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

2024-05-16

黄土(通用10篇)

篇1:黄土

关于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

关于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四(4)班 黄靖 511600

暑假前,爸爸对我说,今年我们要去黄土高原玩。在我的印象里,黄土高原是一个荒凉、贫穷、寸草不生的地方。

7月25日,我们来到了关羽的故乡――运城。第二天,乘车去壶口瀑布。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开始进入了黄土高原。我们的车开始往山上走,山路崎岖不平,很多人都呕吐不止。经过几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象征着中华民族气魄的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还未到瀑布处,铺垫盖地的黄色水雾已向我扑来,弄得我白色的.衣服也变成了黄色的了。

望着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离开了壶口瀑布,我们的车继续往山顶奔驰。

到了山顶,我们的视野变得豁然一亮:远远望去,山脚下千沟万壑,尽管这样,但沟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我觉得这不是原来想像中的黄土高原,我问导游原因,导游说:“因为国家花了大量资金利用飞机播种、人工降雨来保护水土流失,还倡导人民多种果树,所以现在就会有这么多的绿化!”我们的车继续往前飞驰,经过了南泥湾,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窑洞,但里面看起来好像没人住了,现在经济发达了,大家都住一种新的窑洞:前半部分是现代化的房屋,后半部分是窑洞。一路上,我看见路旁种了许多苹果、大枣、玉米烟草……

终于,我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了圣地象征――宝塔山。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昔日的窑洞故居风貌依然。离开延安后,我们沿着黄土高原南下直奔黄帝陵,黄帝陵是华夏子孙祖先黄帝的陵墓,这里有一棵生长了几千年的柏树与黄帝相伴。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五千年来孕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黄土高原中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发源地,为了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加源远流长,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森林,保护好黄土高原,保护好黄河,让黄河之水不再“黄”。

指导老师 黄英姿

篇2:黄土

黄土易损性与地震黄土滑坡关系探讨

1995年甘肃省永登发生的5.8级地震,触发了150多处滑坡,为了分析地震区黄土滑坡灾害的成因,通过对地震滑坡区域内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和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了黄土的相关性质与易损性关系,并对地震引起黄土滑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黄土易损性与地震黄土滑坡有密切关系.易损性大的黄土,地震引发滑坡灾害严重.

作 者:王峻 WANG Jun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甘肃科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SCIENCES年,卷(期):20(2)分类号:P694关键词:黄土滑坡 易损性 物理力学性质 土动力特性 地震

篇3:黄土夏韵

———题记

晋中平原,汾河谷地,暑气蒸背的时节,我回到了山西晋中农村老家,一年两度的回家探亲,是例行之事,久而久之,竟在人心里变成一种回归黄土地的仪式。

老家位于晋中榆次的一个小村庄,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年年岁岁,黄土坡被冲刷无数,却坚持着屹立不倒的姿态,任凭风吹雨打,庇护着数辈乡里乡亲的安居乐业。而在这片黄土地上,农民们如扎根多年的仙人掌,汲取着地里的养分,也把最饱满的种子投洒在养育他们的土地上。农家人常说“靠天吃饭”,每次问及收成,人们大多感叹“旱死了”。在黄土高原上,一夏无雨、春种夏枯是常有的事,炎炎夏日的一场甘霖就是一家生计的来源,盖房娶亲丧葬之用无不从中获得。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自然对土地多几分敬重。家里的照壁镶嵌有一方神龛,龛里的土地老爷一年四季慈爱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保佑着四季耕作的风调雨顺。朔望两天,祭拜之日,龛里升起三炷青烟,袅袅环绕,仿佛一抹微笑挂在土地爷的嘴角。

受此庇佑,再加上今年雨水多,假期回乡,地里收成甚好。千沟万壑的起伏中,绿浪飘荡,爽气入怀,黄褐色的皮肤裹上绿装,山间绿地上,偶有几头白羊,景色甚好。

倒是我每次去看庄稼时,被雨后的绿色所吸引:成排密集的玉米田,饱满的绿叶间伸出硕大的玉米棒子,吐着红蕊;谷子在阳光下挂着金黄的色泽,幼嫩的谷穗再过一两个月,就会沉甸甸地挂着丰收的希望;松软的荞麦地一踩一个脚印,细弱的幼苗正潜滋暗长。

沿着沟边羊肠小道一路向下,日光隐晦,茂密的深绿席卷而来,沟底无穷尽的核桃林摩肩接踵,诉说着一个绿色的传奇:雨量充沛的大暑时节,正是核桃青绿滚圆的时候,馋嘴的孩子三五成群地下到沟里,打几只脆皮核桃,用石头破开青黄色的皮儿,大约一公分厚,露出乳白色的核仁,脆生生、甜津津,满口充溢着鲜香,吃完了兜里还要装上一口袋。只可惜,嘴上、手上一身黄绿色,又很难褪色,免不了被长辈一顿斥责。

