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中班主任的一点感想

2024-04-15

当高中班主任的一点感想(精选14篇)

篇1:当高中班主任的一点感想

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感想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情感以及伴随而发的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说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我认为成功的班主任有一个要求就是,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也证明,教师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师冷淡或厌恶,则势必走向反面。

与学生交往还要以情动心,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俗话说:情通才能理达,情不通则理不达。如果教师不讲情,就会把课讲得干干巴巴、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效果。一位心理学家说,青少年的心灵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弹一下,就会使其它弦一起振动,发生共鸣,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如果教师能用真情拨动这根弦,使它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讲实话、真话,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不知不觉地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生动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必须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只有围绕“以学为中心”,才会千方百计寻找资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1

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

教师如何加强教育责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的方法是对学生晓之以理。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道理、明事理、通情理、知伦理。教师应当自觉地把“明理”的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育德与育智的有机结合。各门课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教育学生时要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把教知识与教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育人的工作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使育人的内容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认识到了班主任对一个班级的重要性。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实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欠缺,但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篇2:当高中班主任的一点感想

------《一线班主任工作法》、《班主任实用口才经典》

打开一本书,我一直喜欢仔细品读书的前言部分。在我个人看来,书的前言就是一本书的精华,它指引你去读一本好书,并从中学到道理或做事方法,无论在情感或道德上都有提高和升华。读《一线班主任工作法》、《班主任实用口才》这两本书的前言,我就被深深吸引了。确如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自序开头所言“做老师而不做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提高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班主任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一线班主任工作法》中提出“一个人在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里,他由一个儿童变成了一个成年人。在这段期间,不仅仅是一个人身体成熟,也是他思想、品德、意志的形成期,这12年,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作为小学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成为成年人的12年间,承担着他们的人生奠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决定了这个人以后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班主任是神圣而伟大的,然而班主任工作却是艰巨而繁琐的,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从方法入手,做好理论到实践的良好过渡。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具备师德,做一名德性班主任,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表现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点在于对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培养。反思近来师德丢失的种种社会丑闻,我们把一些学生冠以“问题学生”、“双差生”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反思当代的“问题老师”?再者,作为老师应该看重自我,懂得自重。班主任工作和社会其他社会工作一样,同样具有社会价值,但教师本身不应自我抬高,应该准确地为自我定位。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班主任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要运用恰当的方法管理班级,诸如统筹法、规划法、行为法、组织法、沟通法。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管理班级,是引导学生,为学生服务,推动整个班级积极向上。一个有影响力、有能力的班主任并不是要学生规规矩矩、“束手就擒”,而是运用沟通的艺术性挖掘孩子的潜力,最大前度地发挥孩子创造性。班主任的每一天、每一学年、参与的每次活动都对学生影响重大。一个好的班集体需要一个好的指引者、组织者、协调者,而班主任恰恰就充当了这一角色。如果一个班主任能够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为班级制定发展规划,那这个班级将十分具有凝聚力,整个班级都朝气蓬勃。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各个学生性格差异很大,而不同性格的形成都和学生背后的故事有着密切关联。

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不会区别对待优差生,而且还会静心聆听不同学生的心声。学生渴求的不是单调乏味的“点名册上的认识”,而是“我在你心上”的认识。无论多么顽固的学生,班主任都应该回归起点----渴求被爱的人。这要求班主任做好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谈话以及今后的交流。在教室的布置、座位的编排、班级活动上,班主任应该别出心裁地设计,带动班集体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用心良苦,体会到爱。在管理班级中,少一些严厉的鞭策,多一些耐心的引导和鼓励。学校是学生成长学习的地方,但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平衡好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关系,不能一味求成绩而轻视学生的个性成长。班主任的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细小的纰漏也可能给学生心理留下阴影,例如班主任寄语。写好班主任评语需要班主任平时注重积累,收集学生个人素材,运用“你我”温馨式叙说的方式来表达,最重要的是要反应学生个性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一无二。

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说话令人喜悦的能力。班主任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几代人,而在学生心中,班主任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是学生的榜样,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自身语言的规范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知识和道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避免“一言堂、独角戏”,避免乏味说教,可以运用故事侧面向学生讲道理,选择学生易接受的方式。摒弃高高在上的权威,与学生平等交流。此外,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感,要注意委婉。学生生性活泼,幽默的语言更容易带动和感染学生。学生的心理是十分细腻的,委婉的语言学生更容易接受。当然,班主任要学会察言观色。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会随时把目光放在全班学生身上,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班主任讲话不仅要有亲和力,而且要准确精炼。青春期的学生大都对空洞说教、长篇大论反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力的概括和提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性。班主任口才的艺术性也在于语言的思维严谨,打造出特色,培养自己的说话风格。一个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的老师在语言风格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幽默的语言配上丰富的表情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篇3:初中英语复习课的一点感想

一、“俯视“考点

上复习课, 教师不能只就题讲题, 而应该纵观全局, ”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英语内容庞杂, 因此, 复习时尤其注意环环相扣, 形成复习链。

词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 不应只局限于词的音/形/义的识记, 而应引导学生寻找联系点。如词性的变化、同义、反义、同音等。只有这样才能理清知识, 连点成线。

句子结构则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句子主干的提取和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把握, 对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的理解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学生做好书面表达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如何剖析句子结构。

复习时, 应该注意个部分的前后联系。复习前面的知识时, 及时进行必要的铺垫, 为后面的复习埋下伏笔。而后面的复习, 则要不断照应, 反复深化, 使复习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探寻规律

