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2024-04-11

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精选14篇)

篇1: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某某校长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了《职责和奉献》的师德报告,听完后心潮澎湃、感触良多。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小学生,平时在家都是父母监护,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liu_ue86.com)。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老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责任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对认真批改,即使是两百多人的大班。这样虽然辛苦些,但可以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整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进。学生见老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而不会随意糊弄,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我在授课时发现部分学生掌握程度相差很大这种情况时。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事先了解学生,然后对没有学过的和掌握差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补课,使他们能尽快赶上学习,绝不能不分情况地一味灌输。正如一位老老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最后我想师德需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的品德和素养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得到体现,这就需要教师从细微处着手,践行师德规范

因此,我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用充满激情的爱心感化学生。爱学生要像母亲一样无私和不求索取,爱学生要像手足一样把心和他们贴得更近,爱学生,要像朋友一样与他们风雨同舟,不溺爱不袒护,当他们跌倒时,鼓励他们勇敢的站起来;而当学生取得成功,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中时,又要在学生耳边及时敲起警钟,让其明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哲理。教师应甘做一名舵手,用充满激情的爱心感化学生,指引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坚定信仰,迎向收获的彼岸。

2、用渊博的知识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赢得学生。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精心组织教学,精通所任学科理论,熟练掌握本学科实践技能,要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既严谨科学,又生动幽默,给人以科学的熏陶和人文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用模范的行为影响学生。一个清正廉洁的教师,不会因为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同而区别对待,不会因为孩子的父母没有给教师送礼而对孩子冷若冰霜,更不会因为孩子没有到自己家中上家教而厉声呵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明礼诚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强化人格力量,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无论课堂内外,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为学生敬佩的师长和学习的楷模。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在孩子幼小而又天真的心灵上播撒下廉洁的种子。

4、用严明的纪律规范学生。教师要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对错误的言行敢抓敢管,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用严明的纪律规范学生

篇2: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还记得某个冬季的夜晚,当我甜甜的酣睡在温暖的家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急诊手术,速来抢救!”。听到这声命令,我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顶着刺骨的寒风向医院奔去。漆黑的深夜,寂静的马路,呼啸的大风,我似乎看到了焦急等待手术的病人的家属,顿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不由地加快了脚步。

患者为女性,当时诊断为宫外孕,由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已经失去意识,生命垂危。当我面对那张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双祈盼生命的眼睛,同情之心与爱怜之情涌上心头。无影灯下,我们和死神作斗争,我们争分夺秒。1小时,2小时,3个小时,6个小时,当东方露出一抹曙光时,手术成功了,病人脱险了,当我们把病人推出手术室,医生告诉家人:“手术做完了,很顺利,我们现在送回她病房”。一句简单而又平凡的话语,竟使焦急等候的家人流下了热泪。一刹那间,一股从未有过的体验蓦然涌上了心头:原来我的岗位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维系着健康、快乐,它甚至维系着一个人的生命。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虽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我们没有耀眼靓丽的外表,但我们就像是有双隐形的翅膀的天使,我们带来了无数患者和家属的希望,就像歌词唱的那样:“我知道我一直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真理: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同样可以施展才华,创造业绩,我们同样是美丽的。同时,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我更美丽。

手术室的护士工作很辛苦,节假日也没有规律,但我们都心甘情愿地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着繁重而枯燥的工作,因为有了这平凡的付出才能看到病人满足的笑容。我们毅然接过了南丁格尔中手中的神灯。在它面前许下诺言,我是一名护士,我将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绿衣天使”的使命,将神灯之火,照亮天际。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的岗位。我是一名手术室护士,我要用浓浓的情愫,奉献我的爱心。我要用凝重的感情,谱写天使圣洁的一生。我为这神圣的职业骄傲自豪,选择此职业,我无怨无悔。

篇3: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教师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根据Alan Cunningsworth在《如何选择教材》(2008)一书中所阐述的,教师用书是一套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好的教师用书在提供充分使用教材的指导原则、每一单元的详细教学计划以及参考答案等方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用书的功能以综合为好。教师用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以便理解课文的情境。

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文化意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在七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出了解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了解英国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以及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读西方的文本,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对自身的文化不甚了解,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失衡导致了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教师用书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更应该为教师提供中国文化抑或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

二、教师用书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每个单元包含五个组成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学生用书教学指导、练习册教学指导。中国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内容是补充参考资料部分和学生用书教学指导部分。下表是对其中国文化内容的分析: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中中国文化内容分布的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五册一共包含了二十五个单元。从表中可以看出二十五个单元中仅有八个单元提及中国文化。第一册的中国文化内容包括介绍澜沧江、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孙中山先生。第二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是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和麋鹿。第三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有中国的节日,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第四册中主要体现在Unit 1中对宋庆龄和林巧稚以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介绍。最后,第五册中并未有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显而易见,提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只有八个单元,只占篇幅的一小部分。

第四册Unit4中补充参考资料中背景知识提到了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介绍了许多国家,如日本、墨西哥、赞比亚、越南、韩国等等国家的手势语特点,但是却未提及中国手势语或中外手势语进行对比。

三、有效利用教师用书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1. 以教师用书为指导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输入,开发本土课程资源

