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究竟造句的内容

2024-05-02

用究竟造句的内容(精选8篇)

篇1:用究竟造句的内容

1. 直到今天,我还搞不清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制造洗衣设备。

2. 人们也许会怀疑,这些粒子究竟能否在衰变之前到达探测装置。

3. 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当时也着实议论过一番。

4. 探其究竟,原因不外乎两个。

5. 你究竟到哪里去了?

6. 你究竟什么时候离开家的?

7. 你去了解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

8. 然而我并不知道,她究竟希望我说什么?

9. 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垃圾,没有两个人的意见是一致的。

10. 值得欣慰的是,这一错误估计,并未成为决策者的决策指导依据,而仅仅是以报告的形式体现。那么,这些冰川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11. 我们究竟为什么需要担心所有这些冒出来的东西?,它们与交流根本毫无关系?

12. 但是这个框架是什么,它究竟如何和企业的构架相关联?

13. 它究竟在哪儿?

14. 结果究竟怎样了?

15. 他究竟为什么不说?

16. 我们不知道究竟哪一样最使人肃然起敬,是他面色的惨白呢,还是他神宇的宁静。

17. 我不知道我的拖鞋究竟放到哪里去了。

18. 今晚半决赛中究竟鹿死谁手还难以知晓。

19. 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

20. 一周前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21. 这般胡说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22.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神秘。

23. 我不知道孩子们究竟睡了没有。

24. 我想知道哥德先生究竟在哪里。

25. 她究竟什么时候告诉你的?

26. 那奇怪的声响究竟是什么?

27. 我究竟做了什么要落得如此境地?

28. 那么在你的这种情况里谁究竟是老板?

29. 但是你究竟该怎么做?

30. 他脸色很苍白,究竟怎么了?

31. 你那想法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32. 我不知道究竟说什么好。

33. 不晓得将来究竟怎么样。

34. 我们现在究竟到哪里了?

35. 苍天在上,你究竟在干什么?

36. 你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37.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8. 下一步他究竟要耍什么花样?

39. 这么吵嚷究竟是怎么回事?

40. 我不敢说他究竟哪一天去。

41. 你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42. 我完全不懂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43. 战斗机司令部究竟干什么去了?

44. 但他的性格究竟怎样的呢?

45. 他的孩子究竟多大我不清楚,反正不超过20岁。

46. 你究竟从哪儿冒出来的?

47. 问题是他究竟能否恢复民主政治。

48. 他竭力想推测究竟,要弄个明白。

49. 没有人知道叛军究竟打算干什么。

50. 他们究竟打算干什么?

51. 她不知道她究竟要调查些什么。

52. 这个泊金斯究竟是谁?

53. 我不知道他究竟是谁。

54. 没有汽车你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55. 现在的房价究竟什么时候才能降到合理的价位呢?

篇2:用究竟造句的内容

中文发音:干旱[gān hàn]

词语解释: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反义词:水涝、泛滥

篇3:用究竟造句的内容

散文到底是指哪些文章

什么样的文章称为散文, 一直有争论, 莫衷一是。

散文真的是个大箩筐。 散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 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理》) “散文”的定义, 向来用排除法, 例如除去“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 以及“实用文章”, 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 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当代, “散文”的地盘被进一步挤压, 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能指明文学特征的文章, 逐渐从“散文”中分离出去, 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词、科普小品、寓言、童话、儿童故事等。 有些亚文类, 例如回忆录、采访、序言、杂文等, 尽管依然“赖”在“散文”这个框子里, 但因其文类规范和特征越来越明朗, 往往也被当作散文中的另类来看待。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 “散文”这种文类都还没说清楚, 散文研究, 尤其是散文教学就更欠缺了。 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建构, 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形成的。 “从整体上看散文研究还处在文学研究滞后的位置, 亦步亦趋地跟随小说与诗歌研究艰难前行。 ”中小学散文教学可资参考的, 主要是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等在解读一些散文文本时所显现的解读方式。 一方面, 散文是主导文类;另一方面, 散文理论研究缺位, 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 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几乎没有人说清楚过, 在散文大家族内部, 由于亚种类繁多, 差异性巨大, 使得人们煞费苦心地对散文特征进行的种种概括描述都显得漏洞百出。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笔调灵活”, 可是有的散文却写得老老实实, 有的还刻意写成流水账的样式……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可是许多经典散文的“形”并不见散, 结构严谨, 体式俨然……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 可是偏偏有的散文通篇直抒胸臆, 有的则通篇写景, 没有半点情感抒发……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含蓄”, 可是有的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是导致散文教学设计缺乏制约性的先天缺陷。 散文这种文体从整体上说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点。

