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2024-05-08

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通用12篇)

篇1: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南城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做好我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根据黄建电[2006]11号文件精神,对本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3月27日台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多城同创”动员会后,街道党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城建领导任副组长的一体化领导小组,成员由城建办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策划部署和组织协调,坚持经常性的下村检查指导,从组织上有效地保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在我街道的深入展开。

二、全民动员,上下发动

5月22日,街道召开了由全体机关干部、各村书记、主任参加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专题会议详细部署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分工,确定了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各村垃圾统一集中运送到街道中转站再转运区垃圾场处理。同时加强教育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把村民的素质提高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通用过大力宣传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广发动,通过运用大型永久性宣传活云动,在辖区内形成浓厚的氛围。二是抓同创,促效应。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多城同创”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党员、团员和群众参与义务清扫活动,并在各村开展专项卫生清理大行动和全民卫生大扫除。

三、规范操作,狠抓落实

环卫一体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既包含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又包含大量的精神的内容、涉及到城市的爱国卫生工作、社会事业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各方面。在工作中,街道根据区里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做到规范操作,狠抓落实,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建成立街道、村两级环卫管理机构;组建街道、村两级清扫保洁队伍,现街道有专职保洁人员9名、各村有专职的保洁人员31人,17个行政村有清扫保洁队伍全部落实到位;投入专项资金100余万元、完成了15个村100个垃圾收集点的建设,收集点的布局比较合理、另外2个村未建收集点的是山前和民建两村,山前已实施了垃圾袋装化、民建因涉及村庄改造尚未开工。完成了吉岙村的示范村建设,完成了该村的绿化美化,建了一座公共厕所,消灭了卫生死角,推行垃圾袋装化,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村民反映良好,卫生习惯也自然而生。

四、查漏补缺,总结提高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不断地通过检查、督促、完善的方法,才能步得到巩固和提高。虽然我街道现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另外民建村在村庄改造中按规划要求建好垃圾收集点。继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并在长效管理上下功夫,促使街道环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以迎接上级有关部门的考核验收。

篇2: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朱里街道把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解决民生的突出工作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狠抓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显著。

强化组织领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朱里街道先后组织88个村支部书记到昌邑实地考察学习2次。结合辖区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发了《实施方案》,制定了工作配档表、整治标准和考评细则,先后3次召开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议,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做出具体部署。通过广播、宣传栏、悬挂横幅、粉刷标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尤其是通过向学生发放倡议书等特色做法进行了全民动员。截至目前,已发放明白纸12000余份,悬挂横幅140余幅,粉刷墙体标语200余条,出动宣传车50辆次,形成了人人支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浩大声势。

强化责任落实,集中整治效果明显。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期间,实行班子成员包工作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制度,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对村内“三大堆”、“三乱”及进出村路的陈年垃圾进行重点清理,累计出动劳动力8000余人,动用机械158辆,共清理“三大堆”及生活垃圾10余万方,路域治理28.5公里,拆除破旧丑建筑87间,1700多平方米,养护农村公路150公里。并将农村道路网格化作为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主要抓手,投资600多万元对辖区内西冯路、西杨路、于大路、国于路及部分村内等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涉及26个村,改造总里程14.9公里,共硬化面积7.45万平方米。对没有条件实施村内道路硬化的村也进行了挖补,硬化了村内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由于措施得力,短期内各村面貌便焕然一新,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篇3:街道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XXX街道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环卫保洁管理,形成覆盖城乡的环卫管理体系,促进城乡和谐统筹发展,现将我街道上半年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街道制定了《XXX街道办事处环卫一体化实施方案(试行)》,并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辖区内各村居(社区)确定一名“两委”成员负责环卫保洁工作,并按照每250口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要求,共配备152名保洁人员,主要负责本村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沟渠等卫生保洁。街道对此项工作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了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评的管理督查机制,检查考核情况在全街道通报,并纳入年终村居考核。

(二)加大筹资力度,设立专项资金

为切实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制度化、长效化、科学化管理,街道制定完善了管理条例,出台了规章制度,村居(社区)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资金专项用于保洁人员工资,垃圾清运处置,以及保洁工具购置等费用,目前共筹集资金934880元。

(三)添置环卫设备,全面开展城乡环卫综合整治 为保证垃圾收集、清运及时,街道根据上级统一要求,配置垃圾收集车9辆、垃圾箱96、垃圾桶369个,大部分村居与环卫处签订了垃圾清运协议,其余原本配备垃圾清运设备的村居,垃圾自行清运。

