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才幸福观后感

2024-04-30

守住才幸福观后感(精选4篇)

篇1:守住才幸福观后感

守住教室,守住幸福

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

廖娟

作为一名班主任,有什么事情能比自己把班带好、班级整体风貌积极向上、班级凝聚力强更幸福的事情呢?要带好自己的班级,就应该守住自己的教室,守住自己的教育幸福。

一、守住教室,就守住了孩子的良好行为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靠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的。行为养成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如此,坏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一棵小树苗要茁壮成长,必须要从根基做起,而一个孩子要想能成材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他的习惯。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坚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我驻守教室之前,我发现了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孩子们课前静息总是做不好,在教室里大吵大闹,没有静息的习惯。教室的桌凳不整齐,下课后不知道推桌凳等等。反复强调,反复教育,但都效果不佳。在我驻守教室之后,发终于找到了孩子们课前不能静息的原因。原来,很多孩子在上课之后,才去急匆匆地喝水,因为心里着急,又难免把杯子啊、书包啊弄得哗哗作响,孩子们哪里经得起这些声音的诱惑,纷纷观看,有的孩子还好心地劝说:“看你们,喝水弄出这么大的声音。”殊不知,这些劝说让别人不要说话的人,自己也是制造噪音的来源。班上的纪律委员以及 很多班委干部,认为这个时候绝对应该把纪律管好,于是纪律委员啊、班长啊、队长啊、学习委员啊,所有的班委干部齐上阵:“不要吵了,赶快回到座位,赶快静息。”天,班委干部轮番轰炸,班上早已经成了一沸腾的一锅粥。发现了原因,就好对症下药了。针对课前静息方面,我和班委干部共同商量,制定出了课前静息的细则:课前静息,由班长喊三、二、一,然后学生回应:就静息,值日生站在教室前面,等待上课老师的到来。这样,喝水的同学可以静静的喝水,然后会倒座位,班上的课前静息终于做到了安静。

二、守住教室,就守住了孩子的精神家园

我时常跟孩子们说,我们的教室就是我们的家,是盛放我们心灵的地方,因此,我们爱自己的教室就要像爱自己的家一样。

既然家是盛放我们心灵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需要我们一起守护的地方。在这个家里,为每个人搭建一座精神家园,让我们在这个家里相亲相爱,一起成长。这就是最真诚的守护!

某某(关系到孩子的隐私,所以不用真实姓名)是一个很特别的小女孩,不爱笑,也不爱和同学们接触,总是用一副仇恨的眼光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上课经常迟到,经常不做作业,有时头发乱蓬蓬地就跑到教室上课。我经常把这些情况跟孩子的妈妈反映,但是孩子妈妈也是无可奈何,唉声叹气。后来一次家长会,孩子妈妈找到我促膝长谈,让我知道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原来孩子有段不幸的童年,刚生下后,生母就和父亲离婚,一直由保姆带大,所以孩子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懒散,不爱完成作业,不知道感恩父母等等。可怜的孩子,原来是这样。我想,只有用一颗温柔的心去融化孩子的心,去感染孩子,去爱孩子,只有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之后,孩子才有温暖的能力去回报家庭和他人。于是,课堂上,我总是特别关注她,鼓励她,给她自信。课后,也总是找孩子聊天,和她聊一些开心的事情。渐渐地,孩子变了,变得开朗了,自信了,爱笑了。一次上生活课《时间都去哪了》,听着感人的音乐,孩子居然动情地哭了。我的心瞬间也被感动了,我搂住了孩子,说:“宝贝,你懂事了。”

