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

2024-04-14

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共9篇)

篇1: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

乡镇垃圾分类工作汇报

南宫市城管局: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我镇垃圾分类治理成果,按照上级垃圾分类办要求,接到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后,我镇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精心组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指挥长、主管领导任组长、各镇干部、各村委会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垃圾分类任务;二是精确分工。各村负责承担具体工作,村支书是具体责任人,统筹负责辖区内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开展,包村干部负责垃圾分类宣传、督促落实工作;三是全面宣传。各村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形式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逐步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四是重点推动。要求镇直各单位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做好宣传督导,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公众号等载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垃圾分类新理念入耳入心;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抓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表率作用,在人民群众中把参与垃圾分类导向树立起来,带动广大群众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大高村镇人民政府

2021年6月23日

篇2: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

一、作为武汉市垃圾分类试点学校,我校专门成立专班。

组长:黄建新 张闯胜

副组长:黄红兵 饶宇东 雷俊生

宣传、检查、执行组组长:方红平陈曦

宣传组成员:徐妮 张晓红

检查组成员:陈军 陈彬 徐妮 张晓红

执行组成员:陈光萍 孔庆娟 郝凤琴 任静

二、宣传垃圾分类常识

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土地,严重地污染环境。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垃圾分类知识:

1、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饭、花草树叶等。

2、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

3、生活中的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三、我校垃圾分类收集成果

1、校园垃圾分类办法:根据校园垃圾的特点,把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分为:纸类、金属(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塑料(各种饮料瓶等)。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指瓜果皮核、杂草、树叶、尘土、纸巾等。校园垃圾箱分类: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

2、校园垃圾收集办法:

⑴可回收垃圾收集到可回收垃圾收集房。

⑵不可回收垃圾收集到室外垃圾箱中。

⑶垃圾袋可循环使用,不提倡垃圾袋装。

⑷办公室生活垃圾做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⑸办公和教学废旧纸品作可回收垃圾,由总务处集中处理。

3、校园垃圾处理办法

(1)每天由环保部门清洁工到学校清运不可回收垃圾。

篇3: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

通知出台后, 全国已有多地申报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并大力推动垃圾分类试点范围。一些业界人士认为, 长久困扰着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有望借这次机会“破茧”。

(一)

试点已久, 收效甚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城市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 201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突破1.71亿吨。它带来的, 是许多城市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转, 设施能力不足问题愈发凸显。

对这一难题, 业界已不乏共识, 即要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而首当其冲的, 是做好垃圾分类。实际上,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2000年就已开始, 遗憾的是, 它至今收效甚微。

2000年6月,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首批试点城市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尝试。14年来, 又有许多城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社区试点, 但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收运与处置脱节, 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分流处置困难、再生品“出路”难寻、既有利益链条难以打破等因素, 社会参与度不高,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

多部门协调推进打破僵局

为此, 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开展了这次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活动。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市容环境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 此次五部委联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 旨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路线, 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 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通知指出,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工作, 旨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路线, 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 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通知明确, 示范城市 (区) 应具备4个条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建立多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已选取一定数量的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示范点, 已开展非工业源危险废物回收、利用与处置工作。申报城市 (区) 人民政府可向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 (市容环卫) 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 (市容环卫) 主管部门联合省级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商务部门商定推荐城市, 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五部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择优确定示范城市 (区) 并批复实施方案。

通知强调, 各地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建设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协调配合, 认真做好推荐工作, 5月31日前将推荐材料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五部委将于2015年年底组织对示范城市 (区) 建设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三)

需要政府主导, 更靠社会参与

据专家分析, 开展垃圾分类有了政绩上的激励, 必将进一步刺激各级部门重视此事, 有关垃圾分类的事项获得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就不再是问题;然而,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评估工作定于2015年年底, 距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若想让参加示范评估的城市在垃圾分类上有质的飞跃, 很可能会催生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 而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完善却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