街道结合创城工作,动员村居党员、群众代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义务活动46次,新栽植树木1.24万棵,粉刷沿街墙面7.5万平方米,建立宣传栏164处。重点对观海路、安东二路、安东卫海货城、南街农贸市场等部位进行了清理和规范,集中整治店外经营380余户、占道经营100处、乱搭乱建50余处,清理小广告1500处,车辆乱停乱放9处,出动人力1万余人次,出动车辆420余车次,清理三大堆460余处,清运垃圾2万方,使街道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二、存在问题

1、高速路以东部分村居反映垃圾箱内垃圾清运迟缓,塑料垃圾桶拉运不规范。

2、街道城区范围内配备垃圾箱(桶)时未考虑流动人口因素及辖区内企业单位的垃圾清运问题,导致发生部分人口集中区域环卫设备配备不到位,企业周边垃圾乱倒无人管理等现象。

3、部分村居地埋式垃圾箱破损需更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汇报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成立镇环境卫生整治督导小组,聘请镇、村老协会会长为成员,加强日常督导和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引入竞赛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列为镇每季度中心任务竞赛常设的一个内容,督导组每月对全镇各村主干道环境卫生至少检查评比一次,巡查一次,每月将检查评比结果和存在问题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每季度检查评比综合成绩与镇村干部绩效挂钩,与保洁人员工资津贴挂钩,每年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了镇村干部、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标语、通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意义,尽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村利用广播、标语进行宣传,镇政府将督导组检查评比存在问题进行书面通报,并利用村主干参加镇大会的时机,

通报各村评比名次和存在问题,从而督促各村进行整改,对没有整改的加倍扣分,从而在全镇上下营造了人人都抓环境卫生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大投入,强力保障。资金投入是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保障,垃圾处理费的收取是关键问题。近几年来,我镇先后拨出近300万元,添置了3部环卫车、30个垃圾箱,建立30个垃圾箱围,建设2个垃圾中转站,并提高环境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村评比奖励经费。各村也相应投入资金,添置环卫设施。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布置农村“一事一议”垃圾处理收费问题,全镇已有21个行政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垃圾处理费,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家园清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有24个行政村建立环境卫生日常保洁队伍,做到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

四是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为了切实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我镇按照“点、线、面”三个层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到以“点”带“线”扩“面”。“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要求进行整治。“线”即国道、县道列入常态化管理,引入竞赛机制,每年拨出20万元经费作为检查评比的奖励经费。“面”即“家园清洁”达标村,每年拨出10万元经费,按照“四个有”(有收费、有制度、有保洁队伍、有成效)进行申报评比,每半年由25个行政村进行申报,然后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复核,达到相应等次则认定达标并拨付50%的经费,余下50%在半年后经复查仍保持达标再拨付。目前已有xx、xx两个村达到一类村标准。通过“点、线、面”结合,典型引路,有力的推动了我镇环境卫生整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是建章立制,有序中转。长效机制是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先后制定了《xx镇国道、县道两侧卫生管理方案》、《xx镇主干道卫生管理方案》、《xx镇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达标评比的通知》和《垃圾中转站管理制度》等,既规范了管理,又建立了长效机制。今年5月份,我镇xx垃圾中转站开始试运行,除了中转处理国道、县道沿途各村垃圾外,还集中处理我镇南片区各村的垃圾。国道、县道沿途垃圾由镇政府集中收集转运,其他村由各村环卫队运至中转站处理,目前中转工作有序运行。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思路

我镇环境卫生整治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工农中转站附属建设尚未完成,设备尚无法安装,我镇北片区的垃圾中转尚无法进入正常运转轨道,下一步我镇将加大建设力度,争取11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如垃圾处理费的收取尚没有全面展开,尚有4个村没有收取,收费的村有的收费比率也不高,有的仅有个别村组收费,今后我镇将全面铺开此项工作,为环境卫生的整治奠定更为坚定的基础;如还有1个村尚没有成立环卫日常保洁队伍,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该村尽快成立队伍,做好日常保洁工作;如各村日常保洁队伍管理有待加强,有的人员没有到位,造成环境卫生存在时好时坏的现象,下阶段我镇将加大力度,督促各村加强管理,保证人员到位,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如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尚不够完善,今后我镇将加大力度,完善各项制度,规范管理。

篇5: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经验做法

尽心竭力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乡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经验做法

(年 月 日)

自 月 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全乡 个村已全面完成费用征收任务,并同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落实配齐保洁队伍,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

