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2024-05-01

戏说脸谱教学教案(通用13篇)

篇1: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戏说脸谱》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环境与材料: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一次备课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

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

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

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孩子对京剧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京剧中奇特的唱腔、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很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我们班又是以闽南高甲戏为特色,高甲戏与京剧间或多或少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孩子们对该活动特别感兴趣。

首先,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对京剧、京剧脸谱的了解,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在欣赏歌曲后我利用与歌曲歌词相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歌词,让孩子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幼儿学唱歌曲环节,我采用了听旋律、用儿歌的形式说念歌词、合演唱的形式逐句将歌词唱出来,并配上了一定的表情声调及动作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内容,效果很好。

再次,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京剧听上去与我们小朋友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初次欣赏京剧《戏说脸谱》来了解京剧的唱腔。在第二次欣赏的时候,孩子们居然能跟着音乐节奏哼起来,虽然谈不上什么韵味,但很投入,孩子们特别开心。

最后,在完整表演的环节,我利用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让孩子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唱再一次掀起了活动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了孩子充分展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

本文扩展阅读: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其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篇2: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察图片的排列顺序,熟悉歌词的顺序。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喜爱京剧的情绪。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游戏,认识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根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认识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游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诉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想不想听?教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游戏,教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变化,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秘密导入,尝试多次的比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量,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篇3:典故戏说《秦穆公亡马》习作教学

教学目标:

1. 激发探究历史故事的兴趣,了解春秋时期秦穆公 “ 以马换命 ” 的故事 。

2. 能复述故事,在细节与情节等方面进行拓展性想象,在语言表达上有个性化表述 。

3. 练习从神态 、 动作 、 语言等方面刻画人物,并尝试学习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背景 。

4.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从不同角度体会该典故蕴含的生活道理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聊一聊春秋战国的名人逸事,猜一猜秦国为什么能最终统一中国,可能有哪些原因 。

二、故事探讨

(一)说“简介”

1. 教师叙述: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十分喜欢马 。

(师板书:春秋秦穆公喜欢马)

2. 请学生运用关联词 “ 只要 …… 就 ……”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述 “ 秦穆公十分喜欢马 ” 的特点 。

(二)演“丢马”

1. 教师叙述:有一天,秦穆公正在 …… 时,忽然卫士报告: 有一匹新买的名马丢了 。

2. 猜一猜:秦穆公当时可能正在做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生表演:一生演秦穆公,教师演卫士 。 )

(三)聊“寻马”

1. 教师叙述:秦穆公立刻亲率500名卫士寻找名马 。 他们一直来到一个叫 “ 岐山 ” 的地方 。 此时,天色已晚,并飘起了片片雪花 。

2. 学生活动:假如要把这个场景拍成电影,你会如何布置这里的环境?请学生当一回 “ 布景师 ” ,进行场景设计 。

3. 教师叙述:这时,有位副将看见 士兵们饥 困交加 ,就向秦穆公建议:大王,天色已晚,且士兵劳累不堪,不如先回王宫,待明日我们再寻宝马也不迟 。

4. 学生猜测: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怎样选择?理由是什么?

(学生表演: “ 布景师 ” 叙述, 一生演秦穆公,一生演副将 。 )

(四)议“见‘马’”

1. 教师叙述:秦穆公带领士兵继续前行 。 忽然,在一个小山坡,他发现了一处篝火 。 秦穆公走近一看,一群山民正围着篝火烤肉吃 。 猛然间,他看到了自己那匹心爱的马的马鞍 。 啊!自己的名马竟然被山民们杀了 。 秦穆公流着眼泪说: “ 这是我的马啊! ” 山民们知道自己竟然吃了国君的名马,立刻纷纷跪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 。

2. 学生想象 、 猜测: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 揭示史实,教师叙述:

秦穆公手下的士兵一拥而上,把带头的人抓了起来 。 这时,只听见秦穆公说: “ 我听说吃了马肉后,如果不马上喝点酒,对身体是有害的 。” 他回过身,命令卫兵马上回宫,搬来10坛好酒,赏赐给这些山民,并赦免了他们的罪 。 然后,他抱着沾满血迹的马鞍,回宫了 。

(五)知“后续”

1. 教师叙述: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这件事就仅仅表现了秦穆公的大度而已 。 这个故事之所以到如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它还有精彩的后续:

三年后,有个叫晋的国家, 进攻秦国。秦军奋起反抗,但还是被敌人团团围住。忽然,一支冷箭射中了秦穆公的肩膀,秦穆公跌下战马。他看着密密麻麻的敌人,心想:“吾命休矣!” 正在这危急时刻,一支300人的军队玩命地冲了进来,冒死救出了秦穆公。秦军见有救兵赶到,顿时士气大振,立刻组织反攻。最终反败为胜,还擒获了晋国国君。

秦穆公非常高兴,战斗结束后。他召来300人表示感谢, 一看,咦,一个也不认识。他惊奇地问:“寡人并不曾有恩于诸位,各位为什么要舍命相救呢?”

首领哈哈大笑,说:“君上忘了,我们就是吃了您的马肉却又得到您赏赐的人啊!” 级这性

2. 讨论 、 交流:说说让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分工动笔

1. 明确任务:区分故事的层次,分段写故事 。

(四人为一组,自由组合, 每人选择写一项内容: “ 简介 + 丢马 ”“ 寻马 ”“ 见 ‘ 马 ’”“ 受马恩 ”。 )

2. 给每个片段的习作提提建议:你觉得想要写好这个片段,需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神态 、 语言 、 动作 、 环境描写)

3. 学生习作 。

二、反馈点评

1. 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

2. 小组互读互评 。

三、总结提升

如果一位和尚 、 一位商人或者一位政治家听了这个故事,他们可能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修改建议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一点

教学目标引导和制约着教学过程,需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本设计有四项目标,其中第二 、 第三项目标是关于语文能力 ——— 复述故事和创编故事的能力 。 孤立看,似乎也可以,但结合整个教学设计看, 就显得比较含糊泛化,在设计中没有针对性的体现:第一课时比较重视的是故事的呈现, 怎样复述比较弱;第二课时比较重视的是学生的编写故事和汇报,创新求异比较弱 。 目标中所要求的要 “ 有个性化表述 ” 都湮灭在教师的故事预设之中 。 到底是复述故事还是拓展性地扩充故事?到底是听写故事还是创新性地编写故事?从年级要求看,似乎后者比较适宜 。 这样, “ 细节与情节 ”“ 想象 ”“ 个性化表述 ”“ 环境描写 ” ,这些比较个性化的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凸显 。

二、故事导入要贴近一点

本设计的课前聊天其实是导入的前移,对课堂教学起铺垫和导引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 要提高教学效率,聊天就要紧扣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感兴趣 。 聊 “ 秦国为什么能最终统一中国,可能有哪些原因 ” 这样的内容比较理性化,跟秦穆公关系也太远(秦穆公到秦统一中国隔了几百年),不如聊跟秦穆公相关的历史知识,如春秋五霸,或跟马相关的成语故事,如伯乐相马 、 九方皋相马,或者其他 。

三、创新空间要扩大一点

创新求异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核心 。“ 拓展性想象 ”“ 个性化表述 ” 是本教学设计效率指向 。 在讲故事 、 写故事环节应重点体现这一指向 。 教师为了取得比较实在的教学效果,努力写好了 “ 下水文 ” ,这对学生活动的导向有作用 。 但教师不能处处都呈现具体的故事情节,不能让学生的 “ 拓展性想象 ”“ 个性化表述 ” 都湮灭在教师的故事描述之中 。 如果教师的叙述定调过多,学生创作的空间就太小 。 比如 “ 见 ‘ 马 ’” 这一环节,可以有处罚 、 免处罚 、 不处罚反而赠与等多条思路, 应该让学生充分表现 。 再比如山民见秦穆公时的表现, “ 受马恩 ” 的情节设计,都可以训练拓展性想象 。

四、学生活动要活泼一点

学生活动是 “ 以生为本 ” 的重要标志 。 本设计中有一些学生的活动,但展示不充分,活泼度也不够 。 能否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贯穿始终呢?比如设计中已经有了把场景拍成电影的活动,且安排了剧组的 “ 布景师 ” ,就可以把这种形式作为学习的主线,真的把故事的说写变身为影视剧的排练 。 有导演导戏,有分镜头剧情,有环境布景设置,有人物台词,有角色表演,表演中有不同的表情 、 语气 、 动作 、 服装 、 道具,有表演后的观众评价,到最后还可把影视剧编写成最经济 、 最方便 、 最实用的一个影视故事 。

