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美如画》诗歌

2024-05-25

《桂林山水美如画》诗歌(精选6篇)

篇1:《桂林山水美如画》诗歌

桂林山水美如诗,

何不说她美如画。

烟雾蒙蒙,

似一缕青烟冉冉升起,

一抹淡绿,

如世外桃源来到人间。

桂林,

美!

苍松翠柏间,

花儿倾吐着芬芳,

聆听春天的脚步,慢慢来到。

树木舒展着身姿,

唱诵自然的歌曲,宛转悠扬。

桂林,

美!

你如一位美丽多姿的少女,

为他那美丽的景色, 翩翩起舞!

篇2:《桂林山水美如画》诗歌

经过一番与试卷的殊死搏斗,我终于获得了胜利,奖品就是:可以去桂林玩儿!

我们一路乘车来到桂林,果然名不虚传:那山的雄伟,那水的清澈,那风的柔和,那树的高大,那叶的翠绿。

先说那山吧:桂林的山既有泰山的雄伟,又有香山的魅力,还有黄山的独特。桂林的山高大,似乎要刺破云朵触摸蓝天;桂林的山独特,集聚了泰山香山集黄山共同的美。

再说那水:清澈见底,一抹朝阳射在水面上,这一江水如同一潭诱人的陈酒,如同仙女遗落的飘带,如同一枚发夹别在这青山绿水间。

我爱桂林的山,我爱桂林的水,我爱这连绵不断的画卷。

篇3:《桂林山水美如画》诗歌

村庄美起来

山川峻岭间, 小河绕向家。小河村落群, 向家是排头村。向家村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小河绕村环抱, 若是站在向家村高处鸟瞰, 如今的小河两岸满是郁郁葱葱和现代化楼群, 横跨河上的小桥尽是小桥流水人家。远方尽头的天际, 群山连锦起伏,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明朗澄清, 连成了一片, 真分不清哪里是天空, 哪里是群山, 哪里是小河。有意思的是, 这里地处鄱阳湖畔, 却让人觉得不论是自然风范还是文化特质, 与江南水乡的秀美有着质的相同。

都昌县中馆镇小河向家村环境整治

向家村136户, 573人, 耕地面积451亩, 其中水田365亩, 旱地86亩, 林地面积1600多亩。村庄三面环山、河水环绕、交通四通八达, 距九景高速两公里, 距304省道一公里, 乡村主道穿村边而过。2011年小河村委会被定为“十二五”扶贫开发重点村, 该村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 大力实施村庄整治, 向家村按“绿化高起点, 亮化高标准, 美化高要求”的工作思路, 按照“精品化”培育和“普惠式”建设并驾齐驱的美丽乡村的模式, 真正做到成为都昌美丽村庄的“亮点”和“看点”。更将该村扩建成了让群众真正受益的美丽幸福新农村。

村里成立了新村建设理事会, 在小河村委会党支部统一领导下, 在全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幢幢具有水乡风情的三、四层小洋楼错落有序地排列在山抱小河岸边, 拆除破烂的民房26幢, 清除露天厕、猪牛栏、乱搭乱建42处。村里投资100万元新建了文体中心, 活跃了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长达一公里三面环绕村庄的水塘已有近一半用石块砌坡, 并做了护栏, 共投资60多万元。在村前又征收了8亩土地, 建设了一个休闲广场, 村巷便道全部硬化, 共投资85万元。村庄改水改厕已全部到位, 全村看不见一个老式露天厕所, 墙面已全部刷新, 远远看去, 活脱脱是个“小婺源”式的美丽村庄。

文明树起来

近年来, 该村对村庄的外观进行精心打造, 既充分利用好村庄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 又实施大面积种植培绿, 拆墙透绿等环境美化提升工程, 既考虑村庄的历史传承文化形态的独特性, 又不遗余力地贯穿文化保护和挖掘内涵, 真正使新村显现出“内外兼修”的独特魅力。

雨后放晴的向家村, 道路平坦整洁, 村内外绿树成荫, 院落、村文化中心欢声笑语, 村腰鼓队、秧歌舞队在排练, 中老青年均在新建广场欢跳广场舞, 农家书屋里, 孩童正享受生活的快乐, 每到农闲时节, 村民就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 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的不见了, 唱歌跳舞、打球锻炼的多了。这里不仅村美人更美。这里民风纯朴, 尊老爱幼、上慈下孝, 互帮互助成风, 好事新风不断, 20多年未出现一个刑事案件, 连年被市县评为“文明村”。

