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2024-05-07

语文期末考试总结(通用14篇)

篇1: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2012年11月13日至14日,我校举行了期中考试。

考试结果出来了。我的学生考得更糟糕了,除了保持了6位同学的优秀,竟然有27人没有及格。心里觉得一丝悲凉:作为学习国语的学生,竟然会考出这样差的成绩?到底是怎么了?

我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究竟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我努力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我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甚至我会每天批阅学生的日记。我还坚持让班上书写不好的学生每天写一版小字交给我过关。

不过,我却没有让学生抄写书下注释和课后词语,也没有让学生逐个到我这里背书过关。难道这就是我犯的错?

我原来一直强调的就是学生自觉背好要求背诵的课文,一直强调他们能够主动记好书下注释和课后词语。但是,从学生试卷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好。这就说明了他们并没有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难道是我的学生进入初二越来越厌学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太差?

但是,他们的历史成绩却比初一有了进步!

我清楚这位历史老师比原来的历史老师更严格,她总是抓班上的学生背历史知识。学生也怕了她,自然就把更多的学习时间放在历史这门课程上了。

可是,对于惰性比较强的他们来说,假如他们只想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搞学习,就不会愿意花两个小时。所以,在一个小时内,他们要应付历史老师的检查,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习历史。很自然的,就忽略了语文的学习了。因为,他们认为我反正不会惩罚他们!我明白了:为什么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为学生不可避免的惰性思想。于是,我要求学生改掉自己的惰性,要求他们在本来只花一个小时搞学习的基础上,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搞好学习,这样就不会出现因重视一门课程而导致忽视其它课程的情况。为了让他们重视我说的话,我也宣布了自己的惩罚措施,即分层次完成作业:每一篇课文的预习任务,关于书下注释和课后词语,没有及格的把它们抄写5遍,及格的抄写2遍,优秀的 抄写1遍。不过,这个是否及格的划分是弹性的,以每一次大型考试的成绩为准。比如,这次作业安排以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为准,而等下次月考后,作业的安排就以那次成绩为准了。

我想看看,这样安排是否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拭目以待吧!

篇2: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分数也评改出来了,真是有喜有忧。虽说分数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也反映出了学生学习的状态与平时的努力程度。

本次考试难易适中,涵盖面较广,题目灵活,但有个别题目与试题表达不清容易出错。如:第四大题要求找出不正确的打对勾,但小题仍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同学们很容易找出答案后,直接写序号。此外,本次考试失分的原因还有: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掌握的基础生字词仍有同学不会。如:“镰”“粱”等字不会写,不理解“青春”的意思。

2、灵活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欠佳,如加偏旁写新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词语、诗句等。在本次测试中,有将近一半人在此类题型出错。

3、不能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找不出病句的错误。

4、平时学习习惯较差,没有按要求掌握要求背诵的课文。

5、平时没有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6、习作能力较低,审题不认真,题目写得不够合适,内容上不够具体,书写不够工整。

7、读题不认真,粗心马虎。

根据以上分析,下学期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

2、生字词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紧抓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其他学习的基础。

3、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做好检查与跟进工作。

4、加强沟通交流,提高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

5、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做到每周写一篇习作。

6、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能力。

7、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篇3: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一、公开范围, 划分重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所有知识点, 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只能掌握绝大部分知识点, 有一小部分知识点, 他们就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然无法很好地掌握。对于这部分知识点, 我们可否进行如下测试改革, 使教师敢于减负呢?

新学期伊始, 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 将课本知识划分为基础内容、提升内容和非重点内容。基础内容是相对简单的知识点, 提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但大多数学生是能够掌握的, 这两部分将在期末试卷中出现;非重点内容则是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无法很好掌握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只在平时作业中有所体现。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为例:

人教版三下语文期末考试范围

二、试卷分块, 保底促优

后进生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 我们应当尽量呵护他们的自尊心, 只要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 合格就不用担心。当然我们也要激励优秀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不至于因为试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而埋没了才华。因此, 我们尝试在一张试卷中, 分设A、B两部分。

1.A部分内容为基本题。A部分内容是比较基础的, 旨在考评学生对书本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试题尽可能地降低学生的答题门槛, 争取让后进生能够取得“合格”。例如, 针对部分后进生拼音拼读有困难的现状, 可以将看拼音写词语改为听写词语。再如, 考查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情况时, 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一段画面感比较强的提示语, 以便唤起学生的记忆:春天, 在金黄的油菜花旁, 小朋友正忙着追赶蝴蝶, 这让我想到了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就是希望他们有朝一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 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所学的典籍, 形成共鸣,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试题的语用价值, 使学生在考试中、在知识的检索与运用中经历学习过程。

2.B部分内容为提高题。B部分的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旨在考评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试题的表述方式也可相对灵活多变。例如, 可以创设以下情境:学校将邀请几位家长参加我们的六一联欢会, 需要他们每个人为大家讲点节日祝语。假如你是主持人, 你准备怎样安排他们的讲话顺序?请罗列出你的安排顺序, 并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张海霞王军刘瑶丁俊山

