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14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通用9篇)

篇1: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沈阳药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教职工1119名。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社科与文体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以及测试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中心、中药资源中心等。

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形成了以药学为优势和特色,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现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招收本、硕、博连读八年制学生)、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招收本、硕连读六年制学生)。药剂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学概论、分析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等8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剂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和药物分析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制剂专业、中药学和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

学校仪器设备先进,图书馆藏丰富。拥有可供教学科研使用的核磁共振波谱仪、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高精设备;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现有藏书80余万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目前已建立了数字图书馆,通过Internet,使师生很快了解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

学校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建设药学教育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招生说明一、招生规模:20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42人左右(含推荐免试生),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52人左右(含推荐免试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90人左右(含专业学位推荐免试生),实际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各专业招生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做合理性调整。

二、学习年限: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我校所有专业不招收色盲、色弱、化学试剂过敏、嗅觉功能障碍者;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同等学力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统一规定的本学科考试外,在复试中还需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生药学、药用植物学八门本科主干课程中选取两门进行加试,且加试科目不得与考生初试科目和复试科目相同。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7.日语考生英语必须通过国家四级(英语四级分数≥425分)。

8.推荐免试生:我校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院校中且已获得所在学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可查询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关于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生管理办法。

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四、核查学籍或学历信息考生请在网报前先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网址:www.chsi.com.cn/)进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信息自查,要求考生必须能够在学信网上查询到本人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并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以备用。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国外学历的.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只获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参加网上报名。

五、报名时间: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日期:20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网址: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公告要求报名,网报时填写的各项信息,必须与本人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类学籍学历认证信息完全一致。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务必认真仔细核对,签字确认以后各项信息均不可更改。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网上填写信息时务必详细填写本人的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政编码以及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以确保在录取时能保持畅通的联系。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2.现场确认时间: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地点:(1)选择“沈河区考点”的本校应届本科生,我校研究生处将统一组织照相及缴费事宜,详细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网报结束后将在我校研究生教育网上另行通知。(2)其他考生应到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现场确认程序:考生(含推免生)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办理确认手续;并办理报名交费和考生本人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

(中国大学网考研 )

篇2: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二、招生说明

1.2013年我校41个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7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领域及工商管理硕士(MBA)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为490人。实际招生规模以国家下达的计划为准。

2.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预计招生规模数包括计划内非定向、定向研究生,计划外委托培养研究生,自筹经费研究生,录取时各专业将根据生源、考试情况和社会需求适当调整招生计划。工程力学,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以及兵器工程(专业学位)五个专业为照顾专业。

3.同等学力考生仅限报考我校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且在报考前须修完大学本科阶段4门以上主干课程(必须出具开课单位教务处的成绩证明)。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专业课。

三、报名须知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2年9月28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5.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招生单位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招生单位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

五、初试

(一)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打印《准考证》时须使用A4复印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3年1月5日至1月6日(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7日进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月7日,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四)初试科目

1月5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月5日下午外国语

1月6日上午业务课一

1月6日下午业务课二

1月7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初试地点由考生所选择的报考点通知。

凡达到国家初试分数线要求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复试时间、地点、复试细则以及考生复试时所需提交材料在复试前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布。

考生网报时填写的通信地址、联系方式应该长期有效;因通信地址不详导致各类函件无法收到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各种函件邮寄的时间安排,可通过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查询。

六、奖助学金

注:详情请登录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网页查看。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单位代码:10144

网 址:http:///index.files/admin_index.asp

地 址: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屏中路6号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理学院楼B305)

邮 编:110159

E-mail:dzj6028@163.com

传 真:(024)24686215

电 话:(024)24686219

联系人:张老师、邓老师

篇3: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 问题的提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教育人才的迫切需要, 我国自2009年起, 开始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教育硕士[1]。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沈阳师范大学作为试点单位之一, 在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 学校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教育硕士研究生院”。笔者通过对沈阳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需求进行调研, 发现其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

2. 相关概念

(1) 全日制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他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规格不同, 各有侧重[2]。其招收对象以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其他与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条件相近的人员为主, 招收方式以推荐免试、全国统考和自主命题相结合, 培养期限一般为2年, 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教育、教学人才。