修改稿设计

教学目标:

1. 激发探究历史的兴趣,了解秦穆公 “ 以马换命 ” 的故事 。

2.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个性化想象,能复述 、 创编故事, 并练习个性化表达 。

3.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从不同角度体会故事蕴含的生活道理 。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说说自己的爱好 ,并交流从 爱好中得 到的乐趣 。

第一课时

一、简介人物

1. 教师叙述: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十分喜欢马 。

2. 猜一猜:他喜欢马,会对马做些什么?

二、演“丢马”

1. 教师叙述:有一天,秦穆公正在 …… 时,忽然卫士报告: 有一匹新买的名马丢了 。

2. 猜一猜,演一演:秦穆公当时可能正在做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生合作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表演,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者的眼神、动作等,积累习作素材。

三、聊“寻马”

1. 教师叙述:秦穆公立刻亲率500名卫士寻找名马 。 他们一直来到一个叫 “ 岐山 ” 的地方 。 此时,天色已晚,并飘起了片片雪花 。 有位副将看见士兵们饥困交加,于是,他向秦穆公建议:大王,天色已晚,且士兵劳累不堪,不如先回王宫,待明日我们再寻宝马也不迟 。

2. 学生猜测: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怎样选择?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相异的选择带来故事的不同发展。学生做出各种可能性猜测,有助于他们勾勒出秦穆公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

四 、 议 “ 见 ‘ 马 '”

1. 教师叙述:秦穆公带领士兵继续前行 。 忽然,在一个小山坡,他发现了一处篝火 。 秦穆公走近一看,一群山民正围着篝火烤肉吃 。 猛然间,他看到了自己那匹心爱的马的马鞍 。 啊!自己的名马竟然被山民们杀了 。 秦穆公流着眼泪说: “ 这是我的马啊! ” 山民们知道自己竟然吃了国君的名马,立刻纷纷跪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 。

2. 学生想象 、 猜测: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设计意图】这是故事发展的高潮,本课设计以此为教学生长点,教师组织学生在此停留,进行丰富的思维想象和细腻的情感体验,探讨各种可能性———秦穆公会怎么做?怎么想?由此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故事结局?在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述中,秦穆公的形象有了不同的定位。

3. 续写片段:山民们得知自己竟然吃了国君的名马,吓得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

4. 交流片段:

( 1 )指名朗读片段,说说你这样描述的理由 。

( 2 )评价与交流 。 肯定性评价为主,提出修改建议 。

【设计意图】“写”与“评” 是一个“放”与“收”相结合的过程。首先,学生的写是一个自由个性的过程:在习作的王国,学生便是自由独立的国王———笔下的秦穆公会怎么做?怎么想?故事如何发展?一切都由学生决定。其次,在评的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以“这个片段中,秦穆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为话题,重点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对个性化习作片段进行共性的优化指导。

五、知“后续”

1. 揭示史实,出示司马迁 《 史记 》 片段 。

其一:初,穆公亡善马,表达吏逐得,欲法之 。 穆公曰: “ 君子不以畜产伤人 。 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 。” 乃皆赐酒而赦之 。

其二:晋击穆公,穆公伤 。 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君 。

2. 讨论交流,说说大意,聊一聊:让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

【设计意图】引入史实的比较性阅读,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触发了学生诸多的阅读感悟。

第二课时

一、同伴合作,编写故事

1. 梳理故事完整情节,分段创编故事(强调可以改变故事的情节) 。

2. 小组交流 、 讨论和修改 。

二、集体交流,分享故事

1. 小组推荐,分享故事 。

2. 激励评价 。 给自己喜欢的片段点赞 。

教后反思

1. 用精准的教学目标定位习作训练 。 清晰 、 明确 、 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确保了习作的有效落实 。 赖老师在对教学内容分析 、 调整的基础上,梳理和甄别了初稿的教学目标,因此,根据其建议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 。

2. 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 要让儿童对历史故事感兴趣,课堂表演是一条极佳的方式 。 但表演须知 “ 为什么演 ” ,同时要处理好 “ 内容 ” 和 “ 时机 ” 的问题:演什么?什么时候演?这些都要根据习作训练目标进行巧妙安排 。 修改稿更明确了课堂表演教学价值的导向作用,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热情 。

