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情意作文

2024-04-23

清明的情意作文(精选14篇)

篇1:清明的情意作文

凉风徐徐,满山的枫叶似晚霞,红遍了天,秋天来了!

秋天是一个深沉而美丽的季节,而最美的是中秋。今年的中秋没有太阳,天空灰蒙蒙的一片,风吹动着树叶,凋零片片离枝的叶子,过了一会,就下起了雨,这雨带回来了在外打工的人们,他们承载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美味的月饼来和家人团聚了。

雨后的天气十分凉爽,这凉风沁人心脾,驱散了郁积在人们心里的整个夏天的燥热与烦恼。

雨后的中秋月亮被乌云遮住了,这让很多翘首期待赏月的人很失望……渐渐地,大地又似乎泛出一点点柔光,大概是月亮被人们感动了,又悄悄拨来了乌云,向人们打招呼了,树枝上的水滴印着淡淡的月光,晶莹得一闪一闪,真美啊!

星星也耐不住寂寞从云朵中跑出来了,他们稀稀拉拉地围着月亮,好像在听月亮姐姐讲故事呢!湖面上映着月亮的影子,一阵凉风吹来,水面波动,圆圆的月亮变了形,在湖面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这舞唤来了水底的鱼儿,它们也不甘示弱地跃起,向我们展示它们的身姿!

这么美丽的夜晚还有不少忙碌的人行走在路上,风移影动,越发显得人们的奔波。还有不少有闲情逸致的家庭,搬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坐在院子里,唠唠一整天的琐事,品尝美味的月饼,树影下斑斑点点的月光,零碎地洒在他们脸上,映出了他们开心的笑容!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一些昆虫“音乐家”在演奏音乐。这样的景色,这样的音乐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呢?

秋天是淡淡的,柔柔的,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我爱秋天,更爱这情意浓浓的中秋!

篇2:清明的情意作文

时光冲不淡记忆,雨点难以磨灭亲情,血一般浓的情意,我怎能忘记?!

那天,在下雨……

天色暗了下来,教室窗外渐渐响起淅淅沥沥的雨声,后来又变成哗啦啦的。雨点敲打着玻璃。已经快七点了,我得赶紧回家,可是雨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于是我决定冒雨回家。

雨点打在身上,冰冰的,凉凉的;更可气的是,雨中还夹杂着沙子。但我已无暇顾及这些,奶奶在家里一定等急了吧?

我停好车子,踩着泥水,飞奔上楼。五楼的灯亮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正扶着栏杆,探出身子使劲往下张望着;额头上汗珠密布,不时地滴落下来。是奶奶!

见到我回来了,她赶紧把我迎到家中,问我有没有被淋湿,还轻声责备我没带雨披。

窗外,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回到家中,顿时感觉温暖了许多。

刚把书包放下,妈妈就打来了电话。

“他回来了吗?”我在电话这头听到了妈妈焦急的声音。

“回来了回来了,刚到家。”我说。

得知我已经平安到家,妈妈舒了一口气。紧接着,她就又开始叨叨了:“跟你说了多少遍晚上要看天气预报,第二天要带上雨披,你就是不听!害得我白白替你着急!下这么大的雨你还骑车子?出了事怎么办?以后碰上这种天气就别骑车子了,放在学校,打着伞走回来!你不是在学校里放了一把伞吗……”

这些话我都已经听出茧子来了,我不耐烦地说了几句:“知道里知道了,说一遍就行了呗,真是麻烦!”

“说一遍你记得住吗?!哪回不得提醒?这么小就开始嫌我烦了,长大了还不定成什么样呢?!……刚才我说的.记住了吧?以后碰上下雨天就不要骑车子回来了……”

真是够嗦的!我一气之下挂断了电话。

窗外的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看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行走在雨中,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涌上心头,又感觉刚才对不起妈妈。

耳边响起老师的话:“你们这一辈子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你们的父母,他们把你们拉扯大多不容易啊!从来没想过要你们一分钱,你们还嫌他们麻烦,对他们发脾气……你们要记住:无论爸爸妈妈做什么,都是为你们好,一定要理解他们,不要反感自己的父母!”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篇3:作文情意的激发

我认为中学生写作文, 实际上是对过去生活场景的再现, 是对过去一种情感的再次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反思。因此, 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设计的场景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 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情境的创设

俗话说:“英雄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处。”人的才智需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 更需要适时的环境。正如你如果没有见到大海, 怎能知道什么是广阔?如果没有攀登高山, 怎能知道什么是险峻?如果没有走进森林, 怎能知道什么是深邃?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 所以写作时就需要教师为其提供接触生活的机会, 提供生活的场景, 从而才有真实的感触。任何一件事, 经历者都无法事先有情感准备, 那可是短暂一闪, 瞬间即逝的呀, 而中学生再现那份情感的时候, 教师要善于捕捉并挖掘学生瞬间的人生感悟, 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品味那份真情, 才能写出有情感的文章。我在上作文课时, 先以轻松的话题引入课题, 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 再用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 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活泼多样的展现出来。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氛围中, 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 从而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 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二、情感的表达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 学生写作中一方面是情感单薄, 但更重要的是不知如何表露自己的心声, 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可以从语言上进行训练, 人的思想动态大多数状况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 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 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描述、思考的基础上完成感情的表达, 也可以运用肢体训练。在学生写作中,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人物如同木偶一样, 机械缺乏灵性。其实这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关。人与人接触交流, 时间很短, 所以很难有深刻的印象, 更何况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生活体验, 这就要告诉学生:想象和联想是写作成功的两大翅膀。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让学生配合自己的动作、手势、身体姿态来体现心理的变化。

