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

2024-05-19

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通用6篇)

篇1: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

人际交往素质拓展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沟通你我他

二、活动背景:

人际交往是人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着家庭、学校、社会工作的进行。大学时期是个体独立承担责任的时期,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纽带。如果在这个时期大学生缺少人际交往或人际交往效果不好,则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及个人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关注大学时期的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活动目的1、为学校大学生普及人际交往应注意的知识;

2、帮助学校大学生解决与他人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3、促进大学生的交往和交流能力

四、活动时间

暂定2011年5月19日(活动耗时120分钟)

五、活动地点

图书馆后面的空地,若下雨则在教室里。

六、活动人员

一个主要领导者、2个协助领导者、工作人员,报名参加活动的班级人员

七、人员职能:

主要领导者:把握全场的局势,调动现场气氛,掌握时间,督促活动的进行。

协助领导者:作为小组内的领导者,指导组员进行活动,引导组员分享。

工作人员:协助领导者维持现场秩序,发放活动所需物品,拍照等

八、注意事项:

1、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的同学,要向我们事先请假

2、中场不能随意离席,如果要离开,要与负责人说

3、要认真听讲活动中的游戏规则及安全事项

4、活动中要做到互助互爱,团结奋进

九、活动道具准备:

1、相机

2、笔记本电脑、小音箱(或者直接用手机)

3、几首轻音乐

4、几首节奏性较强的背景音乐

5、小蜜蜂

6、创可贴

十、活动方案:

第一部分:开场白

第二部分:热身活动“海啸来了”

第三部分:同心圆

第四部分:背靠背,心连心

第五部分:信任行走(备用方案:如果在室内,则用心有千千结)

第六部分:分享阶段,说出自己的感受

十一、活动流程

1):开场白(5分钟)

领导者以一段简短的开场白,让参加活动的同学初步认识院大学生心理自助中心,认识主要领导者和协助领导者。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大家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班级成员间的友谊。

2)“海啸来了”(热场游戏)(15分钟)

活动目的:带动大家的热情,更好地进入团体的气氛。

活动过程:让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圈,领导者(包括主要领导者和协助领导者)站在圈中央。主要领导者营造海啸逃生演练的情境。(两次演练,第三次作为真的海啸)当主要领导者发出海啸来了的警报,如“海啸来了”,成员们说:“怎么办”,主要领导者说:“快点逃”,此时成员们要迅速转移到附近的两座山上。而这两座山就是两个协助领导者。在主要领导者发出逃生指令时,协助领导者要迅速跑开,远离原先的位置。当所有成员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后,进行第二次演练,之后和成员们说:“这次海啸海啸真的来了,如果没到达安全的地方就会失去生命。”第三次结束后确定分组。

主要领导者让协助领导者将各自的队伍带开,进行下一环节。

3)分组后的主题活动:同心圆(15分钟)

活动过程

1、在协助领导者的指引下,组内成员随机排成两个同心圆(尽量安排相同班级的同学在相同的圆中),跟随音乐向不同方向转动。(可规定内圆顺时针转动,外圆逆时针转动)

2、待音乐停止之后停止转动,面对面得人彼此握手寒暄并相互自我进一步介绍(姓名、年级、爱好、喜欢的活动等)。音乐响起,游戏继续进行。(若遇到与上一轮相同的同学,可进行进一步地交流,或让他介绍他左右两边的同学与对面的同学互相认识。)如果音乐方面有问题无法播放,则采用另一种形式:先是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内外圈面对面互相认识),接着提供一个话题(如:

1、你认为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吗?换句话说,你如何看待大学时期的恋爱呢?