(2) 教育技术能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中将教育技术界定为“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3]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 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学校进行教师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沈阳师范大学2012级全日制教育硕士, 已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对教育技术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与掌握。调查以问卷形式, 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设计, 主要涉及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技能、教育技术实践技能和教育技术能力需求几个方面, 在制定调查问卷过程中, 笔者得到了全日制教育硕士授课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问卷经多次测试与修改, 保证了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7份, 以无记名方式, 回收有效问卷58份, 有效率为86.6%。使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调查结果分析

(1) 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 男生占总人数10.3%, 女生占89.7% (该比例基本为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 ;本次调查共涵盖11个学科专业或方向, 具体人数及比例如表1所示:

(2) 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技能

1教育技术理论。如图1所示, 绝大多数 (74.1%) 被调查者学习过教育技术主要理论内容, 这部分人本科阶段基本为师范类学生, 其中有34.9% 可将所学的教育技术理论内容较好地运用于实践。

调查结果表明, 大部分 (74.1%) 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绝大多数 (81.0%) 人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全日制教育硕士对教学策略的倾向情况如图2所示, 对教学方法熟悉情况如图3所示:

2计算机基础知识。关于教学中常用软件的调查如表2所示, 全日制教育硕士对简单的办公软件或搜索引擎的掌握情况较好, 对于复杂的素材处理软件操作熟练程度较低,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学习过这些软件的设计与制作。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情况如图4所示:

3网络与通信。网络已成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基于网络学习对培养教育技术能力有重要作用。调查表明, 58.6% 的人认为网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 39.7%的人认为网络对学习有一定效果。全日制教育硕士普遍以QQ (93.1%) 、邮箱 (91.4%) 、电话 (86.2%) 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通信, 少数学生使用MSN (12.1%) 、微信 (31.3%) 、飞信 (22.4%) 、教学平台 (20.7%) 和课程管理平台 (5.2%) 。

对于教辅工具, 从调查结果看, 有82.8% 的人使用过E-mail、31% 的人使用过wiki (维基百科) 、25.9%的人使用过教学管理平台、44.8% 的人使用过论坛 (不包括教学管理平台) 。

(3) 教育技术实践技能

1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根本目的, 运用系统方法, 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4]。对教学设计掌握情况如表3所示:

2常见教学媒体。调查结果表明, 所有的学生都接触过多媒体教室, 在研究学习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情况如图5所示。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5]。从调查结果来看, 34.5% 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实践。全日制教育硕士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合、评价教学资源能力情况如图6所示。

4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本单元, 其课程开发与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很多相似之处。对“您是否参加过在线学习或网络课程的学习”的调查中, 有3.4% 的人反映经常参加, 44.8% 偶尔参加, 13.8% 的人从不参加, 8.6% 不清楚如何参加;对“是否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调查中, 有20.7% 的人经常使用, 48.3%偶尔使用, 8.6%从不使用, 3.4%的人不知如何使用。

(4) 需求调查

教师的“技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绝大多数人 (86.3%) 都认为有必要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培训方式的需求如图7所示, 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情况如图8所示:

三、调查发现及对策

1. 调查发现

(1) 教育技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对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欠缺, 仅有少部分人能熟练使用素材处理软件开发设计教学课件, 熟练度均低于10%。此外, 对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也存在不足,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广、课时少、无实践造成的。

(2) 亟待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一项重要工作。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一些教学软件和设备使用不熟悉, 会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 这就需要综合培养运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源信息与所学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的能力, 真正达到“整合”。

(3) 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需求重在“技术”。对于直接从本科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全日制教育硕士, 教学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知识较为薄弱, 目前课堂教学形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 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 “课件设计制作”是全日制教育硕士最薄弱的环节, 多数学生还是希望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培训。

2. 对策及建议

(1) 增设实践课程, 加强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6]。应适当地增加教育技术公共课实践学时, 调整或增加技术操作类课程, 体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 从而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2) 改善教学机制, 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选择、组织、加工课程内容, 使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与学生所学学科真正达到“整合”。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今后所任教的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才会对学生有吸引力, 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动力[7]。

(3) 关注需求, 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度。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培训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以多样的培训形式, 丰富的培训内容激发其对教学媒体资源的使用和设计的兴趣, 切实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 使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