三、情感的升华

中学生的情感由于生活阅历的原因, 还是比较稚嫩的, 大多数学生的感情流露也是比较直白的。我们要求学生的写作虽然来源于生活, 但力求高于生活。学生可以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情感的涌动。生活中不缺乏海誓山盟, 也不缺乏轰轰烈烈的表白, 但更需要的是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还可以通过典型环境描写来体现情感的升华, 如“一缕淡淡的茶香沁入我的心田, 使我顿觉清爽。端起茶杯喝一口, 浑身被一股暖流所包围, 不知什么时候, 月已上梢头, 皎洁的月光铺满大地, 使我的心也宁静了许多。”这是一篇学生写作的结尾, 柔和的月光映照着母爱的纯洁淡淡的茶香正如亲情沁入心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任务才具有典型性, 典型人物的思想感情才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 需要教师用心去呵护、培养。只要用心, 在每个学生的心田都会绽放美丽的花朵。

四、在作文命题中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必须在命题前充分考虑好, 命什么题, 题目如何出现, 怎样才能使学生见题生情, 产生兴趣, 动情深思, 深思入境, 使同学们写出好的文章, 这是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

上课铃响了, 我和往常一样走进教室, 师生行礼后, 我就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又要做作文了, 题目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九个字,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并用了一个长长的破折号, 就停了笔, 站在讲台上默不作声。这时全班44个同学的眼睛都一眨不眨地盯着我, 教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过了一会儿, 胆大性急的就说:“张老师, 是什么好消息啊?”其他同学也跟着说了起来, 场面确是热闹。 (这样就收到了见题生情的效果, 同学们被这半个命题深深地吸引住了。) 我用双手一摆说:“不要问, 你们想, 你们猜, 不叫你们回答, 不准有一点声音。”这时教室里又安静下来了。过了约5分钟, 我就说:“你们说吧。”顿时44只手一齐举了起来。回答的结果是围绕“好消息”, 如:远足、去森林公园、看电影、举行什么活动、下午不要上课等。 (这样由见题生情··动情生思··深思入境) 我回转身, 故意慢慢地在黑板上破折号后写了四个字:“下午上课”。当我把字写完, 只听得大家都说:“啊哟!下午上课, 这算什么好消息!老师真会骗人。”这就象火上浇了油, 学生就爆发了逆反心理的激情。 (情不自禁地形成情感变化的最高点) 然而这种情感还要把它引导过来, 为完成写作任务服务。所以我就笑嘻嘻地说:“同学们, 我不是骗你们。我之所以要出这样一个题目, 而且要这样出, 其目的是要你们抓住此时情景写好一篇以心理活动为主, 还要结合写好静态和动态的文章。针对这个要求, 我们来共同讨论, 这篇文章应该怎样写。” (最终思情, 专心写作)

我问道:“从时间上来说, 该从哪里写到哪里?”同学们都抢着说:“从上课写到题目写完为止。” (只有10多分钟) “那么心理活动的描写应抓住哪几个方面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基本上和我的想法一致。我就在黑板上板书:

1、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是怎样想的?同学们是怎样讲的?教室里是怎样一种情景?

2、老师叫你们想时, 你想的是什么?

3、看着老师写“下午上课”四个字, 你心情如何?教室里又是怎样?大家是怎样讲的?

这次命题尝试基本上是成功的, 而且指导的时间也不多, 比以往任何一篇指导的时间都少 (实质是出现题目和指导相结合, 题目出现完, 指导也就结束了) , 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 主要是能联系学生具体情况, 理解他们的心理, 激发调动他们的情感, 诱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使他们有话可写。

篇4:让诗歌情意成为作文素材的源泉

一、借诗作文,化诗歌情感于作文之中

“诗言志”,主要就是表达诗人真切的情感体验。所以,化用诗歌情感,融入自己作文之中,更能体现“以我手写我心”的真情,避免无病呻吟,矫情作文。李煜在《虞美人》词末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发诗人愁情之多、之浓、之久,如春水一江翻滚陡涨,奔流不息。如果学生也想表达愁苦情感,化用为:心中愁情翻滚,恰似一江春水,前浪流去,后浪无尾。这样便可随时引入自己之文,表达愁情。同时又可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诗人共鸣,感受到作者与诗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之情。文章的真情让人可感,文章的文化底蕴也让人可知。

二、借诗作文,化诗歌情境于作文之中

作文中经常会用到景物描写。但相当多的中学生能写景,却只有景,不能很好做到“风含情,水含笑”的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诗歌中有很多情景相生的诗句,对其深入理解,化用于自己作文中,必然让作文写景真实,传情生动。如李白《望天门山》中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果直接引入作文,不但与作文本身景物描写不伦不类,而且前后衔接语言不好组织。通过深入理解,化用诗句景物,表述为“伫立江畔,极目远看,孤帆一片,残影碧空,水天已连”的写景句子,嵌入自己作文之中,为我所用。不仅解决景中无情之缺憾,更让自己作文写景立意高远。化诗歌情境于自己作文之中,这很能让自己有站在巨人肩上的感受。

