沿用旧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如在讲损益表时,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是列入到营业利润的计算中的,而在这本教材的教学中仍然把投资收益计算在利润总额中。新制度下营业收入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旧制度下仍然是分开计算的。在科目设置时,有“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这两个科目,在新制度下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在讲到这些知识点时,需要教师把新旧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讲解,但必须明确告诉学生考试时还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

2. 教学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不衔接

考证主要测试两大部分内容,计算机操作和会计实务题。计算机操作相当于办公自动化的考试,实务题主要考核增补会计科目、填写期初余额、填制凭证、报表公式设置和查询科目余额五项。为了保证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在课堂上也是重点讲解这些内容,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和练习的也是这些重点内容。学校要求学生上机操作时用的完全就是考试的模板,我们学校平时就用江苏省题库中的十套题进行练习。而对于自定义凭证的编制、记账、期末结转、结账以及其他子系统(如工资、固定资产、购销存等)这些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基本忽略,学生即使顺利拿到从业资格证,到实际工作中对于财务软件的运用还是无从下手。

3. 教学方法单一,知识与能力不衔接

江苏省目前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的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在这项活动中,无论是专业课老师还是基础课教师都从中学到了很多的教学要点,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并没有完全运用到真实的课堂中。如《初级会计电算化》一般采用课堂教学和学生上机操作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知识点——教师演示操作——学生模仿操作——强化操作——熟练操作就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不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由于是每一模块的单独练习,学生能够熟练的单独完成具体的模块,但是当遇到完整的一套账,他们会无从下手。

二、对初级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进建议

1. 改革教材内容,注重实用性

一般来说,教材的内容是落后于教学内容的,教学内容又落后于实际的工作应用水平。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迅速更新。目前,江苏省的《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严重滞后于当前企业财务软件的运用水平。因此,我觉得首先要改革教材的内容。内容上应适当超前,基于未来财务软件的发展趋势编写文字教材和配套的实验教材,教师在教学时结合当前的财务软件的运用状况并融入一些新的技术。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很好地衔接,真正为企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2. 改进教学内容,注重岗位需求

中高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知识层面看,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应付某种考试,而是要将《会计电算化》的整体知识点展示出来,着重讲解财务会计软件的操作原理及流程,关键是原理要讲透,而不能硬性按流程操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透彻,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然后在精通该种会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对其他的财务软件可以用同样的原理和方法去操作。因此,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在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同时还要结合岗位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3. 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基础教学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和灌输式的讲课方法。职业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比如在会计软件教学中,不管是新中大、金蝶还是用友都带有安装说明、演示账套、帮助等很多辅助文件,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这些技能,以后不管软件如何更新,他们都具备了学习应用软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图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采用课改理念,运用小组讨论、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4. 加强教师培训,注重教师能力

一个学校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但应该把教师作为根本,如果一个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会极大阻碍学校的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指出,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在2011年11月,专门启动了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已经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构建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块组成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了超过26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这对教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当前, 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之一——《初级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内容与实际的会计工作没有很好的衔接起来, 这也就给很多的教学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本文主要从当前《初级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现状谈起, 来分析和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滞后于实际应用的矛盾, 与从事会计电算化教育教学工作的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级会计电算化,现状,思考

参考文献

【1】张璐.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学周刊:B, 2012第3期.

【2】李丽滢.关于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会计之友, 2008第6期.

篇9: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关键词:经济类;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

一、《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问卷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调查专业涉及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贸和保险学等专业,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第二部分是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满意程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9份,回收率89.75%。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初级会计学教学工作主要由四位老师承担,54学时,3学分;教师均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及少量的互动教学为辅。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在学习《初级会计学》之前对该课程不太了解,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该课程的感知程度,86%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9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会计学与经济类学科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课程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学与经济类学科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学习《初级会计学》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

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对《初级会计学》教材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11%,说明目前的会计学教材还存在较大缺陷,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主要原因是内容太专业,学习方式太枯燥;另外,部分学生感觉教学内容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被动式学习,为了考试、为了文凭而学习等。因此对非会计专业在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应有别于会计学专业,如何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及知识,使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教学方式及手段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表明,23%的学生对目前的授课方式是不满意的,78%的学生希望教师多结合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92%的学生认为开设实验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会计学专业大同小异,都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专业人才。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因此,《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因专业而异。

