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专题复习

2024-04-11

力与运动专题复习(通用6篇)

篇1:力与运动专题复习

专题训练:力与运动、能量综合应用

1、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P

点,随传送带运动到A点后水平抛出,小物块恰好无碰撞的沿圆弧切线从B点进入竖直光滑圆孤轨道下滑。B、C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R=1.0m圆弧对应圆心角,轨道最低点为O,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0.8m。小物块离开C点后恰能无碰撞的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0.8s后经过D点,物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33(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小物块离开A点的水平初速度v1

(2)小物块经过O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斜面上CD间的距离

(4)假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传送带的速度为5m/s,则PA间的距离是多少?

变式: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5.0kg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的上表面距离地面高h=0.8m,其右侧足够远处有一障碍物A,一质量为m=2.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8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同时对平板车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5N的恒力F。当滑块运动到平板车的最右端时,二者恰好相对静止,此时撤去恒力F。当 平板车碰到障碍物A时立即停止运动,滑块水平飞离平板车后,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 从B点切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已知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圆弧半径为R=1.0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BOD=θ=106°。取g=10m/s2,sin53°=0.8,cos53 °=0.6。求:

(1)平板车的长度;

(2)障碍物A与圆弧左端B的水平距离;

(3)滑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如图所示,某杂技表演团内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锥筒,[来源:学&科&网]

内壁粗糙可在内壁进行摩托车“飞壁表演”,筒口半径R=15m,筒高H=20m。某次表演前,演员一只脚蹬在筒内壁,车停在 高度为筒高一半的筒内壁A处向观众致意。如果摩托车和演

员的总质量m= 2.0×10kg。g取10m/s,求:

(1)此刻演员及摩托车在筒壁A点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小;

(2)如果演员采取合适的表演方式,在表演过程中可使摩托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试通过计

算说明演员在不同的高度上表演时速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3)计算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演员在A点高度表演时安全速度的大小。

3、如图所示装置,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光滑杆上,杆固定,倾角为α=60°,用轻绳通过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现将m拉到A位置由静止释放,AO水平,m向下运动到达最低点B,已知OC垂直于杆,β=58.7°,A距滑轮L=1米。sin58.7=0.85,cos58.7=0.52。

(1)求M:m

(2)若M:m=2.5,试求m运动到C点的速度v;

(3)简要描述m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M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

4、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块B,一端连接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悬挂着质量为m的物块A,物块A带有+q的电荷,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电场中,当A静止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不计滑轮、细绳、弹簧的质量以及滑轮的摩擦。现将物块A缓慢竖直向上移动,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才由静止释放物块A,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速度即变为零,求:

(1)当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加速度;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A最大速度的大小。

5、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不计滑轮的摩擦.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弹簧的压缩量;

(2)现用一恒力大小为F沿竖直方向向下拉挂钩,求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加速度α;

(3)在第(2)问中,若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时,物块A的速度为v,求从开始施加拉力到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

(4)若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求此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A所做的功.(注意此问与第三问是彼此独立的,即此问已知量为m1,m2,m3,k,g)

说明:此题不要求使用弹性势能公式,如果用弹性势能公式求解,不能得分.6、如图所示,用半径为0.4m的电动滚轮在长薄铁板上表面压轧一道浅槽。薄铁板的长为2.8m、质量为10kg。已知滚轮与铁板、铁板与工作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和0.1。铁板从一端放入工作台的滚轮下,工作时滚轮对铁板产生恒定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为100N,在滚轮的摩擦作用下铁板由静止向前运动并被压轧出一浅槽。已知滚轮转动的角速度恒为5rad/s,g取10m/s2。(1)通过分析计算,说明铁板将如何运动?(2)加工一块铁板需要多少时间?(3)加工一块铁板电动机要消耗多少电能?(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的能耗)

篇2:力与运动专题复习

上周,完全以有效的自主学习、有效的交流讨论、有效的`知识展示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整体来看效果还可以。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有部分学生不可能全部完成学案上的内容,但所有的学生在自己的力所能及上完成自学。