当我们对散文很难界定的时候, 和其他文体做个比较, 是个好方法。 跟寓言、童话等比较, 距离太远;跟诗歌、小说比较, 或许能看出些问题。

看上面这张表格, 你当然也可以找出个例来反驳它的科学性, 但是, 你不能否认散文大体上有下面这些特点:

散文是有叙事性的, 无论是写人写景, 还是说理, 都要有例子, 都要有事件, 都有局部的叙述。

散文表面上是在写所见所闻, 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 而且是很个性化的感悟、思想, 这些主观的感悟、思想反过来也影响着客观的见闻。这就是主客观结合。

散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构思最多的是句子, 对句子的谋划多于咬文嚼字, 多于谋篇布局。

一篇好的散文凸显的是“意境”。 意境是什么?要么是知趣, 要么是理趣, 要么是情趣, 要么是志趣。

散文要追索作者的原意

关于文本解读, 有几个词汇越来越深入人心, 例如“多元解读”。 读解理论发展得非常快, 整理一下中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脉络, 可发现文学读解理论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 即由作者中心论发展到文本中心论, 再到现在的读者中心论。 所谓“读者中心”, 就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以读出自己的观点。 但是这种“多元解读”, 主要是针对小说、诗歌而言的。 因此我们在读小说、诗歌时, 感悟无论怎么“深入”, 都不为过;观点无论怎么“新奇”, 都不为过;体验无论怎么“多元”, 都不为过。 但是, “多元解读”并不适合散文。 为什么?

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 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什么意思呢? 散文中的所思所感, 是作者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 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 我们阅读散文, 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 体会作者所感所思。 那么有人要问, 我不喜欢作者的抒情, 不同意作者的思想怎么办? 没关系, 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 我们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 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它们所论述的道理, 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 是否真如所言? 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 有公认的判别依据。 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 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 但是, 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 阅读散文, 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

每一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秋天, 但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我们首先要感受郁达夫心中的秋, 典型的文人眼中的“秋”有独特别致之处。

每一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 杏林子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关于“生命”的感悟。

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的感想, 但读朱自清的 《匆匆》,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 朱自清24岁时写《匆匆》, 究竟想表达什么?

追索作者的原意要注意什么

有的老师, 可能会说, 我教散文一直在强调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啊。 这非常好, 但是这里可能有几个误区。

不要太快太早奔向主题

我一说追索作者原意, 很多人会联想到关于散文的认同度很高的一种说法“形散而神不散”。 对于如何理解“形散而神不散”, 一直有争论。 但是, 这句话的过度认同也导致散文创作和教学一度走入误区。 在创作上, 形成了主题先行, 单线推进, 欲扬先抑, 卒章显志的固定创作套路。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60年代的“杨朔”模式, 导致在教学上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概念化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 例如有很多老师教《一夜的工作》, 早早地得出一个结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整节课就是寻找理由证明这个结论。 这是典型的“主题先行”。所谓“主题先行”就是在“整体感知”阶段, 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肤浅化、标签化的主题, 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散乱地去找哪些语段、词句表达了这个主题。

