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创新

2024-04-25

载体创新(精选6篇)

篇1:载体创新

创新载体,有效引导青年

——进城务工青年思想引导载体创新材料

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东莞长安集团和顺德美的集团是引导进城务工青年的试点单位。引导工作开展过程中,试点单位面对新时期进城务工青年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传播、活动和服务三类载体进行了探索、创新,保证引导青年工作形成共鸣、入脑入心。

一、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确保信息传播载体便捷化

随着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我们在进城务工青年引导工作中积极、充分利用手机和网络等新媒体,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达到思想引导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QQ群、手机网等方式,定期向进城务工青年发送时政热点、企业发展动态、生活资讯、生活常识、节日问候等,加强沟通联系,更好地为进城务工青年提供服务及做好群体的引导教育工作,把思想引导渗透到进城务工青年的日常生活中。如利用手机网络开展“手机红色传递之旅”活动,通过发送红色短信种子开展有奖传递、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开展红色历史有奖问答、红色歌曲铃声下载等活动,增强进城务工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趣味性和渗透力。美的集团开展的手机短信“红段子”征集竞赛活动,通过编写言简意赅、积极向上、富有趣味的短信,引导进城务工青 年正确认识发展形势,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依托网络QQ群定期组织网上青年论坛,打造进城务工青年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的平台,引导进城务工青年关注时政热点和企业发展,增强进城务工青年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长安集团通过团刊《青春溢彩》和集团内刊《长安集团快讯》,围绕集团发展、企业文化、青年成才等主题,积极引导进城务工青年正确认识地方、企业、自身三者共赢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广泛开展文体活动,确保活动组织载体多元化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吸引、凝聚青年的有效载体。以轻松活跃的活动氛围吸引广大进城务工青年,在活动的过程中与青年进行思想的沟通碰撞,不断地引导青年思想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从进城务工青年思想和需求多元化的现状出发,从外来务工青年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出发,组织户外拓展、体育竞赛、文艺交流、保健休闲、青年联谊等活动,活跃青年生活氛围,丰富青年业余生活,提高青年生活幸福感。如美的集团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开展企业发展成就回顾和“美的发展之我见”征文活动,引导青年从身边事例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组织美的青年参加 “论道现代公民社会”等文化讲座,提升进城务工青年的综合素质;长安集团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的实际需求,有效整合资源,发动党团组织、工会、妇联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送文体活动进园区、进企业”活动,为进城务工青年捐赠球类、棋牌、乐器等文体用品,开展篮球、乒乓球、棋牌、晚会、播放爱国电影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进城务工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注重人文关怀,确保服务青年举措人性化 只有与青年成长成才相结合,注重进城务工青年的人文关怀,注重以优质的服务增进与进城务工青年之间的友谊、情感和信任,才能有效促进引导效果。一是针对进城务工青年成才的需求和发展愿望,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知识技能学习培训,为进城务工青年提高素质成长成才添加砝码。如美的集团为使进城务工青年尽快融入本地文化,免费开设粤语学习班;根据进城务工青年了解社会发展和地区发展形势的需求,组织他们积极参与高层次的辅导讲座和广场市民论坛,拓宽他们的发展事业视野,增强他们的大局意识;推进进城务工青年文化和职业发展促进计划,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资源,开设专题培训课程,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如长安集团开展的“学习、创业、守法、致富”有为进城务工青年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四个一”活动,即学习一门实用技术,增长一项创业本领,参加一次法制讲座,成为一个致富典型,教育和引导广大进城务工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激励广大进城务工青年立足本职,争当“学习的模范、创业的先锋、守法的公民、致富的骨干”;结合“争创青年文明号”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对进城务工青年进行实用技能培训,集团团委下设的新奥燃气团总支开展员工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万裕团 总支开设管理干部培训课,同时还举办消防安全、应急救护、美容保健、社交礼仪、电工技术等知识技能培训,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劳动技能。二是针对进城务工青年婚恋难问题,组织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为进城务工青年牵线搭桥、交朋会友提供了平台。如美的集团的“玫瑰之约”青年联谊会,并举办了第十八届集体婚礼;长安集团的“进城务工青年联谊会”等,让进城务工青年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三是通过志愿者活动,加强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爱心教育和贡献教育,树立进城务工青年的良好形象,塑造进城务工青年的美好人格。如美的集团成立了美的义工服务队,长期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企业内部互助行动、一次集体无偿献血,一次社区志愿服务、一次扶苗助学行动,塑造义工典型;长安集团成立了“长安集团团委扶助基金会”,集团属下的时力厂成立了“雇员关怀小组”,对遭遇特殊困难的企业员工尤其是进城务工青年给予关怀和援助。

篇2:载体创新

2010-05-13

黎青平

建设创新城市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培育创新载体,是建设创新城市的重要支撑。创新载体是聚集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平台,没有创新载体,创新城市建设就会因失去依托而无法实现。培育创新载体要明确方向,要把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力军作用和各类园区创新主战场作用作为创新载体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载体