在交流讨论环节,各小组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间互相交流学案答案,当交流到不会的知识时,就提出来,组内共同解决。有的小组组长提问,成员回答。当组内因为一个问题争持不下时,有一个组处理的较好,组长提议将它放到班内进行交流。整体来看,学生讨论的效率还可以,只是在以后,要让学生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样直观性更强。

篇3:“直线运动”专题复习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 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 涉及的基本概念较多, 其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等为重点知识.从加速度角度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分析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是重中之重.下面结合考点作一专题辅导, 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考点一、理想化物理模型

【知识梳理】

中学常见的理想化物理模型有:1.研究对象理想化的模型.例如:真空、质点、刚体、轻弹簧等.以质点的概念为例, 质点就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形状和转动, 集中了整个物体质量的几何点, 突出了物体的位置和质量的主要特征.至于什么时候可以把物体简化成质点, 要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 就可以不考虑地球的大小、形状和自转, 把地球看成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的自转时, 就不能再把地球简化为质点了.2.运动变化过程理想化的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等, 这些都是把复杂的运动过程理想化了的“物理模型”.

【方法突破】

物理模型的特点:1.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 把握主要因素, 化复杂为简单, 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而模型的本身又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2.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物理模型不仅再现了过去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 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 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 所以, 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 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想化模型来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是抽象思维的结果, 所以又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只有经过实验证实了以后才被认可, 才有可能发展为理论.

【典例】2011年2月15日消息, 科学研究表明, 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4倍, 它的轨道距离太阳是地球距离太阳的几千倍.根据以上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幸神星质量太大, 不能看做质点

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 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 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

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

【命题意图】考查了理想化物理模型, 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 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 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解析】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选项A错;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 因此可以看作质点, 选项B对;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要选择同一参考系, 选项C对;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 选项D错.

【点评】物体可以简化成质点的情况:1.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都相同时 (如平动) ;2.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 (如研究地球的公转) ;3.物体有转动, 但转动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 (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

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问题【知识研读】

根据所给图象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及求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或根据物体运动性质画出物体运动图象;对物体做往返运动或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时, 利用图象法分析能直观快捷解答.

【方法突破】

图象能形象地表达、直观地描述物理规律, 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若能巧妙地利用图象解题, 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运动学中, 图象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要清楚地理解v-t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1.点:

两图线交点, 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

2.线:

若为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若为曲线表示变加速运动.

3.斜率: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4.截距:

纵轴截距表示t=0时刻的初速度, 横轴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

5.面积:

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典例】 (2010·安徽卷)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 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g取10m/s2, 求:

(1)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水平推力F的大小;

(3) 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命题意图】v-t图的考查, 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中可以获取: (1) 某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以及某个速度值对应的时刻; (2) 某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 (3) 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解析】 (1) 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2、初速度为v20、末速度为v2t、加速度为a2, 则

a2=v2t-v20Δt2=-2m/s2

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Ff=ma2 ②

Ff=-μmg

联立①②③得

μ=-a2g=0.2.

(2) 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Δt1、初速度为v10、末速度为v1t、加速度为a1, 则

a1=v1t-v10Δt1=1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

F+Ff=ma1 ⑤

联立③⑤得F=μmg+ma1=6N.

(3) 解法一:由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 得

x=x1+x2=v10Δt1+12a1Δt12+v20Δt2+12a2Δt22=46m.

解法二:根据v-t图象围成的面积, 得

x=v10+v1t2×Δt1+12v20×Δt2=46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要求考生对v-t图象有较深的理解, 先根据图象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分析, 再由物体的运动特征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正确的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知识研读】

1.特点

a=恒量.

2.公式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12at2;

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

平均速度公式:v¯=v0+vt2.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 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 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

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xtav0、v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 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 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 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以上五个物理量中, 除时间t外, x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 这时xvt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方法突破】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1) Δx=aT2, 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

xm-xn= (m-n) aΤ2. (2) vt2=v0+vt2

,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s2=v02+vt22,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 (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

可以证明,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 都有

vt2<vs2.

2.初速度为零 (或末速度为零)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如果初速度为零, 或者末速度为零,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 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1) 前1s、前2s、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2) 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3) 前1m、前2m、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4) 第1m、第2m、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典例】 (2011·全国新课标卷)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 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命题意图】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 (时间t0) 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 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

v=at0 ①

s1=12at02s2=vt0+12 (2a) t02

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

v′= (2a) t0 ④

s1=12 (2a) t02s2=vt0+12at02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 则有

s=s1+s2 ⑦

s′=s1′+s2′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ss=57.