(4) 举办比赛, 促进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定期举办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比赛或公开课;定期举办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设计和使用大赛等;设定专题, 通过比赛激励全日制教育硕士参与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计划, 弥补教育技术相关课程课时不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可将比赛成绩折合成一定学分, 激励学生参与的热情。

(5) 参加考试, 检验教育技术能力。可以要求全日制教育硕士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通过取得“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资格证书来评价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获得考试资格证书也是走上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四、结束语

本文对沈阳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 所做出的结论尤为谨慎, 由于样本数量小, 对某些问题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并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不仅是技术方面的提升过程, 也是教育教学观念的重塑过程。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需要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完成。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 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其教育技术应用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合、评价教学资源的能力较薄弱;期望通过多种培训形式来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针对发现的问题, 给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为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及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2]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行工作条例 (第三稿) , 2002, (6) .

[3]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4) :37-44.

[4]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何克抗, 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柯雪娟.基于感知调查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现状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 .

篇4: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综述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制度;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41-02

根据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经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甄选人才,即招生。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话题因几次扩招受到空前关注,而研究生招生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概念及现状

所谓“研究生"是指大专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所述,2007年全国共录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20014 人,比2006年增长5.50%。其中硕士研究生361952人,比2006年增长5.89%。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增加的同时,招生的重要性也得到研究学者的普遍认可。沈跃进(1992)认为研究生招生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宝英(2009)认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关口;董世平、徐国英(2010)认为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培养的入口,其生源质量之间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国际上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美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成果举世瞩目,在研究生招生制度上也自成体系,为很多国家所效仿。沈跃进(1992)指出美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由各高等学校自行进行,招生计划通常由研究院制定。招生类别从录取性质上分为正取生、备取生和试读生,按学习时间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郑浩(2004)指出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只是入学资格获得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要素,录取要综合考虑个人成绩、研究兴趣、研究潜能和教授推荐信;常宝英(2009)指出美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权呈现分离状态,且对申请人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非常重视。

(二)英制下的英国、新加坡、香港

英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本科教育闻名于世界,它认为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做支撑就无法发展研究生教育,故在研究生招生时比较重视本科就读的学校与学习成绩。在英制教育影响下的新加坡、香港亦是如此:胡丽娜(2008)指出新加坡研究生招生由各大学的各个学院录取,分为研究型和修课型;汪基德(2008)指出研究生入学没有全港统一的考试,申请时提交本科学位、英语成绩和个人研究计划一篇便可,这体现了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

(三)德国

德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但在德国,硕士研究生不属于研究生教育的范畴,研究生招生只指博士研究生。

(四)日本

日本经济的高速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李旭(2006)指出日本研究生招生考试由外语、专业知识和口试组成,外语主要考察对学术期刊的翻译能力;王威(2008)指出日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范围,注重招生对象的多层次和多背景。

三、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招生制度问题的研究

吴佩林、魏勇(2004)认为现行的招生制度对招生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保护与监督机制;梁大战(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的集权化管理使高校缺乏自主权。

2、对招生模式问题的研究

赵研(2006)把招生模式分为考试型和非考试型两种;杨晓晰(2009)总结了国家教委自1985年将招生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后开始招收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3、对招生考试问题的研究

李旭(2006)在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形式过于单一;陈明灿(2006)指出有必要加大力度改革研究生的考试流程与人才选拔方式;张喜梅(2007)在中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对硕士研究生报名的年龄限制、单位证明等条件会导致不公平现象,自主出题的专业课成绩统一划线也没有可比性,导师在考试中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覃红霞(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中统一与多样有矛盾,招考公平与扩大自主权有矛盾,教育公平与有效选拔人才有矛盾;岳爱武(2009)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从酝酿到现今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卢洋(2010)指出现如今没有健全完善复试制度。

4、对考试科目问题的研究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通过考试的形式,其初试一般是外语、政治、专业课。李旭(2006)指出研究生考试内容过于片面,忽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赵研(2006)认为公共课中的外语和数学难度太大,分散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张永泽(2007)指出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太多且难以统一,有必要由“四”改成“三”;梁大战(2008)指出考试科目的内容不合理;覃红霞(2008)指出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共性与专业性有矛盾。

(二)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学校与专业进行,在众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中也有部分是针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制度进行的研究。赵令湖、吕海燕(1998)针对地学类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思考;晋建华等(2004)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进行初探,提出要注意考察报考者入学前的临床能力;董世平、徐国英(2010)针对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研究表明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性。