英语复习时, 我们往往喜欢“加法”, 印发大量的材料和练习, 强调学生多记多练。而学生的时间有限, 我们应该考虑用“减法”, 精简内容, 合并同类, 探寻规律, 以求高效。

比如基数词变序数词, 名词变复数特别是国人的变法, 动词的不定式,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等, 我们都能找出规律, 从不规则中找规则。

这样的知识归纳应包括重要、常见的语法项目。脑子里对知识有了高屋建瓴的清晰理解, 无疑也就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探寻规律,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

三、了解学生

学生是复习的主体。复习课要高效, 关键一点是要了解学生需要什么, 清楚学生的薄弱点, 那些能力欠缺, 复习的节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有的复习课, 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但学生总觉得是隔靴搔痒。虽然这样的复习课讲得十分精彩, 但对学生帮助不大。

比如我们常见的试卷讲评课, 要提高效率, 准备工作必须做细, , 教师要对全卷情况、每道题的答对率、各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等了解清楚, 然后抓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评, 这样的讲评才有针对性, 才会使学生有收获。同时让学生做好错题记录, 教师每周要进行一次错题反馈。

四、激发潜能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但往往处于沉睡的状态。特别是到了毕业班, 作业、考试不断增多, 学习压力在增大, 不少学生经历多次考试失败后, 逐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产生学习无力感。这时他们特别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所以, 成功的复习课, 应该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外, 教师要不断和学生交流, 使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达到最佳结合。

五、培养能力、指导方法

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一是在单项选择和单词拼写练习中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二是通过语篇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最后, 还要注意回归课本, 熟读教材。这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又有利于学生英语语感这种潜在能力的培养。

六、洞悉中考

作为毕业班的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 更要深刻分析中考试题, 要熟读细品中考考试说明, 研究中考的命题思路, 把握考纲。让学生做有价值的习题, 争取短时高效。

七、融会贯通

复习课的最高境界是“通”。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找到在纷繁复杂题目后的规律。

学生每复习一个考点, 老师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这一考点与其他考点的联系, 是分散的考点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例如, 复习阅读理解的复习, 句子结构与段内的层次, 与篇中的段落, 无不相通。又如主从复合句的复习, 引导学生找出每句的主句和从句, 理清句子内的层次结构。要做到少讲多练, 要精选习题。

八、反思调整

复习课的好坏决定着中考的质量, 可见复习课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教师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学生的获取知识的价值取向, 反思每一复习阶段的策略是否做进一步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改进复习方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复习内容做以积极处理, 调整复习思路。例如, 习题课我们教师总是在黄金时间引领基础知识复习, 接近下课才涉及到阅读或写作由于时间紧草草收尾, 以至于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缓慢。介于此, 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做题的顺序, 可从阅读着手。

九、写作课正规化

篇4:对高中语文课改的一点感想和建议

首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值得提倡。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代表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因此值得提倡。但从教学实践来看,确实存在问题和矛盾。

一、问题和困难

1.容量太大,课时紧张。

课改后,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学期内就要完成五本必修内容,也就是半学期(两个半月)一本书。必修教材内容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阅读鉴赏”有四个单元,共12篇课文;“表达交流”有四个单元;“梳理探究”有三个单元;“名著导读”有两个单元。要在短短的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笔者一向开展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朗读)”“阅读课堂”“影视欣赏”等课堂活动不得不因时间紧半途而废。

2.难度过高,脱离实际。

新教材中所选的许多篇目过难,对于刚从初中上来的高一新生来说,很多学生接受不了。例如:文言文单元中所选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文辞典雅、文字艰涩的《左传》,其难度超出了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现代文单元中所选的《记念刘和珍君》是大思想家鲁迅的文章,由于时代背景炯异,文字艰涩,学生理解起来更是如登青天。

3.高考内容已定,却心中无数。

经过2010年的高考我们发现,四本选修课本内容似乎与高考无关,学不学似乎不影响高考成绩,就连必修五本课本内容,也不需要全学,其实,只需要把“阅读鉴赏”的内容认真学习了就可以。“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等内容,不学习也不影响高考成绩。但笔者又不能肯定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确。笔者也同其他多个学校的老师交流过,他们的做法和我们大同小异。既然如此,新课改后,我们的教材改革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老教材的一到六册本身就挺好。我们甚至认为:老教材比新教材更实用。其实,就语文教学本身来讲,教材对教学的影响有限,说到底,新课程改革中对教材的改革意义不大,甚至有些失败!

4.知道往哪走,不知道怎么走。

新课标对“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都是教学理论,没有具体实践经验。对新课标中提到的许多具体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确实没有具体现成的方案,甚至连具体的示例参照都没有。在教学实际中,多数情况我们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能力培养要求。