三、借诗作文,化诗歌观点于作文之中

中学生借诗作文时,往往直接引入表明诗歌观点的诗句,体现不出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这种方式多了,非常容易造成行文死板的印象。长期下去,也容易禁锢学生思维,束缚文章意蕴,导致失去作文的创新意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明诗人观点的一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创新为:梅花尽管随风飘零,尽管碾作泥尘,但是芳香依旧,节操永存。把这样的语句用于自己作文之中,既体现作文言必有踪,文意隽永,又体现言有创造,文有新意,且贴近读者。实现读者、作者与诗人的对话,萌发读者、作者与诗人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增强作文语言的无穷魅力。

篇5:碎碎的光阴浓浓的情意作文

在碎碎的光阴里,我们在不断地成长着。那些让我们痛苦、难过的记忆在我们脑海中抹除,只剩下那些饱含浓浓深情的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

念初一的时候,我读过一篇文章叫《爸爸天堂里有没有让你歇息的暖床》。文中讲述了一位父亲的故事。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上学。不久,大女儿得了绝症,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并向亲朋好友借钱,但女儿还是去世了。妻子也因此患上了神经官能症,他起早贪黑的工作,挣的钱分成了两半,一半供孩子挣钱,一半给妻子治病。其间二女儿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二女儿和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考上了最好的大学,但他的妻子不愿给家人增加负担,选择了自杀。父亲更加努力地工作。可是,在一次工作中,他在工地上晕倒了,工友把他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他得了胃癌,工地老板毫不留情的辞退了他,他只能在别处找了一份工作,由于他总是吐血,他就在嘴里塞上棉花硬撑着,就在5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就与世长辞了。

读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也明白父爱是无私伟大的。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与爸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我总喜欢让爸爸背着,那种被温暖以及安全感包裹似的感觉让我难以忘怀。爸爸,你知道吗?在那些日子,每当你把我背起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无比自豪和快乐的感受。这时候,爸爸在我眼中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上小学后,爸爸再也抱不动我了,但他会在吃完晚饭后牵着我的手一起去散步。那时经常是黄昏,我们走在路上,金黄色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一大一小的影子倒映在地面。但由于小学期间的一件事,让我对父亲不再那么依赖。我也记不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只知道那一次爸爸妈妈吵架是爸爸的错,他们吵得很凶。虽然最后他们重归于好了,但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爸爸跟妈妈吵架时凶狠的样子让我一度不敢接近他。

渐渐地,我和爸爸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在六年级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我尝试着找回以前和爸爸亲近的感觉。

初中时,我和爸爸的关系渐渐好了许多,可是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和爸爸的关系变得更僵。在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中,由于当时发挥不好,考到了非常差的成绩。在暑假里,我受到好几次爸爸的责骂。其中一次最为严重:我被禁网好几周了,刚好有几道题不会做,家里又没有人能教我,因此经过妈妈的同意上网查找。当我打开相关网站时,爸爸回来看到我在使用电脑,以为在玩电脑,把我大骂特骂了一顿:“不好好学习,整天就知道玩电脑,看看你这次成绩……”我反驳道:“我什么时候玩电脑了,我刚刚是在查题!”妈妈也在旁边为我证明。爸爸有一瞬间的尴尬,但他没有跟我道歉。

几天过去了,我读书回来,发现爸爸不在家,就假装随口一问:“妈,爸爸去哪儿?”“你爸他出海捕鱼去了。”妈妈边做饭边回答道。由于我要上学,爸爸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出海捕鱼是常有的事。

过了一会儿,午饭做好了,我和妈妈边吃边聊,“对了,你爸出海前我给他熬了补身体的汤,他没喝,说给你喝,对你身体好处。”妈妈说道。我听了,心里暖暖的,心中对爸爸的余怒也消失了。接着,我和妈妈聊了很多。妈妈的话让我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也明白:这不过是爸爸爱我的方式罢了。我不禁反思:做了爸爸十多年的女儿,我是否了解过他?答案是否定的。我内心感到无比自责,泛起了酸楚,觉得那次不该跟爸爸吵架。

到了第二天,我细细的观察着爸爸:他老了,岁月如一把利刃,无情的在他额头上刻下一道道沧桑。我恍然大悟:我在茁壮成长,而爸爸却在逐渐衰老。想着父亲对我的付出,我迈出脚步,走到爸爸面前:“对不起,爸爸!”爸爸的眼眶顿时红了:“孩子,应该是爸爸向你道歉!”我们争着向对方道歉,但是又被这一行为弄笑了,之后我和爸爸回归原来和谐美好的生活。

篇6: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绿叶的本质是脆弱的,而根本截然不同。它的内心是坚强无比的.,绿叶对根,就像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那样。

我的老师是张老师,她有着如春天的嫩草般柔软的头发,眼睛大大的,一笑,亮亮的像两个月牙又漂亮又迷人,有一张樱桃似的嘴巴,她露出来的一排牙齿就像刚去了皮的杏仁,漂亮极了。

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哺育着我们这些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幼苗,老师就像大地,,我们在老师的臂膀下玩耍、嬉戏。老师就像船,让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每当我遇到难题时,老师总会耐心的为我讲解、每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总会给予我鼓励。课堂上那微微动听的语调是那么引人入胜。有一次,我的作文写得不是太好,也对作文没有兴趣,我写完作文后,交上去,老师在我的作文上圈圈点点,给我的评语是:观察仔细,构思新奇。看到这个评语后,我渐渐喜欢写作文。