而这生气腾腾的夏天,黄土高原上还有更为盛大的节日———庙会。晋中人家自古形成了以畜牧业和旱地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牛羊猪狗、玉米大蒜等农副产品是庙会的主角。农历六月二十四,村里搭台唱戏,摊贩们顶着炎日,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村中心占据一隅,吆喝叫卖着,三五成群的牛羊贩开着三轮车或用绳牵着牲畜前来交易。整个市场一片嘈杂。

行户游走其间,这些买与卖的中间人,以成交金额的高低来抽佣金。以前系着羊肚手巾,现如今一块毛巾前挽个疙瘩,欢喜劲都挂在脸上。他们一般都是些年长者,会手势,懂行话,口才绝好,能把买卖双方说服挺不容易。

小巷深处,一米半宽的道路着实被小摊贩们挤占了大半,简直水泄不通。卖些什么产品呢?壁达村的大扫帚,长凝村的新蒜麻花辫似的垂下来,镢头、犁子、铁锹等农具,案板、菜刀、箩筐、瓷盆,简直应有尽有。质量说不上精致,但件件都是农家人离不开的。妇女们围着成衣铺,抚摸着新上市的短衫,叽叽喳喳和店家讨价还价。小孩们贪嘴地吃着一元一支的冰淇淋,五彩的水果色在阳光下亮晶晶,却忘了衣服上早滴滴答答地淋了一身。年轻姑娘穿着新蹬上脚的凉鞋,拥挤在人潮中,炫耀着,巧笑倩兮;小伙子们操着一口俏皮话互相调侃,手持时髦的“低音炮”,“咚咚咚”地放着迪斯科。

老人们则搬上自家马扎 (一种便携小凳),不理会街边的嘈杂,顶着日头,欣赏大戏———中路梆子,还不时附和哼唱。且看那后生扮相精神,铿锵厚重的嗓音、准确硬朗的身段,一曲《下河东》,或一段《傅山进京》,唱得气断山河,澎湃如涛,久久回响在碧蓝的上空,激荡起黄土地亘古的沧桑。

站在黄土高坡上,极目望去,彼此平行的脊谷中是深长绵延的沟壑,是皱纹里深埋涌动的绿色血脉。正如这里的乡亲,晒黑的古铜色脊背就像黄土地一样,负载着家庭的重担,记录着血脉的延续,而嵌了泥土的颜面,皱纹像沟壑般刻在上面,诉说着劳作的辛苦,更彰显着生活的希望。

篇4:黄土

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的第二个区域,本节教材以独立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为主题,由“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四个模块组成,教材紧扣“黄土”这一区域中心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土文明”、“黄土风情”、“黄土景观”、“黄土成因”、“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突出具有鲜明“黄土特色”的区域地理特征,强调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影响。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认识区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即突出其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有关知识,对我国的区域划分、地形分布以及主要地形区域特征已有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和分析材料能力。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采用读图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课标

本节课标为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对该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四、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时间为1课时。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运用阅读资料了解黄土是从哪儿来的;认识塬、粱、峁、川等多种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知道黄土的去向;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结合图文资料,通过实例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对策与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策略。难点为黄土的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图片设置成问题,通过观察与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的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感受黄土文明并领略黄土风情

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播放一段以信天游为背景的音乐,配以安塞腰鼓、羊肚头巾、窑洞等体现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的画面。让学生分析画面中展现的是我国哪个地形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指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它曾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我国革命的摇篮,有着浓郁的黄土文化。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出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其它文化习俗,并思考“黄土风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环节二: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慧眼识图,图寻位置。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在祖国的位置图、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对照图像自主完成黄土高原地跨的省级行政区、黄土高原东西南北的范围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某一地形区的位置范围。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再次强调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之一,海拔在1 000~2 000米,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

环节三:了解黄土的来源

阅读质疑,图释地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读教材第26页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结合课本活动思考,这些证据能否说明黄土是风吹来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解释“风成说”的原理,并配合相应动态视频,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于蒙古、中亚一带,并经过日积月累堆积而成,思考风吹来的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26页图6.29“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图6.30“黄土高原的川”,动态展示塬—梁—峁—川的演变过程(图1),总结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再提出疑问: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高原面上应相对平坦,但现在高原面上却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为什么?

环节四:分析黄土的去向

模拟实验,由表及里。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师指导分别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学生代表展现探究成果,由于学生生活在温湿的天府之国,对水土流失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可采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然后教师模拟演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一是同等条件下,不同植被影响下的水土流失;二是不同土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三是不同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四是不同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最后归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黄土土质以及该地区地形特征、气候、植被密切相关,也与该地区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基础建设等人文活动相关。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共同总结: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节五:水土保持的策略与措施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指导学生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阅读教材第30页图6.36、6.37,找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示学生思考: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坡脚建挡土坝有何作用?营养物质丰富的土壤在此堆积,有什么利用价值?为让学生理解这些治理措施的具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的原理示意图,并展现治理黄土高原取得的成就。共同展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大家共同畅想未来的黄土高原(图2)。