三、守住教室,就守住了我的教育幸福

在没有进教室之前,我总是纳闷,为什么孩子不喜欢找我玩呢?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围着我打转问这问那呢?我想,我肯定是缺少了魅力。从驻守教室之后,我发现,孩子们开始围着我,找我聊天了。他们跟我出脑筋急转弯,呵呵,我总是猜不出来。我在教室里批改作业的时候,刘济铭围着我,他说我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写的,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顺便也陪陪老师改 作业。田韵淇口若悬河地讲她在家里搭房子的事情,我的思维总是跟不上她滔滔不绝地速度。蔡欣希总是会过来给我做个可爱的鬼脸,王晨韬给我送了他亲子编织的手圈。我和孩子们的关系更融洽了,孩子们也越来越听话了,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干了。张教练教孩子们的品式舞,因为动作快,很多孩子跟不上节奏,要是以前,那几个小调皮早已经在队伍里调皮捣蛋了,但是,现在,他们比谁都学得认真,从他们流淌的汗水、鼓红的小脸我知道他们有多么认真和努力。下课后,张教练说:“嘿,没想到学得这么快!”“是啊,因为每个孩子都学得那样认真!”想着我那些可爱的孩子,特别是以前调皮的孩子,现在都乖得不得了,睡着后我都会笑醒啊,因为孩子们太可爱了,我太爱他们了,我太幸福了。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只想守住我的教室,带好我的班,用我的真心和真情去陪伴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2:守住才幸福观后感

都知道, 糖尿病是个很严重的疾病, 它虽然可防可治, 但是如果弄得不好, 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了并发症, 轻者会造成我们生活不便和精神及肉体的痛苦, 制约着我们的活动能力,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 抑或导致残废、过早死亡。还必须看到, 一旦出现了并发症, 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国家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究竟如何有效地遏制糖尿病的流行趋势,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一次糖尿病大课堂上, 专家的一句话使我顿悟, 他说:“‘五驾马车’是防控糖尿病的基本方略;血糖控制得不好, 出现了并发症, 也要从践行‘五驾马车’上找原因。”可谓一语中的!

于是, 我和几位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朋友聊天, 谈吃喝, 谈运动, 谈用药, 谈平日的血糖监测……那位患糖尿病肾病前期症状的糖友说, 他患2型糖尿病有12年之久, 两年前又查出了肾功能异常, 可是没有在意, 早餐一如既往地吃豆浆烧饼, 晚上睡觉前还喝一袋酸奶。最近检查, 肌酐、尿素氮都高出正常值两三倍, 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前期症状;出现糖尿病足的那位糖友偏肥胖, 1.7米的个头, 体重竟达82公斤, 他擅长下象棋, 每天下午, 围坐在小区的石桌旁, 专心致志, 如醉如痴, 废寝忘食, 不到天黑不散伙。长此以往, 由于局部受压, 血流不畅, 不但两腿红肿, 脚趾溃烂流脓, 甚至还出现了痔疮、腰酸背痛等多处不适;而那位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朋友就更随意了, “三高”症状在他身上有十多年历史了, 平时有个头晕脑胀就随便去医院开点药, 很少做体检, 吃药也是随心所欲, 想起来就吃, 药量随时加减, 使“三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酿成视物朦胧的结果。迫不得已, 经眼科医生检查, 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听了他们的故事, 我不寒而栗, 一时语塞。

渐渐地, 我理出了头绪, 正如专家所言, 这都是没有驾驭好“五驾马车”啊!

“五驾马车”的每一匹“马”都有清规戒律, 都有各自的禁忌, 而以上各位, 他们轻易“越雷区”、“犯禁忌”, 我行我素, 才造成今天不太好逆转的结局。很显然, 那位患糖尿病肾病前期症状的糖友, 喝了太多的豆浆和牛奶, 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 加重了肾的负担, 毒素排不出去, 使病情越发严重;那位糖尿病足的糖友, 就是缺乏运动, 一坐就是多半天, 委曲求全, 身体局部受压, 缺血, 造成局部坏死;那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朋友, 不及时看病, 不按时按两服药, 是位很不靠谱的患者。

“五驾马车”是经过千百次临床实验的、不可动摇的防控糖尿病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 驾驭得好, 病情就能得到控制;反之, 肯定适得其反!这就是结论。

篇3:守身与守住幸福

守身的目的是什么呢?想必是想通过清白的人生证明,最终能守得住幸福吧?