不要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

王荣生教授描述过一种课,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说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在课堂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 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 这样的课实际价值不大, “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 比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额外地讲东西, 学生也“向外跑”, 讲一些爱惜生命、珍惜生命的例子, 没什么意思。 其实讨论生命可以, 不用长时间跑到文本外。 《生命生命》里写的“我”看到飞蛾求生, 看到瓜苗生长, 听到心脏跳动非常震惊, 那种震惊是擎天撼地的震惊。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为什么没有“我”这样的震惊? “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从文本里产生的不一样。 补充了解杏林子的身世背景以后, 我们再回到文章中去解答前面的疑问, 去感受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感动。

散文教学, 走到文本之外, 其实就是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 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

追索作者原意的具体方法

但是, 要追索作者的原意, 也难。 因为语文教师, 乃至其他任何人, 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 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 “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 是作者的独特经验。 也正因为经验之独特, 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 才能够通过其散文, 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 是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的。 散文教学难就难在要通过“文字”感受作者的独特经验。 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 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 没有什么用处。 ”

概括一下, 阅读散文, 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 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选材”上

例如冯骥才在写维也纳时, 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 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 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 那他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里都写了些什么呢? 他写鸟鸣, 写花钟, 写小路, 写老汉。 更奇怪的是, 他写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却仍让我们一次次想到“音乐”。 为什么会这样? “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再比如冯骥才写鸟叫, 为什么不多写婉转、嘹亮、悠长的鸟叫声, 而去写那些难听的鸟叫声? 冯骥才写酒店里的人, 为什么不写小伙、姑娘、孩子, 而要写老人? 深入研读冯骥才选材上独特的衡量, 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冯骥才想表达: 在维也纳, 人们热爱音乐, 他们有很好的音乐感觉, 有很深的音乐“造诣”, 他们听到生活中的声音, 能联想到音乐;他们看到生活中的景物, 能联想到音乐。 在维也纳无论男女老少, 无论贫富贵贱, 都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威尼斯的小艇》在选材上也极具教学价值———“选取典型”。 写小艇的样子时, 作者选取了外形上的三个典型特点:像独木舟, 像新月, 像水蛇; 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 作者选取了三种特殊情况:极快时, 极挤时, 极窄时, 船夫是如何处理的;写小艇和人们关系密切时, 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写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时, 选取两个典型场景:白天、夜晚。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陌生化的表达”上

一个语文老师对文章中那些有特点的语段要保持足够的敏感, 并想办法带领学生去感受。 《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 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呢? 可以追问一下自己。

梁晓声在《慈母情深》里这样描述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情景:“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作者为什么将一个主谓结构的连动长句一分为三, 为什么都将主语后置? 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 萧红的语言就是稚拙的, 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 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 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一脉相承的。

篇4:相机的对焦功能究竟怎么用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照片拍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过无论是单反还是无反、亦或其他高阶相机产品,对摄影小白而言都不太容易上手,于是笔者为大家带来了《新手进阶班》系列,为新手们做一些摄影基础知识普及。系列的第一篇,就让我们从对焦说起,笔者将会在本文中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对焦的基本知识,在操作上主要以佳能、尼康的入门单反产品作为参考。

对焦失败原因是什么?

既然说的是对焦,那么怎样才算对上焦呢?通常自动对焦完成后,机身会有合焦提示,这时我们可以按下快门拍摄,之后将照片焦点处进行100%放大进行验证,来查看焦点处是否清晰。知道如何验证是否对上焦之后,我们来看看对焦失败的原因,笔者在此处将对焦失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不上焦,即相机本身无法合焦;二是焦点模糊,即焦点处画面不够清晰。

先说对不上焦的原因。首先是机身、镜头设置,镜头上的对焦模式拨杆应调至“AF”;除了设置上的问题之外,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也是个重要因素,很多镜头上都会标示其最近对焦距离,当拍摄物体与镜头距离小于这个值时,机身便会无法合焦了,可以增加拍摄距离来解决。

对不上焦与拍摄的主体及环境也有关系,当拍摄主体的颜色及构造过于单一时就会出现无法对上焦的情况(例如拍摄全白的墙面时就很难对上焦),因而要选择反差较强的拍摄主体;而在光线过暗的环境下拍摄也会导致对焦失败,此时通常可以采用对焦辅助灯来解决。

接着说说焦点模糊的问题。如果在机身完成合焦之后却发现照片焦点处出现模糊,那么除却硬件故障之外(镜头跑焦或是机身问题),多半是快门速度不够或是用户手抖导致的,这时可以提高相机的感光度或者采用更大光圈来缩短快门时间,也可以通过三脚架来稳定相机从而解决模糊的问题。

哪种对焦模式最合适?