最后,用精练、醒目的知识结构图(图3)总结归纳本节知识要点,以巩固、深化知识。

篇5:黄土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

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

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

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2.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学生:阅读、讨论,教师巡堂并检查学生讨论情况,适当给予指导。liuxue86.com

教师:请小组在黑板上把小组的探讨结果板书出来。剩下的同学完成25页活动题。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评价小组板书,纠正、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

2.地形:高原

3.河流:黄河(黄河流域)

4.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对历史文明、风俗的影响: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小组学习,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明、民俗风情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面我们通过25页的活动题,认识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看看这些“黄土风情”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展示图片并请学生举例分析。

学生:根据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情况等解释图片现象或举例分析黄土高原民风民俗的来源。

教师小结:通过大家一起的探究分析,我们对黄土高原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都清楚知道黄土高原地表有着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大家知道黄土高原表层的黄土怎么来的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都有个人的看法,希望通过更多的学习,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可靠的。对于黄土的来历,我们来认识前人的推测“风成说”.

板书:二、风吹来的黄土

1.风成说

学生:阅读教材26页“阅读材料”,认识“风成说”.

课堂活动:通过阅读,请同学们继续来完成27页活动题第1题。

学生:阅读活动题材料,思考并分析材料说明的情况。

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

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

教师:好,通过阅读理解,“风成说”对黄土高原中黄土的来历这样一种解释,大家认同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关注下去。

过渡:我们知道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因此形成了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貌特征,下面我们来阅读图6.29,认识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板书:

2.地貌特征:地貌破碎、沟壑纵横

3.形成过程:

展示:展示图6.29,为学生解释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过程。

课堂练习:完成多媒体展示的练习题,巩固知识。

篇6:黄土

黄土高原

为什么我国的黄土高原上常年覆盖着黄土?

在我国的北方存在着一片广袤无垠的高原, 那里终年被黄土所覆盖,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黄土高原。 据卫星观测, 黄土覆盖的面积可达37万平方千米,其土层的厚度也有100余米,堪称世界之最。

篇7:黄土

以对黄土地的热爱为话题的作文:我的母亲,黄土地

秋风中,我蹲在田地里,掬一杯黄土,嗅一嗅田野的清香,用心品味着乡村的韵味。抬头仰望,乡村的天空格外地蓝,格外地清。脚踏着松软而厚实的黄土,心中无比踏实。

昨日,我还在灰色的如死鱼般的水泥地面上漫步,今天,我已来到了黄土的怀抱中。很多人都日思夜想那钢筋水泥的城市,但我却在黄土中找到了那无比亲切而又仿佛失散已久的温暖与踏实。黄土是有温度的,那么温暖,慢慢暖热冰凉的身体,慢慢修补冻裂的心。而钢筋水泥却是冰凉的,那么冷酷,那么不留情面,在那里我感到的是惶恐,是无措。我蓦地感觉到,我原是不属于钢筋水泥的,我属于你,我的母亲,黄土地!

我的母亲,黄土地!在你的怀抱中,我感受到的是踏实,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你让我明白,钢筋水泥丛中聒噪的繁华只是表象,若要真正找到心中的宁静,就必须踏着你,一步步向前。一身风尘,便是最好最光荣的奖章,只有这奖章,才能让人踏实,才可以真正服众。黄土里的收获是最实在的,手中捧着金黄的玉米,沉甸甸的,心里多么踏实,绝不必担心是否加了什么“苏丹红”、“三聚氰胺”。坐在田边,啃着田里出产的甜玉米,品着自然的果实的那种甜香,在这个色素、添加剂漫天飞舞的时代,足矣!足矣!

我的母亲,黄土地!你与北方的农民是多么地相像呀!纯朴、善良又本分实在。农民的汗水滴入你的胸膛,滋润你,你笑了,知己又在你身上播种希望,你觉得温馨极了。过不了几个月,你会回报你的知己一片金黄,他们也会笑,他们会对知己又赠给自己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无比满足。而他们那灿烂质朴的一笑,被定格为人类最美好的表情,成为善良质朴的象征。而北方农民脸上的笑容,其实不就是你的笑容吗?看惯了勾心斗角与尔虞我诈,看惯了或奴颜卑膝或笑里藏刀,再看到你的笑容,怎能不觉得美?怎能不觉得暖人心田?

