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

2024-04-30

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精选10篇)

篇1: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

近年来,随着青虾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青虾养殖,但在众多的养殖户中,能达到理想产量的养殖户不是很多。据调查,有盈利的养殖户占总养殖户的1/3,有1/3能保住成本,还有1/3的养殖户是亏本的。通过了解发现,养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掌握不好。笔者经过多年养殖青虾,不断地总结经验,现将青虾的养殖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塘口选择与清整

养虾池必须选择在水源好的地方建造,且水源水质清新,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1]。目前,各地大量招商引资,各种有污染的企业越来越多,因此要特别注意水源的水质情况。周围环境污染源较多的地方不适合养殖亲虾。虾池建造要合理安排苗种池和成虾池,苗种池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666.67~2 000.00 m2为好,成虾池面积2 000.00~3 333.33 m2,池深均为1.5~2.0 m,注水1.2~1.5 m深,池埂的坡度为1∶1,如果坡度过缓,埂边浅水区多易生长青泥苔,池底平坦,以利于拉网操作。如果虾池周围有农田,池埂要略高于农田埂,以防雨天农田中混有农药的水流入虾池,造成虾的死亡。进排水系统应齐全。在繁殖苗种前15 d要做好苗种池清於、晒塘、消毒等工作。清塘消毒用生石灰2 250 kg/hm2化浆全池泼洒。进出水口要用密眼网箔隔拦,以防野杂鱼进入池中,注水后池中要施粪肥将水质培肥,施粪肥7 500 kg/hm2左右。然后用二氧化氯对池水消毒。不管是春季放养还是秋季放养,成虾池在放苗前首先要晒塘,晒到池底泥开裂为好,晒好后用生石灰1 500 kg/hm2清塘消毒,生石灰溶化后全地泼洒,池埂都要泼洒到。待生石灰药性过后加水5~10 cm,栽种水草。一般水草有伊乐藻、软叶黑藻、菹草等,水草刚种下后应保持20~30 cm的水便于水草轧根生长。然后施有机肥3 000 kg/hm2或无机肥150 kg/hm2培肥水质。

2苗种与亲虾选择

青虾养殖的苗种以自繁为好,购置的苗种经过运输,虾苗的质量和成活率都要受影响,虾苗进入塘口要对新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生长也受到影响。春季放养的苗种可以在外地购买,但夏季放养青虾最好自己繁育苗种[2]。雌雄亲虾要在不同的养殖场区或野外捕获的虾中挑选,如果总是在自己养殖的池中挑选亲虾,由于近亲繁殖会导致成虾的个体越来越小,抗病能力越来越差,从而影响养殖的`产量。选作繁殖的亲虾个体要大,应达到5 cm以上,性腺发育良好,抱卵量大,肢体完整,健康无病。注意所选抱仔虾的成熟度要一致,最好挑选所抱的卵都出现眼点的亲虾,这样才能保证培育出的虾苗规格整齐。

3繁育虾苗

1 hm2苗池放150个大小为100 cm×70 cm×50 cm的网箱,网箱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每个网箱中放抱仔虾1 kg。放过抱仔虾后,每天要在网箱中投喂一定量的鲜活饵料,供亲虾食用,否则它们会自相残杀,影响虾苗的孵化量。并且每天要检查网箱,捞出死虾和已产空的虾。虾苗孵出后,前3 d池中每天投喂豆浆,用黄豆7.5 kg/hm2磨浆全池泼洒。3 d后用15 kg/hm2,7 d后可投喂青虾破碎料,以确保虾苗的快速生长[3]。此外,每隔3~4 d池中要施发酵过的有机肥,每次施2 250 kg/hm2,以培育天然生物饵料供虾苗食用。平时应注意巡塘,打苗观察苗的生长情况,早晚注意防止塘口缺氧,以免造成虾苗死亡。经过30 d以上的养殖,虾苗达到1 cm长就可以分塘转入成虾养殖。

4成虾养殖

放苗要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拉网捕苗,操作要轻要快,苗种带水过塘防止虾苗受伤。如果苗种池距成虾池较远,或者从外地购买经过长途运输的,虾苗运到塘口后,先放入网箱,用充气泵充氧,待虾苗从晕眩状态清醒过来以后再放入池中,以减少苗种损失,增加成活率。放苗300~375 kg/hm2。建议成虾养殖池中不要搭配其他鱼类。因为尽管进排水口有网箔隔拦,但养殖中期池塘中仍然会有许多小野杂鱼出现,如果搭养鱼类就无法清除野杂鱼。青虾喜欢夜间觅食,因此投饵要选在傍晚进行,每天1次,饵料以全价颗粒饵料为好,满池撒喂,投喂量要根据天气和虾的生长情况而定,在此特别强调每池要设5~6个观察吃食情况的食台,用白色的材料制作,大小为100 cm×50 cm,沉入池边浅水处,每天早上检查虾吃食情况,以便确定当天投喂饵料的数量的增减。青虾在蜕壳期食量减少或不吃食,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青虾大量蜕壳就要减少投喂,以免浪费饵料且易使水质变坏[4]。

5日常管理

虾池中一定要有水草。水草除了可以为青虾提供饵料外,主要是降低池塘青虾的分布密度,增加青虾主体分布,避免青虾互相残食,提高池塘产量。水草面积不能超过虾池面积的40%。水草在池中间隔长条型分布。春季气温低要使水温上升快,池中水位保持在50 cm,5月以后水深要控制在1.2 m。养殖前期每10 d要加注新水1次,7—8月高温季节水位要保持在1.2~1.5 m,9—11月水位控制在1.2 m,高温季节每15 d后使用生石灰泼洒1次,使青虾池水体的pH值保持在8左右。虾池水的透明度宜保持在25~30 cm,偏瘦要施发酵过的有机肥,防止池中生长青泥苔。施肥量不要超过1 500 kg/hm2。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使用EM菌、光合细菌全池泼洒3~4次,每次用量EM菌每米用15 kg/hm2,光合细菌每米75 kg/hm2。每天必须坚持巡塘3次,巡塘过程中要仔细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生长情况和活动情况,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当天气变化和秋天时节,特别注意防止虾池缺氧,高密度养殖塘口一定要装增氧机,平时要备足增氧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每个养殖周期要用药物清除野杂鱼1~2次。野杂鱼多不仅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而且干扰青虾摄食,影响其生长。

6病害防治

每个养殖周期用硫酸锌泼洒2次,防治青虾体表寄生纤毛虫或蓝绿藻类。平时要经常检查青虾的外表及腮部情况,发现病害要及时治疗,常用治疗青虾疾病的药物有纤虫净、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治疗虾病时不宜在早上进行。因为早上池塘中水质含氧低,用药会造成虾大量死亡。

7参考文献

[1] 徐世泽.池塘青虾养殖高产关键技术[J].中国水产,(7):38-39.