我们充分认识到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次革命,是推动@@加快融入中心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按照县政府 月底城乡环卫一体化覆盖率达到 %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列出了 月底完成任务的 个村(%)作为第一批,其他村为第二批,从而明确了任务目标。在此基础上,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作为为民造福的一件好事实事来推进落实,成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落实乡级领导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乡级领导每天到所包管理区指导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督导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同时,对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每天一通报,二天一调度,在调度会议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特别是强化“不让任何工作在我手中落空”的意识,牢固树立“任务完不成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保证了各级干部在中心任务面前始终保持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气。

二、精心组织,宣传发动到位

月 日,我们召开了各管理区书记、主任,全体机关干部,村民小组长以上村干部 余人参加的全乡城乡环卫一体化动员会议,会上下发了《**乡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与各管理区签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要求,确定了完成时限。会后,各管理区又制订了各自的实施方案,召集各村“两委”会干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为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与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积极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利用村内广播把政策讲明,说清楚城乡环卫一体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让老百姓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并接受环卫一体化工作;二是以奖带促,政策激励。为激发村“两委”会工作积极性,在宣传发动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在 月底前完成的村,奖励垃圾箱费用的 %,月底前完成的村奖励 %,被列为第二批的村能够在 月底前完成的,享受第一批的奖励政策。我乡列入第二批的 等村,由于我们发动到位,与第一批同时完成了费用征收任务;三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为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我们确定了 个示范村,并针对实际情况,加强对各村的分类指导。对村级基础好,有收入的村引导先行一步,率先完成;对村基础一般的,引导对照先进找差距,扑下身子抓落实,叫响“宁肯掉肉不掉队”的口号。由于因村施策,分类对待,强化了工作针对性,激发了工作积极性,使工作正常顺利全面铺开。月 日,我们组织全体乡级领导、各管理区总支书记对示范村进行了检查,针对存在总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并 要求以管理区为单位,组织示范村以外其他剩余村庄到 等示范村进行学习观摩,全乡各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逐渐形成。

三、攻坚破难,工作措施到位

一是开动脑筋,灵活操作。由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费用征收上,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认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群众最为认可和理解。首先,各管理区在广泛征求群众和村干部意见后,要求各村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将垃圾代运费和垃圾箱费用分解到人头,以每口人 元的标准征收,无论是大村小村和条件好坏,群众易于接受,干部便于操作;其次,村集体有收入的村,不等不靠,由集体支付城乡环卫一体化相应费用;第三,村内有热忠于公益事业的大户,作为做工作的重点对象,因势利导,积极献爱心,出资支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并及时对此善举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征收工作开展后,由于多措并举、方法对路,各村工作进展顺利,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二是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在当前各项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各管理区和村“两委”广大基层干部,充分发扬工作激情和奉献精神,集中精力,靠上盯上,大部分管理区干部协助村里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的几天没有回家,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稳步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提高乡驻地的环境档次和水平,投资 余万元的工程,即将竣工。

四、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到位

篇6: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价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指的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一个典型结构是公共部门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及经营。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政府的财政困境。

PPP项目运营的一种形式

“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评判,一是直观上的性价比最高,即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最优;二是从全生命周期来衡量的价格最优,即从采购、使用到处理的全过程成本最低;三是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考虑的性价比最高,通过将质量、价格和效益进行权重分配后综合评价。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基本情况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背景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名称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位置与范围

(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五)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进度

(六)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财务分析

(一)资金筹措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总成本与费用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收入 第二章 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运作方式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施机构、授权出资机构

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运作方式

三、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四、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五、风险分配框架

六、付费机制

(一)政府付费的内容(1)可用性付费(2)运营服务费

(二)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1)政府对本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2)运营期付费责任(3)政府支付方式

第三章 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一、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二、物有所值定性评价主要内容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程序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一)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三)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五、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及结论

(一)基本评价指标分析

1、全生命周期整合程度

2、风险识别与分配(1)组织机构风险(2)技术风险(3)工程风险(4)投资估算风险(5)资金风险(6)市场风险(7)政策风险(8)财务风险(9)不可抗力风险

3、绩效导向与鼓励创新

4、潜在竞争程度

5、政府机构能力

6、可融资性

(二)补充评价指标分析

1、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规模

2、预期使用寿命

3、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资产种类

(三)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意见

(四)物有所值定性评价结论 第四章 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一、物有所值定量分析

二、设定参照项目

三、参数指标选择

四、计算建设和运营维护净成本

五、PPP 值计算

(一)股权投资支出

(二)运营补贴支出

(三)风险承担

(四)配套投入支出

(五)计算结果

(六)小结

(七)计算附表 附表

1、PSC 值计算表 附表

2、PPP 值计算表

附表

3、运营成本和运营收入明细表 附表

4、还本付息表

第五章 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附件

1、基本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2、补充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 附件

