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散文

2024-04-28

放过自己散文(共15篇)

篇1:放过自己散文

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散文

生命是自己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我仅有的东西,我不喜欢别人来说三道四,我有自己应对苦难与幸福的态度。有时太过于在意自己心里的感受,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也许结果会好些。只想说,一意孤行,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旧伤没好新伤又起,又是何苦呢。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何必苦苦寻找解决的办法,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再也不想撕开。

人生正是种种的不知道和种种的可能性,才变得绚丽多姿和魅力无穷。依然要微笑,依然要坚强,依然要向前走。变化是无法预料的,从未怪过你,未来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可能,能够把握的只有自己,此刻此地,这是我能掌控的唯一。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去提起,不要去追问,我不能给出答案,别人也不能,一系列的愚蠢做法,一点意义也没有。我的心很小,装不下太多,我只想珍惜我在乎的人,珍惜在乎我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即使受过伤,从未难过,因为从未有过,因为自己没有错,因为不值得。依然倔强的感激,依然真诚的单纯,依然不怪任何人,不过是,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只希望就到此为止吧。

篇2:放过自己散文

为一件事情,为一个人,为一段感情,

几乎倾尽全力,付出所有,

可回应却是苍白而残忍。

但是不管旁人如何劝诫,

我们却死死不放弃,

仍然飞蛾扑火般的燃烧自己最后的力量,

只因为,不甘心。

于是,失了理智,失了优雅,失了冷静,

把自己变得疯狂,变得盲目,变得歇斯底里,

让自己的眼睛染上刺目的红,

让自己的言语安上锋利的刀,

让自己的心装上不定时的炸弹。

可是,亲爱的,

你有没有好好的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已经变得那样的不好看了。

我们的不甘心,

其实从来只来自我们自己。

不甘心付出得不到回报,

不甘心真心得不到回应,

不甘心年华得不到珍惜,

只是,这不甘心,

却是用种种甘心酿出的不甘心,

当甜味变成酸涩,

最应该的便的倒掉,而不是自饮。

亲爱的,

当你用不甘心填满了整颗心,

不留一点缝隙和空间,

那快乐和阳光要怎么进去呢?

放下不甘心,

并不是说原谅,

篇3: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原来,雪芬发现了丈夫和一个女同事的暧昧关系。那个女人是丈夫单位里的一个未婚女孩。起初雪芬只是劝丈夫不要玩火,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丈夫说是一时糊涂,保证不再继续。但是,事实上他们不仅继续着,而且深入着,直到有了性关系。从此雪芬和丈夫开始内战不断,雪芬不仅和丈夫闹,还找了丈夫单位的领导,找了那个女人。

说到这里,雪芬再次泪流满面了:我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件事,阴影跑到我心里去了,心里的阴影越来越重。我恨丈夫,恨那个女人,越想越恨。

雪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得到救赎?

我想到了佛家的—个故事。

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每天吃饭、劳作、睡觉,经历生老病死以及种种烦恼;受过佛法教化的人,一样每天吃饭、劳作、睡觉,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和种种烦恼。那么,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佛陀说,我们平时所经历的各种身心的烦恼,就好像一支支利箭向我们射来。比如,在病中的人,要承受身体的痛苦。而这个时候,人往往会忧虑,会担心自己的病不知什么时候好,担心自己耽搁了工作,甚至为自己得病这件事而烦恼。这样,他所承受的就不只是身体有病的痛苦了,而是在这个痛苦之上又添加了一重痛苦。如果说最初身体的痛苦,好比是射向我们的第一箭,那么后来添加的痛苦,就是第二箭了。受过佛法教化的人和未受过佛法教化的人的区别就是:前者不受第二箭之苦。

如果说第一箭是客观存在的,那么,第二箭就是自己制造的了。我们芸芸众生很难完全不受第二箭之苦,但是,大多数人会自发地尽力减少第二箭之苦,不会无休止地让自造的第二箭伤害自己。如果说雪芬当初的婚姻遭遇麻烦是第一箭,那么,后来她关于这件事儿的种种内心的纠结,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第二箭、第三箭,甚至更多的箭了。这后面自造的无数利箭在不断地刺伤她的心灵,让自己苦不堪言。这就是她走不过的那道坎。究其原因,与她的人格特征不无关系。我们不难看到她的任性,偏激,极端化,情绪化,自我中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女强男弱的婚姻关系。这样的人更容易给自己制造第二箭。雪芬所谓报复那个女人,其实是自己不堪无数自造之箭的痛苦,以为报复别人可以解救自己的心灵。然而,正是这样的心态,给自己不断制造着第二箭以及无尽的箭。所以说,雪芬不放过别人其实是不放过自己。而且,如此下去将面临更大的潜在危机:他们的婚姻真的可能破碎。因为无尽无休的自造之箭早晚有一天会彻底摧毁雪芬的心。

我建议雪芬:第一,不再对亲友诉说这件往事,因为减少一次诉说,就会减少一分痛苦的回味;第二,尝试增进夫妻性生活,因为增进一分性关系,就会减少一分冷漠和对抗;第三,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我调整,因为多一点自我调整,就会少一点自我伤害。如此,雪芬也就会早一天告别第二箭之苦,早一天走过自己心里的那道砍,早一天让自己的心灵得救。

篇4:放过自己散文

那个满脸痘痘的女生,终于拿到了她的加班工资。可是在公司有重要项目的时候却一病不起,反而错过了升职加薪的机会。

而那个每天酗酒的女生,终于找到了机会跳槽,以她手上的人脉资源为筹码,工资翻了三倍。可是体检报告却告诉她,她的肝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和她喝酒有关,另一方面和她长期服药有关。