[2] 吴小兰,章秋虎.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J].内陆水产,,32(1):26-27.

[3] 宋长太.青虾养殖应掌握的关键技术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8):53-54.

[4] 邱凌云.青虾无公害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285,289.

篇2: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技术模式

通过近年来不断的`技术创新,汾湖区养殖户摸索出一条池塘青虾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新路,产量提高了10倍,笔者详细介绍了该技术,主要内容有虾塘条件、水草种植、虾苗种准备和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以供参考.

作 者:王明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汾湖经济开发区金家坝办事处,215215刊 名:上海农业科技英文刊名: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S9关键词:池塘青虾 高产养殖技术

篇3: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

开展“太湖1号”青虾高效生态养殖, 通过对青虾养殖生产中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调控、防病治病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控制, 以达到安全、生态、高效的青虾健康养殖目的。现介绍如下。

1 池塘改造及放养前准备

采取“清除淤泥、平整池底、修补坡边、加固池埂”的措施, 形成池塘整齐连片、微孔管增氧设施配套、沟渠路电和养殖设施齐全的标准化青虾养殖池塘。虾苗放养前10~15 d, 进行池塘清整和药物消毒。每667 m2用生石灰100~120 kg化水后全池泼洒。池塘清整消毒一周后, 用60目以上的筛绢过滤进水1.2 m左右。

2 选优放种

开展“太湖1号”苗种强化培育及苗种放养技术, 种苗放养按池塘养虾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坚持适中规格、适当密度、适时放养。一般“太湖1号”青虾采取两季养殖。第一季为春季养殖:放养时间为上年的12月份至次年3月份, 虾苗规格为1 000~2 000尾/kg的青虾放10~20 kg/667 m2, 收获商品虾25~40 kg/667 m2。虾苗放养10 d后, 可搭养适量鲢、鳙鱼。第二季为秋季养殖:放养时间为7月上旬至8月初, 虾苗规格为1.2~2.5 cm, 放养量一般为每8万~10万尾/667 m2, 收获商品虾75 kg/667m2。虾苗放养15 d后, 可搭养适量鲢、鳙鱼。双季667 m2产商品虾100 kg。

3 环境营造

在掌握养殖水质参数情况下, 向池塘中通过补充微量营养元素、有益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 对池塘水体进行修复, 增加水体溶氧, 建立微生物制剂—滤食性生物—植物混合处理系统, 提高养殖水体的水质调节效率。根据青虾生态、生物学特性, 人工模拟自然生态条件, 以伊乐藻为主, 搭配轮叶黑藻、苦草等, 栽植复合型水草, 并保持高温季节水草覆盖面积达30%左右。

4 饵料投喂

“太湖1号”青虾饲料要求优质新鲜, 大小颗粒适口、幼虾期要求粗蛋白质含量达36%~45%, 中后期 (4 cm以上) 喂成虾料, 粗蛋白含量达32%~34%。投料应遵循“四定”原则, 具体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变化和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每日投喂2次, 8:00—9:00占投喂总量的1/3, 18:00—19:00占投喂总量的2/3, 以投饲后2~3 h吃完为宜。

5 生态生物防病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 积极采取清塘消毒、种植水草、选优放种、科学投饵和调节水质等技术措施,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一是注重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改善水质, 同时用生物底质改良剂改良池塘底质。二是注重池塘增氧, 在水草过密的地方拉通风沟, 在微孔管支管处拉通道, 以提高溶氧和增氧效率, 提高青虾的活力, 增强青虾的抗病力。三是药物防治遵循“少用药”原则, 尽量使用高效低残留渔药, 杜绝使用禁用渔药, 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篇4:青虾—轮叶黑藻连作生态养殖技术

一、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

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最佳,适宜面积3~6亩,塘深1.8~2.0米,水深 1.2~1.5米,池底平坦略向出水口倾斜,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塘埂不渗漏,池埂内坡比为 1∶(2~2.5)。

2.过滤、防逃及增氧设施

池塘配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用80目和120目两道筛绢网进行过滤,排水口安装40~60目的密眼网防逃。池塘配备微孔管道增氧设施,每亩配置功率0.2千瓦。

二、放养准备

1.池塘清整及消毒

加固池埂,堵塞漏洞,清除过多淤泥。5月中下旬暴晒15天左右,晒塘至塘底发白、干硬开裂为好,若遇阴雨天气,则要适当延长晒塘时间。投放苗种前15~20天,选择晴好天气,池塘注水深15~20厘米,每亩使用100~150公斤生石灰用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洒,泼洒后第二天用锨或耙将沉底的石灰块搅散,以防养虾后拉网泛起沉灰,将虾呛死。

2.水草栽种及肥水

池塘消毒7~10天后,池塘保持15~20厘米水位,距离池边5米扦插移栽轮叶黑藻,株距2.5米、行距3米,每亩移栽轮叶黑藻50~100公斤,水草覆盖率25%~30%。虾苗放养前7~10天,池塘注水深40~50厘米,每亩施用复合肥1.5~2.0公斤进行初次肥水,新开挖池塘每亩增施磷肥15~20公斤或使用商品有机肥、生物肥水剂进行肥水。进水时必须用密网布过滤,防止野杂鱼等敌害进入虾池。苗种放养前灌足水,用密网拉网进一步清除敌害生物。

三、苗种放养

放苗前2~3天,用茶籽饼等清塘药物杀灭野杂鱼,并捞除死鱼。放养时间为每年的7月至8月,每亩放苗种规格为1.2~2.0厘米的虾苗8 万~12万尾。苗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附肢齐全、体质健壮并经检验合格。放养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的清晨,避免在晴好高温天气操作,苗种放养时应单个池塘一次放足,放养时水温差以不超过5℃为宜,必须坚持带水操作,动作轻快,应沿池塘上风口周边放养,避免虾苗堆压,提高成活率。