我的`母亲,黄土地!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统治你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利用你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利用你的产出兑换来的孔方兄换了一版又一版。只有你,恒久不变,默默地承受着,无私地奉献着。你无时无刻不用你独特的方式向人们昭示着什么是“本”,什么是“良心”,但遗憾的是,总是很少有人能听到或听懂你奋力的呐喊,于是,你只能无奈地看着这些你养育大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们上演一幕又一幕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范文网 )你无私地将你的身躯献给孩子们,养育他们,让他们去追求更理想的生活,但他们总是在钢筋水泥中将你的期望与教诲忘得一干二净,但是你并不悲观,并不气馁。你坚信,浪子一定会回头!你愿意等待,等待孩子们醒悟了,回来亲近你,哪怕是千年万年,哪怕是遥遥无期!因为你知道,孩子们是喝着你的奶水长大的,是在你的呵护下长大的,无论他们穿上西装,还是开上汽车,住上高楼,他们心底的那份不灭的情,依然和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篇8:浮沉·黄土——“艺术”手记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里, “艺术”又何尝不像被那黑色物质覆盖的黄土的命运一般呢?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类除了创造维系生命的物质外, 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便莫过于对“艺术”的迷恋了。因为据说“艺术”是人们陶冶情操的灵丹妙药, 具有净化心灵的神奇功效。而今昔人们热衷的“艺术”却像脚下的黄土那样, 已不能给花草树木提供充分的营养, 也被人为的各式外衣层层包裹。有人玩弄她, 有人摧残她, 也有人扼杀她, 她已面目全非!

当回想每次和“艺术”的暂时分别, 生活的真实虽然将那一丝快感撞得粉碎, 甚至黯然神伤, 然而对她的迷恋却痴心不改。自己虽然不能算是跋涉在艺术长河里的苦行僧, 也不可标榜为从事艺术活动的劳动者, 可对“艺术”境遇的哀叹却言不由衷。看到黄土想到“艺术”, 用一段文字略抒情感也算是对她最大的慰籍。

“艺术”啊, 也许你生来就不应该被人类尊为崇高, 就该被平淡地理解为普通的劳动生产, 而人类精心赋予你那一道道包含高尚内涵的光环却刺得很多人睁不开眼。当你被人类定格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时, 已由延续人类生命的初衷劳动变妆成了神圣的人类精神充实者。那一幅幅也许为了祝愿能够捕到猎物的古岩画、为使人类生命继续延续的祈天活动、温饱之余的欢蹦乱跳……历经了岁月的洗礼, 你拥有这个特殊的称谓——“艺术”。你开始造就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制造者, 同时你也成为我们人类精神生活的一方圣土、一湾清泉。多少人开始对你顶礼膜拜、俯首称臣。有了你, 人类不再寂寞;有你相随, 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有你相伴, 你的生命历程上多了一个个行色匆匆的过客, 你带给人类丰硕的精神宝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因你而越发懂得享受生活, 居所的墙壁上不再描绘“受伤的野牛”等动物。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就有你相随, 你和人类形影不离, 时刻满足着我们的各种欲望, 你是我们的“梦中情人”, 你是伟大的!

然而当前, 人类虽然从没对你存在的价值与贡献有所怀疑, 可很少人关心你的死活。你为人类背负了太多的重担而无怨无悔, 可你那真正的内涵与本质却被他们逐渐遗忘。虽然有人眉飞色舞地高谈阔论你的存在、你的伟大, 但似乎已经忘却你也曾是人类济精神之良药而悄悄堕落。现在的你所承载的含义里大都是他们的贪婪与奢求, 人们给你量身定做的层层外衣遮挡了无数认识你的视线, 你变得模糊了。更像被城市中黑色物质覆盖的黄土, 人们只记得脚下是干净卫生的现代化公路, 行走自如而少了坎坷, 却忘记了底下还有曾给人类收获了解决生命难题的物质食粮。你的本真渐渐远离了聪明的人类, 沦为了你创造者的“奴隶”, 你是无奈的!

千万年已过, “艺术”自人类创造、推崇、变革, 已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成为人类有效的生存工具与技艺之一, 其间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伴随着人类农业、工业、现代化、高科技的进化历程, 时刻填补着人们物质之外的精神空白。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创造者、研究者时常津津乐道“艺术”的各种美好功能, 追其溯源、究其本质。也许这漫长的旅程折腾得你疲惫不堪, 已对周围的欢呼、呐喊声无能为力而无暇顾及。可“艺术”你想想, 你也不愿呆在那遥远的过去居高临下而不甘寂寞, 却走进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与生活融为了一体, 以致好多人很难感受你曾经带给我们的真、善、美。你几乎成了进化程度越高的人类的谋生工具, 也成了思想空虚、精神没落者的调味剂, 你的忠实伴侣——“美”和你分道扬镳。你痛苦不堪、无可奈何, 随即又失魂落魄地与思想结伴而行, 这是一件现代化的特制外衣。你几乎就是现代化公路下的黄土, 彻底丧失了培育生命的能力, 任凭踩压。只有与和你一样掩埋于地下的石头结伴而行!

有人说, 在这个世界上值得信赖的就是“艺术”, 是因为她帮助人们生存。也有人会因为“艺术”在新阶段的各种新姿态而气恼难抑。在没有真正正视、了解、理解、信任她的时候, 觉得他们的尊严受到了侮辱, 似乎感觉“艺术”总应该屈从于人类。而当“艺术”带走了人们的困惑、疑虑、填补了某些空白的时候, 又会因生活得安逸而欣喜。人们不希望“艺术”有朝一日消失, 每个从事艺术活动的人都以不同的梦想来追逐“艺术”, 用自身的生命来衡量世间既存的事物。当发现梦想圆满实现或遭遇各种不测的时候, “艺术”总能引导我们如何泰然承受。因而, 人类应该希望、保护“艺术”的不可侵犯性继续得以传承, 并阻止她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感到陌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艺术”逐渐走向了贵族性的精神方向, 世界的变化之快让很多人大惑不解, 致使好多从事她的劳动者只能感觉到她脆弱的心跳。“艺术”啊, 你该去向何方?