在申报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各市中, 广州用力不可谓不勤。今年7月, 广州举行了由1.1万名官员干部、教师学生、志愿者、房地产商等参加的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可是, 广州很多社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证明, 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成绩, 在财政资金“断奶”后, 几乎都被打回原形:居民不愿自掏腰包购买分类垃圾袋, 物业也缺乏动力监督垃圾分类情况, 以财政注血方式推动的垃圾分类, 在花了钱、赚了吆喝后, 可能依旧行之不远。

有人直言,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政府色彩太浓, 缺乏全民全社会的参与。其实, 这种全民参与不仅仅是指市民被政府部门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更多的, 应该是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到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当中。

前几年广州等地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时, 尚不乏各类企业参与的身影, 但如今, 社区的垃圾分类似乎都成了政府一竿子插到底的活动;而去年广州市两会期间, 更有民营企业家高呼“民企一点儿垃圾都拿不到”, 称处理的垃圾要花钱向事业单位购买, 不能擅自回收处理。城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 哪怕参评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拿了奖, 垃圾分类之路仍任重道远, 造一时之声势远不如建长效之机制。

需要建立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而且, 回收、清运、中转、焚烧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以焚烧为最终目标, 分类在任何环节都相当重要, 而分类应在垃圾回收处理的各环节同步进行。

从试点进行的情况看, 初期大部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热情都很高。但这种热情通常难持续很久, 原因有三点:一是缺乏明确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相应的垃圾回收装置, 至今很多地方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 有的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有的地方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 而马路上、公共场合随处可见的垃圾回收桶大部分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这直接导致居民不知如何投放;二是很多地方垃圾清运和中转环节, 把本来已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在一起, 这也挫伤了许多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垃圾终端处理上, 很多城市仍采取填埋的方式, 这对垃圾分类并没要求, 也影响了源头分类。城市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垃圾填埋的土地瓶颈显现, 垃圾焚烧是未来的趋势, 而对焚烧来说, 垃圾分类是大前提。

就此而言, 回收、清运、中转、焚烧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以焚烧为最终目标, 分类在任何环节都相当重要, 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 其他几个环节的分类便意义寥寥。所以分类应在垃圾回收处理的各环节同步进行。

据专家分析, 在终端的垃圾焚烧环节, 技术已不是问题, 焚烧的效果关键看垃圾分类的情况。很多城市出现对垃圾焚烧厂项目的抵制, 根源还在于垃圾不分类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垃圾清运和中转也是个容易被忽视但相当重要的环节, 现在的混运与中转, 一方面打消了源头垃圾分类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使垃圾焚烧变得困难。因此, 在运输环节, 配备垃圾分类运输车, 在中转环节, 改造中转站, 都是紧迫的工作。

处理好终端和中端环节, 垃圾源头回收的努力将变得更有成效。首先要设立简单、易懂、易记、易操作的一般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并配置以相应的分类回收垃圾桶;其次要开展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举行各种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活动, 把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引进到小学课堂, 举行针对环卫工人的垃圾分类培训, 最后要加强监督, 对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可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要做好这三个环节, 并不是件轻松事, 在人力和资金上, 都要不小的投入。地方政府要打破以往大包大揽处理城市垃圾的做法, 制定好垃圾分类的标准和知识的普及, 广泛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激励引导, 同时做好监督, 而在其他环节, 则可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尤其是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上, 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说到底, 垃圾处理是项系统工程, 而解决垃圾围城, 也需要政府下决心和系统性施策。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垃圾分类已试点了较长一段时间,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先行者”, 北京、上海、杭州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对今后示范城市的建设亦有借鉴意义。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不少。一些已经向规范分类发展的社区, 又出现反复情况。在这些问题之下, 社会上有一些急躁情绪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垃圾分类的好处无需赘述, 但实现垃圾分类所要克服的难题, 需要付出的物质和时间成本, 可能还是超出了不少人的想象。全世界垃圾分类的模范国家日本, 早在1980年就开始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 经过30年才逐步形成今日井然有序的垃圾分类体系;台北实现“垃圾不落地”, 也是从2000年开始, 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初步达到效果。以此观之, 广州的垃圾分类起步较晚, 现在就要看到明显成效确实有些操之过急。要最终达成垃圾分类的目标, 需要平稳心态和科学的预期。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过程, 要保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坚持往一个方向努力, 决非易事。