培育创新载体,首先要推动企业建立创新载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力量,企业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深圳城市创新能力强,主要在于深圳90%以上研发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研发经费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由企业申请。相比之下,杭州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是一个薄弱环节。杭州建设创新城市要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突破口,而培育创新载体则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

企业创新载体,是指企业设立的独立或非独立的具有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组织,它是企业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骨干力量,企业创新载体代表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对企业发展关系重大。大力推动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对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杭州市对培育企业创新载体历来十分重视,出台了很多政策举措,取得很大成绩。杭州许多著名企业如万向集团、娃哈哈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一些企业则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如杭州和合玻璃工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技术所共建“自清洁玻璃热固化法制备技术中试基地”等。但由于杭州企业大部分是分布在传统块状经济中从事传统产业的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依靠区域内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聚集的规模效应产生效益,多以短期盈利为主要目标,对自主创新并不重视。因此,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培育企业创新载体,首先要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要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加强对企业家教育和培训、采取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家创新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从而激发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其次,要利用利益驱动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要落实各种产权保障制度,使科技创新主体从技术创新中获得相应的收益。完善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制定有利于促进专利保护的政策措施,弥补市场缺陷。要从政府采购、共性技术研发、财税扶持等方面,形成市场拉力、科技推力和政府引力结合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第三,对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实施奖励政策。杭州市已制定《关于鼓励企业建立和引进研发机构的实施办法》,出台了包括对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和企业与“大院名校”合作兴办的研发机构给予经费资助;对被评定为优秀的企业研发机构给予奖励;对企业与国内外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合作,单向引进或双向共建的研发机构的专门用地,按科研用地办理协议出让手续等许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对这些政策,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普遍知晓。同时,要根据新的发展要求,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新的政策和举措。第四,加强对企业建立创新载体的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建立创新载体要及时指导,提供服务。对已建的各级各类研发机构,要帮助其提高运行效率和在市场中生存发展能力。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研发机构集聚优秀研发人才,提高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真正发挥研发机构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引领和资源载体作用。

依托高校科技院所建立创新载体

高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科研项目等方面优势,是创新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创新城市建设必须依靠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地提供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支撑。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研成果优势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是前提,否则,科研项目再多,也变不了成果,更变不了生产力。为此,要把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各类创新载体作为创新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现象严重,一方面企业对市场的需求最了解,但缺乏相应的人才和技术,难以满足新产品开发的要求;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掌握众多的人才和技术,但对市场需求反应不够灵敏,形成了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为此,要通过各种形式,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直接对话,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使资源能够得到最佳的配置。推动产学研合作,一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课题选择、合作对象确定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二要坚持先进实用。企业最迫切需要的是先进实用的技术。要在开发新产品上、在技术装备更新上、在提高企业效益上,做到“短、平、快”。三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要以“产”为先,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四要互惠互利。要树立双赢、多赢的理念,推动产学研合作不断发展。

——依靠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创新平台。目前杭州共有国家级科研院所25家,涵盖农业、林业、建筑、机械、医药、电力、电子、纺织、海洋等各个领域。这些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代表我国某个行业或领域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要本着“不分隶属关系、只求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合作机制和渠道,依托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建立各类创新平台。要推动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面向杭州开展科研活动,帮助本地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产业实体,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要借鉴国际上“常青藤”联盟模式,拉长科技供应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认真落实支持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的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其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引进“大院名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载体。要紧紧围绕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和知名企业的优质科技资源,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尤其要重视引进中科院、部属科研机构、国内外著名高校、国内特大型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载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建成为科研分支机构,也可以是联合共建的科技园、研究院(所)、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可以是一个机构多种形式共存。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外省(市)甚至国外,与“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要落实引进“大院名校”的政策措施,在科研用房、用地和启动资金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加强指导和检查,对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

发挥开发区等科技创新载体作用

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具有体制优势、企业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是杭州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杭州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杭州建设创新城市,要充分发挥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的科技创新主平台作用。

推进经济园区和科技新城建设。一要围绕创新城市建设,推进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新一轮发展。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础上,把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加强产业高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和关键技术。要努力促进引进外资、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引导跨国公司建立本地的研发机构,发挥技术外溢效应,实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开发的本地化,培养本地化技术人才。要加强产学研的国际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二要加快滨江科技城、钱江科技城、余杭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特别是青山湖科技城作为省政府的重点项目,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和“特色鲜明、品质一流、作用突出”的要求,努力建设成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技术孵化区、低碳经济示范区。另外,要用足用好杭州已获得的国家试点城市和产业基地的金字招牌,发挥这些“国字号”试点和基地创新载体作用,推动城市创新能力提高。