产业活起来

在做好村庄整治、改善村民生存环境、提高村民幸福指数的同时, 注重发展富民产业和繁荣文体事业的协调推进, 增强村民发展后劲。根据村庄的资源优势, 在新村的山上培育和发展油茶, 绿色蔬果等特色富民产业。300亩油菜已有一半开始挂果, 三年内计划发展油茶到600亩, 100亩蔬果业形式“园园有菜, 户户有果”。组织村民积极参加县乡村举办的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 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科技, 提高农业效益;对一些没有得到继续深造机会的初、高中毕业生, 引导他们进入职业学校, 免费为他们培训, 使他们掌握1-2门技能, 培育现代新型农民。村民人均收入已由原来2100元增至人平3600元, 家家户户实现了“电器手机大普及”。

管理好起来

该村实行建管并重, 美景打造在长效管理中持久“保鲜”, 近年来, 该村认真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探索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探索村“统一管护, 干部带班, 分户包干、定期评比”的管理模式, 发挥村组干部和党员示范作用, 发挥村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维护上的作用, 努力使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 推广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探索实际、实用、实效的农民培训长效机制,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有序流转, 完善村庄民主自治机制, 真正使美丽村庄在长效管理中持久“保鲜”。

规划实起来

向家村把近期建设与远期规划结合起来, 不断把美丽村庄建设向纵深推进。

村内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 计划投资80万元将主次道路进一步硬化绿化, 主道亮化。村内下水道实现网络化。计划投资90万元全面整治设定下水道3000米, 实现下大雨地面无积水。村内实现垃圾入窖, 巷道无垃圾污染, 使垃圾无害化。为了产业发展和农民耕种生产方便, 建设南北两条机耕道路, 长3公里, 宽3.5米, 路基及路面建设计划投资100万元。

篇4:祖国山水美如画

静jìnɡ心xīn想xiǎnɡ:图tú片piān上shɑnɡ的de风fēnɡ景jǐnɡ漂piào亮liɑnɡ吗mɑ?都dōu有yǒu些xiē什shén么me美měi丽lì的de物wù体tǐ?它tā们men看kàn起qǐ来lái像xiànɡ什shén么me?

认rèn真zhēn写xiě:按àn照zhào一yí定dìnɡ的de顺shùn序xù,写xiě出chū事shì物wù的de特tè点diǎn。

小xiǎo虎hǔ:图tú里li有yǒu漂piào亮liɑnɡ的de瀑pù布bù,看kàn起qǐ来lái像xiànɡ《西xī游yóu记jì》中zhōnɡ的de水shuǐ帘lián洞dònɡ口kǒu!好hǎo多duō好hǎo多duō的de树shù紧jǐn紧jǐn地de围wéi在zài瀑pù布bù周zhōu围wéi,站zhàn在zài瀑pù布bù对duì面miàn的de小xiǎo树shù挥huī动dònɡ着zhe双shuānɡ手shǒu在zài和hé对duì岸àn的de树shù林lín打dǎ招zhāo呼hu呢ne!远yuǎn处chù的de山shān像xiànɡ弯wān弯wān的de眉méi,近jìn处chù的de水shuǐ象xiànɡ玉yù,眼yǎn前qián的de树shù像xiànɡ卫wèi士shì!

大dà象xiànɡ老lǎo师shī:小xiǎo虎hǔ看kàn得de真zhēn仔zǐ细xì,说shuō得de非fēi常chánɡ好hǎo。小xiǎo虎hǔ联lián想xiǎnɡ丰fēnɡ富fù,把bǎ瀑pù布bù想xiǎnɡ象xiànɡ成chénɡ了le世shì界jiè名mínɡ著zhù《西xī游yóu记jì》里li的de水shuǐ帘lián洞dònɡ口kǒu,说shuō明mínɡ它tā课kè外wài阅yuè读dú广ɡuǎnɡ泛fàn。小xiǎo虎hǔ的de观ɡuān察chá很hěn讲jiǎnɡ究jiu顺shùn序xù,由yóu远yuǎn及jí近jìn再zài到dào眼yǎn前qián。今jīn后hòu的de看kàn图tú说shuō话huà,我wǒ们men要yào像xiànɡ小xiǎo虎hǔ一yí样yànɡ,要yào会huì观ɡuān察chá、会huì比bǐ喻yù、会huì联lián想xiǎnɡ!

篇5:诗歌鉴赏《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桂林山水入襟,

此景此情战士的心

江山多娇人多情,

使我白发永不生!

对此江山人自豪,

使我青春永不老!

七星岩去赴神仙会,

人间天上大路开,

要唱新歌随我来!

三姐的山歌十万八千箩,

战士呵,指点江山唱祖国

红旗万梭织锦绣,

海北天南一望收!

塞外的风沙呵黄河的浪,

春光万里到故乡。

红旗下:少年英雄遍地生

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意满怀呵,情满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雨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满天下!