四、饲料投喂

饲料选用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的优质配合颗粒饲料,粗蛋白质含量34%~42%。坚持“两头高、中间低”的投喂原则。虾苗入池后的10~20天,投喂粗蛋白质含量40%~42%的微颗粒饲料;待虾苗体长达到2.5厘米以后改投粗蛋白质含量34%~36%的颗粒饲料;10月份后改投粗蛋白质含量36%~38%的颗粒饲料。根据天气、水色、虾体生长、摄食情况调节投饲量,前期虾苗阶段日投饵量为每亩0.5公斤,后逐步增加,到高温时青虾快速生长期达到每亩2.5公斤,10月份以后水温逐步下降,投饲量逐步减少,投饲量以投喂的饲料在两小时之内吃完为宜。每日投喂两次,7:00—8:00投喂量占日投量的1/3;17:00—18:00投喂量占日投量的2/3。

五、水质管理

1.水位控制

池塘水位随养殖过程逐步调整,虾苗放养时水位控制在40~50厘米深,随着水温升高水位逐步提高,青虾养殖中期水位控制在1米深,后期水位保持在1.2米深。青虾捕捞结束后,池塘水位保持20~30厘米深,直至翌年4月至5月轮叶黑藻植株收获出售。

2.水质调控

在养殖过程中,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加施追肥或换注新水。养殖前期和后期每15~20天使用生物肥水剂肥水一次。养殖中期,每 10~15天换注 1/4~1/3 的新水。根据水色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菌剂、生物底改剂改善水体环境,一般每15天调水一次。每半月交替泼洒使用一次生石灰或漂白粉。高温时节,每 10~15天使用一次芽孢杆菌制剂。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5~8.5。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30厘米,中期为30~40厘米,后期为 20~30厘米。

六、轮叶黑藻养护

1.水草覆盖率控制

青虾养殖期间水草总体覆盖率控制在60%以下,控制覆盖率缓慢增加,前期25%~30%,中期50%~60%,后期30%~40%。高温时节,水草快速生长时要及时清整、人工割除多余水草。青虾捕捞后,水草覆盖率不做控制。

2.水草养护

青虾养殖期间,水草均匀成簇分布在池塘中,及时刈割疏理,避免连成一片,保持水草丛独立成簇,间隔充裕,水体流动通畅。青虾养殖期的高温时节,根据水草生长情况定期使用护草素全池泼洒,促进水草根部生长、叶片粗壮,防止茎叶腐烂,破坏水质。青虾养殖后期,使用生物肥水剂肥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促进水草自然萎缩,芽孢成熟。青虾捕捞后至翌年3月底,根据水质适当使用生物肥水剂肥水,防止青苔滋生,促进水草生长,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七、日常管理

每天清晨及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虾活动情况、蜕壳数量、摄食情况。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塘口记录,记录要素包括:天气、气温、水温、水质、投饲用药情况、摄食情况等。每天注意池塘溶氧状况,巡塘时最好用测氧仪检测底层溶氧情况,适时开增氧机,防止虾浮头、泛塘。一般每天开启增氧设施一次,开启时间为22:00到翌日6:00,闷热天气要延长开启时间,为18:00 到翌日8:00。高温期间,中午开启增氧设施2~3小时。

八、病害防治

虾草轮作生态养殖过程中对青虾病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合理调控水质、生态养殖优先。使用具备兽药登记证、生产批准证和执行批准号的防治药物。

九、捕捞收获

1.青虾捕捞

9月下旬开始,根据养殖密度和生长情况及时使用网径为1.8厘米的“大 9 号”有节网制作的虾笼捕捞,陆续捕大留小,轮捕上市。春节前后,使用网径为 0.4~0.6厘米的拖网捕捞,将池中青虾捕净。捕捞时避开青虾蜕壳高峰期。青虾捕获后,使用青虾自动过滤器将青虾筛选分级为大、中、小三级,分级出售,提高养殖效益。

2.轮叶黑藻芽孢及植株收获

池塘中青虾全部起捕后,人工使用网径为 0.5~0.7厘米的三角抄网或扒网捕捞轮叶黑藻芽孢出售。翌年4月至5月人工收获轮叶黑藻植株出售。

(江苏省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陈罗明 张国娣 邮编:213300;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农业服务中心 罗亚飞 邮编:213300)

篇5: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

湖北省科技计划

研究与开发项目申报书

(格式)

项目名称:洪湖网箱立体生态养殖青虾技术研究与示范 申报单位(盖章): 洪湖市洪城水产养殖场

联系人: 万际文

联系电话: ***

二○○九年十月三十日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制

篇6:白羽肉鸡养殖关键技术探讨论文

白羽肉鸡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白羽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仓木拉等在规模养殖肉鸡的关键技术探讨中提到肉鸡养殖在制度、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地方不健全;李绍钰从饲养密度、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和氨气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规模化养殖环境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郑麦青等研究表明,专业化的个体养殖和中等规模养殖是目前我国肉鸡养殖的主要生产形式。

总结了肉鸡养殖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以期对肉鸡养殖者有所借鉴。 主要是温度控制。

篇7:青虾养殖技术

一、人工繁殖

1. 青虾种质资源

选作人工繁殖的青虾, 可以从天然捕捞的大虾中挑选, 也可从人工养殖的池塘中挑选。要求体形标准, 体色纯正, 肥满健壮, 无病无伤, 性腺发育较好, 雌虾体长在6厘米以上, 雄虾规格大于雌虾。选好的青虾可放在面积1~3亩、水深1米左右的池塘 (事先经清淤、消毒) 中蓄养。在早春投入青虾, 亩蓄养青虾10~25公斤, 雌雄比例4∶1。青虾下塘后加强投喂管理, 使青虾大量积累营养物质, 促进性腺发育, 提早排卵, 为人工繁殖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 育苗池标准

面积5~8亩, 长方形, 池深1.5米左右;池底平坦, 淤泥厚10~12厘米, 池埂不漏水, 池坡比1∶2.5。池塘中间开挖一条宽3~4米、深0.2~0.4米的集虾沟, 沟底形成斜坡, 沟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 以便能排水捕虾苗。进排水系完整, 进水口设置40目、60目2道尼龙筛绢过滤网, 出水口过滤网设置1道60目网。