他们三个都曾给我打过电话倾诉,想让我好好地告诉他们到底错在哪里。最主要的是,他们都对自己失望透顶。

我们总是要经过一些修正,来弥补自己的缺陷,我觉得这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勉强自己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死循环,明知有问题,却还不肯让步改道。

每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是用自己的青春去赌一个灿烂的明天,但怕的就是不放过自己。到最后什么都失去的时候,又破罐破摔,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自己就是最差劲的那一个。

其实,物极必反,努力是好事,但逞能却是对自己的一种刻薄。当你过度透支自己的时候,请对自己好一点;当你失败的时候,也请千万别破罐破摔。

回头去想,或许不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不对,或许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找到正确前进的方式。不是每一次出发,都能成功地到达,但是,只要终点不变,保持行走,你一样可以用别的方式抵达。

在大城市打拼,很勇猛也很疲惫,我总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一句,累了,请放过自己,但随时保持热情,也别轻易放弃自己。

篇5:放过自己散文

我回答:是为了我心爱的女人;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现在这么努力奋斗?

我回答:因为我失去了我心爱的女人

我不曾一次在深夜中苦苦挣扎,每当睡不着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敬而远之的爱人,她不是我的爱人,只是我爱的人。

喜欢一个人好多年了还没有在一起,如果不是暗恋,那是一块木头也该明白我的心意了。于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大致被一块看似木头的人拒绝多次,而我已经被这种拒绝摧残到麻木,我可能变成了一块朽木,一块会渗出眼泪的朽木。

我时常问自己,是不是女人也会说谎,她们可能爱说反话,她们可能拒绝你只是考验你,她们可能拒绝你只是看你有多珍惜。我知道女人的时间有多宝贵,我也知道女人不太愿意拿自己的青春赌未来,可是在我看来,你只是没有更好的选择,才会和我结婚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一直坚信爱情的信念有了些许的改变,我以为同甘共苦的爱情会更为牢固,于是有人说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就像是一盘散沙,我以为相互努力奋斗的爱情更为称赞,于是有人说没有物质的爱情被风一吹就散了。

不管最后因为什么缘由而不能在一起,我只是真的无法把你放下,而我打消了继续为爱前行的脚步,我专心致志的努力奋斗我的工作,我们没有在一起并不遗憾,遗憾的是我当我一切都奋斗好了,可你却和别人结婚了,那么祝福你吧。

篇6:放过自己是最好的生活美学散文

现在很多人都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靠微博上的治愈语言,让心灵在简短的时间里有了顿悟,这样自己才肯放过自己,安稳入睡。这样做也很好,可是,只要你在这纷纷扰扰的世间生活着,你就得坦然面对着这所有的一切,然而我们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享受这个生命中所有,这样你才懂舍得,因为你持着享受生命过程之心,说明你已懂得什么是幸运,什么是知足。而不是与生命针锋相对,与其针锋相对的后果只有一个,弄得两败俱伤。因此,在这里我也想谈一下我心目中的生活美学。

有人会说:“生活美学”只适合那些上流社会的人去谈论。对于我们这些为生活颠沛流离的人来说,有什么资本去谈生活美学,甚至可能会选择用嘲笑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虽然穷但不放弃在生活中或自然中找美的人。一些人不是不懂美,而是想美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出来以后再去对其安稳享受,这样做没有错,因为他们同样是把享受美作为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甚至选择这种保守态度去奋斗的人,在现代社会几乎占了一大部分。其实,每个人最初都一样,都会在自己起点的时候在心中放一个梦想或目标,这些梦想和目标肯定是自己最想要的,也体现了人性本该具有的“欲”。这种“欲”,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的欲望,有对追求纯真情爱的欲望(换句话说更是人性本能中的一点:对性体验的欲望),当然因人而异,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欲望,不过无论异样的欲望无非也是围绕着“生活”与“情爱”,人似乎只有好好的体验了这样,才能算真正拥有过。所以有欲望是好的,因为欲望本身就是生活美学的一种,只要是在具有美的性质下的欲望指引下,你才能有下一步要走的方向。可是,这才是最基础的一步。只明白自己的梦想是积极阳光而不用美学去分析,你在实现的过程中还是会很累。你只要把自己所要完成的梦想当作是一次美的使命,你就能让自己在奋斗过程中处处找美的存在,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的美,并把领悟到的美付诸于生活之中,持之以恒,你就会发现,你离完成最终给自己设定关于美的使命任务已经不远了。当然,与之相反的做法,只要努力了,无论是何种途径方法,也是可以完成梦想的,可是到最后一刻,后者会发现,原来他还是失去了一些。为此,我举个例子。

有这么两个人,一个叫阿心,一个叫阿力。他们同在一个花店里当销售和搬运鲜花的员工。他们都有同样一个梦想,就是几年后都能自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于是他们都很努力。阿心和阿力都深受老板的喜欢,因为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亮点。阿心每天在花店的标志性表情就是:微笑。特别是浇花的时候,就会笑的特别特别开心,而且边浇的时候边和花聊天,他还喜欢给花取自己喜欢的名字。例如他把百合花称作婚纱,把玫瑰花称为璀璨,把满天星称做钻戒,把菊花叫做落幕。于是,他每天是和花儿谈情说爱,带着满足感在花店里一天天的干着,因为他说:我以后要自己找一处房子,把这些天使都娶回家。阿力很优秀,表现得比阿心更加勤奋执着,每天也把花打理的有理有条的,还额外的去学习花艺,就是想对汲取经验,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他说::我想自己再优秀些,以后好做一个出色的花店老板,让自己的生活如鲜花般美丽。结果是,他们都成功了,因为他们都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正如他们的名字一样,一个由心,一个由力,这里不是说由力的不用心,只是由“心”者在美学里发现和获得美。有“力”者在现实存在中获得美。