通过对教师用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此高中英语教师用书提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只涉及皮毛,并未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丰富文化教学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把教材内容与本土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补充背景材料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作为课外阅读的辅助材料,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作为英文文本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阅读与赏析。

2. 教学时辩证地看待并利用教师用书里面的中西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讲述中西文化内容时,教师不应该如填鸭似的灌输方式去讲授中西文化知识,而应该带领学生辩证去思考文化的差异,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教授一门语言,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文化对于学习与交流非常重要。这种文化的了解不仅能使学生在交流上具备一定优势,还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

3.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针对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去完善,应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原则

教材进行研究的学者必须以新的角度去看待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不可一味地只用传统的框架分析新的教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研究需要新的想法、新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教育,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更利于学生对基于经验的学习的促进。英语教师用书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材研究者的视角必须跟随着世界的这种发展而不断进步更新。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剑桥国际英语教程》教材教师用书浅析[M].科技信息,2009.

篇4: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程;学生

也许大家都会认为:高考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个问题还要问吗?我说非也,素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进入21世纪又遇到新课程改革,怎么还能老思想、老观念呢?课程改革了,我们的思想就要跟上,就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新课改培训和新课改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數据研究表明中国的学生学习知识有一共同的问题,学生总认为老师讲的就一定是对的,老师就是知识的权威,所以在学习时就不假思索的接受了。为什么学生会这么“容易”被动“接受”知识呢?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父母在教育小孩时喜欢把孩子的的事情全部包办下来,我们的老师也具有这样的教育观念,于是就把学生学习的某些过程自己就不知不觉代替完成了。所以说我们要有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过程基本上由教师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就是通过阅读课本、认真听讲将外在的知识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中并在考试时将其再现出来。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策略等的选择性被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被压抑了。而恰恰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知识是变化的,是能动的,是人努力的结果。对学生来说,知识在被接收之前是不具任何权威性的,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的正确性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而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总的来讲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堂物理课老师只讲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原理,然后就用大量的练习来轰炸学生,最终给学生能够留下的也仅是些专业名词、公式和概念。这些专门的词汇、孤立的概念和原理等零散的知识只不过是科学大厦的一些砖瓦,无法让学生看到科学大厦的整体和人类建立科学大厦的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觉得空洞乏味,我们应该从人文的角度去处理教学内容。“科学本身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概念的相互关系、世界观、对人类和知识本性的看法”。传统物理教学往往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教师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本学科知识与技术、社会以及相关学科间的关系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死记公式解题

学习物理绝不是死记定理、公式,不是空洞、单一的解题训练,仅注重其形式化的表面,是无法把握物理的实质的。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学习的重点也应该是理解观点和概念不是简单的死记公式解题。

四、让生活走进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

许多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太难,又与日常生活没有大的联系,所以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物理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但这并不是让物理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使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从学生的生活中给学生以启迪。让生活给学生当一部优秀的课程,让社会给学生当一个更大的课堂,使学生每一时每一刻都能处于教育之中,使学生具有永远鲜活永不干涸的知识源泉;我们还应强调物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

五、让学生重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老师们早就知道物理与数学密不可分。在高等学校里,数学系的学生要学普通物理,物理系的学生要学高等数学,这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物理学主要是揭示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并使之形成规律。在研究物理中,有时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使自然现象变成物理规律。有时在物理问题中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因此数学知识与物理学存在相当大的联系,正如俗语所讲:“数理是一家”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掌握好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在学好物理,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工具处理好物理问题,并能提高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六、增强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动性

我们很多学生在信息处理上获取能力和努力程度都不够。举个例子,有的同学物理成绩总是不能有效提高,在做物理练习时不能很充分地、努力地挖掘一些隐藏的信息。说白了就是审题不过关这是一个普遍的实际问题。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以下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

“眼看”是前提: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解题的基础环节。

“口读”是强化: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认知、接受题目信息的有效手段,这是一个物理信息的强化过程。

“手画”是手段、是方法:就是对特殊字、词、句、条件可以用符号(如○●◇◆△▲■□~*___等)标注;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流程。草画图形,要搞清楚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之一。

篇5:有关学习党章的个人感想

“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章党法,没有党章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十分精确地表达。党章调整党内关系,指导党的工作,严格党的纪律。是我们每个党员必须遵守的根本准则。我国已经进入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修改党章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符合党心、民心。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党是领导一切的“、实现巡视全覆盖、推进”两学一做“等一并写入党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相关内容的补充,这是我党领导人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期待的理论创新。

作为青年党员,我要认真学习新党章,用党章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纪律,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加强党性修养,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篇6:有关客服个人工作感想

客服人员代表的是用户与公司交流的窗口。作为客服人员,在工作中要把自己放在用户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凡事都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站在用户的对立面来解决问题,否则问题是永远都不能解决的。对于用户要以诚相待,当成亲人或是朋友,真心为用户提供切实有效地咨询和帮助,这是愉快工作的前提之一。然后,在为用户提供咨询时要认真倾听用户的问题而不是去关注用户的态度,这样才会保持冷静,细细为之分析引导,熄灭用户情绪上的怒火,防止因服务态度问题火上烧油引起用户更大的投诉。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客户当然是希望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我们应该给用户一个期限承诺,让用户知道我们在用心的去帮他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期限中出现什么问题,应及时向顾客联系和沟通,做到让顾客满意。

当然,客服行业也是很辛苦的,有这样一个故事:

昨天单位两个同事一起喝酒,醉倒后不省人事。被抬回家后,老婆试着用各种办法给他醒酒,都无济于事,于是打电话询问他的同行朋友。朋友说,要不你喊一声:快点起来,有投诉,有A类判罚试试看。老婆不解,但照做了。没想到声音未落,只见男人噌的一下从床上“蹦起来,精神抖擞、大喊:快我要回公司处理!老婆此时已泪流满面,原来老公真不容易!