3、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表 附件

4、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评分汇总表 附件

5、物有所值定性分析专家意见

关联报告:

篇7: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潍坊市一体化办公室:

在10月下旬进行的2016年下半年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现场暗访中,我市合格率85%,在潍坊市暗访总数11个县(市、区)中位列仅有的两个合格率不达100%的县(市、区)之一,排名倒数第一。主要存在问题是村内外尚有积存垃圾、村内垃圾清运不及时、村内垃圾收集设施不达标和群众反映保洁员工资发放不及时等。针对现场暗访结果和群众反映的重点问题,近期以来,我们有针对性地重点加强存量垃圾清理、村庄内外和铁路沿线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和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具体做好几项工作:

一、有的放矢深入整改。下半年现场暗访中,现场暗访发现和群众普遍反映不满意的事项主要集中在村内垃圾清理不彻底、清运不及时、村内村外垃圾乱扔乱堆乱放、垃圾箱桶破损严重、保洁员工资拖欠等问题上。近期以来,针对上述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督查等形式,引导各镇(街、区)重点分析群众不满意的原因,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分解各项任务,逐项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症下药进行整改,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新的问题产生。

二、全力以赴实施攻坚。借助年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验收有利时机,利用冬闲时间,全力以赴实施攻坚。以重点整 改暗访发现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不满意的问题以及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实行全域化整体整改提高,实现全域高标准治理、长效化管理。一是切实提高整治标准。各镇(街、区)按照省、潍坊市和我市的考核评比标准要求,逐村逐街逐路逐巷进行整治,确保达到标准要求,坚决防止垃圾进村,坚决不准出现新的“三大堆”;对城乡结合部、村庄交界处、“三边三底三界三线”和农村集市、厂区、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实施重点清理,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集中组织开展公路、铁路和河流沿线垃圾清理专项治理,尤其是被上级列为督查重点的铁路沿线卫生,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治,彻底解决铁路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将铁路沿线建成绿色生态长廊。二是切实搞好垃圾清运。各镇(街、区)切实把市里统一配置的中转站运行起来,保证管好用好。各镇(街、区)结合镇域实际,针对群众普遍反映不满意的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及时查明具体原因,尽快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所有垃圾都能够及时清运。同时,对清运出的垃圾全部运送到指定地点实施集中清理,坚决杜绝异地倾倒、随意掩埋和焚烧垃圾现象,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促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成效。三是落实长效工作机制。各镇(街、区)针对个别村秋收以来出现的垃圾回潮现象,认真查找分析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缺项,研究具体的完善办法,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严格考核等措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各镇(街、区)普遍建立日督查、日通报、日调度、限期整改制度,对村庄内 2 外不达标区域重点清理整治。全面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各村(居)垃圾箱桶等环卫设施按要求配备齐全,所有垃圾收集运输设施摆放到位,处于工作状态并保持外观美化干净;日常保洁中合理分派好保洁员,保洁人员按规定着装上岗在岗并保持工作状态;采取日常管理与突击整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和促进日常对辖区环卫保洁监管考核力度,通过实行市场化运行模式,全面建立长效化、常态化管理机制。

三、完善督查考评机制。高密市政府近期连续召开了由各镇(街、区)镇长(主任)参加的多次专项调度会议,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和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根据会议要求,全方位启动督导、检查、考核机制,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半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连续三次考评位次靠后要在新闻媒体公开检讨”的工作要求,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月度)检查考核办法》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月度)检查指标考核细则》,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月度百分制检查考核,其中村庄现场抽检60分,电话满意度抽查测评40分。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文明办、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5个检查考核组,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月度)检查指标考核细则》各项指标要求,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每个镇(街、区)按照10%的比例,随机抽取不少于5个村居(不足5个村的按5个村抽检),每半月一次进行现场暗访检查;同时由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步组织进行电话满 3 意度测评,每个镇(街、区)每次有效电话不少于50个。市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职人员和专用车辆,常态化地开展专项督查督导和检查考评工作;设立“12319”市民投诉举报热线,及时接听、快速处理群众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投诉和意见建议。各镇(街、区)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督投诉机制,及时接听、处理相关举报和投诉,并主动电话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在工作中措施不力,影响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考核成绩的,严肃追究问责。