2、你对有些大学生的逃课有何看法?等)两两进行两分钟讨论,接着两个院

进行转动,与下一个人继续进行活动。最后如果都已经互相认识,则协助领导者可以带成员们做一些小游戏。(前提是另一组还未完成时,如“早上起来做早操”或者用肢体问好)

4)“背靠背、心连心”(25分钟)

游戏规则及说明:

有12名队员参赛(最少有两名女生)。每两人背靠背夹住一个气球横向滑步前进,途中绕过折返点,返回到出发点由下两名同学进行接力,行进中气球不得落地、爆炸,途中手、臂不能碰球,先完成者胜出。

相关说明:

(1)比赛过程中如有气球落地、爆炸情况出现需从原地准备好再前进,途中不得以手、臂碰球,如有违反均视为犯规。

(2)本活动旨在提高队友之间相互的默契度和人与人的配合,其中用劲的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信任行走(盲人哑巴)(25分钟)

活动目的: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同时消除队员之间的隔阂,营造亲情化的团队氛围。活动说明:两人一组。第一阶段,一个人带眼罩行走做盲人,另一人用手牵着盲人的手,可以提示; 第二阶段,一人带眼罩行走,另一个人牵其手,不能有语言提示,做哑巴。从图书馆后面草坪绕到弦歌广场,途径达理楼和博文楼,再绕回图书馆后面。第一阶段做盲人的,在第二阶段负责引路。第一阶段十分钟,第二阶段十五分钟。

备用:心有千千结(25分钟)

活动过程

1、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围坐在一起,然后领导者引导成员以“12”报数,至所有成员报数结束后,报数相同者为一组。(根据具体人数进行分组报数,每组约十二人左右。若人数不均不影响活动进行。)

2、领导者解释游戏规则,并让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

3、随着领导者的提示,在节奏感较强的背景音乐中,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音乐一停,脚步即停。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

3、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手链”。在节奏舒缓的背景音乐中,领导者要求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用各种方法,如跨、钻、套、转等(但手不能放开),将交错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

4、鼓励各组进行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

5、鼓励所有成员进行一次大集合,将所有成员组成一个大组,重新再体会一次游戏。

游戏规则:每组成员手拉手围站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随着音乐响起,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音乐一停,大家停住脚步,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将交错的“手链”解成一个大圆圈,可以用跨、钻、套、转等,但手不能放开。

6)分享阶段(30分钟):

领导者指引所有成员进行分享,先组内分享15分钟,再全体分享15分钟。

讨论题目:

1、在同心圆环节,你要和陌生人讲话时有什么感觉?

2.在进行“背靠背、心连心”环节时,你如何确定你的搭档?

3、在进行“背靠背、心连心”环节时,球掉在地上时,有什么感受?

4、在进行“背靠背、心连心”环节时,你觉得哪些地方没做好,哪些地方做好了?

5、在信任行走环节的第一个阶段,你有什么感觉,走得顺利吗?作为盲人,你是否敢走,感觉引路者引路引得好吗?

6、在信任行走环节的第一个阶段,作为引路人,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盲人走得怎样?

7、在信任行走的第二阶段,引路者不能用语言提示,你觉得与第一阶段相比如何?(引路者和盲人的各自表现),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备用:

1、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的时候,感觉是怎样的?在解开了一点以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与周围的朋友结下了这样的“结”?有些“结”可能是看得见的。也可能是看不见的,比如你总是看某个同学不顺眼。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以何种心态来面对人际交往中的这些“结”的?

3、通过解开这个“结”,你觉得成员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否只有消极的影响?

4、当努力了很久“结”都没有被解开时,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想到放弃了吗?在现实生活中,当你与某个同学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或者冷战了很久都没有和好的迹象时,容易产生什么念头?

5、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开这个“结”?联系现实生活,这对你解决人际矛盾有何启示?

领导者小结: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离不开社会交往。人际交往不仅包括言语交流,还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情感表达等等。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更好地了解社会信息,更好地分享。交流思想,一个头脑就有了多种思想。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分担忧愁,忧愁就会减半。