第二,教学内容不合理。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指引下,教学内容不合理,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出经济类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特色,对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讲授内容一样。主要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报表的编制等,重点是怎样进行会计核算。这些内容对刚刚进入大学而且对企业的相关运行还一无所知的大一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根据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接受不了、入门难,进而挫伤他们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和兴趣。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针对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较少,学完《初级会计学》课程后没有后续的相关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经济类专业本科生对会计学知识的不同层次的多方面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虽然在《初级会计学》的教学中都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是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布置作业、考试评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经济类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河南大学经济学院的会计学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出身,80%的教师同时还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因此,在教学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三、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大多从事经济管理类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和会计信息密不可分,因此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必须懂得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但是不需要他们记账、算账以及编制相关会计报表。这就要求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重点定位在培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经济管理人员,要求他们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能看懂会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教材的选用。目前我国国内的《初级会计学》教材有很多,但大多是针对会计学专业的,重点介绍如何做会计,在教学的难度上偏难,不太适宜经济类专业的教学需要。因此,应该选用与经济类专业密切相关的、跟踪学科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的最新版的教材。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并且每年都要根据最新的会计准则进行修改。

2、具体的教学内容。由于经济类专业的本科生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在了解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掌握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以及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方面。具体来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点讲授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據专业特色来设计相关章节,而对于如何做账的部分如会计凭证、账簿等学生了解即可。

3、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教师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因此,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重视对学生进行“立体式教育”。

(三)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优化,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在《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同时还可以使抽象的会计知识变得更具体,克服学生对学习会计的恐惧心理。另外在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同时应大力推行实验教学法,如在会计凭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实物,说明填制方法与注意事项,同时发给同学具体的凭证,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自己练习填写;在会计报表的课堂教学中,展示主要会计报表实物,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讲解其构成、格式、编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继续以案例指导学生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产生过程,以更好地达到使用会计信息的目的。

(四)优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初级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提高会计实务能力。首先,创造条件把会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派送到知名的大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学习,以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次,学院可以聘请适当数量的知名注册会计师定期给学生作报告,并与会计教师进行座谈,增加会计教师的感性知识,使双方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海涛.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财会月刊(理论),2007(1).

2、陈亚民,王天东.从MBA教育谈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问题[J].会计研究,2003(15).

3、王琳,房建昱.中外《会计学原理》教材的比较及其启示[J].石油教育,2001(4).

*本文系河南大学第九批教学改革项目(会计学专业“立体式”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成果。

篇10: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出纳实务这门课程是会计与审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后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岗位课程,是基础会计的后续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企事业单位出纳业务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出纳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本课程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出纳岗位、收银岗位的工作要求,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为后续主干岗位课程做知识和技能的铺垫。属于岗位技能核心课程,目的要培养高职学生从事出纳工作的基本技能,培育学生的岗位能力 本课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出纳岗位认知,岗前准备工作,现金管理认知,银行存款管理,财产清查的认知,货币知识的认知,出纳会计资料的保管等。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杨明

授课对象:13会计电算化1,2,3班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课程类型: 考察 学时:32学时 学分:2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授课形式:本课程教学采用启发诱导式讲授,课内练习,课堂讨论、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出纳岗位实务》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考核方式: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布置教材所附的作业,并适当补充其他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1-2本课外参考书,并检查读书笔记;上课进行提问和案例讨论;要求学生上缴完整的学期课堂笔记;掌握基本的原始凭证甄别与记账凭证的填制;期末考试等考察方式。

五、参考书目:

⑴《基础会计》陈国辉 迟旭升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⑵《企业会计准则2006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11: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介绍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是经贸系国际贸易实务教师胡芳,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报关实务。

报关是国际贸易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一种知识综合性广、技能操作性强、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综合智力劳动。代表所属企业单位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报关员,可以说报关员的工作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外贸企业的兴衰。