【点评】本题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的计算.要注意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搞清整个运动过程按运动性质的转换可分为哪几个运动阶段, 各个阶段遵循什么规律, 各个阶段间存在什么联系.

考点四、追击与相遇问题

【知识研读】

1.基本思路

2.追和被追的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同向运动) 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1) 速度大者减速 (如匀减速直线运动) 追速度小者 (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若两者速度相等时, 追者位移仍小于被追者位移, 则永远追不上, 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②若速度相等时, 有相同位移, 则刚好追上, 也是二者相遇时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③若位移相同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 则被追者还能有一次追上追者, 二者速度相等时, 二者间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2) 速度小者加速 (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追速度大者 (如匀速直线运动) :①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二者间有最大距离.②当二者位移相等时, 即后者追上前者.

特别提醒:追及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寻找并列出三个关系方程, 分别是位移关系方程、速度关系方程和时间关系方程.

【方法突破】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如下四种.

1.物理分析法:

抓好“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 认真审题, 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在头脑中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图景.

2.相对运动法:

巧妙地选取参考系, 然后找两物体的运动关系.

3.极值法:

设相遇时间为t, 根据条件列方程, 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 用判别式进行讨论, 若Δ>0, 即有两个解, 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 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 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碰.

4.图象法:

将两者的“速度-时间”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 然后利用图象求解.

【典例】 (2009·海南物理卷)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 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 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 (s2>s1) .初始时, 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s0=s1+s2, 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s1, 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 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 两车相遇1次

【命题意图】考查了追及与相遇问题.

【解析】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a1比乙的加速度a2大, 在达到速度相等的时间T内两车相对位移为s1.若s0=s1+s2, 速度相等时甲比乙位移多s1<s0, 乙车还没有追上, 此后甲车比乙车快, 不可能追上, A项对;若s0<s1, 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比甲车快, 因为甲车加速度大, 甲车会再追上乙车, 之后乙车不能再追上甲车, B项对;若s0=s1, 恰好在速度相等时追上、之后不会再相遇, C项对;若s0=s2 (s2>s1) , 两车速度相等时还没有追上, 并且甲车快、更追不上, D项错.

【点评】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利用不等式求解.此法思路有二:①先求出在任意时刻t两物体间的距离y=f (t) , 若对任何t, 均存在y=f (t) >0, 则这两个物体永远不能相遇;若存在某个时刻t, 使得y=f (t) ≤0, 则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②设在t时刻两物体相遇, 然后根据几何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 (t) =0, 若方程f (t) =0无正实数解, 则说明这两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 (t) =0存在正实数解, 则说明这两个物体可能相遇.方法二、利用图象法求解.此法思路是用位移图象求解, 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 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象相交, 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考点五、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问题【知识研读】

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环节如下:实验操作、纸带选取、标注计数点、位移测量、数据记录、计算、描点作图等, 在以上环节中实验操作、位移测量、有关计算和描点作图四个环节经常会出现问题.

【方法突破】

“纸带处理问题”常常包含以下三类基本问题:

1.判断运动形式——由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Δx判断.若Δx=0, 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Δx≠0, 但恒定, 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Δx≠0且不恒定, 则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2.计算瞬时速度——理论依据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计算加速度——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Δx=aT2计算, 或先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再作出v-t图象, 利用v-t图象的斜率来求加速度.

纸带处理时应注意实际打点与计数点间的区别, 这关系到Δx=aT2中“T”的取值.

【典例】 (2009·江苏物理卷)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 打出了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平衡摩擦力后, 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 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 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实验数据在下图中作出a-F的关系图象.

(3) 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不通过原点, 请说明主要原因.

【命题意图】考查了打点计时器测速度问题.

【解析】 (1) 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所打出的纸带, 求解加速度用公式Δx=at2, 关键弄清公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 Δx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t为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如果每5个点取一个点, 则连续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Δx= (3.68-3.52) ×10-2m, 代入可得加速度a=0.16m/s2.也可以使用最后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移差求解, 得加速度a=0.15m/s2.