篇9:黄土高坡有“花儿”

去宁夏的途中,常常迎面遇到骑毛驴的穆斯林老汉,他们戴着小白帽,眼窝微凹,鼻准隆起,卷曲的大胡子乌黑油亮。穆斯林妇女戴着黑色的盖头(帽子),连脖子一并包住,仅仅露出脸庞。宁夏是崇山峻岭中的一块平原,它背靠常年积雪的太子山,依偎波光粼粼的洮河水。这儿各民族杂居,回族人最多。满街的小白帽在阳光下流动,清真寺建筑群庄重而古朴。马路两旁店面毗邻,以饭铺为多,小吃的品类怕是南京夫子庙比不上的。回民馆子大多很干净。小店面迎门是个炕,炕上有小桌,小桌擦得乌亮,大家围桌盘腿而坐。先每人一份“三泡台”,“三泡台”是一种带托盘盖碗的茶,其中除茶叶还有桂圆、冰糖、红枣等,随喝随斟。先上的一道菜是“大块鸡”,那连着鸡屁股的一大块肉叫“鸡尖”,必须先拿给最尊贵的客人,这一“殊荣”给了我。我又不会唱“花儿”,为什么这么优待我。主人被我逗乐了。鸡吃完了,上“手抓羊肉”,这是水煮的一盘切成大块的羊肉,清淡鲜嫩,酥松爽口。

主人一再要求客人下手时不必斯文,并告之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乃西北风习。饭铺的收录机不停地响,可惜放的不是“花儿”,而是摇滚乐。

我急切地想得到一本关于“花儿”的资料,当地群艺馆遍寻无着,大约是经费有限吧!馆长自己录了几盘磁带放给我听。其中有一段是唱给一个即将离开山沟上大学的后生的:“白生生的蔓菁白生生的根,世上可怜了庄户人。南山低来北山高,庄户人的难处谁知道?吃皇粮拿钞票住上了大洋楼,二哥哥你莫忘庄户人的愁。白羊肚手巾包冰糖,二哥哥你记挂着穷人的好心肠。”女歌手那沙哑的嗓音,悲切幽婉。我建议馆长,把这磁带送给那高飞远走的青年吧!

返回兰州的路上,汽车翻沟越梁,拐过无数道山弯,这里景色虽好,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我让司机停车,想画些速写。刚下车,冷不防听到一声高亢悠长的歌声从山峦里传来:“哎——哟,阳弯儿里招手阳弯儿里来,阴洼儿里招手阴洼儿里来。牛肉哈羊肉哈给我不吃,我单吃个尕妹的嘴来。”那声音在骄阳下,在蓝天里,在黄土垅上飘。干旱的土地上的爱情似乎尤其浓烈。我细细品味那吼出的压抑。

篇10:黄土与环境

一、为何研究黄土高原的黄土

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有人曾形象地指出,新近时期古气候环境的历史是藏在大自然用密码写就的一本本“秘笈”当中的,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解释和读懂三本这样的“秘笈”:一本是深海沉积,一本是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还有一本则是中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研究对象。

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黄土高原?

首先,与极地和深海不同,黄土高原位于人类过去和正在居住的地球的陆地表面;另外,最近的研究还证实,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历时最长(约2200万年)、最完整的古气候记录的保存者。

中国的土地上拥有这样一本“秘笈”,而且已经读懂了一部分,这令我们深感幸运。当然,还有很多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待我们去解译。这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挑战。黄土高原秘密的不断发现,提示着地球科学一个新时期的到来,至少在亚洲大陆上是如此。

作为大自然打造的三个近代气候环境档案库之一,黄土高原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里生活着上亿的人口。他们拥有百万年的历史;他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需要科学;他们需要认识自己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需要了解祖先和自身所经历的复杂的环境演化历史。

黄土高原是由黄土构成的。什么是黄土?形象地说,黄土就象人们常见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沙尘暴”。2002年3月18日北京就出现过一次特大沙尘暴。近年来,人们对北方发生的沙尘暴非常注意。国家也已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由于不合理利用土地而产生的沙尘暴源地和影响地,以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沙尘暴的物质成分来看,它与黄土十分接近。黄土是一种风成沉积,主要由粒径为0.01~0.05mm的粉砂级颗粒组成,成分包括石英(约占60%)、长石、云母等和少量重矿物,富含碳酸钙(7%~30%)。黄土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