现在我们来聊聊对焦模式的问题。对焦模式的选用能够直接影响到照片的主体是否清晰,虽然各厂商对于对焦模式的称呼各不相同,但本质上还是较为类似的。笔者在此将常用的自动对焦模式分为三类,分别是单次、连续以及智能模式。那么这三者究竟有何不同,又该在什么时候使用呢?其实很简单,我们依据半按快门后机身的对焦方式即可很容易地进行区分。

先看单次自动对焦,佳能将此模式称为ONE SHOT,而尼康则称作AF-S。在此模式下,用户选定拍摄主体并半按快门,合焦后对焦点即被锁定,即使改变构图焦点位置依旧不变,直到下一次半按快门才会重新对焦。在拍摄静止不动的主体时(例如风光、静态人像、静物特写等)单次自动对焦是最佳选择,能够保证对焦精度,同时方便进行对焦主体选取。

接着说说连续自动对焦,其对应的是佳能的AI SERVO模式以及尼康的AF-C模式。在该模式下,半按快门之后相机的对焦系统将一直保持工作,相机不会发出合焦提示,并且无论改变构图亦或是变焦,相机都会依据焦点位置重新对焦。连续自动对焦适合用来追踪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此外对入门用户来说该模式较为实用。

最后是智能自动对焦,该模式将单次对焦与连续对焦结合起来,半按快门后能够锁定焦点处的主体进行单次对焦,而主体运动时也可切换到连续自动对焦进行追踪拍摄,适合拍摄运动方式较为随机的物体。此模式在佳能相机上被称为AI FOCUS,尼康将其称作AF-A,通常将该模式与高速连拍功能搭配使用,更容易抓拍到主体运动的瞬间。

对焦之前该如何操作?

知道了哪种对焦模式最为合适之后,接下来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了。对于使用入门级机型的用户而言,很多人都倾向于使用触屏方式,但在按键操作熟练后会发现,相较于触屏而言按键操作效率更高,同时减少屏幕取景时间也会更加省电,使相机续航更持久。此处笔者以佳能EOS 750D以及尼康D5500这两款入门级单反产品为例,通过GIF图的形式为大家展示自动对焦设置的操作过程。

首先要确定对焦模式,此环节上佳能与尼康的操作方式基本相同,均通过在拍摄界面上进行选择来完成(750D的右方向键可以直接调整对焦模式);确定对焦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AF区域模式的选择了,佳能750D与尼康D5500在操作上依旧较为类似,都可以在拍摄界面上直接选择,不过750D在机顶提供了一个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按钮,连续按键即可切换AF区域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佳能、尼康两家对于AF区域模式的划分方式是不同的。无论何种对焦模式下,佳能750D均可以选择单点AF、区域AF、19点AF这三种方式;而尼康D5500在AF-S模式下仅有单点AF与自动区域AF两种方式,但在AF-A与AF-C模式下则有单点AF、动态区域AF(9点/21点/39点)、3D跟踪、自动区域AF这六种方式可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对焦模式以及AF区域模式都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具体的对焦位置了。无论是佳能750D还是尼康D5500均是通过方向键进行对焦点或是对焦区域的选择,并且在选择过程中按下确认键都可回到中心点/区域;不同的是佳能在选择对焦点之前,先要按一下自动对焦点选择按钮来进入选择界面,而尼康在拍摄过程中直接使用方向键即可进行对焦点选择。

手动对焦还有必要吗?