其实,我想表达的就这么简单。社会的复杂性已经是让很多人头疼了,体力与脑力都使劲了,甚至有人说,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还是做不对。其实,用心不代表你就能把事情做好,关键在与你的用心是否是你的“心甘情愿”。带着别人的威胁去用心,带着世俗的任务去用心,带着忐忑不安的情绪去用心,这说明你的用心很疲劳,这种疲劳的`用心就不能保证你百分百做成功一件事了。有时候,目的明确是好的,用心也是好的,可是一定要用美的态度去用心,你完成的是美的使命而不只是一个别人给你布置的任务而已,如果能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事务。我相信即使没有正真意义上的成功,那你不会失去什么。

梵高说过一句话:富有艺术气息的人往往是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人。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误解这句话:艺术家都看不惯社会的一些东西。其实不然,这里用生活的美学来分析,富有艺术气息的人就是学会发现生活美的人,然而用有这种处处去发现美的态度当然会和不美的东西发生冲突。而且这句话并不是梵高在抬高艺术家这一身份,只是在告诫自己:应该学会把握一份美的感悟,这样即使社会再纷乱,你也不会被抛弃。

人们大概都是从生存中求得生活,再从生活中求得美,再从美中求得安祥,从安祥中踏进坟墓。当然还有一种人是生老病死都是奔着生活去的,最后也是进入坟墓。我们都很清楚,人来到这个世界,无论贫穷富贵,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的,即使起点有些差异,但老天爷给你存在的空间是巨大的。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个,何不选择,为了完成美的使命去奋斗,把获得的美的感悟放在生活里,在生活里又不断发觉更深意义的美,最终带着最忠心陪伴自己左右的这位情人“美”愉快的进入美的殿堂呢?

篇7:放过小鱼,就是放过自己

一尾幼鱼被丹麦的钓鱼老人放生,想象着它在熟悉的水域中品尝劫后余生的喜悦。我不由得哀叹它庆幸得太早,它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不似老人这般善良。他们的目光正贪婪地汲取幼鱼身上最后的生气,他们的渔网正企图打捞尽小鱼身上微乎其微的利益。太多人类对经济发展,物质享受的渴望已经超越了对那些手无寸铁的生命应有的尊重——它们在劫难逃。因此,在生态日益失衡的今天,我衷心地呼吁人类能够放过小鱼,因为那就是放过自己。

记得一位社会学者曾说过,人类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已经终结了自然。从每一立方米的空气,温度计的每一次上升中都可以找到人类的欲求和习惯。可是,人类恰恰也是自然万物中的一部分。倘若自然被终结,那么人类的末日还会远吗?上帝给予人类思想与智慧;难道愿意看到人类凭借这份“天赋”蹂躏其他生灵吗?难道我们不能秉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中其他同胞吗?

前不久,英国建筑公司为了保护一只正在孵卵的鹅妈妈和它的鹅蛋,不惜停工延期,并且贴心地在鹅蛋边竖立警示牌。这则新闻令人倍感温馨。因为它呼吁着:再多的利益也抵不过那些孕育中的小生命。丹麦老人将小鱼放归大海亦是如此。这种态度不仅是一种应有的对自然的敬意,更是为每一个生灵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的举措。

电影《阿凡达》中纳美人失去他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圣母之树后痛心疾首的哭喊是在忏悔自己的罪过,我想,与其日后后悔,为什么不现在改变?

因此,我认为作为更有思辨力、行动力的生物,人类应当主动承担使生态恢复平衡的责任。保护万物延续的职能,放过小鱼的深刻内涵便在于此。“放过小鱼”就是让利益之车为正在生长的嫩草停驻,“放过小鱼”就是让贪婪之矢为羽翼未满的小鸟折断,“放过小鱼”就是为我们自己乃至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富有生机的蓝色星球。

面对自己曾经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我们不能原谅自己,不能让自己忘记这个过错,更应该用它来警醒自己。让自己警记:放过小鱼,就是放过自己。

篇8:放过自己

活着就要学会生活;

活着就要学会相处;

活着就要为爱的人放开自己;

试着放开一切为自己活一回;

不好以别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目标,

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最适合你;

不好将最贴心的人视若当然;

请珍惜他们,如同对待你的生命;

不好正因沉湎过去,或憧憬未来而使时刻从指缝中溜走;

过好这天、把握当下,你便精彩了生命的每一天。

篇9:放过自己的杂文随笔

分手48天,没有一条短信,一个电话的挽留,我因此怀疑自己,原来我让你爱我爱得这样可怜。分开后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你,而你有多不在乎我。身边人都给你贴上“渣男”的标签,开始会极力的澄清,渐渐的觉得,其实就是这样。

习惯是毒,让人上瘾。习惯你的手,你的唇,你身上的味道。反反复复回忆我们之间的点滴,才发现,你的`行为早已告诉我你想远离。留给我一句“我家人都知道了,很难再回去了”,前两天的诺言,一瞬间变成了废话。分开后,常常梦见你,梦境让我惊醒,然后思绪万千,无法再次入眠。

感情真的不是天道酬勤,我努力,认真,却还是输的一无所有。对这份感情我没有亏欠,我想放过自己,给自己全新的开始。你那些“我要是再高一点就没你的份了”“我都等了你那么多次,你等我一次会死啊”带刺的花语,依然能够无情的中伤我。其实我只是输给自己,输给自己的眼睛。

篇10:倔强就是永不放过自己

长江后浪推前浪,总能量出水几丈。万丈深渊终有底,唯有人心无短长。

我不做珍珠,所以我不会痛苦。我愿意做一堆泥土,只要有人踏过去,我就成了一条路。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轮回的,只有一样东西不会轮回,那就是痛苦。