就是张老师为我铺开了成功道路,是我顺利的走下去。

老师的爱不是亲情,却超越亲情。

篇7:绿叶对根的情意作文

迈着疲惫的步伐一路走来,在战争的硝烟中,不断地强壮自我的身体,不明白有多少次在梦里醒来,不明白流过多少次艰辛的汗水,不明白身体上布满了多少伤疤,只明白透过努力与打拼使自我强壮。流过的血不足以说明什么,但从你身上发出来的英雄气概与民族的精神,却让你的子弟兵们为之振奋,你有一个伟大的名字叫“祖国”。

你从落寞变得强盛,从强盛又变得落寞,经过敌人无数次的伤害与掠夺,几乎夺走了你拥有的一切,但你却仍像松树一样屹立不倒。你始终坚信,光明总有一天会来临。你在风中微笑着,你在雨中微笑着,你在雪中微笑着,静静打拼着,用坚定的眼神凝望着未来,你好似一个建筑工人,在做着看似简单但却好处非凡的工作,在过着最充实的生活。你在等待着有一天一座座高楼透过你的努力而拔地而起。

从前,也许你是在行走,提高警惕地观察着周围,准备随时进入战斗的心态;也许此刻你在奔跑,由于你在战争中的一次次胜利,让对手不再轻视你,遥望着未来,你更加充满信心。你不断地使自我强大,在失败中你积累经验,在成功中,你与子弟兵们一齐分享快乐,即使失败了一百次,也要决心为第一百零一次的胜利而努力。

一路走来,你肩负了太多太多,这场艰苦而又长久的马拉松赛跑,似乎让你在腥雨血风中又成长了不少。肉体上的伤痕,每一道都见证了你以前拼搏的痕迹,为荣誉而战,为胜利而战。单薄的肩膀扛起了全民族的期望,整个社会的使命,不顾一切,只为品尝那成功的甘露;不顾一切,只为呵护那已有的幸福……

篇8:教师的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上面这段话是陶西平先生在他的文章《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一文中阐述的观点。其实,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体味,只是自己没有能力阐述出来,陶西平先生的这句话,解开了我心中长期封锁的旅程秘密。

以前,我确实对“教师的专业情意”没有太多的注意和充分的理解。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者,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只是停留在片段式的、缄默化、封闭性的层面上,因此,一直怀疑自己的这些经验是否能够长期奏效,能否变成学校可资继承的成果,使自己的知识背景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校发展起到引领与辐射的作用。

作为校长,其实更是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善于培植和发现教师群体当中的教育智慧。必须亲自听课、上课。在这种情境下,校长的课堂实践便会带来奇妙的感受与收获,此时,“教师的专业情意”便有了切实亲密的体会。平时习惯随意发号施令的我,如今亲临课堂,自己要求的内容便历历在目,得到了真实的体验,这时,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不该要求的等,都在自己身上得到验证,此时对教师的理解、同情,对改革的目标认定、行为操作和评价,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专业发展等都有了新的、细微的诠释。

以前,说句实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没有多少感觉的,只是随着上级的要求拼命应对,缺乏基于兴趣的自觉的专业发展情怀。再次上课,一扑入学生们这些纯真灿烂的生命里,顿时感觉进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情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既是教师职业的本分,也是教师职业的境界”“教师是一种追求,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要以高尚的品格感人,以先进的思想引领人,以渊博的学识教育人”“精神关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等那些平时不屑一顾的教育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一下子有了亲切的认同。

过去,我曾经只是把教师当作职业,就此了却一生而已。也偶尔想做一名有一些思想追求的教师,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但常常被现实的一些无奈打击得灰心丧气。但是,现在我却萌生了要把教育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追求做一名在文化层面上工作的人。

我一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能只围绕着教材转,也不只是学习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整体素养,养成教育家的气质。陈玉坤教授认为:“教育家的成长途径有三条:敏于教育发展的盲点;善于把握社会需要与自身优势的结合点;勇于探索教育的难点”。现在这些的确成了我的追求,我知道这些理想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但是我认为,只要心中有目标,关键是追求成长的过程,结果自有评说。

我一直在做一些实验,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是必须要做一些实验的,也就是进行一些研究。一个成功的试验研究既是教师自觉成长的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具体体现,还是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要让课程、实验变成孩子们看世界的眼睛。因此,在学校里,我非常崇拜这样的教师,并千方百计来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

教师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以及精神上的教育信奉,是一名教师必须维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探寻教育的价值应然学说,它通过思想而为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应然的教育立项进行辩护,即为精神的教化辩护。也就是说,一名教师的教育哲学,其根本意义就在于教师本人对教育理想的热望与追求, 不让教育在各种潮流的冲击下走向异化, 从而达到真正教化人并把人引向美好生活的目的。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教师, 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形而下的劳作, 就是不知所措的茫然。

让学生在感受尊重中成长, 现在我终于感受到了他的无比重要性。教育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 教育对象的天性资源是潜在的, 我现在深信无疑。我们的教育不让小孩动手, 就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对学生首要的是要用行动来表达一种意识和境界, 即尊重学生, 尊重其劳动, 尊重其权利, 尊重其情感。

一名教师在关怀学生的同时, 必须学会自我精神关怀。通过自身教育劳动和专业化提升精神生活质量, 教师专业化的过程, 是自主发展的过程, 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奢望用堆砌的荣誉来证明自己的成功, 老师的光荣, 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做最好的自己, 意味着通过专业化改善自己的教育劳动方式, 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