3. 亲虾放养

育苗池事先准备并清塘。用清塘灵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杀灭黄鳝、泥鳅、黑鱼等敌害, 亦可用茶籽饼、鱼藤精药物, 7天后排出池水。每亩再用生石灰50~75公斤消毒 (水深5~10厘米) 。对藻类 (如青苔) 较多的池子, 用98%硫酸铜0.5~0.75公斤化水全池喷雾;对草荒池可采用除草剂125~150克化水全池喷雾, 需注意连续3天晴天时用药。老池塘放养前需晒池, 使池底硬而不裂大缝。亲虾放养前可用1只网箱放入20只左右的青虾试水, 24小时后确定池水无毒后即可放养。

亩放抱卵虾4~5公斤。青虾受精卵开始为黄绿色, 孵化10天后渐变成淡绿色, 大约在18天左右卵子变为灰褐色, 即将孵化的卵子除少量卵黄为淡黄色和1对复眼外, 其余部分几乎是透明无色。放养抱卵青虾时, 应按卵的颜色将受精卵处于不同发育期的雌虾分池放养, 使幼体出膜期尽量接近。水温24~28℃时, 受精卵孵化时间为20~25天。

亲虾排苗前每日按亲虾存塘量的1%~3%投喂。定期检查青虾受精卵的发育情况, 如发现胚胎出现眼点, 表明幼体即将出膜, 这时每天早晨应注水1小时, 以微流水刺激, 促使虾苗整齐孵出。同时按水质情况, 每亩施放鸡粪或猪粪等有机肥200~300公斤, 培养浮游生物, 为幼体培育好丰富适口的天然饵料。

坚持天天巡塘, 检查亲虾吃食及虾卵发育情况, 清除池中杂草、蛙卵等。当发现虾卵由橘黄色变成灰褐色, 且出现眼点时, 应开始做好幼体培育的准备工作。亲虾全部孵化后, 应用地笼工具将其捕出上市, 以减少亲虾产卵后陆续死亡造成的损失。

二、苗种培育

1. 幼体培育

从第一期蚤状幼体培育至体长1厘米的虾苗, 一般需25天左右。刚孵出的蚤状幼体靠自身的卵黄营养, 第三天开始摄食。其开口饵料一般为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也可辅以投喂微细颗粒料。

培育天然适口饵料育苗池施放有机肥后, 大约7天后浮游动物形成高峰期。要定期检查池水中的浮游动物量, 3~4天施追肥1次, 每亩每次施已发酵的有机肥100~150公斤, 化水全池泼洒。

投喂商品饵料的, 见到虾苗后及时投饵, 以供青虾蚤状幼体及浮游动物摄食, 可用黄豆打浆加小杂鱼浆或鱼粉等制成1∶0.3的混合饵料泼洒, 亦可使用全价饵料。每天上午8时与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每亩0.5公斤。7~10天后可增投麦粉、米糠、豆粕或破碎颗粒料等, 同时搭配小杂鱼糜、鱼粉、蚕蛹粉等动物性饵料30%, 日投喂量为池虾体重的10%~15%。正常情况下每亩可出苗50万尾左右, 每万尾苗耗用饵料0.5公斤左右。

蚤状幼体刚出时水深保持在60厘米左右, 定期加注新水, 施追肥时每次应加注新水15厘米。池水透明度不得低于30厘米, 如发生浮头则应加大注水量, 并换掉部分池水。如果池水出现青苔, 应立即追肥, 并加注新水。对虾苗水质差、有害物体多的, 应在中期施用1~2次E M制剂, 并安放增氧机, 利用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在后期备好一定增氧剂, 以备阴雨天低气压时施用。

虾种放养后, 可用灭菌类药物化水全池泼洒1次, 饲养过程中经常检查有无累枝虫等纤毛虫类寄生虫, 发现病害及时治疗。每天早晚巡塘, 闷热天气早晚查看虾苗是否浮头, 清晨太阳未出前应捞除蛙卵。

2. 虾苗起捕与销售

虾苗苗种出塘规格1.5厘米左右;虾苗捕前需把育苗池中的杂草、青苔等清除, 起捕前调节好水质, 防止虾苗缺氧浮头, 如虾苗蜕壳则禁止牵网, 以免虾苗粘网。捕时应选择晴天, 避开阴雨及低气压天气。用皮网捕后上网箱, 捞除杂草和体弱虾苗, 并暂养1~2小时, 进行体质锻炼, 暂养时应有专人看管, 以防箱内虾苗缺氧死亡。要想捕尽虾苗, 需连续捕3次后干塘捉尽。繁育虾苗池如需养殖成虾, 必须干塘晒池, 用漂白粉快速消毒后再放养。如不干塘连养商品虾将严重影响产量。

苗种运输可采用活水车、活水船、尼龙袋充氧等方法, 常规运输密度:农用活水车30万~40万尾/立方米;活水船20万~30万尾/立方米;尼龙袋0.3万~0.4万尾/袋。具体装运密度可根据运输距离而定, 运输时间一般控制在5小时之内。运输水质要新鲜、无污染、溶氧高, 尼龙袋充氧运输要防止阳光直晒。

三、成虾养殖

1. 池塘条件

水源充足, 水质优良, 注排水分开, p H值7~8.5。池塘面积5~10亩, 长方形, 宽度为35~40米, 池坡比为1∶3。池埂面宽不低于2米, 池埂坚实不漏水, 水深1.2~1.5米。池底淤泥不超过20厘米, 池塘四周要有4~5米宽的浅水滩脚, 并配备增氧设备。

2. 池塘清整

干塘后进行池塘整修、晒池, 挖去过多的淤泥, 在池塘中间开挖宽4~5米的集虾沟, 深20~40厘米, 沟底向出水口倾斜, 便于干塘捕虾。放养前20天, 每亩用清塘宁1/3瓶 (或茶籽饼10~15公斤浸泡3~4小时) 全池泼洒, 杀灭野杂鱼。7天后排干池水, 每亩再用75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草荒池、青苔和湖靛, 分别用除草剂、硫酸铜药物泼洒清除。

3. 肥水培育

清塘后池中注水50~70厘米, 注水一定要经40~60目双道筛绢过滤, 防止野杂鱼进入池中。春季瘦水池塘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公斤, 培养饵料生物, 防止青苔孳生。

4. 苗种放养

春季虾放养上一年秋天繁殖的虾种, 规格为1600~2000尾/公斤, 放养密度为7.5~10公斤/亩, 因气温较低, 采取沿池边散放的方法。目前部分养虾户有的放苗时间过晚, 也有的秋季连春季再连着繁殖, 不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秋季虾放养6月繁殖的虾苗, 规格1.5厘米左右, 放养密度为6万~8万尾/亩。每亩搭配放养鲢鱼鱼种 (50克/尾) 60尾或鳊鱼夏花100尾。