7)结束

领导者宣布训练结束,并合影留念。

篇2: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句经典语录明确告诉我们人离不开社会交往,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人际关系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完成学业,为将来的事业奠定人际基础,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能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既可以得到支持与理解,又可以给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相反, 不良的人际关系则阻碍了大学生基本需要的满足, 因而增加了大学生的挫折感,激发了内心的矛盾冲突, 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致生理、心理疾病。而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力举措。因此,本文主要从主观因素方面讨论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正常进行的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根据调查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十分广泛, 而他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却很低。大部分大学生能顺利的处理好人际关系,与他人基本能和谐共处,而部分大学生仍存在人际关系不适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产物,它不仅受到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个体自身的主观因素影响,即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心理状况决定其人际关系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品质有待提高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处于青年初期,其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从生理上讲,大学生的各个身体系统的生理机能已达到最佳状态,进入身体健康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认知、情感、人格的发展都日趋成熟,开始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发育相对生理发育来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他们从幼稚园到大学,学习、生活上一帆风顺;但生活阅历简单,社会阅历缺乏,而且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社会交往的范围较窄,部分大学生养尊处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直生活在安稳舒适环境中的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极易产生困惑和错觉,妨碍同学关系的恰当处理。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还不是很稳定,因为对他人有关自己的评价非常在意。随着人生经验的丰富,大学生需要对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修正。在自我意识修正的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两种形式。持自我接纳态度的大学生能积极对待自身以及自身所存在的特征,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坦然面对外部事物。生顾名思义,持自我否定态度的大学生消极看待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身的优点。比如自卑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都不如他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在别人面前不敢展示自己,显得很没自信,以至于孤独到自我封闭,造成人际关系障碍。应该说,部分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人格上的缺陷,常见的人格缺陷有自卑、抑郁、怯懦、孤僻、冷漠、悲观、依赖、敏感等等。

12、人际交往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不同的人际交往价值取向影响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以重义轻利、温良恭俭让、助人为乐等为交往价值取向的人,容易取得他人信任和欣赏,进而利于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相反,以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重利轻义为价值取向的人则遭人唾弃,进而阻碍人际关系的发展。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交往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缺乏真诚,世俗,逢场作戏,不懂得珍惜友谊等等。某些大学生只与能给自己带来切实利益的人交往,对方家里有钱有势有地位有才能,就划为自己的交往圈子内。对于经济条件、影响力不如自己的人,那么对不起,我们不同档次,楚河汉界分的清清楚楚。这种世俗化交往价值取向势必影响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因为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共同成长的结果,经济条件差的人也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学习榜样,他们身上闪耀着与艰苦生活抗争的不屈精神。但是部分大学生受到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等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难以和大多数人真诚相待,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人际交往策略缺乏

许多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不是因为不想交往,他们往往有强烈的交往愿望和需要,但缺乏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策略,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出现各种人际冲突和危机。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据有关调查,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好于男生,主要是因为女大学生相对更好的掌握社交技巧。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共情的技巧等。看到他人在哭,男生和女生往往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女生可能会用语言表达关切、同情和安慰之情,而男生虽然也对此人感到很关心,也想帮助他,但是他往往只是在内心表达感受和想法。内心想温柔,言语却硬梆梆的,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就比较困难。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拓展训练一词源自德国,1998年,首次走进中国大陆, 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拓展训练学校在北京正式成立。之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士共计14万多人参加了拓展训练。不过他们大都是与校外的拓展训练公司联合授课,学校拓展训练在我国仍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真正让拓展训练植根校园,是从2002年起,将拓展训练作为一门课程在学校开设。其中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是较早的开设拓展训练课的高校。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孙永生的一项关于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的结论,大学生拓展训练在改善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素养方面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作用,其中参加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与异性交往和人际交往总分等三个方面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在交谈和待人接物两个方面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鉴于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发展素质拓展训练。

1、提高学校对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视

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坚强品质;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竞争理念;而且在活动中通过交往和沟通,能够加强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合作,使其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素质拓展训练也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党政领导、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素质拓展在人际交往、素质教育上的特殊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做好素质拓展训练的宣传推广工作,推进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使大学生了解到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将拓展训练强化为考核大学生德育及课外学分的标准之一。在应试教育仍占绝对地位的中国,要想某一课程得到顺利的开展,光靠呼喊口号收效甚微,或许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将该课程执行下去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我们不提倡应试教育,在这种两难境地中,将拓展训练强化为考核大学生德育及课外学分的标准之一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既可以让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又可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该课程的设计与开展上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目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已开展素质拓展训练12次,每年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举办,一般都是在5月心理宣传月开展这个活动,参赛队伍有全部由本校学生组成,也有由校内外共同参加组成,校际间的拓展大赛规模比较大,教育意义非同一般。