我国古代称沙尘暴类型的降尘为“雨土”,根据孙继敏和张明银的研究,自1966年到1999年,174个气象台站共记录了60次能见度在1公里以内、中等严重程度、持续2天以上的沙尘暴。最近40年来的降尘记录说明,中国黄土高原是亚洲风尘的一个沉降区,以兰州为中心,共发生过24次降尘。这与地质上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以兰州为最厚是一致的。中国大陆降尘的次数和厚度都是以兰州为中心的。

以近代沙尘暴作为黄土形成过程的参照来研究,黄土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实验室。黄土的发生和沉降记录表明,黄土高原是一个积累了至少2200万年、基本连续的实验数据的实验室,一个可供重建220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环境演变历史的实验室,可提供这个地区未来发展的情景(scenario)。

黄土高原这个天然实验室的内容是什么呢?是研究今天干旱化的环境及过去和未来的景象。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黄土和古土壤)可以直接指示其物质来源区的干旱化过程,风力搬运的动力学机制;沉积速率、粒度变化等气候指标还可以和其他两本“秘笈”中的章节相对应。它可以告诉我们黄土沉积的时空特征和规律,也就是它自己的“历史”,同时帮助我们解读其他两本“秘笈”。

二、黄土高原简介

黄土高原分布于北纬34°~35°之间(图1),总面积约380842平方公里,黄河贯穿其中。在同一纬度,欧洲和北美的黄土地带构成全球的小麦和玉米带,西方人称之为“面包篮子(BreadBasket)”。黄土高原占据了全国耕地面积的1/5,养活了全国1/5以上的人口。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通过黄河输出的泥沙为16亿吨,是尼罗河的30倍、密西西比河的90倍。

在地貌学上,黄土高原可称为一个巨地貌单元。长期的侵蚀和切割形成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最常见的为峁、墚和塬。

峁: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北部,为圆锥形丘陵,是一种发育在各种黄土堆积上的参丘;

墚:多分布于黄土高原中部,为长条形的脊状地形,是一种叠加的古侵蚀地形;

塬:多分布于黄土高原南部,为平台状地形,由多层叠覆的黄土/古土壤层构成。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安东南的蓝田县发现了110万年前的蓝田直立人(Homoerectuslantianensis)化石和石器。塬区的黄土地层最为完整和连续,因此地质工作多集中于塬区,以此为突破口来解释黄土高原这本“秘笈”并告诉人们它所经历的故事。在近代中国地质学家对黄土高原的研究中,共发生了6次较大规模的破译黄土高原密码的科学事件。

三、六次破译黄土高原的密码

(一)红色土地层的建立――第1次解译密码

黄土作为一个地质单元为早期来华工作的西方地质学家所注意,始自19世纪。庞培利、李希霍芬、奥勃鲁契夫、安特生等认为中国黄土系风力搬运并沉积于草原的产物。中国地质学家于1920年起开展黄土研究。1930年,德日进和杨钟健作了黄土地层与古生物研究,这一工作是开创性的。他们将黄土高原黄土划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部称马兰黄土,下部称红色土。这是一个以“观察地质”为主要工作方法的以分类定名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时代。他们第一次把中国黄土高原厚达300余米的黄土划分为马兰黄土,红色土A、B、C等四层,并按其中所含古脊动物化石定为现在仍延续使用的第四纪的早、中、晚期,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未分期)的一个突破。尽管囿于当时的认识没有解决红色土的成因问题,但他们严谨的古生物和地层划分工作已经成为后人典范。

(二)古土壤层的发现――第2次解译密码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土高原的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建筑工程的地基础工作和对人民群众各种疾病的防治等,对黄土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开始了黄土与环境研究的新阶段。20世纪50年代,土壤学家朱显谟、石元春等对黄土和黄土中古土壤层的研究表明,黄土层中所夹的红色条带,即德日进和杨钟健所称的红色土,实质上是一种褐色土型的古土壤层。在黄土高原的董志塬,洛川塬等地都可以发现多次黄土和古土壤相重叠产出的状况。

对黄土和古土壤序列的认识破译了红色土的红色条带之谜,使人们对黄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古土壤的确认对黄土成因问题的讨论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黄土和古土壤都是在风力作用下、气候环境的变化下所形成的,但对黄土作为风力搬运的沉积的时间认识则由十多万年,向前推进到了260万年。认识了巨厚的黄土高原是260万年来风力以沙尘暴的形式所形成的;而干旱的沙尘暴时期中间又有多次气候变为温暖湿润的时期。

破译了红色条带为古土壤层之后,使我们对黄土、古土壤层序的认识,从单纯地质学研究范畴、从沉积与剥蚀的概念下解放出来,进一步把生物的地质作用与黄土沉积结合起来。受当时流行的4次冰期理论影响,对黄土的形成环境中分辨出干旱与湿润的存在和多次的旋回等现象,未能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虽然黄土/古土壤时间序列已经相当长,且沉积连续、代表气候变化清楚,比研究程度较高的欧洲、美洲和全球其他地区的黄土对全球变化的代表性都强,但还未能明确中国黄土的这一特点。