首先, 需要持续的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 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推广垃圾分类中的最大难点。但就目前来看, 这一工作又没有捷径可走, 唯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加强宣传教育, 唯有从娃娃抓起, 才可能完成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意识转换, 这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的长期努力。

其次, 政府助推是垃圾分类走上快车道的重要力量, 各国都不例外。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不能一时冷一时热, 更不能半途而废, 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打造制度保障。必要时甚至可以探索垃圾分类立法, 以法制刚性来保证垃圾分类的长期目标不走偏。

再次, 各地经验都说明, 推进垃圾分类, 政府和企业不可一头热一头冷。政府为垃圾分类制定规则, 具体的清运、处理、回收应当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来参与。因此, 政府应当重点扶持相关行业, 通过降低门槛、减税等方式, 对这一行业“放水养鱼”。企业家也应有长远眼光, 主动顺应垃圾分类的大趋势。

篇4:嘉兴中学生垃圾分类情况报告

一、数据分析

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图1、2、3),大部分中学生觉得垃圾分类很有意义,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其中大部分中学生不知道垃圾该怎么分类。只有小部分中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流程。可以看出,中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是存在的,但在行动上能做到的并不多。大部分中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也不是特别了解,愿意分类扔垃圾的人也不多。主要原因是觉得太麻烦或不会分类。中学生可能觉得垃圾分类与自己利益无关,因此不愿意把一袋袋垃圾分开,加之周围的分类情况并不普遍,导致垃圾分类现象并没有改善。可回收垃圾箱里的垃圾有些是不可回收的,说明中学生对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

二、分类意义及建议

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等。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去掉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把废旧电池分离出来,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丢弃的垃圾中,大部分还有二次利用的价值,垃圾分类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所以应学会垃圾分类并按照要求实施,以节约资源,为社会作出贡献。

篇5: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汇报

一、垃圾分类目标完成情况

截止20xx年xx月xx日,x辖区已完成实施x个居民小区(幸福里、心愿花园一、二期、锦欣苑、佳兆业西城广场)垃圾分类和一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x社区)的创建工作,涵盖居民xxxx户,单位xx家。预计到20xx年xx月xx日,居民垃圾分类将达xxxx户,合计投放分类垃圾收集设备xx套,其中智能投放设备x套,完成20xx年分类任务。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以点代面,逐步渗透,全面覆盖。

利用x社区x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影响力,组织社区其他居民小区物业及居民代表到佳兆业小区参观学习,调动大家的分类积极性,使x社区成为辖区第一个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全覆盖社区,并以此为依托,发动社区各单位、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二)改造大件生活垃圾分解房,解决辖区居民大件生活垃圾的.收集分解和无害化处理。

x辖区乐大路大件生活垃圾分解房,原来比较简陋,属于半露天性场地。在区分类办的指导下,现已对该场地进行改造,改造项目包括加盖房顶、硬化地面、设置大件垃圾分类堆放区、拆解区、可回收区、其他垃圾区等。预计本年度xx月xx日前,改造工作将全面完工。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增强了居民绿色环保的理念。

截止20xx年xx月底,在区分类办的具体指导下,在社区和小区物业的配合下,已在幸福里小区、锦欣苑小区、佳兆业西城广场小区、心愿花园小区一、二期开展了xxx余次现场宣传、登记、注册活动,发放环保垃圾袋xxxx余只,《x市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指引》xxxx余册;同时针对特殊人群,工作人员还上门宣传xxx余次。

(二)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参与率。

xxxx余人参与了垃圾分类的现场活动。以上五个小区己有xxxx余户居民实名登记、注册、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活动中。居民知晓率达xx%、参与率xx%。

(三)生活垃圾减量成效初显。

据初步统计,截止xx月xx日,20xx年辖区生活垃圾减量约xxx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20xx年开展分类工作的小区大部分是拆迁安置小区,部分居民受多年生活习惯的影响,环保意识薄弱,觉得垃圾分类比较麻烦,亟待提高这部分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

(二)物业监管力度还不够。

个别居民小区,特别是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监督管理及宣传发动不到位,存在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困难,居民积极性不高,垃圾混投的现象。