(2) 根据图中的数据, 合理的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 使图线倾斜程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以与水平方向夹角45° 左右为宜.由此确定F的范围从0到1N较合适, 而a则从0到3m/s2较合适.设好刻度, 根据数据确定各点的位置, 将各点用一条直线连起来, 延长交于坐标轴某一点.如下图所示.

(3) 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图线的斜率、交点、拐点、面积等意义, 能正确理解这些量的意义则很多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与纵坐标相交而不过原点, 该交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 小车仍有加速度, 即绳对小车仍有拉力, 由拉力的来源考虑很容易得到答案, 是因为砝码盘的重力, 而在 (2) 问的图表中只给出了砝码的总重力, 而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

【点评】打在纸带上的点, 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 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 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篇4: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A. 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不变

B. 地面对木板[A]端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C. 墙对木板[B]端的弹力与地面对木板[A]端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 墙对木板[B]端的弹力大于地面对木板[A]端的摩擦力

2. 一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光滑球,球的一侧靠在竖直墙上,木块处于静止,如图2,若在光滑球的最高点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木块仍处于静止,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FN]和摩擦力[Ff]的变化情况是( )

A. [FN]增大,[Ff]增大

B. [FN]增大,[Ff]不变

C. [FN]不变,[Ff]增大

D. [FN]不变,[Ff]不变

3. 如图3,轻绳两端分别与[A、C]两物体相连接,[mA]=1kg,[mB]=2kg,[mC]=3kg,物体[A、B、][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若要用力将[C]物拉动,则作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10m/s2)( )

A. 6N B. 8N

C. 10N D. 12N

4. 如图4,木块[b]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其上表面水平,木块[a]放在[b]上. 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a、b]均保持静止. 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 如图5,圆形凹槽半径[R]=30cm,质量[m]=1kg的小物块在沿半径方向的轻弹簧挤压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50N/m,自由长度[L]=40cm,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取[g]=10m/s2,sin37°=0.6,cos37°=0.8.则( )

A. 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5N

B. 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3N

C. 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N

D. 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8N

6. 如图6,一圆环位于竖直平面内,圆环圆心处的一小球,[OP、OQ]为两根细绳,一端与球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圆环上.[OP]呈水平,[OQ]与竖直方向成30°,现保持小球位置不动,将圆环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在此过程中( )

A. [OP]绳所受拉力增大

B. [OP]绳所受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Q]绳所受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 [OQ]绳所受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7. 如图7,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而物体始终保持静止. 当力[F]逐渐减小,则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

A. 保持不变 B. 逐渐减小

C. 逐渐增大 D. 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8. 如图8,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A]和[B]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A、B]两物体各受几个力( )

A. 3个、4个 B. 4个、4个

C. 4个、5个 D. 4个、6个

9. 如图9,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力[F]拉住,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设小球受到支持力为[N],绳拉力为[F],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2mgcosθ]

B. [F=mgcosθ]

C. [N=2mg]

D. [N=mg]

10. 如图10,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半径为[R]的球,其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劈接触,处于静止状态,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当细线悬点[O]固定不动,斜面劈缓慢水平向左移动直至绳子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下述正确的是( )

A. 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B. 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 细绳对球的拉力一直减小

D. 细绳对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Gsin α]

11. 如图11, 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 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 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于[A]上, 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 在[A]下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相对地面始终静止, 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f]及支持力[N]正确的是( )

A. [Ff=0], [N=Mg+mg]

B. [Ff]向右, [N>Mg+mg]

C. [Ff]向右, [N

D. [Ff]向左, [N>Mg+mg]

12. 如图12, 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 若气球所受浮力[F]始终保持不变, 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 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 需从气球篮中抛出一些物体, 抛出物体后探空气球的质量为( )

A. [2(M-Fg)] B. [M-2Fg]

C. [2F-mgg] 13. 如图13,[μ=32]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A]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 物块[A]的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B]后,当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90°时,[A、B]恰能保持静止且[A]所受摩擦力向下,则物块[B]的质量为( )