(三)前期研究的不足

1、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从国外高等教育强国到我国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内容上却不尽全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我国等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基本限于招生考试,以下内容涉及较少,可进一步补充:

(1)招生模式

众多文献中,仅一篇文章论述了招生模式,并将招生模式分为委培型和定向培养型,但这样的分类并不完善。另一篇文章简略提到了招生模式,且分为考试型与非考试型,也不尽全面。我国研究生招生模式在外界看来比较混乱。例如,现如今存在的招生模式究竟有哪些类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委培、定向培养、专业硕士的招生有什么区别,公费研究生招生模式与奖学金制度的招生模式的区别等。

(2)对不同学科招生制度的单独研究

已有部分研究针对单一科学进行,但并没有体现不同学科招生的区别。由于不同学科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统一的招生制度必然不利于学科发展。例如我国是否可以借鉴英制将研究生招生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型的方式,是否可以借鉴香港对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招生的不同理念进行改革。

2、研究结果不够深刻

目前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结果仅体现在表层,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批判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合理的同时并没有深刻的研究结果以证实这个观念,仅是重复表达现如今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却未能用实证结果证明制度不利于怎样的人才培养,为什么不利于此人才的培养。纵使对国内外招生考试制度研究颇多,也未能就其考试方式、考试科目做具体研究,基本千篇一律的泛泛之谈。

3、研究方法不够丰富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并没有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甚至较少进行实证研究。在论述招生制度不适合人才培养的时候,不妨以研究生培养标准做效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数据分析证实招生制度的不合理。

(1)效度测量——实证招生制度是否真的不利于人才培养

借用对考试效度测量的方式,以研究生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做效标,并与其考研成绩做相关分析,得出区分度和效度。若是效度高,则证明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具有有效的筛选力;反之,则不利于人才培养。

(2)量表法——考查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方面

倘若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那么可以通过测量研究生的各种指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证实招生制度阻碍了研究生培养的哪一方面。例如运用创造力量表测量创新性,智力量表测量智商,态度量表测量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满意度量表来测量对读研生活的满意度等。

(3)问卷法——进一步考查招生制度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有效性

问卷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研究生招生制度因不同专业、不同模式可能有不同的鉴别力。可以通过问卷收集信息,并运用统计软件交叉分析,得出招生制度的优劣在研究生培养上是否存在专业性、模式性的差异。

除此之外还有文献资料整理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使用。

综上所述,从1992年到2010年,对国内国外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仍有相当大的空白可以深入研究。既然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那么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入研究促进教育改革,不仅使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研究者,也可以吸引众多留学生来中国,使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跃进.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J].中外高教研究,1992,(9).

[2]常宝英.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

[3]董世平,徐国英.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优秀生源选拔[J].学术纵横,2010,(4).

[4]郑浩,常思亮.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招生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2004,(3).

[5]胡丽娜.新加坡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9).

[6]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香港电教,2008,(10).

[7]吴佩林,魏勇.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8]陈明灿.试论我国所示研究生招生制度[J].商业经济,2006,(9).

[9]李旭,张群,王红梅.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10]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浅议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四改三”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11]张喜梅,牟宏,李旭.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12]梁大战.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高 教论坛,2008,(8).

篇5:山西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2010年我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500余名。

二、凡考试科目注明有任选的,考生必须在报名时注明选考的科目名称,否则由我校研招办指定。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4.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两年(从大专毕业到2010年 9月)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并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的`同等学力考生,要求不准跨学科报考。

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6.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7.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能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名。

8.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9.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高校招生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7)5号《关于优化调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农学门类初试科目及内容的通知》精神,2009年我校农学类考试科目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在考试科目中,科目代码首位数为1、2、3、4的为全国统考科目,科目代码首位数为6、8的为本校命题考试科目。

五、根据教学司〔2009〕2号<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2010年我校农业推广和兽医硕士继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六 、详细内容请浏览山西农业大学网站招生信息栏目,网址:www.sxau.edu.cn

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 电话:0354-6288909、6286896联系人:邢旭光 陆 梅

篇6: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我校接受三类同等学力者报考硕士研究生:

(1)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大专毕业满两年者;