篇4:《京剧脸谱》教学设计

课时:两课时

前期分析:本课是由教育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组织设计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本课主题“京剧脸谱欣赏”,在以视觉艺术切入的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京剧唱段、电视剧片段、戏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关于脸谱的起源、颜色、图案、谱式等方面认识了解京剧脸谱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使学生们对我国的国粹京剧产生一定的兴趣和喜爱。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感受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美术的表意手法(线条、花纹、样式、图案、色彩等),塑造人物个性化的脸谱形象。

2.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戏剧灿烂悠久的历史及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3.领略艺术带来的美好感受,培养思维发展,树立创建美好生活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绘制一幅谱式、色彩准确的京剧脸谱。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勾形,对称性难以把握。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制作脸谱的各种材料、脸谱作品若干。

2.学具准备: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宝宝泥、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谱式

(一)导入新课[播放]-京剧唱腔片段《铡美案》。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2)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哪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3.京剧脸谱的谱式。(课件出示各种谱式)

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讲解: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2)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得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3)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4)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5)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第二课时:制作脸谱

(一)提出制作要求

1.小组分工提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组长、上色、监督、汇报员等)

2.具体制作要求:(1)色彩:不少于三种颜色,不能过多过杂。(2)注意安全与清洁。(3)时间大约25分钟。

3.汇报要求:人物特点、制作感受。

(二)制作:各组分头制作京剧脸谱,教师指导

(三)讨论脸谱作品

各组汇报员汇报制作的脸谱,师生交流、评价。每组介绍完后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设计意图:各组汇报的过程正是回顾脸谱色彩含义与各种颜色代表人物的一个过程,同时教师和其他小组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或者交流自己对人物的了解,使京剧脸谱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总结

篇5:戏说脸谱教案

1、能用分组接唱、加衬词不同的手法来演唱。

2、通过在看、学、唱中进行趣味创编,鼓励幼儿大胆演唱。

3、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走台步上场、亮相。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上场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京剧里的台步和亮相。

二、复习京歌

1、幼儿演唱《戏说脸谱》。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合适的力度或表情演唱京歌。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花脸的孙猴”神气;“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

3、引导幼儿在适当的乐句后“叫好”。

三、用多种形式演唱。

1、分组接唱

2、教师加衬词演唱。

四、趣味创编京歌

1、出示奥运吉祥物—福娃,引导幼儿讨论福娃代表的运动项目。

2、幼儿尝试用福娃创编京歌,鼓励幼儿大胆演唱。

3、教师引导幼儿按福娃的顺序演唱京歌。

五、幼儿作为小演员演唱创编的京歌。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图案,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

1、京剧碟片欣赏片断<包公断案>。《戏说脸谱》磁带及录音机。

2、京剧脸谱图片:蓝脸、红脸、黄脸、白脸、黑脸。

3、请家长先帮助幼儿了解关于京剧的知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饰品等。

4、提前上一堂语言活动课,话说三国人物。

5、幼儿人手一面空白脸谱面具。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京剧的特点。

师:放京剧碟片《包公断案》,让小朋友欣赏一段京剧。后提问:刚才小朋友看的是什么?它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区别?(唱起来很有精神;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二、利用幼儿的好奇和想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学唱京剧的动力。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对,刚才小朋友们欣赏的正是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戏曲艺术,这在国外可是找不到的哟!

1、出示课件:认识不同脸谱的代表人物

蓝脸的窦尔敦深夜悄悄偷走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勇无比;黄脸的典韦很聪明,别人都喜欢问他问题,所以他觉得很神气;白脸的曹操,这个人很精明、奸诈;黑脸的张飞,侠胆仗义,但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

三、幼儿拍节奏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怎么拍?)

老师把这五个古代人物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儿歌,请你们听一听我朗诵的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是怎么说的?还要看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表情怎么样?

1、看课件说歌词2、师幼对接歌词3、加衬词说歌词

四、幼儿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示范表演唱,幼儿倾听(录音)

2、幼儿感受老师的演唱与平时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这首歌唱起来很有精神;最后一句“啊。。。。。。”拖得很长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3、教师重点、演示“啊……”,帮助幼儿突破难点。

师:刚刚小朋友已经学会唱这段京剧,但最后的“啊”……”,唱得不是很准,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唱,并学着一起唱唱这一句!