推进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杭州产业集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向开发区集聚趋势明显,但集聚的程度和企业间基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专业化协作有待于加强,产业集群促进创业创新和知识、技术扩散的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为此,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培育力度,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竞合中促进创新、传播扩散创新成果、降低创业门槛、增加创业机会的作用。要坚持培育龙头企业与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并举、拓展产业链与完善价值链并举、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与培育自主品牌并举,提高块状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平台,着力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要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地区营运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壮大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实力。

加强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投融资环境、孵化服务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完善和发展科技企业孵化体系。要引导和鼓励孵化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建立起专家咨询、基础研究、联合攻关、人才培训、战略评估等科技支撑体系。要推进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发展,促进创业企业健康成长,提高孵化成功率。要推进孵化器与科技产业园的结合,引导毕业企业到特色科技产业园落户,推动共同发展。要加强孵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孵化器管理规范和考核标准,提高孵化管理水平。要以孵化器为承载,优化配置相关资源,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有效的共性孵化服务和配套条件支撑。

篇3:载体创新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创新对民族和国家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被充分地认识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21)在这种背景下,创新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就是必然的了,而创新是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因此重视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各国政府重视创新的重要表现.

事实上,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沿课题.高中及其以上学段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又具备良好的能力条件,所以对高中及其以上学段的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联系我校数学系近几年组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数学与数学建模分别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载体和实践载体的观点.

1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载体的概念及分类

1.1 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含义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创新呢?有研究报告指出,创新可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念、行动与方法,并用于改变社会生产与社会文化而获得重要成果的变革过程.”[2]这一定义较为明确地指出了创新是一种来源于社会实践过程的变革过程,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观念、行动与方法,其功能是用于改变社会生产与社会文化.而“创新型人才可以定义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人.与普通人相比,创新型人才往往个性更独立,心灵更自由,好奇心更强,观察力更敏锐,思维更独特,意志更顽强,批判精神与超越欲望更强烈.”[2]关于创新型人才的这些理论研究成果描述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为创新型人才的鉴别和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报告得出的“创新并非天才所专有,而是人人皆有的潜能”[2]的结论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大学的历史使命.”[2]另有研究认为,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和最高形式,我们只能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通过各门数学知识的载体来开发.[3]

由此可以看出,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同时创新的发生过程要求创新必须要进行逻辑地建构,因为创新是一种客观不存在而为人的观念、行动与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新的事物.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离不开特定的载体以及在此载体基础上的逻辑累积建构.

1.2 载体的概念、分类及培养创新能力的两类载体

载体作为名词在字典里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科学技术上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二是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4](1696)作为培养创新能力中的“载体”的含义主要是取后者.对要达到的目的来讲,载体只是一种形式,而要达到的目的本身是其内容.

按照载体承载内容侧重点不同,可以把载体划分为内容载体和实践载体.所谓内容载体是指有固定科学体系的事物,它是有利于创新生长的营养和本体性内容,它应具有与人的思维有密切关系的特点;所谓实践载体就是以内容载体为基础所组织的一种活动,它蕴含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

对要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来讲,培养创新能力是其内容,所采用的活动形式是一种形式.对于通过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来讲,数学和数学建模都应该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形式,但这两种形式有所不同,按照上述的定义,数学科学的内容应该被称之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载体,而数学建模活动则应该被称之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

2 数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内容载体

数学科学本身表现出来的创新性特点决定了数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内容载体,内容载体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物质性条件,它使得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有了具体的内容.

2.1 数学表现出来的创新性特点

关于什么是数学,恩格斯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关于这门科学的特征,有研究认为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广泛应用性和探索性四个特征.[5](109-146)2005年的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数学是忽略了物质的具体运动形态和属性,纯粹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数学具有的抽象性突出反映了数学研究成果的特点,而且使得抽象性特征能够有机地和其他数学的特征联系起来,这方面的研究表现在研究者对抽象原则的研究方面:“数学抽象的基本原则是逻辑建构形式化原则,其内涵可概括为:对现实原型进行数学抽象,必须使之舍去现实意义,仅保留其数量上或空间上的形式结构特征,并给抽象物以无歧义性的逻辑精确性和简洁性的形式表述.之后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纳入纯粹数学的范畴;在纯粹数学研究中,数学抽象就是借助于明确的定义在已有模式基础上逻辑建构新的模式.建构的新模式具有一定层次上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与已有理论的关系上,应做到和谐统一,不会引起有关知识领域的矛盾.”[6](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了数学科学的发展过程本身就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否则数学科学就不会有今天丰富的内容.

事实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纯粹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尽管这些产物来源于客观现实世界,但这是人类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对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这些客观事物本身,这些反映过程中有一些人类的思维加工过程,其中必然酝酿着创新和创新的机会,因此作为结果呈现的数学科学内容本身也必然是促进创新的一种内容载体或者诱发因素.