相信各位新手用户在看了前文之后,对于如何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都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最后我们来说说手动对焦。首先可以确定地说,手动对焦依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尽管自动对焦技术已经足够先进,并且能够满足绝大部分场景的拍摄需求,但手动对焦在一些特定的拍摄条件下更具优势,适合作为自动对焦的补充。我们一起来看手动对焦适用于哪些场合。

很多入门用户都看过一些旅途上的小景作品,例如记录铁轨旁的田园风光,或是在坐飞机过程中拍摄外面的机翼与天空等等,但等到亲身体会时却发现自己与被摄体之间隔着一层玻璃。这时如果使用自动对焦,那么相机总会将玻璃上的灰渍作为焦点,外面的景物则完全虚掉了。此时通过手动对焦,则能够很方便地将焦点放在窗外的景物上。

当拍摄主体反差不够明显的时候,自动对焦的作用往往就很难发挥出来了。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如果拍摄主体颜色、构造过于单一,很容易出现对不上焦的情况,但有时我们想拍摄一片茫茫的雪原或是其他整体较亮的环境时,就需要用到手动对焦了。

在拍摄夜景时也常常会用到手动对焦,尽管我们通常看到的长曝光照片光线条件都不错,但事实上在取景时光线是很暗的,运动的物体也让自动对焦系统较难发挥作用,此时使用手动对焦更容易选择我们想要突出的区域。不过使用手动对焦时笔者建议各位尽量带上三脚架,固定相机之后通过屏幕取景,之后放大画面并转动对焦环直到焦点处清晰即可,这样更容易得到精确的对焦,使焦点处更加清晰。

篇5:笔帽上的孔究竟有什么用?

最近, 网络上不少媒体都发布了这样的消息:笔帽上有个“救命孔”, 儿童不小心吸入笔帽时, 这个不起眼的小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死, 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因此这个空气孔也被列入了强制生产标准。这条新闻引起了网友们广泛的讨论, 也有不少人对“救命”的说法持怀疑态度, 认为笔帽上加孔的作用不过是平衡气压以防打不开盖而已。笔帽上真的必须要有“救命孔”吗?它对预防意外究竟有多大作用?

在全世界范围内, 异物吸入对儿童的生命健康确实有不小的威胁。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的数据, 仅2000年一年美国就有160名14岁或以下儿童 (或青少年) 死于异物吸入相关的呼吸道阻塞。CDC还特别指出, 每一例因异物吸入窒息死亡的案例意味着同时还发生了100多起抢救案例。2001年全美估计有17537名14岁或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因窒息而接受了抢救。

学龄期的儿童经常要和笔打交道, 出于转移压力、集中思维或是单纯觉得好玩等原因, 不少孩子也会把笔帽放进嘴里, 这些行为习惯构成了笔帽吸入的潜在风险。在上述的CDC统计数据中, 导致窒息死亡的异物41%为食物, 另外59%为非食物类异物[1]。也有文献报道, 在非食物类异物吸入中, 笔帽可占到3%~8%[4]。由此可见, 笔帽引发儿童窒息的风险是确实存在的。在美国儿科学会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所列举的可能造成儿童窒息的日常物品中, 笔帽也名列其中 (其他需要留意的物品包括硬币、气球、弹珠、纽扣电池和玩具的细小部件等) 。

篇6:法治究竟有什么用

法治是基本治国方略

李步云(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广州大学教授)

过去我们仅仅把法治看做工具,只承认其工具性价值,没有肯定其伦理性价值。没有把法治看成是文明的体现,看做是一项影响和决定全局的制度和战略。

真正的治国方略只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国,为什么?第一,法治具有全局性,比如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如何产生和职权界定等;第二,根本性,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针政策都要纳入法治轨道,需要依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全国统一实施;第三,规范性,上述战略比较抽象,需用法律具体规范为具体要求;第四,长期性,社会始终需要宪法法律,没有规则不行,规则就是法律。