学生作为六一活动的主持人, 拥有安排家长讲话顺序的权利, 怎样安排才合乎礼仪呢?这就要引导学生用到拼音排序、笔画排序等语文知识, 这样不仅贴近学生, 而且也可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3.分值的计算方式。为了能更好地达到“保底促优”的目的, 在分值设置方面, 可以考虑将A部分设置为100分, B部分设置为20分。在计算总分时, A部分考到60分的就计60分, 超出60分的部分除以2后计入总分, B部分的分数直接计入总分。之所以不采用附加分的形式, 是因为我们平时习惯于将附加分与学生前面的分数区别开来, 这样有可能会使出卷教师将最后的附加题出得太难, 不利于中上游学生作答。而且这样也势必要将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挪移到前面部分, 后进生要想取得“合格”就有一定难度。

三、等级容错, 淡化分数

百分制的考核标准看似精确, 其实是一种伪精确。因为同一分值的题目, 它们的难易程度是有差别的。阅卷过程中, 教师对于主观题只能给个大概分数, 所以一个人的学识是难以量化的, 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更是无法量化。

1.教师提升对学生容错等级制评价。“等级制评价”的实质就是将学生相差无几的成绩划在一个等级, 弱化差别, 淡化分数竞争。“容错”则是指我们应当容许学生在考试中犯错, 对于部分错误不计入总分。在B卷的编制过程中, 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例如, 针对课外阅读可设计以下题目: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任选一题完成) 。

(1) 指因过错而自恨。………………………… ()

(2) 一样东西都没有。………………………… ()

教师在阅卷过程中, 依然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 对日常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这样的“容错题”不宜过多, 以免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回答了所有的问题, 浪费考试时间。

2.学校淡化对教师平均分的考核项目。如果能够切实落实等级制评价, 那么就不存在用平均分对教师进行考核的项目了。但目前的情况却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学校在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 往往采用班级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考核, 有时教师因为自己班级的平均分比平行班要低上一点, 在期末的考核中就将被扣奖金, 虽然钱数并不多, 但是总归会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这就逼着教师不得不“分分计较”。如果能够淡化平均分, 那么将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测评结果回归理性, 使学业测评真正成为只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调研方式, 成为教师改进教学过程的导向。

篇4:期末考试等

四六级作文

小张:“你四级抽到卷子的作文题目是什么?”

小李:“《大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课》(A course that has impressed you most in college)。”

小张:“那是什么课呢?”

小李:“挂掉的那一课。”

平时成绩

老师总说最后成绩要把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三七分,要求一定要有出勤率。英语专业某学神算了算,问:“那岂不是只要期末考到85分以上就可以一学期不来上课?”老师听到笑笑说:“对于这么想的学生,我还没说哪个占三,哪个占七呢!”

(陕西理工学院 姜鑫烨)

耳机

六级考试需要自备耳机,见某同学拿着一个黑色的耳暖进了考场,当时我就震惊了!

(天津外国语大学 崔婉欣)

鸡皮疙瘩

毛概课上,老师讲到社会上的怪现象常让自己不适:“我这一身的鸡毛当即竖起来了,掉一地疙瘩!”三秒后,全班爆笑。老师慌忙改口:“不不不,是我一身的汗毛竖起来了,鸡皮疙瘩掉一地。”全班又笑得炸开了锅。

(江苏师范大学 王欣媛)

江湖险恶

期末最后一次课,老师:“划了重点,给了题型,大家对期末考试要有信心!”

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雀跃,“我要去DOTA!”“明天去逛街吧!”

老师在欢呼间隙轻飘飘说了一句,“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江湖险恶哦!”

然后,一片寂静,然后,大家就默默低头继续看书了……

(广西大学 陆丽程)

最熟悉的单词

据我所知,除了yes、no、ok,在我国最被广大学生熟记的单词就是abandon。(四、六级,各种英语考试词典的第一个单词就是abandon)

(幻灭妖僧)

区别

北方的冬天:睡前衣服一脱慢悠悠地换上睡衣再徐徐踱步至床前。南方的冬天:睡前衣服一脱立马向后翻腾一周半侧转两周空中换好睡衣再屈膝落地大跨步跃起滑翔至被窝。

(子在川上)

吃橙子

我:“待我来杀个橙子吃,就是这个橙子比较老。”

师姐:“没关系,老少咸宜。”

我:“哈哈哈,那开吃吧。”

师姐:“嗯,果然吃到了一股阿茨海默的味道。”

我:……

(装大雷)

篇5:语文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由“我”到“我们”只是多了一个字,看似变化不大,实则难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写这样的题目(以前多少年来我们主要写的是“我”)。学生写作的难度增大了,教师阅卷的难度也增大了。我们都知道,只有教师对作文题目的把握和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把握水平相当,甚至超越学生,教师才有可能相对轻松自如,坦然公正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评判。但是就这样一个题目,如果第一次呈现给我们教师,教师如果不好好备备课,恐怕也难以全面、准确、深刻地给进行学生讲解和指导。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一样在考试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题目,这就出现了一个挑战,十几位老师的智慧能不能覆盖、超越全区两千八百多名初三学生的思维。在一天半的阅卷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武老师的指导意见,反复研讨对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评分标准,不断交流各种新出现的问题,本着“既要爱惜人才,又要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原则,艰难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尽人意的地方也许是有的,实际上历次作文考试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它,今后还应继续想办法把它解决地更好。因为这一问题关系到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写作的动力和导向。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篇6:语文期末考试作文总结