在这一时期,王挺梅、朱海之等发现黄土在空间

分布上具有颗粗细自西北而东南逐渐变细的特点,并把黄土高原的黄土划分为砂黄土、黄土、粘黄土带,这一划分对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和黄河泥沙中粗砂的来源区以及黄河泥沙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黄土地区地基的湿陷性问题研究,也从黄土地层的划分和分布、年龄的新、老关系等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取得了新的进展。黄土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总结。中科院刘东生与前地质部张宗祜以《中国的黄土》为题,在1961年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的第六次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60年代末期,对中国地方性疾病克山病的研究取得了成就。

附图

图1 黄土分布图

(三)古地磁研究的发现――第3次破译密码

20世纪70年代,随着古地磁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新学科和技术的发展,认识黄土的手段不断进步,破译密码的能力不断加强。黄土的研究从肉眼观察形成概念阶段进入到观察与测量和实验相结合的阶段,这也是一个从实验数据形成概念的阶段。

黄土与古土壤层的磁化率,随黄土与古土壤中所含磁性矿物的种类和丰度而变化。测量结果显示,黄土与古土壤的磁化率可以用来作为反映地质作用、环境变化的气候要素的替代性指标(ProxyData)。这一进步促使我们将黄土高原沉积与深海沉积进行对比;冰芯的研究结果也与黄土高原进行了对比,是黄土高原研究从建立区域性特征到进行全球对比的起点。这一时期总结性的工作为《黄土与环境》一书的出版。

(四)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标志――第4次破译密码

认识到中国黄土与古土壤的磁化率作为古气候的代用指标以后,人们得到了大陆沉积和深海沉积这两本秘笈的对比。随之而来问题是:黄土为什么和怎样能够记录全球性古气候变化的问题。黄土和古土壤是通过什么机制把全球气候变化记录下来的?安芷生提出黄土和古土壤分别代表古气候环境的冬季风盛行和夏季风盛行的模式对了解黄土与古土壤的形成和解译其环境秘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气象观测告诉我们,中国的`沙尘暴事件受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有关;而黄土高原的降水则主要是受来自东南方向的夏季风的影响,同海水的温度和海洋与大陆之间的距离有关。

黄土高原的主要气候控制因素――冬季风和夏季风如实地把全球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状况传送到亚洲大陆内部形成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层则忠实地把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气候信息记录于自身的密码之中。

丁仲礼利用黄土和古土壤中粒径<2微米/>10微米(0.002毫米~0.010毫米)的颗粒含量的比值作为冬季风搬运尘颗粒的风力强弱的代用指标,讨论冰期和间冰期的环境的变化。他所得到的曲线,可以与深海沉积中同时期的氧同位素(δ[18]O)曲线进行对比,吻合情况较好(图2)。

宝鸡的黄土剖面有160多米厚,在260万年的时间内共有32次黄土与古土壤的配对。它们代表了32次由暖湿到冷干的变化。这一结果证明了大陆冰期和间冰期的多次性,丰富了以前认为大陆仅有四次冰期的理论。

在大陆上无论是何种冰川,气候变化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冰川和冰盖边缘的进退。一进一退,后者往往破坏了前者所保存的信息,所以在地球的大陆上几乎找不到冰川消长的完整物质记录,因而它的记录也很难与深海沉积所记录的冰期与间冰期的结果相比较;而反映气候变化的连续的黄土与古土壤层则弥补了冰川的这一缺陷。黄土高原这本“秘笈”不仅记录了冰期与间冰期这种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而且还能显示更为微细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

郭正堂利用甘肃西峰镇和陕西长武黄土塬区的剖面黄土与古土壤中的析出铁Fe[,2]O和全铁Fe[,2]O[,3]代表的风化强度比值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Fe[,2]O和Fe[,2]O[,3]比值的高低说明,夏季风强盛时期,由于温度和湿度的增加,其风化程度加大,在黄土形成时期则相对的风化强度减弱。这一代用指标较常用的以磁化率作为夏季风的代用指标有其优点,也可以与深海δ[18]O同位素研究的结果对比。说明其具有全球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以磁化率作为气候的代用指标,到90年代以颗粒比值代表冬季风强度,以风化指数代表夏季风强度,中国黄土研究逐步跨入了多种代用指标并存的时代,亦即是用更多的方法解译黄土高原秘密的时代。这一工作为后来认识上新世红粘土为风成沉积开辟了新的途径。

附图

图2 黄土粒度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

(五)米兰柯维奇周期的启示――第5次破译密码

当前关于驱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古气候变化的学说以米兰柯维奇的天文周期假说较为普及。地球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和岁差的周期性变化影响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总量和太阳能量在不同纬度和季节的分配。季节性的太阳光线在高纬度的变化,可以降低夏天的温度。假如夏天温度变凉,夏天的时间变短,则前一冬天的所积冰雪可以保持下来不被溶化。这样一个机制会导致冰川的增大,冰期的到来。轨道的变化在中纬度和高纬度会导致冷与暖的交替出现。Berger计算寒冷期的时间和第四纪冰川发展的冰期相吻合,所以他的结论是地球轨道的变化导致第四纪冰期的出现。