五、20xx年工作安排

(一)继续完善分类工作管理,实现辖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20xx年,按照区分类办及街道分类领导小组要求,将达到辖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我办将加大对垃圾分类责任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对环卫作业公司、社区、小区物业的督促监督,强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合理使用分类工作资金,“多快好省”的完成分类任务。

(二)继续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再造垃圾分类特色亮点。

篇6:街道垃圾分类情况汇报篇四

今年,我县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人“美丽XX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6月21日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农村建设、城市管理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农办、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等38个镇(乡)、街道及相关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垃圾分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县委宣传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丹东街道、丹西街道等单位等单位抽调10名精干力量,组建专项工作班子,开展集中办公,实现实体化运作。并于6月25日召开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推进会,黄焕利县长就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作了动员和部署,各镇(乡)街道、县级部门达成共识,迅速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总体概况

当前,我县共有中心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37个(约1.2万户,占中心城区小区和户数总量52%和40%);试点行政村392个,其中市级机械成肥试点村4个,省级垃圾分类试点村17个。截止8月底,我县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5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80%;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中心城区基础配套逐步到位,丹东街道投放各类垃圾桶3043个,丹西街道投放各类垃圾桶1055个,城区9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完成投放。收运体系日益完善,城区90家试点机关企事业单位餐厨垃圾收运已完成合同签订,并配备罐装餐厨垃圾清运车辆3辆、新能源桶装车5辆,由环卫部门负责直收直运、日产日清;其他垃圾由物业或社区落实收运至中转站;有害垃圾由环卫处统一收集暂存后统一运至北仑固废中心处置;可回收物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上门回收(回收企业由商务局通过协商招标确定);大件垃圾、装潢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按照处置规定规范处理,其中装潢垃圾清运实行联单制度,统一由专业公司清运处置。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水桶岙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入选址阶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期监管咨询单位招标、项目核准申请报告、控规调整、红线图以及相关宣传品制作。建筑泥浆干化处理消纳点已由道人山鸿创环保建设运行,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用于大目湾场地填筑和绿化用土等。大目山中转站利用装潢垃圾粉碎成石子和石粉制成稳定层铺装用材和水泥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投放质量还不够高。部分区域分类设施配置不够规范、数量不够充足,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不高、自觉参与不够,源头分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分类收运系统还不够完善。目前居住小区内主体责任尚未落实,部分小区物业对垃圾分类工作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小区内与小区外垃圾收运没有有效衔接。

(三)分类处置能力还不够强。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有设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总量,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宣传推广针对性还不够强。在垃圾分类宣传过程中缺乏对受众人群进行细分,开展针对性宣传,部分群体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还不够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XX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18年底,我县中心城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分别达到60%、8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总量增长率控制在3%之内,创建市级达标小区12个,市级示范小区6个,示范村15个,示范学校、机关各2个,并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下一步,主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提升源头分类质量。一是推进机关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考核验收标准》要求,对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施强制分类的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同时细化具体考核办法,开展分批考核,对照市达标标准和示范创建任务,组织开展达标、示范验收。二是推进居住小区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建立中心城区居住小区、散居楼群等分类指导标准和服务指导机制,提供业务技术指导。深入实施半岛康桥、上城公馆智能化小区试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分类积极性,扩大分类覆盖面,加强督导组织开展分类宣教活动,提高居民分类投放精准率。按照市级示范小区创建要求,建设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引领全县小区分类向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以奖代补政策和第三方服务实施方案,结合小区实际,全面完成招投标,年底前,要实现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三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因地制宜分类。继续做好省、市133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和15个示范村创建工作,指导创建村做好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收集的体系建设,按照高标准示范村的创建标准,做好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的创建。同时,启动农村垃圾中转站提标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太阳能阳光房改造及规划布点。