考试虽然结束,但教学仍在继续。“那一刻,我们 ”这个作文,我们绝对有必要重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讲讲如何理解、把握这个作文题,这也是全体作文阅卷老师经过思考、交流、讨论达成的共识。

“我们”是题目中的第一关键词。这个代词,要求文章表现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的生活感受,文章须采取第一人称的写法。群体中所包括的这个“我”严格来说就应该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试来说作文中所包括的这个“我”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与考生现在的身份(天津市红桥区某中学距离中考还有不到六个月时间的一名初三学生)能理解得通,否则就会给人胡编乱造的感觉。像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初三生活,说“课间我们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场玩……”。阅卷老师就给写了批语“操场设在山上吗?”这是空间理解不通;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毕业了”,回顾初中毕业时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别人的东西,时间理解不通。这里有三点补充:一、虽说强调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要与考生现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中考中也没必要让人把“红桥区”这一身份因素让人理解出来;二、“理解得通”不是说作文中包括的那个“我”一定要完全和现在的自己一样,因为还有“那一刻”这个限定语,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可以还没上初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红桥区(要求或倡导初中生写真人真事,但我们都知道,没有哪个老师在阅卷中给派出所打电话查问过有无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逻辑规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不是自己也没有绝对地算不扣题,像有的学生把“我”假象成“沙尘暴”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片树叶”,有的学生把“我”写成是“一滴海水”从文学的角度理解还是可以的,扣不扣题主要是看写的是“我们”还是“我”。当然有的老师会认为作文中包括的这个“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点擦边,所以个别学生喜欢这样写,也能写好,不必反对,但不宜在班内提倡。

下面说说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我们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谓特指就是“我们”等于“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仅要记叙描写“我”的言行表现,还要记叙描写别人的言行表现。几个人的言行表现要么形成一种互动,要么具有共同的特征。

先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形成一种互动。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在最后写到,“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这样就没有表现出互动,因而“我们”也没得到落实。如果写成“我走过去,拉住他的手说:‘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头用闪着泪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这样就好一些了。还有像“那一刻,我们紧紧拥抱”“那一刻,我们彼此理解了”……这样的作文,因为“我们”只包括两个人,所以都格外强调互动。互动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时空下才可以进行,但是不完全具备这个条件有时也可以。如,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等手段也能实现不在同一空间下的互动。互动强调的是一种“我有来言,你有去语”“我投之以桃,你报之以李”。即便连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依然能写,因为互动除了可以理解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还可以理解为心灵和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像有的学生写“那一刻,我们在一起”,写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废墟中的一个女孩。他没写好,因为他既没写出言语、行为上的呼应,也没写好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电视直播这个“我”“你”联系点用镜头对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废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时的对应反应,再加以想象也能给人互动的感觉。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紧张地喘息;断落的水泥板压断了你的腿,却分明从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么才能救你;救援队员到来了,你的脸上绽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最后再能从“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们的心在那一刻紧连在一起,我们永远在一起”来总结一下,也能成为一篇不错的作文。也有写好的例子,像我们印的例文“那一刻,我们沟通于墨香之中”就是借助历史书或文学作品,实现了和不在同一时空下的几位古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典型的心灵思想的融合、情感体验的分享。所以,无论如何,要写好我们,“我”和别人之间一定要有个联系点。

再说几个人的言行表现怎么具有共同的特征。这样写相对要好操作一些,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我’怎样,a怎样,b怎样,c怎样”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样,有的怎样”这样的表达思路。看似“我们”的言行各不一样,但却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题目后面补充的内容,或者能被题目后边补充的内容统摄起来。比较典型的,像我们在阅卷中读到的一篇《那一刻,我们沸腾了》。

刚才说的是从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下面说说如何从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们”。所谓泛指,就是说“我们”中除了“我”身份特征明确,其他人都不太明确,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们”来表述,但是读者能知道这个“我们”说的是“中国人”或者“同龄人”,或者“同班学生”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选材上强调选择众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触的事例、情节。如“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社会普遍现象”“同龄人都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经历的事情”等等。从泛指的角度写“我们” 相对来说好套用原来写“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于变化。比如原来写过的片段是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现在把文中的“我”变成“我们”就可以了,如原来是“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来喊我起床……”,可以变为“每天早上,我们的妈妈都会来喊我们起床……”;如果原来写过的片段是针对我个人的,要改变表述句式、内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群体共有的经历感受,如“失落时一句关心的话语,得意时一句善意的提醒,运动会上一条拧干的毛巾,考试场上一块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时,只是彼此一抹心有灵犀的眼神……”这样的句式和内容用来写我们就比较妥当。