可是医学鉴定的结果是“处女膜完整”,而不是证明你就是处女,且处女未必就处女膜完整。这一点你知之则知之,不知则百度一下。

倡导婚前守贞是没错的,可守身并不等于就守住了幸福,三十八年的时间本身就是个证明!我不敢枉自菲薄你以后的人生不幸福,至少这幸福要晚了一轮。

人生是分阶段的,比如你在童年时可以言辞无忌,但成人之后却不能信口雌黄;还比如你要用美好爱情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家庭之外就不得再与别人重塑情爱……这就是规律和规则。

像女人就是要在适当时做母亲,享受上天的这份恩赐,待到人老色衰时,你想要份血脉流传,老天不给了……人生就是如此,到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如果你把自己这块玉守到荷尔蒙不再分泌,最终是以处女之身西赴极乐的,那岂不是白在人间走一遭?

单位同事就是个例子,年芳45,仍未出阁,昨天闲聊时说起她现在月经已经不规律了,但痛经却不减轻……但凡有一点经验的人都知道,处女因为子宫颈过紧多会有痛经,但已婚女人便不会,她没有医学证明,但整整折腾了她三十年痛经应该就是最好的证明!眼瞅着更年期逼近了,都未享受到男欢女爱是啥滋味,真是都替她亏得慌!

可朋友A君呢,那小妮子花枝招展,风情妖娆,婚前换过N个男朋友,每每聚会大家都以此取笑,哪个人家敢收你做儿媳。结果出人意料,A君在玩完几年青春时光后居然嫁了個厚道老实人过日子了,她说倦怠了酒场欢歌,跟一个靠谱的男人共度余生才是最浪漫的事,且她家里的男人视她如珍宝,仿佛捞个大便宜似的,左瞅右看读她千遍也不厌倦的感觉……人家A君的至理名言就是:收了那么多男人垫底,我还能降不住他?

真是让人感叹,能够得到幸福的手段咋这没标准?可这就是血淋淋的生活,多半情况是如果你能多阅几个男人,才能精通爱情之道,把玩幸福的能力便更强;如若直奔更年期了,还不知道男人是何种动物,估计你搞定他的几率不是很大,原因很简单,人家是春耕,你是夏种,差出好几个节气,收成自然迥异。

与时俱进应该是个人生的参照!比如古时候立贞洁牌坊是件很荣光的事,那咱做女人的,就不能太不检点,最终让人装篓里沉到河底喂鱼不值得;现如今,讲的是爱情莫问出处,幸福无关招术,那咱就在谨慎处置,上床要举轻若重,下床要举重若轻!

守身不等于你能守出幸福,但若想守出幸福,守身却是必要的!只要是男人,都有处女情结,你不是处女不等于她不会善待你,但如若你是,即便他对你不是奉如神明,至少也肃然起敬,因为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讲是一份尊严与荣耀!而且如果你们的关系是真到有攸关决定时,这就是最重的一枚筹码!

篇4:留下来,守住幸福

这次泰安之行,我们采访了泰山区岱庙街道花园社区、上高街道利民社区,东平县东平街道赤脸店社区、彭集街道安村、商老庄乡潘孟于村、沙河站镇前河沿村等,这些社区(村庄)都有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他们的苦与乐牵动着我们的心,他们是我们此行主要的探访对象。

就业:下岗是另一个起点

采访张桂玲,记者心里一直有些愧疚。她是计件算工资的,每耽误一分钟,都会影响她的收入,这不是我们的本意。也因为这样,记者显得有些笨拙,反倒是她,始终面带笑容,言语礼貌,身上淡淡的香水味让人逐渐放松。

3年前,27岁的张桂玲从泰安柴油机厂下岗,身边有两岁多的儿子,到哪儿求职都碰壁。张桂玲急得嘴角起了泡。她是个过日子的人,年纪轻轻就“家里蹲”她呆不住,何况丈夫收入平平,微薄的家底也经不住坐吃。

她把干得了的工作一项项写在纸上,然后又一项项地划掉。儿子就要上幼儿园了,要接送他工作时间就得灵活,这样的工作实在不好找。

纠结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张桂玲突然接到居委会打来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到社区开办的服装加工厂工作。张桂玲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落自己碗里了么?