2、素质拓展训练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拓展训练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共通处,至少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这一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这也是拓展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之一。我们知道拓展训练是给大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悟和体验成功、冒险和刺激的机会,在这个体验过程中,他们可以体验到协作精神、奉献精神以及挑战精神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提高自信, 实现自我完善,并且从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是拓展训练的初衷,也是其所能赋予的,而这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在的宗旨。基于拓展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这两个教育方式可以也应该互相借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论和方法。比如对于一些比较自卑羞怯的大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拓展训练对他进行自信心、魄力和胆略的培养,通过不断的切身体验,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勇气;让他感觉到一个团队的成功也有他的努力和能量;让他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而这一切都会给的信心增添一个砝码,给他的生活多一份温馨,生活中如果这种成功的体验不断累积的话,不自信的人会慢慢的变的自信,内心变的很强大。这对他今后与他人顺利交往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对这个不自信的学生给予心理辅助或是支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剖析他自卑胆怯的真正原因,挖掘出深层次的诱因,然后利用如共情、演示等心理学上的技术和理论来帮助他建立自信,帮助他与他人正确交往。当然我们还可以联合体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和挖掘拓展训练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所蕴含的深层功能,为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出应有的独特作用。

3、丰富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

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都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

3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孙华峰,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胡启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7

篇3: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是基于拓展训练而由教师创设多种体验性情境, 结合团体辅导的形式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尊重、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等个体心理咨询技术去处理学习和生活琐事的一种新型的训练模式。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和团体辅导的优势充分整合, 在形式上学生更受学生欢迎, 因此, 利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和谐共处、协作共事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 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和完善自我, 从而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成为身心健康的基础文明人。因此, 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中, 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历程

(一) 研究对象与时间

研究对象:成华区 (含成都列五中学) 初三学生

实验时间:2013年9月12日——2013年11月29日

(二) 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专家评定法、问卷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

(三) 研究实验过程

本文在确定实验对象、实验内容、实验形式、实验时间后, 对实验组选取的190名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验。

1.实验对象:本课题分实验组和对比组。

实验组:成都列五中学部分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90人 (选修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的学生) 。

对比组:成都列五联合中学、成都双庆中学、成大附中、成都红花实验学校、成都猛追湾双语学校初三学生共190人 (未进行拓展训练和心理辅导的初三学生) 。

2.实验地点: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初中部。

3.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2013年9月12日——2013年11月29日,

实验形式:每周五下午2:00—3:30, 为选修心理拓展训练课时间, 每堂课时间为90分钟, 为期3个月。对照组没有接受拓展训练和心理辅导活动。

4.实验测试工具。实验前后均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问卷调查》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测试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5.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心理拓展训练的教学步骤与流程分为四大板块, 详见表2-2 (教学方法与步骤)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交往前测的差异比较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测时人际交往问卷的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 如下表:

由 (表3-1) 数据分析可知, 在前测中, 虽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同伴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和师生间人际交往三因子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实验组在这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是低于对照组的;而在自我接纳与认可和人际问卷总分上,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注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十分必要。本研究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为教育途径, 以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为目的, 在成都列五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半月的教学实验研究, 并根据实验前的测试结果, 确定出由10个“项目”组成的教学实验内容 (见表3-2)

(二) 实验后拓展训练对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效果与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时人际交往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时人际交往的得分进行显著性检验, 如下 (表3-3) :

由上 (表3-3) 数据可知, 在后测中,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同伴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和人际交往总分的均分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自我接纳与认可也从原来显著低于对照组变成了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也说明对照组的自我接纳与认可有了显著的提高。

由以上两表 (表3-1, 3-3) 可知, 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干预辅导之后, 实验组学生在同伴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及人际交往总分四个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接纳与认可水平上原来存在的显著差异也消失了。这从横向上证实了拓展训练干预辅导对实验组被试的有效性。

2.实验组在人际交往上的前后测差异显著性检验。对实验组人际交往的前后测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如下表3-4:

由上表3-4可以看出, 实验组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干预辅导前后, 同伴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自我接纳与认可和人际交往总分五个水平都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的后测得分, 显著优于实验组前测, 说明实验组学生经过试验后人际交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对照组实验前后在人际交往上的差异。对对照组人际交往的前后测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如下表3-5:

由表3-5可以看出, 对照组在实验前后, 其人际交往的各个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 同伴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和自我接纳与认可三个因子的得分还有所降低。

由以上两表 (3-4, 3-5) 可知, 实验组在干预辅导前后, 其同伴间人际交往、师生间人际交往、亲子间人际交往、自我接纳与认可和人际交往总分都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实验组前测;而对照组人际交往在各因子上的变化均不显著。这从纵向上说明了拓展训练干预辅导对实验组被试的有效性。

四、讨论与结论

(一) 讨论

1.对人际交往实验结果的讨论。本研究发现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都看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这与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孙永生研究结果表明:“参加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交际交友、与异性交往和人际交往总分等三个方面均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P<0.01) ;在交谈和待人接物两个方面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P<0.05) ”。顾敏敏的《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研究结论同样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学生的干预能改善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得出的结论提示我们,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不仅能显著提高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应付各种不同交往对象的能力。对于人格发展不成熟, 社会阅历较浅, 交往面狭窄, 没有合理恰当方式应对交往对象的初中生, 学校应当创设必要的条件, 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或者交际实践训练, 培养他们的交际意识和交往能力, 从而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对人际交往实施方案的讨论。在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拓展活动实施过程中, 我们设计的项目是通过活动体验, 让学生感受到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听、理解、信任、尊重的重要性。在设计活动方案时, 将体验活动过程划为心理辅导、分享、交流、引导、升华、运用等作为本课题研究重点。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心理咨询技术恰当巧妙的融入, 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例如, “共划友谊船、一起坐人椅、复制不走样、盲人信任走、互诉面对面”等。这些活动与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所采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信任背摔、合作大桥、盲人方阵、鳄鱼湖、毕业墙”等相比, 后者所采用的完全是拓展活动的一些传统经典项目, 再看后者的活动方案中, 在具体操作步骤上, 更多像体育活动课, 让学生体验为重点, 引导内容较少, 虽然从测试数据上看, 被试对象都有明显提高, 但是在引导、升华、运用这块显得要薄弱一些, 也许我们更多融入了心理活动元素, 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当然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比单纯的拓展训练的效果是否更好, 还需要将来用实验来证明。

(二) 结论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效果, 从纵向看,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 还是从交往礼仪、言谈举止和人文素养方面, 与训练前有明显进步;从横向看, 实验组同学通过短期训练后, 在交往中不仅更懂礼节了, 而且表现出了平和稳定的心理, 在交往过程中更加自信了。总之,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于初中学生健康的交际心理和交际能力的养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5.

[2]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40-41

[3]钱永建.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7-9

[5]陶宇平.学校拓展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13-31.

[4]袁章奎.中学班级心理团体活动142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4-10.

[5]孙永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08.

篇4: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结合心理素质训练课探讨怎样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心理素质训练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身心发展日趋成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步入大学校园后,他们为能有机会结识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感到兴奋;同时,从以往人际交往相对简单的中学和家庭中走出来,独自面对突然扩大的交往范围、更丰富的交往内容、更高的交往频率,他们又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如何改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

我国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大学生通过积极、良好的人际交往,诉说各自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在倾诉过程中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 有利于提高个体幸福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成功、名誉和地位。良好的人际交往将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自身幸福感。

(三) 有利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自身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 认知障碍

由于认识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自制力不强,加之社会阅历有限,对社会、对他人的了解都不够全面,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尚存在认知障碍,具体表现为:

1. 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理想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常常会把交往对象过分美化、理想化,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事,思维方式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从简单肯定到简单否定。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理想化还表现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对自己要交往的对象,会在心中划有条件和界限,他们觉得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才适合与自己交往,这无形中就把自己的交往范围缩小了。

2. 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社会成长环境无形中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形成。他们一直以来受关注较多,在心理上有较多的优越感,习惯于肯定自己,否定别人,各种场合都希望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表现为自私自利,只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太考虑别人的需要,致使别人不愿意与之接近,从而造成人际交往不顺利。

(二) 情感障碍

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互动,交往中的情感满意度往往决定交往的亲疏程度。大学生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情感障碍具体表现为:

1. 自卑与自负。自卑是对自我的一种过低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进入大学后,在与其他同学相处过程中,有些同学感到自己在学习、经济、社交甚至身材相貌等方面不如别人,就变得紧张,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不接纳自己,丧失自信心。自负是极端的自信。自负的大学生想问题、做事情都是从自我出发,只关心个人需要,强调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傲气轻狂、自夸自大,觉得只有自己的决定、见解才是正确的,受不了一点批评。因为这种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问题。

2. 嫉妒与害羞。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从羡慕转为嫉恨,内心产生不平、痛苦、愤怒等感觉;看到对方面临困难或陷入灾难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害羞则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感应性反应。害羞的大学生在公众面前讲话时,往往表现出脸红,动作不自然,不能流利表达,严重者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三) 人格障碍

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稳定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会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等。

三、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与训练

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许多学校采取的对策是举办相关讲座,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不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咨询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班”等。多年的教学表明:要真正了解教育效果,还是需要实践检验。笔者所在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心理素质训练课。下面笔者就结合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实践,谈谈如何在训练中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一) 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

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于个人的心理生活、行为表现及协调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1. 自己眼中的自己。笔者在课堂上开展“20个我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回答“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尽量写出反映个人特点的20个句子。其实把“20个我是谁”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自我感觉。课堂中很多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写出答案,且写出的答案往往偏重于身体或社会状况,心理状况的表述较少,说明他们对自己的了解还是不够清晰、全面。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从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状况三方面认识自己。

2. 别人眼中的自己。开展“人际关系中的我”活动,让学生分别描述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老师、同学眼中的自己,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物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学生在对填写内容的认识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 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价值观。开展气质类型测定,让学生了解每种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气质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克服不良性格,通过开展“我的五样”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让学生在五张纸上分别写下自己觉得最珍贵的五样事物,在经历了四次留下还是舍弃的痛苦抉择后,只有一样东西留在纸上,那就是学生心目中最珍贵的东西。知道了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学生在面临抉择时才能做出明确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奋斗。

这些探索活动让学生从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方面认识了自我、了解了自我。在活动的分享过程中,学生们惊喜的发现大家写出的答案有很多共同之处,获得了人际交往的认同感、安全感,同学间更增多了几分亲密。同时他们也注意到,即使同龄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没有两个人的答案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二) 训练交流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流信息。只有信息无障碍、准确地传递和接收,人们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素质训练课以活动课为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每次课都能给学生带来切实的收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每次课的小组活动环节,每个成员要发表感言,而且还要轮流选派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活动感想。笔者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加分办法,鼓励学生们多发言、多锻炼,为学生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日常生活中非言语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彩绘心情”“察言观色龙虎榜”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会辨识、理解他人情绪的重要性;通过“情绪调控训练”,引导学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他们学会合理、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 教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应对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课中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知识、道理。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产生内心体验,进而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1. 正确对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大学生的交往对象有老师、同学、朋友、家人、学生干部等,由于交往范围大、交往对象不固定,在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不愉快,遇到挫折。笔者开展“心有千千结”活动,全班几十人一起来“打结”,形成象征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结”。在活动中学生们发现,无论多大多复杂的结,只要大家“动”起来,齐心协力想办法,最后都能解开它。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学生们感慨地说,如果每个人都站在原地不动,相当于出现了矛盾不去解决,当事人都躲着,这样的话结是打不开的,而且有变得更难解的可能。活动中的“动”,就是要大家去面对事实,去主动沟通,解结的过程是需要努力和付出的。在最后对对子“心有千千结”活动中,学生对出的下联虽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千千解”的主题。这个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深切体验是,只要努力,生活中产生的人际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没有解不开的结。

2. 主动沟通,友善待人,学会赞赏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学生应学会主动向他人传递自己友善的态度,主动沟通,这样才能打开交际局面。在开展“优点轰炸”活动后,学生们在回答被别人赞美的心情时都大呼“爽”,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体会到了真诚地赞赏别人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3. 善于求同存异,常怀感恩的心。针对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障碍,学生了解到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具有不同基本特点后,在与宿舍或班级成员的日常交往中,学会了接受其他同学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或学习方式。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引入生命价值的观念,提倡学生们常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所有,心中时刻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做到知恩图报,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友情之恩;试着停止抱怨,以宽容的心看待一切;做到施恩不图报,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蒋燕宾.大专生生活事件调查与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8(6):87