(二)完善中端收运体系。一是要继续加强餐厨(厨余)垃圾收运责任的监管,落实到位,防止收运责任人混收混运。同时,加快财政对接,增购餐厨垃圾运输车,为全面实施分类保证收运能力。二是逐步完善提升其他垃圾收运体系,加强对物业监管,抽查处罚物业保洁混收混运现象,督促住建局尽快出台物业配合分类的考核处罚机制,对物业加强考核,确保其他垃圾收运规范。三是加快健全有害垃圾收运体系,加快建立有害垃圾收集日制度,建成有害垃圾集中暂存点。明确每月21日为“有害垃圾收集日”,由环卫做好统一收运,建立预约收运制度。四是加快建立可回收物统一回收网络。通过培育1-2家回收龙头企业或以第三方服务外包的形式建立可回收物统一回收网络,要求各实施分类区域设立低价值可回收物暂存服务点,逐步实现统一分类收集、统一定点暂存、统一指定回收(出售)、统一集中运输。五是建立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收运体系。要求各镇乡(街道)至少落实1个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中转场地,各单位和小区规范设置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大件垃圾集中暂存点。

(三)提升末端处置能力。一是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6座中转站提标改造。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化循环改造,统筹推进水桶岙静脉产业园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提高终端处理能力。二是实施专项治理。制定印发《XX县生活垃圾分类七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细化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整治。同时做好源头减量,实施净菜进城试点和“限塑令”专项整治,开展“光盘行动”、“限制一次性消费用品”创建等活动。三是建立健全考核监管体系。制定专项工作考核办法,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督促检查,督导环卫设施新建改建工作,督导考核可回收企业垃圾回收利用工作,不定期开展检查考核,通报问责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年底统一组织实施考核验收。

篇7: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汇报材料

桥梓镇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紧紧围绕“振兴乡村战略建设生态、宜居、和谐桥梓”为目标,始终以“三精一美”、“五三一”工程为重要抓手,按照市区两级具体指导和监督下,全力以赴抓落实,现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垃圾分类的总体情况镇下辖24个行政村和1个铁路社区,面积面积112.62平方公里,1.05万户,2.3万人。

垃圾分类收集小屋6座,智能回收设备8台,垃圾地箱115个,保洁员及垃圾分类300多人,垃圾运输三轮车辆100余台。严格落实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先后赴浙江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镇实际,形成“以户为主,户村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模式。2015年,在口头、北宅、后桥梓三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试点村垃圾数量减少80%左右。2017下半年镇域辖区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村(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都基本达到100%。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层层落实。镇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经过深入调研,确定分类减量模式,制定《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指导意见》,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三年全面推开”的目标,开展了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同时,建立镇12名二级班子成员及所有科室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包保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管理,互相监督。一是建立“镇村每周巡查”的督查体系,出台了《镇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并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各乡镇设立专门机构,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管理责任区,对街路巷道、广场公园等落实监管责任人。包村的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三是制定村两委成员、保洁员、包保人员等责任制度,明确任务职责,形成长效管理制度。

(三)加大投入,健全保洁队伍。一是由镇政府为每个试点村垫付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垃圾桶,印制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单,并拨付3万元的垃圾治理经费。二是要求各村(社区)按照100户配备一名垃圾分类员的标准,落实保洁员负责村内街路巷道、公园广场的日常保洁,重点要对农户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清运,对应该由各村进行处理的垃圾,及时外运处理,对应该由农户进行分类处理的垃圾,提醒并交由农户进行处理。各村原有的垃圾房、垃圾转运站由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时运送到填埋场(点)处理。

(四)广泛宣传,发挥主动性。一是通过在电视台、报开设专栏、在乡村张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温馨提示牌等多种形式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镇驻村及村干部深入农户,手把手示范分类,面对面宣传引导,达到家喻户晓,人人会分类的良好氛围。村干部、党员率先在自家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三是选择典型示范村,组织现场拉练,介绍经验作法,促进和推动垃圾分类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个别村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制度、评比奖励制度。但有的村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下制定了方案,并没有严格抓好落实,有的工作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具体。

(二)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村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要在短期内纠正村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定难度,还需加强宣传,加以正确引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垃圾处理设施比较简陋,还需加大投入。二是由于要求垃圾收集、填埋等场所要远离人群,运输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四、下步工作安排围绕明年的工作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协调持续推进。镇政府作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讲评、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工作扎实推进。镇政府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分工,走村入户,加强指导、宣传、督促和检查。各村(社区)要抓好各项责任制度的执行,按制度实施奖惩,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大保障经费投入。镇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统一管理各村垃圾治理经费支出,保证专款专用。