(选自《贺敬之诗选》,山乐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桂林山水歌》作者贺敬之,1924年生,山东峄县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贺敬之作为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向以量少质精著称于世。诗作善于把握和表现重大题材,具有雄浑豪放的气势和浓烈的时代精神。《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其火样的激情和阶梯的形式名扬我国诗坛;《回延安》、《三门峡歌》等意境、音韵精美的抒情短章,亦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桂林山水歌》既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又是一曲深情的祖国颂。诗的开篇就把读者引向一种让人神往的艺术境界: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神姿仙态,如情似梦,山环水绕,令人陶醉。诗句既抓住了桂林山水的自然特征,又富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诗人没有停留于单纯描摹桂林山水上,而是借以抒发自己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桂林山水入胸襟,/此景此情战士的`心/江山多娇人多情,使我白发永不生!寄情山水,心潮起伏,进而抒发一个革命战士对于祖国的深挚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战士的眼光、战士的胸怀去感受和描绘桂林山水的,因而他笔下的就不仅是山水,其中还有对此江山油然而生的那一股强烈的自豪之情。景美情深,诗人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代山水诗借景抒情、以形传神的手法。

诗的结尾更是神来之笔:意满怀呵,情满胸,/恰似漓江春水浓!/呵!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诗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深情赞美伟大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让人们仿佛透过眼前的桂林山水看到另一幅更为壮丽的图景:全国人民正在运用彩笔,挥汗如雨,到处创造更新更美的桂林山水。这是诗人战士情怀的流露,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闪光。

篇6:侗乡山水美如画

大手笔,绘就绿色新蓝图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交界处,有着“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百佳呼吸小城”之称,是维系云贵高原和雪峰山脉间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涵养水源地之一。

作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通道县以大手笔做出了一个个重要决策,开启了生态建设的新篇章。

“一水潺潺澈底清,百折千回绕侗城。逶迤恍许银河转,环拱浑如玉带横”。这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湖南通道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503. 8公顷。按照规划目标,玉带河将打造成“武陵山片区河流—库塘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保育示范”、“侗族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湘西南多民族地区扶贫攻坚与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由此,通道县林业局组织相关专家完成了玉带河区划界定、功能分区和基础设施等规划工作,正式文本已通过国家级评审,正陆续展开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和监测站点的建设。

畅游在玉带河上,只见两边树木葱茏,芳草萋萋;水面上雾气朦朦,不时有鸟儿掠过;远处古老的水车在低吟浅唱,洗衣捶布的侗家阿妹将清脆的笑声洒在河面上,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自然和谐的生动画面。

对于侗乡人民而言,玉带河像是母亲温柔的臂弯,麒麟山则是父亲坚实的胸膛。麒麟山位于通道县东部自北向南的一道险峻山脉,域内有保存非常完整的宏门冲原始次生林和被誉为湖南省唯一的亚热带沟谷雨林——恩戈亚热带沟谷雨林,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现已查明记录的维管束植物2521种、脊椎动物209种。为保护好这片珍贵的森林生态资源,通道县林业局启动了麒麟山自然保护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科学考察和面积界定,编制了总体规划文本,划定麒麟山自然保护区面积1.33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通道县林业局陆奇勇副局长的带领下,我们开车走了大半个通道县,连绵的绿色让人目不暇接。刚刚长出新芽的落叶树与色彩斑斓的阔叶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各种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上欢歌,俨然一支合唱团在尽情演出;走进林中,树木参天,古藤漫野,溪流潺潺,瀑布飞溅。这保存完好的一片片阔叶林要归功于2003年以来实施的生态公益林保护项目。

至2015年,通道县划定国家级公益林4. 89万公顷,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26. 2%。“十三五”期间,全县拟新增公益林2. 67万公顷,进一步扩大管护范围。对此,通道县公开招聘了223名公益林专职护林员,实行管护工资与管护业绩挂钩;对所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进行投保,将原来由林农支付的10%的保险费改由政府出资;将公益林补助资金的相关信息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无异议后通过“一卡通”账户拨付到位。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块块竖在路旁的永久性的青石碑,上面除了标注“公益林保护单位、区域、面积、树种、护林员职责”等内容外,还公开了“保护级别和补偿标准”、“监督电话”等。它就像一座座保护神,坚守在各个进山路口,忠诚地护佑着森林。

多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

茫茫山林是侗乡一个巨大的生物基因库。全县有植物251科981属258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8种,列入湖南省重点保护的植物111种。脊椎动物31目93科2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2种,二级保护的 26种,珍稀濒危植物(不含蕨类)170种,脊椎动物28种。