篇7:有关忠犬八公个人感想优质

“八公”原是日本的一只小狗,却阴差阳错地被送到了美国,在车站结识了一位教授,他便把“八公”带回了家,但教授的妻子却极力反对,把“公八”扔了好几次,它都又跑了回来,妻子感到了“八公”的忠诚,便把它留了下来。

“八公”渐渐长大了,它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去送教授上班、接他下班,每当教授从车站走出来时,“八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教授,对他又亲又舔,热情无限,总使车站上的人驻足观看。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教授在上课时突然因病去世!那天,“八公”又在固定的时间去接教授,我知道,它一定无法如愿,它只好慢慢走回家。我想:它当时可能在想,主人今天突然有事,不回来了。但是它没有想到,早上把主人送走时,竟是永远的诀别!第二天,它又往常一样去接他,这一次,它又落了空。看到这我儿,我想:“八公”应该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吧?但是,我错了,“八公”不仅一而再,再而三,而且,再四、再五……“八公”竟然这样风雨无阻地等了十年。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闪电、狂风、暴雨。它总是按时按点地出现在车站门口。渐渐地,“八公”老了,死去了。看到这儿,我泪如雨下,我想:世上竟有如此有情有义的狗。

篇8: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一、Blog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适切性探究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 对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创新、评价等过程进行的管理。教师知识管理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复制、集合, 而是在快速提取所需知识的基础上, 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 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实现与他人的共享交流, 促使个人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并且创生新的知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有两个: (1) 将隐性知识明晰化。一方面, 对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和综合, 获得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 使知识能更清晰、更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查找和利用。 (2) 与他人共享已有的知识, 并使知识能更快地传递到需要的地方, 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1.Blog应用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可行性

Blog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利器, 采用Blog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首选。

(1) 飞速发展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化条件。

(2) Blog非常适合学习者对日常积累的零散的显性知识加以分类并使之系统化, 便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搜索、管理和分享。

(3) 在Blog上学习者很容易接触到有相同兴趣的网友和领域专家, 通过阅读和评论他们的帖子、交流观点、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思想, 从而把他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体现自己能力的显性知识。

(4) Blog是简单、快捷、低成本的。

2.Blog应用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 目前,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知识共享率低

在影响教师个人知识共享的因素, 学校组织结构与环境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传统学校的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型的层级管理结构, 管理层次多, 信息传递速度缓慢, 信息衰退或失真现象非常严重, 极大地阻碍了教师知识共享的有效实现。而且,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 教师主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 他们之间没有超越学科组以外的直接接触和交流, 教师的工作已经预先被学校安排定格在狭窄的范围里, 按照管理者的安排运作。因此, 教师之间很少有互动式交流, 无法突破岗位对个人的约束。这使得教师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在学术上, 常常坚守自己的独立王国, 不能与他人合作。长期的彼此隔离, 限制了教师之间的互动, 给教师之间的合作设置了障碍。因此, 教师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能把自己的知识, 尤其是实践知识与他人分享。

(2) Blog应用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的关键是知识共享, Blog的出现冲破了知识产权给知识交流带来的桎梏。人们不必再花钱购买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权, 而是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术的最近进展以及同行对某些问题的分析与评判, 这极大地提高了个人知识共享工程的进度和可行性。随着Blog的普及, 个人知识被最大化的共享出去, 所有的人同时成为知识共享工程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这使访问者在一个页面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指引。因此, Blog应用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

二、Blog视阈下高中生物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

1.数字化学习笔记、建立知识库

与传统学习笔记的方式相比, 用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以时间为轴自动归档、便于查阅、便于共享交流, 不受时空限制。由于Blog具有以时间为纵轴对知识进行纵向管理, 以分类为横轴对知识进行横向管理的特点, 因此在利用Blog建立自己的知识库时, 可先将知识进行分类, 然后在个人Blog的管理中心上将这些知识资源按不同的专辑或类别进行安排, 分门别类地形成个人知识库。当教师的Blog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就呈现出教师个人资源库的特征。而且, 这种资源库具有教师个人体验的色彩, 是最适合教师本人使用的资源积淀, 从而促进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2.有效促进知识共享与交流

Blog使教师们从上网时的人机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每篇日志下面都有一个“回复”或“评论”框, 在对话框里填上你要说的话, 然后点击“提交”, 你的回复就到了这篇日志下, 别人看到后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与你交流。教师利用Blog构建知识交流的平台, 将对教师的发展特别是个人知识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教师们在行动研究中产生的日志, 和那些回复一同在Blog网站上日积月累, 积淀为教师们可以分享的教育资源。随着Blog上内容的不断积累, 学习者还可以在阅读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复习或者品味自己过去所写的内容, 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同时, 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中反复强调的是需要关注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头脑风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便是一些很有效的思维方式, 这些思维方式可以在Blog上通过参与讨论和交流而成为个人的思维习惯, 拥有这些思维习惯的教师不仅能够积累知识, 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更能创造知识。教师在这样一个集体的氛围中, 思维要积极地运转, 始终保持思考状态, 在分享和交流中产生灵感和新的认识, 从而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并达到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