(请小朋友一边听唱一边拍手并默记“啊”一共唱了几拍)

五、探索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演唱每个乐句,分角色演唱。

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但所有的人物都一个唱法,听起来你们觉得怎样?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黄脸的典韦,神气;白脸的曹操,奸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最响亮。)

六、部分幼儿扮演京剧演员唱歌曲,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叫好的声音要短而快,最后一个好可长一些)。

篇6:戏说脸谱教案

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京剧脸谱、服饰、唱腔都非常有特点,其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形象,有一定功夫的动作,都深深吸引孩子们。在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的探究中,为满足幼儿对京剧的好奇心,我特地教了两首京剧选段《戏说脸谱》和《红灯记》。每天总是听到孩子们在不听地的唱,边唱边自己做动作。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京剧,设计了了这一活动,旨在从京剧脸谱入手,让幼儿欣赏、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

2、初步了解京剧的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剧种。

3、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及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图片若干个。京剧VCD、磁带等。一次性纸盘子、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欣赏京剧选段《包公断案》。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了京剧的感受,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3、欣赏京剧脸谱。

(1)色彩:了解脸谱色彩与人物个性之间的关系。

(2)图案:引导幼儿感受脸谱对称和夸张的图案。

4、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京剧,并分小组表演《戏说脸谱》、《红灯记》。

5、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反思:

篇7: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京剧《戏说脸谱》,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如何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2、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邀请家长共同协助帮助幼儿欣赏有关京剧表演的flash、认识各种不同色彩的京剧脸谱、了解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各人物特征等,2、物质准备:京剧脸谱课件:蓝脸、红脸、花脸、白脸、黑脸。

3、歌曲内容小图片;幼儿自制京剧脸谱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说脸谱

(1)师幼共同欣赏京剧脸谱课件,说说各种不同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名称及其性格特征。

(2)教师出示脸谱,简单介绍歌曲内容。提示语:“蓝脸的窦尔敦有一天夜里,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起敌人很勇敢、不怕困难;花脸的孙猴很活泼、很淘气;白脸的曹操虽然很狡猾,但是他很聪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呢。”

2、学习演唱京剧《戏说脸谱》。

(1)初步学唱歌曲

① 教师表演范唱。

② 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师幼共同讨论歌里有哪些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小图片。③ 讨论歌曲的其他内容,并选择匹配小图片贴在图谱的相应位置。

(2)幼儿完整学唱,并针对幼儿学唱情况进行重点练唱。

讨论:“老师的演唱和平时小朋友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3、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最轻;“红脸的关公战场杀”稍用力;“花脸的孙猴”淘气、顽皮;“白脸的曹操”狡猾;“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响亮而浑厚。)

4、分角色扮演京剧演员和观众,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叫好的声音要短而有力。)

篇8: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戏说脸谱》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篇9:幼儿园音乐《戏说脸谱》优秀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初步感受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熟悉歌词内容,知道可以用合适的力度与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之一--京剧,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二、活动准备

1、欣赏过京剧表演片段,熟悉《戏说脸谱》的旋律。

2、自制的京剧脸谱面具人手1面。(脸谱面具与幼儿用书中的脸谱图相同)

3、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戏说脸谱》。

4、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词内容。

师:有一个好听的古代故事,说的是几个英雄的事儿。现在一起来边看图边听我说一说。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带领幼儿认识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并简单介绍这些人物的姓名及性格特征。

师:现在你们知道图上的认识谁了吗?(幼儿自由讨论)师: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人,英勇无比;花脸的孙猴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很暴躁,发脾气时喳喳乱叫,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

教师用儿歌的韵律将歌词内容朗诵给幼儿听,朗诵时要注意表情、声调及动作。

师: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这几个人。听一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儿歌里说了什么?你听懂了吗?你会说哪一句?试着和老师说一说。

教师运用动作和表情的暗示帮助幼儿进行进一步记忆歌词。

师:这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试着念儿歌。当你们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和表情。

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戏说脸谱》

教师示范表演唱,请幼儿欣赏。

引导幼儿感受刚才的演唱与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与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这首歌唱起来很有精神,最后一句“啊……”拖得很长,且声音有高有低不一样。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戏说脸谱》,重点学习最后一句“啊……”的唱法。