(3)本科结业生。

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相同或相近专业,在公开出版(带CN号)的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提供原文)、进修过至少5门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须提交成绩单原件,加盖教务处公章),且成绩合格;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7.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8.在读研究生报考,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四、报名考试: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

①网上报名阶段: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按要求提交有关报名信息;报名时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②现场确认阶段:考生凭网上报名编号、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在规定时间内到自己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交费、照相、确认网报信息(月10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

③入学考试:2011年12月25日至201月7日,考生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年1月5日-6日。

五、资格审查: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报名前应按照教育部规定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同等学力考生同时要符合我校的要求;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凡是弄虚作假的考生,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六、复试录取:2013年4月中旬至5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听力、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口语)等。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前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加试科目不及格,不得参加复试。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3号),并且无传染病。凡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招生目录中标注“▲”者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

八、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二、数学三为国家统一命题,其余科目为学校自命题。

九、研究生招生信息请登录查询:grad.qau.edu.cn/或grad.qau.edu.cn/yz查看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青岛市城阳区春阳路青岛农业大学研招办 邮编:266109

联 系 人:王 磊 电话/传真:0532-86080598

篇7: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研究生年龄不限;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我校特殊专业的基本要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者(HBsAG+)不能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

4、报考方式与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推荐免试

(1)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20推荐免试资格。

(2)校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凡符合《中国农业大学年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实施办法》条件者。

(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考生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之一:

(1)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不接收提前毕业生),毕业时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

(2)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全国统一高考、成考、自考,以下同)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此类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生;

(4)同等学力考生: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结业生、应届专科毕业升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专升本生,以下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成教生,以下同)以及大学专科毕业生(简称大专生,以下同),大专生须毕业后在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及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①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②大专生还需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由补修课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单。

通过初试后,在复试前须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技能等科目;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通过向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未设民族教育处的一般由高教处相关处室负责)申请取得。

(三)单独考试考生

本年度暂不招生。

二、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当年招生报名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cn/,未按时报名,无法参加当年考试。

考生可在全国范围内就近选择报考点并请随时关注所选考点发布的相关信息。凡选择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均应选择我校为考点(考点代码1119),并于9月份后多关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我校实行按二级学科报名考试,考生通过复试后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办法。

招生导师信息查询: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学科与导师→招生专业→招生导师姓名。

(二)报考资格

我校考前不进行资格审核。考生应在报名前详细阅读本简章的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且不退还报名费。

三、初试

(一)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当年公布的考试日期为准。

(二)全国统考的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化学(农)、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卷。

(三)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化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各为150分。

四、复试及录取

(一)考生复试前应通过报考资格审查

凡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应分别携带下列材料到报考学院进行报考资格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参加复试:

(1)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及完整的本科学习成绩单;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提交身份证、本科毕业证或硕士学位证或博士学位证、准考证以及本科或硕士或博士学习成绩单;

(3)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身份证、本科结业证或大专毕业证或学生证(应届专升本生和成教生)、准考证、大学学习完整成绩单、公开发表的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大专毕业生还应提交补修本科主干课程的成绩单。

考生提交的上述材料应真实有效,用B5纸复印装订成册,经报考学院专人审核原件后,复印件收存归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直至追究相应责任。

(二)复试

(1)我校为教育部34所自划复试分数线招生单位之一,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为实际录取人数的120―150%。凡符合我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我校的`专业复试。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50%。

(2)专业复试由招生学院组织进行,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及实验操作等多形式结合的方式。

(3)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缴纳100元复试费。

(三)体检

(1)时间、地点:复试期间在我校医院进行体检,一般不做复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3)未通过体检者不予录取。

(四)录取、培养费及奖助学金

(1)对考生进行初复试总成绩排名,实行择优录取并尊重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结果。

(2)我校自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主要招生类型分为非在职生和在职生两大类。按考生报考时是否填写的“定向委托培养单位”识别在职状态,只有报名时选择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享受教育部有关分数照顾的政策。

(3)非在职生全部按非定向生录取,由国家、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培养经费和基本生活费并享受公费医疗,基本生活费的标准为:第一学年400元/月,第二学年500元/月,第三学年600元/月。

