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2024-05-04

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精选6篇)

篇1: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内地新疆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

开题及专家咨询会议纪要

2007年7月9日下午2点30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内地新疆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开题及专家咨询会在科技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出席会议的省市区领导有,彭刚、张扬生、孙向阳、朱文学、徐燕萍、江晨、顾晓白、陈勇等。

会上,季校长向出席会议的代表介绍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简要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准备情况,然后,教科室代表课题组宣读了课题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省、市、区领导发表了坦率的意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首先,领导和专家对我们学校“十五”省级规划课题的研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对学校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并被确定为省重点课题表示祝贺。他们认为,像我们学校这样一所在全省最早承办新疆班的学校,提出《内地新疆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这样的课题,是符合本校实际的,是有特色的,这个课题也很有研究价值和研究前景,研究工作做好了,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学校具有强的指导、辐射意义。他们认为,从研究方案看,这个课题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学校领导重视,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长,使得课题研究具备了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人力、精力、财力、时间保障;

二、学校有一批从全国各地招聘而来的优秀教师群体,从而确保了研究队伍的精干与强劲;

三、学校有“十五”省级课题研究的成功先例,可以少走不少的弯路;

四、本课题从新疆班教育教学的实际中思考而来,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意义,也有利于新疆班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该课题研究报告先期已经研究了新疆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群体特点、民族个性特点、生活环境特点、文化知识特点,大致列出了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具有良好的准备基础。

但是,与此同时,领导和专家也提出,本课题研究还有一些需要加以完善的地方。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良好心理素质的界定。

在我们开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究竟什么是心理素质?他到底包括那些方面,关于气质,能力,个性,兴趣,动机等智力和非智力有机结合的整体,我们的培养和研究侧重的目标则应该是偏重于非智力因素这一方面。

二.培养的方式和有效途径。

关于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专家们在校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提出:心理素质的培养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方式和途径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同时心理素质的培养方式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阶段用一些新的方式来来完成,比如:长跑,一些体育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与学生的交流等等方式都可以成为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方式。

三.对学生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的研究。

专家提出,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必须要放到文化背景中去考虑。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学生在认知特点,个性特点,能力方面也会有差异,因此首先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再去确定培养目标和方向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四.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验证效果和作用,如何更好的对培养结果进行实效性研究也是专家们关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定性定量研究,一方面通过一些测验可以做新疆班学生和内地平行班比较对比研究,一方面还可以将新疆班学生入学时候和入校一段时间后做对比分析,来了解课题开展的实际效果。

五.个案积累。

专家提出,学生的个案跟踪积累非常重要,包括一些问题学生的辅导跟踪,辅导过程的记录,还有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包括考上一些比较好的大学的学生的成长过程,成长故事都应该做记录和分析。

六.创立某种问题的教育品牌。

顾局长提出,我们是否可以针对新疆班学生大多数同学出现的一类问题,例如人际交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方法的探索,然后总结山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建立这类问题教育品牌。

篇2: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秦涛申报的《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实证研究》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C—a/2006/01/023)。为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据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要求,本人及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报告,敬请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领导和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十一五”期间是江苏省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五年,是推进江苏教育强省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黄金期和关键期。随着各级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教育发展的实力和活力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将用更多更好的教育去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教育的大发展,也相应地需要教育科学的大发展,并带来教育科学的大繁荣。在江苏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求教育科研工作者主动探索和深入研究已经出现和即将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国外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比较早,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热衷于对教育投资收益率的研究。将人们追加的教育成本与其收益进行比较,以指导个人和社会的教育投资决策。而我国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相对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开始介绍关于教育收益率的分析方法。时至今日出现了一些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成果,而农村职业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本人承担了对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课题研究工作,为江苏“十一五”期间制定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证支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1.理论价值。目前国内对于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对江苏省农村个人收益率进行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是 1