下面我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特色五个方面向您介绍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1、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报关、国际货运、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运用英语处理单证制作、海关通关、口岸商检、外贸运输代理、报关代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外贸外资企业、物流企业、货运代理企业、报关和报检单位从事航运、货代、船务、报关等工作。

2、课程定位

《报关实务》这门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为目标,针对报关员岗位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实务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训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填制报关单技能、掌握报关业务操作流程及商品编码归类,培养学生报关实务从业技能,为从事进出口货物报关打下坚实基础,并以学生取得全国报关员职业资格证书为基本目标。

3、课程作用及与前后课程的关系

报关实务是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报关与报检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等后续课程的学习。

4、行业岗位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内具有自主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也不断增多,尤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对报关员这一专业需求剧增。因此培养大批专业报关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国贸专业的当务之急。

5、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1)职业技能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具备从事报关及相关工作的专业能力。

(2)职业素质养成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使毕业生在报关员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实现学生就业与岗位的零距离。

6、课程目标: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特色,紧密跟踪报关行业发展,努力建成全国高职院校同类课程的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密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进行,坚持教学内容选取与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相一致的原则,确定了体现报关行业报关实务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要求及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三者纳入到一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之中,采用模块化结构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同时加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课时数量,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2、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学时

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实训模块。理实课教学内容包括了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包括报关与海关管理模块、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模块、一般进出口货物通关实训模块、保税加工业务实训模块、保税物流业务实训模块、特定减免税货物业务实训模块、暂准进出境货物通关实训模块、其他进出境货物的通关实训模块、转关运输货物报关实训模块等九个模块。

第三部分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此为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 “理论引领→实践操作→理论提升→指导实践”的理论

和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本课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

(1)项目教学法

使用目的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方法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一个具体目标,基于单元项目任务,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又产生新的任务。这种教学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八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有细分为不同的具体任务,例如在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模块中,又分为申报、查验、征税、放行四各子任务,而在子任务中,由划分为不同的具体任务,如申报环节,又细分文申报时间、申报地点、申报单证、其他情形等几个具体任务。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八个模块中,本课程都配备了大量的案例,其中部分报关员资格考试题型案例一体现在教案中,主讲教师在教学中还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也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剖析案例,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讨互动教学法

在教学中,主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于教学难点,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及争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和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4)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将报关业务引进校内实训室,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典型的内容组成一套完整的报关程序,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仿真模拟的环境内完成报关业务的全过程。通过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掌握报关各个环节中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外贸及相关工作。

由于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2、学情分析

3、课程教学团队

4、教学资源

在教材使用上,我们把握的原则是:

(1)应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2)必须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们选择高职高《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海关总署编写)为主干课程。

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我们还选择作为重要的参考教材。

2、实践性教学条件

外贸实训室1个,通过专业的外贸软件开展外贸单证制作模拟、报关情形模拟和国际贸易流程模拟。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把握,训练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网络教学环境中国海关总署门户网站外贸精英网

第四部分 课程评价

综合采用调查、访问、讨论、作业、理论测试、技能测试、评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占40%,理论测试占30%,技能测试占30%。最后结果比较全面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部分课程特色

1、建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课程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练三者结合的教学方式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实践了报关行业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

2、教学设计合理,突出了职业素养的培养。

将报关的基本知识,进出口业务通关流程等教学内容,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建立课程知识模块、能力训练模块与职业能力的关联,认真分析各模块教学内容,在理论够用的原则下,整合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实用的专业技能,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本课程将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岗位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与校内实训室紧密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3、率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国家职业标准

率先在《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了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标准,以标准为教学内容组织的大纲,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工学结合为了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报关与国际货物专业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联系,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

5、校企共建课程,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通过建立内容齐全、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充分满足了学生和企业员工自学、自测、交流和知识拓展的需要。通过建立内容齐全、资源丰富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充分满足了学生和合作企业员工自学、自测、交流和知识拓展的需要。

6、紧跟学科和业界发展动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报关实务的内容海关每年都在进行调整,大约占到全部内容的20%左右,本课程根据每年海关总署保管员资格考试大纲,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职业素质的养成、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岗位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课堂与校内实训室以及与校外参观学习紧密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上一篇:我的舞台三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呆坏账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