5. 栽种水草

春季虾放养半个月后, 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区栽种宽1米的水草带, 供青虾栖息、隐蔽, 提供天然饵料。水草的嫩叶、幼芽可供青虾摄食, 水草丛中繁育大量的底栖动物也是青虾的天然饵料。秋季在放养前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沉水植物, 可移栽在浅水池底, 株行距为1米×3米, 养殖期间水草不足可移栽水花生、空心菜等漂浮水草, 用绳固定在岸边和水面, 水草的面积应占池面积的30%。夏季水草过多时应及时清除, 预防水草疯长腐烂, 应及时打掉上层水草的1/3为宜。

6. 饲料投喂

3月份当水温上升至12℃以上时开始投喂, 每2~3天投1次饲料, 一般在下午水温最高时投饲, 每次每亩投0.5公斤。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饲量。4月份每天投喂1次, 当青虾到第一次蜕壳高峰期, 青虾的活动能力下降, 摄食明显降低, 应适当减少投喂量, 而当第一批青虾蜕壳结束后, 应投足喂饱。饵料需要优质全价, 投喂量为青虾体重的2%~3%, 否则会出现青虾自相残杀现象。当水温稳定在25℃左右, 应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上午投1/3, 下午投2/3, 同时搭配动物性饵料, 增加上半年青虾的蜕壳次数, 促使青虾提前达到商品规格, 饵料系数在1左右。秋季虾养殖初期 (放养后15天内) 投喂自配料, 如米糠、麸皮、麦粉加鱼粉、蚕蛹粉等, 亦可用全价破碎料。中期投喂1号颗粒料, 后期为2号颗粒料, 中后期并增喂轧碎螺蛳、小杂鱼等动物性饵料。日投量为虾体重的8%~10%, 上午7~8时投30%颗粒料, 下午5~6时投70%动物性饵料;上午投喂池滩四周深水处, 下午投池滩浅水处。优质颗粒料饵料系数在1.2~1.5, 过多使用商品饵料, 易流失浪费和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7. 水质管理

早春以浅水为主, 水深控制在50~60厘米。水温升高时施足基肥, 水质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之内, 池塘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进入青虾蜕壳高峰期, 应提前加注新鲜水, 使青虾水色转淡, 有利于青虾大量蜕壳。进入4月下旬池水稳定在20℃以上, 利用晴天中午施用微生物制剂, 并开动增氧机1~2小时, 以培育池水中有益细菌, 使池塘水体转化成良性生态养殖水体环境, 并逐渐加注新鲜水, 前期每隔10天左右加注1次新鲜水, 青虾生长旺盛期每隔3~4天加注1次新鲜水。5月份水位在80~100厘米, 6~9月份水位1.2~1.5米, 10~11月份水位在1.2米左右。

春季5~6月、秋季8~9月, 每月使用生石灰1~2次, 用量每亩1米水深5公斤, 须化开后相隔1小时再全池均匀泼洒, 作用是增加池水中钙离子成分, 调节池水的酸碱度, 使青虾养殖水体的p H值保持在8~8.5之间。在池塘加注新鲜水后再施用生石灰。5~9月份温度升高时, 还要使用微生物制剂连续3~4次 (微生物剂制施用需与生石灰、药物间隔3天后再用) , 养殖生长期5~9月, 每月在全价颗粒饵料中拌入微生物制剂3~4天, 促进有害物的转化, 增加青虾免疫力。使池水中的氨氮不得超过0.5毫克/升、亚硝基氮不得超过0.2毫克/升, 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

8. 病害防治

青虾比较常见的纤毛虫病春秋两季都有发生, 有时秋季比春季严重。青虾放养结束, 春季4月水温升高后, 秋季放养后20~30天, 可泼洒1次纤毛虫净, 用量0.7克/立方米或用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三合剂 (1∶0.5∶0.2) 1.7克/立方米, 结合治青苔、蓝藻等。防治黑鳃病、红体病, 可用强氯精0.3克/立方米或漂粉精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同时每公斤饲料加土霉素3克或药物颗粒饵料连续喂5~7天。养殖季节要经常检查青虾的体表及鳃, 发现病害需针对性正确治疗。

9. 防止浮头

青虾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环境下, 春、夏、秋三季中都会出现急性或隐性缺氧浮头, 遇阴雨天养殖环境差和管理不妥会造成死亡现象, 防止的最好方法须遵循科学养殖操作技术规程, 5亩面积安放1台增氧机, 抓住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 定期测定溶氧, 保证白天不低于5毫克/升, 晚上不低于3毫克/升, 并备好一定急救增氧剂, 以便连续阴雨天早晚使用, 同时做好巡塘检查值班工作。

1 0.规范填写水产养殖档案

篇8:青虾养殖关键技术论文

一、池塘条件与准备

1. 池塘条件。池塘最好为东西向、长方形,面积5~10亩,池深1.2~1.5米,交通便利,电力配套,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池埂坚固,防渗漏性能好,池埂坡比1∶2.5,池底较平坦,淤泥厚度≤15厘米;有配套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达到排灌自如。每口池塘配备1.5~3千瓦水车式增氧机1台,有条件的最好安装微孔管增氧设备,并配备水泵、船只和管理用房等。

2. 清塘消毒。全年清塘消毒两次,分别在2月和7月上旬,具体视成虾出池情况而定,留有充足的时间晒塘和消毒。晒塘时间在10天以上,要求晒到池底全面发白。放苗前15天加水30厘米深左右,畝用生石灰100千克或含氯量28%的漂白粉20千克化水全塘泼洒,彻底杀灭和清除敌害生物、病原菌。

3. 水质培养。虾苗种放养前一周,用60目纱绢袋过滤进水,使池塘水深达到50厘米,随即施肥培育水质和天然饵料,虾苗种下塘时为其提供充足的适口饵料。春季每亩施经腐熟发酵的有机肥100~300千克,秋季施肥量可适当减少,也可使用生物渔肥代替有机肥,或与有机肥配合使用,用量、用法参照产品说明书和池塘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4. 种植水草。伊乐藻、菹草是春季虾养殖的理想水草,种植方法是将草连根拔起,插入池底泥中3~5厘米,东西向间隔2米,南北向间隔3米。秋季虾养殖宜移栽轮叶黑藻,以穴播为主,每穴插8~10株,东西向间隔1.5~2米,南北向间隔3~5米。养殖期间,水草面积要求占池塘面积的30%~60%。水草不足时可设置水花生群落(用竹、木框固定浮于水面,每个群落1米2左右),或用茶树等多枝杈树木扎成人工虾巢(俗称虾把)。