篇11:放过自己散文

“当然,否则我就不打了。”

今年4月,回国备战红土赛季的间隙接受某时尚杂志专访时,李娜认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的她正在备战即将开始的红土赛季,三年前的那个红土赛季,她在巴黎收获了自己的第一座大满贯奖杯。今年年初,在澳大利亚,拿到了第二座。

5个月后,她,真的不打了。

2014年9月19日上午10点57分,李娜用一封写了21个感谢的告别信宣布正式退役。随后,她在北京、武汉和新加坡举办了三场退役发布会和一场告别会,那都是一些充满了依恋的温暖场面,她用前所未有的慷慨和耐心对待这眼前着漫长的告别。在北京,一位跟随报道她很久的男记者哽咽着问她:“以世界前十的排名退役,真的不会后悔吗?”“不会,”已经哭花了妆的李娜迅速作答,语气坚定。

其实,关于饥饿感的问题,李娜之前也回答过一次。

那天是2014年1月25日,在一场决胜盘以6比0横扫对手的胜利后,她站在已有百年历史的罗德?拉沃尔球场中央,怀抱着澳网女单冠军奖杯—达芙妮?阿赫斯特纪念杯,在全部聚焦于她的追光和全场注视中一一感谢身边人的情景,看上去美妙极了。

“another one or NO.1?”想了解她下一步计划的记者试探着问她。“Why not?”一脸灿烂的她也是迅速作答,语气坚定。

所有人都沉醉其中,没有人会在那样的一番情境中不去期待,这其中当然包括她的团队、她的丈夫,以及李娜自己。当时,最受认同的一个说法是—在职业生涯的末期,李娜终于迎来了属于她的、可以全情投入享受网球的、最好的时光。

事实证明,那不过是片刻陶醉中的忘情臆断,而被忘掉的,正是那个从未停止过与自己交战的李娜。

在李娜的退役告别信中,夏溪瑶和余丽桥的名字出现在第四个“感谢”处,排在前三位的是她的母亲、早逝的父亲以及陪伴了她20年的伴侣,姜山。

夏溪瑶是她的网球启蒙教练,在李娜8岁那年,将这个练了两年羽毛球,却被羽毛球教练斥为“是不是摔断过膀子?为什么总是不晓得该怎样用手腕发力?挥羽毛球拍就像抡网球拍”的孩子带到了网球队。

余丽桥则是李娜从体校进入湖北省省队的主管教练,那一年,李娜14岁。余丽桥是那种中国最为典型的体制内教练,可以为了弟子奉献出几乎一切。她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家,为了省钱外出比赛只能打地铺,但同时对赞扬极其吝啬,严苛、不近人情,习惯用训斥甚至辱骂来督促球员。

在李娜的记忆中,师从余丽桥的日子每天都是从“你做得不够好”开始的,“一到训练时间我的心跳就会加快。一听到拉铃的声音,就开始想:‘完了,又要训练了。’一到早上八点半,就想:‘完了,又要挨骂了。’”2012年在接受央视记者柴静专访时,李娜这样回忆自己在体校以及早年间国家队的生活。

事实上,李娜并非真得做的不够好。进入省队一年之后,她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网球巡回赛女单决赛中击败师姐李婷,成为中国网球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冠军。又一年后,她在东京举行的亚洲少年网球锦标赛中夺冠。2000年,她和李婷搭档,第一次参加WTA巡回赛就在塔什干拿到冠军,为中国选手拿到首个巡回赛冠军。2001年在北京,她包揽了大运会的女单、女双和混双金牌。

毫无疑问,李娜是当时中国最有天赋的球员。据说在2002年的时候,国家队请来一位美国教练对球员进行指导。这位教练在看过了所有人的表现之后,大赞这位湖北姑娘的身体足够强壮。“还有她的力量和移动速度!她完全有可能打进世界前五!”

然而,来自教练的恐吓式教育令这位过早失去父亲的女孩在倔强的叛逆与惶惶不安中度过了整个青春期,天性中的好胜令她在十几岁时就对着中央电视台的镜头说出“我的目标是打入世界前十”,而后天无法战胜的不安全感却又让她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差池就对自己产生巨大的怀疑,无法放过自己。

尽管在当时就深深地埋下了自我交战的种子,但那时,李娜面临的最大矛盾则存在于自我的天赋和举国体制的抗争中。

在1997年去美国尼克网球学校进行半年的游学后,李娜已经瞥见了职业网球的样貌。再回到中国,她的眼界已然不同。但国家队和省队并行的管理方式让她无法像职业网球选手一样根据自己的水准去自由地选择比赛,她既要兼顾巡回赛,又要兼顾国家利益,还要在全运会上为湖北队拿到尽可能多的金牌。一系列矛盾在九运会前后被激化:省队认为李娜应该和朱本强组成更为强大的混双组合,而不是和姜山;她的身体也在过度训练和极大的精神压力下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症状。

一天下午,同屋的队友回到寝室,突然发现李娜和她的行李都不见了,剩下的只有一份“退役申请”。“尊敬的国家网球队领导,由于我个人身体不适,可能不适于网球的发展了,希望特批我下队。”

她去了华中科技大学,和师兄兼男友姜山一起做起大学生。两年以后,新上任的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来到武汉,用“你看现在职业化多好,可以挣很多钱”来劝说她回到国家队。在跟妈妈聊了一个晚上之后,李娜同意了。