[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凤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黄群瑛.构建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2):90

篇5:人际交往训练课程感悟

《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

课程感想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13班

姓名:蔡文彩 联系方式:***

-------人际交往训练感悟

与人交往,从心开始

-------《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课程感想 为期四周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训练”选修课程在刘亦晴老师的教导下已不知不觉结束了,回味老师的耐心讲解以及新颖的课堂活动,还有同学间的讨论与学习,短短的四周时间的课程让我心中不由得产生了很多感触。

大学学什么?我想,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罢。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那么,什么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呢?大学生人际关系是高等院校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直接的、间接的、可觉察到的并受心理特征所制约的相互交往关系。

大学是我们人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让大学生顺利地处理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为人生做一个长期的准备。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

“人际交往”是我们从小就不断学习和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进入大学后这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不同于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自由成了大学的代名词,在这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在不时地接触着各式各样的人,参与者着色彩纷呈的活动,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都说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样的集体生活中,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礼节和禁忌,就可能给对方带去不好的第一印象,甚至给以后的交往带来问题。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因而,也是怀揣着“了解他人,提高自身”的目的,我选修了这门课程。

在我看来,“人际交往”重在“交往”两字上,也就是“交互”和“来往”。所以说,人际交往是多维和多方向的。不少人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交往”的真正含义,往往忽视了对方,只是自

第 一 页

-------人际交往训练感悟

己在滔滔不绝的说话或者不断的表现自己。这样,势必给对方造成一种“显摆”的印象,也就让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形象打了折扣。所以,人际交往最基本的一个词就应该是“互相”。让双方通过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每个人都获得相应的任务,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一个或个别人身上,这是获得和谐而且成功的人际关系的大前提。

那么,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较好的人际交往对我们大学生而言具体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吧。

1、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2、社会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来的。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3、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你获得幸福感。

4、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5、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6、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7、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另外在课堂的学习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老师生动地给我们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还有各种场合下该如何去和别人交往。说到交往,沟通是主要的方式。刘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观看的国学大师翟鸿燊曾说道:“沟通的3个要素:文字信息、有声信息、肢体动作。文字传达信息,声音传达感觉,肢体传达态度。”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首因效应很重要,这就需要我们注意讲话方式和交流沟通的技巧,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在大学里并不同于以往的高中生活,朋友圈更广泛,朋友的性格也各式各样,这时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了解朋友,自然就要学会去交往,在课堂上我们了解并学习了一些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一、良好的第一印象

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印象不好,以后就很难改变,正所谓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很好,仿佛一见如故,继续再交往就有了基础。

第一印象的好坏,首先取决于外表及言谈举止。外表的过分张扬,举止的轻

第 二 页

-------人际交往训练感悟

浮,语气的傲慢、夸下海口、都会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一般来说,接触第一次后,人们总会对你有一番评价。这种回忆性的描述,就是对你第一印象的定格。人的第一印象,外表的得体很重要。应聘考试面试,公关初次交道,合作协商谈判,朋友相识,都是有见面的刹那决定你是否是受欢迎的。

得体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正解仪表,不卑不亢的气质,富有内涵的谈吐,清晰的思维,务实的态度;如风趣的语言、诚信的外露、个性的优势、人格魅力等等。那将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更美好的印象。这种良好的印象,为人际交往的建立创建了受人欢迎的起点。

二、良好的沟通窍门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能与人有效地沟通,那么人生成功的几率就越大。因此,学会沟通的技巧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要成功,就要做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沟通高手。美国克莱斯特总裁艾柯尔说过一句名言:“我从来不用主管对其评语为‘不善与人沟通’的人”。这句话可以让大家体会到沟通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与人沟通,首先要让人感觉亲切,因此,沟通的内容在这时是次要的,行家认为这只占7%。要做到与人融洽相处,就要调动一些除谈话内容以外的肢体语言,如表情,态度,手势,语气口气等等,这些方面占沟通的55%。另外声音和音调占38%。总而言之,所有传递给对方的讯息,要让人有充分的好感,这是良好的沟通前提。