A. [22m] B. [524m]

C. [m] D. [2m]

14. 如图1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的[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两两连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OA∶AB∶OB]=[3∶4∶5].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A]球上,使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B]绳中的拉力小于[mg]

B. [OA]绳中的拉力大小为[5mg3]

C. 拉力[F]的大小为[4mg5]

D. 拉力[F]大小为[3mg4]

15. 将某材料制成的长方体锯成[A、B]两块放在水平面上,[A、B]紧靠在一起,物体[A]的角度如图15. 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B], 使物体[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

A. 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B. 物体[A]只受一个摩擦力

C. 物体[B]对[A]的压力小于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D. 物体[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

16. 如图16甲,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一个与竖直方向成[θ]的力[F]拉物块,现使力[F]沿顺时针转动,并保持物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到拉力[F]与[θ]变化关系图线如图16乙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甲 乙

A. [12] B. [32]

C. [2-3] D. [3-12]

17. 如图17,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32mg]和[12mg]

B. [12mg]和[32mg]

C. [12mg]和[12μmg]

D. [32mg]和[32μmg]

18. 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斜面倾角为30°,如图18.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 等于零

B. 大小为[12mg],方向沿斜面向下

C. 大小为[32mg],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19. 已知两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分力[F2]的大小为30N. 则( )

A. [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2]可取任意方向

20. 如图19,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 [G和G]

B. [22G]和[22G]

B. [12G]和[32G]

D. [12G]和[12G]

21. 如图20, 重力为[G1]=10N, [G2]=20N的木块悬挂在轻绳[PC]和[PB]的结点[P]上, [PB]水平, [G2]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 [PA]偏离竖直方向30°,系统处于静止. 求木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和木块所受斜面的支持力.

22. 如图21,物体[A]的[GA]=40N,物体[B]的[GB]=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用水平绳将物体[A]系在竖直墙壁上,水平力[F]向右拉物体[B],当[F=]30N时,才能将[B]匀速拉出. 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3. 如图22,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拉力缓慢地拉起球[B],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此时环[A]仍保持静止. 求:

(1)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

(2)环对横杆的压力及环受到的摩擦力.

24. 某装置截面图如图23,一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滑槽水平放置,一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滑块可在槽中滑动.已知滑块重[G=]20N,滑块与滑槽底面有较小空隙,滑块的底角[θ=]60°,滑块与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求要使滑块沿着滑槽匀速滑动,需要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的大小.

25. 如图24,竖直悬挂的物体[A]的质量[mA]=0.2kg,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B]的质量[mB]=1.0kg,绳和滑轮间的摩擦均不计,且绳的[OB]部分水平,[OA]部分竖直,[A]和[B]恰好一起匀速运动.取[g]=10m/s2,求:

(1)物体[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用水平力[F]向左拉[B],使物体[A]和[B]做匀速运动,需多大的拉力;

篇5:力与运动专题复习

(5)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6)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7)《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8)《陋室铭》一文中,表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3)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赠张丞相》)(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黄鹤楼》)

(5)《春望》中表达人们在离乱中倍觉家信珍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爱莲说》中赞美莲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洁品格。

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题。回归简单 徐 翀

1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2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3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4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5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6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7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小题2】文章第3段列举爱因斯坦的事例有何作用?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小题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2.父亲的布鞋 周海亮

①一位朋友童年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他告诉我,他能活到现在全靠了父亲的一双布鞋。②朋友老家在鲁西南,一个平常都吃不饱饭的贫困山村,何况全国人民都挨饿的那三年?朋友记事比较早,在那三年的漫长时间里,他每天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寻找各种各样的东西往嘴里塞。槐树叶吃光了吃槐树皮,草根吃光了吃观音土。可是,在那样的年月,即使可以勉强吞咽下去的东西,也是那么少。朋友经常坐在院子里发呆,有时饿得突然昏厥过去。③朋友的父亲在公社的粮库工作。有一阵子,粮库里有一堆玉米,是响应号召,留着备战用的。饥肠辘辘的父亲守着散发着清香的玉米,念着骨瘦如柴甚至奄奄一息的妻儿。有几次他动了偷的心思,但朋友的父亲说,那是公家的东西,即使我饿死了,也不去拿。