所以,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纲领,而并非简单的治国方式方法。

法治国家的主要标志,我曾概括为十条:法制完备、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力制衡、法律平等、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司法独立、程序正当、党要守法。

法治国家的另一种模式落实在几大部门的划分上,便于明确责任。具体是人大民主科学立法,党要依宪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社会依法治理,法院独立公正司法,权力监督体系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法治文化繁荣昌明。

走向法治等于走向善治

胡建淼(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院主任、教授)

国家治理现代化到底是政权问题还是治权问题,我想是后者。因为政权问题涉及两个原则,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的治理方法等,还有很大的改革和提升空间。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法治化。法治是民主的轨道、科学的保障、文明的载体、现代管理的模式和趋向。法治不仅是依法办事,也不仅是防止违法犯罪。法治化是让“公平正义”的价值核心,外化为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走向法治等于走向善治。

政府治理法治化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而我期待到2050年全面建成法治政府,那就意味着我们已实现了政府治理现代化。

什么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守法政府,它能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它是权威政府,它能打击犯罪、制裁违法,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它是受监督的政府,能接受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最终接受人民的监督;它能够让法治精神渗透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之中,它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法治能区分改革试错与权力滥用

马一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质的提升,实现改革要求的“灵活”与法治要求的“稳定”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改革是不断试错的过程,法治的作用在于及时纠错,以防出现全局性、长期性失误。法治可最大限度降低改革成本,也是把控风险的不二法门。法治能区分“改革试错”与“权力滥用”的界限,能确保改革目的正当、规则合理与程序正义。

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法治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我们要做的不是在人治与法治之间徘徊,而是要稳一稳改革步伐,寻求以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来缓和改革与法治间的张力,追求更为长远而稳健的发展。

应加强立法的前瞻性。将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判断和制度设计,通过法定程序融入到法律之中;将人民对于改革发展的愿望通过法律表达出来;在亟需改革的空白领域及时立法,将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法律及时修改或废止,让法律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的需求,确保法律成为一切重大领域改革的先行者。

要将着力点转移到法律适用方法的打磨上。动辄立法、修法,成本高昂,也不符合法律的安定性价值。法律适用方法的完善程度,是国家法治体系成熟化的重要标准,它可在成文法与社会事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避免改革与法治之间不必要的龃龉。

“法治中国”更要重视党规党法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总结过去30多年法治建设经验和教训,我们看到,以律法为中心和以法院为中心的片面法治建设思路,不仅导致道德秩序瓦解,而且很容易将党的领导置于法治的对立面。因此,实现司法独立被不少人看做是中国法治建设的“瓶颈”。然而,中国法治之路不仅要重视国家正式法律,更要重视党规党法,关注道德风俗和民间习惯法。这三类法律规范共同构成“多元主义法治共和国”的规范基础。

理解中国法治之路,必须超越纠纷解决的思路,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将党依法执政与政府依法行政看做核心,看做实现社会正义的主渠道。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政府的有效施政措施是公正合理分配利益、进而“定纷止争”的主渠道。

“法治中国”的第一道防线,应是执政党确立的核心价值、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党规党法,第二道防线是人大和政府的立法活动所确立的各种行为规则,第三道防线是政府的有效施政措施及各种公共政策,司法机构最多可以看做第四道防线。

目前,我们的法治观念过分强调立法和司法这两个系统,而忽略了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及党规党法,忽略了政府制定的大量行政法规和公共政策。

篇7:桃胶究竟有什么用

桃胶是由桃树上自然分泌出来的桃树油,经过干燥而得的固体天然树脂,干的桃胶呈结晶石状很硬,有红棕色、黄褐色、淡黄色或白色半透明的。桃胶的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等,是一种植物性水溶纤维,也可以称为是一种多糖类的食品。