篇8: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蒙阴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蒙山云蒙景区、464个行政村、53.8万人口,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和老区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文明秀丽的山水生态城市”为目标,把城乡环卫管理作为城乡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管并重,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行市场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环卫管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长效机制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的显著变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关心支持环卫事业良好氛围 一是健全规章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蒙阴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蒙阴县市容环卫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突出了工作重点,理清了工作思路,为城乡环卫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注重载体结合。把推进城乡环卫管理与创建文明城市、旅游强县和园林城市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强与城管执法、工商等部门之间的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搞好宣传发动。以“爱护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为目标,坚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的宣传发动工作,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在全县开展“清洁家园”行动,通过广播、坚持典型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按照“五化”标准,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全县464个行政村中,“五化”达标村庄305个,占村庄总数的66%。

1、净化工作。干线公路方面,制定了《蒙阴县干线公路整治实施方案》和整治示意图,明确了具体整治任务加强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积极争取项目,对较差路段实行整修,在可视范围内的路域环境整治上,加大对违法违规私搭乱建或破旧建筑清理力度。在村庄整治方面,每个村规划1-2处柴草集中堆放点,彻底清理影响观瞻的“五大堆”。每个村庄建立一支垃圾清理运输队,在村内建设1-3处垃圾池,每个家庭购买1个垃圾桶,建立健全了“户集、村收、乡运、乡处理”的垃圾处理网络。

2、美化工作。结合社区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生态村建设等,每个乡镇都建设了6—8处居民休闲娱乐场所。鼓励群众对现有住房进行适当整洁修饰,通过清洗、粉刷等方式对建筑进行修整,形成统一协调的村容村貌;干线道路和村内主街道两侧建筑物立面整洁,无乱搭乱建和违章建筑。

同时,结合园林城市创建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提出墙上有文化的目标任务,建设了一个个内容丰富、构图精美的乡村画廊,提升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平。目前,全县共投入200余万元,建设乡村画廊103个,各类图画6800多幅,约1.8万多平方米,覆盖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蒙山风景区的103个行政村。

3、绿化工作。在干线道路、进村主要道路建设绿化通道,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对重点村进行面型绿化,加大绿

间距适当,道路转弯和村庄入口处优先设置,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路灯使用的长期性和规范性。

(四)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城乡环卫改革步伐

一是抓好环卫队伍建设。在县城,随着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卫保洁作业任务日益加重,为此,近三年来,我们连年增加保洁工人,减轻人均工作量;适当提高工资待遇,按时发放四季劳保用品,积极筹划缴纳社会保险;连续五年在10月26日召开环卫工人节大会,对环卫工人中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宣传报道,提高了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劳动的尊重和理解。目前,我县共有环卫从业人员1667人,其中县城217人,乡镇(社区、村)环卫所(站)1450人,一支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性强、相对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已初步建立。

二是理顺环卫管理体制。以“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突出重点,行业指导”为原则,对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实行定人、定岗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县城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环卫管理区域界限,县环卫处负责对城乡环卫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及时协调、调度各乡镇环卫管理情况。特别是2009年以来,结合“清洁家园”行动,对县城周边村居新组建充实环卫队伍16支57人,环卫工人由县环卫处负责统一管理,蒙阴镇统一收缴费用,各单位、市场、商场均安排专人进行卫生保洁,实现了垃圾收集、清运、人员、收费管理“四统一”,驻城环卫管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篇9: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2018年7月1日上午8:30分,沙窝镇在镇政府五楼会议室召开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再推进会,沙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邢鹏英主持会议,镇全体科级干部、包村干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督导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东明县城乡环卫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全县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第九次暗访情况的通报文件精神,总结指出了当前沙窝镇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会上,邢鹏英同志就沙窝镇下一步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科级干部要以身作则,敢于担当,按照镇“科级干部联系村工作制度”深入到村亲自参与到联系村的环卫一体工作中,给镇村两级干部做好表率;

二是管区书记、主任要切实肩负起工作责任,真抓实干督促好管区工作落实;

三是包村干部要真管真干;

篇10: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提升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根据《高密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工作部署、任务目标、主要工作内容,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高密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五年规划方案(2016-2020年)》。

一、工作原则 按照全域覆盖、精细化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原则,逐步建立管理标准化、运行市场化、队伍专业化、机制常态化、发展产业化、资金统筹一体化的“六化”管理运行模式,配套完善现代化环卫设施,发展壮大专业化保洁队伍,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切实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能力充足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级统筹、属地负责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二、工作目标

(一)按照“六化”运行模式要求,加快环卫工作模式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序放开作业市场,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全面提高城乡环卫保洁水平。全市所有村居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达到“六化”标准要求,推进“村(居)四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积极探索投融资模式,引进社会化资本助推环卫产业发展,有序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逐步实现环卫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的目标。

(三)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维护,加大督导检查,健全各项制度,保证环卫设施完好、人员到位、使用合理、运转正常。