5.矛盾重重,层出不穷。

新课改是新生事物,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但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际中经常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矛盾层出不穷。例如矛盾一:部分篇目过难,我们必须细讲、精讲,否则学生根本无法接受,粗讲等于没讲,细讲课时又不够,会影响教学进度。矛盾二:,部分内容难度过高,老师反复讲解学生都难以理解,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就难以体现。所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矛盾也就无法协调;矛盾三:新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强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笔者认为必修内容应该是“共同基础”的东西,既然是“共同基础”的东西就应该比较简单,应该照顾绝大多数学生,应该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而实际并非如此,必修教材内容难度大、容量大,新课标中的目标和要求只能是一种美好理想,根本无法实施,这样“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就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四:必修(一)中部分单元的篇目编排有矛盾。譬如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是本单元中最难的一篇文章,却编排在第一课,《鸿门宴》最简单,却放在最后一课。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第三单元也存在,这样,篇目的不合理编排就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形成矛盾。矛盾五:初中和高中衔接的矛盾。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方式不衔接,初中注重知识灌输,学生依赖教师讲解学习已成为习惯,自主探究学习和陈旧的学习理念形成矛盾;二是难度不衔接;三是知识不衔接,譬如语法知识,初中淡化语法,甚至不讲语法,学生对语法知识根本就是一片空白,但高中的文言文学习、高考的病句判断和修改等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矛盾六:必修教材和学生学习兴趣的矛盾。现代的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必修教材中的多数篇目根本就不感兴趣,不要说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即使老师引导甚至是强制性学习,学生也不乐意接受;矛盾七:新教材和配套资料的矛盾。笔者在暑期培训期间曾收到多家知名出版社送的新教材配套资料,当时心中暗喜,这样就有依靠了,但这种喜悦很快就变成了失望。包括开学后发的两本资料在内,一共有十几本,待我仔细翻阅以后,没有发现一本真正的配套资料,有很多资料其实就是换了一个封皮,和课改前的内容没什么两样;有的资料甚至把许多高考题作为高一的习题训练,试题的样式、难度、模式、分值等在毫无调整的情况下原封不动地放进了高一的练习册中,这样的习题是误导学生。诸如此类的尴尬和矛盾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二、现状和做法

课改毕竟是新生事物,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面对矛盾和困难,我们不能等待,不能回避,只能迎难而上,我们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目前,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标是根本,课标是依据。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新课标,研究新课标,认识新课标,努力使课堂教学向新课标靠拢,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2.针对高一学生正处在从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具体实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遵循“重教材,重基础,重实际”的原则,争取降低难度,深入浅出,寓繁于简,让学生感到高中的学习不是难不可攀的事,让他们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地学习。

3.认真研究课改试验区的高考题,在宏观上,对新高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心中有数就不会在教学中多走弯路。

4.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照搬教条,不迷信死板,不机械模仿。针对教材的具体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深浅难易,我们进行了有取舍、有增减、有主次、有粗细的灵活教学,作为教师,我们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又要有大胆改革的气魄和胆量。

5.关于课外配套资料,我们遵循“宁缺毋滥,宁精毋杂”的原则。我们对资料,不是什么都要,也不是拿来就用,而是经过精心的选择。对同一本资料的内容也要做精细的取舍,凡是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我们必须自己先做。让学生做的习题一定是我们精选的试题,学生做过的试题,我们还要有选择的讲评。

6.努力构建开放、和谐的大语文学习观,努力使语文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灵感,让更多的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知识的内在魅力,让更多的学生由不愿学习语文到有兴趣而又乐意地学习语文。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并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大声朗读的习惯、规范写字的习惯、热爱读书的习惯、坚持记日记的习惯等,良好、科学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学生正确学习语文的关键,也是高效学习语文的保证。

三、建议和希望

1.建议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降低难度,适当减少容量,贴近现实生活,缩小与学生的“代沟”,紧跟时代脉搏。

2.新课程改革既是一项新生事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根本上取得质的进展,一线教师必须反复实践和大胆探索,更要不断学习,认真总结。因此,殷切希望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能从实际出发,给一线教师提供更多有关新课改的教学信息、教学方法以及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

3.高考仍然是新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只改教材不改高考,教学改革就会成为空谈、口号或者是形式。从目前的高考来看,考试的内容和考核的方式仍然没有较大的变化,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八股”化、程式化、固定化等考试模式仍然存在,这就是老教法仍然可以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因此,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改革中高考的步子再大一些,形式再灵活一点。

(马涛 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 710077)

篇5:当好高中班主任的一点体会

对如何做好班主任,我的体会是:

一、不怕吃苦的决心

虽然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囿目前的国情,高中班级仍然顶着升学率的巨大压力。这个压力一部分分解给了家长和学生,一部分分解给了学校和老师。而这其中班主任的压力难以想象。作为高中班级的班主任,一方面要做好管理班级的各项常规工作,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同学们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尤其是学习成绩。为此,班主任需要经常找学生谈话,找家长沟通,找课任老师了解,全天候的陪着学生。我做班主任这么多年来,每天早出晚归,有时节假日也不休息。没有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到的。现在,有些学生不愿意考师范,觉得做老师辛苦是很重要的一点原因。

二、不甘落后的雄心

一个年级十多个班级,由于多种原因,各班级总体水平总有一些差别。作为班主任无论带什么样的班级,都要具有不甘落后的雄心,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和学生交流,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所带班级的学生。只有这样,你不服输、我不落后,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全年级的整体水平才会提高。这么多年来,我所带的班级一直都是中等水平,但是我始终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生,三、不屈不挠的恒心

有不少人认为,班主任上任伊始,大刀阔斧,各种措施齐上,规章制度齐下,以为这样以后就天下太平,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工作的反复性是行家们皆知的,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指日可待的,它不是木匠运斧,三下两下即可完工。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再说,有些措施不是一个循环就能解决,其间还会有反复。这时班主任如果没有恒心,那么班级管理好了几天后必然新貌变旧颜。对此我在思想上有充分的认识,心理上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天天检查,不断小结,常抓不懈。在这持久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生严谨踏实的作风,把常规管理程序化,真正把行为管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四、不舍不弃的爱心