“从我11岁起,我总是听教练在我背后大声呵斥我:‘笨!’‘你是猪啊?’我的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找来更大的羞辱。时至今日,我已经不需要教练羞辱我了,我自己会陷入病态的、无法克制的自我羞辱的过程中。”

nlc202309051431

那一年几乎可以算作中国网球发展的元年,李婷和孙甜甜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冠,让中国人开始认识这个高大上的项目。与此同时,网管中心也开始制定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以双打带单打,以女子带男子。在这条“道路”上,李娜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孙晋芳才南下武汉。而在那封退役告别信的感谢名单上,孙晋芳的名字出现在第五位。

尽管回到了国家队,但职业化初期的各种空白依旧令李娜与体制之间充满隔阂。

为了让中国网球继续搭着奥运金牌的顺风车,网管中心在2005年请来了瑞典教练托马斯,初涉职业化的中国网球也开始面对一个个必须接受的常识:“孙甜甜就特别爱训练,但李娜要是连续训练四个小时就连球都不会打了,这就意味着你不能让她去跑马拉松,否则就会伤害到她。我知道以前中国国家队都是由教练来统一制订训练和比赛计划,所有球员都用同一套方案。但是我觉得她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选择,她们应该有相对自由的空间。”

其实,同样这番话,李娜在2005年时就曾以体制内运动员的身份说过,只是在那个时候,她的话被媒体放大成了“炮轰体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她的对手兼队友彭帅的身上。整个2006年,彭帅说自己为了走出体制,几乎从年头哭到年尾。

抗争最终带来了改变,李娜终于在国家队有了自己的专职教练—2006年,姜山在江门冬训前由湖北省省队上调国家队。

当时,中国网球队的冬训基地在江门一座封闭的小岛上。那里有舒适的温度、新鲜的空气和高耸的椰树,也是课文《鸟的天堂》所在地。墙上贴着中英文的名言警句,其中有一句是:“心态是你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

名言警句之所以要贴在墙上,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有难度。对于李娜来说,同体制的抗争趋于缓和时,同自我的战争开始逐渐升级。“心态”二字尤其碰不得。她时刻想要自我控制,但过往那些不断抗争的经历,又让她变成了一个固执的、充满自我保护欲的“刺猬”,对周遭的各种善意、无意、恶意都充满警惕。

随着胜利场次的增多和世界排名的提高,“崩盘”也成了她的专属形容词。

如今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李娜”和“崩盘”二词,结果多达61万多条,下雨会让她崩盘,一个小小的失误会让她崩盘,即便大比分领先随时可以获得胜利的时候,她也会崩盘,每每那时,场上的她表情空洞,场下的她会对着姜山大吼:“你就好好坐在那里,像死人一样看着我在场上出丑!”她始终无法找到内心的平静,即便是在2011年成为第一个拿到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球员之后,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善。

“我原以为网球只是一项体育赛事,但那场比赛观众的疯狂让我意识到:它承担的意义并不仅止于体育。”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没有太多期待的情况下,李娜顶着主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一路杀进四强。除了球迷,媒体的标题也逐渐从“爆冷”变成“期待”,从“期待”又变成“誓夺”。“我原以为网球只是一项体育赛事,但那场比赛观众的疯狂让我意识到:它承担的意义并不仅止于体育。”她在自传《独自上场》里这样写道。如此的压力之下,她在和萨芬娜的比赛中喊出了那句“著名”的“Shut up”。当时她在第二盘手握盘点,一个声音高喊着“上网,扣死她”。然后,她就真的去扣杀并丢掉了这一分。

除了不了解网球礼仪的观众,李娜的“敌人”更多地出现在新闻发布厅里。在那里,她会把同自己的交战外化,变成时时都在临战状态中的“斗士”。

“你直接说我腿粗不就完了吗?”她面含愠色,看上去就好像刚刚输掉了一场比赛。事实上,她在2007年联合会杯亚大区的比赛中接连拿到两场单打胜利,是中国队成功晋级世界组的最大功臣。提问的是一位资深记者,他和其他人一样对李娜的回答有些震惊,又费了一番唇舌想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不是,我是想知道你对自己体能状况是如何评价的。”“一样啊,和年初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一样练习一样打比赛,怎么会我的体能比人家好或者比人家差?”

就这样,新闻发布会再次陷入“李娜时间”。

“你在不利的情况下很快让自己重新平静,这一点是否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

“你就是说我过去脾气很急对吧?”

反问,已经成了她在发布会上的习惯动作,“呛”,成了她的另外一个关键词。这一切在2013年法网次轮不敌美国人马泰克后变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那天,她面对的问题是:“这是你参加法网以来的最差战绩,想对中国球迷说点什么?”“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三叩九拜吗?”

关于李娜的“坏脾气”,早在2005年时,前美国职业网球协会主席大卫·波特就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你觉得麦肯罗如何?”

约翰·麦肯罗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著名的网球选手之一,曾经登顶过单双打的世界第一。和荣誉并行的是他的暴躁性格—和对手以及观众发生争执、对着裁判大吼大叫,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拉斯特博格博士分析过麦肯罗的脾气,“毫无疑问,麦肯罗是当时最有天赋的球员之一,甚至是最顶尖的那一个。但是,他缺乏性格上的成熟度。”而“tennismentalskills.com”的文章则直接点明:“麦肯罗的暴脾气是因为他紧张和害怕,他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内心深处的不安。在他的自传里,你能看到强硬外表下其实隐藏的是一个敏感的美国人。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极为严苛,这让他渴望成功,又惧怕失败。”

nlc202309051431

翻开李娜的自传,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从我11岁起,我总是听教练在我背后大声呵斥我‘笨!’‘你是猪啊?’我的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招来更大的羞辱。时至今日,我已经不需要任何人对我吼叫了—我已经将教练的愤怒、暴躁内化进了自己的脑海中。我不需要教练羞辱我了,我自己会陷入病态的、无法克制的自我羞辱的过程中。”这段话,来自第150页。