(4)在职生录取为委托培养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医疗费及其它福利费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培养费为6000元/年,按学年交纳。学科不同学制不同,一般为2或3年。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在入学报到前交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学年培养费。拟录取后考生本人、委培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5)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均录取为定向生,录取后先在教育部指定的培训基地学习一年,通过考核后回到学校进入专业学习。回到学校后,由学校提供培养经费,学校向生活困难的非在职定向生提供国家标准的助学金。

(6)部分学科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五年。

(7)30%成绩优秀的在校研究生(二年级以上)可获得元/年的奖学金。

五、其它

(一)请保存好准考证,复试及入学报到时需核查;

(二)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考生在报名、考试、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请考生在复试、录取期间多关注报考学院发布的信息。

(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学院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上班时间接待咨询。

(四)单位代码:10019;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 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本年度国家政策如有调整,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

篇8: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

1. 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的制度规定。

(1) 招生条件过度强调学士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 一所高校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 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10%。按此规定, 一所高校录取10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 只能有10名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而现实情况是, 大量已经参加多年工作并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拿到本科学历的工程师们, 由于曾一直处于精英化的大学教育时期, 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他们工作出色, 有很强的工作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 希望继续深造来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由于10%的条件限制, 使得无学士学位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大大高于有学士学位的考生的录取分数线。这些考生没有拿到学士学位并不代表他们的理论水平或者工程实践能力差, 事实恰恰相反, 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而且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在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 录取分数线单一, 对不同地区没有区别对待。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是统一划线, 对西部地区没有区别, 仅在文件中规定“新疆、西藏地区不参加GCT成绩百分位排序”。培养在职研究生, 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是提高当地人员综合素质的很好途径。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统一划定一条线, 而且分数线一直偏低, 导致在职研究生的质量很难保证。 (3) 允许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人员。国家允许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降低了在职研究生的招收质量。虽然国家对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数量有具体规定, 并且区分了西部高校、西部考生以及不同工程领域给予了不同的招生名额, 但是, GCT考试成绩百分位30%以下的分数过低, 400分的总分, 后30%的分数一般在180分以下。如果录取如此低分考生, 质量确实难以保证。

2. 在职工程硕士生源组织的力度和政策。

我们强调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 生源的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组织好的生源才能有效的进行学员的选择, 从而保证招生的质量。影响一个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一个学校的声誉、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质量等都影响到考生对一个学校的选择;学校的各项政策也会影响到师生员工对组织好生源的积极性等。

3. 国家联考和学校专业课笔试与面试的水平。

要保证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 科学的选拔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试题目的难易度、灵活度, 面试题目的难度、面试技巧的把握都将影响到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选择。国家和学校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寻求合理的适度的测试方式。

二、实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招生方面探讨保障工程硕士质量的方法。

1. 树立全方位的招生理念。

(1) 以追求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为目标。要树立全面的招生理念, 以高质量为目标。不能片面追求招生数量, 忽视招生的质量。学校的声誉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培养出社会评价度很高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在职员工报考。 (2) 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 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积极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寻求高质量生源。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该高校六十多年来培养的大量人才分布在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和大型通信企业, 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 使企业对员工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 要利用这些校友资源, 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人才, 一方面扩大高校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 (3) 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实现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在考虑扩大工程硕士生源的基础上, 也要从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入手, 为企业考虑, 将科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建立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不仅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合作, 还要考虑毕业生的分配和科研项目等各方面合作, 要和企业建立良性的长期合作关系, 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 (4) 真正为在职工程硕士考虑, 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在办学理念中, 要考虑学校、企业, 同时也要考虑工程硕士本人的利益, 要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不仅使他们真正学习到知识, 拿到硕士学位, 而且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工作, 减少学员的费用, 减轻学员物质方面的压力。