篇6:高中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

王鹏飞

2012年高考已落下帷幕,汤中再一次以骄人的成绩享誉县内外,我们高三

(13)班,作为2012年高考团队的一员,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了学校、教育局交给的任务,全班47人就有5人达二本线、8人达三本线、唯一的一个不被看好的体育生李新习也奇迹般达线了。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的正确领导,是全体科任老师齐心合力,无私奉献,科学施教的结果,也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下面我就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班主任要当好本班教师的协调员

一个班级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作为班主任,特别是高三班主任,必须用真心经营科任教师这个团队,把这支队伍紧紧的拧成一股绳,当好这个团队的协调员。高三(13)班是一个幸运的班,我作为该班的班主任,当然也是一个很幸运的班主任。高三(13班)我是从高一一手带起来的,从高一到高三,因为工作的需要,科任教师略有调整,但不管是调整前还是调整后,我认为我和我的学生们遇到的都是汤中最优秀的教师,特别是调整前的老师,虽然他们因为工作需要而未能跟班到底,但他们为我班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及生活情况,作为这个团队的协调员,我经常组织召开科任教师联系会,研究班情、分析学情,对学生进行集体会诊。这样,全班成为一盘棋,统一安排,统一行动,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老师们根据会诊后的结论及共同开出的处方,利用休息时间培优补短,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正是由于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使高三(13)班在2012年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班主任要当好本班学生的家长

用情把班级经营成一个家,这是我一直以来管理班级的理念。作为班主任,理所当然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当好这个家长不容易,却很重要。

怎样去做好这个家长呢?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俗话说,当家三年,猪狗都嫌。这个家长如果当得不成功,班级就会是混乱的,而取得成绩也只能是

天方夜谈,或者说是痴人说梦。然而,当好了,这个班就是你创造的一件艺术品,你会得到学生的喜爱,你自然也会享受成功的喜悦。

成功地当好这个家长其实说不难也不难。你只要真情投入,坚持好这样几条原则足矣。

其一,不要忘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学生家长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厚此薄彼呢?要时时换位思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同时,一视同仁,学生会尊重你,学生尊重你,就会听你的话,班级工作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其二,要严格要求,不能和稀泥,只当好好先生。只要你做到了一视同仁,再严格的要求学生都会遵守;反之,和稀泥,当好好先生,只能“好好”一时,久了,势必乱了自己的班级。

其三,要让你的班级充满生机,要给你的班级注入活力。如此,你的班级才会有凝聚力。不要因为学习的紧张而忽略班级建设。在高中三年中,我努力经营着这个家,各项活动我班积极参与,并全心投入,三年来,在各项比赛中我班成绩都较为突出,获得的奖状贴满了教室后面的墙壁。别小看了这一张张奖状,正是它们让班级形成了一种精神,凝聚成了强大的力量。

三、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导师

学习的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长期处在压力之中,心理会很烦躁,也会很脆弱。特别是高三学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更容易变得浮躁不安。作为班主任,这时就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导师,对班上学生出现的问题,力戒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首先要深入了解情况,注意倾听学生意见,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疏通引导,班王任不能急躁,更不能强制压服学生,讽刺挖苦,只有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了问题,从心理上解决了问题,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篇7:考试中的一点感想

东西给她了,以下是我去年在考试中的一点感想,希望对大家有用。

1、教材一定要用新版的,今年的教材应该和去年的一样,一定要用最新的大纲,很重要。

2、所有教材必须通读1--2遍,细到什么程度就看你时间了,但是必须要通读。

3、通读一遍以后买一本习题集好像矿业出版社有,然后做一遍习题,每做完一章回头看一遍相应的教材,尤其是不会做或者做错的题一定要找到课本的出处。

4、所有用到的法律必须要找到法律,全部阅读记忆一遍,用到的次数越多看的就应该越仔细,这个量很大,大概需要学习50多到60多部法律,当然重点法律就是那几个,比如:安全法、劳动法等等。

5、开始做题,找到开始有这个考试以来的所有真题做一遍,大概是2004年开始的,不管简单还是苦难都要做,然后把错题找出来,一道一道的找出课本的原文,保证以后不再错才可以。

6、做完真题就开始做网络上能见到的模拟题,好像建工网上有,量很大,这个可以有选择的去做,但是一定要做,并且是大量的做。

7、在考试前将近一个月的时候一定要完全进入到做题状态,保持自己的做题状态。

8、关于案例,这个科目大家说难的原因是他是个综合科目,管理,法律,技术都要用,但是更关键的是这一课需要大量的实际经验,如果你不是做安全工作的就比较麻烦,同样没有什么好办法,大量的阅读和做题。

9、关于考试,对于我来说参加工作时间后,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什么正规的考试,上考场考第一科法律的时候,上场30分钟大脑一片空白,看不明白题,呵呵,不要紧张喝点水慢慢冷静一下,当然不能大量喝水,当心尿急,呵呵。

10,还是考试,法律,管理,技术的时间是绝对够的,所以不用紧张,慢慢做,看清题要保证一次作对,检查的时候要慎重,当心对题改错了,我就干了这事。关键还是案例,这一课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看清题就要答对,你基本上没有时间检查,但是最重要的是答