(四)实现“三个转变”:由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向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常态化、产业化转变;由村域、镇域保洁向全域保洁转变;由单纯清理生活垃圾向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餐厨垃圾、生产垃圾等各类垃圾转变。

三、主要任务

五年内,本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农村公厕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任务,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主要任务是: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范市场化运作为突破口,继续开展农村“三大堆”和积存垃圾治理,保持和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面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总体水平。具体工作任务目标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配套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在管好用好市垃圾处理场和农村“四小”垃圾场的基础上,加快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协调督导各镇街区配齐垃圾收集设施,配齐收运车辆,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垃圾收运和处理能力。督导各镇街区按潍坊市统一要求,尽快按标准和数量选址规划并开工

建设镇(社)区驻地和农村集市水冲式公厕,确保年内完成任务。

二是全面建立镇村环卫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体系。制定全市统一的环卫作业标准,适度确定合理价格,由各镇街区自行招标运作,委托专业保洁公司在辖区内进行保洁作业和垃圾清运作业,全面建立镇村环卫保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体系,形成公平、公开市场竞争局面。除大牟家镇暂时自管、逐步过渡外,所有专业保洁公司必须按规定进驻镇区、村居,确保按标准配齐农村专业保洁人员进行日常保洁作业。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提高专业保洁公司工作积极性,使全市城乡环卫保洁作业标准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继续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在2015年农村“三大堆”清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标准,加大指导协调力度,督导各镇街区继续开展以公路、铁路、河道、农村生产路为主要沿线的镇域周边环境和村居周边环境集中整治。结合路域治理和农村污染面源治理,重点解决垃圾围城、围村、围田、围路、围湾、围河的问题,特别是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三边三底三界三线”(村边、路边、田边,河底、湾底、沟底,县界、镇界、村界,铁路沿线、公路和乡村道路沿线、河流沿线)等重点部位,以及夏收、秋收、春节等时间节点,及时与镇街区对接,研究对策,进行专项整治,彻底清理铁路、公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杂品物料、村内断墙残壁和老旧房子等,真正实现“三大堆”清理全覆盖、村容村貌大变样,确保实现制度化、长效化管理。

四是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应收尽收、统一处理。建立“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模式,进一步严格规范农村垃圾运输质量和标准,严厉查处和打击私拉乱倒行为。全部关停镇街原有的临时垃圾存放场地,所有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清运至市垃圾场和农村“四小”垃圾场;已配置到位并完成资产划拨的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全部投入使用,加强设备检修维护监管,确保中转站和车辆正常运转,提高收运能力和作业效率。同时,督导各镇街区对正在使用的垃圾箱桶进行全面普查,对破损毁坏的垃圾箱桶及时维修更换,对部分垃圾箱桶设置地点不尽合理等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对个别地段缺损的垃圾箱桶及时配套补充到位,方便群众投放垃圾,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应收尽收、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五是提升标准,加强督导,长效管理。将进一步充实一体化办公室,制定和完善专门工作方案和考评办法及标准要求,抽调专门人员和车辆,对各镇街区进行包靠督导,进一步加大现场督导力度,逐个村庄、逐条路段、逐处部位督查调度,清理一个、合格一个、验收一个,确保工作实效。定期、定时编印工作简报,提报给市领导审阅,以便及时汇报情况、交流经验、掌握动态、指导工作,全面促进面上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协调督导各镇街区设立环卫所,监督、考核保洁公司日常作业和村居保洁;村居设立由村干部或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担任的专职监督员,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监督考核村内日常保洁。设立“12319”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督电话,及时接听、处理相关举报和投诉,并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日常环卫作业情况,村居一天一检查,镇街一月

一考评,全市一季度一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全市通报。

四、年度计划

(一)第一阶段(2016年1月-12月)。

1、市城管局2016年制定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方案,镇(街区)建立完备的工作管理制度,村(居)制定落实家庭卫生责任制。

2、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村(居)和所有镇(街区)、社区驻地及所有进出村庄道路全部参照城区主街路二级道路标准要求进行保洁作业,所有农村村庄参照城区三级道路标准进行保洁作业。

3、所有村(居)和所有镇(街区)、社区驻地村(居)内的草堆、粪便、土堆高标准清理完毕,实现“三大堆”清理全覆盖;同时,对“三边三底三界三线”(村边、路边、田边,河底、湾底、沟底,县界、镇界、村界,铁路沿线、公路和乡村道路沿线、河流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完毕后,每个镇(街区)限定招标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卫生专业公司进行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市场化作业,年内全市农村所有村(居)全部按要求实行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加大村容秩序整治力度,对无人居住、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老院子、老墙头,进行统计、摸底排查。