2. 展开招生宣传, 运用多种途径寻求高质量生源。

目前各学校在优秀生源争夺方面竞争激烈, 但从下列数据可以看出, 并不是工程硕士的市场已经处于饱和, 生源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需求处于潜在状态, 需要有效的强化和激活。“据推算, 目前全国有56.4万名高校教师以及约130万名研究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不具备研究生学历。预计其中将有相当部分的人将通过非全日制的形式提高学历层次, 仅此两项就可以在2015年前每年稳定地提供10万名左右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社会的潜在需求。 (1) 扩大招生宣传对象的范围。对南京邮电大学而言, 要从电信、移动公司等运营商向开发商等公司扩张。目前南京邮电大学的生源主要集中在电信、移动等运营商, 还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中兴、华为等开发商, 所以要扩大招生宣传的范围。 (2) 扩大招生宣传者的范围。做好招生宣传不仅是招生部门的事情, 也是全校的事情, 要形成人人抓生源, 人人关注招生质量的问题。学校出台相关政策, 让学校教工利用自己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展开多方面的合作, 包括在职研究生的培养。 (3) 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 扩大学校的特色宣传。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该校是以工学为主体, 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 正好抓住社会发展机遇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特色, 吸引信息领域的有志之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4) 利用优质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做宣传。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标。南京邮电大学非常重视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集中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指导论文。必须让考生了解学校培养的质量, 才能吸引到优质的生源。

3. 作好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

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是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招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必须注重选拔质量, 对参与招生选拔的老师进行高标准筛选, 同时定期培训, 形成一直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团队。

4. 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制度做必要的改革。

国家的招生制度是方向指挥棒, 决定着招生的范围和规则。国务院学位办正在酝酿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改革工作, 应在学位设限、分区对待以及成绩限定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如: (1) 区别东西部地区分开确定分数线, 同时根据每年考试的情况, 在现有基础上, 适当提高分数线。 (2) 取消录取GCT成绩后30%考生的情况。

摘要: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扩招,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稳定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招生质量各因素的前提下, 探讨了确保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时伟.数量与质量关系辩证法——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1) .

[2]张卫刚, 等.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 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进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51.

[3]王万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8) .

篇9: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分析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信度

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项工作,对进一步选拔优秀考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评分信度进行研究,探讨影响考官评分一致性的因素,以提高面试的客观性。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各招生单位不断加大面试分数的比重。面试成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在决定录取与否及录取种类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面试的过程中,测评要素的确定、考官的面试水平、面试的组织实施、考生的表现等都可能对面试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考官评分是否客观、公正,是决定面试结果是否公平、合理的最主要因素。“考官的认识水平、识人本领以及个人偏好等等因素决定了面试的评分具有很强的个人倾向”。由于研究生面试在招生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在技术上加以研究,提高面试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从而更好地达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面试的评分信度加以分析。

二、方法的选择与介绍

评分信度指的是“考官对考生评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反映考官评分客观、公正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6年河北省某高校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为研究对象,拟从考官对考生的评分信度方面入手,对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考官的评分信度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探讨影响考官评分一致性的因素。

该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成立了复试工作办公室,每个专业都设一个面试小组,小组有5-7名考官。为了减少样本不足所带来随机误差,本文选取了招生人数较多的企业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该专业2006年共招收8名硕士研究生,按照120%的面试比例,共有10名考生参加面试。面试小组由6名教师组成,包括专业教师5名,其中3名参加了面试培训,对面试知识和评分技巧有了初步的掌握,英语专业的教师1名。面试的考察要素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与本专业的特点,确定为两个一级测评要素:专业素质和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又细分为三个二级测评要素: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细分为六个二级测评要素:仪表举止、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事业心、人际关系、英语听说能力。面试的具体程序是考生按初试成绩由高到底顺序进入面试房间,面试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由面试教师根据测评要素提问(老师可根据考生回答情况决定是否追问),考生回答,面试结束后,6名教师给考生独立打分。

本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来反映此次面试者的评分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是指“以等级次序排列或以等级次序表示的变量之间的相关”,它常用来刻画多个评价者对某事物评判或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三、方法的运用与分析

6名考官对每个考生在九个二级测评要素上分别进行评定。考官对同一名考生在这九个要素上进行评分时给的分数是否一致,可以用Kendall和谐系数W进行评定。其含义在于每个考官对该名考生在9个维度上表现好坏的排序的一致性有多大。对于6个考官由于存在受过培训的考官和未受过培训的考官之分,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见表1。

表1中总分W系数经检验均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由此可以看出,此次面试评分信度是较好的。通过对各个考官评定分数的具体比较发现,在考官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此本文对各个考官对同一组考生评分结果和全体考官对同一考生评分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可以看出,A、B、C、E四个考官的平均分都在40-50之间,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但D、F两位考官平均分成两极分布。最高的60、最小的35,相差达到25。可以看出小组内考官之间对标准掌握宽严有很大的不同,考官D标准控制过松,给得分普遍较高,考官E不仅过严,而且对被试间的区分性亦不高(标准差太小)。