如此众多的珍稀动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通道林业人格外珍惜的结果。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爬山涉水的野外调查中,先后发现了湖南报春、喙核桃、华南五针松、岩谷杜鹃等非常珍贵的极小种群,以及闽楠、红椿、伞花木、褐冠鹃隼、海南鳽、棉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并形成了《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龙底沟谷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万佛山生物多样性考察与研究》、《通道县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等成果。他们历时5年,建立了通道县8个一级生物系统、24个区系统、60个子系统的分类系列以及12个植被型、104个群系组成的植被分类系统。2015年,县林业局又购进了20台红外线摄像机,组建了专业的调查队伍和拍摄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展开野生动植物的调查,拟编辑出版《通道侗族自治县主要野生动植物图谱》。

在通道县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全县还将建立5个野生动植物保护小区,以呵护那些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种群繁殖能力较弱、生态适应性较差的野生动植物。

在坪头村孟冲团寨,我们在老村支书的引领下,走访了有着“孔子神”、“护寨神”、“连理树”等神奇故事的赤皮青冈群落;在所里村蓝团侗寨,我们看到村民们自发用护栏保护起来的百年柏木、枫香,每棵树旁都设有神龛;在画笔村自然团寨,我们看到了后龙山上有着几百上千年生命的杉木古树群和镌刻着“杉欉竹木等树永远不许砍伐焚烧、挖山锄地,犯者公罚”的《后龙碑记》……古树已被侗乡百姓认定为镇寨之宝的“风水树”,成为千百年来坚守的一种信仰和寄托。2015年,通道县林业局对全县22个乡镇(场)的古树名木的树种、地理位置、科属、生长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挂牌与保护。据统计,全县共有3603株古树名木,隶属于35科63属89种,涉及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4种。目前,该项工作已完成基本数据输机程序,实现了微机动态监测管理。

全面普查、科学研究、强化管理……通道林业人正通过多项措施,在林业发展史上增添一笔笔精彩的记录,以祥实的数据展现侗乡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拓发展,建设幸福新家园

四面青山列翠屏,寨中流水波粼粼。走进皇都侗文化村,优美整洁的生态环境倍感舒适,浓郁的民俗风情扑面而来。作为通道民族风情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皇都侗文化村在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已投入10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体景观设计建设,完成山地绿化5. 46公顷,栽植杜鹃、杨梅树、红檵木、金叶女贞等11. 4万余株,实现了“美化、亮化、绿化”,被评为全省秀美村庄建设示范村。2014年至今,通道县有242个行政村参与了秀美村庄建设,通过道路绿化和村寨绿化,

基本达到了“四季有绿、四季有花、色彩纷呈、层次分明、处处皆景、移步换景”的效果。与此同时,通道县大力培育珍贵树种,在道路和村寨绿化中配置闽楠、丹桂、红叶石楠等珍贵树种,“以林带景、以景带游”的生态旅游格局正在形成。

驱车行进在侗乡这片热土,无论是国道、省道还是乡道、村道,葱翠的山色格外养眼;乔、灌、花、草编织的绿色飘带如影相随,赏心悦目。“十二五”期间,通道县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三边绿化”等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先后编制实施了“四区七线一圈”的生态氧吧方案,即保护万佛山 侗寨风景名胜区的丹霞地貌景观、龙底景区、晒口库区、恩戈热带雨林区,绿化怀通高速通道段、209国道、211省道、枝柳铁路等境内路段沿线、百里侗文化长廊公路沿线、菁芜洲至杉木桥公路沿线、双江镇至坪坦乡坪寨公路沿线,建立以县城为中心,半径2. 5公里的生态保护圈。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6.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6. 85%、活立木蓄积量875.54万立方米。

青山绿水,不仅让侗乡美丽如画,也让这方山水宝地变得更有活力。在距离通道县城39公里的万佛山镇溪上村,两岸山峦叠翠,河中江险滩多。有着“南国第一漂”美誉的龙底生态漂流便流经此地。村民莫杨告诉我们,每年的5至10月是漂流旺季,村中的男人就去当漂流护航或搬运皮筏艇,妇女则在路边做生意或开办农家乐。沿着龙底河一路向南,我们来到万佛镇石壁村网形团寨,年近60岁的黄定雄夫妇在此建起了一座“麒麟山庄”。青山脚下,充沛的山泉水汇聚为湍急的小河,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垒起了河堤、砌成了防护墙。自2001年至今,黄定雄夫妇累计投入近10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近两年开始了中华鲟和石蛙的养殖。傍着好山好水,侗乡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全县人工种植钩藤533公顷,4000多名群众由此摘掉了“贫困帽”;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在万佛山镇溪上村、坪水村推广发展青钱柳100多公顷,年产值1000多万元;全县2016年新建特种林基地133公顷,可带动扶贫对象834户3482人脱贫致富,预计人均增收1162元。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质朴的侗乡人民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青山绿水中找到了答案。

上一篇:吉林大学20本科生下一篇:过往经典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