师:最后一句“啊……”怎么唱?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并分角色演唱。

师:你们觉得“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这句应该怎么唱?(最轻)“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呢?(稍用力)“花脸的孙猴”呢?(用力)“白脸的曹操”呢?(用力)“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呢?(最响亮)好!每一句的唱法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完整地演唱歌曲。

5、幼儿扮演京剧演员演唱歌曲,教师扮演观众在每个句末叫“好”。

师:小朋友扮演京剧演员演唱,我扮演观众。你们听一听在每一句的结束我会说什么。

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发现:叫好的声音要短而快,最后一个“好”可长一些。

篇10:大班音乐戏说脸谱

执教:谢梅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京剧脸谱图案,熟悉歌词内容,学习根据不同的脸谱角色,用合适的力度及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并逐步喜爱京剧艺术。

活动准备:

1.京剧碟片欣赏片断。《戏说脸谱》磁带及录音机。2.红、白、黑、蓝、花脸面具。

3.请家长先帮助幼儿了解关于京剧的知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邮票、京剧剪纸、京剧饰品等。

4.提前上一堂语言活动课,话说三国人物。5.幼儿人手一面脸谱面具。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京剧的特点。

师:放京剧碟片,让小朋友欣赏一段京剧。后提问:刚才小朋友看的是什么碟片?它与我们平时看的演唱会、现代音乐有什么区别?

幼:是京剧。

幼:形象不一样,他们脸上的妆画得特别浓。

幼:衣服不一样,他们穿的衣服是古代人的,还绣了花。

幼:帽子不一样,那帽子上有珍珠,帽子的后面还有飘带的,还有的人的帽子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官帽)幼:有的人 脸上中间白一块,是小丑。

幼:有的人胡子好长好长。

幼:唱法不一样,音总是拖得很长很长。

二、利用幼儿的好奇和想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幼儿学唱京剧的动力。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对,刚才小朋友们欣赏的正是京剧,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戏曲艺术,这在国外可是找不到的哟!你们想不想也来学唱一段?

幼:(小朋友很兴奋,欢呼雀跃,高兴拍起手),愿意愿意。

师:那好吧,今天老师带来的京剧曲目为《戏说脸谱》。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听录音机里京剧,听听里面唱了什么?(结束后)(因为幼儿昨天半日活动中已经认识了三国人物,所以小朋友很容易就听出来了)幼: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

幼:蓝脸的窦尔敦,花脸的孙猴。

幼:还有绿脸……

(小朋友说一个人物,教师在小黑板上贴上一个相应人物的脸谱)师:是这些吗?让我们再仔细听一遍好吗?

(为了证实自己的发现,幼儿听得更认真了。听完后,幼儿基本都能确定歌曲中脸谱人物了。)

三、幼儿朗诵儿歌,加深对歌词的印象

师:昨天我们已经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很多三国人物,小朋友说说看,里面有哪几个是三国人物?

幼:关羽,曹操、张飞。

师:小朋友们说对了。可歌曲里面还有二个人物,孙悟空和窦尔敦,孙悟空老师就不介绍了。窦尔敦是一位勇敢的谋 士,因为他想要害一个自己的仇人。因此,深夜里偷皇帝的御马,想要嫁祸于人。现在我们把京剧歌词全部朗诵一遍。

朗诵方法: ①看图片对接儿歌。

例:师:说蓝脸的。幼儿:接窦尔敦盗御马。师:红脸的。幼儿:接关公战场杀

②齐朗诵。

③分小组朗诵。

四、幼儿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听音乐,学唱这首曲子好吗?(放录音)幼儿:有的认真听,有人开始学唱,听两遍之后,已经很多小朋友会唱了。

五、教师重点、演示“啊……”,帮助幼儿突破难点。

师:刚刚小朋友已经学会唱这段京剧,但最后的“啊”……”,唱得不是很准,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唱,并学着一起唱唱这一句!(请小朋友一边听唱一边拍手并默记“啊”一共唱了几拍)幼:模仿、试练。

六、引导幼儿用唱腔力度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京剧内涵、神韵。

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但所有的人物都一个唱法,听起来你们觉得怎样?