题的时候字体一定要工整,美观就最好了,用你的字体打动改卷的老师,不过同时还要保证速度,我就是写的太工整了就慢了,最后一道题竟然没有时间做了,老后悔了。

11、关于包过班,我没有上过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觉得一切还是要靠自己,因为出题的人事不允许参与培训的,所以漏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我倒是听过一些培训班的课件,确实讲的不错,收益很大。

12、最后的问题是关于骗子,太多了,什么不用学包过,提前放题,考场发题,找人改成绩不一而足,我的原则一概不理。

篇8:对德育工作的一点感想

记得第一次当班主任, 因为自己没有经验, 组织管理能力差, 刚一开学班里就出现课堂纪律差、打架等违纪现象, 任课教师摇头不止, 隔三差五的找我沟通学生情况, 那段日子我除了忙于成天“救火”外, 内心急躁, 情绪低落, 常常发牢骚, 抱怨自己运气不好, 分到的学生差, 心态失衡, 有时甚至会迁怒于学生, 班级状况、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那一次的班主任当得很失败。面对这样的现象, 我一时感到束手无策, 甚至有些灰心丧气, 可是内心我又很想做好班主任工作, 于是我认真检讨自己, 冷静分析存在的问题, 清醒的认识学生的情况, 渐渐发现其实这种状态下首要的是调整工作思路和调整自已的心态, 只有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才会乐意去干事情, 才能把事情干好。试想如果班主任心里焦急, 急功近利, 心浮气躁, 处理事情肯定简单粗暴, 学生怎么能接受, 班级怎么管的好。想通后, 浮躁心、失落感渐渐消失, 而且看问题时思路更开阔, 解决的也更理智了, 工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了。

再谈谈常规管理。我觉得年轻班主任尤其要注意爱与严的关系。爱是教育的本质, 在学生无助的时候, 给予支持;在学生失意的时候, 给予慰藉;在学生自卑的时候, 给予鼓励……但爱并不需要经常挂在嘴边上, 更不能“泛爱”。爱也要体现在严格中, 只要我们不乱摆教师权威, 不简单粗暴, 严在当严处, 平时细致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 学生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严格背后的浓浓师爱。另外我觉得班主任在常规管理上既要能“进得去”, 还要能“出得来”。“进得去”说的是能满怀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全面关心爱护学生, 不断努力把工作做好。但由于工作太投入, 太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 有时会因为班级卫生的连续扣分、黑板报评比总是拿不到名次这类小事而闷闷不乐, 甚至会因为班级纪律等方面的问题被领导指出来而对学生大发雷霆, 这实际是没有能够“出得来”, 影响了自己的心态,

最后谈谈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我觉得关心爱护离异家庭、贫困家庭学生有两层意义:一层是“心灵的碰撞”, 班主任用真心取得他们的信任, 用爱心抚平他们的创伤, 用细心保护他们的自尊, 也一定会赢得他们深深的感激和爱戴。另一层是“目光的引领”, 班主任的目光在关注什么, 学生都默默看在眼里, 班主任的目光若老盯着成绩, 学生会觉得你虚伪, 若老盯着钞票, 学生会说你势利, 那班主任的目光总是真诚地在关注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那学生只会更加的尊敬你, 向你学习去关心帮助别人。

篇9: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一点感想

一、集中词汇教学,树立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是心理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压倒一切的力量。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树立起“心理优势”,明确奋斗目标,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目前的新课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将所有的生词一览无余,创造了集中教学词汇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全面集中的词汇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并有利于学生发现多数单词的拼读规则。在没有进入正式的教材资源之前,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一旦打开单元内容,熟悉的气息会扑面而来,这会触发学生的心理优势,使得学生很容易形成竞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甚至创新精神,识记单词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因为有了最基础的单词做底座,课堂上学生竞相回答问题的场面就不再只是梦想,从而能真正的变“要我学”为“我愿学”、“我乐学”,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畏惧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充分发挥优势机体的潜能,树立英语学习的优势心理。

二、培养发散思维,人人参与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是依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不局限于常规,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途径的思维形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和多样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除去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各方面的设想。新课标教材的设计非常适合学生发散思维。学生的答案不必受到局限,对学生的任何一种合乎题意的回答教师都要尽量给予肯定,帮助学生独立探索。在合适的时候,又可以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得出最佳的组合答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发散思维的学习中获得了丰润的土壤,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又会升华到自我探究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也能满足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共享的权利,使自己觉察到自己有能力参与教学、管理好教学过程。无论学生是否意识到,他们始终控制着自己的学习,从而达到了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高度统一。

三、合理有效地使用任务型教学,进行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念逐渐进入了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这说明任务型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任务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它几乎就是新课标教材的灵魂教学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指出了以人为本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触动,设计要更具体化,尽量使得学生对任务的内容产生亲近感、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在高一年级上册的Unit1中,我设计了一个任务,要求全班同学都把某位同学看作最好的朋友,并表述为什么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被选中的同学往往人气大涨,其英语表达愿望在同学们的称赞声中会飞速增长。这样,既很好地练习了比较级,又很好地从正面使得同学们进行了沟通,达到了美好情感的教育,当学生的热情燃烧起来后,他们的思维也被激活了,潜能得到了发挥。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比如小组活动、配对活动等)共享资源,互助合作,从做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自主实践,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当然,以人为本的任务型教学法融入到生活中并反馈到课堂上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育者彻底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英语素养,平等亲切地对待学生。