2.2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内容载体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内容载体的标准应该是:具有思维的自由开放性、可探究性、逻辑严谨性、应用广泛性和动态累积性,它们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只有同时具备这五个方面的载体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内容载体.而数学科学同时具备五个方面,因此符合这一标准.事实上,正是数学科学具有的思维自由开放性才使得今天的数学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学学科群,数学科学的可探究性为重新展示数学的创新成为可能,数学科学的逻辑严谨性和应用广泛性从内部和外部展示了创新的结果记录,动态的累积性则保证了创新结果的积累与不断改进.

由于数学是思维的科学[7](封面-2),因此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看,数学不仅提供了思维的平台,而且提供了思维的方法.由于数学与客观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决定了数学虽然不是现实世界本身的事物,但是它却是在参照客观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逻辑严谨性和理想艺术化追求的数学内容体系,这种追求的行动化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实践载体.

3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较好实践载体

由于数学建模本身以数学科学的知识为基本的工具,这样就为“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的实践载体”的观点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同时还应该看到,数学建模表现出来的创新性特点决定了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的实践载体.实践载体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外在的情境性条件和运用内容载体的方式方法.

3.1 数学建模表现出来的创新性特点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的缩略表示.它与数学模型和数学模型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所谓数学模型就是研究者依据研究目的,将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现象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种结构.”[6](78)而“数学模型方法是通过研究事物的数学模型来认识事物的方法,它是数学抽象方法的直接应用和体现.”[6](79)因此数学建模是指对现实世界的一特定对象,为了某特定目的,做出一些重要的简化和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然后用这一结构来解释特定现象的现实性态,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提供处理对象的优化决策和控制,设计满足某种需要的产品等.这样“数学建模既包括数学学习中的概念形成,公式、定理的提出与证明,理论体系的建立;也包括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来的问题,以及现实原型问题.应用数学中的数学建模一般是解决现实原型问题.”[6](80)

从问题解决的视角来分析,“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现已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数学建模是从现实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数学建模可以看成是问题解决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对象更侧重于来自非数学领域,但需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的问题.如来自日常生活、经济、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往往还是“原坯”形问题,怎样将它抽象,转化成一个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作为问题解决的一种模式,它更突出地表现了如下过程:对原始问题的分析、假设、抽象的数学加工过程,数学工具、方法、模型的选择和分析过程,模型的求解、验证、再分析、修改假设、再求解的迭代过程.由于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已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8](279)所以,数学建模主要的过程不仅仅是认知,而是通过创新运用进行深刻的认知客观事物,其中的创新表现为数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组合以解决问题、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解决问题等方面.

由以上对数学建模的定义及其分析可以看出,数学建模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这一活动本身要求活动主体根据要求选择思考的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数学化地加工,最后将加工的结果再应用于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活动本身的创新性特点表现在选择思考的材料、数学化地加工等方面,同时表现在对数学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的创新性运用方面.

从数学建模的特点来看,数学建模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特点的活动.“除了前面在数学探究中已经提到的主体性、开放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注重过程等特点之外,数学建模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8](281)数学建模的这些特点不仅说明数学模型本身蕴涵着创新,而且能够说明数学建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许多研究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如“数学建模是一个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数学建模提出的多是答案不唯一,并且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以数学建模为平台,用开放的思维积极探讨的高等数学问题,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89-90),数学建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9](102)等.

3.2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的实践载体

数学建模活动具有的创新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的实践载体.

数学建模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平台,而数学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内容载体,因此这种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载体,并且是较好的.“……数学建模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载体.事实上,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数学建模对培养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10](99-95)

许多研究者的结果都表明了数学建模对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如“从数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是一种化归方法,它具有联系实际、领域宽广、案例丰富的特点,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是数学教育社会目标与数学教育自身目标的完美结合,同时数学建模所表现的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问题的结合恰恰是一种表现创新能力的社会活动.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使学生体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11](93-95)再如有研究者指出“……优秀的参与者则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当局者,再从当局者回到旁观者’的双向角色转换过程.后一种双向角色转换过程正是数学建模创新性的重要体现,而能否在认识的高度意识到这种双向转换则是数学建模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环节.”[12](120-125)又如有研究者得出“数学建模搭建创新平台、数学建模折射学生创新思维、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数学建模拓展学生创新实践”[13](11-12)等.

4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可行的较好方法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渗透乃至直接有意识地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能够做到将创新能力的内容载体和实践载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这种做法是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而且是一种较好的可行方法.

4.1 做法反映出的创新性

前述已经指出,数学建模包括数学学习中的概念形成,公式、定理的提出与证明,理论体系的建立.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乃至直接有意识地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即为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这也正是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所提出的“数学再创造”教学教育思想的体现.数学建模的思想对数学教学具有的启示之一就是日常数学教学也可以看作是数学知识在新情境下的创新性运用,是一种非常规性实际问题的解决活动,而这正是创新性的体现.