(三)继续抓好“五三一”工程落实。实施农村“五三一”工程,即:“五是村边、路边、河边、地边和山边;三是三条精品胡同;一个绿地微公园”,从而打造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

(四)督促检查严格考核。镇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和村进行检查,总结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包保干部的实绩考核力度。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报刊、互联网、微信等媒体,以及学校、村广播、文化活动室、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制定村规民约,聘请监督员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评比和经费使用监督,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户评比活动,激发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8: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

20世纪中期,日本经济进入成长期,经济快速发展,而日本国内固有的“高生产、高消费、多废弃”生活模式没有变化,使得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用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处理需求。随着大量的垃圾填埋场所容量饱和,需要拓展新的垃圾填埋场来处理更多的生活垃圾。而垃圾填埋场所引发的臭气和虫害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新拓展的垃圾填埋场所受到本土居民的强烈反对,在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面积的反对声音。

由于焚烧处理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较传统的直接填埋法可减少80%~90%的填埋量,且能有效消除臭气和虫害等问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20世纪后半期,为解决上述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处理出现的填埋场容量不足和相关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开始从国外引进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并不断消化发展,日本国内出现大范围建设焚烧设备的浪潮。目前,日本全国80%的一般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仅占1.3%,其它部分通过破碎、分选等中间处理方式处理。

90年代,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被发现产生二噁英污染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通过提高焚烧设备技术标准,优化炉结构,加强飞灰、烟气等污染的控制,制订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很好地控制垃圾焚烧的环境污染。

步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在“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首次提出“3R”概念,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生循环(Recycle)”,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循环型社会。自此项倡议实施以后,日本国内为减少垃圾排放、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政策和活动,取得一定的成绩。

2 日本垃圾减量分类的具体做法

2.1 垃圾分类标准。

日本各地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因处置方式不同而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1)可燃垃圾。如菜叶垃圾、纸类、灰尘等。

(2)不可燃垃圾。如平菜刀、剪刀、底锅、锅、吹风机、熨斗、伞碎、盘子、茶杯等。

(3)资源垃圾。如饮料瓶(铝罐、铁罐)、无色透明瓶、茶色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大件垃圾。如废弃的家电、家具等较大的物品。

2.2 投放及收集模式

如分类标准一样,日本各区生活垃圾投放及收集模式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综合考虑各区垃圾产生量、产生种类和季节性变换等因素,制订详细的收集计划。对于不同种类的垃圾,各区会安排不同日期收集,要求居民在指定日期投放对应种类的生活垃圾。

2.3 终端处理方式

日本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以焚烧为主,终端产物最终以填埋的方式处理。10年来生活垃圾直接焚烧率一直在77%以上。2006年焚烧生活垃圾量约4000万t,直接焚烧处理比例达76.7%,而直接填埋处理仅有4.6%,堆肥处理约为0.1%,其余为回收资源化处理。

3 日本垃圾减量分类顺利实施的原因分析

3.1 危机意识强

日本地域狭窄,资源有限,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危机意识非常强。日本的教材中就明确指出:日本国生存不易,处境危险,可能随时被各种灾害袭击。20世纪中期,因日本国内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导致土地紧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引入并消化了焚烧处理技术。90年代,对于焚烧技术产生新的污染问题,攻坚克难,通过提高标准和优化结构,使得日本垃圾处理技术领先在前。经过半个多世纪环保意识的培养,自动自觉分类垃圾在日本市民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之事。通过严格的分类标准,全面准确地把垃圾进行按类投放处理,增加资源量,是日本市民危机意识的最直接体现。

3.2 个人素质高

经过20世纪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国内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市民接受教育水平非常高。日本社会有一个共识: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这正是从小受此教育的熏陶,日本市民整体素质非常高。对于垃圾分类,日本人从小就被进行宣传教育,对此了然于胸,自觉地开展垃圾分类投放。