“那一刻”是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限定了时间和情境,但可以写多个那一刻,所以“三个片段”“若干个排比镜头”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见大、小题大作,如以“我们”关注四川地震灾区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手牵手”;如以“我们”用实际行动关注北京奥运会为内容――“那一刻,我们在欢呼”“那一刻,我们哭了”。这样,写作内容具有时代感,大气不俗。但这两个素材都有点“过时”了,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时事政治》,新近有什么发生的事可写。此外,还可写凡人小事,如“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承担任务,“我们”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一篇课文或文章、一节班会课、一次老师的教诲、一首歌、一幅图片、一个情景……让“我们”产生过表现不同而实质共同的东西?――“那一刻,我们低下了头” “那一刻,我们笑了” “那一刻,我们沉默了” “那一刻,我们长大了” 。

当然不把“那一刻”理解为一个限定语也可以,像在我们阅卷中遇到一位学生写的就是“那一刻,我们永远铭记”,宾语前置,倒过来就是“我们永远铭记那一刻”,想一想也是可以的。

理解把握住了“那一刻”,再说说如何将题目补充好。强调两点:一要简明,二要便于操作。这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任何半命题作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就是说,补充的内容不宜太长,“明”就是说要让人通过题目基本清楚你所要表达的东西或所要表达的方向。“题好一半文”如果说一篇作文是由“题目”、“开头”、“主体”、“结尾”这几块材料构成的话,题目不简明就等于首先浪费了一块材料,这样这个作品就失去了一次“优秀”的机会。“便于操作”是说补充的内容要保证自己能写出来,能写好,追求新颖是第二位的,再说新颖不新颖不只是看题目。本来就是“二锅头”,你给它起个名字叫“琼浆玉液”也还是“二锅头”。普通的题目只要构思巧妙一样可以写得新颖。像有的学生拟定的题目是“那一刻,我们长大了”,题目很普通,但是他采用对照的写法“以前总是妈妈帮我们洗衣服,当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忘记给我们洗衣服时,我们想到了自己也应该学学洗衣服。

篇7:初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例文1】

对于这次考试,总体来说还算满意,但是挨个来看的话,我对英语最不满意,数学语文,都可以。

英语,我居然连平均分都没考到,才93分,拿到试卷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彻底完了,辅导班老师肯定有要批我了。我的听力,错了一个判断题,扣了两分,一定是我当时没有集中精力,听错了;笔试部分,一共扣了五分,一个是填单词的题,一定是我复习的时候没认真看,所以才填错了;还有四分是选择题错了两个,那两个字母填反了,因为这两个句子很相似,当时不是很确定,就随便填上了。真是不应该啊!拿到这个分数,真是对不住家长和老师啊!

数学,我还是比较满意的,97分,但是再看看我错的题,就会感到这可惜呀!填空题错了两个,共扣了一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是不是东西南北不分了,居然填错了,我真是太粗心了;还有两分是选择题扣的,应该是用折的只数除以分钟,可我却用分钟除以折的只数。

语文,我也挺满意的,比数学和英语都高,97.5分,其中的两个0.5分是错别字扣得分,一定是之前复习的时候觉得自己都会了,就不用看了,结果到了考试,一塌糊涂,什么字都不会写,写上也错了;另一个0.5分是阅读理解的一个小题,没回答完整,扣得分;最后一分,是最可惜的,最后作文的题目是意外,但我非得在最后加上一句话,这不,就扣了一分。

以后考试之前,我一定要好好复习,不仅要背过课文和日积月累,里面的每一个字还都要会写,

【例文2】

时间如流水般淌过,转眼间期末考也已结束,成绩也已经公布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于是,我开始自我检查。

我每到考试的时候总因紧张而很着急,为此,我想出了几个办法。1。解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这道题的主要步骤,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尽量把每一道题都答得完整;2。平时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这样就会对大多数题型熟悉,拿到试卷心中就有把握;3。适当做一些计算方面的练习,让自己不在计算方面失分。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这几点,我一定能把考试中的失误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会尽力做到以上几点的。但我想单单只靠以上几点还是不够的,我还就该拥有几点科学应试技巧。于是,我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想出了几点。第一点:拿到考卷后,应把考卷整体审视一遍,看一看哪些题目比较容易,哪些题目比较难。第二点:先从简单的题做起,把那些好拿的分数全部拿过来。第三点:遇到难题,实在不能马上写出来的.话,不要死死地盯着那道题,而忽略了别的题,应把所有会做的题做完才努力解答那道题。第四点:考完后,认真地检查,看看自己有没有把题目看错或抄错。学习目标及计划学习目标:从即日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学习,争取在下次月考中,减少失误,班级排名在前5名以内。以后每次考试,都争取前进3名左右,不能后退。学习计划:1。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放假回家先把当天的作业完成,再利用剩下的时间预习、复习。而且,要充分利用零星时间。零星时间积少成多,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在学校,要安排好自习课时间。不能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自习课上的唯一任务。在还没有真正弄懂所学知识时不急于做作业。2。要注重预习和复习。每次预习不用太多,一节内容即可。通过预习,找到暂时无法理解的问题,待老师讲过后看看是否已经被解决。否则,就向老师请教。除了预习,还要做好复习。每节课后,利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快速回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每天中午,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回忆上午所学几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到了晚上,把一天所学知识内容都复习一遍。周末把一周所学知识复习一遍。3。注意课堂听讲效率。在预习的基础上,课上专心听讲,不开小差,沿着老师的思路,认真地听讲、思考、领会,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并且做好笔记。尤其是老师反复强调的、相似知识的对比、课文内容与现实相联系的知识点、分散知识的归纳综合等等都好笔记。

我希望下次考试会更加成功!