篇9:教师的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上面这段话是陶西平先生在他的文章《研究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的独特价值》一文中阐述的观点。其实,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体味,只是自己没有能力阐述出来,陶西平先生的这句话,解开了我心中长期封锁的旅程秘密。

以前,我确实对“教师的专业情意”没有太多的注意和充分的理解。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者,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只是停留在片段式的、缄默化、封闭性的层面上,因此,一直怀疑自己的这些经验是否能够长期奏效,能否变成学校可资继承的成果,使自己的知识背景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校发展起到引领与辐射的作用。

作为校长,其实更是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善于培植和发现教师群体当中的教育智慧。必须亲自听课、上课。在这种情境下,校长的课堂实践便会带来奇妙的感受与收获,此时,“教师的专业情意”便有了切实亲密的体会。平时习惯随意发号施令的我,如今亲临课堂,自己要求的内容便历历在目,得到了真实的体验,这时,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不该要求的等,都在自己身上得到验证,此时对教师的理解、同情,对改革的目标认定、行为操作和评价,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专业发展等都有了新的、细微的诠释。

以前,说句实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没有多少感觉的,只是随着上级的要求拼命应对,缺乏基于兴趣的自觉的专业发展情怀。再次上课,一扑入学生们这些纯真灿烂的生命里,顿时感觉进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真实情景。“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既是教师职业的本分,也是教师职业的境界”“教师是一种追求,一种奉献,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要以高尚的品格感人,以先进的思想引领人,以渊博的学识教育人”“精神关怀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等那些平时不屑一顾的教育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一下子有了亲切的认同。

过去,我曾经只是把教师当作职业,就此了却一生而已。也偶尔想做一名有一些思想追求的教师,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但常常被现实的一些无奈打击得灰心丧气。但是,现在我却萌生了要把教育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追求做一名在文化层面上工作的人。

我一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能只围绕着教材转,也不只是学习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整体素养,养成教育家的气质。陈玉坤教授认为:“教育家的成长途径有三条:敏于教育发展的盲点;善于把握社会需要与自身优势的结合点;勇于探索教育的难点”。现在这些的确成了我的追求,我知道这些理想一辈子都无法实现,但是我认为,只要心中有目标,关键是追求成长的过程,结果自有评说。

我一直在做一些实验,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是必须要做一些实验的,也就是进行一些研究。一个成功的试验研究既是教师自觉成长的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具体体现,还是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要让课程、实验变成孩子们看世界的眼睛。因此,在学校里,我非常崇拜这样的教师,并千方百计来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

教师对教育根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以及精神上的教育信奉,是一名教师必须维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探寻教育的价值应然学说,它通过思想而为追求美好的生活的应然的教育立项进行辩护,即为精神的教化辩护。也就是说,一名教师的教育哲学,其根本意义就在于教师本人对教育理想的热望与追求,不让教育在各种潮流的冲击下走向异化,从而达到真正教化人并把人引向美好生活的目的。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教师,他每天的工作除了形而下的劳作,就是不知所措的茫然。

让学生在感受尊重中成长,现在我终于感受到了他的无比重要性。教育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教育对象的天性资源是潜在的,我现在深信无疑。我们的教育不让小孩动手,就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对学生首要的是要用行动来表达一种意识和境界,即尊重学生,尊重其劳动,尊重其权利,尊重其情感。

一名教师在关怀学生的同时,必须学会自我精神关怀。通过自身教育劳动和专业化提升精神生活质量,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自主发展的过程,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做最好的自己,不必奢望用堆砌的荣誉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老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通过专业化改善自己的教育劳动方式,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

篇10:绿叶对根的情意作文

每当你看到有人将垃圾扔在刚被打扫干净的道路上,每当你听见小花小草被野蛮折断的声音,你是不是会对那些人大叫一声:“请不要这样!地球是我们的家,人人都要保护它!”

是呀,如果说我们人类是绿叶,那地球就是维系我们生命、给我们供给各种养分的根。没有根,怎样会长出绿叶?根烂了,绿叶又能存活多久?那些随意破坏环境的人,不仅仅忘恩负义,简直在亲手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摧毁我们的地球,挖掘我们的根!人类为了一点短期利益,不停地侵害它,河水不再清澈明亮,也不再欢快的唱歌,因为它已变得又脏又臭;森林在减少,蓝天变灰暗,大自然在哭泣!而惩罚也接踵而至:台风、海啸、洪水、地震……

人们渐渐醒悟了,治理河流,绿化造林,控制废气,宣传环保,大人们说:“要注重环保,拯救地球!”我说:“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当然,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大家要心连心手牵手,一齐努力建设共同的家园!

篇11:绿叶对根的情意作文

以往有人说过,最爱我们的人除去父母,就仅有教师!是的,这句话真的能够体现出来……

我们从小到大,有一部分的时间不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吗?不都是和教师同学一齐度过的吗?仔细体会一下在学校里度过的每一天,和教师度过的每一天,就能够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爱。

在学校里的生活,充满了喜怒哀乐,有的时候,学习上的提高,或者做了什么好事,都会受到教师的表扬,那难道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吗?有的时候,犯了错误,教师可能会批评你,其实,那是教师让你注意你的错误,并告诉你下次不要再犯,不也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吗?如果受到了批评也不注意,反而再犯,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惩罚,其实教师这么做,都是恨铁不成刚啊!教师也不想看到学生每次都犯同样的错误,那难道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吗?