4、城区所有城中村(居),必须按每15户1个的规定标准配齐配全塑料垃圾桶或按每60户1个的标准配齐配全3立方铁皮垃圾箱;农村村(居)按每15户(60人)设置1个垃圾桶、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全部配足环卫

基础设施、充实环卫保洁力量。

5、规范垃圾收集运输,对私拉乱倒严管重罚。按照日产日清的要求,引导和督促村民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容器和收集场所,做到收集运输全封闭,日产日清不落地。2016月底前拆除所有露天简易垃圾池,城区主街路实现垃圾袋装化收集,定点、定时投放。

6、加快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进度,督导相关企业立即注入启动资金,2016年2月份开工复建,确保2016年10月31日前完成项目土建施工、设备吊装调试和试运行,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整体验收并投入使用运行。

7、镇(街区)驻地按城区标准建设公厕,每处村民公共活动场所、集市、农贸市场至少建设一座水冲式公厕。完成时限:各镇(街区)5月底前提报五年建设明细,镇区驻地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8、按照统一收集、规范化运输、无害化处理的标准要求,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年内实现全市镇(街区)驻地医院、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集中收集、统一无害化处理。

(二)第二阶段(2017年1月-12月)。

1、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标准,继续巩固农村积存垃圾和“三大堆”及村容秩序整治成果,确保实现制度化、长效化管理。按照村(居)规划,对无人居住、破旧不堪的老房子、老院子、老墙头,进行拆除或维修,整平绿化。

2、继续深化完善全市统一管理的环卫保洁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全面提高专业保洁公司工作积极性和城乡环境卫生保洁作业标准。

3、继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水平,确保“六化”要求落实到位。

4、镇(街区)、社区驻地按城区标准建设公厕。

5、积极与特许经营企业协调配合,采取BOT形式,政府协调规划选定处理厂址,由特许经营企业和委托经营企业共同出资,购置相应收运设施和车辆,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实现餐厨废弃物统一回收利用全覆盖。

6、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试运行基础上,全面投入正常运行,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第三阶段(2018年1月-12月)。

1、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标准,继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确保全市所有村(居)按“六化”标准要求达标运行。

2、继续推进“村(居)四化”建设,年内全市“村(居)四化”覆盖率达到100%。

3、所有农村集市、农贸市场至少建设一座水冲式公厕。

4、继续加大废弃油脂和餐厨废弃物监管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不留死角。

5、确保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行,对原先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填埋的生活垃圾全部挖出倒运焚烧,实现

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四)第四阶段(2019年1月-12月)。

1、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标准,继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确保全市所有村(居)按“六化”标准要求达标运行。

2、全市农村镇(街区)驻地、村民公共活动场所、集市、农贸市场水冲式公厕正常运营。

3、确保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行。(五)第五阶段(2020年1月-12月)。

1、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标准,继续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确保全市所有村(居)按“六化”标准要求达标运行。镇(街区)、社区驻地、所有条件较好的农村村庄及所有进出村庄道路全部参照城区主街路二级道路标准要求进行保洁作业。

2、进一步提高服务标准,全市农村镇(街区)驻地、村民公共活动场所、集市、农贸市场水冲式公厕正常运营。

篇11: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进展情况汇报

大武口区长胜街道办事处

根据石大党发【2009】17号文件《关于切实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年”各项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我办承担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及园艺、生态水产和乡村旅游为主的城郊型现代观光农业,完成了186座温棚钢架安装工作,并无偿分配给农户经营,为促进设施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租赁龙泉村农民耕地65亩,种植葡萄、桃树及国槐26000多株;在居民房前屋后栽植核桃、李子、桃树等经济林3000余株,为农户免费提供了1000株美人蕉、牡丹、芍药等花卉,美化靓化农村环境;在潮湖村、长胜村村庄巷道补植树木1000株;完成了600亩渔塘边坡整治工程;大力实施“农家乐”旅游项目,在龙泉村新发展农家乐项目2户。

(二)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截止今年,全办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860亩,其中,1

建设综合市场租赁500亩,建设设施农业租赁400亩,建设星光苗木租赁400亩,发展长胜适水产业流转1560亩,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缩小城乡差距