篇8:重视期末复习提高考试成绩

一、明确期末复习的主要任务

(1) 查缺漏。通读教材, 对知识进行查缺漏, 对薄弱处进行重点强化。 (2) 加深理解, 使知识系统化, 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 构建体系。对知识举行系统整理归纳。 (4) 强化记忆,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浓缩记忆。 (5) 力求规范。在书面表达和卷面形式上做到简洁规范, 提升应用技巧。 (6) 细化目标, 提高复习质量。

二、具体做法

篇9:“座谈”期末考试

孙宾: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期末考试就要到了,由于是第一次参加中学期末考试,我有些紧张,总觉得以前学过的知识都记不住,怕一考试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考不出好成绩.我该怎么办?请编辑老师指点指点,非常感谢您!

编辑:孙宾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的这种情况是广大七年级同学普遍都有的现象,对此,我们邀请群内各位老师就这一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些经验和方法.请各位老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山东徐老师:编辑老师好,孙宾同学好.期末考试将到,怎样在考试中发挥好,取得较好的成绩呢?我认为在考试中首先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我们知道,考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其中既考查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你的解题技巧、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所以掌握做题技巧非常重要.

编辑:有的同学拿到试卷后,也不仔细看看试卷的要求,开考铃一响,就开始做大题,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河南王老师:是的,因为考试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果一开始就做最难的题目,可能时间用得会比较多,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以致简单会做的题没有时间去做或思考受阻.

编辑:因此,拿到试卷后,应先看一看试卷前面的解题要求,试题的特点等,做到心中有数.做题时最好先做比较容易的题目,把较难的题放在后面做.

湖南蒋老师:对!做选择题时,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用解题方法.如直接计算法、排除法、对比法、特殊值法等.做填空题时,要注意解题结果的准确性,计算要细致,考虑要全面,不能出现漏解或多填的情况.

编辑:做填空题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单位、该加的括号不要漏掉.

北京李老师:没错,就是这样,细心最重要.

编辑:那么如何解答大题呢?

辽宁费老师:在解答大题时,应先理清思路,不要走弯路.另外还要注意把解题步骤写好.有的同学大题也会做,可最后得分不高,实际上,这些同学解题时只写出最后的答案,而失去了各个步骤的分.所以解答大题时,要认真写出解题过程,要保证步骤清晰完整.

编辑:除了以上我们所说的,还要注意什么呢?

山西胡老师:考试不仅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解答综合探索型问题时,有的同学往往不知如何思考,遇到综合题就想放弃.实际上,综合题也是由一些我们学过的知识点构成的.认真审题,注意联想所学过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就能找到解题方法,对待综合题一定要有信心.

编辑:当然,要想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有扎实的基础.

江西于老师:您说的很好!相信在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基础上,在考试中,只要你能选择良好的解题策略,严格规范操作,一定会取得比较理想的考试效果.

山东徐老师:在考试时,要保持比较轻松的心态,相信自己!做完题后还要仔细检查一遍.

编辑:希望通过我们短暂的交流,能为孙宾同学以及其他同学指点迷津.在此,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

篇10:语文期中期末考试总结报告

第一,课后预习不充分,学完古诗词后没有及时复习,巩固修辞方法以及鉴赏诗歌方法,导致考试诗词鉴赏失分。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不高。

第二,作业没有认真完成,做完文言校本教材后没有分析文意,没有好好订正。学探诊平时学完之后,做完练习,这一课就算过去了,之后并没有进行复习。以后学完后把重点、主题思想再看一遍。深刻的记在脑中。

第三,课外书的阅读,没有复习到位,《呐喊》没认真读,没有把人物和文章篇目对应到位。

篇11: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总结反思

上周二,学校为了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组织了期末考试,并对本次考试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通过本次考试,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我班有42人参考。100分16人,99-90分25人。1人86分。平均分97.79。本张试卷共七大题。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量多,要写的字比较多,有几个生字,词语容易搞混。但只要心细,不浮躁,静下心来写,都能有好成绩。

二,具体答题分析

第一题:正确工整的抄写下面的字。本道题是送分题。绝大多数小朋友完成较好,只要认真,看清楚把字抄写下来就可以了。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将“珍”抄成了“地”。因不认真,没有检查而失分。