幼:不好听了。

师:小朋友想想一个人深夜偷马,我们应该怎样唱? 幼:轻轻唱。

师:那么一个战场杀敌的英雄呢? 幼:用力、神气地唱。

师:关公?孙悟空?张飞呢?该怎样唱,谁来表演? 幼:(争先恐后表演)。

篇11: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戏说脸谱》是大班“成长快乐”主题艺术领域的一节歌唱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提出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能力与审美情趣;二是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根据纲要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回忆对既有人物脸谱的认识。二是让幼儿感受京剧独特的曲调与韵味。第一个目标是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和加深,同时初步培养幼儿对国粹京剧的兴趣。第二个目标是引导幼儿学唱具有京剧韵味的歌曲《戏说脸谱》,感受京剧独特的曲调和魅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孩子会唱容易,可是要唱出京剧的韵味却很难。

根据这两个活动目标,我在活动前先给孩子进行了关于脸谱和面具的知识准备。平时幼儿已经认识了各式各样的面具,因为面具是幼儿常见、常戴的爱不释手的玩具,比如:孙悟空、奥特曼、各种各样动物面具等等,为了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认识更多新奇的面具,我把暑假旅游参观博物馆的照片带给孩子们看。另外,还在家教园中请家长配合带一些资料来丰富资料区,让孩子们自由观看和讨论。在美术角里,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些京剧的人物脸谱,让孩子们自由学画,同时在故事课上用一个个小故事介绍脸谱人物。这样通过欣赏、绘画、制作、游戏、舞蹈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主题系列活动“有趣的面具”。

有了这些活动的铺垫,我觉得孩子们学习歌唱活动《戏说脸谱》自然会得心应手些。我按照一贯的教学程序,课前准备了各种脸谱、挂图、碟片等。导入部分我出示了许多脸谱,幼儿兴致勃勃,因为活动前已经熟悉,所以幼儿对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和性格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导入部分进行的顺利流畅,为学唱歌词做好铺垫。有了这些知识准备,接着用儿歌的形式对歌词内容进行朗诵。开展部分欣赏唱段《说唱脸谱》,引导幼儿说说与平时歌曲有什么不一样,对难点唱句进行了模仿练习。通过个别唱、小组唱、集体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京剧唱段。活动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可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开展部分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很快就学会哼唱了,但是,毕竟对京剧很陌生,要唱出京剧的韵味很难,特别是后面的“啊”,尾音此起彼伏,高低长短都不同,总是唱不好。无奈,我便通过个别唱、小组唱、集体唱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反复唱,还是唱不出京剧的韵味。孩子渐渐不感兴趣了,没办法活动就草草结束了。感觉活动的难点完成得不够好,成了本次活动最大的遗憾,得想办法补救。于是,我决定为这次活动延伸一个课时,来弥补第一课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

在设计延伸活动时,我仔细的回忆了上次活动的过程,同时反思遗憾之处的原因。其实活动的遗憾之处不能怪孩子,因为我自己对京剧唱法就欠缺韵味,怎么能教好孩子呢?为了上好第二课时的活动,我苦下了一番功夫。先是继续给孩子们讲些关于脸谱人物的故事,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又在网上找了一些京剧段子,反复的听唱,对着镜子找感觉,为了更深情并茂些,我跟朋友借了套戏服,真真切切过了把戏瘾,孩子们看了我的表演,高兴的手舞足蹈,学的有模有样。我把第二课时变成了个戏曲表演。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这次活动充分的体现了师幼间的互动性、参与性。一方面加深了幼儿对人物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促进幼儿在感知京剧内涵中表现自我和创造自我。活动过后,家长反映孩子回家都嚷嚷着要看戏曲频道,都成小戏迷了。说张老师会唱戏,看看电视里有没有张老师。我乐了,终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就是幸福,哈哈……孩子们成了我的粉丝啦!