3.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有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

教师利用Blog日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感想和故事, 反映教师的教学成长历程。教师将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与感受记载下来, 为自己日后进行分析与研究提供原始资料和教学个案纪录。这些内容反映教师的个人教育生活、教师教育行为、观念构建, 有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同时也折射出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认识与思考。用Blog记录日常的思考, 使教师可以不断整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便于未来的研究。而Blog记录的一些感受往往是零星、破碎的主观感受, 同时又采用时序化管理方式, 长时间的记录便会形成一个自然的历程, 也许在某个时刻表达了认知上的特点, 而在另一时刻则表达了更多的情感和意志特点。从整体来看, 教师Blog动态地呈现了教师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知识和情感上的变化, 反映了教师的内心世界, 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这有助于他人更好地了解教师内心深处的情感发展以及教师头脑中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 同时教师通过自我挖掘实现自身的发展。

摘要:应用Blog进行高中生物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不仅可行而且必要。通过Blog数字化学习笔记, 建立知识库;进行知识共享与交流;进行教学反思, 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从而实现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关键词:生物教师,个人知识管理,Blog,适切性

参考文献

[1]毛向辉.Blog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1) :12-14.

[2]甘永成, 祝智庭.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识管理[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7) :7-9.

[3]林海清.知识管理与教育发展[M].台湾:台湾中华书局, 2000.

[4]黄娟.信息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篇9: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关键词】中国文化 高中英语教师用书 文化教学

一、教师用书的涵义及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内容传播的重要性

教师用书是与教科书配套、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书籍。根据Alan Cunningsworth在《如何选择教材》(2008)一书中所阐述的,教师用书是一套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好的教师用书在提供充分使用教材的指导原则、每一单元的详细教学计划以及参考答案等方面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用书的功能以综合为好。教师用书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以便理解课文的情境。

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文化意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在七级的文化意识目标描述出了解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了解英国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以及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以西方文化为主,学生读西方的文本,接触西方意识,只学会表达西方的文化内涵,而对自身的文化不甚了解,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失衡导致了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认识。教师用书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材料,更应该为教师提供中国文化抑或中西文化对比的内容。

二、教师用书的分析

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每个单元包含五个组成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学生用书教学指导、练习册教学指导。中国文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内容是补充参考资料部分和学生用书教学指导部分。下表是对其中国文化内容的分析:

以下是对人教版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中中国文化内容分布的分析

第一册 Unit 3 The Lancang River

Unit 4 1976 Tangshan earthquake

Unit 5 Sun Zhongshan(Sun Yat-sen)

第二册 Unit 1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Unit 4 The Milu

第三册 Unit 1 The Chinese festivals

第四册 Unit 1 Song Qingling, Lin Qiaozhi

Unit 5 China Folk Cultural Village

第五册 未涉及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五册一共包含了二十五个单元。从表中可以看出二十五个单元中仅有八个单元提及中国文化。第一册的中国文化内容包括介绍澜沧江、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孙中山先生。第二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是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和麋鹿。第三册的中国文化内容有中国的节日,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第四册中主要体现在Unit 1 中对宋庆龄和林巧稚以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介绍。最后,第五册中并未有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解释。显而易见,提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只有八个单元,只占篇幅的一小部分。

第四册Unit4 中补充参考资料中背景知识提到了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介绍了许多国家,如日本、墨西哥、赞比亚、越南、韩国等等国家的手势语特点,但是却未提及中国手势语或中外手势语进行对比。

三、有效利用教师用书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1.以教师用书为指导适当增加本土文化的输入,开发本土课程资源。通过对教师用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的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此高中英语教师用书提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中国文化知识只涉及皮毛,并未达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目标。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发,丰富文化教学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把教材内容与本土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其中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补充背景材料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可作为课外阅读的辅助材料,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作为英文文本给感兴趣的学生进行阅读与赏析。

2.教学时辩证地看待并利用教师用书里面的中西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讲述中西文化内容时,教师不应该如填鸭似的灌输方式去讲授中西文化知识,而应该带领学生辩证去思考文化的差异,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教授一门语言,让学生掌握这门语言的文化对于学习与交流非常重要。这种文化的了解不仅能使学生在交流上具备一定优势,还有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路。

3.从教材编写的角度,针对中国文化缺失的问题去完善,应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原则。教材进行研究的学者必须以新的角度去看待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不可一味地只用传统的框架分析新的教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研究需要新的想法、新的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教育,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文化的发展进行中国文化的渗透,更利于学生对基于经验的学习的促进。英语教师用书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材研究者的视角必须跟随着世界的这种发展而不断进步更新。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剑桥国际英语教程》教材教师用书浅析[M].科技信息,2009.