④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确切说是下脚。他穿着一双很大的布鞋,要下班时,他会围着那堆玉米转一圈,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回家。他的步子迈得很扎实,看不出任何不自然。可是他知道,那鞋子里面,硌得他双脚疼痛难忍的,是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回了家,他把鞋子脱下,把玉米洗净,捣碎,放进锅里煮两碗稀粥。朋友的母亲和朋友趴在锅沿贪婪地闻着玉米的香味,那是两张幸福的脸。

⑤这时朋友的父亲会坐在一旁,往自己的脚上抹着草木灰。他的表情非常痛苦。

。可是他没有办法。他可以允许自己被饿死,但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妻儿被饿死。朋友的父亲在那三年的黄昏里,总是痛苦着表情走路。他的鞋子里,总会多出几粒或者十几粒玉米、高粱、小麦、黄豆„„这些微不足道的粮食,救活了朋友以及朋友的母亲。朋友说,他小时候认为最亲切的东西,就是父亲的双脚和那双破旧的布鞋。那是他们全家人的希望。那双脚,那双鞋,经常令我的朋友垂涎三尺。

⑥饥荒终于过去,他们终于不必天天面对死亡。可是他的父亲,却没能熬过来。冬天回家的路上,父亲走在河边,竟然跌进了冰河。或许是饿晕了,或许被磨出鲜血的双脚让父亲站立不稳,总之父亲一头栽进了冰河,就匆匆地去了。直到死,他的父亲,都没能吃过一顿饱饭。⑦朋友那天一直在呜咽。他喝了很多酒。他说多年后替父亲偿还了公社里的粮食,还了父亲的心债;可是,面对死去的父亲,他将永远无法偿还自己的心债。【小题1】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情节。

妻儿挨饿,父亲动了偷粮食的念头————终于用鞋偷装粮食回家——饥荒过去。【小题2】“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你仿照示例,给文中划线句作批注。【示例】可是他最终还是对那堆粮食下手了。【批注】“最终”一词有最后、终于的意思,是指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表现了父亲内心挣扎的心理。【文中划线句】他穿着一双很大的布鞋,要下班时,他会围着那堆玉米转一圈,用脚在玉米堆上踢两下,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回家。他的步子迈得很扎实,看不出任何不自然。【我的批注】

【小题3】 文末,作者说他的朋友“面对死去的父亲,他将永远无法偿还自己的心债”,联系全文,你认为朋友的“心债”是什么?

【小题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这位父亲行为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本。关注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等)提供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 2013 年 11 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信软件。

【特色介绍】微信开创了以异步语音(最长60秒)作为点对点信息传输的新模式。语音输入比传统文字信息输入更加便捷,适合在行走、移动、双手不便等情况下随时进行信息交流。所有语音信息被留存,可以随时回放,解决了用户不同时在线的问题。与电话语音传输相比,微信用户处理信息的自由度更高。跟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服务相比近乎免费。微信高效便捷的异步语音传输开创了之前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

微信“朋友圈”在信息传播范围的可控性上进行了新的尝试。既拥有微博、人人网里对朋友公开发布信息的“朋友圈”,但与“微博、人人网”比较,微信有限制公开程度的功能,如屏蔽、设置私密等。这种“既公开又封闭”的信息发布方式,让用户的信息有了介于私密和公开之间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释放方式。

【用户体验】用户甲:进入微信界面,一个小孩在一个星球上仰望地球,它很好地阐述了微信初始的设计理念:人与外界的沟通。它甚至让原本和互联网绝缘的人都能随心所欲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你不想说话,也可以打开微信平台,进入“朋友圈”,简单方便地看到身边朋友分享的“心情”,或是一段话,一张照片,亦或是一篇文章,一则链接,也许能给你带去些许感动与思考,并将你的这种感动和思考反馈给朋友们。

用户乙:大部分微信账号和手机号绑定,并导入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多是以真实姓名和照片注册,令用户放松警惕,这些信息容易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虽然个性化服务的潮流滚滚向前,但隐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相关数据】工信部2013年1-2月电信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行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语音每户每月平均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三大电信运营商前两个月虽然春节效应推动短信发送总量增长,但普通用户所使用的点对点短信下滑10.6%。1-2月,短信业务量达到1576.1亿条,同比增长0.7%,但明显低于2011年同期的5.7%,更低于2012年同期的7.6%。工信部称:“微信、微博等新型移动信息服务对短信的替代作用非常显著。”