我们再来看看胶原蛋白的成分:胶原蛋白是由多个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组成的大分子蛋白质,是构成皮肤、血管、骨骼等动物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自身可以合成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经过水解后的产物——明胶,具有水溶性,可吸水膨胀形成有弹性的胶冻。在生活中我们炖鱼时,鱼汤冷却后之所以能形成鱼冻,主要是明胶的作用。虽然明胶和桃胶都呈水溶性的胶体状,但是它们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那么桃胶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桃胶也是具有美肤和瘦身功能的。桃胶的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屬于植物性多糖营养物质,很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因为在秋冬季节,大家开始滋补,难免大鱼大肉。桃胶中的多糖类物质有助于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新陈代谢。桃胶膨胀吸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能帮助缓解便秘症状。多糖类物质可以减缓食物从胃进入肠道的速度,使人饱腹感增强,从而减少能量摄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桃胶味甘苦,性平,无毒,入大肠、膀胱经,有辅助治疗胃炎、血淋和痢疾的作用,桃胶银耳羹作为食疗方,有助于缓解慢性胃炎症状。此外,桃胶有足够的水溶性和适当黏度,用清水浸泡十多个小时后变软,您可以选择在晚上将原料放入电饭煲等锅中,到早上享受美味的养肤甜汤。银耳是秋冬季的平补食材,经过熬煮后,黏多糖成分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有润肺滋阴的作用,对缓解皮肤干燥非常有效。

篇8:“白雁”究竟用何典?

不同于“鸿雁”之典出自《诗经·小雅·鸿雁》而被人熟稔并悠久绵远,“白雁”作为诗歌典故出现较晚,其具有特殊的涵义,表达出微妙的象征和寄托。“白雁”出自元代理学家刘因的《白雁行》一诗,诗如下: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江水干。北风三吹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残。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刘因其人,据陈衍《元诗纪事》卷五载:“字梦吉,保定容城人。初名骃,字梦骥。表所居曰静修。至元十九年,征拜右赞善大夫;二十八年,召为集贤学士,固辞不起。谥文靖。(苏天爵)《滋溪文稿》:‘独好长啸。尝游西山,当秋风木落时,作一曲而感慨系之。王师伐宋,先生作《渡江赋》以哀之。尝爱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之语,表所居曰静修。’……”此为刘因生平出处。

刘因是一位具有民族情怀的读书人,时蒙古欲南下灭宋,因尝作《渡江赋》盛陈宋不可伐。余嘉锡论此文曰“盖以为宋为正朔所在,故不愿其亡”。此正可以窥见元初治下,汉人刘因的些许民族情结。《元诗纪事》还列举了刘因诗作,其中就有《白雁行》一诗。

此诗是针对宋王朝立国以来始终面临外患直至亡国的境地而发出的咏叹,在首联和颔联四句中,“北风”指的是先后崛起于塞北的三个少数民族军事政权——契丹族的辽国、女真族的金国、蒙古人的元朝,它们如凶猛凛冽的北风持续撼动并最终颠覆了大宋王朝三百余年的巍巍基业。在公元1279年的宋蒙崖山海战中,南宋大败,丞相陆秀夫背负8岁小皇帝赵昺投海自沉,十万居民尽皆蹈海殉国,宋王朝灭亡,正所谓“寒气直薄朱崖山”。颈联“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残”,直接感叹三百年的大宋王朝如被狂风横扫一般再无踪影。尾联中,诗人故作忘情,给我们呈现一幅江湖潇洒、闲看春水雁过的画面,一切兴亡成败都付之云烟了!

此诗中的“白雁”尤具特殊象征意味。《西湖志余》称:“先是,临安有谣云:‘江南若破,白雁来过。’盖伯颜之谶也。刘静修白雁云云,盖寓言也。”可见“白雁”暗喻蒙古灭宋主帅伯颜(白雁乃伯颜之谐音)。元人亦认为白雁隐喻伯颜,刘因同时代人王恽所作《玉堂嘉话》卷四云“宋未下时,江南谣云:江南若破,百雁来过。当时莫喻其意。及宋亡,盖知指丞相伯颜也”。明人徐咸《徐襄阳西园杂记》卷下评论刘因《白雁行》道:“‘盖咏元室兴王,平宋之次第也。《辍耕录》《玉堂嘉话》云:宋未下时,江南谣曰:“江南若破,百雁来过。”当时莫喻其意。’静修云白雁岂亦指伯颜欤?”又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宋人谚云:‘江南若破,白雁来过。’静修《白雁行》即赋此事也。”亦可佐证。从王恽、田汝成、陶宗仪、徐咸、翁方纲、陈衍等人著述中,可见自元明清以来,降及民国,学者公认刘因诗中“白雁”意象系隐喻元军统帅伯颜,具有特殊文化意蕴。