篇12:脸谱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我以中国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一方面以京剧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让京剧脸谱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来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来自:WWw.HnnscY.com:脸谱美术教案)。活动目标:1、会用对称图形、色彩装饰、设计脸谱。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活动内容:有趣的脸谱

活动准备:课件、画纸(有半脸、有轮廓、有白纸)水彩笔、水粉,脸模幼儿对京剧艺术已有简单的了解。活动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活动难点:理解对称美,并有创意的表现脸谱。活动过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欣赏京剧表演入手,更直观地看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脸部化妆和服饰,以及动作造型,感受了京剧的氛围。在对脸谱课件的欣赏过程中,我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先欣赏脸谱的色彩,再欣赏脸谱夸张的图案、线条等,这样易于幼儿的理解。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兴趣,利用了TBK白板的多媒体手段,以拼图找对称和画对称的游戏方式,通过幼儿与白板的互动,解决了活动的重点——对称。之后,幼儿自主选择想画的京剧脸谱,开始创作。在幼儿作画时,我没有采用示范京剧脸谱中的眉、眼、口、鼻的方法,这样使幼儿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因此,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夸张地、尽情地进行重组、改造,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京剧脸谱。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表现不够大胆和突出,须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注重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大胆表现。

教师:郭娜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

通讯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一区8号楼邮政编码:100078联系电话:67685770电子邮箱:fz3y@sina.com

篇13:戏说脸谱教学教案

设计思路: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后幼儿对京剧接触的较少,所以在这次活动中特以中国的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以脸谱的精致、绚丽、独特、丰富的内涵来吸引孩子。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京剧脸谱、制作脸谱小挂件。

2、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征和简单含义。

3、知道京剧脸谱是我国的民族的瑰宝,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快乐家园教材、一段京剧视频、脸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说唱脸谱》,边欣赏边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请幼儿回答。

师:动画片可不是白看的哦,请小朋友看完告诉我,短片里放了什么,为幼儿观看视频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电视里放的是什么。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的大花脸,那小朋友知道你们看到的大花脸叫什么名字吗?

幼儿:脸谱。

师: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人的脸上,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和我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一样珍贵,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戴的、后背背着的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他们脸上画的。我们说这叫什么?

二、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京剧脸谱。

请幼儿在集体或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京剧脸谱角色。

三、介绍京剧脸谱的特点:

待幼儿充分介绍后,引导幼儿讨论,发现京剧脸谱的是主要特点,脸谱的颜色代表人物性格,如:关羽的脸谱是红色,面色如红枣,性格耿直忠义,是典型的赤胆忠心。

窦尔敦的脸谱是蓝色的,他是一个勇猛、刚强的武将。

典韦的脸谱是黄色的,代表凶悍和残暴。

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代表他狡猾奸诈。

张飞的脸谱是黑色的,代表他面色丑陋且性格猛直。

此外脸谱中的金银色、紫色、灰色等、代表一些面色奇异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

同时,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的独特之处,如:除了不同颜色表现不同的人物个性外,脸上的花纹和颜色具有对称性等。发现京剧脸谱所蕴含的对称美。

四、提供《快乐家园》的相关画页,小纸盒,制作脸谱挂饰。

教学反思:

我园的阳光教育课程是培养阳光幼儿。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幼儿的内心情致,形成阳光的心理;向幼儿介绍祖国传统文化精粹,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萌发幼儿内心对祖国的热爱。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教育活动。而且正切合了我班《我是中国人》的主题活动,因为里面就包含了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的精华莫过于脸谱。他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以此为切入点,感受京剧的魅力,让幼儿能欣赏并喜欢上京剧。因为,有喜爱才能有传承。“好看的京剧脸谱”是大班教材中的内容,《纲要解读》中指出:要让教育内容成为幼儿的兴趣需要。由此,我带领幼儿经历了收集京剧脸谱、京剧脸谱工艺品展、制作“京剧脸谱挂件”,欣赏歌曲《说唱脸谱》、京剧片段《战长沙》,为幼儿介绍脸谱人物故事等这样一个过程,一系列准备和铺垫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想要自己尝试绘画装饰脸谱的欲望。考虑到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提供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材料便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进行选择和操作。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很高,能主动了解脸谱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能主动选取材料大胆进行绘画和装饰脸谱。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尝试装饰设计脸谱,虽然对脸谱的基本特征和简单含义有所了解,但在具体操作时还不能熟练的表现,有待于延伸活动中幼儿再次操作和体会。另外在为幼儿准备辅助用品时还要细致些,如:每桌准备一块抹布放在小浅子里,便于幼儿擦掉手上沾的颜料。

上一篇:坝上游作文250字下一篇:项目经理绩效考核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