二、苗种放养与饲养管理

1. 苗种放养。春季可用留塘的虾种,要求世代清楚,最好是F2代,规格为1600~2000尾/千克,亩放养量20千克左右。秋季养殖从原、良种场引种或自己用F0亲本繁殖的F1代虾苗,规格为6000~11 000尾/千克,亩放养量7千克左右。虾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色一致,附肢齐全,游动活泼,行动敏捷。在虾苗种捕捞、转塘和运输过程中操作要小心细致。

2. 水质管理。3~4月份,每15天加水1次,每次10~20厘米深;5~6月份,每周加水1次,每次10~15厘米深;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每10天加水1次,每次10厘米深;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周加水1次,每次10厘米深。如果池水太清,可施腐熟有机肥或专用生物渔肥,养殖前期每7~15天施肥1次,养殖中后期每15~20天施肥1次,每次施肥量视水质状况而定。秋季虾池每10~15天施用EM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活菌制剂1次,并根据具体情况适量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和水环境。

3. 增加溶氧。从5月份开始,晴天中午开机增氧2小时,闷热天开机增氧3小时,缺氧天气下半夜开机到天亮。秋季虾放苗7天内每天下半夜开机3小时,平时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缺氧天气下半夜开机,确保水中溶氧满足青虾生长的需要。

4. 饵料投喂。选用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虾苗阶段使用粗蛋白含量40%的1号料,中虾阶段使用粗蛋白含量36%的2号料,成虾阶段使用粗蛋白含量25%的3号料。投饵方法为四周滩脚投喂和全池抛散,投喂量以3~4个小时吃完为好。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和下午5~7时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日投量的1/3,下午投喂日投量的2/3。投喂坚持“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吃食)和“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

5. 日常管理。一是按时巡塘。早、晚各巡塘1次,主要观察青虾的吃食、生长和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二是控制水草覆盖率。水草覆盖率控制在前期25%~30%,中期30%~50%,后期50%~60%,不要超过60%,过多要人工稀疏。三是及时消毒。5月中旬和8月下旬各使用1次消毒剂,平时定期使用有益活菌制剂,以利防病、水质调控和水草护养。四是做好塘口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天气、气温、水温、水质、投饵、用药、摄食情况等。

三、适时捕捞与销售

1. 捕捞方式。①拖网捕捞。适合批量上市时连续捕捞,但对青虾损伤较大,未达上市规格的虾不要直接回塘,最好放养到其他池塘养殖。②抄网捕捞。适合少量上市时捕捞,捕虾时,人立于浅水区,在水生植物或人工虾巢的下方抄捕,如无水生植物由深水处向岸边推抄;水深时,可一人划船,一人抄捕。③地笼捕捞。适合捕捞秋季“特大虾”,用网目为1.8厘米的有节网片制作的虾笼捕捞,适当增加笼梢的长度(即环数),放置时尽量使笼梢张开,扩大笼梢空间,便于小虾离开笼梢。④干塘捕捞。

2. 捕捞时间。春季虾5月中下旬开始用抄网和地笼陆续起捕上市,6月底左右干塘捕捞;秋季虾9月中旬开始轮捕上市,以供应中秋和国庆节日市场。

3. 注意事项。捕捞时避开蜕壳高峰期,减少软壳虾造成的损失(正常情况下青虾每隔15~20天有一蜕壳高峰,如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虾蜕壳,说明池塘水质不正常,必须采取调水、增氧等措施);绝对禁止使用菊酯类杀虫药物捕捞,否则会严重影响存塘小虾(春虾种)的生长和产生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

四、经济效益分析

在盐城市盐都区水产养殖场10亩虾池中双季养殖“太湖1号”青虾,2012年2月18日放养上年留塘的虾种210千克,共捕获成虾570千克,平均单价28元/千克(塘口价,下同),销售收入15 960元;8月6日购买平均规格为10 976尾/千克的F1代虾苗90万尾、重82千克,折合每亩放养9万尾、8.2千克,从9月15日开始轮捕上市,2013年1月20日干塘捕捞,共捕获成虾520千克、虾种285千克(部分成虾和虾种另塘暂养待售),按成虾50元/千克、虾种18元/千克计算,产值31 130元。双季虾总产量1375千克,总产值47 090元,总成本19 010元(包括池塘租金6000元、春季虾种4200元、秋季虾种2460元、饲料2000元、肥料750元、药物和生物制剂1800元、水电费1000元、其他800元),总利润28 080元。

五、注意事项

1. 养殖要做好时间衔接。春季虾养殖在2月上旬进行清塘消毒和施肥培水,2月中旬苗种放养结束,水温8℃左右开始少量投饵诱食,水温14℃以上时正常投饵。3月至6月中旬为春季虾养殖的生长期,5月中下旬开始轮捕成虾上市,7月上旬干塘捕虾。秋季虾养殖在7月中旬晒塘10~15天,7月15日左右开始清塘消毒和施肥培水,8月初进行虾苗放养,从9月中旬开始分批捕捞,商品虾主要供应中秋和国庆节日市场,11月底干塘,可留部分大虾暂养到春节上市,小虾另塘囤养作为来年的虾种。

2. 日常管理要重视水质调控。青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25~30厘米,养殖中、后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整个养殖过程中,溶氧含量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5之间,氨氮≤0.1毫克/升,亚硝酸盐≤0.1毫克/升,硫化氢≤0.1毫克/升,有机质含量≤5毫克/升。养殖期间可每20天使用1次生石灰,每次每亩用量为10千克,可起到增加水中钙质、调节水体酸碱度、杀菌消毒的作用。

3. 加强幼虾的越冬管理。越冬前需用硫酸锌等杀纤毛虫类药物和含氯杀菌剂全池泼洒1次。强冷空气来临之前要适当增加水深,越冬期间平均水位控制在1~1.2米,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如果池水太清,可以定期施用无机肥。如有可能尽量在池塘中设置水花生群落或虾把,每亩均匀放置15~20个,让青虾聚集其中越冬。

(作者联系地址: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北路260号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224001)