把教师比作是根,把学生比作是绿叶,是最适宜可是了。没有了那坚固的根,怎样才能长出那翠绿的叶子呢?在狂风中没有了根,叶子能生存吗?如果叶子不吸收营养,还能生存吗?

根对叶子付出了多少的代价,难道叶子也不回报根吗?不,叶子回报了,叶子以自我最美丽的颜色回报了根,那就是绿色。

篇12:绿叶对根的情意作文

我欣赏绿叶的默默无闻为花儿而努力工作着和它不在乎名利的追求。世界上所有最闪亮,最耀眼,最夺目的灯光永远只会为花儿而闪耀,绿叶勤勤恳恳地工作,却从未被外界所发觉。为什么?只因为绿叶不起眼!正如一个着名的诗人所说:“绿叶簇拥在花儿的后面,它从不和那些花儿们争,可是,为了给花儿们添加色彩愿意付出自我”。

在《第二十六名》里,台湾着名作家刘继荣真实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自我女儿的事例,引起了我的沉思:难道我们必须要争大树而不甘只做一个绿叶吗?难道欢呼鼓掌的人就没有自我的价值了吗?错。平凡渺小的绿叶也会成功,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为他人作衬托的人,长大后肯定会超过一向痴心妄想当花的人。

我愿做一个绿叶,用自我的生命衬托他人的出色。我愿意坐在舞台下为正在舞台上表演的昔日好友们给予他们鼓励和真诚的祝福,而不是站在灯光闪耀的台上绽放属于自我的精彩。我深知每个人都是优秀的,自我完全能够比站在舞台上的人会强,可是不如他们的就是,我没有去争取。因为我不想去争取。我只愿意坐在台下默默地为他们鼓掌。如果没有绿叶的衬托,怎样会显示出花的出众?!

篇13:论申艳诗歌的悲情意识

何谓“悲情”

悲情是一种美学范畴。这种在审美意义上的悲情不同于生活中因苦难而呼天抢地之悲, 也不同于悲剧之悲。它们有相似之处, 但各不相同。现实生活中的悲, 因有着直接的现实性而具有强烈的功利性, 如生活中悲惨的事件等。悲剧的外在形式可以概括为由冲突而抗争, 由抗争而走向毁灭。悲剧的主人是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悲剧之悲, 超越了现实的功利性, 是艺术化的具有审美品格的悲。悲情不同于前两者, 首先悲情不是由现实生活的直接的悲伤之事引起的情绪波动, 也不是美好事物遭到毁灭而产生的悲剧激情。悲剧与悲情有着相似之处, 但二者又有不同。一是形成的原因不同, 对于悲剧而言, 造成悲剧的原因一般是明显的负面事物, 如所谓社会悲剧等。致使悲情形成的事物, 是无极限的东西, 如时间等。二是存在范围不同, 悲剧更多地存在于艺术之中, 而悲情只存在于具有生命意识的社会个体之中。三是表现形态不同, 悲剧激情猛烈而短暂, 它产生于人们感受悲剧之时;悲情之悲绵长而持久, 它存在于个体对生命以悲为基调的体悟之中, 可能以生命为期限。①申艳诗歌之悲有着悲情之悲, 而非其他之悲。

申艳诗歌悲情的具体展现

申艳诗歌中有着悲的因子, 我们把它定义为悲情之悲。其具体展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 从诗歌意象来分析申艳诗歌中的悲情意识。艺术要以形象来表情达意。艺术离不开形象, 这种形象不是原始的纯粹的物象, 它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以象显, 象中含情的“情象”。②主体以含情之心去观照对象, 对象也以自己特有的形象向主体“绽放”自身。因而, 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 分析诗歌的情象进而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问题。艺术中的情感是艺术化的情感, 具有超功利性。这种艺术化的情感往往借助着艺术形象来表达自身。读者可以通过感受艺术形象, 接受其中的艺术情感, 领悟其中的哲思, 最终达到艺术的目的。

读申艳的诗, 在其中的绝大部分审美意象中, 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有着共同的审美倾向性:忧郁、沉静。这些审美意象是冷色调的, 具有悠长绵绵的悲伤情愫。我们可以以时间类的审美意象为例加以说明, “长夜、寒夜、黄昏、清明、初春、夕阳”等, 长夜难明, 寒夜漫漫, 初春的寒意浓浓, 黄昏的光景迟暮, 都让人为之唏嘘不已。这些意象具有冷与悲的色彩。我们分析一首申艳的小诗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月色如霰, 寒夜封在水底/寂静抻平微澜。一粒沉睡的石子/梦见自己满身披绿/瞬间的惊恐又拉皱寂静/黑色漫延, 泼醒水边居住的女人 (《微澜》) 。冷月与寒夜、寂静与惊恐、无边无际的黑夜与水边惊梦的女人等共同构成了有张力、有生发性的艺术之境, 让人思绪万千, 可以感觉到这首诗的基调是冷与悲。

其次, 我们可以从申艳诗歌中显露的生命意识来分析其中的悲情。生命意识, 是对人生与生命的认识与体悟。我们要在生命的过程中去体悟生命, 但是仅仅是在“生”之中来体验生命是不够的。相对性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态, 仅从一面是无法认清事物的。孔子说:“未知生, 焉知死。” (《论语·先进》) 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同样成立。其实, 要想真正地了解生, 还要了解死的问题, 因为生是与死相对的。海德格尔说, 人是向死而生的。③某种意义上说, 是死亡让人有了生命的感觉。具有生命形式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感觉经验的, 我们对死亡的意识都是从现实中其他人或者其他生物的死亡现象中得到的。这种对死亡的思考是在没有任何感性经验基础上的纯粹的哲学思考。