四、课堂教学中活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家都知道,教无定法,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这就是说,在教学中,富有启发性的、促进学生理解的讲授法并无什么不妥,而超越学生实际的、缺乏逻辑意义的发问恐怕也是行不通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法带动教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使用教法,往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英语教师,要能够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法,比如交际法、小组法、情趣教学法、快乐教学法、手势法等。不论哪种教法,都不能偏离以学生为中心,在PPT课件盛行的今天,不应只求丰盛、多彩,更要注重实质、实效,在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件应退居辅助地位,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不是展示课件。择优选择教学方法,我们还必须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以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五、用非言语行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的重要补充和强化手段,也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自从人有了师生关系,语言便成为教师的工具,教师语言的启发性、准确性、生动性、逻辑性,对教学取得成功很关键。但是教师还必须注意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交际性,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平衡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班级大、课时紧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简化教学语言,把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在从非言语行为对简化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优化教学效果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师使用诸如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实物演示等非言语行为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非言语行为对于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有意义的刺激。

新课标英语教材的设计更适合教师对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身势是无声的语言,与学生的距离、自己服装的搭配、面目的神采等,都可以让学生读出你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而手势行为,在教学数字(比如时间、日期、年龄)、层递关系(第一、第二等)时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暗示、提醒或点拨,避免使得学生尴尬难堪,减轻学生的不良情绪比如压抑感。

篇10:学习商法的一点感想

这学期我选修了商法学概论这门课程。学习经济法之前,经济法律给我的印象往往是比较实质性的意义,比如哪些经济行为或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哪些行为或者事情符合规定,比较枯燥的,那些行为或者事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这门课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无味。首先有一个幽默的老师为我们讲解,然后有搞笑的PPT,让课堂变得活跃,学习气氛很高涨。也就慢慢有点喜欢这门课程。

学习了这么长时间,也有一些感想,一些疑问,什么是商法?商法的包括那些内容?如何研习商法?这是商法学者要回答的基本问题。

在广义上,商法又称商事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商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极大的促进和完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

商法的理念,从哲学上看是对于商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商法的现代化,关键的是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商法理念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商法理念,就没有现代化的商法。商法的现代理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商法的价值理念,二是商法的形式理念,三是商法的实体理念。商法的价值理念(取向)---效益至上。商法的形式理念,包括地位独立、与时俱进两方面。商法的实体理念主要包括促进(交易)效率、保障(交易)安全、维护(交易)公平三方面。商

法理念的现代化对于构建现代化的商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商法的现代理念立足于商事实践基础上,它对商事立法、司法、守法及法律监督都具有统帅作用。

对商法内涵的看法不同,对商法外延的界定就不同。在我国,对商法体系的建构还要与民法与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作一定分析,事实上,他们之间是有一定交叉的,只不过,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学术上对他们之间的划分也是大致的划分。现实实践总是相互关联的。商法的体系可以分为商法总论和商法分论。商法总论是对商法一般规则和规定的概括,商法分论则是对商法各领域的具体规则的分析。

商法总论涉及商法领域的一些共性的规定,应当对那些共通性的商事规则详细规定,以便于实际操作和适用。总体可以分为商法概述、商主体、商行为三大部分,具体应该包括如下内容:商法的内涵、原则、意义、商主体、商事辅助人、商事登记与商事簿记、商行为的一般规定和特殊商行为等内容。

商法分论的体系结构,传统的一般包括公司、,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海商法等,还包括信托法、期货法、银行法等。分论基本是商事单行法的研究,商法客观的反映了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投资、融资、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商事单行法中,公法规范和私法规范是并存的,公法规范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但这样一种干预应该适度,而且目的应该是保障意思自治的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运作。商事单行法要客观反映商事活动的法律需求,应此商事单行法研究应该密切的关注实践中的问题,商业活动永恒和鲜活的生命力决定

了商法研究也是最富生命力的法学研究领域。

老师讲了很多方面,像民法 公司、,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海商法、合伙企业法等等。商法与他们都有很大的联系。

(一)商法与民法

主张民商分立的学者认为,商法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调整对象——商事关系,且商事关系有自己的特点。其特点是:发生在平等商事主体之间;基于营利动机而建立;发生在持续的营业之中。3然而,仔细分析“商事关系”的特点,就会发现其与“民事关系”的界限很难划清。首先,民事主体既包含法律直接规定的普通主体,又包括经过特别登记程序取得主体资格的特殊主体——“商事主体”,如合伙企业、独资企业等;其次,民事关系同商事关系均以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特征,以平等互利、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第三,民事活动的范围既包括营利性的活动,如发生在生产、流通领域,也包括非营利性的活动,如发生在分配、消费领域,平等主体间的营利性活动是民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民事活动中的营利性活动既可以是持续性的营业活动,也可以是非持续性的营业活动。以上这些相同性取决于“民法商法化”的发展趋势,使民法与商法的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因此,认为商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商法在我国不能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民法的总则、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实际上已经对商品经济

活动的重要方面作了一般规定。如果人为地将商法从民法分立出来,既会造成立法的相互矛盾和重复,也会使民法遭到严重损害。

关于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问题,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商法与经济法都以企业为核心对象,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另一种看法认为商法与经济法的理念、机能是不同的,商法与经济法应为两个不同的法。持后一种观点的又分为两种:一是认为商法与经济法分立,但与民法合一;二是商法与经济法分立,与民法也分立,商法是独立法律部门。