事实上,在她纠结的这段时间,居委会的石云书记也一直焦灼着。泰山区上高街道利民社区居住着大量泰安柴油机厂的员工,柴油机厂倒闭,社区一下子多了很多失去饭碗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拿什么来保证?

居委会东奔西走,为大部分下岗居民找到了工作,可是那些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妇女,一直没有合适的岗位。

没有岗位那就创造岗位!居委会腾挪出两间房,开办起了服装加工厂。社区妇代会请来培训师对妇女们进行了技术培训。一个月后,第一批十几名妇女上岗了。

对于张桂玲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全新的体验。早晨送孩子到幼儿园后,她就去服装厂上班,中午回家做饭接送孩子,下午再去上班,如果愿意,晚饭后还可以去加班。不用签到,可以早退,来去自由。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为她这样的妇女量身打造的!下岗,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

张桂玲现在月收入约1200元,这还不算什么,尤其让她骄傲的是,她用学到的手艺为儿子设计改制衣服,让儿子的每一次亮相都帅气时尚酷,小家伙对妈妈崇拜得很呢。

(利民社区获得过诸多荣誉,各种牌匾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一面墙。其中,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那不仅是对居委会班子的肯定,也是对她们致力妇女儿童事业的褒奖。)

“家园”:我不是一个人

送完孩子,收拾完家务,泰山区岱庙街道花园社区的陈大姐夹着毛线团和钩针来到社区的妇女儿童家园。一进门,几位大姐、大姨笑着跟她打招呼。比起她们来,陈大姐还是一位“新人”——上周她才开始来这里“串门”。

说串门并不恰当,只是陈大姐对这里还不是很熟悉,有种串门的感觉。

初来乍到,任谁都会有这种感觉。试想,谁的家会有那么多设施呢?文体活动室、漂流书屋、静华婚姻家庭矛盾调解室、儿童成长驿站、律师会客厅、手工艺品陈列室……陈大姐从别人那里听说,这个“家园”投资了30多万元,为的就是给像她这样的妇女提供一个活动场所。陈大姐每次来都会到手工艺品陈列室,她喜欢那里排列的各种手工艺品,更喜欢几个姐妹一边做活一边聊天的感觉。

婚前,陈大姐一直在商场做售货员,婚后不久就有了宝宝,此后几年,丈夫在外地打工,她一直在家照顾宝宝,直到今年宝宝上了幼儿园。家忽然安静下来,陈大姐心里没着没落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余下的时间,除了看电视她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她一上午也说不了几句话,跟谁说呢?

上周,一位邻居约她到妇女儿童家园,她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老人行车走马的吆喝声,排练节目的锣鼓声,大妈大姨聊到兴处的笑声……让人一下子有了蓬莱仙子下凡尘的烟火感。

跟着刘芳大姐,陈大姐很快学会了钩编织,虽然还不熟练,但闲暇时也有了喜欢的事做,忙完家务,也有了期待的去处。她并不知道有个词叫归属感,但能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心里很是敞亮。

秋意渐浓了,陈大姐说,她要先给宝宝织顶帽子,再给丈夫织条围巾。我想,一个戴着妈妈织的帽子的孩子,一个围着妻子织的围巾的男人,一个缠着毛线的女人,依偎在一起,即使偶尔,即使大风起兮飞雪飘兮,也是温暖幸福的吧。