“带我的外教说这样很可怕,可能有一天你一旦爆发以后,收不住的。” 2012年10月,李娜做客央视对话节目《看见》,面对主持人柴静,她说自己不愿意与别人有太多交流,即便是丈夫姜山。而这句话中的“外教”差一点就帮她击倒了那个可怕的自己。

卡洛斯·罗德里格斯,一位50岁的阿根廷人,前世界第一、七座大满贯得主海宁的教练,2012年8月起开始和李娜合作。“对我们两个人来说,那都是一场冒险。”卡洛斯说。已经不打算执教职业球员的他当时是北京一所网球学校的校长,而30岁的李娜则在温网次轮不敌科斯蒂亚,伦敦奥运会首轮出局。

卡洛斯是一位战术大师,也是心理调节师,他很快就读懂了李娜,并扮演起了她惶恐的内心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无法想象一位如此出色的球员竟然在少年时的网球训练中没有收获过一句肯定。

他对于李娜的调教是按部就班的。在合作初期,他不断地鼓励她,也鼓励作为陪练的姜山。他们在北京的秋天里挥汗如雨,“Well done!But we need one more time!”他站在场地边上,一边喊一边鼓掌。这样经过了半年之后,他开始了最重要的心理攻坚。

“她在比赛时会告诉我她很紧张,这是好事,她应该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我希望她能够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抛下一切杂念走上球场,这是我作为教练最应该做的事情。”阿根廷人说话的语速很慢,但这种“慢”刚好和李娜的“快”相中和。

卡洛斯的工作基本成功。“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2013年美网第二轮,李娜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说。“不只是网球,还包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和家人朋友进行沟通。”

去年8月,在纽约这座坚硬的城市里,李娜露出了几乎前所未有的、柔和的一面。即使《纽约时报》的作者拉梅尔一篇因为错译的文章让她再次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她也能够“做好了准备”去迎接。

登上《纽约时报》本该是一种荣耀,尤其是以七页之长的篇幅。可是,里面却提到她2002年退役是因为被教练强迫服用类固醇。文章被转译到国内,顿时闹翻了天,相关教练、省队领导、网管中心、兴奋剂专家都因为这件事被卷了进来。但处于风暴眼的纽约,却风平浪静。

“她在比赛时会告诉我她很紧张,这是好事,她应该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我希望她能够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抛下一切杂念走上球场”

赢球后的李娜看上去心情大好,她的对面坐着几乎所有参与该届美网报道的中国记者。在所有有关比赛的问题都问过了之后,大家都在等着别人抛出“那个问题”。可没有人向新闻官索要话筒,没有人敢。

专门为解决问题而来的IMG全球副总裁麦克斯·埃森巴德坐在最后一排,他是李娜的经纪人,也同时带莎拉波娃,他和卡洛斯一样,都不希望那篇报道再把李娜带回到过去。但是看到这样“和谐”的场面,他有点惊讶。在对结束发布会的李娜说了句“做得好”后,他招呼着记者们再次讨论起“类固醇”。

“你们没有人问她?她其实已经做好回答的准备了。《纽约时报》已经向我们道过歉,她很高兴事情能够被解释清楚。每个人都会犯错,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改正的勇气。”他掏出黑莓手机,展示拉梅尔发来的邮件。

那一年的美网,李娜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你无法想象美国人有多爱她,球场上,她一路杀入决赛,比赛后,她放松地用地道的英语开着各种玩笑,拿丈夫姜山和自己的年龄打趣,整个法拉盛的华人都聚集到比利·简·金国家网球中心。1/4决赛后,她被ESPN邀请前往位于中央球场边上的直播间上节目,彼时,卡洛斯正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她则告诉姜山一定要拉上阿根廷人一起去。那时的李娜,已经将卡洛斯看做是最懂她,也是她最信任的人。

美网之后,卡洛斯认为李娜已经部分地达到了他期待的目标—变得自信而开放。这让他和整个团队以及赞助商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李娜自己也是如此,“塞蕾娜(小威廉姆斯)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李娜能够继续做她自己。”阿根廷人说。

李娜说过,澳网是她最喜欢的大满贯,而生怕被中网抢去了大满贯头衔,并标榜自己是“亚太大满贯”的澳网也将她看做是自己的冠军。这些殷勤在2014年获得了回报,李娜在这里击败了所有的对手,职业生涯第二次获得大满贯冠军。在手捧冠军奖杯发表的获奖感言中,李娜卡洛斯说:“感谢你一直那么信任我。”

在那一天里,卡洛斯的邮箱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访申请,而麦克斯·埃森巴德的邮箱里则是各种求代言。李娜和她的团队又忙碌了起来,就像2011年的6月一样。

正如本文开头所述,那一刻的荣耀几乎欺骗了所有人,人们期待中的那个在“最好的时光”中享受网球的李娜,并没有如约而至。

年纪和伤病让所有的期盼又变成了压力,似乎已经和自己停战的李娜一瞬间又回到了那些叛逆、惶恐、挣扎的年代。3月中旬,膝盖再次出现问题,但她咬着牙打完了罗马和马德里两站赛事。随后,她重回巴黎,那个一切荣耀的起点。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她都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她在苏珊·朗格朗球场亮相,现场观众给予她热烈的掌声,她却在这掌声里1比2不敌排名100名开外的梅拉德诺维奇。后者抑制不住激动的喜悦,李娜则以极快的速度收拾好自己的球包,一言不发地离开了罗兰加洛斯的2号球场。

nlc202309051431

“对手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压力,”她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今天无论对手是谁,我都会双手把胜利送给她,是我自己输掉了比赛。今天的表现和网球无关,有太多其他事情在周围。”当被追问到底是“什么事情”时,她回答道:“可能是任何事情。”