篇10:有关教师节感想作文

每年好像都是从校门口买花,然后送给老师,千篇 一律的行为重复,甚至初时的爱意,渐渐的变得无味。

同样又是一个教师节,唯一值得我上心的,恐怕就是下午的半天假了。

可今年又似乎不同往日,校口同样也有卖花的小贩,学生们的手中也或多或少有几朵小花,却偏偏有种莫名的情绪在心间涌动。可能是因为初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吧,我想。

课上,老师们同往日里一样讲课,只是在那平淡的背后,似乎是抑制不住的欢喜,又似乎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无意。只是身上略带了一种清香。

课下,经过办公室,迎面的风中混合着不同的香气,有清淡的,有醇厚的,也有油墨的悠绵,带走了一身的风尘。心,慢慢的静了下来,忍不住停留。

放学,走进办公室,清凉的花香钻进了鼻孔,停留在心房。如春风吹过,柳条轻拂。除去一天的疲倦,清爽包围了全身。

眼前的办公桌上,真花假花,大花小花,一束一簇,各类各样。只见一个钻蓝色的束腰长颈瓶中插着两朵高低不一的白百合。花瓶周围又有粉、红的郁金香,黄康乃馨,紫金边贺卡……再加上每个人的祝福语,老师们的办公桌既简洁又不失美观和温馨,如同每位老师都被他所教的孩子们包围着。

即便这周即将过去,老师们的办公桌上仍插着一两朵小花,似是被精心照料过,依然开的清美。

这一缕缕,一丝丝的花香像孤独的孩子,贪恋着身旁的温暖,紧紧地抓住,想永不放手。

篇11:有关教师实习感想650字

__小学是一间山间小学,我的实习,不如说是支教了。其实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我也曾有过挣扎,父母、同学们都有曾劝过我,不希望我来这边支教,因为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苦了。但我最终还是下了决心,来到了这里。

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在这个小村庄里,住着一百多户人家,离这里最近的城镇在二十公里外,我也是经过一番跋涉,沿着一条小小的山间小路,才来到了这里。学校的校长__校长对我的到来很是欢迎。在来到这里的时候,我有想过这里的情景,却没有想到,这所学校会是如此的破旧。仅仅只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立了几栋小房屋,一百多户村民,几十位孩子就在这里读书,周围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校园“围墙”,屋子的墙也黑漆漆的,孩子们的脸上、衣服上也是脏兮兮。他们对我的到来感到新奇,没有对陌生人的害怕,而是怀抱着憧憬的看着我。和校长的聊天后,我得知上一位这里的上一位老师在一年前就走了,这期间一直都是他一个人在教导着几十名学生,我不禁有些心酸。看着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想着学习,而我们在千里之外的过的又是另一种生活。这样的对比和反差,让我有些泪目。

这里的孩子们学习是很刻苦的,我从没有见过像他们这样渴求着知识的孩子,几十名孩子就在这小小的白炽灯下读书。一个班里几十名孩子,大的9岁、10岁,小的不过6岁,都在一起学习。除了上课,他们还要帮家里做农活,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脸会是脏兮兮的了。

篇12:有关幼儿教师职业人格的感想

近些年幼儿教师虐待幼儿的丑陋事件频频在网上曝光,这些是的败坏的“教师”中不乏有科班出身的幼儿教师,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幼儿教师究竟怎么了?

我想不少人也曾有过或听到过这样的事情,因为在曾经的求学生涯中因为某个老师的不公平而使自己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最终厌学甚至辍学,导致那位曾经讨厌过的老师成为他事业无成的借口,当然不能否认学生的缺点,但教师的做法是否恰当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的职业人格是否健全?

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师的职业人格做了具体相应的要求,比如实施指南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以上每一方面都透露出对教师职业人格健全的殷切期望。

根据新精神分析理论学派的埃里克森人格(E.H.Erikson,1902)发展阶段理论,3-6岁幼儿属于学龄前期,其主要冲突是主动对内疚。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表现为主动探索并受到成人的鼓励赞赏,幼儿就容易形成主动性,这位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相反,如果幼儿的主动探索受到成人的讥讽嘲笑,幼儿就很容易失去信心,幼儿更倾向于活在他人的安排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感到内疚。当儿童的主动性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品质。在这阶段,幼师是幼儿的重要他人之一,幼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幼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的最大,所以说,幼师健全的职业人格将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对于幼儿教师职业人的定义不是很多,其中雷小波指出幼师的职业人格是指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作为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具备的基本人品和资格及基本的精神而貌,是幼师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理想情操、兴趣需要、为人处世、从教为师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品格[1]。罗秋英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人格不仅是其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一种职业工具和手段[2]。崔虹认为幼儿教师职业人格是指幼儿教师作为幼教工作的主体,在胜任其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幼儿心理结构和发展水平的职业特性与品质,即幼儿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与其职业相适应的稳固的品质特征和行为倾向性[3]。崔虹经研究将幼儿教师的职业人格分为细心谨慎、监控管教、关心爱护、公正宽容、亲和同理等五部分。