篇9: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1 种苗放养前准备

1.1 池塘及水源条件

养殖青虾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 mg/L。池塘为长方形, 东西向土质以壤土为好, 池底平坦, 淤泥10~15 cm, 面积0.20~0.33 hm2。池水深度一般要求能保持1.2~1.5 m;建立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进排水孔用60~80目双层筛绢网片过滤。

1.2 增氧设施

要求0.20~0.33 hm2水面安装1.5 k W增氧机1台。池底微孔管增氧一般采用主管道、充气管道、微孔管三级供气, 可集中供气或分池充气的方法。池底设微孔管增氧设备 (鼓风机、电动机、塑料管、微孔管等) 。

1.3 池塘清整和消毒

池塘双季青虾养殖一般在2月底和6月分别干塘1次。将池四周铲平, 修整夯实池埂, 堵、漏防渗水, 清除多余底泥。塘底泥要曝晒, 要求达到干埂、发白[3]。清塘消毒一般在晴天进行, 消毒药物可用生石灰、漂白粉[4]。池塘保持水深10 cm, 使用优质块状生石灰, 化浆后全池泼洒, 用量1 125 kg/hm2。或者用漂白粉 (有效氯30%) 75~150 kg/hm2化水泼洒。

1.4 水草移植

一般在消毒10 d后移植水草, 水草种植面积占20%~30%。移植用的水草用10 mg/L漂白粉消毒10 min。夏秋季青虾养殖, 可选择轮叶黑藻、金鱼藻, 5月轮叶黑藻、金鱼藻已开始生长, 可捞取全草移植, 放草量750 kg/hm2。冬春季宜选择移植伊乐藻、菹草, 把伊乐藻草茎切成10~15 cm一段, 每3~5株一束, 插入泥中, 用草量75~150 kg/hm2, 水草种植在池塘四周。

1.5 注水施肥

虾苗放养前7~10 d加水至50~60 cm, 注水时用80目双层筛绢网片过滤, 防止鱼卵、敌害生物带入虾池。在池塘四角堆放腐熟的有机粪肥 (以鸡粪为好) , 用量750~1 500kg/hm2, 把鸡粪装入编织袋中, 水肥时可把编织袋捞起, 便于控制水的肥瘦。

2 苗种放养

苗种最好从江、河、水库、湖泊等水体捞捕野生青虾作为亲虾, 青虾苗种实行自繁自育, 既可以保证虾苗的质量, 减少运输环节, 苗种适应性强、生长快, 又可降低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夏、秋季养殖一般在7月进行放养, 放养当年自繁自育虾苗, 体长1.5~2.0 cm, 放养量75万~105万尾/hm2, 并一次放足冬春季放养所需的越冬虾苗, 放养量22.5万~30.0万尾/hm2, 体长2~3 cm。放养虾苗宜选择阴天或者晴天早晨或傍晚进行。放养前要试水, 温差小于2℃, 带水操作, 虾苗不要堆压。虾苗放养15~20 d后, 放养10 cm花鲢鱼种450尾/hm2, 配养的花鲢可滤食部分虾的蛋状幼体, 调节水质。

3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3.1 饲料的选择

青虾的饲料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佳, 要求蛋白质含量35%以上。根据青虾不同生长阶段, 选用不同规格的饲料, 虾苗体长小于2.5 cm, 投喂0号、1号料;体长2.5~3.5 cm投喂2号料;体长3.5 cm以上投喂3号料。

3.2 饲料投喂

青虾饲料投喂量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水温、水质、天气、健康状况、生理状况及摄食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通常以2~3 h吃完为宜。前期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6%~8%, 中后期4%~6%。池塘双季青虾养殖, 一般每日投喂1~2次, 投喂时间为8:00—9:00、17:00—18:00, 上午投饵量占1/3, 下午占2/3。饲料要均匀投放在池塘四周池边浅水处, 为便于检查青虾摄食、生长情况, 可在每口虾池设置2~3个检查台 (用帐纱网制成的虾罩网) , 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

4 水质调控

4.1 加注新水

根据养殖季节不同适时加注新水, 前期水深0.6 m左右, 中期0.7~1.0 m, 后期1.0~1.2 m, 注水必须用80目网片过滤, 一次注水以6 cm左右为宜, 不能过多。

4.2 溶氧调控

青虾养殖溶氧要求在5 mg/L, 水体中溶氧高, 可减少氨氮、亚硝酸等物质, 增加青虾食欲, 提高饵料利用率, 减少病害发生。因此, 要根据天气、水质青虾生长情况, 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和微管增氧, 促进池塘上下层水体的循环运动[5,6]。

4.3 水的透明度、p H值、肥度调节

青虾养殖水的透明度, 一般在25~40 cm。冬春季要注意肥水, 水的透明度在25 cm, 防止青苔生长, 夏秋季水色要淡些, 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 cm。p H值一般保持在7.0~8.5, 可用生石灰调节, 用量75~150 kg/hm2, 化水泼洒, 同时有利于增加水中钙离子, 利于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水的肥度可通过施肥或加注新水来调节。池水透明度大, 可施用腐熟鸡粪300~450 kg/hm2, 如水色肥时, 可适当加注新水。

4.4 定期施用消毒剂、改良剂、微生物制剂

青虾生长季节, 每月施用消毒剂2次, 使用漂白粉、二氧化氯0.5 mg/L, 以及生石灰150~225 kg/hm2, 交替使用。微生物制剂, 每15 d施用1次, 一般选择晴好天气, 可用EM菌、光合细菌、复合型枯草芽孢杆菌, 可达到较佳的水质调节效果。

5 病害控制

青虾实行生态健康养殖, 从池塘消毒及清整、苗种选择、水质调控、增氧机、微孔管增氧着手, 创造青虾适宜的生长环境, 整个养殖过程没有发生病害。

6 起捕上市

根据水产品市场供应情况适宜起捕。一般是池塘双季养殖, 夏秋季养殖在当年11月至次年1月起捕, 冬春季养殖在5月底至6月起捕可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乔国祥, 江山.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 2010 (13) :37-38.

[2]任启清.青虾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 (16) :43, 50.

[3]郭庆伟.青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J].福建农业, 2001 (2) :21.

[4]章秋虎, 王力.池塘青虾生态高效养殖新技术[J].科学养鱼, 2006 (11) :30-31.

[5]董勇.青虾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04 (2) :45-46.