现代计算指出,仅是轨道变化本身不能导致冰川的前进或后退。轨道周期引起的地球系统的其他方面的变化则导致并增加这种变冷的情形;而这样一个相对较弱的初始的颤动可以被放大直到形成巨大的气候变化。有人研究认为,高纬度气候寒冷导致大面积森林消失,使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被反射,导致地球变冷;冰川因而加大再反射更多的太阳能,致使冰期出现。

全球冰量的增加,特别是北极地区冰量的增加会导致西伯利亚高压的增强,这一增强可能会使得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黄土高原的形成可能更多地与此有关,而青藏高原的隆起也促进了干旱化的形成和黄土的沉积。

丁仲礼根据宝鸡黄土剖面研究了250万年来黄土与深海记录之间米兰柯维奇周期的比较,最近又详细而深入地对黄土高原中部和南部的宝鸡、灵台、蒲县、平凉、泾川五地的黄土粒度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并发现,黄土与古土壤序列的变化自180万年以来,和深海的旋回几乎可以一一对比,并且都是在1百万~0.8百万年前以1.3万~4.1万年的周期为主;1百万~0.8百万年有一气候转型,此后以10万年周期为主。这一现象对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形成机制来说可能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这与全球冰量的变化有关。除大陆冰盖和海冰外,根据汪品先等对海岸带冰期时海水下降100米、暴露大片边缘海,增强了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的干旱化。丁氏认为华北与北半球的气候变化的耦合是从1.8百万年前开始加强。

黄土高原这本“秘笈”可能和深海那本“秘笈”一样都有一个形成过程“简单”的特点,不像河流、湖泊沉积等形成过程复杂,因而对再造古气候历史比较有利。受米兰柯维奇周期理论的启发,人们对于2.6百万年来、特别是1.8百万年来气候波动的历史和形成这种波动的原因、驱动力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和发现。

(六)青藏高原让风吹干了亚洲大陆――第6次破译密码

郭正堂等通过对董志塬的黄土和黄土下的上新世红粘土以及甘肃秦安的中新世晚期古黄土与古土壤序列(即以前称为甘肃系的地层)的研究,认为亚

洲内陆荒漠化起源于2200万年以前,由此到620万年之间为较稳定的干旱化和气候波动时期,形成了秦安的黄土。自620万年到500万年是一个干旱时期,500万年到360万年这段时间则是一个相对温暖湿润时期。360万年以后黄土高原粉尘沉积的速率表现为持续增长的趋势,到260万年这种再次增长加强,第四纪黄土大量沉积。

在这研究一阶段,以黄土作为干旱的象微的形成时间向前推进了,增长了近10倍。这在亚洲大陆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国内学者对中国干旱化历史的认识有两次大的突破。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把亚洲干旱的历史由13万年放大到260万年;一次是90年代到现在,把干旱的历史放大到600万~800万年(上新世红粘土的重新认识为黄土),再由600万年又放大到2200万年。(秦安古黄土与古土壤层的发现),其结果有三:一是说明亚洲内陆干旱化发展的历史与全球冰量的增加有很大的可比性,表明大约自2200万年以来北半球冰量的发展也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二是新的认识。对过去上新世红粘土层,即常说的三趾马红粘土,回归为风成黄土,或风尘沉积,对过去的中新世甘肃系(部分)回归为风成的黄土或风尘堆积。这样形成了自2200年来的一个陆地的“风尘堆积系”。大陆的“风尘堆积系”和深海中的深海沉积,构成的全方位的区域性对比,提示我们可能要重新认识新近纪(NEOCENE)或新第三纪亚洲大陆的历史。三是大面积古老风尘堆积的内因驱动力、干旱的发生发展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可能导致以往研究的结果,如360万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等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提出新的问题:如何认识2200万年前开始的中国大陆北部的强烈的干旱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今后应当考虑的问题。

2200万年以来的一段时间虽然在几十亿年的地质时间表中不是很长的一段,但和人类的存在的时间相比较还是相当长的,即使从600万年起来算也有好几倍。这种持续的风力和今天环境中的风力同是地质营力。

风的吹yáng@①,在地质历史时期有那些情景可以供我们对未来作一参考。孙继敏的工作说明最大或冰盛期时(22000年左右),在风力作用下北方沙漠东西延长近千公里,南北延长数百公里;而全新世适宜期则由于风力减弱,气候温湿,发育土壤,沙漠的范围缩小了很多,比今天的范围还小。

那么,今天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我们正处于一个可能出现的两个情景的中间。这就是我们从干旱化和风力作用所认识的地质全球变化的情景。它是一种放大了的人类全球变化(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含有人类活动全球变化)。人类全球变化从现在的记录来看应是一种加速了的全球变化。但我们可以控制其速度和规模以取得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字库未存字注释:

上一篇:社区暑期活动下一篇:加强局域网上网管理 推动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