腾讯微信在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持续增长。微信本身免费,发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运营商收取,微信刺激了电信运营商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增长。2012年三家电信运营商净利润情况(下图)

【业界观点】关于微信与电信运行商业务之争,各方表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处理得当可双赢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受影响有限

微信所属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可与运营商共赢

【使用说明】重庆邮电大学学习的张明同学,花10个小时手绘了7页说明书教父母用微信,下图是其中的两页。【小题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信给用户带来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各人隐私安全问题。B.微信与电信运营商之间是火拼还是合作,双方高层给出的答案是后者。C.晓琳想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里发一张照片,是无法对公开程度进行限制的。D.张明父母给张明发送语音信息时,张明正好在上课,他可以晚上回宿舍再收听。【小题2】【特色介绍】在介绍微信的两项特色功能时,都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小题3】请在【相关数据】中找出能印证此【业界观点】的依据。【小题4】请根据【使用说明】回答问题。

(1)张明手绘的这两页说明书,正是教他的父母使用【特色介绍】中的微信的的功能。(2)根据张明的回答,完成你和张明的对话。你:

张明:谢谢你!微信操作虽然很简单,但对于我农村父母来说,仍需要更直观地说明,我在外读书,不能手把手地教他们,于是就想到手绘了。

【小题5】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目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⑴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⑵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1.阅读《巨商蓄鹦鹉》,完成小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语鹦鹉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谓之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①半年方得释()②就笼语鹦鹉曰()③鹦哥谓之曰()④似不忍去()(2)下列各句与“一日段生以事系狱”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B.岁以大穰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而以天下事为己任【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日段生以事系狱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诗文;②向客人问安;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滕王阁①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②渚,佩玉呜鸾罢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④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⑤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①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边,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王勃赴交趾省父途经洪州参与阎都督宴会时即席作《滕王阁序》,序后附这首诗,描写了滕王阁高远的气势和赣江一带的景色,意境开阔,意气飞扬。②江:指赣江。③罢:停止。④物:四季的景物。⑤帝子:指滕王。【小题1】.诗中写滕王阁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1分)【小题2】.品味“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中词语的妙用,并说说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3分)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8~9题。(4分)点绛唇①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② [宋]叶梦得

缥缈危亭③,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④。

老去情怀⑤,犹作天涯想⑥。空惆怅⑦!少年豪放,莫学衰翁⑧样。

[注释]①点绛唇:词牌名。②绍兴乙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绝顶小亭:即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卞山峰顶。③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危:高。④烟浪:烟如浪,即云海。⑤老去情怀: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老。⑥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想望。⑦惆怅:失望、失意。⑧衰翁:衰老之人。【小题1】、上阕描写了词人__________,下阕抒写了词人。(2分)【小题2】、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2)

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9~10题。(4分)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捷②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③调,心字香④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释】①吴江:今江苏省县名,词中“秋娘渡”、“泰娘桥’’均为吴江地名。②蒋捷,生卒年不详。这首词,是词人于南宋消亡之初,漂流太湖一带,乘船经过吴江县时所作。③银字笙:乐器名,是笙管的一种。④心字香:一种香名。据说是以香粉成心字形。【小题1】.你觉得词人在词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2分)【小题2】.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品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妙处。(2分)1.作文。(60分)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篇6:力与运动教学反思

得:本节课是由运动向力的过渡,故而在开始力的学习之前,首先对于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讨论举例得出了力的概念。由于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因此在处理教材时先引出力的概念,指出力的存在离不开物体,考虑到有利于记忆和逻辑上的问题,引出力后马上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最后才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

失:(1)由于学生刚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还没有尽快进入兴奋的状态,在课堂讨论举例的时候显得兴奋度不够;(2)对于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掌握情况不太好,主要表现在于对“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理解不够透彻,出现了概念辨析不清的现象。

上一篇:端正入党动机党课总结下一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团建工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