4.2 做法反映出的可行性

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反映出数学的拟研究性质表明了一定的实践性,而创新与实践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反映出一定的可行性,这些可行性主要是由日常数学教学的以下内容决定的:概念形成,公式、定理的提出与证明,理论体系的建立等.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地认为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可行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4.3 做法反映出的优势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乃至直接有意识地应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则反映出如下一些优势:

第一,数学建模是一种将人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它既具有具体的思维操作活动,又可以显化这种操作活动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思想和方法一旦渗透到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去,这样就可以扩大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

第二,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乃至直接有意识地应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可以将数学建模的竞赛活动与日常的数学教学结合起来甚至相统一起来,这样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而且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4:选好载体 助推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本学科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思品实践性作业为载体,通过精心选择实践性作业内容,细心设计实践性作业问题,用心组织实践性作业实施三个环节,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

一、精心选择实践性作业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课后实践性作业,教师千万不能随意布置,过后不问不管,这样不但有损教师的威信,也会影响学生对思品课的重视程度。因此,精心挑选实践性作业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具体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实践性作业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实践性作业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探究能力出发,从学生生活的周围环境出发。如在学习了《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后,笔者要求学生开展调查和访问:我们学校为保护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做了哪些努力,还有哪些不足?学校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因为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到校长室去“采访”校长;有的学生就存在的问题给校长邮箱发邮件。事后,我们收集了各方面对这次作业的反馈,学生方面:学生感叹学校默默地为学生做了许多事情;学校方面:学校领导感叹学生就校园安全隐患提出了30多个问题,看来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很强。这一活动之所以能成功展开,笔者认为是因为作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积极性高,有话可说,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尊重了他们的想法,学生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敢说,敢做,新点子不断冒出,新想法不断表达,学生的创新欲望被激发出来了。

2.实践性作业的选择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实践出真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思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布置了“发现寻找黄家埠镇存在哪些社会问题”这一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学生在课后找出了五星市场占道经营问题;高兰公路镇中门口安全问题;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等等,并且把这些问题及自己的建议反映到镇政府、市环保局、余姚日报社、余姚论坛。在反映问题过程中,学生打电话、写信、找人大代表、找相关部门、找新闻媒体,他们将课本上讲的行使政治权利的三个途径都实践了一遍,体会更加深刻。当学生看到自己反映的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复,有些正在解决,感到由衷的欣慰,很有成就感,使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更高。

3.结合社会时政热点,激励学生的创新品质

思品课是一门与社会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思品课教学中,社会时政热点是教学的很好素材,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利用,恰当取舍,正确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联系社会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性作业,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而且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思考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使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更能激励他们形成不断创新的品质。下面就结合具体例子谈谈笔者的做法。

例如,笔者在教学九年级思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节内容时,正值我国发射“天宫一号”空间站,于是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实践性作业:搜集有关我国发展航天科技的资料,思考:为什么我国要花大力气发展航天事业?为什么有国外技术成熟的飞机还要上马大飞机项目?为什么有美国的GPS系统还要发展北斗导航系统?请将你的思考写成一篇体会文章 ,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国,我们90后学子,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续写民族的辉煌。”看了学生的体会文章,笔者深深感到学生的身心在成长,思想在成熟 ,观念和想法在不断创新,而这些收获,正源于作业能结合社会热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激励学生关注社会的同时,也激励他们不断培养创新的品质。

二、细心设计实践性作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教学法专家特林卡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挖掘手段。”良好的问题设计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不仅要多鼓励学生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展开思路,展开想象,展开质疑,鼓励学生纵向追踪,挖掘思维深度,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且要围绕“还有什么其他想法”“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还有什么更好的做法”等问题来进行思考。具体做法如下。

1.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受知识、经验、习惯、情感及观念的限制,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囿于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问题,借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能否突破传统思维和多方面获取相关的信息有关,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如:我们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实践探究“怎样花钱”时,有的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意外的问题:

(1)为什么有些同学会精打细算,而有些同学花钱却大手大脚?

(2)为什么有些同学知道感恩,而有些同学却比较自私?

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额外”探究,发现不同学生的理财观念和金钱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关,家长给学生树立了什么榜样,学生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这样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深深思考。

学生对作业意外问题的思考,正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体现,鼓励学生做一些“份外”作业,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作业设计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注意纠正学生看问题绝对化的思维。

如学习了九年级思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后,给学生布置了《黄家埠镇附近河流水质及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设计了如下问题:你对水污染问题是怎么看的?