第二题:看图,读拼音写词语。本道题在平时的练习中已经练的很多了。绝大多数小朋友完成的较好,借助图片和拼音,写词语。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失分,将树木的“木”写成了“林”。我仔细观察了下,找到了他错误的原因,图片中画的是好几棵大树,他没有看拼音,以为是树林,导致错误。一年的小朋友经常是顾东不顾西。他只专注于图,却忘记了题目的要求。老师一定要让孩子认真听题。之前,做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时,我都要求孩子们给每题的要求标序号的。但考试时,我都要求孩子在心里标记题目要求。

第三题:看拼音写字词。考试之前,都会给孩子听写。这道题存在的两个词语问题。野鸭的“鸭”字小朋友写错的较多。本学期学了三个ya,分别是“丫”、“鸭”和“鸦”教学“鸭

”字时,我说鸭子的嘴巴像字左边的部分,扁扁的,并组词“鸭子”、“小鸭”、“水鸭”,并没有提到过“野鸭”,从这个词语就可以看出来,部分小朋友的思维还单单是直观思维。只能对老师说过的词语进行理解。不愿意动脑筋去思考。还有一个词语牧羊的“牧”字,并不是不会写。是写的不规范,两个小朋友把范文旁写不对。还有一位小朋友把乌鸦的“鸦”字写成了两个“牙”字。从这一题可以看出,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不能是那种纯属的教学,在对这些易混淆的字教学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开动小脑筋,想想小窍门。第四题:照样子,写字词。1,是写反义词。没有小朋友错。2,是照着吹一吹来写的。xx一x x。有两个小朋友出现问题。第一个小朋友在田字格里注音,其实,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说过,田字格里不能写生字,这个例子,我也复习过,学过的字,如:比一比、画一画、让一让。第二个小朋友是没看清题目,又写了反义词。导致失分。3,是填词,没有小朋友出错,凉爽的()。这道题其实是按课文填合适的词。没有难度。

第五题:照样子,连一连,组成词语。样子给的是东连西。东西。有一个小朋友出现错误。我当时是要求孩子们连一个,划去一个的,都是基本词语。无难度。

第六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只是基础题。是对课文内容的填写。第3题,“再”来瞧。再字有一个小朋友写成了在家的“在”。这是两个易混淆的字。我的方法是:“在”表地点,组词为,在家,在哪,正在,在么。“再”可以用“又”替换,解释可通顺的。再会,再见。再三。再次。第6题,不是原课文,稍微改了一点,小朋友就不会填了。还有“了”和“子”不分。我的方法是两钩写好“了”。小朋友对易混淆的字掌握不牢。应该加强训练。

第七题:看图选词填空。原先感觉这道题目,会有好多小朋友错的,出乎意料,没有小朋友写错。看来孩子们观察能力挺强的。前两个空也和课文有关,所以,课文背的熟,就不会出现问题。

三,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1,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全面准确的传授知识,重视对知识的迁移巩固。词语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要让孩子自己根据老师说的方法,准确的迁移。

2,后半学期的教学中,主要是识字教学。要加强生字词音、形、意的指导理解。特别是同音字、形近字的教学要进行比较练习,根据词语组词。

3,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倾听,认真读题、细心答卷的好习惯。

4,狠抓学困生。对孩子多鼓励、多训练,多与家长沟通,提高成绩。

篇12:语文期末考试总结

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穆旦:九叶诗派代表诗人之一,诗集《探险者》《九叶集》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著名的古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6.张溥: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又创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7.姚鼐:字姬传,一字梦古,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桐城派古文家。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登泰山记》选自该书。

8.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龚自珍全集》。己亥年在辞官归途中写了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

9.徐志摩(1896-191) 新月诗派代表人物,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篇13: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

期末考试是检测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次总结性考试, 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期末考试属于达标型考试, 其考试权威性、监考资源的配备和监督力度都不如全国性的选拔型考试。然而, 期末考试在高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评定学生学业水平、使学生获得评奖学金、三好学生、入党、竞选学生干部、研究生保送资格的重要指标。所以, 我们必须制订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 并不断完善, 使期末考试这一教学环节走上科学化轨道。

然而, 如今高校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 作弊人数越来越多, 作弊手段越来越高明和多样化。日趋严重的作弊问题使期末考试失去了测量和评价的作用, 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妨碍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有效抑制考试作弊的蔓延, 各高校依据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订了符合自己学校的考试违纪作弊处理规定, 视情节轻重对违反考场纪律的学生给予警告、扣分、考试成绩记零、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问题还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本文尝试运用“囚徒困境”的理论来探讨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问题, 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二、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模型:两个涉嫌共犯重罪的嫌疑犯被单独关在囚室中, 如果其中一方愿意认罪并在法庭上作证, 而另一方还坚持自己无罪, 认罪的人被拘禁三十天后便可释放, 不认罪的则会被重判十年监禁;若双方都认罪, 则各判五年;如果双方都坚持自己无罪, 警察又无法找到证据证明他们的罪行, 则只能以较轻的罪名起诉, 各判两年。用来表示两个囚徒的选择方案和损益的支付矩阵 (payoff matrix) 如下:

在囚徒困境中, 两个囚犯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是应该选择不认罪, 使警察拿不到证据起诉, 还是应该背叛对方, 坦白自己的罪行, 争取轻判?从甲的角度分析, 在乙认罪的条件下, 甲也认罪就被判五年, 不认罪则被判十年;在乙不认罪的条件下, 甲认罪就被关三十天, 不认罪就两年。所以, 不管乙的选择是什么, 甲的最佳选择都是认罪。从乙的角度分析亦然。这样双方都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 风险最小的选择, 结局就是两人都被监禁五年, 对双方都不利。

博弈理论认为, 每个博弈都会在某点或某些点上达到均衡, 这就是所谓的”纳什均衡点” (潘天群, 2002, 页17-21) 。在纳什均衡点上, 参与博弈的任一方的选择对于局中其他人的策略都是最优的, 所以, 他们都不会有单独改变选择的冲动, 从而使博弈达到一个稳定的结果。在囚徒困境中, 唯一的均衡点就是双方都认罪, 这是在这场博弈中最可能出现的结果。

三、囚徒困境与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

囚徒困境在理论上很好地反映了博弈的基本特征, 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只要博弈双方的命运联系于对方的选择上, 但双方又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囚徒困境就自然会形成。当今, 很多社会现象的内在根源, 都可以用囚徒困境来理解和分析。由于作弊涉及道德问题, 而且考试分数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是学生获得评奖学金、三好学生、入党、竞选学生干部、研究生保送资格的重要指标, 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宣称自己考试的时候会作弊, 于是考生之间在策略选择上就存在信息非对称性, 在这种情况下, 囚徒困境就出现了。在博弈论中, “理性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张维迎, 页1) 。我们假设作弊博弈的参与人是学生甲和学生乙, 他们都明白在这场博弈中存在着博弈支付 (表2) , 那到底是应该作弊 (不合作) 还是诚信考试 (合作) 呢?

在实际中, 考生的学习成绩各有差异, 所以我们需要假设上面所说的学生甲和学生乙是学习成绩不相上下的两名考生, 他们都很理性, 都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做决定, 并且面临着作弊还是诚信考试的选择。

在这一场考试作弊的博弈中, 如表2所示, 如果甲、乙二人都选择诚信考试, 这完全达到了考试的目的, 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理念和公平竞争的考试规则, 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反之, 如果双方都在期末考试时作弊, 结果必然是反馈错误的测评信息, 打击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导致学风、教风、考风、校风的恶化, 损害师生和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若甲、乙两人的选择不同, 那么选择作弊的学生将获得比实际更好的成绩, 在成绩排名上占优势;而诚信考试的学生虽然反映了真实的水平, 但是成绩排名明显落后于作弊学生, 于是在以后的评奖评优、入党、党团干部竞选中都处于吃亏的位置。所以, 与理性的囚徒双方最后都选择认罪的结果一样, 所有的考生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都会选择不顾道德的谴责和考场规则, 选择在期末考试中作弊。然而, 这样不仅使作弊的学生本人荒废学业, 而且助长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和弄虚作假的威风, 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作弊中, 加剧了社会的信用危机。

其实, 诚信考试不管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是对学校和社会的总体利益都是最有利的策略, 是一种理想状态, 而大家都在考试中作弊却是这场博弈中的纳什均衡点, 这也许就是高校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 屡禁不止的原因。

四、大学生考试作弊走出囚徒困境的可能策略

对于教育而言, 道德应该成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道德教育的重点。子曰:“信之于人重矣”。 (论语) 孟子:“诚着, 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如果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不解决, 长此以往, “素质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无疑是高等教育, 甚至是中国教育的不幸。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是各考生的个体理性行为和非合作博弈的结果。想要走出这个困境, 需要提高大学生行为自主性和个体理性水平, 更需要考试各主体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一) 提高各博弈主体的理性水平

在前文分析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时, 我们进行了一些前提假设。其中, 我们假设所有考生都是理性的, 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选择的标准。理性是囚徒困境产生的前提条件。在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中, 个人理性背离了集体理性。各考生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 不顾他人的利益, 从利己的个人理性出发, 对他人的利益采取不合作的措施, 导致了两败俱伤的结果。各考生以自利作为标准, 选择不顾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在考试中作弊, 这似乎使自己处于一个更有优势的位置, 但是作弊需要承担被发现的风险, 在作弊过程中考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对学生的身心危害是不容忽视的。而且, 长远来看, 作弊这种选择将会使考生荒废学业, 影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 扭曲考生的价值观、荣辱观, 导致诚信品质缺失。最后, 当作弊的学生走出校门,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 终究会被淘汰。同时, 这也导致学校的学风、考风、校风的恶化。这是个体的理性否定了集体理性,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是个体理性选择导致了非理性的集体恶果。所以要走出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 需要不断提高博弈各方的理性水平, 加强诚信教育, 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二) 加强合作