致富:一样的手艺,不一样的效益

做了半辈子粉皮,郭秀芹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一直都不懂粉皮。

郭秀芹是东平县彭集街道安村人,加工粉皮是这个村子的传统工艺。自嫁到这个村,郭秀芹就学会了这项工艺,加工粉皮供应周边的饭店以及集市,赚个辛苦钱。

直到村里建起了粉皮加工小区,统一配料、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郭秀芹才知道,原来加工粉皮是可以挣“大钱”的。

以前,郭秀芹很累,一个人既要加工粉皮又要推销粉皮,赶上不景气的时候,她甚至要到集市上摆摊,偶尔遇上大客户,自己加工不及,根本不敢接。后来,村里建起了粉皮加工小区,成立了粉皮加工合作社,统一注册了商标,郭秀芹这才轻松多了。她不用再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去买绿豆,回来加工成粉皮,再骑着三轮车挨家饭店去送。配料会有人送上门来,粉皮会有人收走统一包装,她只负责加工就行了。省心不说,同样的时间还可以加工出更多更好的粉皮,卖出更高的价钱。郭秀芹算了算,一年能多挣3万多块钱。

比起郭秀芹,同村代恩花的收入更是微薄。几亩薄地,种小麦、玉米或花生,农忙季节,一个人干不过来,还得让在外打工的丈夫回来帮忙,一年下来,也不过收入几千元。好在,这样的日子在一年多前出现了转机。

转机源于村里整合土地,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代恩花到种植基地当了“工人”。

代恩花种地本来就是一把好手,上岗前又接受了培训,工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现在,她每月收入2000多元,日子一下红火起来。更重要的是,她再不用担心一个人忙不过来而错过春种秋收,生活从容了很多。

从容,这个词汇郭秀芹和代恩花以前都没有想过,在她们的字典里,起早贪黑就是日子的本来面目。如今,她们是从容的。从容,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幸福感。

创业:从零到一百

“渔村”,提起商老庄乡潘孟于村,熟悉的人脑海里都会出现这两个字。这是一个位于东平湖畔的小村子,村民生活在湖上,世代以捕捞为生。如果不是风起的日子或是休渔期,他们几乎不下船。选举的时候,镇里的工作人员抱着票箱挨船跑,为的就是把选票收上来。

岸上不是没有村落,只不过都是老弱妇孺,开不得船拉不动网,于是留在岸上织补鱼网。

难道我就只能补补网吗?手里拿着梭子,双眼望着湖水,梁桂花常这样问自己。这让她产生要干点什么的冲动。

恰巧,东平县妇联组织开展渔家乐女能手技能和创业素质培训,梁桂花积极地报了名。服务礼仪、餐饮接待、农家菜的搭配与制作……一圈课程下来,梁桂花觉得自己被填得满满的,经营渔家乐的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钱从哪里来呢?在妇联的帮助下,梁桂花申请到了小额贴息贷款。拿到钱的第一天,梁桂花就去找了建筑队,第三天,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装修。床的样式、床单的花色、窗帘的布料,梁桂花样样精挑细选。一个月后,富有渔村气息的渔家乐开门纳客了。开业之初,县妇联邀请的劳动技校的老师驻村指导,餐饮,地道的渔家风味;住宿,温馨的家居风格;服务,宾至如归的感觉。生意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梁桂花很少有时间飞梭织网了,旅游旺季的时候,丈夫还会下船来帮她。

如今,潘孟于村渔家乐项目已发展到30多户,拥有80多个床位,可同时接待500余名游客,妇女人均增收万余元。梁桂花和其他接受培训的100多位留守姐妹一起,从依附到独立,从单调到丰富,开创了商老庄乡妇女生活的新天地。

留守的日子有诸多艰辛,但因为有了这些努力,幸福也频频闪光。

上一篇:工程管理新生入学教育下一篇:小学生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