对以往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2.现实价值。对个人教育成本与收益的研究不仅可以用来分析居民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能够对正确估量个人和家庭中等职业教育的付费意愿提供帮助,是政府和个人在投资中等职业教育时一种重要的参考工具。

(二)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研究得到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的大力支持。二是课题研究得到本人所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三是课题研究得到本人所在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课题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主要有: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应,即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教育对象,对农村社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所进行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

“教育个人成本”是指由受教育者提供的用于教育生产过程的资源。

“教育个人收益”是指由于接受某一级教育而导致生产能力提高所获得的收入。“教育个人收益率”是指教育个人收益对私人成本的贴现率,即私人教育投资回报的度量。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拟设计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1)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成本分析;

(2)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分析;(3)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4)江苏省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比较分析;(5)社会经济转型与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率;(6)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与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一)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三种方法

1.文献分析法:这里的文献包括论文、著作、调研报告、统计报表等。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都要使用这种方法。

2.调查法:调研法将认真制定调研提纲(包括问卷和访谈提纲),合理选取调研对象,科学确定调研内容,以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3.比较研究法:在研究关于江苏省三类地区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比较研究时要采用这种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

2.运用多种科研方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研究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打好基础。

3.将研究成果及时上报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六、课题成员分工

本课题除主持人以外,还邀请了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马建富研究员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本人与马建富研究员一起进行课题的调研及后期的研究工作。

七、课题成果及完成人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主要由马建富同志以论文的形式撰写《江苏省三类地区农村教育个人收益率的比较研究》,由本人以论文的形式撰写《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与教育均衡发展》及撰写总报告《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

八、课题研究步骤及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月—2007年4月)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教育收益率的理论文献。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7年4月—2008年6月)

1.调查研究。首先,根据与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变量,编制问卷及访谈提纲,在小范围内初步施策,计算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其次,修改问卷调研项目,大范围发放问卷进行取样调查,同时以访谈法作为辅助调查方法;最后,回收问卷,整理访谈提纲。

2.资料整理及分析。将所有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剔除无效问卷,得出分析结果,对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撰写调研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2月)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成果提交鉴定、验收。

九、经费管理

本课题的经费管理如下:(1)资料费0.4(购买与搜集相关的文件、资料)万。(2)调研差旅费(赴江苏各地考察调研等)0.56万元。(3)专家咨询费(进行方案论证等)0.1万元。(4)印刷补助费(工具书印刷补助)0.1万元。

(5)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0.2万元。

篇3: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开幕式之后, 全体与会代表观看了由铜山县组织的体育文艺汇演。汇演结束后, 与会专家表示, 此次课题结题会议之所以选择在铜山县召开,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该县在新课程推行背景下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希望能够以课题结题会议为纽带, 既能在课题研究层面促进不同地区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 又能在实践操作层面给一线教师以启迪。本次会议现场各位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情况及各个分会场报告达到了课题组的预期效果。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领头羊,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多年以来, 坚持走与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广泛合作之路, 通过带动各中小学参与课题的形式激励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研究, 从而引导他们由传统的“教书匠”逐渐向“研究型的体育教师”转变。据了解, 为了实现高校和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 《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总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 使得参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在研究的各个阶段都能获得总课题组的义务指导与帮助。在子课题立项阶段, 总课题组的成员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各个学校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沟通, 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共同确立了极富针对性的子课题研究内容。在子课题立项完成之后, 总课题组又从实验方案设定、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为各个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以及培训讲座, 使得一线体育教师们对如何做研究有了一个初步了解。进入实验阶段, 总课题组给每个实验学校配备了专门科研指导人员, 帮助各校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之后再根据中期研究的结果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并开始进行后期的实验研究, 最后再对后期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结题报告。另外, 总课题组还联合各地的体育教研员共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最大限度地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科研服务。

总课题组的全程跟踪指导保障了各个子课题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质量, 使得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掌握了科学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学会了如何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度审视。总课题组与一线体育教师的合作并不仅仅只是浮于表面的简单交流, 而是一种基于教学情境的、富有现实意义的科学研究,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促进了横向与纵向之间的交流