学生在调查中对水污染问题的看法,大多都是负面的,认为镇政府做得不好,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百姓健康。在此,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水污染问题固然严重,但是不能因为这个问题而否定了黄家埠镇的发展成绩,近几年我镇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受益良多。经过引导,学生看问题就更加全面了。

三、用心组织社会实践性活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在实践性作业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心准备,用心组织,才能见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1.定时间、定人员、定分工

学生的实践性作业,本身要求较高,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有时间保证,人手保证,分工明确,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进行不同分工,充分发挥实践小组每个成员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样才能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确保实践性作业取得实效。

2.让学生积极撰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

学生对实践性作业热情很高,一方面原因是厌烦原有的作业形式,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有个放松的机会。但是如果学生的作业只是实践而没有总结报告、心得体会,怎么能对学生有更大的启发和帮助?因此,笔者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必须就实践性作业撰写总结报告、心得体会,至于报告的质量则另当别论,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思考就好,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提高和升华,也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引导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新课程标准强调传授知识、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统一,而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起着促进作用,所以,培养可以开发和强化个人创新精神的非智力因素,对提升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实践性作业的实施中,要重点培养学生个人的人格品质,敏锐的观察力,对客观事物永远有兴趣,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坚持不懈的性格,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要与陌生人打交道,有时候会吃闭门羹,实践性作业可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非智力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要达到这些目的,都离不开教师的用心组织,悉心帮助。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一蹴而就 ,也不单是思品一门学科的任务,需要全体师生、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关注,为造就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宝林.加德纳八大智能教育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2]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评价[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篇5:注重载体创新

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雨山街道作为参加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试点单位,按照省委和市、区委的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紧密结合街道实际,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再上新台阶”活动主题,坚持先行先试,注重载体创新,突出实践特色,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各项任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100%。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省委副书记王明方、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王秀芳等省领导先后到雨山街道及街道辖区的半山花园、西苑社区等检查指导工作,街道学习实践活动的做法也多次被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目标,周密安排部署,把握活动正确方向

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 委书记为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道机关领导学习实践活动社区、企业联系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并派出指导检查组,加强对辖区社区、企业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改进学习实践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制定方案,细化活动流程。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关要求落到实处,街道制定下发了征集意见工作方案、调研工作方案、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等15个指导性文件,确保每项工作有抓手,不流于形式。为使每位参学党员准确掌握时间节点,专门制作了《街道学习实践活动流程图》,使文字表述图表化、实施方案流程化、党员查阅简单化,把学习实践活动主要要求通过图表直观的表现出来,便于普通党员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精心设计,创新学习方法,深化科学发展意识

1、摸排调查,分层施学。针对街道党员人数多、年龄

大、文化程度低等特点,对街道机关、社区、企业党组织下属党员进行分层施学。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和中层党员集中学,制定好学习计划,完成规定篇目的学习;普通党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学习时间,突出重点篇目、重点章节的学习,不做硬性要求,不面面俱到。对74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对84名文盲党员开展结对帮学,为2名流动党员邮寄送学,实现了党员干部教育的全覆盖。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单位进行认真调查摸底,把参学单位分为街道机关、社区、企业三个类别,设计灵活有效的形式促进党员认真学习原著,把握理论精髓。在街道层面开展“领导领学、专家辅学、典型引学、征文研学”“四学”活动,引导街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理论。在党支部开展“进行一次学习测试、举办一场知识竞赛,参与一次讨论交流、参加一次文艺演出”的“四个一”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普通党员参学积极性。活动期间,参加学习测试800人次,参加竞赛150人次,参与专题文艺演出220人次,参与讨论交流约300人次,增强了基层党员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容和总体要求的知晓度和认同度,突出了活动的普及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广开言路,深入调研,理清科学发展思路。

街道党工委坚持走群众路线,围绕难点,深入基层,广泛调研,掌握实情,理清思路,一是确定调研课题。街道领导班子和社区“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强化服务求发展,以人为本促和谐”这一主题,从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等方面确定了9个调研课题。二是班子成员带头调研。街道、社区班子成员将调研工作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采取条块结合、随机走访和座谈发言等方式进行调研。针对不同的调研课题,每个调研小组拟定调研提纲,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认真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掌握真实情况。三是广泛征求意见。街道党工委围绕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等6个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分别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辖区单位、社区班子、各类专管员、各类居民代表、区直有关部门等7类群体,广泛征求意见,共开展各级个类座谈会39次,发放征求意见表900多份,经梳理归纳共征集到意见建议4大类186条。

(四)立足实际,查摆问题,深刻进行剖析检查。

1、认真开好“两会”,突出分析原因。街道认真组织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紧扣实践载体,全面总结街道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深入查找街道领导班子在领导和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深入剖析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提出整改落实措施,明确街道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努力方向。

2、认真撰写报告,突出剖析根源。街道把街道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过程作为抓好整改落实的基础,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报告全过程的起草、修改和完善工作,最终形成了8000余字,内容详实的分析检查报告,指出了街道存在的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从思想上、能力上、工作上、作风上、体制机制上以及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观原因,提出了4个方面共15条整改落实措施。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精心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对15个整改落实项目明确了整改目标、措施、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承诺整改时限,扎实抓好整改。