商法与经济法是完全不同的法律学科。要说明这一点,必须清楚经济法的性质。经济法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因此最早出现的经济法是以反垄断为核心的。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视角也在不断调整。国家不仅是对经济生活进行总体管理、监督,同时肩负着组织、协调的职能,使个体经济利益与社会经济利益协调发展。因此,当代经济法是对经济的平衡协调法。

从企业来看,商法虽以企业为核心,但仅调整企业的经营关系和强调企业个体的权利,而经济法侧重于调整国家平衡协调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强调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效的一致性。因此,属于经济法范畴的企业往往是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而一些其活动完全由市场调节与国家平衡协调无关的企业并不属于经济法主体的范畴。

从两法的性质来看,商法与经济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商示属于私法,其理念是维护主体的私权,以个别经济主体的利益为基础,调整平等主体的利益关系;经济法原则上属于公法,并兼有一些私法的特点。经济法的公法性体现在它的以社会为本位,着眼于超越个别经济主体利益的整体利益,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和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经济法兼有的私法的特点表现在,经济法还调整体现一定国家意志的组织管理性的流转与协作关系。4

(三)商法与企业法

从法律的角度讲,企业是依法成立,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法是以确认企业法律地位为主旨的法律体系,因此,广义企业法应当是规范各种类型企业的法律规范的总体。包括按企业资产组织形式划分的公司、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也包括按照所有制形式划分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以及包括按照有无涉外因素划分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

由于企业法体系的集合性,决定了企业法调整对象性质的复杂性,不能笼统地说企业法应当属于民法、商法,还是应当属于经济法。民法、商法所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企业关系,以确认企业权利并保证实现。因此,作为民法、商法调整对象的企业通常是合伙企业、独资企业、集体企业、合作社等;由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公司(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涉及到国家利益、国家对经济的协调,以及社会利益的兼顾等因素,使这类企业法更多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因此,大多属于经济法。这不仅是我国,当代其他各国调整企业的法律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民法、商法,也可以是经济法,或是单行特别法。

商法与企业法的区别还表现在,商法并不是完全的组织法,其中相当部分属于行为法。企业首要的法律特点是一个组织体,这就决定了企业法的最本质的特点是组织法。而且现代一系列的企业现象也早已超出了商组织法的范畴。尽管这些企业形态不同,只要适合经济生活的需要,都可以以法律表现出来,而不受商法的限制。我国目前进行试验的“国有控股公司”(既是生产型的国有独资公司,又是国家专门进行投资经营的投资型的公司)就是一典型例子。

篇11:写“教后记”的一点感想

写“教后记”的一点感想

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篇12:名师课后的一点感想

------教学随笔

3月26日我们到呼市学习了三天,亲临了名家的教学风范,现将自己的一点感想与大家共享。

一、名师的课上的扎实、朴实、真实。

听了几节课,感觉一个共同点是:名家的课上的扎实、朴实、真实。比如张单老师讲的《画家和牧童》,在教学中理解不同的词语用了不同的方法,如:惭愧一词是借助字形理解的,拱手一词是借助体态语言理解的,著名一词是用替换法来理解的,称赞与赞美是借助同义词来理解词语,还有些词语是用联系上下文理解的等,课堂上学生即理解了词语又学会了理解词语的方法。他们用语文的形式来坚决语文问题,回归了语文本土意识,把复杂的课文简单化了让学生先按课文理解在深入到自己的理解。如支玉恒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教学中先把文章的结构高清是:总分总,然后中间的三段讲了三件事,在具体学习时由句理解到词的理解。

二、问题的设计有巧妙之处

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出色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比如:张龙老师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引导学生体会战象的动作、神态时,他是这样提问的:“战象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问

题提的直接了当,让学生很清楚。让学生从动物的神态、动作、叫声中体会战象像一位战士深深的震撼着我们。比如:支玉恒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在导课时提问了这样的问题“各自放开声音读一次”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很简短的话却折射出一个问题:它的结构是总分总。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名师们在教学中把握住了重点性问题和辅助性问题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时需要单刀直入提出一些重点性问题,有时需要按程序分小步子走,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来逐步理解它,符合因村施教的原则,这样巧妙的设计问题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

三、交给我们一些教学的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那么这个法是什么?名家告诉我们,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语文问题,也就是说:把语文上的越简单越好,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下几点:

1、教学环节要简单一些,教学设计是个舍去的过程,如果一节课中什么也要抓,那就什么也抓不透。教材要简化点,得法与课内,得返与课外,要尽量淡化课文内容,教师搬开问答教学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课件要简明,它起着辅助做用。情感要放荡一点。

篇13:当高中班主任的一点感想

一、高考英语阅读的发展趋势

1、选材风格保持一贯的连续性, 注重

了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 较为综合地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2、阅读量继续加大, 对阅读速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在篇章信息量增加的同时, 问题设项的表述信息也在增加, 而且形式多样化, 不仅有文字表述, 而且有符号、图像、图表等。

3、提问深入。事实理解从单句信息理解向段落综合信息理解发展、关键信息多次设项、对长句的理解。

4、文化意识的渗透加强。

在“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中强调跨文化意识;以了解文化知识为目标, 各种文化习俗为重点、语言媒体以外语为主。

5、体现新的外语教学动向。

新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教学, 在高考理解设题时多次体现, 特别是设计深层阅读理解时表现更为突出。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的学习过程, 依据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获取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重视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我的一点尝试:

1、培养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催化剂。朗文字典定义泛读的目的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建构对字词与句型用法的理解, 以及鼓励学生喜爱阅读。而我们的高中生长期以来学业负担和考试负担过重,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再加上某些教师的误导, 成为了解题的机器, 为做题而阅读, 为考试而阅读, 慢慢地失去了对阅读的兴趣, 必然导致阅读量严重不中, 质量不高, 英语水平停滞不前。因此, 我们应该从兴趣入手, 引导学生为了获取知识, 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 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例如, 为了让学生领略英语语言本身的幽默, 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去找一个英语笑话, 或电影里的某段精彩对白, 每节课上课前五分钟在班里说出来, 让大家用心去体会和享受语言带来的乐趣。我们老师分头去找些英语小品文和英语笑话, 让大家抛开考试题形, 先消除读英语就是做题的思维定势, 把对阅读的兴趣先培养起来, 兴趣有了, 读的多了, 还担心水平提不高吗?