篇10:蛋鸭养殖关键技术

蛋鸭养殖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产业,也是农民家庭养殖的重要致富项目。蛋鸭不仅具有抗逆性强、饲养设施要求简单、合群性好、易于管理、便于规模养殖等特点,而且能充分利用水生、水面资源,提高饲料报酬。

1 蛋鸭饲养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确立饲养模式 饲养方式选择:目前农村蛋鸭饲养方式一般有笼养与平养两种。笼养方式具有提高单位面积鸭舍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利于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饲养效率高、饲料转化率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鸭蛋干净、延长保鲜时间及减少对水源的污染等优点。笼养方式易出现应激反应,容易导致软脚病,鸭羽毛零乱, 外观差,易发生卡头、卡脖子、卡翅现象和饲养成本稍高等问题。平养方式具有成本低、投资省、充分利用养殖环境资源、开展立体养殖、技术成熟等优点,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养殖环境资源依赖性强、占有量大、增加养殖风险、鸭蛋污染等问题。

1.2 合理选择场址 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远离村庄、工厂500m以上。一般鸭舍宽8~10m,鸭舍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鸭舍附近有一定水面,无污染,避开主航道,水面四周应用竹篱围隔起来,周围建运动场,面积随规模大小而定。

1.3 合理布局建舍 蛋鸭场通常分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生活管理区主要包括饲养人员居住用房和办公用房,生产区主要包括鸭舍、仓库、操作间等。蛋鸭养殖户在规划布局时要根据地势和风向合理安排,将生活管理区、饲料间、操作间等放在与外界接触最近的一端,且处于上风向;将饲养场地放在最里端,且处于下风向。鸭舍建筑总体要求是宽敞、通风、冬暖夏凉、坐北向南,建筑规模及结构可根据条件而定。

2 蛋鸭育雏管理技术

2.1 保持合适温度,保持室温相对稳定 舍内温度是否适合,可以观察温度计, 还可以通过观察雏鸭分布与休息姿势来作出判断。如雏鸭三五成群散开来卧伏休息, 头脚伸开,或行动悠闲,无怪叫声,说明温度合适;如缩颈耸翅,互相挤堆,发出急促尖叫声,说明温度太低,需保温或升温;如果散得很开,且远离热源,说明温度过高,要适当通风换气或降温。

2.2 及时分群,严防打堆 雏鸭天性喜欢玩耍打堆, 在育雏温度较低或者饮水后绒毛潮湿时更是如此。打堆时,被挤在中间或压在下面的雏鸭,重则窒息死亡,轻则全身“湿毛”,稍不谨慎,便感冒致病。

2.3 从小调教下水,逐步锻炼放牧 下水调教要根据气候条件和雏鸭体格情况,通常5~10日龄后可以调教下水。赶鸭下水要慢,下水时间 1~2 次/d,每次5min;10日龄后增加到3~4次/d,每次 5~10min,逐渐延长,水温不低于15℃,水温太低则不宜下水。

2.4 搞好清洁卫生,及时预防接种 随着雏鸭日龄增大、 排泄物不断增多, 不及时打扫鸭舍极易潮湿、污秽。这种环境会使雏鸭绒毛沾湿、弄脏,并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必须及时将污秽物打扫干净,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清洁。

3 青年鸭管理技术

3.1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限制饲喂,控制体重。放牧鸭群运动量大, 能量消耗大, 且每天不停地找食吃,整个过程就是很好的限制饲喂过程,放牧饲料不足时,要注意补充饲喂。

3.2 及时进行分群与调节饲养密度,保证鸭群发育正常。分群饲养可以使鸭群生长发育一致,便于管理。

3.3 按照青年蛋鸭的要求严格控制光照,防止性早熟。光照的长短与强弱也是控制性成熟的方法之一。

3.4 及时做好免疫及驱虫工作,保证鸭群健康。青年鸭免疫功能好,抗病力强,应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3.5 加强运动,促进圈养蛋鸭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肥胖。圈养青年鸭不能像放牧的鸭那样活动而得到锻炼, 饲养员每天必须定时强制性地驱赶鸭群在鸭舍内进行转圈运动,每次运动5~10min,每天转圈活动2~4次。

3.6 饲养员应多与鸭群接触,提高鸭胆量。

3.7 定时作息,建立稳定科学的管理程序。圈养蛋鸭的生活环境比放牧鸭稳定, 应根据鸭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作息制度形成后,尽量保持稳定,不可随意变动,以利于蛋鸭的正常生长发育。

4 产蛋鸭管理技术

4.1 定期抽样称量体重 每月抽样称重一次,对照品种的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称重应在早晨空腹时进行, 抽样称重数量一般不少于全群鸭数的 5%,抽样方法为随机抽取。

4.2 及时增加饲喂的次数 每天饲喂次数应从 3次增加到4次。

4.3 逐步加强饲料营养 产蛋率升到20%时,在日粮中添加进口鱼粉等动物蛋白饲料,从少到多,直至全群产蛋率达到90%以上的高峰期,稳定动物蛋白饲料添加量。

4.4 逐步延长光照,最后稳定光照时间 本阶段蛋鸭的每昼夜光照时间最低不少于14h,应从短到长逐渐增加,达到16h后稳定下来。

5 产蛋中期阶段饲养管理

此阶段由于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的高峰期,体力消耗较大,体质有所减弱,一旦营养跟不上需求,产蛋量就会迅速减少,如果营养补充不及时,就可能出现停产换羽。本阶段需要在生产中仔细观察鸭群,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使产蛋高峰期保持到400日龄之后。

最近气温逐渐升高,夏季炎热天气,还要有些管理事项需要注意。

5.1 喂料时间 尽量在清晨8点以前、夜间10点以后,比较凉爽的时间喂料,避免气温过高时喂养对鸭群产生不利影响。

5.2 减少直接阳光照射 鸭舍建的要高大宽敞,温度高时可在屋顶淋水或喷雾降温。夏季日照时间长,一些养鸭户习惯晚上通宵照明,昼夜光照时间远远超过产蛋鸭的正常光照时间,影响了蛋鸭的休息,而且连续长时间光照对保持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有影响。晚上9~11点钟应准时关灯,以保证蛋鸭在凌晨1~4点的产蛋时间内有个安静的环境。白天气温高时,蛋鸭采食量降低,在晚上10~11点补加1次料,可以弥补白天采食的不足,同时也可使蛋鸭产蛋后及时补充消耗的体力。

5.3 供给新鲜优质饲料 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上一篇:卫生局长党风廉正建设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教学理念与目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