在国外对于职业人格研究最权威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Holland,J.)。他在1959年做了多次大规模试验研究,并提出职业人格理论(the vocational personality theory)。霍兰德认为个体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并且认为个体的人格类型与环境之间为相互补的关系,并在这种相互补偿性适应过程中发现自我,而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也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类型与环境的相互补偿作用。如果个体的行为在环境中获得足够的满足或强化,那么个体的这种行为将被保留下来;反之则会去改变环境,或者改变自己,以寻求个体人格与环境的契合。霍兰德还认为个体倾向于寻求人格与工作环境的契合,这种契合无论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还是对环境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其自身人格类型相匹配,那么这个人不仅对这类职业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极有可能做出好的成绩,而所做出的成绩又会增加其个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霍兰德根据人格特征与职业选择的关系,将人的性格划分为六种类型,并分别与六类职业相对应。这六种性格类型分别是:实际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l)、企业型(enterprising)、事务型(conventional),它们按照“RIAS EC”的固定顺序排列成六边型,不同类型之间存在相邻、相隔和相对这三种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相邻关系的两种类型的个体之间共同点较多,如实用型与研究型的人就都不太偏好人际交往,这两种职业环境中也都较少机会与人接触;相隔关系的两种类型个体之间共同点较相邻关系要少,如实用型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相对关系是指下图中在六边形上处于对角位置的类型之间的关系,如实用型与社会型之间的关系,处于相对关系的人格类型共同点很少,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同时对处于相对关系的两种职业环境都感到兴趣很浓的情况较为少见[4]。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人格是: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所必须具备的与其职业相适应的固定的品质特征和行为倾向性,具体表现在其在教师工作重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动上。

幼儿教师的职业人格好比一艘行驶在海洋的轮船,认知是船身,是航海的基础;情感是方向,指向了目的地;意志是动力,是成功的有力保障;而行动则是,船身朝着目的地加足马力的前进。作为一位幼儿教师,优秀幼儿教师的认知情感、情感意志以及行动缺一不可。

作为幼儿老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以学生为本学生观教育观,结合实际教学,将思想化为行动才能塑造自己完美的幼儿教师职业人格,并使幼儿受益终生。(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雷小波.论幼师职业人格的教育功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1: 38-39.[2]罗秋英.论幼儿教师职业人格的作用及构成[J].林区教学.2012(9)119-120

[3]崔虹.幼儿教师职业人格量表的编制及辽宁省城市常模的建立.[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1

篇13:与《灭亡》有关的三个人

《灭亡》的第8章是“一个爱情的故事”。故事来自巴金在法国的朋友桂丹华。桂丹华是1926年初, 进入法国国立都鲁斯大学法学院的。在法期间, 他与旅法安徽同乡詹剑峰相识。通过詹剑峰, 结识了李尧棠 (巴金本名) 。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李尧棠到拉封丹中学时, 桂丹华虽然离开了拉封丹中学, 但他们书信往来不断。尧棠就是根据桂丹华给他们信中诉说的与一个法国少女恋爱的故事, 写出这一章的。小说中把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运用到“袁润身”这个人物身上。小说中的袁润身是个“穿漂亮西装口衔香烟”的大学教授, 长着一副细小的近视眼, 戴着一副镶黑边的圆眼镜, “向右分开的、梳得极其光滑的头发, 盖着那涂满雪花膏的、白中透黄的圆圆脸。微厚的嘴唇上有一撮日本式的胡子。”袁润身在小说中是个令人讨厌的、丑恶的人物, 而桂丹华却是个善良的人。小说完成后, 尧棠总感到有些过意不去。希望今后能纠正这个美丽的错误, 为桂丹华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重新写一篇作品。后来他实现了自己愿望。1928年12月, 尧棠回国后不久, 就根据桂丹华的爱情故事创作了一篇名为《初恋》的短篇小说。

桂丹华1901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2岁时, 毕业于桐城县立第五高等小学。1921年7月在安庆六邑中学毕业后, 考入北京私立平民大学预科, 两年后进入该校经济系读书。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 他像大多数梦想留洋的青年一样, 怀着求知、求学、求新的赶海弄潮心理, 1924年10月去苏联留学, 先在莫斯科马列学院学习俄文, 辗转到1925年底, 从莫斯科坐火车经柏林到达法国。在法国与巴金相识。

桂丹华是1931年5月回国的。回国后, 他定居在安徽的安庆, 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 讲授国际法、比较宪法等课程。后应邀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安徽省督学。在此期间, 他出版了《怎样推进各种社会运动》一书。抗日战争爆发后, 桂丹华临危受命, 担任安徽省立第四临时中学校长。1940年10月, 因病辞职赴重庆就医。1942年进入国立政治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 桂丹华又兼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 1948年任该校的训导处长。

解放后,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桂丹华的命运多舛, 人生之路是坎坷艰辛的。1951年, 他到安庆师范任教, 教授国文, 并给教师们讲授俄语。这一年的5月份, 他因历史问题被捕, 羁押在安庆地区公安处、市公安局, 交代所谓的“历史问题”。羁押长达一年零两个月, 讲清“问题”后, 未做任何处分, 由安徽省公安厅释放, 并发给《无罪释放证书》。从此, 桂丹华成为一位无党派人士, 后来还担任了安庆市的政协委员。1958年10月4日病逝于南京。

李尧棠是由他的朋友詹剑峰介绍到法国小城沙多-吉里的。他进入拉封丹中学时, 詹剑峰已经在那个学校。尧棠住在大饭厅的楼上, 詹剑峰就住在他的紧隔壁。詹剑峰虽然学的是哲学, 对文学也饶有兴趣。詹剑峰是尧棠的第一本小说的第一个读者。他很欣赏尧棠的写作才能, 对他的小说讲了不少鼓励的话, 增强了尧棠从事写作的信心。