《白雁行》诗笔调沉痛,确为伯颜率师灭宋,有感而发也。余嘉锡评此诗云“此作白雁,疑当时之语本如此,传者讹作百雁耳。北风以喻元,初起谓灭金,再起谓侵宋,三吹则破崖山矣。语意以慨叹出之,非局外人不关痛痒者所能道也”。刘因另有《过东安》七律一首,东安有赵宋王朝祖先陵寝,刘因经过此地不免有兴亡之感,其末两句云“今古区区等如此,五陵哀雁入秋云”。可知在刘因诗中,大雁意象的出现总是笼上一层浓重的哀伤色彩。

想当日伯颜挥师渡江,意气洋洋,不可一世,曾赋诗《奉使收江南》一首。可与《白雁行》相参看,以体会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不同心理感受。诗如下:

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

将伯颜之诗与刘因《白雁行》对比读,正可以感受汪元量“南人堕泪北人笑”的家国沦亡心理。虽然刘因先是金国境内的汉人后入元,但他面对蒙古人的元王朝,民族感情上更倾向于南宋王朝。“白雁”喻指“伯颜”,是一种象征,有寓言异族入侵、家国沦亡的文化蕴意。理解了此点,对钱锺书《故国》诗和陈寅恪《乙未迎春后一日作》诗中关于白雁的用典深意,便可涣然冰释。

谢泳先生所引钱诗为“壮图虚语黄龙捣,恶谶直看白雁来”,用岳飞“直捣黄龙”和前述刘因《白雁行》“北风三吹白雁来”之典,指的是收复东北失地尚未成功,倭寇又欲渡江而下。陈诗云:“黄莺惊梦啼空苦,白雁随阳倦未归。”用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典,兼用刘因诗典故,喻山河沦陷、强敌猖狂之意。两诗中的“黄龙”“辽西”明指沦陷中的东北国土无疑,钱诗于1934年出版,其时倭寇已窃我辽海国土,复又侵扰江南不已(1932年有“一·二八”事变,倭寇进逼上海)。两诗中“白雁”皆指倭寇。钱锺书、陈寅恪两位国学大师,值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倭寇步步紧犯、直欲亡我华夏的时局下,自然会忧心如焚。而以他们学际天人、博古通今的文化背景,很容易将当时外患日深的境地与宋末的情势联系起来而浩叹不已,从而行诸诗文,以抒发诗人的忧愤之情和爱国之心。这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行文至此,可以做一总结:“白雁”这一文学意象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独特文化意蕴的象征,源自元人刘因《白雁行》诗歌,原系“伯颜”的谐音,隐喻自外部而来灭亡华夏家国的外族征服者。因此,“白雁来”确如钱诗所言系“恶谶”。因“白雁”意象深深寄寓家国之思和兴亡之情,从而最终凝结为古典文学中的典故。大凡外患日深、强敌侵凌之时,便会出现在诗人忧国伤时的诗作之中。

以上拙文仅为个人浅见,尚祈读者诸君不吝赐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用究竟造句的内容】相关文章:

用干旱造句的内容04-28

用小心翼翼造句的内容04-29

用留恋的造句04-14

用宛如造句的04-15

用勤勉造句的04-17

用轻轻的造句04-26

用如果造句的05-01

究竟的反义词范文05-28

用由衷的词语造句04-09

用守信来造句的04-09

上一篇:观潮第二课时课件下一篇:病史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