从表3中标准差的分布可以看出,全体考官对不同考生进行评定时,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标准差最大12.4、最小的4.3,相差8.1,而且从极值差的分布还可以看出,最大的36与最小的9相差27。由此可见,同一小组内考官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评分标准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

四、研究结论

通过上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W值和方差差异性分析方法对考官在面试中的评分信度的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考官对考生总体上的评分效果具有一致性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考官间在不同维度上对考生的评分并非都是一致,在某些维度上的评分一致性程度好坏不等,但三个受过培训的考官以及三个未受过培训的考官,对十名考生的总分的评定在统计上没有差异,一致性高,即在总分上的评定、排序是一致的,没有差异。这说明,从总体上看,考官间在对不同考生的评分,在评分标准上是基本一致的。对于考生来说,由于考官对其在总分上的评分一致性,那么这次面试总体上是公正、合理的。

(二)不同的测评要素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测评要素是面试中的关键。在有的测评要素上,考官易达到一致性;而在另一些要素上,考官间则不容易达到一致性。看表1,六个考官分别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仪表仪态和英语听说能力五个维度上对十名考生评分一致,并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而在事业心、人文素养、人际关系和语言表达能力四个维度上对考生的评分并不一致,即有差异。通过分析发现,六个考官对评价标准较客观、容易判断的评分维度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听说能力评分高度一致,而对评价标准较主观、评分标准不易掌握的评分维度如人际关系和事业心等评分一致性很差。

因此,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的评分一致性。这就需要对评价标准仔细确定评分标准或评分等级,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描述各个级别的不同水平特点。只要考官清楚地掌握各个级别应有的水平并按照同样的标准评分,才能在评分时针对考生的具体表现给出合适的等级评分。

(三)考官有关面试的知识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中的考官中有三位受过面试相关知识的培训,三位未受过培训。由表1可见,六考官在五个二级测评纬度: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仪表仪态、英语听说能力及一级测评纬度专业素质能力和总分上均达到了评分者的一致性,除此之外,三个受过培训的考官在综合素质和能力维度上也达到了评分一致性。三个未受过培训的考官只在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仪表举止、英语听说能力四个二级测评纬度及专业素质和能力达到了评分者的一致性,可见,训练有素的考官在评分时更易于达到一致性。这主要是因为对考官的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测评纬度的操作定义及评分标准的把握。

在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中加大面试考官培训力度、尽量用一些有丰富面试经验的老师,有利于提高评分一致性。通过培训,使得考官掌握面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测评纬度的评判标准,统一宽严尺度。为了提高测评的信度,不妨用模拟的方法,进行试评,即请一位考官模拟考生进行回答,让其他考官评分,由主考对评分情况进行讲评,以帮助各位考官更好地掌握评分标准。

(四)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对考官的评分一致性的影响

先看表3,考官对考生1和考生8评价一致性最高,标准差仅为3.0、4.3,分析发现考生1和考生8分别是考生中表现得最好和最差的。因此可以说某一考生在面试中表现非常突出(很好或很差),考官易于做出判断,并给该考生在该组考生中的最高分或最低分。这样考官间的评分一致性也就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考生在某几个评分维度上有突出的表现(好或坏),考官可能会倾向于在所有的维度上给高分或低分,即光环效应。

这也给了一些提示:考官对于表现突出的考生判断较容易;但对于在面试中表现一般的考生,考官要认真按照标准和考生的表现客观地评分,以提高考官间的评分一致性。另外,考官要克服光环效应的影响。不要因考生某些地方答得好或符合自己的心意,就在所有的维度上给该考生高分;反之,也不要因某考生在某一题上答得不好或某些地方答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把考生一棍子打死。要注意按照评分标准认真、客观地进行评分。

综上所述,本次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评分信度一致性总体上较好,同时通过分析我们也得到启发,通过准确界定测评的内容,确立统一的评定标准,对考官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评分一致性,使硕士研究生招生面试更加公平、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施康.人才选拔过程中面试方法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2001(1).

2、王孝玲.教育测量[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凌云.考生统计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有哪些学好英语的好的建议跟方法呢?下一篇:内毒素血症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