通过参与总课题组的课题研究, 一线体育教师与高校体育学者以及其他各地区的体育教师之间获得了大量的交流机会, 而这种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资源的共享。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必然要以一线的体育教师现实为基础, 通过这种方式的合作, 一线教师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的土壤, 使得高校的教师们直接了解到一线需要什么样的体育教师, 极大地增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外, 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总课题组还通过各种方式给不同地区一线体育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而这种机会是不参与课题的研究者很难获得的资源。

2. 促进了广大一线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 一线体育教师普遍认为收获很大。据不完全统计, 各个子课题学校参与了课题研究的体育教师, 基本上都学会了如何进行基本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通过积极参与及研究团队的全面指导, 他们的专业成长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3. 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归宿点在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总课题组所收集的信息也表明参与了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 其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从各个一线体育教师在课题实验研究中收集的数据来看, 大部分学生在体能、健康知识与技能、体育学习兴趣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除了因为实施体育新课程所产生的影响之外, 体育教师因为自身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使得其教学更受学生欢迎也是重要的原因。而学生在获得健康发展的同时, 反过来又会激励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

篇4: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小学青年教师如何培训?这是全国、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江苏省通州市是一个有14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县),小学教师有9000多人。“小学青年教师培训研究”这一课题的成功研究,不仅对通州市小学教师的培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全国、全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通州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为顾问、以市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组和以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为组长的课题操作组,对课题的主攻方向、目标设定、内容分解、操作方法、人员调集、任务分工、经费保障等作出了十分具体、科学、周密的安排。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全体研究人员满怀热情不辞劳苦地调查、分析、研究。为了取得小学青年教师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的第一手资料,通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派出了两个调查组,跑遍了通州市集镇和乡村的实验学校,访问1900多人次,收到各类问卷 1700多张,为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为了让研究成果更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参加研究的人员一方面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的最新成果,不断给自己充电;一方面定期进行成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课题组对小学青年教师培训的现状、小学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小学青年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模式、机制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各主要学科的培训特点等作了系统、全面、深入的艰苦探索。

目前,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通州市教育局长张宏俊和副局长杨沛堂主编的《小学青年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在省内外大量传播。其资料的翔实、内容的丰富、观点的新颖已经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师进修学校

篇5: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7年5月26日(周五)下午

二、活动地点: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

三、参加人员: 拟请专家: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南师大教育博士、校外兼职博导;南京大学化学博士后 倪 娟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 唐爱民

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江苏的苏州市景范中学原校长 苏州市首批特级校长 顾苏云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 朱开群 列席人员:

开题课题主持人及课题核心组成员代表

四、活动议程:

(一)课题开题汇报 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教师发展专项课题《“苏式文化”背景下的区域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编号:J-c/2016/56 课题主持人: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王润清、惠兰)开题汇报

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普通规划课题《文化继承视野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延展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103 课题主持人: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汤岚、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李琴)开题汇报

(二)专家论证

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篇6: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

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定于2012年11月20日开始,截止时间为2013年3月31日,过期将不予受理。请有关课题管理单位根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要点》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精神,抓紧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课题申报工作,切实提高申报课题的质量,并及时汇总本单位课题申报情况。《申报汇总表》连同《申报评审书》及活页电子版由各课题管理单位统一发至我办邮箱:webmaster@jssghb.cn,另将《申报评审书》及活页纸质材料统一寄至我办。《申报评审书》只需一份原件,《申报评审活页》一式五份(其中一份为原件)。

联系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周英俊、张为民;联系电话:(025)83758279;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7号;邮编:210013。

申报所需材料已在网站上公布,可以登录http://并下载相关表格。附一: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申报评审书

附二: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附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评审活页

附四: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汇总表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一篇:麟龙公司理财规划攒教育金下一篇:寒假家访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