尧棠的第一部小说完成后, 他原来准备自费印出来。让成都的大哥尧枚和在北平燕京大学读书的三哥尧林看看, 并打算送一些熟朋友。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他把书名称作《灭亡》, 但却为作者的署名陷于苦苦的思索中。一时想不出用什么笔名。正在这个时候, 忽然听说他们一起留学的同学巴恩波在项热投江自尽了, 尧棠感到万分震惊, 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死, 他感到痛苦, 为了纪念与这个同学的友谊, 他就决定把同学巴恩波的姓字“巴”用作自己的笔名的首字, 只是还缺个字。恰好这时詹剑峰从外面进来, 他见尧棠正为自己的笔名苦苦思索着。在听完了他的解说后, 詹剑峰无意中一眼看到桌上放着的英译本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 就笑着建议用那个“金”字, 尧棠欣然接受了, 就在“巴”字后面加了个“金”字。这就是“巴金”笔名的由来。

这位与世界文坛巨擘巴金有些密切关系的詹剑峰, 1902年10月17日出生于婺源县。他长巴金两岁, 自幼酷爱读书, 一生读书、教书、著书, 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时曾在家乡读私塾, 12岁就读完《左传》、《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典籍, 并能作诗词歌赋。16岁参加全县举人秀才会考, 获得第一名。青年时期先后就读于上海中学、中国公学中学部、西北法政大学。1926年, 24岁的詹剑峰赴法留学。次年, 进入巴黎大学主攻西方哲学。

在法国学习期间, 詹剑峰结识了巴金, 并与之成为好友。詹剑峰在国外学习6年后, 于1932年回国。回国后, 曾在家乡创办培元小学并任校长, 后在徽州中学任教员兼总务主任。1933~1938年在省立安徽大学任教授。1940年前往苏皖临时政治学院任教授。1941~1943年在暨南大学任教授。1944~1947年在江苏学院任教授兼教务主任。1947~1949年在国立安徽大学任教授。从1952年起, 在华中师范学院 (现华中师范大学) 致力于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学的教学和研究。由于他学术上的成就, 还担任了中国逻辑史学会顾问,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并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第二、三、四届湖北省人大代表, 第三、四、五届武汉市政协常委。他出版了《宇宙论史的哲学》 (希腊史与哲学) 、《墨家的形式逻辑》、《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墨子的科学与哲学》等十多部著作。

詹剑峰与巴金保持着终生的友谊。1979年巴金重访沙多-吉里城后, 他还写信给巴金问他:“不知玛伦河桥头卖花小铺是否还在?你还去买了一束鲜花?”他对那座美丽的古城有着同样深的感情。可惜, 他没有机会再访那个留有他青春足迹的地方了。更为遗憾的是, 他写信的第三年, 即1982年, 他先巴金而去了, 到另一个世界去等待巴金了。也许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里携手, 再漫步在玛伦河畔, 然后走进那家买花的小铺, 向那位名叫曼丽的金发小姑娘买一束鲜花。

为了纪念他的同学巴恩波和他们之间的友谊, 巴金把自己的笔名的首字定为巴。巴恩波也因为与伟大的文化巨人的这层关系而被记入史册。但对巴恩波这个人, 除了知道他是巴金留学法国时的同学, 后来投江自尽外, 关于其它, 世人知之甚少。

从巴金的著作中我们仅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巴金创作的第一部散文集《海行杂记·船上的友伴中, 巴金写道:“在上海上船的除了我和卫外, 还有四个。两个是北平中法大学的学生, 一个姓范是研究文学的, 一个姓巴的学数学, 还有一个姓杨的, 刚在保定育德中学毕业。……”, 这里提到的“姓巴的”, 虽然没有给出名字, 但我们可以肯定他就是巴恩波。这是巴金第一次提到巴恩波, 也是他们首次相识。等到了马赛, 他们又一起逛公园, 吃饭, “饭后茶房把桌子收拾干净, 我们又坐下来闲谈。这三十几天的旅伴, 明天早晨就要分散了。这是最后的一次聚会, 大家有点依依不舍, 便相互把姓名和通讯处抄下来, 珍重地藏起。”在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三十几天的海上旅途后, 他们就分手了。

1927年夏天, 巴金从巴黎迁至其东约100公里的小城沙多-吉里, 并进入拉封丹中学。同学中就有巴恩波。但与巴恩波处的时间并不长, 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 “有一个姓巴的北方同学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 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听说他在项热投水自杀。”以上就是巴金与巴恩波交往的大致脉络。令人感动的是, 1979年巴金访问巴黎, 重返拉封丹中学, 他特意去寻找当年同学们留下的影子。竟然找到了巴恩波, 他在《沙多-吉里》一文中写道, “连拉封丹中学的外国学生的登记名册也不全了, 我只找到一个熟悉的人, ‘巴恩波’……”。在过了50多年后仍然记得这位朋友, 说明巴金是一个多么注重感情的人。