(五)明确责任,切实整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1、以推进经济转型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显现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经济转型发展,引导鼓励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培育发展楼宇经济、现代物流、信息中介等。为加大辖区内写字楼的承租率,街道通过商会等渠道大力向外推介,主动寻找承租商,同时作好协调工作,帮助解决用水用电等问题。如为提高辖区新落成的大文商座招商力度,积极为其招商引资创造条件,请示区政府给予其新入驻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目前新入驻企业达14家。

2、以保障民生工程为重点,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街道积极做好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工作,活动期间,开展创业就业培训3期,对辖区135名下岗事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并积极为其推荐就业岗位;积极帮扶困难家庭、困难党员,不断开发公益性岗位,努力扩大就业面。不断深化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对高龄、特困、重病、死者家属坚持上门慰问。面向弱势群体开展社会福利服务,低保工作作到应保尽保,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办理了生活特别救助资金,下辖三个社区配置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

3、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执政能力建设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素质优良、开拓进取的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深化巩固作风效能执行力建设活动成果,强化问责制。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联系党员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拓宽监督渠道,推进党务和政务公开。

(六)宣传引导,广泛造势,营造浓厚氛围。在街道主干道竖立了三块宣传牌,粉刷了千余平方米墙体标语;街道网站开设了学习专栏和“我为活动献良策”讨论园地;向居民发放了科学发展观宣传资料6000余份;举办了2场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文艺演出;放映了4场次科学发展观电影;收到“科学发展在身边”征文和“一得语”123篇,遴选了3篇征文在全街交流。活动期间,各级各类媒体采用雨山街道学习实践活动稿件42篇。

二、取得的成效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街道把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力促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突出实情这个基石,提升了科学服务的新水平。雨山街道是马鞍山市雨山区最早成立的街道,老旧小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居民老龄化突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我们以社区规模调整为契机,以经济服务、社区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法律服务、稳定服务等六大项服务为重点,积极探索新时期街道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个社区,深入调研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制定帮扶后进社区攻坚方案。打造街道“1480”服务品牌,吸引加盟企业42家,向辖区居民发放2700张服务卡,满足了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积极开展“阳光雨露”志愿者助学活动,聘请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帮助贫困家庭学生,目前有40名困难家庭孩子得到助学。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更新了72个破损垃圾桶,更换了34块铁质窨井盖,疏通了13处46米下水堵塞,优化了居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活动期间,街道、社区和企业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176件。

(二)突出发展这条主线,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新业绩。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以“企业帮扶年”和“项目落实年”为抓手,5名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重点项目或企业,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掌握辖区企业发展情况,了解他们对企业发展的设想,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协助税务部门做好协税工作,协调好经营场所在我街辖区内的企业,而税源在外区、外地的纳税大户改在我区纳税。开展湖南西路“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被授予安徽省“百城万店无假货一条街”称号,今年以来新入驻17家商家。

(三)突出稳定这个关键,创立了维稳工作的新举措。创新维稳工作思路,在街道推行辖区治安“三长制”工作,充分调动离退休老党员及志愿者的积极性,把楼栋划分若干片,实行队长、片长、楼长负责,各管一片,看门望锁,收集信息,真正做到群防群治。信访工作做到专人包案,每电必复、每信必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努力维护辖区稳定。今年以来,辖区治安案件和三类可防性案件明显下降,未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几点体会

一是围绕中心、统筹兼顾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我们认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关键是要找准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街道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相结合,在活动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活动,真正使开展活动与中心工作做到了“两结合、两不误、两促进”,有力地促进了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群众参与,深入发动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人民群众既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街道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进行宣传发动,真心吸收群众参与,真情听取群众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将全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聚到科学发展的氛围中来,有效地推进了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深入开展,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三是灵活形式、创新载体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活动形式是否有新意,活动载体是否有创新,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和质量。街道除按照上级要求扎实搞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还结合街道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精心开展了广场文艺演出,举办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提高了活动实效。

篇6:创新制度载体

----梨树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梨树区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构建惩防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工程、龙头工程,以构建责任落实机制为重点,创新制度,完善载体,严格实施,在促进领导班子齐抓共管,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动三个转变,夯实责任落实这一基础

责任落实是责任制工作的基础,也是履职尽责的前提。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只知党风廉政建设职责,不知如何履职的情况,我们从细化责任、明确任务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推进责任由虚到实,任务由宽到细,干部由说到做。

1、签订履职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和领导责任。每年年初,由区委书记与区直党政部门“一把手”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工作重点和各自工作责任。同时,把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细化为十项重点内容、三项具体指标,班子成员确定五项职责,给每个干部配发履职手册。年底,由区直各部门班子及其成员向责任制办公室提交履职报告,作为考核依据,把工作任务转化成了领导责任。