这样的态度让一向克制、始终对她不吝赞美的卡洛斯有了第一次的公开爆发:“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这种情况有一段时间了。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战斗精神。现在的她不配去做No.2,更别提去争No.1。如果她是这样一种状态,我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

按照惯例,阿根廷人会在比赛的第二天跟李娜复盘,说说前一天无论赢球还是输球都是为什么。可是这一次,李娜没有给他机会。在几乎没有沟通的情况下,李娜给自己放了一个三个星期的假。而按照卡洛斯的计划,她最多只能休息一个星期,就要去打草地赛事,为之后的温网做准备。当他们在温布尔登再次会合时,她又在第三轮输给了排名远逊于自己的斯特里科娃。据说,卡洛斯离开球场的时候,脸色铁青。

也就是在那天晚上,卡洛斯告诉了李娜自己的决定,“我们说了(我要和她结束合作)这件事,她没有准备,甚至哭了,那真的很难。”

后来,李娜接连退出了几站比赛,其中包括美网,她去德国为自己的左膝做了手术,那并不是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大手术,手术的内容大致是磨磨软骨,抽去膝盖中的积液,这是很多职业球员都要面对的不可逆的劳损,例如纳达尔,他膝盖劳损的程度据说非常惊人。

手术后,李娜曾有意在参加武汉和北京的两站比赛后再退役,但几经考量,这个时间最终提前,与卡洛斯分手前、在温网第三轮输掉的那场比赛,成了李娜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比赛。

卡洛斯说:“姜山是李娜最重要的部分,他们两个一起才是生活本身。”而在退役信中感谢姜山时,李娜写道:“你是我的全部,我也很感激能和你共享人生。”

当李娜告别的时候,中国网球赛季的大幕刚好拉开:2013年之前,中国只有中国网球公开赛和广州网球公开赛两站WTA赛事,去年增加了深圳公开赛,今年又增加了香港、天津和武汉三站。至于2015年,珠海还会举办一场号称“小年终总决赛”的精英赛,奖金也从原举办地索菲亚提供的70万美元变成了215万美元。

王蔷、郑赛赛和徐诗霖等年轻球员获得了比李娜当年更好的参赛条件和物质条件,她们不用打地铺、喝自来水来节省差旅费,也不用通过“闹单飞”就能从地方、国家队、俱乐部或者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支持,她们或许会在日后拥有自己的成就,但谁也不会成为李娜,因为,没有人能够“成为”李娜。

告别的场面总是充斥着各种依依不舍,即便总是被感动到哭花妆容,对于“离开”二字,李娜却从未流露过半点犹疑。

坚决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并不孤独。在决定同李娜结束合作后,卡洛斯说过:“从内心来说,她可能一时难以接受这个决定,但好在有姜山在。姜山是李娜最重要的部分,他们两个一起才是生活本身。”而在退役信中感谢姜山时,李娜写道:“你是我的全部,我很感激能和你共享人生。”

坚决还是因为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始另一种生活,尽管她的赞助合同依然在执行,她依然是赞助商和经纪公司的宠儿,据说已经有人开始张罗拍摄她的自传,她的经纪人甚至放言要将她打造成“中国商界第一女性”。而这所有的一切之于李娜,都是一种面貌相同的生活—一种终于决定放过自己,同自己与自己之外的那个世界和解的、平静的生活。

篇12:原谅别人放过自己经典人生哲理

人与人相处需要互相谅解,包容别人的过失、包容别人的缺点,宽厚待人。正如《管子》所言:“温良宽厚,则民爱之。”

我们常会说“看不惯”某人,主要还是看不惯某些习气,自私、懒惰、威仪不够、嫉妒心强、常发脾气、比较傲慢等等。凡是不顺自己心的都会看不惯,对别人容易产生轻视的看法,乃至于对之不礼貌。人心都是敏锐的,你对别人轻视、不礼貌,别人对你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反过来,你也会有被别人看不惯的时候。

与人交往,难免会遇到别人对自己恶语相向。当面讥讽、背后打小报告,或者欺骗自己、故意刁难等,这样容易反目成仇。如果不得不长久相处,那更苦了,因为天天要见面,别人任何一点不好,你都记在心里,从而影响了工作和学习的状态。这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常讲放下,也就是要放下对自我的惩罚。自己何必去惩罚自己呢?天天搞的自己心里很苦,努力地去保护自己,结果反而让自己更加受伤害。

原谅别人吧,放过自己。别人有缺点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己身上也有不少缺点嘛。况且他是他,你是你,何必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我们见到的人、听到的话,不可能都是自己喜欢的。有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情绪就说什么话,无意当中就会伤害到别人。既然是无意的,应该是可以原谅的。

篇13:学会放过自己的优秀作文600字

曾几何时觉得这城市好美,美到好想和它融到一起。漂亮的橱窗,绚丽的灯火,还有那高耸的大楼。仿佛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属于这里。我要得到这一切。从此开始了自己那莫名的追逐。时间好像是流水一点一点的在流逝。慢慢的觉得当初认为美好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样子。云开始变得缥兀,街道也成了一个人的落寞。这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变了,变得为一点小事也开始发脾气,变得因为别人没有顺自己心意就开始咒怨。变得已经感觉不到了时间的长短。有时候觉得时间好短,好多事情都来不及去做。有时候却又觉得时间好长,仿佛手指划过眼前也能看见它孤单的影子。现在的自己拥有了很多曾经不曾有的东西。然而快乐却少了。偶尔也会为自己违心的笑而厌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了虚伪的傀儡。只为能够在现在的位置多站一会。笑着笑着就哭了,心哭了,却没有泪水。有时候,我也会对着镜子笑。都说镜子里那个人就是另一个自己。看着他,我却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彷徨。如同孩时犯了错误一样不知所措。每天都在为生命在奔波却忘记了什么是生活,性格的暴狞,开始让自己失去了更多。欲望产生太多的不满,而痛苦的根源就是不满。一旦觉得生活亏欠了自己,别人所做的事都会成为过错。这样的生活好累,就如同周围把我包围,而我却不属于这里。