生与死是人生之大限。追求自由与无限是人性的内在需求与倾向。当人有了自我生命意识, 他们会对死亡问题进行思考。这其间有畏惧、有痛苦、有苦闷。正如海德格尔所言, 人们在日常的功利生活之中会暂时地忘记死亡的问题。但是在其生命的过程之中生与死的问题总是长存的, 是挥之不去的, 它总会在某一时刻不期而至, 成为困扰人的最大的最根本的问题。④有的人会用生活中具有欲望特征的事物来填充自己的生活, 以至于想忘掉这个问题。在经过当初的畏惧与痛苦, 苦闷与有意无意的回避, 最后都是无助的, 徒劳无功的。在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 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那就是无奈。人类要以自己极其有限的生命时间以及有限的生命能力与无限的时空抗衡, 最后的结果总是失败的。一旦从思想上明白了时空无限而人生短暂, 而从心态上经过痛苦到痛定思痛, 到最后的内心明了, 心平气和, 人们就会达到对生与死的超越。在申艳的诗歌中有着对生命的思考, 有的是对生命之苦的表达, 如《蚯蚓》;有的是对生命本身的思考, 如《一只蚂蚁举着另一只蚂蚁》。

以悲情之心来思考人生与生命, 人生是一场悲剧。因为生死相对, 人是要死的, 从有人类以来, 这个用归纳法得到的命题还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反证, 它还是以无可争议的正确性来统治着人类。但是, 以悲情之心来体验具体的人生与生命, 这个人生与生命之中却没有一件让我们伤心的事。因为悲情超越了生死大限, 以更高的视界来观照这个世界, 以超越悲喜之心来应对功利世界。人们会以特有的平静之心去观照世间的万物。原本平淡无奇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厚重感。痛苦有可能变成可爱, 瞬间可以成为永恒。我们来看作者的另一首诗《田垄上》:我弯下腰, 才看清楚/一朵小花颤动着的, 淡淡的蓝紫色/裸着柔弱的蕊。细微的香/在风中, 和着雨后泥土的湿气/一只更小的蝶, 藏不住/浅粉色的春心, 绕着小花翻飞/想拍下它们若即若离的瞬间/我使用微距, 再一次深深弯腰//因此我看清了由野菜、茅草、蝼蚁/以及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生命/组成的春天/因此我憋红的一首小诗/啪地打开。

那不知名的柔弱的野花也可以有春天, 那更小的不漂亮的蝶也可以有春心。这还不够, 甚至是那野菜、茅草、蝼蚁等都可以有自己的春天与天地。它们是微弱的, 甚至一生也不会被人发现。它们在无人知晓的时空之中, 生长了又死去了。它们存在的时间很短, 存在的空间极小, 它们组成的风景更是微不足道。但这卑微的随时都可能被湮没的风景却同样可以是永恒的, 只要它们曾经来过。这平常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成为永远的风景。

最后, 我们从申艳诗歌的历史感来体会其中的悲情意识。申艳的诗歌中有着很强的历史感。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积累, 更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对于艺术来说, 这种积淀主要是人的情感, 人对历史哲思的积累。历史感是扩大了的个人的情感与反思。无数的个人汇流成了社会性。把个人置于历史之中来思考, 就会有无限大的视野, 历史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背景。个人在历史面前感慨“渺沧海之一粟”的同时, 也获得了无限的思考时空。历史感的宏大的视野让我们的思考具有了跨越时空的可能。个人的爱恨得失在历史感的大背景之下变得微不足道, 个人消融于历史当中。如申艳的另一首诗歌《唐碑》, 立于当今, 回望历史也眺望未来, 这样就有无尽的时间性, 把人的存在渗透于时间长流之中。人的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之中变得细微而绵长, 从有限走向了无限, 现实存在的生命与有限的人生与此同步, 也从有限走向了无限。

申艳诗歌悲情意识的启迪意义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 更是思想的精华。思想成为诗歌之骨, 无骨而不能立, 无骨而不能久远。而诗歌之思存在于诗歌的艺术形象之中, 而不是概念的逻辑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 申艳诗歌中蕴涵的悲情意识是一种情感因素。这种情感借艺术形象得以传达, 这样的情感是一种渗透了对人生哲思的情感。我们在感受艺术形象的同时也体悟到其中的理性思考。人性的形而上追求倾向与人生的挫折经历成为读申艳诗歌而引起共鸣的两大心理基础。人们渴望自由, 但是无法摆脱必然的限制, 这就造成了人生的无奈。读申艳的诗歌可以让我们进行这种思考。在无奈、困惑之后, 如果能以理性的方式, 把问题给以解决, 那么人的情感就会得到析释。正如冯友兰说的“以理化情”⑤, 用理来化解情的困扼。“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这是让人无奈的事、让人困惑的事, 也让人为之唏嘘不已、无法释怀。当我们以悲情之心去体悟这个世界的时候, 从人生与历史的角度, 通过哲理之思明白之后, 就不会对这样的事耿耿于怀了。“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是由无奈经苦思到明了之后的平和之情。申艳诗歌的悲情意识的启迪意义, 就在于让强烈的情感经思考而变得平和, 因明白人生事理而超越由人生必然带来的困惑与痛苦, 最后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注释

1王旭晓:《美学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第64~67页。

2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 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140~148页。