2、指标量化,统一管理。本着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的原则,每年区责任制领导小组都要印发全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将全年目标任务分项、分工、分级,落实到区级领导、牵头部门和协作配合部门。同时,督促区直各部门对承担的任务和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再细化、再分解,做到领导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具体、落实措施明晰,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指标管理,上报纪委备案,全区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 1

责任体系。

3、落实措施与督促检查紧密结合。为调动区直各部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主动性,在细化分解任务的同时,要求各部门针对下达的目标任务,拟定工作措施,明确工作重点,落实领导责任,上报责任制办公室。结合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组织检查,开展督导。如此环环相扣、责任倒逼,促使领导干部自觉履职、尽心尽责。

二、实行三项制度,强化履职尽责这一根本

督促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是责任制工作的根本,也是推动任务落实的核心。在正面引导、检查考核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行三项配套制度,以报告、述廉、考核促履职尽责,形成了有效的督促机制。

1、深化责任报告制度,把定期反思与切实履职结合。针对一些单位对报告制度重视不够、报告质量不高、内容不完备等问题,修订完善报告制度,把报告内容细化为12项,规范了报告程序,明确了惩戒措施。要求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既要报告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又要报告提拔任用干部、处理群众信访、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等内容,重大问题、专项工作不定期报告。班子的报告要集体审定,班子成员的报告由主要领导审核。责任制办公室要对报送的报告实行三审制,每年进行通报,并于责任制考核相挂钩,有效地促进了领导干部定期反思、切实履职。

2、推行述廉述效制度,发挥纪委全委会监督约束作用。从2008年开始,在述职述廉制度的基础上,我们依据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试行下一级党政主要领导向上一级纪委全委会述廉述效制度。每年安排一批党政主要领导就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推进反腐倡廉等工作集中向纪委全委会述职,接受评议监督。为深化效果,我们创设了廉政走访、评议质询、民主测评、督促整改等环节。在述廉前,纪委委员通过廉政走访全面了解述廉对象三年来履职尽责情况和社会各界的评价。在述廉大会上,委员就没有说清的问题、群

众关注的问题、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场质询,现场测评,现场公布结果,述廉大会邀请同级党政主要领导、组织人事部门主要负责人、述廉对象所在班子成员以及干部群众和社会各届代表列席。述廉结束后,将委员意见和各方面群众建议,反馈对象限期整改;同时,将测评结果报送同级党委,抄送组织部门,作为奖惩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制度推行以来,区直已有87名党政“一把手”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区纪委全委会述廉述效。对述廉测评较差的一名对象实施警示训诫,要求下次再述,对干部震动很大。述廉对象讲:“为了台上不流汗、现在就要尽职干”。述廉述效通过公开述廉、委员评议、组织监督,达到了让述廉对象真触动、领导干部受教育、反腐倡廉见行动的目的。目前,全区已形成了向上述廉述效、承诺述廉述效、点题述廉述效三种模式,从区直党政机关向基层站所延伸拓展,并向廉政承诺、公开评议、社会监督方向发展。述廉述效制度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3、强化检查考核制度,狠抓第一责任人和后进单位。在落实责任制考核工作中,坚持目标任务考核、班子考核和党风廉政考核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增加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权重。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考核,既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又看党政干部履职情况;既看民主测评情况,又看社会各界的评价。坚持按比例确定四等次名额,将考核结果公开通报,优秀等次的予以奖励,考核为一般和较差等次的,由分管领导诫勉谈话,责任制办公室安排下年重点检查。班子评为优秀等次、个人民主测评优良率达到85%,党政主要领导方可评为优秀。民主测评不称职票率达到30%以上的,经组织核查认定,评为不合格,由分管领导警示训诫,直至免职。

三、严把三个关口,狠抓考核追究这一关键

责任追究是责任制工作的关键,是促使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驱动。我们坚持客观公正、严把政策、注重实效,把严格教育、严格

管理、严格监督贯穿工作始终,收到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综合效应。

1、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在反复实践、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规定发生所属单位因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受到上级通报批评、班子成员违纪违法受到党政纪处分、辖区所属单位发生非自然原因引起的重特大事故、政风行风评议最后一名等五类情形的,班子考核予以“一票否决”,考核确定为较差等次,主要领导要向区委、区纪委写出书面检查,个人不得评为优秀等次。近年来,每年都有2-4个单位被“一票否决”,形成了有效的警戒作用。

2、大力推进警示训诫。我们坚持把警示训诫作为一种问责形式,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推动落实的方式方法,建立了有效地工作机制,督促领导干部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达不到组织处理、纪律处分,但应承担一定领导责任的党员干部,予以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把责任追究落到实处,体现在具体工作中,防范了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制度运行以来,已实施167人,有效促进了责任落实。

上一篇:市村级计划生育和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施工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