云清了,风淡了。我渐渐懂得。该放下脚步停一停了。往事已无,可却有现在。那又何必去自领三千烦恼丝。禅宗慧能大师曾说:菩提本无树,何处染尘埃。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想不开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世间本来就纷纷扰扰,总会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又何必去为了得到不需要的而又失去已经拥有的。

得到了鲜花必将让花枝伤痛,雨后小径的泥泞却有它的芬芳。这世界没有不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也没有任何事是糟糕到没有一点作用的。太多的苦恼都是自己为难了自己。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自己比别人差,更担心自己做不好。人一辈子没有个仇人活不下去,哪怕那个仇人就是自己。何时我们能够了解自己,学会放过自己。

放过自己,因为有伞,哪怕烈日灼人还是暴雨的季节,我们可以获得遮护。

放过自己,因为有鞋,纵使摔破了膝盖看不清黑夜的路,我们可以继续前行。

篇14:学会放过自己的优秀作文600字

姑且拿学生举例。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十三亿多的人口,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竞争日益激烈,甚至这场刀剑在那些还未进入社会的学生身上也不断上演。

身为中国学生就难以摆脱如山般厚重的试卷,一天一小考,三天也(一)大考,或许有些夸张,但也相差无几了。有了考试自然也就有了排名,自然也就有人欢喜,有人忧。可怜这群还未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那颗脆弱的心灵又拿什么去接受接二连三的失败,去承受老师家长所谓的“教育”呢?(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特色)

由此,他们也便愈陷愈深了。在他们的心里很应该的行(形)成了一道屏障,越不过,他们也只能永远承受痛苦。试问一个对自己都无法相信的人能走出困境吗?

其实这道屏障并不难跨越,它所需要的只是你抱着一颗放过自己的心态罢了。这不是逃避,放过自己不要因为那些无谓的压力而烦恼,心事会累的。

这放过自己的一小步,我想对于人生也可说是一次跨越了。(这一段深刻)

再拿当今比较时尚的话题谈谈。(虽然这话题也许在作文上出现有些“大逆不道”)

恋爱,我想是现在年轻人比较在意的话题了。不过可悲的是现在总有人在面对这话题时走入了误区。

也许是受当今电视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将恋情看的特别重要,自然我也不是说这并不重要。但那种山无棱(陵),天地合,才感与君绝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无厘头。难道除了爱情就没有更重要的了?亲情,友情有哪里比爱情长的难看了?

不得不说是我们自己在面对这问题是深深勒住了自己的咽喉,自己搞的自己喘不过气。面对爱情,我们更应该学会放过自己,让那所谓的专情,所谓的专一都见鬼去吧。对于不可能的人,专一只会增加双方的烦恼,不如洒脱的放了自己,也放了对方。(这一事例有力)

篇15:原谅别人,放过自己

As you may have been able to surmise from the intro, this month’s features are all about forgiveness. First, in Forgiveness and Freedom, Nancy’s late father keeps appearing on her sofa, until she realizes that her forgiveness could set them both free. Next, in Moms Are Like That, Sallie’s mother-in-law never approved of Sallie marrying her son. And Sallie wasn’t able to forgive her for it, that is, until both her husband and mother-in-law had passed on. And Forgiveness Is Possible shows us that even a bitter ex-wife can put grudges aside and forgive the man who hurt her, as in the final months of her ex-husband’s life, she tries to help heal the wounds he caused and repair the familial bonds between him and his kids.

So what do you guys think? Should I just call my dad and make amends already? I know I should… So, why it is so hard to forgive him? Probably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forgiving myself…

我记恨着每一个人,即使我已有意识不让自己这样做。我甚至记恨着自己,为了那些曾经做过的事,那些时至今日依然让我觉得愧疚的事;像是考砸了大学的表演课,结果让我妈妈损失了几万美元。我也记恨着我父亲。然而无论我生气的理由多么正当,日久天长,与他修复关系、重新联系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但是每当我打开电脑要拨通那越洋和解电话时,有些东西让我停了下来。是我心里放不下的怨恨,每当和他交谈时,我心里总是止不住涌出愤怒的情绪,无力控制。我没办法原谅这样一个只不过是在关心他“真正”的家庭——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我同父异母的两个妹妹)的男人,这让我对自己更加生气。

也许你已经从上面的引子中猜出,这个月的主题文章都是关于原谅。首先,在《原谅:还你一颗自由的心》一文中,南希已故的父亲不断地出现在她家的沙发上,直到她明白原谅能让他们俩都获得自由。接下来,在《母亲的心》这篇文章中,萨利的婆婆一直不赞同她儿子娶萨利,萨利因而无法原谅她,直到她丈夫和婆婆都去世后才释怀。而《原谅过去,拥抱未来》则给我们展现了,即使是一位心有怨愤的前妻也能把仇恨放下,原谅那个曾经伤害过她的男人,在她前夫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她努力弥合他造成的伤痕,帮忙修补他与孩子们的关系。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我应该给我父亲致电并修补我们的关系吗?我知道我应该这样做……但是,为什么原谅他就那么难呢?也许这与我能否原谅自己有关……

上一篇:感谢企业赞助的感谢信下一篇:弘扬民族精神——彭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