造成囚徒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警察把两个囚犯分别关在不同的囚室中隔离侦讯, 使他们没办法合作。如果两个囚犯在严格的监狱管制之下还是找出了联系的方法, 比如收买狱卒, 那么他们就可以进行交流和讨论, 从共同而非自我利益出发, 进行合作, 做出更好的决策, 达到双赢的效果。所以, 制订增加学生合作机会 (大家都诚信考试) 的制度是解决囚徒困境有效的办法。例如:考试前所有考生都要签字保证会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绝不在考试中作弊, 若发现作弊现象, 取消其评奖评优的资格。或者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所有违纪作弊行为都记录在档案里, 学校的素质考核和评奖评优等活动都参考学生档案里的信用记录, 并且该信用档案将来会与学生的其他档案一起交给用人单位, 如果档案里有不良的信用记录, 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荣誉, 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 这就迫使学生在考试中诚信应考。

然而, 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就如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犯, 即使他们达成了共识, 说好无论如何都不认罪, 但是, 就算达成这个共识是最符合共同的利益的, 自私的人有可能会在最后一刻偷偷认罪, 希望有机会减刑到三十天。如果他们不能相互信任, 那么, 问题有回到了原点, 还是无法摆脱最糟糕的结局。因此, 如果博弈双方不能相互信任, 我们需要第三方来进行监控。在这里, 第三方指的是监考。通过观察分析, 我们发现很多考试作弊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考老师没有严格执行考试纪律, 在考场上出现聊天、玩手机等现象, 发现作弊以后隐瞒不报, 只是口头训诫, 并没有实际惩罚。这样, 学生作弊的实际收益远远大于作弊的成本, 自然会打破约定, 冒险作出作弊的选择, 而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考。加强监考力度可以迫使博弈双方信守承诺, 展开合作, 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

五、结语

囚徒困境描述的是博弈双方在特定的条件约束下, 根据个体理性做出选择, 而达成非合作博弈的一种均衡状态, 揭示了个体理性导致合作困难的后果。众所周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蔚然成风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 很多学生看到其他考生作弊成功, 导致自己的眼前利益受损, 为了不吃亏, 铤而走险加入作弊队伍。于是, 考生在作弊就陷入了囚徒困境。要使大学生走出困局, 必须提升各博弈主体的理性水平和加强合作,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加强诚信教育,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加大未来利益对学生策略选择的影响力;制定严格的考场制度, 加大监考力度等。然而, 这些措施从理论上似乎是可行的, 可是在执行上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囚徒困境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仍然需要教育各方的通力合作, 共同商议和研究最佳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M].北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3]程香丽, 张福磊.高校期末课程考试作弊问题的博弈论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 2014, 30 (5) :89-94.

篇14:期末考试大变脸

传统的期末考试容易造成孩子惧怕考试,进而导致对学习有巨大压力,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文中的几所学校,采取了新颖的方式考察,让学生从快乐的期末考试中爱上学习。

今年9月开始,二期课改全面推行,申城小学一、二年级不作书面考试,口试、游戏、家长参与等各种“个性化”考查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传达信息:生活中考查

“19日上午语文口试,20日上午数学以游戏的方式考查。三天下午都放假。”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向学生口头宣布期末考查的日程安排和考查内容,学生是否能够向家长传达准确的信息也成为这次考查的项目之一。

“以往我们都让学生带一份《告家长书》,希望家长作好配合等内容。今年小学一年级不作书面考试,我们就在实际生活中考查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沈校长说。

在这场特殊的考查中,学生要准确地把老师口头宣布的信息记录下来,回家告诉父母,并让父母把孩子复述的信息写到回执上,老师就从回执上的内容判断孩子接受、传达信息的综合能力。

欢乐游园会:激发学习兴趣

文学遐想园、数字游戏宫、英语角、自然探秘区……新黄浦实验学校的学生一提起学校的快乐考查就兴奋,人手一张通行证、人头一顶“皇冠帽”。通行证上是游园记录,通过就盖个红印章,没通过就盖个蓝印章,每个章还能挂在“皇冠帽”上。

在众多游戏中,四年级女生王毅君觉得“精彩24”最刺激。两个小选手相对而坐,学生主考官一声令下,左边选手看着牌口中念念有词,右边那个胖男孩目不转睛盯着牌在心算。“啪”的一声,胖胖的小男孩赢了,大头男孩耷拉着脑袋,胖男孩走上前去安慰他:“下次你能行。”

该校黄蓓芬老师说: “我们把这次能力考查命名为‘卡通宝贝畅游智慧乐园’,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攻关’,锻炼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分层考试、多种评价:给学生自信

在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即使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不惧怕期末考试。该校朱同学说:“我学习底子较差,选择基础类试卷考试不仅能提高我的学习积极性,顺便还可以体会一把‘成功的感觉’。”该校期末考实行分层考试,每门功课的试卷分4个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相应的试卷。而对自己考试结果不满意的同学,在考试后可以向老师继续提出第二次考试的申请。

此外,学校对低年级学生的历史、地理、生物等全部“免考”,成绩看平时的学习态度、作业表现。作业大多是自主完成的小论文。

课外阅读、口试进入小学考试

闸北区第一中心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考试,口试也列入其中,老师通过口试题考察每位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

上一篇:走好这一步作文700字下一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语音教学中音位理论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