因为巴恩波死的较早, 而且又是死于异国他乡, 所以对他的身世了解得很少。后来有人根据巴金所说“还有一个姓杨的, 刚在保定育德中学毕业。”查找保定育德中学校史资料, 意外地发现了巴恩波的名字, 原来他也是保定育德中学的, 是第二十六班的学生, 1920年入学, 1924年6月毕业, 毕业后上了北平中法大学。通讯地址为, 京南庞各庄镇明盛戚布店转新房庄。按图索骥, 最后得到如下的有关巴恩波相关材料。

篇14:有关高中教师培训个人感想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资源库;现代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上教育教学资源成了重要的概念,引起了教育界广泛关注和支持。目前网上关于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谓琳琅满目,然而针对高中一线化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资源并不多,个人资源库的建设更是少之又少。高中化学教师个人资源库也即是一线化学教师根据其个人习惯进行设计的、同时满足个人需求、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资源库。也即是将各种与学习、教学相关的、多数据类型的、多教育阶段的数字资源,通过一定组织结构科学合理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对象。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树状目录的特点及Excel软件来实现个人化学资源库的建设。

可将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这两类内容同时也是支持高中化学教育资源库的基础。因此,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技术均必须围绕“必修”和“选修”两类内容来开展。因此,可将化学教育资源库分为“教材资源库”“媒体资源库”“实验资源库”“试题资源库”4个子库系统,并在“教材资源库”的基础上围绕“必修”和“选修”两类内容将资源信息细化为“必修一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活”“实验化学”“物质结构物与性质”“有机化学”。

一、目录的建设

通过以上对化学资源库资源的细化,教师首先可建设化学资源库相应的目录,目录建设必须遵循条理清晰、分类明确的基本原则。

首先可利用“资源管理器”建立一个目录“教材资源库”。其下建立7个子目录:“《必修一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与生活》”“《实验化学》”“《物质结构物与性质》”“《有机化学》”,这部分是高中化学资源库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对“必修”和“选修”等很多描述性的知识内容,内容较为繁杂零碎。随着化学内容知识的不断增多,其细化分支很容易混淆不清。因此,这一模块建设教师必须对其相关概念,及相关实验资源信息进行准确分类。以便更准确清晰地将其分类。

在此基础上建立与“教材资源库”相并列的“媒体资源库”。其下建立3个子目录:“化学录像课”“化学实验视频”“化学虚拟实验室”。其中化学录像课包括DVD影像课程资料,或一些借助相应采集、编辑、入库的影像课程资源,或是一些利用现代数码设备录制的较为成功的名师、学者讲堂等;化学实验视频与录像课所采用的技术十分相仿,知识内容以化学实验为主;虚拟实验室主要包括实验基本知识及技术,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仪器的洗涤剂干燥技巧、常用化学试剂、量器及其使用技巧、加热与冷却等与化学实验相关的虚拟实验技术资源相关的内容。虚拟化学实验室其内容十分丰富,且形式不拘一格,子类素材很容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尤其是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资源库”与“媒体资源库”和“教材资源库”处于并列关系。其下建立“《实验化学》”“实验创新”“实验视频”“演示实验操作要点”4个子目录。该部分主要用来存放与实验相关的视频信息、创新知识信息等。

“试题资源库”与“实验资源库”“媒体资源库”“教材资源库”也处于并列关系。其下建立“高考试题”“会考试题”“阶段试题”“竞赛试题”“自主试题”5个子目录。试题库的建设方便了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等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不同类型习题的测试和练习,有效地帮助学生尽快查缺补漏。

目录建设好以后就可以进行资源的整理和收集了。资源的收集整理我们可采用第三章第三节教学资源采集的方法来进行相应资源的收集处理工作。这些资源可通过扫描图片;网络下载;剪辑、捕捉、编辑素材;制作素材、课件和积件;网上交流等方法获取。

二、整理归类

素材收集整理过程中,应对其素材的内容等相关信息多加注意。通常素材信息整理过程中,会涉及如下问题。

1.素材的选择

选择素材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素材内容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满足学生的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前提。(2)素材内容必须与新课标理念相符合,必须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素材内容必须与教师自身素养及水平相适应。

2.素材的命名

为方便查找、分类和使用,素材均以中文命名,名称必须简捷、精练、符合内容的主体,能够反映素材基本内容。如“原创习题”“高考复习资料”“2012年最新高考复习资料”等。

3.素材的整理记录

为便于查找和管理,所有素材均应记录相应的详细信息,同时注明素材确切的来源,选择用Excel表格将素材资源来源进行记录,并将该Excel文件建立在“资源管理器”目录下,同时对素材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信息,如“优”“良”一般”等,可参照下表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整理归类”需要同步进行。资源素材收集的过程中,也应做好素材的命名、归类以及相关信息整理等工作,同时将素材各项信息完备地记录到Excel文件中,并将该习惯保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地完成日常素材的收集整理过程,不至于收集的资料没有名称、没有来源、没有介绍。

按照这些步骤,将资源信息进行归档处理,其资源库的建设并不难,照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形成自己的特色。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库将越来越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艳,夏新华.浅谈如何建设个人化学资源库[J].化学教学,2006(06).

[2]陈世桥.中学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库的设计与制作[J].考试周刊,2011(35).

[3]郭星白.我园资源库建设的探索[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02).

上一篇:外研版新标准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下一篇:让微笑去击败困难600字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