3海德格尔[德]著, 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 第271~276页, 第293~298页。

篇14:吴念真:尘封的情意

他的微博ID写着“吴念真老先生”,他说,他只是个讲故事的人。

喜欢故事的人

白POLO衫,卡其色裤子,一副厚眼镜,这就是吴念真。跟媒体对话时平和略带严肃,他说,台湾的记者居然拿我的“脸书”写新闻,这有什么好写的,你们不要这样喔;跟书友们聊天时轻松愉快,讲到兴奋处常常自语“咦我怎么讲到那边去了?”然后笑着摇摇头继续下一个话题。

“纪念一个人或一些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想起他们好笑的部分”,这是吴念真的方式。他被当下年轻人熟知,缘于《这些人,那些事》的出版。书里他以众多小人物的故事,描述了20年前台湾的时代记忆。文章皆短小鲜活,主角都是类似于对面街的邻里,以及很多他用几十年人生看到的情意。有的故事凄怆悲情,有的卑微落寞,有的甜蜜美好,他的一支笔,写出了这些人生故事的百味,令人侧隐。

吴念真出生在半个世纪前台湾北部的金矿所在地——台北县瑞芳镇。这里一度因为金矿开采,商店人口聚集,成为小镇。矿脉枯竭后,人们纷纷迁往大城市,于是镇子衰败下来,人情却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大家的生存条件都联在了一起”。这里没有“王先生”只有“伯伯叔叔”;台风刮过去,全村的人都先去帮家里人口少的家庭修房子;吃饭时间小孩端着一碗饭可从村头吃到村尾;小时候顽皮在路边撒尿,被路过的阿伯看到会像打自己儿子一样被打一顿……这些邻里情意给吴念真上了如何体味人情的第一课,也是他作为矿工儿子能成为“庶民导演”的根基。

由于中学时期付不起学费,吴念真辍学到台北,一边打工谋生,一边在夜间大学念会计。也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写小说。矿村的人和事、村子、邻居、人们的生活状态,都在他笔下从真实的回忆转变成朴质的文字。本以为更多的人看到这些,说不定就能够改善。后来才发现此种想法的天真,而那些被写进去的人也并不怎么看小说,无法受到安慰。

后来吴念真就转去做影像了。从《光阴的故事》到《恋恋风尘》,作为编剧的他相信,好的故事能把观众叫回戏院,等观众都回来了,导演才能更好地思考各种故事。当年他写好《多桑》的剧本去找侯孝贤,侯说,自己的爹自己拍,至此,吴念真开始了做电影导演的生涯。

笑中有泪,故事里有盐。

在台湾,让吴念真家喻户晓的是他制作并主持的电视节目《台湾念真情》。当年的台湾,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精神丰富而物质贫瘠,就像他从小生长的矿村,虽然生存艰辛,人情却朴素温暖。刚刚转入电视行当时,老板让他觉得什么有趣就做什么,他就去拍一些人迹罕至的村镇。想要纪录一个变迁的时代里,台湾319个不出名的乡镇,拍风土、拍物产、拍有趣的故事。自己那一代有人不够了解台湾,所以吴念真希望后辈们能认识,知道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村庄和人情。

做了几年后节目停止,机缘巧合,吴念真得以把节目出成了书:传统的面茶技艺、黥面文化,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吉屿;唱歌的恒春阿妈,呼唤记忆的米香老人……地道、质朴的台湾人的奋斗史与平常日子,泪水、欢笑与温情,一一记载。因为言语之美,甚至收到小学生的课本里。朋友的小孩曾郑重地打电话来说谢谢他把课本写这么简单,考试背诵变得不那么费力;或要求跟父母一起去他家做客,想看看课本里少数还活着的作者——他讲的故事,从8岁的小学生,到80岁的欧巴桑,都听得懂。

做节目的几年,吴念真如数领略了台湾的古怪和有趣,而在故事背后、镜头外,另有酸甜苦辣。《台湾念真情》的执行制作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他们因为好奇而到来。回忆起刚开始做节目时,面对采访对象,年轻孩子们一脸茫然,连递话筒都不会。其中一个黑黑瘦瘦的女孩子,做执行制作,今年刚因癌症过世,节目停掉时吴念真对她说,“你念台大法律系很厉害,考个律师给我看看吧。”不久后接到电话,“导演你要请我吃饭喔,这个律师太好考了”,让他又气又笑。

追忆起人生的似水流年,吴念真像少年般雀跃,又流露出怀念的苦笑。他随手翻了翻手里的书,“我是做了什么积德的事情,能有这么多可以觉得幸福的时候。能留下这本书,让那么多人都能记得台湾的这些角落,让我很欣慰。”

信命,所以更要认真对待

在最困窘的时候,母亲曾借钱去相命,吴念真说台湾的相命师其实担任了心理治疗师的角色。当人生过得很苦,相命师会找找理由,比如属相与年份犯冲,过了秋天就好了;如果过了秋天还没好,就再找找理由安慰到明年。有敬畏,有依托,一切苦难有了预知的终结点,勇敢也就战胜了绝望。其实那些岁月里,犯冲的何止相命师随口胡诌的一点半点,奇异的是,陌生人之间无意的相互扶持,竟然就捱过了最难熬的岁月。

交流越多,越能真切感受到吴念真的恬淡、风趣,以及真诚。他说人生中有许多都是命运在安排

上一篇:一横演讲稿下一篇:小学生书信: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