一是加大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4月份启动了农民旧居改造工程,已改造旧居20户;按照“集中连片、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形式,启动了45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户;协调辖区企业硬化居民巷道1200米。二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会同公安、城管等部门对龙泉村、长胜、潮湖三个村29户危旧房屋进行了强制拆除,对16处违障建筑物进行了规范,对24户违障建筑户责令自行拆除。积极配合市城管局做好黑三角拆迁工作,促进以城带乡步伐。加快农村生态环保工程建设,通过积极争取,已将龙泉村列为全区农村环保建设示范村,目前3公里污水管网工程已动工新建。龙泉村被自治区环保局评这自治区生态村。三是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沙湖大道、西线高速、新火车站站前路、西环路、机械装备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生存能力

一是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加快长胜废旧物资交易创业园、建材交易创业园、小型加工企业孵化园三个创业园区建设,重点实施了废旧物资交易创业园道路硬化工程,目前

正在进行园区环境整治工程,可望9月中旬全部完工;二是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1—6月共新增从业人员846人,组织创业培训、劳务经纪人等各类培训6次,培训1384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65人。

(五)加快城乡一体化相关制度建设,促进农民变市民进程

一是做好大社区建设。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了龙泉社区第一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为促进农村社区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结合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失地农民的农转非步伐,到目前,共为426户,1210位失地农民办理了农转非户口。三是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到目前,我办共为414户,1174人办理了城市低保,为301户,444位农村困难群众办理了农村低保,为352户,591位城市特困居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狠抓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至目前我办新农合参合人数已达到4768人,参合率达到95%,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50人,参保率达到38%。

二、存在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办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困难和问题,一是失地农民农转非后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农民的土地一旦被征占,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且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难

以维持长远生计。部分失地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在低保、就业、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因土地而产生的权益纠纷成为目前农村的焦点问题,严重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农村供水排污、生活垃圾处理、卫生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进程;三是农村文体娱乐活动场所较少,而且服务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四是部分失地农民转为城市户口后,由于不能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要求转为农村户口。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办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将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总体目标,加速土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按照“强化开发、配套完善、特色明显”的要求,抓好龙泉村休闲乡村旅游度假村建设。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扩大推介招商,推进休闲乡村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拉动休闲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加快长

篇12: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古城子学校坐落在大辽河西岸,学校占地面积235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787平方米,操场面积1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学校教师编制数147人,学校现有教师166人,其中中学61人,小学105人。学生897人,中学学生数257人,师生比1:4,小学学生数640人,师生比1:6。近几年,教育局陆续为我校分配特岗教师33人,2010年分配2人;2011年分配3人;2012年分配4人;2014年分配12人;2015年分配2人;2016年分配10人。教师学历完全达标率,本科91人,专科65人,中专10人。

2017年我校公用经费收入总额为:101.39万元。其中中学公用经费:36.81万元,学生数320人,生均1150元;小学公用经费64.57万元,学生数780人,生均827元。我校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厉行节约,保障及时的原则,管好并用好学校经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教师工资收入总额为1276.35万元,其中基本工资为563.61万元,奖励工资为651.04万元,社会保障缴费为44.94万元,教师月收入人均6685元(其中含乡村教师津贴补助200元),基本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

农村学校“两免一补”政策(其中减免学生作业本费,中学30元/生,小学20元/生)。我校2016-2017学中学27人,小学21人,共计1230元。2017-2018学,中学37人,小学82人,共计2750元。减轻了贫困学生的课本负担。

学校建设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中小学部各有教学楼一座,有少年宫、师生食堂、水冲厕所。室外有风雨草坪操场和塑胶跑道、足篮排球场,体育器材齐全。室内设有乒乓球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地理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综合实践教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学校共有图书51000册,生均比1:57;办公教学电脑370台,微机生机比4:1,达到高普九要求;电子白板教学设备35套,班班实现微机联网,确保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极大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县政府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空调88台。

组织开展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以来,我校与市三中、盘锦弘毅学校、盘山县实验小学、双台子区实验小学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该校的先进教师定期为我校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我校组织优秀教师到弘毅学校学习,促进了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快速提高。县教育育局定期组织县区内各校教师、领导异校交流,我校已有8人次实现异校交流。

我校现有28个教学班,初中8个教学班,小学20个教学班,班级人数最多42人,最少27人,没有超大班额情况。所有教师都是通过盘山县教育局核定编制,并根据设定岗位晋升职称,评聘岗位。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照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通知的具体要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每名教师、领导撰写学习《关于规范中小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的心得体会,保证我校的办学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要求。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建立责任制,落实奖惩。层层签订责任状,领导、班主作、科任老师包班制,把防止学生流失工作纳入领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考核,实行控辍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并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与家长联手杜绝学生辍学现象。建立电子学籍管理系统,采取转入转出动态管理,做到转学学生学籍随时办理,实现了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学生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

上一篇:汽车租赁合同对公司下一篇:教学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