三、赞美的技巧

中国有句古训:“道人善,既是善。”赞扬别人的优点,这就是善行。喜欢听赞美之词,这是人的天性;得到别人的赞美,这是心灵的满足。为此,赞美别人,这是激励的法宝。赞美别人,从情感上来说,可以很快拉近人际距离。赞美别人是一种心诚善意的动机和态度,可以上对方感到心悦诚服的感受;由此,对方产生的劫难、信任、理解,为沟通奠定了情感共鸣的基础。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回想到刘老师播放的关于国学大师翟鸿燊的一些人际交往的讲座中的一些话“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人际交往,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沟通5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用我一颗爱心,去温暖每一寸泥土的寒凉;把每一个陌生的面孔都换成亲人的模样!”相信只要

第 三 页

-------人际交往训练感悟

用心去和身边的人交往的,我们的人际门打开,那么我们终会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口乃心之门户”,善于沟通,人生的道路会因有更多人的陪伴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结束了,但人际交往的学习还将继续,这门课带给我的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我以后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营造和谐良好的气氛,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给自己塑造一个好形象。而且,我也会把这门课程推荐给身边还没有选修过的同学。人际交往将会贯穿我们一生,学习人际交往,永远都是有用的!

篇6:人际交往素质拓展训练

摘要:这堂课让我学习到了人际交往中的技巧,并认识了很多人,同时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日常实践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积极配合。经过这八周相处,同学们感情深厚。面对未来,我充满希望。我相信我会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关键词:上课感受、日常实践、未来规划

上课感受

这堂课的授课方式是十分新颖的,在此之前我并未接触过。课堂气氛活跃,感染着每个人。这堂课并不是运用了“老师在上面一味讲,学生在下面一味听”的老式教学方法,而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课堂上的老师布置的实践活动来进行授课的。这种方式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吸引了我,使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授课方式对我而言就像是在做游戏,但是它又让我在放松的同时学到许多人际交往中的技能,这可真是一举两得。正因为这样,我在课上总是很高兴。

在上课时,一边听着组内的成员讲着最近发生的新鲜事,一边对他们的举止进行小小的观察从中感受他们分享的喜悦。我觉得这样很幸福,也很享受。后来发现他们有的很腼腆,有的很开朗,有的很文静,有的勇于表现,有的乐于观察。每次上课和他们在一起是一种乐趣。这堂课只有八周,所以我很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可是没想到八周这么快就过去了,我们分开了,心里不免感到遗憾和难过。我相信我们以后还会再相聚的。

日常实践

一共上了七节课,每次课上内容都不一样,直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第一节课上,同学之间互相微笑、握手、点头,并进行自我介绍。在这一过程中,我渐渐变得开放,缓解了紧张的情绪,认识了很多人,同时我对与陌生人的交往又多了一份自信。第二节课上,通过老师的问卷和讲解,我对自己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第三节课上,我们接受了老师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挑战”并进行打分,以及在后来寻找共同点与不同点时,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

行了更深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在第四节课上,老师就同学们对陌生人采访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说,使我学习到初次见面交往的技巧。但我觉得人们对待陌生人还是十分友善的。

在第五节课上,同学们多数会伸出三个手指,看来大家还是十分友善和积极的,但难免会出现伸出不同手指的情况。这时就出现了尴尬的场面,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后来又写了组内他人的优缺点,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在第六节课上,各个小组的剧目展示中所表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使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忍并不是好方法。不过剧目的课下排练充满了乐趣,使我们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我感觉很快乐。在第七节课上,老师对前面的课进行了总结,还有各组在课下所组织的活动展示。其中都表现出了各组内部成员由陌生走向团结的心路历程,这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我相信这八周的相处将会成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段美好记忆。

未来的规划

刚刚步入大一的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我会以友善和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对于未来的生活我会一直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来面对。因为我总是觉得希望无处不在,绝望只是人内心一种极度失落的表现,所以要微笑面对未来,积极面对一切。

上一篇:献给老师的礼物日记300字下一篇:《我在路上最爱你》的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