2、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 要注意循序渐进

高考考试中要求学生在短短40分钟读完5篇文章并完成相应的选项。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速度, 又要又准确率。而这个速度和准确率就需要老师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开始所选择的材料难度要低, 趣味性要强, 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 并且对于阅读结果不划分等级, 目的是不打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此后,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及时调整阅读内容。我们都知道, 阅读可分为精读和泛读。“精”属于纵向的精耕细作, 相当于坐标系的纵轴, “泛”是横向的广种薄收, 相当于直角坐标系的横轴。而一个人的英文程度, 乃至综合学问, 是由纵横两个参数决定的坐标。因此, 原则上应该“精”、“泛”同时并举, 才能提高英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泛读材料不同于精读课本上的课文。课文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地阅读宜细嚼慢咽, 其目的在于透彻理解。而泛读的目的则是扩大知识范围, 进一步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 每单元除了可以用来精读的一两篇文章, 其它的也可以用来做泛读材料, 老师还可以另外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每个星期做一两次课堂上的泛读是很有必要的。

3、阅读策略的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 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在使用全文浏览、背景知识、关键词、上下文、问题查找、深层理解、选择注意、预测判断等策略上偏少, 有的同学甚至没有有意识地去使用阅读策略的习惯。我们知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利用这些认知策略参与信息加工过程, 有助于获取文章的深层含义, 达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而培养高效的阅读技能是提高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 抓住关键词, 弄清作者的思想。关键词分为两大类:一是名词, 动词、数词、形容词等实词。根据这些词语就能看出句子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情态动词、介词等虚词和短语 (if/though, even if/though, etc) , 根据这些词语就能推断作者的目的、意图、观点、立场及文章的逻辑关系。除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授有关的阅读策略以外, 教师还应该抽出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意识的策略训练。其次可以让学生列出自己所用过的阅读策略, 或相互之间交流各自使用策略的情况, 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效果。

三、教师在进行阅读训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阅读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在以下方面多家注意, 以免引发一些负面作用。

1、控制性教学活动过多。教师针对文章提出一连串问题, 弄得学生忙于应付 (回答) , 缺乏思考空间。

2、提问的角度把握不当。

许多问题属是非题。这种低层次的语言操练活动使得学生对阅读文章里的语言认识与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上。

3、综合性思维训练不足。

问答式教学贯穿全过程, 有时只能在几个学生的范围中进行活动, 大部分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缺乏诱发学生进行综合性思维活动的内容。这样, 就无法为多数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实践经验积累与发展的过程。

篇14:浅析关于“有效教学”的一点感想

叙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三点注意:

第一环节:明确学习目标(因为它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

第二环节:设计评价活动方案(目的是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

第三环节:设计学习活动方案(学习活动的安排应该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

下面就以九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唐雎不辱使命》一课为例,来做一个传统教学设计和新的教学设计的

对比。

一、明确叙写学习目标的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学习目标设计对比

传统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复述、朗读的能力。

2.积累各种文言现象。

3.学会翻译课文。

4.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

5.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了解文章主题;学习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复述、解释、翻译、朗读、积累。

2.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新的学习目标:

1.学生能通过看课下注释明确字的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结合语境、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准确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思,尤其要说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把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4.通过联系以前学过的倒装句,总结倒装句的特点并辨析。

5.通过讨论、总结,会用自己的话准确分析概括唐雎、秦王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对比得出,基于课程标准叙写的学习目标是具体清晰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可观察和测量的。

二、明确评价设计的意义

《唐雎不辱使命》评价设计对比

传统的评价设计:

1.你回答很好,很准确,很有创意,或者你回答不够准确,不够全面。

2.你的作业完成得好或者不好。

3.你的测评成绩或者考试成绩理想或不理想。

新的评价设计:

针对目标设计的评价(评价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落实的手段)

1.学困生分段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句读)、全班同学纠错。(表现性评价)

2.出示学练稿书面检测字词,题型填空。小组互判,改错,再次小组内互测易出错内容。(选择式反应评价)

3.小组竞赛承包段落翻译,比出优秀组。其他组纠错。给出评分细则。(交流式评价)

4.出示幻灯片检测倒装句,提问个别中等生,当堂评价。(表现性评价)

5.讨论准确分析概括唐雎、秦王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并归纳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论述式评价)

6.小组默写,组内互判、改错,给仍不会背的留课下作业,让他们利用课下时间给组长背。(交流式评价)

新旧评价设计的区别:

对比得出,基于课程标准叙写的评价设计是和学习目标保持一致的,是便于及时检测、了解、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而传统的评价往往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再进行,更多是事后评价,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上一篇:成长的错过六年级话题作文下一篇:描写荔枝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