3.3 法律齐全、可操作性强

经过半世纪摸索,日本制订完善了垃圾分类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保障垃圾分类的顺利开展:基础层,由2000年制订实施《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构成;中间层是两部综合性法律,2001年实施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上层是根据具体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汽车再循环法》、《废弃物处理法》以及《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置法》第25条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万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家用电器回收法》中既要求生产企业对产品承担回收义务,又要求消费者支付循环回收处理废旧家电的费用。

3.4 宣传力度大

日本部门行政区每年都会给市民发放次年的年历,年历上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种类垃圾,注明各类垃圾投放的时间,时刻提醒市民按期投放垃圾。租房子的时候,房主也会第一时间送给租客一本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提醒租客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事宜。生产企业在生产商品时,被要求在生产商品外包装上标明此类包装物属于哪一类可回收物,以便于市民按类投放。在学校,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日本小孩从小就被进行宣传教育,回到家里,自觉监督父母垃圾分类行为。种种现象表明,日本人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灌输环保思想,让市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

4 对深圳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启示

4.1 紧抓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培养一代人垃圾减量分类意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表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等特性。从日本一个世纪人与垃圾相互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日本人的环保理念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认识垃圾、了解垃圾、再到分类处理垃圾,逐步在人们脑海中灌输环保思想,明确人与垃圾的关系。深圳市市民对垃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仅认识到垃圾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废弃物,而未能深入认识怎样减少产生垃圾、怎么回收利用垃圾中资源化成分、如何无害化处理垃圾及垃圾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缺乏对垃圾系统化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学校普及垃圾减量分类环保知识,从娃娃抓起,普及一代人的垃圾减量分类环保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垃圾投放行为。

4.2 加大危机宣传,切身体验垃圾围城困境

2015年,深圳市每天将产生1.5万t垃圾,预计到2020年,将达1.8万t/d;新规划垃圾处理设施无法建成,深圳市将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局,随时可能产生生态“灾难”(老虎坑、平湖、下坪为例)。而市民对深圳市垃圾产生量、处理设施、处理技术、处理能力等有关问题似乎一无所知,对深圳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采取阻挠态度(围堵下坪场、东部垃圾焚烧厂选址难问题),垃圾问题在市民心中仅是政府一家之事,与己无关。因此,必须转变市民此种态度,让市民深入垃圾处理设施一线,了解深圳市垃圾处理现状,切身体会垃圾围城困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民垃圾投放行为,推行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才能如鱼得水。

4.3 从终端处理技术反推垃圾分类标准

纵观国内外,每个国家地区,甚至每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日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大件垃圾四类,台湾地区分为一般废弃物、事业废弃物两大类,其中细分厨余垃圾,并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北京市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深圳市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从日本和台湾地区垃圾分类经验看出,垃圾分类标准服从于垃圾处理技术。日本主要以垃圾可燃性为标准,因其垃圾处理技术以焚烧为主;台湾之所以将厨余垃圾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因其熟厨余可用于喂猪,生厨余用于堆肥,市场需求不同而已。反观深圳市,2006年已制订《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生活垃圾处理从“以填埋为主,焚烧和其他处理方式为辅”调整为“以焚烧和综合利用为主,填埋和其他处理方式为辅”,则垃圾分类标准应服从于焚烧大战略。

4.4 健全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细化服务指引

目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办法》已出台差不多一年时间,但是相关配套性文件及具体指引性文件未完善。借鉴日本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经验,应建议国家出台生产者生产减量、废旧产品回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市级出台销售者建立出售产品回收平台,实行大件垃圾生产厂商回收处理。制定完善并推广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居民小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学校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公园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医院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等指引文件,引导市民开展垃圾减量分类。

参考文献

[1]徐海云.日本垃圾处理概况[J].城市垃圾处理技术,2009(3).

[2]张瑞娜,陈金华,王娟.日本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趋势[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9(11).

[3]张嫄.日本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6).

[4]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R].深圳:深圳市城管局,2006.

[5]苏沛沛.浅析日本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及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1(7).

篇9:垃圾分类工作情况汇报

一、日常检查考评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发展

2011年4月,市市政市容委印发了《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试行)》(京政容发〔2011〕21号),正式开始对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2012年8月,市市政市容委进行了修订,形成《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京政容函〔2012〕597号)。2015年3月,市市政市容委再次进行了修订,形成目前执行的《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的通知》(京政容函〔2015〕119号)。

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检查考评的对象为各区县及地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检查考评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处理作业体系和管理体系。作业体系指各区县及地区垃圾分类达标单位(包括居住小区、社会单位)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运行情况;管理体系指各区县及地区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检查考评工作采取“日检查、月考核、季评价”的形式。

日常检查考评对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日常检查发现、梳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果,促进运行水平逐步提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有效量化全市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水平,考评结果引起市区街各级领导的重视,推动各区县(地区)在工作组织、资金投入、政策管理、作业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力度,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通过指标和权重的设定,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起到引导、指导、服务的作用,促进北京市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二、垃圾分类日常指导服务工作增强基层意识

市渣土处倡导并开展的垃圾分类指导服务工作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活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增进与街道(乡镇)、居委会、小区物业等基层单位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二是通过进行各层级的培训指导,提高垃圾分类管理、作业等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三是通过活动建立与基层群众交流的平台,了解和掌握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以及日常管理运行体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供一手资料。四是通过培育垃圾分类绿色宣讲员、绿袖标指导员等骨干,建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巩固垃圾分类工作的群众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效率

由上述可知,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社会化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更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那么如何引导市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垃圾分类呢?宣传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的宣传形式,新兴的互联网具有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快的传播速度、更丰富的传播内容和更强的互动性。在这种背景下,综合考虑网络宣传的重要作用和实际工作需要,为服务公众,市渣土处建立了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为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一)生活垃圾分类网实时展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设有“资讯平台、分类宣传、信息公开、小区查询、他山之石、检查通报”等栏目。栏目设置充分体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全面展示全市垃圾分类各方面工作。紧贴市民需求,彰显服务本质。

市渣土处将垃圾分类每天检查情况形成日报并在检查通报栏目向社会公示,反馈问题,督促整改。截至目前,网站已刊登检查日报800多期,公示问题40000余次。市民还可通过分类小区查询功能了解分类小区的数量、状况、地址和管理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加强信息公开、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

网站自2011年11月建成运行以来,内容不断充实,功能日益完善,点击率不断攀升,成为通过互联网实时展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窗口,普及了垃圾分类实用方法及法律法规,建立了与市民沟通互动的纽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范围逐步扩大,内容越来越庞杂,急需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为此市渣土处建设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定位为全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网络工作平台,是供市、区(县)、街(乡镇)各级管理部门新增、收录、查询、报送、管理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同时拥有任务管理、信息报送及数据统计等功能,方便使用单位进行内部管理操作。系统自2011年启用至今,收录了2010年至2014年全市3000多个分类小区的基础台账信息及年度达标考核成绩,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一本电子台账,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展望

1.近期展望:建立垃圾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中前进。市渣土处申报的网站完善项目已于近日获批。项目内容主要是建立垃圾分类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将网站现有静态表格类的分类小区查询展现形式升级为动态、立体、综合的地图查询展示形式,即在北京市标准地图上展示全市2400个分类小区的具体位置,市民可通过多个属性进行查询,并可查看分类小区的实景图片、管理单位、垃圾去向、日常运行情况等内容。通过全新的展现形式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内容。

2.中期展望: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监督检查系统

中期我们计划构建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监督检查系统。检查系统将在GIS系统基础上,通过开发手持终端和配套软件,实现基础台账及标准查询、任务派发与接收、定位和导航、检查报告制作、远程指挥调度等功能。运用该系统将大大简化工作步骤,提升检查工作效率,缩短问题反馈与解决时间。

3.远期展望:打造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GIS平台

远期我们将打造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GIS平台。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业务系统资源,建立集中管理模式,展示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各环节的重要内容,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及监管。同时,垃圾分类作为贯穿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一条主线,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必将有效地支撑并强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

(责任编辑:赵静)

上一篇:祝冬至快乐的祝福语70条下一篇:刘剑飞班主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